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三epaper.zhoudaosh.com/images/2018-10/24/a16/a161024.pdfa16 2018.10.24 星期 三 编 辑...

1
A16 2 0 1 8 . 1 0 . 2 4 编辑 倪卫文 化新闻 100 威海路 755 邮编2000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10070 广告许可证101064000180 广告总代理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 广告热线51708666 全年订阅价360 零售价界大佬切磋儿童戏剧培育 花样小不点们进剧场 晨报记者 殷 茵 年级的玥玥每逢周末的安排通常 是这样的周五晚上 100 分钟的数学课周六下午 90 分钟的画画课周日上午 3 小时的英语课下午 90 分钟的舞蹈课一个周末四门培训课每到续费季200 元一节课的费用玥妈妈眼睛也不眨 就爽爽气气付了钱遇上名师班名额还 得秒杀那么周末会不会带孩子去剧场看看 ?“看戏现在读书了哪里有时间啊?”玥妈妈的无奈并非个例如今剧场可能 是孩子最奢侈的课堂到底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家长心甘情 愿地带着孩子从课堂走进剧场本届上 海国际艺术节上无论是交易会还是主 论坛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业界顶级大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一群 小不 ”。 人死了会去哪里?”“要是有一天你死了我该怎么办?”女儿今年六 4 岁起,“死亡这个词就像定时炸弹不时被她扔到我的面前问得我哑 口无言直到有一天我带她走进剧场看了一出儿童剧再见麦芬先生》。部戏很简单一个人一把琴一只玩偶却解决了我一个不简单的问题—— 如何 直截了当地和她谈论死亡走出剧场我终于有勇气和她聊一聊这个沉重的话 还记得当时她总结:“原来死也没什么吓人的不过活着更开心。” 剧场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在戏剧的世界里风儿会呢喃花朵会私语里有世界最本真的色彩和最原始的触感这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宝贝来看戏女儿第一次听到了昆曲的水磨腔”, 看到了川剧的 变脸”,对迪士尼公主如数家珍的她也知道了生旦净丑”。《小岛漂流记束后她和我讨论了成长离别”,到家后她还设计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傲圈圈岛”。 如果没有走进剧场我恐怕还是那个拍着桌子扯着嗓子盯她作业暴躁 而专制的中年妇女而现在我有了时间和机会蹲下来用她的视野看看这个 又陌生的世界平静和地和她聊聊人生如果没有走进剧场她恐怕还是我中那个记不全了题学渣”。而现在我看到了她大胆而自艺术家们举手提看到她带着亮光得那么爽朗原来她的身体着那一个有灵魂就像她出生时我对她有的期望有的一如果是真的走进了剧场我也泰戈尔曾说:“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我知道 繁星会对私语也会俯身来到面前它呆呆朵和彩逗弄 。” 在剧场里有我要给她的远方现一个有趣的灵魂 困惑 如何把妈妈和孩子请进剧场 “我们和绘画、钢琴、舞蹈,以及各类培训机 构、游乐场、商场竞争的,其实是孩子宝贵的周末时 间。”英国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总监、意大利国 际儿童戏剧文化节创始人、加拿大温哥华国际儿童 艺术节艺术总监、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总经理、小不 点大视界联合创始人……这些业界顶级大佬,不约 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一群“小不点”,同时,他们又 发现,要把孩子拉进剧场,比想象的更难。