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町商圈之青少年文化探討 -...

18
1 西門町商圈之青少年文化探討 林育秀、林思妤、高惠子、陳相蓉、謝博安 滬江高中 資料處理科 三年義班 摘要 日據時期殖民者在此建造了屬於自己的歌舞休憩區,歷史與現代的交 錯,造就青少年與過去歷史空間並置的獨特景觀。在西門町裡「人」與「事」 皆成為商圈中的焦點,看行人與被行人看也是這個商圈的特色之一,「秀 自己」、「被認同」成為西門町青少年奉行的生活態度。 任何匪夷所思的造型,只要走在西門町的街道上,多半都視為司空見 慣。當然不只有「人」的因素造就商圈特色,當地的商圈環境同時也支持 著青少年們的夢想。 關鍵字:西門町、青少年文化、次文化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在日治時代,西門町原本還只是一片荒涼的地方,後來日本人決定仿 效東京淺草區,在此設立休閒商業區。其中最早的娛樂設施為 1897 年的 台北座、1902 年的榮座(現為新萬國商場)及 1908 年的八角堂(西門紅 樓)。 不知從何時開始,印象中的西門町已經和從前不太一樣,有了很大的 轉變,從五年級生的老派西餐廳及紅包場文化,六年級生的 MTV、冰宮、 電影文化,到七年級生的美國嘻哈風、東京原宿街頭秀、追星文化。西門 町編織著不同時期的青春故事,物換星移的戲碼一直在上演著,就連現在 的店家也不保證幾個月後還能看得到,汰換率過高,西門町的生命力就如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西門町商圈之青少年文化探討

    林育秀、林思妤、高惠子、陳相蓉、謝博安

    滬江高中 資料處理科 三年義班

    摘要

    日據時期殖民者在此建造了屬於自己的歌舞休憩區,歷史與現代的交

    錯,造就青少年與過去歷史空間並置的獨特景觀。在西門町裡「人」與「事」

    皆成為商圈中的焦點,看行人與被行人看也是這個商圈的特色之一,「秀

    自己」、「被認同」成為西門町青少年奉行的生活態度。

    任何匪夷所思的造型,只要走在西門町的街道上,多半都視為司空見

    慣。當然不只有「人」的因素造就商圈特色,當地的商圈環境同時也支持

    著青少年們的夢想。

    關鍵字:西門町、青少年文化、次文化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在日治時代,西門町原本還只是一片荒涼的地方,後來日本人決定仿

    效東京淺草區,在此設立休閒商業區。其中最早的娛樂設施為 1897 年的

    台北座、1902 年的榮座(現為新萬國商場)及 1908 年的八角堂(西門紅

    樓)。

    不知從何時開始,印象中的西門町已經和從前不太一樣,有了很大的

    轉變,從五年級生的老派西餐廳及紅包場文化,六年級生的 MTV、冰宮、

    電影文化,到七年級生的美國嘻哈風、東京原宿街頭秀、追星文化。西門

    町編織著不同時期的青春故事,物換星移的戲碼一直在上演著,就連現在

    的店家也不保證幾個月後還能看得到,汰換率過高,西門町的生命力就如

  • 2

    這裡的青少年的衣著般多變而短暫的絢麗。這樣迷人又多變的西門町如何

    孕育青少年的青春回憶?心理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青少年認同的對象大

    都來自於大眾傳播媒介提供的事物,因此,本研究想探討西門町文化為何

    受青少年喜愛,他們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交流青春時光的。

    二、研究目的

    探討西門町之文化

    分析青少年喜愛西門町之原因

    深入剖析西門町重點文化

    三、研究方法

    由網路、報章雜誌及書籍等文獻探討中,尋找西門町歷史背景及

    青少年文化

    再經由「問卷調查法」了解青少年選擇西門町的原因與想法,並

    試著由青少年次文化的特徵分析這些想法,進而建構形成此認知

    與次文化的聯結。

    四、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流程如下圖1所示。

    圖 1 研究流程圖

  • 3

    貳、正文

    文化是每一件被創造出的事物的綜合,這些事物是由二人或二人以上

    的互動有意義或無意義地給他人行動以影響所創制或修改出來的(青年的

    四個大夢/吳靜吉博士),文化是價值、意義、規範。

    Sebald(1984)對青少年次文化提出八項重要內涵:

    1. 獨特之價值觀與規範。認同於成人又不同於成人及兒童

    2. 特殊之暗語

    3. 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

    4. 注重流行風尚

    5. 重視同儕歸屬

    6. 特定身份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

    7. 同儕支持。

    8. 滿足特殊需求。

    根據上述八點讓我們瞭解青少年次文化的獨特性是來自於特定時期的

    叛逆,而所有的叛逆都來自對束縛和限制的反抗。

    17 歲到 33 歲的這個階段,也就是「初出茅廬」,剛踏入成人世界的這

    個「生手」時期,年輕人對外在的世界往往不是很清楚,對客觀的環境條

    件很陌生(青年的四個大夢/吳靜吉博士),因此行為舉動會和社會文化緊

    密相連,盲目跟隨依樣畫葫蘆般效仿,進而迷失方向。同儕間的青少年次

    文化,乃青少年們所發展出來的,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套思想、行為及規範。

    同時也是他們相互認同,及學習仿效的標準。西門町這塊寸土寸金的土地

    上,成了青少年交換流行訊息、熱血青春的地方。

  • 4

    一、 西門町發展起源

    歷史與現代的交錯,造就了青少年流行文化與過去歷史空間並置的人

    文景觀。

    年份 西門町沿革

    1896 西門新起街市場興建 啟用

    1897 「台北座」 開幕

    1902 「榮座」開幕

    1904 橢圓公園 啟用

    1908 八角堂商場(包括西門市場) 開幕

    1911 「芳乃亭」 開幕

    1922 「西門町」正式出現在台北地圖之中

    1935 「台灣劇場」、「國際館」、「大世界館」 開幕

    1936 「芳明館」、「公會堂」 開幕

    1945 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

    1945 台灣電影設置場在台北植物園成立,美麗都戲院(原芳乃館)

    開幕

    1950 成都路「上海香港百貨商店」、「南洋百貨公司」 開始營業

    1951 八角堂由上海人承租,改為「紅樓書場」 開幕

    1952 萬國戲院 開幕

    1953 1. 紅樓改為劇場型態演出

    2. 新世界戲院發生爆炸案

    1955 台北戲院 開幕

    1961 中華商場 開幕

    1970 冰宮 開幕

    2000 1. 捷運西門站完工,板南線通車

  • 5

    2. 西門徒步區接受商業司輔導形象商圈計畫

    2001

    1. 西門徒步區吉祥物徵稿

    2. 西門徒步區吉祥物-西門酷客誕生

    3. 中國戲院歇業

    2002 徒步區管委會改名為「西門徒步區街區發展促進會」

    2003

    1. 來來百貨結束營業

    2. 電影主題公園舉行動工典禮

    3. SARS 疫情衝擊西門町

    4. 電影主題公園挖出日據時代台營煤氣公司紅磚建築殘蹟

    2004

    1. 日新戲院歇業

    2. 由欣欣晶華影城接手經營日新戲院,改名為「日新影城旗

    艦店」

    2005

    1. 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正式開幕

    2. 西門地區公共環境改善工程動工(西寧南路 50 巷,昆明街

    96 巷)

    2006 完成西寧南路 50 巷,昆明街 96 巷(美國街)徒步區

    2007 西門町「塗鴉藝術街」正式成立

    上述參考資料:

    「日治時期 - 台灣史」 葉龍彥 玉山社

    「台北電影院」 李清志 元導文化

    「光復初期 - 台灣電影史」 葉龍彥 國家電影資料館

    「 1896-1997 台北西門町電影史」葉龍彥 國家電影資料館

    「紅樓尋星夢」 葉龍彥

  • 6

    以下為西門町早期及現在街景圖:

    早期西門町街景圖 現代西門町街景圖

  • 7

    照片來源:

    「早期西門町街景圖」http://blog.xuite.net/amu390/CYWBCC/4209882

    「現代西門町街景圖」組員林育秀實際拍攝及 YAHOO!雅虎圖片搜尋

  • 8

    二、 西門町文化

    所謂商圈意旨將傳統商圈結合當地人文、風格、特產及景觀等特色,

    並導入現代化管理經營理念而塑造成具有形象特色的現代商圈。

    位於萬華區內的西門町,是大台北都會區青少年消費娛樂聚集地。

    1980 年代,西門町漸漸被台北東區取代,但是西門町轉型為類似日本「原

    宿」的青少年世界,目前幾乎每周末都有小型演唱會、新曲發表簽名會、

    街頭表演等、各種大小店家則有 6000 多家。(萬華健康促進協會)

    而青少年次文化也在這發展,大頭貼、街舞、滑板、塗鴉,這裡都有,

    現代學生課業壓力繁重,西門町是抒放壓力放鬆身心的地方,青少年也在

    西門町的青少年文化群體中獲得成就、發展自主學習、摸索人生方向與累

    積社會經驗。

    三、 青少年文化

    「次文化」這個名詞其實並無任何負面的涵義,只是相對於成人所發展的

    社會文化主流而言,它是由美國都市社會學家 Fischer 所創,係指一群人

    具有許多相似之社會與個人背景,這些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相處互動的結

    果,逐漸產生一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

    此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與生活方式之統合,就稱為次文化。(青少年次

    文化初探/馬藹屏)

    青少年群體成員所認同、分享的觀念、價值、態度、以及做

    法的體現

    是每一個青少年群體思考、行為與生活的方式

    青少年生活方式的總合

    並非一種同質文化,而是依地區、種族、階級的不同而呈現

    差異

    強調青少年在同儕團體中的順從性,以及和成人相反之價值觀。青少年自

    組成一個小型社會,與成人社會漸行漸遠。

  • 9

    西門町青少年之學歷

    6%

    53%

    31%

    1%

    9%

    國中

    高中/職

    大學

    研究所

    社會人士

    參、量的研究分析與結果

    一、量的研究

    我們採用問卷施測方式,實地造訪西門町商圈去發問卷,準備兩百份

    問卷,經由回收問卷後,統計實際數字做出下列統計圖表。

    圖 1 造訪西門町青少年教育程度

    據左圖 1數據顯示,

    造訪西門町之年齡族群

    大多為高中/職學生,其

    次為大學生。

    圖 2 青少年造訪來西門町之目的

    據左圖 2數據顯示,

    青少年造訪西門町目的

    廣泛包含逛街購物及餐

    飲消費,多為課後之餘

    休閒活動 。

    造訪西門町的目的

    36%

    26%

    15%

    16%

    7%

    逛街購物

    餐飲消費

    唱歌娛樂

    看電影

    其他

  • 10

    圖 3 青少年選擇西門町的原因

    據左圖 3數據顯示,

    交通便利是青少年選擇

    西門町的首選理由,其

    次是商店眾多及朋友相

    圖 4 青少年造訪西門町的次數

    據左圖 4數據顯示,

    青少年平均 1-2 禮拜會

    造訪西門町,以此更可

    以證明西門町是青少年

    課後之餘的休憩場所。

    選擇西門町之原因

    24%

    22%

    9%11%

    4%

    22%

    8% 交通便利

    商店眾多

    價格便宜

    多樣美食

    上班打工

    朋友相約

    同儕影響

    青少年平均來西門町之次數

    12%

    41%31%

    9%7%

    幾乎天天

    1-2禮拜

    一個月

    半年

    更久

  • 11

    圖 5 問卷票選結果之西門町特色文化

    據左圖 5數據顯示,

    青少年認為電影街為西

    門町的特色文化,其次

    是街頭表演。

    圖 6 青少年認同上面圖表 5

    是否構成西門町特色文化

    嗎?

