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教授:李玉芬 博士 -...

82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公共事務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玉芬 博士 臺東縣池上鄉有機米農作的發展與問題 研究生:黃崇智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公共事務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玉芬 博士

    臺東縣池上鄉有機米農作的發展與問題

    研究生:黃崇智 撰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公共事務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臺東縣池上鄉有機米農作的發展與問題

    研 究 生:黃崇智 撰

    指導教授:李玉芬 博士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 謝誌

    「一段旅程的結束不是結束,而是邁向另一個新旅程的開始」。20年的學生

    生涯暫時告了一個段落,而接下來即將進入到下一個階段“軍旅生活”。回想起

    三年多前,精彩的大學生活即將邁向最後一年,卻在大四上學期,最疼我的阿祖

    在家中逝世了,享年 91歲。在傷心難過之餘,畢業後下定決心回到自己的家鄉

    “臺東”繼續延續我的學生生活外,也能有較多的時間陪伴我的家人。

    經過了漫長寒假的準備,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順利的考上臺東大學公事

    所,就此展開了兩年的研究生生活。

    在這兩年間,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首先最感謝的就是最支持我的家

    人,謝謝在家打理我生活的媽媽;在寫論文時,阿公和爸爸在百忙之中幫我約到

    論文所需的訪談對象;還有在鄉公所上班的姑姑,讓我順利與鄉長進行訪談的工

    作,也感謝願意讓我訪談的叔叔、伯伯、阿姨,最後成功的把論文完成。

    在東大公事所的教授們,謝謝我的老闆李玉芬老師,除了在課堂中帶我們從

    池上到都蘭,到處了解臺東地區的相關研究,還有細心、用心指導我的論文,每

    當我遇到困難卡關時,老師總能一一為我解惑,循序漸進的帶我完成論文的每一

    個細節、每一個部分,最後在口考順利的通過,取得畢業的資格;謝謝班導蔡西

    銘老師,輕鬆的上課、輕鬆的學習,還不小心打瞌睡,真的有點不好意思;謝謝

    靳菱菱老師的嚴格教導,期末報告被打兩次槍讓我勇於面對挫折,更嚴謹的去看

    待每一件事;謝謝柯志昌老師,讓我更有邏輯的去思考並看待每一個問題,還有

    論文口考上的指教;謝謝謝志龍老師,在課堂上報告時給我非常多的意見與批

    評,讓我在論文 PPT的整理能夠更上一層樓;謝謝劉麗娟老師的專題演講課,忙

    碌之餘還能夠聽到各個領域專家的演講;謝謝高師大地理系吳育臻老師,給我許

    多論文寶貴的意見,讓我的論文內容能夠更充裕。

    謝謝貞鳳姑姑,讓我有機會在研究所的兩年到康樂國小服務;謝謝資源班的

    璽芸老師、律涵老師,教導我許多有關特教小朋友的認知與陪伴方式;謝謝黃校

    長、碧珠主任、雲玉老師、美杏老師、鎮豪老師、柏瑜老師,讓我在康樂期間受

    到你們的照顧。謝謝救星教養院的李蘭老師,讓我有機會來到救星陪伴小朋友,

    還有高修女的關心,讓我在救星過得很快樂。

    感謝大學部的系羽隊長佳駿與系壘隊長智濠,讓我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快樂的

    打球。系羽要持續以往傳統,年年拿下好成績。系壘希望能持續茁壯,有朝一日

    能參加大公盃、大政盃替公事系爭取榮耀。

    最後謝謝大學四年的好麻吉建建、淳妹、阿雞,在離開桃園後,你們還特地

    抽空來臺東看我,真是令人感動,我們要一直好下去喔!

    黃崇智 謹識

    2015年 6月

  • 臺東縣池上鄉有機米農作的發展與問題

    作者:黃崇智

    國立臺東大學 公共事務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摘 要

    臺東縣池上鄉以稻米為主要作物,稻米品質優良,曾在全國米質競賽連續三

    屆(2004、2005、2006)獲得總冠軍。然而早在民國 85年(1996)臺東農改場因良好的氣候條件與肥沃的土壤,開始推廣有機米,也有 20年的時間,卻在有機米

    的推廣過程中進步緩慢,到底是什麼因素限制池上有機米的發展?本研究以質性

    訪談方式收集資料,探討池上鄉稻米種植的環境、有機米推廣種植的問題、銷售

    管道、及有機米農業發展的問題。研究結果如下:

    池上鄉土壤及氣候皆適宜稻米種植,配合位處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夾峙的縱

    谷中段,日夜溫差大,並有完善的水利設施,生產全國知名的「池上米」。

    池上鄉有機米推廣種植的問題,包括病蟲害問題、人力資源問題、有機農產

    品檢驗制度與申訴管道的問題。

    池上鄉有機米的銷售,主要為池上三大糧商結合「池上米」品牌,以實體店

    面、網路商城進行銷售,自產自銷農戶只占少數。

    池上有機米農業發展的問題,包括糧商收購有機米價格未達農民期許、農業

    資材補助項目不透明、不公開,及有機米檢驗費用負擔大等問題。

    建議池上鄉設置有機水稻專業區,以避免慣行農法農藥污染;糧商提高有機

    米收購價錢,落實並透明資材補助;政府或公所可成立合作社,整合自產自銷的

    有機農戶,協助產品銷售及支援人力需求;政府或公所可協助農戶成立合作社,

    整合自產自銷有機農戶,協助農產品銷售及支援人力之需求。

    關鍵詞:池上鄉、有機稻米、產業發展

    i

  • Th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Related to Organic Rice

    Farming in Chihsha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Chong-Chin Huang

    Abstract

    The main crop from Chihshang Township is good quality rice; the rice is of such high quality that it won the national championship in three consecutive competitions in the years 2004, 2005, and 2006. From as early as 1996, the Taitung District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 Station reported that Chihshang had good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fertile soi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organic rice. However, over the last 20 years the progress of organic rice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has been slow. Which factors limit organic rice development in Chihshang? This study use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in order to collect data that investigated the Chihshang rice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problems related to organic rice cultivation, sales channels, and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rice agricultur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Both Chihshang’s soil and climate are suitable for rice cultivation as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is in a valley between the Central Mountain Range and the Coastal Mountain Range.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day and night, and excellent irrigation systems, result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nationally renowned "Chihshang rice."

    Chihshang organic rice cultivation problems include: disease and pest problems, human resource issues, and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e inspection system and inspection appeal issues.

    Chihshang organic rice sales are mainly from the three Chihshang grain merchants under the "Chihshang rice" brand. These sales occur in physical stores, and on Internet shopping websites, though there are a minority of farmers also selling organic rice they grew themselves.

    ii

  • Chihshang organic ric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ssues: the grain merchants’ purchase price of organic rice is less than the price expected by farmers, as the agricultural materials subsidy project is non-transparent, non-public, and doesn't include the burden of organic rice inspection fees and other issues.

    It is recommend Chihshang establish an area for specifically growing organic rice to avoid pesticide contamination from conventional farming; the grain merchants should increase the organic rice purchase price, alo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nsparent subsidie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cooperatives, integrating smaller organic farmers, which assists in product sales and supports manpower needs.

    Keywords: Chihshang Township, Organic Ri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ii

  •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v

    表目次..............................................................v

    圖目次..............................................................v

    照片目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3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臺灣有機農業的相關研究.....................................8

    第二節 臺東縣池上鄉稻米相關研究..................................1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18

    第二節 研究方法..................................................1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一節 池上鄉稻米種植的環境概況..................................23

    第二節 池上鄉有機米推廣種植的問題................................34

    第三節 池上鄉有機米的銷售管道....................................44

    第四節 池上有機米農業發展的問題..................................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55

