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觀光與部落永續發展:以阿朗壹部...

134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譚昌國 博士 原住民觀光與部落永續發展:以阿朗壹部 落為例 生: 黃仲任 中華民國一零一年七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19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譚昌國 博士

    原住民觀光與部落永續發展:以阿朗壹部

    落為例

    研 究 生: 黃仲任 撰

    中華民國一零一年七月

  •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原住民觀光與部落永續發展:以阿朗壹部

    落為例

    研 究 生: 黃仲任 撰

    指導教授:譚昌國 博士

    中華民國一零一年七月

  • 謝 誌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及姐姐,感謝你們無私的付出,感謝你們忍受我的

    任性,拋下了作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遠離家鄉來到台東求學。謝謝你們的關懷、

    支持與呵護,讓我能持續的前進。

    研究所求學期間,承蒙恩師 譚昌國老師、許功明老師、蔡志偉老師、劉炯

    錫老師、廖秋娥老師、蔡政良老師、葉淑玲老師、陳文德老師、胡正恆老師、張

    如慧老師等人的教導,讓我能對人類學相關知識有更新一層的體會,在老師們多

    方面的指導下,方能順利完成論文。

    感謝阿朗壹部落的 Alapay Patalaq 大哥、貝雯姐及阿朗壹勇士團的各位兄弟

    們,感謝你們包容我的「賴著不走」,讓我在研究期間,有機會學習如何成為部

    落的一份子。每次跟著大家一起上山、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做事的時候,總是我

    感受到文化和凝聚帶來的感動。另外還要感謝頌恩姐、譯萱、子琳、鉛球、阿良、

    怡樺、千里哥、佩玉姐,感謝你們在部落的陪同,讓我感受不到孤單。還有,狼

    煙的夥伴巴奈、那布、宏文哥;反反反美麗灣的淑玲姐、大苑姐、靜雯姐、Homi

    姐、百騰、小豬、小魚;拉勞蘭部落的戴牧師、大哥、約翰哥、莫哥等,所有在

    這一路上認識的好友,感謝你們的一路相挺,一同面對環境、土地、原住民的議

    題。雖然即將要畢業了,但在此我保證,不管未來到哪裡,我的精神都與各位同

    在。

    最後,南島研究所的同學、學長姐、學弟妹們和家婕姐;這三年我們就像一

    家人一樣,在學術上互相分享討論,在研究上彼此幫忙,在私底下互相照顧。謝

    謝你們謝謝大家。

    仲任 2012.07.25 謹誌

  • i

    原住民觀光與部落永續發展:以阿朗壹

    部落為例

    作者:黃仲任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碩士班

    摘 要

    近年來,原住民文化及原住民地區觀光活動,已成為台灣觀光發展的趨勢。但伴隨著觀光發展而來的,卻是大型的公共建設、財團經營的飯店及遊樂園區。

    在這些外來經營者追求最大經濟效益時,往往忽略部落居民的需求,造成各種負

    面的影響。因此,越來越多的部落,自主性的推動部落深度旅遊,期待能透過觀

    光來解決部落的經濟、文化流失、環境破壞等問題。阿朗壹部落在部落居民的努

    力下,積極推動部落觀光,經過幾年的努力,雖稍具規模,但「觀光」真的能解

    決原住民生計的問題嗎?而部落觀光是否是適合部落發展的產業?是否能促進

    部落的永續發展?這些問題一直是部落居民心中的疑惑。因此本文希望透過瞭解

    阿朗壹部落在原住民觀光的推動歷程及運作現況來探討之。 研究發現目前阿朗壹部落在原住民觀光推動上,由部落居民為主體組成部落團隊,並透過審慎的活動規劃,減少觀光活動對部落的負面影響。原住民觀光的

    推動,同時也帶動部落文化傳承、環境保護及經濟成長,並促進部落的永續發展。 關鍵字:原住民觀光、阿朗壹部落、永續發展

  • ii

    Indigenous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ibe:The Case

    of Aljungic Tribe

    Chung-Jen Huang

    Abstract

    The indigenous culture now become popular and attractive many tourists crowding into the village. Comes with it are the hotels and amusement parks, invested and established by enterprise groups, springing up over the indigenous tribe.

    But the investors usually do not consider what the local people really need, and ignore their voices when they make the plan. To preserve indigenous culture, protec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olve economic problems, more and more tribe residents promote tribal tourism their own. But does tourism a suitable industry to the tribe? Can tribal tourism really do the help solve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is by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of the Aljungic Tribe, and how they promote their tribal tourism.

    The team promote indigenous tourism of Aljungic Tribe is constructed mainly by local residents; they share indigenous culture,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modern environment issues the tribe faced to the tourists. This kind of development mode makes tourists learn more about Aljungic trib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it really helps construct the tribal consciousness and rise residents’ self-identification.

    Keywords:Indigenous tourism, Aljungic Trib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iii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7 第四節 研究流程..........................................................................................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原住民觀光......................................................................................12 一、 什麼是「觀光」..........................................................................12 二、 原住民觀光的定義......................................................................13 三、 台灣原住民觀光發展演進..........................................................14 四、 原住民觀光的類型......................................................................17 五、 原住民觀光的影響......................................................................18

    第二節 永續發展的意涵與發展..................................................................21 一、 永續發展的意涵..........................................................................21 二、 台灣的永續發展及策略..............................................................23 三、 觀光與永續發展的連結..............................................................25

    第三章 田野地概述:阿朗壹部落.................. 28

    第一節 部落概述..........................................................................................28 一、 歷史沿革......................................................................................28 二、 地理位置......................................................................................30 三、 人口..............................................................................................32 四、 經濟產業......................................................................................32

    第二節 社會組織..........................................................................................34 一、 社會制度與階級..........................................................................34 二、 青年組織與社區組織..................................................................36

    第三節 文化與自然資源..............................................................................38 一、 文化資源......................................................................................38 二、 自然資源......................................................................................44

    第四章 阿朗壹部落的觀光發展.................... 49

    第一節 部落觀光發展歷程..........................................................................49 一、 居民自覺階段(2009 年以前).................................................49 二、 培訓與實驗階段(2009 年-2011 年 9 月) ..............................51

  • iv

    三、 團隊合作階段(2011 年 9 月迄今).........................................57 第二節 部落生態旅遊活動..........................................................................60

    一、 部落生態旅遊活動與規劃..........................................................60 二、 部落生態旅遊活動實例..............................................................65 三、 小結..............................................................................................72

    第五章 公共建設議題與部落觀光.................. 73

    第一節 議題討論:「台 26 線公路改建計畫」..........................................73 一、 從「台 26 線公路改建計畫」到「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73 二、 「台 26 線公路改建計畫」部落的觀點....................................79

    第二節 議題討論:「核廢料處置場」........................................................84 一、 「核廢料處置場」的始末..........................................................84 二、 「核廢料處置場」議題的部落的觀點......................................91

    第三節 公共建設議題與部落觀光推動......................................................95

    第六章 分析討論與結論建議...................... 97

    第一節 分析討論..........................................................................................97 一、 原住民觀光對部落內、外部的影響..........................................97 二、 阿朗壹部落觀光推動的優劣勢................................................102 三、 阿朗壹部落觀光推動與永續發展............................................103

    第二節 結論與建議....................................................................................105 一、 結論............................................................................................105 二、 建議............................................................................................108

    參考文獻 ....................................... 111

    附錄 ........................................... 116

    附錄一 大龜文王國阿朗壹盟部勇士團暑期訓練活動流程........................116 附錄二 遊學台灣-獵人.古道.阿朗壹生態探索體驗營活動流程....117

    附錄三 台 26 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計畫爭議一覽表..................................118 附錄四 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台東達仁鄉)爭議一覽表............120

  • v

    表次

    表 1-1 深度訪談受訪者背景資料彙整表 .................................................................9 表 2-1 1950-迄今的台灣原住民觀光發展階段歸納表 ........................................16 表 2-2 1970-1990 觀光類型表 .................................................................................17 表 3-1 排灣族社會組織結構及各階層職權表 .......................................................35 表 3-2 安朔遷村 70 週年慶暨豐年祭聯歡活動流程表 .........................................40 表 3-3 2007 年排灣族大龜文王國五年祭祭典儀式暨活動流程表 ......................41 表 4-1 2010~2012 年部落論壇時間及項目表 ........................................................53 表 4-2 部落生態旅遊導覽解說人才培訓研習班課程表 .......................................54 表 4-3 阿朗壹古道自然生態與原住民族文化深度體驗二日套裝行程表 ...........60 表 4-4 部落觀光活動不同階段觀察比較表 ...........................................................71 表 5-1 「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許可辦法說明表 .............................................77

    -

  • vi

    圖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11 圖 2-1 永續發展的三個關鍵面向圖 --------------------------------------------------- 22 圖 2-2 原住民部落觀光運作概念架構圖----------------------------------------------- 26 圖 3-1 達仁鄉地圖 ------------------------------------------------------------------------- 30 圖 3-2 阿朗壹部落生態旅遊地圖-------------------------------------------------------- 31 圖 4-1 解說員穿著傳統服於部落入口迎接遊客-------------------------------------- 61 圖 4-2 喜樂泉瀑布 ------------------------------------------------------------------------- 62 圖 4-3 農耕文化解說----------------------------------------------------------------------- 62 圖 4-4 傳統漁撈體驗----------------------------------------------------------------------- 63 圖 4-5 阿朗壹古道導覽-------------------------------------------------------------------- 64 圖 4-6 阿朗壹古道(觀音鼻)----------------------------------------------------------- 64 圖 4-7 串珠體驗活動----------------------------------------------------------------------- 65 圖 5-1 台 26 線安朔至港口段計畫改善道路位置圖 --------------------------------- 75 圖 5-2 台 26 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改建計畫變更後路線圖(上) --------------- 76 圖 5-3 台 26 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改建計畫變更後路線圖(下) --------------- 76 圖 5-4 台 26 線與台東達仁鄉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場址預定地位置圖 --------- 88

