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朝虎 平凡世界里的路遥 -...

1
责编:闫漫 版式:李雯 校对 校对任家萍 任家萍 乙未年正月廿三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9 周末笔谈 阅读,文明社会需要的雅风 马朝虎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凝聚,也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阅读是获取知识、丰富人生的最佳选择。阅读 所折射的是一个社会的人文状况,应该具有某种 高贵的精神姿态。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 异的社会,但这个社会略显急躁;我们处在一个信 息密集的社会,但这些信息失之碎片化;我们处在 一个眼球效应至上的社会,但我们所了解或接触 的一切容易变成过眼云烟。于是,阅读成了一种 只需知其然而无需知其所以然的信息查询,这种 快餐式、碎片化的浏览,在很大程度上让阅读失去 了所必须具备的审美价值、思维乐趣和伦理功能, 剩下的只能算极简版的生活说明书。 而,就是这种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在当下的中 国也变得越来越稀缺。《凤凰周刊》总编辑师永刚 在身边的朋友当中做了一项调查,13个朋友中, 一年内读完3本书的人只有两三个,而且他们看 书的习惯大部分是翻看,甚至还有人一年读不完 一本书。 的确,中国人平均阅读量的不足与目前的社 会环境存在冲突。当下的生活,容不得人们把谋 生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外移出“找钱”与“弄官”的人 生“中心”。时间就是金钱,权力关涉利益。珍惜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寻常之人,哪 能舍得掘金攀官的金色光阴,而去捧着一本闲书 咬文嚼字呢? 老实说,读书的确无法直接与谋利挂钩。但 是,读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甚至彻底改变一 个人的命运;读书能够激发和鞭策一个人不断前 进,从而获得幸福的生活;读书能够照亮和指明一 个人的前进方向,从而走上一条成功事业的道 路。读书如果不能形成风气,那么,我们的社会就 不可能真正成为文明的社会。读书不仅是中上层 人士的必需,还应是百姓的必需。 近年,为了应对国民读书量持续下降的挑战, 一些国家设立国家阅读节日,实施全民阅读工程, 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由元首或王室成 员出面倡导阅读。英国政府拨款数千万英镑资助 “阅读起跑线”项目。针对当前我国国民的平均阅 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需要采取有力地 推进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 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阅 读内容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全民阅读 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等情况, 2013 年 ,由 国 家 新 闻 出 版 广 电 总 局 牵 头 的 全 民 阅 读立法工作已经启动,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 例》初稿。令人欣喜的是,2014年的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 “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许多地方喜欢花大本钱、出大力气搞各 类的节庆日,像“情人节”、 “光棍节”这类的娱乐性 节日大行其道,不应该忽视的“读书节”、 “读书日” 等活动却少之又少,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深圳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这个 城市已经连续举办14届“深圳读书月”,让读书成 了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给阅读找到一个诚恳 的属地。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 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称号。深圳,这个当初被人 们称作“文化沙漠”的城市,如今不仅经济发展走 在全国的前列,而且在文化建设中也具有桥头堡 的意义。 一个人的阅读史造就着其精神发育史,一个 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 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家园。人的精 神世界因阅读而拓展,民族的精神高度因阅读而 提升。有效改观阅读环境虚拟化、阅读过程碎片 化、阅读内容低俗化、阅读目标猎奇化等不良现 象,有赖于阅读的“国家层面”,唤醒懒惰、漠然的 阅读个体,激起国民强烈的阅读愿望。 别样美。 