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千年,翩翩笔触在眼前 -...

1
文化 文化 12 12 2017 5 3 日 星期三 两年前,杂志编辑颜竹和几个 喜欢壁画的朋友在互联网电台“喜 马拉雅”开了一档名叫“壁下观”的 节目,定期聊他们看过的壁画。 4 月中旬开始,她和听众们经常跑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去欣赏山西高平开化寺的壁画。“之 前就去高平看过,不过这次是高清 展示,还有几位研究开化寺壁画的 专家办讲座讲解。” 展览原本安排在 4 6 日到 20 日,但因为慕名而来的人太多,再加 上一些研究人员的申请,北大考古 文博学院和高平市决定将展览延期 5 5 日。开化寺壁画到底是怎 样的宝贝?有何独特的价值,又为 何能吸引这么多观众? 题记与碑记兼 备,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大型北宋寺观壁画 在高平市城区东北方向 17 里处,有一个名叫舍利山的小山,开 化寺就位于小山山腰处。开化寺建 于五代后唐同光年间(公元 923公元 926 年),至北宋熙宁六年(公 1073 年)始建大雄宝殿,改名开 化寺,元明清各代皆有修葺。寺院 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大雄宝殿居 中,为典型的宋代建筑,结构严谨、 古意庄严。 开化寺壁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大型北宋寺观壁画。壁画位于开化 寺大雄宝殿的西壁、东壁和北壁的 东西两个次间,面积约为 88 平方 米。最难得的是,寺庙里发现了两 处题记,显示壁画创作于北宋元祐 七年(公元 1092 年)至绍圣三年(公 1096 年)。殿内石柱和内墙上还 留下了画师的名字—郭發。 “在宋代宫廷画家当中,并没有 见到郭發的名字。但从作品可以看 出,这名民间画师的艺术水准非常 高。创作时间、创作者的情况是理 解壁画的关键,二者兼备则可遇而 不可求。幸运的是,开化寺宋代壁 画不仅有画匠的题记,还有时人所 撰碑记,这对于我们理解壁画内容、 布局结构十分重要。”中央美术学院 修复研究院院长王颖生说。 开化寺壁画确系北宋时期寺观 壁画艺术的杰作,殿内壁画以说法 图为中心,四周辅以经变故事。东 壁绘制四幅华严经变说法图,西壁 北壁首尾衔接,为报恩经变相。北 壁东侧所绘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法 会等,西侧为说法图。画面整体布 局严谨、连续贯通,如依壁徐徐展开 的卷轴画。人物众多、设色淡雅,僧 侣道徒、耕织渔牧、帝王将相等 900 多个大小不同的人物,为研究宗教 史、艺术史、建筑史、科技史提供了 详细的样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 授李凇强调,不要把开化寺壁画看 成是一个孤例,要纳入到系统中研 究,一个是宋代绘画的系统,一个是 寺观壁画演进的脉络乃至整个中国 壁画史的系统。 高平市委宣传部部长牛晓明介 绍,提到北宋表现世俗生活的艺术 作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清 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 间为北宋末期,与开化寺宋代壁画 几乎处于相同时间段。不同的是, 开化寺壁画侧重于佛教题材,以反 映民间世俗生活为辅,而《清明上河 图》则完全是对市井生活的生动反 映。“开化寺壁画也早于山西的永乐 宫壁画,上个世纪我国工笔画大师 潘絜兹教授曾来此临摹,并数次赞 扬其为宋代壁画精品。” 宗教故事和社会 生态结合,兼具艺术 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壁画进行释读,是所有研究的 基础。中国佛教文化专家谷东方丈 量出了壁画的面积,也对所有壁画内 容进行了解读,“开化寺壁画依托区 区几十平方米的墙壁,把经典的经变 故事和世俗的社会生态完美地结合 在一起,生动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 俗、生产、生活和科技水平。” 其中西壁第三铺说法图周围描 绘的善友太子本生故事《如意珠》, 完整地描绘了释迦前生善友太子从 出生到观耕观织观屠观渔,继而怀 怜悯众生之心,历尽磨难取得摩尼 宝珠为众生祈福的过程,引人入 胜。谷东方说,“观耕图,左侧绘一 个着交领广袖袍、骑在马上的年轻 男子,随从分别持伞盖、杖立于旁 边;右侧农田内,绘了 3 个着短褐的 农夫,一者抱拳,一者扛镐,一者驱 牛耕田,田间散置着农具与水罐。 观织图,太子一行立于织坊前,坊内 表现织机、纺车和 5 位女织工,一织 女上身袒露、下着长裙,坐在长凳之 上,手搬纬牌,脚踩折板,正在挑灯 夜织。这些场景生动而写实,为我 们还原了当时的社会。” 2008 年开始,李凇和他的学 生就把山西的壁画当作研究的“风 水宝地”。他们从原始材料做起,在 各地考察道观及佛寺,做笔记、拍照 片、辨识图像、抄题记、绘图、整理碑 文和文献。他特别指出,开化寺的 壁画中建筑众多,宫殿、城门、院落、 店铺、楼台,完全符合宋代木构架的 类型模式,应是北宋宫廷内苑和寺 庙建筑的缩影。画风应是承袭了唐 的洛阳画派,值得认真研究。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 长李四龙教授认为,宋代以降,各种 宗教信仰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世 俗形态和儒家伦理逐步渗透到寺观 壁画的创作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 艺术风貌,开化寺壁画应是代表。 展示与研究并 行,让更多优秀传统 文化走得更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 侃认为:“学者们透过实地调查与文 献阅读,将壁画内容、艺术风格与社 会思潮结合起来分析,已解决了一些 基本问题,但这远远不够。通过高科 技手段将更多的壁画内容清晰地公 布于众,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 其发生地就在高平,在这座建制历 史已有 2200 多年的县级市里,登记 在册的文物点有 1574 处,仅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就有 20 处。在这里 蕴藏着一个纵贯宋、元、明、清各个 朝代,包罗儒、释、道的高密度的古 代壁画系统,它们遍布高平城内的 百余座寺庙,现存壁画总面积超过 3000 平方米。开化寺壁画只是其 中最耀眼的代表。 高平一直致力于对开化寺壁画 的保护和解读。这次在北大赛克勒 博物馆展出的是西壁的高清图像。 专业团队用了 6 年的时间,采用德 国的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壁画 高清图像。同时还采用 VR (虚 拟 现实)技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 验感。