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捧赤子之心 -...

1
副刊 副刊 2020 8 20 日 星期四 20 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 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零售每份 1.80 元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 最近,舞剧《永不消逝的电 波》在全国多地开启复演。作 为编导,这既是一种肯定,也让 我们对创作进行更多思考。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 艺术表达。舞剧《永不消逝的 电波》的创作源于感动了几代 人的同名经典电影。要满足当 下观众对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 期待,符合这个时代观众的审 美需求,必须创新舞台表达和 舞蹈语汇。舞剧创作要找准 “艺术节奏”:突破已有的视听 符号,增加人物数量,织密结构 线索,剧情节奏要做到舞台转 换能承受的最快速度。 谍战题材的舞剧创作,要 打稳“结构”的地基,人物才能 立起来。我们设置了 9 个不同 职业的人物,参照职业特点提 炼其性格,并反复考证其合理 性。将与其相关的空间和标志 性物品作为“代码”,推演人物 的出场时间,确定剧情关键节 点和走向,捋顺戏剧逻辑。 舞剧通过舞蹈语汇与观众 沟通交流,让观众理解、亲近作 品。舞蹈不仅靠“跳”和“美”支 撑,而且是真实生活的烟火气、 淡雅素色中的考究精致、举手 投足间的舒服妥帖。我们常提 醒演员,要关注情感是否真实, 塑造的人物是否真实。有了真 实做基础,观众才能感受到舞 台上人物的生命力。 2020 年央视春晚舞蹈节 目《晨光曲》,是这部舞剧中的 《渔光曲》段落。它的美是舒缓 的:一群身着旗袍的上海女子 挥扇生炉。这段女子舞看似简 单,实际对演员整体素质要求 很高。动作不追求饱满极致, 而是呼吸间带动肢体自然流 动。舞蹈动作要在生活形态与 舞蹈体态间保持平衡,眼神流 转与情绪张弛七八分便可。为 了寻找这“七八分”,我们与演 员在排练室中,一起坐在小板凳上发呆、乘凉、遮阳、绣花、照 镜子……经过长时间的熏染,让质朴的美“长”在演员身上。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尾,主人公李侠告别兰芳后发出 最后一份电报的场景深入人心,这也是这部舞剧创作的重点。 我们充分利用舞台特点,将 26 块移动板和顶部吊杆的横向吊板 同时向舞台中心移动收缩,构成网状空间,隐喻李侠的巨大压 力。逆光从纵横交错的空间里“冲”出,象征李侠内心坚毅的信 念与爱。伴随着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 发出,一束束光“冲”向观众席,将视觉、听觉和情感的张力推向 高潮。那一刻,电波不绝,红色的脉搏在所有人心中跳动。 多年舞剧创作,带给我们感动和精神洗礼的不仅是“李 侠”,还有一个个角色。我们始终坚信,舞剧创作要从“人”出 发,以剧为本。创作者要将自身代入人物,围绕人物和戏剧内 核编排舞段。 舞剧《沙湾往事》以广东音乐人“何氏三杰”为原型,传递 浓浓的家国情怀。整个创作过程,我们仿佛与主人公一起生 活在岭南街巷,和一群爱好弹唱的年轻人成了至交好友,对剧 中人的情感由心而发。我们融合岭南文化富有代表性的地域 风格符号,创作了《雨打芭蕉》的“听雨舞”和《赛龙夺锦》的“赛 舟舞”,以变化、再现、强调的方式,将戏剧性附加其中,使舞剧 音乐结构与“何氏三杰”的情感结构叠加呼应。 人物“形象的种子”很重要,要在二度创作中建立起人物 新的立意点,寻找诗意的呈现和表达。 花木兰的故事妇孺皆知。如何找到新切入口?我们在 舞剧《花木兰》的编排中以圆桌、铜镜等“圆”的概念寓意中 国 传 统的“团圆”,结合舞段的编排将“家国”形象外化,传达国 人心中对“家”这一概念持久而深刻的情感。舞剧《杜甫》的创 作中,我们借鉴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结构方式,通过诗人 视角展开舞蹈编排。舞剧从人物心理、生平经历出发,采用了 不同时空的重叠和静止等手段,突出人物描写,重点表现一个 诗人的世界。设计了“杜甫”和“另一个杜甫”两个形象,选择 由一对双胞胎演绎,象征着自我和本我的对话,抑或是创作者 与诗人的对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让我们在创作中一次次泪流满面。 编舞者,亦是舞中人。作品给予创作者的,比创作者给予 作品的更为丰沛。对人生的思考、对更崇高精神境界的追寻, 不断拓展着我们的创作视野。只有捧出赤子之心,全身心沉浸 于创作,精雕细磨,作品才能有厚度、有筋骨、有生命。在与一个 个角色的“不期而遇”中,我们享受着和作品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为中国东方歌舞团编导) 、图 分别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沙湾往事》 剧照。 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艺术素 质培养。据统计,近 87% 的学生在中小学 接受了艺术教育, 65% 的学生参与了艺术 社团或兴趣小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 3 年级以下的学生第一培训科目是艺术,多 数家长更青睐给孩子选择艺术科目作为基 础培养。 中高考改革推出综合素质评价,艺术 评测明确进入考核范围。