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d from grace hui chin lin’s a case study about...

129
1 Translated from Grace Hui Chin Lin’s A Case Study about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英語教學概論 林慧菁 Grace Hui Chin Lin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Translated from Grace Hui Chin Lin’s

    A Case Study about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英語教學概論

    林慧菁 Grace Hui Chin Lin

  • 2

    ISBN: 978-957-43-0799-9

    本書作者為林慧菁,

    林慧菁是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大學城分校之哲學博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英語教學理學碩士。

    林教授的專長是語言學與英語教學。

  • 3

    語言溝通策略寶典

    口譯學

  • i

  • ii

    這部書是慧菁二十年來在台灣與美國兩地,學習、教學、

    研究成果的一部份,我願就寫這部書的歷史背景,即 2013

    年,「英語教學」成為一個熱門專業學術的領域的今年,

    以詳述為何本科目為諸多教師所重視的原由。

    事實上,早於半世紀前,英語教師教育與師資培訓方法,

    已經於世界各地進行了許多研究,許多學術論文皆描述

    英語教師應需要知道的教學法,期望外語教師能具備足

    夠的知識和能力,以於教室為語言學習者,開展有效的

    英語學習訓練。

    今年處在第三個千喜年的第十三年,迅速全球化的世代,

    英語作為一個世界共同溝通之工具,也已經超過二十年。

    是以,對於從英美引進英語教學的歷史緣由,介紹新進

    之教學方法 (英語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法),是筆者的重

    責大任。希望這本容易看懂之中文書,能勉強作為新一

    代,後進之年輕英語教師的參考書。

    本書報導幾個英語教學及語言學的簡單的研究範例,其

  • iii

    中包含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方針,涵蓋「英語教學」的

    諸多不同意識形態與學派。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您可以

    依照您的人格特性,採用本書中、您覺得可以運用的學

    理來上課。讀完這本書,您就能夠獲知一二,有關語言

    教學領域的理論基礎與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英語教學」這個科目,以不同的政治局勢和各民族接