孩子们的 时间究竟花在了哪里?为什么没有把最宝贵的时间 和剧场在一起,和艺术在一起?相比电影并不便宜 的票价、 从未养成习惯走进剧场的父母, 更大的 “敌人”, 也许是密密麻麻占据了孩子行程表的培 训机构。 在小不点大视界, 女性观众购票率占 60%上,联合创始人宣振兴发现,“妈妈去哪儿”成为孩 子走进剧场的关键因素。 如何让妈妈在她们的钱包 里留出一笔“门票钱”?这样的困惑,不止上海的剧 场人有,国外的剧场人同样也有。加拿大温哥华国际 儿童艺术节艺术总监兼执行总监凯瑟琳·卡罗坦言: “在我们这里,85%的买票者是女性,如何能够让大 家轻松得到表演信息, 并且愿意在手机上订票,这 是非常实际的事情。” 不仅儿童剧行业的专业人士想要寻找更多的 儿童观众,即便综合剧场的理者们,也目光了孩子。“我犯过的最大错误,是过度25 40 轻人,应该4 的小朋友 始。”意大利卡拉剧CEO 亚历山大· 佩雷 透露,如今每年1.8 万个孩子参与意大利卡拉剧“儿童目”,“ 4 朋友3 3.5 小时听歌剧, 不全神贯注直,因我们把传统歌《魔笛》等缩1 小时 15 分钟精简版。”结束后小观众,在他看来,把小朋友拉进的同时,些从 未走进剧场的父母也成了众,“孩子 自拍员交流,他们非常小,是未要的剧宣使。” 出招 集市夏令营主题乐园样样来 的剧目, 当然吸引和孩子走进剧场的 必杀技”,为了“ 抢跑”,必须 奇招”。 上为不多的专业儿童剧场, 上海儿童 艺术剧场的地理位置并不“ 讨巧”,距离铁站 1 里的距离,有些尴尬但三年前,剧场就开通免费 接驳班车,让铁来看戏的家和孩子们,“ 衔接能去剧场?未勤勤就住在儿艺 对面,她最爱的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加“大鱼集市”,挑好心爱的玩具精心制作的手在剧场门广场上, 家里子的后备箱秒钟变 主题”。有这时,她是掌柜妈妈全都指挥爸爸俱、妈妈 、大鲸鱼集市、大鲸鱼教室……在上海儿童艺 术剧场,艺术育的“ 面孔”不。不仅是互动,剧场还通过艺术夏令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更 地和人相,大鲸鱼学员每周最星期五来剧场和整个一起排练外, 剧场把各儿童剧学校。 不是课才 画画, 也并非有舞蹈课才能训练挺拔身姿“我相信, 现在的小朋友们有许许多多知识能的渠道,而我们要的,是通过艺术在他们播下爱的子, 也希望他们成为一人,得如何爱自己、爱他人。”上海儿童艺术剧场 总经理梁晓霞如是剧场“小不点大视界”坐落于国际 商业广场。楼下,是时下热门的儿英培训机 构, 同一楼层还有一家新开业不机构街之隔、舞蹈培训机构比比是。 每个周末,这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在这里“ 卡”的家,在一次路发现,这 个位于三楼 的剧 场,总是不地在 变身”。有时这里成了一 有时 ,这里 成了浪狗有时,这里古怪 的机 人。 一听才知道每当剧目上演, 这里装饰打造和剧目密相关的 “ 主题 ”。“我们鼓励孩子走进 剧场,在探索中熟悉剧目”,剧场工作 Flora 。在这里,甚至有“ 业”:在上演的三部儿童剧,剧场包成了“ 三部”,角色塑造布景设计、戏剧乐, 这些统统孩子们的“ ”。 索石文化创始人罗瑞敏久前开了一 家“ 阿啦子剧场”,和“小不点大视界” 进剧目为不同,这里的戏基本都 创的。 经一家文化传播公的他,专门的儿童剧制作团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只没有专门的综合戏剧 程?”在罗瑞敏看来子剧场能让 孩子学会学会让、团结,以及更 多的肢体。未,他有一的想 :在演出外,和剧目相关的戏剧培 线程,“ , 能让更多没时间参与的家,走戏剧。” 殷茵 /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A16

