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38
1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 一、課程名稱: 古今樂悠遊—士林 歷史文化逍遙趣 二、課程說明: ()設計理念 士林區是臺北地區文化的發源地,為史前芝 山岩文化、圓山文化的所在地。文獻記載,自清 朝以來,文風極盛,私塾、社學及義塾遍設,日 治時期設於芝山岩的「國語(日語)傳習所」更是臺灣新式教育的開端。在古蹟 方面,有珍貴的芝山岩遺址,以及百年歷史之神農宮、惠濟宮、慈諴宮、士林公 有市場。在名勝方面,則有芝山公園、芝山生態綠園和士林官邸等,而現今的士 林夜市更是許多人到訪臺北必遊之地,另外士林小刀、士林郭元益糕餅、夜市大 腸包小腸都是士林著名的地方特產。因此,「悠遊士林」可拉出一條貫穿史前、 清朝、日治至民國時期不同面貌的古今歷史文化之旅。這些充滿濃厚人文氣息的 古蹟、歷史建築、自然生態和文化景觀構成豐富的文化資產和地景,見證臺北市 歷史發展的軌跡,與繁華市景形成古今相照的意象,值得引作臺北市本土教育課 程的教材,藉以促發學生愛鄉、愛土的情懷。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

一、課程名稱:

古今樂悠遊—士林歷史文化逍遙趣

二、課程說明:

(一)設計理念

士林區是臺北地區文化的發源地,為史前芝

山岩文化、圓山文化的所在地。文獻記載,自清

朝以來,文風極盛,私塾、社學及義塾遍設,日

治時期設於芝山岩的「國語(日語)傳習所」更是臺灣新式教育的開端。在古蹟

方面,有珍貴的芝山岩遺址,以及百年歷史之神農宮、惠濟宮、慈諴宮、士林公

有市場。在名勝方面,則有芝山公園、芝山生態綠園和士林官邸等,而現今的士

林夜市更是許多人到訪臺北必遊之地,另外士林小刀、士林郭元益糕餅、夜市大

腸包小腸都是士林著名的地方特產。因此,「悠遊士林」可拉出一條貫穿史前、

清朝、日治至民國時期不同面貌的古今歷史文化之旅。這些充滿濃厚人文氣息的

古蹟、歷史建築、自然生態和文化景觀構成豐富的文化資產和地景,見證臺北市

歷史發展的軌跡,與繁華市景形成古今相照的意象,值得引作臺北市本土教育課

程的教材,藉以促發學生愛鄉、愛土的情懷。

Page 2: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

基於知識的創生在於教師、學生和環境脈絡的互動之中,唯有學生主動參與

真實的教學活動中,學習才會發生。因此,本教材設計乃採取情境模式,藉由多

元的學習情境選擇和戶外踏查安排,跨越教室的學習空間,結合校內外各種形式

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提供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經驗體會,進而幫助學生主動

建構知識,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在戶外踏查的活動過程,則運用結合科技融入和

軌跡紀錄的學習方式,讓學習活動更加創新與多元化,以深化學習經驗;而評量

方式亦統整於學習活動之中,以提供學生發展多元能力的機會。

(二)課程目標

「古今樂悠遊—士林歷史文化逍遙趣」教學活動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運用多

感官發掘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以及訪問、調查等探查方式,覺察建築藝術、

文物器具與人類生活變遷之間的符應情形,以深度了解生活形態和環境的人地因

果關係。

教學活動教材內容以士林文化資產為主要踏查景點,包括芝山公園、芝山岩

史前文化遺址、隘門、惠濟宮、芝山神社遺跡、日式參道、慈諴宮和士林夜市等。

透過踏查之旅幫助學生看見臺灣過往的歷史、欣賞臺灣歷史文化之美,發覺歷史

文化的現代新價值,另外從士林夜市和士林特產店則引導學生思考臺灣特有的夜

市文化特色,以及思索地方特色文化的發展性。

課程目標除了在於深化學生對先民所締造的各種藝術成果和文化遺產的瞭

解與認識之認知層次外,另一方面,為了擴展學生瞭解早期自然環境、經濟活動

與人文環境的發展特性,則以基隆河、淡水河、士林夜市與慈諴宮為例,引導學

生問題探究,以發覺地方的水運與市集、廟宇的關連性。最後,亦希望藉由本教

學方案能提升學生行動和反思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地方民俗文化保存的意義、價

值和發展方向,以及藉由在地生活與商圈發展的問題,希冀喚起學生共同對地方

文化認同的意識,以及思考士林的未來發展方向。

Page 3: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

(三)能力指標

1.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2-1瞭解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2-2-2認識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2.藝術與人文能力指標

2-2-9蒐集有關生活周遭本土文物或傳統藝術、生活藝術等藝文資料,並嘗試解

釋其特色及背景。

3-2-10認識社區內的生活藝術,並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在生活中實行。

3.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

4-2-3能表達自己對生活環境的意見,並傾聽他人對環境的想法。

5-2-2具有參與調查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4.海洋教育能力指標

1-2-5瞭解家鄉或鄰近沿海或河岸景觀的特色。

4-2-2說明水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及其重要性。

5.國語文領域能力指標

3-2-1-1 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5-2-8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四)教學目標

本教學活動教材設計,首在引導學生認識士林區的古蹟建築和地方特色。

以史前、清朝、日治至民國時期的時間軸為踏查主線,帶領學生一起進入臺北市

古今歷史文化之旅。其次,以透過實際踏查、訪問和調查等探索活動,發覺居住

地方的景觀特色,以及觀察地方自然與人文特性對建築設計的影響,瞭解文化共

構所交織出精緻細膩的裝飾藝術和綺麗風情。最後,藉由議題討論和行動歷程,

讓學生體認臺灣夜市文化發展與環境生態維護的意義與價值。教學目標如下:

Page 4: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4

1.知識方面

1-1能認識士林在臺北市的所在位置。

1-2能列舉士林的地方特色和地方特產。

1-3能觀察惠濟宮、慈諴宮、神社遺跡的建築特色與芝山岩景觀。

2.技能方面

2-1能運用網路、圖書等資源,進行主題研究。

2-2能透過實地探察,覺察閩南式建築、日式建築、隘門等特色與功能。

2-3能透過訪問,了解文化資產保存之公共參與及資產活化的應用性。

2-4能透過調查,了解商家結市情形,並探究特色商圈的形成。

2-5能分享戶外學習的觀察與見聞。

2-6能透過分析媒體與資料判讀,探究在地環境衝突的議題。

2-7能以口頭發表、辯論、短文、小記等方式,表達想法。

2-8能動手自己製作在地特色小吃。

3.情意方面

3-1能欣賞閩南式建築和日式建築等多元建築之美。

3-2能愛護古蹟的雕刻藝術、彩繪藝術與環境。

3-3能覺察特殊的在地文化在其文化資產上的意義與價值。

3-4能感受地方人文特色與環境運用的發展價值。

4.行動方面

4-1能在進行戶外教學活動時隨手做環保。

4-2能主動維護古蹟雕塑與愛惜公物。

4-3能透過調查,反思臺灣夜市文化發展的價值與問題。

(五)教學對象

「古今樂悠遊-士林歷史文化逍遙趣」教學活動適用於臺北市國小四年級學生。

Page 5: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5

(六)教學節數(含總節數與節次分配)

「古今樂悠遊-士林歷史文化逍遙趣」教學活動節數共計 13節,節次與課程內容

規劃如下:

節次 課程內容

第 1到 2節 認識士林區地理環境、歷史沿革和文化資產

第 3至 10節 士林區地理環境與歷史文化戶外探查活動

第 1 1 士林區探查經驗分享

第 12節 士林夜市的發想體驗活動

(七)相關領域

「古今樂悠遊-士林歷史文化逍遙趣」教學活動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為主,

結合藝術與人文和語文學習領域課程,引導學生欣賞和發表閩南建築、日式遺

跡、歷史古蹟和地方文化之美,並融入環境教育、海洋教育之概念,讓深入體會

人與生活環境之間的互賴關係。

「古今樂悠遊-士林歷史文化逍遙趣」課程領域統整圖

Page 6: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6

(八)教學架構

「古今樂悠遊-士林歷史文化逍遙趣」教學活動透過課堂討論、戶外學習、

超級任務、學習經驗分享回饋、時事議題討論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士林的

特色和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教學架構如下:

(九)補充教材

1.圖書資料:

(1)臺北市政府(1996)。臺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材補充教材—歷史篇。

(2)劉伯樂、楊麗玲 (2002)。士林官邸追追追。前衛出版社。

(3)施順生(2012)。臺北市的敬字亭及其恭送聖蹟之儀式。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

報, 24,63-98。

(4)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99)。臺北市文化地圖。出版:同作者。

「古今樂悠遊-士林歷史文化逍遙趣」教學活動架構圖

Page 7: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7

(5) 趙莒玲(2001)。臺北市古街之旅。臺北市政府新聞處。

(6) 盧錫炯(2003)。芝山巖文化彩陶初探。美術共和國 ,2,45-54。

2.網路資料:

(1)臺北市政府士林區介紹

http://www.taipeilink.net/cgi-bin/SM_theme?page=43b2121e

(2)走訪芝山岩-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http://www. zcegarden.org.tw

(3)臺北市士林區公所:認識士林區影片

http://www.sldo.taipei.gov.tw/

(4)臺北市文化局

http://www.culture.gov.tw/

(5)非凡大探索_新士林夜市必吃_大腸包小腸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62cfZM0Xw

三、評量規劃:

(一)作業評量:

1.【認識八芝蘭文化資產】資料搜尋學習單

2.【八芝蘭的古往今來】概念歸納表

3.【我的軌跡記錄】學習單

4.【士林夜市規劃師】學習單

(二)口頭報告:

士林踏查報告、漫步八芝蘭超級任務、士林越夜越美麗等活動口頭報告。

(三)實作評量:

漫步八芝蘭超級任務。

Page 8: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8

四、教學流程:

教學

目標 教學活動設計

時間

(分)

教學

資源

學習

評量

1-1

1-2

1-1

★引導活動:士子如林的典故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士林」的舊地名及

地名改變。

【腦力激盪】

教師提問:

1.臺北地區最早的史前文化發源地,你知道是

哪裡嗎?

參考答案:芝山岩文化遺址、圓山文化遺址。

2.你曾經聽過老一輩對士林提到其他稱呼嗎?

參考答案:士林舊名「八芝連林」、「八芝蘭」。

3你曾經聽過有人對芝山岩提到其他稱呼嗎?

參考答案:芝山岩舊名「圓山仔」。

★發展活動 1:士林指南針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士林周遭地理位置。

【全班討論】

1.教師運用臺北市行政區域圖、士林區地圖,

引導學生觀察士林區地理環境。

8

電腦、單

槍投影機

芝山岩文

化遺址、

圓山文化

遺址的照

(芝山岩

遺址)

學生能

參與討

論活動

學生能

進行口

頭發表

士林舊名「八芝連林」或稱「八芝蘭」,

是平埔族凱達格蘭語「溫泉」的音譯,

清代的行政區名稱為「芝蘭堡」,因

清朝末年普設私塾、社學、義塾,文

風鼎盛,科舉中第文士漸增,有「三

步一秀、五步一舉」美稱,遂以「士

子如林」改稱「士林」。

舊名「圓山仔」的芝山岩,因為早期

移民至此的漳州人,覺得這裡很像漳

州家鄉的「芝山」,所以取名「芝山

岩」。

Page 9: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9

1-2

1-2

1-3

2-1

比一比,臺北市行政區共有 12個,哪一個最大?

那一個最小?

參考答案:面積最大的是士林區;面積最小的是

大同區。

2.觀察地圖,士林區位於臺北市的哪一個方位?

參考答案:北方。

3.士林區是臺北地區文化的發源地,可以臺北

地區早期的交通樞紐,想一想,早期的居民可

能運用哪一種運輸來進行集貨、交換物資?

參考答案:水運。

4.請觀察士林區地圖,可以看出士林區區域內

有哪些河川?