    納的觀點,曾經發展出諸多詮釋的名稱。到目前為止,

    我們可以發現,教英語作為第二語言(TESL),及外語教

    學(TEFL),(TESOL)皆為闡解何謂「英語教學」常用的

    科目術語。

    此外,ESL(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是針對「移民國家」如

    美國或加拿大,那裡的語言學習者,大部分的新移民的

    母語不是英語。因此,居住在美加的地區的移民,他們

    必須學習這一主流語言,而其重要性僅次於母語。究其

    原因,英語是官方機構的主要語言。雖然學習者和他們

    的父母的祖國母語非英文,意即他們的第一語言不是英

    語,他們仍然要學習英語,使自己有辦法在移民國度,

  • iv

    離鄉在外卻仍能於各自專業領域,如魚得水。

    另一方面,英語是可以適用於任何地方與自己的國家的

    工具,因全球化世代來臨,政府的行政行為,學校教育,

    媒體的通信,或商業機構的業務和營銷活動都偏好使用

    英語。在非移民國家,免不了在國際交流的場合,仍須

    使用英語。學習英語意味著人們,即將作為知性良善,

    樂於合作的國際公民,不把「英語作為全球眾人溝通工

    具」當成奇怪的事。顯然,筆者強調英語這一國際通用

    語言,曾經是且仍然是擁有強大力量的語言,它的普遍

    狀態,令人只好不得不學。

    事實上,普通話,西班牙語,印地語和阿拉伯語也曾經

    取得了世界各地的支持,獲得如英語之受歡迎狀態。語

    言可以實現其「全球狀況」以及「世界狀況」,通常是因

    為: 當時這個國度的政經興盛達至顯著的程度,使每個國

    家及其人民,必需花時間研修它。

  • v

    事實上,現今說英語的人口與英語教師,因處不同的國

    家位置,可分成不同的族群。首先、有非母語的國家。

    英語教學在非母語的國家,意味著當地不曾由英國殖民

    統治過,因此英國文化和種族的影響對當地人並非深

    遠。

    這樣的圈子,包括有台灣,法國,日本韓國或德國,各

    為教師可以體驗一下,聽他們的「含有當地母語口音的

    英語」。這種類型的英語溝通,通常簡單,有趣且愉快。

    非母語能說一口流利和自然流暢的英語的目的,通常可

    能是只是為了要通過考試,以錄取進入教育機構,或為

    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加強,如一個政府或外商公司的職

    位。

    當然,非英語母語國家之外的人,也可能為了旅行或做

    生意的目的學習英語,通過國際關係的建立,非英語母

    語國家人們比較能在本國成功獲利。因此,非英語母語

    國家政府也願意支撐起這個語言的教育費用,提撥優渥

    的資金,於支持「英語教學」領域之發展研究。

  • vi

    此外,有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除了講英語作為一門外語

    的龐大的非英語母語國家群體,其餘就是殖民統治大不

    列顛的領域了。英語在盎格魯薩克遜勢力範圍的應用,

    可以很容易觀察到。日不落國之盎格魯勢力範圍,無遠

    弗屆,各國有著的共同的歷史,政治和文化的特點,與

    西歐之島國英國,息息相關。這些國家以英語為唯一公

    民之母語。因工業革命及民主進化之力,大多為世界頂

    尖強國。

    包括早期英國殖民國度,例如,美國(後來獨立脫離祖

    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英國,美國,澳大

    利亞,紐西蘭,愛爾蘭,加拿大和南非,講標準英語作

    為第一語言以及母語的人口。到目前為止,總人數已達

    到 380萬的數量。

    此外,「殖民主義英國」曾成功攻戰的屬地國,通常也順

    勢承認英語的地位是顯著的。如已經脫離祖國獨立之印

    度和香港,即使大部分當地人,在家裡沒有用英語說話,

    而英語卻仍能保持其官方語言之一的強權地位。

  • vii

    換句話說,它可以接受作為官方語言,或主要教育之僅

    次於母語之第二語言。在印度,菲律賓,孟加拉,巴基

    斯坦,馬來西亞,坦桑尼亞,肯亞,新加坡等地。講英

    語的總人口數,約有 150萬到 300萬。

    各界語源,至今已發展出不同形式及語法腔調的英語。

    一般而言,英式英語,美式英語,加拿大英語,被視為

    經典的 英 語標準模式。 此 外 , Konglish 韓國 英 語 ,

    Japanglish 日腔英語 和 Singalish 新加坡英語都含有亞洲

    語言口音及文法結構。

    在英語國家以外的英語學習者,通常會根據自己的需要,

    選擇一個理想的英語母語國,以從事海外語言學習。前

    英屬殖民地,如印度和香港的學生,較傾向於選擇英國

    殖民地的國家,如英國,紐西蘭和加拿大以,作為學習

    英式英語的留學地點。唯台日韓之英語學習者,卻可能

    多在美國,學習大熔爐式的美式英語。

  • viii

    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學校的「英語教學」,往往強調實

    際的應用語溝通及運用,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將「英

    語教學」定義為「教學英語作為國際語言」(EIL)。意指”

    應好好學英文以融入國際社會。

    英式及美式的英語,嚴格而言不僅僅是語言,對現代人

    來講,已是一個標準的生活模式,取而代之的文化規範。

    由於三分之二的英語為母語的人士,都住在移民國家,

    美國,英語已經成為最通用的語言。事實上,美國聯邦

    政府已經沒有特別指出:美國聯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然而眾所皆知,英語仍然被認為是正宗的通用的語言。

    因為美國人民的社會和社區皆普遍應用它。到目前為止,

    已經有 30 個州政府,宣布英語官方語的地位。若預測英

    語在美國中的地位,在 20 年後,可能會有將近 40 個州,

    會繼續宣布英語為當州之官方語言。

    美國人採用英語為母語的起源,主要是從東部十三州英

    國統治的殖民地開始。17 世紀,當時來到北美的第一代

  • ix

    歐洲移民,大多講英語,因為也有講西班牙,法國,荷

    蘭,德國,挪威,瑞典,愛爾蘭,俄羅斯和許多美國原

    住民的語言,因此,美式英語的語言中,可以找到許多

    歐洲語言的腔調及文法結構特色。

    在新馬地區,新加坡英語是一個典型的:英語與福州話

    及潮州語之混合體。世界的全球化後,Singalish 已經成為

    最近、年輕新加坡人的第一語言。雖然受過教育的新加

    坡人,認真時,多能夠說出一口標準英語,然而祖先的

    口音和語法,卻仍能受高度之尊重與保存,於是新加坡

    英語結構與氣質,近似閩南語方言,富有南方中味。

    新加坡式英語的詞彙廣含大多數新加坡公民的地方語言。

    包括有馬來語,福建話,潮州話,廣東話,泰米爾語,

    與孟加拉語。它的音韻系統和語法類也似於南島的諸多

    馬來方言。又透過大眾媒體的電視,廣播和商業活動圈

    的影響,美式英語和澳洲俚語,也一直是新加坡式英語

    的多重附加元素之二。

  • x

    筆者於本書中建議,溝通策略所產生之「簡化英語」及

    「中式英語」,能使國際溝通更為容易,在全球化的趨勢

    下,用簡化明膫的英語來溝通,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目標。

    溝通策略能使「非母語學習者」以英語輕鬆溝通。

    本書也提到「全球化」的現象,學英語自然能帶來可觀

    的效益,居住「全球村」,在世界上的人各有不同的歷史,

    各種族因嚮往和追求統一的生活風格與國際新秩序,所

    以大多皆歡迎全球化的時代。且英語學習者為參與眾多

    的國際組織,以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學習英語自然而

    然成為所有人的事情。

    為了使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學生都,融入新秩序的世界,

    本書強調幾個英語課程中必須包含的範例議題,以適應

    即將到來的地球村世代。即英語教育應該考慮納入課程

    綱要之中之全球化議題,以幫助學生早日習慣、盡世界

    公民應盡之責。

  • 章節 頁碼

    I

    自自序序……………………………………………………………………………………….….…i~x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測驗及測驗及測驗及測驗及評量評量評量評量……………………………………………..…………….…………………1