    2018 . 10 . 24 星 期 三 编 辑 李 俊 倪 卫 文文化新闻

    1.00元地址:威海路 755 号 邮编:2000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1—0070 广告许可证:3101064000180 广告总代理: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 广告热线:51708666 全年订阅价:360 元 零售价:

    业界大佬切磋儿童戏剧培育

    翻花样,让“小不点”们进剧场

    晨报记者 殷 茵

    一年级的玥玥,每逢周末的安排通常

    是这样的: 周五晚上 100 分钟的数学课,

    周六下午 90 分钟的画画课, 周日上午 3

    小时的英语课, 下午 90 分钟的舞蹈课。

    一个周末四门培训课。 每到续费季,200

    元一节课的费用, 玥玥妈妈眼睛也不眨

    就爽爽气气付了钱,遇上名师班,名额还

    得秒杀。

    那么,周末会不会带孩子去剧场看看

    戏?“看戏?现在读书了哪里有时间啊?”玥

    玥妈妈的无奈,并非个例。如今,剧场可能

    是孩子最“奢侈”的课堂。

    到底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家长心甘情

    愿地带着孩子从课堂走进剧场? 本届上

    海国际艺术节上, 无论是交易会还是主

    论坛,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业界顶级大佬,

    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一群 “小不

    点”。

    “妈妈,人死了会去哪里?”“要是有一天你死了,我该怎么办?”女儿今年六

    岁,从 4 岁起,“死亡”这个词就像定时炸弹,不时被她扔到我的面前,问得我哑

    口无言。直到有一天,我带她走进剧场,看了一出儿童剧《再见,麦芬先生》。这

    部戏很简单,一个人一把琴一只玩偶,却解决了我一个不简单的问题———如何

    直截了当地和她谈论死亡。走出剧场,我终于有勇气和她聊一聊这个沉重的话

    题,还记得当时她“总结”道:“嗯,原来死也没什么吓人的,不过活着更开心。”

    剧场,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在戏剧的世界里,风儿会呢喃,花朵会私语,这

    里有世界最本真的色彩和最原始的触感。这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在《宝贝来看戏》中,女儿第一次听到了昆曲的“水磨腔”,看到了川剧的

    “变脸”,对迪士尼公主如数家珍的她,也知道了“生旦净丑”。《小岛漂流记》结

    束后,她和我讨论了“成长”与“离别”,到家后,她还设计了一座属于自己的“骄

    傲圈圈岛”。

    如果没有走进剧场,我恐怕还是那个拍着桌子、扯着嗓子盯她作业,暴躁

    而专制的中年妇女。而现在,我有了时间和机会,蹲下来,用她的视野看看这个

    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平静而温和地和她聊聊人生。

    如果没有走进剧场, 她恐怕还是我眼中那个记不全单词、 看漏了题目的

    “学渣”。而现在,我看到了她大胆而自信地向艺术家们举手提问,看到她眼中

    带着亮光,笑得那么爽朗。我发现,原来她的身体里住着那样一个有趣的灵魂,

    就像她刚出生时我对她所有的期望。

    所有的一切,如果不是真的走进了剧场,我也不会懂。

    泰戈尔曾说:“我愿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方净土。我知道

    繁星会对他私语, 天空也会俯身来到他面前, 用它呆呆的云朵和彩虹来逗弄

    他。”

    在剧场里,有我想要给她的诗和远方。

    发现一个有趣的灵魂

    困惑 如何把妈妈和孩子请进剧场

    “我们和绘画、钢琴、舞蹈,以及各类培训机

    构、游乐场、商场竞争的,其实是孩子宝贵的周末时

    间。”英国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总监、意大利国

    际儿童戏剧文化节创始人、加拿大温哥华国际儿童

    艺术节艺术总监、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总经理、小不

    点大视界联合创始人……这些业界顶级大佬,不约

    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一群“小不点”,同时,他们又

    发现,要把孩子拉进剧场,比想象的更难。孩子们的

    时间究竟花在了哪里?为什么没有把最宝贵的时间

    和剧场在一起,和艺术在一起?相比电影并不便宜

    的票价、 从未养成习惯走进剧场的父母, 更大的

    “敌人”, 也许是密密麻麻占据了孩子行程表的培

    训机构。

    在小不点大视界, 女性观众购票率占 60%以

    上,联合创始人宣振兴发现,“妈妈去哪儿”成为孩

    子走进剧场的关键因素。 如何让妈妈在她们的钱包

    里留出一笔“门票钱”?这样的困惑,不止上海的剧

    场人有,国外的剧场人同样也有。加拿大温哥华国际

    儿童艺术节艺术总监兼执行总监凯瑟琳·卡罗坦言:

    “在我们这里,85%的买票者是女性,如何能够让大

    家轻松得到表演信息, 并且愿意在手机上订票,这

    是非常实际的事情。”