金聚泰 本版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平凡世界里的路遥 雷电 1983 年 3 月,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中篇小说奖,作 家路遥给弟弟打电话报喜,并说手头一分钱也没有,到北京 领奖的路费也凑不够,让弟弟帮忙想办法。弟弟借了500 元,赶到西安火车站当场买票,将哥哥送上了火车。 8 年过后,1991 年 3 月,《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 文学奖”,路遥将消息告诉在延安的弟弟时,电话两端的两 兄弟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心情都很复杂。接着,路遥说需要 弟弟为他想法筹借一笔钱去北京买书等事用。离开西安去 北 京 领 奖 那 天 ,弟 弟 从 延 安 赶 到 西 安 火 车 站 将 怀 揣 的 5000 元直接送到路遥手中,并央求哥哥: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 了,如果你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可没法给你找到外汇! 路遥只说了一句: “日他妈的文学!” 张艳茜的传记作品《平凡世界里的路遥》,是我今年读 的第一本书,读完后这两处相似又相隔甚远的情节让我无 法忘怀,特别是这句路遥式的“独白”竟挥之不去,更无法回 避。它准确形象地勾勒出了路遥和文学的关系:爱恨交加、 生死相依、唇亡齿寒、悲喜交集。 路遥赋予文学太多的非文学寄托和要求,这要求最终 让他不堪重负而轰然倒塌。也许,从当年决定以文学励志 改变命运的那一刻起,额外的重负就已经被他扛在肩上,所 以才会有后来这一声意蕴丰富、冷暖自知的感叹? 路遥故去20多年了,关于他,陕西文坛有不少传说和故 事。然而,作为路遥的传记作品,这本书我还是第一次看 到。除曾和路遥有过交往外,该书里涉及的众多人物笔者 也不陌生,有的甚至很熟悉,读起来自然有亲切熟悉如遇故 人之感。我不禁想,作者张艳茜长期在陕西省作协工作,和 路遥一起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与书中其他人的熟稔程度更 不用说,只是距离近了,要写出一本熟人都认可的传记,恐 怕不容易。 看完该书后,我的担心成了多余,这本书还是很好地写 出了作家路遥43年的生活轨迹和生命状态,准确地刻画出 路遥命运中的性格因素和社会背景,为作家身后做了一件 很有功德的事情。 梵高临终说:苦难永远没有终结。若就路遥而言,苦 难,文学,苦难文学,或者文学苦难,这几个字是路遥传记作 者必须面对的文辞。该书用了大量篇幅和资料来描述和复 原路遥所面临的苦难和路遥的文学,所以在此笔者不想再 涉及这类话题。 如果性格决定命运的话成立,那么童年时和青年时的 路遥的两件事就有提及的必要。 作者引用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中的一段过继经历这 样说:“我七岁的时候,家里没办法养活我,父亲带着我一路 讨饭讨到伯父家把我给了伯父……父亲跟我说,是带我到 这里来玩玩、住几天,我知道父亲是要把我掷在这里,但我 假装不知道……我知道他是要悄悄溜走。我一早起来,趁 家人都不知道,我躲在村子里一棵老树后,眼看着我的父 亲,踏着朦胧的晨雾,夹着包袱,像个小偷似的从村子里溜 出来……这时候,我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喊一声冲下去,死 活我跟我父亲回去 —我那时才是个七岁的孩子,离家乡 几百里路到了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特别伤心, 觉得父亲把我出卖了……但我咬牙忍住了,因为,我想到我 已到了上学的年龄,而回家后,父亲没法供我上学。尽管泪 水刷地流了下来,但我咬着牙,没跟父亲走。”一个年仅七岁 的孩子,能这样想和这样做,不禁令人意外更令人恐惧!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青年路遥和北京女知青的初恋夭 折了,夭折的原因是女知青招工进了工厂,而路遥则因“造 反派头头”一事被撤了县革委会副主任的职,要回老家去当 农民。当朋友打算为他的事情挽回女知青的芳心时,路遥 坚决挡住了。他说:“这件事就这么结束算了,我是一个一 生都不会安生的人,谁知道以后还会闯什么祸?” 这是路遥,很清楚自己的长短和优劣,明白自己的目标 和需要。当爱情容易蒙住年轻人眼睛时,路遥是很清醒 的。他那么年轻就知道人生大事的轻重缓急。 这两件事互不相干而又联系紧密,路遥后来的命运走 向和人生际遇,大多能在这里找到依据。 写路遥,最难的不是搜集和描写关于他的悲惨苦难和 他的文学成就,而是几处无法回避的人生关节处。比如路 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现,路遥的婚姻生活,路遥为何讳 疾忌医直到耽误自己的性命。在路遥不长的人生岁月中, 无论谁为他作传,这都是传记作者要直面的事情,也是准确 解读路遥性格和命运的钥匙。 试看张艳茜是怎样做的: 比如“文化大革命”中的路遥,他自己亲口明确说“咱 是个造反派”,似乎非常坦荡并无遮掩什么。问题在于,他 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这个很重要。作者采集了大量来自 公家文件、证明材料以及朋友熟人的文章、资料、证言等, 基本还原了那个时期路遥的表现:路遥就是“造反派头 头”,年龄虽小却头脑清醒,而且好勇斗狠、敢作敢为、红极 一时、名震一方。他年仅19岁就成了县革委会副主任,而 且,有过命案嫌疑 —把武斗中打死了的老红军扔到井里 并且开了两枪。