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

7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仅以言必称内藤及会通论等为例 张邦炜 内容提要唐宋变革是个较为复杂的论题只怕很难以一字蔽之唐宋变 革论各式各样然而如今学者每提及唐宋变革论大有言必称内藤湖南之势其实日本学 界有京都学派与东京学派之分并非内藤假说一统天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学者 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且源远流长岂能数典忘祖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包伟民 新近提出的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革论不是颠覆而是补充和完善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 相辅相成兼容互补相得益彰关键词唐宋变革论 内藤湖南 唐宋会通论 作者简介张邦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北京,100037;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成都,610066, 邮箱:bwzhang855@ 126 com。 学友陈鹤对本文有所贡献唐宋变革论在我国曾有宋代社会继续发展与宋代社会停滞僵化两说分别以白寿彝任继愈为代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继续发展说取代停滞僵化说居于主导地位但阐释多种多样参见张邦炜唐宋变革论与宋代社会史研究》,李华瑞主编:《“ 唐宋变 论的由来与发展》,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 年版1—62 周云逸:《 宋代发生了一场城市革命》,《 中华读书报》2016 17 13 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具有划阶段意义的社会变革至迟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已基本成为 我国学界的共识多年来围绕这一论题争议颇多涉及变革的属性程度起始路标等诸多问题而形成各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的多种唐宋变革论但从总体上根本否定唐宋变革论的研究者仿佛极 近期唐宋变革论似乎遇到颠覆性质疑有鉴于此草成本文谈些感想从是还是说起 唐宋变革是个较为复杂的论题唐宋变革论又各式各样只怕很难以一字蔽之些日子有篇访谈录在网上盛传:《 唐宋变革论错在哪》( 以下简称错在哪》)。 标题相当吸引眼球加之受访者是一位当今在中古史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于是访谈录收到奇效点击率甚高因访 谈录谈及陈寅恪唐长孺田余庆刘子健张广达等大家在习惯于浅阅读的某些读者中又流传:“ 寅恪等大家都是唐宋变革论的反对者。” 该访谈录公布稍前已有一篇书评颇受关注宋代发生了 一场城市革命》, 据说同样对唐宋变革论持否定态度学友推荐立即阅读一读便发现访 谈录书评与受访者书作者的原意不尽相符受访者并未一概否定唐宋变革论访谈录居然题为错在哪》。 一查方知此标题系某编者所为访谈录原载于 2016 29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题为陆扬谈唐宋变革论》。 《 澎湃新闻布这篇访谈录标题是唐宋变革论究竟是怎么回事》,与受访者的原意吻合日前有幸偶遇陆扬教 虽未暇深谈但他证实:《 错在哪的标题和他无关与其原意不符不仅标题被误改访谈录中的 个别文字只怕也有记录之误下面两句话就比较明显其一,“ 陈寅恪从来没有关心过中唐”。 众所 周知陈老有关中唐的论著颇多其中最著名者当推元白诗笺证稿》;其二陈寅恪好像没有中唐 · ·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Aug-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 中国经济史研究(变革)论’这个说法”。①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lowast

mdashmdashmdash仅以言必称内藤及会通论等为例

张邦炜

内容提要唐宋变革是个较为复杂的论题只怕很难以ldquo对rdquo或ldquo错rdquo一字蔽之 唐宋变

革论各式各样然而如今学者每提及唐宋变革论大有言必称内藤湖南之势 其实日本学

界有京都学派与东京学派之分并非ldquo内藤假说rdquo一统天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学者

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且源远流长岂能数典忘祖 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 包伟民

新近提出的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革论不是颠覆而是补充和完善 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

相辅相成兼容互补相得益彰关键词唐宋变革论  内藤湖南  唐宋会通论

[作者简介]   张邦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北京100037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成都610066

邮箱bwzhang855 1261049008 com

lowast  学友陈鹤对本文有所贡献

①  唐宋变革论在我国曾有宋代社会继续发展与宋代社会停滞僵化两说分别以白寿彝任继愈为代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继续发展说取代停滞僵化说居于主导地位但阐释多种多样 参见张邦炜《唐宋变革论与宋代社会史研究》李华瑞主编《ldquo唐宋变

革rdquo论的由来与发展》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mdash62 页

②  周云逸《宋代发生了一场ldquo城市革命rdquo吗》《中华读书报》2016 年 2 月 17 日第 13 版

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具有划阶段意义的社会变革至迟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已基本成为

我国学界的共识 多年来围绕这一论题争议颇多涉及变革的属性程度起始路标等诸多问题因而形成各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的多种唐宋变革论①但从总体上根本否定唐宋变革论的研究者仿佛极

少 近期唐宋变革论似乎遇到颠覆性质疑 有鉴于此草成本文谈些感想

一从是ldquo对rdquo还是ldquo错rdquo说起

唐宋变革是个较为复杂的论题唐宋变革论又各式各样只怕很难以ldquo对rdquo或ldquo错rdquo一字蔽之 前

些日子有篇访谈录在网上盛传《唐宋变革论错在哪》(以下简称《错在哪》) 标题相当吸引眼球加之受访者是一位当今在中古史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于是访谈录收到奇效点击率甚高 因访

谈录谈及陈寅恪唐长孺田余庆刘子健张广达等大家在习惯于浅阅读的某些读者中又流传ldquo陈寅恪等大家都是唐宋变革论的反对者rdquo该访谈录公布稍前已有一篇书评颇受关注即《宋代发生了

一场ldquo城市革命rdquo吗》②据说同样对唐宋变革论持否定态度 学友推荐立即阅读 一读便发现访谈录书评与受访者书作者的原意不尽相符

受访者并未一概否定唐宋变革论访谈录居然题为《错在哪》 一查方知此标题系某编者所为访谈录原载于 2016 年 5 月 29 日《东方早报middot上海书评》题为《陆扬谈唐宋变革论》 《澎湃新闻》发布这篇访谈录标题是《唐宋变革论究竟是怎么回事》与受访者的原意吻合 日前有幸偶遇陆扬教

授虽未暇深谈但他证实《错在哪》的标题和他无关与其原意不符 不仅标题被误改访谈录中的

个别文字只怕也有记录之误 下面两句话就比较明显其一ldquo陈寅恪从来没有关心过中唐rdquo 众所

周知陈老有关中唐的论著颇多其中最著名者当推《元白诗笺证稿》其二陈寅恪ldquo好像没有lsquo中唐

middot07middot

(变革)论rsquo这个说法rdquo① 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ldquo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

者亦莫不如此rdquo②也记得张泽咸曾引经据典以此作为重要依据之一认为唐宋之际变革论ldquo还不

如唐中叶变革说有力rdquo③ 上面两句话似乎不应出于受访者之口至于ldquo陈寅恪等大家都是唐宋变革论的反对者rdquo更是出自某些读者的误会 据我所知唐长孺

田余庆因其研究重点不在宋代并未对唐宋变革论公开发表否定或肯定的意见 而张广达则是唐宋

变革论的阐释者且颇有深度④ 对于将陈寅恪的中唐变革论与唐宋变革论对立起来柳立言已指

出ldquo这恐怕是误解因为内藤湖南宫崎市定等人大多主张lsquo唐宋变革rsquo的起点是中唐rdquo⑤中唐变革

论与唐宋变革论其实是一回事前者是就其起点而言 刘子健固然是两宋之交变革论的倡导者但其同时又是唐宋变革论的赞成者 刘氏曾说ldquo从宋代开始中国已经步入近代时期阶级区分远不

及唐代以前那样严格硬性阶级之间的流动性比较大世族没落平民式的家族抬头都和近代社会

相像或相近rdquo⑥在我看来其中ldquo近代rdquo一类的词句未免欠妥 但刘子健并不反对唐宋变革论应无

疑问 此事并不奇怪如王瑞来便既主张宋元变革论又认同唐宋变革论 他说ldquo唐宋变革论与宋

元变革论并不矛盾对立rdquo⑦

至于前面提到的书评恕我直言只怕有将书作者包伟民塑造为唐宋变革论的反对者之嫌 书

评反复说唐宋变革论者如何认为书作者又如何另有主张将两者置于绝对对立的境地 在我的印

象中包伟民是一位相当标准的唐宋变革论者 他指出ldquo中外史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唐宋之

际构成了中国传统历史发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期rdquo⑧并从财政史角度梳理出ldquo赵宋以降之新局

面rdquo的 3 个重要表现 近年他又是李华瑞主编《ldquo唐宋变革rdquo论的由来和发展》一书的参与者之一著有《唐宋转折视野下的赋役制度研究》一文⑨ ldquo转折rdquo只怕不是ldquo变革rdquo的反义词应当是其近义

词 包伟民新近又说ldquo如何理解对待lsquo唐宋变革rsquo这个概念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rdquo104877810486491048658

《宋代城市研究》一书创见颇多但并非颠覆旧说之作 书作者说ldquo发展范式(除加藤的坊市制

度崩溃论而外还包括伊懋可的宋代城市革命说)有着充分的依据是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归纳 本

书遵循前贤的这一思路试图有所推进rdquo他所反对的是ldquo范式过度强化rdquo但仍对唐宋之际城市所发

生的革命性变化持肯定态度 此书的最后一段话是ldquo总之经过自中唐以来长达两三百年的历史演

进大致到南宋时期中国的传统城市终于进入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并由此建构了此后近千年的基

本格局rdquo104877810486491048659而书评则说《宋代城市研究》一书ldquo从城市史研究切入揭示了宋史研究范式转向的路

径mdashmdashmdash从片面的唐宋变革论转向更为客观的唐宋会通论并提供了精彩的研究范例rdquo 唐宋会通论

middot1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①②

④⑤

⑦⑧

⑨104877810486491048658104877810486491048659

饶佳荣《陆扬谈唐宋变革论》《东方早报middot上海书评》2016 年 5 月 29 日陈寅恪《论韩愈》(原载《历史研究》1954 年第 2 期)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85mdash

297 页张泽咸《ldquo唐宋变革rdquo论若干问题的质疑》中国唐史学会编《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1mdash

23 页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mdash71 页柳立言《何谓ldquo唐宋变革rdquo》(原载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中华文史论丛》第 1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5mdash171

页)收入氏著《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3mdash42 页全汉昇《略论宋代经济的进步》附ldquo刘子健发言rdquo(原载台北《大陆杂志》第 28 卷第 2 期1963 年)收入氏著《中国经济史

研究》(下)台北稻香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54mdash558 页王瑞来《近世中国从唐宋变革到宋元变革》ldquo自序rdquo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2 页包伟民《宋代财政史研究述评》包伟民主编《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mdash2000》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330mdash

331 页包伟民《唐宋转折下的赋役制度研究》李华瑞主编《ldquo唐宋变革rdquo论的由来与发展》第 263mdash277 页于淑娟《如何探索ldquo大宋史rdquo研究的新可能》http www1049008 thepaper1049008 cn newsDetail_forward_15345592017 年 1 月 6 日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39125395 页

与变革论究竟是什么关系 是ldquo转向rdquo还是ldquo正向rdquo 留待后文再议 矫枉难免过正但从此极端跳向

彼极端终究不宜

二谁将内藤奉为圭臬

我个人认为而今对唐宋变革论的最大误解莫过于每提及唐宋变革言必称内藤湖南将一切

唐宋变革论均视为ldquo内藤假说rdquo①影响所致把所有唐宋变革论者都看作ldquo内藤假说rdquo的信徒 访问者

与书评作者便具有这种倾向 前者称ldquo内藤湖南提倡的唐宋变革论影响极大rdquo后者更是说内藤的

唐宋变革论ldquo直至今天依然被宋史研究界奉为圭臬rdquoldquo影响极大rdquoldquo奉为圭臬rdquo之说只怕不妥 仅就日本学界而言就不是ldquo内藤假说rdquo一统天下绝非

独此一家别无他店 我们应当知道日本学界曾有以内藤湖南宫崎市定为代表的京都学派和以前

田直典周藤吉之为代表的东京学派之争 他们虽然都主张唐宋变革但并不相同 前田的ldquo宋代中

世说rdquo与内藤的ldquo宋代近世说rdquo针锋相对周藤的ldquo宋代农奴说rdquo与宫崎的ldquo宋代自由佃农说rdquo互不相

让 加藤繁是东京学派开山祖师白鸟库吉的弟子与内藤不是一回事 书评作者只怕仅知其一而不

知其二有将加藤与内藤混为一谈之嫌 2006 年 6 月 19 日加藤的弟子斯波义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

古代史研究中心座谈唐宋变革 在回答提问时斯波直言不讳ldquo这一点我和日本京都学派(内藤虎

次郎)的看法很不同rdquo这不免让人怀疑某些言必称内藤者对于日本学界乃至ldquo内藤假说rdquo究竟知道

多少 曾到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对日本学界了解较深的虞云国指出ldquo支持其唐宋变革说或宋代近

世说的整个内藤中国史观却脱不开他的时代与立场的烙印rdquo②如果对其ldquo烙印rdquo略有所知相信更

不会将其奉为圭臬③

尤其应当正视唐宋变革论在我国学界源远流长不是舶来品并非纯粹属于所谓ldquo东洋教条rdquo以下四点即是其证

其一ldquo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不是日本学者而是南宋史家郑樵rdquo④几年前我曾如是说 我们

不应当忘记郑樵有句名言ldquo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

于谱系rdquoldquo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rdquo⑤这不是简单的史料而是精辟的史论 岂

止郑樵一人而已在他之前有沈括在他之后如王明清胡应麟顾炎武等人均对唐宋变革有所洞

察 沈括侧重婚姻习俗的变化隋唐ldquo重族望rdquo士庶不通婚ldquo其俗至唐末方渐衰息rdquo⑥ 王明清着眼

高门士族的衰败ldquo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珪组世为显著 至本朝绝无闻人rdquo⑦

胡应麟披露门阀制度的崩溃ldquo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谱牒之学遂绝不传rdquo⑧顾炎武揭示土地私有

