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類 - 月旦知識庫-學術精品的數位典藏 ... ·...

22
46 第二一三期 20207DOI10.3966/168473932020070213009 關鍵詞:單獨宣告沒收、客體程序、對物訴訟、繼承型沒收、被告死亡 沒收講座:第六講 單獨宣告沒收 林鈺雄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例1:單獨沒收案】 試問下列偵查中案件之刑事追訴障 礙情形,可否單獨宣告沒收? 1.淘空公司資產的負責人逃亡海外, 但其於國內仍有資產。 2.軍購弊案行賄者逃亡海外,於海外 帳戶有大筆軍購佣金。 3.毒窟意外被查獲,不知名的毒販及 買受人匆忙逃逸,現場遺留交易毒品及一 皮箱現金。 【例2:委託殺人案】 甲因收受酬金50 萬元而持刀殺人, 經檢察官起訴。試問下列情形,扣案之兇 刀及酬金得否(或應否)宣告沒收?檢察 官需否聲請單獨宣告沒收?檢察官若未聲 請法院宣告沒收,情形有無不同? 1.法院審理後,認甲行為時有刑法第 19條第1項事由而判決無罪。 2. 法院審理後,認甲出於己意而中 止,依中止未遂而免除其刑。 3.法院審理後,甲始陷於心神喪失, 法院停止審判,但甲離康復遙遙無期。 【例3:滷蛋沒了案】 團膳業者乙以每人每餐45 元合約價 格供應A國小營養午餐,乙為穩固其優先 議約地位並獲取更高利潤,以每人每餐5 元的回扣比例,每季折算現金行賄校長 甲,前後共交付188萬元賄款。東窗事發 後,甲為求輕判而主動繳回全數賄款。甲 經檢察官以貪污收賄罪名起訴後,於第一 審審理中,甲在家中不慎跌倒,送醫不 治,其繼承人丙遂委任律師遞狀主張甲繳 回之188萬元應屬其所有,法院不得宣告 沒收/追徵。試問丙之主張有無理由?法 院應如何審判,始為合法? 【例4:名畫竊盜案】 檢察官依法搜索涉嫌犯逃漏稅捐罪 的乙之住宅時,發現某曾被報案失竊的名 畫,予以扣押。依偵查結果顯示,乙之父 親甲涉嫌於25年前侵入失主家中竊取該名 作者文獻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Jun-2020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46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DOI:10.3966/168473932020070213009 關鍵詞:單獨宣告沒收、客體程序、對物訴訟、繼承型沒收、被告死亡

沒收講座:第六講

單獨宣告沒收 林鈺雄‧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例1:單獨沒收案】 試問下列偵查中案件之刑事追訴障

礙情形,可否單獨宣告沒收? 1.淘空公司資產的負責人逃亡海外,

但其於國內仍有資產。 2.軍購弊案行賄者逃亡海外,於海外

帳戶有大筆軍購佣金。 3.毒窟意外被查獲,不知名的毒販及

買受人匆忙逃逸,現場遺留交易毒品及一

皮箱現金。 【例2:委託殺人案】 甲因收受酬金50萬元而持刀殺人,

經檢察官起訴。試問下列情形,扣案之兇

刀及酬金得否(或應否)宣告沒收?檢察

官需否聲請單獨宣告沒收?檢察官若未聲

請法院宣告沒收,情形有無不同? 1.法院審理後,認甲行為時有刑法第

19條第1項事由而判決無罪。 2.法院審理後,認甲出於己意而中

止,依中止未遂而免除其刑。

3.法院審理後,甲始陷於心神喪失,法院停止審判,但甲離康復遙遙無期。

【例3:滷蛋沒了案】 團膳業者乙以每人每餐45元合約價

格供應A國小營養午餐,乙為穩固其優先議約地位並獲取更高利潤,以每人每餐5元的回扣比例,每季折算現金行賄校長

甲,前後共交付188萬元賄款。東窗事發後,甲為求輕判而主動繳回全數賄款。甲

經檢察官以貪污收賄罪名起訴後,於第一

審審理中,甲在家中不慎跌倒,送醫不

治,其繼承人丙遂委任律師遞狀主張甲繳

回之188萬元應屬其所有,法院不得宣告沒收/追徵。試問丙之主張有無理由?法

院應如何審判,始為合法? 【例4:名畫竊盜案】 檢察官依法搜索涉嫌犯逃漏稅捐罪

的乙之住宅時,發現某曾被報案失竊的名

畫,予以扣押。依偵查結果顯示,乙之父

親甲涉嫌於25年前侵入失主家中竊取該名

作者文獻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47

畫,但當初因證據不足(名畫下落不明)

而無法將甲起訴、定罪。試問,檢察官得

否聲請對乙單獨宣告沒收該名畫? ※以上【例3】、【例4】參本講座

系列第2講,月旦法學教室,199期,2019年5月,36-57頁。

問題所在∗

刑事案件可能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

而無法追訴犯罪行為人。如【例1】所

示,「主體(訴訟)程序」(subjektives Verfahren;即對特定行為人所犯特定犯罪

之一般刑事程序),存有障礙事由而無從

起訴或論罪科刑;但若沒收實體要件皆具

備者,得否以及如何宣告沒收之法律效

果?單獨宣告沒收制度,即是為此目的而

創設的特殊程序,於一般刑事主體程序

外,另設一種專門對物之「客體(訴訟)

程序」(objektives Verfahren)。 我國舊刑法因沒收之從刑定位,除違

禁 物 及 專 科 沒 收 之 特 例 外 ( 舊 刑 § 40 II),未宣告主刑時即不得宣告沒收。犯

罪行為人如因死亡或因逃匿而被通緝未到

案時,均因無從判處主刑而無法宣告沒

收,一方面形成犯罪行為人或第三人保有

犯罪所得或犯罪物之不當情況,顯有不

公;另一方面其他法律卻散見單獨宣告沒

收規定1,體例凌亂不一,「淪為立法者

之即興演出」2。

我國刑法沒收新制,採納先前學說建

議3,於實體法先將沒收去從刑化,並引

進單獨宣告沒收的一般性規定:「第三十

八條第二項、第三項之物、第三十八條之

一第一項、第二項之犯罪所得,因事實上

或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

或 判 決 有 罪 者 ,得單 獨 宣 告 沒 收 。 」

(刑 § 40 III)。其立法理由表示係參考

當時(舊)德國刑法第76a條(Selbständige Anordnung)4

等外國法例規定(下文貳、

一)。此外,新法保留違禁物及專科沒收

∗ 本講座系列,文獻及實務見解採略式引註以節省篇幅,文獻列表詳文末附錄(列表之中文以發表時間、外文以字母排序)。

1 如舊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 26:「前二條違法監察通訊所得之資料,不問屬於犯人與否,均沒收之。」;「犯人不明時,得單獨宣告沒收。」

另參舊證人保護法 § 14 IV:「第二項情形,被告所有因犯罪所得或供犯罪所用之物,檢察官得聲請法院宣告沒收之。」

舊刑訴259-1:「檢察官依第二百五十三條或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對供犯罪所用、供犯罪預備或因犯罪所得之物,以屬於被告者為限,得單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

2 楊雲驊,2016.09,197-222頁(198頁);另參黃彥翔,2017.06,98-100頁;199-206頁;林鈺雄,2016.07a,1-46頁(22-23, 42-43頁);楊雲驊、簡士淳,2016.09,223-276頁。

3 參林鈺雄,2015.03,53-84頁(62-64, 81頁);林鈺雄,2016.09d,325-354頁(351-354頁)。 4 Vgl. MK-StGB2/Joecks, 2012, § 76a Rn. 1 ff.; Podolsky/Brenner, 2012, S. 203 f.; Rönnau, 2015, Rn.

412 ff.; Sch/Sch-StGB29/Eser, 2014, § 76a Rn. 1 ff.

