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it: 政策选择

48
Making It 工业促发展 第3期 张夏准 多边主义现代 中国正在崛起 小额金融奏效 吗?

Upload: unido

Post on 21-Mar-2016

29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

DESCRIPTION

《Making It: 工业促发展》第三期的主题是工业政策

TRANSCRIPT

Page 1: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工业促发展

第3期 ■张夏准■多边主义现代化■中国正在崛起■小额金融奏效吗?

Page 2: Making It: 政策选择

一本集激励性、批判性

和建设性于一体的全新

季刊杂志。一个讨论和

交流工业与发展交互作

用的平台。

2009年12月,第1期

● 卢旺达要动真格了:总统保罗•卡加梅访谈

● 如何成为一名环保人士:具有全球意义的小城故事,全民环保

首席执行官菲德拉•埃利斯•兰姆金

● “我们必须了解自然启示录”——甘特•鲍利介绍了一种既环保

又可持续的替代商业模式

● 老式计算机—新业务。微软处理电子垃圾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 亚洲绿色工业:与会者访谈

● 热门话题:失去增长,繁荣是否可能也会离我们而去?“绿色

增长”真的有可能吗?

● 政策简报:绿色工业政策;公开碳排放

2010年4月,第2期

● “后哥本哈根时代”——碧安卡•贾格尔呼吁采取紧

急行动,避免气候灾难

● 国际能源机构的田中伸男考虑工业能源的变迁

● “全民能源”——坎德∙云盖拉和里瓦•斯塔瓦关于采

取哪些措施改善能源状况

● 改变孟加拉国的女性企业家

● “阳光普照”——尚德总裁施正荣关于太阳能

● 热门话题:生物燃料的利与弊

● 政策简报:资助可再生能源;上网定价

Page 3: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3

《Making It: 工业促发展》第3期主题是工业政策。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各国政府一心想要推动经

济发展。在对各大银行和汽车制造商施加紧急救助之后,近期大多数经济强国已将公共资金投入到推动制造业的努力当中。

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正如我们许多撰稿人所提到的,即使各方从未真正放弃过工业政策,但也是到现在才再次将工业政策全面提上议程。套用我们的主题文章作者张夏准的话就是,“不再禁止讨论工业政策”。

全世界必须寻求各种政策来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在绿色增长和清洁能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力图应对人口日益增长这一预期情况。我们的一位撰稿人认为,工业政策在世界向能源节约型、低碳发展轨道的过渡中发挥重大作用。

本期《Making It》的标题是“政策抉择”,旨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即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实行工业政策,而是如何实行工业政策。

Making It官网(www.makingitmagazine.net)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互动平台,我们邀请你们——我们的读者——参与此次讨论。我们希望知道你们对这个主题的看法,什么样的工业政策适合你们的国家、社区或企业。

社论

Page 4: Making It: 政策选择

编辑:Charles [email protected]

编辑委员会:Ralf Bredel, TillmannGünther, Sarwar Hobohm, KazukiKitaoka, Ole Lundby (chair), CormacO’Reilly

网站与外联:Lauren Brassaw

封面插图:Paresh Nath

设计:Smith+Bell, UK –www.smithplusbell.com

感谢Donna Coleman的协助

中文版由中国《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资助印刷

在线阅读并参与关于工业促发展的讨论,请登录www.makingitmagazine.net

如若订阅本刊,请将姓名和地址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Making it:工业促发展》杂志由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工发组织)出版地址:奥地利维也纳维也纳国际中心1400号邮政信箱:300电话:(+43-1) 26026-0, 传真:(+43-1) 26926-69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版权归2010年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所有

未经编辑事先许可,不得使用或转载本刊的任何内容

ISSN 2076-8508

目录

全球论坛6读者来信8从蒸汽机到人本意识 —埃弗雷多•斯菲尔-尤尼斯认为世界需要一场新的工业革命10热门话题—阿尼斯•乔杜里提出疑问:小额金融真的是减少贫穷的有效工具吗?

14商业事项—新闻、趋势和事件

专栏16变化之中的工业政策氛围 —威尔弗莱德•吕特肯霍斯特关于向资源节约型、低碳发展轨道的过渡

22主题专栏促进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辩论 —张夏准支持认可“工业政策能够奏效,至少在某些时候能够奏效”的观点,并支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思考如何让工业政策更加奏效。

MakingIt工业促发展

本出版物所使用的名称和材料的编

写方式,并不意味着联合国工业发

展组织秘书处对任何国家、领土、

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

或者对其边界或界线的划分,或者

其经济制度或发展程度,表示任何

意见。“发达”、“工业化”和“

发展中”等名称旨在统计方便,并

不一定是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在发展

进程中到达阶段做出的判断。所提

及的公司名称或商品不构成工发组

织对它们的认可。署名作者,包括

作为工发组织工作人员的作者,对

其文章所载的观点、统计数据和估

计数负责,它们不反映工发组织的

观点,也不代表工发组织的认可。

本文件未经联合国正式编辑。

MakingIt4

32

经济政策的政治色彩 —贾亚提•戈什关于国家参与经济活动

20

Page 5: Making It: 政策选择

第三期 2011年9月出版

(英文原版于2010年7月出版)

30国际合作对国家繁荣至关重要 —德博拉•文斯-史密斯希望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建立积极的全球伙伴关系32为多极世界实现多边主义现代化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立克认为通过一个灵活的网络将各国、公司、个人和非政府组织联系在一起34国家特写:中国经济的惊人崛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访谈录38反思减贫 —乔莫•夸梅•孙达拉姆认为政府需要起到推动作用

40绿化墨西哥经济—墨西哥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部长胡安•拉法埃尔•埃尔维拉•克萨达接受本刊采访

政策简报42揭露研究结果43私营部门与发展44天使资本的力量

46末篇 —米歇尔•西迪贝关于艾滋病-工作场所问题

38

40

MakingIt 5

34

16

Page 6: Making It: 政策选择

读者来信

MakingIt6

全民能源

“可再生能源备选方案”与“全民能源”这两篇文章(本刊第2期)不仅鼓舞人心,而且发人深思。在我对这些主题开展学术研究时(特别关注多米尼加共和国),我发现上述两篇文章从许多方面加强了我的研究结果。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80%,但只消耗全球30%的商业能源,显而易见,加速获取能源势在必行。

在 多 米 尼 加 共 和国,许多家庭都无法使用能源,私营企业以及政府正在增强可再生能源推广计划的积极性。“可再生能源备选方案”特别瞄准农村家庭。SoluzDominicana是示范企业之一,该企业以按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提供光伏系统。

2007年,多米尼加政府通过一项法律,向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者提供大量激励办法和免税政策。因此,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可再生能源供应前景将十分光明,并且该国所采用的战略可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例。● Isabel Freyer,选自电子邮件

“全民能源”(本刊第2期)的内容十分翔实。印度通过所有利益攸关方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穷人获取能源的模式,可以作为许多非洲国家学习的榜样,尤其是乌干达,该国擅长制定政策,但却无法实施方案。导致政策失败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体制框架不健全、意识缺乏、人力技术资源和资金短缺。● 乌干达坎帕拉能源解决方案项目总监DoreenNamyalo-Kyazze

能源使用与穷人

从向政府献言献策的角度而言,“全民能源”(本刊第2期)是一项不错的建议。但最终,收入几乎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主要事项。除非进行根本性的政治变革,否则,只要人们有能力购买能源,提供使用能源的机会只能成为一项备选方案。穷人仍将无法获取能源。

以南非为例。1994年,选民支持非洲人国民大会是因为后者表示将提供水、医疗保险、教育和电力等基本服务,他们把这些当作服务,而非收入来源。结果怎么样?再以电力为例。长期以来,对国有

电力公司ESKOM的投资始终不足,因而,ESKOM开始提价,该价格超出了穷人的支付能力。如果缴纳不起电费,ESKOM就会切断电源。因此,该国政府没有兑现选举前作出的向百姓提供基本服务的承诺,在其治理之下,使用能源的机会正在减少。

幸好在索韦托等地,有些人并不打算袖手旁观,任由事态发展。索韦托电力危机委员会由一群电工组成,这些人认为免费用电是百姓的权利。当穷人因缴纳不起电费而被停电时,电力危机委员会的电工就会赶过去帮他们接上电源。这些电工每周大约会为40户家庭重新接上电源。而且,当地警方也赞成他们的做法,对此也视而不见。电力危机委员会的一位积极分子表示说:“我们只是把属于百姓的东西还给他们,这并不是什么奢侈品。”

● Ethel Red,选自电子邮件

改革之风

我想祝贺你们出版《Making It》杂志,该杂志清晰易懂,探讨与环境失衡、全球变暖、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寻找替代方案等有关的问题。我们对有关风力发电和仿生学的文章非常感兴趣。环保是一项集体责任,需要在专家、科学家和普通大众之间开展全面对话并达成谅解。

在印度,公司参与模式正在逐渐引发一场革命,引导人们关注非传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努力减少碳足迹。Suzlon能源公司就是此类公司之一,它完全是一家本土公司,过去15年来一直致力于风力发电技术,业已建成大

摄影:

Suzl

on

《Making It》的全球论坛栏目为互动和讨论栏目,我们欢迎读者对本刊所提出的任何

问 题 做 出 回 应 。 投 稿 信 应 该 标 注 “投 稿 ”, 可 发 送 至 电 子 邮 箱 :

[email protected],或邮寄至The Secretary, Making It, Room D2226,

UNIDO, PO Box 300, 1400 Vienna, Austria。(出于篇幅考虑,会对信件/电子邮件

进行编辑)。

全球论坛

Suzlon风力涡轮发电机厂

Page 7: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7

型风力发电厂。由于该公司努力普及这种风力发电,一些造成最严重污染的行业(如水泥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等)正在选择将风力发电作为一个可替代的、清洁的动力来源。该公司在古吉拉特、马哈拉施特拉和喀拉拉等邦占有一席之地。● 印度古尔冈AnjanaUpadhyay

企业家

我很欣赏“梦想成真——一位企业家的观点:墨西哥”这篇网上访谈,因为我不仅了解到一位企业家的生活,还从个人体验出发,了解到在墨西哥生活和工作所不为人知的一面。我认为此类文章有助于为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家提供支持,并让他们发表观点。

此次访谈的范围很广泛,我想了解更多内容,因为显然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企业家取得商业成功,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抑制创业精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政府如何给予企业家帮助,或者是否对他们造成障碍?在通常情况下,墨西哥企业家是否难以获得成功?政府是否极力推行环保政策等等?

● Emile Potolsky,选自电子邮件

微软与绿色和平组织

“老式计算机——新型商业(本刊第1期)”发表了一篇有关微软的文章,该文章引发的讨论仍在持续。绿色和平组织已经在第2期回复了微软来信。在绿色和平组织最近的《绿色电子产品指南》中,微软公司已将关于有毒化学品、回收利用和气候变化的政策在排名中提升了一个名次。

《绿色电子产品指南》对监管要求之外的公司政策和实践进行评价……(微软)已承诺到2010年或在此之前从本公司的硬件产品中去除聚氯乙烯和溴系阻燃剂,到2010年底去除邻苯二甲酸盐。然而,如果要实现这一承诺,微软需要先将产品投放到无溴系阻燃剂的印刷电路板市场。另外,它未能对欧盟修订后的《限制电气电子设备中的有害物质指令》表示支持。具体而言,该指令为进一步限用有害物质,以及立即禁止使用溴系阻燃剂和聚氯乙烯提供一种方法论。

关于电子垃圾方面,

除了向客户提供回收信息和编制回收报告而获得额外好感之外,微软还因参与欧盟联合支持的“个别生产商责任”而受到奖励。● 绿色和平组织

后哥本哈根时代

我想要为贵杂志(本刊第2期)刊登BiancaJagger的精彩文章“后哥本哈根时代”鼓掌喝彩。她说得完全正确——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首脑会议以一种不体面的妥协方式落下帷幕。会议结果是一份三页的文件——一份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如何都不会签署的“协定”(不能称其为条约,因为不具备约束力,只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则声明)。这份协定完全没有合法权限或立场——只是对模糊意向的陈述。

在缺少一份对国家产生法律约束力的条约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对跨国公司施加压力呢?