的演进土地占有者在汉朝唐朝被贬称为ldquo豪民rdquo ldquo兼并之徒rdquoldquo宋已下则公然号为lsquo田主rsquo矣rdquo⑨

诸如此类的论述均表明唐宋在中国唐宋变革论的根不在外国也在中国 我们岂有数典忘祖

之理

middot2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

ldquo内藤假说rdquo是欧美学界对内藤唐宋变革论的称呼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有时加以借用虞云国《两宋历史文化丛稿》ldquo自序rdquo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4 页参见杨栋梁《在常识与良知之间mdashmdashmdash国策学者内藤湖南的ldquo支那论rdquo》《史学月刊》2014 年第 7 期张邦炜《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及其他》《中国史研究》2010 年第 1 期[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middot氏族略第一middot氏族序》北京中华书局 1995 年版第 1 页[宋]沈括《梦溪笔谈》卷 24《杂志一》胡静宜整理朱易安等主编《全宋笔记》第 2 编第 3 册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6 年

版第 183 页[宋]王明清《挥麈录》前录卷 2北京中华书局 1961 年版第 20 页[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 39《华阳博议下》北京中华书局 1958 年版第 515 页[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卷 10《苏松二府田赋之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813

页 顾炎武此说不甚准确 ldquo田主rdquo之称在唐代已有之 唐人颜师古注《汉书》卷 24 上《食货志上》 (北京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1138 页)曰ldquo豪民田主也rdquo这一称呼到宋代更普遍

其二20 世纪前半期近代学科体系建立以后我国主张唐宋变革论的史家甚多或可以夏曾佑吕思勉钱穆等人为代表 夏曾佑与内藤系并世之人主张有相似之处 夏氏认为ldquo自宋至今为近

古之世rdquo①两人相识且相交内藤对夏氏ldquo多有褒赞rdquoldquo从其书中获得某些启发引起思想共鸣rdquo②

照此看来即便不是内藤受夏氏启发至少也是相互影响 据虞云国研究吕思勉ldquo对唐宋之际中国

历史有一个重大变化的基本观点从未改变和动摇过rdquo虞云国对吕老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的关系持审慎态

度他说ldquo不能断定是否受到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影响rdquo③钱穆当年对唐宋变革论述最多 研究者

称钱穆的ldquo近代rdquo说与内藤的ldquo近世rdquo论系ldquo不谋而合rdquoldquo并没有发现钱穆直接或间接受到过内藤湖

南的影响rdquo④ 如果定要追根溯源钱穆的唐宋变革论很可能来源于其崇敬的前辈学者夏曾佑和恩师

吕思勉 吕思勉是《国史大纲》初版的审订者 钱穆称吕老对他有ldquo特加赏识之恩rdquo⑤ 可见即使

就这一阶段的情形而言所谓ldquo内藤假说rdquoldquo影响极大rdquo一说也难以成立其三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我国历史学大体处于独立自主锁闭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有两点特

别值得注意一是我国学者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与日本学者明显不同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古代史学界开展了一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的讨论涌现出不少唐宋变革论 其中以侯

外庐的论述最具代表性 1959 年侯老接连发表《中国封建制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

特征》⑥《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纲领口号的发展》⑦两篇论文每篇均达数万字之多侯老是当年我国历史学界的ldquo五老rdquo⑧之一其威望之高权威性之强影响力之大在今天是无法想

象的 于是唐宋变革几成定论 1960 年胡如雷《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一文问世⑨

他后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104877810486491048658一书第五编ldquo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分期rdquo中对其唐宋变革论有更

充分的阐释和进一步拓展 侯老以及胡氏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注重经济基础突出阶级

斗争与内藤宫崎等人并无因袭关系是ldquo两股道上跑的车rdquo 以侯老等为代表的唐宋变革论或可

称为我国学界的学术基因 二是对ldquo内藤假说rdquo持批判态度且火力相当猛烈 1963 年中国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内部读物供批判用 编者在ldquo前言rdquo部分批判宫崎ldquo故意歪曲中国历史的发展rdquoldquo建立起一套荒谬的中国历史分期说rdquo其主要论据

之一是内藤宫崎ldquo断言中国自lsquo唐宋以来资本主义成份即日益发展rsquo至宋代lsquo资本主义rsquo已很发

达rdquo104877810486491048659 由于《选集》系内部读物在学界流布不广所收论文有限宫崎的代表作《东洋的近世》《从部

曲走向佃户》未收入其四ldquo内藤假说rdquo正式传入我国为时甚晚传入后赞同者极少 1981 年夏应元发表《内藤湖南

的中国史研究》一文以后104877810486491048660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在我国学界才渐渐广为人知 国内学者读到日本

学者的代表作如内藤《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之类则迟至刘俊文主编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

译middot通论》于 199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之后 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传入我国后学界反映不是一致

middot3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04877810486491048658104877810486491048659104877810486491048660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民国丛书》第 2 编第 73 册上海书店 1990 年版第 5 页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年版第 8899 页虞云国《论吕思勉的宋史观》《史林》2007 年第 6 期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第 115 页钱穆《八十忆双亲middot师友杂忆》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年版第 58mdash62 页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 4 卷第 1 章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历史研究》1959 年第 4 期ldquo五老rdquo指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是当年我国五大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胡如雷《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原载《史学月刊》1960 年第 7 期)收入氏著《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24mdash344 页 按题目改为《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381mdash421 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ldquo前言rdquo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mdash11 页夏应元《内藤湖南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 年第 2 期

叫好而是很难认同 有学者说ldquo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期学说是企图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范围这一

努力的产物 大致而言其所谓lsquo古代rsquo相当于奴隶社会所谓lsquo中世rsquo相当于lsquo封建时代rsquolsquo近世rsquo是指资本主义 无论是将晚唐视作lsquo古代rsquo(即奴隶社会)还是将宋代视为lsquo近世rsquo都是我们无法认同

的rdquo①还有学者如实指出ldquo大多数中国学者既不赞成(笔者注宫崎的宋代)自由佃农说也不认同

(笔者注周藤的宋代)农奴论rdquo② 此外如内藤将六朝至唐中叶称为ldquo贵族时代rdquo把当时的政治称

为ldquo贵族政治rdquo之类③晚周之后何来贵族我国学者均感到不可思议事情原本很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言必称内藤的情形呢 或许与接受过程有关 而今活跃在第一

线的宋史学者大多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才开始研习历史他们对唐宋变革论的由来和发展知之

不多首先听说的是ldquo内藤假说rdquo于是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积久成习很难扭转 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开始研习历史者其情况则大不相同 以本人为例高中生时代就知道唐宋变革论 当年所读历

史教材系前辈史家陈乐素汪篯王永兴等所编侯外庐邓广铭等撰文给予积极评价称赞这套教材

ldquo严肃而审慎rdquo④ 按照教材所讲唐代中叶均田制瓦解随后府兵制崩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宋代不再恢复均田制这就叫做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论并不玄妙原本如此实在只怕是很难被颠覆上大学后得以加深读研究生时刻骨铭心 1962 年我在金宝祥老师指导下写成并发表了第一篇宋

史习作《论宋代的官田》 此文第一句话就是ldquo中唐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革 宋代是沿

着中唐以后的路线发展的rdquo⑤因而本人自称ldquo较为固执的唐宋变革论者rdquo一再声言我的唐宋变革

论的形成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没有任何关系 1963 年以后开始陆续接触并阅读宫崎乃至内藤等日本学

者的论著 我的态度不是视而不见全然拒绝而是有鉴别地加以吸取有批判地予以利用 如我赞

成宫崎宋代是ldquo看不见篡夺rdquo的时代一说⑥认为此说与史实大体相符 至于引用宫崎《从部曲走向

佃户》一文⑦其实是为我所用抽象认同具体否定 在我的概念里部曲不是农奴而是荫附农民佃户不是自由佃农而是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并未完全获得人身自由的租佃农民与宫崎有实质性的

区别 此后我从婚姻关系学校制度等方面论述唐宋变革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并无多少干系前者直接

继承沈括郑樵之说后者则源于吕思勉 吕老说ldquo国子学与太学初本是二后乃合而为一rdquo⑧此

言对我启发很大 至于在课堂上我主要介绍的是改进版的胡如雷之说同时对日本学者的两种唐

宋变革论也略作简介强调的是ldquo道不同不相为谋rdquo中国学者的ldquo口径rdquo与日本学者是不同的 这些相信学生们会记得 忆及这些往事我不免要问究竟谁将ldquo内藤假说rdquo奉为圭臬

三纠偏补弊的若干正解

20 世纪与 21 世纪之交唐宋变革论又ldquo热rdquo起来随之出现了一些应当反思的偏向和弊端 其主

middot4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①②

⑤⑥

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 页张雨《契约选择与效率分析唐宋租佃关系新探》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 1 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15 年版第 99 页[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北京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10mdash18 页侯外庐《介绍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邓广铭《介绍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历

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张邦炜《论宋代的官田》《甘肃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 年第 4 期[日]宫崎市定《宋元的经济状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30 页[日]宫崎市定《从部曲走向佃户》刘俊文主编索介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五代宋元》北京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1mdash71 页吕思勉《燕石续札》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132 页

要表现是对唐宋变革论作夸大化引申和断裂化处理 继柳立言等学者之后①包伟民与陆扬相继站

出来纠偏补弊 他们对唐宋变革论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正解本人深受教益ldquo唐宋变革是个筐一切变化往里装rdquo将唐宋变革的范围无限放大这种偏向较为常见 陆扬反

对胡乱贴标签他在访谈录中说ldquo唐宋变革论如今时常沦为一种分析古代社会变迁的lsquo方便法门rsquo对唐宋这段时期很多复杂的现象学者在提供解释时往往贴上一个lsquo唐宋变革rsquo的标签rdquo并指明其后

果ldquo这就逐渐形成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惰性从而使唐宋变革论这一概念失去解释的力度甚至对未

来的研究产生误导rdquo这一偏向被研究者们称为泛化 它之所以产生只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唐宋变

革视为解释唐宋历史的唯一模式所致 邓小南荣新江正确地指出ldquo就唐宋时期长达六七个世纪的

历史进程而言lsquo唐宋变革rsquo显然不是唯一的认识角度rdquo②ldquo事不孤起必有其邻rdquo③一方面唐宋变

革固然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如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的崩溃三者在时间上虽然并不同步但紧密

相联都是唐宋变革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唐宋时期所发生的变化甚多如南食和北食两大饮食系

统的形成起坐方式的改变(从席地而坐到垂脚而坐)之类虽然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但与

社会变革并无多少关联不应将其纳入唐宋变革的范围之内唐宋变革不是突变而是渐变 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并非翻天覆地的社

会革命而是一渐进过程很难一刀两断 探究唐宋变革宜用过程论 陆扬在访谈录中说得对ldquo以前往往认为宋代是反五代的其实宋代对五代也有很大的继承性rdquo并举例以证明之ldquo五代为后来施

行文治奠定了一个基础rdquo 的确五代重武轻文只是概而言之 五代某些统治者有重文的一面如梁太祖朱温号称ldquo优待文士rdquo④后周枢密副使翟光邺ldquo好聚书重儒者rdquo⑤北汉主刘承钧ldquo益重儒

者rdquo⑥ 再如书院兴于唐盛于宋宋代书院的开创者窦禹钧戚同文严格说来是两位五代人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 邓小南荣新江认为唐宋两代既ldquo存在着明显的反差rdquo又具有

ldquo连续性rdquo⑦ 他们将唐宋时代称为ldquo延续与更革rdquo的时代是相当准确的 从前研究者们探讨唐宋变

革往往采用唐宋对比法本人即是一例 我早年所著《婚姻与社会middot宋代》 (成都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开篇就说ldquo本书将采取把宋代同以唐代为主的前代相对比的方法rdquo而今反思对比法的长处

或许在于凸现更革而弊端则在于忽略延续局限性大不甚可取 我要感谢书评作者是她的评介

引起了我对唐宋会通论的重视 包伟民在《宋代城市研究》一书中所倡导的唐宋会通论可谓纠正唐

宋断裂化偏向的一剂良方妙药很值得传扬和推广 我的理解稍有不同的是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

革论不是简单的否定颠覆而是正面的充实提升不是唐宋变革论的转向而是其正向 正如包伟

民本人所说他的思路是ldquo因袭与变革并重rdquo⑧ 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即因袭论并无抵牾之处两者相辅相成兼容互补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书作者与受访者对理论预设或前提预设均颇有微词 尤以书作者为甚他较为明确地反对ldquo强烈的理论预设rdquo和ldquo明显的目的论取向rdquo⑨ 何谓理论预设我理解不透似乎主

middot5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柳立言《何谓ldquo唐宋变革rdquo》一文称ldquolsquo唐宋变革rsquo是一种历史分期rdquo所谓变革ldquo不是一般的转变而是一些巨变这些巨变

有一个特色就是它们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等造成lsquo根本的改变rsquordquo 他强调不应混淆ldquo唐宋变革rdquo与ldquo唐宋变化rdquo不能在ldquo唐宋变革

期rdquo与ldquo唐宋时期rdquo之间划等号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2 页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 1《梁太祖优待文士》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387mdash

2389 页《旧五代史》卷 129《翟光邺传》北京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698 页《新五代史》卷 70《东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868 页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1mdash2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73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6 页

要是指欧洲历史的概念和框架以致不惜削中国历史实际之足适欧洲历史框架之履 无可否认宫崎对此有所警觉他说ldquo欧洲是世界全体中的一个特殊地域不言自明 把特殊地域的历史发展模

型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其他地域自然有很大的危险rdquo①然而在其论著中用欧洲模型解释中国历史

之处并不少见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中国既无欧洲ldquo黑暗的中世纪rdquo又无后来伟大的文艺复兴 宫

