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12
護理健康照護研究 8 3 中華民國 101 9 179 老年住民之復原力探討 接受刊載:101 8 6 通訊作者地址:邱啟潤  80708 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 100 電  話:(0731211012626E-mail [email protected] doi:10.6225/JNHR.08.3.179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劉 萱 1 邱啟潤 2* 1 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護理師暨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兼任講師  2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背 景:截至2011 6 月底止 ,老人已占總人口比例達10.76%,老人入住機構的比率為2.28 %,是1996 年的2.25 倍。 復原力在成功老化中具重要角色 ,故瞭解機構老年住民之復原力 ,將有助於瞭解機構在成功老化方面所做 的努力 ,以提升機構照護品質。 目 的:探討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 方 法:採橫斷式研究設計 ,以隨機叢集取樣高雄市 14 家長照機構 ,抽樣到的機構其老年住民願意參與本研究問卷 者,共計 121 位 ,由研究者一對一訪談或協助填答以取得資料 ,完成率為 100%。研究工具包含復原力量表 resilience scale)、健康狀態量表(SF-12)和家庭支持度量表。各量表的 Cronbach’s α 介於 .82 .95結 果:機構老年住民具中度復原力。「教育程度」、「心理健康」和「家庭支持」為復原力的預測變項 ,共可解釋 11% 的變異量;「心理健康」每減少 1 分,落入「低復原力組」之風險為 1.02 倍;「活動程度」每減少一個等級 ,落 入「低復原力組」之風險為 1.78 倍。 結論/實務應用:機構工作人員可提供增進住民活動能力 、心理健康及其家庭支持的照護措施 ,如:實施促進活動 能力照護措施 、連結心理照護資源及提供親善的家庭成員互動環境等 ,將有助於老年住民提升復原力 ,以 增進因應困境的能力 ,降低壓力事件而致不良效果。 關鍵詞:復原力 、老年住民 、長期照護。 前  言 因醫療科技進步及整體環境品質提升,國人平 均壽命延長 ,至 2011 6 月,65 歲以上老人約有 249 萬人,占總人口比例 10.76%,老化指數 69.97%,並 呈持續增加之現象(內政統計通報,2011)。因社會 結構變遷,老人於長照機構使用率亦隨之增加,我 國老人長照機構共有 1,065 所,使用率約為 74%,較 2006 年底增加 6.1%,入住機構比率相較於 1996 年, 增加 2.5 倍(內政統計通報,2011),由此可知 ,機構 老人的照護,亦不可忽視。Caltabiano Caltabiano 2006)研究顯示老人常見逆境為親人死亡、慢性疾 病苦痛、活動受限、經濟安全威脅、孤寂等。機構 中的住民須面對自身疾病所帶來的限制外 ,另得重新 適應機構裡的生活。邱、陳和李(2007)指出機構住 民與其他老人相處及家人陪伴是生活適應量表中得分 偏低項目,故復原力(克服困境的能力)實為機構老 年住民之重要議題。 生命不單是由起點至終點的直線性過程 ,當個體 面臨生命中的逆境,如:遭逢疾病、親人離散、居 住地遷移、關係失落等等,有無復原力決定了事件 所造成的衝擊程度。Masten 2001)提出困境的衝擊 並非直接導致結果(outcome)的產生,除非自身的緩 衝調節系統未發揮良好作用。因此 ,關心個體或群體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 ,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復原力可以預測個體面對生命中諸多挑戰時 ,可能處 於無法負荷的情境 ,或藉由激發潛能或發展有效的調 適技巧,進而達到成功老化(Jacelon, 1997)。有關復 原力的研究,國內多以青少年適應(黃,2008)、災 難事件(曾 ,2007)或死亡議題為主,與醫護類相關 主題僅有少數(陳、陳,2007)。國外文獻,除青少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Sep-2019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3期‧中華民國 101年 9月 179

老年住民之復原力探討

接受刊載:101年 8月 6日通訊作者地址:邱啟潤  80708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 100號電  話:(07)3121101-2626;E-mail:[email protected] doi:10.6225/JNHR.08.3.179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劉 萱1 邱啟潤2*

1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護理師暨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兼任講師  2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背 景:截至2011年6月底止,老人已占總人口比例達10.76%,老人入住機構的比率為2.28 %,是1996年的2.25倍。復原力在成功老化中具重要角色,故瞭解機構老年住民之復原力,將有助於瞭解機構在成功老化方面所做

的努力,以提升機構照護品質。

目 的:探討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

方 法:採橫斷式研究設計,以隨機叢集取樣高雄市14家長照機構,抽樣到的機構其老年住民願意參與本研究問卷者,共計121位,由研究者一對一訪談或協助填答以取得資料,完成率為100%。研究工具包含復原力量表(resilience scale)、健康狀態量表(SF-12)和家庭支持度量表。各量表的Cronbach’s α介於 .82- .95。

結 果:機構老年住民具中度復原力。「教育程度」、「心理健康」和「家庭支持」為復原力的預測變項,共可解釋11%的變異量;「心理健康」每減少1分,落入「低復原力組」之風險為1.02倍;「活動程度」每減少一個等級,落入「低復原力組」之風險為1.78倍。

結論/實務應用:機構工作人員可提供增進住民活動能力、心理健康及其家庭支持的照護措施,如:實施促進活動能力照護措施、連結心理照護資源及提供親善的家庭成員互動環境等,將有助於老年住民提升復原力,以

增進因應困境的能力,降低壓力事件而致不良效果。

關鍵詞:復原力、老年住民、長期照護。

前  言

因醫療科技進步及整體環境品質提升,國人平

均壽命延長,至2011年6月,65歲以上老人約有249萬人,占總人口比例10.76%,老化指數69.97%,並呈持續增加之現象(內政統計通報,2011)。因社會結構變遷,老人於長照機構使用率亦隨之增加,我

