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總說明...1 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總說明...

71
1 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總說明 公務人員考績法(以下簡稱本法)於七十五年七月十一日制定公布, 並經考試院定自七十六年一月十六日起施行,歷經七十九年、八十六年、 九十年及九十六年計四次修正。 按公務人員之考績,應綜覈名實,信賞必罰,作準確客觀之考核。鑒 於現行考績法制有更臻精進之空間,本法自九十六年修正後,考試院前於 九十九年及一百零一年二度函送修正草案請立法院審議,皆因丙等退離機 制與人數比率等條文尚未取得共識,以及立法院屆期不續審等因素而未完 成修法。 茲為落實公務人員績效管考,充分發揮考績獎勵、發展、輔導、汰弱、 懲處之功能,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及服務品質,以及配合公務員懲戒法等 相關法律之修正,爰重行研修本法。銓敍部並於一百零七年五月召開公聽 會,徵詢專家學者、相關團體及機關代表之意見,嗣配合同年月二十八日 立法院第九屆第五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二十八次全體委員會議委員提 案,於同年六月間辦理北中南東四場次基層公聽會,就考列甲等人數比率 及增列優等、團體績效評比、乙等年終考績晉級及升職等規定調整、丙等 人數比率及退離機制,以及主管課責機制等主要爭議性議題,傾聽公務人 員之看法;同時為擴大參與,銓敍部亦同步於全球資訊網設置本法研修專 區廣納各界意見。 經綜參前開公聽會與會人員及本法研修專區之主流意見,本法於年金 改革後之研修宜著重於正向激勵公務人員戮力從公;復參酌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基於機關考績實務運作所提建議,以及考試院暨所屬機關於九十八 年試辦考績等次人數比率限制之執行情形,酌調本法研修面向,增列優等 等次,維持乙等年終考績晉級及升職等規定,並考量現制軍人、教師及司 法官尚無相當甲等或丙等之人數比率限制等衡平性,且現行銓敍部部長及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聯名箋函已能有效控管各機關甲等人數比率上 限,爰不明定等次人數比率,但明定各等次條件,避免僵固侷限,俾回歸 考績覈實考評本旨;另為應機關實務作業需要之彈性,增訂各機關得辦理 團體績效評比,並納入面談雙向溝通機制,以期深化績效考評之信度及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an-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草案總說明

公務人員考績法(以下簡稱本法)於七十五年七月十一日制定公布,

並經考試院定自七十六年一月十六日起施行,歷經七十九年、八十六年、

九十年及九十六年計四次修正。

按公務人員之考績,應綜覈名實,信賞必罰,作準確客觀之考核。鑒

於現行考績法制有更臻精進之空間,本法自九十六年修正後,考試院前於

九十九年及一百零一年二度函送修正草案請立法院審議,皆因丙等退離機

制與人數比率等條文尚未取得共識,以及立法院屆期不續審等因素而未完

成修法。

茲為落實公務人員績效管考,充分發揮考績獎勵、發展、輔導、汰弱、

懲處之功能,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及服務品質,以及配合公務員懲戒法等

相關法律之修正,爰重行研修本法。銓敍部並於一百零七年五月召開公聽

會,徵詢專家學者、相關團體及機關代表之意見,嗣配合同年月二十八日

立法院第九屆第五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二十八次全體委員會議委員提

案,於同年六月間辦理北中南東四場次基層公聽會,就考列甲等人數比率

及增列優等、團體績效評比、乙等年終考績晉級及升職等規定調整、丙等

人數比率及退離機制,以及主管課責機制等主要爭議性議題,傾聽公務人

員之看法;同時為擴大參與,銓敍部亦同步於全球資訊網設置本法研修專

區廣納各界意見。

經綜參前開公聽會與會人員及本法研修專區之主流意見,本法於年金

改革後之研修宜著重於正向激勵公務人員戮力從公;復參酌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基於機關考績實務運作所提建議,以及考試院暨所屬機關於九十八

年試辦考績等次人數比率限制之執行情形,酌調本法研修面向,增列優等

等次,維持乙等年終考績晉級及升職等規定,並考量現制軍人、教師及司

法官尚無相當甲等或丙等之人數比率限制等衡平性,且現行銓敍部部長及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聯名箋函已能有效控管各機關甲等人數比率上

限,爰不明定等次人數比率,但明定各等次條件,避免僵固侷限,俾回歸

考績覈實考評本旨;另為應機關實務作業需要之彈性,增訂各機關得辦理

團體績效評比,並納入面談雙向溝通機制,以期深化績效考評之信度及效

2

度,進而提升整體行政績效。全文計修正二十三條,刪除二條,新增六條,

修正後共計三十條條文,其修正要點如下:

一、 將績效管考功能納入考績宗旨。(修正條文第二條)

二、 受考人具因公傷病請公假達一定期間等事由,其實際任職期間未符辦

理年終考績或另予考績之規定者,不得辦理考績。(修正條文第三條)

三、 依各種考試或任用法規限制調任人員及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任公務

人員,在限制轉調機關、職系或年限內,以另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轉

調者,以及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之政務人員再任者,當年年資併計辦

理年終考績相關規定;並增列任不同官等人員、限制轉調人員、公營

事業人員、教育人員、政務人員轉任或再任當年合併計算不滿一年之

年資,得比照辦理另予考績規定。(修正條文第四條)

四、 考核細目由各主管機關視整體施政目標及業務特性訂定或授權所屬機

關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定,以及主管機關之定義。(修正條文第五條)

五、 考績等次增列優等,以激勵工作績效表現卓著或對機關行政效能提升

具特殊貢獻人員之工作士氣。(修正條文第六條)

六、 考列優等、甲等、丙等、丁等及乙等之情形。(修正條文第七條至第十

一條)

七、 年終考績增列優等等次之獎懲結果及修正丙等之獎懲規定;增訂十年

內一年考列優等或連續三年考列甲等時,得抵銷丙等一次規定,以及

主管人員考績不佳者調任非主管之機制;另予考績人員不得考列優等。

(修正條文第十二條及第十三條)

八、 主管機關及各機關得視業務特性,辦理所屬機關間或內部單位間之團

體績效評比,作為辦理平時考核獎懲及考績之參考。(修正條文第十四

條)

九、 配合增列優等等次修正考績升職等條件,並將本法施行細則有關以原

任政務人員、教育人員或公營事業人員併資辦理之年終考績,得作為

取得同官等高一職等任用資格年資之規定,以及受懲戒處分人員在不

得晉敍期間辦理之年終考績,不得作為升等任用資格之規定,提升法

律位階於本法規定,以符合法律保留原則。(修正條文第十六條)

十、 嘉獎、記功或申誡、記過之標準,由各主管機關訂定或授權所屬機關

3

視業務情形自行訂定,以及記一大功、記一大過之標準及平時考核獎

懲案件之程序,應於本法施行細則中明定;增列涉及性侵害行為且經

查證屬實者應一次記二大過免職,並配合司法院釋字第五八三號解釋

增列懲處權行使期間。(修正條文第十七條)

十一、 實施面談相關規定。(修正條文第十八條)

十二、 各機關常務副首長及一級單位主管以上人員考績評擬規定,以及人

事、主計、政風人員之考績作業程序,依各該人員專屬法規或其主

管機關或機構規定辦理之。(修正條文第十九條)

十三、 授權訂定考績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事項,以符合授權明確性原則;

將現行本法施行細則有關考績委員會對於考績案件得調閱考核紀錄

及查詢有關人員之權限,提升法律位階於本法規定,以符合法律保

留原則;另除現行對擬予考列丁等及一次記二大過人員外,亦增列

考績委員會對擬予考列丙等人員,於處分前應給予當事人陳述及申

辯機會之規定。(修正條文第二十條)

十四、 考績結果應辦理退休或資遣人員,自確定之日起執行;未確定前,

應先行停職。(修正條文第二十二條)

十五、 修正辦理考績人員對考績過程所涉考核相關事宜,應嚴守秘密,對

考績結果在核定前亦應嚴守秘密。(修正條文第二十四條)

十六、 增訂公務人員相關激勵辦法之依據,以符合授權明確性原則。(修

正條文第二十五條)

十七、 本法施行日期。(修正條文第三十條)

1

公 務 人 員 考 績 法 修 正 草 案 條 文 對 照 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一條 公務人員之考

績,依本法行之。

第一條 公務人員之考

績,依本法行之。

本條未修正。

第二條 公務人員之考

績,應綜覈名實、公正

公平,作準確客觀之考

核,充分發揮考績獎

勵、培育、拔擢、輔導

及懲處之功能,以落實

績效管理,提高行政效

能及服務品質。

第二條 公務人員之考

績,應本綜覈名實、信

賞必罰之旨,作準確客

觀之考核。

一、本條係依現行條文修

正。

二、本條係規定考績之宗

旨,各機關辦理考績

時,應依受考人考績

年度內之具體工作績

效及服務貢獻,本於

綜覈名實、公正公平

之意旨,作準確客觀

之考核,對表現績優

者予以獎勵、培育、

拔擢;表現不佳者予

以輔導、懲處,以充

分發揮獎優、激勵、

輔導、發展等人力資

源管理功能,期能落

實績效管理,提高機

關行政效能及服務品

質,爰修正本條規

定。

第三條 公務人員考績區

分如下:

一、年終考績:指各官

等人員,於每年年

終辦理其當年一至

十二月連續任職期

間之考績。

二、另予考績:指各官

等人員,於同一考

績年度內,任職不

滿一年,而連續任

職已達六個月者辦

理之考績。但有特

第三條 公務人員考績區

分如左:

一、年終考績:係指各

官等人員,於每年

年終考核其當年一

至十二月任職期間

之成績。

二、另予考績:係指各

官等人員,於同一

考績年度內,任職

不滿一年,而連續

任職已達六個月者

辦理之考績。

一、本條係依現行條文修

正,並增訂第二項及

第三項。

二、第一項修正理由:

(一)配合立法體例將

「如左」二字修正為

「如下」,「係指」二

字修正為「指」。

(二)自本法施行以來,

「連續任職」歷為受

考人得否辦理年終

考績之基本要件,

為期規範明確並避

2

殊情形者,得不以

連續為必要。

三、專案考績:指各官

等人員,平時有重

大功過時,隨時辦

理之考績。

公務人員有下列情

形之一,其實際任職期

間未符前項第一款或第

二款規定者,不得辦理

年終考績或另予考績:

一、因公傷病請公假達

一定期間。

二、因病請延長病假。

三、因考績免職(退

休、資遣)先行停

職或因其他法律原

因停職後依法復

職。

第一項第二款特殊

情形、前項實際任職期

間及一定期間之計算,

應於施行細則中明定

之。

三、專案考績:係指各

官等人員,平時有

重大功過時,隨時

辦理之考績。

免爾後爭議,爰於

第一項第一款增列

「連續」等文字。

(三)茲依現行考績法

規,公務人員於考

績年度中為養育三

足歲以下子女辦理

育嬰留職停薪,或

為奉養其或配偶老

邁或重大傷病之直

系血親尊親屬而辦

理侍親留職停薪,

致未符合「連續任

職已達六個月」之

要件,該年度無法

辦理另予考績,惟

其於考績年度內任

職年資如前後併計

達六個月以上,卻

不得辦理另予考

績,未盡衡平。舉

例而言,某甲及某

乙分別於同年度一

月至六月、四月至

九月辦理育嬰留職

停薪,某甲於七月

回職復薪後連續任

職至十二月,當年

得辦理另予考績;

某乙雖與某甲同樣

辦理六個月育嬰留

職停薪,且於一月

至三月及十月至十

二月均有任職事

實,惟當年無法辦

理另予考績。是為

解決上開不衡平現

象,並因應少子女

3

化及高齡化等國安

議題,公務人員辦

理育嬰或侍親留職

停薪,宜與其他考

績年資因故中斷之

情形有所區別,爰

增訂第二款但書規

定,至所稱特殊情

形,則係第三項規

定於本法施行細則

中明定。

三、第二項及第三項增訂

理由:

(一)茲以考績係機關首

長對受考人考績年

度內實際工作績效

表現,與機關內同

官等人員相互比較

後,所為之覈實評

價,又依現行考績

法規,以受考人因

公傷病請公假、因

病請延長病假,該

請假期間仍屬在

職,另依法受停職

處分,嗣經依法提

起救濟而撤銷原處

分者,該停職期間

併計為任職年資,

是受考人如因上開

事由,於考評期間

內全無工作事實,

或僅有極少部分之

工作事實可資考

評,惟仍須辦理年

終考績或另予考

績,與考績覈實考

評精神未符。又第

4

十二條第一項第四

款及第二十二條明

定,經第三次考列

丙等者應予資遣或

辦理退休,未確定

前亦應先行停職。

復查公務人員請假

規則第四條規定:

「公務人員有下列

各款情事之一者,

給予公假。其期間

由機關視實際需要

定之:……五、因

執行職務或上下班

途中發生危險以致

傷病,必須休養或

療治,其期間在二

年以內者。……」

考量受考人因公傷

病請公假與因病請

延長病假及停職之

性質不同,且其請

假期間可能較短,

爰明定公務人員如

具因公傷病請公假

達一定期間、因病

請延長病假或依法

停職嗣後復職之情

形,其實際任職期

間未符辦理第一項

所定年終考績或另

予考績規定者,不

得辦理年終考績或

另予考績。

(二)考量因公傷病請公

假之傷病型態各

異,是受考人因公

傷病請公假達一定

5

期間之認定,宜就

其因公傷病事由作

差異化考量,將於

本法施行細則中明

定;如受考人因公

傷病請公假未達一

定期間,則不生須

計算其實際任職期

間是否符合辦理年

終或另予考績規定

之問題。又查性別

工作平等法第二十

一條規定:「(第一

項)受僱者依前七

條之規定(按:有

關生理假、產假、

因安胎所請之假、

產檢假、陪產假、

育嬰留職停薪及期

滿申請復職、哺

〈集〉乳時間、減少

部分工時、家庭照

顧假規定)為請求

時,雇主不得拒

絕。(第二項)受僱

者為前項之請求

時,雇主不得視為

缺勤而影響其全勤

獎金、考績或為其

他不利之處分。」

是受考人經機關依

法令規定日數所核

給之家庭照顧假、

生理假、產前假、

娩假、流產假、陪

產假及因安胎事由

所請之假,以及依

法令規定給予之哺

6

乳時間或因育嬰減

少之工作時間,不

得視為缺勤。茲以

具第二項所定情形

人員,於其請假或

停職以外期間,仍

可能有上開不得視

為缺勤之情形,有

關受考人實際任職

期間之計算方式,

因屬細節性規範,

將於本法施行細則

中明定。

第四條 公務人員任現

職,經銓敍審定合格實

授至年終滿一年者,予

以年終考績;不滿一年

者,如係升任高一官等

職務,得以前經銓敍審

定有案之低一官等職務

合併計算,辦理高一官

等之年終考績;如係調

任同一官等或降調低一

官等職務,得以前經銓

敍審定有案之同官等或

高官等職務合併計算,

辦理所敍官等職等之年

終考績。但均以調任並

繼續任職者為限。

依各種考試或任用

法規限制調任之人員、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

任公務人員條例轉任之

人員,在限制轉調機

關、職系或年限內,如

依另具之公務人員任用

資格轉調者,其轉調當

年得以前經銓敍審定有

第四條 公務人員任現

職,經銓敍審定合格實

授至年終滿一年者,予

以年終考績;不滿一年

者,如係升任高一官等

職務,得以前經銓敍審

定有案之低一官等職務

合併計算,辦理高一官

等之年終考績;如係調

任同一官等或降調低一

官等職務,得以前經銓

敍審定有案之同官等或

高官等職務合併計算,

辦理所敍官等職等之年

終考績。但均以調任並

繼續任職者為限。

具有公務人員任用

資格之政務人員、教育

人員或公營事業人員轉

任公務人員,經銓敍審

定合格實授者,其轉任

當年未辦理考核及未採

計提敍官職等級之年

資,得比照前項經銓敍

審定合格實授之年資,

一、本條係依現行條文修

正,並增訂第二項、

第四項及第五項,現

行條文第二項移列至

第三項。

二、第二項增訂理由,查

一百零三年一月二十

二日修正公布之公務

人員考試法第六條規

定:「(第一項)公務

人員之考試,分高等

考試、普通考試、初

等考試三等。高等考

試按學歷分為一、

二、三級。及格人員

於服務三年內,不得

轉調原分發任用之主

管機關及其所屬機

關、學校以外之機

關、學校任職。(第二

項)為因應特殊性質

機關之需要及保障身

心障礙者、原住民族

之就業權益,得比照

前項考試之等級舉行

7

案之各官等職務合併計

算,辦理所敍官等職等

之年終考績。但均以繼

續任職者為限。

具有公務人員任用

資格之教育人員或公營

事業人員轉任公務人

員,經銓敍審定合格實

授者,其轉任當年未辦

理考核及未採計提敍官

職等級之年資,得比照

第一項經銓敍審定合格

實授之年資,合併計算

辦理年終考績。但均以

繼續任職者為限。

具有公務人員任用

資格之政務人員退職當

日再任公務人員,經銓

敍審定合格實授者,其

再任當年未採計提敍官

職等級之年資,得比照

第一項經銓敍審定合格

實授之年資,合併計算

辦理年終考績。

前四項合併計算辦

理考績年資,不滿一

年,而連續任職已達六

個月者,得比照前條第

一項第二款規定辦理另

予考績。

合併計算參加年終考

績。

一、二、三、四、五

等之特種考試,除本

法另有規定者外,及

格人員於服務六年

內,不得轉調申請舉

辦特種考試機關及其

所屬機關、學校以外

之 機 關 、 學 校 任

職。……」復查公務

人員任用法(以下簡

稱任用法)第十八條

第三項規定:「考試及

格人員得予調任之機

關及職系等範圍,依

各該考試及任用法規

之限制行之。」第三

十三條之一規定:「中

華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一日公布之技術人員

任用條例(以下簡稱

該條例)廢止後,原

依該條例銓敍審定有

案之人員,除適用醫

事人員人事條例規定

辦理改任者外,依左

列規定辦理:……

二、原依該條例第五

條第三項規定銓敍審

定有案之人員,仍繼

續任用。但不得轉調

其他職系及公立醫療

機構以外之醫療行政

職務。……」再查專

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

任公務人員條例第四

條規定:「(第一項)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

轉任公務人員,應以

8

轉任與其考試等級相

同、類科與職系相近

之職務為限。(第二

項)前項專門職業及

技術人員得轉任公務

人員之考試類科、考

試等級及適用職系,

由銓敍部與考選部依

近年公務人員相關考

試錄取情形及用人機

關需要會同定之。(第

三項)轉任人員於調

任時,以適用前項所

定得適用之職系或曾

經銓敍部依本條例銓

敍審定有案之職系為

限。……(第七項)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

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修正施行後,依本條

例進用之各機關轉任

人員於實際任職三年

內,不得調任其他機

關任職。……」鑒於

上開各該法規對於依

考試或任用法規進用

人員其限制轉調機

關、職系或年限已有

規定,又實務上對渠

等人員如以另具之公

務人員任用資格轉調

時,如受考人於特種

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

員三等考試及格資格

之限制轉調期間,再

以原具普通考試銓敍

審定有案資格轉調其

他機關,考量其轉調

9

前之任職事實,其轉

調當年均得以前經銓

敍審定有案之特考特

用年資,併計轉調後

之年資,辦理所敍官

等職等之考績,故予

增列本項規定。

三、第三項修正理由,除

由現行條文第二項移

列外,以現行條文第

二項雖已明定原已具

公務人員任用資格之

教育人員或公營事業

人員得比照第一項現

職公務人員併資考績

規定,合併計算轉任

當年度轉任前後兩段

任職年資辦理年終考

績,惟實務上,上開

二類人員如係因退

休、資遣或辭職等退

離事由,於退離當日

再任為公務人員者,

其再任前後兩段年資

無法併資辦理年終考

績。是以,為期明確,

爰配合第一項規定,

除將「參加年終考績」

之「參加」二字修正

為「辦理」外,並於

本項末段增列「但均

以繼續任職者為限」

等文字,以強調是類

人員於考績年度內轉

任前後兩段任職年資

須符合繼續任職之要

件,始得併資辦理年

終考績。

10

四、第四項增訂理由,以

政務人員係經政府任

命,參與國家政策、

行政方針之決策或依

法獨立行使職權,其

任免等事項不同於常

任文官,又政務人員

退職後,以原具公務

人員任用資格再任

時,其年資得併資辦

理年終考績之情形,

與第三項所定教育人

員或公營事業人員轉

任公務人員得併資辦

理年終考績之情形不

同,爰將現行條文第

二項中之政務人員得

併資辦理年終考績規

定移列本項。復基於

「一資不得二用原

則」,乃比照第三項有

關教育人員或公營事

業人員轉任前年資須

未經採計提敍官職等

級之要件,明定須再

任當年之政務人員年

資未經採計提敍官職

等級,始得合併計算

辦理再任當年年終考

績。復以政務人員未

辦理考核,並未將再

任當年未辦理考核增

列為併資年終考績之

要件。又第四項規定

政務人員退職當日以

其原具公務人員任用

資格再任公務人員,

實已將「連續任職」

11

之精神納入其中,故

不比照第三項增訂但

書規定。

五、第五項增訂理由,以

現行對於現職教育人

員與公營事業人員轉

任為公務人員,以及

政務人員再任為公務

人員,僅明定得併計

原職與現職前後兩段

連續任職年資辦理年

終考績。至於同一年

度內,任職未滿一

年,連續任職已達六

個月者,可否比照第

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規

定辦理另予考績,並

未規範。是以,在不

違背併資考績之立法

原意下,增列本項規

定,使考績年度內教

育人員、公營事業人

員轉任公務人員或政

務人員再任公務人員

前後兩段任職年資,

如其任職不滿一年,

連續任職已達六個月

者,得比照第三條第

一項第二款規定辦理

另予考績,且依第一

項不同官等併資及第

二項限制轉調併資辦

理考績等情形亦同,

爰併予納入規範。

第五條 年終考績應以平

時考核為依據。平時考

核就其工作、操行、學

識、才能行之。

第五條 年終考績應以平

時考核為依據。平時考

核就其工作、操行、學

識、才能行之。

一、本條修正第二項,並

增訂第三項。

二、第二項修正理由:

(一)為改善過去各機關

12

前項考核之細目,

由各主管機關視整體施

政目標及業務特性訂定

或授權所屬機關擬訂,

報請主管機關核定。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

為中央二級或相當二級

以上機關、直轄市政

府、直轄市議會、縣(市)

政府及縣(市)議會。

前項考核之細目,

由銓敍機關訂定。但性

質特殊職務之考核得視

各職務需要,由各機關

訂定,並送銓敍機關備

查。

均一體適用銓敍部

訂定之平時考核項

目及細目,致未能

符合各機關實際依

其施政目標與業務

特性考核受考人考

績及平時工作表現

之需要,並考量考

績核定係屬主管機

關之人事管理權

限,且依第十四條

第二項規定,主管

機關得視所屬各機

關業務特性,辦理

所屬機關之團體績

效評比,則主管機

關應基於所屬各機

關考核標準之衡平

性,對其考核細目

作通盤性之審究,

爰規定由各主管機

關視整體施政目標

及業務特性訂定所

屬機關共同性之考

核細目,或授權由

所屬機關依主管機

關之整體施政目標

及其業務特性擬訂

專屬之考核細目,

報請主管機關核

定。

(二)未來受考人平時考

核細目,將作為考

核受考人個人績效

目標達成度之評價

基準,當機關每位

受考人均瞭解其考

績年度內所應達成

13

之績效目標,齊心

努力,對機關年度

績效表現之提升,

自有助益。

(三)為便於各機關訂定

考核細目時有所參

循,銓敍部將於本

法完成修正後訂定

一般機關得一體適

用之考核細目,以

及洽請相關主管機

關訂定各類型機關

(如工程機關、財稅

機關、教育機關、

訓練機構等)之考

核細目函送各機關

參考。未來各主管

機關訂定或核定所

屬機關陳報之考核

細目時,可參考銓

敍部所擬考核細目

範本辦理。

三、第三項增訂理由,以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之

定義,現行條文係於

第十四條第四項中規

範,惟本條第二項、

第七條第七款、第九

款及第十五款、第八

條第十五款、第十四

條第二項、第十七條

第二項、第十九條第

一項及第三項、第二

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

等條文,亦訂有主管

機關一詞,其中除第

十九條第三項已針對

人事、主計、政風人

14

員明定其主管機關

外,有關非人事、主

計、政風人員之主管

機關定義,為符體

例,爰將現行條文第

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移

列至本項規範。又參

酌中央行政機關組織

基準法所定中央機關

之層級區分及相當二

級機關之用語,以及

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

第二條所定「中央二

級以上機關」之體

例,將「總統府、國

家安全會議、五院、

各部(會、處、局、

署 與 同 層 級 之 機

關)、省政府、省諮議

會」修正為「中央二

級或相當二級以上機

關」,以應實際需要。

第六條 年終考績以一百

分為滿分,分優、甲、

乙、丙、丁五等,各等

分數如下:

一、優等:九十分以上。

二、甲等:八十分以上,

未達九十分。

三、乙等:七十分以上,

未達八十分。

四、丙等:六十分以上,

未達七十分。

五、丁等:未達六十分。

第六條(第一項及第二項)

年終考績以一百分

為滿分,分甲、乙、丙、

丁四等,各等分數如

左:

甲等:八十分以上。

乙等:七十分以上,不滿

八十分。

丙等:六十分以上,不

滿七十分。

丁等:不滿六十分。

考列甲等之條件,

應於施行細則中明定

之。

一、本條修正第一項,並

刪除現行條文第二

項,另將現行條文第

三項移列第十條規

範。

二、鑒於現行公務人員考

績等次分為四等次,

實務上因多數公務人

員考績考列甲等,難

以真正發揮考績獎優

功能,故為激勵工作

績效表現卓著或對機

關行政效能提升具特

殊貢獻人員,並給予

更優之實質獎勵,進

而促成機關內部良性

15

競爭,爰於現行甲等

之上增列優等及明定

其分數範圍,並酌作

文字修正,另配合立

法體例將序文「如左」

二字修正為「如下」。

三、茲以考列優等及甲等

條件,業分別於第七

條及第八條明定,爰

刪除現行條文第二

項。

第七條 受考人在考績年

度內無遲到早退、曠職

紀錄,且具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始得考列優

等:

一、 無懲處紀錄且獎勵

累計達記二大功以

上。

二、 檢舉或破獲重大不

法事件,對維護國

家安全、社會秩序

或澄清吏治,確有

貢獻,且經一次記

一大功以上。

三、 依勳章條例,獲頒

勳章。

四、 依獎章條例,獲頒

功績、楷模或專業

獎章。

五、 奉派代表國家或機

關參加與本職有關

之國際性比賽,獲

頒第三名(或相當

等級)以上獎次。

六、 依考試院所定激勵

法規規定獲選為模

範公務人員,或獲

一、本條新增。

二、配合第六條增訂優等

等次,並為期各機關

及公務人員明確瞭解

各等次條件規範,爰

將現行本法施行細則

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

所定部分受考人得考

列甲等之特殊條件,

移作得考列優等條件

並提升至本法規定,

且參酌公務人員激勵

相關規定酌作修正,

並參考公務人員廉

正、忠誠、專業、效

能、關懷等五大核心

價值,予以重新排

序。又以公務人員有

服勤之義務,是如受

考人於考績年度內具

遲到、早退或曠職紀

錄,自不應考列甲等

以上,爰將對受考人

無遲到早退、曠職紀

錄之基本要求納入序

文規範。各款訂定理

由如下:

16

頒公務人員傑出貢

獻獎。

七、 主辦業務經主管機

關評定成績獲得最

高等第獎次。

八、 主持或主辦重要專

案工作、大型國際

級或國家級活動,

如期如質圓滿達成

任務,績效卓著,

且經一次記一大功

以上。

九、 對本職業務或與本

職有關學術,研究

創新,其成績獲主

管機關或聲譽卓著

之學術團體評列為

最高等級,並頒給

獎勵。

十、 對主管業務,提出

具體改進方案,獲

採行並經認定確有

顯著績效,且經一

次記一大功以上。

十一、 執行重大緊急任

務或處理重大突

發事件,能如期

如質完成,確有

顯著績效,且經

一次記一大功以

上。

十二、 擔任機關首長或

副首長職務領導

有方,其機關團

體績效經評定為

最優;或擔任主

管或副主管職務

領導有方,其單

(一)考量第九條第二款

規定,受考人在考

績年度內,平時考

核獎懲相互抵銷後

或無獎懲抵銷而累

計達記過二次以上

未達二大過者,應

考列丙等,又考績

增訂優等等次係為

鼓勵機關內真正表

現優良之受考人之

立法原意,爰於第

一款明定「無懲處

紀錄且獎勵累計達

記二大功以上」為

受考人得考列優等

條件之一。

(二)茲以廉正為公務人

員五大核心價值之

首,又現行本法施

行細則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三款規定,

公務人員有察舉嚴

重不法事件,對維

護國家安全、社會

秩序或澄清吏治,

確有卓越貢獻情

形,且為主要貢獻

者,得予以一次記

二大功專案考績獎

勵。公務人員若檢

舉或破獲重大不法

事件,其功績經機

關審酌尚未達上開

一次記二大功專案

考績條件,惟已有

相當貢獻,且經核

予一次記一大功以

17

位績效經評比為

最優。

十三、 辦理為民服務業

務,工作績效優

良,且服務態度

經權責機關評選

為最優。

十四、 搶救重大災害,

奮不顧身,有具

體事蹟,足為公

務人員楷模。

十五、 其他由各主管機

關依業務特殊需

要另行訂定,函

送銓敍部核定之

情形。

上之獎勵,仍應予

肯定,爰增訂第二

款規定。

(三)參酌現行本法施行

細則第四條第一項

第一款第二目規

定,又查勳章條例

第一條第一項規

定:「中華民國人民

有勳勞於國家或社

會者,得授予勳

章。」是公務人員

如經依該條例規定

授予勳章,即代表

其對國家社會有卓

越貢獻,足為公務

人員之楷模,爰於

第三款明定為受考

人得考列優等條件

之一。

(四)第四款至第六款及

第九款均係自現行

本法施行細則第四

條第一項第一款所

定受考人得考列甲

等之特殊條件所移

列,並酌作文字修

正,以臻精簡明確。

(五)為突顯受考人考績

考列優等之特殊性

並肯定其對機關績

效表現之貢獻,爰

明定就受考人主辦

之業務,經主管機

關評定「獲得最高

等第獎次」者,亦

得予以考列優等,

爰於第七款規定。

18

(六)機關擬對受考人因

辦理重要專案工

作、大型國際級或

國家級活動,且如

期如質圓滿達成而

予以考列優等時,

為避免寬濫,應就

負責主持或主辦該

專案工作或活動,

且經一次記一大功

以上之人員予以獎

勵,爰於第八款規

定,以期明確。

(七)為鼓勵公務人員勇

於創新,提升行政

效能,以及考量現

行本法施行細則第

十四條第一項第二

款規定,公務人員

如對主辦業務,建

立完善制度或提出

重大革新具體方

案,經主管機關採

行確有顯著成效且

為主要貢獻者,得

予以一次記二大功

專案考績獎勵,倘

公務人員對主管業

務提出具體改進方

案並獲採行,經機

關審酌未符上開一

次記二大功專案考

績條件,惟已有顯

著績效,並經核予

一次記一大功以上

之獎勵,仍應予肯

定,且不致寬濫,

爰增訂第十款規

19

定。

(八)鑒於近年來國家遭

逢重大天然災害,

每每需要投注大量

人力、物力參與救

災,俾使國家人民

財產生命損失降至

最低,面對此等救

災或其他緊急任務

或突發事件,能如

期如質完成而確有

顯著績效之公務人

員,本應對其工作

績效表現予以肯

定,爰於第十一款

將上開情形併予明

定為得考列優等條

件之一,又為避免

寬濫,爰規定上開

人員應經權責機關

予以一次記一大功

以上之獎勵。

(九)考量第十四條第二

項規定,主管機關

及各機關得視其業

務特性,分別辦理

所屬機關間及內部

單位間之團體績效

評比,評比結果得

作為辦理平時考核

獎懲及考績之參

考,是為期團體績

效評比結果與受考

人考績得以扣合,

爰增訂第十二款規

定;又機關首長、

副首長及單位主

管、副主管,係機

20

關或單位績效表現

之關鍵,爰本款條

件之適用對象,乃

以上開人員為限。

(十)公務人員如承辦為

民服務業務,其服

務態度及品質良

窳,往往影響民眾

對於政府及公務人

員效能之觀感及信

任感,是為激勵積

極為民服務、關懷

民眾福祉之是類公

務人員,如其工作

績效優良,且服務

態度經權責機關評

選為最優,亦得考

列優等,爰增訂第

十三款規定。

(十一) 受考人如於重大

災難或事故現場,

明知現場存有死亡

之高度可能性,仍

置個人死生於度

外,奮勇執行搶救

任務,有具體事

蹟,足為公務人員

之表率,亦應予以

優等考績之肯定,

爰增訂第十四款規

定。

(十二) 為配合實務運

作,並考量各機關

業務屬性不盡相

同,爰於第十五款

增訂各主管機關得

依業務特殊需要,

另行訂定優等條

21

件,且為避免各主

管機關自行降低優

等條件達成程度,

爰規定須送銓敍部

核定。

第八條 受考人在考績年

度內無遲到早退、曠職

紀錄,且具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始得考列甲

等:

一、 具有前條各款情形

之一。

二、 平時考核獎懲相互

抵銷後或無獎懲抵

銷而累計達記一大

功以上。

三、 在工作或行為上有

良好表現,且經權

責機關獎勵或公開

表揚。

四、 所舉發之貪污或其

他不法刑事案件,

經查證屬實,且經

權責機關獎勵或公

開表揚。

五、 管理維護公物,克

盡善良管理職責,

減少損害,節省公

帑,有具體事蹟,

且經權責機關獎勵

或公開表揚。

六、 對於艱鉅工作,能

克服困難,達成任

務,有具體事蹟,

且經權責機關獎勵

或公開表揚。

七、 主持或辦理專案工

作,規劃周密,經

一、本條新增。

二、本條將現行本法施行

細則第四條第一項第

二款所定部分受考人

得考列甲等之一般條

件提升至本法規定,

以符合法律保留原

則,並酌作文字修

正,另有關序文規定

及各款排序說明同前

條說明二。各款訂定

理由如下:

(一)考量受考人如具有

第七條所定優等條

件,縱然未被考列

為優等,仍應不失

為考列甲等條件,

爰併於第一款明定

受考人在考績年度

內具有前條優等條

件之一,亦得考列

甲等,以資周妥。

(二)考量前條將受考人

於考績年度內「無

懲處紀錄且獎勵累

計達記二大功以

上」列為得考列優

等條件之一,又第

九條第二款規定,

受考人在考績年度

內「平時考核獎懲

相互抵銷後或無獎

懲抵銷而累計達記

22

考評有具體績效,

且經權責機關獎勵

或公開表揚。

八、 對主管業務,提出

具體方案或改進辦

法,獲採行認定確

有績效,且經權責

機關獎勵或公開表

揚。

九、 執行緊急任務或處

理突發事件,能依

限妥善完成,確有

績效,且經權責機

關獎勵或公開表

揚。

十、 辦理為民服務業

務,工作績效及服

務態度良好,有具

體事蹟,且經權責

機關獎勵或公開表

揚。

十一、 對本職業務或與

本職有關學術,

研究創新,其成

果經權責機關或

學術團體評列為

前三名,並頒給

獎勵。

十二、 擔任機關首長、

副首長,或單位

主管、副主管職

務,領導有方,

績效優良。

十三、 所在單位團體績

效經機關評定為

最優,且有具體

貢獻。

十四、 負責盡職,承辦

過二次以上未達二

大過」者,應考列

丙等,是基於考績

等次條件之衡平性

考量,於第二款規

定「平時考核獎懲

相互抵銷後或無獎

懲抵銷而累計達記

一大功以上」為受

考人得考列甲等條

件之一。

(三)第三款、第五款至

第八款、第十款及

第十二款均係自現

行本法施行細則第

四條第一項第二款

所定受考人得考列

甲等之一般條件所

移列,並作文字修

正,以臻明確。又

本條各款所稱經權

責機關「獎勵」或

「公開表揚」並未

限制其形式或額

度,受考人是否確

實符合各該得考列

甲等情形,應由機

關就個案具體事實

本於權責認定之。

(四)公務人員若知悉不

法且勇於舉發貪污

或其他不法刑事案

件,並經查證屬

實,且經權責機關

獎勵或公開表揚,

如其事證經機關審

酌未達現行本法施

行細則第十四條第

23

業務均能於限期

內完成,績效良

好,有具體事

蹟。

十五、 其他由各主管機

關依業務特殊需

要另行訂定,函

送銓敍部核定之

情形。

一項所定一次記二

大功專案考績或前

條所定得考列優等

條件,惟仍應予肯

定者,亦得予考列

甲等,爰增訂第四

款規定。又所稱「獎

勵」或「公開表揚」

同前款說明,未就

其形式或額度設

限,公務人員如因

舉發貪污案件而獲

權責機關核發檢舉

獎金亦屬「獎勵」,

部分公務人員舉發

不法案件後因檢舉

人匿名機制而未獲

公開表揚,然獲其

他形式獎勵者亦屬

之,至受考人是否

確實符合上開要

件,仍應由機關就

個案具體事實本於

權責予以認定。

(五)第九款增訂理由,

與前條說明二(八)

大致相同,公務人

員如執行緊急任務

或處理突發事件,

能依限妥善完成,

確有績效,且經權

責機關獎勵或公開

表揚,亦應予肯

定,爰併予明定為

得考列甲等條件之

一。

(六)第十一款及第十四

款均係自現行本法

24

施行細則第四條第

一項第二款所定受

考人得考列甲等之

一般條件所移列,

僅配合立法體例酌

作文字修正。

(七)第十三款增訂理

由,與前條說明二

(九)大致相同,

但本款係以前條第

十二款以外之受考

人為主要適用對

象,機關辦理內部

單位團體績效評

比,而受考人所占

職務所在單位經機

關評定為績效最

優,且其有具體貢

獻時,受考人即可

以此作為考列甲等

條件之一,且不以

主管機關辦理所屬

機關間團體績效評

比為前提。

(八)第十五款增訂理由

同前條說明二(十

二)。

第九條 受考人在考績年

度內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考列丙等:

一、因故意犯罪受刑事

確定判決。

二、平時考核獎懲相

互抵銷後或無獎

懲抵銷而累計達

記過二次以上未

達二大過。

三、曠職繼續達二日以

一、本條新增。

二、茲以第十二條第一項

第四款及第二項增列

受考人於十年內第三

次考列丙者,應辦理

資遣或依規定退休之

規定,改變公務人員

身分,對公務人員而

言,影響重大,爰配

合於本法明定應考列

丙等條件,除將部分

25

上未達四日,或一

年內累計達五日以

上未達十日。

四、對他人為性騷擾,

情節重大,經查證

屬實。

五、挑撥離間或誣控濫

告,有具體事證,

經疏導無效。

六、不聽指揮或破壞紀

律,有具體事證,

經疏導無效。

七、稽延公務,造成人

民權益損害,影響

機關聲譽,經查證

屬實。

八、負責業務,處置失

當,造成人員傷亡

、財物損失或負擔

國家賠償責任。

九、故意洩漏公務機密

,情節重大,經查

證屬實。

十、違反行政中立或

其他公務人員有

關法令禁止規定

,情節重大,經

查證屬實。

現行本法施行細則所

定受考人不得考列甲

等條件移作應考列丙

等條件,並參酌各機

關考績實務辦理情形

增列應考列丙等條

件,茲說明如下:

(一)現行本法施行細則

第四條第三項第一

款規定,公務人員

於考績年度內曾受

刑事或懲戒處分

者,其考績不得考

列甲等,又參酌銓

敍部八十三年一月

十八日八三台華甄

三字第○九四七四

二九號書函規定略

以,本法施行細則

第四條第三項第一

款規定所稱「曾受

刑事處分」係指經

刑事確定判決而

言,並非專指某一

層級之判決;又刑

法第三十三條規

定:「主刑之種類如

下:一、死刑。二、

無期徒刑。三、有

期徒刑:……四、

拘役:……五、罰

金:……。」準此,

公務人員在考績年

度內,受有罪之刑

事確定判決者(包

括上開罰金及有期

徒刑或拘役)應不

得考列甲等;而緩

26

刑依現行刑法僅係

暫緩刑之執行,並

非暫緩刑之宣告,

刑事確定判決雖經

同時為緩刑之諭

知,惟於緩刑期滿

而未受撤銷前仍不

失為曾受刑事判

決,故該考績年度

內,仍應不得考列

甲等。為加強對公

務人員品德操守及

恪遵廉能官箴等之

要求,並考量受考

人如因車禍致他人

受傷而受刑事判

決,倘車禍係過失

非屬故意,應考列

丙等,似過於嚴

苛,是以,乃於「受

刑事確定判決」前

增列「因故意犯罪」

文字,列為應考列

丙等條件之一。另

依一百零五年五月

二日修正施行之公

務員懲戒法(以下

簡稱懲戒法)第九

條規定,懲戒處分

種類共有九種,如

受考人在考績年度

內曾受懲戒處分,

不論其懲戒處分輕

重,均應考列丙

等,似有未宜,又

實務上機關對於具

違失須課予行政責

任之受考人,多先

27

核予平時考核懲處

後再移付懲戒,且

其受懲戒處分之年

度與事實發生或機

關核定發布平時考

核懲處之年度可能

不同,以平時考核

獎懲為考績辦理之

重要依據,為避免

受考人因同一行為

於不同年度考績均

受不利處分,且受

考人如具重大違

失,多已符合本條

其他款所定情形而

應考列丙等,爰未

將受考人於考績年

度內受懲戒處分列

為應考列丙等條件

之一。

(二)參酌現行本法施行

細則第四條第三項

第三款規定,受考

人在考績年度內平

時考核獎懲抵銷

後,累積達記過以

上處分者,考績不

得考列甲等;又第

十條序文規定,受

考人平時考核獎懲

相互抵銷後或無獎

懲抵銷而累計達二

大過,年終考績應

考列丁等;是以,

基於等次限制條件

之衡平性考量,受

考人在考績年度內

平時考核獎懲相互

28

抵銷後或無獎懲抵

銷而累計達記過二

次以上未達二大過

者,考績即應考列

丙等。又上開所稱

「達記過二次以

上」係指受考人平

時考核獎懲相互抵

銷後或無獎懲抵銷

所餘之懲處,為記

過二次以上或申誡

六次以上等同記過

二次以上之情形在

內,關於不同獎懲

額度應如何折算之

規定,將於本法施

行細則中明定。

(三)以第十七條第五項

序文規定,受考人

有曠職繼續達四

日、一年累計達十

日之情事者,應予

一次記二大過專案

考績免職,故基於

考績等次限制條件

之衡平性考量,爰

將「曠職繼續達二

日以上未達四日,

或一年內累計達五

日以上未達十日

者」列為應考列丙

等條件之一。

(四)查性別工作平等法

第十三條第一項規

定:「雇主應防治性

騷擾行為之發生。

其僱用受僱者三十

人以上者,應訂定

29

性騷擾防治措施、

申訴及懲戒辦法,

並在工作場所公開

揭示。」以公務人

員應留意其言行舉

止,品德亦應端

正,爰規定對他人

為性騷擾,情節重

大,經查證屬實

者,其考績應考列

丙等。又性騷擾之

範圍係依性騷擾防

治法第二條規定認

定之。

(五)參酌第十條第一款

及第二款考列丁等

條件,在未達情節

重大應予以考績免

職之程度,應為考

列丙等條件之一,

爰於第五款及第六

款增列相關規定。

又受考人具上開二

款情事者,機關給

予疏導必先經過查

證有具體事證存

在,故在經疏導無

效之前加註「有具

體事證」等文字。

(六)機關能否提供優質

便捷之行政服務,

係民眾判定政府服

務績效是否提升之

重要指標,為免受

考人無故稽延公

務,造成人民權益

損害,致影響政府

機關聲譽,爰於第

30

七款明定受考人如

有上開情事經查證

屬實,其考績應考

列丙等,俾課予受

考人善盡職責之義

務。

(七)考量受考人執行業

務因處置失當,造

成人員傷亡、機關

財物損失或負擔國

家賠償責任者,機

關雖得依國家賠償

法第二條或審計法

等有關法規規定,

對受考人進行部分

求償,惟受考人仍

應擔負行政責任,

爰於第八款明定有

上開情形者,考績

應考列丙等。

(八)茲以政府資訊公開

法第十八條規定:

「政府資訊屬於下

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應限制公開或

不予提供之:一、

經依法核定為國家

機密或其他法律、

法規命令規定應秘

密事項或限制、禁

止公開者。……三、

政府機關作成意思

決定前,內部單位

之擬稿或其他準備

作業。……」檔案

法第十八條規定:

「檔案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各機關得

31

拒絕前條之申請:

一、有關國家機密

者。……六、依法

令或契約有保密之

義務者。……」是

以,受考人如洩漏

業務上或法令明文

規定(如第二十四

條規定辦理考績人

員,對考績辦理過

程所涉考核相關事

宜應嚴守秘密,違

者按情節輕重予以

懲處。)負有保密

義務之公務機密,

且經機關客觀判斷

違失情節重大並經

查證屬實,即屬第

九款規定情形,又

機關首長依權責核

定屬公務機密者,

亦包括在內。

(九)公務人員行政中立

法(以下簡稱中立

法)業於九十八年

六月十日制定公

布,公務人員自應

遵守行政中立相關

規範,爰規定受考

人違反中立法或其

他公務人員有關法

令(按:如公職人

員利益衝突迴避

法),且經機關客觀

判斷違失情節重

大,其考績應考列

丙等,又為免此條

件成為機關首長整

32

肅異己之工具而任

意入人於罪,乃明

定須「經查證屬

實」。

第十條 受考人除平時考

核獎懲相互抵銷後或無

獎懲抵銷而累計達二大

過,年終考績應考列丁

等者外,須有具體事

證,足認有下列情形之

一者,始得考列丁等:

一、 挑撥離間或誣控濫

告,情節重大,經

疏導無效。

二、 不聽指揮或破壞紀

律,情節重大,經

疏導無效。

三、 怠忽職守、稽延公

務或績效不彰,造

成重大不良後果。

四、 執行公務不力,或

負責業務,處置失

當,造成重大之人

員傷亡、財物損失

或負擔高額國家賠

償責任,足以影響

機關公務推動。

第六條(第三項)

除本法另有規定者

外,受考人在考績年度

內,非有左列情形之一

者,不得考列丁等:

一、 挑撥離間或誣控濫

告,情節重大,經

疏導無效,有確實

證據者。

二、 不聽指揮,破壞紀

律,情節重大,經

疏導無效,有確實

證據者。

三、 怠忽職守,稽延公

務,造成重大不良

後果,有確實證據

者。

四、 品行不端,或違反

有關法令禁止事項

,嚴重損害公務人

員聲譽,有確實證

據者。

一、本條由現行條文第六

條第三項及第十二條

第一項第一款後段移

列並予整併。

二、茲以第五條規定工作

為平時考核項目之

一,爰於第三款增列

「績效不彰」,作為考

列丁等條件之一,惟

受考人是否確屬工作

績效不彰造成重大不

良後果而年終考績得

考列丁等,則由機關

覈實予以認定;又考

量年終考績主要係就

公務人員年度工作績

效表現予以考評,如

公務人員有品行不

端,或違反有關法令

禁止事項等之重大違

失,且嚴重損害公務

人員聲譽,有確實證

據者,應予以立即處

置,非留待年終考績

時,始予以考績丁等

免職,故將現行條文

第六條第三項第四款

規定,移列第十七條

第五項第七款作為一

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

條件,並將現行條文

第十二條第三項第二

款有關執行國家政策

不力,致政府遭受重

33

大損害者之處分條

件,移列第四款規

定,並參酌第九條第

八款應考列丙等條件

之違失輕重,酌增相

關規定。

三、為使本條文字更臻精

簡,爰將各款「有確

實證據」等字刪除,

並於本條序文增列

「具體事證,足認有」

等字;以及將序文中

「 非 有 … … 不

得……」修正為「須

有……始得……」之

正面表述方式,並酌

作文字修正,使文義

更臻明確。

第十一條 受考人在考績

年度內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得考列乙等:

一、 表現稱職,對職掌

事項負責盡職,符

合機關要求。

二、 工作、操行、學識

、才能各方面表現

無不良紀錄。

三、 不具前四條所列

情形。

一、本條新增。

二、茲為配合第六條增訂

優等等次及第十二條

第一項第四款增訂丙

等退休或資遣規定,

並為使公務人員及各

機關明確瞭解各等次

條件規範,第七條至

第十條業分別明定受

考人得考列優等、得

考列甲等、應考列丙

等及考列丁等條件,

考量公務人員之各類

表現情形尚難窮盡規

範,且受考人如未具

前四條所列情形,其

考績等次應如何評定

亦生疑義,爰增訂本

條,例示規範受考人

得考列乙等之情形。

34

三、各款增訂理由如下:

(一)茲以現行考績法規

並未針對考績考列

乙等明定條件,參

酌各機關考績實務

辦理情形,以及公

立高級中等以下學

校教師成績考核辦

法第四條第一項第

二款有關教師年終

成績考核相等於公

務人員考績考列乙

等等次之條件規定

包括「教學認真,

進度適宜」、「對訓

輔工作能負責盡

職」、「對校務之配

合尚能符合要求」

及「品德生活考核

無不良紀錄」等,

並考量第八條所定

受考人得考列甲等

情形,受考人除表

現盡職外,亦須具

良好績效或具體優

良事蹟,又第九條

所定受考人應考列

丙等情形中,受考

人多具相當程度之

違失須擔負行政責

任,是基於等次條

件間之衡平性考

量,增訂第一款及

第二款規定作為受

考人得考列乙等情

形。

(二)受考人如經機關認

定未具前四條所列

35

情形,即未具考列

甲等以上之資格條

件;舉例而言,某

甲雖於考績年度內

具第八條第二款所

定「平時考核獎懲

相互抵銷後或無獎

懲抵銷而累計達記

一大功以上」情

形,惟因同時具遲

到紀錄,未符同條

序文規定,其當年

度仍無法考列甲

等;如該等受考人

亦未符合應考列丙

等或丁等條件,自

不予以考列丙等或

丁等,爰於第三款

明定是類情形得考

列乙等。

第十二條 年終考績獎懲

依下列規定:

一、優等:晉本俸一級

,已達所敍職等本

俸最高俸級或已敍

年功俸級者,晉年

功俸一級,均給與

一又二分之一個月

俸給總額之一次獎

金;已敍年功俸最

高俸級者,給與二

又二分之一個月

俸給總額之一次

獎金。

二、甲等:晉本俸一級,

已達所敍職等本俸

最高俸級或已敍年

功俸級者,晉年功

第七條 年終考績獎懲依

左列規定:

一、甲等:晉本俸一級,

並給與一個月俸給

總額之一次獎金;

已達所敍職等本俸

最高俸級或已敍年

功俸級者,晉年功

俸一級,並給與一

個月俸給總額之一

次獎金;已敍年功

俸最高俸級者,給

與二個月俸給總額

之一次獎金。

二、乙等:晉本俸一級,

並給與半個月俸給

總額之一次獎金;

已達所敍職等本俸

一、條次變更。本條增訂

第一項第一款、第二

項及第三項,現行條

文第二項遞移為第四

項。

二、第一項修正理由:

(一)配合立法體例將序

文中「左列」二字

修正為「下列」;以

及配合增列第一款

優等獎懲結果,將

現行條文第一款以

下款次依序遞移為

第二款至第五款。

(二)配合第六條增列優

等,且為突顯受考

人考績考列優等之

價值,並給予較高

36

俸一級,均給與一

個月俸給總額之一

次獎金;已敍年功

俸最高俸級者,給

與二個月俸給總額

之一次獎金。

三、乙等:晉本俸一級,

已達所敍職等本俸

最高俸級或已敍年

功俸級者,晉年功

俸一級,均給與二

分之一個月俸給總

額之一次獎金;已

敍年功俸最高俸級

者,給與一又二分

之一個月俸給總額

之一次獎金。

四、丙等:留原俸級,並

輔導改善;第二次降

一級改敍,無級可

降時,比照每級俸

差減俸,並輔導

改善;第三次應

辦理資遣或依規

定退休。

五、丁等:免職。

考列丙等人員經輔

導改善後,十年內一年

考列優等或連續三年考

列甲等時,得抵銷丙等

一次,不計列前項第四

款丙等次數;考列丙等

之年度已逾十年者,亦

不計列丙等次數。但扣

除不計列之丙等後仍有

丙等者,距離該丙等十

年內再次考列丙等時,

視為第二次考列丙等。

最高俸級或已敍年

功俸級者,晉年功

俸一級,並給與半

個月俸給總額之一

次獎金;已敍年功

俸最高俸級者,給

與一個半月俸給總

額之一次獎金。

三、丙等:留原俸級。

四、丁等:免職。

前項所稱俸給總

額,指公務人員俸給法

所定之本俸、年功俸及

其他法定加給。

之實質獎勵,進而

促使公務人員勇於

任事,追求更好績

效,爰明定各等次

考績獎金均以相差

半個月之獎金。另

參照公務人員退休

資遣撫卹法(以下

簡稱退撫法)之立

法體例,將給與

「半」個月俸給總

額,修正為給與「二

分之一」個月俸給

總額。

(三)現行考績法制對於

工作表現欠佳考績

考列丙等、丁等、

一次記二大過專案

考績人員,雖分別

施以留原俸級及免

職之懲處處分,惟

依銓敍部一百零六

年銓敍統計年報資

料(一百零五年考

績)顯示,全國公

務人員受考人計二

十七萬九千三百二

十一人中,考列丙

等人數為五百四十

九人,僅占百分之

○.二;考列丁等

人數為二人,其百

分比趨近於○;一

次記二大過人數為

四人,可知公務人

員甚少因考績結果

而離開公部門。又

現行對工作表現不

37

主管人員考績一年

列丙等或任同一陞遷序

列主管職務連續三年列

乙等者,應於考績核定

之日起二個月內,依各

該人員任用法律之規

定,予以調任非主管職

務。

本法所稱俸給總

額,指公務人員俸給法

所定之本俸(年功俸)

及其他法定加給。

佳考績考列丙等人

員,僅施以留原俸

級之懲處,如未予

以輔導或訓練,難

達警惕與改進之作

用。故為有效運用

公務人力資源,並

提升行政效率,對

於考績考列丙等

者,機關應施以適

當之輔導,以促其

改善,俾發揮考績

發展性之功能。又

現代文官制度係基

於功績原則予以設

計,對於第一次考

列丙等者,已施以

輔導而未見改善,

第二次(非以連續

第二年為必要)再

考列丙等者,即予

以降一級改敍,無

級可降時,比照每

級俸差減俸,如第

三次再考列丙等

時,機關既給予相

當期間之改善機

會,仍無法改善其

績效不佳之情況,

即予以資遣。另顧

及是類人員如已任

職相當長一段時

間,在適度兼顧公

務人員權益及機關

績效管理之目的,

復增列第三次考列

丙等者如符合退休

規定,亦可依退撫

38

法相關規定辦理退

休。至有關受考人

考績考列丙等應如

何施以輔導改善之

相關配套措施,銓

敍部將於配合研修

本法施行細則時,

會商相關機關周妥

規劃;並對於第二

次考列丙等無級可

降比照每級俸差減

俸者,其後年度考

績考列乙等以上時

如何晉敍(復俸),

併於本法施行細則

中明定。

三、第二項增訂理由,以

本次修正丙等獎懲結

果之目的,係為提升

個人績效,如受考人

於考績考列丙等經輔

導後,考績曾考列一

年優等或連續三年甲

等,顯見其績效已有

所改善,已符本法研

修之目的,參照平時

考核獎懲均得相互抵

銷之規定,爰明定一

年考列優等或連續三

年考列甲等者,得抵

銷丙等一次,不計列

第一項第四款丙等次

數。又考量因三次丙

等考績應予資遣或辦

理退休人員,實已改

變其公務人員身分,

該等結果與受考人考

列丁等及受一次記二

39

大過專案考績免職處

分之效果相同,為維

護公務人員權益,並

基於機關懲處權行使

期間衡平性之考量,

乃參酌司法院釋字第

五八三號解釋及第十

七條第六項規定,將

十年懲處權行使期間

條件,併納入丙等獎

懲結果中予以規範。

又丙等獎懲規定加入

考績抵銷及十年年限

後,對於第一次丙等

經抵銷或因年限不計

入丙等次數計算者,

為避免產生第二次丙

等考績應如何界定疑

義,且為利實務作業

上有所依循,爰併予

明定第二次考績之界

定方式,例如某甲一

百零八年第一次考績

考列丙等後,相隔五

年(一百十三年)及

十二年(一百二十年)

再分別考列丙等,以

其第一次考列丙等隔

五年(一百十三年)

再考列之丙等,屬十

年內第二次考列丙

等,於考列丙等時已

予以降一級改敍,嗣

其距第一次考列丙等

十二年(一百二十年)

後再考列丙等,其第

一次考列之丙等得不

計列第一項第四款之

40

丙等次數,其相隔五

年(一百十三年)所

考列之丙等即變成第

一次,距離十二年(一

百二十年)後再考列

之丙等,則變成最近

十年內第二次考列丙

等,應再予降一級改

敍,如其於一百二十

二年以前再考列丙

等,則須予以資遣或

辦理退休。至如有抵

銷第二次丙等之情形

者,其原降敍之俸級

不再予以回復,將於

本法施行細則中予以

明定。

四、第三項增訂理由,按

機關首長對於績效表

現較差或不適任之主

管,雖有隨時予以調

任非主管之權限,惟

為使此調任非主管機

制更加明確,並提醒

主管自我警惕,爰參

酌任用法第十八條第

一項第三款後段「主

管人員不得調任本單

位之副主管或非主

管,副主管人員不得

調任本單位之非主

管。」規定,並考量

適用或準用本法辦理

考績人員之相關任用

規定,增列第三項主

管考績不佳者,應依

各該人員任用法律予

以調任非主管職務之

41

規定。又為期連續三

年考列乙等之條件明

確,乃明定「主管人

員考績一年列丙等或

任同一陞遷序列主管

職務連續三年列乙等

者,……」始得依各

該人員任用法律之規

定,予以調任非主管

職務。另本項所稱之

考績,係包括年終考

績及另予考績在內。

第十三條 另予考績人員

不得考列優等。

另予考績人員之獎

懲,列甲等者,給與一

個月俸給總額之一次獎

金;列乙等者,給與二

分之一個月俸給總額之

一次獎金;列丙等及丁

等者,與年終考績列丙

等及丁等者同。

第八條 另予考績人員之

獎懲,列甲等者,給與

一個月俸給總額之一次

獎金;列乙等者,給與

半個月俸給總額之一次

獎金;列丙等者,不予

獎勵;列丁等者,免職。

一、條次變更。本條增訂

第一項,現行條文第

一項遞移為第二項。

二、第一項增訂理由,以

另予考績人員因任職

不滿一年,為合理區

分年終考績與另予考

績績效之不同,並期

公允,故明定另予考

績人員不得考列優

等。至辦理另予考績

人員於任職期間具優

良事蹟表現,機關仍

可透過獎勵肯定其工

作表現。

三、第二項係配合第十二

條第一項獎懲結果予

以修正。

第十四條 公務人員之考

績,除機關首長由上級

機關長官考績外,其餘

人員應以同官等為考績

之比較範圍。

主管機關及各機關

得視其業務特性,分別

辦理所屬機關間及內部

第九條 公務人員之考

績,除機關首長由上級

機關長官考績外,其餘

人員應以同官等為考績

之比較範圍。

一、條次變更,並增訂第

二項。

二、查為落實第二條所定

考核目的並設立考評

比較之基準,第一項

明定機關內公務人員

應以同官等為考績之

評比範圍,復為配合

42

單位間之團體績效評

比,評比結果得作為辦

理平時考核獎懲及考績

之參考。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已

明定考列各該等次之

條件,如符合各該等

次條件者,機關長官

應本覈實考評之精

神,評定相當等次,

爰為符合覈實考評之

意旨及設立考績等次

條件之目的,本法未

明定各該等次之比

率。次查銓敍部及原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現為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以下簡稱人