48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之 物 的 單 獨 宣 告 沒 收 規 定 , 未 予 修 訂

(刑 § 40 II)。 首應強調,單獨宣告沒收並非實體法

上獨立之沒收類型,而是訴訟法上之特殊

訴訟程序,並未改變所宣告沒收之實體性

質與要件!簡言之,單獨宣告沒收雖兼具

實體面向,但實體部分主要是沒收去從刑

化,並未變更宣告沒收的實體要件;故雖

發動單獨宣告沒收程序,是否宣告沒收仍

取決於各該利得沒收或犯罪物沒收的實體

要件而定;例如,利得沒收仍應依審查體

系依序檢驗各實體要件。因此,單獨宣告

沒收制度本質上是程序性質,更精確地

說,其立法本旨是為了排除(事實上或法

律上原因之)追訴障礙的程序規定,是

以,於對人訴訟 (action in personam)之

外,創設一種沒有刑事被告的對物訴訟

(action in rem)/客體程序之特殊程序類

型。我國沒收新制仿效德國立法體例,追

訴障礙排除部分,規定於刑法;客體程序

/對物訴訟進行方式及程序保障部分,另

規定於刑訴法(刑訴 §§ 455-34~455-37:

亦準用第三人參與程序)5。適用時兩者

併用,無法切割,但本章聚焦在刑法規定

及其實務運用;程序上如何依刑訴法聲請

及進行之問題,則另行說明。 以下先交代刑法單獨宣告沒收規定之

沿革、要件與類型(下文貳),次以繼承

型(特殊挪移型)為主,說明新制施行後

之實務見解(下文參),最後解析出發案

例,代為結語(下文肆)。

單獨宣告沒收之沿革與要件

一、立法理由與基礎說明

我 國 刑 法 單 獨 宣 告 沒 收 增 修 規 定

(刑 § 40)之立法理由表示:「一、依現

行實務見解,如有犯罪行為人死亡、逃匿

等情形,除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外,不得單

獨宣告沒收(司法院院解字第二八九八

號、第三四○三號、第三七三八號、第三

八三四號解釋)。惟因沒收已修正為具獨

立性之法律效果,故其宣告,不必然附隨

於裁判為之,且犯罪行為人因死亡、曾經

判決確定、刑法第十九條等事由受不起訴

處分或不受理、免訴、無罪判決者;或因

刑法第十九條、疾病不能到庭而停止審判

者及免刑判決者,均可單獨宣告沒收之,

爰增訂第三項規定。二、另依逃犯失權法

則(Fugitive Disentitlement),犯罪行為人

逃避刑事訴追而遭通緝時,不論犯罪行為

人在國內或國外,法院得不待其到庭逕為

沒收與否之裁判6。爰參照德國刑法第七

十三條、第七十六a條、日本刑法改正草

5 參林鈺雄,2019.05a,3-38頁(29-32頁)。 6 逃犯失權法則法理之發展,與單獨宣告沒收及民事沒收制度(下文四)之關係,參黃彥翔,

2017.06,201-202頁。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49

案第七十六條、第七十八條、美國聯邦法

典第二十八篇第二千四百六十六條、反貪

腐 公 約 第 五 十 四 條 第 一 項 第 c 款7

UNODC二○○五年防制洗錢與資助恐怖

行動法範本,於第三項增訂上揭因事實上

或法律上原因未得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

或 判 決 有 罪 者 , 得 單 獨 宣 告 沒 收 之 規

定。」 上開我國立法參照的德國(舊)刑法

第73條,係利得沒收之基礎規定,在我國

立法理由引用脈絡,僅在於宣示利得沒收

以刑事不法(不問有責性)為已足;第

76a 條 才 是 單 獨 宣 告 沒 收 (Selbständige Anordnung)之規定,包含利得沒收與犯罪

物沒收,條文翻譯如下:「I.犯罪行為因

事實上理由致無特定人被追訴或為有罪判

決者,倘明定或許可沒收之其他要件均該

當時,則應就或得就特定客體或其替代價

額之利得沒收或犯罪物品沒收……獨立宣

告之。II.該當第74條第2項第2款、第3項

及第74d條之要件,而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亦適用第1項之規定,但欠缺告訴、

追訴授權或追訴請求者,則不得為犯罪物

品沒收……之宣告:1.犯罪之追訴權時效

已屆滿,或2.其他基於法律上理由無特定

人得被追訴且法律無相異規定時。III.當法院免除刑罰,或當訴訟之停止係依照准

許檢察官或法院依裁量或雙方均同意之規

定時, 亦 適用第1 項 之規定 。 」 ( § 76a StGB a.F.)8

。由條文形式以觀即可得知,

德國立法密度遠高於我國。 參考以上立法規定、理由及比較法

7 「為了依本公約第55條規定對透過或涉及觸犯本公約所定犯罪而獲得之財產提供司法互助,各締約國均應依其國家法律:……(c)考慮採取必要措施,以利在犯罪人死亡、潛逃或缺席而無法對

其起訴或其他適當情形,允許不經刑事定罪(without a criminal conviction),即予沒收此類財產。」

關於單獨宣告沒收之國際趨勢與法例,參楊雲驊,2016.09,200-201頁。 8 新條文中譯參何賴傑、林鈺雄(審譯),2019年2版;舊條文參同書2017年1版。德國新條文修正如下( § 76a StGB n.F.):

「I. 1未能因犯罪對特定人追訴或判決有罪,若沒收或不得使用之其他要件成立時,法院應獨立

宣告沒收或不得使用。2對於得宣告沒收之物,法院得依第1句要件獨立宣告沒收。3告訴、授權

或請求乃論之罪,欠缺告訴、授權或請求,或對是否宣告沒收之裁判確定者,不得沒收。 II. 1於第73條、第73b條與第73c條之要件下,犯罪行為之追訴時效期滿者,亦得獨立宣告犯罪所得之沒收與追徵。2於第74b條與第74d條之要件下,亦得獨立宣告保護沒收及文書沒收與文書製造設備之禁用處分。

III. 法院諭知免刑,或訴訟程序依法由檢察官、法院裁量終止或雙方同意終止者,亦適用第1項規定。

IV. 1源自違法行為之物,因涉嫌第3句所列犯罪而於刑事程序保全者,如保全之受干預人未能因犯罪被追訴或判決有罪,亦應獨立宣告沒收。2沒收物之所有權或其他權利,於沒收裁判確定時

移轉為國家所有;第75條第3項準用之。3第1句所稱犯罪,如下:(下略)……」。

50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例,簡單歸納幾組基本概念及其適用關係

如下: 1.得適用單獨宣告沒收之沒收種類:

以沒收種類區分,包含犯罪物沒收與利得

(犯罪所得)沒收(刑 §§ 38, 38-1);依

條文文義(刑 § 40 III:「第三十八條第

二項、第三項之物、第三十八條之一第一

項、第二項之犯罪所得」),單獨宣告沒

收可適用於以上兩者,且不論是行為人或

第三人之犯罪物或犯罪所得之沒收(及其

追徵),皆一體適用(參下文二)。此

外,違禁物(及專科沒收之物)亦得單獨

宣告沒收,只是適用條項有別(刑 § 40 II)。至於宣告沒收與否,則是依照系爭

沒收的實體要件而定,此點,我國法雖未

如德國法般於法條明示9,但解釋上並無

不同。 2.發動之事由: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

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

者,這是排除追訴障礙的規定,也是發動

單獨宣告沒收的特別要件(參下文三)。 3.法律效果:裁量沒收v.義務沒收?

單獨宣告沒收並未改變系爭沒收之原實體

要件與效果,就實體效果言,於單獨宣告

沒 收 程 序 , 一 般 犯 罪 物 仍 是 裁 量 沒 收

(刑 § 38 II, III),違禁物與犯罪所得仍

是義務沒收(刑 §§ 38 I, 38-1)。但是,

發動程序僅限於檢察官「聲請」始可(刑

訴 § 455-34;「聲請」相當於主體程序之

「起訴」),且縱使是義務沒收情形,檢

察 官 仍 是 「得」 聲 請 單 獨 宣 告 沒 收

(刑 § 40 III:……得單獨宣告沒收),

而非「應」聲請。此部分從程序原則以

觀 , 一 言 以 蔽 之 , 就 是不採法定原則

(Legalitätsprinzip)而採便宜原則(Opportu-nitätsprinzip)10

。 據此實體程序綜合適用之結果,以利

得沒收為例:一來,實體上雖採義務沒

收,但程序上檢察官得基於訴訟經濟、成

敗機率評估等因素而裁量決定不聲請11

(如【例1:Q2】所示,雖軍購佣金是義

務沒收,但若海外扣不到錢,發動程序

也是徒勞無功);換言之,發動與否的裁

量權在於檢察官,不在於法院!二來,檢

察官一旦提出聲請而合法開啟利得沒收

之單獨宣告程序者,法院依義務沒收規

定即應宣告沒收(除非是過苛情形),

聲請與否v.宣告與否,層次有別,不可

混淆。 4.真正客體程序v.不真正客體程序:

9 參 § 76a I S. 1 StGB a.F.: 「倘明定或許可沒收之其他要件均該當時……。」; § 76a I S. 1 StGBn.F.:「若沒收……之其他要件成立時……」。

10 參林鈺雄,2019.05a,31頁;2019.05b,108頁。 11 關此,德國沒收程序法亦同,但規定更為詳細:「1若依法得沒收,且根據偵查結果預期將命沒

收時,檢察官*及自訴人得聲請命獨立沒收。2檢察官尤其在所得價值甚微,或沒收程序將產生

不成比例之耗費時,得不聲請。」( § 435 I StPO n.F.)。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51

