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gure imagination test constructed on the concept...

21
2014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以概念結合理論建構的圖形想像力測驗 The Figure Imagination Test constructed on the Concept Combination Theory 報名編號:H0034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Aug-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2014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以概念結合理論建構的圖形想像力測驗

    The Figure Imagination Test

    constructed on the Concept

    Combination Theory

    報名編號:H0034

  • 1

    摘要

    目前想像力測驗的發展並無用圖形衡量者,但根據雙重編碼理論,人類對文

    字與圖形有著不同的處理系統且圖像比語文系統有更好的處理能力,因此,本研

    究依據洪瑞雲等人(2013)以概念結合理論為基礎的想像力測驗之編製(ITCC),將

    其作為基礎發展圖形想像力測驗。研究對象為 978 位國小生、247 位國高中生及

    430位大學生。研究結果,重測信度為.745與評分者信度為.901-.941。而效度檢測

    工具為托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創造性知覺量表、設計成績與 ITCC,結果顯示與其

    他測驗具區別效度,與設計成績為低度顯著,與 ITCC 為顯著相關,顯示本測驗具

    有良好的信效度。

    關鍵字:概念結合,想像力,雙碼理論,量表編製

    壹、緒論

    從美國到新加坡,從歐洲到聯合國,提升創造力,幾乎已成了每個人的共識(洪

    懿妍,2001),21 世紀已進入了所謂的「創造力時代」(Creative Age)(Florida, 2004)。

    英國科技藝術基金會也在 2013年發布了《英國創意經濟報告》,報告中指出創意

    經濟已成為英國經濟的重要力量。創造是人所特有的一種能力,讓人能由舊有的

    知識、經驗去衍生出有用的新知識或作品。在學術方面,1950 年 Guilford 在美國

    心理學年會的演講以創造力為主題,強調創造力的重要後,經由 60多年的努力,

    心理學家在創造力的研究成果相當豐富且多元,在創造力的定義、創造歷程影響

    創造的因素、測量工具以及訓練方法等方面皆有相當豐富的成果(Ball & Torrance,

    1984; Sternberg, 2001; 鄭昭明,1997)。想像力是創意的源頭,藝術教育合作機構

    (Art Education Partnership) 於 2008 年研究指出,在 21世紀的經濟環境中,高

    達 89%的回應者認為想像力思考對於個人的創新與成功扮演著重要角色,科學家

    愛因斯坦也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目前已知的,而想像卻是

    涉及未知的可能性,人可透過想像將已知進行無限的衍生,進而創造出新的知識

    或產品。想像力因此是孕育創造力的溫床。然而在大多數的研究中,想像力和創

    造力往往被混用,如何發展出測量想像力之工具的問題也不斷被提出來討論。因

    此本研究將研究範圍擴展至創造力的前端,亦即「想像力」並發展測驗是希望可

    幫助企業了解員工的想像力程度或許可做甄選及訓練之用,幫助學校及教師評量

    學生的想像力能力以做訓練及課程應用抑或提供個人做想像力檢測,幫助了解自

    身想像力程度,有此可見想像力測驗的重要性與其所可能帶來之貢獻。

  • 2

    雙重編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是 Paivio 提出來解釋人類對訊息接收和處

    理的理論。Paivio(1971)認為人類的圖像系統比語文系統有更好的處理能力。依照

    人類發展文明來看,文字的出現始出於統一之功能,偏向左腦的理性邏輯應用,