    第二節 建議......................................................58

    參考文獻...........................................................60

    附錄一 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64

    附錄二 農業產銷班設立暨輔導辦法...................................68

    iv

  • 表目次

    表一 臺灣有機農業面積表(2004-2013).................................11

    表二 臺東縣有機稻米栽培農戶數及種植面積概況(2005-2014).............11

    表三 臺東縣池上鄉稻米相關文獻一覽表................................12

    表四 2012年池上鄉有機米與慣行米面積產量與面積分布.................15

    表五 訪談者相關資料表..............................................20

    表六 訪談說明書....................................................21

    表七 訪談大綱......................................................21

    表八 池上鄉土系說明................................................26

    表九 池上觀察站日照時數統計表......................................28

    表十 2005-2014年池上鄉逐月降雨量..................................29

    表十一 稻作病害表(稻熱病) .........................................36

    表十二 稻作蟲害表(福壽螺) .........................................38

    表十三 稻作蟲害表(水稻象鼻蟲) .....................................39

    表十四 農委會設置檢舉違反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案件受理方式一覽表..44

    表十五 有機農糧產品驗證收費項目與數額基準..........................54

    圖目次

    圖一 臺東縣池上鄉範圍與主要水系圖...................................2

    圖二 臺鐵池上修護廠廠址.............................................5

    圖三 臺東縣與池上鄉稻米產量圖(2003-2012)............................7

    圖四 池上鄉地理位置圖與有機稻米種植分布圖..........................15

    圖五 研究流程示意圖................................................18

    圖六 2012年池上鄉稻作產量面積與土壤分佈圖.........................25

    圖七 2005-2014年池上鄉逐月平均雨量圖..............................30

    圖八 臺東水利會池上工作站轄區平面圖................................34

    圖九 池上鄉三大米廠購物網站........................................48

    照片目次

    照片一 結滿金黃色稻穗之池上平原....................................6

    照片二 水稻生產履歷紀錄表.........................................17

    照片三 池上鄉各主要水圳...........................................31

    照片四 水稻除雜草機...............................................42

    照片五 池上鄉銷售之有機米產品.....................................46

    照片六 池上鄉三大糧商販售稻米產品門市.............................48

    照片七 池上鄉稻米自產自銷戶-池祥米店..............................50

    v

  • 第一章 緒 論

    自民國 102 年(2013)年底爆發大統黑心油事件,到今年九月頂新地溝油、飼

    料油事件,臺灣的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造成人民對臺灣食安問題的恐慌及

    不信任感越來越深。因此,有機無毒的農產品當道,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讓消費

    者正視自己的食品安全。1

    像是秋風掃過枯枝,臺灣食安問題竟如落葉般飄都飄不完。不到一個月,

    繼強冠餿水油混油事件後,食用油再度爆出正義油品以飼料用油混摻食用豬油事

    件。下游產品、屬高價位的老品牌維力清香油中標下架。2

    以上兩篇有關於近期臺灣食安危機的報導為開頭,但早些年開始,臺灣就

    不斷有食安問題的出現,只是皆屬於小範圍的事件。直到近兩年,知名大廠紛紛

    爆出影響全臺的食安問題。製造廠商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因而降低生產成本,

    枉顧消費者食用安全,大量使用餿水油、地溝油到飼料用油,連動的影響使用這

    些黑心油來製作食品的店家商家,通通讓無辜的消費者吞下肚。除了政府對食安

    的把關有漏洞外,還有驗證標章的公信度失靈,更嚴重的是這樣的黑心廠商良心

    何在?因此凸顯出消費者對於食品的天然及健康勢必更加的重視,必會將有機無

    毒的農產品使用與購買帶至另一個重點。

    臺東縣池上鄉位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間的花東縱谷平原,而池上鄉之主

    體為新武呂溪沖積扇的北扇、萬安溪沖積扇和萬朝溪沖積扇所構成的河階化沖積

    扇平原(圖一)。3其水源來自純淨且含有豐富礦物質的萬朝溪與新武呂溪。有鑑於

    此,形成了得天獨厚適合種植稻米的區域。因此,在日據時期早期,池上鄉就開

    1李書璇 (2014)。有機無毒食品當道 三芝小農出頭天。中廣新聞網,

    http://www.bcc.com.tw/newsView.2423352。(2014.10.31)。 2謝明玲 (2014)。食安問題連環爆,油品管理出了哪些漏洞?天下雜誌網路版,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774 。(2014.10.31)。 3夏黎明 (1999)。池上平原文化景觀的空間過程:土地、社群與國家的論述。東台灣研究 4:

    159-192 頁。

    1

  • 始以稻米為經濟作物,所種植的稻米主要是秈稻,臺灣一般多稱為再來米,後來

    才從日本山形縣引進「蓬萊米」種植。由於池上地區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稻米生

    長,「池上米」因而成為進貢日本天皇所使用的御用米,稱之為「貢米」。4

    圖一、臺東縣池上鄉範圍與主要水系圖

    資料來源:池上鄉公所全球資訊網。http://www.cs.gov.tw/

    4貢米:在臺灣日治時期供奉給日本天皇所食用的米稱之。粱炳琨 (2008)。農業食物在地化台東

    縣池上鄉米食產業的探討,地理學報。粱炳琨 (2008)。農業食物在地化台東縣池上鄉米食產業

    的探討,地理學報,第五十三期:85-117 頁。

    大坡池

    溪 (龍

    泉 溪)

    2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者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池上人,阿祖自從昭和 14 年(1939)從屏東縣萬

    丹鄉騎著鐵馬來到臺東縣池上鄉新興村後便在此落地生根,並以種植稻米作物為

    主要經濟來源直到至今。從以前完全人力和依靠著水牛從事農耕的時代,自給自

    足,並在民國 35 年(1946)臺灣光復後開始與池上鄉農會配合之契作,成為家中主

    要收入的來源,而現今家中種植之稻米品種為高雄 139 號。5

    臺灣農業從民國 60 年代(1971~)以後逐漸以機器取代人力的耕作方式,也因

    為產量需求以及病蟲害問題,逐漸使用化學農藥與化學肥料,而噴灑過多的化肥

    會造成了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因此在有機標章認證及農藥檢測各項政策的出

    現,來保障人們在食品安全的健康。

    到了民國 70 年代(1981~)開始有人倡導「生機飲食」,民國 79 年(1990)「MOA」

    來臺成立「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推廣「自然農法」,正式開啟了臺灣有機

    農業的大門。6此後農委會邀請學者進行臺灣有機農業實施可行性之評估,經過

    多年的籌劃、試作示範以及推廣,在民國 86 年(1997)訂定「有機農產品標章試辦

    要點」,做為各項農業改良場辦理驗證及核發標章等工作之依據,此為我國制定

    有機農業相關規範之開端。而有機農產品的出現,讓注重飲食習慣的民眾開始使

    用有機的食物。7

    以稻米為主要經濟作物的臺東縣池上鄉,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渥

    條件,在農委會辦理之全國米質競賽連續三屆(2004 年、2005 年第一期、2005 年

    第二期)的冠軍米,都是池上鄉農民所種植的池上米,得主分別為第一屆邱垂昌、

    第三屆林龍山(池上鄉大坡村村民/米神),且第二、三屆冠軍得主是堂兄弟關係。

    以及在去年(2014)九月由行政院農委會舉辦的「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首次改成

    5高雄 139 號:也就是壽司米,為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於民國 57 年(1968)第一期作以台南 5 號與日

    本稻\國勝的雜交一代為母本,再與嘉農 242 號雜交,白米透明度良好,米飯適口性佳。惟對病

    蟲害抵抗性差。黃政華 (1987)。臺灣稻作品種圖誌,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灣

    省政府農林廳、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198-199 頁。 6吳東傑 (2008)。台灣的有機農業,遠足文化,15 頁。

    7劉天成、洪偉屏,洪宏毅 (2001) 臺南區農業專訊,30-34 頁。

    3

  • 團體戰,且以品種分組,結果在台梗 2 號組中,在激烈的評比下,池上鄉農會更

    是拿下全國冠軍的佳績,實屬得來不易。這些都是經過所謂國家(農委會)評鑑

    的、由專家與儀器所鑑定客觀的,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更加提昇了池上米在臺灣

    的知名度。8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在民國 85 年(1996) 年 1 期作分別在臺東市、鹿野鄉、

    關山鎮、池上鄉新興村各辦理 1 公頃水稻有機栽培試作,宣導有機農法的意義與

    栽培方法。民國 87 年(1998)第 1 期作池上鄉農會機米產銷第一班成立,民國 88

    年(1999 )1 期作池上鄉萬安社區有機米產銷第二班成立 9。因此池上鄉在臺東農

    改場與池上鄉農會及地方的建興米廠與陳協和米廠推廣下,也順應著當時有機作

    物的出現,漸漸開始以有機形式或自然農法的方式耕作稻米。

    根據民國 101 年(2012)池上鄉農會推廣部的資料,池上鄉有機米種植之地

    區,包括池上鄉萬安村約 87 公頃、池上鄉新興村約 25 公頃、池上鄉大坡村約 5

    公頃。10

    池上鄉有著那麼適合種植稻米的氣候,純淨天然的水源與肥沃的土壤,進而

    去推廣有機米栽培是非常恰當的,因此池上鄉有機稻米從發跡到推廣,即本研究

    的出發點。

    8粱炳琨 (2008)。農業食物在地化台東縣池上鄉米食產業的探討,地理學報第 53 期,85-117 頁。

    9丁文彥、黃秋蘭、江瑞拱 (2008)。臺東有機米之栽培與管理。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特 13

    輯。 10池上鄉農會推廣股 (2014)。池上鄉有機米檔案資料。

    4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臺東縣池上鄉係以第一級產業的稻米生產、及第三級產業的觀光為主要經濟

    源。池上鄉前幾任鄉長為活絡池上經濟發展,及向臺灣鐵路管理局爭取之下,臺

    鐵池上修護廠曾經規劃設置在池上,其預定位置在臺 20 線往陸安道路之左側一

    帶(圖二),總工程費用達一百億,可提供就業機會以及帶動池上商機蓬勃發展,

    基至曾在民國 87 年(1998)9 月 8 日破土動工;同年 12 月又獲當時臺灣省政府核定

    「池上綜合工業區」綠藻專業區、農產加工區與低污染性一般工業區設置。但最

    終因池上居民反彈、設廠附近地區又發生「走山」的地質災害,臺鐵池上機車修

    護廠也因地方人士反彈,和鐵路局內部財務狀況惡化,導致停建。11因此到目前

    為止,整個池上平原沒有工廠的汙染、也沒有高樓大廈,因而形成池上平原整片

    綠油油的稻田景觀,成為池上鄉之特色(照片一)。

    圖二、臺鐵池上修護廠廠址

    圖片來源:研究者自 Google map 編輯。

    11夏黎明 (2001)。池上鄉志,池上鄉公所,569-570 頁。

    5

  • 照片一、結滿金黃色稻穗之池上平原

    研究者拍攝 (2014 年 6 月)

    池上鄉推廣有機米的十餘年來,在農會、建興米廠與陳協和米廠的努力之

    下,加上臺東農改場技術之指導,在民國 85 年( 1996) 年 1 期作選定農地,在

    池上鄉新興村辦理 1 公頃水稻有機栽培試作,順利地培育出有機稻米;並與池

    上鄉萬安社區合作,把有機稻米的種植範圍擴大,採用「自然農耕法」,並獲

    MOA(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認證。12萬安村的有機稻米產量,根據池上鄉農

    會推廣股在民國 101 年(2012)之資料統計約有 87 公頃,一年有兩次的收成,年產

    量約 900 公噸。根據《臺東縣統計年報》民國 101 年(2012)統計,臺東縣稻米的

    生產面積為 12,533,54 公頃,全年稻米產量為 72,763 公噸;池上鄉稻米年收穫面

    積為 2,990.67 公頃,年產量為 19,492 公噸。池上鄉不僅是臺東縣稻米產量最多的

    鄉鎮(約占四分之一)(圖三),且是最知名的米鄉,然有機米比例仍屬低,僅約全

    鄉稻米產量的 5%、面積的 3%。13另外,可以由(圖三)得知,在民國 96 年(2007)

    池上鄉稻米產量由 18,712 公噸,到民國 97 年(2008)降至 13,784 公噸,是否是受

    到天然災害影響,或是病蟲害之問題,還是當年度池上鄉人口大量外移的結果,

    是在後續研究可以釐清了解的。

    12湯曉虞 (2008)。台灣的農村,遠足文化。

    13臺東縣政府 (2012)。臺東縣統計年報,62 期。

    6

  • 雖然就目前池上鄉有機米的種植範圍及產量仍屬較少的,且仍無法廣為拓

    展,其原因為何?本研究以池上有機米的推廣開始,了解池上鄉有機米的種植、

    地區、面積、環境,所遭遇的困難與瓶頸,並探討農民如何去克服及改善,如農

    藥和化學肥料的使用、病蟲害的問題、栽種與照顧方式的改變、金錢及人力的需

    求,了解有機米銷售管道問題等。簡言之,本研究目的有:

    一、 釐清池上鄉稻米種植的環境概況。

    二、 分析池上鄉有機米推廣種植的問題。

    三、 了解池上鄉有機米的銷售管道。

    四、 探討池上有機米農業發展的問題。

    圖三、臺東縣與池上鄉稻米產量圖(2003-2012)

    資料來源:臺東縣政府,2003-2012,《臺東縣統計年報》。

    (公噸)

    7

  •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共分為兩個小節,第一節對於臺灣有機農業的相關研究做出整理,以了

    解臺灣推動有機農業的時間脈絡,及臺灣有機農業推動面各個研究的解果;第二

    節對於臺東縣池上鄉稻米的相關研究,從清代時期就有文字紀錄池上地區耕作的

    情形,至近年推動地理標章認證和種植環境概況等。

    第一節 臺灣有機農業的相關研究

    國外有機農業方面的發展相當早、研究也相當豐富。德國早在 1924 年就開

    始推動了有機農業,德國哲學家 Rudolf Steiner 在 1924 年提出生物動力農法

    (Biodynamic agriculture),主要在於恢復、保持與增進生態之和諧來耕種農作物,

    此方法也就是有機農業最早的開端。14

    外國學者 Liehardt, W. and R. Harwood 在 1985 年說明有機農業是一種盡量少

    用或避免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配合豆科植物之輪作,利用農場內外廢棄物及天

    然礦物,以維持農業生產之耕作方式。15反觀臺灣在民國 69 年(1980)以後才開始

    推動,臺灣近十年來,有機農業的耕作面積及戶數,以水稻、蔬菜、果樹、茶樹、

    其他有機作物統計,從民國 93 年(2004)953 戶,耕作有機農地面積 1246.08 公頃,

    到民國 102 年(2013)達到 2988 戶參與有機農業,成長逾三倍;耕作有機面積達

    5936.76 公頃,約五倍之多(表一)。16而在臺東縣近十年到有機稻米種植概況上,

    其耕種戶數最高落在 70 戶,從民國 94 年(2005)70 戶,耕作面積為 137.07 公頃,

    到了民國 103 年(2014),耕作戶數仍是 70 戶,由此可見耕作戶數是沒有太大的變

    動,但耕作面積增加到 222.886 公頃,多了一點六倍(表二)。所以單以臺灣總體

    的有機稻米耕作面積成長與臺東縣相比,是成正比的。

    14 Rudolf Steiner (2005)。The Agriculture Course: Birth of the Biodynamic Method. London: Rudolf Steiner

    Press。 15 Liehardt, W. and R. Harwood.(1985) Organic farming. In "Technology public policy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american agriculture". Vol-background papers. No.21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16黃山內、林傳琦 (2002)。台灣地區有機農業之發展現況與展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處。

    8

  • 早些年研究臺灣有機農業的專家學者不多,其有機的相關概念與論述也幾乎

    都是從國外引進來,直到近十年國人才開始注重有機農業的相關研究。董時叡

    (2007)IFOAM(國際有機運動聯盟)定義有機農業四項基本原則,分別為(1)健康原則

    principle of health):視土壤、植物、動物、人類及整個地球為不可分割的生命共

    同體,應加以維護與促進健康...。(2)生態原則(principle of ecology):以生態系統與

    循環為基礎,向生態體系學習並維護之。(3)公平原則(principle of fairness):保障

    人與環境、人與人、人與其他生物,其間之公平、尊嚴及正義。(4)關懷原則(principle

    of care):以關懷的心與負責的態度,對環境與世代子孫之長期福祉負責。17因此,

    有機農業小從土壤、植物,至人類到整個地球的生態體系,是一個無限循環、關

    懷友善的心來延續下去。

    吳東傑(2008)指出臺灣從事有機生產者可分為兩類:(1)原來耕作者,認為有

    其可行性及未來性,因而採用有機耕作;(2)原本非農人,因理念、環保、自然的

    生活,或因健康因素改食有機食品,進而從事有機農業的耕作。18第一類的原來

    耕作者,佔大多數,他們在既有的農地上做種植方面的改變,比較容易進行,且

    又有先前種植農作物的經驗,在有機耕作上可以馬上進入狀況;而在第二類的原

    本非農人,雖有理念、理想,但必須先有一塊能耕作的土地,且習得有機種植的

    技術及選擇作物,都有一定上的困難,因此這一類比較少數。

    黃樹民(2013)指出,臺灣有機農業推展不順主要的原因是,此一耕種模式是

    從全球化核心區橫向移植而來的生產及消費模式,此外還有水土不服的適應問題

    有待解決。但以(表一)來看,臺灣在有機農業從 2004 年至 2013 年的發展來看,

    不論從有機農業種植戶數,以及有機農業耕種面積,皆是顯著的正成長。而在臺

    東縣 2005 年至 2014 年有機稻米栽培農戶數及種植面積(表二)得知,除了種植戶

    數沒什麼太大的變化,栽種面積也成長了近八成以上,因此與論述有所出入,是

    17董時叡(2007)。有機之談-有機農業的非技術面思考,鼎茂出版社。

    18吳東傑 (2008)。臺灣的有機農業,遠足文化,17 頁。

    9

  • 接下來需要研究釐清的部分。19臺灣要推廣有機農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找尋

    合適零污染、及土壤養分足以支撐農作物的生長土地,才得以實施有機種植。

    許世宏、劉惠國、柳婉郁(2010)建議幾個推廣有機稻米耕作的策略:(1)政府

    應提供穩定又持續的鼓勵措施。(2)大企業可認養臺灣有機水稻田,降低農民生產

    有機稻米成本。(3)地方政府和農會應協助農民有更多機會接觸有機稻米的教育訓

    練、技術指導。(4)透過當地地方政府,結合集中並擴大有機稻米栽培面積經營管

    理,創造有機稻米的經營環境。(5)政府應制訂完整的有機法規,才能保證有機稻

    農權益,助於有機稻米的發展。20除了各種獎勵措施及教育與技術上的協助,最

    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民要有參與有機種植的熱忱,在這條路上,一旦決定就必須要

    持續長遠的進行,進而去改變整個地區的耕作方式,擁有愛惜自然生態環境,及

    讓地球更美好的心。

    臺灣有關有機農業法令方面,民國 86 年(1997)臺灣省農林廳參考了當時

    MOA 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之標準,訂定了「有機農產品生產基準」。行政院

    農委會為推動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民國 88 年(1999)3 月公布了「有機農產品生

    產基準」(2003 年 9 月 15 日停止適用)、「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輔導要點」及「有

    機農產品驗證府到小組設置要點」,讓臺灣在有機農產品相關法規與生產基準上

    有了重要的依據。21

    根據農委會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

    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

    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22。

    因此,有機農業的出現,是一個在高度使用化學農藥、肥料,造成環境汙染

    之衝擊、及對人類在食用安全的影響下回歸到以前時代的產物。

    19黃樹民 (2013)。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及其限制:一個技術轉變簡史,臺灣人類學刊,第 11 期:

    9-34 頁。 20許世宏、劉惠國、柳婉郁 (2010)。臺南縣後壁鄉稻農對有機稻米看法之分析,作物、環境與生

    物資訊,7 卷 1 期:21-36 頁。 21謝景順 (2010)。臺灣一百多年來的有機農業發展之歷史回顧,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22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第二條第一點 (2003)。(2009 年 5 月 25 日廢止),全國法規資料庫。

    10

  • 表一、臺灣有機農業面積表(2004-2013)

    臺灣有機農業面積表

    年度

    水稻 蔬菜 果樹 茶樹 其他 總計

    戶數 公頃 戶數 公頃 戶數 公頃 戶數 公頃 戶數 公頃 戶數 公頃

    2004 507 743.67 267 231.80 92 153.62 56 76.32 31 40.67 953 1246.08

    2005 503 697.42 229 342.95 94 151.60 56 72.37 70 70.56 952 1334.90

    2006 456 704.02 219 378.65 110 206.78 59 70.82 54 348.39 898 1708.65

    2007 426 842.46 223 438.37 121 258.12 73 125.07 57 349.23 936 2013.26

    2008 497 949.43 232 518.43 129 295.52 62 139.84 58 453.10 978 2356.31

    2009 493 1084.80 392 912.64 170 290.59 97 169.43 125 504.04 1277 2961.50

    2010 613 1316.93 584 1435.86 245 462.34 122 218.58 214 601.36 1778 4043.58

    2011 693 1653.62 786 1692.09 326 612.73 151 263.18 344 794.07 2300 5015.69

    2012 856 2006.89 997 1784.59 393 713.26 201 407.87 417 937.14 2864 5849.73

    2013 870 2058.97 1070 1957.24 433 833.31 229 447.23 386 640.02 2988 5936.76

    資料來源:整理自有機農業全球資訊。http://organic.supergood.com.tw/supergood/front/bin/home.phtml

    表二、臺東縣有機稻米栽培農戶數及種植面積概況(2005-2014)

    年份 戶數 面積(公頃)

    2005 70 137.07 2006 68 149.27 2007 66 156.76 2008 59 158.68 2009 55 191.64 2010 65 195.37 2011 75 224.19 2012 71 227.111 2013 69 207.525 2014 70 222.886

    資料來源:農委會,2005-2014,《有機認證統計報》。

    11

  • 第二節 臺東縣池上鄉稻米相關研究

    在池上地區稻米產業相關研究的文獻其實不多,研究者簡單列出與池上

    地區稻米產業相關的文獻,並製成表格讓讀者能夠清楚明瞭如下(表三):

    表三、臺東縣池上鄉稻米相關文獻一覽表

    題目 作者(年代) 備註

    學位

    論文

    池上平原的土地利用與農業經營 何玉雲

    (199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系碩士論文

    有機米產銷聯盟關鍵成功

    因素之研究-以池上鄉萬

    安社區有機米產銷班為例

    梁正芳

    (2005)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

    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

    碩士論文

    WTO 與稻米產業競爭力研究:以臺東縣池上鄉池上米為例

    賴榮盛

    (2007)

    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

    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

    池上鄉良質米發展

    的歷程成果與展望

    吳清吉

    (1996)

    台東區農業專訓,第十八

    期:16-17 頁

    池上平原文化景觀的空間過程:

    土地、社群與國家的論述

    夏黎明

    (1999)

    東台灣研究 4:

    159-192 頁

    農業食物在地化臺東縣

    池上鄉米食產業的探討

    粱炳琨

    (2008)

    地理學報,第五十三期:

    85-117 頁

    農業改良場對有機水稻推廣

    之研究-以池上稻農為例

    陳皓怡

    (2011)

    農業經營管理年刊,第

    17 期:45-64 頁

    池上鄉特色米品種示範

    及米質分析

    林家玉、丁文

    彥 (2013)

    臺東區農業專訊,第 83

    期:19-21 頁

    專書

    臺灣地誌 下冊 陳正祥(1997) 南天書局

    池上鄉志 夏黎明主編

    (2001)

    池上鄉公所

    有關池上鄉稻米產業之記載,在陳正祥(1960)《臺灣地誌》內提到,早在清

    嘉慶道光年間(1810 年~1850 年),便有漢人開始小規模之移墾東臺灣。到了清末,

    池上地區當時主要以大坡池附近與新開園 23附近已有水田分布。

    日治時代,明治 40 年(1909)臺灣總督府進行了東臺灣移民適地之調查,新開

    園有水田與旱田的土地面積分別為 37 公頃與 55 公頃,由此得知池上地區的稻米

    23新開園:為「新開園地」之意,在清光緒年間稱之,光復後改為錦園村至今。夏黎明 (2001)。

    池上鄉志 ,池上鄉公所,211-222 頁。

    12

  • 種植歷史悠久。24

    何玉雲(1996)指出池上慶豐村、錦園村、萬安村、龍仔尾及下新興一帶為「老

    田區」,就土壤而言,此帶多來自海岸山脈之沖積、崩積土,為壤土和坋質黏壤

    土,土質黏細,亦為池上地區水利事業最發達之地,適合發展稻作。但在民國

    70 年代(1981)當時池上米尚未出名,因應臺灣米糧生產過剩,政府積極輔導稻田

    轉作,而池上地區以推廣第一期缺水期轉作玉米為主,第二期仍為稻作,第二期

    至第一期之間中植綠肥以增進肥壤肥沃度。25由此得知,現今人人搶手的池上

    米,曾經也是政府因應當年糧食問題而面臨到稻作轉型的情勢。

    池上鄉農會前總幹事吳清吉(1996)指出,池上鄉良質米以農會所生產之稻米

    做為重點,說明了農會米廠從稻米收割後到包裝後的 SOP 流程,收割後之濕穀

    入卸料穴後,自動輸送至烘乾機,以低溫烘乾,再送至低溫儲存桶冷藏保存鮮度,

    待碾時,再進行碾米包裝的工作。文中提及池上鄉主要種植稻米之品種的分享,

    強力推銷池上良質米,最後並指出,池上地區內沒有任何污染源,給消費者享用

    乾乾淨淨的健康米食,是臺東人的福氣 。26

    民國 90 年(2001)11 月《池上鄉志》對於池上稻米產業的論述,從地理篇、

    開發篇與經濟篇都有做詳細的介紹,從沖積扇影響池上地區的過程、土壤之介紹

    到便利的水利設施灌溉、農田歷史脈絡的分析,顯示出池上地區有得天獨厚的地

    理環境優勢,加上農民辛苦的耕作,及配合鄉公所與農會共同的推動與技術上的

    支持才有今天的發展盛況局面。

    梁正芳(2005)指出池上鄉萬安社區有機米產銷班以策略聯盟方式經營會有顯

    著之效益,並使用了分析層級程序法整理出提升有機米產銷班經營績效關鍵成功

    六大因素(1)行銷推廣能力。(2)市場需求動態之掌握能力。(3)品牌形象塑造能力。

    (4)班員與員工的專業素養。(5)生產製程之品質管理能力。(6)班員與員工的教育

    24陳正祥 (1997)。臺灣地誌 下冊,南天書局,1216 頁。

    25何玉雲 (1996)。池上平原的土地利用與農業經營,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26吳清吉 (1996)。池上鄉良質米發展的歷程成果與展望,臺東區農業專訓,第十八期:16-17 頁。

    13

  • 訓練。進而將整體決策之綜合評比並發現(1)有機米產銷聯盟決策考量,以「資源

    互補」最重視。(2)其次以「組織因素」對領導成員信任與組織承諾。(3)決策演

    算知結果,以政府政策、技術創新、資訊交換機制為最末三項,顯示出聯盟組織

    並未感受政府政策之積極支援。27

    對於池上鄉有機米產業的論述,陳皓怡(2011)以 SPSS 電腦軟體進行統計分

    析,調查農業改良場對於池上鄉稻農所推廣之有機栽培滿意度,結果發現,池上

    鄉稻農滿意度的平均值為 3.84 分(滿分為 5 分),稻農對於有機栽培抱持肯定的態

    度。在當時,萬安村成為有機村的目標也逐漸形成,經由分析顯示,池上鄉有積

    栽培有群聚模仿效果,可往萬安村鄰近的復興村、錦園村與新興村加強輔導,由

    點擴展至面,因此作者認為池上鄉要成為有機米鄉是有機會的。28

    但此篇論文主要以量化統計呈現池上地區農民對有機米種植的意願,並未做

    出如何去推廣有機稻作的作為與詳細論述,因此本研究便要進一步對於池上有機

    稻作推廣的歷程與問題等做詳細的調查。

    2012 年池上鄉有機米耕種面積與慣行米耕種面積相比約占百分之八,產量

    方面約為占百分之六,由此見得池上鄉有機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池上鄉有

    機米分布地區,主要以萬安村、富興村、新興村與大坡村,其中以萬安村種植有

    機稻米面積最為廣泛,因此若以萬安村為領頭羊,帶領池上其他村發展有機米,

    池上有機米鄉是能夠實現的目標。(表四、圖四)

    27梁正芳 (2005)。有機米產銷聯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池上鄉萬安社區有機米產銷班為例,

    國立屏東科技 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28陳皓怡 (2011)。農業改良場對有機水稻推廣之研究-以池上稻農為例,農業經營管理年刊,第 17

    期:45-64 頁。

    14

  • 表四、2012年池上鄉有機米與慣行米面積產量與面積分布

    有機米 慣行米(一般稻米) 有機占慣行比例

    面積 約 117 公頃 約 1500 公頃 約 8%

    產量 每公頃約 5200 公斤(乾榖) 一年兩期約 1220 公噸

    每公頃約 6500 公斤(乾榖)

    一年兩期 19,492 公噸

    約 6%

    主要

    分布

    地區

    1.池上鄉萬安村水墬段、富興段約 87 公頃。

    2.新興村新武呂溪水源頭池上牧野段約 25 公頃。

    3.池上鄉大坡山上池上大波段約 5 公頃。

    池上鄉福文村、大坡村、

    萬安村、富興村、錦園村

    新興村、慶豐村。

    資料來源:池上鄉農會推廣股,2014。

    圖四、池上鄉地理位置圖與有機稻米種植分布圖

    (紅點表示為有機米種植約略地區,紅點大小表示耕種面積)

    資料來源:池上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http://www.cs.gov.tw/

    15

  • 林家玉、丁文彥(2013)對於池上鄉特色米的品種示範及米質分析做簡單的介

    紹,可作為農友在稻米品種上的選擇參考。文中指出,民國 101 年(2012)第一期

    作產量表現,以臺東 33 號最高,第二期作以台梗二號最高;稔實率部分,第一

    期作以臺梗 2 號最好,第二期作以高雄 145 號最佳;而在米質分析部分,以臺梗

    2 號最好。29對於這些稻米品種分析,勢必會對將來農民若使用這些品種耕作,

    會帶來更大的產量及產值。

    賴榮盛(2007)以 WTO 與稻米產業競爭力研究以臺東縣池上鄉池上米為例,

    研究發現一、在生產部分,池上鄉在自然環境上擁有了適合稻作的生產環境,無

    工業污染,加上鄉內稻米產業菁英一直以來對品質的要求,讓池上米深獲市場肯

    定;二、在收購價格部分,農會、米糧商建立、執行了全國首創的稻米分級收購

    制度,鼓勵稻農生產優質稻米,依品質計價;三、在通路部分,打破傳統,建立

    了網路、郵局、加油站及宅配等銷售管道,甚至首創國產稻米在百貨公司上架銷

    售;四、在包裝上,回應了市場需求,從 0.5 公斤到 12 公斤、家庭用包裝到禮

    盒包裝一應俱全;五、最後最重要的是,申請取得並規劃執行了全國第一張地理

    標章「池上米®」,皆是使池上米成功行銷全國的因素。30

    梁炳琨(2008)以農業食物在地化的角度來探討池上鄉米食產業,並發現 1.池

    上米食產業的重要地方鑲嵌主要以自然環境因素、地方認證與比賽制度的建立,

    還有農民、糧商、便當店的在地網絡;2.池上米的認證與全國米質競賽的優秀成

    績,不僅助長面對面的在地直接市場,也進而帶動提高了池上米之價格,改變農

    民與糧商的社會權力關係和友善環境等面向的發展。文中指出池上鄉推動有機農

    業方面實踐所產生的在地影響有三:1.透過高價全數收購與比賽獎金作為各種制

    度的策略;2.透過教育訓練強化地方的學習機制與氛圍;3.農民熟悉田間栽培記

    錄(照片二),是為爾後推動認證的基礎;透過科學化的量化統計,分析農民的經

    29 林家玉、丁文彥 (2013)。 池上鄉特色米品種示範及米質分析,臺東區農業專訊,第 83 期:19-21

    頁。 30 賴榮盛 (2007)。WTO 與稻米產業競爭力研究:以臺東縣池上鄉池上米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