  •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近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快速,人民個人所得增加。2001 年起,政府開始全面

    實施周休二日,使得台灣的觀光旅遊活動蓬勃發展。台灣社會自 1980 年代以後,

    自然旅遊活動急速的成長,有越來越多觀光客開始對造訪原始自然的生態環境、

    體驗原住民傳統文化等等,產生高度的興趣(黃國超,2003:190)。交通部觀光

    局 2002 年起推動永續觀光,以本土、文化、生態之多樣化觀光活動為特色,發

    展多元化觀光。並將 2004 年定為「台灣觀光年」,規畫補助二十四項節慶活動,

    而其中有關原住民文化的活動就有十項,包括:花蓮布洛灣百合花季、阿里山櫻

    花祭、布農族打耳祭、泰雅族豐年祭、阿美族捕魚節、雅美族船祭、南島文化節、

    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矮靈祭、卑南族猴祭大獵祭等(交通部觀光局網站,2011)。

    這些節慶活動以地方文化為主軸,從這些活動可知,原住民文化及原住民地區觀

    光活動,成為近年來台灣觀光發展的趨勢。

    過去數百年間,台灣原住民部落的土地與自然資源,在外來政權統治下,不

    斷的被侵奪。原住民族在喪失原有土地及自然資源的情況下,除了失去土地的自

    主權與山林相互依存關係外,原住民傳統的經濟體系更是直接受到衝擊。隨著全

    球化及市場經濟的進入,過去部落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轉變為資本主義的市場交

    易模式。原住民族在資源匱乏及被長期漠視、歧視的情況下,薪資的取得大多來

    自於勞力。以台灣原住民部落的現況來看,大多數的原鄉部落無法提供青年就業

    機會,因此越來越多部落青年前往都會市區謀求生計。因此在部落的居民多是老

    人及幼兒。無形中也造成了文化的斷層。被國家機器、資本主義及優勢文化的夾

    擊下,原住民族被迫壓縮在社會的邊陲。隨著近年來的觀光發展趨勢,許多部落

    居民相信「觀光」為解決原住民生計困境的重要方案。但「觀光」真的能解決原

    住民生計的問題嗎?

  • 2

    Dennison Nash 以主流的模式為據,認為絕大部分的觀光都是都會力量(工

    業化資本社會)向未開發或開發中地區掠奪的一種帝國主義形式(謝世忠,

    1994:3)。歐美資本主義社會,本質上是一種鼓勵消費,以需求為導向,不斷創

    造供給、開發新產品的生產模式。在此邏輯下,休憩觀光也因此不只是一種運動,

    更是一種產業,一種能增加生產、再創利潤的行業。這種在資本主義社會,不斷

    追求資本累積所發展出來的各項產業活動,也包括原住民地區的生態旅遊,雖已

    試圖扭轉過去大眾旅遊的弊病,畢竟建構於資本主義社會中,與其他產品生產,

    本是同根生,稍有不慎,隨即會掉入資本邏輯的泥沼中,對於原住民地區的生態

    旅遊發展,也不能過度期待與樂觀(黃躍雯、王鑫、黃宗成,2006:158)。

    阿朗壹部落1近年來,在部落居民的努力下,積極推動部落觀光旅遊活動,

    在推動的同時,面臨了「台 26 線安朔到港口段公路改建計畫」以下簡稱(台 26

    線公路改建計畫)及「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址設置」以下簡稱(核廢料處

    置場)兩項公共建設議題,這兩項公共建設不但都位於阿朗壹部落的傳統領域

    內,也正好位於部落觀光活動;「阿朗壹古道」的路線上,引發部落居民、環保

    團體、政府部門不同觀點的爭論。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從觀光、部落發展、環

    境保護、公共建設等不同面向,進一步來探討。

    1 阿朗壹部落,即為安朔部落,位於達仁鄉安朔村。近年來隨著原住民運動及部落的文化復振,在祭典等場合,部落居民慢慢開始自稱為阿朗壹部落。

  •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委員會」在 1987 年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

    指出永續發展是一種符合當代需求,但卻不損及下一代子孫滿足其需要的發展。

    根據此一定義,永續發展包含公平性(Fairness)、永續性(Sustainability)與共同性

    (Commonality)三個原則。在環境方面,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社會方面,

    強調公平分配來滿足當代和後代居民的需求。在經濟方面,強調在保護自然體系

    基礎上的持續性經濟成長。而在基於以上環境、社會、經濟三方面的互動過程,

    就代表了一種對永續發展的追求。1992 年 6 月聯合國在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

    峰會」,通過了「二十一世紀議程」,此議程中,分成「社會與經濟」、「保存及管

    理資源以促進發展」、「強化主要團體功能」及「實施手段」四部份,試圖提供全

    球永續發展的藍圖。

    2005 年 2 月 15 日行政院院長謝長廷聽取「健康社區計畫」簡報後裁示,鑒

    於健全之社區為臺灣社會安定的力量,為宣示政府推動社區發展之決心,提出「台

    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以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

    觀、環保生態等六大面向作為社區評量指標。運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透

    過居民參與,營造社區景觀特色,全面性的推動營造「共同成長、永續發展」的

    社會環境。同時,政府針對原住民部落,依據「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之架構

    與精神,推動「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計畫」,此計畫期以部落的文化歷史與發展

    現況為基礎,透過部落會議凝聚發展共識,由部落提出階段性目標及需求,研擬

    計畫推動上述六大面向的部落營造工作,希望藉部落需求之主動提出,配合專業

    團隊的陪伴,雙管齊下,有效點燃部落永續創生的活力。(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

    計畫效益評估報告,2009:3)而在這一片永續發展的聲浪中,推動原住民觀光是

    否是讓部落永續發展的一種方法呢?

    2007 年底,停辦 70 多年的排灣族大龜文王國五年祭,在達仁鄉安朔國小舉

  • 4

    辦2。當時我還是一位大學部四年級的學生,因課堂的報告跟隨大學教授一同參

    與。在五年祭的會場,發現有好奇的觀光客,拿著相機不斷的捕捉他們所認為新

    奇的、傳統的原住民部落祭儀。在同年年底,因課程的參訪活動,前往鄰近的阿

    朗壹古道踏察,古道的文化及自然資源讓筆者對此留下深刻的印象。進入研究所

    後,藉由參與阿朗壹部落遊學活動,使筆者與阿朗壹部落有更進一步接觸,觸動

    筆者對部落相關議題與社會文化發展的關懷。

    莫那能先生是阿朗壹部落著名的詩人,同時也是台灣原住民運動的前輩。他

    的作品有「美麗的稻穗」及「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回憶起多年前,第一次

    閱讀莫那能的詩集,讓我印象最深刻是以下這一首詩:

    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離開了碧綠的家園,忘掉了往日的豐收。為

    什麼,這麼多的人,離開了碧綠的田園,飄盪在無際的海洋。掙扎呀,

    掙扎在族人的思念裡。………阿!為什麼阿為什麼?走不回自己踏出的

    路,找不到留在家鄉的門。阿!為什麼呀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離開了

    碧綠的田園,沒了幸福沒了希望。噢!不!我的生命還在跳動,我的血

    液還在奔騰,我要歸去,我要歸去,歸到我原來的地方。深深地挖著土

    地,埋進我的愛做種籽。只要太陽還昇起,只要高山還聳立,只要大河

    還奔流,豐收終會掛在子孫的臉上。(莫那能,1988:156-159)

    恰巧一位離開阿朗壹部落到台東市區工作的學長,在一次聚餐的場合,私下

    告訴我,他想要回去部落,為部落盡一份心力。但是在市區有家庭要照顧,要考

    量自己的工作,也要考量到孩子的教養問題。這時,我立刻回想起莫那能的這首

    詩,詩中不斷問著,為什麼部落居民需要離開家園去外地工作?為什麼想回故鄉

    卻不知道該如何回去?其實離鄉的人,心中依舊掛念著故鄉,想要回「家」。

    和莫那能一樣,我懷抱著為什麼原住民青年,需要離鄉背井到外地工作,為

    2 活動名稱:2007 年南島學術發表會暨五年祭儀式活動;活動時間:2007 年 11 月 23 日至 24 日。

  • 5

    什麼想回家鄉卻回不去的疑問。2010 年的夏日,再度回到阿朗壹部落。經歷過

    莫拉克颱風的部落,正有一群部落的青年,跟著長輩學習著山林智慧,學習如何

    當部落的青年。看著這群青年陪伴著來訪的漢人朋友,行走在阿朗壹古道上,聽

    著帶領青年們的前輩,訴說著他們對部落的期待。這裡有景色優美的古道,有令

    人著迷的族群文化特色,越來越多遊客想要前來。但是美麗景色可能會因台 26

    線公路改建的工程而不見,環境可能會因放置核廢料而被破壞。部落居民企圖抵

    抗著。一位部落的 kaka3說:「為什麼我們會有抵抗?抵抗運動怎麼產生的?抵抗

    是因為不公平。遭受不公平對待時才會有抵抗。」kaka 的這段話,控訴著部落

    長期受到不公平對待,控訴著部落正在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而部落居民推動部落

    觀光,除了希望透過產業發展讓部落居民能留在部落生活,也希望能將守護家園

    的理念傳達給更多朋友。

    2010 年 10 月 1 日公共電視台「有話好說」節目,在節目中討論環島公路網,

    最後一段未通車的「台 26 線安朔到港口段公路改建計畫」會不會破壞「阿朗壹

    古道」的生態及文史資源。其中交通部公路總局主任秘書陳茂南先生強調公路的

    興建是為了促進當地部落的觀光發展;另外環保團體代表洪輝祥先生則認為部落

    的永續發展及觀光產業發展,需透過生態及文化資源的保存才得以存續。支持開

    路以及反對開路在部落居民間,也引發了不少的爭論。

    觀光是部落永續發展的一個可能的面向,基於永續發展的公平性、永續性與

    共同性三個原則,筆者者希望能以部落居民的觀點去探討,阿朗壹部落觀光發展

    狀況,觀光對部落文化、社會、經濟及環境會造成哪些影響?現在所推動的部落

    觀光是否能使部落永續的發展?

