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病人的中醫穴位按摩 - cgmh · 穴道按摩的方法 •...

21
2015/11/25 1 腦中風病人的中醫穴位按摩 長庚醫院中醫針傷科 官佳璇醫師 2015.11.21 大綱 經絡介紹 穴道按摩方法 四肢穴位介紹 中風病人常見合併症之常用穴位介紹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Oct-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2015/11/25

    1

    腦中風病人的中醫穴位按摩

    長庚醫院中醫針傷科

    官佳璇醫師

    2015.11.21

    大綱

    • 經絡介紹• 穴道按摩方法• 四肢穴位介紹• 中風病人常見合併症之常用穴位介紹

  • 2015/11/25

    2

    中醫經絡系統介紹

    • 十二經絡–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 奇經八脈– 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陽蹻脈、陰蹻脈

    • 經絡為氣血運行、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之通道。

  • 2015/11/25

    3

    穴位

    • 『穴位』指的是『穴區』,而非一個『穴點』,穴位是一個小區域性的範圍,因此一般拇指指腹的範圍內按壓都會有酸漲痛麻的感覺。

    • 穴位大多分布在經絡之上,因此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經絡或聯繫臟腑之問題。

    經絡及穴道按摩之作用

    • 經絡為氣血運行、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之通道。

    • 氣血在體內經脈之中循環不已,若其運行通暢無阻,即可常保身體健康。

    • 以各種按摩手法,刺激身體上的「穴位」,使身體的「經脈氣血循環」暢通,以達到預防與治療疾病的目的。

  • 2015/11/25

    4

    穴道按摩的方法

    • 按摩手法: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 按摩時間:每次按摩一個穴位應持續3~5分鐘,或是30下左右,可按個人情況而定。

    • 力道強度:以自我感覺舒服為原則,通常刺激穴位後有痠、脹、微痛、麻的感覺,受壓部位有明顯的凹陷。

    穴道按摩的力法

    • 其它注意事項– 可以利用工具,如頭鈍之原字筆蓋或刮痧板等。– 可輔助使用按摩油,如白花油、凡士林或乳液等。

    – 大多穴位為對稱存在,因此按摩亦要兩側對稱。– 最重要的是以舒服為原則,千萬不要按壓到局部紅腫或無法忍受之疼痛,造成局部組織的傷害。

  • 2015/11/25

    5

    中風病患常用穴位

    按症狀區分選取穴位

    • 半身不遂 (hemiplegia)• 語言不利、吞嚥功能障礙 (dysphagia)• 小便不利 (voiding difficulty)• 便秘 (constipation)• 失眠 (insomnia)

  • 2015/11/25

    6

    半身不遂、肢體無力

    • 單側或雙側肢體無力或張力過大

    上肢 天宗、肩髃、肩髎、曲池、外關、合谷

    下肢 風市、足三里、懸鍾、三陰交、太衝

    頸部 風池

    上肢常用穴位

    • 天宗• 肩髃、肩髎• 曲池• 外關• 合谷

  • 2015/11/25

    7

    天宗穴

    • 位置:肩胛骨崗下窩中央凹陷處(約上1/3處)

    • 解剖:infraspinatus muscle, supraspinatus n., circumflex scapular artery and vein

    • 主治:肩部及上臂不適或活動不利。

    天宗穴

  • 2015/11/25

    8

    肩髃穴、肩髎穴

    • 肩髃– 位置:肩胛骨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 肩髎– 位置:肩峰後下方,舉臂外展時呈凹陷處,約當肩髃後一寸許。