这嫌疑一直到《人生》大红大紫之前都一 直追着他让他无法撇清,多少年中,他一次又一次接受组 织调查,甚至在《平凡的世界》获奖后,当路遥成为陕西省 作协主席唯一人选的考察对象时,仍要接受组织的调查给 出结论。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自 己所谓的不会安生是什么表现?传记作者不动声色又材 料充沛地让读者自己去衡量辨别得出结论。这对研究路 遥的文学成长道路很有裨益。笔者看完就不免设想,如果 不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中这件大事,路遥还真未必会走到 文学之路上来。 婚姻问题是路遥研究中另一个苦恼和不能回避的问 题,张艳茜以一个女性作者的细腻、宽容和作为同事的方 便,比较准确地写出了路遥夫妻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婚姻的稳固与其说决定于两个人的爱情,不如说取决于 日常生活小事的和谐。大多有着艺术气质的人,在面对 庸常的家庭琐事时往往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如果两个 有艺术气质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个家庭可能面临着更多 的困惑和问题。”艺术家不是人,至少不是常人,所以做他 们的家属就会很累。林达也是我所熟识的朋友,她对作 为丈夫的男人的要求其实很实际、很平凡:沉稳、内敛,有 责任心、有文化、有修养,理解女人、动手能力强。而这些 要素兼于一人之身却不太容易,尤其在路遥这里很不容 易。谁痛谁知道。最终,他们决定选择分手,只是命运却 让这个分手以另一种残酷的形式出现。直到最后,妻子 还是这个妻子,丈夫还是那个丈夫。无论愿与不愿,离婚 一说并没兑现,个中甘苦,请听妻子携女儿送给路遥的花 圈上的话吧:“路遥,你若灵魂有知,请听一听我们的哀告 吧。” 最后说到路遥的发病以至一病不起,尽管作者写了不 少路遥住院治疗的情节和细节,但对路遥到底为何要隐瞒 病情直到耽误自己的原因,书中实在找不到令读者信服的 答案,读者因此不免就会疑惑、不满、猜测:难道这个原因比 “文化大革命”经历更让人忌讳、更不可触及? 在这里笔者试做一个解读,并愿求教方家。 笔者所知道的大背景是:路遥病倒前,9年未换届的陕 西省作协,换届工作已经筹备好多年,路遥是主席职务的唯 一人选。作协大院里老作家该退休的都已退休,未退休而 有可能竞争者有的已调离作协另有任用,有的为了写作无 暇也不愿考虑此事,其他的人虽有想法但还无法和他竞 争。这就是路遥患病时候的大背景。唯一能让这个事黄了 的只有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被称为“政治家”的路遥,焉能因 为这个原因而功亏一篑、含恨终生?其实,他很早就明白自 己的肝脏出了严重问题,让弟弟发誓保密并对自己保证不 说出去,即使最后从在去延安的火车上昏倒被抬下来直接 进入医院,20多天里,路遥也一直不让身边人告诉省作协机 关他住院的消息,这种种有悖常人的做法是路遥心存侥幸 的选择。试想刚 40岁出头的路遥如果因为身染重病被发现 不能带病提拔,组织要换将另作他图,那太容易了。路遥深 谙这一点。 他当年走出陕北,不仅是为了获得几个文学奖。路遥 有他的政治抱负:当官从政。这个念头会不会是他从被撤 销县革委会副主任职务后就萌生的?笔者不好妄测,但笔 者认可传记作者的看法:“……(1970年春天)这一首小诗的 发表,对于王卫国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回到家乡的山沟里 做了民办教师的他,也许开始意识到,无论当年怎样的叱咤 风云,就时下而论,政治之路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要有战略 转移的考虑,改弦易辙,或许从创作上走出一条路来?”很多 认识路遥的人对他的评价是:路遥是个搞政治的料子。这 种评价,是很多熟知路遥的人的共识。 一切都准备好了,为一切准备而作基础的身体背叛了 路遥。他倒在了距离目标的最后短暂路程上。难怪他要骂 一声: “日他妈的文学!” 当年路遥去世后,有人写文章说:“我不相信写小说能 累死人,我写小说从来都很受活。” 还有人写纪念文章时说: “我在写一头狼。” 据说,去世前三日,路遥还在病床上和人谈论清理省作 协队伍的事情。 多年后,一起出道一起成名的作家贾平凹说:“他是一 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但他是夸父,倒 在干渴的路上。” 明白了这些,大概也就不难理解当时的路遥为何要隐 瞒病情以及今日的张艳茜为何没有明写这件事的缘由。 据说,写《平凡世界里的路遥》之初,张艳茜曾咨询过路 遥的部分亲朋故旧,有人告诉她说:“不要写,你写不了他。” 可见任务之艰巨。但她写了,写完了也写好了它,要再好, 就是另一回事了。 今天,路遥的文学作品还在激励着无数年轻人从底层 不懈奋斗往上走,尽管往上走的内容不一样了,但只要有 人,这种往上走就不会停歇,而路遥的作品也就不乏读者。 文学,能起的作用估计也仅如此,过分夸大过分寄托或 者过分贬低过分不承认,也都和文学本身无关了。 文化聚焦 制图 制图李雯 李雯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马朝虎 平凡世界里的路遥 - kfrb.kf.cnkfrb.kf.cn/tplimg/1/2015-03/13/09/2015031309_pdf.pdf · 了,如果你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可没法给你找到外汇!