    雖然具有其規則可遵循,卻也侷限了想像力和格局。因此在目前想像力測驗的發

    展僅有自陳式量表及洪瑞雲等(2013)發展的由語文呈現的概念結合想像力測驗的

    情況下,本研究依據洪瑞雲等(2013)以概念結合理論為基礎的想像力測驗之編製

    (Imagination Test of Concept Combination, ITCC),將其作為基礎發展圖形想像力

    測驗。研究目的是為發展一套適用於國人的測驗量表,屬開放式填答之量表,利

    用不同的概念結合後,讓受測者發揮自由聯想的能力,將腦中浮現的影像或想法

    寫出來以創造出新概念,同時建立評分手冊、信度與效度以提供測驗者評分方式,

    並作為未來衡量國人想像力之參考。

    貳、文獻探討

    一、創造力與想像力

    想像力不相同於創造力,但是他們之間應有密切的關係。想像力是一種人類

    的內在力量,它能將「現實」轉換成其他的可能,也能將「現有的事物」轉換成

    「其他事物」,更能將「不存在」的事物轉換成「存在」(Craft, 2005);而創造力是

    給予思考實體化(Mellou, 1995)。想像力為產生不可能的事物或至少是不大可能發

    生的,而創造力是能夠產生非比尋常的、新奇且合適的事物(Amabile & Gryskiewicz,

    1987)。因此,儘管二者核心概念不相同,但卻有很密切的關聯性,可以說想像力

    的領域可能更廣、更不受限,而創造力是有結果的。而若由 Wallas(1926)的思考歷

    程(1)準備期(preparation)分析問題、蒐集並組織訊息和相關資料。(2)醞釀

    期(incubation),若上一階段無法解答,則進入醞釀期。(3)頓悟期(illumination),

    經過一段醞釀之後,意想不到的解題想法浮現,進入到意識層面。(4)驗證期

    (verification),使用邏輯推理核驗頓悟其所得的解決方案並進行批評。整個過程

    是創造力思考的過程,而想像力則側重在醞釀期,事物或概念在長期記憶裡產生

    變質,而使得原來關聯性的兩個物件具有產生連結的可能,進而發生頓悟。而此

    種概念的互相結合是一種大腦中概念的隨機組合行為,或許這就是想像力,因此

    有想像力是創造力的基礎。整體而言,創造性產品的適合性使得創造概念擴展較

    有限制。而想像力則是思考的隨機組合能力較不受執行可行性限制。

    隨著各界對於想像力的日益重視,如何發展出測量想像力之工具的問題也不

    斷被提出來討論,但其實在 1962年就有由 Mednick所提出的遠距聯想測驗。除此

    之外,在創造性想像的評測方面,還有最為知名的想像創造測驗(TCI),該測驗

  • 3

    是由 Kujawski 編製(Karwowski, 2008),其測驗內容主要由四條直線、四個半圓形、

    四個點以及四條彎曲得線段等 16個成分所組成。近年來,台灣學者也相繼發展了

    想像力測驗,巫宜錚(2012)參考了「威廉斯創造力測驗」(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

    CAP)當中的想像傾向分量表及林偉文等(2011)中的想像力特質測驗的「想像未來」

    層面,以高中職學生為主要受測對象的未來想像傾向量表;曹筱玥、林小慧(2012)

    依據 Vygotsky(2004)理論編製的想像力量表,施測方式以 13 題開放式題項,測量

    四個構面,發想力、流暢力、變通力以及獨創力四個分量表;洪瑞雲等(2013)也發

    展了語文想像力測驗,但目前想像力測驗的發展僅有自陳式量表及洪瑞雲(2013)

    發展的概念結合想像力測驗,並無用圖形衡量的想像力測驗。

    二、概念結合與想像力的關係

    Vygotsky(2004)認為人的想像力有兩種行為方式:第一種只是過去經驗的重

    現,並無創造力內涵。第二種是源自於個體腦中能夠利用連結記憶或經驗中元素

    的能力。而這種結合能力如同 Mednick(1962)所提出的創造是把有用的、不尋常的、

    具有原創性的想法,互相連結的過程,稱之為遠距聯想(remote association)。遠距

    聯想和 Campbell(1960)所提的歸納理論,共同運用的是概念結合 (Conceptual

    Combination)的機制。概念是指對具有共同屬性事物的概括認識:概念結合是指同

    時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如何適配地合成一個新的概念(Wisniewski, 1996)。因