高平市还准备将《如意珠》的 故事做成动漫,用新媒体形式进行 传播,扩大影响。 以展览为契机,高平文化复兴 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高平市联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商务印书 馆、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共同 发起成立,联盟承诺,将整合资源、 学术、科技、渠道的力量,深度挖掘 “泛高平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高清呈现高平开化寺精美图像 壁画千年,翩翩笔触在眼前 本报记者 杨雪梅 展览现场,观众利用 VR 技术体验壁画。 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 5 2 日电 (记 者张烁)日前,教育部办公厅 印发通知,要求做好 2017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工作。通知强 调,中小学教材中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 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据悉,此前曾有网友反映, 某版本语文和生物教材中,链接有不良网站。这是记者 2 日从教育部获悉的。 通知要求,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 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之外)仍使用《2016 年义务 教育教学用书目录》(教基二厅函〔2016 12 号)公 布 的 教 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因 部分册次教材审定工作尚未最终结束,上述教材使用工作 将另行通知。 通知还要求,普通高中国家课程各学科仍使用《2011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和《2009 年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公布的教材。因普通高中教 材将进行全面修订,各地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不得更换其他版本。体育运动学校初中阶段起始年级《道 德与法治》《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学科使用体育运 动学校专用新编实验教材。其他年级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 出版的教材。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起始年 级使用特殊教育新编教材。 中小学教材不得出现 额外教辅资料二维码 本报广州 5 2 日电 (记 者李刚)由广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的中国第一份网络文学学术期刊—《网络文学评论》 日前在广州正式推出。该刊物是目前全国唯一有关网络文 学理论、评论的具有统一刊号的连续出版物。 《网络文学评论》是面向当代网络文学现场、作家和网 络文学创作及其衍生产品的纯理论、评论类刊物,力求在文 化品位和大众接纳度两方面寻求最佳平衡,提倡艺术创新 和理论深度,鼓励对各种网络文学类型、各门学科的吸收和 兼容,鼓励对新型文学和大众文化进行现实的、广泛的诠释 和介入。内容涉猎网络文学的创作、出版、影视、动漫等产 业链和文化生态,针对国内网络文学、网络文化的动态、热 点,进行艺术鉴赏和理论研讨,对网络文学衍生文化产品的 生产进行评论,引导和推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广东创办国内首份 网络文学学术期刊 本报天津 5 2 日电 (记 者 靳博)记者日前从天津 市文化中心获悉:为进一步做好公益文化普及工作,天津 市文广局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的“2017 年天津市残疾人免 费观看演出”和“2017 年中小学音乐教师免费音乐赏析” 正式启动。将有 1500 名残疾人及其家属和 1200 名中小学 音乐教师通过活动免费走进天津大剧院欣赏高水准的艺 术演出。 “天津市残疾人免费观看演出”和“天津市中小学音 乐教师免费音乐赏析”两项活动去年首次推出,天津市残 疾人和中小学音乐教师群体热情参与, 700 名残疾人及其 家属和 1000 名教师免费走进天津大剧院欣赏演出。为使 两项活动惠及更多的残疾人和教师,今年天津市文化中 心管理办公室增加了资金投入。残疾人及其家属观看演 出的名额从去年的 700 个增加到了 1500 个,演出场次从去 年的 10 场增加到 15 场。中小学音乐教师参与的名额从去 年的 1000 个增加到 1200 个,活动面向全市在职中小学音 乐教师、音乐教研员、少年宫音乐教师,同时将进一步简 化报名程序。 天津启动 2017 年公益文化项目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 读书兴趣,日前,甘肃省兰州市七里 河小学向低年级学生们发放“悦读” 钥匙和读书记录册,鼓励学生在阅 读过程中,以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 形式记录阅读心得。高年级学生则 可以用读书记录册换取新书,继续 阅读。图为小学生们在展示“悦读” 钥匙。 柴秋实 摄影报道 本报北京 5 2 日电 (记 者郑海鸥)中央歌剧院与武 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宁波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携手打造 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将于 5 月至 6 月在宁波、北 京、武汉三地轮流上演。《花木兰》对传统故事进行了艺术创 作再演绎,更多表现爱和追求和平的主题,传递着无私、负 责与担当。 民族舞剧《花木兰》将上演 本报北京 5 2 日电 (记 者张烁)日前,教育部印发通 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把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摆上重 要议程,实施“一把手工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激励 大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使大学生能够下得去、 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报效祖国。