    域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 驗知識等。31

    以上關於池上鄉稻米產業的論文、期刊、書籍,從地理環境、氣候因素、池

    上鄉農會良質米介紹、有機米產銷班探討、有機米推廣之滿意度研究、池上米產

    業競爭力、地理認證標章之介紹與農業食物在地化研究等,皆可以充實本研究之

    內容,做為強化此論述的基礎。

    照片二、水稻生產履歷紀錄表

    黃正元先生提供。

    31 粱炳琨 (2008)。農業食物在地化臺東縣池上鄉米食產業的探討,地理學報,第五十三期:85-117

    頁 。

    17

  • 文獻回顧與資料蒐集

    進行訪談

    選擇研究主題

    訪談內容設計及準備

    整理訪談內容

    研究發現與分析

    研究結論與建議

    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程

    本研究是以臺東縣池上鄉有機米發展為探討對象,研究論文架構如下:第一

    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以了解本論文研究之主題;第二章是針對本論文

    研究之相關文獻進行介紹與說明,從臺灣有機農業的出現及池上鄉稻米產業的相

    關研究,進而了解池上鄉有機米的出現、現況與遭遇到之困難;第三章針對本論

    文研究相關之方法與架構進行說明;第四章進行研究發現與分析,做進一步的論

    述與結果;第五章做出研究結論、及後續研究建議。將整個研究流程圖顯示如下

    (圖五)。

    圖五、研究流程示意圖

    18

  •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與田野調查法進行研究。因此在文獻分析上,探討臺

    灣有機農業之興起,了解臺灣在有機農業方面從無到有整個脈絡,進而延伸至池

    上鄉在種植有機米的發展概況;探討有機稻米種植問題,融入傳統農法與天然有

    機肥料的應用與使用。而其他相關資料也會搜尋網路上及報章雜誌等來了解並加

    以分析。

    田野調查法,透過面對面的訪談了解池上有機稻米之現況與各種相關問

    題,因此在訪談上之意義 Mishler(1986)認為訪談是一種交談行動,是受訪者與訪

    談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32並設計出五種深度訪談之問題與內容,分別為鄉公

    所鄉長、池上種植有機米之農民、池上種植慣行米之農民、池上鄉萬安社區有機

    米產銷班、池上鄉農會有機米產銷班及在池上從事有機米推廣之米廠負責人進行

    訪談。在對於訪談者及內容做以下介紹,並附上訪談者相關資料表(表五)、受訪

    者通知(表六)與各訪談大綱(表七):

    1. 訪問池上鄉公所鄉長,了解對於池上有機米鄉之推動之現況與接下來要推

    行的政策面與實施問題。

    2. 對耕種有機稻米的農民進行訪談,了解種植有機稻米的誘因、為何種植有

    機稻米,及現況種植有機稻米所遭遇到的問題。

    3. 對耕種一般慣行稻米之農民進行訪談,了解沒有種植有機稻米之原因、若

    政府在推廣有機稻米耕作,是否會改種有機稻米。

    4. 訪問從事有機米之米廠負責人,在推動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如何與有機

    米產銷班合作等。

    5. 訪問池上鄉萬安社區有機米產銷班班長,了解現今在推動過程中所遭遇的

    困難、政府對於有機稻米的補助情形,以及政府或鄉公所該如何配合。

    32 畢恆達 (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小畢空間出版社,104 頁。

    19

  • 6. 訪問池上鄉農會有機米產銷班,了解當下擴展有機米種植範圍的可能性、

    政府該如何配合推動,才能讓更多的農民投入有機稻米的種植。

    表五、訪談對象相關資料表

    訪談者相關資料表

    編號 身份 性別 訪談地點 備註

    A01 鄉長 男 池上鄉公所 成功推動池上地理認證標章

    B01 有機米農 男 住家 第 14、15 屆池上鄉鄉長

    B02 有機米農 男 住家 萬安有機米產銷班成員

    B03 有機米農 男 住家 104 年遠見百大黃金農夫、自產自銷戶

    C01 慣行米農 男 住家 97.98 年二期池上鄉稻米品質競賽優勝獎

    C02 慣行米農 男 住家 第二屆全國稻米總冠軍、2007 年行政院農委會十大經典神農獎

    C03 慣行米農 女 住家 95 年池上鄉稻米品質競賽第五名、96 年池上鄉稻米品質競賽第六名、97 年池上鄉

    稻米品質競賽第三名

    D01 米廠負責人 男 建興米廠 池上鄉地理認證標章與有機米推動者

    D02 米廠銷售 門市員工

    女 陳協和米廠

    銷售門市

    池上鄉有機米推動米廠之一

    E01 農會推廣股秘書

    男 池上鄉農會 承辦農會有機米產銷班業務

    F01 有機米產銷班班長

    男 住家 94 年全國有機米評鑑萬安社區有機米產

    銷班榮獲特等獎

    20

  • 表六、訪談說明書

    表七、訪談大綱

    訪談對象:鄉長

    訪談問題:

    1.池上鄉在推動有機米產業之現況。

    2.目前推動有機米發展困難點在哪?

    3.對於鼓勵與獎勵農民種植有機米,鄉公所目前有何措施及辦法?

    4.對於有機米產業發展,鄉公所應如何配合農會及各個米廠?

    5.近幾年臺灣盛行青年返鄉務農,池上鄉在外地工作的青年有跟上這波熱潮嗎?

    6.對於有機米產業的未來,池上鄉是否有機會成為有機米鄉?

    訪談對象:有機米農

    訪談問題:

    1.為什麼當初會想種植有機米?

    2.種植有機米的好處有什麼?

    3.現在種植有機米有遇到什麼困難的地方嗎?

    4.現在對於政府對有機米的補助,是足夠的嗎,還是需要再多哪方面的補助?

    5.對於自己的子女會去鼓勵繼續耕作繼續傳承下去嗎?

    6.對於池上有機米鄉的發展,您的看法是什麼?

    訪談對象:慣行米農

    訪談問題:

    1.目前種植稻米的情況如何?

    2.現在政府都在推廣有機農業目前會想改種有機米嗎?原因為何?

    3.現在種植稻米有遇到什麼困難的地方嗎?

    親愛的受訪者您好,

    我是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二年級學生,我的研究主題為

    「臺東縣池上鄉有機米農作的發展與問題」。其研究目的主要在了解池上鄉有

    機米發展與推廣方面之問題,因此您的經驗與看法將是訪問的重點,以做為

    後續研究之參考,訪談時間至少一至兩小時。

    在訪問的過程中,為了避免資料遺漏會全程進行錄音並整理成訪談紀

    錄。在第一次訪談結束後,若還有疑問與需要澄清的部分,經過您再次同意,

    將會第二次拜訪您。最後在做完資料分析後將錄音檔做刪除的動作。

    本研究訪談內容做為學術之用,在研究論文中您的名字將會以代號或暱

    稱取代真實姓名,若您提及第三人稱,也將用代號與暱稱稱之,並遵守研究

    倫理。

    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黃崇智

    21

  • 4.現在對於政府對稻米產業的補助,是足夠的嗎,還是需要再多哪方面的補助?

    5.對於自己的子女會去鼓勵繼續耕作繼續傳承下去嗎?

    6.對於池上有機米鄉的發展,您的看法是什麼?

    訪談對象:米廠負責人與門市銷售員工

    訪談問題:

    1.在推動有機米的過程與困難。

    2.對於種植有機稻米,會鼓勵其他農民耕種有機米嗎?

    3.現在種植有機米有遇到什麼困難的地方嗎?

    4.現在對於政府對有機農業的補助,是足夠的嗎,還是需要再多哪方面的補助?

    5.對於有機米產業發展,政府、鄉公所或是農會應如何配合或是有其他作為?

    6. 就目前池上有機米有何產銷策略才能使池上有機米發展得更好。

    7.有機米銷售情形是否會影響稻農的生產意願?

    8.對於有機米產業的未來,池上鄉是否有機會成為有機米鄉?

    訪談對象:農會推廣股秘書

    訪談問題:

    1.在推動有機米的過程與困難。

    2.對於種植有機稻米,鼓勵農民參加有機米產銷班的誘因是什麼?

    3.現在種植有機米有遇到什麼困難的地方嗎?

    4.現在對於政府對有機農業的補助,是足夠的嗎,還是需要再多哪方面的補助?

    5.對於有機米產業發展,鄉公所應如何配合或是有其他作為?

    6.對於其他米廠有機米產銷班,未來是否要攜手合作還是彼此良性競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7.有機米銷售情形是否會影響稻農的生產意願?

    8.對於有機米產業的未來,池上鄉是否有機會成為有機米鄉?

    訪談對象:萬安有機米產銷班長

    訪談問題:

    1.是在什麼的因緣際會下有了這個有機米產銷班?

    2.為何以推動有機米作為首選,而不是其他有機蔬果?

    3.對於合作之米廠,是如何做選擇?

    4.現在種植有機米有遇到什麼困難的地方嗎?

    5.現在對於政府對有機農業的補助,是足夠的嗎,還是需要再多哪方面的補助?

    6.對於有機米產業發展,鄉公所應如何配合或是有其他作為?

    7.有機米銷售情形是否會影響稻農的生產意願?

    8.對於有機米產業的未來,池上鄉是否有機會成為有機米鄉?

    22

  •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整理池上鄉稻米種植的環境概況;第二節為探討

    池上鄉有機米種植的推廣與發展,了解池上鄉目前對於有機米推廣種植上的問

    題;第三節為探討池上鄉有機米的銷售管道,了解池上有機米目前的銷售方式以

    及目前價格是否為農民所接受;第四節為探討池上有機米農業發展的問題,因當

    我們了解池上鄉目前有機米的發展問題後,才能據以作為可能解決策略的參考。

    第一節 池上鄉稻米種植的環境概況

    要種出讓大家讚不絕口的池上米,除了要有良好的地理環境,還要有適宜

    的氣候,再加上便利的水利設施,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才有現在的池上

    米。本節介紹池上鄉稻米種植的環境概況,從土壤、氣候、水利設施三方面加以

    說明。

    一、土壤條件

    臺東縣池上鄉位於臺灣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間的花東縱谷平原,為臺東縣的

    北端,土地總面積為 82.6854 公頃,為新武呂溪沖積扇的北扇、萬安溪沖積扇和

    萬朝溪沖積扇所構成的河階化沖積扇平原。地形水源來自純淨且含有豐富礦物

    質。池上土壤條件最佳處為慶豐、錦園、萬安、龍仔尾及下新興一帶,稱為「老

    田區」,這一帶的土壤大多來自海岸山脈之沖積、崩積土為壤土和坋質粘壤土 33,

    土質黏細,也是池上地區水利事業最發達的地方,非常適合發展稻作。34因此每

    年每期稻米品質比賽的「常勝軍」幾乎都是在萬安村耕種的農民。

    33坋質粘壤土:屬於中質地土壤,土壤保水與保肥能力屬於中質等,排水及通氣性優於砂土、壤

    質砂土之粗質地,施肥時視稻米生長情形適度補充肥份。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http://kmweb.coa.gov.tw/mp.asp?mp=1。 34何玉雲 (1996)。池上平原的土地利用與農業經營,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23

  • 新興村的米,跟我們這邊萬安村就有差了,我這的都是黏土,光是米質,我

    這裡先割,還跟那邊的差十五天還不能割,我們一起收割然後一起煮,你吃

    吃看,是有差的。(C02)