國老人長照機構共有1,065所,使用率約為74%,較2006年底增加6.1%,入住機構比率相較於1996年,增加2.5倍(內政統計通報,2011),由此可知,機構老人的照護,亦不可忽視。Caltabiano與Caltabiano (2006)研究顯示老人常見逆境為親人死亡、慢性疾病苦痛、活動受限、經濟安全威脅、孤寂等。機構

中的住民須面對自身疾病所帶來的限制外,另得重新

適應機構裡的生活。邱、陳和李(2007)指出機構住民與其他老人相處及家人陪伴是生活適應量表中得分

偏低項目,故復原力(克服困境的能力)實為機構老

年住民之重要議題。

生命不單是由起點至終點的直線性過程,當個體

面臨生命中的逆境,如:遭逢疾病、親人離散、居

住地遷移、關係失落等等,有無復原力決定了事件

所造成的衝擊程度。Masten(2001)提出困境的衝擊並非直接導致結果(outcome)的產生,除非自身的緩衝調節系統未發揮良好作用。因此,關心個體或群體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復原力可以預測個體面對生命中諸多挑戰時,可能處

於無法負荷的情境,或藉由激發潛能或發展有效的調

適技巧,進而達到成功老化(Jacelon, 1997)。有關復原力的研究,國內多以青少年適應(黃,2008)、災難事件(曾,2007)或死亡議題為主,與醫護類相關主題僅有少數(陳、陳,2007)。國外文獻,除青少

Page 2: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September 2012 Vol. 8, No. 3

Resil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180

年外,不乏以災難後復原為主題;於1990年,已發展老人復原力量表及數篇老年女性或社區中老年族群

復原力研究,但缺乏機構老人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目

的為探討長期照護機構之老年住民的復原力及其相關

因素。

文獻查證

㈠ 復原力的意義復原力概念已由多種不同領域學者相繼使用,

各學者對此概念看法不一,因此定義範圍較為廣

泛。早期Wagnild與Young(1990, 1993)定義復原力為一種緩和壓力所致的效應或增進適應的人格特

質,是種靈活的彈性或適應能力,有助於維持獨立

功能及安適狀態。Dyer與McGuinness (1996)則指出復原力是人在遭逢困境後,達到、維持或重新獲

得生理或情緒上健康的能力,並能繼續展開自己的

生活,是種動態的過程,當復原力發生的同時,便

具保護作用。復原力也可視為一種歷程,為平衡壓

力的動態過程,透過整合生活上的轉變而形成,在

針對慢性病患復原力的行動研究中,定義復原力並

非人格特質,也不是適應技巧的教導,是種反應、

學習及行動以克服困境的過程(Kralik, van Loon, &Visentin, 2006)。Richardson (2002)闡述學者們對於復原力概念探詢,可在過往研究中發現下列三個

進程。第一波是將復原力視為人格特質(personality / trait);第二波將之視為一種歷程(process)。第三波視復原力為個人或團體內啟發性的力量(force)。由上述歸納,復原力是面對壓力或逆境時,經由反

應、學習等內在整合的轉變過程(transitional pro-cess),使人從易受傷和危險情境中脫離,移向較不易受傷害的轉變過程(Wagnild, 2003)。亦有學者表示復原力內涵包括將自己重新整合及恢復,並朝向

正面或較提升方向發展、在生活中有目標,及期待

並擁有決心、正向關係,包含社會支持、保有彈

性及幽默感(Earvolino-Ramirez, 2007)。國內研究指出,復原力包括內外在保護因子:⑴內在保護因

子,例如適當的獨立性、良好的自尊、幽默感與樂

觀態度、信仰、問題解決取向、高度的自我價值

等。⑵外在保護因子,例如支持的成人、支持的家

庭環境、支持的正式資源體系、家庭的支持與期待

等(羅,2004)。綜觀而論,筆者歸納「復原力」為在遭逢困境時,一種能使重新獲得勝任狀態的內在

能力,由易受傷害移向較不易受傷害的轉變過程。

㈡ 復原力之相關因素回顧復原力相關文獻,復原力之相關因素如下:

⑴基本屬性:性別年齡層面,研究者指出男性有較

高的復原力(Hardy, Concato, & Gill, 2004)亦有學者指出,女性復原力較男性高(Li, 2008)。Netuveli、Wiggins、Montgomery、Hildon及Blane(2008)則提出女性有較高的復原力,年紀較輕的女性比年紀大的

女性擁有較高的復原力;而另一項研究則指出復原力

與年齡呈顯著負相關(Lamond et al., 2008)。經濟收入與教育程度層面,Wagnild(2003)指出與經濟收入無顯著相關,與另兩項研究結果相同(Lamond et al., 2008; Netuveli et al., 2008)。⑵身心健康:研究指出日常生活功能及健康狀態等項目與復原力呈正相關,與

憂鬱狀態則呈負相關(Hardy et al., 2004)。Nygren等人(2005)則表示復原力得分越高者,則健康狀態的測量得分亦越高。亦有研究顯示復原力得分與生理健

康、心理健康皆呈現正相關(Caltabiano & Caltabiano, 2006)。Friborg等人(2006)研究說明復原力為疼痛與壓力的調節因子,復原力較高者,有較少疼痛與壓

力的感受。Mehta等人(2008)於105位社區老人研究中,發現復原力與憂鬱症狀呈負相關。另一項復原力

與成功老化研究中,顯示復原力與生理健康、心理

健康達顯著正相關(Lamond et al., 2008)。回顧國內研究,學者指出復原力與日常活動功能達正相關,

與憂鬱症狀、身體症狀呈負相關(楊,2008;劉、謝、駱、馬、張,2010;譚、張、孫、金、郁,2009)。⑶社會與家庭支持:Hardy等人(2004)研究顯示與他人同住與復原力呈正相關,亦有研究顯示復

原力得分與情緒支持皆和每週與朋友及家人相處的時

間呈現正相關(Caltabiano & Caltabiano, 2006; Lamond et al., 2008)。Netuveli等(2008)在心理健康與復原力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較多者,復原力得分較

