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通电话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20-06/06/01/rmrb...2001/06/06...

1
人民网网址: http// www. people. com. cn 2020 6 6 星期六 庚子年闰四月十五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0065 代号 1-1 26264 今日 8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 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 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6 2 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 强调,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 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 举国体制的优势。要深化科研人才发 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 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 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 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 国在两条战线同时开展抗疫斗争,一条 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 物资生产。我们统筹运用综合国力,紧 紧依靠科技进步,打响科技突击战,不 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 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推 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 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多条技术路线的 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最近在 武汉只用了 19 天时间就完成近 990 人的集中核酸检测,健康码、红外测温 仪、医护助理机器人、 5G 远程会诊等数 字技术的运用,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 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 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为全国疫 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提供 了有力科技支撑。正如《柳叶刀》主编 理查德 · 霍顿所说:中国医生和科学家 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 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 次。“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必须深 刻认识到,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 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 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生命安全和生物 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 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 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防 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构建起强大 的公共卫生体系,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就是强化科技支撑。要把生物安全作 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 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 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 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统 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 能力和水平。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 局,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及时 有效捕获信息,及时采取应对举措。研 究建立疫情蔓延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科 研攻关等方面指挥、行动、保障体系,平 时准备好应急行动指南,紧急情况下迅 速启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 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要从体制机制 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加快 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提升科技创新 体系化能力。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 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 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 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 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 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 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 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中西医结合、中 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 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 实践。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 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 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 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 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 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深化科研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 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 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 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 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 才根系更加发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需要 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 音。”坚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 急,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 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 给,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就 一定能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 品,让人民的日子更加美好。 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新数据 新看点 5 31 9 35 分,汽笛鸣响, X8031 次中 欧班列从黑龙江省大庆市卧里屯火车站缓缓 驶出。这趟满载 123 辆沃尔沃小汽车的中欧班 列,于 6 1 日抵达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口岸,经 换车后奔向比利时。 “这趟车是我们今年开行的第十九趟奔向 比利时根特市的中欧班列,已有 2346 辆小汽车 运往当地。”哈尔滨机务段机车乘务员、 X8031 次司机孙炳水自豪地说。 大庆沃尔沃汽车副总经理吕乐扬说,“从 大庆出发的中欧班列,最快 14 天即可抵达比利 时,比传统的海上运输节省近 30 天,不但提高 了运输时效,也极大缓解了库存压力。” X8031 次的故事是中欧班列的缩影。6 5 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公布,今年 5 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1033 列,同比增长 43%首次突破 1000 列,发送货物 9.3 万标箱,同比增 48%,单月开行列数和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中欧班列月开行量首破 1000 列意味着 什么? —打通堵点稳外贸,中欧班列为出口企 业复工达产夯实基础。 中欧班列类似班车,运费比航空更低,运 程比海运更短。有义乌货主算账,同样一批小 商品运往西班牙马德里,搭乘中欧班列比海运 省时 60% 以上,运输成本下降近 30% ,大大增 加了出口产品附加值。 “铁路部门全力保障中欧班列正点发车,疏 通了运输堵点。我们的汽车出口运输克服疫情 影响,运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哈欧国际物 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庆文说,目前由满洲 里站出境的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 52 条,可抵达 境外 13 个国家的 28 个城市。为了支持出口企 业复工复产,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将今年“齐鲁 号”中欧班列开行计划由 800 列上调至 1200 列。 —攻克难点畅物流,中欧班列为稳定全 球供应链提供支撑。 38 列!我们做到了!” 5 31 日,中国铁 路成都局集团城厢车站副站长李洋激动地 说。5 25 日至 31 日,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单 周开行量达到 38 列,创下 2013 年开行以来的 最高纪录。 随着联想、戴尔、 TCL 等企业产能布局中 西部,电子产品成为成都始发中欧班列运载的 主要商品。为了畅通企业外运通道,中欧班列 开展宽轨段“三并二”运输,推行内外贸货物 “集拼集运”混装模式,使物流成本下降 5% 10%,有效缓解了班列拥堵。 在阿拉山口,推进口岸无纸化通关,加强 国际协调配合,及时破解运输组织中的难点, 也提高了口岸双方换装效率,保障了国际产业 链供应链稳定。“我们加强与海关、边检、代理 企业沟通协调,共同架起班列通关‘高速路’。”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阿拉山口站副站长 刘全民介绍,今年 5 月,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 中欧班列达 453 列,同比增长 68.4%—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中欧班列强劲增 长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 当地时间 5 26 11 时,在塞尔维亚新 贝尔格莱德火车站,不少人头戴黄色安全帽、 身穿雨衣,挥舞着塞尔维亚国旗迎接中欧班 列进站。 (下 转 第 六 版) 本报北京 6 5 日电 (记 者 魏哲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 36 次双周协商 座谈会 5 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 强调,行政复议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 抓手,健全行政复议制度是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 政复议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相关法律修 改工作,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 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 的主渠道作用。 12 位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行政复 议的性质定位、受案范围、程序设计、能 力建设等建言咨政。 70 多位委员在全 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 见。大家认为,行政复议法实施 20 年来,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实践探索成 效明显,在解决行政争议、监督依法行 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但总体看,行政复议的制度优 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小复议、中诉 讼、大信访”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群众不 愿复议、不会复议、不敢复议等问题仍 然存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委员们建议,要准确把握行政复议 的性质定位,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信访各自优势,加强制度衔接,共同守 护好公平正义的底线。要扩大复议范 围,将行政机关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尽可 能纳入复议渠道,对不能适用复议的建 立负面清单制度。要完善复议程序,实 行“繁简分流”,简单案件简易办、普通 案件标准办、复杂案件精细办。要加强 信息化建设, (下 转 第 二 版)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行政复议法修改”协商议政汪洋主持 芒种时节,多 地抢抓农时、积极 打麦。山东省费县 免费提供机械设 备,方便农民打麦, 助丰收、促增收。 图为费县农民 繁忙的打麦场景。 陆启辉 摄(人 民 视 觉) 本报北京 6 5 日电 (记 者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 14 月, 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整体呈现回 升态势,业务收入、利润、研发投入等 多项指标环比回升,其中完成业务收 3446 亿元,同比增长 4.9% ,增速较 13 月回升 3.4 个百分点。 就总体运行情况来看, 14 月, 行业利润扭转下滑局面,全行业共实 现营业利润 327.3 亿元,同比增长 4.8% 。研发投入增速回升。 14 月, 全行业完成研发费用 172.7 亿元,同比 增长 5.3% ,增速较 13 月回升 5.3 百分点。 我国互联网行业 整体呈回升态势 新华社北京 6 5 日电 国家主席 习近平 6 5 日晚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 电话。 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 来,中法保持了高水平战略协调。当 前,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尚未得到有 效遏制。大疫当前,团结合作才是正 道。中法要继续共同支持国际社会团 结抗疫,为全球最终战胜疫情作出“中 法贡献”。要推进两国机构开展联合研 究,支持疫苗和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加 紧落实第七十三届世卫大会共识,加大 对世卫组织支持,开展更多中法非三方 抗疫合作,支持非洲等不发达地区国家 抗疫。要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世界和平 稳定。 习近平强调,我愿同你保持密切沟 通,把握好方向,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 定发展。双方要着眼疫情之后,规划好 下阶段各层级交往,稳妥有序灵活开展 对话交流。要加强疫后经济复苏的宏 观政策协调和对接,既深挖传统领域合 作潜力,更拓展新兴领域合作。中国市 场对法国开放,希望法方用好商务人员 来华“快捷通道”,助力法国在华企业复 工复产,同时为中国企业创造公平、非 歧视营商环境。 习近平指出,中欧是拥有广泛共同 利益的全面战略伙伴。中方为欧盟一 体化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愿同欧方加 强战略合作,推进中欧间重大政治议 程,支持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公共卫生、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挑 战,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马克龙表示,法中两国在抗疫方 面开展了良好合作,展现了团结。法 方希望继续本着这一精神同中方加强 合作。法方赞赏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 将把研制出的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 品,愿同中方一道,落实好世卫大会共 识,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同世 卫组织加强合作,加大支持非洲国家 抗疫。我期待早日再次访华,也希望 两国有关部门保持对话交流,加深相 互了解,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当务之急 是加快复工复产。法方愿同中方一 道,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气候变化、生 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为世界和平稳 定注入更多积极因素。法方高度重视 下阶段欧中一系列重大交往,愿为此 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 6 5 日电 国家主席 习近平 6 5 日晚同哥斯达黎加总统阿 尔瓦拉多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 来,哥方主动向中方提供医疗物资援 助,这份情谊我们铭记在心。中方把哥 方作为在拉美地区开展抗疫合作的重 要伙伴,向哥方捐赠防疫物资,并举办 抗疫经验视频交流会议。当前,拉美地 区疫情形势严峻,中方愿继续给予哥方 坚定支持,根据哥方需求提供力所能及 的帮助。中方将继续坚定维护国际公 平正义和中小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愿 同哥方一道,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维护 发展中国家抗疫努力,维护全球公共卫 生安全。 习近平强调,哥斯达黎加是中方 值得信赖的战略伙伴。两国建交以 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成 果丰硕。疫情给中哥经贸合作和人员 往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中方推进 中哥长期友好合作的方针不会变,支 持哥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立场不 会变。双方要继续支持彼此核心利益 和重大关切,共同规划疫情后双边合 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两 国各领域务实合作走深走实。相信中 哥关系在经历共同抗疫之后一定会有 新的更大发展。 阿尔瓦拉多表示,哥中建交 13 来,双方友谊日益深厚,互利合作不断拓 展。哥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同 中方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文化等领 域交流合作,成为中方进入中美洲的桥 梁和门户,推动哥中关系进入新阶段。 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哥方钦佩习近平 主席的治国理政经验,敬佩习近平主席 宣布将把中方研制出的疫苗作为国际 公共产品,感谢中方为哥抗击疫情给予 坚定支持。哥方愿同中方一道,支持多 边主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 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同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通电话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ul-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习近平同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通电话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20-06/06/01/rmrb...2001/06/06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 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要从体制机制

