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守,一眼千年 -...

1
副刊 副刊 2019 4 10 日 星期三 20 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 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零售每份 1.80 元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 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 那时我第一眼见到敦煌,黄昏古朴 庄严的莫高窟。远方铁马风铃的铮鸣, 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耳语, 窥见了她跨越千年的美。 1962 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当时 满脑子都是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名 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等,敦煌 就是神话的延续,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 物啊!我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跑进石 窟,感叹到只剩下几个词的重复使用,所 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平淡无奇,简直失 色了,满心满脑只有:“哎呀,太好了,太 美了!” 虽然说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 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蹿下 跳的老鼠后来想起仍叫人心有余悸。到 处都是土,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没满我 就生病提前返校了,也没想着再回去。 没想到,可能就是注定厮守的缘分,一年 后我又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 煌研究院的前身)。说没有犹豫惶惑,那 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 一个世界 —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 的戈壁滩和稀稀疏疏的骆驼草。洞外面 很破烂,里面很黑,没有门,没有楼梯,就 用树干插上树枝的“蜈蚣梯”爬进洞。爬 上去后,还得用“蜈蚣梯”这么爬下来,很 可怕。我父母自然也是不乐意的,父亲 甚至还给我写了封信,让我转交学校领 导,给我换个工作地方。但是那个时候 哪里肯这样做,新中国建立十多年,报效 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 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 值观。 一开始,在这般庞大深邃的敦煌面 前,我是羞怯的,恍若相见初恋一般的惶 惑不安,一阵子相处后,慢慢地小心翼翼 地把敦煌当做了“意中人”。 文物界的人,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 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能守护 敦煌,我太知足了。灿烂的阳光,照耀在 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 烁夺目。整个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 比、藏满珠宝玉翠的宝库。这样动人可 爱的“意中人”,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能舍得离开呢?我 的爱好和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 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学校的好同学, 理解我,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他毅然放 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 作,来到敦煌,来到我的身边。从此,我 们俩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 煌。老彭热诚地投身到敦煌学研究行 列,直到生命的最后。 后来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 1999 年开始,来敦煌欣赏壁画的人愈发 多了,我一半是高兴,另一半又担忧。