單獨宣告沒收,典型情形固然是客體程

序,也就是整個程序自始至終皆無刑事被

告之程序,訴訟標的也不是對「特定人」

之論罪科刑,例如查獲偽造貨幣但犯罪行

為人不明,或雖特定了犯罪行為人但已逃

逸而無從依起訴而發動主體程序。【例

1 】所示Q1-Q3 等三種 情形皆 屬 之,此

時,得聲請單獨宣告沒收,且此程序自始

至終均無刑事被告,而是以系爭沒收客體

為程序對象12

,此即所稱(真正)客體程

序,本質上就是一種對物訴訟,其訴訟繫

屬始於檢察官聲請(不告不理),於法院

裁判後終結。 然而,從立法理由可知,單獨宣告沒

收亦可能附隨於已經開啟的主體程序13

例如起訴後始發生訴訟障礙事由,而無法

為有罪判決之各種情形,包含不受理判決

(如刑訴 § 303被告死亡;【例3】)、免

訴判決(如刑訴 § 302曾經判決確定)、

停止審判(如刑訴 § 294心神喪失、疾

病;【例2:Q3】)等;甚至於在欠缺責

任能力(刑 § 19 I)之無罪判決(【例

2:Q1】)、或有罪之免刑判決(【例

2:Q2】)等情形,亦得單獨宣告沒收。

以上情形,程序原先仍有刑事被告,並未

完全脫離主體程序,有些其實不是真正的

客體程序/對物訴訟,故本文稱為不真正

客體程序,以資區別。

二、犯罪物v.犯罪所得之單獨宣告沒收

(一)犯罪物沒收 無論是犯罪物沒收(刑 § 38)或利得

沒收(刑 § 38-1),皆得單獨宣告沒收,

這部分依照條文文義,較無疑義。就犯罪

物 言 , 原 則 採 裁 量 沒 收 ( 刑 § 38 II, III),但亦有義務沒收之特例,散見於刑

法總則(刑 § 38 I:違禁物)、刑法分則

(如刑 § 200)及附屬刑法(如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 §§ 18 I, 19 I, II)。關此,說明

三點: 1.無論實體法上犯罪物係裁量沒收或

義務沒收,程序上檢察官皆「得」聲請單

獨宣告沒收,適用便宜原則;反面言之,

(真正的)客體程序亦僅限於檢察官提出

聲 請 者 , 案 件 始 繫 屬 於 法 院 ( 不 告 不

理),法院於合法繫屬後始「應」(義務

沒收)或「得」(裁量沒收)單獨宣告沒

收,已如前述。 2.單獨宣告沒收,不限於犯罪物之原

物沒收,亦包含其價額之追徵。系爭條文

雖 稱 「 第 三 十 八 條第二項、第三項之

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 § 40 III),但因犯罪物沒收規定有追徵其價額

之補充條款(刑 § 38 IV:「前二項之沒

12 此點,映射於訴訟法上,單獨宣告沒收聲請書狀,最重要的記載即是沒收標的:「二、應沒收財產之名稱、種類、數量及其他足以特定沒收物或財產上利益之事項。」(刑訴 § 455-35)。

13 參林鈺雄,2019.05a,30-31頁;vgl. Rönnau, 2015, Rn. 412.

52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

收時,追徵其價額。」),追徵僅是原物

沒收之補充型態,實體要件皆同,故不能

或不宜沒收原犯罪物者,仍得單獨宣告沒

收其替代價額14

。關此,利得沒收亦同

(刑 § 38-1 III;【例1:Q1/Q2】、【例

3 】 皆 是 追 徵 犯 罪 所 得 之 單 獨 宣 告 沒

收)。換言之,就追徵價額言,單獨宣告

沒收並無任何特殊之處。 3.除違禁物以外之犯罪物沒收,固

然以存在某一刑事不法行為(具構成要

件該當性+違法性)為必要,但是否如

利得沒收般不問有責性,於我國法本有

爭論。這和如何界定犯罪物沒收之本質

的問題有關,而此界定問題又涉及犯罪

物之下位類型眾多,採統一說或區分說

之立場有別15

。如【例2】之兇刀犯罪工

具,單獨宣告犯罪物沒收與否,也是係

取決於犯罪物沒收本身的實體要件;故

若採取欠缺有責性亦無礙犯罪工具沒收

之立場(例如,基於其危險性之對物保

安 處 分 , 或 者 本 於 財 產 權 濫 用 失 權 論

而沒收物),則亦得單獨宣告沒收犯罪

工具。 (二)利得沒收 利得沒收首應注意審查體系

16,其單

獨宣告沒收亦同:1.前提審查:刑事不法

行為→2.有無利得審查→3.利得人審查

→4.利得範圍審查→5.排除審查:發還條

款→6.法律效果:義務沒收及過苛條款。

換言之,只要是利得沒收,不論依主體程

序或客體程序為之,審查順序及實體要件

皆無不同[如第4階段的追徵替代價額,

參上文(一)17

]。但從程序以觀,特殊

之處有二: 1.第1階段前提審查時,必須存在某

一刑事不法行為(不問有責性),故此前

提應經事實審法院確認始可;於主體程序

進行的一般利得沒收,此一確認程序依嚴

格證明法則為之,且需達到確信心證程

度,故不待多言。然於單獨宣告沒收程

序,如【例1】所示被告淘空案件、軍購

弊案及毒品案件之認定,此一實體要件仍

在但證明門檻降低,既不以該刑事不法已

經判決確定為必要,亦不要求事實審法院

依嚴格證明法則判斷之,而是依情況證據

14 同說參楊雲驊,2016.09,210頁。 15 參李聖傑,2016.07,47-64頁。德國刑法就此區分類型而有不同要件,立法密度高於我國,故其單獨宣告犯罪物沒收,當然也就相對明確。

16 參林鈺雄,2016.07b,65-110頁。 17 其他如第3階段之利得範圍包含間接利得(刑 § 38-1 IV)、第5階段之實際合法發還排除沒收(刑 § 38-1 V),以及共同條款如估算、過苛條款(刑 § 38-2)等,於單獨宣告沒收程序,皆同有適用。

18 在客體程序中,關於刑事案件的刑罰與罪責問題,至多僅在涉及獨立宣告法定要件之前提下,會被以情況證據的方式來間接審查(KK-StPO8/Schmidt, 2019, § 435 Rn. 1)。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53

而間接審查有無系爭刑事不法行為18

。 2.利得沒收雖是義務沒收,但檢察官

仍得依便宜原則(合乎義務之裁量)而決

定是否提出單獨宣告沒收之聲請;若合法

聲請者,法院對於已通過前5階審查者,

於第6階仍應依義務沒收規定而宣告之。

換言之,聲請與否之便宜原則,僅適用於

檢察官而不適用於法院(參上文一第3點

之說明)。法院若欲緩和義務沒收效果,

依法只能援引刑法過苛條款(刑 § 38-2 II,參本講座系列第5講,211期,2020年

5月,36-59頁);或者依照刑訴法單獨宣

告沒收之準用規定處理(刑訴 § 455-37準

用 § 455-15:「案件調查證據所需時間、

費用與沒收之聲請顯不相當者,經檢察官

或 自 訴 代 理 人 同 意 後 , 法 院 得 免 予 沒

收。……」)。

三、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之追訴障礙

單獨宣告沒收,一般的實體要件皆

同,特別要件是「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

因」 未 能 追 訴 其 犯 罪 或 判 決 有 罪 者

(刑 § 40 III)。哪些屬於所稱事實上或

法律上原因,正是關鍵所在。關此,本條

立 法 理 由 不 但 有 相 對 詳 盡 的 例 示 與 指

引,甚且未雨綢繆而特別提及被告死亡

情形19

,這些立法說明可作為我國解釋論

與實務運用的起點。 應予注意,由於我國立法條文將事實

上與法律上原因,兩者並列,等量齊觀

(此點,有別於我國參照的德國舊法),

故具體事由屬於何種歸類已經非關緊要,

且在實際操作上兩者亦經常重疊。例如,

被告於審判中突然罹患重病,這固然是事

實上原因,但因疾病不能到庭而依法應停

止審判(刑訴 § 294),亦是出於法律上

原因(禁止被告缺席審判)。當然亦有單

純一種原因者,例如偵查案件怎麼查都查

不出犯罪行為人是誰,行為人不明就是純

粹出於事實上的原因20

。 (一)具體原因例示 據此,下文不以事實上、法律上原因

作為分類基準,而是關注在具體原因,先

將立法理由已經例示的事由,重組如下:

19 我國雖參考德國當時(舊)刑法之單獨宣告沒收規定( § 76a StGB a.F.),但於德國法尚有爭論的被告死亡情形(vgl. Sch/Sch-StGB29/Eser, 2014, § 76a Rn. 5, 8, 11;參楊雲驊,2016.09,204-205頁),我國立法政策另有考量,故明白例示其屬得單獨宣告沒收之事由。隨後修法的德國沒收