    實踐性 (Practicality)………………………………………………..………………1

    可靠性 ( Reliability) ………………………..…………………………………….2

    效度 (Validity)……………………..……...……….……………………………..2

    真實性 (Authenticity)…………………………………………………..…………4

    回流效益 (Washback)………………………..………….…….………………….4

    結語 ……………..……………………………………………….………..……….4

    參考書目……………………..…………………………………….…...………….5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全球化教室全球化教室全球化教室全球化教室…………………………………..…………………………………….……6

    改善人類生命的品質……………………….….……………….…………………6

    全球化對臺灣英語教學界的衝擊…………………….…………………………7

    全球化組織所共同使用的語言︰英語………………….………………………8

    臺灣和地球村的危機…………………………….……………..……….………..9

    臺灣怎樣才能釋放它在全球化之中、無法避免的危機………………...……..10

    臺灣英語教育的急需………………………………………………...…………..11

  • 章節 頁碼

    II

    英語老師能對全球化所做的奉獻…………….………………..……………….12

    全球問題︰ 污染防治……………………………..……………………..………13

    全球問題︰ 世界和平……………………………….…………….……………..13

    全球問題︰ 經濟題目………………………………...…….……………………14

    全球問題︰ 科學話題…………………………………..………………………..15

    英語教師能有助於全球化的貢獻……………..………..……………………….16

    總結……………………………………………..………….……………………..17

    參考書目………………………………………………………………………..17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情感濾情感濾情感濾情感濾器器器器………………………………………………….……..………………..…….19

    南加大名師 Stephen Krashen……………………..……….…..……………….19

    五個語言習得的關鍵要素……………………………………..…….…………20

    克服感情因素的教學法………………………………………....……….……..20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21

    Suggestopedia..……………………………………………………..……….…..22

    結論……………………………….…….….………………...………...………..22

    參考書目…………….…………………………………………….….….……23

  • 章節 頁碼

    III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電腦電腦電腦電腦輔助輔助輔助輔助教學教學教學教學……………………………………………….….……………………25

    運用電腦科技於教學的趨勢………….………………..……………..………25

    美國中學之筆記型電腦教學企劃案範例…………..…..…….…………...……26

    新科技對英語教學教師與學校的時代性挑戰………………….……..….……27

    筆記型電腦教學為教學之利器……………………………….…………...……27

    提升學習興趣之英文歌曲教學法. ……………………………...…………….. 28

    由下而上的技巧.…………………..…………………………….………………29

    結論︰運用科技支援學習情緒………….…………………...…………………30

    參考書目……………………………….…………..…………………………….30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會話課會話課會話課會話課話題話題話題話題………………………………………………….………...…..……………32

    社會和政治議題……………………………………………….....………………32

    EFL 與ESL 教學法的界定………………………………………………………33

    EIL 的新潮流 …………………………………………….………………………34

    各地英語教學法的相異…….……..………………………………...……………34

    學院式內容教學……………………………………..………...…………………35

    各類中小學的英語教學方針……………………………….……………………36

    各類成人的英語教學方針……………………………..…………….…………..36

  • 章節 頁碼

    IV

    結論……………………………………………………….………………………37

    參考書目……………………………………………..…..……………….………37

    第六第六第六第六章章章章 溝通溝通溝通溝通策略策略策略策略 ………………………………………………….….……………..………….38

    避免策略 (Topic Avoidance)…………….……………………….…..…..……..39

    語言轉換策略 (Code Switching)…………………………...…..……….………40

    語際語策略 (Interlanguage Application).……..…………...…….……..….……41

    重建策略 (Reconstructuring)………..………………………...…..……...……..42

    合作策略 (Cooperateive Strategies)….……..……………….…………..………43

    結論………………………………………………………..…..…………………44

    參考書目…………………………………………………….….………………..45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發音發音發音發音……………………………………..……………….………………………47

    臺灣人通常犯什麼發音錯誤?……………………………..…………………..48

    音節中的子音省略問題: ……………………………………….………………49

    子音連鎖問題…………………………………………….……………...………50

    子音連結母音的連續問題…………………………………………..…………..50

    語法字尾清楚發聲的問題……………………………...……………………… 51

  • 章節 頁碼

    V

    字尾無聲子音的省略問題………………..…………………….……………….52

    結論 …………………………………………….….………….…………………52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策略策略策略策略研究研究研究研究………………………………..………………….…..…………..54

    溝通策略的在臺灣的研究…………………………….…………….…………..56

    研究實驗對象………………………………………...…………..…….………..56

    訓練方式……………………………………………….………..……………….57

    數據收集和語言分析………………………………..…..………………………57

    策略名稱使用頻率使用頻率百分比…………………………………………..58

    實例解說溝通策略……………………………...…………….…………………59

    師生對溝通策略感受……………………………..……………………………..63

    結論………………………………………………………………..….………….64

    參考書目……………………………………………...………………………….64

    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 語用學研究語用學研究語用學研究語用學研究(一一一一)………………………………………..…………………………..69