责编:闫漫 版式:李雯 校对校对::任家萍任家萍

乙 未 年 正 月 廿 三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9

周末笔谈

阅读,文明社会需要的雅风

马朝虎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凝聚,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获取知识、丰富人生的最佳选择。阅读所折射的是一个社会的人文状况,应该具有某种高贵的精神姿态。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但这个社会略显急躁;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密集的社会,但这些信息失之碎片化;我们处在一个眼球效应至上的社会,但我们所了解或接触的一切容易变成过眼云烟。于是,阅读成了一种只需知其然而无需知其所以然的信息查询,这种快餐式、碎片化的浏览,在很大程度上让阅读失去了所必须具备的审美价值、思维乐趣和伦理功能,剩下的只能算极简版的生活说明书。 然而,就是这种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在当下的中国也变得越来越稀缺。《凤凰周刊》总编辑师永刚在身边的朋友当中做了一项调查,13 个朋友中,一年内读完 3 本书的人只有两三个,而且他们看书的习惯大部分是翻看,甚至还有人一年读不完一本书。

的确,中国人平均阅读量的不足与目前的社会环境存在冲突。当下的生活,容不得人们把谋生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外移出“找钱”与“弄官”的人生“中心”。时间就是金钱,权力关涉利益。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寻常之人,哪能舍得掘金攀官的金色光阴,而去捧着一本闲书咬文嚼字呢?