    此我們假設想像力應是人在面對思考時,大腦中概念與概念自由組合的運作過

    程,也就是想像力是概念結合的運作行為。

    Campbell(1960)在文中則以法國數學家 Poincare 為例解釋概念在腦中隨機撞

    擊、結合而導致創意出現的隨機歷程(Poincare, 1913),Poincare在某晚上睡不著時,

    腦中出現了一團又一團的概念,原來不相關的概念和概念之間相互撞擊而形成穩

    定的組合,透過此概念結合產生新的概念。想像力,亦即創意,浮現的認知機制

    可能是來自於要將不同概念結合時的詮釋歷程。亦即,當被要求須將兩個或兩個

    以上的概念結合在一起時,人必須思索這些概念要如何才能被合理的結合在一起

    (Costello & Keane, 1997),而浮現的新概念通常是連結這兩個原本無關的概念的仲

    介概念,我們認為此為想像力的運作方式 (Estes & Ward, 2002),也就是在兩個完

    全無關的概念中找出關係的一種思考方式(Gentner, 2011)。因此,我們認為可以用

    概念結合的認知歷程來做為想像力的認知機制的一個解釋。

    三、雙碼理論

    Paivio(1986)認為人類面對刺激後的思考,不只有單一記憶的儲存方式,他提

    出雙重編碼理論指出人類擁有兩套互動但又獨立處理不同類別資訊的系統:語文

  • 4

    系統(logogens)、圖像系統(Imagens)。此兩套系統同時處理不同的資訊;如

    語文(verbal)與非語文如圖形等(nonverbal)各有其組織、架構,語文與非語文

    間亦有其關連性的存在,即「參照鏈結」(referential connection)。Paivio(1971)

    認為人類的圖像系統比語文系統有更好的處理能力,而當一個觀念的呈現方式是

    透過這兩種系統同時呈現時,會比只利用其中一種呈現方式來的有較佳的記憶效

    果。徐易稜(2001)認為語文系統在接收語文方面的刺激後,將這些語文方面的資訊

    圖像化,並將其編碼後儲存在文字記憶區中;而圖像系統則專門處理視覺化資訊,

    將圖形具像化後將其編碼儲存在圖像記憶區中,也在所對應的語文記憶區中留下

    一個文字性對照版本。因此人類的思考應具備語言與圖形兩種型態。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Bruner)也提倡了表徵系統,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由

    「動作表徵」而進入「影像表徵」最後至於「符號表徵」。動作表徵期主要以動作

    反應和操作經驗來做學習;影像表徵期則以「看中學」的經驗為主,例如:展覽、

    電影、靜畫等,透過視覺的經驗學習;符號表徵期為最高層次,以「想中學」的

    經驗學習為主,例如:視覺符號和口述符號。三種表徵系統的階段具有其先後的

    意義,只因符號表徵期需要前兩階段:動作表徵與影像表徵的具體經驗才能對抽

    象符號所描述的現象賦予意義。概念結合想像力測驗(語文版),以文字進行想像

    力測驗,以左腦的理性分析邏輯來思考,但依照人類發展文明來看,文字的出現

    始出於統一之功能,偏向左腦的理性邏輯應用,雖然具有其規則可遵循,卻也侷

    限了想像力和格局。符號表徵就好比文字,影像表徵就好比圖像,符號表徵尚且

    需要動作與影像表徵的歷程經驗,是否回歸至「看中學」階段更有助於右腦開拓

    並發揮想像力,拋卻疆界,使想像力量表更易施測及更具可觀察性。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採團體施測方式,以來自台灣全省各地的國小四到六年級小學生、國

    高中生、大學生為施測對象進行施測。歷經想像力量表編製、施測、建立評分手

    冊、信度及效度檢測等階段,就各研究階段使用之研究樣本分述如表 1與表 2。

  • 5

    表 1 蒐集圖形及施測樣本總表

    第一階段

    蒐集圖形 第二階段 施測

    樣本來源 中部科技

    大學學生

    大學大一到

    大三學生

    高中高一

    學生 國中生

    國小四到六

    年級學生

    有效及採

    用樣本數 117 430 122 125 978

    表 2 信效度樣本總表

    再測信度 評分者間的

    信度

    區 別 效 度

    (I)、(II)

    效標關聯

    效度(I)

    效標關聯

    效度(II)

