热心公益事业心系父老乡亲epaper.hbnews.net/epaper/hbrb/pc/attachment/201910/30/4d...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运用5g技术为我市人民医院国际会议...

1
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运用 5G 技术为我市人民医院国际会议 提供现场网络保障 2019 10 25 日至 27 市人民医院在我市 成功召开2019 第五届皖 北消化内镜论坛暨胆胰 疾病内镜诊治进展学习 ”, 本次会议继续秉承 往届特色 求技术 求实 求发展 充分展示消 化内镜新技术新理念次会议邀请日本著名内 镜专家及国内享有盛誉 的消化内镜专家进行精 彩的学术报告及内镜操 作演示为保障会议成功 举行中国电信淮北分公 司运用先进的 5G 网络技 为会议提供了高速可靠的通信保障服务为确保会议通信网 络质量中国电信淮北分 公司使用了 5G 双频网 经过多次现场测试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均 达到 5G 标准足以有效 支撑大屏幕高清信号编 码回传和新媒体手机实 时直播的需要会议现场 大屏幕通过 5G 网络实时 传递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现场实景手术过程演示 通过 5G 高清技术将画面 清晰地展现在会场内为做好本次会议的 保障中国电信淮北分公 司与淮北市人民医院开 展密切合作提前进行业 务联调与会议预演制定 了全面的网络保障方案并在会议进行中通过后 台对网络情况进行实时 监测为此次会议的圆满 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濉溪县五沟镇提起徐燕乡亲们并不陌生徐燕是濉溪县五沟镇白寺村 早些年徐燕和丈夫孙启龙在 十里八乡收购小麦玉米大豆等 粮食作物由于诚信经营加上吃 苦耐劳渐渐地走上了致富路先富起来的徐燕没有忘记 养育她的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五沟镇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留在家的孩子平时由爷爷奶奶 看管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他们 在心理上需要疏导生活上需要 帮助学习上需要辅导徐燕对 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心 2015 年起她就主动与留守儿童 结对子给孩子们添置学习用品 及图书有时还利用孩子们课余 时间督导他们完成作业为留守 儿童送去妈妈般的温暖为了丰 富留守儿童的生活开阔他们的 眼界徐燕利用节假日每年都 多次自费组织白寺村小学 30 名留守儿童到韩村镇小李家临涣文昌宫双堆集烈士陵园等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孩子在充满爱心的环境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2017 年初当选为濉溪县第 十七届人大代表的徐燕感到肩 负的责任更大了不仅要抓良种 经营还得忙着搜集百姓反映的 问题为了提交一份质量过硬的 代表建议每次大会前她都集中 一两个月的时间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庭院开展调研了解群众关 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把一些有 价值的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共性 情况整理成意见和建议带到会 作为人大代表她还把更多精 力放到关心贫困户身上经常在 重要节日走访白寺村李文化萍等多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钱 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徐燕说近几年有了国家扶 贫政策和土地流转的政策机遇不少地方开始引导农民有序流转 土地将发展现代农业与精准扶 贫结合起来带动贫困户参与现 代农业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同时 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用土地流转 带动就近就业”, 实施产业扶 ”。