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盒子里的成长记忆 - pasb.zjsgat.gov.cnpasb.zjsgat.gov.cn/ztzk/page_8/202008/p... ·...

1
8 8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 赵 爽 电话 0571-87286217 版式设计 徐小华 休闲 承印:浙江省公安厅勤务保障中心 地址:杭州市民生路66号 自办发行 每份零售价 1.5 元 编辑部电话:0571-87286217 0571-87286733 记者部电话:0571-87286651 发行部电话:0571-87828232 广告部电话:0571-87286570 余平 我有一张珍藏了 30 多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 它是油印的,表面已经泛黄。 1986 年的夏天,我收到了广州一所高校的录 取通知书。那时父亲刚失去国企的“铁饭碗”,在 街边摆摊卖瓜。父亲拿过我的录取通知书,看了 一遍又一遍,然后揣进怀里。 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提醒父亲带好录 取通知书,他嘿嘿一笑说:“宝贝我带着哩!”在 列车上,父亲不停地唠叨着,让我不要为钱担 心,他会努力去挣。午饭时间,他从旅行包里拿 出准备好的两碗面条,天气炎热,面条已馊了, 我忙把面条倒进垃圾桶,父亲心疼地说:“倒掉可 惜了,其实还可以吃。”乘客们发出一阵笑声,我 脸上火辣辣的。乘务员推来餐车,我忙从餐车上 拿过两份盒饭。父亲一问,每盒 5 元,他念叨 着,咋这么贵。“你到底要不要啊?”我读出乘务 员的鄙夷。“我不饿,就买一份吧!”父亲为难地 说,我无地自容,默默地吃完我那份饭,一路上 和父亲没再多说话。 到学校报到时老师说要录取通知书,我催促 父亲把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父亲却没有打开旅行 包,而是把鞋脱了下来。他的这个举动让在场的 老师面面相觑,我也惊讶地看着父亲,父亲的脸 通红,他支支吾吾地解释说:“老家人出远门,把 金贵的东西都藏在鞋底,这样能防盗不说,我的 脚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心里也踏实。”我感觉周围 的人在嘲笑父亲的土气,办完手续后便匆匆拉着 父亲出了办公室。 父亲把行李帮我安置妥当,又为我买了生活必 需品,要回去时又是千叮万嘱,这时我发现父亲鬓 角已经生出不少白发来,我心目中永远不会老的父 亲也老了。父亲转身离去,我呆呆地望着父亲的 背影。忽然他转过身,小心翼翼地问:“听说你们 学校食堂有免费的稀饭喝,带我去喝一碗好吗?” 我这才想起,父亲从登上列车起,还没吃过一口饭 呢!我深深自责,自己太自私了,沐浴在温暖的 父爱中,却忽视了父亲感受,我的眼眶湿润了。 那张曾藏在父亲鞋底的通知书我一直留着, 它承载了我的青春记忆,也蕴含着浓浓的父爱。 韩惠琴 抗疫期间,食堂就餐,大家都自带餐 具。看着大家手里形态各异的餐具,想起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读小学时用的饭盒子。 那时候,我到离家1.5公里远的镇上读 书。1.5 公里的乡间小路,对只有 8 岁的小女 孩来说,是一段很远的路。好在学校有食堂 可蒸饭,免得中午来回再走一趟。 母亲从橱柜的角落找出一个铝饭盒,由 于长期不用,盒身积满了污垢,边边角角又 凹进凸出,看着不舒服。母亲洗了一遍又一 遍,揿揿又按按,才像个样子。母亲从米缸 里舀了一勺米,放进饭盒子,淘好,对我 说:“你现在看我加水,把米微微盖住就 行,就像这样。”我点点头。“中午取的时 候,记得带上一块布,小心把手烫了。”母 亲又叮嘱我。 学校有好几百个孩子蒸饭,父亲怕我认 错饭盒,就做起了记号。他拿出一枚 5 分硬 币,贴着盒底的侧面,用榔头“笃笃笃”敲 了几下,一枚硬币印在了上面,像盖了一枚 图章。接着又在盒盖上印了3枚,像个 “品”字。也许是父亲独具匠心,也许只是 无心之举,现在想来,因为这个“品”字, 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甘之如饴。 当时的食堂,只管蒸饭,不管蒸菜,所 以午饭的菜挺伤脑筋。母亲给我带得最多的 是各种蛋,咸鸭蛋、鸡蛋、皮蛋轮流吃。如 果是鸡蛋或皮蛋,她会在一个小搪瓷杯里倒 上一点酱油带上,中午就蘸着吃。天冷的时 候,母亲会把咸鸭蛋或鸡蛋放进饭盒一起 蒸,这样吃起来热乎乎的。 每次出发时,母亲总是先把饭盒装入尼 龙网袋,上下左右调整好,再放搪瓷杯,然 后收拢网袋,还要在杯盖处系一根细绳子, 这样拎着放心。 上下学要经过一座水泥大桥,上面没有 台阶,有些陡。到了冬天,桥上有霜或结冰 时,走起来很滑。有一次下坡的时候,我稍 微快了些,因手缩进袖口,还拎着饭盒,重 心不稳,摔了一个嘴啃泥,手掌磨破,血都 出来了。看着那洒了一地的米和酱油,那破 了壳、蛋黄都流出来的鸡蛋,觉得很委屈, 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我特羡慕那些离家近的同学,可以回家 吃热乎乎的午饭。不过,每隔 3 个星期,我 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母亲在学校旁的一 家知青厂上班,工作三班倒。我特盼望母亲 上日班的日子,这一个星期,我无需拎着饭 盒自己蒸饭,无需担心菜冷了。这是幸福的 一星期,因为有母亲送饭。 一晃,30 多年过去了,饭盒子早已不知 所踪,学校也不剩一砖一瓦。当我把这些讲 给儿子听时,他觉得像天方夜谭:“学校食 堂为什么不给你们蒸菜?为什么不卖菜?为 什么不到外面快餐店吃呢……” 是啊,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小 时候,我听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讲他们那时 候的故事,不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吗。 一个饭盒子的故事,也是一个小女孩求 学的故事,成长的故事。一个饭盒子里,储 藏着一段人生。 饭盒子里的成长记忆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饭盒子里的成长记忆 - pasb.zjsgat.gov.cnpasb.zjsgat.gov.cn/ztzk/page_8/202008/P... · 是啊,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小 时候,我听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讲他们那时

