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文化 構建中小語文 課程銜接 - hkedcity.net ·...

20
從文學文化 構建中小語文 課程銜接 分享學校:保良局蕭漢森小學 講者:周慧嫻老師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小語文課程銜接」研討會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Oct-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從文學文化 構建中小語文 課程銜接

分享學校:保良局蕭漢森小學

講者:周慧嫻老師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小語文課程銜接」研討會

1

小學校本中文科課程設計

使用教科書學習常用字詞

學習不同的修辭技巧

強調學習各類書信文體及說明文、議論文的寫作

加入詩詞誦讀

加入成語學習

2

發展校本文化及文學課程目的

通過文學的學習,可以感受語文的美感

多讀富文化文學內涵作品,提升語文素養

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審美的情趣

逐步接觸古典及現代文學,與中學中文課程接軌

3

發展校本文化及文學課程緣起

萌芽:早於2000年,已開始設計文學文化課程,目的是希望增加學生接觸文學與文化的機會

支援:發展過程中,獲得校長、科主任及科任支持,推展課程順利

初印:早期的文化及文學教學以單張或小書冊形式派發,限於讓學生作課外閱讀,並未編入課程

4

發展校本文化及文學課程過程

校本文化及文學課程的設計 發展下來,為求有系統學習,開始構思把文化文學獨立成冊,

專冊學習。

十年發展:先設計五、六年級課程,製作文化及文學專冊,編入進度,再延伸至一至四年級

各級老師自發製作校本文化及文學教材,再由科主任統整六級課程,納入教學進度

5

配合:

小學中國語文課程九大學習範疇

由九大範疇開始構思校本文學文化課

程應包含的內容

內容參考教育局出版的《積累與感興》

6

校本課程規劃

發展校本文化及文學專冊 內容應包括:詩、詞、古文、小說

五、六年級進行小說教學 跨學科課程協作

7

校本文化及文學課程內容

文學 詩、詞、文言文、小說

文化 物質方面:建築、名勝古蹟……

制度方面:民俗、禮儀……

精神方面:文學、倫理道德……

8

校本文化及文學課程整體規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詩 靜夜思 憫農

元日

畫雞

小松

春曉

詠鵝

赤日炎炎

鹿柴

江雪

尋隱者不遇

清明

小池

村居

花影

九月初九憶山東兄弟

贈汪倫

登樂遊原

七步詩

回鄉偶書

新嫁娘

垓下歌

秋夕

下江陵

畫眉鳥

初春小雨

泊船瓜州

絕句

木蘭詩

詞 水調歌頭 滿江紅

古文 朱子家訓

要做則做

蘭亭集序

小說 草房子

聊齋誌異

青春的十一場雨

西遊記 孔乙己

三字經 選讀

(香九齡—宜先知)

選讀

(昔孟母—名俱揚)

選讀

(玉不琢—不成器)

人倫篇 為學篇 勉學篇

成語 狐假虎威

囊螢照書

亡羊補牢

愚公移山

成語書 成語書 成語書 成語書

人物 孝子黃香

孔融讓梨

屈原

華佗

魯班

李時珍

張衡

曹植

孫中山 劉邦

項羽

李白

杜甫

諸葛亮

岳飛

蘇軾

魯迅

王羲之

節日 除夕

春節

年獸的傳說

清明

端午

中秋節

重陽

名勝

古蹟

黃河 長江

三峽

故宮

長城

泰山

黃山

其他 詞的體例 清明上河圖

9

選材原則

課程由淺入深編排,按學生能力選取合適學習材料,讓學生逐層認識中華文化

選讀經典篇章,讓學生逐步認識不同名家作品,擴闊視野,提升文化素養

編選名篇同時,結合教授作家生平及創作背景,並進行文本細讀,品味作品箇中情懷

結合生活,選擇可從文本中見生活文化的作品,讓學生能聯繫生活,產生共鳴

10

文言文的教學處理 理解基本文意及主旨

例:《朱子家訓》的主旨及內文大意

了解寫作目的 例:王羲之書寫《蘭亭集序》的原因

賞讀文章的美感 例:韻文的節奏、用字精煉、初步認識託物寄意的手法

初步認識常用虛詞 例:之、也、耶、乎、兮

11

鞏固與延伸

每課均附有簡單練習,讓學生重溫學習重點

習題設計無須太多,避免製造沉重工作量

延伸活動多樣化,提高學生的創意與投入程度,

例如: 高年級學生製作短片,介紹節日端午節

「詩中有畫」,呈現所學

配合「朱子家訓」課題,創作「我的家訓」

創作後篇,利用戲劇元素為「鷸蚌相爭」加入新結局

12

跨學科課程協作

統整課程,中文科配合其他科目就相同題目共訂授課內容,分工合作,如:

課題/學科 中文 視藝

清明上河圖 認識作品的繪畫風格和反映歷朝民風習俗

繪畫沙田中秋夜遊圖

13

配合當時電子版在港展出,帶領學生欣賞畫中不同的人物活動、虹橋的建築風格,反映不同朝代的生活面貌

小說教學

除古典詩文外,小說(古典、現代作品)也是文學的重要學習材料,目標:

提升學生閱讀較長篇幅文本的能力

認識小說的敘事手法

認識不同的寫作技巧,包括運用對比、

伏筆、插敘

五年級:《草房子》、《聊齋誌異》

六年級:《青春的十一場雨》、《西遊記》

14

小說教學與創作

教學策略:引領思維、戲劇教學

學生猜測故事的進展 → 細讀文本 → 驗證預測結果; 重點訓練學生找尋文本線索

學生透過戲劇演繹,反思角色的性格與故事的深意

學生創作小說

例:《農夫與小鳥豐豐》

15

校本文化及文學課程評估

文化及文學和成語部份納入考試範圍,佔分約20%,讓學生鞏固所學

考核重點在複習內容,以及適當背誦

把所學的成語應用在日常的句子中

16

成效

1.語感積累 學生從小接觸不同的詩詞及中國文化,有效提升語文素養

多讀古詩文,學生易於掌握文詞深意,也能在日常生活應用出來

2.對文學產生興趣 學生樂意接觸中國文學,能自發尋找更多與作品相關的資料

17

成效

3.提升鑑賞能力 學生能指出作品中的點睛字詞,鑑賞能力提升

4.有利表達 學生能隨心所欲創作自己的短篇小說,會關心主角的角色性格,會着意故事的起承轉合鋪排,字數超越平日所限

確保畢業生能掌握成語運用,對著名詩人詞人的作品有基本認識,了解中國文化,能流暢行文,對古文不感陌生

18

成效

5.有利升中語文銜接

較易適應中學中文課程

學生學會運用資料搜集、閱讀理解的方法,協助分析古文篇章

19

課程檢視

定期修訂內容 每兩年修訂教學內容一次,針對學生學習難點增刪內容,例:

刪減篇幅較長的《三國演義》原文教學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