从事粮食收购的徐燕也一直 有这样的想法2018 4 五沟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徐燕终于把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她注册成立了濉溪县顺平谷物种 植合作社流转了北湖南村 1400 余亩土地前期已投资 160 余万 种植了青贮玉米 1100 余亩红薯 230 紫薯 70 五沟镇北湖南村大邵家庄贫 困户邵正富把自家的 6.1 亩土 地以每亩每年 800 元租金流转 给徐燕除每年 4800 多元土地租 金收入外邵正富在徐燕的濉溪 县顺平谷物种植合作社务工年还可获得 5000 元至 8000 元收 实现了稳定脱贫目前到顺 平谷物种植合作社务工的多数 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王 俊荣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外出打 这些年家庭生活比较拮据燕吸收她来合作社打零工生活 终于有了盼头。“在流转的土地 44.43 亩为五户贫困户的 土地同时吸纳了 19 名贫困群众 在合作社务工增加了他们的收 。”徐燕说由于徐燕与现代牧业( 集团) 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供需关 合作社种植的青贮玉米全部 供给现代牧业作为奶牛饲料为今后扩大种植规模打下了基 除了畅通玉米销售渠道外作社种植的红薯和紫薯也签订了 订单合同被市里一家企业收购 用作农产品深加工原料同时作社的红薯梗还作为蔬菜远销 上海杭州等地批发市场下一步徐燕还计划继续流 转土地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大力 种植特色农产品在增加贫困户 土地流转收入带动贫困户在家 门口务工的基础上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贡献力量结婚七年来我们夫妻相 聚的时光都是用天来计算的不敢用月份计算那样太奢 。”10 20 面容娟秀容温和的张盼淡淡地说2009 张盼毕业于淮北 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2 年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她与在人民解放军某部任职的 秦杨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从此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奉 献诠释着军嫂的深重意义总有人要当军人总有人 要做军嫂。” 当初无悔的选择承载着是生活的辛酸和荣耀结婚七年由于两地分居相隔 千里之外丈夫一年中只有短 暂的时间回家探望。“每次他回 来探亲我开心中又有痛楚为很快又要别离。”两地分居的 日子里思念是最短的距离话或视频张盼总是宽慰秦杨你在部队放心家里一切都有 我呢!”她上班工作操持家务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婆教育还 上幼儿园的孩子用柔弱的双 肩默默地支撑着这个温暖的 哭过有时候会觉着特别 孤独无助。”回想起种种不易张盼的眼睛里噙着泪水孩子 生病的时候公婆住院的时 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硬是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所 有重担绝不给丈夫打电话诉 。“他在北京服役不能分 。” 女儿刚 1 岁时寒冬腊月 高烧到 41 寒夜她独自用 棉衣裹抱着孩子去医院看急 守在急诊室的病床前看护 着女儿打点滴望着女儿挂满 泪水的小脸握着女儿温暖的 小手张盼真的想给丈夫打个 电话但是她忍住了电话拨过 他也回不来还要为孩子揪 。“丈夫是属于军队这个大家 庭的自己不能因小家而误大 作为军人的妻子这是我必 须承受的。” 丈夫不在家家里的大事 小事张盼都和公婆商量征求 老人的意见公婆身体不好顾老人成为她的日常2014 的夏天婆婆不慎摔断了左臂她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公她的悉心照顾下婆婆一天天 恢复健康而她却因为过度劳 病倒了有了张盼的付出和支持近年来秦杨出色地完成了部队 的各项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 一次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2016 3 月的 一天人民解放军某部千人礼 堂里华灯璀璨鲜花绽开在部 队的表彰会上在雷鸣般的掌 声中教导大队参谋秦杨的妻 子张盼激动地走上领奖台关领导与她亲切握手并为她 颁发模范军嫂的水晶奖杯和 荣誉证书与他一起负重前行便是 我的岁月静好。”张盼说成为 军人的妻子后她对自己有了 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工会工 还是转岗后来到学校教书她都尽力追求最好充分发挥 了青年职工和年轻教师应有的 表率与带头作用每次单位有任务下达总是带领着其他同事认真完 在与老师共同奋斗共同学 习的过程中她始终奉行以心 换心的处事为人原则因此建 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工会 同事承担宣传活动而忙碌时她会主动帮忙当年轻老师为 教案犯愁时她会主动地给予 建议因此得到了同事们的一 致好评。“教育是需要爱心和耐 需要一双发现孩子们闪光 点的眼睛。”