崎有意无意地把魏晋隋唐类比欧洲的中世纪认为其时ldquo文化停滞欠缺灿烂光辉rdquo十分明确地将宋

代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更有甚者把中国历史上的ldquo五胡乱华rdquo与欧洲历史上的蛮族入侵相提

并论 宫崎说ldquo东洋的文艺复兴比西洋的文艺复兴早三个世纪rdquo他笔下的宋代不乏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的影子如宋代皇帝代表民众犹如欧洲近世国王与第三等级的关系之类 包括本人在内的我

国某些学人似乎也或多或少沾染这一倾向如按照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情形来理解乃至解释宋代的

城市城市居民和市民文艺 这可能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其优势或许

在于旁观者清敏感性强其劣势可能在于隔靴搔痒偏离实情 就学术水准而论内藤宫崎可谓外

国学者中难得的佼佼者他们有不少精妙的假说乃至论断但依然难以完全避免其劣势 与欧洲相

比中国古代的城市兴起甚早往往是政治中心军事城堡工商业都会的三位一体其政治性大于经

济性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这一特性在宋代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宫崎则认为ldquo宋代都市几乎变

为完全的商业都市rdquo无疑与史实不符 宋代皇帝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肩负者士大夫一方面对皇帝

具有依附性另方面又不时表现出ldquo从道不从君rdquoldquo以道驭君rdquo的铁骨和傲气绝非百依百顺 宫崎则

宣称宋代ldquo士大夫阶层有如羊一样顺从天子rdquo显然片面性极大 某些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唐宋社会

变革之巨超越春秋战国时期断言ldquo宋朝是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rdquo②读者只能怀疑是否译文有

误 我国学者理当学人所长避人所短发扬自身固有的天然优势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ositive Sol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ngSong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ds Must Be Called Naito Konan

and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Zhang Bangwei

AbstractTangSong transition is a more complex topic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it is ldquo rightrdquo orldquowrongrdquo1049008 The theory has a wide range of styles but great words will be called Naito Konan when thescholars mention it1049008 In fact Japanese scholars have the Kyoto and the Tokyo school of thoughts ldquoNaitohypothesisrdquo is not unified1049008 Most noteworthy Chinese scholars have our own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that has a long history so we can1049011t forget the number of ancestors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is notbroken but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1049008 Bao Weimin recently proposed the theory of TangSongintegration104900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 is not the subversion of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but thecomplement and perfection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and integration are compatible andcomplementary which brings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Key Words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Naito Konan Theory of TangSong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丰若非)

middot6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第 153mdash242 页 以下凡引宫崎

所言皆出自此文[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mdashmdashmdash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 页 王曾瑜认为唐

宋时代ldquo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rdquo参见《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页 他的估计或许又偏低

Page 2: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 中国经济史研究(变革)论’这个说法”。①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

(变革)论rsquo这个说法rdquo① 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ldquo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

者亦莫不如此rdquo②也记得张泽咸曾引经据典以此作为重要依据之一认为唐宋之际变革论ldquo还不

如唐中叶变革说有力rdquo③ 上面两句话似乎不应出于受访者之口至于ldquo陈寅恪等大家都是唐宋变革论的反对者rdquo更是出自某些读者的误会 据我所知唐长孺

田余庆因其研究重点不在宋代并未对唐宋变革论公开发表否定或肯定的意见 而张广达则是唐宋

变革论的阐释者且颇有深度④ 对于将陈寅恪的中唐变革论与唐宋变革论对立起来柳立言已指

出ldquo这恐怕是误解因为内藤湖南宫崎市定等人大多主张lsquo唐宋变革rsquo的起点是中唐rdquo⑤中唐变革

论与唐宋变革论其实是一回事前者是就其起点而言 刘子健固然是两宋之交变革论的倡导者但其同时又是唐宋变革论的赞成者 刘氏曾说ldquo从宋代开始中国已经步入近代时期阶级区分远不

及唐代以前那样严格硬性阶级之间的流动性比较大世族没落平民式的家族抬头都和近代社会

相像或相近rdquo⑥在我看来其中ldquo近代rdquo一类的词句未免欠妥 但刘子健并不反对唐宋变革论应无

疑问 此事并不奇怪如王瑞来便既主张宋元变革论又认同唐宋变革论 他说ldquo唐宋变革论与宋

元变革论并不矛盾对立rdquo⑦

至于前面提到的书评恕我直言只怕有将书作者包伟民塑造为唐宋变革论的反对者之嫌 书

评反复说唐宋变革论者如何认为书作者又如何另有主张将两者置于绝对对立的境地 在我的印

象中包伟民是一位相当标准的唐宋变革论者 他指出ldquo中外史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唐宋之

际构成了中国传统历史发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期rdquo⑧并从财政史角度梳理出ldquo赵宋以降之新局

面rdquo的 3 个重要表现 近年他又是李华瑞主编《ldquo唐宋变革rdquo论的由来和发展》一书的参与者之一著有《唐宋转折视野下的赋役制度研究》一文⑨ ldquo转折rdquo只怕不是ldquo变革rdquo的反义词应当是其近义

词 包伟民新近又说ldquo如何理解对待lsquo唐宋变革rsquo这个概念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rdquo104877810486491048658

《宋代城市研究》一书创见颇多但并非颠覆旧说之作 书作者说ldquo发展范式(除加藤的坊市制

度崩溃论而外还包括伊懋可的宋代城市革命说)有着充分的依据是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归纳 本

书遵循前贤的这一思路试图有所推进rdquo他所反对的是ldquo范式过度强化rdquo但仍对唐宋之际城市所发

生的革命性变化持肯定态度 此书的最后一段话是ldquo总之经过自中唐以来长达两三百年的历史演

进大致到南宋时期中国的传统城市终于进入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并由此建构了此后近千年的基

本格局rdquo104877810486491048659而书评则说《宋代城市研究》一书ldquo从城市史研究切入揭示了宋史研究范式转向的路

径mdashmdashmdash从片面的唐宋变革论转向更为客观的唐宋会通论并提供了精彩的研究范例rdquo 唐宋会通论

middot1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①②

④⑤

⑦⑧

⑨104877810486491048658104877810486491048659

饶佳荣《陆扬谈唐宋变革论》《东方早报middot上海书评》2016 年 5 月 29 日陈寅恪《论韩愈》(原载《历史研究》1954 年第 2 期)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85mdash

297 页张泽咸《ldquo唐宋变革rdquo论若干问题的质疑》中国唐史学会编《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1mdash

23 页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mdash71 页柳立言《何谓ldquo唐宋变革rdquo》(原载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中华文史论丛》第 1 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5mdash171

页)收入氏著《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3mdash42 页全汉昇《略论宋代经济的进步》附ldquo刘子健发言rdquo(原载台北《大陆杂志》第 28 卷第 2 期1963 年)收入氏著《中国经济史

研究》(下)台北稻香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54mdash558 页王瑞来《近世中国从唐宋变革到宋元变革》ldquo自序rdquo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2 页包伟民《宋代财政史研究述评》包伟民主编《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mdash2000》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330mdash

331 页包伟民《唐宋转折下的赋役制度研究》李华瑞主编《ldquo唐宋变革rdquo论的由来与发展》第 263mdash277 页于淑娟《如何探索ldquo大宋史rdquo研究的新可能》http www1049008 thepaper1049008 cn newsDetail_forward_15345592017 年 1 月 6 日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39125395 页

与变革论究竟是什么关系 是ldquo转向rdquo还是ldquo正向rdquo 留待后文再议 矫枉难免过正但从此极端跳向

彼极端终究不宜

二谁将内藤奉为圭臬

我个人认为而今对唐宋变革论的最大误解莫过于每提及唐宋变革言必称内藤湖南将一切

唐宋变革论均视为ldquo内藤假说rdquo①影响所致把所有唐宋变革论者都看作ldquo内藤假说rdquo的信徒 访问者

与书评作者便具有这种倾向 前者称ldquo内藤湖南提倡的唐宋变革论影响极大rdquo后者更是说内藤的

唐宋变革论ldquo直至今天依然被宋史研究界奉为圭臬rdquoldquo影响极大rdquoldquo奉为圭臬rdquo之说只怕不妥 仅就日本学界而言就不是ldquo内藤假说rdquo一统天下绝非

独此一家别无他店 我们应当知道日本学界曾有以内藤湖南宫崎市定为代表的京都学派和以前

田直典周藤吉之为代表的东京学派之争 他们虽然都主张唐宋变革但并不相同 前田的ldquo宋代中

世说rdquo与内藤的ldquo宋代近世说rdquo针锋相对周藤的ldquo宋代农奴说rdquo与宫崎的ldquo宋代自由佃农说rdquo互不相

让 加藤繁是东京学派开山祖师白鸟库吉的弟子与内藤不是一回事 书评作者只怕仅知其一而不

知其二有将加藤与内藤混为一谈之嫌 2006 年 6 月 19 日加藤的弟子斯波义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

古代史研究中心座谈唐宋变革 在回答提问时斯波直言不讳ldquo这一点我和日本京都学派(内藤虎

次郎)的看法很不同rdquo这不免让人怀疑某些言必称内藤者对于日本学界乃至ldquo内藤假说rdquo究竟知道

多少 曾到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对日本学界了解较深的虞云国指出ldquo支持其唐宋变革说或宋代近

世说的整个内藤中国史观却脱不开他的时代与立场的烙印rdquo②如果对其ldquo烙印rdquo略有所知相信更

不会将其奉为圭臬③

尤其应当正视唐宋变革论在我国学界源远流长不是舶来品并非纯粹属于所谓ldquo东洋教条rdquo以下四点即是其证

其一ldquo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不是日本学者而是南宋史家郑樵rdquo④几年前我曾如是说 我们

不应当忘记郑樵有句名言ldquo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

于谱系rdquoldquo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rdquo⑤这不是简单的史料而是精辟的史论 岂

止郑樵一人而已在他之前有沈括在他之后如王明清胡应麟顾炎武等人均对唐宋变革有所洞

察 沈括侧重婚姻习俗的变化隋唐ldquo重族望rdquo士庶不通婚ldquo其俗至唐末方渐衰息rdquo⑥ 王明清着眼

高门士族的衰败ldquo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珪组世为显著 至本朝绝无闻人rdquo⑦

胡应麟披露门阀制度的崩溃ldquo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谱牒之学遂绝不传rdquo⑧顾炎武揭示土地私有

的演进土地占有者在汉朝唐朝被贬称为ldquo豪民rdquo ldquo兼并之徒rdquoldquo宋已下则公然号为lsquo田主rsquo矣rdquo⑨

诸如此类的论述均表明唐宋在中国唐宋变革论的根不在外国也在中国 我们岂有数典忘祖

之理

middot2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

ldquo内藤假说rdquo是欧美学界对内藤唐宋变革论的称呼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有时加以借用虞云国《两宋历史文化丛稿》ldquo自序rdquo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4 页参见杨栋梁《在常识与良知之间mdashmdashmdash国策学者内藤湖南的ldquo支那论rdquo》《史学月刊》2014 年第 7 期张邦炜《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及其他》《中国史研究》2010 年第 1 期[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middot氏族略第一middot氏族序》北京中华书局 1995 年版第 1 页[宋]沈括《梦溪笔谈》卷 24《杂志一》胡静宜整理朱易安等主编《全宋笔记》第 2 编第 3 册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6 年

版第 183 页[宋]王明清《挥麈录》前录卷 2北京中华书局 1961 年版第 20 页[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 39《华阳博议下》北京中华书局 1958 年版第 515 页[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卷 10《苏松二府田赋之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813

页 顾炎武此说不甚准确 ldquo田主rdquo之称在唐代已有之 唐人颜师古注《汉书》卷 24 上《食货志上》 (北京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1138 页)曰ldquo豪民田主也rdquo这一称呼到宋代更普遍

其二20 世纪前半期近代学科体系建立以后我国主张唐宋变革论的史家甚多或可以夏曾佑吕思勉钱穆等人为代表 夏曾佑与内藤系并世之人主张有相似之处 夏氏认为ldquo自宋至今为近

古之世rdquo①两人相识且相交内藤对夏氏ldquo多有褒赞rdquoldquo从其书中获得某些启发引起思想共鸣rdquo②

照此看来即便不是内藤受夏氏启发至少也是相互影响 据虞云国研究吕思勉ldquo对唐宋之际中国

历史有一个重大变化的基本观点从未改变和动摇过rdquo虞云国对吕老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的关系持审慎态

度他说ldquo不能断定是否受到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影响rdquo③钱穆当年对唐宋变革论述最多 研究者

称钱穆的ldquo近代rdquo说与内藤的ldquo近世rdquo论系ldquo不谋而合rdquoldquo并没有发现钱穆直接或间接受到过内藤湖

南的影响rdquo④ 如果定要追根溯源钱穆的唐宋变革论很可能来源于其崇敬的前辈学者夏曾佑和恩师

吕思勉 吕思勉是《国史大纲》初版的审订者 钱穆称吕老对他有ldquo特加赏识之恩rdquo⑤ 可见即使

就这一阶段的情形而言所谓ldquo内藤假说rdquoldquo影响极大rdquo一说也难以成立其三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我国历史学大体处于独立自主锁闭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有两点特

别值得注意一是我国学者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与日本学者明显不同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古代史学界开展了一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的讨论涌现出不少唐宋变革论 其中以侯

外庐的论述最具代表性 1959 年侯老接连发表《中国封建制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

特征》⑥《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纲领口号的发展》⑦两篇论文每篇均达数万字之多侯老是当年我国历史学界的ldquo五老rdquo⑧之一其威望之高权威性之强影响力之大在今天是无法想

象的 于是唐宋变革几成定论 1960 年胡如雷《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一文问世⑨

他后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104877810486491048658一书第五编ldquo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分期rdquo中对其唐宋变革论有更

充分的阐释和进一步拓展 侯老以及胡氏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注重经济基础突出阶级