參考答案:淡水河、基隆河、外雙溪。

★發展活動 2:士林的五花八門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士林地區古蹟與歷史

建築等文化資產。

【實作活動】

1.全班每 5人分為一組,共分 6組。

2.教師發下每組筆電一臺、地景照片一套、附件

一【認識八芝蘭文化資產】資料搜尋學習單和照

片內容包含:自惠濟宮、慈諴宮、神農宮、芝山

岩遺址、士林官邸等。

3.以芝山岩為範疇,教師示範如何運用 Google

map搜尋相關名勝景點的位置,並標示在地圖上。

4.請小組學生利用 google map 查出「惠濟宮、慈

諴宮、神農宮、芝山岩遺址、士林官邸、士林夜

12

15

電腦、單

槍投影機

、PPT

教師準備

1.士林行

政區地圖

2.士林地

理位置圖

教師準備

1.士林文

化資產概

覽簡報

2.芝山岩

生態綠園

、慈諴

宮、惠濟

宮簡介摺

3.筆記型

電腦五臺

4.附件一

【認識八

芝蘭文化

資產】資

學生能

參與討

論活動

學生能

進行口

頭發表

學生能

閱讀資

料內容

學生能

觀察教

師操作

步驟

Page 10: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0

2-1

2-1

1-2

市的位置,並標示在地圖上。

5各組運用Google map之街景功能和網路資料搜

尋,認識文化景點。

6.教師邀請各組學生,輪流上台分享該組找到之

三處景點介紹。

★綜合活動:士林對對碰

★學習重點:激發學生深入認識士林特色之興

趣,並了解學生主題研究的準備度。

【歸納統整】

1.教師發下士林區四個景點的照片,請學生觀察

照片是士林的哪個地方。

(圖一)芝山岩百二崁 (圖二)士林官邸

(圖三)神農宮(芝蘭廟) (圖四)芝山岩遺址

◎圖一~圖四皆為教案筆者實際勘查拍攝。

2.教師請各組比對資料,判斷為何處,並運用磁

鐵在地圖上貼出正確位置。

【回家作業】

教師說明小組作業,請學生運用網路、書籍、

報紙等蒐集資料,回家完成附件一:【認識八芝

蘭文化資產】資料搜尋學習單

--------------- (第一節完)---------------

5

料搜尋學

習單

教師準備

1.各組分

配到的四

個主要景

點的照片

和景點簡

介資料

2.士林區

地圖、各

組小磁鐵

數枚

附件一

【認識八

芝蘭文化

資產】資

料搜尋學

習單

小組完

成實作

成果

學生能

聆聽各

組分享

學生能

聆聽教

師說明

各小組

完成對

對碰任

學生能

了解回

家作業

內容

Page 11: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1

1-2

2-7

★引導活動:生活小點滴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分享士林地方生活經驗。

【影片欣賞】

教師播放士林區公所拍攝之「認識士林區」(片

長約 8分鐘)影片,請學生觀察影片介紹內容。

【分享討論】

1.你知道士林有哪些古蹟呢?

參考答案:芝山岩遺址、神農宮、惠濟宮、慈

諴宮、劍潭古寺等。

2.你知道士林有哪些著名的名勝景點呢?

參考答案:芝山公園、芝山生態綠園、士林官

邸、士林夜市。

3.你曾經和家人到士林夜市吃過哪些著名的特

色小吃?

參考答案:士林水煎包、士林大腸包小腸、中

藥排骨湯、四神湯等。

4.你曾經和家人到士林地區參觀過哪些特色店

家呢?

參考答案:士林名刀、士林郭元益糕餅等。

5.你覺得現在的士林夜市和以前的士林夜市有

哪些不同之處?

參考答案:學生自由回答。

6.邀請學生分享,自己曾到士林區相關地點的

經驗。學生分享要點為:我曾經去過……,在

那裡我看到……,讓我覺得……。

★發展活動:八芝蘭的古往今來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分析早期自然環境、經濟

活動與人文環境的發展特性。

【教師說明】

1.教師運用臺北市地圖及 Google map,請學生觀

察士林區的位置圖。

2.教師說明士林區是臺北地區文化的發源地,也

15

15

教師準備

電腦、單

槍、影片

1.士林夜

市現今和

以往照片

2.臺北市

士林區行

政區地圖

教師準備

1.投影機

2.電腦

3.網際網

學生能

觀察地

圖並列

舉景點

學生能

進行口

頭分享

學生能

參與討

論活動

Page 12: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2

1-3

是臺北地區早期的交通樞紐,早期的居民運用水

運來進行集貨、交換物資,成為人口聚集之處。

【共同討論】

教師透過問答,引導學生思考:

1.請學生指出淡水河的位置。

2.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臺北市主要河川有哪些?

參考答案:淡水河、基隆河。

3.觀察地圖,臺北市哪些地區可能是因為早期

居民藉由水利之便,成為臺北較早開發的地區?

參考答案:士林區、萬華區、大同區等。

4.萬華區位於哪條河川的交界?

參考答案:淡水河上游的大漢溪、新店溪。

5.你知道士林和萬華早期的名稱嗎?

參考答案:士林區早期稱「八芝蘭」。萬華早

期稱「艋舺」,原住民語「獨木舟」的意思。

6. 在現今的士林區和萬華區仍存有市集嗎?

是否有轉變型態呢?

參考答案:有,士林夜市和華西街夜市。

7.早期移民居民會在附近興建廟宇,以求原本

信仰的神明繼續保佑在此生活平安,想一想,

士林區和萬華區是否有著名的廟宇呢?