在张盼的心里个学生都犹如星辰闪烁着属 于自己的独有光芒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大赛 她屡屡获奖她组织编排的 学生传承经典俭诚礼孝濉溪县中小学经典诵读中获 得一等奖她还先后获得淮北 好军嫂”、 刘桥一矿 十佳青 ”、刘桥一矿优秀协管员”、 刘桥一矿 优秀通讯报道员”、 濉溪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今年 9 张盼荣膺安徽省最 美军嫂称号他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夫妻比翼齐飞才是真的好。”盼说当丈夫把一个个的荣誉 放在她面前时她便会想起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 这首歌。“军嫂光荣是因为 责任重奉献多牺牲大这是 军嫂的价值也是我无悔的选 。” 作为濉溪县顺平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燕在扶贫领域处处撒下芬芳;作为 一名母亲,她把关心关爱放在留守儿童身上,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徐妈妈”;作为县人 大代表,她长期把目光聚焦在基层一线,努力把百姓的真实声音传到“两会”上—— 热心公益事业 心系父老乡亲 用奉献诠释最美 —— 记“安徽省最美军嫂”张盼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濉溪县 刘桥镇周口村蔚蓝的天空下谷化利正和 30 多名村民把长势 喜人的蜜薯拾起装车挑选装袋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气候宜人风调雨 加上我有种植经验蜜薯收 成很好精品较多每亩可收五 六千斤按照市场批发价亩均 纯利润可达 4000 元以上今年 种了近 300 除去种子肥料人工等费用预计纯收入达 100 多万元。”谈起蜜薯的种植情况谷化利喜笑颜开现年 46 岁的谷化利是濉溪 县刘桥镇周口村人上世纪九十 年代中期他从安徽国防科技职 业学院毕业后怀揣梦想踏上 赴南方打工之路在学院辅导员 介绍下谷化利来到张家港一家 五金加工厂工作凭借自己勤奋 的工作和出色的能力经过 20 余年的打拼在外地有了自己的 五金厂企业办得风生水起红火火自己富有了就产生了 回乡创办企业回报村邻的想法2016 他返乡准备创办企业经过跑市场多方考察在周口 老村流转了近 300 亩土地建立 了濉溪县刘桥镇滋润苗木种植 家庭农场种上白蜡银杏紫荆等树木并套种中药材 白术辣根等作物收入基本能 保住工人工资和租地金一年到 头忙活利润不高于是他先后 到山东等地考察结合本地土 气候条件于去年从山东引 进烟薯 25 试种了 100 多亩产量高达 3000 多斤与本地普 通红薯不同这种红薯适合做烤 红薯香味浓口感好甜度 —— 被称作蜜薯市场前景广 起初他通过网络平台做宣 陆续接到烤薯商家的咨询电 独特的口感赢得了本地及山 江苏河北等地顾客的青睐销售市场逐渐打开目前日销售 量有几万斤谷化利的事业并非一帆风 2018 受台风温比亚我市普降暴雨部分地区发 生洪涝灾害谷化利的承包地也 未能幸免种下的中药材白竹辣根全部淹没在水中毫无收 只有种植的蜜薯收成尚可今年谷化利扩大了种植面积在流转的土地里全部栽种了蜜 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谷化 利高兴地说今年又是一个大丰 目前他已收了 50 多亩蜜薯销售了 10 余万斤除去劣质几 千斤蜜薯被捡出外剩下的都储 存了起来待到了冬季甜度更 销量更好谷化利这两年种植蜜薯收 成真不错产量高人都来家里 我明年也打算种几亩。”前来 学习取经的刘桥镇刘桥村村民 陈宝华如是说家住刘桥镇王堰村的李超 是谷化利的同学在他的带动下 已经种了十多亩他打算明年多 流转些土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 谈到蜜薯种植发展前景时谷化利说打算明年继续扩大规 帮助更多村邻和贫困户种植 蜜薯待形成规模后引进先进 技术进行深加工推动产业高 质量发展甜蜜的事业 —— 刘桥镇周口村村民谷化利种植蜜薯带动村民致富 谷化利和妻子在地里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10 2019年 10月 30日 星期三 H ttp ://www .hbnews.ne t KAND IAN 看点 编辑 /版式 穆军 /孙维维 hbck_m j@126 .com 校对 孟祥兰 ■通讯员 孙瑾 ■记者 徐志勤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徐峰 摄影报道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Sep-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热心公益事业心系父老乡亲epaper.hbnews.net/epaper/hbrb/pc/attachment/201910/30/4d...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运用5G技术为我市人民医院国际会议 提供现场网络保障