这是记者 2 日从教育部获悉的。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政策。要因地因校 制宜,制定鼓励或奖励的办法,通过宣传教育、表彰先进、资 金奖励、畅通成才渠道等多种方式,激励毕业生到基层工 作。建立大学生到基层实习实践制度,组织大学生到乡镇、 街道、社区、农村和生产一线实习实践。落实机关事业单位 定向考录(招聘)、基层职称评审、工资高定、社保补贴等保 障政策。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教师 特岗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专门项目,巩固并扩大实施地 方基层就业项目。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的招聘信息,主动 组织企业进校园招聘,搭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平台。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 务岗位力度,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积极 拓宽就业新空间,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 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到农村投身扶贫开发、技术推广、 电子商务等事业,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 苦边远地区工作。要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孵化基地、 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完善各级创业服务网络平台功能等方 式助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新创业。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应征 入伍的优惠政策,对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 寄送新生宣传单、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现有政 策逐条逐项加以落实。 教育部进一步引导鼓励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据新华社华盛顿 5 1 日电 (记者林小春中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分子植物》杂志上报 告,他们破译了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茶树的基 因组,这将能帮助解释为什么茶是世界上被广泛 饮用的饮料,并有望带来新的茶树品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立志研究员 带领的研究团队于 2010 年首次在国际上启动 了茶树基因组计划,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等多个 机构,历时 5 年完成了栽培茶树大叶茶种“云抗 10 号”基因组的测序、组装、注释与分析,获得 了世界上第一个较高质量的茶树参考基因组。 自然选择促进了茶树抵抗生物逆境和非生 物逆境的基因大量增长,诠释了为什么茶树可 以广泛种植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多样化生境中,从而成为世 界性饮料植物。 茶树所在的山茶属植物多达 119 种,长期 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茶组植物的叶子 适合制茶,而茶花、油茶和金花茶等非茶组植物 的叶片不适合。分析显示,高含量的茶多酚和 咖啡因决定了山茶属植物是否适合制茶。 研究人员在一份声明中说:“茶树高质量基 因组图谱的成功绘制揭示了决定茶叶适制性、 风味和品质以及茶树全球生态适应性的遗传基 础,必将大大加速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优 异新基因发掘,加快旨在提高茶叶品质和适应 性的茶树新品种培育。” 研究人员指出,茶树的野生近缘物种因蕴 藏着丰富的优异新基因,是未来茶叶品质改良 的巨大宝库,像厚轴茶就含有非常高的茶多酚 和极低的咖啡因,具有培育茶树新品种的巨大 潜力。 中国科学家破译茶树基因组 本报杭州 5 2 日电 (记 者 顾春)第 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近日在杭州闭幕。 据了解,今年动漫节共吸引了来自 82 个国 家和地区的 139.45 万人次参与,截至 5 1 日,项目金额和现场销售额共计 153.28 亿 元,超过历届。 本次动漫节以“国际动漫 · 拥抱世界”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法 国等 17 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与专业性 突出的国际动漫游戏商务大会,并设置了 国际少儿漫画大赛和 COSPLAY 超级盛典 设立多个境外分赛区,国外知名企业、权威 机构纷纷亮相动漫节。 本届动漫节上,国产动漫表现出色。 今年恢复举办的“金猴奖”大赛集中评选表 彰了一批国产优秀原创动漫作品;国内 10 家国家级动漫基地、 5 个省市组团,以及央 视动画、阿里、腾讯、网易、浙江卫视、深圳 华强、电魂网络、中南卡通等国内知名企业 均来设展。朱德庸“幽默城市 · 杭州”漫画 创作特展公开展出了从未发表过的 600 幅画作,漫画家慕容引刀带来了“刀刀狗” 15 周年装置互动展,并正式宣布其工作室 落户杭州。 本届动漫节更成为一次全民盛会:推 出动漫节官方直播,通过直播平台观看动 漫节相关活动人数达到 526.73 万人;“国 际动漫 ·美丽乡村”中国国际漫画展巡展 活动覆盖建德、淳安等杭州区县(市),并 在各区县市的青少年宫、农村文化礼堂进 行“国际动画电影周”展播,让动漫文化走 进乡村。 139 万人次参加中国国际动漫节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Ja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壁画千年,翩翩笔触在眼前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7-05/03/12/rmrb2017050312.pdf壁绘制四幅华严经变说法图,西壁 北壁首尾衔接,为报恩经变相。北