高。國內研究亦顯示復原力與朋友支持、家庭支持達

正相關(楊,2008;劉等,2010;譚等,2009)。由上述可見,復原力多與健康狀態顯著相關,尤

其是心理層面的健康,另與家人及社會支持亦為復原

力相關因子。根據上述文獻探討,研究架構如圖一。

方  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高雄市立案之老人長期照護機構為母群

體,有45家。針對2008年高雄市社會局評鑑為甲等

Page 3: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3期‧中華民國 101年 9月 181

老年住民之復原力探討

含以上者,列為抽樣對象,採隨機叢集抽樣30家,1家優等,29家甲等。研究對象:㈠條件:⑴老人長照機構住民,並於機構內居住三個月以上。⑵簡易心智

狀態問卷調查表(short portable mental status question-naire, SPMSQ) ≥ 8分,8-10分表示認知功能完整。⑶願意簽署研究同意書者。㈡排除條件:於台灣沒有直系或旁系親屬者。㈢進行步驟:研究案通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後,與機構聯繫說

明,獲得14家同意參與研究,再至機構篩選符合納入與排除條件之個案,並徵求其同意再親自收集資料。

本研究以Faul、Erdfelder、Buchner及Lang(2009)提出的G-power analysis program version 3.1計算樣本數,採用多元線性迴歸—隨機模式,輸入所有預測

變項總數,共為10項,包含健康狀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家庭成員支持、機構人員支持、年齡、

子女數、居住機構月數、活動程度、依賴程度。接

續輸入與依變項有顯著相關自變項的相關值,前測

需受限在床舖或椅子上;3級:自我照顧有所限制,超過50%的清醒時間需受限在床舖或椅子上;4級:無自我照顧能力,且完全受限在床舖或椅子上。⑶

依賴程度:採用巴氏評估量表(Barthel Index),此為Mahoney與Arthel於1965年發表,用以評估日常生活功能,Shah、Vanclay和Cooper於1989年修改,評估項目含洗澡、個人衛生、大便控制、穿脫衣襪、如

廁、小便控制、進食、上下樓梯、移位、步行。分

數為0-100分,得分越低則依賴度程度越高。㈡ 復原力採用Wagnild與Young(1993)提出的 resilience

scale(RS),經原作者授權使用由Li(2008)翻譯復原力量表中文版。RS量表發展始於1990年,學者訪談24位成功克服逆境老年婦女,歸納復原力共有五個內涵:自我信賴(self-reliance):信賴自己是有能力的;堅毅行動(perseverance):儘管逆境或挫折情境存在,仍堅持著行動;平衡觀點(equanimity):在個

圖一 復原力之相關因素研究架構

基本屬性

1. 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子女數)

2. 居住機構月數3.活動程度4. 依賴程度

家庭支持

(家庭成員/機構人員)

1.適應度2.合作度3.成長度4.情感度5.親密度

健康狀態

1.生理功能2.因生理問題導致角色的受限3.身體疼痛4.整體健康5.因心理問題導致角色的受限6.活力7.社交功能8.心理健康

機構老年住民復原力

1.個人勝任能力2.接納自我與生活

30位個案中,心理健康與復原力 (r = .24, p < .05)及家庭成員支持與復原力(r = .21, p < .05)皆相關,設定α = .05, power = .85,雙尾檢定計算出所需樣本為121,實際收案121人。

二、 研究工具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採結

構式問卷,包含復原力、家庭

支持度及健康狀態三量表,基本

屬性則經個案同意後由病歷資料

取得,全程經由研究者以一對一

方式,訪談或協助填答以取得資

料,問卷調查回收率為100%。㈠ 基本屬性包括人口學資料、活動程度

及依賴程度。⑴人口學資料:性

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

況、子女數、居住機構月數。⑵

活動程度:採用Prutkin於2002發展的柯氏評估量表(Karnofsky scale),共分為5級。由高到低為;0級:可完全獨立生活;1級:可從事輕度活動,如操持家務等;

2級:可步行並執行大部分自我照顧,超過50%的清醒時間不

Page 4: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September 2012 Vol. 8, No. 3

Resil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182

人生活及經驗中取得平衡觀點;意義感(meaningful-ness):領悟到在個人參與中,生活是有其目的價值;存在孤獨感(existential aloneness):領悟到每個人生命路徑都是獨特的,某部分經驗可以共享,某部分

得單獨面對(Wagnild & Young, 1990)。RS量表,分為兩個因素,個人勝任力(personal competence)、接納自我及生活(acceptance of self and life)。個人勝任力包含自我信賴、堅毅行動;接納自我及生活包

含平衡觀點、意義感、存在孤獨感。量表共25題,評分為1-7分Likert量表,總分為25分-175分。147-175為高復原力,表示在困境中回復的能力較好;121-146為中復原力,表示在困境中回復的能力尚可;121以下為低復原力,低復原力表示在困境中回復的能力較差。此量表施測於不同研究對象,

其Cronbach’s α值均大於 .80(Ahern, Kiehl, Sole, & Byers, 2006)。Wagnild(2009)針對12篇使用RS量表文獻,進行量表內在信度的回顧,研究對象涵蓋青

少年、成年至老人,整體Cronbach’s α值為.72- .94;於老年族群的Cronbach’s α值為 .85- .94。國內劉等 (2010)將之運用於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其Cronbach’s α值 .97;另一研究施測於癌症患者,Cronbach’s α值為 .91,再測信度 .71(p < .001;楊,2008)。本研究Cronbach’s α值為 .95,其次量表,個人勝任能力為 .95,接納自我與生活為 .90。㈢ 健康狀態健康狀態是採用Ware、Kosinski及Keller於1996

年提出的 the MOS 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量表,簡稱SF-12量表。此量表共有12項問題,主要測量受訪者兩個構面包含生理面向(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和心理面向(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細分為8個面向(concept),生理健康含括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身體疼痛(bodily pain)、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心理面向含括活力(vitality)、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因情緒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原始總分為12-47分,受試者依自身健康狀態選擇合適答案,得分越高表示健