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运用5G技术为我市人民医院国际会议提供现场网络保障

2019年 10 月 25 日至27 日,市人民医院在我市成功召开“2019 第五届皖北消化内镜论坛暨胆胰疾病内镜诊治进展学习班”, 本次会议继续秉承往届特色,求技术,求实效、求发展,充分展示消

化内镜新技术新理念。 本次会议邀请日本著名内镜专家及国内享有盛誉的消化内镜专家进行精彩的学术报告及内镜操作演示,为保障会议成功举行,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运用先进的 5G 网络技

术, 为会议提供了高速、可靠的通信保障服务。

为确保会议通信网络质量,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使用了 5G 双频网络。 经过多次现场测试,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均达到 5G 标准, 足以有效

支撑大屏幕高清信号编码回传和新媒体手机实时直播的需要。 会议现场大屏幕通过 5G 网络实时传递市人民医院手术室现场实景,手术过程演示通过 5G 高清技术将画面清晰地展现在会场内。

为做好本次会议的

保障,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与淮北市人民医院开展密切合作,提前进行业务联调与会议预演,制定了全面的网络保障方案,并在会议进行中通过后台对网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此次会议的圆满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濉溪县五沟镇,提起徐燕,乡亲们并不陌生。

徐燕是濉溪县五沟镇白寺村人。早些年,徐燕和丈夫孙启龙在十里八乡收购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由于诚信经营,加上吃苦耐劳,渐渐地走上了致富路。

先富起来的徐燕, 没有忘记养育她的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五沟镇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留在家的孩子平时由爷爷奶奶看管,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他们

在心理上需要疏导,生活上需要帮助,学习上需要辅导。 徐燕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心,从2015年起,她就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给孩子们添置学习用品及图书,有时还利用孩子们课余时间督导他们完成作业,为留守儿童送去妈妈般的温暖。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徐燕利用节假日,每年都多次自费组织白寺村小学 30余名留守儿童, 到韩村镇小李家、临涣文昌宫、双堆集烈士陵园等地,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让

孩子在充满爱心的环境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2017年初,当选为濉溪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的徐燕, 感到肩负的责任更大了。 不仅要抓良种经营, 还得忙着搜集百姓反映的问题。 为了提交一份质量过硬的代表建议,每次大会前,她都集中一两个月的时间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庭院开展调研, 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把一些有价值的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共性情况整理成意见和建议带到会上。作为人大代表,她还把更多精

力放到关心贫困户身上, 经常在重要节日走访白寺村李文化、戚萍等多户贫困户, 为他们送去钱物,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徐燕说,近几年,有了国家扶贫政策和土地流转的政策机遇,不少地方开始引导农民有序流转土地, 将发展现代农业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 带动贫困户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用土地流转带动“就近就业”,实施“产业扶贫”。从事粮食收购的徐燕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2018 年 4 月,在

五沟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徐燕终于把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她注册成立了濉溪县顺平谷物种植合作社,流转了北湖南村 1400余亩土地, 前期已投资 160余万元, 种植了青贮玉米 1100余亩、红薯 230亩、紫薯 70亩。

五沟镇北湖南村大邵家庄贫困户邵正富, 把自家的 6.1亩土地以每亩每年 800元租金, 流转给徐燕。除每年 4800多元土地租金收入外,邵正富在徐燕的濉溪县顺平谷物种植合作社务工,今年还可获得 5000元至 8000元收

入,实现了稳定脱贫。 目前到顺平谷物种植合作社务工的,多数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民王俊荣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外出打工,这些年家庭生活比较拮据,徐燕吸收她来合作社打零工,生活终于有了盼头。 “在流转的土地中, 有 44.43亩为五户贫困户的土地,同时吸纳了 19名贫困群众在合作社务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徐燕说。