    根據上述,筆者將本研究的目的整理如下:

    (一)瞭解阿朗壹部落在原住民觀光的推動歷程及運作現況與困境。

    (二)瞭解部落族人對「台 26 線公路改建計畫」與「核廢料處置場」設立的看

    法及對原住民部落觀光的影響。 3 Kaka;排灣語意思是兄弟姊妹,在此指的是部落的哥哥。

  • 6

    (三)瞭解觀光發展對於原住民部落的社會、經濟及環境帶來的影響?

    (四)探討原住民觀光是否能促進部落永續的發展。

  •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是一個建立在研究者與參與者充分互動基礎上的研究方式,以此而

    言,質性研究者必須深入被研究者的生活世界,經過長時間的浸淫和學習以收集

    資料;且在研究的過程中觀察、學習、體認、包容和欣賞被研究者的認知架構。

    總體上,質性研究傾向於以文字的方式描述、鋪陳並展現資料。若以收集資料的

    種類區分,可區分為田野工作和非干擾性方法兩種(謝臥龍、王雅各、盧蕙馨、

    范麗娟等,2004:28)。田野工作是對一社區及其生活方式從事長期的研究。就許

    多方法而言,田野工作是人類學最重要的經驗,是人類學家收集資料和建立通則

    的主要依據(張恭啟、于嘉雲,1989:25)。

    本研究旨在探討觀光與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間的關係,企圖透過觀察、參與

    來理解部落居民的想法,因此本文採用質性研究之田野工作方法進行研究;並採

    用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深度

    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分述如下:

    一、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

    文獻分析研究是最傳統普遍,也最常被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現存

    的資料,去挖掘事實和證據。透過各種相關聯的文獻資料蒐集與整理,加以分析,

    找出解釋的脈絡與線索。

    本研究的文獻收集,大致可分成原住民觀光研究、永續發展的意涵及田野地

    的文史調查三個部份。透過蒐集各類文獻,如:書籍專書、碩博士論文、期刊論

    文及網路資料等文獻資料,以建立本研究相關的理論基礎。

    二、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文化人類學者馬凌諾夫斯基於二十世紀初在 Trobriand Island 的實地研究,

    即是以參與觀察法研究該島島民的生活文化,形塑自成一格的人類學知識之後,

    參與觀察法似乎成為人類學的獨特研究方式(胡幼慧、嚴祥鸞等,1996)。人類

    學者是以長期的田野工作,做為收集某一民族或社區生活方式的主要依據,而田

  • 8

    野工作所做的就是參與觀察。參與觀察法是一種重要的蒐集資料方法,將自己沉

    浸在研究對象的文化、風俗、社會規範和現實生活中。如此實際地融入研究對象

    的目的,在於藉由認識行為舉止的特殊模式、語言符號的使用和傳統習俗,來了

    解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

    參與觀察法並非只是直接訪談事件的當事人,或訪談對社會文化有深入了解

    的人,訪談雖不失為重要的質性研究方法,但言語傳達的訊息畢竟有限,而且每

    個人對事件的了解和觀點是片面的,難免會有誤差或偏見,這是由於被訪談者有

    不同的背景和角色人格特性,他們之間的言辭或會有所矛盾,即使是同一個人前

    後言辭也會出現不一致的情形。這時候只有靠參與觀察人們的活動和生活,才能

    進一步檢視被訪談者所指為何,並驗證其所說的是否就是所發生的真實情況(謝

    臥龍、王雅各、盧蕙馨、范麗娟等,2004:66)。

    余光弘(1996)以蘭嶼研究之經驗,將參與觀察依研究者涉入程度、研究主

    題及參與的時間、難易程度分成三個階段:

    (一)事件的參與:從事參與生業技術、特定祭典儀式等明確易觀察事項,

    透過事件參與或可去取得適當資料。此一階段參與涉入程度低,亦即常與當地土

    著上山下海,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食宿與休閒則與被研究者保持距離。

    (二)生活的參與:研究主題為抽象層次較高的社會生活模式或涉及認知理

    念層次,需採用生活參與,亦即與土著同食同宿,起居作息全然參與。一年的生

    活參與(生業、儀式及社會生活輪迴)為基本的研究工作要求。

    (三)生命的參與:即研究者盡力打入被研究者的生命經驗中,經過若干年

    的長時間參與,研究者對於田野地文化熟悉度能與當地土著逐漸接近,對於當地

    社會文化能有更全貌性的關照,其詮釋也更完整。

    雖然余光弘將參與觀察分成三個階段,但其也提到以上三階段僅代表參與介

    入程度由淺入深,不但每一階段中又有參與深淺的不同,階段之間也因參與深淺

    的不同而呈現連續性。

    筆者非阿朗壹部落居民,在進行參與觀察研究時,更需要參與部落的各項活

  • 9

    動,長時間的蹲點研究,進行全貌性的研究與調查,希望能掌握田野地最真實狀

    況與資料。因此筆者於 2010 年 7 月開始,進行事件參與。參加阿朗壹部落的各

    重要活動,包括;青年組織訓練、部落收穫節、部落永續發展論壇、父親節晚會、

    部落生態旅遊導覽解說課程、阿朗壹古道導覽活動等。並於 2011 年 7 月到 2012

    年 2 月,進入田野地居住。透過生活的參與,讓研究對田野地及研究議題有更進

    一步的了解。

    三、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

    深度訪談有別於一般的訪談,在深度訪談中,受訪者是主體,研究者尊重受

    訪者的觀念,訪談的目的也在於了解受訪者的思考,重視他們的感覺,尊重他們

    對行為的詮釋。在此種會談中,受訪者被視為有個人思考的主體,研究者就是要

    嘗試進入他們的觀點,藉由面對面言語的交換,引發受訪者提供資料或表達他對

    某事物的意見與想法,了解他們的主觀經驗,因此受訪者和訪談者的關係建立很

    重要(謝臥龍、王雅各、盧蕙馨、范麗娟等,2004:85)。

    本研究的深度訪談對象如(表 1-1):

    表 1-1 深度訪談受訪者背景資料彙整表

    類別 受訪者的職業或工作 受訪者代號

    阿朗壹部落生態旅遊服務中心專員 A1 一

    阿朗壹部落生態旅遊服務中心志工 A2

    部落獵人暨導覽解說人員 B1 二

    部落農夫暨導覽解說人員 B2

    民宿主人 C1 三

    民宿主人 C2

    安朔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D1 四

    台東縣台灣原住民蒙恩自強協會社區營造員 D2

  • 10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地是台東縣達仁鄉阿朗壹部落,選擇阿朗壹部落的原因

    有;首先,阿朗壹部落位處台東最南端,地理位置偏遠,缺乏工商業,就業機會

    較少,居民除了擔任公務員外,多數從事農業或打零工;主要的人口組成,約有

    90%左右為原住民;我們可以知道阿朗壹部落是個典型的原住民部落。其次,部

    落居民近年來積極自主的推動觀光產業之發展,同時正面臨「台 26 線安朔到港

    口段公路改建計畫」及「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址」,這兩項公共建設議題。

    部落居民要如何推動觀光產業?是要堅持部落主體性、環境保護還是公共建設的

    興建?要如何發展才會是部落永續的發展?因此,本研究期待透過對阿朗壹部落

    的研究,可以呈現出原住民觀光在發展上遇到的問題,並釐清原住民自主性的觀

    光是否會是部落永續的發展方向。

  • 11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觀光與部落永續發展的關系,並將本文研究分成五階

    段。第一階段為研究動機及目的確立;第二階段為探討相關文獻;第三階段為參

    與觀察、深度訪談;第四階段為文獻、觀察及訪談資料的分析討論;第五階段為

    結論與建議。流程繪製如(圖 1-1):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研究動機與目的

    探討相關文獻

    深度訪談 參與觀察

    資料分析討論

    結論與建議

  •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原住民觀光

    一、 什麼是「觀光」

    「觀光」一詞,最早出現於周文王時代,易經觀卦六四爻辭中即有「觀國之

    光,利用賓於王」之記載。此外,在古代典籍中,最早取「觀國之光」前後兩字

    而創出新詞者是左傳裡的「觀光上國」。它具有歷遊他地,以觀察其風土、人情

    等涵義。在西洋方面,英文的「Tourism」一詞,因系由 Tour 加上 ism 而來,Tour

    則系由拉丁語 Tornus 而來,亦含有前往各地旅行之意(林連聰、宋秉明、陳思

    倫,2006:6-7)

    《觀光導論》一書中提到「觀光(Tourism)一詞,至今有許許多多的論述,

    但似乎沒有一個讓所有學者完整而無異議的定義」(劉修祥,2007:5)。由上述我

    們可知,對於觀光的解釋,各學者的論述有些許不同。如 Hunziker& Krapf(1942)