新制明白採肯定說,以杜絕爭議,結論同我國法;以【例3】、【例4】所示第三人沒收為例,此乃德國第三人沒收新條款之「繼承型」(屬於一種特殊的挪移型,參本講座系列第2講),於犯罪行為人死亡後亦得對第三人單獨宣告沒收( §§ 73b I i.V.m. 76a II StGB n.F.)。就此部分言,我國沒收新制(2016.7.1施行)比德國沒收新制(2017.7.1施行)整整「超前部署」一年。

20 參黃彥翔,2017.06,203頁:「單純事實上原因係指某一原因本身並未於法律上阻礙刑事追訴程序

進行,僅因該原因之存在導致追訴程序事實上無法順利進行。單純事實上原因若繼續存在,未來可

能會導致一定法律上效果(例如追訴時效完成),但此種可能當下並無關緊要。」

54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A.犯罪行為人因死亡受不起訴處分(A-1)或不受理判決(A-2)者。因死亡以外

之其他欠缺形式訴訟要件事由,而受不起

訴處分或不受理判決者21

,原則上雖同,

但仍應視各款事由之性質而定22

。 B.同一案件因曾經判決確定受不起訴

處分(B-1)或免訴判決(B-2)者23。其他各款

免訴事由,取決於其性質及相關規定,例

如追訴權時效完成之 免 訴 事 由 ( 刑

訴 § 302),依我國刑法,因沒收時效同

追 訴 權 時 效 , 故 原 則 上 不 得 再 宣 告 沒

收24

,亦不得單獨宣告沒收;但有兩例

外,一是違禁物不受追訴權時效限制,二

是沒收標的若在中華民國領域外,沒收時

效再延長5年(刑 § 40-2 II, III)。 C.犯罪行為人因欠缺責任能力受不起

訴處分(C-1)或無罪判決(C-2)者。以利得

沒收為例,由於沒收效果僅從屬至違法

性,故欠缺有責性者,無礙沒收,亦得單

獨宣告沒收。 D.被告受有罪之免刑判決者。如【例

2:Q2】雖因中止未遂而免除其刑,亦無

礙犯罪物(犯罪工具兇刀)及犯罪所得

(殺人酬金50萬元)之沒收。 E.被告因心神喪失、疾病不能到庭而

停止審判者。與免訴、不受理等形式判決

有別,停止審判僅是暫時性障礙而非終局

判決;但如【例2:Q3】所示,若個案情

節,沒收效果適合與本案論罪科刑分離

者,依立法理由明示亦得單獨宣告沒收。 反之,因欠缺管轄權之訴訟障礙事由

而無法為有罪判決者,雖應為管轄錯誤之

形式判決(刑訴 § 304),但其後續效果

乃依職權(公訴)或依聲請(自訴)而移

送於管轄法院(刑訴 §§ 304, 335),排除

其追訴障礙,亦即應由有管轄權法院審

21 比較德國法,程序因檢察官、法官裁量或雙方同意終止者(部分原因類似我國以非本案判決而終結訴訟繫屬情形),亦適用單獨宣告沒收規定。Vgl. § 76a III StGB a.F.; § 76a III StGB n.F.

22 德國(舊)刑法就特定犯罪物( §§ 74 II Nr. 2, 74d StGB a.F.),於欠缺告訴訴訟要件情形,不予單獨宣告沒收( § 76a II StGB a.F.; vgl. auch § 76a I S. 3 StGB n.F.)。此部分立法,與我國條文及立法意旨有別。依我國立法形式以觀,告訴乃論欠缺合法告訴者(請求乃論欠缺請求者,亦

同),法院應為不受理判決(刑訴 § 303),且無礙犯罪物或犯罪所得之單獨宣告沒收。 23 此等情形納入單獨宣告沒收,具有彌補我國法欠缺事後沒收規定( § 76 StGB a.F.)之功能。參楊雲驊,2016.09,214-216頁之主張與舉例:「例如本案判決確定後,始發現應沒收之物或財產或需追徵(公務員甲收賄價值約一百萬元之珠寶遭判決確定,並諭知沒收該珠寶,但該珠寶後

來已經以相當代價轉賣給善意第三人,無法對之沒收而需改以追徵;又如乙賣假油獲利一千萬

元宣告沒收,後又發現應為一千五百萬元),針對價值一百萬元之追徵以及另外五百萬元之犯

罪所得,可以聲請單獨宣告沒收。」;「至於舊法時期已經法院判決確定不沒收者,……似不

宜依據新法以曾經判決確定為由而提起單獨宣告沒收犯罪所得。」 24 關此,德國法立場有別;德國新、舊刑法皆有針對犯罪追訴權時效已完成之單獨宣告沒收的特別規定( § 76a II Nr. 1 StGB a.F.; § 76a II S. 1 StGB n.F.; vgl. auch § 76b StGB n.F.)。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55

判,包含沒收在內。故此等情形似無必要

單獨宣告沒收。此外,因競合管轄規定而

退居次位的法院,情形亦同(刑訴 §§ 8, 303)。

F.犯罪行為人不明,或雖特定了犯罪行為人但已逃匿者。前者如【例1:Q3】

破獲販毒現場查獲毒品、交易現金但未查

出嫌犯,後者如【例1:Q1/Q2】,雖查

出嫌犯何人,但已逃亡經通緝未到案者;

此時,針對犯罪物或犯罪所得而單獨宣告

沒收,這種對物訴訟/客體程序正是最典

型的單獨宣告沒收類型。 (二)主體程序v.客體程序 以上例示六類的具體事由,固然皆得

單獨宣告沒收,但自程序以觀,尤其是應

否經檢察官聲請,則有天壤之別。以下從

主體程序、客體程序之角度,予以分析。 1.主體程序之單獨宣告沒收 首先說明「附隨於主體程序、無庸聲

請且合併審判」的類型。如前所述,單獨

宣告沒收通常固然是單獨開啟的(真正)

客體程序,但亦可能附隨於已經開啟的主

體程序。後者如上文(一)所述C-2類之

「犯罪行為人因欠缺責任能力受無罪判決

者」(【例2:Q1】),以及D類之「被

告受有罪之免刑判決者」 ( 【 例 2 :

Q2】)。 上開情形,案件有特定刑事被告且已

因起訴而繫屬於法院,因此,和一般論罪

科刑併宣告沒收的主體程序,並無任何不

同,適用如下的原則規定:「沒收,除有

特別規定者外,於裁判時併宣告之。」

(刑 § 40 I)。如【例2:Q1】經檢察官

起訴,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行為時有刑法

第19條第1項事由而判決無罪,此時,兇

刀犯罪工具沒收及50萬元酬金利得沒收,

皆於此主體程序一併審理,於裁判時由法

院依職權而併宣告之(刑 §§ 38 II, 38-1 I, 40 I);並且,不論檢察官是否提出聲

請,皆無礙法院得或應沒收之宣告。事實

上,此類案件之沒收,完全附隨於主體程

序,同其他論罪科刑案件之沒收,嚴格來

講,根本不需要特別列入單獨宣告沒收之

類型,更不需要檢察官特別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例2:Q2】之有罪、免刑判決,

亦是附隨於主體程序,情形亦同25

。 2.真正客體程序之單獨宣告沒收 單獨宣告沒收,最典型者乃「應經聲

請且單獨對物審判之客體程序」,也就是

上述的真正客體程序,例如上述(一)F類之偵查案件犯罪行為人不明,或雖特定

了犯罪行為人但已逃匿者。以【例1】偵

查案件產生事實上追訴障礙事由(捉不到

人)為例,根本無從起訴,亦即無法發動

針對特定刑事被告之主體程序。但針對符

合沒收要件者,如【例1:Q3】之扣案毒

25 德國(新、舊)刑法皆將免刑列入單獨宣告沒收規定( § 76a III StGB a.F.; § 76a III StGB n.F.),此時所進行者實乃主體程序。說明參楊雲驊,2016.09,206頁。

56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品或現金,依我國沒收新制皆得發動以沒

收為訴訟客體的客體程序(另參立法理由

關於逃犯失權法則之說明),也就是檢察

官得聲請法院單獨宣告沒收,其程序踐行

依 刑 訴 法 「 第 七 編 之 二 沒 收 特 別 程

序」,並準用第三人參與之沒收規定(刑

訴 §§ 455-34~37)。 除上述F類之外,在檢察官為不起訴

(或緩起訴)之各種情形,諸如犯罪行為

人因死亡受不起訴處分(A-1類)、因欠

缺責任能力受不起訴處分(C-1類)、應免除其刑而受不起訴處分者等事由,因不

起訴終結偵查而無主體程序,但仍得就犯

罪物或犯罪所得,聲請單獨宣告沒收(亦

包含追徵),此亦是真正之客體程序:

「檢察官依第二百五十三條或第二百五十

三條之一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對

刑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之物及第

三十八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之犯罪所

得,得單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刑訴

§ 259-1)。此類亦應經聲請始得開啟單

獨宣告程序,依上述刑訴法規定處理。 3.不真正客體程序:從主體程序轉換

為客體程序

最後說明介於上述1、2之中間類型,

尤其是「先附隨於主體程序,後轉換為客

體程序,且其轉換應經聲請」之情形,以

上述A-2類之「犯罪行為人因(審判中)

死亡受不受理判決」為代表,如【例3】

所示:被告經起訴貪瀆罪名,於偵查中主

動繳回犯罪所得至地檢署扣押專戶,但被

告於審判中死亡,法院固然應為不受理判

決,但犯罪所得應如何處置?能否宣告沒

收?其程序為何? 本案與上文1之主體程序有別。雖然

起訴時(及死亡前之審判中)仍是主體程

序,但被告死亡後,本案程序已無主體對

象,若仍欲進行利得沒收程序,因無主體

程序可資依附,是以只能改以客體程序方

式進行。不過,我國法如同德國法,並未

明文規定這種主體程序轉換客體程序情

形,學說主張採肯定說26

,但應經檢察官

聲請始可轉換,這也合乎我國立法理由所

示被告死亡得聲請單獨宣告沒收之相關說

明。 此外,為了訴訟經濟,若原先本案審

理法院亦是單獨宣告沒收之管轄法院者

(刑訴 § 455-34),得附隨於該主體程序

26 林鈺雄,2019.05b,110-111頁:「5. 轉化程序:法律並無明文規定主體及客體程序相互轉換之可能性。從客體程序固然不能逕行轉化為主體程序,若欲進行主體程序應另行起訴;反之,學

說及實務認為基於訴訟經濟的理由,肯認從主體程序轉化為客體程序之可能性。例如主體程序

進行中發生終局性訴訟障礙事由,且符合聲請獨立宣告沒收要件之情形,可以轉化為客體程序

繼續進行,但此時仍應以檢察官提出聲請為必要。例如法院基於便宜原則理由而終止主體程序

者……,即可轉化為客體程序而繼續進行。被告於審判中死亡者,亦同」。Vgl. KK-StPO7/Schmidt, 2013, § 440 Rn. 15; M-G/S58, 2015, § 440 Rn. 4)。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57

中提出轉換聲請,且除得分離裁判外,亦

得與不受理判決一併裁判之(刑訴 § 40 I),以收訴訟經濟之效。但應注意,實

體法上被告死亡後其犯罪所得沒收,已非

犯罪行為人沒收,而是(特殊挪移型之)

第三人沒收,沒收相對人是(全體)繼承

人(遺贈亦同),且應受單獨宣告沒收準

用第三人參與之程序保障(刑訴 § 455-37準用 §§ 455-12以下的第三人參與程序規

定)(參本講座系列第2講;108台抗1579同說,參附錄及下文參)。

此外,在F類情形,若被告刑事案件

雖經起訴但於審判中逃匿者,主體程序原

則上亦因禁止被告缺席審判而無法繼續進

行,此時若欲單獨宣告沒收,同樣有主體

程序轉換為客體程序之問題,亦應經檢察

官聲請始可轉換27

。死亡與逃匿是最常見

的客體程序之原因。

四、立法論之檢討

立法例上亦有諸多非以定罪為基礎的

特殊沒收(NCBC = Non-Conviction-Based Confiscation)28

,但因各國立法體例與傳

統有別,比較法上所稱「非以定罪為基礎

的特殊沒收」,有諸多不同的下位類型。

我國沒收新制就此係仿效德國法制,主要

是採取「單獨宣告沒收」制度,針對「因

追訴障礙而無法追訴或無法定罪」情形而

達到仍可沒收之效果;但應注意,單獨宣

告沒收還是歸入刑事案件,只不過是一種

特殊的刑事程序而已,這也引發刑法原則

及刑事程序原則(例如罪責原則、無罪推

定原則等)究竟在何等範圍之內,仍適用

於單獨宣告沒收之問題。千絲萬縷,藕斷

絲連,批評者認為拖泥帶水,不夠乾脆。 反之,普通法系的對物訴訟(action in

rem: proceeding against property),性質更

為 純 粹29

; 以 美 國 民 事 沒 收 (civil forfeiture)制度為例

30,已屬民事程序之對

物訴訟,其要件遠比德國法寬鬆(除了不

以定罪為必要外,還完全脫離刑事程序原

則之拘束!),備受歐盟推薦,認為此乃

剝奪不法利得的有效制度。但此也引發是

否違反憲法或程序基本原則之疑慮,可謂

優劣互見。

新法施行後之實務見解:以被告 死亡為例

27 參朱庭儀,2017.06.09,7-10頁;2019.05,117-126頁。 28 See P. Rui / U. Sieber, 2015, pp. 1-304. 29 案例標題/裁判名稱即表明對物訴訟之特性,例示如:U.S. v. $124,700 in U.S. Currency, 458 F.3d

822 (8th Cir. 2006); U.S. v. Thirty-Seven Photographs, 402 U.S. 363 (1971). 30 參李榮耕,2015.06,55-97頁;楊雲驊、簡士淳,2016.09,頁233-267;see Stefan D. Cassella,

Chapter 2: Civil Asset Revovery –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P. Rui / U. Sieber (eds.), supra note28, at 13-30. 此制轉換至德國法的問題及疑慮:R. Esser, Chapter 4: A Civil Asset RecoveryModel – The German Perspective, in: P. Rui / U. Sieber (eds.), supra note 28, at 69-109.

58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沒收新制施行後,由於單獨宣告沒收

範圍擴大,雖然事實審有大量的案件,但

案型多半相對簡單,較少爭議(違禁物居

多)。不過,最高法院迄今的相關裁判,

數量不多,爭點集中在繼承型(特殊挪

移型)案例,其餘裁判多半沒有理論爭議

性31

,但也有引用單獨宣告沒收之脈絡不

甚合宜者32

。附帶一提,關於主體程序v.客體程序,我國亦有誤將兩者混淆之裁

判;於第三人沒收,依不告不理之控訴原

則,客體程序固然應經聲請始生訴訟繫

屬,但主體程序係因起訴而生訴訟繫屬,

故依附於主體程序之第三人沒收,不問檢

察官是否聲請沒收,法院宣告第三人沒收

與否皆不生違反控訴原則之問題33

一、繼承型之單獨宣告利得沒收

繼承型案例,如【例3】所示營養午

餐案,新制施行後,最高法院之裁判,前

後見解不同,結論上雖皆認為仍應沒收,

但Q1、實體上應定性為對犯罪行為人或

對第三人之利得沒收?及Q2、程序上應

否依單獨宣告沒收而命繼承人參與?則有

不同見解。 以上Q1(實體)、Q2(程序)兩問

題面向不同。率先表態的106台抗157(參

附錄)駁回繼承人再抗告,其理由一來認

為實體上屬犯罪行為人沒收,二來認為程

序上繼承人既非該案當事人,又非受該裁

定之人,依法並無抗告權,故不得救濟。 筆者評釋本裁定時指出兩點:首先,

「就實體言,繼承型乃特殊之挪移型,其

利得沒收依據乃第三人沒收(刑 § 38-1 II : 「因他人違法行為而無償……取

得 」 ) 而 非 犯 罪 行 為 人 沒 收 規 定

(刑 § 38-1 I)。其次,本案併用單獨宣

告沒收規定及宣告沒收結論固然正確,然

就程序言,無論是對犯罪行為人或第三人

之單獨宣告沒收,皆應準用第三人參與規

定(刑訴 §§ 455-12~, 455-37),故因單

31 如108台抗1020之槍砲案件,被告因罪嫌不足而經不起訴處分確定,檢察官認為扣案古董槍乃違禁物而聲請單獨宣告沒收,且經鑑定,法院裁定沒收後,被告上訴第三審,爭執該槍鑑定問

題,經駁回上訴。 32 如106台上1236系爭問題是上訴程序沒收效果之可分性,亦即,於被告上訴時,罪刑部分雖無理由駁回,可否單獨撤銷沒收部分(並自為判決)?此乃上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之情

形,本來就可以一部撤銷改判。但最高法院卻引證單獨宣告沒收規定(刑 § 40 III)來論證沒收獨立性及一部撤銷之正當性,實則本案與單獨宣告沒收規定完全無關。沒收一部上訴及可分