以阿拉斯加北坡基瓦利纳土著因纽皮特(Iñupiat)村民的反应为例,这一村庄因为冰块融化正在陷入海洋之中。从前,冰块是阻挡波浪的屏障,而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冰块正在融化。村民们不愿意乖乖地搬

迁,因此,2008年基瓦利纳向埃克森美孚公司等多家公司提起诉讼。关于向气候变化主要责任方提起争取权利的诉讼方面,基瓦利纳一案无疑是一项重大进展。该诉讼案对9家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14家电力公司和一家煤炭公司提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损害赔偿要求。

他们的指控与《世界人权宣言》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保障的人权相呼应,其中宣称“被告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是促进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对公共权力构成严重且不合理的干涉。”

该指控援引《北极气候影响评估》中的内容,表明被告“密谋设计关于全球变暖的虚假科学讨论,企图欺骗公众。”该诉讼可能已被美国地方法院驳回,但此次发起诉讼的精神值得支持。● 英国曼彻斯特JohnRadford

关于《Making It》所提出问题的更多讨论,请登录杂志官网www.makingitmagazine.net和社交网络Facebook网站。欢迎读者浏览这些网站,参与关于“工业促发展”的在线讨论。

Page 8: Making It: 政策选择

全球论坛

MakingIt8

1760至1850年间在欧洲掀起

的工业革命将农业经济转变为城

市/工业经济,从而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物理技术在促进劳动

生产力、大大提高工业生产和贸

易规模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

用。我们现在了解到,工业革命

在各方面所带来的巨大的人力和

社会挑战,即便工业发展已经在

许多方面有所进步,但在许多国

家仍然存在消极模式。

我们来回顾一下,是工业革

命造成巨大不平等,迫使女性和

儿童低薪长时间地工作,造成没

有基本服务设施(水、污水处理)

的贫民窟,未能提供保护公民的

执法系统。此外,还有无家可归、

教育质量低下、权力侵犯、支离

破碎的社会结构、人口增长、滥

用公共用地、毫无组织移居到城

市等问题。

如今,工业生产的规模和构

成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蒸

汽轮船到最尖端的邮轮和货船;

从福特T型车到环绕地球的太空

船;从致使数百万人丧命的流行

病到可以挽救生命的药物(抗生

素);从一对一的电话到实现一

个交互通讯的世界。然而,尽管

发动机更加先进,机器更加精良,

但工业化的结构模式并未发生真

正的改变,我们看到,工业化对

人类和社会造成的结果几乎是一

样的。

尽管人们尝试让企业承担社

会责任,采用复杂的管理、控制、

财务和营销模式(仅仅提到其中

一些方面),但企业仍然是世界

上最大的污染者,环境破坏的主

要来源,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

主要驱动者。有些企业所拥有的

资产是多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

总值总和的好几倍,而它们的政

治势力也是史无前例的。

现在需要掀起一场新的工业

革命。其本质必须推动我们从蒸

汽机转移到最高水平的人本意

识。企业由人组成,技术由人所

创造,管理也是人类有组织的互

动形式。工业流程是人类与生产

的合作。营销与通信影响人的行

为模式。外在环境和社会影响对

人类和所有生活方式都会产生作

用。所有者、管理者、工作人员、

股东、消费者、交易者……所有

这些都是由人来承担的。因此,

新的工业革命与人息息相关,必

须与人建立深入的相互关系。

如果老工业革命破坏了自然、

招致土著居民的灭绝、剥削工人、

排斥女性和压迫外籍人,那么这

场新的工业革命必须从机制、进

埃弗雷多•斯菲尔-尤尼斯(ChO TAB KhEN ZAMBUlINg)是智利经济学家、精神领袖,也是赞布林改造人类协 会 ( ZAMBUlINgINSTIATUTE FOR hUMANTRANSFORMATION)的创始人兼主席。在2005年创办协会之前,斯菲尔-尤尼斯在世界银行工作了29年,担任总裁高级顾问一职。

从蒸汽机到人本意识

工业化将继续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途径,但是埃弗雷多•斯菲尔-尤尼斯(ALFREDO SFEIR-YOUNIS)认为,世界需要一场新的以人为本的工业革命。

Page 9: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9

全球论坛

程和管理方面在根本上改变这些

模式。

如果核心目的一度只是将少

数几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只是

加强几个政府的势力,只是提高

少数人的生活质量,那么,如今

新的工业革命必须实现幸福与内

在财富的最大化,必须建立最理

想的合作、管理和人际互动模

式,以将集体利益造福所有人;

为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带去最有

品质的生活;赋予人民权力,创

造机会和保障;从而创造一个自

由、公正、富足、和平的世界。

我们处在重大的历史关头,

为获得较高水平的人本意识和凝

聚力,我们必须做出选择。现在

的形势需要掀起一场价值观革

命,放弃经济和金融(竞争、独

立和排斥),信奉集体价值观:

互相依存、相互联系、团结一致、

携手合作、公正、自由、和平、

安全、人权、可持续性、爱、同

情、关心和分享。这些价值观必

须能够自我实现,而工业必须成

为自我实现这些价值观的人类、

制度和政治空间。将来的公司必

须成为制度和组织空间,人类在

这里可获得最高的人本意识、物

质和非物质福利(包括健康和内

心的平静)。目前,城市居民数

量超过农村居民数量,农村活动

的工业特征日益突出,因此,工

业化将继续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

途径。

新工业革命必须按照以下指

导方针进行组织:

尊重所有的生命,不论种族、

肤色、或信仰,尊重全人类,尊

重自然,尊重子孙后代。

新的生态伦理,用于保护、

利用、管理和控制自然资源;保

护和恢复生态小生境和正在枯竭

的生物;恢复生态平衡、完整性、

节奏和声响;采用不破坏环境以

及与地球承载能力相一致的生

产、贸易和消费模式。

人类的自我实现,经济服务

于人类,而非人类服务于经济;

消除绝对贫穷,结束边缘化和排

斥进程;提供体面的工作,这样

工作场所才为所有自我实现形式

提供条件;加强司法体系,保护

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将教

育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重心放在内

在发展和人本意识发展上面。

商业和创业精神,以内心自

我意识为基础,以自然环境和人

文环境为导向;以技术设计和实

施为基础,满足人们的物质和非

物质需求,而非仅仅只是利益驱

动;以技术变革为基础,为人类

内在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以有

益于所有人的管理和企业管理工

具为基础。

零容忍,对战争、冲突和武

器;任何有毒物质;劣质或不安

全的产品;不道德的行为;破坏

社区社会结构的行为采取零容忍

政策。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和加强企

业对绿色标签、企业社会责任、

关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型融资的

赤道原则等方面的关注和承诺,

有积极迹象表明这种工业革命还

是有可能实现的。如果私营企业

没有完全参与建立一个真正可持

续的未来,我们就无法预期人类

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共同命运。■

“我们处在重大的历史关头,为获得较高水平的人本意识和凝聚力,我们必须做出选择。现在的形势需要掀起一场价值观革命……”

Page 10: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10

全球论坛

阿 尼 斯 •乔 杜 里 ( ANIS

CHOWDHURY)是澳大利亚西悉尼大

学的经济学教授。目前,他在联

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经社部)

担任高级经济事务干事。

小额金融这一理念的发起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ohammadYunus)教授认为,格拉米银行每年有5%的客户摆脱贫困。然而,小额信贷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地减少贫穷,在此方面鲜有可靠的估计值。

理论上,如果反事实推理容

易得到验证——一个从小额信贷者

那里借钱的人没有借钱,结果会怎

样?我们就可查明小额金融产生的

影响。早期许多研究将借款人和非

借款人进行比较。但是,如果借款

人比不借钱的人更具有创业精神,

这样的比较就有可能过分夸大小额

信贷的作用。最近有两项研究试图

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克服这个

问题。这两项研究均未发现小额信

贷可以减贫。其中一项研究发现,

小额信贷对印度海得拉巴贫民窟的

健康、教育或妇女决策程度均未产

生任何影响。另外一项研究发现,

菲律宾马尼拉的小额金融对可能处

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没有明显效果,

对于他们的食品质量也没有产生重

大影响。

根据七个发展中国家比较经

验所得到的经验证据(1996年公

布),这组被援引最多的研究结

果同样引起了争论:小额金融无

法让贫困户获益;只有非贫困的

借款人才能利用好小额金融,并

享有相当积极的影响。绝大多数

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实际上在获

得小额贷款之后,与没有获得此

类贷款的人群相比,收入反而在

递减。

没有灵丹妙药这些研究结果意味着,借贷

不过是创收或产出的一个因素而

已。还有其他一些互补性因素,

对于信贷增加成效而言至关重

要。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借款

人是否具有创业技能。大多数穷

人都未受过基本教育,也不具备

理解和管理甚至低水平商业活动

的经验。他们大多不愿承担风

险,通常都害怕失去哪怕拥有的

一点点东西,都在为生存而苦苦

挣扎。大多数杰出的小额金融推

动者,包括尤努斯教授和小额信

贷峰会运动主任山姆•戴利-哈里

斯(Sam Daley-harris),也都

承认小额信贷并非灵丹妙药;想

要成功,还需要其他因素。

有些小额金融机构和非政府

组织似乎了解这种需求,提供培

训,以培养管理和创业才能。然

而,通常关注的都是供应方因

素,这些因素互相补充,以使小

额投资富有成效。对于需求方面

几乎没有给予任何关注。在国内

市场没有扩大的情况下,微型企

业极有可能成为复制物物交换经

济。在市场不景气的极端情况下,

为促进交易而获得贷款可能会让

当事方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因

为他们必须偿还有息贷款,而收

入或收益看不到任何增长。因此,

一项由世界银行赞助的研究(2005

年公布)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该研究对孟加拉国1,800户家庭进

行调查后发现,小额信贷对于借

款人只有微乎其微的改善。例如,

接受小额信贷的女性,所借的每

100塔卡只增长8塔卡的收入。一

小额金融服务奏效吗?

一些著名撰稿人会挑选一个时下颇具争议的话题在专栏中进行讨

论。当所有媒体都在围绕新型在线借贷平台(如Kiva.org)大肆

报道时,现在是时候探讨一下,小额金融真的是减少贫穷的有效

工具吗?

“一年250美元的贷款可使借款人的年收入增加12.50美元,也就是每天大约增加3分!”

热门话题

Page 11: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11

全球论坛

位评论员提到,一年250美元的贷

款可使借款人的年收入增加12.50

美元,也就是每天大约增加3分!

在孟加拉国服装生产快速扩

张的背景下,借款人才有了这种

微薄的收入。如果没有快速扩张

的服装业,究竟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会是一个有趣的反事实推理。

从需求方面的因素来考虑,支持

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贸易和行

业政策则很重要。

对于为数不多的有关减贫货

币政策的调查结果,小额金融倡

导者援引一些受人瞩目的社会进

步,比如孟加拉的婴儿和孕产妇

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这些成就能

否归功于小额金融?远在小额金

融运动发起之前,斯里兰卡在社

会进步方面就有不凡的表现。近

期,印度的安得拉邦在社会发展

指标方面的表现就明显优于印度

其他地区。小额金融似乎在这里

并未起到重要作用。

利率小额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已

经招致猛烈的批评。每年的利率

范围从30%至100%不等。有些人以

持续性为理由来维护这种高利

率;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则无法

吸引追逐利润的银行家进入这个

市场。然而,这种观点削弱了小

额金融比商业银行贷款更划算的

说法。

如果出现较低利率的情况,

通常都是由于隐性补贴。那么,

这就产生了关于补贴的社会机会

成本问题;这笔资金是否有其他

更好的利用价值,比如用于公共

卫生、教育或者支持农业和农村

工业?有些人认为,小额金融与

放贷者提供的贷款相比,条件仍

然没有那么复杂,以此来替小额

金融机构收取利率做辩护。还有

人认为,微型企业的资本回报率

小额金融机构声称,小额贷款的确能够减贫,机构和个人捐赠者以大量捐款做出回应。然而,研究表明,尽管小额金融在危机时刻可能有所帮助,但从长期来看,其货币影响微乎其微。

图片:

Dam

ien G

lez

Page 12: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12

全球论坛

切关注管理和战略方面的“基本

原则”。它们包括维持很低的交

易成本,偿还贷款的时间表符合

借款人的收入和储蓄潜力。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小额金融运动获得发展的原因是

其推动者成功传达了该运动的形

象,比如增强妇女权能,而这与

捐助方遥相呼应。该运动的诞生

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大致处

于同一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末

和80年代初期间。因此,小额金

融方案主要致力于主要捐助方感

兴趣的小企业的推广工作。尽管

捐助方对国有专业金融机构的信

贷津贴十分谨慎,但他们却非常

乐意资助小额金融机构,因为它

们似乎在推动市场经济,而且更

重要的是,它们有助于削弱政府

的作用。

在流动性受到约束的社会,

信贷需求始终存在。所以,只要

获得捐助方资助的小额金融机构

推动信贷供应,就不会缺少借款

人。因此,小额金融急剧扩张。

然而,如果市场本身并未得到迅

速发展,这只会造成债务负担,

或者导致信贷得不到充分利用,

使投资回报面临下行压力。

积极的贡献即使是直言不讳的批评家,

他们也承认在周期性衰退或突如其

来的危机时期,小额金融可帮助穷

人稳定消费。如果这种稳定消费意

味着父母能够送孩子去学校上学,

或者购买基本药物,维持孩子的营

养摄取,那么小额金融就有可能对

生产力产生长期积极影响。

小额金融机构收取高利率仍

然是一个严重问题,现已发现它

们中的大多数不再借钱给过度贫

穷的人。然而,小额金融似乎使

一些农业社会的非正规信贷市场

受到重创,逐渐削弱了债役和高

利贷。因此,小额金融正在产生

一种现代化影响。

更重要的是,通过使信贷市

场“民主化”,小额金融运动也约

束了小额金融机构本身的行为。比

如,在2007年孟加拉国遭遇毁灭性

的飓风“锡德”后不久,有些小额

金融机构的官员就去收款,全国性

报纸对此事做了广泛报道。因此,

小额金融机构立刻采取行动,暂时

停止收回贷款,并提供更加优惠的

贷款条件。

换言之,小额金融的迅速扩

张不仅增强了妇女的权能,而且

增强了所有小额借款人的权能。

此外,还需要注意边做边学产生

的效果。即使微型企业自身劳动

力的影子价格为零,相关的人还

是会从中受益。他们学习了基本

的商业原则,如果幸运的话,再

加上一点帮助,它们也许有可能

生存下来,甚至会有所发展。这

与学徒制有点类似,学徒只拿微

薄的薪水,但作为交换,他们在

的确很高,因此征收高利率是无

可非议的。至于后者,这些研究

如何设算“自己的劳动”成本—

—微型企业所有者花费的时间和

劳动,这一点并不清楚。在以剩

余劳动力为特征的经济中,可将

自己劳动力的影子价格计算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资金成本之

外的全部盈余可被视为利润或资

本回报率。这可能是对微型企业

贷款产生高回报率的最合理的解

释。

理论上,应当为自身劳动力

确定一个“体面”工资或法定最

低工资的价格,以便加强减贫力

度。以低于体面工资方式就业的

人(自我雇佣或其他形式雇佣),

只会加入到“穷忙族”队伍,由

于小额信贷带来的债务负担,甚

至有可能使这些人更加不堪一击。

这或许是对所谓的微型企业“升

级问题”的另一种解释,或者如

同《华尔街日报》所报道的那样,

为什么这么多贷款需要延期偿还

或重新提供资金。

小额金融的扩张如果小额金融的减贫效果如

此值得怀疑,那么我们该如何解

释小额金融运动如此惊人的扩张

呢?文献普查工作者以及对该运

动领导者的访谈均宣称,小额金

融的成功归功于创新的商业做

法,其涉及产品设计与管理,并

有利于环境。同样地,在孟加拉

国和菲律宾对小额金融机构开展

的大量个案研究发现,小额金融

运动取得成功的真正缘由在于密

热门话题

“大肆宣传小额金融的危险在于非正规部门的小企业的需求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Page 13: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13