康狀態越佳。此量表施測於不同研究對象,其Cron-bach’s α值均大於 .80(Ware et al., 1998)。國內洪和陳(2007)研究,都市老人施測結果,所得的PCS次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80;MCS次量表之Cronbach’s α值為 .72。本研究Cronbach’s α值為 .82,其次量表,生理面向(PCS)為 .73,心理面向(MCS)為 .80。

㈣ 家庭支持度家庭支持度測量採用Smilkstein於1978年提出

的 family APGAR評估家庭成員對於家庭功能的滿意度,包含五個面向:適應度(adaptation, A)、合作度(partnership, P)、成長度(growth, G)、情感度(affec-tion, A)、親密度(resolve, R),以0、1、2分三等級給分,最低為0分,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代表家庭支持度越高。研究顯示,family APGAR整體量表內在一致性為 .86(Smilkstein, Ashworth, & Montano, 1982)。Neabel、Fothergill-Bourbonnais及Dunning(2000)回顧家庭評估工具,Family APGAR(adaption, partnership, growth, affection, reslove)於多項研究中,內在一致性皆達Cronbach’s α達 .80以上。本研究的老年住民長期居住於機構,機構就猶如其家庭,故

家庭支持度將同時測量老年住民對家庭成員與機構工

作人員所感受的支持度作測量,於家庭成員支持度

Cronbach’s α值為 .92,機構人員支持度Cronbach’s α值為 .89。

三、倫理考量

通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編號KMUH-IRB-980133)審查,取得長照機構主管同意及住民知情同意後,開始收案。研究

資料以匿名編碼方式處理,資料皆予以保密。

四、資料分析

以SPSS 17.0 for Windows電腦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描述

性統計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呈現。連續變項以平均

值、標準差、95%CI等基本統計量呈現分佈情形。推論性統計首先將復原力與自變項進行 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其中序位及類別變項更

改為虛擬變項,再以逐步複迴歸等檢定。其次將復原

力得分依Wagnild和Young(1993)所提出121分以下為低復原力,121分以上為中高復原力作為切點,分為低及中高復原力兩類分組,進行相關及二元邏輯斯

迴歸等檢定。

結  果

一、老年住民的基本屬性

121位居於長照機構的老年住民,平均年齡為77.6(± 7.2)歲(表一),以女性71人(58.7%)居多,

Page 5: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3期‧中華民國 101年 9月 183

老年住民之復原力探討

教育程度以國小或以下者90人(74.4%)佔多數。婚姻狀況喪偶者為65人(53.7%),入住機構的平均月數為24.2 (± 19.9)個月;活動程度3級者72人(59.5%),其次為2級35人(28.9%);嚴重依賴程度(≤ 60分),有54人(52.9%),詳見表一。

二、老年住民的復原力

機構老年住民「復原力」平均為124.51 ± 19.35分,屬中復原力,其中兩項構面:個人勝任能力平

均得分(5.00 ± 0.80),接納自我與生活(4.94 ± 0.77),得分相近。低復原力有45人(37.2%),中復原力有59人(48.8%),中低復原力共有86%。復原力五大內涵之中,以「堅毅行動」(5.05 ± 0.80)得分最高,「自我信賴」(4.82 ± 0.89)最低。就細項而言,得分最高為「我依靠自己更甚於依靠他人」(5.25 ± 1.17);次

之為「我通常能接受發生的事情而不受影響」(5.22 ± 1.00)。最低得分題項為「大部分的時候我有足夠的精力去做我該做的事」(4.26 ± 1.24),次低為「我的生活有意義」(4.47 ± 1.22),其餘各細項分數,見表二。

三、老年住民的健康狀態

機構老年住民的「健康狀態」平均得分為55.4 ± 14.5分,低於60分,屬不佳狀態。在生理面向(PCS)平均得分為47.6 ± 18.9,心理面向(MCS)平均得分為63.3 ± 12.3。八個健康功能構面平均得分依低至高排序為整體健康情形(GH)27.8 ± 26.5、活力狀況(VT) 48.3 ± 16.3、社會功能(SF)58.3 ± 15.3、心理健康(MH)62.2 ± 11.5、以生理功能(PF)11.4 ± 21.9、生理功能造成角色功能受限(RP)74 ± 41.4、身體疼痛(BP)77.1 ± 20.3、情緒功能造成角色功能受限(RE)84.3 ± 31.7。

表一

長照機構老年住民的基本屬性(N = 121)

變項 人數(n) 百分比(%) M ± SD t值 p值

年齡 77.6 ± 7.2

子女數 3.3 ± 1.7

居住機構月數 24.2 ± 19.9

性別 -.158 .875男 50 41.3 124.2 ± 20.6女 71 58.7 124.8 ± 18.6

教育程度 -2.732 .008*

國小或以下 90 74.4國中或以上 31 25.6

婚姻狀況 -.951 .343喪偶 65 53.7未婚、已婚、離婚 56 46.3

活動程度

1級 8 6.62級 35 28.93級 72 59.54級 6 5.0

依賴程度

完全獨立 6 5.0輕度依賴 8 6.6中度依賴 43 35.5嚴重依賴 54 52.9完全依賴 10 8.3

註: 活動程度1級:可從事輕度活動;2級:可步行並執行大部分自我照顧,超過50%的清醒時間不需受限在床舖或椅子上;3級:自我照顧有所限制,超過50%清醒時間需受限在床舖或椅子上;4級:無自我照顧能力,且完全受限在床舖或椅子上。

  *p < .05.