我 把洞窟当意中人,游客数量的剧增有可 能让洞窟的容颜不可逆地逝去,壁画渐 渐模糊,颜色也慢慢褪去。 有一天太阳升起,阳光普照敦煌,风 沙围绕中的莫高窟依旧是安静从容,仰 望之间,我莫名觉得心疼:静静沉睡一千 年,她的美丽、她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 的岁月里无人可识,而现在,过量美的惊 羡者却又会让她脆弱衰老。那些没有留 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用着坚 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一代又一代,连 续坚持一千年。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 撼,绝不应该只是我们看到的惊艳壁画 和彩塑,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就算有 一天她衰老了,这种力量不应消失,我一 定要让她活下来。 煌,繁盛也! 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她 们永久保留的时候,我立即向甘肃省、国 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字化工 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特别重视莫高 窟的保护。上世纪 60 年代国家经济刚 刚恢复,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一百多万 元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后来国家更 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 字化的实验。现在敦煌已经有一百多个 洞窟实现了数字化 —壁画的数字化、 洞窟 3D 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三十个 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 现了全球共享。 我想和敦煌“厮守”下去不是梦想, 这真真切切成为现实! 敦煌艺术入门不难,她是一个多学 科交叉的人文学科,汇合交融了太多的 文化元素,历史的多元、文化的多元、创 作技法的多元,可谓大气魄、大胸怀。 在改革开放之前,研究所关于敦煌学的 研究也在进行,但更多的是壁画的临 摹。如果说到真正的研究工作,是在改 革开放之后,科研的氛围变好了,文化 交流更加频繁了,正如一位哲人的说 法:“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没有墙围着, 窗子没有东西堵着,愿各国的文化之风 自由地吹拂着它。但是我不会被任何 风所吹倒。”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敦煌 学研究的春天。 我很喜欢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窗的卧 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都忍不住 想走进这个洞窟,瞬间忘却许多烦恼。 有时候,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 命了。 我脑海里常想着季羡林先生的诗, “我真想长期留在这里, 永远留在这里。 真好像在茫茫的人世间奔波了六十 多年, 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归宿。” 我还想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 代又一代有志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 对苍茫戈壁的寂寞,披星戴月,前赴后 继,这是文物工作者保护和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 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 (作者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厮守 厮守 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 樊锦诗 樊锦诗 不久前云南举办一次以小学课本 为研讨内容的会议,邀我参加,我欣然 应允。原因有二,云南是我青春寄宿 地,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的十年间,我 在云南宜良一处叫作“大荒田”的军营 度过,此次行前为云南诸多战友写一 小诗:“曾为十载滇云客,梦中常回旧 军营。沧桑岁月人未老,最忆浓浓战 友情。”此番故地重游,内心自然欣 喜。其二是此次研讨内容是小学课 本,更切中我的心意。 我感念小学语文课本,那是我文 学初心的萌生地。 小学语文课本,常是文学种子生 根发芽的土壤。