    池上鄉土壤分由兩山脈之風化土淤積而成,主要由片岩沖積土、東岸母岩沖

    積土及黃壤上三類構成。而土壤大致以大坡池之排水溝為界,大坡池以東多壤土

    及坋質粘壤土,主要分布在慶豐、大坡、錦園、萬安一線;大坡池以西則多壤土

    及沙質壤土。故以往地力較高的田地多在東側,多分布於萬安、富興一帶。現今

    西側不少農地的土壤,主要是由前人從海岸山脈搬運之客土,改善原本多石堆與

    劣質的土壤,提升池上西側的地力。

    池上鄉土壤共分九個土系,分別為瑞穗系、光復系、觀音系、織羅系、卑南

    系、水尾系、泰源系、東里系、新開園系(圖六)。

    大坡池以東的萬安村、錦園村、慶豐村及下新興為主的觀音系(Ky),為砂頁

    岩及火成岩沖積物所形成之極淺層土壤,土壤呈色較一般砂頁岩沖積土為暗,有

    時表土僅較墨粒土略淡,心土則為棕色,且土壤粘質部分亦比較稠粘,是最佳的

    稻米產區;大坡池以西的福文村、福原村與上新興為主的瑞穗系(Js)土壤質地自

    壤土至砂質壤土,有較多的礫石,不適合耕作,土壤也不鮈肥沃。其餘土系範圍

    皆為小面積,如(表八)所示。

    24

  • 圖六、2012 年池上鄉稻作產量面積與土壤分佈圖

    註:1.上圖紅色圈為有機稻作區。

    2.Js:瑞穗系、Kf:光復系、Ky:觀音系、Ci 織羅系、Pn:卑南系、

    Sw:水尾系、Ty:泰源系、Ti:東里系、Hk:新開園系。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臺灣土壤資源與農地土地覆蓋圖資瀏覽查詢系統。

    http://soilsurvey.tari.gov.tw/SOA/home.html

    25

  • 表八、池上鄉土系說明表

    瑞穗系 (Juisui Series-Js):為片岩母質極淺層較新沖積土,土色灰或棕灰,

    土層深度僅有 15 至 30 公分,一般在 20 公分以下,除地下水高之土壤以外,不論土壤有無銹紋或灰斑,均列於本系之內。土壤質地自壤土至砂質壤土,而

    含礫石者面積亦甚可觀,本系土壤位於低地,即河流他移之河床,一部分位於

    低台地及沖積扇形地,因其土壤與礫石層界面為灰色,或僅有少許之棕黃色。

    本系土壤常因灌溉水或母質帶有石灰,故一部土壤有石灰性。本系土壤為縱谷

    之大土系,面積近 250 平方公里。 光復系(Kuangfu Series-Kf):為淺層(30-40 公分)灰色非石灰性片岩新沖積土。 本系土壤為片岩及片岩混合粘板岩之沖積土,玉里以南片岩成分漸減而粘板岩

    漸多,質地以坋質壤土為主;有時為壤土,無構造,為最新之沖積土。本系土

    壤分佈於縱谷及台東以南之低沖積地上,面積有 6 平方公里。 觀音系 (Kuanin Series-Ky):為砂頁岩及火成岩沖積物所形成之極淺層土壤,土壤呈色較一般砂頁岩沖積土為暗,有時表土僅較墨粒土略淡,心土則為棕色,

    且土壤粘質部分亦比較稠粘,土層深度小於 30 公分,常見小於 20 公分,本系土壤,大部分由暗棕色火成集塊岩崩塌,沖積,破碎,風化,彙積有機質,一

    部分由砂頁岩混合前述物質,形成沖積,崩積之平谷邊沖積地或緩斜之個別或

    聯合山麓沖積扇,火成物所形 成之土壤色較暗,混合較少火成岩而砂頁岩成分較多者,呈色較為不暗,土層下為厚層之暗棕至棕色礫石混合粗細沙層,或

    含大礫石,漂石及岩塊。凡有水源者,皆造成水田,否則種植旱作,一部分太

    高燥 或土層太薄者,則放荒,本系土壤,水稻生長優良,比片岩沖積土問題較少。本系土壤佔海岸山脈沖積土之最大面積,有 33 平方公里。 織羅系 (Chilo Series-Ci):為深層中輕質地 (粗坋質壤土,壤土或極細沙壤土)東岸岩石母質沖積土,安山岩質之物質 含量頗豐,構造不良,滲透性中上,

    為相當優良之旱作地,表土質地中,怍水田亦屬中上。 本系土壤色較暗,但

    不達黑色土之程度,本系土壤最為肥沃。本系土壤分佈於海岸山脈沖積地較平

    之處面積約 5 平方公里。 卑南系 (PinenSeries-Pn):為深層( 90-120公分),細質地 ( 細坋質壤土至坋質粘壤土 ),排水中,非石灰性,灰色片岩新沖積土。本系土壤常夾雜於瑞穗

    系(Js)之間,亦可與光復系(Kf)同土域。富源系(Fy)為心土棕黃或黃棕之老沖積

    土,石光系(Sq),永豐系(Yf)及石光里系(Sk)為東岸山脈母質沖積土及黑色土,

    皆與本系有別。本系土壤分佈於東部谷地之比較低之處,池上及鳳林有小面積

    之分佈,面積僅有一平方公里左右。

    水尾系 (Shuiwei Series-Sw):水尾系為深層(>90公分)中輕質地(粗坋質壤土至

    極細沙壤土)排水中,非石灰性片岩沖積土。

    本系土壤質地與三民系(Sm)近似,其區別處為本系土壤剖面深度較大,可達 120

    公分,其成土環境二者近似。本系面積約 3 平方公里。

    26

  • 泰源系 (Taiyuan Series-Ty):為深層 (>90公分)中質地(坋質壤土),排水普通,東岸山脈母岩沖積土。本系土壤由東岸山脈砂頁岩,泥岩及一部分集塊岩物質

    沖積而成,土壤呈色以棕色為主,形成於小谷邊之沖積台地上,除質地較輕外,

    與石光系(Sq) 近似。而與片岩沖積物形成之吉安系(Ca)不同,面積 約有 3 平方公里。

    東里系 (Tungli Series-Tl):為粘質暗色土壤,質地自坋質粘壤土至坋質粘土。排水良。表土色較暗,但尚未達墨粒土之標準,底土呈稍暗黃棕至稍暗黃橙色,

    無顯著之粘粒集聚層。但具不明顯至明顯之小至中鈍角塊狀構造。無明顯之土

    壤膨脹性,路邊開掘崖地無明顯之滑落崩塌。其母岩主要為無石灰性淡黃棕至

    棕色細砂岩(頗為硬),無石灰性,亦具中小而易於形成環片或碎片剝離之硬坋質頁岩。混雜以具有石灰性之棕色或黑棕色泥岩及頁岩。所形成之地形為緩圓

    山岡,山脊,或小脊,或較為整齊之斜坡(通常坡度

  • 與同緯度的臺南地區相比,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 1961-1990 全年日照時數平均高

    達 2,421.3 小時,相差將近一倍之多。池上地區稻作受到日照時數低的影響,導

    致稻作的生長期較慢,因此成就了池上米質特別 Q、實的特性(表九)。

    池上真的有適當的氣候配合,這兩邊山很近,等超過晚上十點、十一點,你

    拿溫度計,會降超過十度,就是稻子休眠的時候,而且這裡又沒有很多樓房、

    燈光、柏油路面來影響稻子,休息的時候就給你一個很好的休息環境,所以

    池上就是日夜溫差大,才能種出好吃好品質的池上。(C02)

    表九、池上觀察站日照時數統計表 (單位:小時)

    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1979 71.4 50.9 70.4 46.8 135.0 58.3 65.7

    1980 58.1 23.4 87.8 80.4 96.7 221.1 239.7 223.7 158.4 131.6 81.5 59.8 1,461.9

    1981 57.2 48.9 52.6 92.4 80.5 122.0 186.8 231.9 110.5 122.2 62.7 53.5 1,221.2

    1982 63.9 50.0 79.9 149.6 106.2 206.8 151.1 126.1 139.3 67.6 44.9

    1983 106.8

    1985 109.6 227.2 160.2 113.9 131.6 74.0 102.9

    1986 68.3 54.7 63.5 87.4 149.9 243.7 218.5 155.1 105.0 90.9 101.3

    1987 115.5 112.9 109.4 125.0 212.7 275.7 127.1 155.3 120.6 84.6

    1988 70.3 86.3 74.3 48.7 85.1 204.6

    資料來源:池上鄉志 99 頁。 註:空白者表示無紀錄。

    雖然日夜溫差大,使池上稻作生長因較為緩慢而品質更好,但是稻子到了結

    穗到出穗期間,農民也會害怕遇到氣溫太低的情形,或是雨量較大皆會影響稻穗

    的生長,因此,稻農真的是「看天吃飯」。

    臺東夏季常有「焚風」37發生,造成農作物的傷害。但池上鄉西側中央山脈

    高度較大而寬廣,西坡也較陡峻,故不利夏季西南氣流爬升翻越,因此發生焚風

    的機率不高,對農作物造成的傷害也就較小,當然在整體氣溫上也比臺東市低。38

    另外在稻作即將出穗時最怕遇到惡劣的氣候,像是颱風、傾盆大雨、或低溫,

    都會影響這一期的整個收成。

    37 焚風:焚風發生的原因係因與山脈走向垂直之氣流,受到高山阻擋,被迫抬升而冷卻,空氣中

    的水氣因而在迎風面上空凝結成雲降雨,待氣流翻越過山嶺,在背風面下降時,已變成乾燥空

    氣,此時因空氣被壓縮而增溫,當其降至地面時,溫度比原地面的空氣溫度高許多,形成一股

    乾熱風稱為焚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網站。http://www.cwb.gov.tw/。 38夏黎明 (2001)。池上鄉志,池上鄉公所,98-99 頁。

    28

  • 在出穗的時候如果遇到颱風或是怎樣,花在授粉的時候,現在大概到四月五

    月的時候就要開始做穗了,它花粉授粉的時候如果被打掉,就會有空包彈的

    情形,沒有花就沒有果實,它也怕低溫,溫度不夠的話也會影響出穗的情形。

    (C03)