教育部对普通高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明确为五项:思想品 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与社会 实践。 可以说,艺术人才培养已经实现了全 过程覆盖,艺术教育呈现繁荣发展势头。 艺术专业教育不断强调基础文化水 平,加强通识教育。今年 3 月,教育部公布 疫情下的艺考新政策。这一政策是艺考政 策的延续。去年 12 月,教育部就对艺考政 策进行了大幅调整,主导思想是,大幅压缩 需要进行专业测试的艺术专业,全面提高 文化课要求,同时大幅压缩有资格独立举 办专业测试的学校。目前除艺术类专门高 校外,仅有 30 余所综合院校具有举办独立 校考进行专业测试的资格。 这一政策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最大 程度保障高考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则是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高艺术人才的 文化知识水平。艺术类院校要培养有独立 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艺术人才。扎实的 文化功底,是艺术人才走得更远的基础。 艺术教育正全面走向通识化。近年 来,很多艺术类院校在大学一年级不开设 专业课,而是将艺术基础和人文素养等通 识教育课程作为基础课,计算机与编程也 成为一些学校音乐、设计等专业的基础 课。事实上,很多艺术人才都有着扎实的 文化素养,甚至是跨学科、非科班出身的学 历背景。比如电影《大鱼海棠》导演是清华 大学热能动力专业学生,《流浪地球》导演 曾就读法学专业,曾获雨果奖的作家郝景 芳有着物理、经济跨学科背景。 普通高等教育增加艺术类课程,艺术 教育走向大众。艺术在对创新思维的教育 与开启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伴 随学科的交叉融合,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 求日趋增强。 今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共新增艺术 类招生本科专业 191 个,分布在 152 所高校,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非艺术类高校。非艺 术类高校越来越重视艺术素养在人才培养 中的作用,广泛开设艺术专业与交叉学科, 并在此基础上大规模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设置交叉专业,如 创意设计与智能工程专业,培养跨学科创 意人才,毕业生授予工程和设计双学位;中 国科学院大学专门设立李政道科学与艺术 中心,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北京 工业大学开设艺术设计学院,力图使学生 “睁开自己纯真的设计之眼”,学会“用艺术 设计的眼光看世界”…… 艺术教育对人的塑造非常重要。脑科 学研究表明,相比数理化等科学训练,艺术 对大脑训练的区位与功能不同。很多优秀 的科学家在艺术方面造诣很深。爱因斯坦 的小提琴可达到专业水平,地质学家李四 光曾创作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深耕农田的袁隆平院士将拉小提琴视为终 生爱好…… 艺术为人的毕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 力与创造力。美学家朱光潜认为,无论学哪 一科专门学问,干哪一行职业,每个人都应该 会听音乐,不断地读文学作品,偶尔有欣赏 图画雕刻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我更愿意 强调艺术教育的基础性。正如美术教育家 吴冠中所言, “科学探索宇宙之奥秘,艺术探 索 感 情 之 奥 秘 ,奥 秘 与奥 秘 间 隐 有通途”。 把握好艺术教育的“专业”与“通识”,就是不 断探索艺术教育的“通途”,既要培养有扎实 文化基础的艺术专业人才,也要引领更多 人以艺术的眼光,欣赏和创造世间的美好。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 如何拥有“艺术的眼光” 选拔艺术人才,需要一定才艺,而不 仅限于才艺。近年来,艺考出题不断突破 “套路”,摒弃匠气,发掘灵气,侧重考察学 生的艺术表现力、感悟能力和综合素养。 从生源阶段选择对音乐舞蹈、声台形表等 艺术语言有敏感度和审美力的学生,再通 过教学,培养艺术创造力。 实践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方法和 载体,是艺术认知、技艺习得、思维养成的 最好途径。目前,艺术类本、硕专业的培 养计划中,除社会实践外,还有以实践为 主的课程教学和特色项目教学。它和艺 术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与培养内容环 环相扣。 比如,编剧专业的观察实践练习。有 年秋天,我们乘车前往香山,一学生写道: 柿子红了。一周的香山之旅后,他改为:柿 子叮叮当当地红了。“叮叮当当”,不仅说明 柿子次第变红,有时间历程,同时为画面增 添了声音元素。这是从观察实践中生发的 艺术修辞。去年,为创作脱贫攻坚题材微 电影,编剧专业组成小分队去云南省的一 个寨子采风。回来后,有同学将一开始不 愿吃苦劳动、后来在村支书帮助下致富的 小伙子写得活灵活现。村支书让他种一亩 地,他说:“一亩不成,我种一分。”村支书 说:“那六分?”他笑眯眯摆摆手,“不不不, 就一分”……为一分地讨价还价的场景让 人忍俊不禁。如果没有采风,同学们不知 道“一分地”的概念,无法体会一个人从不 愿劳动到自愿劳动的思想转变,也就没有 生动的艺术表达。 