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 后背景的作家而言。它不肥沃, 但足够一个热爱文学或者写作的孩子 扎下灵感与热爱的根须;它不深厚和 宽广,但足够开拓一个文学幼童稚嫩 的视野;它有那个特定年代的体现,譬 如我就曾吃力地背诵过课本中的“农 业八字宪法”,至今印象鲜明,可以毫 不费力地脱口而出:“土、肥、水、种、 密、保、管、工。” 我不知道农业生产上这八字如今 还好不好使,但至少当时让我这样一 个刚上学的小学生花了不少苦功。背 诵需要记忆,记忆依靠理解和领会,可 我当时实在理解不了其中的奥秘,这 本应是从事农业工作人员的专业,不 知为何闯入小学生语文课本。这让当 时二年级的我背得焦头烂额,还因错 了一两个字而被老师批评得垂头丧 气。于是我决心发愤图强,进行强迫 记忆,结果便是直至今天,我依然能条 件反射般背出这些内容。 有些人觉得小学语文课本作为基 础性、通识性文本,主要承担的是认字 识文的价值。这是片面的看法。从我 自身的学习经历、后来的创作经历看, 我认为文学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价值 至少有如下几种:认知价值、审美价 值、拓展价值和浸润价值。 学子面对课本,本身认知是题中 应有之意,从孔夫子时代到今天,课本 的首要任务是启愚蒙开混沌,从教育 学到心理学都对此有专门论述,语文 课本的认知价值无需多论。 语文课本上大多数的课文都出自 名家名著,我记得郭沫若先生的《天上 的街市》是如何让我惊艳神往,也记得 贺敬之先生的《桂林山水歌》又如何让 一个北方草原的孩子对南国山水充满 憧憬,更妙的是杨朔先生的《荔枝蜜》 色香味俱全的文笔,让人口水长流,他 所引用苏东坡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又如何令人惊诧莫 名,特别是一个“啖”字,既不是吃,也 不是咬,更不是嚼或吞,古趣横生,发 人深省!“啖”,在宋是通用语,到今天 已成语言化石,一粒硬邦邦却韵味十 足的化石,触发人诸多联想。 是小学语文课本让我知道了新诗 与旧诗,知道了押韵在语言中的妙不 可言的趣味,也知道了魏巍《谁是最可 爱的人》中把炒面和雪一起吞服的人 的伟大,知道了罗盛教、刘胡兰、黄继 光,知道了小英雄雨来和王二小,知道 了“鸡毛信”与“狼牙山五壮士”,这是 幼童审美,也是立志与价值观教育。 小学生大多活动空间狭小,视野 局限于“家庭—学校—家庭”之中,小 学语文课本的教材内容应负有开拓孩 子视野、拓展认知空间的责任,科幻、 科普及相关的课文,如《我们的土壤妈 妈》(高士其)就起到了很好的丰富知 识、拓展视野的作用。记得还有赵树 理先生的《手》,写一个山西农民的手: 粗短,有力,布满老茧,随便在土里一 抓,便是一把干柴……细节栩栩如生, 人物个性鲜明,文中充满一个知识分 子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传奇性中见平 凡与真诚。 而尤为重要的,是浸润价值。它 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诲,是 言传身教的深切表达,是大音希声、大 象无形的传递和承继。要做到这一 点,语文课本固然重要,同样重要的是 授业执教者的修养、素养和教养应与 语文课本熔铸一体,方可达到“浸润” 孩子身心的作用。所以一堂语文课, 如果课文好而老师理解不到位,讲得 不好,肯定是不成功;相反,如果课文 平平而语文老师理解充沛、发挥超长, 则是学生的幸事。这一点至关重要。 好老师,好课文,好好相辅,语文 课很可能成为一个孩子萌生文学初心 的沃土,未来作家的始发地。这是一 个有幸有作品进入小学语文课本的中 国作家的心里话!“荷衣说艺斗心兵, 前辈须眉照座清。收拾遗闻归一派, 百年终恃小门生。”这是一百八十年前 的清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首。 大家都熟悉他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 拘一格降人才”,其实前一首也很有见 地。他尊崇前辈,奖掖后生, “百年终恃 小门生”,我认为此句放在教育界、教材 界亦妥。希望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出 好教材,办好教育,以明德引领风尚, 用课本培育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图片来源: 人民视觉 一曲经典的《洪湖水浪打浪》早把我的心带向它。 这年夏天,我终于到洪湖岸边。 且不说洪湖之浩瀚,芦苇之伟岸,单说我们为荷而 来的荷叶之团团、荷花之艳丽、荷秆之亭亭…… 一进入莲花源,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 数不清的朵朵盛开的荷花,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宋朝诗人杨万里感叹的只是西湖的 景色,而洪湖这偌大的十里荷花更同样令人赏心悦目, 叹为观止! 伏天的阳光灼热,而这正是荷所需的热量。在灿 烂的阳光照耀下,荷挺起腰杆,撑着绿伞,为我们捧出 明媚的花朵,献上结实的莲蓬。 伏天的风阵阵清凉,而这正给荷展示的机会。