參考答案:有,士林夜市旁有著名的慈諴宮;

華西街夜市附近有著名的龍山寺。

【分組討論】

1.運用概念歸納法,師生共同建構「概念資料

分析表」(附件二) 【八芝蘭的古往今來】概念

歸納表。

教師準備

1.投影機

2.電腦

3.網際網

路功能

學生能

參與討

論活動

學生能

回答問

Page 13: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3

1-3

2-2

4-1

4-2

4-1

4-2

區域特色 士林區 萬華區

鄰近河川

早期名稱

現今

著名市集

著名廟宇

2.綜合歸納:

地方的水運與早期地方開發、聚落、市集、

廟宇具有密切相關。

★綜合活動:八芝蘭搜查隊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分組並練習使用平板電腦

進行影音記錄。

【活動說明】

1.全班學生採 4人異質性分組,分工:小隊長 1

人、平板電腦保管 2人、文件保管 1人,影音紀

錄、任務執行 4人合作。

2.教師說明八芝蘭搜查隊將進行主題研究。

(1) 芝山岩剪貼簿:影音紀錄、放大觀察

(2)士林官邸剪貼簿:影音紀錄、遊客觀察

(3)慈諴宮剪貼簿:影音紀錄、問題探究

(4)士林夜市剪貼簿:調查研究、問題探究

3.討論踏查前行程規劃:

教師準備

(1)邀請五到八位家長協助戶外教學活動帶隊。

(2)「士林古今樂悠遊」導覽簡報(含時間表)。

(3)平板電腦(每兩位同學使用一臺)

(4)確認搭乘交通方式、攜帶小型垃圾袋

學生準備

(1)薄外套 (4)飲用水 (7)個人藥品

(2)相機 (5)零錢 (8)輕便雨衣

(3)筆記本 (6)衛生紙 (9)悠遊卡

------------(第二節完)------------

10

師生共同

完成

附件二

【八芝蘭

的古往今

來】概念

歸納表

教師準備

1.主題研

究路線圖

2.校外教

學行前通

知單

學生能

正確完

成學習

學生能

進行小

組討論

小組學

生能建

立搜查

的共識

Page 14: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4

2-5

~第三到十節為戶外學習活動~

引導活動:漫步八芝蘭活動說明

【活動說明】

1.教師說明校外教學活動地點、分組情形與活動

時間表,並發給每組學生兩臺平板電腦。

2.教師說明活動流程下:

活動時間 活動方式 活動內容

8:00-8:40 團體活動 漫步八芝蘭活動說明

8:40:9:10 團體活動 搭車前往芝山岩

9:10-10:40 分組活動 芝山岩探查任務

10:40-11:00 團體活動 搭車前往士林官邸

11:00-12:00 分組活動 士林官邸探查任務

12:00-12:50 團體活動 士林官邸野餐時間

12:50-13:20 團體活動 步行前往慈諴宮

13:20-14:00 團體活動 慈諴宮探查任務

14:00-15:30 分組活動 士林市街探查任務

15:30-16:00 團體活動 返回學校

3.叮嚀學生外出注意安全、團體行動及進行調查

與訪問的應有禮貌。

4.檢視學生攜帶物品是否齊全,並提醒學生妥善

管理個人物品,請班長協助攜帶班級醫藥包。

5.請學生確認平板電腦中存有「士林古今樂悠遊

導覽簡報」,並已經安裝結合影像、文字、軌跡

紀錄之 APP軟體(例如:TiMeGo旅行日記、生活

隨拍及軌跡紀錄器)。

【搭車移動】(交通時間 30分鐘)

1.教師確認全班學生及支援家長到齊,分組整隊

搭乘捷運或公車出發。

40

教師準備

平板電腦

每兩個學

生一臺

學生準備

校外教學

活動用品

學生能

聆聽教

師說明

學生能

確認個

人必須

物品已

攜帶

學生能

參與活

動並達

成任務

Page 15: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5

2-5

2-7

1-3

2-2

2-5

2-7

2.從校門口出發,先打開平板電腦的軌跡紀錄

APP開始紀錄校外教學軌跡,並拍一張校景照

片,到達芝山岩時下車先點名,並步行到百二崁

階梯前。

【探查任務 1】芝山岩剪貼簿

教師請學生打開平板電腦中「士林古今樂悠遊導

覽簡報」,依照簡報進行芝山岩剪貼簿探查任

務,任務說明如下:

(共有 9個任務,教師要提醒學生把握時間進行

探查)

1.持續軌跡紀錄,在芝山岩百二崁前,拍一張小

組團體照片。

2.沿著百二崁往上走,數數一共走了幾個階梯?

3.走上百二崁,請找到一個像石造花盆但又不是

花盆的容器,拍一張照片,請寫下你們認為這個

容器是什麼?

4.順著步道走到雨農閱覽室,用平板電腦紀錄閱

覽室附近的環境概況。

5.找到芝山巖事件、六氏先生紀念碑,用平板電

腦紀錄碑記,並判斷這是哪個時期的文物?

6.走到惠濟宮,觀察惠濟宮主神是誰?還供奉那

些神祉?

7.放大觀察:紀錄惠濟宮建築之美,可以觀察雕

刻、彩繪、剪黏等特色。

8.芝山岩上面有東隘門、西隘門、北隘門等三個

門,哪一座門最具古意?請拍照並說明你們的觀

察與想法。

9.到芝山岩遺址的展覽室觀察史前文化遺跡,請

從展覽室中找到資料並拍攝相關畫面,說明芝山

90

(每

個探

查任

務請

把握

10

分鐘

成)

平板電腦

筆記本

芝山岩地

學生能

團體行

動並完

成探查

任務

Page 16: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6

2-6

4-3

3-1

3-4

4-3

4-2

岩遺址包含哪些文化層?

【搭車移動】(交通時間 20分鐘)

1.教師確認全班學生及支援家長到齊,整隊搭乘

公車前往士林官邸。

2.持續打開平板電腦的軌跡紀錄 APP紀錄校外教

學軌跡,到達士林官邸時下車先點名後,小組同

學拍一張官邸大門照片,再開始分組活動。

【探查任務 2】士林官邸剪貼簿

1.請沿途觀察士林官邸美麗的庭園造景,選出小

組覺得最美的三個景點,合影拍照。

2.請沿途觀察來到士林官邸的遊客,在官邸中進

行哪些活動,找出五種不同的活動情形。

3.請到凱歌堂拍攝建築之美,小組紀錄五張以上

照片。

4.請找出士林官邸三種美麗的花卉,並運用平板

電腦查出花卉代表的花語。

5.參訪官邸正館,請仔細觀察,拍下並寫下這座

建築物的五項特點。

6.請找到官邸中,最能夠遠眺園區的地點,並標

示在官邸地圖上。

【園區野餐】(用餐時間 50分鐘)