    樣本

    來源

    國立大學

    學生

    中部科技大

    學學生

    中部科技大

    學學生

    中部科技大

    學學生

    國立大學

    學生

    有效及

    採用

    樣本數

    30 30

    直線&我自

    己:58

    圓圈&你是

    哪一種人:50

    105 30

    工具 圖形想像力

    測驗

    圖形想像力

    測驗

    圖形想像力

    測驗、托倫

    斯創造思考

    測驗、創造

    性知覺量表

    圖形想像力

    測驗、設計

    成績

    圖形想像力

    測驗、概念結

    合想像力測

    統計 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

    為了使圖形項目在寫作表達上更加便利與易理解,在此處說明,針對正式 12

    題的各題圖形項目,本研究進行名稱定義假設。例如:將第一題的兩個圖形項目

    之名稱定義為 1A與 1B,第二題的兩個圖形項目定義為 2A與 2B,依此類推。

  • 6

    二、測驗編製

    第一階段:圖形選擇

    (一) 題目圖形化

    圖形題目透過建國科技大學 117位大學生依據 18題文字概念組合來繪圖。

    (二) 圖形篩選

    資料回收後進行次數頻率統計,最後選擇頻率最高的圖形作為該文字轉化

    之代表圖形。

    第二、三階段:實際施測與圖形認知檢驗

    考量到時間因素與 18題的測驗題數容易產生疲勞與倦怠,因此將圖形想像力

    測驗 18題,拆分為 9 題之 V1、V2 版本。圖形認知檢驗請見表 3,說明如下所示。

    表 3 圖形認知檢驗表

    施測樣本為台灣全省各地 978位四到六年級國小生、247位國高中生及 430 位

    大學生。針對三個不同年級群組的圖形認知進行檢驗,檢驗過程為將不同年級群

    組的圖形認知答案依據個別圖形進行統計,結果發現大部份不同年級對於圖形認

    知差異性不大,僅有些許圖形判別答案異於原先設定的文字認知,所以將該圖形

    的文字認知轉為群組所認為之答案,也因此使得有些名詞的類別有所轉換。回收

  • 7

    統計以個別(各圖形+各年級)達 50%,整體(各圖形+三個年級)達 60%為基準,請見

    表 3。結果發現 V1與 V2共有 6題有圖形認知差異。V1 保留 8題、V2 保留 4 題,

    共 12題作為正式圖形想像力測驗。

    第四階段:評分常模

    常模建立部分,由於保留下來的 12題,不同年級對於圖形認知差異性不大,

    因此就不分成不同年級群組來建立個別常模,直接選取全部正確圖形認知所產生

    答案的樣本,建立統一的評分常模。施測所得資料進行統計,每題超過 5%受試者

    有相同反應的給予 0 分;介於 2%至 4.99%之間者給予 1 分;低於 2%者則給予 2

    分,並以此基準建立本測驗之評分手冊。

    第五階段:信效度

    以方便取樣的方式,進行信度檢驗:重測信度、評分者間的信度及效度檢驗:

    區別效度、效標關聯效度。

    三、施測方式

    受測者須將量表中每一題「圖形―圖形」形成的刺激詞組進行聯想,要求受

    測者將腦中浮現的影像或想法寫出,同時說明此刺激詞組與聯想結果之間的關

    係,並告知受測者此測驗沒有標準的答案,不必擔心填寫的內容對或錯,以降低

    填答的壓力,希望能盡量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自由的想像。此量表以填寫完為

    主,沒有時間限制。

    肆、研究結果

    一、建立評分手冊

    (一)、反應項目篩選原則

    建立評分手冊的第一步便是針對樣本的反應項目進行統計分析,而在這

    之前應先確定聯想反應是否有效,判斷情況有四種,若做大致區分,可分第

    一種為未說明聯想結果與題目之間的關係;後面三種則是即使說明聯想原

    因,卻仍有不足之處,說明如下:

    1. 受測者僅寫出聯想結果,卻未進一步解釋

    若評分者可判斷出受測者欲表達之關聯,則此題仍計分,如

    「12A―12B」聯想到「四川」,雖受測者未說明兩者之間的關係,但評分

    者可清楚作出連結判斷,此視為有效聯想;但若評分者無法作出連結判

    斷時,則視為無效聯想,如「2A―2B」聯想到「野炊」,因受測者未說明

  • 8

    兩者之間的關係,評分者亦無法判斷,此題視為無效聯想。

    2. 聯想不完全

    受測者寫出聯想結果,亦進一步說明,但其結果僅偏向圖形組合中

    的某一圖形時,應視為無效聯想,如「3A―3B」聯想到「電梯小姐」,其

    說明為「中友百貨的電梯裡有電梯小姐」,受測者僅針對電梯作聯想,並

    未考量到宇宙,因此詮釋不完全,視為無效聯想。

    3. 詮釋不合理

    受測者說明反應結果的原因不合理,如「11A―11B」聯想到「平安」,

    其說明為「在災難來臨的時候,還是要喝一杯咖啡才能夠保平安」,咖啡

    與保平安似乎是兩件不同的事,並沒有因果關係,因此詮釋不合理,視

    為無效聯想。

    4. 詮釋無相關

    受測者的反應結果與說明無任何關聯,如「4A―4B」聯想到「狐獴」,

    其說明為「在平原上的廚房感覺有錢人才有能力擁有」,詮釋的內容似乎

    與狐獴沒有關聯,因此詮釋無相關,視為無效聯想。

    (二)、反應項目歸類

    評分手冊是依據受測者因圖形組合刺激所產生聯想的結果建立而成,但由

    於聯想結果容易受到受測者的偏好或文學素養有所不同,而對同一語意有不同

    的表達方式,因此為了避免評分手冊之反應項目過於龐雜,有以下兩種精簡的

    方式:

    1. 將語意相同或相近的詞彙視為同一個反應,並計算其反應詞彙之次

    數,例如,題目為「2A―2B」,反應的詞彙有「乘客」、「旅客」、「登機

    客」均意指搭乘飛機的客人,因為語意相近,因此將其歸類為同一反應。

    2. 語意略有所不同,但其欲表達的內容相似者,均歸於同一反應,將一

    併統計其反應之總次數,例如,題目為「10A―10B」,反應的詞彙有「CD

    Player」、「MP3」、「隨身聽」均意指音樂播放工具,雖然並非屬於字義上

    的差別,但其表達的意涵相似,因此將其歸於同一個反應中。

    (三)、簡化評分手冊

    將受測者所有的反應進行初步歸類後,在針對每一個評分項目做類別的合

    併或簡化評分項目的呈現,其說明如下:

    1. 合併相似評分項目

    以「8A―8B」為例,研究者依受測者的反應整理出「玩具/夾娃娃機」、

    「收拾玩具」、「玩玩具」作為評分項目,但專家認為可將以上項目合併

  • 9

    為「玩具類別相關(玩具、收拾玩具)」即可,如此可減輕評分者的負擔,

    以及評分手冊的簡潔度,提高評分者的評分效率。

    2. 合併相似解釋內容

    受測者反應項目不同,但其對概念的解釋相似,以「7A―7B」為例,

    反應的項目有北極星、星空、觀星等,解釋內容均為,在馬路上欣賞夜

    空中的星,若針對每一個反應項目計分,易有膨脹分數之情形,在本研

    究所有樣本中,「北極星」的反應次數僅有 4次、「星空」僅有 4次、「觀

    星」僅有 7次,若以吳靜吉等人(1981)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之計分方式計算

    時,以上的反應項目皆計為 2分,但若進一步探討,可發現其解釋內容

    均具有共通性,意指「在馬路上欣賞夜空中的星」,因此合併後僅得 1分,

    後續部分會比照此方式繼續其他反應項目的合併。

    3. 評分項目之舉例

    以「在馬路上欣賞夜空中的星」為例,單就字面意思不是很確定反

    應項目該是甚麼,可能易導致評分者之誤解,因此會在評分項目後舉例

    如「在馬路上欣賞夜空中的星(北極星、星空、觀星)」,如此一來評分

    者即得知此項目之意涵,另外,有些評分項目是由多個反應項目合併而

    來,若評分項目可充分表達反應項目之意涵,同時為了避免評分手冊過

    於雜亂,此時則不採取舉例之方式,以簡化評分項目內容。

    (四)、計分方式

    本研究僅計算獨創性分數,經由統計受測者的反應次數後,依照吳靜吉

    等人(1981)針對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中,獨創力的給分方式進行計算,超過 5%

    受試者有相同反應的給予 0分;介於 2%至 4.99%之間者給予 1分;低於 2%

    者則給予 2分。本研究依照以上的計分方式,研究者先將 12題所有的反應進

    行相似反應的歸類後,再請專家確認各題的歸類內容是否正確,經由討論與

    修改後,最終以形成各題的評分標準內容。由於 2 分的內容為相同反應次數

    少但反應較多元化,無完整呈現之必要性,反應項目不呈現在評分手冊中,

    舉凡在 0分與 1分的評分手冊中找不到相似字義之答案者,均計為 2分。

    二、圖形想像力測驗之敘述性統計

    圖形想像力測驗採不限時方式,主要是希望受測者在沒有時間壓力下,透過

    兩個圖形項目的結合,以激發出其潛在的想像能力。本研究共分析 138份的圖形

    想像力得分,測驗得分的平均值為 9.286分。另由圖 1顯示,學生在圖形想像力測

    驗之總得分從 0~21分不等,呈現常態分配。

  • 10

    圖 1 圖形想像力總得分直方圖

    三、圖形想像力測驗之信度分析

    重測信度施測對象為中興大學碩一的學生,共 30人,相隔一週在圖形想像力

    測驗之重測信度為.737(p

  • 11

    想像力與 TTCT直線之流暢力、應變力、獨創力並不會相互影響,具有良好

    的區別效度;圖形想像力測驗與創造性知覺量表之我自己測驗無顯著相關(r =

    -.095, p >.10),顯示兩者屬於不同類型之測量工具,因此具有良好之區別效度。

    表 4 圖形想像力、TTCT 直線及我自己相關分析

    註 +p < 0.1 *p < 0.05 **p < 0.01

    (二)、區別效度(II)