一 阵轻风吹过,荷叶千篇一律地向上翻腾,就像舞池的少 女在优美的旋律下舞动着绿裙,腾起一阵阵绿浪;荷花 来回地摇摆着,就像美丽的姑娘摇晃着笑脸,那风声可 是荷花仙子清脆的笑声?至于那莲蓬在荷叶与荷花之 间憨厚地笑着,露岀圆圆的嫩嫩的莲子头。 荷叶是清一色的绿,绿得发亮,而荷花却是五颜 六色、千姿百态。只见红荷灼灼、白荷皎皎、粉荷盈 盈。艳比梅花、娇胜桃花、香于菊花。其高贵品质更 如宋人周敦颐《爱莲说》所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 莲蓬是荷花的果实。初始,荷花把自己包裹得严 严实实,含苞待放。待初开,荷花雌蕊周围挂满金黄色 的须带,初生的莲蓬在数片花瓣簇拥下坐在当中,散生 岀蜂窝状孔洞,逐日膨大,每一孔内生一枚莲子。翠绿 的莲蓬,在内心充满甜蜜的酝酿。高挑的莲秆上,莲蓬 在莲房里,酝酿的是甜蜜的琼浆。几艘小船划在莲湖 当中,人们采摘莲蓬,人面荷花相映红。 我爱荷,爱每一片团团的叶,爱每一朵盛开的花, 爱每一个丰实的蓬。莲花美丽而高贵,莲蓬厚重而质 朴,这不正是人生中孜孜以求的美德吗! 为荷而来 严春芳 春雷“轰隆隆”叩响大地,慵惰一冬的乡野倏地惊 醒,树梢抽芽,池水泛绿,空气甜润润起来,竹笋呢,在 地下肆无忌惮地伸了个懒腰。 “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春 雨 婉 约 起 来 时 ,下 得如烟似雾,蒙蒙湿气洇染了每个角落,竹叶子一忽 儿便青翠欲滴了,绿得逼眼睛。地下的笋娃彻底清 醒,它收到春的信息,不安分了,铆足劲儿想蹿出来; 春雨也会活泼甚至泼辣起来,哗啦啦下个痛快淋漓, 雨点落在竹叶上,“簌簌簌”再渗入土壤。土壤一湿 软,笋娃便开心了,冲破土层毫不费力,省下的力气可 用来长个子。 在浙东的乡野,不但竹林,溪边、地头、堰旁亦随处 有春笋。挖头茬笋如寻宝,脚步轻缓,眼睛探照灯般扫 射。哪里埋伏着笋,经验丰富者凭土壤隆起、裂缝、用 脚踩有松软感等蛛丝马迹便可寻得,轻轻扒开四周的 土,赫然可见笋娃深褐色的小尖脸。 刚冒尖的春笋,鲜嫩清脆,为上品。“清明一尺,谷 雨一丈”,等它以疯狂长势劈里啪啦钻出土层,尖端的 笋箨从深黑渐成绿色,味道便相去甚远了。吃春笋的 时机转瞬即逝,好好抓住才不辜负春天,不辜负这春天 的“菜王”。依时而食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最好回报。 春笋吸足一冬的水分,汲取大地回春的精气,沉甸 甸,鲜灵灵,乡野珍味名副其实。削蔸,去皮,剥壳,露 出圆墩墩白玉似的笋肉,特新鲜的,还泛着滑嫩嫩的 绿。焯水去涩,滚刀切块,水煮,加盐少许,春笋特有的 鲜香弥漫开来,屋子里恍然有了山野的灵秀气息,能让 食者与天地相连。 夹一块,细细咀嚼,脆而嫩,汁水饱满,鲜味笃悠悠 地在舌上流连婉转。白居易在《食笋》诗中写:“置之炊 甑中,与饭同时熟……每日遂加餐,经食不思肉。”他老 人家将笋隔水蒸熟即食,不添加任何调料,吃久了就连 肉都不想了。原汁原味便能如此轻易地俘虏舌和胃, 这大概是对食物最大的褒奖。 李渔在《闲情偶寄 · 饮馔部》里评笋为菜蔬之冠军, 赞其“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 当用作调和”。笋这东西真的是奇妙,单吃已够让人牵 肠挂肚,还荤素百搭,炒、烧、煮、煨、炖等皆可,可谓“戏 路”宽广,可塑性强。小清新时,爽口清淡,鲜得笃定而 优雅:凉拌春笋,雪里蕻春笋,春笋炖排骨……尤其腌 笃鲜,将咸肉、鲜肉、百叶、竹笋汇于一锅,加入姜片、 葱、料酒等,“咕嘟咕嘟”,不慌不忙地熬上几个小时,鲜 掉人眉毛的一锅即成。肉类酥肥喷香,汤汁浓郁不腻, 春笋则吸收了肉与高汤的精华,油滑脆嫩,鲜味浓厚, 连笋带肉急不可待地送入口,爽脆香美、幼嫩咸鲜尽收 于味蕾。春笋一旦艳丽妖娆起来,亦无可抵挡,别说春 笋三杯鸡、笋块烤肉、春笋烤鱼鲞等,一道油焖春笋便 足以让人倾倒。用葱花爆锅,下笋块炒软,浓油赤酱红 糖一调,白嫩的笋肉被热油逼出焦香,色泽红亮,香嫩 鲜咸,百吃而不腻;当然,偶尔还有气质款,取一种纤细 的春笋用盐水煮熟,做成手剥笋,旁边辅以盐水梅豆, 名为“青梅竹马”。这意象之美,这细节的趣味,味道如 何,倒不重要了。 乡野春笋鲜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 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年轻人,面对极 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 披星戴月,前赴后继,这是文物工作者保护 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而我也 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 年的美“厮守”下去。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Feb-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厮守,一眼千年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9-04/10/20/rmrb...学子面对课本,本身认知是题中 应有之意,从孔夫子时代到今天,课本 的首要任务是启愚蒙开混沌,从教育