Page 6: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September 2012 Vol. 8, No. 3

Resil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184

表二

復原力各層面與各題項分數平均值與標準差(N = 121)

項 目 M ± SD

復原力總分 124.51 ± 19.35

I、個人勝任能力 5.00 ± 0.80

自我信賴(self-reliance) 4.82 ± 0.89我依靠自己更甚於依靠他人 5.25 ± 1.17我是自己的朋友(獨處時,也可以過得快樂) 5.17 ± 1.04當我處於困境時,我通常可以自己找到出路 5.16 ± 1.04我覺得,我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 4.93 ± 0.96在危急時刻,我通常是別人可以依賴的對象 4.93 ± 1.02大部份的時候我有足夠的精力去做我該做的事 4.26 ± 1.24

堅毅行動(perseverance) 5.05 ± 0.80我通常能接受發生的事情而不受影響 5.22 ± 1.00有時我會要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不管我想或不想做 5.18 ± 0.89當我訂了計劃以後就照計劃做 5.09 ± 1.16我是個果決的人 5.08 ± 1.10我經常能找到某種方式將問題解決 5.00 ± 1.08我有自制力 4.98 ± 0.88我很少疑惑自己在做什麼 (我的生活有目標) 4.97 ± 1.04面對問題時,我一步一步地解決而不是想一次全部解決 4.87 ± 0.92

II、接納自我與生活 4.94 ± 0.77

平衡觀點(equanimity) 4.99 ± 0.86我不會花太多心思在我無力改變的事情上 5.17 ± 1.03因為我以前遭遇過困難,所以我能渡過後來的難關 5.07 ± 0.99我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使我渡過難關 5.02 ± 1.11我經常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5.02 ± 0.85我對事物保持興趣 4.87 ± 1.08我經常可以發現好笑的事 4.78 ± 1.24

意義感(meaningfulness) 4.95 ± 0.83對我而言,對事物保持興趣是很重要的 5.02 ± 1.07在我的生活中我為我所完成的事情感到驕傲 4.98 ± 1.05我的生活有意義 4.47 ± 1.22

存在孤獨感(existential aloneness) 5.02 ± 0.78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獨立自主 5.15 ± 1.05如果有人不喜歡我,沒有關係 4.90 ± 0.81

機構老年住民的家庭支持情形,在家庭成員支持

平均得分為5.0 ± 2.9,機構人員平均得分為4.7 ± 2.9。其中,不論家庭成員或機構人員面,得分最高的項目

均為親密度,家庭成員為1.23 ± 0.62,機構人員為1.09 ± 0.85;得分次低同為情感度,家庭成員為0.95 ± 0.68,機構人員為0.88 ± 0.67,得分最低則均為成長度,家庭成員為0.87 ± 0.70,機構人員為0.77 ± 0.66,顯示機構住民與家庭成員或機構人員相處時可共同享受快樂的時

光滿意度高,而當他們想要嘗試新事務時,家庭成員

及機構住民給予的接受和支持的滿意度最低。

機構老年住民的各變項與復原力的關係描述如

下(見表三):與復原力呈正相關的自變項為㈠基本屬性:⑴教育程度(t = -2.732, p < .05),即教育程度在國中以上的復原力得分,高於國小或以下者。⑵活動程

度(r = .18, p = .05)亦呈正相關,即活動程度等級越高,獨力程度越好者,其復原力越好。㈡健康狀況:心理健康,其與復原力呈正相關(r = .24, p < .05),顯示心理健康得分越高,復原力得分亦越高。㈢家庭支持度:家庭成員的家庭支持與復原力(r = .21, p < .05)呈正相關,即家庭支持度愈佳,復原力愈好。顯示教

Page 7: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3期‧中華民國 101年 9月 185

老年住民之復原力探討

育程度、活動程度、心理健康、家庭成員支持與復原

力呈顯著差異或相關,其餘變項皆無顯著相關。

將與復原力有顯著相關的四個自變項:教育程

度、活動程度、心理健康、家庭成員支持,與依變

項復原力進行逐步複迴歸分析。於逐步複迴歸前,

檢視與復原力相關變項之各自變項間的共線性診

斷,以確定變項間的獨立性,結果各變項間的條件

指標(condition index, CI)為13.55,變異數膨脹因素(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最大值為1.01,未有大於評鑑指標10,容忍度(tolerance)介於 .93- .95之間,顯示各變相間未有共線性問題。在逐步複迴

歸分析結果顯示復原力重要解釋因子,包括心理健

康(β = .23, p < .05)、家庭成員支持(β = .20, p < .05)、教育程度(β = .18, p < .05),心理健康解釋量為4.7%,家庭成員支持各別解釋量為3.7%,教育程度各別解釋量為2.5%,共解釋復原力總變異量為11%,見表四。

為了解低復原力組的風險因子,以邏輯斯迴歸

分析法探討自變項和依變項之關係。先將復原力得分

依Wagnild和Young(1993)所提出121以下為低復原

力,121分以上為中高復原力作為切點,分為低及中高復原力兩組,將1表示為低復原力組、0為中高復原力組。分析結果顯示心理健康與復原力(r = -.18, p < .05),呈現負相關。低復原力組與中高復原力組比較,前者有較低的心理健康得分,且達統計上顯著

水準。另住民的活動程度(r = -.19, p < .05)與復原力亦呈負相關,與中高復原力組相較之下,低復原力

組有較低的活動程度得分。再以邏輯斯迴歸分析法探

討顯著相關自變項對於低及中高復原力兩群組之關係

與影響。首先進行邏輯斯模型適合度檢定(goodness-of-fit),模式係數Omnibus檢定,經卡方檢定後,結果呈現此模型在自變項與依變項關聯強度上,達統計

上顯著水準(χ2: 7.827, df 2, p < .05),Hosmer和Lem-eshow檢定(χ2: 11.908, df = 8, p = .155),未達顯著水準,綜合上述結果,表示此迴歸模式整體配適度

佳。復原力之邏輯斯迴歸模型係數解釋如下,心理健

康、活動程度Wald值分別為3.010、3.432(p < .05),心理健康勝算比值(OR)為 .972、活動程度為1.783,見表五。

表四

機構老年住民復原力之逐步複迴歸分析

解釋變項 原始迴歸係數(B) 標準化迴歸係數(β) R2 adjusted R2 △R2 95% CI

心理健康 0.367 .233 .055 .047* - [0.097, 0.636]家庭成員支持 1.372 .207 .099 .084* .037 [0.240, 2.505]教育程度 7.961 .180 .131 .109* .025 [0.402, 15.520]常數 92.417 [73.853, 110.981]

註:CI = confidence interval。 *p < .05.