    語用學 (Pragmatics) 的研究及其歷史起源……………….………..…………..69

    語用學 (Pragmatics) 的重要學者………………………...………….….………70

    收受禮品的語用學 (Pragmatics) 之研究…………………....………………….71

  • 章節 頁碼

    VI

    實驗對象…………………………..……………………………………………..71

    假設狀況………………………………….……………..……………………….72

    資料收集………………………...……..……………..………………………….72

    研究問題…………………………………………………………………………72

    語言分析………………………………..…….………………………………….73

    研究結果報告………………….………..……………………………………….73

    3 名中國人和 4 名台灣人的回答……………………………………………..74

    2 個印度的學生………………………………………...………………………..75

    5 個美國學生………………………………………………...………..…………76

    討論︰各式主流文化對禮貌不同的闡述………….………….………………..78

    結論………………………………..………………………..……………………79

    參考書目…………………………………………………….…………………...80

    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語用學研究語用學研究語用學研究語用學研究(二二二二)…………………………………………………………..……..84

    英語務實能力(語用學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84

    語言學研究報導………………………………..….…………...………………...85

    跨文化交流、語意誤會之實際案例 (Intercultural Miscommunication)……... 85

    跨文化間、應徵工作的交談的情況:……….…….……………..……………. 86

    跨文化間的恭維與回應的情況:…………………………...…….……………. 87

  • 章節 頁碼

    VII

    跨文化間的客套語意的情況………………………………………………….89

    禮貌語用學的文獻………………………..…………….……………………….90

    結論………………………………………..……………..………………………91

    參考書目……………………………..………………..…………………………92

    作者介紹作者介紹作者介紹作者介紹 ……………………………………………..…………………………………………96

    版權頁版權頁版權頁版權頁………………………………………………..…………..….…………………………106

  • 1  

     

    I  測驗及評量 

     

    根據道格拉斯布朗  (H. Douglas Brown)  的學理︰  實踐性,可靠

    性,有效度,真實性,與回流效益,為英文學習的五大要點。其各

    項要點的定義,對於英語教學者極為重要,若是學校測試的方法,

    都能兼顧此五大成功測驗之要素,此評估便能產生正面的作用。希

    望藉此文,使臺灣英語教學界對學生的英語測驗設計,有正面的影

    響。 

     

    實踐性  (Practicality) 

     

    英語測驗應當為不十分昂貴的。為了減低學習者考試的壓力,測量

    時段不宜過長  ( Within appropriate time constraints)。整體的測驗程

    序應該能容易被管理,不能過度複雜而導致師生慌亂其手腳與應試

    情緒。另外,以經濟的角度  ( Economic perspective)來考量,教師

    評估的程續與時間不宜太長。 

     

     

  • 2  

     

    可靠性  ( Reliability) 

     

    可靠性定義為︰  英語考試必須達成可信賴的一致性  (Consistent & 

    Dependable)。也就是說︰當對同樣一個學生,在兩個不同的場所

    或是相異的測試方式的測驗之下,此學生應該會得到一個相似的成

    績結果。可能影響評鑑信度的因子包括有︰  同一名學生的身體健

    康 狀 況 不 一   (Student‐related  reliability:  illness,  fatigue,  a  “bad 

    day”)  。教師的經驗不足、對學生有成見、或是對打分數尺度的不

    熟悉  (Rater‐reliability, Inter‐rater Reliability & Intra‐rater Reliability) 。 

     

    考場環境管理上的疏失,如隔音不佳與桌椅、錄音機等設備不良 

    (   Test   Administration   Reliabi l ity)   。與考試時刻及試題設計 

    (Test Reliability: Inappropriate Timed, Bad Written Test Items)  皆可能

    導致成績之結果不公正。 

     

    效度  (Validity) 

     

    有效度定義為︰  提昇評量的學習功能,運用學生的測試成果讓教

  • 3  

    師的下一步教學更有連續性與擴展(Extension of Assessment 

    Result)。為表示測驗的有效度,教師必須提出以下諸多實證︰ 

     

    有關平行內容的證據  (Content‐related Evidence)︰  所教過的知

    識,訊息和技能的內容能被充分地以樣本的型式項目,直接反映在

    試驗上。 

     

    有關標準的證據  (Criterion‐related  Evidence)︰此測驗結果不但與

    其它相似類型的試卷測驗結果一致  (Consistent with  the  other  test 

    result),並且能夠預估學生將來的學術表現(Predictive Validity)。 

     

    有關架構的證據  (Construct‐related evidence)︰  試驗設計的全面性

    建構,意即單一項目的測驗應該要反映出各分項的學能。例如︰英

    文口語的測試需兼顧實用能力(Pragmatics)  與策略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  等原素。例如,英文口語的測試雖然在留美托福

    (TOFEL)  與研究所入學測驗(GRE/GMAT )內被省略,其測試成績卻仍

    然可以被認定與口語部分有某種程度的正面相互關係 (Positive 

    Correlation)。 

     

  • 4  

    試後的效度  (Consequential Validity)︰  此測驗評量對受試者對將來

    應試的準備方式應該會產生一定的衝擊,或是對學生學習的動機與

    上課態度產生正面的影響。表面效度  (Face Validity)︰由學生本身認

    為這個學習評量是公正,有關學習範圍,並且有助益於進步的。 

     

    真實性  (Authenticity) 

     

    考試的目標與試題的項目應該要和現實的世界有一定的相關。內容

    必須要自然、與上過的課有連續,包括某一個主題或者有意義的故

    事。 

     

    回流效益  (Washback) 

     