副刊副刊 2019年 4月 10日 星期三20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号 电子信箱: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元 零售每份 1.80元 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号

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

那时我第一眼见到敦煌,黄昏古朴

庄严的莫高窟。远方铁马风铃的铮鸣,

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耳语,

窥见了她跨越千年的美。

1962 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当时

满脑子都是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名

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等,敦煌

就是神话的延续,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

物啊!我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跑进石

窟,感叹到只剩下几个词的重复使用,所

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平淡无奇,简直失

色了,满心满脑只有:“哎呀,太好了,太

美了!”

虽然说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

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蹿下

跳的老鼠后来想起仍叫人心有余悸。到

处都是土,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没满我

就生病提前返校了,也没想着再回去。

没想到,可能就是注定厮守的缘分,一年

后我又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

煌研究院的前身)。说没有犹豫惶惑,那

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

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

的戈壁滩和稀稀疏疏的骆驼草。洞外面

很破烂,里面很黑,没有门,没有楼梯,就

用树干插上树枝的“蜈蚣梯”爬进洞。爬

上去后,还得用“蜈蚣梯”这么爬下来,很

可怕。我父母自然也是不乐意的,父亲

甚至还给我写了封信,让我转交学校领

导,给我换个工作地方。但是那个时候

哪里肯这样做,新中国建立十多年,报效

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

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

值观。

一开始,在这般庞大深邃的敦煌面

前,我是羞怯的,恍若相见初恋一般的惶

惑不安,一阵子相处后,慢慢地小心翼翼

地把敦煌当做了“意中人”。

文物界的人,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

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能守护

敦煌,我太知足了。灿烂的阳光,照耀在

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

烁夺目。整个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

比、藏满珠宝玉翠的宝库。这样动人可

爱的“意中人”,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能舍得离开呢?我

的爱好和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

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学校的好同学,

理解我,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他毅然放

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

作,来到敦煌,来到我的身边。从此,我

们俩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

煌。老彭热诚地投身到敦煌学研究行

列,直到生命的最后。

后 来 西 部 大 开 发 ,旅 游 大 发 展 。

1999 年开始,来敦煌欣赏壁画的人愈发

多了,我一半是高兴,另一半又担忧。我

把洞窟当意中人,游客数量的剧增有可

能让洞窟的容颜不可逆地逝去,壁画渐

渐模糊,颜色也慢慢褪去。

有一天太阳升起,阳光普照敦煌,风

沙围绕中的莫高窟依旧是安静从容,仰

望之间,我莫名觉得心疼:静静沉睡一千

年,她的美丽、她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

的岁月里无人可识,而现在,过量美的惊

羡者却又会让她脆弱衰老。那些没有留

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用着坚

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一代又一代,连

续坚持一千年。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

撼,绝不应该只是我们看到的惊艳壁画

和彩塑,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就算有

一天她衰老了,这种力量不应消失,我一

定要让她活下来。

煌,繁盛也!

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她

们永久保留的时候,我立即向甘肃省、国

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字化工

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特别重视莫高

窟的保护。上世纪 60 年代国家经济刚

刚恢复,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一百多万

元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后来国家更

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

字化的实验。现在敦煌已经有一百多个

洞窟实现了数字化——壁画的数字化、

洞窟 3D 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三十个

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

现了全球共享。

我想和敦煌“厮守”下去不是梦想,

这真真切切成为现实!

敦煌艺术入门不难,她是一个多学

科交叉的人文学科,汇合交融了太多的

文化元素,历史的多元、文化的多元、创

作 技 法 的 多 元 ,可 谓 大 气 魄 、大 胸 怀 。

在改革开放之前,研究所关于敦煌学的

研 究 也 在 进 行 ,但 更 多 的 是 壁 画 的 临

摹。如果说到真正的研究工作,是在改

革开放之后,科研的氛围变好了,文化

交 流 更 加 频 繁 了 ,正 如 一 位 哲 人 的 说

法:“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没有墙围着,

窗子没有东西堵着,愿各国的文化之风

自由地吹拂着它。但是我不会被任何

风所吹倒。”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敦煌

学研究的春天。

我很喜欢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窗的卧

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都忍不住

想走进这个洞窟,瞬间忘却许多烦恼。

有时候,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

命了。

我脑海里常想着季羡林先生的诗,

“我真想长期留在这里,

永远留在这里。

真好像在茫茫的人世间奔波了六十

多年,

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归宿。”