表三

主要變項與復原力的相關性分析

項 目 復原力健康狀態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成員支持

機構人員支持 年齡 子女數

居住月數

活動程度

依賴程度

復原力 1.00健康狀態 .15 1.00生理健康 .08 .95** 1.00心理健康 .24* .88** .70** 1.00家庭成員支持 .21* .00 .05 -.07 1.00機構人員支持 .17 .38** .36** .35** .25** 1.00年齡 .06 .02 .01 .05 .14 .30** 1.00子女數 .00 -.14 -.10 -.17 .26** .10 .28* 1.00居住月數 .01 .20* .17 .21* -.26** -.04 -.09 -.26** 1.00活動程度 .18* .31** .36** .18 .12 .11 -.17 -.07 .01 1.00依賴程度 -.06 -.45** -.48** -.32** .07 -.08 .14 .19 -.17 -.74** 1.00

*p < .05. **p < .01.

Page 8: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September 2012 Vol. 8, No. 3

Resil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186

討  論

一、 機構老年住民的復原力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平均得分124.51 ± 19.35

分,低於國外研究平均得分132.6-151.6(Caltabiano & Caltabiano, 2006; Nygren et al., 2005)。與國內以老人口為對象之研究比較,楊(2008)發現老年癌症患者復原力平均得分為131.5 ± 23.1、老年社區民眾為142.6 ± 27.8,由上可知,本研究之機構老年住民復原力分數偏低,但較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得

分116.7 ± 31.5高(劉等,2010)。本研究中屬高復原力者佔14%,於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研究中為17%(劉等,2010),於老年癌症患者為31.7%(楊,2008),可見國內老年族群復原力得分多落於中低復原力程

度,佔68.4%-76%。整體而言,最低得分題項為「大部份的時候,我有足夠的精力去做我該做的事」(4.26 ± 1.24),次低為「我的生活有意義」(4.47 ± 1.22)。上述結果與筆者臨床照護經驗相互吻合,入住機構長

者,多數身體功能已有所限制,本研究結果亦顯示

機構住民為低活動程度及高依賴程度,若機構又無任

何活動設計,無形間增加了與外界互動的障礙。訪談

過程中,亦有住民曾表示每日的生活單調,生活僅

是來往於床舖與輪椅間,吵雜忙碌的工作人員與沉默

枯坐一旁的住民形成強烈的對比。學者亦提出老年住

民於機構的生活適應,會因生理功能依賴程度不同而

有所差異,功能較好的老人,有較多運用環境資源

及其他資源的能力,(邱等,2007)。因此,欲提高老年住民復原力須思考如何增加老年住民的自身能力

及活力,並協助於機構生活中,找到個別的生活步

調與意義。

二、機構老年住民復原力之重要預測因子

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歸屬國中以上比國小程度

者,復原力得分較高,此結果與多數研究結果相異

(Caltabiano & Caltabiano, 2006; Lamond et al., 2008)。本研究中,教育程度較高者,於平衡觀點及堅毅行動

得分上亦較高,故研究者推測高教育程度可能促使其

有較多元觀點以看待生活現況。低教育程度者仍可視

為低復原力的風險較高族群,但由於結果與多數研究

相異,因此仍待後續研究探討可能的因素。

柯氏量表活動程度,等級越高者其復原力得分越

高,即老年住民在活動程度層面測量值每減少一個等

級,落入低復原力的風險增加1.78倍。且Hardy等人(2004)研究指出有較高生理活動能力得分,復原力得分亦越高。梁和黃(2006)指出老年族群行動力增加可獲得更大的自主性。當機構老年住民的身體功能

受限為不可逆的事實時,如何藉由相關輔具及活動設

計,擴展其生活範圍,以增加與外界互動實屬重要的

照護措施。

研究結果發現健康狀態得分越高,復原力得分亦

越高;老年住民在心理健康層面測量值每減少1分,落入低復原力風險增加1.02倍,此發現與Nygren等人(2005)、Wagnild(2003)研究結果一致。此外,Mehta等人(2008)的研究,及楊(2008)與劉等(2010)的研究,皆指出復原力與憂鬱呈顯著負相關。謝、蕭和劉(2007)探討機構老年住民的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指出住民常見情緒表徵包含憂鬱、無助、

感到被遺棄、無聊等負向表徵易影響到生活適應與品

質。

本研究結果顯示家庭成員的家庭支持與復原力成

正比;國內外較缺乏此方面以老人為族群的研究。但

青少年及其他族群中的研究,則顯示復原力與家庭

親密感、家庭情感表達皆呈現正相關,其中家庭環

境因子可以解釋復原力23.8%變異量,親密感最佳佔19.0%,(譚等,2009),且羅(2004)的質性研究亦指出,家庭支持為復原力之影響因子。在以老人為族

群的復原力研究中發現,社會支持與復原力達顯著正

相關,(楊,2008;Caltabiano & Caltabiano, 2006)。

表五

機構老年住民低復原力與中高復原力的之邏輯斯迴歸模型

投入變項 B值 SE Wald df Exp(B)

心理健康 -.028 0.016 3.010* 1 0.972活動程度 -.578 0.312 3.432* 1 1.783常數 -.318 1.373 0.054* 1 0.728

註: 整體模式適配度檢定χ2: 7.827, df = 2, p < .05;Hosmer和Lemeshow檢定χ2: 11.908, df = 8, p = .155;關聯強度Cox & Snell R2 = 0.151, Na-helkerke R2 = 0.206。

Page 9: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3期‧中華民國 101年 9月 187

老年住民之復原力探討

Hardy等人(2004)結果亦雷同,與他人同住顯示有較高復原力得分。另一項社區老人的復原力與成功老化

研究中,復原力與每週和朋友及家人相處的時間達顯

著正相關,為復原力預測因子之一,單獨解釋復原

力3.3%之變異量(Lamond et al., 2008)。家庭成員支持乃是提升復原力的重要因子,故增強家庭成員與住

民的關係為機構照護的重要課題。

結 論

本研究發現長照機構老年住民屬中復原力,8成以上為中低復原力。預測老年住民復原力之因子,主

要為心理健康(β = .233, p < .05)、家庭成員支持(β = .207, p < .05)、活動程度(p < .05)、教育程度(β = .180, p < .05),共可解釋復原力總變異量為11%。心理健康勝算比值(odds ratio, OR)為 .972,意即在心理健康層面測量值每減少1分,落入低復原力風險增加1.02倍;活動程度勝算比值為1.783,意即活動程度層面測量值每減少一個等級,落入低復原力的風險增加