全球论坛

结论大肆宣传小额金融的危险——

以及对微型企业的关注——在于非

正规行业的小企业的需求可能得不

到应有的关注。这些小企业的业主

兼经营者已经证明自身的商业敏锐

力,但他们会面临诸多限制因素,

从无力进入正规信贷市场,到产品

营销面临困难等。这些企业应得到

支持,易于获得信贷及其他金融服

务,比如保险。新自由主义思潮影

响下的金融行业改革加剧了它们的

交易过程中获得培训。因此,许

多小额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支持和培

训方案,正在做出有用的贡献。小

额金融向失业者和穷人提供一些机

会、希望和自尊。

最后,作为成功的商业冒险,

小额金融机构本身也创造了大量

报酬优厚的职位,应产生巨大的

倍增效应。

这些积极影响无法使用货币

进行衡量,因此,在侧重以收入或

支出衡量贫穷的文献中,这些影响

大都尚未得到承认。

问题,这些改革通过淘汰迎合中小

型企业和农业部门需求的国有专业

金融机构,促进追逐利润的金融机

构的发展。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些改

革本身的局限性,而中小型企业和

农业部门,特别是粮食生产需要国

家支持。从成功的小额金融机构汲

取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可为设计服

务于中小型企业和农业部门的专业

金融机构提供宝贵的投入。

● 上文是经社部第89号工作文件经

编辑的节本。

图片�

Andy Aitchison/In Pictures/Corbis

一群妇女在布基纳法索

首都瓦加杜古小额信贷

项目办公室外聊天

Page 14: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14

■ 过去两年,大多数工

业化国家的工业生产遭

遇严重萎缩。根据联合

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

组织)发行的《2010年

国际工业统计年鉴》,

北美地区的生产萎缩最

为严重,自2007年以来,

产量下降了20%。最不发

达国家的工业增长基本

未受干扰,尤其是非洲

的最不发达国家,2009

儿死亡率。但整个非洲

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为1.6万亿美元,目前

大约相当于巴西或俄罗

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并

且非洲大陆目前是世界

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

区。(《麦肯锡季刊》)

■ 在2009年经济紧缩

2.1%之后,《经济学家》

资料处预计拉丁美洲在

2010年将会稳步复苏,

增长率达到4.1%。积极

的政策刺激措施和中国

距离实现千年发展目

标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五

年,相关方对私营企业在

推动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

切实影响提出了疑问。一

项新的研究对20家知名跨

国企业为影响千年发展目

标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评

估。

根据最重要的一项研

究发现,私营企业在促进

千年发展目标方面所发挥

的作用大于预期:样本组

的联合活动影响了820多

万受益人。研究还表明,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商业机

会能够对千年发展目标产

生积极有效的影响,而私

营企业侧重社区投资的发

展努力也同样有效。从事

商业活动带动就业机会的

产生、价值的创造以及供

应链效应的发生,从而有

助于经济发展和千年发展

目标。最显著的一点是,商

业活动对减贫(千年发展

目标1)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影响减贫目标,第

2、4和5个千年发展目标

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见解强调,在发

展中国家寻求市场机会的

商业案例与促进人类发展

的道德使命的重要结合。

更重要的是,这表明通过

开展商业活动,商业才能

够做出最大贡献,这才是

企业应该能够更加乐意接

受的一点。

——2010年《商业影响报

告》

《经济学家》资料处

以创新方式编制了一份报

告,透过这扇打开的窗

口,可以看到全球女性面

临的经济格局,该报告还

强调哪些国家可提供最多

的机会。

《女性经济机会指标》

尝试对影响女性工作者和

企业家的法律、法规、惯

例和态度进行评价。它使

用26项指标,对影响女性

的各方面的经济和社会价

值链进行评估,从生育力

到退休。通过探讨女性面

临的束缚,该指标指明政

府可以采取的各项措施,

以改善女性机会并提升总

体经济表现。

《经济学家》资料处

的高级经济学家兼该项目

研究负责人雷拉•巴特

(Leila Butt)表示:“在

过去几十年来,各国在妇

女职场平等化方面取得了

长足进展,但太多女性仍

然无法完全行使其经济

权力”。

女性的经济机会不仅

受到国家监管环境的影

响,还受到社会态度和习

趋势

商业对千年发展目标的影响

女性的经济机会

商业事项

年的年度工业增长率维

持在5%以上。(工发组

织)

■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之前,撒哈拉以南非洲

的发展十分迅速,2002

年至2008年期间,年均

增长率达到6%。该地区

正在应对全球经济衰退

的影响,其表现优于世

界上的大多数地区,预

计2010年至2011年期间

的增长率将达到3.8%至

4.5%,增长速度超过拉

丁美洲、欧洲和中亚。据

《麦肯锡季刊》报道,

电信、银行业和零售业

日趋繁荣,建筑业正在

蓬勃发展,私人投资的

流入量也出现暴涨。非

洲50多个经济体中,许

多都面临严重的挑战,

包括贫穷、疾病和高婴

Page 15: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15

需求能够使该地区的商

品出口商带动经济复

苏,并且巴西早在2009

年第二季度就开始从经

济低迷中摆脱出来。然

而,过去六个月,在美

国政策刺激措施的支持

下,这些依赖美国市场

程度较高的国家所开展

的活动已经得到了加

强。在随后的几年,增

长率预计会在4%左右浮

动。这仍然远远低于2004

年至 2007年繁荣时期

5.2%的平均增长率,但

俗的影响。因此,女性参

与正式劳动力的水平远远

低于男性。与同等职位的

男性相比,女性的工资也

比较低,而在技术和金融

等具备高薪潜力的行业,

男性继续占据着主导地

位。

该研究发现,即使是

在有意通过立法帮助女性

的国家,通常情况下执行

力薄弱,机会也有限。然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女

性机会的扩大,态度正在

发生变化。人口停滞或增

长缓慢的国家越来越意识

到女性对于扩充劳动力是

必不可少的。

在113个经济体女性经

济机会的排名中,瑞典、

比利时和挪威位居前茅。

这些国家尤其针对女性开

放劳动力市场,取得高水

平的教育成就,并具备自

由的法律和社会制度。但

该指标也表明了其他一些

方面。中国香港特别行政

区在亚洲地区的表现最

佳,在大多数类别中均跻

身前四分之一。毛里求斯

在非洲国家中排名第一;

在该地区其劳动力政策最

有利于女性。除加拿大和

美国之外,巴西在美洲地

区排名靠前的国家中比智

利和墨西哥略胜一筹。东欧

国家,尤其是保加利亚,

特别权衡了劳动法保护,

但男女退休年龄通常不一

样。突尼斯排在北非首位,

斯里兰卡则位于南亚首

位。

非洲1�毛里求斯2�南非3�突尼斯4�纳米比亚5�埃及

亚洲1�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以色列3�日本4�新加坡5�大韩民国

美洲1�加拿大2�美国3�巴西4�智利5�墨西哥

——《女性经济机会》《经济学家》资料处一个新的试行指标及全球排名情况

图片:Robert Churchill/istock

非洲、亚洲和美洲排名靠前的5个国家

相对于该地区的历史增

长率而言,表现尚属积

极。(《经济学家》资

料处)

■ 预计到2019年,新

型风力系统的资本投资

将从2009年的635亿美

元增至1145亿美元。去

年全球的风力装机达到

创纪录的37,500兆瓦。

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新装

机容量的佼佼者,超

过新装机容量的三分

之一,达到13,000兆

瓦。太阳能光伏(包括组

件、系统组件和设备)将

从2009年的361亿美元

增至2019年的1165亿美

元。2009年,全世界

新安装的设备刚刚超

过70亿瓦,较前5年增

长了7倍。“清洁技术

尖端”(Clean Edge)

公司报告称,太阳能光

伏与风力发电行业目前

在全球范围内所创造的

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分

别为267,562和563,577

个,合计超过830,000

个职位。该报告估计,

到2019年,太阳能和风

力的职位分别将达到

2,178,919和1,122,815

个——合计超过330万

个职位。(清洁技术尖

端公司)

Page 16: Making It: 政策选择

工业政策的回归、复兴、重新发现或恢复得到各方的广泛宣传。这是好消息。但实话实说,工业政策从未退出过舞台。各国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实行工业政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是如此。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以一种不协调、特设、偶尔又是隐秘的方式实施各项政策工具?抑或,这些政策是否以公开方式深植于明确制定和传达的战略之中,而围绕它们,一个国家(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所有利益攸关方)又能够团结一致,携手共进?我们就后一种观念达成一致愿景(我们希望我们的经济去往何方,我们

工业政策在向资源节约型、低碳发展轨道的过渡中发挥重大作用。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区域战略和外地业务司司长威尔弗莱德•吕特肯霍斯 特 ( W I L F R I E DLÜTKENHORST)思考了工业政策产生的影响。

MakingIt16

变化之中的工业政策氛围

Page 17: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17

在越南河内

附近建造工

厂的工人

图片�Andrew Wood/istock

Page 18: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18

又如何到达既定的目的地?),而其又以势不可挡之势被重新提上议程。令人遗憾的是,这场重大全球经济危机才让我们彻底明白,市场无非就是资源分配与效率,但只是通过市场本身在市场内部进行分配,不能解决长期社会目标。

“新工业政策”纵观当前的政策辩论,从许多

方面来看,我们都有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感。经济学家们的有些谈论不过是重提1980年代早已争论过的问题:认可还是质疑经济的比较优势?是设立框架条件还是挑选并促进优胜者?是引导外国投资进入优先行业还是允许投资任意流入?是培养新兴产业还是让全球化成为主导力量?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事实上就所谓的“新工业政策”的主要特点达成广泛一致,除其他事项外,它们是:● 制定框架条件,如宏观经济稳定性,有利的商业环境和贸易开放都是必要的出发点;● 有必要从自主的政府行为转向公私之间的战略性对话;● 应当将焦点从预先设定结果转向确保政策过程无误(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认为工业政策是“发现之旅”);● 我们时常将注意力放在制定奇特的战略上,而忽略有效实施所需的体制能力;● 我们需要摆脱教条式的规定(华盛顿共识),采用实用主义,乐于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接受创新和实验精神(现在有时被称为“北京共识”——这是乔舒亚•库珀(JoshuaCooper Ramo)在2004年创造的一个词);以及● 最后,我们需要保持一份良好的现实主义和谦虚态度。纵观历史,精心制定的工业政策俯拾皆是,但这些工业政策不仅未实现既定目标,而且还受到特殊利益团体的控制。

气候变化:全球市场失灵上述方面都是美好的构想。现

在,气候变化才是打破格局的真正原因:联合国秘书长将其形容为“我

们这个时代的既定趋势”;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爵士形容为“当前世界经历过的最严重的市场失灵”。记得1.01版的政治经济制度吗?市场失灵难道不是政策干预的基本理由之一吗——当然,除非人们认为政策失灵的风险更严重?

我的确认为,只有在自然资源匮乏的背景下明确框定工业政策,它们才能切合实际、有效和可靠。我们必须考虑全球(附带提一下,区域和地方!)的气候变化范围,以免我们到达一个不可逆转的转折点。但经济学家,而且更重要的是决策者开始认识到这一点,尤其在新兴国家,这种现象令人欣慰。以下举例说明:● 在印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与气候有关的因素将会对社会最贫穷的人群造成最猛烈的打击,并有可能致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出现显著减速。该国环境部认为印度是最易受气候变化攻击的国家。一场关于绿色增长与绿色能源的辩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无论是在全球协议之内还是之外。● 中国正在大规模投资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投资超过600亿美元,旨在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和电网基础设施,并将用于新的十年清洁能源计划。据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表示,各种环境污染导致中国每年损失15%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越南,极端的天气状况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对该国一半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构成威胁,严重损害未来的经济发展。越南政府采取对策,将这些关切纳入所有部委的发展计划中。● 最后,巴西重新发现其推动可再生燃料的长期全面政策的“绿色”价值。该政策可回溯到1970年代早期,而乙醇现在已占据该国轻型车辆燃料需求的50%以上。

低碳发展如果我们接受这个前提,即向

资源节约型、低碳发展轨道的过渡刻不容缓,而且工业政策发挥重大作用,那么,言外之意又是什么?