1.請小組學生在 12點時,先洗淨雙手在園區內

找一處涼亭或可休息之處享用自備的外帶餐。

2.用餐完畢,請組長確實將餐後製造之垃圾和回

收物拿到園區垃圾桶和回收桶中。

60

(每

個探

查任

務請

把握

10

分鐘

成)

平板電腦

筆記本

士林官邸

地圖

學生自備

中午的簡

單午餐

學生能

團體行

動並完

成探查

任務

學生能

注意飲

食衛生

與環境

維護。

Page 17: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7

1-3

3-1

3-2

3-3

1-4

2-3

2-4

4-1

4-2

【步行移動】(交通時間 30分鐘)

1.教師確認全班學生及支援家長到齊,整隊步行

前往慈諴宮。

2.持續打開平板電腦的軌跡紀錄 APP紀錄校外教

學軌跡,小組到達慈諴宮拍一張慈諴宮外觀照

片,再開始分組活動。

【探查任務 3】慈諴宮剪貼簿

1.請在慈諴宮內的建築體或文物上,找到刻有年

代(如同治、昭和、大正、民國等)的找到五個地

方,並拍攝照片紀錄。

2.請觀察慈諴宮主神是誰?還供奉哪些神祉?

3.請用數位相機紀錄慈諴宮碑記、匾額、對聯各

一項,並注意落款年代。

4.請在廟宇的各項裝飾中找到五種不同的動

物,並用數位相機紀錄下來。

5.問題探究:請觀察廟裡面活動的人,大多在廟

裡從事什麼活動?請紀錄三項活動內容。

【探查任務 4】士林夜市剪貼簿

1.教師帶領學生到士林夜市街區,將小組學生分

成兩大組,一組先到士林夜市(地下室)進行探

查、一組先到士林市街上觀察公有市場、劍潭附

近商圈、士林小刀等,四十分鐘後兩組交換。

1.調查研究:請繞行士林觀光夜市(地下美食

區),統計各類別餐飲店有幾家。

2.調查研究:請找一家攤位坐下來用餐或喝飲料

聊天詢問在此經營的經歷與甘苦。

3.問題探究:請觀察行士林觀光夜市(地下美食

50

(每

個探

查任

務請

把握

10

分鐘

成)

90

(每

個探

查任

務請

把握

10

分鐘

成)

平板電腦

筆記本

慈諴宮簡

介摺頁

平板電腦

筆記本

學生能

團體行

動並完

成探查

任務

學生能

團體行

動並完

成探查

任務

Page 18: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8

2-4

2-5

2-6

2-7

區),有哪些環境方面的問題?(如:衛生、空調、

動線等)

4.影音紀錄:請運用平板電腦紀錄士林夜市、劍

潭商圈看起來最多人在購買的商店各一家。

5.拜訪士林小刀,請觀察店面陳設及聽取老闆解

說並紀錄。

6.教師解說附件三【我的軌跡記錄】學習單,請

學生回家完成學習單(提供學生電子檔,可用電

腦完成),並於下一節課請同學分享回饋。

【搭車移動】(交通時間 30分鐘)

1.教師確認全班學生及支援家長到齊,整隊搭乘

車返回學校。

2.持續打開平板電腦的軌跡紀錄 APP紀錄校外教

學軌跡,到達學校後,提醒學生回家完成學習單

並撰寫校外教學心得小記。

--------------(第三~十節完)--------------

★引導活動:漫步八芝蘭踏查分享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分享戶外學習經驗。

【回顧分享】

照片欣賞:教師以電腦播放戶外學習活動照

片,讓全班同學回憶活動點滴。

【小組報告】

1.全班共分為 5組,每組 3分鐘,上臺報告八芝

蘭搜查任務的觀察、發現與特殊經驗。

2.學生報告內容可用實務投影機展示相關記錄

資料,如:照片、訪問、調查摘記等。

5

25

附 件 三

【我的軌

跡記錄】

學習單

教師準備

電腦、單

槍、實物

投影機、

活動照片

學生平板

電腦及學

習單

電腦及投

影機

學生能

完成學

習單並

進行口

頭報告

學生能

進行互

動提問

與回饋

Page 19: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9

2-4

2-5

2-6

2-7

3.報告引導如下:

(1)從士林的文化資產,你發現建築藝術與人類

生活變遷之間,有哪些互動關係?

(2)你認為古蹟和夜市對士林區的居民而言重要

嗎?為什麼?

(3)如果你是臺北市市長,你會如何發展士林區

的觀光產業?為什麼?

4.小組報告後,教師開放 2分鐘的時間,讓聆聽

者可以向報告小組提問或給予回饋。

★發展活動:八芝蘭踏查報告

★學習重點:配合軌跡記錄,引導學生用圖片和

文字寫下戶外學習記錄。

【分享交流】

1.請學生將完成的【我的軌跡記錄】學習單印出

後黏貼在四周的牆壁上。

2.教師請學生安靜起身,走到四周觀看至少 5 位

同學的學習單,並且在上面簽名,以及寫上自己

的觀賞回饋。

3.學生觀看後,教師邀請學生發表自己對某個地

點的想像或想法。

★歸納學習

我們漫步在士林區,不僅可綜觀史前、清朝、日

治至民國不同面貌的文化地景,並且從在地生活

變遷、商圈夜市轉型、特色發展等面向,亦能探

究思考在地文化的展現問題。

--------------(第十一節完)-------------

10

學生準備

戶外學習

照片、訪

問 、 調

查、設計

等相關資

學生完成

的學習單

3M膠帶

學生能

觀察學

習單內

學生能

進行口

頭發表

Page 20: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0

1-2

2-8

2-5

2-6

2-7

4-3

★引導活動:我是小攤販

★學習重點:學生體驗製作士林夜市名產「大腸

包小腸」的製作。

1.播放非凡大探索_新士林夜市必吃_大腸包小腸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62cfZM0Xw

2.邀請三至五位家長協助幫忙。

3.教師說明如何製作大腸包小腸

(1)首先先將事先買好的米腸放入電鍋之中,運

用蒸煮的方式,讓米腸溫讓。

(2)利用烤箱將香腸烤熟。

(3)請家長協助將溫熟的米腸切開。

(4)學生協助將香腸放入米腸中,並用紙袋包

起,即大功告成。

4.學生動手實作

(1)學生依據老師的教學動手實作。

(2)教師和愛心家長在一旁巡視和協助,並提醒

注意電鍋和烤箱的使用安全。

5.整理環境:各組將桌面整理乾淨並由各組組長

檢查。

6.成品享用:全班一起享用美食。

7.心得分享:你覺得夜市小吃有哪些特點?