1.78倍。

建 議

長期照護工作者於照護過程中,可以努力的方向

有四:⑴篩選低復原力族群:機構可選用復原力量表

於入住評估項目中,針對低復原力族群,及早予以

介入措施,預防因應生活壓力事件的不良後果產生。

⑵提升老年住民心理健康:加強重視老年住民心理狀

態,鼓勵住民表達自身感受,主動關懷並適時提供

協助。培養工作人員關懷住民心理健康能力,機構

應設有心理諮詢的機制。⑶強化家庭成員支持:可發

展促進家屬與住民的互動策略,由硬體設施著手,

例如增設親子活動空間,提升環境的可親性;或由軟

體著手,創造溫馨友善環境,於家屬探視時,協助

住民與家屬互動;或針對高探視比率者,減少照護相

關費用;或定期主動回報長者情況,加深彼此訊息連

結。⑷增進活動程度:評估住民活動能力並連結復健

資源以提升老年住民活動力,發展機能增進相關措

施,促進長者的自我照顧,進一步提升活動能力,

減少落入低復原力組風險。發展多元活動策略,運用

合宜輔具,結合住民興趣與日常活動而設計,使其

容易落實於長者生活及工作人員工作中。針對未來研

究建議,⑴國內與復原力相關研究鮮少以老年人口為

族群,故建議未來研究對象可選定為老人,並比較

機構與社區族群差異,將可更瞭解不同族群老人的復

原力狀態。⑵復原力相關研究中,尚有士氣、生活滿

意度、自尊等,可納入進一步探討,以求復原力最

大預測度。⑶由質性研究方式,探討本土老年族群於

復原力之內涵,進而發展相關量表以供使用。另可於

未來修改量表中,加入反向題以修正作答方向一致性

的偏差。

誌  謝

本研究得以順利完成須感謝各長照機構的協助,

並由衷感謝所有參與研究的長者們,在此一併至上最

高的謝意。

參考文獻

內政統計通報(2011).100年6月底我國老人生活照顧服務統計.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5567[Monthly Bulletin from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Taiwan, ROC. (2011). Statistics on elderly welfare

services, June 2011. Retrieved from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5567]

邱美汝、陳玉敏、李月萍(2007).長期照護機構老人的生活適應及影響因素.實證護理,3(2),119-128。[Chiu, M. J., Chen, Y. M., & Li, Y. P. (2007). Life adapta-tion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t among the elderly living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3(2), 119-128.]洪瑄曼、陳桂敏(2007).銀髮太極健身操運動對都市老人

健康促進成效之探討.實證護理,3(3),225-235。[Hong, H. M., & Chen, K. M. (2007). Effects of the sim-plified Tai-Chi exercise program in promoting the health of the urba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3(3), 225-235.]陳金彌、陳月枝(2007).青少年復原力之概念分析.腫瘤

護理雜誌,7(1),31-41。[Chen, C. M., & Chen, Y. C. (2007). Adolescent resilience: A concept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7(1), 31-41.]梁鍵燊、黃妍華(2006).護理之家中風老人的需求評估.

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2(2),99-106。[Liang, C. S., & Huang, Y. H. (2006). Needs evaluation for elders with stroke in nursing home. Journal of Taiwan

Occupational Therap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2), 99-106.]

Page 10: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September 2012 Vol. 8, No. 3

Resil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188

曾文志(2007).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2),317-334。[Tseng, W. C. (2007). The resilience model among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who experienced traumatic events effects.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9(2), 317-334.]黃德祥(2008).弱勢學生復原力的培養與輔導.教育研究

月刊,172,53-65。[Huang, D. H. (2008). Fostering resilience in disadvantaged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172, 53-65.]楊蕙菱(2008).老年癌症患者憂鬱症狀、自尊、復原力及

其相關因素探討(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

護理學研究所。[Yang, H. L. (2008). Depressive symp-

toms, self-esteem, resili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cancer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Taiwan, ROC.]

劉月敏、謝湘俐、駱敏淑、馬麗卿、張宏哲(2010).血液透析患者的復原力與社會支持.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

誌,9(1),33-43。 [Liu, Y. M., Hsieh, H. L., Luo, M. S., Ma, L. C., & Chang, H. J. (2010). The resilience and social support systems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Journal

of Taiwan Nephrology Nurses Association, 9(1), 33-43.]謝佳容、蕭予伶、劉淑娟(2007).老年住民在長期照護機

構中的心理健康促進與情緒調適.長期照護雜誌,11(2),132-140。[Hsieh, C. J., Hsiao, Y. L., & Liu, S. J. (2007).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and emotion adjustment for elderly residents in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The

Journal of Long Term Care, 11(2), 132-140.]羅文苑(2004).一位綜合高中學生反敗為勝的求學歷程

之研究—探討其間的復原力(碩士論文).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93CCU00331001%22.&searchmode=basic [Lo, W. Y. (2004). A study of a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student

turns defeat or adversity into victory in his school career

understanding the resilience (Master’s thesis). Retrieved from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93CCU00331001%22.&searchmode=basic]

譚水桃、張曼莉、孫利娜、金巧紅、郁鵬程(2009).不同心理復原力中學生家庭環境因子比較.中國學校衛

生,30(2),144-146。[Tan, S. T., Zhang, M. L., Sun, L. N., Chin, C. H., & Yu, P. C. (2009).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family environment factors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30(2), 144-146.]Ahern, N. R., Kiehl, E. M., Sole, M. L., & Byers, J. (2006). A

review of instruments measuring resilience. Issues in Com-

prehensive Pediatric Nursing, 29(2), 103-125.Caltabiano, M. L., & Caltabiano, N. J. (2006, November). Re-

silience and health outcomes in the elderly. 3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of Gerontology.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of Gerontology, Sydney, Australia.