“只有在自然资源匮乏

的背景下明确框定工业

政策,它们才能切合实

际、有效和可靠。”

Page 19: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19

首先,任何工业政策都取决于多重目标,我们需要从这一前提入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始终扎根于赋予其合法性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之中。尽管对气候变化和资源效率的考虑是关键所在,但也必须将其他目标因素包括在内。这些因素包括减贫、粮食与能源安全、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地区与收入不平等、刺激增长与生产力、鼓励创新和创业等等。因此,尤为重要的是引导研究工作探索这些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能源效率、生产力和成本效益之间;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扩大能源使用之间;适应措施、工业布局模式和地区差距之间;二氧化碳减排行动与工业收益性之间具备哪些方面的互补性,又在它们之间做出何种取舍?只有为政策决定奠定有据可依且坚实的基础,不确定性和投机性才不会占优势。

其次,相关方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工业政策的传统重心——推广优先次级行业(无论是纺织、食品加工还是电子业),还需要将贯穿整个行业的节约型技术纳入其中。除其他事项外,这将需要加强努力制定基准,将研发激励办法和创新制度与减轻气候影响的需求相结合,以及为企业提供环保投资所需的金融工具,如风险资本。

第三,相关方必须重新考虑促进投资的各种办法。外国直接投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新技术的重要传递者。在很大程度上,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决定了未来技术态势、工业生产和关系模式、以及对国内企业产生的学习效应。通过运用正确的政策工具,可以将投资逐渐导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在此背景下,针对绿色和清洁投资者(以作为本地企业的示范和外溢效应为目的)的工业园区办法,或者反过来,针对污染工业(促进一些减轻污染的经济行业)的工业园区办法都有可能发挥特殊重要性。

第四,相关方应该承认不同国家群体面临不同的挑战,政策优先事项应当反映这个事实。在最不发达国家,适应性战略通常比减轻需要更为紧迫,能源获取目标可能比能源效率考虑因素更紧要。但同样的理由不能适用于中等收入国家。

现在,相关方需要将成熟行业(尤其是像钢铁、化学等重工业)所取得的能源效率收益视为优先事项,需要广泛认为该收益是唾手可得的成果。当然,为了真正实现这些成果,似乎需要投入信息、意识和激励办法。

最后,普遍存在一些贯穿各部门的挑战,例如“绿色贸易”(如减少整个价值链的碳足迹),特别是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官方发展援助和清洁发展机制等各种机制促进技术转让。最先进的绿色技术往往高科技含量高,而且成本昂贵。谁会为专利技术转让买单?除非国际社会为筹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否则,许多希望“走向绿色”的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面临真正的两难境地。因此,有充足的理由采取全球行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开展国际政策协调工作。

康庄大道工业政策始终面临不确定性的

危险,需要进行评估和判断,并尽量将这些评估和判断运用于预测和制订未来理想的愿景。然而,气候变化和资源匮乏这一全球背景为该问题增添一个新的纬度,全球大灾难将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危险,这为“最严格的气候政策提供了最充分的理由”,正如最近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纽约时报》上所强调的那样。尽管工业是导致该问题的部分原因(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6%),但它也提供了大量机会。如果不开发和传播消耗较少资源、降低碳排放、减轻污染和废物回收利用的新型工业技术,就无解决方案可言。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立框架,鼓励负责任的生产与消费,并最终确定通往繁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如今的工业政策必须面对的挑战。经济增长逐渐脱离环境退化和资源枯竭,这是一条各国通往工业化的康庄大道——拯救我们的星球以及划定新的竞争力领域。■

“除非国际社会为筹资问

题找到解决方案,否则,

许多希望“走向绿色”的

发展中国家可能都会面临

真正的两难境地。”

图片:

Andre

w W

ood/i

stock

Page 20: Making It: 政策选择

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认真考虑

适当的工业政策,原因有几个方面。

当然这些原因之前已经存在(或持

续存在):在某些显性或隐性工业

政策的作用下,发展项目才得以真

正进行下去;静态和动态的规模经

济意味着,“后工业化者”想要生

存下来,就需要在特定活动中制订

实现竞争规模的各种方法;然而在

经济不平等的背景下,投资受到市

场因素的驱动,不采用某些形式的

干预,根本不会带来所需的生产规

模。

但是,目前又新出现一些可能更

加紧迫的原因。这些原因来源于结构

趋势(尤其是比较根本的市场失灵问

题,由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

用造成)和失常趋势(事实上,反周

期性财政政策必然提高政府支出在成

熟和发展中的经济行业中的作用)。

我们目前所认为的不可持续的

生产和消费模式,在比较富裕的国

家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受到发展中

国家的顶礼膜拜。然而,在发展中

国家,数以百万计的公民仍然连体

面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都达不

到,例如电力、交通和通信线路、

卫生、健康、营养和教育等最一般

的基础设施都很糟糕或不足。确保

公民使用这些基础实施,必然需要

增加人均使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并

增加碳排放生产。因此,可持续性

和公平要求富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

富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精英人士

减少对资源的过量使用,通过调整

来增加世界上的穷人对资源的必要

使用。

资源消耗这意味着秉持重新分配理念的财

政及其他经济政策必须以减少全球

与国家一级资源消耗不平等为特定导

向。例如,各国可以对浪费资源的支

出项目处以罚金,通过税收方式资助

必要的社会与发展经费。

我们可以通过“更洁净、更绿

色的生产技术”实现一些必然的转

变,而这显然需要通过积极的工业

政策来推广此类技术。当然,实现

转变也离不开新的需求模式,因为

在旧有的消费模式基础上谈论新型

生产模式已不再明智。相反,我们

必须创造性地思考此类消费本身,

考虑清楚哪些商品和服务是我们社

会更需要的,也更值得拥有的。

这就是为什么目前有必要重视

制定新的方法,以测量真正的进步、

福利和生活质量。量化的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目标仍然是地区决策者的

主导思想,不仅偏离了这些更加重

要的目标,甚至会适得其反。例如,

私有化的城市交通系统导致管理混

乱,环境受到污染,许多私营车辆

涌上街头,堵塞道路,这样做的确

能够比公共交通系统产生更高的国

内生产总值,但后者安全、高效且

负担得起,可缓解车辆堵塞现象,

提供一个宜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战略性思考显而易见,这种转变不能任由

市场力量定夺,因为国际示范效应

和广告力量将继续产生不良的消费

者需求以及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

产。但是,公共社会对市场的干预

并不限于自动应对不断改变的短期

状况,而是确实必须制定计划——

不是制定详尽的计划,破坏管理体

系的名声,而是战略性思考未来社

会的需求与目标。财政与货币政策

以及其他形式的干预必须用来重新

引导实现这些社会目标的消费和生

产方面,通过社会愿景及物质需求

实现这些转变,并重新安排经济生

贾亚提•戈什( h hJayati Ghosh)认为国家参与经

济活动现在势在必行,必须提高此类活动的

民主性和问责性。

经济政策的

政治色彩

MakingIt20

贾亚提•戈什是新德里尼赫鲁大学经济

学教授,国际发展经济学协会执行秘

书。她是印度多家杂志与报纸的专栏作

家,也是印度总理顾问团国家知识委员

会的成员之一。

Page 21: Making It: 政策选择

活,少一点贪婪,多一些可持续性。

国家参与经济活动现在势在必

行,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地提高此类

活动在国家和国际一级的民主性和

问责性。尽管目前正在谈论退出一

揽子刺激方案,但是,大笔公共资

金正在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被继续

用于财政救助和提供财政刺激方

案。如何使用这笔巨额资金,将对

资源分配和获取以及为此纳税的普

通人的生活条件产生巨大意义。因

而,我们有必要设计全球经济结构,

以便更民主地发挥职能。而且更重

要的是,世界各国在制定和实施经

济政策时,更乐于接受大多数公民

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民主化政策如何能够实现这一方面?换言

之,工业政策及普通意义上的宏观

经济政策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民主

化?诚然,不同的经济体和社会将

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机制,但还是

可以列明一些普遍原则。

第一,必须摒弃一种凌驾于政

治需求之上且隶属技术专家治国论

范畴的经济政策。有些经济政策也

与收入与资产分配有关,必然与政

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

并且必须全面解释清楚特定政策产

生的所有影响。

第二,这意味着各国必须在真

正参与的基础上制定经济政策,而

不是采取自上而下的集权方式,象

征性地与所谓的“利益攸关方”开

展若干次“协商”。这不是过分简

单地呼吁权力下放,尽管权力下放

已经成为时下国际捐助界的热门话

题。与此相反,将提供公共服务的

权力进行下放,在能够使公民加强

控制的同时,也必须结合更加微妙

和复杂的中央控制形式,控制重要

的宏观经济决策。经济战略的性质

应当由国家选举机构,而不是像布

雷顿森林机构和跨国公司那样的国

外机构和不负任何责任的机构来决

定。另外,平衡不同地区和社会阶

层的需求和利益,确保创造待遇优

厚和具有生产力的就业机会应优先

于纯粹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第三,那些对国家政策施加过

度影响并从国家获得过多利益的非

国家行为者——例如大公司或大型

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更加明确的

方式接受公共问责。以20多年前印

度博帕尔煤气泄漏事故与今年的墨

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为例,非国家

行为者接受公共问责必定包括对环

境破坏承担责任。当然,这也应当

意味着,那些接受公开和暗中资助

的公司必须从更广泛的社会利益方

面发挥作用,如预防过度波动、关

注地区平衡和创造就业等社会目

标,为消费者确保质量等。

最后,必须扩大社会经济目标,

应从执着于收入增长和利润转向创

造体面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条件而

不仅仅只是物质积累;确保所有公

民的安全、安保及发言权;鼓励人

人创新。因此,简而言之,新工业

政策不只与工业有关,而必须与创

造人类自由息息相关。■

“工业政策及普通意义上

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才能

真正实现民主化?”

MakingIt 21

图片�

Csuka LÆszló/istock

Page 22: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22

Page 23: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23

促进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辩论

张夏准在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经济

学。他写有几部有影响力的政策

著作,包括《富国陷阱:发达国

家为何踢开梯子——历史视角下的

发展战略》,并担任世界银行、亚

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及乐

施会的顾问。张夏准于2005年因

“拓展经济思想前沿”获列昂捷

夫经济学奖。

随着传统政策日益受到质疑,富国的双重标准遭到暴露,人们不再禁止讨论工业政策。张夏准支持认可“工业政策能够奏效,至少在某些时候能够奏效”的观点,并支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思考如何让工业政策更加奏效。

Page 24: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24

过去30年来,工业政策——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选

择性工业政策,即政府根据不同工业部门采取不同的干

预手段——已经远离主流政策议程。在新自由主义诞生

地的英语发达国家,相关方指责工业政策误入歧途,由

“挑选优胜者”变成“挑选失败者”。随着世界银行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在学术和政治上转向新

自由主义,通过贸易自由化、私有化以及放松对国内商

业活动和外国直接投资的管制(即公认的华盛顿共识政

策),相关方通过结构调整方案瓦解了现行工业政策。

日本和其他东亚经济体的崛起,迫使对1980年代末期和

1990年代中期的工业政策展开争论,但即使那时,也只

是草率地认为,这种工业政策仅仅在东亚国家独特的政

治和文化条件下才会奏效,如这些国家的官僚制度特别

强大。1990年代中期爆发的日本金融泡沫和1997年亚洲

金融危机,东亚经济体遭遇困境,工业政策被指责为导

致这些国家经济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并且被宣布

已经失效。

然而,在那些忠实执行传统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和转

型经济体,经济问题持续存在,如收入不平等,经济危

机反复出现,尤其是增长减速(有时甚至崩溃),这严

重损害了华盛顿共识的声誉。在21世纪初期,即使是华

盛顿共识的主要支持者们,也开始调整他们的立场,尽

管并没有改变基本立场。另外有些人已经讨论后华盛顿

共识,但并未对该词的真正含义达成一致意见。

即使放弃自由市场正统思想,相关方仍然继续排斥

选择性工业政策以及所有相关的政策措施,例如关税保

护、补助金、外国投资管制、国有制的工业和金融公司。

许多批评自由市场正统思想的人士拒绝接受选择性工业

政策,并认为,若有理由推行工业政策,它也应当具有

“普遍”性质,不会对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等各个行

业做出区别对待。许多人仍然排斥选择性工业政策。

然而,趋势最终发生了转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进一步地暴露了自由市场正统思想的局限性。在此之

前,许多人认为传统政策在富国,尤其在这些政策的诞

生地英美国家奏效。批评人士认为,问题在于强加于发

展中国家的这些政策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但2008年经

济危机表明,这些政策同样也并不适合富国。经济危机

不仅发生在英美,而且也发生在极度积极奉行以金融自

由化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战略的较小规模的经济体(爱

尔兰、冰岛、迪拜、拉脱维亚等国),因此,人们的观

点发生转变。正如英国前商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勋爵曾

风趣地表示,需要增加“实在工程”,减少“金融工程”,

并认为选择性工业政策在该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采用双重标准,一方面建议发

展中国家不要采用积极的工业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各

种措施,比如美国政府对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

公司的财政救助,其他发达国家为汽车及其他行业提供

的补助金。

当然,所有这些方面——质疑传统政策和暴露富国

双重标准——是否会带来工业政策的复苏,目前下结论

还为时尚早。但无可否认的是,关于工业政策的辩论发

生了变化。不再禁止讨论工业政策。各方甚至包括批评

家和怀疑论者都公开承认,关于工业政策灭亡的声明可

“正如英国前商务大臣

彼得•曼德尔森勋爵曾风

趣地表示,需要增加“实

在工程”,减少“金融

工程”,并认为选择性

工业政策在该进程中发

挥重要作用。”

Page 25: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25

能还不成熟。人们日益认识到,至少有些经济体需要重

新平衡它们的经济,远离过度膨胀的金融行业,而这可

能需要采取积极的工业政策。随着富国双重标准的暴

露,发展中国家将更容易为自己的工业政策作辩护,抵

制来自捐助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批评。这些方面有可

能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演变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其他

要素。

理解工业政策工业政策是个备受争议的概念,以至于它都没有统

一的定义,但大多数人将它视为“定向性工业政策”或

“选择性工业政策”。在这个意义上,工业政策通常与

东亚经济体(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创造

“奇迹”的年代——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有联系。

在工业政策辩论的早期——1970年代末期与1980年

代早期——有人否认它的存在,理由是东亚国家并没有

为补助金投入巨额资金。但随后情况表明,东亚国家的

工业政策远非只是向国际上没有竞争力、以国内市场为

导向的行业发放关税和补助金,其政策工具的范围非常

广泛,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出口补助;规模经济的保障

政策;限制“过度竞争”的政策;技术进口条例;外国

直接投资规定;国家提供和/或资助研究和开发(研发)

及员工培训。

而且,工业政策不是只局限于20世纪末期东亚国家

采用的一项惯例。

第一,在20世纪末期,许多欧洲国家也具有成功的

工业政策经验(奥利地、芬兰、法国和挪威等国的国家

工业政策;德国和意大利的地区工业政策)。即使美国

也通过联邦研发方案实施了大量“隐性”工业政策。尽

管美国打着自由市场的口号,但谈到研发经费,美国政

府表现出的干预主义超过它的对手。在二战后的各个时

期,联邦政府在整个研发资金中的份额达到40-65%,相

比之下,日本和韩国约为20%,比利时、芬兰、德国和瑞

典也不足40%。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国际技术领域占领

先地位的大多数行业,也是通过军事方案(如计算机、

半导体、飞机)和卫生项目(如药品、生物技术)接受

政府重大研发资助的行业。

第二,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现如今已

经成为富国,所有这些国家在当时都曾实行过保护主义,

通过补助金、公有制、外国直接投资条例和有意不严格

要求的知识产权制度贯彻工业政策。例如,在大多数人

认为的自由贸易的发源地英美两国,它们在奋力追赶对

手的那段时期正是世界上保护主义最严重的国家(分别

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

期)。法国、奥地利、芬兰、挪威、新加坡和台湾在二

战结束之后广泛推行国有制企业。美国、日本、韩国、

台湾和芬兰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接受方时,对这种投资

的管制非常严格。荷兰和瑞士这两个国家(几乎)实行

了自由贸易,但各自直到1912年和1907年才推出专利法

(理由是专利作为人为制造的垄断商品,不符合自由贸

易的原则)。

第三,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进口

“尽管美国打着自由市

场的口号,但谈到研发

经费,美国政府表现出

的干预主义超过它的对

手。”