斗争与内藤宫崎等人并无因袭关系是ldquo两股道上跑的车rdquo 以侯老等为代表的唐宋变革论或可

称为我国学界的学术基因 二是对ldquo内藤假说rdquo持批判态度且火力相当猛烈 1963 年中国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内部读物供批判用 编者在ldquo前言rdquo部分批判宫崎ldquo故意歪曲中国历史的发展rdquoldquo建立起一套荒谬的中国历史分期说rdquo其主要论据

之一是内藤宫崎ldquo断言中国自lsquo唐宋以来资本主义成份即日益发展rsquo至宋代lsquo资本主义rsquo已很发

达rdquo104877810486491048659 由于《选集》系内部读物在学界流布不广所收论文有限宫崎的代表作《东洋的近世》《从部

曲走向佃户》未收入其四ldquo内藤假说rdquo正式传入我国为时甚晚传入后赞同者极少 1981 年夏应元发表《内藤湖南

的中国史研究》一文以后104877810486491048660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在我国学界才渐渐广为人知 国内学者读到日本

学者的代表作如内藤《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之类则迟至刘俊文主编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

译middot通论》于 199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之后 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传入我国后学界反映不是一致

middot3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04877810486491048658104877810486491048659104877810486491048660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民国丛书》第 2 编第 73 册上海书店 1990 年版第 5 页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年版第 8899 页虞云国《论吕思勉的宋史观》《史林》2007 年第 6 期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第 115 页钱穆《八十忆双亲middot师友杂忆》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年版第 58mdash62 页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 4 卷第 1 章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历史研究》1959 年第 4 期ldquo五老rdquo指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是当年我国五大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胡如雷《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原载《史学月刊》1960 年第 7 期)收入氏著《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24mdash344 页 按题目改为《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381mdash421 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ldquo前言rdquo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mdash11 页夏应元《内藤湖南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 年第 2 期

叫好而是很难认同 有学者说ldquo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期学说是企图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范围这一

努力的产物 大致而言其所谓lsquo古代rsquo相当于奴隶社会所谓lsquo中世rsquo相当于lsquo封建时代rsquolsquo近世rsquo是指资本主义 无论是将晚唐视作lsquo古代rsquo(即奴隶社会)还是将宋代视为lsquo近世rsquo都是我们无法认同

的rdquo①还有学者如实指出ldquo大多数中国学者既不赞成(笔者注宫崎的宋代)自由佃农说也不认同

(笔者注周藤的宋代)农奴论rdquo② 此外如内藤将六朝至唐中叶称为ldquo贵族时代rdquo把当时的政治称

为ldquo贵族政治rdquo之类③晚周之后何来贵族我国学者均感到不可思议事情原本很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言必称内藤的情形呢 或许与接受过程有关 而今活跃在第一

线的宋史学者大多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才开始研习历史他们对唐宋变革论的由来和发展知之

不多首先听说的是ldquo内藤假说rdquo于是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积久成习很难扭转 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开始研习历史者其情况则大不相同 以本人为例高中生时代就知道唐宋变革论 当年所读历

史教材系前辈史家陈乐素汪篯王永兴等所编侯外庐邓广铭等撰文给予积极评价称赞这套教材

ldquo严肃而审慎rdquo④ 按照教材所讲唐代中叶均田制瓦解随后府兵制崩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宋代不再恢复均田制这就叫做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论并不玄妙原本如此实在只怕是很难被颠覆上大学后得以加深读研究生时刻骨铭心 1962 年我在金宝祥老师指导下写成并发表了第一篇宋

史习作《论宋代的官田》 此文第一句话就是ldquo中唐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革 宋代是沿

着中唐以后的路线发展的rdquo⑤因而本人自称ldquo较为固执的唐宋变革论者rdquo一再声言我的唐宋变革

论的形成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没有任何关系 1963 年以后开始陆续接触并阅读宫崎乃至内藤等日本学

者的论著 我的态度不是视而不见全然拒绝而是有鉴别地加以吸取有批判地予以利用 如我赞

成宫崎宋代是ldquo看不见篡夺rdquo的时代一说⑥认为此说与史实大体相符 至于引用宫崎《从部曲走向

佃户》一文⑦其实是为我所用抽象认同具体否定 在我的概念里部曲不是农奴而是荫附农民佃户不是自由佃农而是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并未完全获得人身自由的租佃农民与宫崎有实质性的

区别 此后我从婚姻关系学校制度等方面论述唐宋变革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并无多少干系前者直接

继承沈括郑樵之说后者则源于吕思勉 吕老说ldquo国子学与太学初本是二后乃合而为一rdquo⑧此

言对我启发很大 至于在课堂上我主要介绍的是改进版的胡如雷之说同时对日本学者的两种唐

宋变革论也略作简介强调的是ldquo道不同不相为谋rdquo中国学者的ldquo口径rdquo与日本学者是不同的 这些相信学生们会记得 忆及这些往事我不免要问究竟谁将ldquo内藤假说rdquo奉为圭臬

三纠偏补弊的若干正解

20 世纪与 21 世纪之交唐宋变革论又ldquo热rdquo起来随之出现了一些应当反思的偏向和弊端 其主

middot4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①②

⑤⑥

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 页张雨《契约选择与效率分析唐宋租佃关系新探》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 1 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15 年版第 99 页[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北京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10mdash18 页侯外庐《介绍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邓广铭《介绍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历

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张邦炜《论宋代的官田》《甘肃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 年第 4 期[日]宫崎市定《宋元的经济状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30 页[日]宫崎市定《从部曲走向佃户》刘俊文主编索介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五代宋元》北京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1mdash71 页吕思勉《燕石续札》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132 页

要表现是对唐宋变革论作夸大化引申和断裂化处理 继柳立言等学者之后①包伟民与陆扬相继站

出来纠偏补弊 他们对唐宋变革论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正解本人深受教益ldquo唐宋变革是个筐一切变化往里装rdquo将唐宋变革的范围无限放大这种偏向较为常见 陆扬反

对胡乱贴标签他在访谈录中说ldquo唐宋变革论如今时常沦为一种分析古代社会变迁的lsquo方便法门rsquo对唐宋这段时期很多复杂的现象学者在提供解释时往往贴上一个lsquo唐宋变革rsquo的标签rdquo并指明其后

果ldquo这就逐渐形成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惰性从而使唐宋变革论这一概念失去解释的力度甚至对未

来的研究产生误导rdquo这一偏向被研究者们称为泛化 它之所以产生只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唐宋变

革视为解释唐宋历史的唯一模式所致 邓小南荣新江正确地指出ldquo就唐宋时期长达六七个世纪的

历史进程而言lsquo唐宋变革rsquo显然不是唯一的认识角度rdquo②ldquo事不孤起必有其邻rdquo③一方面唐宋变

革固然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如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的崩溃三者在时间上虽然并不同步但紧密

相联都是唐宋变革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唐宋时期所发生的变化甚多如南食和北食两大饮食系

统的形成起坐方式的改变(从席地而坐到垂脚而坐)之类虽然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但与

社会变革并无多少关联不应将其纳入唐宋变革的范围之内唐宋变革不是突变而是渐变 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并非翻天覆地的社

会革命而是一渐进过程很难一刀两断 探究唐宋变革宜用过程论 陆扬在访谈录中说得对ldquo以前往往认为宋代是反五代的其实宋代对五代也有很大的继承性rdquo并举例以证明之ldquo五代为后来施

行文治奠定了一个基础rdquo 的确五代重武轻文只是概而言之 五代某些统治者有重文的一面如梁太祖朱温号称ldquo优待文士rdquo④后周枢密副使翟光邺ldquo好聚书重儒者rdquo⑤北汉主刘承钧ldquo益重儒

者rdquo⑥ 再如书院兴于唐盛于宋宋代书院的开创者窦禹钧戚同文严格说来是两位五代人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 邓小南荣新江认为唐宋两代既ldquo存在着明显的反差rdquo又具有

ldquo连续性rdquo⑦ 他们将唐宋时代称为ldquo延续与更革rdquo的时代是相当准确的 从前研究者们探讨唐宋变

革往往采用唐宋对比法本人即是一例 我早年所著《婚姻与社会middot宋代》 (成都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开篇就说ldquo本书将采取把宋代同以唐代为主的前代相对比的方法rdquo而今反思对比法的长处

或许在于凸现更革而弊端则在于忽略延续局限性大不甚可取 我要感谢书评作者是她的评介

引起了我对唐宋会通论的重视 包伟民在《宋代城市研究》一书中所倡导的唐宋会通论可谓纠正唐

宋断裂化偏向的一剂良方妙药很值得传扬和推广 我的理解稍有不同的是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

革论不是简单的否定颠覆而是正面的充实提升不是唐宋变革论的转向而是其正向 正如包伟

民本人所说他的思路是ldquo因袭与变革并重rdquo⑧ 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即因袭论并无抵牾之处两者相辅相成兼容互补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书作者与受访者对理论预设或前提预设均颇有微词 尤以书作者为甚他较为明确地反对ldquo强烈的理论预设rdquo和ldquo明显的目的论取向rdquo⑨ 何谓理论预设我理解不透似乎主

middot5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柳立言《何谓ldquo唐宋变革rdquo》一文称ldquolsquo唐宋变革rsquo是一种历史分期rdquo所谓变革ldquo不是一般的转变而是一些巨变这些巨变

有一个特色就是它们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等造成lsquo根本的改变rsquordquo 他强调不应混淆ldquo唐宋变革rdquo与ldquo唐宋变化rdquo不能在ldquo唐宋变革

期rdquo与ldquo唐宋时期rdquo之间划等号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2 页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 1《梁太祖优待文士》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387mdash

2389 页《旧五代史》卷 129《翟光邺传》北京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698 页《新五代史》卷 70《东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868 页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1mdash2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73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6 页

要是指欧洲历史的概念和框架以致不惜削中国历史实际之足适欧洲历史框架之履 无可否认宫崎对此有所警觉他说ldquo欧洲是世界全体中的一个特殊地域不言自明 把特殊地域的历史发展模

型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其他地域自然有很大的危险rdquo①然而在其论著中用欧洲模型解释中国历史

之处并不少见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中国既无欧洲ldquo黑暗的中世纪rdquo又无后来伟大的文艺复兴 宫

崎有意无意地把魏晋隋唐类比欧洲的中世纪认为其时ldquo文化停滞欠缺灿烂光辉rdquo十分明确地将宋

代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更有甚者把中国历史上的ldquo五胡乱华rdquo与欧洲历史上的蛮族入侵相提

并论 宫崎说ldquo东洋的文艺复兴比西洋的文艺复兴早三个世纪rdquo他笔下的宋代不乏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的影子如宋代皇帝代表民众犹如欧洲近世国王与第三等级的关系之类 包括本人在内的我

国某些学人似乎也或多或少沾染这一倾向如按照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情形来理解乃至解释宋代的

城市城市居民和市民文艺 这可能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其优势或许

在于旁观者清敏感性强其劣势可能在于隔靴搔痒偏离实情 就学术水准而论内藤宫崎可谓外

国学者中难得的佼佼者他们有不少精妙的假说乃至论断但依然难以完全避免其劣势 与欧洲相

比中国古代的城市兴起甚早往往是政治中心军事城堡工商业都会的三位一体其政治性大于经

济性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这一特性在宋代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宫崎则认为ldquo宋代都市几乎变

为完全的商业都市rdquo无疑与史实不符 宋代皇帝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肩负者士大夫一方面对皇帝

具有依附性另方面又不时表现出ldquo从道不从君rdquoldquo以道驭君rdquo的铁骨和傲气绝非百依百顺 宫崎则

宣称宋代ldquo士大夫阶层有如羊一样顺从天子rdquo显然片面性极大 某些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唐宋社会

变革之巨超越春秋战国时期断言ldquo宋朝是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rdquo②读者只能怀疑是否译文有

误 我国学者理当学人所长避人所短发扬自身固有的天然优势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ositive Sol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ngSong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ds Must Be Called Naito Konan

and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Zhang Bangwei

AbstractTangSong transition is a more complex topic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it is ldquo rightrdquo orldquowrongrdquo1049008 The theory has a wide range of styles but great words will be called Naito Konan when thescholars mention it1049008 In fact Japanese scholars have the Kyoto and the Tokyo school of thoughts ldquoNaitohypothesisrdquo is not unified1049008 Most noteworthy Chinese scholars have our own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that has a long history so we can1049011t forget the number of ancestors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is notbroken but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1049008 Bao Weimin recently proposed the theory of TangSongintegration104900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 is not the subversion of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but thecomplement and perfection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and integration are compatible andcomplementary which brings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Key Words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Naito Konan Theory of TangSong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丰若非)

middot6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第 153mdash242 页 以下凡引宫崎

所言皆出自此文[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mdashmdashmdash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 页 王曾瑜认为唐

宋时代ldquo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rdquo参见《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页 他的估计或许又偏低

Page 3: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 中国经济史研究(变革)论’这个说法”。①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

与变革论究竟是什么关系 是ldquo转向rdquo还是ldquo正向rdquo 留待后文再议 矫枉难免过正但从此极端跳向

彼极端终究不宜

二谁将内藤奉为圭臬

我个人认为而今对唐宋变革论的最大误解莫过于每提及唐宋变革言必称内藤湖南将一切

唐宋变革论均视为ldquo内藤假说rdquo①影响所致把所有唐宋变革论者都看作ldquo内藤假说rdquo的信徒 访问者

与书评作者便具有这种倾向 前者称ldquo内藤湖南提倡的唐宋变革论影响极大rdquo后者更是说内藤的

唐宋变革论ldquo直至今天依然被宋史研究界奉为圭臬rdquoldquo影响极大rdquoldquo奉为圭臬rdquo之说只怕不妥 仅就日本学界而言就不是ldquo内藤假说rdquo一统天下绝非