老实说,读书的确无法直接与谋利挂钩。但是,读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甚至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读书能够激发和鞭策一个人不断前进,从而获得幸福的生活;读书能够照亮和指明一个人的前进方向,从而走上一条成功事业的道路。读书如果不能形成风气,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文明的社会。读书不仅是中上层人士的必需,还应是百姓的必需。

近年,为了应对国民读书量持续下降的挑战,一些国家设立国家阅读节日,实施全民阅读工程,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由元首或王室成员出面倡导阅读。英国政府拨款数千万英镑资助

“阅读起跑线”项目。针对当前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需要采取有力地推进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全民阅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等情况,2013 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已经启动,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令人欣喜的是,2014 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许多地方喜欢花大本钱、出大力气搞各类的节庆日,像“情人节”、“光棍节”这类的娱乐性节日大行其道,不应该忽视的“读书节”、“读书日”等活动却少之又少,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深圳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这个城市已经连续举办 14 届“深圳读书月”,让读书成了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给阅读找到一个诚恳的属地。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称号。深圳,这个当初被人们称作“文化沙漠”的城市,如今不仅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且在文化建设中也具有桥头堡的意义。

一个人的阅读史造就着其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家园。人的精神世界因阅读而拓展,民族的精神高度因阅读而提升。有效改观阅读环境虚拟化、阅读过程碎片化、阅读内容低俗化、阅读目标猎奇化等不良现象,有赖于阅读的“国家层面”,唤醒懒惰、漠然的阅读个体,激起国民强烈的阅读愿望。

别样美。 金聚泰 摄

本版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平凡世界里的路遥雷电

1983 年 3 月,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中篇小说奖,作家路遥给弟弟打电话报喜,并说手头一分钱也没有,到北京领奖的路费也凑不够,让弟弟帮忙想办法。弟弟借了 500元,赶到西安火车站当场买票,将哥哥送上了火车。

8 年过后,1991 年 3 月,《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将消息告诉在延安的弟弟时,电话两端的两兄弟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心情都很复杂。接着,路遥说需要弟弟为他想法筹借一笔钱去北京买书等事用。离开西安去北京领奖那天,弟弟从延安赶到西安火车站将怀揣的 5000元直接送到路遥手中,并央求哥哥: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你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可没法给你找到外汇!

路遥只说了一句:“日他妈的文学!”张艳茜的传记作品《平凡世界里的路遥》,是我今年读

的第一本书,读完后这两处相似又相隔甚远的情节让我无法忘怀,特别是这句路遥式的“独白”竟挥之不去,更无法回避。它准确形象地勾勒出了路遥和文学的关系:爱恨交加、生死相依、唇亡齿寒、悲喜交集。

路遥赋予文学太多的非文学寄托和要求,这要求最终让他不堪重负而轰然倒塌。也许,从当年决定以文学励志改变命运的那一刻起,额外的重负就已经被他扛在肩上,所以才会有后来这一声意蕴丰富、冷暖自知的感叹?

路遥故去 20 多年了,关于他,陕西文坛有不少传说和故事。然而,作为路遥的传记作品,这本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除曾和路遥有过交往外,该书里涉及的众多人物笔者也不陌生,有的甚至很熟悉,读起来自然有亲切熟悉如遇故人之感。我不禁想,作者张艳茜长期在陕西省作协工作,和路遥一起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与书中其他人的熟稔程度更不用说,只是距离近了,要写出一本熟人都认可的传记,恐怕不容易。

看完该书后,我的担心成了多余,这本书还是很好地写出了作家路遥 43 年的生活轨迹和生命状态,准确地刻画出路遥命运中的性格因素和社会背景,为作家身后做了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

梵高临终说:苦难永远没有终结。若就路遥而言,苦难,文学,苦难文学,或者文学苦难,这几个字是路遥传记作者必须面对的文辞。该书用了大量篇幅和资料来描述和复原路遥所面临的苦难和路遥的文学,所以在此笔者不想再涉及这类话题。