Page 26: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26

替代工业化时期比较积极地奉行工业政策,与流行的说法

相反,它们的表现并不差劲。实际上,在此期间它们的发

展速度远远超过“帝国主义统治时期”,当时通过殖民统

治或“不平等条约”(剥夺了它们的关税自主权),它们

被迫采用自由贸易和自由放任的工业政策。在殖民统治

或不平等条约之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萎缩,

至多也是发展乏力。这些国家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的

增长表现,优于近期采用较少工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时

期。例如,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拉丁美洲和撒哈拉

以南非洲的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分别为3.1%和1.6%。在

1980至2009年期间,这些增长率降至1.1%和0.2%。

单独来看,上述这些证据以及早些时候我们讨论的

东亚经验并不能证明什么。然而,综合来看,它们为工

业政策的怀疑论者提出了一些难题。如果20世纪末期采

取工业政策的地区并不限于东亚,那么就难以借助特定

地区和特定时期的“非工业政策力量”低估工业政策在

东亚的作用。即使许多国家都未能成功实施工业政策,

但在当前的富国之中,鲜有哪个国家不是依靠工业政策

走上强国之路的,面对这一事实,我们不禁要问,良好

的工业政策是否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尽管不是充分

条件。纵观所有这些事实,我们必然想知道,既然工业

政策如此糟糕,那么为何各国在执行强劲的工业政策的

时期,恰巧也是经济增长最迅速的时期呢?18世纪中期

至19世纪中期的英国;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美国、

德国和瑞典;20世纪末期的东亚、法国、芬兰、挪威和

奥地利;以及今天的中国。

如何使工业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尽管工业政策的经验证据之多实际上超出大多数人

的想象,且更加确凿,但辩论仍将继续激烈进行下去,

也许永远都不会有定论。然而,好的一面是,我们总之

不需要通过绝对的“证据”去证明它的价值,为的是让

辩论继续进行下去。只要我们一致认为工业政策能够奏

效,至少在某些时候能够奏效,在这个程度上,我们仍

然可以开展富有成效的辩论,讨论如何使它发挥更大的

作用。

定向性-选择性工业政策与普遍性工业政策

许多人认为,工业政策应当是“一般性”(或“功

能性”),而非“选择性”(或“行业性”),它应当

提供教育、研发和基础设施,使所有行业平等受益,而

不是试图“挑选优胜者。”

这种观点存在一个问题,即在一个资源匮乏的世界,

没有一项真正的普遍性工业政策能够对各行业产生相等

的影响。研发补助支持研发密集型行业;基础设施投资

具有明确的地方性;而且我们也无法培养对所有行业都

同样有用的工程师。

现在,如果设定目标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至少

可以说目标性不太强的政策是不是更加理想?令人遗憾

的是情况并非如此,设定目标也存在优缺点问题。就社

会政策而言,许多人确实认为,政策的目标性愈强,它

也就越理想。与其争论是否应该设定目标,我们还不如

“既然工业政策如此糟

糕,那么为何各国在执

行强劲的工业政策的时

期,恰巧也是经济增长

最迅速的时期呢?”

Page 27: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27

讨论如何针对不同的政策类型设定最理想的目标。

政府能否“跑赢市场”?

政府的信息及能力有限,因此无法“跑赢市场”,

这是反对工业政策的经典论调。但纵观历史,政府官员

做出公开背离市场信号的决定,结果却缔造出一批最成

功的企业,此种案例相当多(例如:日本汽车工业、韩

国钢铁制造商浦项制铁集团、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Embraer)。

此外,为了诠释这些成功的案例,我们无需假设政

府官员是无所不知的,甚至也无需假设他们比资本家更

聪明。在政府的“超一流”决定中,许多(尽管不是全

部)决定都是因为政府官员站在国家及长期立场而不是

行业及短期立场之上看待事情。

我们不应争论政府能否跑赢市场,而应当讨论如何

从人员和组织方面完善政府制定良策的各项条件。

政治经济

反对工业政策的另一个论调是“政治经济”问题,

批评家自然质疑政治领导者对经济发展所做的承诺,国

家机器的凝聚力及政府管理受支助方的能力。

政治经济问题需要认真考虑。然而,我们不应求全

责备,坐等万全之策,这样只会一事无成。在现实世界

里,成功的国家都是设法为解决其政治经济问题发现

“良好”的解决方案,而后继续实施相关政策。为了让

辩论继续下去,我们必须讨论如何切实完善国家政治。

我们同样必须提高自身对下述问题的认识:如何有

效地形成并执行政治观点,以便鼓励不同的个体和团体

协同一致地采取行动;如何建设由不同群体组成的国家

和社会,这些不同群体之间甚至长期充满敌意和不信任;

如何制定社会契约并据此建立长期联盟;如何部分承认

但仍可改善官僚制度里的习俗和组织惯例;如何最大限

度地减少对社会有害的游说和贿赂行为,同时最大程度

上促进国家与私营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为彻底解决这

些问题,我们经济学家需要同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政治

家、政府官员、商人)及其他领域(政治科学、社会学、

人类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等)的知识分子进行跨界合

作。

官僚能力

无论这个国家多么强大,意愿多么强烈,无论它的

观点多么“正确”,如果政府官员没有能力执行,政策

还是可能会失败。在信息有限和基本面不确定情况下必

须做出的艰难决定,通常受到国内外的政治压力。这对

决策者的才智和充足的知识提出了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有人认为,官僚能力有限的国家不

应尝试“艰难的”政策,例如(选择性)工业政策。正

是出于这个原因,世界银行在其《1993年东亚奇迹报告》

中指出东南亚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

工业政策在部分程度上因官僚能力相对低下而受到限制,

所以建议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政策的反面示例。

“与其争论是否应该设定

目标,我们还不如讨论如

何针对不同的政策类型设

定最理想的目标。”

Page 28: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28

在通常意义上,我们需要有能力的官僚主义者来设

计并实施良好的政策,对此我不会提出异议。然而,这种

明智的观点在政策领域通常会被夸大其词,如同电视上

出现危险的特技表演时,就会显示“切勿在家尝试”这

样的警告。

这种“切勿在家尝试”论调存在许多问题,第一,

关于工业政策比其他政策更困难的假设是没有依据的。

第二,关于工业政策需要高级经济学知识的假设也是没

有依据的。东亚的工业决策者都不是经济学家——日韩

两国的决策者是律师,台湾和中国的是工程师——在

1970年代之前,他们掌握的一点经济学知识还通常是

“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德国历史学派、熊彼特主

义学派,无奇不有。第三,这种“切勿在家尝试”论调

认为,难以建立高素质的官僚体系,东亚国家继承了古

代的官僚制度,所以特别幸运。但是,高素质的官僚体

系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来,韩国和台湾的经历便能

证实这一点。第四,政策领域也可采用“边学边做”的

方式。不去“尝试”,永远也无法掌握如何在困境中做

出决策。最后,“困难”不能作为不去推荐的一个理由。

毕竟,发展中国家通常被灌输,要采纳富国使用的“最

佳做法”或“全球标准”的制度,即使其中许多国家显

然没有能力有效运行这些制度。为了开展更加富有成效

的辩论,不是仅仅抱怨发展中国家官僚能力不足,我们

必须进行更多的辩论,讨论如何提高官僚能力。

业绩计量

就全面的工业政策而言,特别难以对客观业绩进行

计量,因为几乎所有价格都是“扭曲的”,并容易受到

篡改。但是,我们不应争论是否有可能设定并执行有效

的业绩目标(这当然可行),还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下述

问题上:

● 各行业应当采用哪些业绩指标?

● 如何设定可靠的业绩目标而不至于过于严苛?

● 政府如何听取私营企业的意见而又不会受制于它们?

以及

● 如何长时期但又不会无限期地运行下去?

与出口相关的工业政策

出口对发展中国家工业政策的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坦率地说,出口实绩不佳,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为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这必须用外币支付,

而外币又主要通过出口赚取。

这里所说的出口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并不是说

发展中国家就应当采纳自由贸易。出口成功离不开重大

工业政策,即使对于符合比较优势的行业也是如此,因

为出口市场存在固定的入境成本,且费用高,小企业和

农场主可能无力承担。直接出口补助可抵消入境成本,

但目前已被世界贸易组织严令禁止,最不发达国家例外,

因此应通过其他渠道提供援助。这些援助可包括政府提

供市场营销支助,制定风险分摊计划及协助小型出口商

执行质量标准的倡议,以及制定帮助出口商开展合作的

政策。

从长期来看,如果一个国家想要保持强劲的出口势

“在通常意义上,我们需

要有能力的官僚主义者来

设计并实施良好的政策,

对此我不会提出异议。然

而,这种明智的观点在政

策领域通常会被夸大其

词,如同电视上出现危险

的特技表演时,就会显示

“切勿在家尝试”这样的

警告。”

Page 29: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29

头,就不能单单依赖其已经形成比较优势的行业。迟早

得将其出口行业升级为违背比较优势的行业,这需要更

有力的工业政策。

我们必须放弃关于开放与发展的无休止的争论,而

必须探讨自由贸易、促进出口(这当然不是自由贸易)

和新兴行业保护如何能够实现最佳的组合方式。

改变全球环境

许多人都认为,全球商业环境(如外国直接投资的

日益重要性与工业的日益集中)的近期变化以及全球贸

易和投资规则的变化已经使得工业政策的实施几乎变得

不再可能。

与1960和1970年代工业政策的全盛时期相比,发展

中国家可采用的工业政策措施的范围实际上已经变得相

当小。然而,对于足够明智和态度坚决的国家而言,操

纵空间依旧存在。而且,尤其在最近世界经济危机这个

背景之下,全球商业版图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少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提供

了意想不到的可能性。至于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它们

似乎并不是什么固定不变的自然法则。只要发现有待完

善的方面,这些规则能够也应当做出改变。当然,政策

空间在实际中会受到双边和多边援助和贷款、双边和地

区贸易投资协定等条件的高度制约,它们的限制条件超

过世界贸易组织。话虽如此,但我仍然认为,既然所有

这些都是人为制定的规则,如果我们一致商定这些规则

需要改变,则可以进行改变。

总结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呼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为工业政策的辩论双方寻找共同的立场。我认为,只要

双方放弃冠冕堂皇的理论,关注更加实际的问题,就有

可能探索范围广泛、富有成效的中间立场。

“全球商业版图可能会

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少为一些发展中国家

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上的

地位提供了意想不到的

可能性。”

Page 30: Making It: 政策选择

1986年,美国生产商的全球市

场份额逐渐输给日本,惠普公司原

总裁约翰•杨创办了美国竞争力委员

会,将私营部门的领袖召集在一

起,为美国制定和推广国家竞争力

议程。这种想法引起美国各公司总

裁、大学校长和工会领袖的共鸣。

明年,该委员会的150名成员将庆祝

委员会成立25周年。在过去的25

年,美国所面临的经济挑战及全球

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均有所改变。实

际上,竞争在全球市场已发生根本

性质的变化。

翻天覆地的转变正在从根本上

重塑竞争格局。所有的iPhone或蓝

莓手机用户或者互联网用户都知道,

数字革命汇聚成了一股宏大的变革

力量。它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实现了

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先进的电信技

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激增,促

使知识、信息、资本和专门技术知

识在国家之间流动,速度堪比光速。

无线设备使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潜在

的工作场所。曾经受制于规模和资

源的企业家和小公司,现在也能够

接触到全球的员工和客户。

新兴经济体另一个翻天覆地的转变是新兴

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就在20年前,

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国家只能在

商品货物方面同其他国家竞争,缓

慢攀登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台阶。而

如今这种模式已经被打破。仅仅用

了一代时间,新兴国家在全球进出

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份额已将近翻

一番。

但问题不仅仅是新兴国家在不

断发展——而是它们如何取得发展。

创意对创造国家财富所起的关键作

用,以及不断提高的生活标准,已

经促使许多国家采取与美国相似的

创新型增长战略。世界各国政府都

在提高公共研发经费,创建工业园

和创意中心,增加科学家和工程师

的成果。

随着跨国公司发展成为真正的

全球化企业,国际贸易也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20年前,贸易主要指

货物在各国边境之间的实际移动。

然而,现如今供应链的地理足迹遍

布全球。例如,美国本土公司日益

通过成立外国子公司和外国合资企

业来开发产品和服务并为客户提供

服务。实际上,外国子公司的销售

额比美国本土公司的货物和服务的

出口额还要高出三倍多。我们必须

扪心自问,考虑到这个数据,贸易

逆差指的又是什么?