实践出真知。艺术教育如果缺乏实 践,无疑是纸上谈兵。实践教学是通过艺 术行动完成的思想、情感表达的阶段性训 练,要有层次、科学地展开。 实践教学要注重专业交叉、团队协作, 提高综合性、互动性。为培养跨专业、复合 型人才搭建平台,不少高校都进行了有益探 索。如北京电影学院组织学生联合拍摄创 作、中央戏剧学院推出毕业大戏、中央音乐 学院推出毕业音乐会。 中国传媒大学每年组织大四学生进 行“联合实习”,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完 成一个艺术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需 要完成项目策划,建立不同团队,筹集分 配资金,分析创意实现途径,制定可行方 案。在实践课程和项目中,教学相长、课 堂“翻转”。集中进行创意讨论、答疑讨 论、任务分解与验收,由学生直接推动进 度和方向。 实践教学要站在艺术的专业和技术 前沿,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艺术教育要和 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设备技术并肩而 行,实践教学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在创作 中强化前沿思考、攻克细节难关,实践教 学才行之有效。 2018 年,我们带领学生创作了沉浸式 晚会《52 赫兹的鲸》。在舞美和音响构建 的“大海”中,场景环绕带来了全新的叙事 模式和视角。美术系师生创造性地综合 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场景,运用 新技术完成了以四合院为原型的微型雕 塑《记忆》。巧思在细节中:冬储大白菜的 菜叶用宣纸染色而成,以轻质黏土做白菜 心,再将一片片菜叶按真实生长贴上去。 这个作品参加了“伟大的变革 —庆祝改 革开放 40 周年大型展览”“伟大历程 煌成就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型成就展”,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 收藏。 实践教学要观照现实、服务社会,建 立更宏阔的视角。文化传承、艺术创新、 现实观照,是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传媒大学 2020 季在线课程《电视文艺晚会创作》通过 8 的课程指导,制作完成“青春记疫 —大 学生在行动”主题云晚会,全国 20 余万学 生在线观看。学生们经过 66 个日夜的努 力,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用音 乐剧、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呈现了出 来。对于他们,这次实践不仅仅是艺术创 作技能的提高,更是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的全面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 实践教学要站在前沿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 手段 手段基于艺术的审美教育 基于艺术的审美教育让人于艺术境 让人于艺术境 界中得到精神的洗礼与超越 界中得到精神的洗礼与超越从美育和美学 从美育和美学 角度 角度可为艺术教育实践带来些许启示 可为艺术教育实践带来些许启示中国具有深厚的美育传统 中国具有深厚的美育传统 在培育民族 在培育民族 精神 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塑造民族性格中起着重要作用自古 自古 以来 以来人们便认为 人们便认为教育能给人心灵深处带来 教育能给人心灵深处带来 改变 改变情深而文明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 和顺积中 而英华发外 而英华发外 ”。 ”。 自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始 自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始 尚文 尚文为标志的礼乐传统得以延续 为标志的礼乐传统得以延续相关的 相关的 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 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早期主要指礼教和乐 早期主要指礼教和乐 所谓礼 所谓礼包括礼仪 包括礼仪典礼 典礼礼器等层面 礼器等层面行为的雅化或艺术化 行为的雅化或艺术化 所谓乐 所谓乐 包括诗 包括诗 本身就属于美和艺术 本身就属于美和艺术春秋时期诗从乐 春秋时期诗从乐 中分离出来 中分离出来分化为诗教 分化为诗教礼教和乐教三种形 礼教和乐教三种形 这种教育被统称为 这种教育被统称为 文教 文教”。 ”。中华文明延 中华文明延 绵数千年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 绵数千年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依靠的正是 依靠的正是 这种以美和艺术为本位的人文教育 这种以美和艺术为本位的人文教育中国历史上的审美教育 中国历史上的审美教育 是贯穿于个体 是贯穿于个体 和家国天下的整体 和家国天下的整体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它随着时间 它随着时间 推移有所变化 推移有所变化但重视人格教育 但重视人格教育教养内化的 教养内化的 方法一直被保留下来 方法一直被保留下来 。