我还想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

代又一代有志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

对苍茫戈壁的寂寞,披星戴月,前赴后

继,这是文物工作者保护和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

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

(作者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厮守厮守,,一眼千年一眼千年樊锦诗樊锦诗

不久前云南举办一次以小学课本

为研讨内容的会议,邀我参加,我欣然

应允。原因有二,云南是我青春寄宿

地,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的十年间,我

在云南宜良一处叫作“大荒田”的军营

度过,此次行前为云南诸多战友写一

小诗:“曾为十载滇云客,梦中常回旧

军营。沧桑岁月人未老,最忆浓浓战

友 情 。”此 番 故 地 重 游 ,内 心 自 然 欣

喜。其二是此次研讨内容是小学课

本,更切中我的心意。

我感念小学语文课本,那是我文

学初心的萌生地。

小学语文课本,常是文学种子生

根发芽的土壤。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

五〇后背景的作家而言。它不肥沃,

但足够一个热爱文学或者写作的孩子

扎下灵感与热爱的根须;它不深厚和

宽广,但足够开拓一个文学幼童稚嫩

的视野;它有那个特定年代的体现,譬

如我就曾吃力地背诵过课本中的“农

业八字宪法”,至今印象鲜明,可以毫

不费力地脱口而出:“土、肥、水、种、

密、保、管、工。”

我不知道农业生产上这八字如今

还好不好使,但至少当时让我这样一

个刚上学的小学生花了不少苦功。背

诵需要记忆,记忆依靠理解和领会,可

我当时实在理解不了其中的奥秘,这

本应是从事农业工作人员的专业,不

知为何闯入小学生语文课本。这让当

时二年级的我背得焦头烂额,还因错

了一两个字而被老师批评得垂头丧

气。于是我决心发愤图强,进行强迫

记忆,结果便是直至今天,我依然能条

件反射般背出这些内容。

有些人觉得小学语文课本作为基

础性、通识性文本,主要承担的是认字

识文的价值。这是片面的看法。从我

自身的学习经历、后来的创作经历看,

我认为文学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价值

至少有如下几种:认知价值、审美价

值、拓展价值和浸润价值。

学子面对课本,本身认知是题中

应有之意,从孔夫子时代到今天,课本

的首要任务是启愚蒙开混沌,从教育

学到心理学都对此有专门论述,语文

课本的认知价值无需多论。

语文课本上大多数的课文都出自

名家名著,我记得郭沫若先生的《天上

的街市》是如何让我惊艳神往,也记得

贺敬之先生的《桂林山水歌》又如何让

一个北方草原的孩子对南国山水充满

憧憬,更妙的是杨朔先生的《荔枝蜜》

色香味俱全的文笔,让人口水长流,他

所引用苏东坡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又如何令人惊诧莫

名,特别是一个“啖”字,既不是吃,也

不是咬,更不是嚼或吞,古趣横生,发

人深省!“啖”,在宋是通用语,到今天

已成语言化石,一粒硬邦邦却韵味十

足的化石,触发人诸多联想。

是小学语文课本让我知道了新诗

与旧诗,知道了押韵在语言中的妙不

可言的趣味,也知道了魏巍《谁是最可

爱的人》中把炒面和雪一起吞服的人

的伟大,知道了罗盛教、刘胡兰、黄继

光,知道了小英雄雨来和王二小,知道

了“鸡毛信”与“狼牙山五壮士”,这是

幼童审美,也是立志与价值观教育。

小学生大多活动空间狭小,视野

局限于“家庭—学校—家庭”之中,小

学语文课本的教材内容应负有开拓孩

子视野、拓展认知空间的责任,科幻、

科普及相关的课文,如《我们的土壤妈

妈》(高士其)就起到了很好的丰富知

识、拓展视野的作用。记得还有赵树

理先生的《手》,写一个山西农民的手:

粗短,有力,布满老茧,随便在土里一

抓,便是一把干柴……细节栩栩如生,

人物个性鲜明,文中充满一个知识分

子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传奇性中见平

凡与真诚。

而尤为重要的,是浸润价值。它

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诲,是

言传身教的深切表达,是大音希声、大

象无形的传递和承继。要做到这一

点,语文课本固然重要,同样重要的是

授业执教者的修养、素养和教养应与

语文课本熔铸一体,方可达到“浸润”

孩子身心的作用。所以一堂语文课,

如果课文好而老师理解不到位,讲得

不好,肯定是不成功;相反,如果课文

平平而语文老师理解充沛、发挥超长,

则是学生的幸事。这一点至关重要。

好老师,好课文,好好相辅,语文

课很可能成为一个孩子萌生文学初心

的沃土,未来作家的始发地。这是一

个有幸有作品进入小学语文课本的中

国作家的心里话!“荷衣说艺斗心兵,

前辈须眉照座清。收拾遗闻归一派,

百年终恃小门生。”这是一百八十年前

的清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首。

大家都熟悉他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

拘一格降人才”,其实前一首也很有见

地。他尊崇前辈,奖掖后生,“百年终恃

小门生”,我认为此句放在教育界、教材

界亦妥。希望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出

好教材,办好教育,以明德引领风尚,

用课本培育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课本里的文学初心

高洪波

一曲经典的《洪湖水浪打浪》早把我的心带向它。

这年夏天,我终于到洪湖岸边。

且不说洪湖之浩瀚,芦苇之伟岸,单说我们为荷而

来的荷叶之团团、荷花之艳丽、荷秆之亭亭……

一进入莲花源,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

数不清的朵朵盛开的荷花,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宋朝诗人杨万里感叹的只是西湖的

景色,而洪湖这偌大的十里荷花更同样令人赏心悦目,

叹为观止!

伏天的阳光灼热,而这正是荷所需的热量。在灿

烂的阳光照耀下,荷挺起腰杆,撑着绿伞,为我们捧出

明媚的花朵,献上结实的莲蓬。

伏天的风阵阵清凉,而这正给荷展示的机会。一

阵轻风吹过,荷叶千篇一律地向上翻腾,就像舞池的少

女在优美的旋律下舞动着绿裙,腾起一阵阵绿浪;荷花

来回地摇摆着,就像美丽的姑娘摇晃着笑脸,那风声可

是荷花仙子清脆的笑声?至于那莲蓬在荷叶与荷花之

间憨厚地笑着,露岀圆圆的嫩嫩的莲子头。

荷叶是清一色的绿,绿得发亮,而荷花却是五颜

六 色 、千 姿 百 态 。 只 见 红 荷 灼 灼 、白 荷 皎 皎 、粉 荷 盈

盈。艳比梅花、娇胜桃花、香于菊花。其高贵品质更

如宋人周敦颐《爱莲说》所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

莲蓬是荷花的果实。初始,荷花把自己包裹得严

严实实,含苞待放。待初开,荷花雌蕊周围挂满金黄色

的须带,初生的莲蓬在数片花瓣簇拥下坐在当中,散生

岀蜂窝状孔洞,逐日膨大,每一孔内生一枚莲子。翠绿

的莲蓬,在内心充满甜蜜的酝酿。高挑的莲秆上,莲蓬

在莲房里,酝酿的是甜蜜的琼浆。几艘小船划在莲湖

当中,人们采摘莲蓬,人面荷花相映红。

我爱荷,爱每一片团团的叶,爱每一朵盛开的花,

爱每一个丰实的蓬。莲花美丽而高贵,莲蓬厚重而质

朴,这不正是人生中孜孜以求的美德吗!