由于徐燕与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供需关系, 合作社种植的青贮玉米全部

供给现代牧业作为奶牛饲料,这为今后扩大种植规模打下了基础。除了畅通玉米销售渠道外,合作社种植的红薯和紫薯也签订了订单合同, 被市里一家企业收购用作农产品深加工原料。同时,合作社的红薯梗还作为蔬菜, 远销上海、杭州等地批发市场。

下一步, 徐燕还计划继续流转土地,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大力种植特色农产品, 在增加贫困户土地流转收入、 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的基础上,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结婚七年来,我们夫妻相聚的时光都是用天来计算的,不敢用‘月份’计算,那样太奢侈。 ”10月 20日,面容娟秀,笑容温和的张盼淡淡地说。

2009年,张盼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她与在人民解放军某部任职的秦杨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从此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用奉献诠释着“军嫂”的深重意义。

“总有人要当军人,总有人要做军嫂。 ” 当初无悔的选择,承载着是生活的辛酸和荣耀。结婚七年,由于两地分居,相隔千里之外, 丈夫一年中只有短暂的时间回家探望。“每次他回来探亲,我开心中又有痛楚,因为很快又要别离。”两地分居的日子里,思念是最短的距离。电话或视频,张盼总是宽慰秦杨:“你在部队放心,家里一切都有我呢!”她上班工作,操持家务,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婆, 教育还上幼儿园的孩子, 用柔弱的双肩默默地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

“哭过,有时候会觉着特别孤独无助。 ”回想起种种不易,张盼的眼睛里噙着泪水。 孩子生病的时候, 公婆住院的时候, 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她硬是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所有重担,绝不给丈夫打电话诉苦。 “他在北京服役, 不能分心。 ”

女儿刚 1岁时, 寒冬腊月高烧到 41度。 寒夜,她独自用棉衣裹抱着孩子去医院看急诊。守在急诊室的病床前,看护着女儿打点滴, 望着女儿挂满泪水的小脸, 握着女儿温暖的小手, 张盼真的想给丈夫打个电话。但是她忍住了,电话拨过去,他也回不来,还要为孩子揪心。“丈夫是属于军队这个大家庭的, 自己不能因小家而误大家。作为军人的妻子,这是我必须承受的。 ”

丈夫不在家, 家里的大事小事张盼都和公婆商量, 征求老人的意见。公婆身体不好,照顾老人成为她的日常。 2014年的夏天,婆婆不慎摔断了左臂,她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公,在她的悉心照顾下, 婆婆一天天恢复健康, 而她却因为过度劳累,病倒了。

有了张盼的付出和支持,近年来秦杨出色地完成了部队的各项任务, 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 3月的一天, 人民解放军某部千人礼堂里华灯璀璨,鲜花绽开。在部队的表彰会上,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 教导大队参谋秦杨的妻子张盼激动地走上领奖台,相关领导与她亲切握手, 并为她颁发“模范军嫂”的水晶奖杯和荣誉证书。

“与他一起负重前行,便是我的岁月静好。 ”张盼说。成为军人的妻子后, 她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在工会工

作,还是转岗后来到学校教书,她都尽力追求最好, 充分发挥了青年职工和年轻教师应有的表率与带头作用。

每次单位有任务下达,她总是带领着其他同事认真完成;在与老师共同奋斗、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她始终奉行“以心换心”的处事为人原则,因此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工会同事承担宣传活动而忙碌时,她会主动帮忙; 当年轻老师为教案犯愁时, 她会主动地给予建议, 因此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教育是需要爱心和耐心, 需要一双发现孩子们闪光点的眼睛。 ”在张盼的心里,每个学生都犹如星辰, 闪烁着属于自己的独有光芒。

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中,她屡屡获奖,她组织编排的学生《传承经典、俭诚礼孝》在“濉溪县中小学经典诵读”中获得一等奖。她还先后获得“淮北好军嫂”、 刘桥一矿 “十佳青年”、刘桥一矿“优秀协管员”、刘桥一矿 “优秀通讯报道员”、濉溪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今年 9月,张盼荣膺“安徽省最美军嫂”称号。