    英語測試對教學應該產生正面的影響,考試有助益英文老師或是教

    育主管對教學設備的改善與革新。此外  ,英語考試也有助益於師

    生對於教育與學習的方向作慷慨的總評價和討論。 

     

     

     

  • 5  

     

    結語 

     

    以上五項語言測試要點為道格拉斯布朗  (Douglas  H.  Brown)  的學

    理。筆者認為其中諸多要點其實相當據實用性且能被遵循的。大致

    說來,考試一般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之間產生身心壓力或是學習情緒

    的波動,畢竟,在意成績好壞的學生不在少數。如何能夠公正地將

    學生的學能公平地展現並且將學生應試的壓力轉變成對學習動機

    的刺激,是我們英語教育者的藝術與目標。 

     

    參考書目 

     

    Brown D. H. (2004). Language Assessment ‐ Principles and Classroom 

    Practice, White Plains, N.Y.: Pearson/Longman 

     

     

     

     

     

  • 6  

    II  全球化教室 

     

    當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在 1990年 11月 19日向全世界宣佈蘇聯解

    體之際,美俄的冷戰緊張狀態便已劃下了和平的休止符。而俄國人

    這次和平的政治革命,的確也引起了世界經濟秩序的全球化。如您

    所見,在最近這二十年、迅速的全球化現象歷歷在目,舉凡商品交

    易,外籍勞工,資金流通,和訊息的交流,都已經超出了國境和人

    種的界限。 

     

    改善人類生命的品質 

     

    全球化的現象,真的可能為在小巧玲瓏、地球村居住的人們帶來相

    當多的好處。  因為如此,二十一世紀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種族

    和語言的新新人類,大多極力地歡迎著全球化的時代來臨。  根 

    據全球化學者沃勒史丹指出︰『全人類正渴望形成和追隨一個「單

    一型式的社會秩序」(Single Social l)  』(Wallerstein,1979)。 

     

    也就是說:各國的人們,都希望能跟上全球化的脈動,漸漸地現代

    化、人性化、工業化。近年來,世界各國為了想要一同解決全球長

  • 7  

    久以來,難解的議題,大多紛紛加入眾多的國際組織;為了改善 

    整個人類生命的質與量,各色人種漸漸學習打破國界的藩籬,進而

    互敬互助。這類較重要的世界組織包括︰「聯合國」,「世界貿易組

    織」及「世界衛生組織」等等。 

     

    全球化對臺灣英語教學界的衝擊 

     

    實際上,台灣的政府和公民也正在盡力地適應當代迅速全球化的國

    際情勢。台灣政府最明顯的努力  可見於 1999 年的英語教政策。  這

    個教育修正案指出:『從國小的五年級,英語必須為義務教育的主

    科之一』。   

     

    另外,  教育部也提供了 GEPT (全民英檢)  作為臺灣人準備進入更

    多的全球化國際組織的訓練。實際上,臺灣政府高度地期望臺灣的

    官員、商人及教育工作者等等之人才,皆能因為具備豐富的英語溝

    通的知識,而順利地參加並融入於全球化的各種組織。 

     

     

     

  • 8  

    全球化組織所共同使用的語言︰英語 

     

    實際上,  從經濟的角度看來,拜臺灣人成就可觀的進出口貿易之

    賜:臺灣已經自『開發中國家』升級到『已開發國家』之列。然而,

    當臺灣人在工業化與全球化轉形之際,有一部分的臺灣學者卻 

    是感覺到焦慮。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李遠哲博士,在 2002 年 10 月 22 日的一個「亞

    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擔心地指出:『臺灣與世界各國,不能持續

    地一味地依賴產油國的能源』。他預報,在今後的 20 年內,世界將

    發生一大能源危機。在這個「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  來自美國, 

    墨西哥,和其他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對李博士所題出的危機議

    題下了一個有關人類共同命運、稍為悲觀的預測:『我們對於能源

    開發的研究在今後 20 年內,可能無法看見任何巨體的發展,而核

    能可能會是這個問題的一個暫時的解決辦法之一』。 

     

    如您所知:英語是這個「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用來對話的國際語言。

    那些來自不同的國家的科學家、官員和學者,清一色必須使用英語

    來共同檢試全球共有的問題。正如全球化學者貝科爾等人所云:『目

  • 9  

    前的世界早已被視為一相互聯繫的系統,  所有的問題,如技術、

    生態、經濟、和政治發展等等之問題,個別的單一國家絕不可能有

    效地自行找到出路;原因則是:在此全球化的年代;單一國家的問

    題,早已跨越國界,成為全球性的問題』。  (Becker,1979;  Hanvey,

    1976;  Kniep,1986 )  是以,可想而知,全球共同的語言—  英語,

    對有心想貢獻己力、解決國家危機的精英青少年們而言,有多麼重

    要。 

     

    臺灣和地球村的危機 

     

    筆者分析︰「臺灣無法如歐美與日本迅速開發的因素,除能源危機

    的原因之外,另外原素應該是︰高技術工業化產業的發展步調緩

    慢」。臺灣的步調只能說是:「勉強地跟得上工業高度開發國家」。

    筆者觀察,  從一個長期經營的遠景來考量,臺灣老式的工廠似乎

    較歐美日韓的工業,更難被升級、合併、或拓展,進而改變成先進

    技術工業的機構。臺灣體質較弱的中小企業若是不能在全球式競爭

    的體系之中找到出口,遲早將無法倖存。 

     