性,另參林鈺雄,實例解析:【22】。 33 錯誤裁判眾多,例示如107台上2101:「檢察官於提起公訴之同時,未於起訴書記載聲請沒收第三人財產之旨,亦未於審理中追加聲請者,法院即應曉諭檢察官為聲請,如檢察官未聲請,

法院不得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2第3項規定,依職權裁定命該第三人參與沒收程序,對該第三人財產諭知沒收。」上開否定說見解,已經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08台上大3594)統一見解,同本文採肯定說。由於此主要涉及第三人參與程序規定,故在此不贅。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59

獨宣告沒收而所繼承(部分)財產可能被

沒收之丙,法院應依聲請或依職權裁定命

丙參與單獨宣告沒收程序,始屬正確作

法,且丙乃得對單獨宣告沒收提起抗告之

人。但從摘錄裁判意旨可知,從第一審到

最高法院,率皆忽略其程序權利之明文保

障!」34

隨 後 出 爐 的 108 台 抗 1089( 2019.10.3 ) 及 108 台 抗 1579(2019.12.12),最高法院變更見解,採

納筆者以上兩點主張,摘錄後者要旨如下

(參附錄)35

: 「關於第3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

罪所得,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能追

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得單

獨宣告沒收,同法第40條第3項亦定有明

文。……為解決修正前之犯罪所得,以屬

於犯罪行為人為限,始得沒收,而對於犯

罪行為人將其犯罪所得轉予第三人之情

形,致犯罪行為人或第三人因而仍可坐享

犯罪所得,卻無法沒收之不合理現象,兼

及防止脫法及填補漏洞,乃修正擴大沒收

之主體範圍,於第38條之1第2項增訂:除

沒收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所得外,第三人若

非出於善意之情形,包括:『明知他人違

法行為而取得』、『因他人違法行為而無

償或以顯不相當對價取得』、『犯罪行為

人為他人實行違法行為,他人因而取得』

者,均得予以沒收,斷絕該第三人因此而

仍能保有不正利益。且該違法行為不以具

有可責性、被起訴,或證明有罪為必要。

因之,已死亡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行為

人應沒收之犯罪所得,雖因繼承發生,而

歸屬於其等繼承人所有,就該繼承人而

言,即屬無償取得,故在事實審言詞辯論

終結前,得由檢察官依法向法院聲請對繼

承人宣告沒收,或法院於認有必要時,依

職權裁定命繼承人參與沒收程序;於無從

一併或附隨於本案訴訟裁判,而有沒收之

必要時,亦可由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

455條之34、第455條之35、第455條之37等規定,準用第七編之二關於第三人參與

沒收程序,向法院聲請對繼承人單獨宣告

沒收。……至於判斷第三人有無修正後刑

法第38條之1第2項第2款規定『因他人違法行為而無償取得』犯罪所得之情形,係

重在『無償取得』之結果,而不論其取得

之原因為何,自應各別判斷是否與該要件

34 參本講座系列第2講;另參林鈺雄,刑訴II-Ch29:5.2;許絲捷,2017.09.08,3-6頁。 35 108台抗1089同旨,且亦撤銷高等法院裁判,結論認為:「沒收已修正為具獨立性之法律效果,如被告有犯罪所得,惟因法定事由經諭知不受理判決者,自可由檢察官依法向法院聲請單

獨宣告沒收其犯罪所得。而本件被告所涉案件雖因死亡致判決無法送達而未能確定,亦無受刑

人可言,然其上開收受之賄款既屬法律規定應沒收之物。檢察官聲請單獨宣告沒收,於法自屬

有據。原裁定以前揭理由撤銷第一審准許檢察官所為單獨宣告沒收之聲請,並逕予駁回檢察官

於第一審之聲請,即難謂妥適。」

60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相符,尚與繼承法理無關,更無合一確定

之必要。」 據此,Q1、實體上,繼承人乃無償

取得之第三人,以及Q2、繼承人有權參

與沒收程序,已是我國最高法院見解。值

得注意的是上述「主體程序v.客體程序」

之問題,裁判要旨所稱「於無從一併或附

隨於本案訴訟裁判,而有沒收之必要

時」,即是主體程序因被告死亡無法繼續

進行,而轉換為客體程序之情形[上文

貳、三、(二)、3],此時應以檢察官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為必要,同筆者主張之

見解,但裁判似未繼續深究如何轉換之問

題。 此外,我國最重要、也最具指標性的

單獨宣告沒收案例,當屬折合新臺幣近

300億元的【拉法葉艦佣金案】!原先因

沒收舊制的從刑束縛而無從追討;沒收新

制施行後,我國立刻重啟追討海外佣金程

序,於我國進行的單獨宣告沒收程序,其

中部分金額(近100億元)已經裁判確

定36

,可以說是我國沒收新制立下的里程

碑!

二、繼承型之單獨宣告犯罪物沒收

比較複雜的是繼承型之犯罪物沒收,

這是因為實體上定性有爭議,亦即Q1被

告死亡者,對原屬被告所有犯罪物之沒

收,係對犯罪行為人沒收(刑 § 38 II)或

對第三人沒收(刑 § 38 III)?但就程序

言,無論Q1見解為何,皆不影響Q2應依

單獨宣告沒收程序而命繼承人參與之結

論。說明如下: 就Q1言,首應區分違禁物及其他犯

罪物沒收。前者因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

否皆應沒收之(刑 § 38 I),亦即無第三

人沒收之特別要件,且當然得單獨宣告沒

收(刑 § 40 II),故相對簡單。違禁物以

外其他犯罪物之沒收(刑 § 38 II, III),

雖亦擴張至第三人沒收,但其立法密度及

條文文字與第三人利得沒收有別:「無正

當理由提供或取得者」(刑 § 38 III)。

據此,在被告死亡,繼承人取得犯罪物情

形,能否如同第三人利得沒收解釋為挪移

型第三人沒收,即有疑義;在犯罪物不存

在而沒收其替代價額之追徵情形(刑 § 38 IV),應注意追徵乃以相對人全部責任

財產為擔保,一旦繼承就融入被繼承財

產。 以 上 Q1 排 列 組 合 眾 多 ( 違 禁 物 沒

收、犯罪行為人、第三人犯罪物沒收及追

徵),難以一概而論,且解釋論上同時要

考慮沒收犯罪物之原因何在。但就Q2言,應予強調,實體上第三人與程序上第

三人不能劃上等號,且無論Q1定性為犯罪行為人或第三人之犯罪物沒收或追徵,

36 108台抗458,本案頗為複雜,尤其是利得範圍的估算問題,必須另行為文說明。本案前情提要參楊雲驊,2016.09,211-214頁;楊雲驊、林麗瑩,2017.08,67-69頁。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61

既然被告死亡而無從開啟或繼續主體程

序,皆應以單獨宣告沒收之客體程序進

行,以檢察官提出聲請為必要!簡言之,

在此單獨宣告沒收程序中,被告之繼承

人 , 若 認 屬 實 體 法 上 之 「 第 三 人 」

(刑 § 38 III),自應準用參與規定而使

其參與該客體程序(刑訴 § 455-37準用刑

訴 §§ 455-12以下);縱認繼承人非屬實

體法上所稱第三人,由於將沒收(或追

徵)其繼承之財產,故解釋上仍屬刑訴法

參與規定所稱「財產可能被沒收之第三

人」(刑訴 § 455-12 I),故單獨宣告沒

收程序仍應準用參與規定,以保障其程序

權,結論並無不同。 關此,106台非32(參附錄;簡評參

本講座系列第2講)就繼承型犯罪物沒收

(系爭標的:被告販毒現場被查扣供犯罪

預備之物1,470萬2,100元現金),實體上

雖認「犯罪行為人之繼承人自非屬刑法第

三十八條第三項『犯罪行為人以外之第三

人』之範疇」(Q1),但結論亦認為繼

承並不阻礙犯罪物沒收,因其符合刑法上

單獨宣告沒收規定(刑 § 40 III),故程

序上應依刑訴法單獨宣告沒收規定處理

(刑訴 § 455-35):「……法院仍得依刑

法第四十條第三項規定,單獨宣告沒收,

惟該物已因繼承發生而歸屬繼承人所有,

檢察官聲請法院沒收時,應依修正刑事訴

訟法第四百五十五條之三十五規定,以書

狀記載應沒收財產之對象、標的,及其由

來之刑事違法事實,構成單獨宣告之依據

等事項與相關證據,亦即應記載斯時『財

產所有人』即繼承人之姓名等事項,提出

於管轄法院為之。」 以上裁判雖未言明,但既然是依刑訴

法單獨宣告沒收規定為之,當然也包含準

用條款(刑訴 § 455-37),故沒收犯罪物

之前,命繼承人參與程序才是程序保障的

重點所在!