    對觀光下的定義為:「觀光客在某地作短暫的停留,但不從事商業行為,而在旅

    遊地停留的時間內所從事之各種活動暨諸種現象」(李銘輝 2000:4)。Mclntosh &

    Goeldner(1990)認為要研究觀光必須先考慮與觀光有關的各群體觀點;(1)觀

    光客;(2)提供觀光客相關商品與勞務的商業界;(3)觀光地區的政府部門;(4)

    當地接待社區。而根據上述四種群體的觀點,Mclntosh & Goeldner 把觀光定義

    為:「在吸引和接待觀光客與其他訪客的過程中,由觀光客、觀光業界、觀光地

    區的政府部門,及當地接待社區之間的交互作用,所產生之各種現象與關係總體」

    (劉修祥,2007:5)。而學者在《觀光學概論》一書中,更進一步解釋,認為觀

    光可分成狹義及廣義兩種,狹義的觀光為:(1)人們基於工作以外的目的,離開

    其日常生活居住地;(2)是自願的;(3)向預定的目的地移動;(4)需是非營利

  • 13

    性的;(5)觀賞風土文物;(6)停留某一段時間後,仍要回來原居住地的一種可

    以自由支配金錢和時間的遊樂活動。廣義的觀光則是再加上學術、文化、經濟等

    活動在內(林連聰、宋秉明、陳思倫,2006:8-9)。

    總之,觀光作為一種複雜之社會現象與關係的综合,已是各種社會科學關注

    的議題。特別是二十世紀以來,隨著交通工具與全球經濟網絡的的迅速發展,直

    接影響到全球性的觀光發展,而學界特別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人類學、社會學、

    地理學、經濟學等學科),開始研究這一個新的社會與經濟現象。觀光者與被觀

    光者之關係,觀光發展所造成的文化互動與衝擊、觀光消費的經濟活動、觀光活

    動與環境破壞等逐漸成為學術研討的範疇。

    二、 原住民觀光的定義

    台灣近年來對原住民的熱潮固然有台灣本身的歷史文化與經濟脈絡可循,但

    它卻也是繼紐、澳、美、加以及全球其他原住民文化運動風潮之後的流行產物。

    這個風潮在聯合國將 1993 年訂定為「國際原住民年」(International Year for

    Indigenous People),並舉辦各種相關的活動、會議,在訂定 1995-2004 為「國際

    原住民十年」之後,更是被推向至今方興未艾的高原期。而在此同時,全球各地

    也興起一股對於前往「偏遠」、「新奇」與「奇風異俗」的原住民地區從事觀光活

    動之熱潮(紀駿傑,1998:102-103)。同時,也越來越多學者對於原住民地區觀

    光活動進行研究。

    Hinch and Butle(1996)指出原住民觀光(Aboriginal tourism)是一種以資

    源為基礎的觀光型態,而其中又以原住民文化為主要觀光吸引力。本研究要探討

    的原住民觀光,在研究類型的分類上,被 Smith 4稱為「他族群觀光(Ethnic

    4 Smith(1989)依據不同觀光者的特性及流動型將觀光型態分成五種:

    (1)他族群觀光(ethnic tourism):主要活動包括部落拜訪、欣賞樂舞、儀式展演、購買特產等。其旅遊目的為對異族群文化的體驗。(2)文化旅遊(cultural tourism):主要活動為參觀包括鄉村建築、手工藝品看等,其旅遊目的在於觀看為主。(3)歷史旅遊(historical tourism):主要活動包括參觀博物館、文化遺址等,如;參觀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通常有導覽員或導覽圖解說。(4)環境旅遊(environment tourism):主要活動包登山、賞花海等生態方面的觀賞為主,但亦包

  • 14

    Tourism)5」;指的是以地方「奇異」或異域的民族風俗習慣為特色。其旅遊活

    動主要包括到當地人家和部落拜訪,欣賞民族歌舞和文化儀式表演,購買當地的

    土特品。這樣的旅遊目標常脫離旅遊熱點,透過當地人的真實生活去瞭解民族的

    文化,通常只吸引少數好奇心驅動的旅遊者和菁英遊客(李富美,2006:30-31)。

    而謝世忠(1994)在《「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一書中,

    將(Ethnic Tourism)翻譯成「異族觀光」;書中提到異族觀光是觀光客到一個異

    文化、不同種族、不同語言或風俗習慣的社區或展演定點參觀;土著文化的差異

    特性是吸引觀光客的最大動力。除了看當地自然景觀與異族風貌外,觀光客更把

    看人(原住民)當作最重要的目的。另外 Graburn(1989)認為異族觀光(Ethnic

    Tourism)是觀光客到一個異族社區或有異族成員及其文化項目展演的定點參訪

    當地人、事、物、景,這些地點多在遠離都市、接近大自然的山區、村莊或偏遠

    地方,所以自然與文化兼具的(謝世忠,1994:6)。

    筆者認為每個原住民居住部落或地區,皆有其特別之自然地景與人文風貌,

    只要是以原住民文化為主軸,所產生的觀光活動,皆可被廣泛定義為「原住民觀

    光」。

    三、 台灣原住民觀光發展演進

    陳永龍(2011)在《觀光發展與台灣原住民》一文中提到;台灣的觀光事業

    發展大致源於 1950 年代末的美援時期,提供駐台美軍渡假勝地,開啟了國際觀

    光的大門。直到 1970 年代後,因國內休閒需求的增加,觀光業從提供以日、美

    為主的國際觀光市場,轉為提供以國民休閒為主的國內旅遊市場。陳永龍也將原

    住民觀光發展從 1914 至 1990 年的演變歷程歸納為五個時期,分別為(1)

    1896-1945 年日治時期,原住民傳統生活領域收歸國有,深藏山區的溫泉多為林

    括觀察人和環境的關係,如台東刺桐部落發展的生態旅遊行程。(5)娛樂性旅遊(environment tourism):主要活動包括遊樂園玩耍、飛行傘、體育運動、逛夜市等,主要是尋求解放與放鬆。

    5 Ethnic Tourism:被譯為「他族群觀光」或「異族觀光」;為翻譯之不同。

  • 15

    務局招待所或警察療養所,成為日後溫泉作為山地觀光發展的重要基礎。(2)

    1945-1950 年台灣光復初期,國民政府頒布「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確定山地與

    平地的行政劃分,造成原鄉發展的限制。(3)1951-1970 年原住民觀光萌芽,但

    觀光資源多為資本家掌握。(4)1970-1980 年台灣觀光旅遊需求增加,大型開發

    案造成原住民及自然環境的衝擊。(5)1981-1990 年原住民文化村相繼成立,資

    本密集式的旅遊開發,精緻的將原住民文化包裝成商品。

    鄒亮瑩(2006)將台灣原住民地區發展觀光的歷程分為大眾觀光時期、大型

    原住民文化村以及部落深度旅遊三個部份。(1)1960-1980 年大眾觀光時期,

    包含最早被開放而成為被觀光化的日月潭邵族,以及政府著重於瀑布、溪流、溫

    泉、山谷等自然風光及林務局纜車等的烏來泰雅原住民地區。(2)1980-1990年

    大型原住民文化村,包括在1986年由私人投資成立的文化觀光事業「九族文化

    村」,以及由政府籌建,以保存、維護原住民固有文化,提供學術研究及交流,

    發展社會教育為目的而於1987年成立的「台灣山地文化園區」(現已更名為台灣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3)1990-迄今,部落深度旅遊,包含屏東魯凱族好茶村

    與嘉義鄒族茶山村等。

    李富美(2006)將Jafari在《The scientification of tourism》提出的觀光發展階

    段與台灣原住民觀光發展階段進一步對照,發現台灣原住民觀光的發展趨勢與世

    界的觀光發展趨勢不謀而合。並指出,1950-1960年代為因應旅遊的發展,公共

    設施大量興建成為此階段的重心。但在大眾旅遊型態下,由於資本主義化、標準

    化、大眾化的消費文化,忽視當地的歷史脈絡,對旅遊地環境及社會文化造成很

    大的衝擊,才衍生1970年代關切環境及文化的階段。而人們重新省思如何解決上

    述問題,從人文主義及生態永續的觀點,生態旅遊成為1980年代的發展重點。最

    近的發展趨勢則是以知識為資源,強調教育與學習,同時也連結過去的三階段同

    步進行。

    筆者將1950-迄今的台灣原住民觀光發展階段歸納,如(表2-1)。

  • 16

    表2-1 1950-迄今的台灣原住民觀光發展階段歸納表

    時間 陳永龍所提的台灣原住民觀光發展階段

    鄒亮瑩所提的台灣原

    住民觀光發展階段 李富美所提的台灣原

    住民觀光發展階段 無

    1951-1970 年

    原住民觀光萌芽,但觀

    光資源多為資本家掌

    握。

    大眾旅遊型態下,由於

    資本主義化、標準化、

    大眾化的消費文化,忽

    視當地的歷史脈絡。 1970-1980年

    台灣觀光旅遊需求遽

    增,大型開發案造成原

    住民及自然環境的衝

    擊。

    1960-1980年,大眾觀光時期,包括烏來風景

    區及日月潭觀光。 關切環境及文化的階段。

    1981-1990年

    原住民文化村相繼成

    立,資本密集式的旅遊

    開發,精緻的將原住民

    文化包裝成商品。

    大型原住民文化村成

    立,包括九族文化村及

    山地文化園區。

    開創獨特、另類的旅遊

    方式。(生態旅遊開始發展)

    1990-迄今

    無 部落深度旅遊,包括屏東魯凱族好茶村與嘉

    義鄒族茶山村等。

    以知識為資源,強調教

    育與學習,同時也連結

    過去的三階段同步進

    行。 資料來源:整理自(陳永龍,2011、鄒亮瑩,2006、李富美,2006)。

    從上表的歸納,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原住民部落觀光發展,從 1950 到 1980