    研究工具使用托倫斯創造思考測驗(TTCT)之圓圈測驗與創造性知覺量

    表之你是那一種人測驗作為工具,進行區別效度分析,其有效樣本為 50 人。

    研究結果如表 5所示,TTCT 圓圈測驗之流暢力為 20.500,應變力為

    11.793,獨創力為 12.517;創造性知覺量表之你是哪一種人量表為 26.914。進

    行相關分析,圖形想像力與 TTCT 圓圈測驗之流暢力(r = .205, p >.10),應變

    力(r = .155, p >.10)無顯著相關,然而,圖形想像力與 TTCT圓圈之獨創力

    (r = .321, p .10),此結果顯示具有良好之區別效度。

    量表名稱 平均數 標準差 1 2 3 4 5

    圖形想像力測驗

    (直線_我自己) 8.500 3.797 1

    TTCT 直線測驗

    流暢力 21.000 6.955 .175 1

    TTCT 直線測驗

    應變力 11.160 2.944 .166 .799** 1

    TTCT 直線測驗

    獨創力 10.060 4.727 .085 .757** .749** 1

    創造性知覺量表

    我自己 25.340 9.934 -.095 .195 .107 .268 1

  • 12

    表 5 圖形想像力、TTCT 圓圈及你是哪一種人相關分析

    註 +p < 0.1 *p < 0.05 **p < 0.01

    (三)、效標關聯效度(I)