     

  • 10  

    臺灣的經濟起伏,在全球化的年代,顯然地,不是百分之百自己可

    以掌握控制的;臺灣進出口企業的盈虧,已經是建立在各國的政府

    的關稅政策、各國資源成本、各國科技的發展高低與勞動成本貴賤

    的基礎之上。這種全球一體的經濟模式,可以從中國大陸和東南亞

    這些年,降低全球勞動成本的現象清楚地解釋。有機會,您觀察一

    下,在全球歐洲、美國及日本的市場,十年以前由臺灣製造的日用

    產品,現在主要大多是中國或越南所製造的。 

     

    臺灣怎樣才能釋放它在全球化之中、無法避免的危機 

     

    臺灣是一個缺乏充沛未加、工自然資源的島嶼。因此,台灣必須仰

    賴進口的物料,特別是在農作物方面。可喜可賀的是︰「臺灣人近

    年來已不再用輸出廉價勞工與非工業的產品來換取經濟成長;取 

    而代之地,臺灣正在發展高科技工業,並且以實業的模式代替泡沫

    式的發展」。 

     

    筆者認為︰「臺灣想要在這個競爭性的地球村倖存,必須要勇於與

    其他富有、高度工業開發之國家作比較,使自己也升級為具有競爭

    性的工業化國家」。臺灣政府為因應全球式工業的格局,正在試圖

  • 11  

    把臺灣建設成以電腦工業為基礎的高科技國家。近年來臺灣因 PC

    零組件工業的高度開發,確實漸漸地增長茁壯,與輸出勞力的非工

    業化國家有所明顯的區隔。 

     

    為加強臺灣企業在全世界的競爭力,臺灣的業界雇主,應該提升員

    工的英語溝通能力,使自己的單位能輕易地與國際社會交流、交換

    資訊,進而提升競爭力。若是臺灣人民皆能有一定水準的英語溝通

    能力,歐美的技術人員,甚至如 GM 這種較大的公司也將更願意帶

    來他們的技術與臺灣人合作。 

     

    臺灣英語教育的急需 

     

    近年來臺灣人和外國人活躍的合作現象,在「新竹科學園區」內可

    常見得到,臺灣目前諸多「科學園區」穩定地拓展成長,顯示臺灣

    大學的教育,非常需要重視學生在英語溝通這一方面的訓練,也就

    是說,臺灣大學的英語教授們,必須建設其學生有全球化的概念,

    並且使學生領悟到英語為國際語言的重要性。 

     

     

  • 12  

    英語老師能對全球化所做的奉獻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能對全球化所做的奉獻,便是將全球的難題編

    入大學課程。  我們相信透過課堂上的討論與演練,臺灣學生便能

    學習如何與國際社會交往。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即是︰對現階段

    社會因全球化所作的改變提出回應  (Korsgaard,1997)。為了使臺灣

    和全球同時在和諧的氣氛之中進步,主修種種專業科目的大學生,

    必須為在畢業後、即將到來的種種任務作準備。免不了,將來學生

    一定有機會須要使用英文與國際人士溝通、洽談國際事務。換言

    之,我們的大學生畢業生將要使用英文來面對全球協商、合作的挑

    戰,並且,與國際朋友在全球化組織一起解決問題。 

     

    若要從全球化的觀點為大學學生設計課程,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足夠

    累積不同領域裡的基本常識。學校必須為年輕人準備好在教育,歷

    史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家學者,以使學生具備適應全球化年代的生

    活的能力  (Alger& Harf,1986;Lamy,1987)。 

     

    為使臺灣的學子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尋找到學習的方針,筆者提出

    以下數個有關全球化的重要議題,以供在本島及海外的臺灣成人美

  • 13  

    語學習者與英語教育者作為參考的資料。 

     

    全球問題︰  污染防治 

     

    「環境保護」是一個典型的全球話題,臺灣的學生需要提高自身的

    敏感度且意識到,他們的彈丸之大的土地上,是否有高污染工業,

    而這些高污染工業是否設備有反污染的環境保護系統,以避免污染

    土地。透過英語討論關於環境污染的解決辦法及新進科技,  師生

    們可嘗試為業界尋找到一個︰「提高工業利潤,但將污染降到最低

    的正當經營方式」。 

     

    全球問題︰  世界和平 

     

    對於社會科學或者國際關係等科目感興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要提

    供給他們,例如美國人和伊朗或伊拉克之間,「和平與衝突」這一

    類的題目,在課堂上做腦力激盪的探討活動。從一個中立的角度,

    我們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尋求事實真相,並且請他們從不同立場的

    大眾宣傳媒介,找到的較接近實情的訊息。全球化教育家鎒歐思強

    調和平話題的重要︰『教師可以引導大學生從 911 事件及波斯灣戰

  • 14  

    爭來看美國人和波斯人近年來的衝突。以演講和討論的活動紓發對

    那些戰爭的意見與感情』(Knowles, 1993)。 

     