人民网网址:http:// www. people. com. cn

2020年 6月

6星期六

庚子年闰四月十五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0065

代号 1-1第 26264期今日 8版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

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

学发展和技术创新。6 月 2 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

强调,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

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

举国体制的优势。要深化科研人才发

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

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

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

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

国在两条战线同时开展抗疫斗争,一条

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

物资生产。我们统筹运用综合国力,紧

紧依靠科技进步,打响科技突击战,不

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

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推

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

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多条技术路线的

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最近在

武汉只用了 19 天时间就完成近 990 万

人的集中核酸检测,健康码、红外测温

仪、医护助理机器人、5G 远程会诊等数

字技术的运用,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

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

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为全国疫

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提供

了有力科技支撑。正如《柳叶刀》主编

理查德·霍顿所说:中国医生和科学家

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

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

次。“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必须深

刻认识到,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

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

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生命安全和生物

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

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

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防

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构建起强大

的公共卫生体系,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就是强化科技支撑。要把生物安全作

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

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

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

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统

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

能力和水平。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

局,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及时

有效捕获信息,及时采取应对举措。研

究建立疫情蔓延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科

研攻关等方面指挥、行动、保障体系,平

时准备好应急行动指南,紧急情况下迅

速启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

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要从体制机制

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加快

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提升科技创新

体系化能力。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

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

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

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

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

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

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

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中西医结合、中

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

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

实践。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

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

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

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

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

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深化科研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

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

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

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

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

才根系更加发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需要

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

音。”坚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

急,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

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

给,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就

一定能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

品,让人民的日子更加美好。

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新数据 新看点

5 月 31 日 9 时 35 分,汽笛鸣响,X8031 次中

欧班列从黑龙江省大庆市卧里屯火车站缓缓

驶出。这趟满载 123 辆沃尔沃小汽车的中欧班

列,于 6 月 1 日抵达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口岸,经

换车后奔向比利时。

“这趟车是我们今年开行的第十九趟奔向

比利时根特市的中欧班列,已有 2346 辆小汽车

运往当地。”哈尔滨机务段机车乘务员、X8031次司机孙炳水自豪地说。

大庆沃尔沃汽车副总经理吕乐扬说,“从

大庆出发的中欧班列,最快 14 天即可抵达比利

时,比传统的海上运输节省近 30 天,不但提高

了运输时效,也极大缓解了库存压力。”

X8031 次的故事是中欧班列的缩影。6 月 5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公布,今年

5 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1033 列,同比增长 43%,

首次突破 1000 列,发送货物 9.3 万标箱,同比增

长 48%,单月开行列数和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中 欧 班 列 月 开 行 量 首 破 1000 列 意 味 着

什么?