結語及案例解析

文末,歸納出發案例如下: 【例1】至【例4】皆屬刑法單獨宣告

沒收之事由(刑 § 40 II, III),立法理由

亦有說明,但其具體程序類型有別。【例

1】所示乃於真正客體程序之單獨宣告沒

收,應經檢察官聲請。於我國沒收新制彌

補舊法漏洞之後,Q1-Q3皆屬事實上或法

律上障礙而符合單獨宣告沒收之特別要

件,無論是犯罪物(含違禁物)或犯罪所

得,也無論是沒收原物或追徵其替代價

額 , 檢 察 官 皆 得 聲 請 單 獨 宣 告 沒 收

(刑 § 40 II, III),且性質上皆屬無特定

刑事被告受審的真正客體程序/對物訴

訟,這也是最典型的單獨宣告沒收類型,

檢察官聲請後始能開啟單獨宣告沒收程

序。至於法院最後是否宣告沒收,則取決

於各該犯罪物沒收或利得沒收的一般實體

要件而定(刑 §§ 38, 38-1),並無特殊之

處,單獨宣告沒收制度只是特殊程序類

型,並未改變這些沒收實體要件。 【例2:Q1/Q2】所示乃附隨於主體

62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程序之類型,無關客體程序,亦無庸特別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Q1被告甲因收受酬

金50萬元而持刀殺人,案件經檢察官起訴

(主體程序),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行為

時因欠缺責任能力而判決無罪,此時,兇

刀犯罪工具沒收及50萬元犯罪所得沒收,

皆於此主體程序一併審理,於裁判時由法

院依職權而併宣告之(刑 § 40 I),不論

檢察官是否提出沒收或單獨宣告沒收之聲

請,皆無礙法院得或應沒收之宣告。Q2情形亦同。Q3則與下述【例3】之轉換問

題有關。 【例3】所示被告於審判中死亡之沒

收問題,乃主體程序「轉換」為客體程序

之類型,且其轉換應經檢察官聲請始能單

獨宣告沒收。實體上,繼承型屬於特殊挪

移型之第三人利得沒收(刑 § 38-1 II:

「因他人違法行為而無償……取得」);

本案程序原先因起訴而開啟,此主體程序

因 被 告 死 亡 而 應 為 不 受 理 判 決 ( 刑

訴 § 303),但無礙宣告沒收之效果。此

時具體做法有二:一是,附隨於此主體程

序而向審判法院聲請單獨宣告沒收,轉換

為客體程序,但其前提是該法院亦是單獨

宣告沒收之管轄法院(刑訴 § 455-34);

二是另行向管轄法院聲請單獨宣告沒收,

開啟真正客體程序。無論以上何者,皆以

檢察官聲請為必要,且因準用第三人參與

規定(刑訴 § 455-37),故繼承人得參與

單獨宣告沒收程序,亦有救濟權。最高法

院新例如108台抗1089及108台抗1579,同

此見解。 【例4】被告早已死亡,無從起訴而

開啟主體程序,結論同【例1】,亦屬真

正客體程序之單獨宣告沒收,應經檢察官

聲請。

附錄

一、實務見解選錄

※106台上1236(沒收獨立性、單獨

撤銷沒收) 刑法沒收新制於民國104年12月30日

修正公布、105年7月1日施行,刪除第34條沒收為從刑之規定,將沒收重新定性為

「刑罰及保安處分以外之法律效果,具有

獨立性,而非刑罰(從刑)」。而為使犯

罪行為人不得保有不法利得,認沒收本質

為「準不當得利的衡平措施」。又修正後

刑法基於沒收具備獨立性,亦規定得由檢

察官另聲請法院為單獨沒收之宣告(刑法

第40條第3項、刑事訴訟法第259條之1、

第455條之34至37參照)。因而在訴訟程

序,沒收得與罪刑區分,非從屬於主刑。

本件上訴人吳東興行為後,沒收新制業已

施行,則本於沒收之獨立性,本院自得於

本案罪刑上訴無理由駁回時,單獨撤銷沒

收部分,並自為判決。 ※106台抗157(繼承型第三人/單獨

宣告利得沒收) 本件第一審(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係

以檢察官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沈○煌(下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63

稱被告)因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案件,於偵

查中坦承收受賄賂並主動繳回犯罪所得共

計新臺幣(下同)1,928,000元,嗣被告於

第一審法院101年度矚訴字第1號案件審理

中死亡,經第一審判決公訴不受理,而未

能判決有罪,然被告前所繳交之犯罪所

得,應依民國105年7月1日修正施行之刑

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40條第3項規定單

獨宣告沒收等語,經審認其中之1,884,316元部分,於法有據,而為就該部分金額單

獨宣告沒收,並駁回檢察官其餘聲請之裁

定。再抗告人沈○甫以被告繼承人之身分

對第一審宣告沒收部分之裁定,提起抗

告。然再抗告人既非該案當事人,又非受

該裁定之人,依法並無抗告權,原審因而

駁回再抗告人之抗告,於法並無違誤。再

抗告意旨略以:被告係因遭攀誣而被追

訴,既經法院判決不受理確定,依無罪推

定原則,法院自不得在未調查審酌之情況

下,逕依被告死亡時尚無之規定,准檢察

官單獨沒收之聲請,乃第一審竟以業已死

亡之被告為沒收裁定之對象,准許檢察官

單獨宣告沒收之聲請,已有違法而屬無

效,原審不予撤銷糾正,再抗告人實難甘

服云云。經核並未針對原裁定以其無抗告

權,從程序駁回其抗告之論敘,究竟如何

違法或不當,為具體指摘,應認其再抗告

無理由,予以駁回。 ※106台非32(繼承型第三人/單獨

宣告犯罪物沒收) 刑法於民國104年11月30日修正,105

年7月1日施行。修正後刑法第38條第2項

規定:「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

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

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第3項規定:「前項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以外