“ 。“ 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 ”“ ”“ 陶冶性 陶冶性 ”“ ”“怡情养性 怡情养性都是具体体现 都是具体体现它立足于个 它立足于个 体的人格养成 体的人格养成 向培养家国情怀的方向延 向培养家国情怀的方向延 比如 比如在个体层面 在个体层面崇尚 崇尚 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然后 然后 君子 君子”, ”, 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作为君子的应有风仪和 作为君子的应有风仪和 人格表征 人格表征在家庭层面 在家庭层面崇尚诗礼传家 崇尚诗礼传家认为 认为 诗与礼的教育可以培养良好家风 诗与礼的教育可以培养良好家风崇尚 崇尚 美美 美美 与共 与共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 ”, 将对世界的愿景以美来象 将对世界的愿景以美来象 借古鉴今 借古鉴今从中华 从中华 5000 5000 年文明史留下的 年文明史留下的 美学遗产中汲取养分 美学遗产中汲取养分这意味着当代艺术教 这意味着当代艺术教 育除了培养技艺 育除了培养技艺陶冶性情 陶冶性情更要在价值引领 更要在价值引领 层面指向家国天下这些更宏阔 层面指向家国天下这些更宏阔深远的目标 深远的目标美学是综合学科 美学是综合学科具有人文性 具有人文性开放性 开放性包容性和跨学科的特点 包容性和跨学科的特点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自然美 自然美 社会美育都属美育范畴 社会美育都属美育范畴这从另一个侧面 这从另一个侧面 凸显了艺术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维度 凸显了艺术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维度教育者应意识到课堂艺术鉴赏 教育者应意识到课堂艺术鉴赏教学的局限 教学的局限让学生真切感受自然之美 让学生真切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真 生活之真有必要 有必要 让学生既 让学生既 读万卷书 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 ”。 同时 同时按照现代学科建制 按照现代学科建制要补齐艺术教 要补齐艺术教 育的哲学和文学短板 育的哲学和文学短板在我国现行的学科分 在我国现行的学科分 类中 类中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但它同时也存 但它同时也存 在于大学的文学和艺术专业 在于大学的文学和艺术专业三者分别被称 三者分别被称 为哲学美学 为哲学美学文艺美学和艺术美学 文艺美学和艺术美学鉴于我 鉴于我 国目前的审美教育主要指艺术教育 国目前的审美教育主要指艺术教育这项教 这项教 育所应具有的理论高度和人文深度 育所应具有的理论高度和人文深度因哲学 因哲学 和文学的缺席还存在一定缺失 和文学的缺席还存在一定缺失在这种背景 在这种背景 如何打破美学内部的专业壁垒 如何打破美学内部的专业壁垒形成相对 形成相对 完整的美育体系 完整的美育体系将是考验我国未来艺术教 将是考验我国未来艺术教 育能否发挥更大效能的关键 育能否发挥更大效能的关键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 以美育 以美育 以文化人 以文化人 8 今年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创下 高考报名人数创下 1071 1071 万的 万的 历史新高 历史新高艺考人数也创造最高纪录 艺考人数也创造最高纪录117 117 面对新媒体发展和社会对复 面对新媒体发展和社会对复 合型人才的 合型人才的 需求 需求 艺术教育呈现哪些新 艺术教育呈现哪些新 趋势 趋势新变化 新变化积累了哪些有益经验 积累了哪些有益经验艺术教育怎样改革 艺术教育怎样改革 中华美育传统 中华美育传统 为艺术教育带来哪些启示 为艺术教育带来哪些启示 怎样传承 怎样传承 发扬 发扬 围绕大家关心的话题 围绕大家关心的话题 本期邀请 本期邀请 三位教育界和艺术界专家进行探讨 三位教育界和艺术界专家进行探讨艺术教 艺术教 育成 育成 人之 人之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图片从上至下分别 图片从上至下分别 为中国 为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 戏曲学院表演系 毕业演出 毕业演出 北京舞蹈学 北京舞蹈学 院古典舞表演专业毕业 院古典舞表演专业毕业 作品 作品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 》, 河北 河北 秦皇岛市青少年宫小朋 秦皇岛市青少年宫小朋 友表演 友表演制图 制图蔡华伟 蔡华伟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副刊副刊 2020年 8月 20日 星期四20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号 电子信箱: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元 零售每份 1.80元 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号