參考答案:如能帶走,方便邊吃邊逛,簡單,

快速、份量不會太多。

★發展活動:士林的越夜越美麗

★學習重點:觀察士林夜市的問題與未來走向。

1.請小朋友分享踏查時,針對「士林夜市」所調

查和訪問的結果,進行分享與討論,共有兩題,

一為「士林夜市的特點為何?」和「士林夜市的缺

點為何?」。

2.教師發下記錄海報,引導學生以擴大討論圈的

方式進行討論,步驟如下:

(1)兩個人一組,討論出 3項訪問摘要的共同特

10

20

教師準備

電腦、單

槍、實物

投影機

1. 電

鍋數個、

烤箱、手

套、紙

袋、砧

板、菜刀

海報

海報筆

學生能

參與體

驗活動

學生能

積極參

與討論

並提供

個人觀

Page 21: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1

2-6

2-7

4-3

點。(優點:物件豐富選擇性高、物價較便宜、

成為吸引中外觀光客特殊景點……;缺點:如

晚上噪音大、垃圾變多、治安變差、小吃和物

件同質性過高……)

(2)二個組合併成一組(即四個人一組)互相分

享彼此的摘要的 3共同特點,之後從兩組的 6

個共同特點中決定 3項,作為小組共同特點。

(3)二個組再合併成一組(即八個人一組)互相

分享彼此的摘要的 3共同特點,之後從兩組的

6個共同特點中決定 3項作為小組共同特點。

(4)不斷擴大討論圈:每個人負責向一位另一新

加入的小組成員解釋上一次決定的共同特點

後,之後再共同決定 3項作為小組共同特點。

(5)最後,當全班合併成兩個大組時,大家共同

討論,分享彼此所得到的共同結論,並將討論

內容記錄在海報上。

★總結活動:士林夜市規劃師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設想士林夜市的新發展。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士林夜市可能面臨的挑戰

為何?以及可能發展方向為何?

2.面對夜市物件同質性的問題,請學生思考可能

之解決之道。

3.學生上台發表後,教師可邀請其他學生給予回

饋或建議。

4.教師解說附件四【士林夜市規劃師】學習單,

請學生回家完成學習單(提供學生電子檔,可用

電腦完成)。

-----------(第十二節完)-------------

-------------(本單元教學結束)-----------

10

展示海報

附 件 四

【士林夜

市 規 劃

師】學習

學生能

完成海

報紀錄

並展示

海報

學生能

提出觀

點與全

班分享

Page 22: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2

五、教學省思:

(一)攜帶平板電腦進行戶外學習要注意安全

學生攜帶平板電腦外出學習,有可能會因為好玩而不小心損壞物品,甚至一邊行

走一邊使用,變成低頭而發生危險,建議老師提醒學生注意,並且兩兩一組相互

提醒監督。

(二)進行戶外學習鼓勵家長參與支援

鼓勵家長參與學生戶外學習活動,有人力可以一起協助學生安全,也可以讓家長

增廣見聞並促成親子共學的機會。

(三)訪問活動要事先與店家溝通

本課程有一個訪問士林小刀的活動,雖然訪問時間不長,但也必須經得店家同

意,建議教師行前能與店家溝通獲得同意再前往。

六、參考資料:

(一)圖書資料:

1.臺北市政府(1996)。臺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材補充教材—歷史篇。

2. 劉伯樂、楊麗玲 (2002)。士林官邸追追追。前衛出版社。

3. 施順生(2012)。臺北市的敬字亭及其恭送聖蹟之儀式。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

報, 24,63-98。

4.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99)。臺北市文化地圖。出版:同作者。

5. 趙莒玲(2001)。臺北市古街之旅。臺北市政府新聞處。

6. 盧錫炯(2003)。芝山巖文化彩陶初探。美術共和國 ,2,45-54。

(二)網路資料:

(1)臺北市政府士林區介紹

http://www.taipeilink.net/cgi-bin/SM_theme?page=43b2121e

(2)走訪芝山岩-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Page 23: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3

http://www. zcegarden.org.tw

(3)臺北市士林區公所:認識士林區影片

http://www.sldo.taipei.gov.tw/

(4)臺北市文化局

http://www.culture.gov.tw/

(5)非凡大探索_新士林夜市必吃_大腸包小腸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62cfZM0Xw

Page 24: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4

附件一 【認識八芝蘭文化資產】資料搜尋學習單

班級: 年 班 姓名:( )

小朋友,請你運用網路,查出 A~H地點的名稱,並簡單說明其特

色。此外,再選擇三處景點,以 I~K標示在地圖上。

代號 名稱 特色

A 惠濟宮

B 慈諴宮

C 芝山岩文化遺址

D 神農宮

E 士林官邸

F 士林夜市

G 芝山岩生態園區

H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

I

J

K

我的心得

我的提問

Page 25: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5

附件二 【八芝蘭的古往今來】概念歸納表

班級: 年 班 姓名:( )

想一想,腦力激盪

一、請指出淡水河的位置。

二、請小組共同完成下表,並綜合歸納概念。

區域特色 士林區 萬華區

鄰近河川

早期名稱

現今著名市集

著名市集

歸納

Page 26: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6

附件三 【我的軌跡記錄】學習單

年 班 姓名:( )

時間 戶外學習過程中拍攝的照片 照片的內容介紹

同儕回饋

簽名處 觀賞回饋

Page 27: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7

附件四【士林夜市規劃師】學習單 姓名:( )

年 班 姓名:( )