    池上鄉的年雨量約 1700~1900 公釐,主要降雨集中五月到九月(表十)、(圖

    七),雖然冬季時有乾旱的現象發生,但乾旱期間農田可採用抽取地下水的方式

    來灌溉,對於稻作生長影響不大。

    整體而言,池上地區的氣候,少有炎熱高溫情形,加上日夜溫差大與日照時

    數少,再加上充足的水源等,是非常適合稻作生長的環境。然而池上地區的幅員

    廣闊,早期許多土地因沒有水源而無法耕種,因此水利建設成為重要關鍵。

    表十、2005-2014年池上鄉逐月降雨量 (單位:公釐)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池上測站。

    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總和

    第 一 期 稻 作 第 二 期 稻 作

    2005 3.0 39.0 78.0 26.0 143.5 299.5 187.5 478.5 397.5 98.0 35.0 28.5 1814.0

    2006 39.0 17.0 33.5 65.0 421.0 201.5 403.0 173.0 228.5 19.0 15.5 9.5 1625.5

    2007 16.5 9.5 9.5 25.0 141.0 62.0 26.5 804.0 425.0 73.0 288.5 7.0 1887.5

    2008 46.0 34.0 16.0 94.0 62.0 174.0 327.5 127.0 381.0 81.5 67.5 9.0 1419.5

    2009 6.5 14.5 49.0 51.5 36.0 247.0 331.0 279.5 232.5 287.0 1.5 17.0 1553.0

    2010 30.5 35.5 5.5 28.5 111.0 75.0 102.0 59.5 798.0 382.0 47.0 15.0 1689.5

    2011 21.0 39.0 9.5 49.5 199.0 288.5 108.5 461.0 200.0 419.5 505.0 71.0 2371.5

    2012 27.5 46.5 14.5 48.5 147.0 367.5 287.5 633.5 119.5 28.5 94.0 73.5 1891.0

    2013 37.5 27.0 3.5 68.5 88.5 255.0 103.5 162.5 768.0 30.5 109.0 59.5 1713.0

    2104 2.5 62.0 35.5 30.0 89.5 121.5 327.5 186.0 420.0 7.5 63.5 25.5 1371.0

    總和 230.0 324.0 254.5 486.5 1438.5 2091.5 2204.5 3364.5 3970.0 1426.5 1229.5 315.5 總和

    平均 23.0 32.4 25.5 48.7 143.9 209.2 220.5 336.5 397.0 142.7 123.0 32.0

    29

  • 圖七、2005-2014年池上鄉逐月平均雨量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池上測站。

    三、 水利設施

    有了好的土質與合適的氣候,要支撐整個池上地區農田的發展仍有不足之

    處,尚須有便利的水利設施,才能有充足的水源以灌溉農田。

    池上最早的水利設施出現在清光緒 4 年(1878),居民為了開墾萬安與新開園

    當時之農田,以新武呂溪水源修築圳道加以灌溉,新開園圳(現為池上大圳)也是

    清代臺東廳灌溉面積最廣的第一大圳,一直使用至今。39

    池上鄉農田的灌溉水源主要為新武呂溪,第一期稻作(2-6 月)適逢枯水期,

    因雨量少,溪床乾涸造成缺水,農民就會以抽取地下水的方式來灌溉農田;第二

    期稻作(7-11 月)時為颱風季節頻繁的豐水期,並無水源不足之問題,但因池上鄉

    境內河水湍急,既沒有水庫、也無池塘可供儲水使用,所以需要有完善的水利設

    施。

    39 夏黎明 (2001)。池上鄉志,池上鄉公所,514-517 頁。

    第 一 期 稻 作 第 二 期 稻 作

    30

  • 池上鄉水圳灌溉範圍涵蓋福原村、福文村、大埔村、新興村、萬安村、錦園

    村、富興村一帶,包括池上圳、大坡山圳、萬安圳、萬朝圳及山棕寮圳五個圳道

    (照片二)。

    池上圳幹線總長約 5.5 公里,有 10 條支線、29 條幹給水路,灌溉面積 1015 公頃。

    大坡圳及大坡山圳灌溉範圍涵蓋慶豐村、大坡村之北溪、南溪一帶,幹線總長約

    7.5 公里,灌溉面積 54 公頃。萬安圳灌溉範圍涵蓋錦園、萬安、富興水墜一帶,

    幹線總長約 2.5 公里,有 3 條支線,灌溉面積 88 公頃。山棕寮圳灌溉範圍涵蓋富

    興水墜一帶,灌溉面積 6.5 公頃。萬朝圳灌溉範圍涵蓋池上鄉福文村、海端鄉龍

    泉一帶,幹線總長約 4 公里,有 8 條支線,灌溉面積 88.5 公頃。總計五條水圳灌

    溉面積達 1252 公頃(圖八)。40

    40 臺東農田水利會全球資訊服務網 http://www.ttia.gov.tw/page1.php。

    大坡圳取水至大坡溪 01

    大坡圳取水至大坡溪 02

    31

  • 萬安圳取水萬安溪 01

    萬安圳取水萬安溪 02

    池上圳 01

    池上圳 02

    池上圳第五支線標示

    池上圳第五支線

    32

  • 山棕寮圳取水至富興溪 01

    山棕寮圳取水至富興溪 02

    萬朝圳 01

    萬朝圳 02

    照片三、池上鄉各主要水圳 研究者拍攝 (2015 年 4 月)

    33

  • 圖八、臺東水利會池上工作站轄區平面圖

    資料來源:臺東農田水利會全球資訊服務網。http://www.ttia.gov.tw/page1.php

    第二節 池上鄉有機米推廣種植的問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訂定之「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

    第六條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基準修正規定,第三部分「作物」的第

    一點生產環境條件,共有以下四點說明41:1.農地應符合農業發展條例所規定供

    農作使用之土地。2.農地應有適當防止外來污染之圍籬或緩衝帶等措施,以避免

    有機栽培作物受到污染。3.灌溉水質及農地土壤重金屬含量應符合附表三之基

    準。4.農地應施行良好之土壤管理及水土保持措施,確保水土資源之永續利用。

    池上鄉在土壤、氣候及具有水圳設施的條件下,有 90%耕地種植稻米,除了

    慣行農法之外,推廣有機米種植已近二十年。

    41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 (2012)。全國法規資料庫。

    34

  • 自民國 85 年(1996)臺東農業改良場選定池上鄉新興村一公頃之農地作為有

    機米栽種示範區,即打開了池上種植有機米的大門。

    根據資料統計,池上鄉在民國 103 年(2014)種植有機米之面積達 116.96 公頃,

    雖然有機米的面積與產量皆逐年增加,但仍只是占很小的比例,與池上地區稻米

    總面積相比,仍不到百分之八,究竟是甚麼原因,影響農民種植有機米的意願呢?

    本節從有機米病蟲害的問題、產量問題、人力資源問題、到有機農產品檢驗制度

    問題加以探討。

    一、病蟲害問題

    病蟲害的問題,是令稻農頭痛的重要原因,沒處理好,就會嚴重影響收成,

    且會透過灌溉渠道、風力吹送傳染到毗鄰農田,影響其他稻農。一般慣行稻農遇

    到病蟲害問題時,皆使用農委會核准的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等資材噴灑,解決病

    蟲害問題。

    由於有機米種植無法使用化學資材解決病蟲害的問題,因此主要藉助「生物

    防治法」加以處理。根據美國生物防治學家巴哈(De Bach)的定義,生物防治是利

    用自然界捕食性、寄生性、及病原菌等天敵,把有害生物的族群壓制在較低的密

    度之下,使這些有害生物不致造成危害。42

    我們這邊(農會)早期也協助農民做自然生物防治法,就是像苦楝油啦、大蒜

    精啦、辣椒精來做驅蟲,鼓勵農民的部分就是用資材來給以協助。(E01)

    (一)、病害

    水稻病害方面,池上鄉有機稻農指出,有機稻作在病害方面比慣行稻作

    少,沒有慣行稻田那麼嚴重。水稻栽植最常見的病害就是以稻熱病為大宗,慣

    行稻農大都以化學資材解決,有機稻農不使用化學資材而導致氮肥不足,反而

    具有較高的抵抗力可避免在稻作生長時受到稻熱病侵害。(表十一)

    有機肥料的部分有所謂的氮磷鉀,其實它本身的氮的成分是不足的,所以他

    42 楊世平 (2009)‧臺灣生物防治的發展,科學發展月刊,第 444 期,14 - 21 頁。

    35

  • 的氮不足他本身的整棵上來是硬梆梆的,那個病害的時候都是氮肥太多,葉

    子因為晚上產生的露水,早上的陽光沒有讓它乾,所以會產生稻熱病。 (B01)

    表十一、稻作病害表(稻熱病)

    病徵

    葉稻熱病:發病初期先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如環境適合,擴大成紡錘形。

    此時病斑周圍呈黃色,中間赤褐色,內部灰白色。嚴重時葉片枯萎甚至全株枯死。

    穗稻熱病:發生於穗頸、枝梗及穀粒上之稻熱病統稱為穗稻熱病。一般穗頸及枝梗上病

    斑呈淡褐色或暗褐色,穀粒之病斑則為暗灰色或白色。發病後穀粒不充實或為不稔粒。

    節稻熱病:稻莖節呈暗褐色,容易折斷,且上部逐漸枯死,通常在水稻抽穗後較易發現。

    葉舌稻熱病:發生在葉鞘與葉鄰接位置呈褐色。

    發生誘因

    溫度:溫度高低不定之環境下,會減低稻的抵抗力,容易引起稻熱病的發生。

    濕度:病原菌產生孢子與孢子發芽,以及發芽之後侵入稻體組織,需要高的濕度(RH90

    %以上),所以雨、露水與發病有密切的關係。

    肥料:施過多的氮肥會減低稻的抵抗力,發生時不可施用氮肥,以免加劇及蔓延。

    資料來源: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網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http://web.tari.gov.tw/techcd/

    圖片來源:研究者拍攝 (2015 年 4 月)

    (二)、蟲害

    在水稻蟲害方面,最常見的是遍及整個臺灣的外來種福壽螺(即金寶螺),福

    壽螺透過灌溉溝渠蔓延全臺,加上繁殖迅速,早已造成臺灣農業的浩劫。福壽螺

    讓一般慣行稻農非常頭痛,對有機米種植危害反而不大。(表十二)

    現在最主要的蟲害就是金寶螺的問題,因為就是覺得金寶螺吃的各種方面都

    很好,但是吃了後覺得不好吃,最後把牠丟在水溝裡,進而導致農作物的嚴

    重的損失,這個問題希望政府去加強消除金寶螺的問題。(C01)