如果性格决定命运的话成立,那么童年时和青年时的路遥的两件事就有提及的必要。

作者引用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中的一段过继经历这样说:“我七岁的时候,家里没办法养活我,父亲带着我一路讨饭讨到伯父家把我给了伯父……父亲跟我说,是带我到这里来玩玩、住几天,我知道父亲是要把我掷在这里,但我假装不知道……我知道他是要悄悄溜走。我一早起来,趁家人都不知道,我躲在村子里一棵老树后,眼看着我的父亲,踏着朦胧的晨雾,夹着包袱,像个小偷似的从村子里溜出来……这时候,我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喊一声冲下去,死活我跟我父亲回去——我那时才是个七岁的孩子,离家乡几百里路到了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特别伤心,觉得父亲把我出卖了……但我咬牙忍住了,因为,我想到我

已到了上学的年龄,而回家后,父亲没法供我上学。尽管泪水刷地流了下来,但我咬着牙,没跟父亲走。”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能这样想和这样做,不禁令人意外更令人恐惧!

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青年路遥和北京女知青的初恋夭折了,夭折的原因是女知青招工进了工厂,而路遥则因“造反派头头”一事被撤了县革委会副主任的职,要回老家去当农民。当朋友打算为他的事情挽回女知青的芳心时,路遥坚决挡住了。他说:“这件事就这么结束算了,我是一个一生都不会安生的人,谁知道以后还会闯什么祸?”

这是路遥,很清楚自己的长短和优劣,明白自己的目标和需要。当爱情容易蒙住年轻人眼睛时,路遥是很清醒的。他那么年轻就知道人生大事的轻重缓急。

这两件事互不相干而又联系紧密,路遥后来的命运走向和人生际遇,大多能在这里找到依据。

写路遥,最难的不是搜集和描写关于他的悲惨苦难和他的文学成就,而是几处无法回避的人生关节处。比如路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现,路遥的婚姻生活,路遥为何讳疾忌医直到耽误自己的性命。在路遥不长的人生岁月中,无论谁为他作传,这都是传记作者要直面的事情,也是准确解读路遥性格和命运的钥匙。

试看张艳茜是怎样做的:比如“文化大革命”中的路遥,他自己亲口明确说“咱

是个造反派”,似乎非常坦荡并无遮掩什么。问题在于,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这个很重要。作者采集了大量来自公家文件、证明材料以及朋友熟人的文章、资料、证言等,基 本 还 原 了 那 个 时 期 路 遥 的 表 现 :路 遥 就 是“ 造 反 派 头头”,年龄虽小却头脑清醒,而且好勇斗狠、敢作敢为、红极一时、名震一方。他年仅 19 岁就成了县革委会副主任,而且,有过命案嫌疑——把武斗中打死了的老红军扔到井里并且开了两枪。这嫌疑一直到《人生》大红大紫之前都一直追着他让他无法撇清,多少年中,他一次又一次接受组织调查,甚至在《平凡的世界》获奖后,当路遥成为陕西省作协主席唯一人选的考察对象时,仍要接受组织的调查给出结论。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自己所谓的不会安生是什么表现?传记作者不动声色又材料充沛地让读者自己去衡量辨别得出结论。这对研究路遥的文学成长道路很有裨益。笔者看完就不免设想,如果不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中这件大事,路遥还真未必会走到文学之路上来。