——打通堵点稳外贸,中欧班列为出口企

业复工达产夯实基础。

中欧班列类似班车,运费比航空更低,运

程比海运更短。有义乌货主算账,同样一批小

商品运往西班牙马德里,搭乘中欧班列比海运

省时 60%以上,运输成本下降近 30%,大大增

加了出口产品附加值。

“铁路部门全力保障中欧班列正点发车,疏

通了运输堵点。我们的汽车出口运输克服疫情

影响,运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哈欧国际物

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庆文说,目前由满洲

里站出境的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 52 条,可抵达

境外 13 个国家的 28 个城市。为了支持出口企

业复工复产,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将今年“齐鲁

号”中欧班列开行计划由 800列上调至 1200列。

——攻克难点畅物流,中欧班列为稳定全

球供应链提供支撑。

“38 列!我们做到了!”5 月 31 日,中国铁

路 成 都 局 集 团 城 厢 车 站 副 站 长 李 洋 激 动 地

说。5 月 25 日至 31 日,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单

周开行量达到 38 列,创下 2013 年开行以来的

最高纪录。

随着联想、戴尔、TCL 等企业产能布局中

西部,电子产品成为成都始发中欧班列运载的

主要商品。为了畅通企业外运通道,中欧班列

开展宽轨段“三并二”运输,推行内外贸货物

“集拼集运”混装模式,使物流成本下降 5%—

10%,有效缓解了班列拥堵。

在阿拉山口,推进口岸无纸化通关,加强

国际协调配合,及时破解运输组织中的难点,

也提高了口岸双方换装效率,保障了国际产业

链供应链稳定。“我们加强与海关、边检、代理

企业沟通协调,共同架起班列通关‘高速路’。”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阿拉山口站副站长

刘全民介绍,今年 5 月,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

中欧班列达 453 列,同比增长 68.4%。

——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中欧班列强劲增

长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

当地时间 5 月 26 日 11 时,在塞尔维亚新

贝尔格莱德火车站,不少人头戴黄色安全帽、

身穿雨衣,挥舞着塞尔维亚国旗迎接中欧班

列进站。 (下转第六版)

支持全球抗疫

助力复工复产

中欧班列

月开行首破千列

本报记者

陆娅楠

本报北京 6 月 5 日电 (记者魏哲

哲)十三届全国政协第 36 次双周协商

座谈会 5 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

强调,行政复议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

抓手,健全行政复议制度是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

政复议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相关法律修

改工作,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

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

的主渠道作用。

12 位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行政复

议的性质定位、受案范围、程序设计、能

力建设等建言咨政。70 多位委员在全

国 政 协 委 员 移 动 履 职 平 台 上 发 表 意

见。大家认为,行政复议法实施 20 多

年来,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实践探索成

效明显,在解决行政争议、监督依法行

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但总体看,行政复议的制度优

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小复议、中诉

讼、大信访”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群众不

愿复议、不会复议、不敢复议等问题仍

然存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委员们建议,要准确把握行政复议

的性质定位,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信访各自优势,加强制度衔接,共同守

护好公平正义的底线。要扩大复议范

围,将行政机关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尽可

能纳入复议渠道,对不能适用复议的建

立负面清单制度。要完善复议程序,实

行“繁简分流”,简单案件简易办、普通

案件标准办、复杂案件精细办。要加强

信息化建设, (下转第二版)

全 国 政 协 召 开 双 周 协 商 座 谈 会围绕“行政复议法修改”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芒 种 时 节 ,多

地抢抓农时、积极

打麦。山东省费县

免 费 提 供 机 械 设

备,方便农民打麦,

助丰收、促增收。

图为费县农民

繁忙的打麦场景。

陆启辉摄(人

民视觉)