88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 赵 爽 电话 0571-87286217 版式设计 徐小华

休闲

承印:浙江省公安厅勤务保障中心 地址:杭州市民生路66号自办发行 每份零售价1.5元编辑部电话:0571-87286217 0571-87286733 记者部电话:0571-87286651 发行部电话:0571-87828232 广告部电话:0571-87286570

■余平

我有一张珍藏了30多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它是油印的,表面已经泛黄。

1986年的夏天,我收到了广州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那时父亲刚失去国企的“铁饭碗”,在街边摆摊卖瓜。父亲拿过我的录取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揣进怀里。

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提醒父亲带好录取通知书,他嘿嘿一笑说:“宝贝我带着哩!”在列车上,父亲不停地唠叨着,让我不要为钱担心,他会努力去挣。午饭时间,他从旅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两碗面条,天气炎热,面条已馊了,我忙把面条倒进垃圾桶,父亲心疼地说:“倒掉可惜了,其实还可以吃。”乘客们发出一阵笑声,我脸上火辣辣的。乘务员推来餐车,我忙从餐车上拿过两份盒饭。父亲一问,每盒5元,他念叨着,咋这么贵。“你到底要不要啊?”我读出乘务员的鄙夷。“我不饿,就买一份吧!”父亲为难地说,我无地自容,默默地吃完我那份饭,一路上和父亲没再多说话。

到学校报到时老师说要录取通知书,我催促父亲把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父亲却没有打开旅行包,而是把鞋脱了下来。他的这个举动让在场的老师面面相觑,我也惊讶地看着父亲,父亲的脸通红,他支支吾吾地解释说:“老家人出远门,把金贵的东西都藏在鞋底,这样能防盗不说,我的脚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心里也踏实。”我感觉周围的人在嘲笑父亲的土气,办完手续后便匆匆拉着父亲出了办公室。