“他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夫妻比翼齐飞才是真的好。”张盼说, 当丈夫把一个个的荣誉放在她面前时,她便会想起“军功章有你的一半, 也有我的一半”这首歌。 “军嫂光荣是因为责任重,奉献多,牺牲大。 这是军嫂的价值, 也是我无悔的选择。 ”

作为濉溪县顺平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燕在扶贫领域处处撒下芬芳;作为一名母亲,她把关心关爱放在留守儿童身上,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徐妈妈”;作为县人大代表,她长期把目光聚焦在基层一线,努力把百姓的真实声音传到“两会”上———

热心公益事业心系父老乡亲

用奉献诠释最美———记“安徽省最美军嫂”张盼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濉溪县刘桥镇周口村, 蔚蓝的天空下,谷化利正和 30多名村民把长势喜人的蜜薯拾起、装车、挑选、装箱、装袋,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气候宜人, 风调雨顺,加上我有种植经验,蜜薯收成很好,精品较多,每亩可收五六千斤,按照市场批发价,亩均纯利润可达 4000元以上, 今年种了近 300亩,除去种子、肥料、人工等费用,预计纯收入达 100多万元。”谈起蜜薯的种植情况,谷化利喜笑颜开。

现年 46岁的谷化利是濉溪县刘桥镇周口村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从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后,怀揣梦想,踏上赴南方打工之路。在学院辅导员介绍下,谷化利来到张家港一家五金加工厂工作,凭借自己勤奋的工作和出色的能力, 经过 20余年的打拼,在外地有了自己的五金厂, 企业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自己富有了,就产生了回乡创办企业回报村邻的想法。2016年,他返乡准备创办企业,经过跑市场、多方考察,在周口老村流转了近 300亩土地,建立了濉溪县刘桥镇滋润苗木种植家庭农场, 种上白蜡、 银杏、国槐、紫荆等树木,并套种中药材白术、辣根等作物,收入基本能保住工人工资和租地金。一年到头忙活,利润不高,于是他先后

到山东等地考察, 结合本地土质、气候条件,于去年从山东引进烟薯 25 试种了 100 多亩,亩产量高达 3000多斤。 与本地普通红薯不同,这种红薯适合做烤红薯, 香味浓、 口感好、 甜度大———被称作蜜薯,市场前景广阔。 起初,他通过网络平台做宣传,陆续接到烤薯商家的咨询电话,独特的口感赢得了本地及山东、江苏、河北等地顾客的青睐,销售市场逐渐打开,目前日销售量有几万斤。

谷化利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2018年,受台风“温比亚”影

响,我市普降暴雨,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谷化利的承包地也未能幸免, 种下的中药材白竹、辣根全部淹没在水中, 毫无收获, 只有种植的蜜薯收成尚可。今年, 谷化利扩大了种植面积,在流转的土地里全部栽种了蜜薯。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谷化利高兴地说: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目前他已收了 50多亩蜜薯,销售了 10余万斤, 除去劣质几千斤蜜薯被捡出外,剩下的都储存了起来,待到了冬季,甜度更高,销量更好。

“谷化利这两年种植蜜薯收

成真不错,产量高,人都来家里买,我明年也打算种几亩。”前来学习取经的刘桥镇刘桥村村民陈宝华如是说。

家住刘桥镇王堰村的李超是谷化利的同学,在他的带动下已经种了十多亩,他打算明年多流转些土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谈到蜜薯种植发展前景时,谷化利说,打算明年继续扩大规模,帮助更多村邻和贫困户种植蜜薯,待形成规模后,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深加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甜蜜的事业———刘桥镇周口村村民谷化利种植蜜薯带动村民致富

谷化利和妻子在地里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10版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Http://www.hbnews.net

KANDIAN

看 点编辑 /版式 穆军 /孙维维 [email protected]校对 孟祥兰

■通讯员 孙瑾

■记者 徐志勤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徐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