全球劳动力最后一个转变是全球劳动力的

发展。随着新兴经济体的数十亿人

加入全球商业市场,全球实际劳动

力供应在1980至2005年期间增长了

三倍,增长量大多发生在1990年以

后。大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受过良

好教育的技术人员正在竞争全球的

工作机会。该趋势的实际效果是:

点击鼠标,非常轻松地在全球调配

工作。

因此,公司外包工作的范围日

益扩大,如软件开发、财务、研究。

如果以规则为基础的常规性工作可

以被数字化,世界某个地方就会有

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竞争这些工作

和就业机会。

尽管这些转变产生全球性影响,

但每个国家都在设法明确可满足本

国利益和支持本国繁荣的政策。然

随着贸易、科技和人才日益全球化,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德博

拉•文斯-史密斯(DEBORAH WINCE-

SMITH)认为,世界需要充满活力的战

略伙伴关系,以刺激经济增长、发展

和就业机会。

国际合作对国家繁荣至关重要

MakingIt30

德博拉•文斯-史密斯(DEBORAHWINCE-SMITH)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Page 31: Making It: 政策选择

而,不可能以闭门造车的方式制定

这些政策,原因是贸易、科技和人

才具有全球性,世界经济体之间的

联系日益密切。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自2009年9月

在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召开全球竞

争力委员会联盟的首次会议以来,

相关方在加深对全球商业和竞争力

问题的认识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全

球竞争力委员会联盟有8个创始成员

国:巴西、智利、埃及、印度、大

韩民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

酋长国和美国,为确保新组织具有

坚实的基础,这些国家都投入了时

间和资源。

全球竞争力委员会联盟的基本

目标包括:

● 为致力于国家繁荣与世界繁荣的

全球竞争力委员会领导人提供持续

对话的机会;

● 为竞争力委员会建立一个交流信

息、思想和最佳做法的全球论坛,

旨在促进国家竞争力,并相应地促

进全球经济增长;

● 通过全球竞争力委员会领导人之

间的合作,查明危及国家竞争力、

全球增长和繁荣的新兴挑战与阻

碍;

● 建立全球竞争力合作模式,在

创新、可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

础上为国家繁荣提供支持。

政策举措2010年,全球竞争力委员会联

盟将实行两项开拓性的政策举措,

一是制定一套全球竞争力原则,二

是审查目前用于国家排名的竞争力

衡量指标。仿效去年竞争力委员会

在国家能源安全、创新与可持续能

力首脑会议和国际对话上所发出的

全球“行动呼吁”,竞争力原则将

成为一种宝贵的工具,加深全球了

解各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各项竞争力

因素。

由大韩民国的国家竞争力总统委

员会牵头,根据2009年9月全球竞争

力委员会联盟会议掀起的讨论,相关

方提出对目前竞争力衡量指标入围名

单进行审议的倡议。也就在那次会议

上,与会者提出疑问,如果正在使用

的是正确的衡量指标,那么应考虑采

用哪些新指标来充分评估一国的竞争

力?

在世界各地,受全球经济状况影

响的国家利益日益趋同,国家之间

越来越相互依存,这为超越静态接

触迈入充满活力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种伙

伴关系将刺激经济增长、发展和就业

机会。■“曾经受制于规模和资

源的企业家和小公司,

现在也能够接触到全球

的员工和客户。”

MakingIt 31

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

能源消耗进口出口

新兴经济体占全球市场总额的百分比

国内生产总值

19%

12%

30%

25%

20%

15%

10%

5%

0%1986 2005

18%

10%

18%

10%

35%

23%

36%

20%

1986 2005 1986 2005 1986 2005 1986 2005

Page 32: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32

如果说1989年见证了“第二世界”随着共产主义的灭亡而终结,2009年则见证了被称作“第三世界”的终结:而现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快速和不断发展的多级世界经济——北方与南方,东方与西方,代表指针瞄准的方向,而不代表经济命运。

贫穷依然存在,必须得到解决。失败的国家依然存在,必须得到解决。全球挑战日益严重,也必须得到解决。然而,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捐助方与恳求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此种分类已经过时,不再适合。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多边主义受到牵制。世界贸易谈判多哈回合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谈均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很难分享多边利益,分摊责任。水、疾病、

移民、人口统计、脆弱的冲突后国家等大量迫在眉睫的挑战面临同样的困境。

离开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国际重大问题将再也无法得到解决。然而,在为20国集团发现新论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再次强制推行一个僵硬顽固的等级制度。我们也不能透过以往7国集团的视野,解决变化中的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利益,即使是出于善意的,也无法代表新兴经济体的观点。

权力与责任然而,实行多边主义的现代化,

并不只是发达国家学习适应新兴大国的需求。权力带来责任。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它们现在是全球结构的一部分,健全的多边主义对它们也有益。

我们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看待

地缘政治学。“多级经济的新地缘政治学”在接受不同的视角和环境的同时,也需要分摊责任,以便建设共同的利益。

金融改革:当然,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但也要提防带来意料之外的后果,如金融保护主义。在布鲁塞尔、伦敦、巴黎或华盛顿达成的监管条例可能适用于大银行,但可能会抑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机会和增长。华尔街已经暴露了因金融机构鲁莽行为招致的危险,我们必须以此为戒,采取慎重的行动。不过,只要谨慎使用并审慎监管,金融创新仍会提高效率,预防风险,包括有利于发展。7国集团的民粹主义视野所减少的机会不计其数。

气候变化:它与发展息息相关,并赢得发展中国家对低碳发展的支持,但不可以将低碳发展作为一种约束强加实行。发展中国家需要支

地理政治学早已今

非昔比。世界银行

集团行长罗伯特•

佐立克(ROBERT

ZOELLICK)目睹许

多决策和起因对各

国政府的影响早已

超出国界范围。

为多极世界实现多边主义现代化

图片:世界银行

Page 33: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33

持和资金,以迈向清洁发展之路。目前世界上约有16亿人用不上电。虽然我们必须关注环境,但是,既不能任由非洲儿童点着蜡烛写家庭作业,也不能禁止非洲工人从事制造行业。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不牺牲能够使数亿人摆脱贫穷、获取能源、产生生产力并取得增长的前提下,协助他们向清洁能源过渡。

发展中国家的视角采取危机对策:过渡时期,全

球面临的威胁是发达国家关注关于金融系统的首脑会议,或者将注意力放在希腊等发达国家的管理不善问题上。而发展中国家需要召开以穷人为主题的首脑会议。倾听发展中国家的观点,不再只是一种慈善姿态或团结态度,而是与自身利益有关。发展中国家现在是增长之源,也是发达国家资本货物及服务的进

口国。发展中国家不只是希望讨论发达国家的高负债问题,还希望关注对基础设施和儿童早期发展的生产性投资。它们希望解放市场,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力和实现增长。

这个新世界需要快速、灵活和负责任的多边机构,准备好资源,让沉默者发表意见。为了有助于发挥这种作用,世界银行集团必须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加快步伐,坚持做下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开始此次世界银行历史上最全面的改革,其中包括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代表权。然而,解决问题离不开资源。世界银行需要更多的资源,以支持再次增长,并使现代化的多边主义在新的多极世界经济中发挥作用。若经济复苏不稳定,我们只得做个旁观者。这也是20多年来为什么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增资。

现代多边主义在新的多极全球经济中,大多

数政府当局仍然是单一民族国。但许多决策和起因对各国政府的影响早已超出国界范围。现代多边主义必须让新的参与者加入进来,在新老行动者之间建立合作,治理全球和地区机构,以协助解决超出单一国家能力范围之外的威胁,并抓住机遇。

现代多边主义将不是一个按等级划分的体系,它看上去更像是全球化的互联网络,灵活地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司、个人和非政府组织联系在一起。合法有效的多边机构(如世界银行集团)可以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组织,其影响力可渗透充满活力的多极经济系统的每一处“脉络”。我们必须支持多个增长点的崛起,为所有人造福。■

图片:

Fen

g Y

u/i

stock

Page 34: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34

中国

国家特写

Page 35: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35

上海�����������

图片:Alex Nikada/istock

中国经济的

惊人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三十年里,

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从

1970年代末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帮助几

亿人脱离了赤贫。过去二十年中,

发展中国家的减贫成果有75%来自中

国。

中国,这个当今世界第三大经

济体的崛起可回溯到1970年代末。

为增加农村收入,提高农民积极性,

鼓励实验和企业自治,减少计划经

济,以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中国

领导人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实现

这些目标的战略称作“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在地方一级,农民可通过在自

由市场贩卖自留地上出产的农作物

来获得额外收入。而在全国一级,

为实现市场经济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允许各省市对其认为利润最高的行

业进行投资,这鼓励了对轻工业的

投资。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由农业

转向了轻工业和依靠出口拉动的增

长。

事实证明,轻工制造行业的发

展对于可用资本较少的发展中国家

至关重要。这个行业所创造的收入

将投入到技术更先进的生产中,并

用于进一步的资本支出和投资。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建立在大

量投资及近年出口快速增长的基础

上。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之后,出现了国有部门锐减,外国

投资激增,私营部门活动呈爆炸性

增长。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

的出口国之一,吸引了创纪录的高

额外国投资,而中国的海外投资也

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之一,

中国享受了进入外国市场的好处,

并开放市场接受国外竞争。由于贸

易顺差巨大,中国与其贸易伙伴关系

紧张,各国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

这将提高国外购买者购买中国产品

Page 36: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36

过去三十年,中国创造了惊人的经

济成就。您认为成功的关键是什

么?

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关键

在于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目前,中国已建立稳固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非公有制企业约占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创造了

7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建立

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边境和内陆

地区;从大规模引进外资、技术和

人才,到大踏步地走出去,中国始

终坚持开放政策。改革的稳步推进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为开放政策确

立了不断完善的制度框架,有效促

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通过有效利用国内外的市场和

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和鼓励创新,中国的竞

争力大大提高。

以开放带动工业发展的情况为

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世界所

占份额已从1980年的1.5%增至2007

年的14%。到2008年,中国已成为

172类制造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制造

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美元,是世界第

二大制造品出口国。

改革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贯彻

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改革开放,

中国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将会进一步

完善,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将看到

更多双赢和多赢的结果。中国不会

仅出于保护主义就闭关锁国,它将

继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

地。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经济

衰退?

面对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所

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迅速调整其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并将保持快速

稳定的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以

扩大内需为重点。中国实施了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以便增加投资,拉动增长,刺

激消费,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就业

机会,维持社会稳定。

为应对这次经济危机,中国实

施了一揽子的应对措施:

第一,为促进国内需求,国家

增加了财政支出,以鼓励非公共投

资。过去两年,我们实行了4万亿人

民币的投资方案,其数额占2008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为促进投

资和消费,结构性税收减免高达

5,500亿元人民币。通过多项措施刺

激商业和家庭消费,如提供汽车和

家用电器以旧换新补贴,和汽车、

家电、农机等商品下乡补贴等。

第二,为稳定金融市场,连续

五次下调利率,约8,000亿人民币进

入市场。此外还向农业和中小型企

业提供了更多财政补贴。

第三,为振兴工业,已为十个

关键行业制定了产业规划,其中包

括汽车和钢铁产业,以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和升级。

第四,为鼓励技术创新,我们

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特别强调16个重点项目,包

括核心电子设备、核能开发利用、

先进数控机床等。新能源、环保等

的价格。

1990年代初,中国制造业的主

要特点是组装生产低技术含量的货

物,但现在情况已发生变化。在改

革的前二十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

业的竞争力在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

中达到巅峰,而中国工业政策正是

从此时开始的,从发展劳动密集型

产业转向了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高科

技产业。尽管纺织等行业仍为制造

业贡献了大量的产值,但现在还有

较大比例的增加值产量来自电子产

品,其中许多是较为先进的产品。目

前在手机、集成电路和汽车等行业,

中国都是重要的、有时甚至是世界

领先的生产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了能源需

求。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最

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对进口石油

和煤炭的过度依赖,以及化石燃

料使用的大幅增长所带来的环境

后果,促使政府转而支持清洁能

源。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

中国2009年在清洁燃料项目上的花费

为346亿美元,几乎是美国投资额的

两倍。去年,又提出了风力发电的上

网定价,政府还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的电力公司实施了奖励政策。

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生产

相当于7亿公吨煤炭的可再生能源,

占其总电量的15%。政府希望到2020

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

降至2005年的45%。另外,中国的首

家商业碳捕获与封存工厂预计将在

今年年底投入运行。■

中国

国家特写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访谈录

大踏步地走出去

Page 37: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37

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得到推进。

第五,为确保人们的生活福

利,三年内将投资8,500亿元人民币

用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推出了

农村医疗保险试点方案,参保人数

达9,000万;向大学毕业生和农村进

城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支持。

除了扩大国内需求,中国政府

还通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增强

贸易便利性来稳定境外市场需求。

2009年,这些政策初见成效,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财政收入

增长11.7%、城镇新增就业机会

1,120万个。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转

好,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

贡献。

在未来经济发展方面,中国面临哪

些挑战和困难,又将如何克服这些

挑战和困难?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实现经

济复苏的国家之一,但中国经济仍

然存在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这些

问题主要有:家庭收入只占国民收

入的一小部分,消费动力不足;有

些行业产能过剩,资源过度消耗,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化水平仍

然很低;农村经济还很脆弱;社会

事业发展较慢,医疗卫生、教育、

住房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

足。

解决这些挑战和困难、维护快

速稳定的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这将有助于缓解限

制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和结构

瓶颈,促进经济的内在动力和稳定

性,实现全面、平衡、可持续发

展。

第一,我们需要产业结构调

整。我们将大力推动传统工业的技

术更新,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

设备。我们还将重点扶持新经济增

长,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我们将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色的工

业体系,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一部

分。我们将促进服务业,尤其是服

务于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行业的

发展,以便充分发挥其在创造就业

机会方面的作用。

第二,我们要大力促进家庭消

费。我们将努力调节国家收入分

配,从而提高城乡薪资水平,提高

人们的消费能力,充分发挥消费对

生产的指导作用。

第三,我们需要加强对民生事

业的关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

策,以各种途径创造和扩大就业机

会。我们还将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

系的完善,增加对社会公共福利事

业的投资,强化社会保障网。

第四,我们需要继续扩大开

放。我们将努力稳定和发展对外贸

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进

口,对加工贸易进行改革和完善。

我们将贯彻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方

针,优化外国直接投资的利用结

构,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在经济建设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将推动“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鼓励企业开

展国际经济合作。我们将深化多边

和双边经济贸易往来,与其他国家

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变

革,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进步。中

国政府愿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共

享发展经验和发展机遇,为世界的

稳定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政府愿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共享发展经验

和发展机遇……”

Page 38: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38

去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宣布,世界饥民数量在过去十年中

有所增长。2008年,世界银行宣布,

截至2005年,贫困人口数量已显著

下降。可是,如果贫困主要以免于

挨饿所需的收入来定义,那么这两

种说法要怎样调和呢?