文化文化 1212 2017年 5月 3日 星期三

两年前,杂志编辑颜竹和几个

喜欢壁画的朋友在互联网电台“喜

马拉雅”开了一档名叫“壁下观”的

节目,定期聊他们看过的壁画。 4月中旬开始,她和听众们经常跑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去欣赏山西高平开化寺的壁画。“之

前就去高平看过,不过这次是高清

展示,还有几位研究开化寺壁画的

专家办讲座讲解。”

展览原本安排在 4 月 6 日到 20日,但因为慕名而来的人太多,再加

上一些研究人员的申请,北大考古

文博学院和高平市决定将展览延期

至 5 月 5 日。开化寺壁画到底是怎

样的宝贝?有何独特的价值,又为

何能吸引这么多观众?

题 记 与 碑 记 兼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北宋寺观壁画

在高平市城区东北方向 17 公

里处,有一个名叫舍利山的小山,开

化寺就位于小山山腰处。开化寺建

于五代后唐同光年间(公元 923—

公元 926 年),至北宋熙宁六年(公

元 1073 年)始建大雄宝殿,改名开

化寺,元明清各代皆有修葺。寺院

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大雄宝殿居

中,为典型的宋代建筑,结构严谨、

古意庄严。

开化寺壁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大型北宋寺观壁画。壁画位于开化

寺大雄宝殿的西壁、东壁和北壁的

东 西 两 个 次 间 ,面 积 约 为 88 平 方

米。最难得的是,寺庙里发现了两

处题记,显示壁画创作于北宋元祐

七年(公元 1092 年)至绍圣三年(公

元 1096 年)。殿内石柱和内墙上还

留下了画师的名字——郭發。

“在宋代宫廷画家当中,并没有

见到郭發的名字。但从作品可以看

出,这名民间画师的艺术水准非常

高。创作时间、创作者的情况是理

解壁画的关键,二者兼备则可遇而

不可求。幸运的是,开化寺宋代壁

画不仅有画匠的题记,还有时人所

撰碑记,这对于我们理解壁画内容、

布局结构十分重要。”中央美术学院

修复研究院院长王颖生说。

开化寺壁画确系北宋时期寺观

壁画艺术的杰作,殿内壁画以说法

图为中心,四周辅以经变故事。东

壁绘制四幅华严经变说法图,西壁

北壁首尾衔接,为报恩经变相。北

壁东侧所绘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法

会等,西侧为说法图。画面整体布

局严谨、连续贯通,如依壁徐徐展开

的卷轴画。人物众多、设色淡雅,僧

侣道徒、耕织渔牧、帝王将相等 900多个大小不同的人物,为研究宗教

史、艺术史、建筑史、科技史提供了

详细的样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

授李凇强调,不要把开化寺壁画看

成是一个孤例,要纳入到系统中研

究,一个是宋代绘画的系统,一个是

寺观壁画演进的脉络乃至整个中国

壁画史的系统。

高平市委宣传部部长牛晓明介

绍,提到北宋表现世俗生活的艺术

作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清

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

间为北宋末期,与开化寺宋代壁画

几乎处于相同时间段。不同的是,

开化寺壁画侧重于佛教题材,以反

映民间世俗生活为辅,而《清明上河

图》则完全是对市井生活的生动反

映。“开化寺壁画也早于山西的永乐

宫壁画,上个世纪我国工笔画大师

潘絜兹教授曾来此临摹,并数次赞

扬其为宋代壁画精品。”

宗教故事和社会生态结合,兼具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壁画进行释读,是所有研究的