    據左圖 6數據顯示,

    上述問卷票選西門町文

    化特色,是大家所認同

    的。

    上圖表:青少年認為該構成西門町文化

    91%

    9%

    YES

    NO

    青少年票選西門町的特色

    12%

    6%

    27%

    15%

    3%

    13%

    3%

    21%

    美國街

    刺青街

    電影街

    紅樓

    國軍英雄館

    新宿

    同性戀空間

    街頭表演

  • 12

    二、量化分析與結果

    由上一段圖表統計可分析出以下幾點:

    1. 造訪西門町青少年普遍教育程度為高中/職,其次是大學。

    發放問卷同時,也觀察到不少人是外地遊客,經由旅遊雜誌介紹而選

    擇西門町旅遊逛街。

    2. 青少年造訪西門町之目的為逛街購物,其次是餐飲消費。

    由此可知,西門町是青少年課後之餘的休憩場所。青少年正值青春年

    華,喜愛展現自己,剛好西門町又成了他們的伸展舞台,順理成章的

    西門町成了青少年喜愛去的理由。

    「人類是群體動物,溝通交流是人之天性需求,都市則是滿足人『關

    係慾』的場所,而人所產生的關係性更是都市的活力來源。」(引自:

    陳婷妤-街道物件促進商業空間溝通活化之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町行

    人徒步區空間為例)

    3. 青少年既然選擇西門町作為放鬆休憩的場所,肯定有他的原因,交通

    便利是青少年選擇西門町的首選理由,其次是商店眾多及朋友相約。

    由於 2000 年捷運西門站的完工,造就今天西門町的交通便利,

    西門町六號出口徒步走一分鐘即可抵達西門町商圈,這樣的便利性, 吸

    引許多人潮。

    人潮就是錢潮,商店紛紛進駐西門町商圈,西門町因此滿滿都是商家。

    由於資訊爆炸的時代,汰舊換新的機率也提高許多,因此商家汰換率也

    跟著提高,走到西門町你會發現,之前的店家不見了,取而代之是新的

    店面,沒錯,這就是青少年樂於接受流行資訊的程度。

  • 13

    4. 青少年造訪西門町的平均次數為 1-2 禮拜,這也表示,西門町成功孕

    育出青少年文化商圈,走進西門町你不難發現西門町販賣的物品,充

    滿新奇和流行,而這些我們或許看不懂的流行裡頭,藏有著專屬青少

    年才懂得青春印記。

    西門町是一個典型聚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空間,也因此「西門町」這個

    空間,對青少年具有相當的符碼意義與意識形態、價值上的吸引力,也

    激盪出一波波青少年與空間之對話。(引自:陳倩菱-青少年娛樂次文化

    與公共空間之對話—以西門町為例)

    5. 由青少年票選出的西門町特色文化是電影街及街頭表演。

    電影街,這讓我們了解不管歷史多麼遙遠,如同泛黃照片卻依然清晰。

    西門町重點歷史發展不就是由電影院播放電影地那刻開始編織而成的

    嗎?下個段落我們會好好介紹電影街和街頭表演的相關緣由。

  • 14

    肆、電影街

    1930 年代開始,西門町成為台北著名的電影街,日本戰敗後,榮景也繼續

    維持下去,40 年代起每家戲院門庭若市,黃牛票猖獗,電影院一家接著一

    家開,僅武昌街二段就連開了十多家戲院,其盛況自此可見一斑。目前西

    門町還有 20 家以上的電影院,在台北要看首輪電影,西門町幾乎都找得

    著。(維基百科)

    1911 年,西門町誕生了台灣第一家專屬電影院-芳乃亭,而 1945 年後,

    電影業蓬勃發展。

    以下為 1945 年後西門町電影院發展的狀況:

    路名 電影院院名

    成都路 新世界、紅樓、大世界和國賓

    漢中街 萬國、真善美

    中華路 大華、國光以及新生

    西寧南路 國際、中國

    峨眉街 兒童、今日、金馬、鳳凰、西門、奧斯卡

    武昌街 台北、樂聲、豪華、日新、快樂、樂樂、白雪、大新、

    金獅、銀獅、寶獅、 雙獅、國王、皇后、碧麗宮、統帥

    下列網址裡面有戲院開幕的新聞影片:

    http://www.ctfa.org.tw/tai_image/movies.html

    對於西門町有濃厚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下列兩部以西門町為背景的電影

    《超級公民》(萬仁導演,1998 年)、《六號出口》(林育賢導演,2007 年)。

  • 15

    伍、街頭表演

    街頭藝術 (英文: Busking),是一種在街頭,向公眾路人表演的藝術,此

    類藝術表演可能是即興。街頭藝術的表演形式通常有唱歌,樂器演奏,默

    劇,作畫、書法等。 街頭藝術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尤其是在大城市、商

    場、車站出口、廣場及行人隧道,人潮極多的交匯點。(維基百科)

    以下為西門町街頭表演項目:

    地點 表演項目

    西門町捷運

    六號出口前 舞蹈街頭表演 Free style

    誠品書店前 打鼓 陳曼青爵士鼓

    絕色影城前 饒舌歌手哈士奇

    肯德基對面廣場 歌唱表演

    亂剪髮廊前廣場

    (旁是屈臣氏) 薩斯風演奏

    下列網址是街頭表演相關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82310635

    http://blog.wing0826.com/2012/02/blog-post.html

    其他表演項目來於青少年口中得到的消息。

  • 16

    陸、結論與建議

    以本研究文獻及問卷調查分析總和出的結果,研究出青少年與西門町的關

    係,以下是我們提出的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青少年選擇西門町的原因

    商店眾多商品多樣化,汰舊換新機率較高,迎合青少年喜新厭舊的口味。

    代表著另一種家庭以外的歸屬感及認同感。

    青少年正值叛逆期,極需要所謂的「認同感」,而在西門町能使他們互相

    欣欣相惜,進而找到另一種溫暖。

    西門町現代史

    歷經百年的西門町因為青少年的光顧,而轉型成現在流行娛樂的樣貌,故

    事不斷更新生成、堆疊與置換,而構成現在青少年的天堂。

    西門町文化

    青少年對於西門町的文化認知大多來自於電影街與街頭表演。也希望在未

    來能使這兩項文化發揚光大,使更多人認識西門町。

  • 17

    二、建議

    西門町店家的價格普遍偏高,對於學生族群可能無法負荷,假如價格

    降低可使學生客群增加。

    西門町必須有完善的警民連線規劃,青少年常聚集的昶所容易孶事,

    希望未來警民連線能落實災西門商圈裡,落實保護去西門町的消費者。

    學校能多關心位去學校的學生,因為這次研究結果下來,發現經常去

    西門町的青少年,普遍都不太去上課,脫離校園生活。希望學校輔導

    室能介入關心與調查,導正青少年的觀念與想法。

  • 18

    附錄─西門町問卷

    西門町青少年文化之探討 調查表

    本研究的進行需要您提供寶貴的意見,懇請你/妳抽空撥出短暫的時間協助填寫

    您的填答方式一律採匿名方式進行,填答的結果僅供學術參考。謝謝

    THANK YOU~~~

    1.受測者性別:男 □ 女 □

    2.學歷:□國中 □高中/職 □大學 □研究所 □社會人士

    3.居住地:□台北市 □新北市 □其它

    此次來西門町的目的:

    □逛街購物 □餐飲消費 □唱歌娛樂 □看電影 □其它

    平均多久來西門町:

    □幾乎天天 □1-2禮拜 □一個月 □半年 □其它

    為何選擇西門町:

    □交通便利 □商店眾多 □價格便宜 □多樣美食 □上班、打工

    □朋友相約 □同儕影響 □其它

    你/妳 認為西門町有哪些特色使 你/妳 印象深刻:

    □美國街 □刺青街 □電影街 □紅樓 □國軍英雄館 □新宿

    □同性戀空間 □街頭表演 □其它

    上一選項你/妳覺得構成西門町之文化嗎: □YES □NO

    那你/妳覺得還有什麼是西門町的文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