    這段期開始萌芽但原住民地區觀光的資源多由資本家所掌控,主要的旅遊型態是

    以大眾旅遊為主,因為觀光的需求,資本家或財團前往原住民地區建設開發,同

    時造成原住民地區社會環境的衝擊。1980 到 1990 年代,台灣的兩個主要的原住

    民文化村成立,更進一步將原住民文化包裝成商品,但同時也因為觀光衝擊,開

    始反思檢討,原住民地區的生態旅遊開始發展。近二十年來,原住民地區的觀光

    發展,多強調是部落生態或部落文化旅遊,但不僅僅只是去部落「觀看」,如吃

    風味餐、購買手工藝品、看歌舞展演等的消費行為。以地方居民為主體的原住民

    觀光,部落居民與遊客能夠深度的互動,並建立起文化交流與學習的朋友關係。

  • 17

    四、 原住民觀光的類型

    原住民觀光自 1970~1990 年代以來,發展出不同的觀光類型,謝世忠(1994)

    在《「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書中,將當時各「山胞觀光」

    的性質加以分析,將之分為四種類型:(1)都市情境的山胞觀光:花蓮模式(2)

    生活區的山胞觀光:蘭嶼模式(3)社區動員的山胞觀光:德化村與烏來的模式

    (4)集中展現的山胞觀光:臺灣山地文化園區與九族文化村的模式,其各類型

    觀光特色及代表案例整理如(表 2-2):

    表 2-2 1970-1990 觀光類型表

    類型 都市情境的山胞觀光:花蓮模

    生活區的山胞

    觀光:蘭嶼模式

    社區動員的山

    胞觀光:德化村

    與烏來的模式

    集中展現的山

    胞觀光:臺灣山

    地文化園區與

    九族文化村的

    模式 觀光特色 在都市中即可

    看到原住民或

    原住民的歌舞

    表演,並藉由表

    演認識原住民

    文化。

    觀光客可以直

    接接觸原住民

    自然的生活領

    域。

    全體住民總動

    員經營觀光;而

    觀光已然成為

    居民生計的重

    心。

    集中於觀光點

    展現台灣各族

    群之顯型文化

    (如住屋、舞蹈、服裝等)。

    案例 阿美文化村 紅葉山地文化

    村 花蓮東方夏威

    夷 太魯閣

    蘭嶼地區 日月潭德化村 烏來鄉烏來村

    屏東瑪家山地

    文化園區 南投魚池九族

    文化村

    資料來源:整理自(謝世忠,1994)

    除了以上四種觀光模式外,鄒亮瑩(2006)的分類,其認為1990年代以後,

    部落深度旅遊逐漸興盛。蔡佩珊(2008)對台東縣達魯瑪克部落旅遊的研究,認

    為部落深度旅遊或部落生態旅遊,應該是以部落社會集體發展為思維、自主性為

    考量的旅遊模式。國內目前進行部落集體思考且自主性發展的旅遊活動屬嘉義縣

  • 18

    阿里山鄉山美社區與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較具規模與知名度,且有別於一

    般大眾化的消費性旅遊(蔡佩珊,2008:140)。本研究阿朗壹部落的原住民觀光,

    即是以部落文化、生態為主,部落自主性發展的旅遊活動。

    五、 原住民觀光的影響

    Butler(1980)認為觀光的衝擊可以分成三個方面:經濟、社會及環境的衝

    擊。有關經濟的衝擊,可以明顯的從遊客在觀光地區的消費以及觀光地區的就業

    機會和收入是否增加看出。陳錦鴻(2006)以新竹的司馬庫斯部落為例,認為

    1991 年司馬庫斯神木區正式出現在台灣的觀光市場,到今日司馬庫斯共同經營

    觀光,增加各家戶的就業機會。因此可以證明,觀光的推動對經濟發展是有幫助

    的。

    觀光雖然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但卻容易帶來各方面社會文化的衝擊。

    當然衝擊有可能是正面的,像是可能會使當地居民體認到自己文化的珍貴,而產

    生對部落或社區的認同,也因為遊客及當地居民的接觸,而促進文化的交流與包

    容。雖然有些學者抱持樂觀的看法,但有些學者的研究認為發展觀光可能會產生

    文化衝突。

    朱道力、薛雅惠(2006:129)提到兩個可能產生的負面文化衝擊;文化商品

    化及產生對觀光的依賴。

    (一)文化商品化:在資本主義型態下的觀光推動,雖然將生活方式及獨特

    傳統轉型成為可賣的商品,非常有用可以帶來財富,但文化的更深層意義、社會

    機能及真實性消失,觀光地的文化本質容易淪為膚淺表面。John Urry(1900)在

    《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一書中,指出在大眾化的觀光旅遊團中,

    觀光客往往與真正環境及當地人隔絕,觀光客無法欣賞到真正的事件,而觀光業

    者對觀光者的限制以及用膚淺方式介紹地方文化給觀光客,易造成觀光的不真實

    性。Picard(1994)以印尼峇里島為例,1970 年代印尼政府積極推動當地大眾觀

  • 19

    光計劃,部分學者及當地人士擔心峇里島的文化會變成商品,他認為不久將來,

    當地人可能會誤認賣給觀光客的商品就是真實的藝術傳統呈現。

    (二)產生對觀光的依賴:過度的依賴觀光產業,擠壓到當地原本的經濟生產。

    以台灣南投廬山溫泉區為例,因過度依賴觀光產業,2009 年莫拉克颱風過後,

    道路無法通行造成當地居民失去工作。

    觀光除了帶來社會文化的衝擊外,事實上對於自然環境也會產生衝擊。適宜

    的觀光發展,會促使人們更珍惜保育自然環境,因為有美好的自然環境才更能夠

    增加旅遊的吸引力。生態旅遊的推廣,正是對自然環境正面衝擊的代表。「國際

    生態旅遊協會」對生態旅遊的定義是:「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

    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台灣的交通部觀光局擬定了「生態旅遊白皮

    書」,為台灣的生態旅遊推廣設下目標;(1)永續國土保育。(2)鼓勵自然體驗、

    提供健康旅遊環境。(3)改善社區文化經濟、推動生態旅遊。但是隨著觀光的發

    展,過量的觀光客反而會造成對環境的負面衝擊,過多的遊客進入山林,山林間

    的植物受到遊客的踐踏,另外砍伐樹林興建步道或自行車道或是遊客不小心釀成

    的森林火災等,皆會造成觀光地區的物種減少。如果遊客又任意傾倒垃圾,更會

    改變土壤土質,影響植物的生長。而為了更方便進入觀光地區,大肆興建交通建

    設及相關遊樂設施,會造成野生動物棲息地的消失、移動範圍受到限制。以台灣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後,開通的屏鵝公路為例,每年 6 到 10 月是陸蟹橫越公路到

    海邊產卵的季節,6 到 10 月也是墾丁旅遊的旺季。屏鵝公路因為遊客車流量的

    增加,使得到海邊產卵的陸蟹常慘遭輾斃。對陸蟹而言,屏鵝公路的開通及觀光

    的發展,無疑是一場生態的浩劫(朱道力、薛雅惠,2006:136-139)。

    觀光帶來的衝擊,不論是人文資源或是自然資源,只要是處理不慎,就會遭

    受負面的衝擊及破壞。因此,原住民地區觀光陷入一種兩難的局面,一方面無法

    拒絕觀光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一方面又因對環境及社會文化帶來的負面衝擊,而

    對觀光的發展有不同的思考(侯宜凱、梁炳琨,2010:110)。原住民觀光市場背

    後的問題是「貧窮」,但台灣的貧窮現象是地方不均衡發展的結果,亦是政府部

  • 20

    門對地方資源缺乏規劃及開發失控的現象。而失業問題並非是原住民缺乏技術,

    而是在社會變遷中生產模式的改變和生產活動的空間遷移,導致了個人擁有的技

    術喪失了市場的價值。這種「技術化」的問題在討論原住民觀光時是可能面臨的,

    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技術,例如:農耕、編織、雕刻及建築等,原本都是原住民自

    我生產的技術,要將之轉換為服務業是有技術上的困難,它需要經過技術化、服

    務化符碼的重新建構,不然在社會隔離中技術的轉移是沒有意義的。例如:政府

    部門輔導民宿的經營,但其成效有限,係因為原住民的傳統生活價值是不願意被

    拘束於制式的工作,而旅館的經營是不能今日開門或幾天關門的隨興式營業。也

    就是說雖然許多人寄望於原住民觀光可以改善原住民的貧窮問題,但是我們必須

    了解到觀光消費文化是不能改變原住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傾向,唯有在原住民觀光

    市場中的參與者(原住民、觀光客、公部門、旅遊仲介者),依循其特定的行為

    規範,才能形成尊重文化的永續觀光型式(李素馨、侯錦雄,1999:33)。因此,

    原住民地區要推動對部落或社區較少負面衝擊的觀光活動,需要有完善的規劃,

    其發展才會有前景。

  • 21

    第二節 永續發展的意涵與發展

    一、 永續發展的意涵

    1962 年美國的瑞秋.卡森女士發表「寂靜的春天」一書,喚起了當時人們

    對於自然保護的意識,而這本書的出版也象徵了人們關心環境問題的開始。1972

    年聯合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宣佈將 6 月 5 日定為「世

    界環境日」並發佈「人類環境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人

    類環境宣言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全體人民和他們的子孫後代的利益而做出共

    同的努力。人類有權在一種能夠過尊嚴和福利的生活環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

    充足的生活條件的基本權利,並且負有保護和改善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的環境

    的莊嚴責任。從宣言內容可看出人們開始重視永續的重要。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是出自於「世界環境與發展委