基础。中国佛教文化专家谷东方丈

量出了壁画的面积,也对所有壁画内

容进行了解读,“开化寺壁画依托区

区几十平方米的墙壁,把经典的经变

故事和世俗的社会生态完美地结合

在一起,生动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

俗、生产、生活和科技水平。”

其中西壁第三铺说法图周围描

绘的善友太子本生故事《如意珠》,

完整地描绘了释迦前生善友太子从

出生到观耕观织观屠观渔,继而怀

怜悯众生之心,历尽磨难取得摩尼

宝 珠 为 众 生 祈 福 的 过 程 ,引 人 入

胜。谷东方说,“观耕图,左侧绘一

个着交领广袖袍、骑在马上的年轻

男子,随从分别持伞盖、杖立于旁

边;右侧农田内,绘了 3 个着短褐的

农夫,一者抱拳,一者扛镐,一者驱

牛耕田,田间散置着农具与水罐。

观织图,太子一行立于织坊前,坊内

表现织机、纺车和 5 位女织工,一织

女上身袒露、下着长裙,坐在长凳之

上,手搬纬牌,脚踩折板,正在挑灯

夜织。这些场景生动而写实,为我

们还原了当时的社会。”

从 2008 年开始,李凇和他的学

生就把山西的壁画当作研究的“风

水宝地”。他们从原始材料做起,在

各地考察道观及佛寺,做笔记、拍照

片、辨识图像、抄题记、绘图、整理碑

文和文献。他特别指出,开化寺的

壁画中建筑众多,宫殿、城门、院落、

店铺、楼台,完全符合宋代木构架的

类型模式,应是北宋宫廷内苑和寺

庙建筑的缩影。画风应是承袭了唐

的洛阳画派,值得认真研究。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

长李四龙教授认为,宋代以降,各种

宗教信仰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世

俗形态和儒家伦理逐步渗透到寺观

壁画的创作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

艺术风貌,开化寺壁画应是代表。

展 示 与 研 究 并行,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

侃认为:“学者们透过实地调查与文

献阅读,将壁画内容、艺术风格与社

会思潮结合起来分析,已解决了一些

基本问题,但这远远不够。通过高科

技手段将更多的壁画内容清晰地公

布于众,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

其发生地就在高平,在这座建制历

史已有 2200 多年的县级市里,登记

在册的文物点有 1574 处,仅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就有 20 处。在这里

蕴藏着一个纵贯宋、元、明、清各个

朝代,包罗儒、释、道的高密度的古

代壁画系统,它们遍布高平城内的

百余座寺庙,现存壁画总面积超过

3000 平方米。开化寺壁画只是其

中最耀眼的代表。

高平一直致力于对开化寺壁画

的保护和解读。这次在北大赛克勒

博物馆展出的是西壁的高清图像。

专业团队用了 6 年的时间,采用德

国的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壁画

高清图像。同时还采用 VR(虚拟

现实)技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

验感。高平市还准备将《如意珠》的

故事做成动漫,用新媒体形式进行

传播,扩大影响。

以展览为契机,高平文化复兴

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高平市联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商务印书