    • 主治:一切肩部疾患。

    肩髃穴、肩髎穴

    肩髃

    肩髎

  • 2015/11/25

    9

    曲池穴

    • 位置:手屈成直角時,手肘橫紋外側端。

    • 主治:肩肘關節疾患。

    外關

    • 位置: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二寸(約三橫指),尺骨與橈骨之間。

    • 主治:上肢疾患、頭痛或面部疾患、熱病。

  • 2015/11/25

    10

    合谷穴

    • 治療頭面部包括口部之疾病或痛症• 主治:手部疾患,亦可降低血壓、鎮靜神經、頭痛、耳鳴、虛脫、失眠、腹痛、胃痛、便秘、經痛、牙痛等。

    • 主治各種痛症的要穴

    面口合谷收

    • 合谷穴位在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即虎口)的凹陷處

  • 2015/11/25

    11

    下肢常用穴位

    • 風市• 足三里• 陽陵泉• 委中• 承山• 三陰交• 湧泉

    風市穴

    • 位置:股外側面正中線上,膕橫紋(膝中)上七寸處。

    • 當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指處。

    • 主治:下肢疾患。

  • 2015/11/25

    12

    足三里穴

    •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

    1橫指

    肚腹三里留

    • 胃腸的疾病均可使用• 主治:下肢疾患一切胃病,諸如:打嗝、胃炎、潰瘍、腸炎、腹瀉、痢疾、小兒消化不良、腸阻塞、胃痛等。

    • 強身要穴之一,是養生保健常用的穴道。

  • 2015/11/25

    13

    陽陵泉穴

    • 位置:小腿外側部,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 主治:下肢、膝關節病患、肩痛、脅肋痛等。

    • 筋會陽陵泉

    委中穴

    • 位置:膝蓋的後方,大腿與小腿交會的腿彎處橫紋正中央點。

    • 由於位置較深可用原字筆蓋按壓或用空掌輕敲打。

  • 2015/11/25

    14

    腰背委中求

    • 委中穴• 可以治療腰、腿、背的疼痛• 主治:腰酸背痛、髖關節活動不利、下肢無力等。

    • 為腰背酸痛與腰扭傷的特效穴。

    承山穴

    • 位置:小腿後面正中,委中下8寸,腓腸肌肌腹下。

    • 用力伸直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呈現尖角狀凹陷處。

    • 主治:小腿疾患、胃腸問題(便秘或泄瀉)

  • 2015/11/25

    15

    三陰交穴

    • 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 孕婦慎用。

    婦科三陰交

    • 三陰交是婦科的主穴。• 主治:主治一般婦女的疾病,以及男女的生殖器官問題。如腹部痛脹、泄瀉、月經不調、疝氣、不孕、陽痿、失眠、遺精遺尿、水腫等。

  • 2015/11/25

    16

    湧泉穴

    • 位置: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 主治:昏厥、神志不清、頭痛、小便不利、足底痛、高血壓等。

    • 養生保養常用穴。

    小便不利

    • 百會• 三陰交• 太谿• 湧泉• 氣海、關元

  • 2015/11/25

    17

    百會穴

    • 位置: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

    • 功效:醒腦開竅、安神、升陽

    • 主治:一切頭部、腦部疾患。高血壓、眩暈、失眠、頭痛、健忘、小便失禁、疲倦、精神不濟等。

    太谿穴(太溪穴)

    • 位置: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 功效:補腎、清虛火。• 主治:生殖系統及泌尿系統疾病、腰痛、下肢冰涼等。

    • 人體之大補穴

  • 2015/11/25

    18

    氣海穴、關元穴

    • 氣海穴– 臍下1.5寸

    • 關元穴– 臍下3寸

    • 溫敷為佳

    便秘、腹脹

    • 合谷• 足三里• 上巨虛

    – 足三里下3寸• 下巨虛

    – 上巨虛下3寸• 支溝

    – 腕背橫紋後三寸

  • 2015/11/25

    19

    便秘、腹脹

    • 天樞– 臍中旁2寸

    • 大橫– 臍旁開4寸

    語言不利、吞嚥功能障礙

    • 舌三針– 上廉泉(舌骨與下巴尖中間)、及左右旁開各0.8寸。

  • 2015/11/25

    20

    失眠

    • 內關穴、三陰交穴、神門穴

    內關心胸胃

    • 內關穴• 主治:胸悶、心悸、嘔吐不止、想吐又吐不出來、暈車、安眠、偏頭痛、胃痛等。

  • 2015/11/25

    21

    內關心胸胃

    • 手腕上的橫紋上兩寸(約三個手指)之距離,在兩筋之間。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