    在課堂上,臺灣的學生,在他們自己思索並小心翼翼地分析過後,

    可以比較滿懷信心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支持美國人或者伊朗

    人」。然後,他們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擔綱演出他們所支持的美國

    人或波斯人,並且對教師和同班同學說明他們戰鬥的原因、解釋為

    什麼他們才是正義的一方。 

     

    全球問題︰  經濟題目 

     

    對學商的學生來說,「能源危機」、「貧富懸殊」、「外籍勞工」等等,

    直接與世界經濟趨勢整體化相關的議題,是不能不熟悉的。  由於

    這些複雜的議題與全球整個的經濟秩序有息息相關的連鎖關係,商

    學院大學生應該學習︰如何貢獻他們的商學智慧給全球性的貿易

    機構與會議。 

     

    例如,學生們可以提出如何改善「關稅計算公式」的公平性,以確

    定世界經濟的和協氣氛與合理性。另外,。在英語課堂可以討論像

  • 15  

    臺灣的已開發地區,如何能幫助較不發達的國家,例如,如何用較

    低的成本,把食品和水等等民生基本需求的資源,運送到貧窮的角

    落,進而提升當地營養,教育,和保健的水準。 

     

    全球問題︰  科學話題 

     

    對於主修科學的理工科大學生,他們必然須要與教師和同班討論︰

    全球科學尚未找到滿意解答的議題,以建立有關科學方面知識的實

    力。這類的話題包括有︰「溫室效應」、「愛滋病」、「人口控制」、「空

    氣和水污染控制」、「電池和塑膠袋的再回收循環」、「核廢料去處解

    決辦法」、及「瀕臨絕種動物援救的解決辦法」。 

     

    這樣子的英語課程,可能會啟發學生解除全球危機的責任感、刺激

    學生的學習科技的正當動機。例如,學生可能從他們課堂上的討

    論,獲知臺灣愛滋病病患的驚人數量。然後,感覺到必須自願獻出

    一己之力,從事「HIV 傳染病毒」防治的宣導義工。 

     

     

     

  • 16  

    英語教師能有助於全球化的貢獻 

     

    如上所述,世界上諸多不同的國家,多數存在有全世界共同的問

    題,而這些難題也必然地促使了全球化現象的形成。人類的難題主

    要由︰「工業化」與「人類之間的衝突」所引起。  為解除威脅人

    類生存的各類危機,英語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有溝通的能力來面對全

    球化的挑戰,以國際合作的方法,為這些難題找到解決的方案。 

     

    以上的全球化討論話題對大學學生而言,非常地必要與重要,因為

    這些攸關人類存亡的議題不但能賦予大學生基本的常識,並且能使

    他們更加了解現階段世界的各國的局勢與各國之間互動的姿態與

    模式。 

     

    全球化的教育學者梅芮菲曾說『全球化教學的品質,取決於老師本

    身的信仰、價值、經驗、全球化知識與教學資源的取得、還有老師

    對學生個性的感知深淺與否』(Merryfields,1998)。換句話說,英

    語教師必須累積歷史、自然科學、經濟和社會科學等等科目的知

    識,關心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志趣,以創造出有效果的全球化教育環

    境。 

  • 17  

     

    總結 

     

    全球化的教育學者︰布瑞資門與弟剖在他們的著作中,為呼籲全球

    化教育的重要性,向讀者問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身為教育

    家,我們應該為教師們做那一方面的準備,以因應世上的危機呢?』

    (Britzman & Dippo,2000)。 

     

    而身為英語教師的筆者在本文對此問題作出的回應是:「我們應該

    好好地配合政府及學校為全球化所定的政策、培養自己全球化的實

    力,啟發我們的學生,激發他們的自尊心與使命感使,進而貢獻所

    長給自己所處的地球村」。 

     

    參考書目 

     

    Alger, C.F., & Harf, J.E. (1986). Global Education: Why? For Whom? 

    About what? In R. E. Freeman (Ed.), New York: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oreign Languag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Britzman, D. P., & Dippo, P. (2000). On the future of awful thoughts in 

  • 18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Education, 7. pp. 31‐37. 

    Knowles, T. (1993). A Missing Piece of Heart: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Persian Gulf War of 1991, Social Education 57(1). 

    Kosgaard, O. (1997).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Adult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Zed Books, London. 

    McLuhan, M. (1959). The Gutenberg Galaxy: 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Toronto. 

    Merryfield, M. M. (1998). Pedagogy for Glob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Studies of Teachers? Thinking and Practice,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6, pp. 342‐379. 