为荷而来严春芳

春雷“轰隆隆”叩响大地,慵惰一冬的乡野倏地惊

醒,树梢抽芽,池水泛绿,空气甜润润起来,竹笋呢,在

地下肆无忌惮地伸了个懒腰。

“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春雨婉约起来时,下

得如烟似雾,蒙蒙湿气洇染了每个角落,竹叶子一忽

儿 便 青 翠 欲 滴 了 ,绿 得 逼 眼 睛 。 地 下 的 笋 娃 彻 底 清

醒,它收到春的信息,不安分了,铆足劲儿想蹿出来;

春雨也会活泼甚至泼辣起来,哗啦啦下个痛快淋漓,

雨 点 落 在 竹 叶 上 ,“簌 簌 簌 ”再 渗 入 土 壤 。 土 壤 一 湿

软,笋娃便开心了,冲破土层毫不费力,省下的力气可

用来长个子。

在浙东的乡野,不但竹林,溪边、地头、堰旁亦随处

有春笋。挖头茬笋如寻宝,脚步轻缓,眼睛探照灯般扫

射。哪里埋伏着笋,经验丰富者凭土壤隆起、裂缝、用

脚踩有松软感等蛛丝马迹便可寻得,轻轻扒开四周的

土,赫然可见笋娃深褐色的小尖脸。

刚冒尖的春笋,鲜嫩清脆,为上品。“清明一尺,谷

雨一丈”,等它以疯狂长势劈里啪啦钻出土层,尖端的

笋箨从深黑渐成绿色,味道便相去甚远了。吃春笋的

时机转瞬即逝,好好抓住才不辜负春天,不辜负这春天

的“菜王”。依时而食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最好回报。

春笋吸足一冬的水分,汲取大地回春的精气,沉甸

甸,鲜灵灵,乡野珍味名副其实。削蔸,去皮,剥壳,露

出圆墩墩白玉似的笋肉,特新鲜的,还泛着滑嫩嫩的

绿。焯水去涩,滚刀切块,水煮,加盐少许,春笋特有的

鲜香弥漫开来,屋子里恍然有了山野的灵秀气息,能让

食者与天地相连。

夹一块,细细咀嚼,脆而嫩,汁水饱满,鲜味笃悠悠

地在舌上流连婉转。白居易在《食笋》诗中写:“置之炊

甑中,与饭同时熟……每日遂加餐,经食不思肉。”他老

人家将笋隔水蒸熟即食,不添加任何调料,吃久了就连

肉都不想了。原汁原味便能如此轻易地俘虏舌和胃,

这大概是对食物最大的褒奖。

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里评笋为菜蔬之冠军,

赞其“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

当用作调和”。笋这东西真的是奇妙,单吃已够让人牵

肠挂肚,还荤素百搭,炒、烧、煮、煨、炖等皆可,可谓“戏

路”宽广,可塑性强。小清新时,爽口清淡,鲜得笃定而

优雅:凉拌春笋,雪里蕻春笋,春笋炖排骨……尤其腌

笃鲜,将咸肉、鲜肉、百叶、竹笋汇于一锅,加入姜片、

葱、料酒等,“咕嘟咕嘟”,不慌不忙地熬上几个小时,鲜

掉人眉毛的一锅即成。肉类酥肥喷香,汤汁浓郁不腻,

春笋则吸收了肉与高汤的精华,油滑脆嫩,鲜味浓厚,

连笋带肉急不可待地送入口,爽脆香美、幼嫩咸鲜尽收

于味蕾。春笋一旦艳丽妖娆起来,亦无可抵挡,别说春

笋三杯鸡、笋块烤肉、春笋烤鱼鲞等,一道油焖春笋便

足以让人倾倒。用葱花爆锅,下笋块炒软,浓油赤酱红

糖一调,白嫩的笋肉被热油逼出焦香,色泽红亮,香嫩

鲜咸,百吃而不腻;当然,偶尔还有气质款,取一种纤细

的春笋用盐水煮熟,做成手剥笋,旁边辅以盐水梅豆,

名为“青梅竹马”。这意象之美,这细节的趣味,味道如

何,倒不重要了。

乡野春笋鲜虞 燕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

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年轻人,面对极

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

披星戴月,前赴后继,这是文物工作者保护

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而我也

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

年的美“厮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