如果士林夜市管理委員會,聘請你擔任夜市規劃師,

你會提供哪些建議,讓士林夜市在環境方面、餐飲方

面、服務方面、行銷方面更貼近民眾的需求,請寫下

你的想法與建議。

環境方面

的建議

餐飲方面

的建議

服務方面

的建議

行銷方面

的建議

其他想法與

建議

Page 28: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8

投影片 1

士林古今樂悠遊導覽簡報

預祝大家有豐富的學習體驗

投影片 2 士林區位置圖

士林區位在臺北市的北方,是臺北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

投影片 3 活動時間 活動方式 活動內容

8:00-8:40 團體活動 漫步八芝蘭活動說明

8:40:9:10 團體活動 搭車前往芝山岩

9:10-10:40 分組活動 芝山岩探查任務

10:40-11:00 團體活動 搭車前往士林官邸

11:00-12:00 分組活動 士林官邸探查任務

12:00-12:50 團體活動 士林官邸野餐時間

12:50-13:20 團體活動 步行前往慈諴宮

13:20-14:00 團體活動 慈諴宮探查任務

14:00-15:30 分組活動 士林市街探查任務

15:30-16:00 團體活動 返回學校

Page 29: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9

投影片 4

芝山岩景點地圖

投影片 5 【探查任務1-1】芝山岩剪貼簿

1.持續軌跡紀錄,在芝山岩百二崁前,拍一張小組團體照片。

2.沿著百二崁往上走,數一數你們一共走了幾個階梯?

3.走上百二崁,請找到一個像石造花盆但又不是花盆的容器,拍一張照片,請寫下你們認為這個容器是什麼?

4.順著步道走到雨農閱覽室,用平板電腦紀錄閱覽室附近的環境概況。

投影片 6 【探查任務1-2】芝山岩剪貼簿

5.找到芝山巖事件、六氏先生紀念碑,用平板電腦紀錄碑記,並判斷這是哪個時期的文物?

6.走到惠濟宮,觀察惠濟宮主神是誰?還供奉那些神祉?

7.放大觀察:紀錄惠濟宮建築之美,可以觀察雕刻、彩繪、剪黏等特色。

Page 30: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0

投影片 7 【探查任務1-3】芝山岩剪貼簿

8.芝山岩上面有東隘門、西隘門、北隘門等三個門,哪一座門最具古意?請拍照並說明你們的觀察與想法。

9.到芝山岩遺址的展覽室觀察史前文化遺跡,請從展覽室中找到資料並拍攝相關畫面,說明芝山岩遺址包含哪些文化層?

投影片 8 【探查任務2-1】士林夜市剪貼簿

1.請沿途觀察士林官邸美麗的庭園造景,選出小組覺得最美的三個景點,合影拍照。

2.請沿途觀察來到士林官邸的遊客,在官邸中進行哪些活動,找出五種不同的活動情形。

3.請到凱歌堂拍攝建築之美,小組紀錄五張以上照片。

投影片 9 【探查任務2-2】士林夜市剪貼簿

4.請找出士林官邸三種美麗的花卉,並運用平板電腦查出花卉代表花語。

5.參訪官邸正館,請仔細觀察,拍下並寫下這座建築物的五項特點。

6.請找到官邸中,最能夠遠眺園區的地點,並標示在官邸地圖上。

Page 31: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1

投影片 10 【探查任務3-1】慈諴宮剪貼簿

1.請在慈諴宮內的建築體或文物上,找到刻有年代(如同治、昭和、大正、民國等)的找到五個地方,並拍攝照片紀錄。

2.請觀察慈諴宮主神是誰?還供奉哪些神祉?

3.請用數位相機紀錄慈諴宮碑記、匾額、對聯各一項,並注意落款年代。

投影片 11 【探查任務3-2】慈諴宮剪貼簿

4.請在廟宇的各項裝飾中找到五種不同動物,並用數位相機紀錄下來。

5.問題探究:請觀察廟裡面活動的人,大多在廟裡從事什麼活動?請紀錄三項活動內容。

投影片 12 【探查任務4-1】士林夜市剪貼簿

1.調查研究:請繞行士林觀光夜市(地下美食區),統計各類別餐飲店有幾家。

2.調查研究:請找一家攤位坐下來用餐或喝飲料聊天詢問在此經營的經歷與甘苦。

3.問題探究:請觀察行士林觀光夜市(地下美食區),有哪些環境方面的問題?(如:衛生、空調、動線等)

Page 32: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2

投影片 13 【探查任務4-2】士林夜市剪貼簿

4.影音紀錄:請運用平板電腦紀錄士林夜市、劍潭商圈看起來最多人在購買的商店各一家。

5.拜訪士林小刀,請觀察店面陳設及聽取老闆解說並紀錄。

6.教師解說附件三【我的軌跡記錄】學習單,請學生回家完成。

Page 33: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3

投影片 1

士林區位在臺北市的北方,東與新北市金山、萬里、汐止為界。西以淡水河順流至基隆河會合處與新北市三重、蘆洲為界,南側與內湖區、中山區及大同區為界。北以磺溪、雙溪、基隆河至淡水河口止,與北投區為界。

士林區的地理位置

投影片 2

士林區總面積約有62平方公里,是臺北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共分分為51個里,總人口約有28萬多人。士林區有多線公車與捷運經過,交通便捷其中,臺北捷運以高架方式經過士林區,設有:劍潭、士林、芝山等站。

士林區的交通設施

臺北捷運~劍潭捷運站

投影片 3

士林地區舊名八芝連林,後稱八芝蘭,又改稱為芝蘭。八芝連林是原住民語,溫泉的意思。清代當地的行政區名為芝蘭堡,清末,因地方科舉成名者眾多,文風興起乃改稱士林,取其「士子如林」之意。芝蘭街也曾是臺灣北部物產交易的場所。

士林區的地名由來~1

座落於士林舊街的神農宮,原名「芝蘭廟」,興建於西元1709年,為當年漳州移民所創建。

Page 34: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4

投影片 4

清代咸豐年間,因為商業利益等問題,而發生漳泉械鬥事件,艋舺的泉州人連合社子和北投地區的泉州人夾攻芝蘭街的漳州人,當時許多漳州人逃到芝山岩上避難,由於清代道光年間,就已興築了隘門,和堅固的城壁,使得泉州人無法攻上山。