独此一家别无他店 我们应当知道日本学界曾有以内藤湖南宫崎市定为代表的京都学派和以前

田直典周藤吉之为代表的东京学派之争 他们虽然都主张唐宋变革但并不相同 前田的ldquo宋代中

世说rdquo与内藤的ldquo宋代近世说rdquo针锋相对周藤的ldquo宋代农奴说rdquo与宫崎的ldquo宋代自由佃农说rdquo互不相

让 加藤繁是东京学派开山祖师白鸟库吉的弟子与内藤不是一回事 书评作者只怕仅知其一而不

知其二有将加藤与内藤混为一谈之嫌 2006 年 6 月 19 日加藤的弟子斯波义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

古代史研究中心座谈唐宋变革 在回答提问时斯波直言不讳ldquo这一点我和日本京都学派(内藤虎

次郎)的看法很不同rdquo这不免让人怀疑某些言必称内藤者对于日本学界乃至ldquo内藤假说rdquo究竟知道

多少 曾到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对日本学界了解较深的虞云国指出ldquo支持其唐宋变革说或宋代近

世说的整个内藤中国史观却脱不开他的时代与立场的烙印rdquo②如果对其ldquo烙印rdquo略有所知相信更

不会将其奉为圭臬③

尤其应当正视唐宋变革论在我国学界源远流长不是舶来品并非纯粹属于所谓ldquo东洋教条rdquo以下四点即是其证

其一ldquo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不是日本学者而是南宋史家郑樵rdquo④几年前我曾如是说 我们

不应当忘记郑樵有句名言ldquo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

于谱系rdquoldquo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rdquo⑤这不是简单的史料而是精辟的史论 岂

止郑樵一人而已在他之前有沈括在他之后如王明清胡应麟顾炎武等人均对唐宋变革有所洞

察 沈括侧重婚姻习俗的变化隋唐ldquo重族望rdquo士庶不通婚ldquo其俗至唐末方渐衰息rdquo⑥ 王明清着眼

高门士族的衰败ldquo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珪组世为显著 至本朝绝无闻人rdquo⑦

胡应麟披露门阀制度的崩溃ldquo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谱牒之学遂绝不传rdquo⑧顾炎武揭示土地私有

的演进土地占有者在汉朝唐朝被贬称为ldquo豪民rdquo ldquo兼并之徒rdquoldquo宋已下则公然号为lsquo田主rsquo矣rdquo⑨

诸如此类的论述均表明唐宋在中国唐宋变革论的根不在外国也在中国 我们岂有数典忘祖

之理

middot2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

ldquo内藤假说rdquo是欧美学界对内藤唐宋变革论的称呼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有时加以借用虞云国《两宋历史文化丛稿》ldquo自序rdquo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4 页参见杨栋梁《在常识与良知之间mdashmdashmdash国策学者内藤湖南的ldquo支那论rdquo》《史学月刊》2014 年第 7 期张邦炜《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及其他》《中国史研究》2010 年第 1 期[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middot氏族略第一middot氏族序》北京中华书局 1995 年版第 1 页[宋]沈括《梦溪笔谈》卷 24《杂志一》胡静宜整理朱易安等主编《全宋笔记》第 2 编第 3 册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6 年

版第 183 页[宋]王明清《挥麈录》前录卷 2北京中华书局 1961 年版第 20 页[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 39《华阳博议下》北京中华书局 1958 年版第 515 页[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卷 10《苏松二府田赋之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813

页 顾炎武此说不甚准确 ldquo田主rdquo之称在唐代已有之 唐人颜师古注《汉书》卷 24 上《食货志上》 (北京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1138 页)曰ldquo豪民田主也rdquo这一称呼到宋代更普遍

其二20 世纪前半期近代学科体系建立以后我国主张唐宋变革论的史家甚多或可以夏曾佑吕思勉钱穆等人为代表 夏曾佑与内藤系并世之人主张有相似之处 夏氏认为ldquo自宋至今为近

古之世rdquo①两人相识且相交内藤对夏氏ldquo多有褒赞rdquoldquo从其书中获得某些启发引起思想共鸣rdquo②

照此看来即便不是内藤受夏氏启发至少也是相互影响 据虞云国研究吕思勉ldquo对唐宋之际中国

历史有一个重大变化的基本观点从未改变和动摇过rdquo虞云国对吕老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的关系持审慎态

度他说ldquo不能断定是否受到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影响rdquo③钱穆当年对唐宋变革论述最多 研究者

称钱穆的ldquo近代rdquo说与内藤的ldquo近世rdquo论系ldquo不谋而合rdquoldquo并没有发现钱穆直接或间接受到过内藤湖

南的影响rdquo④ 如果定要追根溯源钱穆的唐宋变革论很可能来源于其崇敬的前辈学者夏曾佑和恩师

吕思勉 吕思勉是《国史大纲》初版的审订者 钱穆称吕老对他有ldquo特加赏识之恩rdquo⑤ 可见即使

就这一阶段的情形而言所谓ldquo内藤假说rdquoldquo影响极大rdquo一说也难以成立其三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我国历史学大体处于独立自主锁闭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有两点特

别值得注意一是我国学者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与日本学者明显不同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古代史学界开展了一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的讨论涌现出不少唐宋变革论 其中以侯

外庐的论述最具代表性 1959 年侯老接连发表《中国封建制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

特征》⑥《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纲领口号的发展》⑦两篇论文每篇均达数万字之多侯老是当年我国历史学界的ldquo五老rdquo⑧之一其威望之高权威性之强影响力之大在今天是无法想

象的 于是唐宋变革几成定论 1960 年胡如雷《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一文问世⑨

他后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104877810486491048658一书第五编ldquo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分期rdquo中对其唐宋变革论有更

充分的阐释和进一步拓展 侯老以及胡氏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注重经济基础突出阶级

斗争与内藤宫崎等人并无因袭关系是ldquo两股道上跑的车rdquo 以侯老等为代表的唐宋变革论或可

称为我国学界的学术基因 二是对ldquo内藤假说rdquo持批判态度且火力相当猛烈 1963 年中国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内部读物供批判用 编者在ldquo前言rdquo部分批判宫崎ldquo故意歪曲中国历史的发展rdquoldquo建立起一套荒谬的中国历史分期说rdquo其主要论据

之一是内藤宫崎ldquo断言中国自lsquo唐宋以来资本主义成份即日益发展rsquo至宋代lsquo资本主义rsquo已很发

达rdquo104877810486491048659 由于《选集》系内部读物在学界流布不广所收论文有限宫崎的代表作《东洋的近世》《从部

曲走向佃户》未收入其四ldquo内藤假说rdquo正式传入我国为时甚晚传入后赞同者极少 1981 年夏应元发表《内藤湖南

的中国史研究》一文以后104877810486491048660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在我国学界才渐渐广为人知 国内学者读到日本

学者的代表作如内藤《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之类则迟至刘俊文主编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

译middot通论》于 199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之后 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传入我国后学界反映不是一致

middot3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04877810486491048658104877810486491048659104877810486491048660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民国丛书》第 2 编第 73 册上海书店 1990 年版第 5 页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年版第 8899 页虞云国《论吕思勉的宋史观》《史林》2007 年第 6 期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第 115 页钱穆《八十忆双亲middot师友杂忆》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年版第 58mdash62 页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 4 卷第 1 章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历史研究》1959 年第 4 期ldquo五老rdquo指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是当年我国五大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胡如雷《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原载《史学月刊》1960 年第 7 期)收入氏著《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24mdash344 页 按题目改为《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381mdash421 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ldquo前言rdquo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mdash11 页夏应元《内藤湖南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 年第 2 期

叫好而是很难认同 有学者说ldquo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期学说是企图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范围这一

努力的产物 大致而言其所谓lsquo古代rsquo相当于奴隶社会所谓lsquo中世rsquo相当于lsquo封建时代rsquolsquo近世rsquo是指资本主义 无论是将晚唐视作lsquo古代rsquo(即奴隶社会)还是将宋代视为lsquo近世rsquo都是我们无法认同

的rdquo①还有学者如实指出ldquo大多数中国学者既不赞成(笔者注宫崎的宋代)自由佃农说也不认同

(笔者注周藤的宋代)农奴论rdquo② 此外如内藤将六朝至唐中叶称为ldquo贵族时代rdquo把当时的政治称

为ldquo贵族政治rdquo之类③晚周之后何来贵族我国学者均感到不可思议事情原本很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言必称内藤的情形呢 或许与接受过程有关 而今活跃在第一

线的宋史学者大多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才开始研习历史他们对唐宋变革论的由来和发展知之

不多首先听说的是ldquo内藤假说rdquo于是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积久成习很难扭转 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开始研习历史者其情况则大不相同 以本人为例高中生时代就知道唐宋变革论 当年所读历

史教材系前辈史家陈乐素汪篯王永兴等所编侯外庐邓广铭等撰文给予积极评价称赞这套教材

ldquo严肃而审慎rdquo④ 按照教材所讲唐代中叶均田制瓦解随后府兵制崩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宋代不再恢复均田制这就叫做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论并不玄妙原本如此实在只怕是很难被颠覆上大学后得以加深读研究生时刻骨铭心 1962 年我在金宝祥老师指导下写成并发表了第一篇宋

史习作《论宋代的官田》 此文第一句话就是ldquo中唐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革 宋代是沿

着中唐以后的路线发展的rdquo⑤因而本人自称ldquo较为固执的唐宋变革论者rdquo一再声言我的唐宋变革

论的形成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没有任何关系 1963 年以后开始陆续接触并阅读宫崎乃至内藤等日本学

者的论著 我的态度不是视而不见全然拒绝而是有鉴别地加以吸取有批判地予以利用 如我赞

成宫崎宋代是ldquo看不见篡夺rdquo的时代一说⑥认为此说与史实大体相符 至于引用宫崎《从部曲走向

佃户》一文⑦其实是为我所用抽象认同具体否定 在我的概念里部曲不是农奴而是荫附农民佃户不是自由佃农而是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并未完全获得人身自由的租佃农民与宫崎有实质性的

区别 此后我从婚姻关系学校制度等方面论述唐宋变革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并无多少干系前者直接

继承沈括郑樵之说后者则源于吕思勉 吕老说ldquo国子学与太学初本是二后乃合而为一rdquo⑧此

言对我启发很大 至于在课堂上我主要介绍的是改进版的胡如雷之说同时对日本学者的两种唐

宋变革论也略作简介强调的是ldquo道不同不相为谋rdquo中国学者的ldquo口径rdquo与日本学者是不同的 这些相信学生们会记得 忆及这些往事我不免要问究竟谁将ldquo内藤假说rdquo奉为圭臬

三纠偏补弊的若干正解

20 世纪与 21 世纪之交唐宋变革论又ldquo热rdquo起来随之出现了一些应当反思的偏向和弊端 其主

middot4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①②

⑤⑥

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 页张雨《契约选择与效率分析唐宋租佃关系新探》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 1 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15 年版第 99 页[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北京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10mdash18 页侯外庐《介绍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邓广铭《介绍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历

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张邦炜《论宋代的官田》《甘肃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 年第 4 期[日]宫崎市定《宋元的经济状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30 页[日]宫崎市定《从部曲走向佃户》刘俊文主编索介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五代宋元》北京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1mdash71 页吕思勉《燕石续札》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132 页

要表现是对唐宋变革论作夸大化引申和断裂化处理 继柳立言等学者之后①包伟民与陆扬相继站

出来纠偏补弊 他们对唐宋变革论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正解本人深受教益ldquo唐宋变革是个筐一切变化往里装rdquo将唐宋变革的范围无限放大这种偏向较为常见 陆扬反

对胡乱贴标签他在访谈录中说ldquo唐宋变革论如今时常沦为一种分析古代社会变迁的lsquo方便法门rsquo对唐宋这段时期很多复杂的现象学者在提供解释时往往贴上一个lsquo唐宋变革rsquo的标签rdquo并指明其后

果ldquo这就逐渐形成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惰性从而使唐宋变革论这一概念失去解释的力度甚至对未

来的研究产生误导rdquo这一偏向被研究者们称为泛化 它之所以产生只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唐宋变

革视为解释唐宋历史的唯一模式所致 邓小南荣新江正确地指出ldquo就唐宋时期长达六七个世纪的

历史进程而言lsquo唐宋变革rsquo显然不是唯一的认识角度rdquo②ldquo事不孤起必有其邻rdquo③一方面唐宋变

革固然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如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的崩溃三者在时间上虽然并不同步但紧密

相联都是唐宋变革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唐宋时期所发生的变化甚多如南食和北食两大饮食系

统的形成起坐方式的改变(从席地而坐到垂脚而坐)之类虽然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但与

社会变革并无多少关联不应将其纳入唐宋变革的范围之内唐宋变革不是突变而是渐变 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并非翻天覆地的社

会革命而是一渐进过程很难一刀两断 探究唐宋变革宜用过程论 陆扬在访谈录中说得对ldquo以前往往认为宋代是反五代的其实宋代对五代也有很大的继承性rdquo并举例以证明之ldquo五代为后来施

行文治奠定了一个基础rdquo 的确五代重武轻文只是概而言之 五代某些统治者有重文的一面如梁太祖朱温号称ldquo优待文士rdquo④后周枢密副使翟光邺ldquo好聚书重儒者rdquo⑤北汉主刘承钧ldquo益重儒

者rdquo⑥ 再如书院兴于唐盛于宋宋代书院的开创者窦禹钧戚同文严格说来是两位五代人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 邓小南荣新江认为唐宋两代既ldquo存在着明显的反差rdquo又具有

ldquo连续性rdquo⑦ 他们将唐宋时代称为ldquo延续与更革rdquo的时代是相当准确的 从前研究者们探讨唐宋变

革往往采用唐宋对比法本人即是一例 我早年所著《婚姻与社会middot宋代》 (成都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开篇就说ldquo本书将采取把宋代同以唐代为主的前代相对比的方法rdquo而今反思对比法的长处