    最近,舞剧《永不消逝的电

    波》在全国多地开启复演。作

    为编导,这既是一种肯定,也让

    我们对创作进行更多思考。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

    艺术表达。舞剧《永不消逝的

    电波》的创作源于感动了几代

    人的同名经典电影。要满足当

    下观众对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

    期待,符合这个时代观众的审

    美需求,必须创新舞台表达和

    舞 蹈 语 汇 。 舞 剧 创 作 要 找 准

    “艺术节奏”:突破已有的视听

    符号,增加人物数量,织密结构

    线索,剧情节奏要做到舞台转

    换能承受的最快速度。

    谍战题材的舞剧创作,要

    打稳“结构”的地基,人物才能

    立起来。我们设置了 9 个不同职业的人物,参照职业特点提

    炼其性格,并反复考证其合理

    性。将与其相关的空间和标志

    性物品作为“代码”,推演人物

    的出场时间,确定剧情关键节

    点和走向,捋顺戏剧逻辑。

    舞剧通过舞蹈语汇与观众

    沟通交流,让观众理解、亲近作

    品。舞蹈不仅靠“跳”和“美”支

    撑,而且是真实生活的烟火气、

    淡雅素色中的考究精致、举手

    投足间的舒服妥帖。我们常提

    醒演员,要关注情感是否真实,

    塑造的人物是否真实。有了真

    实做基础,观众才能感受到舞

    台上人物的生命力。

    2020 年 央 视 春 晚 舞 蹈 节目《晨光曲》,是这部舞剧中的

    《渔光曲》段落。它的美是舒缓

    的:一群身着旗袍的上海女子

    挥扇生炉。这段女子舞看似简

    单,实际对演员整体素质要求

    很高。动作不追求饱满极致,

    而 是 呼 吸 间 带 动 肢 体 自 然 流

    动。舞蹈动作要在生活形态与

    舞蹈体态间保持平衡,眼神流

    转与情绪张弛七八分便可。为

    了寻找这“七八分”,我们与演

    员在排练室中,一起坐在小板凳上发呆、乘凉、遮阳、绣花、照

    镜子……经过长时间的熏染,让质朴的美“长”在演员身上。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尾,主人公李侠告别兰芳后发出

    最后一份电报的场景深入人心,这也是这部舞剧创作的重点。

    我们充分利用舞台特点,将 26块移动板和顶部吊杆的横向吊板同时向舞台中心移动收缩,构成网状空间,隐喻李侠的巨大压

    力。逆光从纵横交错的空间里“冲”出,象征李侠内心坚毅的信

    念与爱。伴随着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

    发出,一束束光“冲”向观众席,将视觉、听觉和情感的张力推向

    高潮。那一刻,电波不绝,红色的脉搏在所有人心中跳动。

    多年舞剧创作,带给我们感动和精神洗礼的不仅是“李

    侠”,还有一个个角色。我们始终坚信,舞剧创作要从“人”出

    发,以剧为本。创作者要将自身代入人物,围绕人物和戏剧内

    核编排舞段。

    舞剧《沙湾往事》以广东音乐人“何氏三杰”为原型,传递

    浓浓的家国情怀。整个创作过程,我们仿佛与主人公一起生

    活在岭南街巷,和一群爱好弹唱的年轻人成了至交好友,对剧

    中人的情感由心而发。我们融合岭南文化富有代表性的地域

    风格符号,创作了《雨打芭蕉》的“听雨舞”和《赛龙夺锦》的“赛

    舟舞”,以变化、再现、强调的方式,将戏剧性附加其中,使舞剧

    音乐结构与“何氏三杰”的情感结构叠加呼应。

    人物“形象的种子”很重要,要在二度创作中建立起人物

    新的立意点,寻找诗意的呈现和表达。

    花木兰的故事妇孺皆知。如何找到新切入口?我们在

    舞剧《花木兰》的编排中以圆桌、铜镜等“圆”的概念寓意中

    国传统的“团圆”,结合舞段的编排将“家国”形象外化,传达国

    人心中对“家”这一概念持久而深刻的情感。舞剧《杜甫》的创

    作中,我们借鉴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结构方式,通过诗人

    视角展开舞蹈编排。舞剧从人物心理、生平经历出发,采用了

    不同时空的重叠和静止等手段,突出人物描写,重点表现一个

    诗人的世界。设计了“杜甫”和“另一个杜甫”两个形象,选择

    由一对双胞胎演绎,象征着自我和本我的对话,抑或是创作者

    与诗人的对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让我们在创作中一次次泪流满面。

    编舞者,亦是舞中人。作品给予创作者的,比创作者给予

    作品的更为丰沛。对人生的思考、对更崇高精神境界的追寻,

    不断拓展着我们的创作视野。只有捧出赤子之心,全身心沉浸

    于创作,精雕细磨,作品才能有厚度、有筋骨、有生命。在与一个

    个角色的“不期而遇”中,我们享受着和作品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为中国东方歌舞团编导)

    图①、图②分别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沙湾往事》剧照。

    周莉亚

    捧赤子之心,与角色﹃相遇﹄

    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艺术素

    质培养。据统计,近 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 3年级以下的学生第一培训科目是艺术,多