    員會」於 1987 年所出版的官方報告,此一名詞受到普遍的重視,大家逐漸關心

    經濟發展對環境所產生的負面衝擊及其衍生的各種環境問題。在世界環境與發展

    委員會的報告中,認為永續發展並非是一種固定的和諧狀態。它代表一種資源開

    發、投資方向及科技發展定位、制度改進等多元的改變過程,而這些改變正是為

    了滿足人類目前與未來的需求;也就是滿足當代需求,又不危害後代滿足其需求

    的發展機會。

    永續發展成為全球的行動的開始,可以說是 1992 年在巴西里約召開的環境

    與發展大會,這次會議共有來自一百八十三個國家的代表團及其下屬機構七十個

    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發表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又稱為「地球憲章」。這

    個宣言共有二十七個原則。宣言的原則內容,簡短有力,約有一半在宣示永續發

    展的方向和重要性。其餘則在宣示環境與發展。每個國家有負起環境保護的責

    任,國際必須有效合作,訂立法規,建立資訊系統,預防及阻止環境的損害。而

    在此次會議中通過了「二十一世紀議程」,議程分為「社會與經濟」、「保存及管

  • 22

    理資源以促進發展」、「強化主要團體功能」及「實施手段」四部份,規劃「永續

    發展」推動藍圖。內容涵蓋消滅貧窮、保護及增進人類健康、將環境與發展問題

    納入決策過程、保護大氣層、維護生物多樣性、毒化物以及有害廢棄物及核廢料

    管理、婦女公平發展、強化原住民及社區角色、促進教育及培訓等 40 項領域。

    正是建立在邁向永續發展之基本原則下所擬的行動計畫(謝正一,2007:17-19)。

    Munasinghe 在 1993 年提到永續發展包含經濟、社會及環境三個面向。他認

    為永續發展的經濟觀點是在達到經濟活動之淨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同時,維持產生

    這些效益的資本,與確保人民之最低生活需求。永續發展的社會觀點是以人為

    本,尋求保持社會和文化系統的和諧與穩定性,增進社會資本,如此不但可減少

    破壞性的衝突,更有助於永續環境與永續經濟目標之達成。因此所需要做的是提

    昇人的素質、代內公平、消彌貧窮、保持全球文化的多樣性,並且善用劣勢文化

    中有關永續的本土知識。現代社會應鼓勵提昇人民、企業與政府之公德心與社會

    責任感、發展多元化的社會型態與社會網絡、鼓勵非政府組織、提昇基層民眾參

    與公共事務之程度。而永續發展的環境觀點強調的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對於整

    個生態系的穩定性來說,最重要的是關鍵子系統之生存力,因此生物多樣性的維

    持是一個關鍵因素。須保持這些系統適應各種變化的回復力(resilience)與調適

    能力,而不是維持某種理想的靜止狀態(蕭代基、薛天棟,2002)。

    圖:2-1 (Munasinghe,1993)永續發展的三個關鍵面向圖

  • 23

    二、 台灣的永續發展及策略

    台灣雖非聯合國的之會員國,但基於身為地球村一份子之使命及造福子孫永

    續保育資源之觀念,行政院於 1997 年 8 月將「行政院全球環境變遷政策指導小

    組」提升為「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並於 2000 年核定「中華民國永續發

    展策略綱領-二十一世紀議程」;主要內容包括(1)永續環境(2)永續社會(3)

    永續經濟(4)發展的動力(5)推動的機制(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2002:6)。

    而依據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中,永續發展是建構於環境

    保護、社會正義及經濟發展三個基礎,分述如下:

    環境保護:台灣幅員雖不大,生物資源、種類卻相當豐富。全民經由教育及

    環保意識之提昇,在使用資源以追求滿足物質生活過程中,需充分體認與其他生

    物共存、共榮的倫理,令台灣生物多樣性所建構的功能網更為強化,人人皆可因

    而享受到大地生生不息的哺育。在居住環境方面,生活圈內舉凡:公園、停車場、

    教育藝文場所、醫療保健體育場及無障礙空間等公共設施期盼能逐漸趨於完備。

    在自然環境方面,因污染防治得宜,且生態保育措施充分發揮功效,台灣終能恢

    復「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原有面貌。

    社會正義:「安全無懼」、「生活無虞」、「福利無缺」、「健康無憂」、「文化無

    際」應是福祉社會的寫照。當就業安全制度建立後只要勤勞,人人皆有所用;當

    福利制度完備後,鰥、寡、孤、獨、廢、疾者,人人皆有所養。當醫療體系健全

    及文化措施豐富後,全體國民之健康及精神皆將精進,進而全民能凝聚共識,珍

    惜所有,並共同維護社會秩序與安寧,享有無虞無懼的日常生活。

    經濟發展:面對全球化的廿一世紀,台灣的經濟發展更能追求產業之開放良

    性競爭;加強科技研發、創新,建立綠色生產技術,形成高科技製造業產業體系,

    成為東亞的智慧型科技島。另一方面,市場交易應力求公平,政府和民間企業皆

    能提供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消費者權益得以受到充分保障。此外,網際網

    路因無遠弗屆,金融、保險、電信、運輸、法律服務、會計服務等事業均當全面

  • 24

    國際化,從而提昇效率,增進國家競爭力。6

    基於上述三大基礎,「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成立後,完成之主要永

    續發展文件除了「二十一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還包括:「永

    續發展行動計畫」、「臺灣永續發展宣言」及「臺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而「永

    續發展行動」規劃了台灣推動永續發展的架構,包括任務、理念、工作項目、具

    體工作內容、主協辦機關及執行期限等;並廣泛邀請專家學者研商,及舉辦公開

    研討會以集思廣益,擬定完成「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做為廿一世紀初期,台灣

    實踐永續發展之依據。此計畫共分八個工作小組:永續願景、國土資源、資源及

    產業、生物多樣性、生活與生產、國際環保、健康保險、永續教育。並將2003

    年訂為「永續發展行動元年」,希望能帶動台灣民眾永續發展的理念與行動(謝

    正一,2007:42)。永續行動方案的擬定是以「全球考量,地區行動」的國際共識,

    由生活環境、消費行為、經營活動,從民間到政府,從每個個人到整體社會,以

    實際行動,全面落實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的浪潮已是目前全球發展的共識,近年來國際間更形成進一步的認

    知,地區或地方實際推動永續發展之策略規劃,才是落實全球永續發展之關鍵層

    次,因此倡導「全球思考,地區行動」的基本指導方針(柯彝弘,2008:1)。在

    過去台灣推動永續發展最基層的單位是「社區」,但「社區」雖然也有共同生活、

    在地認同、空間條件、社會經濟活動,但未必有血緣親屬、文化傳統、共同的文

    化象徵。在原住民地區的社區,部分社區的居民,在過去曾同屬於同一群體,彼

    此間有親屬或上下階層的關系。但同一社區往往有兩個或數個不同的部落,彼此

    的文化風俗大不相同,因此在原住民地區應以「部落」為最基層的單位推動永續

    發展。

    一直到 2006 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才依據「台灣健康六星計畫推動案」

    之架構,開始推動「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計畫」,透過產業發展、人文教育、社

    福醫療、部落安全、環境景觀及環保生態等六個面向,推動部落的整體性發展。

    6 參自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nsdn.epa.gov.tw/

  • 25

    而本研究預期將透過原住民觀光及環境、經濟、社會三個基礎來討論部落的永續

    發展現況。

    三、 觀光與永續發展的連結

    根據前述對於原住民觀光及永續發展的定義與發展歷程,我們可知「永續發

    展」是現在及未來發展的共識,而永續利用觀光資源,降低觀光活動對原住民地

    區的衝擊,保育自然及文化資源並鼓勵民眾參與的原住民部落旅遊,漸漸成為努

    力的方向。

    在相關的研究中,將永續發展的概念應用於觀光上,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分

    別是以經濟永續面考量的「永續的觀光經營」及生態永續面考量的「透過觀光促

    進永續發展」。Hunter(1996)認為永續的觀光經營模式,首要的目的是在滿足

    此產業中的觀光客與接待者的需求。鼓勵推動這種發展方式主要是觀光產業有別

    於伐木、石化工業等對環境破壞的經濟開發行為。但卻容易低估了觀光活動所帶

    來的衝擊。也因此他認為觀光產業需要審慎地將環境資源列入主要的考量中。並

    將觀光產業與環境保護做連結。也就是將環境保護視為保障觀光此類型產業長期

    經濟利益的主要關鍵性。而這類觀光將可吸引那些希望能從自然環境中獲的教育

    機會的觀光客,以及那些熱衷參與環境保育的人士。從 Hunter 的觀點不難看出,

    他所關心的重點集中在實質的環境,然而永續發展的觀念不僅侷限於此,應該擴

    及至文化、政治、經濟等層面。

    「永續的觀光經營」重點是在考量顧客與觀光行銷以維持觀光產業及觀光目

    的地之永續經營。「透過觀光促進永續發展」則是將重點落在藉由發展觀光,以

    作為實踐社會及環境目的的手段(郭乃文、楊岱容,2005:197)。

    李素馨(1996)提出「永續觀光」發展的理念,其認為「永續觀光」應是講

    觀光地區有關連的人群,依其立場不同分為當地居民、觀光客、觀光發展組織。

    在觀光環境中相關團體必須以互助共生的態度,協調彼此的需求及對當地環境自

  • 26

    然人文資源合理的利用,以期達成生態保育、經濟效益發展、文化尊重的永續觀

    光目標。

    黃躍雯、王鑫、黃宗成(2001)根據在司馬庫斯的研究,認為部落居民多

    數認同發展較符合永續觀光的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儼然是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的