或许在于凸现更革而弊端则在于忽略延续局限性大不甚可取 我要感谢书评作者是她的评介

引起了我对唐宋会通论的重视 包伟民在《宋代城市研究》一书中所倡导的唐宋会通论可谓纠正唐

宋断裂化偏向的一剂良方妙药很值得传扬和推广 我的理解稍有不同的是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

革论不是简单的否定颠覆而是正面的充实提升不是唐宋变革论的转向而是其正向 正如包伟

民本人所说他的思路是ldquo因袭与变革并重rdquo⑧ 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即因袭论并无抵牾之处两者相辅相成兼容互补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书作者与受访者对理论预设或前提预设均颇有微词 尤以书作者为甚他较为明确地反对ldquo强烈的理论预设rdquo和ldquo明显的目的论取向rdquo⑨ 何谓理论预设我理解不透似乎主

middot5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柳立言《何谓ldquo唐宋变革rdquo》一文称ldquolsquo唐宋变革rsquo是一种历史分期rdquo所谓变革ldquo不是一般的转变而是一些巨变这些巨变

有一个特色就是它们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等造成lsquo根本的改变rsquordquo 他强调不应混淆ldquo唐宋变革rdquo与ldquo唐宋变化rdquo不能在ldquo唐宋变革

期rdquo与ldquo唐宋时期rdquo之间划等号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2 页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 1《梁太祖优待文士》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387mdash

2389 页《旧五代史》卷 129《翟光邺传》北京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698 页《新五代史》卷 70《东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868 页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1mdash2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73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6 页

要是指欧洲历史的概念和框架以致不惜削中国历史实际之足适欧洲历史框架之履 无可否认宫崎对此有所警觉他说ldquo欧洲是世界全体中的一个特殊地域不言自明 把特殊地域的历史发展模

型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其他地域自然有很大的危险rdquo①然而在其论著中用欧洲模型解释中国历史

之处并不少见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中国既无欧洲ldquo黑暗的中世纪rdquo又无后来伟大的文艺复兴 宫

崎有意无意地把魏晋隋唐类比欧洲的中世纪认为其时ldquo文化停滞欠缺灿烂光辉rdquo十分明确地将宋

代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更有甚者把中国历史上的ldquo五胡乱华rdquo与欧洲历史上的蛮族入侵相提

并论 宫崎说ldquo东洋的文艺复兴比西洋的文艺复兴早三个世纪rdquo他笔下的宋代不乏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的影子如宋代皇帝代表民众犹如欧洲近世国王与第三等级的关系之类 包括本人在内的我

国某些学人似乎也或多或少沾染这一倾向如按照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情形来理解乃至解释宋代的

城市城市居民和市民文艺 这可能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其优势或许

在于旁观者清敏感性强其劣势可能在于隔靴搔痒偏离实情 就学术水准而论内藤宫崎可谓外

国学者中难得的佼佼者他们有不少精妙的假说乃至论断但依然难以完全避免其劣势 与欧洲相

比中国古代的城市兴起甚早往往是政治中心军事城堡工商业都会的三位一体其政治性大于经

济性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这一特性在宋代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宫崎则认为ldquo宋代都市几乎变

为完全的商业都市rdquo无疑与史实不符 宋代皇帝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肩负者士大夫一方面对皇帝

具有依附性另方面又不时表现出ldquo从道不从君rdquoldquo以道驭君rdquo的铁骨和傲气绝非百依百顺 宫崎则

宣称宋代ldquo士大夫阶层有如羊一样顺从天子rdquo显然片面性极大 某些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唐宋社会

变革之巨超越春秋战国时期断言ldquo宋朝是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rdquo②读者只能怀疑是否译文有

误 我国学者理当学人所长避人所短发扬自身固有的天然优势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ositive Sol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ngSong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ds Must Be Called Naito Konan

and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Zhang Bangwei

AbstractTangSong transition is a more complex topic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it is ldquo rightrdquo orldquowrongrdquo1049008 The theory has a wide range of styles but great words will be called Naito Konan when thescholars mention it1049008 In fact Japanese scholars have the Kyoto and the Tokyo school of thoughts ldquoNaitohypothesisrdquo is not unified1049008 Most noteworthy Chinese scholars have our own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that has a long history so we can1049011t forget the number of ancestors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is notbroken but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1049008 Bao Weimin recently proposed the theory of TangSongintegration104900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 is not the subversion of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but thecomplement and perfection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and integration are compatible andcomplementary which brings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Key Words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Naito Konan Theory of TangSong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丰若非)

middot6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第 153mdash242 页 以下凡引宫崎

所言皆出自此文[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mdashmdashmdash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 页 王曾瑜认为唐

宋时代ldquo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rdquo参见《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页 他的估计或许又偏低

Page 4: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 中国经济史研究(变革)论’这个说法”。①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

其二20 世纪前半期近代学科体系建立以后我国主张唐宋变革论的史家甚多或可以夏曾佑吕思勉钱穆等人为代表 夏曾佑与内藤系并世之人主张有相似之处 夏氏认为ldquo自宋至今为近

古之世rdquo①两人相识且相交内藤对夏氏ldquo多有褒赞rdquoldquo从其书中获得某些启发引起思想共鸣rdquo②

照此看来即便不是内藤受夏氏启发至少也是相互影响 据虞云国研究吕思勉ldquo对唐宋之际中国

历史有一个重大变化的基本观点从未改变和动摇过rdquo虞云国对吕老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的关系持审慎态

度他说ldquo不能断定是否受到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影响rdquo③钱穆当年对唐宋变革论述最多 研究者

称钱穆的ldquo近代rdquo说与内藤的ldquo近世rdquo论系ldquo不谋而合rdquoldquo并没有发现钱穆直接或间接受到过内藤湖

南的影响rdquo④ 如果定要追根溯源钱穆的唐宋变革论很可能来源于其崇敬的前辈学者夏曾佑和恩师

吕思勉 吕思勉是《国史大纲》初版的审订者 钱穆称吕老对他有ldquo特加赏识之恩rdquo⑤ 可见即使

就这一阶段的情形而言所谓ldquo内藤假说rdquoldquo影响极大rdquo一说也难以成立其三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我国历史学大体处于独立自主锁闭发展时期 这个阶段有两点特

别值得注意一是我国学者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与日本学者明显不同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古代史学界开展了一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的讨论涌现出不少唐宋变革论 其中以侯

外庐的论述最具代表性 1959 年侯老接连发表《中国封建制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

特征》⑥《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农民战争及其纲领口号的发展》⑦两篇论文每篇均达数万字之多侯老是当年我国历史学界的ldquo五老rdquo⑧之一其威望之高权威性之强影响力之大在今天是无法想

象的 于是唐宋变革几成定论 1960 年胡如雷《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一文问世⑨

他后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104877810486491048658一书第五编ldquo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分期rdquo中对其唐宋变革论有更

充分的阐释和进一步拓展 侯老以及胡氏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注重经济基础突出阶级

斗争与内藤宫崎等人并无因袭关系是ldquo两股道上跑的车rdquo 以侯老等为代表的唐宋变革论或可

称为我国学界的学术基因 二是对ldquo内藤假说rdquo持批判态度且火力相当猛烈 1963 年中国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内部读物供批判用 编者在ldquo前言rdquo部分批判宫崎ldquo故意歪曲中国历史的发展rdquoldquo建立起一套荒谬的中国历史分期说rdquo其主要论据

之一是内藤宫崎ldquo断言中国自lsquo唐宋以来资本主义成份即日益发展rsquo至宋代lsquo资本主义rsquo已很发

达rdquo104877810486491048659 由于《选集》系内部读物在学界流布不广所收论文有限宫崎的代表作《东洋的近世》《从部

曲走向佃户》未收入其四ldquo内藤假说rdquo正式传入我国为时甚晚传入后赞同者极少 1981 年夏应元发表《内藤湖南

的中国史研究》一文以后104877810486491048660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在我国学界才渐渐广为人知 国内学者读到日本

学者的代表作如内藤《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之类则迟至刘俊文主编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

译middot通论》于 199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之后 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论传入我国后学界反映不是一致

middot3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04877810486491048658104877810486491048659104877810486491048660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民国丛书》第 2 编第 73 册上海书店 1990 年版第 5 页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年版第 8899 页虞云国《论吕思勉的宋史观》《史林》2007 年第 6 期钱婉约《内藤湖南研究》第 115 页钱穆《八十忆双亲middot师友杂忆》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年版第 58mdash62 页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 4 卷第 1 章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历史研究》1959 年第 4 期ldquo五老rdquo指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是当年我国五大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胡如雷《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原载《史学月刊》1960 年第 7 期)收入氏著《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24mdash344 页 按题目改为《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北京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381mdash421 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ldquo前言rdquo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mdash11 页夏应元《内藤湖南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 年第 2 期

叫好而是很难认同 有学者说ldquo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期学说是企图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范围这一

努力的产物 大致而言其所谓lsquo古代rsquo相当于奴隶社会所谓lsquo中世rsquo相当于lsquo封建时代rsquolsquo近世rsquo是指资本主义 无论是将晚唐视作lsquo古代rsquo(即奴隶社会)还是将宋代视为lsquo近世rsquo都是我们无法认同

的rdquo①还有学者如实指出ldquo大多数中国学者既不赞成(笔者注宫崎的宋代)自由佃农说也不认同

(笔者注周藤的宋代)农奴论rdquo② 此外如内藤将六朝至唐中叶称为ldquo贵族时代rdquo把当时的政治称

为ldquo贵族政治rdquo之类③晚周之后何来贵族我国学者均感到不可思议事情原本很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言必称内藤的情形呢 或许与接受过程有关 而今活跃在第一

线的宋史学者大多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才开始研习历史他们对唐宋变革论的由来和发展知之

不多首先听说的是ldquo内藤假说rdquo于是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积久成习很难扭转 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开始研习历史者其情况则大不相同 以本人为例高中生时代就知道唐宋变革论 当年所读历

史教材系前辈史家陈乐素汪篯王永兴等所编侯外庐邓广铭等撰文给予积极评价称赞这套教材

ldquo严肃而审慎rdquo④ 按照教材所讲唐代中叶均田制瓦解随后府兵制崩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宋代不再恢复均田制这就叫做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论并不玄妙原本如此实在只怕是很难被颠覆上大学后得以加深读研究生时刻骨铭心 1962 年我在金宝祥老师指导下写成并发表了第一篇宋

史习作《论宋代的官田》 此文第一句话就是ldquo中唐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革 宋代是沿

着中唐以后的路线发展的rdquo⑤因而本人自称ldquo较为固执的唐宋变革论者rdquo一再声言我的唐宋变革

论的形成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没有任何关系 1963 年以后开始陆续接触并阅读宫崎乃至内藤等日本学

者的论著 我的态度不是视而不见全然拒绝而是有鉴别地加以吸取有批判地予以利用 如我赞

成宫崎宋代是ldquo看不见篡夺rdquo的时代一说⑥认为此说与史实大体相符 至于引用宫崎《从部曲走向

佃户》一文⑦其实是为我所用抽象认同具体否定 在我的概念里部曲不是农奴而是荫附农民佃户不是自由佃农而是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并未完全获得人身自由的租佃农民与宫崎有实质性的

区别 此后我从婚姻关系学校制度等方面论述唐宋变革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并无多少干系前者直接

继承沈括郑樵之说后者则源于吕思勉 吕老说ldquo国子学与太学初本是二后乃合而为一rdquo⑧此

言对我启发很大 至于在课堂上我主要介绍的是改进版的胡如雷之说同时对日本学者的两种唐

宋变革论也略作简介强调的是ldquo道不同不相为谋rdquo中国学者的ldquo口径rdquo与日本学者是不同的 这些相信学生们会记得 忆及这些往事我不免要问究竟谁将ldquo内藤假说rdquo奉为圭臬

三纠偏补弊的若干正解

20 世纪与 21 世纪之交唐宋变革论又ldquo热rdquo起来随之出现了一些应当反思的偏向和弊端 其主

middot4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①②

⑤⑥

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 页张雨《契约选择与效率分析唐宋租佃关系新探》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 1 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15 年版第 99 页[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北京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10mdash18 页侯外庐《介绍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邓广铭《介绍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历

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张邦炜《论宋代的官田》《甘肃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 年第 4 期[日]宫崎市定《宋元的经济状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30 页[日]宫崎市定《从部曲走向佃户》刘俊文主编索介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五代宋元》北京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1mdash71 页吕思勉《燕石续札》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132 页

要表现是对唐宋变革论作夸大化引申和断裂化处理 继柳立言等学者之后①包伟民与陆扬相继站

出来纠偏补弊 他们对唐宋变革论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正解本人深受教益ldquo唐宋变革是个筐一切变化往里装rdquo将唐宋变革的范围无限放大这种偏向较为常见 陆扬反

对胡乱贴标签他在访谈录中说ldquo唐宋变革论如今时常沦为一种分析古代社会变迁的lsquo方便法门rsquo对唐宋这段时期很多复杂的现象学者在提供解释时往往贴上一个lsquo唐宋变革rsquo的标签rdquo并指明其后

果ldquo这就逐渐形成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惰性从而使唐宋变革论这一概念失去解释的力度甚至对未

来的研究产生误导rdquo这一偏向被研究者们称为泛化 它之所以产生只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唐宋变

革视为解释唐宋历史的唯一模式所致 邓小南荣新江正确地指出ldquo就唐宋时期长达六七个世纪的

历史进程而言lsquo唐宋变革rsquo显然不是唯一的认识角度rdquo②ldquo事不孤起必有其邻rdquo③一方面唐宋变

革固然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如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的崩溃三者在时间上虽然并不同步但紧密

相联都是唐宋变革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唐宋时期所发生的变化甚多如南食和北食两大饮食系

统的形成起坐方式的改变(从席地而坐到垂脚而坐)之类虽然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但与

社会变革并无多少关联不应将其纳入唐宋变革的范围之内唐宋变革不是突变而是渐变 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并非翻天覆地的社