士林區的地名由來~2

芝山岩隘門位於臺北芝山岩山麓,為1825

年所建的小型隘門,隘門為漳州人為防範泉州人進犯而興建的防禦建築。

投影片 5

當漳州人回到芝蘭街時,已被焚燬殆盡,他們便倡議興建新街並推舉潘永清負責籌備,而後在現今的士林街地址開始規劃興建新街,先定路線、開水溝,然後劃定店舖,中央劃為慈諴宮並建民房、設隘門,以防盜賊;造碼頭、設渡船,以利舟楫。

士林區的地名由來~3

士林公有市場位於慈諴宮之前,興建於日治時期,是士林最熱鬧的市集。

投影片 6 士林區位於臺北盆地東北方,區內多山地東北為大屯山系,以七星山為最高(1120公尺);東南有大崙山及大直諸山;西南土地平坦,轄區廣闊是士林區面積最大的區域,並有淡水河、基隆河、雙溪及磺溪等流經。

士林區的自然景觀

外雙溪發源於陽明山山脈擎天崗附近,流域有芝山岩、雙溪公園、故宮博物院、聖人瀑布等景點。

Page 35: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5

投影片 7

士林小刀之創始人郭合,於清同治年間自創「茄柄竹葉刀」。其刀名由來,乃因其刀柄如茄形,刀身似竹葉,又因製刀地點位於八芝蘭,所以也稱「八芝蘭刀」,臺灣光復後八芝蘭改名為士林,始稱「士林刀」,其刀刃全為手工鍛造,相當精緻。

士林區特產~士林小刀

臺北百年老店~郭合記士林刀

投影片 8

士林夜市是臺北市有名的夜市之一,夜市裡著名的小吃有很多,其中「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都是饕客的最愛。每到假日時,逛士林夜市的人潮眾多,想逛夜市的人最好搭乘大眾交通公具,以免找不到停車位。

士林區~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美食區於2011年重新開幕,設置於士林市場舊址地下室。

投影片 9

天母是有商圈、綠地,生活機能極為便利的地方。臺灣光復以後,天母成為美軍眷屬、各國使節進駐的核心地區,開設許多異國商店,讓天母的異國色彩濃厚。近幾年來,各大型百貨商場的設立,帶動天母商圈的興起,吸引更多觀光人潮。

士林區商圈~天母商圈

天母假日生活市集,是只有假日才擺攤的特色市集,不但可挖寶、撿便宜,還能體會台灣在地創意和異國文化。

Page 36: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6

投影片 10

芝山岩遺址是由日本人所發現,這是臺灣考古史上最早發現的史前遺址,芝山岩及至誠路一段、與生街環山道路兩側,分布有圓山文化;石頭公廟與雨農國小之間,則挖掘出芝山文化,年代推估在四千至五千年間,目前被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名勝古蹟~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考古探坑展示館。

投影片 11

士林惠濟宮西側的芝山岩隘門,建於清道光年間,是一座純用石材建造、堅固壯 觀的隘門。由於清代臺灣各類械鬥頻繁,當時漳州人建隘門做為械鬥對抗的據點及管制出入的門戶,目前被指定為三級古蹟

名勝古蹟~芝山岩惠濟宮

芝山岩惠濟宮

投影片 12

士林惠濟宮西側的芝山岩隘門,建於清道光年間,是一座純用石材建造、堅固壯 觀的隘門。由於清代臺灣各類械鬥頻繁,當時漳州人建隘門做為械鬥對抗的據點及管制出入的門戶,目前被指定為三級古蹟。

名勝古蹟~芝山岩隘門

芝山岩隘門

Page 37: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7

投影片 13

士林慈諴宮又稱士林媽祖廟,是一座坐北朝南、兩殿兩廊兩護龍的廟宇,目前是一座三級古蹟。咸豐年間由於械鬥事件而曾經被毀,當地士紳潘永清帶領鄉親遷地另建新街,在今日的士林新街重建街肆,並建造今日的慈諴宮

名勝古蹟~士林慈諴宮

士林慈咸宮

投影片 14

士林官邸花園曾是總統官邸,現今已開放民眾入園參觀。園內有中西式庭園,搭配各式花卉,美不勝收,不但吸引遊客、更是準新人拍婚紗照最棒的地點。 雙溪公園位於士林雙溪口,故命名,園內仿照中國庭園的格局佈置。

名勝古蹟~士林官邸

投影片 15

陽明山國家公園以大屯火山群為主體,地質構造多屬安山岩,外型特殊的錐狀或鐘狀火山體、爆裂口、火山口和火口湖,構成當地獨特的地質地形景觀。此外火山活動的特殊景觀-噴氣孔與溫泉,主要分佈於北投至金山之間的「金山斷層」週邊。

名勝古蹟~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小油坑

Page 38: 「臺灣好行-傳承本土」教學活動教材設計59-120-8-196.hinet-ip.hinet.net/enable2007/mypage/... ·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38

投影片 16

故宮博物院位於士林區,是一座中國宮殿式的建築,白牆綠瓦,非常雄偉。內部完全現代化,正院平面呈梅花形,分佈五個大廳。館內收藏世界上最多和最珍貴的中國藝術品,如名人書畫、陶瓷器、銅器、翡翠、雕刻、錦屏、刺繡等。

名勝古蹟~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投影片 17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負責推動全民科學普及教育,協助推動大眾化科學教育。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位於士林區基隆路上,館內設有各項天文觀察儀器,及宇宙探險設施,提供天文新知的學習與體驗

社教機構~科教館、天文館

臺北市立天文館

投影片 18

小朋友,聽完老師的介紹,你對士林是不是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士林是一個有山、有水、有商圈、夜市且社教機構林立的地方,有著豐富的自然與人文特色, 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拜訪士林

芝蘭八景之「番井沸泉」,今日稱為八芝蘭番仔井,據說是早期凱達格蘭人所使用的井,2009年10月1日被登錄為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