世界银行经常援引的“每天一

美元”的国际贫困线,已于2008年

根据2005年的价格调整为每天1.25

美元,按照这一标准,仍有14亿人

过着贫困的生活,较1981年的19亿

人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下降主要归

功于中国,所以2005年在中国之外

的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至少比1981

年增加了1亿。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部分

地区,贫穷和饥饿人数一直居高不

下。据国际机构估计,2007-2008年

粮食价格的上涨使超过1亿人陷入了

贫困,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和经

济危机又导致新增2亿贫困人口。全

球经济衰退阻碍了就业状况的好

转,这是未来几年减贫工作将面临

的一个重大挑战。

与此同时,关于衡量标准的争

议继续让人们对实际的进展表示怀

疑。由于1995年的社会峰会对贫困

给出了更宽泛的定义,包括剥夺权

利、社会排斥和缺乏参与感等,如

今的情况可能比以收入来界定贫困

线更加糟糕。

近几十年来,在国际一级和大

多数国家,不平等现象似乎呈上升

趋势。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收入差

别越来越大的国家。世界上40%最贫

穷人口的收入只占世界收入的5%,

而最富裕的20%人口,其收入却占世

传统方法未能带来迅速增长和经济稳定。马来西亚经济学家孙达拉姆认为,政府需要起到推动作用。

反思减贫

“世界上40%最贫穷人口收入只占世界收入的5%”

孙达拉姆(JOMO KWAMESUNDARAM)是联合国主管经济发展助理秘书长。

$$$$$$$$$$$

Page 39: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39

界收入的75%。

喜忧参半的减贫记录使人们对

传统方法的效力提出了质疑。各国

都被告知,应放弃本国发展战略,

支持全球化、市场自由化和私有

化。但是,此类政策不仅未能带来

持续、迅速的增长和经济的稳定,

反而令各国更容易受到富国势力、

国际金融的变幻无常及全球不稳定

性的影响,而调控不力,又使这些

影响变得越发频繁和严重。

最重要的教训是,我们需要持

续、快速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

变。各国政府需要起到推动作用,

实施综合性政策,来支持全面的生

产和就业增长,并减少不平等,促

进社会公平。

这一办法需要以适当的工业投

资和技术政策作为补充,并通过全

面的金融工具来支持。此外,还需

要通过配套的发展政策来开发新

的、或许可行的生产能力。

相比之下,坚持小政府主义和

对市场的依赖导致公共基础设施投

资,尤其是农业方面的投资的急剧

减少。这不仅阻碍了长远发展,也

加剧了粮食不安全。

经济自由化政策的支持者援引

迅速工业化的东亚经济体的成功案

例来支持自己的论调,但这些经济

体中没有一个曾试图推行全盘经济

自由化。相反,政府通过支持工业

化、高附加值农业和服务业、提高

技术能力和人的能力,发挥了促进

作用。

结构转变应能够促进充分就

业、生产性就业,以及体面工作,

而政府应有足够的政策和财政空

间,让结构转型发挥其积极作用,

并提供充分、全面的社会保障。

过去三十年中,由于追求小政

府,社会政策与整体发展战略脱

节,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被捐助方所

支持的向穷人授予土地、提供小额

信贷、开展金字塔底层营销等减贫

方案取代。

这种热潮并未成功实现大幅度

减贫,但我们也不否认其具有一定

的积极效果。比如,小额信贷增强

了数百万妇女的权能,同时人们也

从这些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中获得了

重要的经验教训。

与此同时,普遍性的社会方案

对人类福利的改善远远大于有目

标、有条件的方案。但是,有条件

现金转移方案在改善各项人类发展

指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令人遗憾的是,贫困现象在某

些地方依然盛行,每天仍有超过10

亿人在忍受饥饿。我们需要采取紧

急行动,因为有人认为,在粮食价

格危机后接踵而来的金融和经济危

机进一步阻碍了减贫进展。另外一

方面的担心也在与日俱增:气候变

化将进一步威胁穷人的生活。

联合国《2010年世界社会状况

报告》以“反思减贫”作为标题,

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贫困的衡

量标准,以及我们的减贫努力。对

于世界上穷人来说,“一切照常”

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近几十年来的流行趋势看起来也没

有得到多少改善。没有公平、持续

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真正消除贫

穷,而事实证明,仅有放松调控的

市场自由化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 版 权 所 有 : Project

Syndicate,2010年。

www.project-syndicate.org

“最富裕的20%人口的收入占据世界收入的75%。”

$$$$$$$$$$$$$$$$$$$$$$$$$$$$$$$$$$$$$$$$$$$$$$$$$$$$$$$$$$$$$$$$$$$$$$$$$$$$$$$$$$$$$$$$$$$$$$$$$$$$$$$$$$$$$$$$$$$$$$$$$$$$$$$$$$$$$$$$$$$$$$$$$$$$$$$$$$$$$$$$$$$$$$$$

Page 40: Making It: 政策选择

胡安•拉法埃尔•埃尔维拉•克萨

达2006年12月被卡尔德龙总统任命

为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部长。他在墨

西哥长期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

了出色的成绩,还曾担任乌鲁阿潘

市市长。

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部长,

埃尔维拉负责扩大受保护的区域和

森林开发、改善饮用水的获取和污

水处理、扩大农业灌溉、加强水资

源保护措施,并带领墨西哥政府应

对气候变化。

埃尔维拉表示:“我们的重点

是与社会合作,因为我们的成功与

社会的参与和妥协密不可分。我们

通过环保教育和有力的执法和合规

政策来强化我们的行动。”

他还补充说:“联邦政府实行

的环境政策将自然资源和气候稳定

视为公共财产,对其进行保护。”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第二大国家,

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

度,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和国际贸

易衰退的重创。目前,墨西哥经济

已开始好转,经济活动在2009年下

半年开始向好,预计2010年初将迎

来强势复苏。

当被问及墨西哥是否致力于转

向“绿色经济”时,胡安•拉法埃尔•

埃尔维拉•克萨达的态度十分明确:

“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资金应

投向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以及水

资源和垃圾管理,从而使各行各业

都应得到‘绿化’。这包括创造绿

色就业机会,因为这一届政府的主

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就业率。”

埃尔维拉接着说:“经济绿化

意味着对企业和基础设施进行重

组,实现更高的自然、人力和经济

资本投资回报率,同时减少温室气

体排放、自然资源使用、垃圾的产

生和社会差异。”

缓解气候变化是墨西哥国家发

展政策的核心内容。由于墨西哥是

拉丁美洲最大的化石燃料消费国,

大多数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的生

产和消耗,所以该国缓解气候变化

的重点在于推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

施。

对于埃尔维拉来说,改善工业

的环境业绩是关键要素。“我们一

直与工业界保持紧密合作,以改善

工业的环境业绩:污染物排放与转

移登记系统是一个公共信息库,可

对工业业绩和其他污染源进行评

估,有助于发现减轻排放和转移的

机会。而环境审查方案则评估各个

行业是否遵守了环境法规并实行了

预防和矫正措施。”

墨西哥的一些大型基础材料工

业,如钢铁和水泥行业,已跻身世

界能效最高的行列。但是,墨西哥

墨西哥正在筹备将于2010年11月29至12月10日在坎昆举行的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16),《Making It》杂志采访了墨西哥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部长胡安•

拉法埃尔•埃尔维拉•克萨达( JUAN RAFAEL ELVIRA

QUESADA)。

绿化墨西哥经济

MakingIt40

图片�Ronaldo Schemidt/AFP/Getty Images

墨西哥城的气候变化活动人士举行反对全球变暖的活动

Page 41: Making It: 政策选择

大多数工业部门都由中小型企业组

成,这些企业通常使用老旧设备,

缺乏升级所需的专门技术和资金,

能源消耗量较大。为应对这些挑

战,墨西哥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实施

了环境领导力提升竞争力方案,旨

在通过以生态效率为中心的环境管

理机制来提高中小型供应商行业的

供应链竞争力。埃尔维拉对这项方

案的影响力充满期待。

“成果相当可观:节水6,100多

万立方尺,足以为3,400个家庭长期

供水;每年节能1.9亿千瓦时,相当

于66,000个家庭的一年的用电量;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198,000吨,垃

圾减量62,000吨。参与行业已节约

近6,900万美元。”

在能源供应方面,近几十年

里,墨西哥的电力需求增长已超过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在未

来一段时间内,随着整个经济体用

电量的关联增长,电力需求将持续

增长。扩大可再生能源是缓解气候

变化的另一项关键战略。埃尔维拉

表示:“我们设定了一个目标,可

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1,957兆瓦,

这大约需要30亿美元的私营部门投

资。”风力发电是潜力巨大的领域

之一,尤其在位于韦拉克鲁斯和瓦

哈卡州东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

这里高质量的风力资源可提供世界

上成本最低的风电。

在卡尔德龙总统的领导下,墨

西哥努力成为应对环境问题的主力

军,不仅主办了大量关于气候变化

的国际首脑会议,还邀请气候方面

的领袖人物阿尔•戈尔谈了“不作

为”的危险。埃尔维拉表示:“墨

西哥被认为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

领导者之一,我们已经推出了气候

变化跨国基金,也被称作‘绿色基

金’,作为一种金融方案,对现有

机制做出补充,以确保气候变化公

约的实施。”

在坎昆COP16气候峰会前夕,墨

西哥对大会的成功普遍表示乐观,

但埃尔维拉表示,要就明确的目标

和行动达成协议需要创新的谈判方

式。“《公约》缔约国应该有备而

来,而不应单单再做一次规划。我

们需要有清晰的信号和缓解目标:

减少森林破坏和土壤退化导致的排

放,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方案提供长

期资助和快速启动的资金。”■

MakingIt 41

墨西哥最高环境官员胡安•拉法埃尔•埃尔维拉•克萨达

“应将资金投向清洁

技术、可再生能源以

及水资源和垃圾管

理,让各行各业都得

到‘绿化’。”

Page 42: Making It: 政策选择

政策简报

MakingIt42

文: CNOBUYA HARAGUCHI,工发组织

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部门工业发展

干事

制造业兴起、农业的衰落是

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个众所

周知的结构变化模式。但是,对

于国家发展过程中,制造业内部

的变化我们又了解多少呢?比如,

某个国家的服装业会在什么时候

起飞?它的增长速度会有多快,

会持续多久?哪些行业最具可持

续性?

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决策者

需要了解的重要问题,但很遗憾,

并没有多少有力的实证研究说明

不同制造业的发展道路。

为帮助决策者更好的了解这

方面的信息,工发组织利用新近

收集的、涵盖过去40年的统计资

料来考察工业发展的模式。该研

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些实用信

息。

第一,现有的研究和轶事证

据都倾向于低估农用工业对经济

发展的作用。与此相反,本研究

结果表明,食品饮料业实际上是

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在工业化

的大多数时期,这个行业通常都

是制造业中的最大行业,即使在

发展高级阶段也是如此,只有少

数行业有可能超越食品饮料行业

的生产水平。

第二,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

世界80%以上的小国(按照小于世

界平均水平来定义)面临的不确

定性比大国更高。这些国家进入

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后,只有

化学、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等较

少的行业会维持快速发展,只有

基本金属、金属制品等少数大规

模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会在人均收

入水平达到10,000美元之后仍继

续增长。此外,小国许多行业的

发展模式,有30%以上可归因于自

然资源、人力资源、国家大小、

工资水平等国家特征,而与收入

水平无关。国家特征影响意味着

有些行业根本不会起步,无论这

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如何。这些国

家可能不具备这些行业发展所需

要的重要生产因素,如自然资源、

大量的特定人才、实现规模经济

必要的空间等。因此,根据本国

特征将制造业巧妙地导向有可能

成为优势的产业,这对小国而言

比大国更加重要。而后,政府和

国际支持者都应有意识地通过升

级基础设施、体制和人力资源,

努力充分发挥这些行业的发展潜

力。

第三,规模经济可帮助大多

数行业提高产量。但是能促进临近

揭示研究

结果

“在工业化的大多数时期,

这个行业通常都是制造业中

的最大行业,即使在发展高

级阶段也是如此,只有少数

行业有可能超越食品饮料行

业的生产水平。”

尼加 拉 瓜 川 等 牛 肉 加 工 厂Matadero Central S.A.,肉制品称重和包装。食品饮料业是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

图片�

Anto

nio

Ara

gón R

enunci

o, C

RE

A C

om

unic

acio

nes

, for

UN

IDO

Page 43: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43

政策简报

文:卡伦•艾利斯(KAREN

ELLIS),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商

业与发展方案负责人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私营部

门对于发展的贡献远远超过援助

的潜在影响。随着对道德和公平

贸易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

本身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在作

用。但是,通过评估企业对发展

影响的新工具、最大限度扩大私

营部门对发展的贡献的新型商业

模式、以及完善管理商业约定的

政策框架,私营部门将会做出更

大贡献。

新工具去年,英国海外发展研究

所、英国国际开发署与企业行动

支持非洲组织,召开一系列关于

企业与发展的会议,许多企业本

着希望获取完善自身发展影响的

建议和交流的目的出席。海外发

展研究所正在开发一些有用的工

具,比如他们提议使用一个“利

于发展”的新标志。企业会得到

一个根据与千年发展目标有关的

指标给出的评分,得分高的企业

才能够使用这个标志。来自英国

国际发展署的支持可帮助海外发

展研究所在今年内开始在一些企

业试点这一倡议。

“利于发展”标志会为那些

通过核心业务和企业社会责任两

方面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做出重

大积极贡献的企业带来商业优

势。这一标志的与众不同之处在

于,它强调的是对经济发展做出

的积极贡献(如创造就业机会和

技能发展),而不仅仅是达到最

低劳动标准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环

境成本。

新的政策框架同时,企业对发展的影响取

决于其所在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框

架。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研究证

实,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具有竞争

力的开放市场有助于确保良好的

发展影响,但发展中国家很少具

备这些条件。既得利益集团反对

发展改革,这导致市场扭曲,需

要用新的方法来应对。比如,英

国海外发展研究所提出了动用有

利于增长的商业利益,来抵消既

得利益集团反对改革的力量。

金融危机以来,人们越来越

重视国家对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作

用。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市场

私营部门与发展的消费者、供应商和相关服务提供

商之间互动的集群效应似乎对化学

(包括肥料和肥皂)、塑料、电气

设备和非金属矿物(包括水泥、

陶器和瓷器)生产更加重要。这

表明,对于这些行业而言,建立

工业区(如非自然形成,则通过

政策向相关生产商商和服务提供商

提供适当的基础设施),这可能会

促进生产的发展。聚集发展和出口

合作的推广对于这些行业里偏向劳

动密集型的生产商来说可能是适当

的做法。

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在小

国,国内市场通常较小,不足以

支撑持续的行业发展,因此工业

发展通常依赖出口,因此保持单

位人工成本低于竞争生产商至关

重要。将单位人工成本维持在一

个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上,这是出

口贸易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控制薪资水平、提高劳

动生产率或双管齐下来控制单位

人工成本。由于在许多发展中国

家,生产工人的薪资水平通常已

经很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通

常是更为合适的做法。通过提高

生产率使产品价值具有竞争力,

这可能会为小国带来巨大的回报,

由此,他们就有可能形成巨大的

生产规模来满足世界市场需

求。■

Page 44: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44

政策简报

进行了大量干预。比如,通过往

往会扭曲和破坏市场的工业政策

来进行干预。现在,推行新工业

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这种新工

业政策无关挑选优胜者,也无关

提供补贴或进口保护。相反,它是

要巧妙、慎重地优先运用政府政

策,来鼓励和促进私营部门以有

利于市场的方式,进军发展前景

良好的行业。

切实可行的建议尽管《华盛顿共识》终止了

对这一问题的良好讨论,但经济

危机又重新开启了这场辩论。英

国海外发展研究所在大量实地工

作的基础上,对这种正见提出了

切实可行的建议:

● 与企业协商,确定哪些增长行

业可以转型——让经济从低技能

的、以商品为基础的行业转向拥

有更多技术进步和建立人力资本

空间的行业

● 仍然是与企业协商确定改革重

点,以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 与企业合作,鼓励创造有利于

发展的商业模式

私营部门对发展中国家的低

碳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只有配备适当的政策,私营部

门才能将其潜力变为现实。英国

海外发展研究所审查了多个发展

中国家的低碳发展/气候变化应对

战略,为发展政策指出了一些经

验教训。比如,要积极发现和利

用绿色增长的新机遇。但是我们

发现,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经验

能就未来的方向提供足够的确定

性或信息,让私营部门充满信心

地进行投资。英国海外发展研究

所希望促成政府与私营部门就这

一挑战性问题展开对话,并欢迎

为此提供支持。

获得资金对私营部门的发展

和减贫都至关重要。英国海外发

展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获得储蓄

或信贷可有助于各收入水平的人

投资于教育和微型企业,并借此

摆脱贫困。尽管许多捐助者都在

重点开展小额信贷,但银行业仍

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还研究了有

利于市场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使

银行业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

对此,我们的实用政策建议包

括:

● 为银行业设定拓宽服务的目

标,监测并公布结果;

● 促进正规银行业与更容易为穷

人服务的半正规机构之间的联

系;

● 支持新的低成本技术和商业模

式。■

文:杰奎琳•诺沃格拉茨(

CJACQUELINE NOVOGRATZ),聪明

人基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该

基金是利用企业方法解决全球贫

困问题的非盈利全球风险基金。

过去十年里,出现了一个新

的国际发展领域,它力图发挥市

场的力量。社会投资者与捐助人

正利用“天使资本”将赌注下在

那些应对全球挑战的企业身上,

这些全球挑战包括疟疾的持续威

胁、缺乏清洁的饮用水、慢性营

养不良和缺乏教育等。天使资本

填补了援助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一

个重要空缺,为实验和创新提供

了空间,并且已经开始看到实际

的成果。

传统资本投资注重资金收益

最大化,而天使资本认识到,在

低收入社区开展工作面临的挑战

严峻,包括培养对新产品的接受

度、依靠较差的基础设施来运

行、客户收入和信任度都很低

等。与传统资本相比,天使资本

对风险的容忍度较高,投资期限

更长,通常还配有大量的管理援

助,主要关注社会影响。

聪明人基金创立于2001年,

天使资本

的力量

Page 45: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 45

政策简报

小农户,这使他们难以用上关键的

耕作技术。2001年,阿密塔布•萨

丹奇设计了一种滴灌技术,它成本

低廉而且实用,适合世界上最贫困

的农民。他所在的组织——国际

发展企业-印度最初依靠补助金

建起了一套原型设备,并学会

了如何向低收入农民进行有效

的营销。聪明人基金的天使资

本帮助他成立了一家营利公司

——全球易水产品公司(Global

Easy Water Products),在国

际发展企业-印度的研究和营销

优势基础上,专注于将这项技术

推广到更多地区,并开发出口

市场。25万多农民通过国际发展

企业-印度和全球易水产品公司

购买了滴灌产品,这让许多农民

的收入以每年一至两倍的速度

增长。

正如我在《蓝毛衣:弥合贫

富差距的桥梁》这本书中所写

的:“我了解到,解决贫困问题

的许多方法存在于市场和慈善机

构之间的空白地带,我们最需要

的是有道德的领导,他们愿意从

穷人的视角出发,去寻找解决方

案,而不是将庞大的理论和规划

强加给穷人。”天使资本就要投

向构建这种解决方案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对发展援助有

一种新的认识。当援助体系面临

越来越仔细的审查和越来越多的

批评时,国际社会有机会用一种

注重社会创新和企业精神的补充

方法来加强援助方案。■

旨在将这种发展模式用于应对主

要的全球挑战。初期的工作重点

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东非。创立

以来,我们已向40家公司投资约

4,000万美元,这些公司都努力

开辟新路,用可长期持续的方式

为数百万人提供关键产品和服

务。聪明人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包

括印度的水健康国际公司,该公

司运行着285个村庄一级的水净

化系统,为240,000以上的低收

入者提供安全用水,还有印度和

坦桑尼亚的D. Light Design

公司,该公司已售出200,000多

个低成本节能灯,为100多万人

提供了安全、廉价的能源。

每家公司都为大规模的可持

续变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挑战

在于,如何强化已得到检验的商

业模式并扩大其规模,向数以千

万计希望改善生活的人提供优质

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这些想法

只有通过与主流私营机构(如银

行和跨国公司)及政府机构合作

才能实现最大的影响力,为大规

模创新创造有利的环境。

我认为,在孵化有前景的想

法和让已呈现显著效果的想法加

速规模化这两方面都存在资金缺

口,但这种财务模式对传统投资

对传统资本市场尚无吸引力。

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家能够

带来一种必不可少的视角,因为

他们必须随时适应客户的需求。

举一个印度的例子来说。在印

度,75%以上的农民耕种的土地

面积不到两公顷,但几十年以

来,援助方案和市场都一直忽略

“我们最需要的是有道德

的领导,他们愿意从穷人

的视角出发,去寻找解决

方案,而不是将庞大的理

论和规划强加给穷人。”

Page 46: Making It: 政策选择

MakingIt46

末篇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

任 米 歇 尔 •西 迪 贝 ( MICHEL

SIDIBE)认为,工作场所对限制

艾滋病的传播和影响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全世界3,300万艾滋病毒感染

者中,绝大多数人在15-49岁之

间,正处在最佳工作年龄。这对

企业、国家经济、以及个人及其

家庭都有着重大影响。

艾滋病成为一个工作场所问

题,原因有很多。侮辱和歧视可

能对感染艾滋病毒员工的基本权

利构成威胁。员工及其技能和经

验的流失会增加其他劳动者的负

担,降低士气和生产力。

在最不发达国家,艾滋病毒/

艾滋病对经济的影响尤为严重,

它所造成的工人旷工、生产力下

降、医疗支出,以及招聘和培训

成本结合起来,造成了利润的减

少。

由于三分之二的艾滋病毒感

染者会每天外出工作,所以工作

场所是应对这种传染病的最佳场

所之一。企业部门对限制艾滋病

毒的传播和艾滋病的影响发挥关

键作用。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

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迎接

这一挑战。

企业能做什么?按照不同的规模、工作场所

类型、所在地点、财力和核心竞

争力,每家企业都能为抗击艾滋

病做出自己的贡献。相关活动通

常分为五大类:艾滋病毒工作场

所方案、倡导、资金支助、实物

捐赠(包括技术支持)和研究。

艾滋病毒工作场所方案:这

些方案让员工能够直接获得艾滋

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支持服

务。国际劳工组织和艾滋病规划

署联合各企业在工作场所推广艾

滋病毒政策和方案。

倡导:企业可通过大众媒体

来传播有关艾滋病毒的重要信息。

企业还可参与政策对话,劝说政

府通过有效的艾滋病毒政策。

现金捐赠:艾滋病毒预防、

治疗、护理和支持服务急需资金

支助。企业正在通过为有关艾滋

病毒与健康的方案提供资金捐助,

逐渐为应对艾滋病做出贡献。

实物捐赠:在应对艾滋病的

方方面面,都需要企业提供专业

知识、服务和物资。来自企业的

实物捐赠可包括咨询服务、工作

人员调任、印刷、办公设备、装

备、供应和分销网络等。公司可

为安全套和抗逆转录药品等商品

提供物流支持和配送网络。

研究:艾滋病规划署支持公

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力图加快艾

滋病毒预防技术的发展,如,杀

微生物药(一种合成的或天然的

物质,可为胶状、乳状、栓剂或

艾滋病毒/艾滋病:工作场所问题

吉布提工人提高认识活动。艾滋病是一个工作场所问题,这不只是因为它影响了劳动力和生产力,也是因为工作场所是抗艾滋病最有效的场所之一。

Page 47: Making It: 政策选择

末篇

薄膜,用于杀灭病毒和细菌

或使其失去活性)、改良的

女用安全套、疫苗,以及疗

法的改进(如:更加简单有

效的新一代药物)。

艾滋病规划署与在其各

个重点领域都与公司和基金

会有着密切的合作,尤其是

减少艾滋病毒性传播、预防

艾滋病毒母婴传播、减少结

核病/艾滋病毒合并感染以及

增强妇女和女童能力方面。

此类合作实例包括雪佛龙在

安哥拉资助预防母婴传播方

案,以及艾滋病规划署与美

体小铺合作的世界艾滋病日

全球宣传活动。

根据从事艾滋病工作二

十多年的经验,我们可以自信

地说,抗艾滋病的早期投资已

取得了长期收益。比如,我们

看到,在塞内加尔的早期艾滋

病毒教育和预防投资已使该国

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感染率最

低的国家之一。

企业联盟艾滋病规划署在受艾滋

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支助发

展了多个国家企业联盟。艾

滋病规划署目前与30多个国

家企业联盟合作,帮助支持

私营部门应对艾滋病。

坦桑尼亚抗艾滋病企业

联盟已在动员企业抗艾滋病

毒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它已

支持几家公司制定工作场所

方案,举办了有关艾滋病预

防和治疗的讲习班和培训,

制定了适用于所有公司的艾

滋病毒通用政策。在短短12

个月内,其成员数量增长了

91%。

埃塞俄比亚抗艾滋病毒/

艾滋病企业联盟成立于2004

年,它也鼓励各企业从为员

工提供信息转向提供服务。

这包括自愿咨询和艾滋病毒

检测、艾滋病毒感染者照料、

方便抗逆转录药物的使用和

地方转诊等。有些企业甚至

将服务延伸到工作场所之外,

向艾滋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员

工家庭提供帮助。

在孟加拉国,美国组织

“开拓者”(Pathfinder)

与当地非政府组织合作,为

以未婚女青年为主的服装厂

工人提供驻厂卫生服务。这

些工作场所方案是一个大型

国家方案中的一部分,该方

案与41个国家和地方非政府

组织合作,提供临床和社区

基本医疗服务。

很显然,如果最不发达

国家希望推动增长经济,那

么雇主就必须将抗艾滋病毒

当作他们自己的事。通过保

护其员工免受艾滋病毒影响,

生产力会得到提高,经济效

益也会增长,私营企业和公

共部门都会受益。■

MakingIt 47

arun, thankom and hulme, david (editors) –Microfinance: a reader

Chang, ha-Joon – Bad samaritans: the Myth of freetrade and the secret history of Capitalism

Chossudovsky, Michel – the globalization of Povertyand the new World Order

Chowdhury, anis and Islam Iyanatul – growth,employ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Indonesia

easterly, William – the White Man’s Burden: Why theWest’s efforts to aid the rest have done so Much Illand so Little good

edward, tse – the China strategy: harnessing the Powerof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economy

gupta, anil K. and Wang, haiyan – getting China andIndia right: strategies for Leveraging the World’s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for global advantage

Mcneill, desmond and st. Clair, asunción Lera – globalPoverty, ethics and human rights: the role of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

rodrik, dani – One economics, Many recipes: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sachs, Jeffrey – the end of Poverty: economicPossibilities for Our time

sanchez, teodoro – the hidden energy Crisis: howPolicies are failing the World’s Poor

smith, Michael, et al. – Cents and sustainability: Makingsense of how to grow economies, BuildCommunities and revive the environment in OurLifetime.

http://blogs.cgdev.org/globaldevelopment – the Centrefor global development’s weblog.

http://ourworld.unu.edu/en/ – Web magazine focusing onclimate, peak oil, food security and biodiversity.

http://rodrik.typepad.com – “unconventional thoughts o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danirodrik’s weblog.

www.chinadaily.com.cn – the largest english portal inChina, providing news, business information, etc.

www.compete.org/about-us/initiatives/gii – the Councilon Competitiveness’ global Initiative “seekscollaborations around the world with critical uspartners to build business environments that support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ww.iied.org/sustainable-markets/blog/due-south – the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development’s weblog.

www.networkideas.org –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economics associates is a network of progressiveeconomists.

www.oxfamblogs.org/fp2p – from Poverty to Power.duncan green’s weblog.

www.policyinnovations.org – “the best new thinking ona fairer globalization.”

www.twnside.org.sg – third World network of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issuesrelating to development, the third World, and north-south issues.

www.wider.unu.edu –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economics research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MakingItIndustry for development

further readIng

further surfIng

Page 48: Making It: 政策选择

旨在激发全球工业发展问题

辩论的季刊

MakingIt工业促发展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