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literacy

16
引引引引 引引引引 中中中中中中中

Upload: fongyun

Post on 31-May-2015

6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Infoliteracy

引述規則、資訊素養中五級資訊科技

Page 2: Infoliteracy

上回提要﹕不想抄襲,怎麼辦﹖ 在報告末附上「參考書目」,說明所有資料來

在文中引錄的資料後面,加上簡單的提示,顯示其來源

兩者要一起做,才不會遺漏

Page 3: Infoliteracy

書籍

文中引述﹕ ( 第一種方式 ) 牛頭角不是養牛的地方,而是位於九龍灣和觀塘灣之間

的海角。因為突出形狀像一個牛頭,故得名「牛頭角」。 ( 陳志華、黃家樑, 1999)

文末參考書目﹕ 陳志華、黃家樑﹕簡明香港歷史。香港﹕明報, 1998

。第 114 頁。 ( 格式﹕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引用的頁數。 ) 如果作者多於兩人,只列首名,如「陳志華等」

Page 4: Infoliteracy

雜誌 /期刊 文中引述﹕ ( 第二種方式 )

張楚勇 (2010) 認為,泛民一分為二更有助於選民利用選票監督泛民議員。

文末參考書目﹕ 張楚勇﹕香港議會三分天下—政改後的政治格局。

明報月刊, 2010 年 8 月號﹕第 46-48 頁。 ( 格式﹕作者﹕文章標題。雜誌名稱,出版年

份,期號﹕引用頁數。 )

Page 5: Infoliteracy

報章 文中引述﹕

社工認為讓小朋友融入正常生活,可幫助他們走出悲痛。 ( 明報, 2010 年 8 月 26 日 )

文末參考書目﹕ 心理學家告知綽瑤父母死訊。明報, 2010 年 8 月

26 日。 [ 格式﹕作者 ( 如有 )﹕ 文章標題。報章名稱,

出版日期。 ] ( 新聞報導一般不需要引用記者名字 )

Page 6: Infoliteracy

電視節目 格式﹕節目標題。電視台,播出日期。 例﹕

鏗鏘集—網絡審判團。香港電台, 2010 年 8 月 22日

新聞報道。無線電視, XXXX 年 X 月 X 日 文中引述﹕同報章 ( 電視台,播出日期 )

Page 7: Infoliteracy

網頁 文中引述﹕

本文參考了維基百科 (2010) 有關引述文獻的規則,並利用網絡文章 (elielin , 2008) 設計教學活動。

文末參考書目﹕ elielin 10﹕ 分鐘就懂的抄襲基準講座。 IGT 偵探趣味,

http://elielin.chu.jp/blog/189, 2008 年 3 月 2 日貼出, 2010 年 8 月 26 日瀏覽。

維基百科﹕列明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Wikipedia:列明來源, 2010 年8 月 26 日瀏覽。

[ 格式﹕作者 ( 如有 ) ,文章標題。網站名稱 ( 如有 ),網址,瀏覽日期。 ]

Page 8: Infoliteracy

做個練習吧﹗ 能否正確地填寫習作上的資料來源﹖

Page 9: Infoliteracy

資訊素養 討論﹕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需要甚麼能力﹖

圖片﹕ http://arichlin1.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_28.html

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3/22/SY1003220001.htm

Page 10: Infoliteracy

資訊素養 (2)

簡單而言,因為我們已進入「資訊爆炸」的年代,每個人都需要有效率地搜尋、評價和運用資訊,才可於現代「資訊社會」中立足。(http://en.wikipedia.org/wiki/Information_literacy )

Page 11: Infoliteracy

資訊素養 (3)

除了先前提到的網絡倫理,資訊素養還要求以下的技巧﹕確認所需資訊尋獲資訊評估資訊應用資訊

( 溫雯韻, http://www.hkedcity.net/iclub_files/a/1/119/webpage/project_learning_03/feature/oct03/IL_text.doc)

Page 12: Infoliteracy

確認所需資訊究竟你要找甚麼﹖

提出適當問題切合能力和需要 「觀塘為何叫觀塘」是否恰當的研究問題﹖ 「人能否長生不老」是否恰當的研究問題﹖

確認所需資訊的性質和範圍 性質﹕歷史記載﹖統計數字﹖個人意見﹖…… 範圍﹕班級﹖學校﹖社區﹖香港﹖世界﹖……

你的研究專題呢﹖

Page 13: Infoliteracy

尋獲資訊 知道要找甚麼了,怎樣找﹖

確定資訊來源 閱讀文獻﹖問卷調查﹖訪問﹖

建立搜尋策略 使用搜尋工具 ( 如 google/yahoo/ 維基百科…… )

收集和整理資訊 例如﹕問卷答覆的編碼、訪問錄音……

你的研究專題呢﹖

Page 14: Infoliteracy

評估資訊 資訊到手了,搬字過紙就可以﹖

這是意見還是事實﹖ 資訊是否合時﹖是否準確﹖

留意民意調查的受訪人數和誤差率 少於誤差率的差異,統計學上並無意義

Page 15: Infoliteracy

評估資訊 (2)

來源是否可信﹖誰說的﹖權威性 政府網頁最可信﹖ (.gov)大學夠權威﹖中小學校呢﹖ (.edu) 甚麼團體組織﹖ (.org)公司﹖ (.com) 討論區上流傳的「新聞」﹖

內容是否合理﹖ 要動腦筋去評估還要有足夠的基礎知識

Page 16: Infoliteracy

應用資訊 利用資訊,做自己的東西 ( 新資訊 )

分析和整合資訊 個人反思和批判 得出結論 展示成果

當然,要尊重版權、不可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