婚姻问题是路遥研究中另一个苦恼和不能回避的问题,张艳茜以一个女性作者的细腻、宽容和作为同事的方便,比较准确地写出了路遥夫妻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婚姻的稳固与其说决定于两个人的爱情,不如说取决于日常生活小事的和谐。大多有着艺术气质的人,在面对庸常的家庭琐事时往往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如果两个有艺术气质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个家庭可能面临着更多的困惑和问题。”艺术家不是人,至少不是常人,所以做他们的家属就会很累。林达也是我所熟识的朋友,她对作为丈夫的男人的要求其实很实际、很平凡:沉稳、内敛,有责任心、有文化、有修养,理解女人、动手能力强。而这些要素兼于一人之身却不太容易,尤其在路遥这里很不容易。谁痛谁知道。最终,他们决定选择分手,只是命运却让这个分手以另一种残酷的形式出现。直到最后,妻子还是这个妻子,丈夫还是那个丈夫。无论愿与不愿,离婚一说并没兑现,个中甘苦,请听妻子携女儿送给路遥的花

圈上的话吧:“路遥,你若灵魂有知,请听一听我们的哀告吧。”

最后说到路遥的发病以至一病不起,尽管作者写了不少路遥住院治疗的情节和细节,但对路遥到底为何要隐瞒病情直到耽误自己的原因,书中实在找不到令读者信服的答案,读者因此不免就会疑惑、不满、猜测:难道这个原因比

“文化大革命”经历更让人忌讳、更不可触及?在这里笔者试做一个解读,并愿求教方家。笔者所知道的大背景是:路遥病倒前,9 年未换届的陕

西省作协,换届工作已经筹备好多年,路遥是主席职务的唯一人选。作协大院里老作家该退休的都已退休,未退休而有可能竞争者有的已调离作协另有任用,有的为了写作无暇也不愿考虑此事,其他的人虽有想法但还无法和他竞争。这就是路遥患病时候的大背景。唯一能让这个事黄了的只有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被称为“政治家”的路遥,焉能因为这个原因而功亏一篑、含恨终生?其实,他很早就明白自己的肝脏出了严重问题,让弟弟发誓保密并对自己保证不说出去,即使最后从在去延安的火车上昏倒被抬下来直接进入医院,20 多天里,路遥也一直不让身边人告诉省作协机关他住院的消息,这种种有悖常人的做法是路遥心存侥幸的选择。试想刚 40 岁出头的路遥如果因为身染重病被发现不能带病提拔,组织要换将另作他图,那太容易了。路遥深谙这一点。

他当年走出陕北,不仅是为了获得几个文学奖。路遥有他的政治抱负:当官从政。这个念头会不会是他从被撤销县革委会副主任职务后就萌生的?笔者不好妄测,但笔者认可传记作者的看法:“……(1970 年春天)这一首小诗的发表,对于王卫国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回到家乡的山沟里做了民办教师的他,也许开始意识到,无论当年怎样的叱咤风云,就时下而论,政治之路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要有战略转移的考虑,改弦易辙,或许从创作上走出一条路来?”很多认识路遥的人对他的评价是:路遥是个搞政治的料子。这种评价,是很多熟知路遥的人的共识。

一切都准备好了,为一切准备而作基础的身体背叛了路遥。他倒在了距离目标的最后短暂路程上。难怪他要骂一声:“日他妈的文学!”

当年路遥去世后,有人写文章说:“我不相信写小说能累死人,我写小说从来都很受活。”

还有人写纪念文章时说:“我在写一头狼。”据说,去世前三日,路遥还在病床上和人谈论清理省作

协队伍的事情。多年后,一起出道一起成名的作家贾平凹说:“他是一

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明白了这些,大概也就不难理解当时的路遥为何要隐瞒病情以及今日的张艳茜为何没有明写这件事的缘由。

据说,写《平凡世界里的路遥》之初,张艳茜曾咨询过路遥的部分亲朋故旧,有人告诉她说:“不要写,你写不了他。”可见任务之艰巨。但她写了,写完了也写好了它,要再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今天,路遥的文学作品还在激励着无数年轻人从底层不懈奋斗往上走,尽管往上走的内容不一样了,但只要有人,这种往上走就不会停歇,而路遥的作品也就不乏读者。

文学,能起的作用估计也仅如此,过分夸大过分寄托或者过分贬低过分不承认,也都和文学本身无关了。

文化聚焦

制图制图::李雯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