    新希望。除了可以增加經濟收益外,最主要的是可以體現原住民的自主性。並在

    回顧國內外各三個部落觀光發展的案例後,提出由國家、部落及社會三者互動的

    原住民部落觀光運作概念架構圖(如圖 2-2),在國家方面,應該全力支持部落,

    協助施與教育訓練且協助或補助部落籌措發展基金,必要時協助其成立部落觀光

    運作相關組織。在民間社會方面,遊客應遵守部落規範,尊重部落文化,並提供

    專業技能協助部落發展。在部落方面,應該尊重土地,避免規劃過多硬體設施,

    實施總量管制,並成立一個地方組織針對部落整體規劃來推動部落觀光。透過三

    者各司其職的運作,方可達到部落永續的發展。

    圖 2-2:原住民部落觀光運作概念架構圖。 資料來源:(黃躍雯、王鑫、黃宗成,2001:116)

  • 27

    黃國超(2003)根據在新竹的鎮西堡部落之研究,主張在發展結合自然景觀

    與原住民多元文化資產的永續觀光上,應放棄躁進式的資本主義消費邏輯,必須

    先回歸部落主體性的確立,由部落居民參與主導與管理機制。也就是以部落所擁

    有的資源、技術、人力為依恃,自主的振興部落觀光相關產業。藉由復振原住民

    傳統文化與知識體系,逐漸到地方經濟自力,進而建設出部落個別文化特色,這

    樣的產業也許在規模上不及資本工業,但如此方式,才能建構出兼具人文與生態

    關懷的部落永續觀光模式。

    林光義(2010)根據台東刺桐部落生態旅遊推動與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及富

    山禁魚區等事件,指出政府政策欠缺完備,政府或財團為了追求最大經濟利益,

    往往忽略部落族人的傳統文化,而衍生出觀光發展對部落的負面影響,提出應該

    透過部落傳統組織來凝聚部落共識,並在法制的基礎上,建構「共管機制」,才

    能讓部落找回傳統文化與發展的主體性,如此將有利於原住民地區觀光產業的永

    續發展。

    綜上所述,原住民觀光在永續發展的理念下,從外部而言,政府及社會大眾

    應該重視與部落的溝通,尊重在地文化,避免對部落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的破

    壞。在部落內部,推動部落觀光的同時需審慎規劃,注重部落文化復振,凝聚部

    落居民間的共識,維護部落自然生態。因此本研究將透過觀察阿朗壹部落觀光的

    推動過程,探討在阿朗壹推動的部落觀光是否能促進部落的永續發展。

  • 28

    第三章 田野地概述:阿朗壹部落

    阿朗壹部落排灣族語稱「aljungic」7,部落居民陳秀珠在「100 年度台東縣

    達仁鄉安朔社區青年傳統生態智慧與應變工作坊」8的安朔遷移史課程中,解釋

    「aljungic」為小物件聚集成大物件。因本地原有許多小部落散居於安朔溪上游,

    為了避免被敵人攻擊,聚集成為一大部落。根據文獻資料,阿郎壹社在荷蘭統治

    時期已成立,曾參加在卑南社舉行的「東部地方會議」,當時人口僅有 9 戶(趙

    川明、林韻梅、林登榮,2010:184)。清朝時期的文獻,將之譯成「阿郎壹社」;

    在《台東州採訪修志冊》一書中有「阿郎壹社,社長月領銀五圓,在太麻里西南

    一百三十里,男女四百三十八人」的記載(胡傳,1952:22)。

    第一節 部落概述

    一、 歷史沿革

    阿朗壹(aljugic)部落,相傳在遠古時代,部分的土地原本是屬於初樂

    (Tjuletje)頭目家族管理,在遭受到鄰近部落攻擊後,逃亡到屏東的內文社投

    靠邏發尼耀(Ruvaniyau)頭目家族,將原本管理的土地領域,交由邏發尼耀

    (Ruvaniyau)頭目家族管理。並締結成兄弟家族,誓言如同父母生的親兄弟,

    雙方的後代不准結婚。邏發尼耀(Ruvaniyau)家族頭目,曾派遣其弟負責管理

    原來初樂(Tjuletje)家族所管理的領域,惟憾水土不服病死於當地。後來,因

    無暇照顧,將之封立居住於當地的兌福(Tuivu)家族為封立頭目代為管理(整

    理自張金生,2007:152-157)。

    昭和 3 年(1928)1 月 24 日本政府設立阿塱衛駐在所;於安朔村現址開始

    7 阿朗壹部落,及今日安朔村,又被譯成阿郎壹、阿塱壹、阿朗衞,皆源至排灣族語「aljugic」。 8 100 年度台東縣達仁鄉安朔社區青年傳統生態智慧與應變工作坊,舉辦於 2011 年 11 月 5 日;地點在安朔國小資源教室。

  • 29

    規劃及建設;昭和 7 年(1932)成立阿塱衛教育所。1928-1932 年間,阿朗壹社

    居民陸續搬遷至安朔村現址。多居住於今日安朔村 5 鄰及 8 鄰的位置(姜叡璟,

    2003:18-19)。廖秋娥(2001)於《台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型成與轉變》中,根

    據日本統治台東地方首長及重大事件的發生,將 1915-1945 劃分為銃器收押後的

    撫育、教化時期,此一時期之日本政府,著力於改善教育,擴充授產設施,開始

    衛生等,積極對原住民推動同化政策,將原住民作為生活基礎的土地奪取,在環

    境迥異的地方另外生活,由生產到生活均在日警的監視之下。此搬遷管理的方

    式,又稱為「集團移住」。日本政府對大武地區排灣族部落並未進行徹底或長距

    離的「集團移住」,但是如果是跨廳界的遷徙距離及規模就較大。昭和 12 年(1937)

    日本兩大製菓株式會社,森永和明治製菓株式會社,決定在大武地區發展熱帶栽

    培業,種植可可、咖啡等作物,昭和 15 年(1940),鑒於南迴公路運輸的重要性,

    發動民眾進行徹底的修補。因交通建設、林野及物產的多元栽植及開發,均需要

    不少勞力。昭和 15 年(1940)高雄潮州郡的根也然社、中麻里巴、內麻里巴等

    三社的部份居民陸續遷移到阿塱衛社(廖秋娥,2001:86)。葉神保在 2002 年發

    表《排灣族 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的碩士論文中,

    指出現今安朔村及鄰近的南田村主要是由排灣族內文社群移住,以大武鄉加羅板

    溪與東排灣族各部落為界。而安朔村居民是由原本的根也然、內麻里巴、阿朗壹

    等社之社民組成,是日治時期被有計劃的集體遷徙的部落,為的是種植熱帶植

    物、水稻及開闢南迴公路的勞力所需,以充實當時太平洋戰場的戰備能量。

    張金生(2007)指出;根據文獻上的紀錄,安朔村(阿朗壹部落)的居民大

    部份皆隸屬於邏發尼耀(Ruvaniyau)與久冷(Tjuleng)等頭目家族的後代子孫。

    然目前在安朔村有五個支系家族,分別是有咖固哇安(Qaquwangan)、兌福

    (Tuivu)、初樂(Tsulelj)、比優福樂(Piyovel)、羅福撒滿(Ruvusaman)。

  • 30

    二、 地理位置

    阿朗壹部落位於台東縣達仁鄉安朔村內。安朔村在達仁鄉南方,東臨太平

    洋,南面隔安朔溪與森永村對峙,西方與屏東縣獅子鄉接壤,北方比鄰新化村及

    大武鄉南興村。依據地理區域,達仁鄉鄉民習慣稱呼安朔村及鄰近之森永村和南

    田村為達仁鄉的「南三村」。安朔村有台 9 線公路貫穿,交通方便,故達仁鄉如

    達仁鄉公所、達仁鄉戶政事務所、達仁鄉衛生所、郵局及警察局等機構設立於此,

    使安朔村成為達仁鄉之行政中心。9

    安朔村的現址原為排灣族舊居之地,日治時期於此設置阿塱衛駐在所,並於

    昭和 8 年(1933)建立阿塱衛社。其後,又有不同地域的排灣族人陸續遷入此村,

    於民國 36 年(1947)國民政府行政人員,依其語言將本地簡稱為「安朗」村,

    後因筆誤而被登記為「安朔」村。安朔村共分 13 鄰,依位置分為安朔本村(1~8

    鄰)、復興社區(9~13 鄰)兩個部份,安朔本村位於安朔溪左岸河階,位置較靠

    山區,復興社區則臨台 9 線公路,為達仁鄉公所所在地(傅君,2001:147);兩

    地的距離約 3 至 5 分鐘的車程。

    圖 3-1 達仁鄉地圖。 資料來源:達仁鄉公所網站;http://www.ttdaren.gov.tw/

    9達仁鄉因國民政府政策於 1946 年從大武鄉劃出。初設行政中心於土坂村,1958 年因交通不便等因素,而遷至安朔村。

  • 31

    圖 3-2 阿朗壹部落生態旅遊地圖。資料來源:台東縣台灣原住民蒙恩自強協會

  • 32

    三、 人口

    根據達仁鄉戶政事務所民國 101 年(2012)5 月份的人口統計資料,安朔村

    現有戶籍登記人口 346 戶,男性 443 人,女性 367 人,共 810 人。其中,山地原

    住民人數為 594 人,平地原住民人數為 76 人,原住民比例約占安朔村人口 83%

    左右,而其中又以排灣族占多數。安朔村近十年人口多維持在 748~890 人之間,

    然而,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實際在村莊居住人口大約只有戶籍登記人口之一

    半,除了一些在公家機關(如:鄉公所、戶政機關、警察機關和鄰近國中小學)