    本研究使用圖形想像力測驗與設計課程成績做效度檢測,樣本與成績來

    源為建國科技大學修讀創新商品設計課程的學生,與區別效度擁有相同樣本

    群,因為有 3人的總成績資料有缺失,因此有效樣本數為 105人。研究結果

    顯示,圖形想像力測驗與設計課程成績為低度顯著相關(r = .239, p

  • 13

    用兩個不同的概念結合後而產生的反應,並依本研究編製的評分手冊作為評

    分依據,求受測者想像力分數。研究程序為圖形想像力測驗施測完畢的兩周

    後,進行概念結合想像力測驗的施測,兩個測驗皆不計時以填答完畢為主。

    研究結果顯示,圖形想像力測驗與概念結合想像力測驗為顯著相關(r = .654, p

  • 14

    效度(I)之工具,結果顯示,圖形想像力測驗與設計課程成績為低度顯著相關,表

    示想像力與設計成績之間是具有連結的。「概念結合想像力測驗(ITCC)」作為效標

    關聯效度(II)之工具,結果顯示顯著相關,表示兩個測驗之間是具有連結的。

    二、貢獻與建議

    (一)、研究貢獻

    1. 學術面

    在多數研究中,想像力和創造力往往被混用,而本研究將研究範圍

    擴展至創造力的前端,亦即「想像力」,便是希望能對想像力領域多加探

    討,以便增加該領域的豐富度。此外,隨著近年來各界對於想像力的日

    益重視,如何發展出測量想像力之工具的問題也不斷被提出來討論。儘

    管過去建構的創造力理論相當多,但過去對於想像力機制的研究卻較為

    稀少(邱發忠等,2012),尤其是以圖形為評量項目者。因此本研究發展圖

    形想像力測驗為評量工具,希望能補足想像力領域在此方面之研究缺口。

    2. 教育面

    現今的世界以地球村為總體環境,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從只要在一

    個領域有專業就能養活自己變成要會多國語言還要跨領域學習整合並內

    化為自身獨有能力,才能在這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為因應這樣的趨勢,

    想像力與創造力已成為現今競爭的世界中最重要的能力,要懂得靈活運

    用並有別於他人的想法才有新意。而目前學術領域中,衡量想像力能力

    的工具極少,因此,發展圖形想像力測驗很具有意義。本測驗可以回歸

    到孩童的教育階段,幫助學校及教師在相關課程中作為活動之課堂教材

    用以評量學生的想像力能力以做訓練及課程應用抑或提供個人做想像力

    檢測,幫助了解自身想像力程度。而有別於概念結合想像力測驗的特點

    與貢獻即是本測驗可施測的年齡層往前端發展:國小、國高中皆可施測。

    如此,更能提早訓練孩童的想像力能力,使其在未來的世界更有競爭力。

    3. 實務面

    上述提到,現今世界的競爭性,唯有具備創新與想像力的人才,才

    能夠擁有更大的發展舞台,不僅侷限在設計領域中的品牌、媒體、產品

    等都需要想像力,以創造出創新之產品或商品,舉凡像是科技業的

    GOOGLE、蘋果等知名大企業皆強調創新,因此,本測驗在企業實務面

    上希望可幫助企業了解員工的想像力程度或許可做甄選及訓練之用,建

    議可同時使用其他相關之測驗,以提高衡量之準確性。

  • 15

    (二)、使用此工具的建議

    1. 測驗時段

    本測驗採不限時方式進行施測,但若是在教師課堂期間施測,按照

    本研究者的經驗一般填寫完約 40分鐘,建議以課堂結束前 40分鐘為佳。

    因為選定結束前 40分鍾不只剛好可填寫完畢,也可避免若選在課堂開始

    時施測,因部份學生填寫較久而耽誤教師與其他學生的上課時間的疑慮。

    2. 施測主持人提醒與注意事項

    本測驗可採個人或團體方式施測,而不論採用何種方式進行,主持

    人都要記得先說明指導語,並注意測驗過程中,受測者之間彼此干擾的

    情形,同時盡量保持安靜的作答環境,以避免其他因素影響測驗結果。

    三、研究限制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在圖形想像力測驗施測時的研究樣本以學生為主,因為要在企業

    施測有其困難度,因此並未深入至企業端研究。

    (二)、圖形項目

    由於測驗本身在施測時不是印彩色的,所以有些圖形項目在黑白印刷下

    會造成有些同學看不懂圖片代表的意義,此部分建議若沒有成本上的考量可

    印彩色版,降低因看不懂圖形而影響到結果的情況。此外,代表圖形可能會

    隨著時代的變遷帶來不同意義上的改變,亦或因特殊時事的出現而影響當時

    受測者的反應,例如:7A-7B常聯想到近來紅遍東南亞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因此圖形想像力量表必須每隔一段時間修訂,以期能夠正確地測量出個體的