馆、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共同

发起成立,联盟承诺,将整合资源、

学术、科技、渠道的力量,深度挖掘

“泛高平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高清呈现高平开化寺精美图像

壁画千年,翩翩笔触在眼前本报记者 杨雪梅

展览现场,观众利用 VR 技术体验壁画。 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 5月 2日电 (记者张烁)日前,教育部办公厅

印发通知,要求做好 2017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工作。通知强

调,中小学教材中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

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据悉,此前曾有网友反映,

某版本语文和生物教材中,链接有不良网站。这是记者 2日从教育部获悉的。

通知要求,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

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之外)仍使用《2016 年义务

教育教学用书目录》(教基二厅函〔2016〕12 号)公布的教

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因

部分册次教材审定工作尚未最终结束,上述教材使用工作

将另行通知。

通知还要求,普通高中国家课程各学科仍使用《2011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和《2009 年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公布的教材。因普通高中教

材将进行全面修订,各地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不得更换其他版本。体育运动学校初中阶段起始年级《道

德与法治》《语文》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他学科使用体育运

动学校专用新编实验教材。其他年级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

出版的教材。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学科起始年

级使用特殊教育新编教材。

中小学教材不得出现额外教辅资料二维码

本报广州 5月 2日电 (记者李刚)由广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的中国第一份网络文学学术期刊——《网络文学评论》

日前在广州正式推出。该刊物是目前全国唯一有关网络文

学理论、评论的具有统一刊号的连续出版物。

《网络文学评论》是面向当代网络文学现场、作家和网

络文学创作及其衍生产品的纯理论、评论类刊物,力求在文

化品位和大众接纳度两方面寻求最佳平衡,提倡艺术创新

和理论深度,鼓励对各种网络文学类型、各门学科的吸收和

兼容,鼓励对新型文学和大众文化进行现实的、广泛的诠释

和介入。内容涉猎网络文学的创作、出版、影视、动漫等产

业链和文化生态,针对国内网络文学、网络文化的动态、热

点,进行艺术鉴赏和理论研讨,对网络文学衍生文化产品的

生产进行评论,引导和推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广东创办国内首份网络文学学术期刊

本报天津 5 月 2 日电 (记者靳博)记者日前从天津

市文化中心获悉:为进一步做好公益文化普及工作,天津

市文广局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的“2017 年天津市残疾人免

费观看演出”和“2017 年中小学音乐教师免费音乐赏析”

正式启动。将有 1500 名残疾人及其家属和 1200 名中小学

音乐教师通过活动免费走进天津大剧院欣赏高水准的艺

术演出。

“天津市残疾人免费观看演出”和“天津市中小学音

乐教师免费音乐赏析”两项活动去年首次推出,天津市残

疾人和中小学音乐教师群体热情参与,700 名残疾人及其

家属和 1000 名教师免费走进天津大剧院欣赏演出。为使

两项活动惠及更多的残疾人和教师,今年天津市文化中

心管理办公室增加了资金投入。残疾人及其家属观看演

出的名额从去年的 700 个增加到了 1500 个,演出场次从去

年的 10 场增加到 15 场。中小学音乐教师参与的名额从去

年的 1000 个增加到 1200 个,活动面向全市在职中小学音

乐教师、音乐教研员、少年宫音乐教师,同时将进一步简

化报名程序。

天津启动 2017年公益文化项目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

读书兴趣,日前,甘肃省兰州市七里

河小学向低年级学生们发放“悦读”

钥匙和读书记录册,鼓励学生在阅

读过程中,以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

形式记录阅读心得。高年级学生则

可以用读书记录册换取新书,继续

阅读。图为小学生们在展示“悦读”

钥匙。

柴秋实 牟 健摄影报道

﹃悦读﹄钥匙

本报北京 5月 2日电 (记者郑海鸥)中央歌剧院与武

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宁波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携手打造

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将于 5 月至 6 月在宁波、北

京、武汉三地轮流上演。《花木兰》对传统故事进行了艺术创

作再演绎,更多表现爱和追求和平的主题,传递着无私、负

责与担当。

民族舞剧《花木兰》将上演

本报北京 5月 2日电 (记者张烁)日前,教育部印发通

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把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摆上重