父亲把行李帮我安置妥当,又为我买了生活必需品,要回去时又是千叮万嘱,这时我发现父亲鬓角已经生出不少白发来,我心目中永远不会老的父亲也老了。父亲转身离去,我呆呆地望着父亲的背影。忽然他转过身,小心翼翼地问:“听说你们学校食堂有免费的稀饭喝,带我去喝一碗好吗?”我这才想起,父亲从登上列车起,还没吃过一口饭呢!我深深自责,自己太自私了,沐浴在温暖的父爱中,却忽视了父亲感受,我的眼眶湿润了。

那张曾藏在父亲鞋底的通知书我一直留着,它承载了我的青春记忆,也蕴含着浓浓的父爱。

藏在鞋底的录取通知书

■韩惠琴

抗疫期间,食堂就餐,大家都自带餐具。看着大家手里形态各异的餐具,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读小学时用的饭盒子。

那时候,我到离家1.5公里远的镇上读书。1.5公里的乡间小路,对只有8岁的小女孩来说,是一段很远的路。好在学校有食堂可蒸饭,免得中午来回再走一趟。

母亲从橱柜的角落找出一个铝饭盒,由于长期不用,盒身积满了污垢,边边角角又凹进凸出,看着不舒服。母亲洗了一遍又一遍,揿揿又按按,才像个样子。母亲从米缸里舀了一勺米,放进饭盒子,淘好,对我说:“你现在看我加水,把米微微盖住就行,就像这样。”我点点头。“中午取的时候,记得带上一块布,小心把手烫了。”母亲又叮嘱我。

学校有好几百个孩子蒸饭,父亲怕我认错饭盒,就做起了记号。他拿出一枚5分硬币,贴着盒底的侧面,用榔头“笃笃笃”敲了几下,一枚硬币印在了上面,像盖了一枚图章。接着又在盒盖上印了 3 枚,像个

“品”字。也许是父亲独具匠心,也许只是无心之举,现在想来,因为这个“品”字,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甘之如饴。

当时的食堂,只管蒸饭,不管蒸菜,所以午饭的菜挺伤脑筋。母亲给我带得最多的是各种蛋,咸鸭蛋、鸡蛋、皮蛋轮流吃。如果是鸡蛋或皮蛋,她会在一个小搪瓷杯里倒上一点酱油带上,中午就蘸着吃。天冷的时候,母亲会把咸鸭蛋或鸡蛋放进饭盒一起蒸,这样吃起来热乎乎的。

每次出发时,母亲总是先把饭盒装入尼龙网袋,上下左右调整好,再放搪瓷杯,然后收拢网袋,还要在杯盖处系一根细绳子,这样拎着放心。

上下学要经过一座水泥大桥,上面没有

台阶,有些陡。到了冬天,桥上有霜或结冰时,走起来很滑。有一次下坡的时候,我稍微快了些,因手缩进袖口,还拎着饭盒,重心不稳,摔了一个嘴啃泥,手掌磨破,血都出来了。看着那洒了一地的米和酱油,那破了壳、蛋黄都流出来的鸡蛋,觉得很委屈,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我特羡慕那些离家近的同学,可以回家吃热乎乎的午饭。不过,每隔3个星期,我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母亲在学校旁的一家知青厂上班,工作三班倒。我特盼望母亲上日班的日子,这一个星期,我无需拎着饭盒自己蒸饭,无需担心菜冷了。这是幸福的一星期,因为有母亲送饭。

一晃,30多年过去了,饭盒子早已不知所踪,学校也不剩一砖一瓦。当我把这些讲给儿子听时,他觉得像天方夜谭:“学校食堂为什么不给你们蒸菜?为什么不卖菜?为什么不到外面快餐店吃呢……”

是啊,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小时候,我听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讲他们那时候的故事,不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吗。

一个饭盒子的故事,也是一个小女孩求学的故事,成长的故事。一个饭盒子里,储藏着一段人生。

饭盒子里的成长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