    想像力。

    (三)、量表測驗

    由於本研究採大量施測方式,不免有互相干擾的情形,影響作答的反應,

    而受測者依個別能力對於完成測驗的時間也產生不一致的情況,完成測驗時

    間約 20分鐘至 40分鐘不等,因此最後完成作答者易產生焦慮的心情,以影

    響測驗的效果。

    (四)、適用範圍限制

    本測驗為圖形想像力測驗,雖然可適用於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

    生及研究生,但是否能順利運用到年齡層更長的受試者或企業界,仍待研究。

  • 16

    (五)、個人成長經歷

    本測驗容易受到個人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歷、知識等因素影響,因此若

    有來台交流的外籍生或僑生進行測驗時,由於此測驗之評分手冊主要依據台

    灣學生填答情形所製成,其分數普遍受到西方自由風氣的洗滌抑或長期處於

    多元文化碰撞的外在環境條件,導致較高於台灣學生的平均分數。另外有些

    學生填答的內容可能與個人的經驗有關,因此填答的內容較一般學生不同,

    分數亦產生偏高的情形。

    四、未來研究方向

    (一)、研究樣本

    未來如果可行的話,建議將研究樣本範圍拓展至企業端,使得在企業實

    務面能夠更有依據與貢獻。此外,本研究在圖形想像力測驗施測時,多數樣

    本為設計系學生,考慮到特定群組樣本,可能會帶來的結果偏誤,因此,未

    來建議在樣本發放上多選取不同科系的學生。

    (二)、測驗型式

    1. 作答方式

    本測驗採用紙本作答,對於愈來愈重視環保和資源再利用的現代環

    境,節約能源是最重要的課題,因此未來可改成電子化作答方式進行研

    究,施行節能減碳並可順便解決因成本考量的圖形項目彩色化問題。

    2. 測驗時間

    本研究採不計時之測驗方式,在無時間壓力下激發受測者對題目的

    反應情形,以此蒐集足夠樣本資料建立測驗之評分手冊,未來若應用於

    學校課堂中,可採限時方式進行,經由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學

    生皆能於 40分鐘左右作答完畢,因此時間限制對後續的研究結果亦可能

    產生得分上之變化。

    3. 圖形項目

    本研究在發展初期,曾經思考過若以 ITCC 為基礎發展圖形想像力測

    驗或者重新自資料庫抽取詞頻相近者組成配對,再透過拍照取代繪畫來

    代表圖形項目是否圖形想像力測驗的結構會更加的緊密且完善,因此,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可試著採用後者的方法來建立測驗。

  • 17

    陸、參考文獻

    吳靜吉、高泉豐、王敬仁、丁興祥,1981。拓弄思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乙式)指

    導及研究手冊,台北:遠流。

    巫宜錚,2012。未來想像傾向量表的發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造力

    發展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偉文、朱采翎、王毓苓、朱嘉琪、劉家瑜,2011。科學教育、科技與設計之研

    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邱發忠、陳學志、林耀南、涂莉苹,2012。想像力構念之初探,教育心理學報,

    第四十四卷第二期,389–410。

    洪瑞雲、王精文、拾已寰、李泊諺、王愉敏,2013。以概念結合理論為基礎的想

    像力測驗之編製,測驗學刊,第六十卷第四期,681–713。

    洪懿妍,2001。世界向美走,天下雜誌特刊,台北:天下。

    徐易稜,2001。多媒體呈現方式對學習者認知負荷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國立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曹筱玥、林小慧,2012。想像力量表之編製,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五十七卷第

    四期,1–37。

    鄭昭明,1997。什麼是創造力?台大校訊,台北:台灣大學。

    Amabile, T. M. and Gryskiewicz, S. S., 1987. Creativity in the R&D laboratory.

    Technical Report Number 30. Technical Report Number 30. NC: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

    Ball, O. E. and Torrance, E. P., 1984.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Streamlined

    Scoring Workbook, Figural A. Scholastic Testing Service. IL: Scholastic Testing

    Service, Inc.

    Campbell, D. T., 1960. Blind variation and selective retentions in creative thought as in

    other knowledge proces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67(6), 380–400.

    Costello, F. J. and Keane, M. T., 1997. Polysemy in Conceptual Combination: Testing

    the Constraint Theory of Combination. NJ: Erlbaum.

    Craft, A., 2005. Creativity Inschools: Tensions and Dilemmas. Abingdon: Routledge.

    Estes, Z. and Ward, T. B., 2002. The emergence of novel attributes in concept

    modificatio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4(2), 149–156.

    Florida, R., 2004. America’s looming creativity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2(10), 122–124, 126, 128.

  • 18

    Gentner, D., 2011. Bootstrapping the mind: Analogical reasoning processes and symbol

    systems. Cognitive Science, 34(5), 752–775.

    Karwowski, M., 2008. Measuring creativity using the Test of Creative Imagination

    (TCI). Part 1. Presentation of a new instrument to measure creative potential. The

    New Educational Review, 1, 44–54.

    Mednick, S. A., 1962. 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sychological

    Review, 69(3), 220–232.

    Mellou, E., 1995.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matic play and creativity in

    young childre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12, 85–107.

    Paivio, A., 1971. Imagery and Verbal Process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aivio, A., 1986. Mental A Dual Coding Approach.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incare, H. J., 1913.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trans. Halsted. G. B.) (p. 36).

    London: Science Press.

    Sternberg, R. J., 2001. Why Schools Should Teach for Wisdom: The Balance Theory of

    Wisdom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6(4), 227–245.

    Vygotsky, L. S., 2004.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Psychology, 42(1), 7–97.

    Wallas, G., 1926. 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 Brace and World.

    Wisniewski, E. J., 1996. Construal and similarity in conceptual combinat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5, 434–453.

  • 19

    附錄一 圖形想像力測驗

    題號 題目 圖形結合後讓我

    想到的是

    請說明為什麼會有這

    個想法

    1

    2

    3.

    4.

    5.

    6.

  • 20

    題號 題目 圖形結合後讓我

    想到的是

    請說明為什麼會有這

    個想法

    7.

    8.

    9.

    10.

    11.

    12.

    ※請您再次檢查以上 12題是否均有填寫,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