丰收季

支农忙

本报北京 6 月 5 日电 (记 者韩

鑫)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1—4 月,

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整体呈现回

升态势,业务收入、利润、研发投入等

多项指标环比回升,其中完成业务收

入 3446 亿元,同比增长 4.9%,增速较

1—3 月回升 3.4 个百分点。

就总体运行情况来看,1—4 月,

行业利润扭转下滑局面,全行业共实

现 营 业 利 润 327.3 亿 元 ,同 比 增 长

4.8%。研发投入增速回升。1—4 月,

全行业完成研发费用 172.7 亿元,同比

增长 5.3%,增速较 1—3 月回升 5.3 个

百分点。

我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呈回升态势

新华社北京 6月 5日电 国家主席

习近平 6 月 5 日晚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

电话。

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

来,中法保持了高水平战略协调。当

前,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尚未得到有

效遏制。大疫当前,团结合作才是正

道。中法要继续共同支持国际社会团

结抗疫,为全球最终战胜疫情作出“中

法贡献”。要推进两国机构开展联合研

究,支持疫苗和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加

紧落实第七十三届世卫大会共识,加大

对世卫组织支持,开展更多中法非三方

抗疫合作,支持非洲等不发达地区国家

抗疫。要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世界和平

稳定。

习近平强调,我愿同你保持密切沟

通,把握好方向,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

定发展。双方要着眼疫情之后,规划好

下阶段各层级交往,稳妥有序灵活开展

对话交流。要加强疫后经济复苏的宏

观政策协调和对接,既深挖传统领域合

作潜力,更拓展新兴领域合作。中国市

场对法国开放,希望法方用好商务人员

来华“快捷通道”,助力法国在华企业复

工复产,同时为中国企业创造公平、非

歧视营商环境。

习近平指出,中欧是拥有广泛共同

利益的全面战略伙伴。中方为欧盟一

体化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愿同欧方加

强战略合作,推进中欧间重大政治议

程,支持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公共卫生、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挑

战,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马 克 龙 表 示 ,法 中 两 国 在 抗 疫 方

面开展了良好合作,展现了团结。法

方希望继续本着这一精神同中方加强

合作。法方赞赏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

将 把 研 制 出 的 疫 苗 作 为 国 际 公 共 产

品,愿同中方一道,落实好世卫大会共

识,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同世

卫组织加强合作,加大支持非洲国家

抗疫。我期待早日再次访华,也希望

两国有关部门保持对话交流,加深相

互了解,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当务之急

是 加 快 复 工 复 产 。 法 方 愿 同 中 方 一

道,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气候变化、生

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为世界和平稳

定注入更多积极因素。法方高度重视

下阶段欧中一系列重大交往,愿为此

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 6月 5日电 国家主席

习近平 6 月 5 日晚同哥斯达黎加总统阿

尔瓦拉多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

来,哥方主动向中方提供医疗物资援

助,这份情谊我们铭记在心。中方把哥

方作为在拉美地区开展抗疫合作的重

要伙伴,向哥方捐赠防疫物资,并举办

抗疫经验视频交流会议。当前,拉美地

区疫情形势严峻,中方愿继续给予哥方

坚定支持,根据哥方需求提供力所能及

的帮助。中方将继续坚定维护国际公

平正义和中小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愿

同哥方一道,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维护

发展中国家抗疫努力,维护全球公共卫

生安全。

习 近 平 强 调 ,哥 斯 达 黎 加 是 中 方

值 得 信 赖 的 战 略 伙 伴 。 两 国 建 交 以

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成

果丰硕。疫情给中哥经贸合作和人员

往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中方推进

中哥长期友好合作的方针不会变,支

持哥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立场不

会变。双方要继续支持彼此核心利益

和重大关切,共同规划疫情后双边合

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两

国各领域务实合作走深走实。相信中

哥关系在经历共同抗疫之后一定会有

新的更大发展。

阿尔瓦拉多表示,哥中建交 13 年

来,双方友谊日益深厚,互利合作不断拓

展。哥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同

中方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文化等领

域交流合作,成为中方进入中美洲的桥

梁和门户,推动哥中关系进入新阶段。

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哥方钦佩习近平

主席的治国理政经验,敬佩习近平主席

宣布将把中方研制出的疫苗作为国际

公共产品,感谢中方为哥抗击疫情给予

坚定支持。哥方愿同中方一道,支持多

边主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

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同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