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而無正當

理由提供或取得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

規定者,依其規定。」此修正,係為防止

犯罪行為人藉由無償、或顯不相當等不正

當方式,將得沒收之供犯罪所用、犯罪預

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移轉於犯罪行為

人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等第

三人所有,或於行為時由第三人以可非難

之方式提供,脫免沒收之法律效果,將造

成預防犯罪目的之落空,乃參諸德國刑法

第74條a之精神,擴大沒收範圍,增訂由

法官依具體情形斟酌,即使沒收物屬於犯

罪行為人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

體所有,仍得以沒收之。又修正刑法第40條第3項規定:「第三十八條第二項、第

三項之物、第三十八條之一第一項、第二

項之犯罪所得,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

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

得單獨宣告沒收。」乃因沒收已修正為具

獨立性之法律效果,其宣告不必然附隨於

裁判為之,且犯罪行為人因死亡、曾經判

決確定、刑法第19條等事由受不起訴處分

或不受理、免訴、無罪判決者,或因刑法

第19條之情形、因疾病不能到庭而停止審

判或獲得免刑判決,此等因事實上或法律

上原因,未得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

64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決有罪者,增訂仍得單獨宣告沒收之規

定。綜合刑法沒收章上開條項規定之修正

情形以觀,就扣押在案而得沒收之供犯罪

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應

以「該物之所有人」為判定標準,如該物

屬於犯罪行為人所有者,應適用修正刑法

第38條第2項規定,如屬於犯罪行為人以

外之第三人(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

體)所有者,應適用同條第3項規定,亦

即其「沒收之主體」,可區別為「犯罪行

為人」及「犯罪行為人以外之第三人」二

類,彼此互斥,不能混淆。至於沒收之

「程序」,於該沒收客體屬於犯罪行為人

所有之情形,如犯罪行為人因死亡,致未

得追訴或經法院諭知不受理判決者,法院

仍得依刑法第40條第3項規定,單獨宣告

沒收,惟該物已因繼承發生而歸屬繼承人

所有,檢察官聲請法院沒收時,應依修正

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5規定,以書狀記載應沒收財產之對象、標的,及其由來之

刑事違法事實,構成單獨宣告之依據等事

項與相關證據,亦即應記載斯時「財產所

有人」即繼承人之姓名等事項,提出於管

轄法院為之。於此情形,犯罪行為人之繼

承人自非屬刑法第38條第3項「犯罪行為人以外之第三人」之範疇,自不待言。

※108台抗1579(繼承型第三人/單

獨宣告利得沒收);108台抗1089同旨 關於第3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罪

所得,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

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得單獨

宣告沒收,同法第40條第3項亦定有明

文。亦即,將沒收修正為刑罰及保安處分

以外之法律效果,具有獨立性,已不再是

刑罰(從刑)之一種,且為杜新舊法律如

何適用之爭議,乃明定適用裁判時法。而

因該專章中既未規定犯罪構成要件,亦無

涉及刑罰之創設或擴張,自無罪刑法定原

則之適用,亦與禁止法律溯及既往原則無

關,更無所謂應適用被告行為時之法律之

可言。 為解決修正前之犯罪所得,以屬於犯

罪行為人為限,始得沒收,而對於犯罪行

為人將其犯罪所得轉予第三人之情形,致

犯罪行為人或第三人因而仍可坐享犯罪所

得,卻無法沒收之不合理現象,兼及防止

脫法及填補漏洞,乃修正擴大沒收之主體

範圍,於第38條之1第2項增訂:除沒收犯

罪行為人之犯罪所得外,第三人若非出於

善意之情形,包括:「明知他人違法行為

而取得」、「因他人違法行為而無償或以

顯不相當對價取得」、「犯罪行為人為他

人實行違法行為,他人因而取得」者,均

得予以沒收,斷絕該第三人因此而仍能保

有不正利益。且該違法行為不以具有可責

性、被起訴,或證明有罪為必要。因之,

已死亡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行為人應沒

收之犯罪所得,雖因繼承發生,而歸屬於

其等繼承人所有,就該繼承人而言,即屬

無償取得,故在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得由檢察官依法向法院聲請對繼承人宣告

沒收,或法院於認有必要時,依職權裁定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65

命繼承人參與沒收程序;於無從一併或附

隨於本案訴訟裁判,而有沒收之必要時,

亦可由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4、第455條之35、第455條之37等規定,準用第七編之二關於第三人參與沒收程

序,向法院聲請對繼承人單獨宣告沒收。

而該沒收程序,既係因法律明文規定,由

檢察官向法院聲請之獨立程序,則所適用

之法律,當指各級法院於「受理聲請案件

裁判時」,所應適用之法律而言,並非

「前案訴訟裁判時」之法律,乃理所當

然。 至於判斷第三人有無修正後刑法第38

條之1第2項第2款規定「因他人違法行為

而無償取得」犯罪所得之情形,係重在

「無償取得」之結果,而不論其取得之原

因為何,自應各別判斷是否與該要件相

符,尚與繼承法理無關,更無合一確定之

必要。 按:108台抗1089及108台抗1579,已

修正106台非32之舊見解!

二、其他參考案例

【繼承所得案】(林鈺雄,刑訴II-Ch29:【案例29-4】)

檢察官以殺人罪嫌起訴職業殺手甲,

並為保全追徵其所收受殺人酬金1千萬元

(新臺幣),依法查扣甲帳戶中之1千萬

元。惟該案第一審程序進行1年後,在辯

論終結前,甲突因車禍死亡;其繼承人乙

等人主張法院不得沒收且要求解凍帳戶。

試問:法院在此情況下,可否及如何宣告

沒收/追徵已查扣帳戶之1千萬元? 【 快 遞 洗 錢 案 】 ( 黃 彥 翔 , 2017.

06,199頁) 警方接獲線報,某販毒集團正利用快

遞服務洗錢。檢警遂依情報攔截搜查快遞

車,於貨物中發現大量以水果箱裝載的現

鈔。司機矢口否認知情,經查其與販毒集

團亦無關聯。調查發現該等貨物的寄件人

地址均為虛假,而收件人地址則可能與販

毒集團有關。試問現鈔可否及如何沒收? 【被告潛逃案】(朱庭儀,2017.06.

09,7-10頁) 某A為知名X金控公司投資長,兩年

前獲知Y銀行將以高價收購Z銀行股權之

內線消息後,不但與其妻子B大量購入Z銀行股票,亦數次透過親友及人頭帳戶買

股,待Z銀行公開併購消息而股票急漲

後,A與B遂將持股全數出脫,因此所獲

利得約新臺幣5千萬元。檢察官以內線交

易罪起訴A、B,該案刑事程序進行的兩

年間,為釐清相關之犯罪事實以及其犯罪

所得,所調查之物證、人證無法盡數,但

由於事實複雜以及牽涉人員錯綜,法院因

此尚未能立即做出判決,正當程序仍如火

如荼持續進行之時,法院因傳喚不到而發

現A、B竟已設法潛逃海外。問:法院在

被告潛逃的情況下,應如何宣告沒收已查

扣帳戶中之5千萬新臺幣?

三、中文文獻(依發表順序)

66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 林鈺雄,2015.03:〈利得沒收之法律

性 質 與 審 查 體 系 ── 兼 論 立 法 之 展

望〉,《月旦法學雜誌》,238期,53-84頁。

‧ 林 鈺 雄 主 編 , 2016I : 《 沒 收 新 制

(一):刑法的百年變革》(簡稱《沒

收I》)。

‧ 林 鈺 雄 主 編 , 2016II : 《 沒 收 新 制

(二):經濟刑法的新紀元》(簡稱

《沒收II》)。

‧ 林 鈺 雄 主 編 , 2019I : 《 沒 收 新 制

(三):不法利得的剝奪》(簡稱《沒

收III》)。

‧ 林 鈺 雄 主 編 , 2019II : 《 沒 收 新 制

(四):財產正義的實踐》(簡稱《沒

收IV》)。

‧ 李榮耕,2015.06:〈犯罪所得資產的

沒 收 ── 以 美 國 民 事 沒 收 制 度 為 借

鏡 〉 , 《 輔 仁 法 學 》 , 49 期, 55-97頁。

‧ 林鈺雄,2016.07a:〈綜覽沒收新舊

法〉,刊:《沒收I》,1-46頁。

‧ 李聖傑,2016.07:〈犯罪物沒收〉,

刊:《沒收I》,47-64頁。

‧ 林鈺雄,2016.07b:〈利得沒收之法律

性 質 與 審 查 體 系 ── 兼 論 立 法 之 展

望〉,刊:《沒收I》,65-110頁。

‧ 林鈺雄,2016.09d:〈沒收之程序問題

──德國法之鳥瞰與借鏡〉,刊:《沒

收II》,325-354頁。

‧ 楊 雲 驊 , 2016.09 : 〈 新 修 正 刑 法 之

「 獨 立 宣 告 沒 收 」 〉 , 刊 : 《 沒 收

II》,197-222頁。

‧ 楊雲驊、簡士淳,2016.09:〈刑事獨

立沒收與追徵立法之必要──以德、美

立法為觀察〉,刊:《沒收II》,223-276頁。

‧ 黃 彥 翔 , 2017.06 : 《 論 犯 罪 所 得 沒

收》,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 朱庭儀,2017.06.09:〈沒收新法實例

系列17/刑事程序中被告潛逃──犯罪

所得沒收程序如何繼續?〉,《法務通

訊》,2854期,7-10頁。

‧ 楊雲驊、林麗瑩,2017.08:〈洗錢犯

罪不法所得之沒收〉,刊:楊雲驊、王

文杰主編,《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

實務分析》,2017年,52-80頁。

‧ 許絲捷,2017.09.08:〈第三人利得沒

收──繼承型〉,《法務通訊》,2867期,3-6頁。

‧ 何賴傑、林鈺雄(審譯),2019:《德

國刑法典》,2019年2版(李聖傑、潘

怡宏編譯,王士帆等16人合譯,元照出

版)。

‧ 林鈺雄,實例解析:《刑事訴訟法實例

解 析 》 , 2019 年 2 版 ( 案 例 編 號 引

註)。

‧ 王士帆,2019.03a:〈二○一七年德國

犯罪所得沒收新法──刑法基礎規定綜

覽〉,刊:《沒收III》,135-173頁。

‧ 林鈺雄,2019.05a:〈綜覽沒收程序新

法〉,刊:《沒收IV》,3-38頁。

第二一三期 2020年7月 67

‧ 林鈺雄,2019.05b:〈德國刑事沒收程

序逐條釋義──第三人參與、單獨宣告

及事後程序( §§ 430 ff. StPO)〉,

刊:《沒收IV》,63-116頁。

‧ 朱庭儀,2019.05:〈刑事程序中被告

潛逃—談犯罪所得沒收程序之轉換〉,

刊:《沒收IV》,117-126頁。

四、外文文獻(依姓氏字母)

‧ Keusch, 2005: Probleme des Verfalls im Strafrecht.

‧ Meißner/Schütrumpf, 2018: Vermögen-sabschöpfung - Praxisleitfaden zum neuen Recht.

‧ Podolsky/Brenner, 2012: Vermögensab-schöpfung im Straf- und Ordnungswidrig-keitenverfahren, 5. Aufl.

‧ Rönnau, 2015: Vermögensabschöpfung in der Praxis, 2. Aufl.

‧ P. Rui/U. Sieber, 2015: Petter Rui & Ulrich Sieber (eds.), Non-Conviction-Based Confiscation in Europe –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n Rules Enabling Confiscation without a Criminal Conviction, 2015.

(本文已授權收錄於月旦知識庫及 月旦系列電子雜誌 www.lawdat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