    数家长更青睐给孩子选择艺术科目作为基

    础培养。

    中高考改革推出综合素质评价,艺术

    评测明确进入考核范围。教育部对普通高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明确为五项:思想品

    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与社会

    实践。

    可以说,艺术人才培养已经实现了全

    过程覆盖,艺术教育呈现繁荣发展势头。

    艺术专业教育不断强调基础文化水

    平,加强通识教育。今年 3 月,教育部公布疫情下的艺考新政策。这一政策是艺考政

    策的延续。去年 12 月,教育部就对艺考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主导思想是,大幅压缩

    需要进行专业测试的艺术专业,全面提高

    文化课要求,同时大幅压缩有资格独立举

    办专业测试的学校。目前除艺术类专门高

    校外,仅有 30 余所综合院校具有举办独立校考进行专业测试的资格。

    这一政策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最大

    程度保障高考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则是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高艺术人才的

    文化知识水平。艺术类院校要培养有独立

    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艺术人才。扎实的

    文化功底,是艺术人才走得更远的基础。

    艺术教育正全面走向通识化。近年

    来,很多艺术类院校在大学一年级不开设

    专业课,而是将艺术基础和人文素养等通

    识教育课程作为基础课,计算机与编程也

    成 为 一 些 学 校 音 乐 、设 计 等 专 业 的 基 础

    课。事实上,很多艺术人才都有着扎实的

    文化素养,甚至是跨学科、非科班出身的学

    历背景。比如电影《大鱼海棠》导演是清华

    大学热能动力专业学生,《流浪地球》导演

    曾就读法学专业,曾获雨果奖的作家郝景

    芳有着物理、经济跨学科背景。

    普通高等教育增加艺术类课程,艺术

    教育走向大众。艺术在对创新思维的教育

    与开启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伴

    随学科的交叉融合,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

    求日趋增强。

    今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共新增艺术

    类招生本科专业 191个,分布在 152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 非艺术类高校。非艺

    术类高校越来越重视艺术素养在人才培养

    中的作用,广泛开设艺术专业与交叉学科,

    并在此基础上大规模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设置交叉专业,如

    创意设计与智能工程专业,培养跨学科创

    意人才,毕业生授予工程和设计双学位;中

    国科学院大学专门设立李政道科学与艺术

    中心,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北京

    工业大学开设艺术设计学院,力图使学生

    “睁开自己纯真的设计之眼”,学会“用艺术

    设计的眼光看世界”……

    艺术教育对人的塑造非常重要。脑科

    学研究表明,相比数理化等科学训练,艺术

    对大脑训练的区位与功能不同。很多优秀

    的科学家在艺术方面造诣很深。爱因斯坦

    的小提琴可达到专业水平,地质学家李四

    光曾创作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深耕农田的袁隆平院士将拉小提琴视为终

    生爱好……

    艺术为人的毕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

    力与创造力。美学家朱光潜认为,无论学哪

    一科专门学问,干哪一行职业,每个人都应该

    会听音乐,不断地读文学作品,偶尔有欣赏

    图画雕刻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我更愿意

    强调艺术教育的基础性。正如美术教育家

    吴冠中所言,“科学探索宇宙之奥秘,艺术探

    索感情之奥秘,奥秘与奥秘间隐有通途”。

    把握好艺术教育的“专业”与“通识”,就是不

    断探索艺术教育的“通途”,既要培养有扎实

    文化基础的艺术专业人才,也要引领更多

    人以艺术的眼光,欣赏和创造世间的美好。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

    如何拥有“艺术的眼光”

    选拔艺术人才,需要一定才艺,而不

    仅限于才艺。近年来,艺考出题不断突破

    “套路”,摒弃匠气,发掘灵气,侧重考察学

    生的艺术表现力、感悟能力和综合素养。

    从生源阶段选择对音乐舞蹈、声台形表等

    艺术语言有敏感度和审美力的学生,再通

    过教学,培养艺术创造力。

    实践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方法和

    载体,是艺术认知、技艺习得、思维养成的

    最好途径。目前,艺术类本、硕专业的培

    养计划中,除社会实践外,还有以实践为

    主的课程教学和特色项目教学。它和艺

    术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与培养内容环

    环相扣。

    比如,编剧专业的观察实践练习。有

    年秋天,我们乘车前往香山,一学生写道:

    柿子红了。一周的香山之旅后,他改为:柿

    子叮叮当当地红了。“叮叮当当”,不仅说明

    柿子次第变红,有时间历程,同时为画面增

    添了声音元素。这是从观察实践中生发的

    艺术修辞。去年,为创作脱贫攻坚题材微

    电影,编剧专业组成小分队去云南省的一

    个寨子采风。回来后,有同学将一开始不

    愿吃苦劳动、后来在村支书帮助下致富的

    小伙子写得活灵活现。村支书让他种一亩

    地,他说:“一亩不成,我种一分。”村支书

    说:“那六分?”他笑眯眯摆摆手,“不不不,

    就一分”……为一分地讨价还价的场景让

    人忍俊不禁。如果没有采风,同学们不知

    道“一分地”的概念,无法体会一个人从不

    愿劳动到自愿劳动的思想转变,也就没有

    生动的艺术表达。

    实践出真知。艺术教育如果缺乏实

    践,无疑是纸上谈兵。实践教学是通过艺

    术行动完成的思想、情感表达的阶段性训

    练,要有层次、科学地展开。

    实践教学要注重专业交叉、团队协作,

    提高综合性、互动性。为培养跨专业、复合

    型人才搭建平台,不少高校都进行了有益探

    索。如北京电影学院组织学生联合拍摄创

    作、中央戏剧学院推出毕业大戏、中央音乐

    学院推出毕业音乐会。

    中国传媒大学每年组织大四学生进

    行“联合实习”,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完

    成一个艺术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需

    要完成项目策划,建立不同团队,筹集分

    配资金,分析创意实现途径,制定可行方

    案。在实践课程和项目中,教学相长、课

    堂“ 翻 转 ”。 集 中 进 行 创 意 讨 论 、答 疑 讨

    论、任务分解与验收,由学生直接推动进

    度和方向。

    实践教学要站在艺术的专业和技术

    前沿,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艺术教育要和

    与 时 俱 进 的 创 作 理 念 、设 备 技 术 并 肩 而

    行,实践教学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在创作

    中强化前沿思考、攻克细节难关,实践教

    学才行之有效。

    2018 年,我们带领学生创作了沉浸式晚会《52 赫兹的鲸》。在舞美和音响构建的“大海”中,场景环绕带来了全新的叙事

    模式和视角。美术系师生创造性地综合

    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场景,运用

    新技术完成了以四合院为原型的微型雕

    塑《记忆》。巧思在细节中:冬储大白菜的

    菜叶用宣纸染色而成,以轻质黏土做白菜

    心,再将一片片菜叶按真实生长贴上去。

    这个作品参加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

    革开放 40 周年大型展览”“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大型成就展”,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

    收藏。

    实践教学要观照现实、服务社会,建

    立更宏阔的视角。文化传承、艺术创新、

    现实观照,是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传媒大学 2020 春季在线课程《电视文艺晚会创作》通过 8 周的课程指导,制作完成“青春记疫——大

    学生在行动”主题云晚会,全国 20 余万学生在线观看。学生们经过 66 个日夜的努力,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用音

    乐 剧 、歌 曲 、舞 蹈 等 艺 术 形 式 呈 现 了 出

    来。对于他们,这次实践不仅仅是艺术创

    作技能的提高,更是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的全面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

    实践教学要站在前沿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

    手段手段。。基于艺术的审美教育基于艺术的审美教育,,让人于艺术境让人于艺术境

    界中得到精神的洗礼与超越界中得到精神的洗礼与超越。。从美育和美学从美育和美学

    角度角度,,可为艺术教育实践带来些许启示可为艺术教育实践带来些许启示。。

    中国具有深厚的美育传统中国具有深厚的美育传统,,在培育民族在培育民族

    精神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中起着重要作用塑造民族性格中起着重要作用。。自古自古

    以来以来,,人们便认为人们便认为,,教育能给人心灵深处带来教育能给人心灵深处带来

    改变改变,,即即““情深而文明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和顺积中

    而英华发外而英华发外”。”。自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始自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始,,以以

    ““尚文尚文””为标志的礼乐传统得以延续为标志的礼乐传统得以延续,,相关的相关的

    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早期主要指礼教和乐早期主要指礼教和乐

    教教。。所谓礼所谓礼,,包括礼仪包括礼仪、、典礼典礼、、礼器等层面礼器等层面,,是是

    行为的雅化或艺术化行为的雅化或艺术化;;所谓乐所谓乐,,包括诗包括诗、、乐乐、、

    舞舞,,本身就属于美和艺术本身就属于美和艺术。。春秋时期诗从乐春秋时期诗从乐

    中分离出来中分离出来,,分化为诗教分化为诗教、、礼教和乐教三种形礼教和乐教三种形

    式式。。这种教育被统称为这种教育被统称为““文教文教”。”。中华文明延中华文明延

    绵数千年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绵数千年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依靠的正是依靠的正是

    这种以美和艺术为本位的人文教育这种以美和艺术为本位的人文教育。。

    中国历史上的审美教育中国历史上的审美教育,,是贯穿于个体是贯穿于个体

    和家国天下的整体和家国天下的整体““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它随着时间它随着时间