    36

  • 金寶螺問題,進口這個人為了賺錢,殘害了臺灣農業,還沒有收成,只有插

    秧打田,就要花多少時間來處理金寶螺,而且上面一年才配置 10包金寶螺

    藥,以前你用防病蟲害的藥,政府給我禁止,阿你先在用苦茶柏的時候,金

    寶螺還沒死掉就跑去田埂上面了,藥性過然後又下來,請問你國家政策對農

    民沒有關心,所以農民一直倒貼,虧本啦,只要做得不會餓肚子就好。(C02)

    金寶螺是最大的問題,就是用奈克螺 43、苦茶粕 44還有曬田,曬田就是讓田

    裡不要有水,而且現在就是說土質黏土和沙地也有差,你黏土水打下去的話

    水流失不會那麼快,像大坡池那邊的田要一個禮拜,新興村的大概三天兩

    天。當你水沒有了,放了新水,金寶螺又跟著來了,金寶螺是一種斷氧的蟲,

    現在農委會研發奈克螺,它就是一種斷氧的效果,現在撒下去就會有一層,

    不要給牠呼吸,就是不要給牠空氣,就會窒息死掉了。(C03)

    大部分慣行農民,灌溉用水皆來自水圳溝渠,自然而然受福壽螺的影響也

    比較嚴重。在福壽螺的防治上,慣行稻農也用些化學資材或是使用天然防治資

    材解決,雖然使用農藥去除福壽螺的效果比較好,但農委會仍希望農民盡量減

    少化學資材的使用,改用像是苦茶粕的天然防治資材。

    福壽螺對於有機米稻作的影響不大,主要是因為有機米種植需要有獨立的

    水源,主要使用地下水灌溉,比較不受福壽螺的影響。但是,比較小範圍的蟲

    類,像是螟蛾、水稻水象鼻蟲等(表十三)蟲害,若沒有處理完善,仍對有機米

    種植造成莫大的危害。

    金寶螺的部分我們是抽取地下水的,這個部分比較沒有問題。(B03)

    上ㄧ期的螟蛾就非常嚴重,如果以每一期收ㄧ百萬的話,就吃掉了二十萬到

    三十萬,牠就是一直吃,就是這個樣子。(B03)

    最近幾年病蟲害的部分還好,蟲害的部分大概發現到水稻水象鼻蟲,前幾年

    是蠻嚴重的,那怎麼去克服有請改良場專家或是農會提供一些知識協助農

    民,用曬田的方式或者是說田埂雜草的部分盡量來砍乾淨,不要給它有越冬

    或者是說給它有繁殖下一代的機會。(D02)

    43耐克螺:原為人體用藥以抗絛蟲,亦是獸藥用以導貓狗等動物體內蛔蟲,在農業上被國際糧農

    組織(FAO)是唯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殺螺劑,在臺灣是政府推薦之殺螺劑,廣泛用於

    水稻、菱角、蓮花、茭白筍等以防治福壽螺。 44苦茶粕:為苦茶籽榨油後剩餘的殘渣,遇水會溶解出皂鹼(皂素),會刺激黏膜組織。能對軟體

    動物(蝸牛、蛞蝓、福壽螺)造成刺激而大量分泌黏液,最終因為體液過度流失而死亡。

    37

  • 表十二、稻作蟲害表(福壽螺)

    水稻蟲害 福壽螺 (金寶螺、Pomacea canaliculata)

    型態

    卵:呈圓形,直徑 2.3 公厘左右,初產下粉紅色,2~3 天後呈鮮紅色,孵化前由灰白色

    至灰黑色。每一卵塊由 3~4 層卵覆疊成葡萄狀長橢圓形,含卵 10 粒至 300 餘粒。

    幼螺:剛孵化幼螺,殼高約 2 公厘,殼薄透明易碎,隨螺體之成長,外殼顏色漸轉呈

    深橄欖色,殼縫下陷呈淺溝狀,殼口具殼蓋。螺體爬行時,伸出頭部及腹足。

    頭部具觸角二對,前對長,後對短。後觸角的基部外側,各有眼睛一隻。左眼

    之後方有一支粗大的肺吸管。

    成螺:形同幼螺,殼較硬,口緣無反轉,螺殼右旋 5 層,外體層驟然增大,其上有十

    餘條細縱紋。雌雄異體,雄螺口蓋外緣反轉,雌螺則否。

    小檔案:

    福壽螺原產於南美洲阿根廷之雜食性水生螺類,1979 年國人私自引進台灣養殖,冀能

    取代本省田螺,1980 年開始大量養殖推廣,養殖戶遍佈全省。但由於肉質不好吃、口

    感不好,最終被放流水溝中導致蔓延本臺各地溝渠、池塘及稻田。1982 年二期作首先

    於高屏地區發現其危害剛移植之稻苗,造成稻子遭受啃食,之後也陸續發現多種水生

    作物陸續發現遇害。

    防治方法:

    1. 灌溉進水口設置阻隔網以防螺體之流入稻田,並於排水口鋪設 30 公分長之 浪板防止螺體之逆水侵入稻田。

    2. 撿拾螺體及摘除卵塊壓碎,供家畜或水產養殖之飼料。 3. 苦茶粕天然防治法,稻作插秧前,田間先耕耘整平,再將水深維持約 3 公分,待

    田間泥水等懸浮物沈澱且於水質清澈後,每分地用 5 公斤苦茶粕,須閉水 2 天或以上,因苦茶粕脂茶皂素黏附性強,可破壞福壽螺黏膜組織,造成脫水死亡,達

    到防治的目的。茶皂素對福壽螺幼螺也具良好殺螺效果,抑制福壽螺卵孵化。45

    4. 使用傳統人力將田裡福壽螺拾起遠離稻田,而福壽螺卵則擊碎之。

    資料來源: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網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http://web.tari.gov.tw/techcd/

    圖片來源:研究者拍攝 (2015 年 4 月)

    45邱安隆、廖君達 (2012)稻田福壽螺整合性防治,農政與農情,第 241 期,65-66 頁。

    38

  • 表十三、稻作蟲害表(水稻水象鼻蟲)

    水稻蟲害 水稻水象鼻蟲(Rice water weevil)

    型態

    卵:乳白色,圓筒形略彎曲,長 0.8 公厘,寬約 0.15 公厘,產於稻株水面下葉鞘組織內。

    幼蟲:初孵化之幼蟲透明無色,二齡後頭呈黃褐色,體呈乳白色,無足。腹部第 2~7

    腹節背面有六對由氣門變形之幾丁質突起,前端呈鉤狀,幼蟲即以該突起物插入

    稻株根部進行呼吸,並可藉該突起物之幫助於泥土中移動。老熟幼蟲體長 8~10

    公厘。

    蛹:老熟幼蟲附著於根際,於土中營造成一個直徑約 5 公厘卵形的土繭,而化永於土繭

    中。蛹體乳白色,狀似成蟲,長 3~4 公厘。

    成蟲:體長約 3 公厘左右,體色灰褐色,因個體之差異而有深淺之不同,體背中央具不

    整形大型黑色斑紋。體表面大多為膜狀六角形鱗片覆蓋。口吻較短;觸角具光澤

    之赤褐色,六節成膝狀,先端呈球形,先端被覆細絨毛。

    危害方式

    水稻水象鼻蟲成蟲為害水稻葉片,數公分細長白色碎斑點之食痕,影響光合作用,在水

    稻生育初期成蟲聚集稻葉為害,初產生白化現象,嚴重時則褐化乃至萎凋枯死。幼蟲土

    棲性,剛孵化之幼蟲在葉鞘內取食,後潛至水稻根部取食,導致稻株生育受阻,分蘗數

    減少,植株衰弱矮化,延遲成熟,為害嚴重時秧苗停止生長,引起稻葉之黃化,終至植

    株死亡,無防治或防治不當可導致產量損失達 40%以上。

    防治方法

    1. 清除或燒毀田間周圍雜草,減少中間寄主及越冬場所。 2. 整田儘量整平,避免積水誘引成蟲侵入產卵。 3. 避免提早插秧,減少越冬成蟲集中侵入危害。 4. 避免栽植已被越冬成蟲危害的秧苗。 5. 控制周圍灌溉排水,田間儘量保持低水位(約 0.5 公分),以減少成蟲在水面下葉鞘

    組織產卵機會。

    6. 分蘗期後曬田,減少幼蟲殘存。

    資料來源: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網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http://web.tari.gov.tw/techcd/

    圖片來源:水稻水象鼻蟲與危害之秧苗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網站。

    http://tydares.coa.gov.tw/show_index.php

    39

  • 整體來看有機米病蟲害沒有慣行農作的那麼嚴重,因有機肥料成份特性,及

    有機稻子較為粗壯,都影響蟲害的活動。

    因為有機肥料的部分有所謂的氮磷鉀,其實它本身的氮的成分是不足的,所

    以他的氮不足他本身的整顆上來是硬梆梆的,那個病蟲害的時候都是氮肥太

    多葉子因為晚上產生的露水,早上的陽光沒有讓它乾,所以會產生稻熱病。

    但有機缺少氮,是站站的,他的葉子是粗的,比慣行還粗,所以這個比較難

    吃,我們的品種跟慣行的一樣,比較不喜歡吃有機的,不好吃,所以才會產

    生到說第一個病蟲害少。(B01)

    二、人力資源問題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曾表示,由於農業人力不足,未來引進「農業外勞」是不

    可避免的,農委會將調查各農業產地的勞工需求數量及時間,再規劃引進外勞,

    讓農業外勞由南到北,隨季節作業。46

    種植有機米的農民都知道,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力資源的問題,因為

    除草需要人力,通常每一期稻作在插秧後二十天左右,就會大量長出雜草,而田

    裡的雜草,大都是種子藉由風力種吹進稻田哩,或透過灌溉溝渠流進田裡,造成

    田裡大量雜草生長。

    有機稻田不使用化學資材除草,只能以人力方式清除。雖然大家都說,在整

    地時盡量把地整平、插秧前放水一定要淹過泥土,就可以減少雜草的生長,但那

    些雜草的種子還是會透過風力的傳播、及灌溉溝渠運送,進入農田中,因此,除

    草的勞力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近年來,鄉下地區年輕人口外流嚴重,人口老化問題也日益增多,農

    業勞動力不足,是重要的問題。

    在人工方面的成本會比較高的,所以一般現在大家都要轉型做有機,其實很

    多不能接受是在於人力,而且現在不論是除草工或田間養護工都比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