要议程,实施“一把手工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激励

大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使大学生能够下得去、

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报效祖国。这是记者 2 日从教育部获悉的。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政策。要因地因校

制宜,制定鼓励或奖励的办法,通过宣传教育、表彰先进、资

金奖励、畅通成才渠道等多种方式,激励毕业生到基层工

作。建立大学生到基层实习实践制度,组织大学生到乡镇、

街道、社区、农村和生产一线实习实践。落实机关事业单位

定向考录(招聘)、基层职称评审、工资高定、社保补贴等保

障政策。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教师

特岗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专门项目,巩固并扩大实施地

方基层就业项目。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的招聘信息,主动

组织企业进校园招聘,搭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平台。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

务岗位力度,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积极

拓宽就业新空间,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

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到农村投身扶贫开发、技术推广、

电子商务等事业,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

苦边远地区工作。要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孵化基地、

优先转移科技成果、完善各级创业服务网络平台功能等方

式助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新创业。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应征

入伍的优惠政策,对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

寄送新生宣传单、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现有政

策逐条逐项加以落实。

教育部进一步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据新华社华盛顿 5月 1日电 (记者林小春)

中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分子植物》杂志上报

告,他们破译了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茶树的基

因组,这将能帮助解释为什么茶是世界上被广泛

饮用的饮料,并有望带来新的茶树品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立志研究员

带领的研究团队于 2010 年首次在国际上启动

了茶树基因组计划,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等多个

机构,历时 5 年完成了栽培茶树大叶茶种“云抗

10 号”基因组的测序、组装、注释与分析,获得

了世界上第一个较高质量的茶树参考基因组。

自然选择促进了茶树抵抗生物逆境和非生

物逆境的基因大量增长,诠释了为什么茶树可

以广泛种植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多样化生境中,从而成为世

界性饮料植物。

茶树所在的山茶属植物多达 119 种,长期

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茶组植物的叶子

适合制茶,而茶花、油茶和金花茶等非茶组植物

的叶片不适合。分析显示,高含量的茶多酚和

咖啡因决定了山茶属植物是否适合制茶。

研究人员在一份声明中说:“茶树高质量基

因组图谱的成功绘制揭示了决定茶叶适制性、

风味和品质以及茶树全球生态适应性的遗传基

础,必将大大加速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优

异新基因发掘,加快旨在提高茶叶品质和适应

性的茶树新品种培育。”

研究人员指出,茶树的野生近缘物种因蕴

藏着丰富的优异新基因,是未来茶叶品质改良

的巨大宝库,像厚轴茶就含有非常高的茶多酚

和极低的咖啡因,具有培育茶树新品种的巨大

潜力。

中国科学家破译茶树基因组本报杭州 5 月 2 日电 (记者顾春)第

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近日在杭州闭幕。

据了解,今年动漫节共吸引了来自 82 个国

家和地区的 139.45 万人次参与,截至 5 月 1日,项目金额和现场销售额共计 153.28 亿

元,超过历届。

本次动漫节以“国际动漫·拥抱世界”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法

国等 17 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与专业性

突出的国际动漫游戏商务大会,并设置了

国际少儿漫画大赛和 COSPLAY 超级盛典

设立多个境外分赛区,国外知名企业、权威

机构纷纷亮相动漫节。

本届动漫节上,国产动漫表现出色。

今年恢复举办的“金猴奖”大赛集中评选表

彰了一批国产优秀原创动漫作品;国内 10

家国家级动漫基地、5 个省市组团,以及央

视动画、阿里、腾讯、网易、浙江卫视、深圳

华强、电魂网络、中南卡通等国内知名企业

均来设展。朱德庸“幽默城市·杭州”漫画

创作特展公开展出了从未发表过的 600 多

幅画作,漫画家慕容引刀带来了“刀刀狗”

15 周年装置互动展,并正式宣布其工作室

落户杭州。

本届动漫节更成为一次全民盛会:推

出动漫节官方直播,通过直播平台观看动

漫节相关活动人数达到 526.73 万人;“国

际动漫·美丽乡村”中国国际漫画展巡展

活动覆盖建德、淳安等杭州区县(市),并

在各区县市的青少年宫、农村文化礼堂进

行“国际动画电影周”展播,让动漫文化走

进乡村。

139万人次参加中国国际动漫节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