    推移有所变化推移有所变化,,但重视人格教育但重视人格教育、、教养内化的教养内化的

    方法一直被保留下来方法一直被保留下来。“。“潜移默化潜移默化”“”“陶冶性陶冶性

    情情”“”“怡情养性怡情养性””都是具体体现都是具体体现。。它立足于个它立足于个

    体 的 人 格 养 成体 的 人 格 养 成 ,,向 培 养 家 国 情 怀 的 方 向 延向 培 养 家 国 情 怀 的 方 向 延

    伸伸。。比如比如,,在个体层面在个体层面,,崇尚崇尚““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然后

    君子君子”,”,将将““文质彬彬文质彬彬””作为君子的应有风仪和作为君子的应有风仪和

    人格表征人格表征;;在家庭层面在家庭层面,,崇尚诗礼传家崇尚诗礼传家,,认为认为

    诗与礼的教育可以培养良好家风诗与礼的教育可以培养良好家风;;崇尚崇尚““美美美美

    与共与共,,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将对世界的愿景以美来象将对世界的愿景以美来象

    征征。。借古鉴今借古鉴今,,从中华从中华 50005000 年文明史留下的年文明史留下的美学遗产中汲取养分美学遗产中汲取养分,,这意味着当代艺术教这意味着当代艺术教

    育除了培养技艺育除了培养技艺、、陶冶性情陶冶性情,,更要在价值引领更要在价值引领

    层面指向家国天下这些更宏阔层面指向家国天下这些更宏阔、、深远的目标深远的目标。。

    美学是综合学科美学是综合学科,,具有人文性具有人文性、、开放性开放性、、

    包容性和跨学科的特点包容性和跨学科的特点。。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自然美自然美

    育育、、社会美育都属美育范畴社会美育都属美育范畴,,这从另一个侧面这从另一个侧面

    凸显了艺术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维度凸显了艺术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维度。。

    教育者应意识到课堂艺术鉴赏教育者应意识到课堂艺术鉴赏、、教学的局限教学的局限,,

    让学生真切感受自然之美让学生真切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真生活之真,,有必要有必要

    让学生既让学生既““读万卷书读万卷书”,”,又又““行万里路行万里路”。”。

    同时同时,,按照现代学科建制按照现代学科建制,,要补齐艺术教要补齐艺术教

    育的哲学和文学短板育的哲学和文学短板。。在我国现行的学科分在我国现行的学科分

    类中类中,,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但它同时也存但它同时也存

    在于大学的文学和艺术专业在于大学的文学和艺术专业,,三者分别被称三者分别被称

    为哲学美学为哲学美学、、文艺美学和艺术美学文艺美学和艺术美学。。鉴于我鉴于我

    国目前的审美教育主要指艺术教育国目前的审美教育主要指艺术教育,,这项教这项教

    育所应具有的理论高度和人文深度育所应具有的理论高度和人文深度,,因哲学因哲学

    和文学的缺席还存在一定缺失和文学的缺席还存在一定缺失。。在这种背景在这种背景

    下下,,如何打破美学内部的专业壁垒如何打破美学内部的专业壁垒,,形成相对形成相对

    完整的美育体系完整的美育体系,,将是考验我国未来艺术教将是考验我国未来艺术教

    育能否发挥更大效能的关键育能否发挥更大效能的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

    以美育以美育人人 以文化人以文化人

    8

    ①① ②②

    今年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创下高考报名人数创下 10711071 万的万的历史新高历史新高,,艺考人数也创造最高纪录艺考人数也创造最高纪录,,达达

    到到 117117 万万。。面对新媒体发展和社会对复面对新媒体发展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合型人才的需求需求,,艺术教育呈现哪些新艺术教育呈现哪些新

    趋势趋势、、新变化新变化,,积累了哪些有益经验积累了哪些有益经验??未未

    来来,,艺术教育怎样改革艺术教育怎样改革??中华美育传统中华美育传统

    为艺术教育带来哪些启示为艺术教育带来哪些启示??怎样传承怎样传承、、

    发扬发扬??围绕大家关心的话题围绕大家关心的话题,,本期邀请本期邀请

    三位教育界和艺术界专家进行探讨三位教育界和艺术界专家进行探讨。。

    ——编编 者者

    艺术教艺术教育成育成人之人之““美美””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王王 瑨瑨

    图片从上至下分别图片从上至下分别

    为中国为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戏曲学院表演系

    毕业演出毕业演出,,北京舞蹈学北京舞蹈学

    院古典舞表演专业毕业院古典舞表演专业毕业

    作品作品《《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河北河北

    秦皇岛市青少年宫小朋秦皇岛市青少年宫小朋

    友表演友表演。。制图制图::蔡华伟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