Dyer, J. G., & McGuinness, T. M. (1996). Resilienc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10(5), 276-282. doi:10.1016/S0883-9417(96)80036-7

Earvolino-Ramirez, M. (2007). Resil ience: A concept analysis. Nursing Forum, 42(2), 73-82. doi:10.1111/j.1744-6198.2007.00070.x

Faul, F., Erdfelder, E., Buchner, A., & Lang, A. G. (2009).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es using G*Power 3.1: Tests for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41(4), 1149-1160. doi:10.3758/BRM.41.4.1149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 M., & Flaten, M. A. (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2), 213-219. doi:10.1016/j.jpsychores. 2005.12.007

Hardy, S. E., Concato, J., & Gill, T., M. (2004). Resilience of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2(2), 257-262. doi:10.1111/j.1532-5415.2004.52065.x

Jacelon, C. S. (1997). The trait and process of resilienc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5(1), 123-129. doi:10.1046/j.1365-2648.1997.1997025123.x

Kralik, D., van Loon, A., & Visentin, K. (2006). Resilience in the chronic illness experience.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14(2), 187-201. doi:10.1080/09650790600718035Lamond, A. J., Depp, C., Allison, M., Langer, R., Reichstadt,

J., Moore, D. J., … Jeste, D. V. (2008). Measurement and predictors of resilience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women.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3(2), 148-154. doi:10.1016/j.jpsychires.2008.03.007

Li, M. H. (2008). Relationships among stress coping, secure at-tachment, and the trait of resilience among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2(2), 312-325.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Page 11: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8卷 3期‧中華民國 101年 9月 189

老年住民之復原力探討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Mehta, M., Whyte, E., Lenze, E., Hardy, S., Roumani, Y., Sub-

ashan, P., … Studenski, S. (2008).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ate life: Associations with apathy, resilience and disability vary between young-old and old-old. International Jour-

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3(3), 238–243. doi:10.1002/gps.1868

Neabel, B., Fothergill-Bourbonnais, F., & Dunning J. (2000). Family assessment tool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78-1997. Heart & Lung: The Journal of Acute and Crit-

ical Care, 29(3), 196-209. doi:10.1067/mhl.2000.106938Netuveli, G., Wiggins, R. D., Montgomery, S. M., Hildon, Z., &

Blane, D. (2008). Mental health and resilience at older ages: Bouncing back after adversity in the 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

62(11), 987–991. doi:10.1136/jech.2007.069138Nygren, B., Aléx, L., Jonsén, E., Gustafson, Y., Norberg, A., &

Lundman, B. (2005). Resilience, sense of coherence, pur-pose in life and self-transcendence in relation to perceiv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the oldest old.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9(4), 354–362. doi:10.1080/1360500114415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

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doi:10.1002/jclp.10020Shah, S., Vanclay, F., & Cooper, B. (1989). Improving the sensi-

tivity of the Barthel Index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42(8), 703-709.Smilkstein, G., Ashworth, C., & Montano, D. (1982).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family APGAR as a test of family function. The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 15(2), 303-311.

Wagnild, G. (2003). Resilience and successful aging: Comparison among low and high income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Geron-

tological Nursing, 29(12), 42-49.Wagnild, G. (2009). A Review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our-

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7(2), 105-113. doi:10. 1891/1061-3749.17.2.105

Wagnild, G., & Young, H. M. (1990). Resilience among older women.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22(4), 252-255. doi:10.1111/j.1547-5069.1990.tb00224.x

Wagnild, G., & Young, H. M. (1993).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2), 165-178.Ware, J. E., Kosinski, M., & Keller, S. D. (1998). SF-12: How to

score the SF-12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ummary scales (3rd ed). Boston, MA: Quality Metric Incorporated Lincoln, Rhode Island and The Health Assessment Lab.

Page 12: 長照機構之老年住民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 健康議題時,也應關注他們生命的強度,非只聚焦 於他們的疾病,還須豐富他們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September 2012 Vol. 8, No. 3

Resil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190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August 6, 2012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Chii-Jun Chiou, No. 100, Shih-Chuan 1st Rd., Kaohsiung City 80708, Taiwan, ROC.

Tel: +886 (7) 312-1101 ext. 2626; E-mail: [email protected]

The Resil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and Related Factors

Xuan Liu1 • Chii-Jun Chiou2*

1MSN, RN, Hospice Nurse, Hospice Ward, Department of Nursing,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and

Adjunct Lecturer, Department of Nursing, Mackay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2MS, RN, Associate Professor, College of Nursi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Background: Statistics released in June 2011 show that senior citizens account for 10.76%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proportion of those that live in institutions is 2.28%, a percentage 2.25 times higher than 1996. Resilience is im-

portant to successful aging. Therefore, exploring resilience in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can help increase our under-

standing of how institutions facilitate successful aging.

Purpos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silience of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participants and significant factors of influ-

ence.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design was adopted; random cluster samples were recruited from 14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located in Kaohsiung; 121 elderly residents agreed to answer the study questionnaire, with a valid

return rate of 100%. Research tool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a resilience scale, health status scale (SF-12), and

family support level scale. Cronbach’s α for the scales ranged between .82 and .95.

Results: Participants reported moderate resilience; education level,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family support were

predictive variables of resilience, explaining a collective 11% of total variance. Each 1-point reduction in partici-

pant mental health score increased by 1.02 times that participant’s likelihood of being in the low resilience cat-

egory; each 1-point reduction in activity level increased by 1.78 times the participant’s likelihood of being in the

low resilience category.

Conclusion/Implications: Institutions should implement care measures to increase resident activity level, psycho-

logical health, and family support. Measures such as enhancing mobility, integrating psychological care resourc-

es, and providing friendly environments for family interaction can strengthen the resil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enhance stress coping abilities, and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stressful events.

Key Words: resilience, elderly residents, long-term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