事總處)九十年八月

邀集相關機關開會

後,提報同年九月第

五次府院會談,取得

考列甲等人數比率限

制,以百分之五十為

原則,最高不超過百

分之七十五之共識,

並由部局以首長聯名

箋函方式,請各機關

首長配合辦理。該聯

名箋函自九十年起每

年延續辦理迄今,各

主管機關均能配合依

上開共識辦理。嗣為

配合國家鼓勵生育政

策及維護身心障礙者

之權益,分別於九十

七年及九十八年起將

年度內請娩假及流產

假達二十一日以上

者,不計入該年度機

關考績考列甲等人數

計算,並請各機關考

43

量身心障礙受考人之

身心障礙情形與一般

人員所得承擔之業務

輕重有別後予以覈實

考核,爰目前銓敍部

及人事總處首長聯名

箋函之作法,除能落

實考績本旨外,並能

有效控管各機關甲等

人數比率之上限,亦

得配合國家政策及行

政效率之良寙彈性調

整。再查陸海空軍軍

官士官考績條例暨其

施行細則及公立高級

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

績考核辦法,對於軍

人及教師等人員均未

於法律位階明定考核

一定等次以上之人數

比率。復查銓敍部於

一百零七年六月間舉

辦之「公務人員考績

法研修基層公聽會」

針對與會人員所做之

意見調查及與會人員

發言紀錄,約有百分

之九十五點六之受訪

者不同意本法增列考

列甲等人數比率限

制;百分之八十七點

五之受訪者不同意增

列各官等考列甲等人

數比率(按:以百分

之七十五為上限);

百分之六十九點九不

同意增列主管考列甲

等人數比率(按:以

44

百分之八十五為上

限)。基上,參考軍

人及教師等人員之規

定,以及基層公務人

員多不同意比率明定

入法,並建議應明定

各等次條件以資明

確,爰本法未將考列

甲等以上人數比率入

法,並於第七條至第

十一條明定考列優甲

乙丙丁各等次條件,

以鼓勵公務人員戮力

從公,追求卓越績

效。

三、第二項增訂理由,為

促進群策群力,發揮

團隊及合作精神,並

考量各主管機關之所

屬機關間及機關內各

單位間之業務性質不

盡相同,是否適宜辦

理團體績效評比,允

宜由主管機關及各機

關視其業務特性衡

酌,爰規定主管機關

及各機關得視業務特

性及需要,分別辦理

所屬機關間及內部單

位間之團體績效評

比,評比結果並得作

為辦理平時考核獎懲

及考績之參考,以督

促各機關及單位努力

達成目標,進而提升

整體行政績效。

第十五條 年終考績應晉

俸級,在考績年度內已

第十條 年終考績應晉俸

級,在考績年度內已依

條次變更,餘未作修正。

45

依法晉敍俸級或在考績

年度內升任高一官等、

職等職務已敍較高俸

級,其以前經銓敍審定

有案之低官等、職等職

務合併計算辦理高一官

等、職等之年終考績

者,考列乙等以上時,

不再晉敍。但專案考績

不在此限。

法晉敍俸級或在考績年

度內升任高一官等、職

等職務已敍較高俸級,

其以前經銓敍審定有案

之低官等、職等職務合

併計算辦理高一官等、

職等之年終考績者,考

列乙等以上時,不再晉

敍。但專案考績不在此

限。

第十六條 各機關參加考

績人員任本職等年終考

績,具有下列各款情形

之一者,取得同官等高

一職等之任用資格:

一、二年列甲等以上。

二、一年列甲等以上二

年列乙等。

前項所稱任本職等

年終考績,指當年一至

十二月任職期間均任同

一職等辦理之年終考

績。另予考績及以不同

官等職等併資辦理年終

考績之年資,均不得予

以併計取得高一職等升

等任用資格。但以不同

官等職等併資辦理年終

考績之年資,得予以併

計取得該併資之較低官

等高一職等升等任用資

格。

依第四條第二項至

第四項併資辦理之年終

考績,如其轉任(調)

或再任前原職與現職職

等相當或較高者,得作

為第一項取得同官等高

第十一條 各機關參加考

績人員任本職等年終考

績,具有左列各款情形

之一者,取得同官等高

一職等之任用資格:

一、二年列甲等者。

二、一年列甲等二年列

乙等者。

前項所稱任本職等

年終考績,指當年一至

十二月任職期間均任同

一職等辦理之年終考

績。另予考績及以不同

官等職等併資辦理年終

考績之年資,均不得予

以併計取得高一職等升

等任用資格。但以不同

官等職等併資辦理年終

考績之年資,得予以併

計取得該併資之較低官

等高一職等升等任用資

格。

一、條次變更。本條修正

第一項,並增訂第三

項及第四項。

二、第一項配合立法體例

將序文中「左列」二

字修正為「下列」,並

配合第六條增列優等

修正第一款及第二

款。

三、第三項增訂理由,查

現行本法施行細則第

十二條之一規定:「依

本法第四條第二項併

資辦理之年終考績,

如其原任職務與現任

職務職等相當或較高

者,得作為本法第十

一條第一項取得同官

等高一職等任用資格

之年資。」以上開規

定涉及公務人員考績

升職等之重大權利事

項,爰予提升本法規

範,以符合法律保留

原則。又第四條第二

項至第四項併資辦理

之年資,均得作為升

職等年資,爰併予規

46

一職等任用資格之年

資。

受撤職、休職、降

級、減俸或記過懲戒處

分人員,在不得晉敍期

間辦理之年終考績,不

得作為升等任用資格之

年資。

範,並依體例及參酌

第四條用語作文字修

正。

四、第四項增訂理由,本

法施行細則第十條規

定,經懲戒處分受休

職、降級、減俸或記

過人員,在不得晉敍

期間考列乙等以上

者,不能取得升等任

用資格。茲以上開規

定影響受考人升職等

任用資格,允宜提升

法律位階,又一百零

五年五月二日修正施

行之懲戒法第十二條

增訂受撤職處分者,

自再任之日起二年內

不得晉敍、陞任或遷

調主管職務,爰併予

納入上開限制規範,

以為周妥。

第十七條 各機關辦理平

時考核紀錄及獎懲,應

為考績辦理之重要依

據。公務人員平時考

核,獎勵分嘉獎、記功、

記大功;懲處分申誡、

記過、記大過。平時考

核獎懲得相互抵銷。

前項嘉獎、記功或

申誡、記過之標準,由

各主管機關訂定或授權

所屬機關視業務情形訂

定,報請主管機關備

查。記一大功、記一大

過之標準及各機關辦理

公務人員平時考核獎懲

第十二條 各機關辦理公

務人員平時考核及專案

考績,分別依左列規

定:

一、平時考核:獎勵分

嘉獎、記功、記大

功;懲處分申誡、

記過、記大過。於

年終考績時,併計

成績增減總分。平

時考核獎懲得互相

抵銷,無獎懲抵銷

而累積達二大過

者,年終考績應列

丁等。

二、專案考績,於有重

一、條次變更。現行條文

第一項細分為第一項

及第三項,並增訂第

二項、第六項及第七

項,現行條文第二項

及第三項分別遞移為

第四項及第五項。

二、第一項修正理由:

(一)茲以「平時成績紀

錄及獎懲,應為考

績評定分數之重要

依據。」等訓示性

規範,現行條文係

於第十三條前段規

定,惟配合刪除該

條等次限制之規

47

案件之程序,應於施行

細則中明定之。但各主

管機關得依業務特殊需

要,另訂記一大功、記

一大過之標準,函送銓

敍部核定。

專案考績,於有重

大功過時行之;其獎懲

依下列規定:

一、一次記二大功者,

晉本俸一級,已達

所敍職等本俸最高

俸級或已敍年功俸

級者,晉年功俸一

級,均給與一個月

俸給總額之一次獎

金;已敍至年功俸

最高俸級者,給與

二個月俸給總額之

一次獎金。但在同

一年度內再因一次

記二大功辦理專案

考績者,不再晉敍

俸級,改給二個月

俸給總額之一次獎

金。

二、一次記二大過者,

免職。

前項第一款一次記

二大功之標準,應於施

行細則中明定之。專案

考績不得與平時考核功

過相抵銷。

公務人員除曠職繼

續達四日、曠職一年累

計達十日或涉及性侵害

行為,經查證屬實,應

予一次記二大過者外,

大功過時行之;其

獎懲依左列規定:

(一)一次記二大功

者,晉本俸一

級,並給與一

個月俸給總額

之獎金;已達

所敍職等本俸

最高俸級或已

敍 年 功 俸 級

者,晉年功俸

一級,並給與

一個月俸給總

額之獎金;已

敍至年功俸最

高俸級者,給

與二個月俸給

總額之獎金。

但在同一年度

內再因一次記

二大功辦理專

案考績者,不

再晉敍俸級,

改給二個月俸

給總額之一次

獎金。

(二)一次記二大過

者,免職。

前項第二款一次記

二大功之標準,應於施

行細則中明定之。專案

考績不得與平時考核功

過相抵銷。

非有左列情形之一

者,不得為一次記二大

過處分:

一、圖謀背叛國家,有

確實證據者。

定,上開文字爰移

列本項前段規定,

並酌作文字修正。

(二)現行條文第一項第

一款「於年終考績

時,併計成績增減

總分」規定部分,

以受考人平時獎懲

功過相互抵銷之結

果,已作為考績等

次條件;另「無獎

懲抵銷而累積達二

大過者,年終考績

應列丁等」規定部

分,已移至第十條

序文規定,均予以

刪除。

三、第二項增訂理由,現

行平時考核記一大

功、記一大過之標

準,係於本法施行細

則第十三條第一項規

定,並於同條第二項

規定,各主管機關得

依業務特殊需要,另

訂標準報送銓敍部核

備;至嘉獎、記功及

申誡、記過之標準,

則係於現行本法施行

細則第十三條第三項

授權由各機關視業務

情形自行訂定,報請

上級機關備查,為符

法制,上開授權規定

均宜提升至本法規

定,並酌作文字修

正,同時考量平時考

核獎懲與考績核定權

48

須有具體事證,足認有

下列情形之一者,始得

為一次記二大過之懲

處:

一、圖謀背叛國家,並

預備或著手實行。

二、洩漏職務上之機密,

致政府遭受重大損

害。

三、違抗政府重大政令

或嚴重傷害政府信

譽。

四、涉及貪污案件,其

行政責任重大。

五、圖謀不法利益或言

行不檢,致嚴重損

害政府或公務人員

聲譽。

六、脅迫、公然侮辱或

誣告長官,情節重

大。

七、品行不端、有違誠

實清廉損及公務人

員廉能官箴或違反

有關法令禁止事項

,嚴重損害公務人

員聲譽。

八、挑撥離間、誣控濫

告、不聽指揮或破

壞紀律,情節重大

,有立即處理之必

要。

公務人員之懲處自

違法失職行為終了之日

起,逾下列期間者,不

得為之:

一、屬一次記二大過之

行為,十年。

二、執行國家政策不力,

或怠忽職責,或洩

漏職務上之機密,

致政府遭受重大損

害,有確實證據者。

三、違抗政府重大政令

,或嚴重傷害政府

信譽,有確實證據

者。

四、涉及貪污案件,其

行政責任重大,有

確實證據者。

五、圖謀不法利益或言

行不檢,致嚴重損

害政府或公務人員

聲譽,有確實證據

者。

六、脅迫、公然侮辱或

誣告長官,情節重

大,有確實證據者。

七、挑撥離間或破壞紀

律,情節重大,有

確實證據者。

八、曠職繼續達四日,

或一年累積達十日

者。

同屬主管機關權限,

實務上主管機關訂定

之平時考核獎懲標

準,亦有含括其所屬

機關一體適用之嘉

獎、記功、申誡及記

過標準者,故明定嘉

獎、記功、申誡及記

過之獎懲標準由各主

管機關訂定或授權所

屬機關視業務情形訂

定,報請主管機關備

查。另明定應於本法

施行細則中訂定平時

考核獎懲案件之程

序,俾利各機關執

行。

四、第三項修正理由,係

將現行條文第一項專

案考績獎懲移列本項

規定,並配合立法體

例酌作文字修正。另

配合修正第四項。

五、第五項除由現行條文

第三項遞移外,修正

理由如下:

(一)考量受考人有「曠

職繼續達四日或一

年累計達十日」之

情事發生,即成就

一次記二大過免職

之條件,機關尚無

裁量空間,是以,

為區辨上開條件與

其他各款條件之不

同,爰將現行條文

第三項第八款移列

於序文以除外方式

49

二、屬記一大過之行為

,五年。

三、屬記過或申誡之行

為,三年。

前項所稱行為終了

之日,指受考人應受懲

處行為終結之日。但應

受懲處行為係不作為

者,指受考人所屬服務

機關知悉之日。

規定。

(二)參酌教育人員任用

條例第三十一條第

一項規定:「具有下

列情事之一者,不

得為教育人員;其

已任用者,應報請

主管教育行政機關

核准後,予以解聘

或免職:……三、

曾犯性侵害犯罪防

治法第二條第一項

所定之罪,經有罪

判決確定。……

八、經學校性別平

等教育委員會或依

法組成之相關委員

會調查確認有性侵

害行為屬實。……」

公務人員如對他人

有性侵害行為,並

經查證屬實者,實

損及公務人員官箴

及尊嚴,亦影響機

關聲譽甚鉅,自不

應繼續任職,爰明

定公務人員如有上

開情事者,機關應

即予一次記二大過

免職。又所稱「性

侵害行為」係依性

侵害犯罪防治法第

二條第一項規定:

「本法所稱性侵害

犯罪,係指觸犯刑

法第二百二十一條

至第二百二十七

條、第二百二十八

50

條、第二百二十九

條、第三百三十二

條第二項第二款、

第三百三十四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

百四十八條第二項

第一款及其特別法

之罪。」認定之。

(三)序文部分,配合本

法立法體例修正,

另將序文中「非

有……不得……」

反面表述方式,改

以 「 須 … … 始

得……」正面表述

方式予以規範。

(四)為使本項之文字更

臻精簡,爰將各款

之「有確實證據」

等字刪除,於序文

增列「具體事證,

足認有」等字。

(五)第一款增列「並預

備或著手實行」文

字,以及第三款酌

作標點符號修正,

使文義更臻明確。

另本項第二款前段

「執行國家政策不

力,或怠忽職責」

已移列第十條第四

款為年終考績考列

丁等事由之一,爰

配合予以刪除。

(六)審酌公務人員如發

生重大違失或品德

操守之重大瑕疵,

為避免造成國家社

51

會重大傷害或損害

政府機關形象,影

響社會大眾對公部

門之信任及觀感,

應立即以專案考績

一次記二大過免職

方式處理此等不適

任人員,爰將現行

條文第六條第三項

第四款之「品行不

端,或違反有關法

令禁止事項,嚴重

損害公務人員聲

譽」條件,移列本

項第七款規定並酌

作文字修正。

(七)對於受考人有挑撥

離間、誣控濫告、

不聽指揮或破壞紀

律等情事發生,且

情節重大,經機關

衡酌後認為有立即

處理之必要者,即

應予以專案考績一

次記二大過免職,

爰於本項第八款明

定。

六、第六項及第七項增訂

理由:

(一)查司法院釋字第五

八三號解釋略以,

憲法第十八條規定

人民有服公職之

權,旨在保障人民

得依法擔任一定職

務從事公務,國家

自應建立相關制度

予以規範;國家對

52

公務員違法失職行

為應予懲罰,惟為

避免對涉有違失之

公務員應否予以懲

戒,長期處於不確

定狀態,懲戒權於

經過相當期間不行

使者,即不應再予

追究,以維護公務

員權益及法秩序之

安定;公務人員經

其服務機關依七十

九年十二月二十八

日修正公布之本法

第十二條第一項第

二款規定所為免職

之懲處處分,實質

上屬於懲戒處分,

為限制人民服公職

之權利,未設懲處

權行使期間,有違

前開意旨;為貫徹

憲法上對公務員權

益之保障,有關公

務員懲處權之行使

期間,應類推適用

懲戒法相關規定;

又查懲戒法概以十

年為懲戒權行使期

間,未分別對公務

員違法失職行為及

其懲戒處分種類之

不同,而設合理之

規定,與比例原則

未盡相符,有關機

關應就公務員懲戒

構成要件、懲戒權

行使期間之限制通

53

盤檢討修正;本法

有關懲處之規定亦

應一併及之。

(二)為符合前開司法院

釋字第五八三號解

釋有關公務人員懲

處權之行使期間,

應類推適用懲戒法

相關規定,以及不

同懲處種類之懲處

權行使期間應有合

理區分之意旨,並

參照一百零五年五

月二日修正施行之

懲戒法第二十條規

定,爰增訂第六項

及第七項規定,公

務人員違法失職行

為,屬一次記二大

過之行為者,自違

法失職行為終了之

日起,已逾十年,

即不得再為懲處處

分;屬記一大過之

行為者,其懲處權

之行使期間為五

年;屬記過或申誡

之行為者,則均為

三年,以合理區分

不同懲處種類之懲

處權行使期間;上

開行為終了之日,

指公務人員應受懲

處行為終結之日;

但應受懲處行為係

不作為者,指公務

人員所屬服務機關

知悉之日。茲以實

54

務上受考人違法失

職態樣眾多,是機

關應查明個案具體

事實後,本於權責

認定受考人違失行

為態樣係屬作為或

不作為,依上開原

則性規範,認定其

行為終了之日,對

於特殊情形個案,

則應由機關參照相

關法律規定,以最

有利於受考人方式

辦理。至機關對所

屬公務人員平時考

核獎勵之行使期

間,未來將於本法

施行細則中明定。

(三)受考人如有重大違

失,屬一次記二大

過之行為,惟機關

於事後始知悉,囿

於十年懲處權行使

期間限制,而無法

辦理其一次記二大

過專案考績免職之

情形,機關仍得依

懲戒法規定移付懲

戒。

第十三條 平時成績紀錄

及獎懲,應為考績評定

分數之重要依據。平時

考核之功過,除依前條

規定抵銷或免職者外,

曾記二大功人員,考績

不得列乙等以下;曾記

一大功人員,考績不得

列丙等以下;曾記一大

一、本條刪除。

二、茲第七條至第十一條

業明定各等次之條

件,並將受考人平時

獎懲功過相互抵銷之

結果,納入考列優

等、甲等、丙等及丁

等之條件之一。是

以,為避免本條等次

55

過人員,考績不得列乙

等以上。

限制規定與上開規定

未合,或滋生法條競

合問題,將本條前段

規定移列第十七條第

一項前段規定者外,

並刪除本條。

第十八條 考績年度中,

一級單位主管或其授權

之人員,應與受考人就

工作內容及執行情形進

行面談,面談內容及結

果列入平時考核紀錄。

面談執行方式、授權範

圍及有關事項,由考試

院以辦法定之。

機關依其組織法規

規定未設置內部單位

者,機關首長或其授權

之人員得依前項規定與

受考人進行面談。

一、本條新增。

二、第一項增訂理由:

(一) 為提升考績之信度

與效度,銓敍部前

就公務人員考績實

施三百六十度全方

位評核機制之可行

性,就教於專家學

者及國內外大型企

業,所獲致之結論

普遍認為其立意良

善,但實務執行恐

有相當之困難,爰

參酌專家學者及企

業界所提建議,增

訂面談雙向溝通機

制。一級單位主管

與受考人於年度中

間適時面談,可確

實即時就受考人工

作目標、內容、態

度、進度及成果等

予以溝通或瞭解,

藉由面談促成主管

與屬員間之良性互

動,對於進度落後

者,主管人員即應

給予適當協助或指

導,進而檢討工作

指派及人力調度之

妥適性,以提升機

關整體行政效能。

56

又面談尚包括受考

人自我考評在內,

於考績評擬前增列

受考人自我考核機

制,給予受考人就

自我績效表現檢視

之機會,對考績作

業民主化程度之提

升,具實質效益,

且因考評者對於受

考人之實際工作情

形及成果確實瞭

解,將使績效考核

之評擬更具正確及

客觀性,爰明定各

機關一級單位主管

或其授權之人員應

對受考人實施面

談,並將面談內容

及結果列入平時考

核紀錄;如於考績

年度中均未依規定

辦理面談,將構成

程序上之瑕疵。又

為避免受考人數眾

多之機關,因實施

面談造成一級單位

主管工作負擔,爰

明定面談得由一級

單位主管授權之人

員實施。至面談執

行方式、授權範圍

及有關事項等細節

性規定,則由考試

院以辦法訂定,俾

利各機關有所遵

循,並賦予各機關

得視其業務特性或

57

需要酌作調整之彈

性。

(二) 各機關一級單位主

管以上人員及所屬

機關首長,雖非本

項明定應實施面談

之對象,惟機關首

長仍可基於管理上

之需要,對上開人

員施以面談。

三、第二項增訂理由,以

部分機關依其組織法

規規定未設置內部單

位,編制員額數均較

少,其受考人之考

績,係由機關首長予

以評擬,又考量直轄

市政府府本部未設置

內部單位者,其組織

法規所置職務均係相

當於其所屬一級機關

一級單位主管以上職

務,該等職務人員於

其所屬一級機關並非

應實施面談之對象,

爰明定於是類機關,

機關首長或其授權之

人員得視需要與受考

人進行面談。

第十九條 各機關對於公

務人員之考績,應由一

級單位主管就考績表項

目評擬,遞送考績委員

會初核,機關首長覆

核,經由主管機關或授

權之所屬機關核定,送

銓敍部銓敍審定。但非

於年終辦理之另予考

第十四條 各機關對於公

務人員之考績,應由主

管人員就考績表項目評

擬,遞送考績委員會初

核,機關長官覆核,經

由主管機關或授權之所

屬機關核定,送銓敍部

銓敍審定。但非於年終

辦理之另予考績或長官

一、條次變更。本條修正

第一項,現行條文第

二項、第三項分別移

列第二十條第二項及

第三項,並刪除現行

條文第四項。另增訂

第二項及第三項。

二、第一項修正理由,本

項原但書規定中,除

58

績,除考列丙等或丁

等,應送考績委員會考

核外,得逕由機關首長

考核。

各機關常務副首

長、一級單位主管以上

及未隸屬單位人員考績

之評擬,由機關首長或

其指定之人員為之。

各機關人事、主

計、政風人員之考績評

擬、初核、覆核、核定

及報送銓敍審定作業程

序,依各該人員專屬法

規或其主管機關或機構

規定辦理之。

僅有一級,或因特殊情

形報經上級機關核准不

設置考績委員會時,除

考績免職人員應送經上

級機關考績委員會考核

外,得逕由其長官考

核。

考績委員會對於考

績案件,認為有疑義

時,得調閱有關考核紀

錄及案卷,並得向有關

人員查詢。

考績委員會對於擬

予考績列丁等及一次記

二大過人員,處分前應

給予當事人陳述及申辯

之機會。

第一項所稱主管機

關為總統府、國家安全

會議、五院、各部(會、

處、局、署與同層級之

機關)、省政府、省諮議

會、直轄市政府、直轄

市議會、縣(市)政府

及縣(市)議會。

受考人另予考績得由

機關首長逕予考核情

形外,尚包括各機關

是否須組設考績委員

會之條件,致實務作

業上,各機關對於在

何等情況下,受考人

考績始得由機關首長

逕予考核之法條解讀

不同,而滋生考績法

制適用上之疑義,爰

將本項原但書有關各

機關是否組設考績委

員會之規定,移列第

二十條第一項授權訂

定之考績委員會組織

規程中規範,並配合

刪除「應送經上級機

關考績委員會考核」

等文字,僅保留另予

考績除考列丙等或丁

等應送考績委員會考

核外,得逕由機關首

長考核。又配合本法

體例,將「機關長官」

修正為「機關首長」。

另實務上,部分機關

對於「主管人員就考

績表項目評擬」所稱

之主管人員,究係意

指何層級主管時有疑

義,故為期法規範更

臻明確,爰將「主管

人員」修正為「一級

單位主管」;又對於機

關之派出單位,實務

上係將其視為一級單

位,故派出單位主管

59

亦屬上開所稱之一級

單位主管。

三、第二項增訂理由,茲

考績法制向來對於一

級單位主管以上人員

考績如何辦理評擬未

有明確規範,以受考

人為一級單位主管以

上或未隸屬單位職務

者,包括如參事及常

務副首長等層級長官

在內,為利實務作

業,並覈實辦理常務

副首長、一級單位主

管以上及未隸屬單位

人員之平時考核及考

績,爰明定本項規

定;至何種人員方屬

本項所稱一級單位主

管以上或未隸屬單位

人員,應依各機關組

織法規覈實認定之。

另各機關人事、主

計、政風主管人員,

其考績係依第三項規

定辦理,故上開一條

鞭單位主管依其所在

機關組織法規規定,

雖屬一級單位主管,

惟非本項之適用對

象,併予敘明。

四、第三項增訂理由,以

各機關之人事、主計

及政風人員雖屬各機

關人員,且依本法及

本法施行細則相關規

定辦理考績,惟渠等

係分別適用「人事管

60

理條例」、「行政院所

屬各級人事機構人員

設置管理要點」、「主

計機構人員設置管理

條例」及「政風機構

人員設置管理條例」

等相關規定,由各該

專責人事管理系統之

主管機關(構)辦理

其任免、獎懲、考績

等相關事宜。又查各

機關辦理公務人員考

績(成)作業要點第

十八點規定略以,人

事、主計、政風人員

之考績(成),其送核

程序暨有關規定,循

各該系統規定辦理,

且實務上,渠等考績

並未列入各機關受考

人總數計算。是以,

允宜於本法中明定人

事、主計及政風人員

之考績,依各該人員

專屬法規或其主管機

關或機構規定之程序

辦理,較為周延。

五、第四項刪除理由,以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之

定義,業於第五條第

三項統一規範,爰刪

除本項規定。

第二十條 各機關考績委

員會之組設條件、組

成、票選委員比例、職

掌、委員任期及未組設

考績委員會機關受考人

考績之辦理程序等有關

第十五條 各機關應設考

績委員會,其組織規

程,由考試院定之。

一、條次變更。本條修正

第一項,並增訂第二

項及第三項。

二、第一項修正理由:

(一)本法雖授權考試院

訂定考績委員會組

61

事項,由考試院以組織

規程定之。

考績委員會對於考

績案件,認為有疑義

時,得調閱有關考核紀

錄及案卷,並得向有關

人員查詢。

考績委員會對於擬

予考績列丙等、丁等及

一次記二大過人員,處

分前應給予當事人陳述

及申辯之機會。

織規程規定,惟其

授權內容未能明

確,為符合授權明

確性原則,爰明列

授權組織規程訂定

事項。

(二)依現行本條規定,

各機關均應組設考

績委員會,而現行

條文第十四條第一

項但書規定:「……

長官僅有一級,或

因特殊情形報經上

級機關核准不設置

考 績 委 員 會

時……」,顯為現行

本條之例外情形,

而實務上各機關因

須否組設考績委員

會,以及其考績委

員會組設不合法致

原考績處分經保訓

會撤銷之情形十分

常見,是以,為釐

清考績委員會之組

設條件及未組設考

績委員會機關受考

人考績之辦理程

序,俾利各機關有

所遵循,爰併予納

入授權範圍中規

範。

三、第二項係由現行條文

第十四條第二項移

列。

四、第三項除係由現行條

文第十四條第三項移

列外,以第十二條第

62

一項第四款及第二項

規定,受考人十年內

第三次考列丙等者,

應予辦理資遣或依規

定退休,因考績結果

影響受考人公務人員

身分之變更,允宜在

處分前給予當事人陳

述及申辯之機會,是

以,併予增列納入「考

列丙等、」等文字,

以保障是類人員權

益;又受考人陳述及

申辯機會得以書面或

言詞為之,至上開陳

述或申辯能否委託他

人代理,未來本法施

行細則將併予明定。

至非屬考績擬予列丙

等、丁等及一次記二

大過人員,就其考績

或平時考核獎懲,是

否給予陳述意見及申

辯機會部分,由權責

機關依行政程序法第

一百零二條及第一百

零三條規定,就個案

事實覈實認定辦理。

第二十一條 公務人員考

績案,於核定或送銓敍

部銓敍審定時,如發現

有違反考績法規情事

者,應照原送案程序,

退還原考績機關另為適

法之處分。

第十六條 公務人員考績

案,送銓敍部銓敍審定

時,如發現有違反考績

法規情事者,應照原送

案程序,退還原考績機

關另為適法之處分。

一、條次變更。

二、以第十九條第一項業

明定各機關之考績由

主管機關或授權之所

屬機關核定,是以,

主管機關或授權之所

屬機關於核定時,如

發現有違反考績法規

情事,應照原送案程

序,退還原考績機關

63

另為適法之處分,爰

修正本條規定。

第十七條(刪除) 一、本條刪除。

二、本次為全案修正,爰

刪除原保留之條次。

第二十二條 年終考績結

果,應自次年一月起執

行;一次記二大功專案

考績及非於年終辦理之

另予考績,自主管機關

或授權之所屬機關核定

之日起執行。但考績結

果應予辦理退休、資遣

或應予免職人員,自確

定之日起執行;未確定

前,應先行停職。

第十八條 年終辦理之考

績結果,應自次年一月

起執行;一次記二大功

專案考績及非於年終辦

理之另予考績,自主管

機關核定之日起執行。

但考績應予免職人員,

自確定之日起執行;未

確定前,應先行停職。

一、條次變更。

二、以第十九條第一項規

定,考績之核定機關

為「主管機關或授權

之所屬機關」,爰修正

相關文字,俾資一

致。另第十二條第一

項第四款規定,受考

人因三次丙等考績應

予資遣或依規定退

休,影響受考人公務

人員身分之變更。是

以,於受考人得提起

考績救濟期間,應比

照考績應予免職人

員,自處分確定之日

起執行,未確定前,

先行停職之規定辦

理,方符衡平性原

則,爰修正相關文

字。

第二十三條 各機關辦理

考績人員如有徇私舞弊

情事時,其主管機關應

查明責任予以懲處,並

通知原考績機關對受考

人重加考績。

第十九條 各機關辦理考

績人員如有不公或徇私

舞弊情事時,其主管機

關應查明責任予以懲

處,並通知原考績機關

對受考人重加考績。

一、條次變更。

二、考量辦理考績人員是

否有「不公」情事易

涉個人主觀判斷,且

「徇私」已含括相同

概念,爰刪除「不公

或」文字,以臻精簡

明確。

第二十四條 辦理考績人

員,對考績評擬、初核、

覆核及核定等考績辦理

過程所涉考核相關事

第二十條 辦理考績人

員,對考績過程應嚴守

秘密,並不得遺漏舛

錯,違者按情節輕重予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第十九條第一項

及九十八年五月二十

五日修正發布之考績

64

宜,均應嚴守秘密,並

不得遺漏舛錯;對考績

結果在核定前亦應嚴守

秘密,不得洩漏,違者

按情節輕重予以懲處。

以懲處。

委員會組織規程第七

條規定,將考績評

擬、初核、覆核及核

定等考績過程範圍,

納入本條予以規範,

並酌作文字修正,使

法條文字更臻周延。

另現行本法施行細則

第二十二條規定,上

級機關於核定下級機

關考績時,如發現該

機關考績有違反考績

法規之情事時,即應

退回原機關另為適法

之處理。是以,考績

結果在核定前,仍屬

考績應嚴守秘密範

疇,爰併予明定。至

一級單位主管或機關

首長或其授權之人

員,於面談時,就受

考人工作績效表現不

佳所給予之預告,係

屬考績評擬前之作

業,非屬本條所稱「考

績辦理過程所涉考核

相關事宜」範疇,故

不生因考績預警機制

而有違反本條規定之

虞。

第二十五條 為提升公務

人員品德修養、激勵工

作熱忱,以提高服務品

質及工作績效,應訂定

獎勵或表揚相關規定。

前項獎勵或表揚之

適用對象、種類、條件、

方式、額度及有關事

一、本條新增。

二、本條新增理由:

(一) 查中華民國憲法增

修條文第六條規

定,公務人員褒獎

之法制事項,為考

試院憲定職掌。次

查考試院第十二屆

65

項,由考試院以辦法定

之。

施政綱領之行動方

案,其中銓敍業務

議題項目「五、強

化文官優質文化,

營造廉能公義政

府」下之執行計畫

即含括「整建公務

人員激勵法制」。復

查一百零七年度中

央政府總預算案,

業於一百零七年一

月三十日經立法院

第九屆第四會期完

成三讀程序,並於

同年二月五日經總

統令公布,其中於

銓敍部預算項下作

成決議略以,公務

人員傑出貢獻獎及

模範公務人員,未

有法律授權,應儘

速於本法訂定授權

依據,送立法院審

議。

(二) 以公務人員激勵相

關法規訂定之目

的,係為提升公務

人員品德修養,並

激勵其工作熱忱,

以提高服務品質及

工作績效,與第二

條所定考績目的相

同,且公務人員品

德修養及工作績效

激勵辦法(以下簡

稱激勵辦法)第十

二條規定,選拔為

模範公務人員及獲

66

頒公務人員傑出貢

獻獎者,均有平時

考核不得受申誡以

上懲處之消極資格

限制,與本法互為

相關,爰於本法訂

定激勵辦法之依

據,以符合授權明

確性原則。

(三) 又本條係為作為激

勵辦法之法源依

據,為期明確,爰

第二項所稱獎勵或

表揚之「種類」及

「額度」事項,係

以現行激勵辦法第

六條、第十條及第

十五條規定所列之

獎勵、模範公務人

員獎金及公務人員

傑出貢獻獎獎金等

三項及其數額為

限,以符合授權明

確性原則。

第二十六條 派用人員之

考成,準用本法之規

定。

第二十一條 派用人員之

考成,準用本法之規

定。

條次變更,餘未作修正。

第二十七條 不受任用資

格限制人員及其他不適

用本法考績人員之考

成,得由各機關參照本

法之規定辦理。

第二十二條 不受任用資

格限制人員及其他不適

用本法考績人員之考

成,得由各機關參照本

法之規定辦理。

條次變更,餘未作修正。

第二十八條 教育人員及

公營事業人員之考績,

均另以法律定之。

第二十三條 教育人員及

公營事業人員之考績,

均另以法律定之。

條次變更,餘未作修正。

第二十九條 本法施行細

則,由考試院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

則,由考試院定之。

條次變更,餘未作修正。

第三十條 本法施行日 第二十五條 本法施行日 一、條次變更。本條修正

67

期,由考試院定之。 期,由考試院以命令定

之。

本法修正條文自公

布日施行。

第一項,並刪除現行

條文第二項。

二、 茲以年終考績係考核

受考人當年度一至十

二月任職期間之成

績,為免造成爭議,

本次修正條文施行日

期,允宜配合考績年

度之起迄日期予以明

定,考量本法修正後

之相關人事法制研

修,以及各機關所應

配合辦理之各類訓練

及準備工作均需時完

成,並配合立法體

例,爰明定施行日期

由考試院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