    不仅儿童剧行业的专业人士想要寻找更多的

    儿童观众,即便综合剧场的管理者们,也将目光瞄

    准了孩子。“我可能犯过的最大错误,是过度关注

    了 25 岁到 40 岁的年轻人,应该从 4 岁的小朋友

    开始。”意大利斯卡拉剧院 CEO 亚历山大·佩雷

    拉透露,如今每年有 1.8 万个孩子参与意大利斯

    卡拉剧院 “儿童歌剧项目”,“4 岁小朋友花 3

    到 3.5 个小时听歌剧, 不可能全神贯注直到结

    束,因此我们把传统歌剧《魔笛》等缩成 1 小时

    15分钟精简版。”歌剧结束后,请小观众参观后

    台,在他看来,把小朋友拉进来的同时,那些从

    未走进剧场的父母也就成了新的受众,“孩子

    可以自拍、与演员交流,他们非常小,却是未来

    重要的歌剧宣传大使。”

    出招 集市夏令营主题乐园样样来

    好的剧目, 当然是吸引家长和孩子走进剧场的

    “必杀技”,但为了“抢跑”,必须“兵出奇招”。

    作为沪上为数不多的专业儿童剧场, 上海儿童

    艺术剧场的地理位置并不“讨巧”,距离地铁站 1 公

    里的距离,有些尴尬。但三年前,剧场就开通了免费

    接驳班车, 让坐地铁来看戏的家长和孩子们,“无

    缝”衔接。

    只有看戏才能去剧场?未必。勤勤家就住在儿艺

    的对面,她最爱的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大鲸

    鱼集市”,挑好心爱的玩具,带上精心制作的手工,

    在剧场门口的广场上, 家里车子的后备箱一秒钟变

    身“主题商店”。只有这时候,她是说了算的掌柜,爸

    爸妈妈全都是听她指挥的店小二。爸爸俱乐部、妈妈

    俱乐部、大鲸鱼集市、大鲸鱼教室……在上海儿童艺

    术剧场,艺术教育的“面孔”不停在变。不仅是亲子

    互动,剧场还通过艺术夏令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更

    好地和别人相处, 大鲸鱼乐团的很多学员每周最期

    待的就是星期五来剧场和整个乐队一起排练。此外,

    剧场还把各种儿童剧送到学校。 不是只有美术课才

    能学画画, 也并非只有舞蹈课才能训练挺拔身姿,

    “我相信, 现在的小朋友们有许许多多获得知识和

    技能的渠道,而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艺术在他们心里

    播下爱的种子, 也希望他们长大后成为一个有趣的

    人,懂得如何爱自己、爱他人。”上海儿童艺术剧场

    总经理梁晓霞如是说。

    亲子微剧场“小不点大视界”坐落于大宁国际

    商业广场。它的楼下,是时下热门的少儿英语培训机

    构, 同一楼层还有一家新开业不久的少儿美术教育

    机构;一街之隔,幼儿早教、舞蹈培训机构比比皆是。

    每个周末,这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在这里“打

    卡”的家长,在一次

    次路过中发现,这

    个位于三楼的剧

    场,总是不停地在

    “变身”。有时候,

    这里成了一座小

    岛;有时候,这里

    成了流浪狗之家;

    有时候,这里突然多

    了好多古怪的机器

    人。 一打听才知道,原

    来, 每当有新剧目上演,

    这里都会装饰一新, 打造成

    一座和剧目紧密相关的 “主题

    乐园”。“我们鼓励孩子提前走进

    剧场,在探索中熟悉剧目”,剧场工作

    人员 Flora说。在这里,看戏甚至还有“回

    家作业”:正在上演的三部儿童剧,被剧场包装

    成了“三部曲”,角色塑造、布景设计、戏剧配乐,

    这些统统都是布置给孩子们的“功课”。

    索石文化创始人罗瑞敏不久前开了一

    家“阿啦亲子剧场”,和“小不点大视界”

    以引进剧目为主不同,这里的戏基本都

    是原创的。 经营着一家文化传播公司

    的他,旗下有着专门的儿童剧制作团

    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只有音乐

    课、美术课,却没有专门的综合戏剧

    课程?”在罗瑞敏看来,亲子剧场能让

    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谦让、团结,以及更

    多的肢体表达。未来,他有一个大胆的想

    法:在演出之外,开设和剧目相关的戏剧培

    训线上课程,“网课, 能让更多没时间参与其

    中的家长,走近戏剧。”

    殷 茵

    制图

    /

    潘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