会革命而是一渐进过程很难一刀两断 探究唐宋变革宜用过程论 陆扬在访谈录中说得对ldquo以前往往认为宋代是反五代的其实宋代对五代也有很大的继承性rdquo并举例以证明之ldquo五代为后来施

行文治奠定了一个基础rdquo 的确五代重武轻文只是概而言之 五代某些统治者有重文的一面如梁太祖朱温号称ldquo优待文士rdquo④后周枢密副使翟光邺ldquo好聚书重儒者rdquo⑤北汉主刘承钧ldquo益重儒

者rdquo⑥ 再如书院兴于唐盛于宋宋代书院的开创者窦禹钧戚同文严格说来是两位五代人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 邓小南荣新江认为唐宋两代既ldquo存在着明显的反差rdquo又具有

ldquo连续性rdquo⑦ 他们将唐宋时代称为ldquo延续与更革rdquo的时代是相当准确的 从前研究者们探讨唐宋变

革往往采用唐宋对比法本人即是一例 我早年所著《婚姻与社会middot宋代》 (成都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开篇就说ldquo本书将采取把宋代同以唐代为主的前代相对比的方法rdquo而今反思对比法的长处

或许在于凸现更革而弊端则在于忽略延续局限性大不甚可取 我要感谢书评作者是她的评介

引起了我对唐宋会通论的重视 包伟民在《宋代城市研究》一书中所倡导的唐宋会通论可谓纠正唐

宋断裂化偏向的一剂良方妙药很值得传扬和推广 我的理解稍有不同的是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

革论不是简单的否定颠覆而是正面的充实提升不是唐宋变革论的转向而是其正向 正如包伟

民本人所说他的思路是ldquo因袭与变革并重rdquo⑧ 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即因袭论并无抵牾之处两者相辅相成兼容互补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书作者与受访者对理论预设或前提预设均颇有微词 尤以书作者为甚他较为明确地反对ldquo强烈的理论预设rdquo和ldquo明显的目的论取向rdquo⑨ 何谓理论预设我理解不透似乎主

middot5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柳立言《何谓ldquo唐宋变革rdquo》一文称ldquolsquo唐宋变革rsquo是一种历史分期rdquo所谓变革ldquo不是一般的转变而是一些巨变这些巨变

有一个特色就是它们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等造成lsquo根本的改变rsquordquo 他强调不应混淆ldquo唐宋变革rdquo与ldquo唐宋变化rdquo不能在ldquo唐宋变革

期rdquo与ldquo唐宋时期rdquo之间划等号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2 页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 1《梁太祖优待文士》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387mdash

2389 页《旧五代史》卷 129《翟光邺传》北京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698 页《新五代史》卷 70《东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868 页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1mdash2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73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6 页

要是指欧洲历史的概念和框架以致不惜削中国历史实际之足适欧洲历史框架之履 无可否认宫崎对此有所警觉他说ldquo欧洲是世界全体中的一个特殊地域不言自明 把特殊地域的历史发展模

型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其他地域自然有很大的危险rdquo①然而在其论著中用欧洲模型解释中国历史

之处并不少见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中国既无欧洲ldquo黑暗的中世纪rdquo又无后来伟大的文艺复兴 宫

崎有意无意地把魏晋隋唐类比欧洲的中世纪认为其时ldquo文化停滞欠缺灿烂光辉rdquo十分明确地将宋

代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更有甚者把中国历史上的ldquo五胡乱华rdquo与欧洲历史上的蛮族入侵相提

并论 宫崎说ldquo东洋的文艺复兴比西洋的文艺复兴早三个世纪rdquo他笔下的宋代不乏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的影子如宋代皇帝代表民众犹如欧洲近世国王与第三等级的关系之类 包括本人在内的我

国某些学人似乎也或多或少沾染这一倾向如按照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情形来理解乃至解释宋代的

城市城市居民和市民文艺 这可能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其优势或许

在于旁观者清敏感性强其劣势可能在于隔靴搔痒偏离实情 就学术水准而论内藤宫崎可谓外

国学者中难得的佼佼者他们有不少精妙的假说乃至论断但依然难以完全避免其劣势 与欧洲相

比中国古代的城市兴起甚早往往是政治中心军事城堡工商业都会的三位一体其政治性大于经

济性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这一特性在宋代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宫崎则认为ldquo宋代都市几乎变

为完全的商业都市rdquo无疑与史实不符 宋代皇帝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肩负者士大夫一方面对皇帝

具有依附性另方面又不时表现出ldquo从道不从君rdquoldquo以道驭君rdquo的铁骨和傲气绝非百依百顺 宫崎则

宣称宋代ldquo士大夫阶层有如羊一样顺从天子rdquo显然片面性极大 某些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唐宋社会

变革之巨超越春秋战国时期断言ldquo宋朝是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rdquo②读者只能怀疑是否译文有

误 我国学者理当学人所长避人所短发扬自身固有的天然优势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ositive Sol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ngSong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ds Must Be Called Naito Konan

and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Zhang Bangwei

AbstractTangSong transition is a more complex topic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it is ldquo rightrdquo orldquowrongrdquo1049008 The theory has a wide range of styles but great words will be called Naito Konan when thescholars mention it1049008 In fact Japanese scholars have the Kyoto and the Tokyo school of thoughts ldquoNaitohypothesisrdquo is not unified1049008 Most noteworthy Chinese scholars have our own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that has a long history so we can1049011t forget the number of ancestors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is notbroken but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1049008 Bao Weimin recently proposed the theory of TangSongintegration104900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 is not the subversion of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but thecomplement and perfection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and integration are compatible andcomplementary which brings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Key Words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Naito Konan Theory of TangSong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丰若非)

middot6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第 153mdash242 页 以下凡引宫崎

所言皆出自此文[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mdashmdashmdash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 页 王曾瑜认为唐

宋时代ldquo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rdquo参见《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页 他的估计或许又偏低

Page 5: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 中国经济史研究(变革)论’这个说法”。①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

叫好而是很难认同 有学者说ldquo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期学说是企图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范围这一

努力的产物 大致而言其所谓lsquo古代rsquo相当于奴隶社会所谓lsquo中世rsquo相当于lsquo封建时代rsquolsquo近世rsquo是指资本主义 无论是将晚唐视作lsquo古代rsquo(即奴隶社会)还是将宋代视为lsquo近世rsquo都是我们无法认同

的rdquo①还有学者如实指出ldquo大多数中国学者既不赞成(笔者注宫崎的宋代)自由佃农说也不认同

(笔者注周藤的宋代)农奴论rdquo② 此外如内藤将六朝至唐中叶称为ldquo贵族时代rdquo把当时的政治称

为ldquo贵族政治rdquo之类③晚周之后何来贵族我国学者均感到不可思议事情原本很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言必称内藤的情形呢 或许与接受过程有关 而今活跃在第一

线的宋史学者大多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才开始研习历史他们对唐宋变革论的由来和发展知之

不多首先听说的是ldquo内藤假说rdquo于是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积久成习很难扭转 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开始研习历史者其情况则大不相同 以本人为例高中生时代就知道唐宋变革论 当年所读历

史教材系前辈史家陈乐素汪篯王永兴等所编侯外庐邓广铭等撰文给予积极评价称赞这套教材

ldquo严肃而审慎rdquo④ 按照教材所讲唐代中叶均田制瓦解随后府兵制崩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宋代不再恢复均田制这就叫做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论并不玄妙原本如此实在只怕是很难被颠覆上大学后得以加深读研究生时刻骨铭心 1962 年我在金宝祥老师指导下写成并发表了第一篇宋

史习作《论宋代的官田》 此文第一句话就是ldquo中唐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革 宋代是沿

着中唐以后的路线发展的rdquo⑤因而本人自称ldquo较为固执的唐宋变革论者rdquo一再声言我的唐宋变革

论的形成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没有任何关系 1963 年以后开始陆续接触并阅读宫崎乃至内藤等日本学

者的论著 我的态度不是视而不见全然拒绝而是有鉴别地加以吸取有批判地予以利用 如我赞

成宫崎宋代是ldquo看不见篡夺rdquo的时代一说⑥认为此说与史实大体相符 至于引用宫崎《从部曲走向

佃户》一文⑦其实是为我所用抽象认同具体否定 在我的概念里部曲不是农奴而是荫附农民佃户不是自由佃农而是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并未完全获得人身自由的租佃农民与宫崎有实质性的

区别 此后我从婚姻关系学校制度等方面论述唐宋变革与ldquo内藤假说rdquo并无多少干系前者直接

继承沈括郑樵之说后者则源于吕思勉 吕老说ldquo国子学与太学初本是二后乃合而为一rdquo⑧此

言对我启发很大 至于在课堂上我主要介绍的是改进版的胡如雷之说同时对日本学者的两种唐

宋变革论也略作简介强调的是ldquo道不同不相为谋rdquo中国学者的ldquo口径rdquo与日本学者是不同的 这些相信学生们会记得 忆及这些往事我不免要问究竟谁将ldquo内藤假说rdquo奉为圭臬

三纠偏补弊的若干正解

20 世纪与 21 世纪之交唐宋变革论又ldquo热rdquo起来随之出现了一些应当反思的偏向和弊端 其主

middot4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①②

⑤⑥

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 页张雨《契约选择与效率分析唐宋租佃关系新探》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 1 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15 年版第 99 页[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北京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10mdash18 页侯外庐《介绍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邓广铭《介绍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历

史教学》1956 年第 7 期张邦炜《论宋代的官田》《甘肃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 年第 4 期[日]宫崎市定《宋元的经济状况》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编译《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130 页[日]宫崎市定《从部曲走向佃户》刘俊文主编索介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五代宋元》北京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1mdash71 页吕思勉《燕石续札》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132 页

要表现是对唐宋变革论作夸大化引申和断裂化处理 继柳立言等学者之后①包伟民与陆扬相继站

出来纠偏补弊 他们对唐宋变革论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正解本人深受教益ldquo唐宋变革是个筐一切变化往里装rdquo将唐宋变革的范围无限放大这种偏向较为常见 陆扬反

对胡乱贴标签他在访谈录中说ldquo唐宋变革论如今时常沦为一种分析古代社会变迁的lsquo方便法门rsquo对唐宋这段时期很多复杂的现象学者在提供解释时往往贴上一个lsquo唐宋变革rsquo的标签rdquo并指明其后

果ldquo这就逐渐形成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惰性从而使唐宋变革论这一概念失去解释的力度甚至对未

来的研究产生误导rdquo这一偏向被研究者们称为泛化 它之所以产生只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唐宋变

革视为解释唐宋历史的唯一模式所致 邓小南荣新江正确地指出ldquo就唐宋时期长达六七个世纪的

历史进程而言lsquo唐宋变革rsquo显然不是唯一的认识角度rdquo②ldquo事不孤起必有其邻rdquo③一方面唐宋变

革固然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如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的崩溃三者在时间上虽然并不同步但紧密

相联都是唐宋变革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唐宋时期所发生的变化甚多如南食和北食两大饮食系

统的形成起坐方式的改变(从席地而坐到垂脚而坐)之类虽然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但与

社会变革并无多少关联不应将其纳入唐宋变革的范围之内唐宋变革不是突变而是渐变 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并非翻天覆地的社

会革命而是一渐进过程很难一刀两断 探究唐宋变革宜用过程论 陆扬在访谈录中说得对ldquo以前往往认为宋代是反五代的其实宋代对五代也有很大的继承性rdquo并举例以证明之ldquo五代为后来施

行文治奠定了一个基础rdquo 的确五代重武轻文只是概而言之 五代某些统治者有重文的一面如梁太祖朱温号称ldquo优待文士rdquo④后周枢密副使翟光邺ldquo好聚书重儒者rdquo⑤北汉主刘承钧ldquo益重儒

者rdquo⑥ 再如书院兴于唐盛于宋宋代书院的开创者窦禹钧戚同文严格说来是两位五代人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 邓小南荣新江认为唐宋两代既ldquo存在着明显的反差rdquo又具有

ldquo连续性rdquo⑦ 他们将唐宋时代称为ldquo延续与更革rdquo的时代是相当准确的 从前研究者们探讨唐宋变

革往往采用唐宋对比法本人即是一例 我早年所著《婚姻与社会middot宋代》 (成都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开篇就说ldquo本书将采取把宋代同以唐代为主的前代相对比的方法rdquo而今反思对比法的长处

或许在于凸现更革而弊端则在于忽略延续局限性大不甚可取 我要感谢书评作者是她的评介

引起了我对唐宋会通论的重视 包伟民在《宋代城市研究》一书中所倡导的唐宋会通论可谓纠正唐

宋断裂化偏向的一剂良方妙药很值得传扬和推广 我的理解稍有不同的是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

革论不是简单的否定颠覆而是正面的充实提升不是唐宋变革论的转向而是其正向 正如包伟

民本人所说他的思路是ldquo因袭与变革并重rdquo⑧ 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即因袭论并无抵牾之处两者相辅相成兼容互补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书作者与受访者对理论预设或前提预设均颇有微词 尤以书作者为甚他较为明确地反对ldquo强烈的理论预设rdquo和ldquo明显的目的论取向rdquo⑨ 何谓理论预设我理解不透似乎主

middot5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柳立言《何谓ldquo唐宋变革rdquo》一文称ldquolsquo唐宋变革rsquo是一种历史分期rdquo所谓变革ldquo不是一般的转变而是一些巨变这些巨变

有一个特色就是它们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等造成lsquo根本的改变rsquordquo 他强调不应混淆ldquo唐宋变革rdquo与ldquo唐宋变化rdquo不能在ldquo唐宋变革

期rdquo与ldquo唐宋时期rdquo之间划等号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2 页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 1《梁太祖优待文士》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387mdash

2389 页《旧五代史》卷 129《翟光邺传》北京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698 页《新五代史》卷 70《东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868 页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1mdash2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73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6 页