    工作的居民人外,其餘人口多是外流到台東市或西部各地工作。另一方面,安朔

    村復興社區因地處沿海,生活不易,一直到民國 60 年代仍僅有幾戶人家。到了

    民國 65 年(1976)之後,因為台東地區聯外交通日益重要,外來人口逐漸移入後,

    復興社區才逐漸形成。其主要人口以彰化地區移入的閩南人為主。民國 70 年代

    以後,有更多的高雄人遷入(傅君,2001:148)。

    四、 經濟產業

    遠古時期,排灣族的生計方式,是以山田燒墾與漁獵為主,各部落皆有自己

    的領域範圍互不容侵犯;日本統治時期,在大武支廳設立交易所,並推動貨幣的

    使用,同時,教導原住民水稻的種植。

    在日治時期已開始種植水稻,這也是日本政策「集團移駐」的一部分。後來,

    因民國 50 年代開發林班地,破壞水土保持,不僅河川枯水期拉長,且大雨來臨

    山洪暴發,水圳遭受破壞,影響水稻耕作(葉神保,2002:257)。民國 60 年代,

    興建南迴鐵路時,因為工程需要,將安朔溪溪水調往加羅坂溪,安朔的水稻栽種

    才正式告一段落。民國 50 年代,安朔村居民多種植香茅草,民國 60~70 年代,

    則是種植斷木香菇,這兩項產業為當時居民主要的經濟來源。後來,香茅草產業

    衰退,香菇也因受到大陸進口關係而失去競爭力。而在此兩個產業之後,民國

    70~80 年代,當地接受台糖的契約;轉為大量種植甘蔗,在當時可說是盛況空前。

  • 33

    然而,民國 83 年左右,台糖停止收購後,農產又在陷入停頓的狀況(傅君,

    2001:149)。

    目前部落的居民,雖有種植小米、地瓜、芋頭、香蕉、花生、洛神等作物,

    其中小米種植量最多,種植小米的居民共同組成小米產銷班。2012 年年初,安

    朔國小與安朔 aljungic 青年會也加入種植小米的行列,收成的小米將用於安朔國

    小的文化課程及 8 月份即將舉辦的小米收穫祭上。除了小米透過產銷班有販售

    外,其他的作物多是供自己或親友食用,產量都不大。在畜牧業方面,部落居民

    多會在自家農舍飼養少量的雞、鴨及豬等,於節慶或朋友來訪時招待客人。部落

    內有一牧場,最多曾養了 170 多頭黃牛。而部落內主要耕作者多為部落較年長的

    中年或老年人。居住在部落內的青壯年,除了軍公教人員外,多擔任服務員、約

    聘人員或打零工。因工作機會不多,亦有不少青壯年在台東市及外縣市工作。每

    逢年節假期才會返鄉探望長輩親友。

  • 34

    第二節 社會組織

    阿朗壹部落居民以排灣族為主;依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1 年 11 月在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人口統計中的資料,排灣族人口為 91,883 人,僅次於阿美族

    的 190,873 人,為台灣原住民第二大族。主要居住於臺灣中央山脈南脈,北起自

    武洛溪上游大母母山一帶,向南直到恆春半島,東南則包括山麓與狹長的海岸地

    區。以行政區而言,包括屏東縣、高雄縣和台東縣境內。

    排灣族群依文化及地域差異,主要分為兩大亞群;拉瓦爾亞族(Reval)與

    布曹爾亞族(Butsul),拉瓦爾亞族分佈於排灣族分佈範圍的最北端,主要是在

    屏東縣三地門鄉的大社、口社、安坡、賽嘉、達來、德文等村落;布曹爾亞族分

    佈範圍較廣且較為複雜;布曹爾亞族又可分為巴武馬群(Paumaumaq)、查敖保

    爾群(Chaboobol)、巴利達利敖群(Parilario)、巴卡羅卡羅群(Paqaroqaro)等

    四個亞群,在這四個亞群中又可以依照地區分為北部排灣(巴武馬群)、南部排

    灣(巴利達利敖群、查敖保爾群)、東排灣群(巴卡羅卡羅群)(李莎莉,1983:17

    -19)。阿朗壹部落排灣族依此一分類,多屬於南部排灣的(查敖保爾群)。10

    一、 社會制度與階級

    早期,排灣族並不是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而是依照出身身分的差異歸屬於

    不同的社會範疇,享有不同的地位和權利,頭目家為部落的領導中心,凝聚與保

    護著其他平民家。頭目與平民之間的差異來自世襲的出生地位,在社會地位、財

    產和儀式特權上都有顯著的區別,構成階層性的社會;並且由於長嗣繼承不分男

    女的制度,亦可以由女性擔任頭目(譚昌國,2007:39-40)。

    10葉神保(2009)認為文獻紀錄裡稱的 Chaboobol「查敖保爾」,此音譯與原音有些差距,音譯應該改為 Tjaquvuquvulj,漢譯採記清朝文獻紀錄的「大龜文」,或「內文」較能為該社群之後裔理解。

  • 35

    表 3-1 排灣族社會組織結構及各階層職權表 階層名稱 職權與任務 宗家頭目 俗稱大頭目,地位在族群中位居首位,凡族群之事務,除了

    部份授權外,皆需經他裁示,方能執行。 本家頭目 為宗家之分家,與宗家頭目有嫡親關係。獨立領導管轄區內

    之部落事務,享有收受納貢之禮遇。 分家頭目 為本家頭目的分家。 封立頭目 為宗家頭目之管家,與頭目無血緣關係;如頭目土地領域廣

    闊,頭目家管理有所不及,當地又無頭目家之親人,而封立

    當地一家為頭目,代為處理事務。 歸化或附庸頭目 因其家族日漸式微或遭遇災害,該家族選擇放棄頭目地位,

    依附到他家頭目權勢的保護。 獨立的貴族家庭 此類家族往往比其他頭目更早遷徙佔地,擁有土地的先佔

    權,但其家族地位不得稱為頭目。頭目會給予部份土地讓該

    家獨自經營;多為獵人家族。 巫頭 地位由宗家或本家頭目所賜予。由各部落女性巫師中,挑選

    出的最高領導者。 祭司 由宗家頭目提名之男性,由巫頭占卜後,經神明同意任之。

    主要工作為辦理重大祭祀活動(五年祭、收穫祭等) 頭目秘書 為頭目的發言人,對於宗家或分家頭目之意見及會議決議,

    經頭目吩咐代表對外公開申明或發表,並負責監督執行工

    作。 巫婆 由部落各頭目所培養出專司神工的女子。巫婆需是貴族家族

    經頭目挑選,並從小接受養成教育。 平民 為部落較底層的階層,受頭目家族管理保護;其生產所得需

    納貢給頭目。 整理自(張金生,2007:92-95)

    近年來,隨著日本政府及國民政府的統治下,頭目不再擁有管理土地的權

    利,也不再有其管理之子民願意納貢。傳統的社會組織及階層制度幾乎完全瓦

    解。在阿朗壹部落;除了歲時祭儀時,由主辦單位邀請頭目前來參與主持外,頭

    目可說是形同虛設。

  • 36

    二、 青年組織與社區組織

    現今,雖然傳統的社會組織及階層制度幾乎完全瓦解,但近年來部落的青壯

    年試著找尋及傳承傳統文化,因此先後組織大龜文王國阿朗壹盟部勇士團及安朔

    aljungic 青年會,兩個青年組織。

    (一) 大龜文王國阿朗壹盟部勇士團:部落族人 Alapay Patalaq 先生,從

    2003 年起長期在部落帶領原住民青少年學生成長班,2009 年起申請計畫並邀請

    部落居民和青年一同蓋起一棟傳統建築做為青年組織的集會所。2009 年 8 月莫

    拉克颱風過後,除了動員部落青年搬運物資救災外,也在部落長者及壯年的支持

    下,成立「大龜文王國阿朗壹盟部勇士團」,組織勇士團的目的為;「發揚排灣族

    傳統文化,重建阿朗壹部落意識,強化大龜文王國族群認同」,只要認同勇士團

    者,超過 12 歲以上的男性都可參加。第一年由 Alapay Patalaq 擔任團長職務,第

    二年開始 Alapay Patalaq 轉為召集人,並由團員中選出一位青年溫永康,擔任第

    二任團長至今。從 2009 年至今每年寒暑假舉辦青少年的訓練活動,定邀請部落

    的長者帶領及教導。研究者全程參與 2010 年暑期訓活動,活動流程請見附錄一。

    (二) 安朔 aljungic 青年會:2011 年 8 月由社區發展協會召集部落居民召

    開籌備會議,期待能讓部落居民不分男女共同參與,成立的目的為;「凝聚部落

    青年之向心力,盡力為部落服務;延續部落之傳統文化,使之永續流傳」,看似

    和大龜文王國阿朗壹盟部勇士團差不多,都是注重文化傳承,但在成員的組成有

    所差異,安朔 aljungic 青年會可招收女性,並且規定 15 至 45 歲之男女青年,且

    設籍在安朔村,即可加入。在 2011 年 9 月 12 日,選出溫永康擔任會長,高梓擔

    任副會長。2011 年 11 月舉辦台東縣達仁鄉安朔社區青年傳統生態智慧與應變工

    作坊,2012 年 3 月起,每月挑選一日舉辦傳統技藝研習。

    除了青年組織外,在部落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主要是由台東縣台灣原住民蒙

    恩自強協會、安朔社區發展協會、台東縣箕模族文化發展協會、達仁鄉生活美學

    協會等協會分別進行。這些協會雖少有合作但對於村內的公共事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