要是指欧洲历史的概念和框架以致不惜削中国历史实际之足适欧洲历史框架之履 无可否认宫崎对此有所警觉他说ldquo欧洲是世界全体中的一个特殊地域不言自明 把特殊地域的历史发展模

型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其他地域自然有很大的危险rdquo①然而在其论著中用欧洲模型解释中国历史

之处并不少见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中国既无欧洲ldquo黑暗的中世纪rdquo又无后来伟大的文艺复兴 宫

崎有意无意地把魏晋隋唐类比欧洲的中世纪认为其时ldquo文化停滞欠缺灿烂光辉rdquo十分明确地将宋

代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更有甚者把中国历史上的ldquo五胡乱华rdquo与欧洲历史上的蛮族入侵相提

并论 宫崎说ldquo东洋的文艺复兴比西洋的文艺复兴早三个世纪rdquo他笔下的宋代不乏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的影子如宋代皇帝代表民众犹如欧洲近世国王与第三等级的关系之类 包括本人在内的我

国某些学人似乎也或多或少沾染这一倾向如按照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情形来理解乃至解释宋代的

城市城市居民和市民文艺 这可能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其优势或许

在于旁观者清敏感性强其劣势可能在于隔靴搔痒偏离实情 就学术水准而论内藤宫崎可谓外

国学者中难得的佼佼者他们有不少精妙的假说乃至论断但依然难以完全避免其劣势 与欧洲相

比中国古代的城市兴起甚早往往是政治中心军事城堡工商业都会的三位一体其政治性大于经

济性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这一特性在宋代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宫崎则认为ldquo宋代都市几乎变

为完全的商业都市rdquo无疑与史实不符 宋代皇帝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肩负者士大夫一方面对皇帝

具有依附性另方面又不时表现出ldquo从道不从君rdquoldquo以道驭君rdquo的铁骨和傲气绝非百依百顺 宫崎则

宣称宋代ldquo士大夫阶层有如羊一样顺从天子rdquo显然片面性极大 某些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唐宋社会

变革之巨超越春秋战国时期断言ldquo宋朝是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rdquo②读者只能怀疑是否译文有

误 我国学者理当学人所长避人所短发扬自身固有的天然优势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ositive Sol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ngSong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ds Must Be Called Naito Konan

and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Zhang Bangwei

AbstractTangSong transition is a more complex topic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it is ldquo rightrdquo orldquowrongrdquo1049008 The theory has a wide range of styles but great words will be called Naito Konan when thescholars mention it1049008 In fact Japanese scholars have the Kyoto and the Tokyo school of thoughts ldquoNaitohypothesisrdquo is not unified1049008 Most noteworthy Chinese scholars have our own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that has a long history so we can1049011t forget the number of ancestors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is notbroken but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1049008 Bao Weimin recently proposed the theory of TangSongintegration104900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 is not the subversion of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but thecomplement and perfection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and integration are compatible andcomplementary which brings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Key Words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Naito Konan Theory of TangSong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丰若非)

middot6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第 153mdash242 页 以下凡引宫崎

所言皆出自此文[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mdashmdashmdash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 页 王曾瑜认为唐

宋时代ldquo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rdquo参见《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页 他的估计或许又偏低

Page 6: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 中国经济史研究(变革)论’这个说法”。①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

要表现是对唐宋变革论作夸大化引申和断裂化处理 继柳立言等学者之后①包伟民与陆扬相继站

出来纠偏补弊 他们对唐宋变革论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正解本人深受教益ldquo唐宋变革是个筐一切变化往里装rdquo将唐宋变革的范围无限放大这种偏向较为常见 陆扬反

对胡乱贴标签他在访谈录中说ldquo唐宋变革论如今时常沦为一种分析古代社会变迁的lsquo方便法门rsquo对唐宋这段时期很多复杂的现象学者在提供解释时往往贴上一个lsquo唐宋变革rsquo的标签rdquo并指明其后

果ldquo这就逐渐形成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惰性从而使唐宋变革论这一概念失去解释的力度甚至对未

来的研究产生误导rdquo这一偏向被研究者们称为泛化 它之所以产生只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唐宋变

革视为解释唐宋历史的唯一模式所致 邓小南荣新江正确地指出ldquo就唐宋时期长达六七个世纪的

历史进程而言lsquo唐宋变革rsquo显然不是唯一的认识角度rdquo②ldquo事不孤起必有其邻rdquo③一方面唐宋变

革固然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如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的崩溃三者在时间上虽然并不同步但紧密

相联都是唐宋变革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唐宋时期所发生的变化甚多如南食和北食两大饮食系

统的形成起坐方式的改变(从席地而坐到垂脚而坐)之类虽然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但与

社会变革并无多少关联不应将其纳入唐宋变革的范围之内唐宋变革不是突变而是渐变 它不是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并非翻天覆地的社

会革命而是一渐进过程很难一刀两断 探究唐宋变革宜用过程论 陆扬在访谈录中说得对ldquo以前往往认为宋代是反五代的其实宋代对五代也有很大的继承性rdquo并举例以证明之ldquo五代为后来施

行文治奠定了一个基础rdquo 的确五代重武轻文只是概而言之 五代某些统治者有重文的一面如梁太祖朱温号称ldquo优待文士rdquo④后周枢密副使翟光邺ldquo好聚书重儒者rdquo⑤北汉主刘承钧ldquo益重儒

者rdquo⑥ 再如书院兴于唐盛于宋宋代书院的开创者窦禹钧戚同文严格说来是两位五代人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 邓小南荣新江认为唐宋两代既ldquo存在着明显的反差rdquo又具有

ldquo连续性rdquo⑦ 他们将唐宋时代称为ldquo延续与更革rdquo的时代是相当准确的 从前研究者们探讨唐宋变

革往往采用唐宋对比法本人即是一例 我早年所著《婚姻与社会middot宋代》 (成都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开篇就说ldquo本书将采取把宋代同以唐代为主的前代相对比的方法rdquo而今反思对比法的长处

或许在于凸现更革而弊端则在于忽略延续局限性大不甚可取 我要感谢书评作者是她的评介

引起了我对唐宋会通论的重视 包伟民在《宋代城市研究》一书中所倡导的唐宋会通论可谓纠正唐

宋断裂化偏向的一剂良方妙药很值得传扬和推广 我的理解稍有不同的是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

革论不是简单的否定颠覆而是正面的充实提升不是唐宋变革论的转向而是其正向 正如包伟

民本人所说他的思路是ldquo因袭与变革并重rdquo⑧ 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即因袭论并无抵牾之处两者相辅相成兼容互补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书作者与受访者对理论预设或前提预设均颇有微词 尤以书作者为甚他较为明确地反对ldquo强烈的理论预设rdquo和ldquo明显的目的论取向rdquo⑨ 何谓理论预设我理解不透似乎主

middot57middot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柳立言《何谓ldquo唐宋变革rdquo》一文称ldquolsquo唐宋变革rsquo是一种历史分期rdquo所谓变革ldquo不是一般的转变而是一些巨变这些巨变

有一个特色就是它们对政治社会和经济等造成lsquo根本的改变rsquordquo 他强调不应混淆ldquo唐宋变革rdquo与ldquo唐宋变化rdquo不能在ldquo唐宋变革

期rdquo与ldquo唐宋时期rdquo之间划等号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2 页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 1《梁太祖优待文士》傅璇琮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387mdash

2389 页《旧五代史》卷 129《翟光邺传》北京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698 页《新五代史》卷 70《东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868 页邓小南荣新江《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ldquo序rdquo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 11 卷第 1mdash2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73 页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第 16 页

要是指欧洲历史的概念和框架以致不惜削中国历史实际之足适欧洲历史框架之履 无可否认宫崎对此有所警觉他说ldquo欧洲是世界全体中的一个特殊地域不言自明 把特殊地域的历史发展模

型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其他地域自然有很大的危险rdquo①然而在其论著中用欧洲模型解释中国历史

之处并不少见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中国既无欧洲ldquo黑暗的中世纪rdquo又无后来伟大的文艺复兴 宫

崎有意无意地把魏晋隋唐类比欧洲的中世纪认为其时ldquo文化停滞欠缺灿烂光辉rdquo十分明确地将宋

代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更有甚者把中国历史上的ldquo五胡乱华rdquo与欧洲历史上的蛮族入侵相提

并论 宫崎说ldquo东洋的文艺复兴比西洋的文艺复兴早三个世纪rdquo他笔下的宋代不乏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的影子如宋代皇帝代表民众犹如欧洲近世国王与第三等级的关系之类 包括本人在内的我

国某些学人似乎也或多或少沾染这一倾向如按照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情形来理解乃至解释宋代的

城市城市居民和市民文艺 这可能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其优势或许

在于旁观者清敏感性强其劣势可能在于隔靴搔痒偏离实情 就学术水准而论内藤宫崎可谓外

国学者中难得的佼佼者他们有不少精妙的假说乃至论断但依然难以完全避免其劣势 与欧洲相

比中国古代的城市兴起甚早往往是政治中心军事城堡工商业都会的三位一体其政治性大于经

济性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这一特性在宋代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宫崎则认为ldquo宋代都市几乎变

为完全的商业都市rdquo无疑与史实不符 宋代皇帝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肩负者士大夫一方面对皇帝

具有依附性另方面又不时表现出ldquo从道不从君rdquoldquo以道驭君rdquo的铁骨和傲气绝非百依百顺 宫崎则

宣称宋代ldquo士大夫阶层有如羊一样顺从天子rdquo显然片面性极大 某些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唐宋社会

变革之巨超越春秋战国时期断言ldquo宋朝是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rdquo②读者只能怀疑是否译文有

误 我国学者理当学人所长避人所短发扬自身固有的天然优势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ositive Sol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ngSong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ds Must Be Called Naito Konan

and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Zhang Bangwei

AbstractTangSong transition is a more complex topic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it is ldquo rightrdquo orldquowrongrdquo1049008 The theory has a wide range of styles but great words will be called Naito Konan when thescholars mention it1049008 In fact Japanese scholars have the Kyoto and the Tokyo school of thoughts ldquoNaitohypothesisrdquo is not unified1049008 Most noteworthy Chinese scholars have our own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that has a long history so we can1049011t forget the number of ancestors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is notbroken but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1049008 Bao Weimin recently proposed the theory of TangSongintegration104900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 is not the subversion of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but thecomplement and perfection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and integration are compatible andcomplementary which brings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Key Words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Naito Konan Theory of TangSong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丰若非)

middot6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第 153mdash242 页 以下凡引宫崎

所言皆出自此文[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mdashmdashmdash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 页 王曾瑜认为唐

宋时代ldquo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rdquo参见《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页 他的估计或许又偏低

Page 7: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 - 中国经济史研究(变革)论’这个说法”。①习唐宋史者都记得,陈老《论韩愈》一文所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

要是指欧洲历史的概念和框架以致不惜削中国历史实际之足适欧洲历史框架之履 无可否认宫崎对此有所警觉他说ldquo欧洲是世界全体中的一个特殊地域不言自明 把特殊地域的历史发展模

型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其他地域自然有很大的危险rdquo①然而在其论著中用欧洲模型解释中国历史

之处并不少见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中国既无欧洲ldquo黑暗的中世纪rdquo又无后来伟大的文艺复兴 宫

崎有意无意地把魏晋隋唐类比欧洲的中世纪认为其时ldquo文化停滞欠缺灿烂光辉rdquo十分明确地将宋

代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更有甚者把中国历史上的ldquo五胡乱华rdquo与欧洲历史上的蛮族入侵相提

并论 宫崎说ldquo东洋的文艺复兴比西洋的文艺复兴早三个世纪rdquo他笔下的宋代不乏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的影子如宋代皇帝代表民众犹如欧洲近世国王与第三等级的关系之类 包括本人在内的我

国某些学人似乎也或多或少沾染这一倾向如按照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情形来理解乃至解释宋代的

城市城市居民和市民文艺 这可能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其优势或许

在于旁观者清敏感性强其劣势可能在于隔靴搔痒偏离实情 就学术水准而论内藤宫崎可谓外

国学者中难得的佼佼者他们有不少精妙的假说乃至论断但依然难以完全避免其劣势 与欧洲相

比中国古代的城市兴起甚早往往是政治中心军事城堡工商业都会的三位一体其政治性大于经

济性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这一特性在宋代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宫崎则认为ldquo宋代都市几乎变

为完全的商业都市rdquo无疑与史实不符 宋代皇帝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肩负者士大夫一方面对皇帝

具有依附性另方面又不时表现出ldquo从道不从君rdquoldquo以道驭君rdquo的铁骨和傲气绝非百依百顺 宫崎则

宣称宋代ldquo士大夫阶层有如羊一样顺从天子rdquo显然片面性极大 某些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唐宋社会

变革之巨超越春秋战国时期断言ldquo宋朝是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rdquo②读者只能怀疑是否译文有

误 我国学者理当学人所长避人所短发扬自身固有的天然优势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ositive Sol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ngSong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ords Must Be Called Naito Konan

and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Zhang Bangwei

AbstractTangSong transition is a more complex topic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it is ldquo rightrdquo orldquowrongrdquo1049008 The theory has a wide range of styles but great words will be called Naito Konan when thescholars mention it1049008 In fact Japanese scholars have the Kyoto and the Tokyo school of thoughts ldquoNaitohypothesisrdquo is not unified1049008 Most noteworthy Chinese scholars have our own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that has a long history so we can1049011t forget the number of ancestors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is notbroken but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1049008 Bao Weimin recently proposed the theory of TangSongintegration104900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 is not the subversion of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but thecomplement and perfection1049008 The 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and integration are compatible andcomplementary which brings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Key WordsTheory of TangSong Transition Naito Konan Theory of TangSong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丰若非)

middot67middot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 年第 5 期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iddot通论》第 153mdash242 页 以下凡引宫崎

所言皆出自此文[美]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mdashmdashmdash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 页 王曾瑜认为唐

宋时代ldquo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rdquo参见《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页 他的估计或许又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