    Wallerstein, I. (1979).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  

    III  感情濾器 

     

    Stephen Krashen 提出︰感情濾器是學習者學習語言過程中,可能出

    現的一種語言習得  (Language Aquisition)  的障礙,情感濾器的形成

    為消極的情緒及非正面的學習態度︰如厭煩,憂慮或者缺乏自 

    尊心等等的非積極學習情緒。為降低學習焦慮及提升學習興趣及動

    機,Stephen Krashen  指出︰英語教學者應該要創造出輕鬆自在的

    學習環境,為學生建立自尊心與成就感。 

     

    南加大名師 Stephen Krashen 

     

    Stephen Krashen  為筆者就讀南加州大學時的英語教學及語言學的

    大師級教授,他的專長主要是語言獲得及發展的理論。他最重要的

    英語教學理論為語言習得的五個關鍵要素。他在英語教學及語言學 

    及學術生涯裡已出版了上百個重要著作,由於諸多學術界研究報告

    對其學理及研究成果的熱烈探討,Stephen Krashen 已至世界各國學

    術單位演講,事實上最近幾年他也連續應邀到臺灣各大學演說,足

    蹟遍及文藻外語學院、國立臺北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等學校。 

     

  • 20  

    五個語言習得的關鍵要素 

     

    由 Stephen Krashen  所假設的五個語言習得的關鍵要素為︰ 

     

    先天習得—後天學習假設(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 

    語言監控設(monitor hypothesis) 

    學習的自然順序假設(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語言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 

    情感濾器(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這些要素都屬於潛意識的語言獲得系統。與學習母語的時候一樣的

    過程,這些語言獲得系統與有意義的互動、調整所得之英語知識使

    其標準化、由淺入深的順序、高理解度的吸收以及心理因素有直 

    接的關連性。 

     

    克服感情因素的教學法 

     

    成功英語教育的要鍵可訴諸於先天學習者本身的智商與後天教學

    者所提供的學習環境,基於 Stephen  Krashen 的第五個假設,許多

  • 21  

    英 語 教 學 專 家 學 者 的 教 學 法 可 以 被 拿 來 運 用 , 如 Curran  的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Lozanov  的  Suggestopedia 經常被英

    語教育者運用於降低學生的學習焦慮。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在此教學法的理念中,語言的學習必須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

    動,英語學習的過程必須是一套社會過程模式(social‐process 

    mode)。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中須與同學發展出熟悉親近的關係,

    而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係可從依賴一直進展到相互獨立的階段。在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的概念中,學生主導  (Student Center)

    的學習形式多過於教師主導  (Teacher Center)  的學習形式,而學生

    也不須要被強迫一直面對著老師。課堂中的小組是同儕互相切磋、

    討論與競爭的社區單位,在與同學有相當多機會互動與討論的學習

    過程中,語言學習者便能提升的安全感(security)、集中注意力 

    (attention) 、 增 強 企 圖 心 (aggression) 以 及 培 養 決 斷 力

    (determination)。 

     

     

  • 22  

    Suggestopedia 

     

    Lozanov  強調 Suggestopedia  教學法是一種解放的系統,使學生從

    負面的思想與學習過程中的困難解  脫出來。是以︰放鬆、自發與

    彈性的學習是有效學習的要素。根據 Lozanov 的說法,Suggestopedia 

    以下面四大重素,暗示學生可以輕鬆安心的學習英語: 

     

    老師有權威感  (authority) 

    師生關係嬰孩化  (infantilization) 

    老師的人格與教室的擺設產生有助益學習的並行效果

    (double‐planedness) 

    以語調、韻律和音樂會背景來放鬆警覺心與壓低感。 

     

    結論 

     

    Stephen Krashen  強調有意義社會互動的理念與諸多教育家如 John 

    Dewey  及 Chomsky 的想法極為切 

    合。以他所假設的五個語言習得的關鍵要素來推斷,最佳的語言學

    習方法即是︰「提供可理解的語言知識  (comprehensible  input)  ,

  • 23  

    讓學生在無焦慮的環境中(  low  anxiety  situations)  獲取他們想要學

    的資訊。意即,不能強制學生早點學會英文,允許學生等到他們覺

    得準備好了再表現  (produce language/ output),應該要辨認出學生

    的進步是經由老師所提供給他們有意義的交談與可理解課程中的

    語言輸入(communicative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不能強迫學生

    學習或急於矯正學生的錯誤。」 

     

    而他所謂消弭感情因素的教學法,其實與東西方早年傳統式,師長

    的強勢主導作風以及嚴禁學生犯錯的教育方法,恰巧形成了強烈的

    對比。由此看來,只要是能使學生開開心心、自動自發的學習英 

    文的方式、即可歸屬於克服感情障礙的教學法。 

     

    參考書目 

     

    Curran, C. A. (1976). Counseling‐learning in second language. East 

    Dubuque, Ill.: Counseling‐learning Publications. 

    Krashen, S. 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 Longman. 

    Krashen, Stephen D.(1987)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 24  

    Acquis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Krashen, S., & Terrell, T. (1983). The natural approach. San Francisco, 

    CA: Alemany Press. 

    Krashen, Stephen D. (198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Krashen, Stephen D. (1991). Bilingual education: A focus on current 

    research.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Lozanov, G (1978). Suggestology and outline of suggestopedy. 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Lozanov, G. (1982). Suggestology and suggestopedy. In R. Blair (Ed.).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 (pp. 14 ‐159).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Lozanov, G., & Gateva, E. (1988).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suggestopedic manual 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 25  

    IV  電腦輔助教學 

     

    如何運用「情感過濾」假說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在課堂教

    學中降低學生憂慮,厭煩,尷尬或者害羞的感覺,使學習過程成為

    享受,已經成為現今專業英語教學老師們的一大教學目標。為創 

    造人性化、無憂慮學習環境,本文提供一個應用筆記型電腦於英語

    教學的方案,教案目標為:「用教唱英文歌曲的方式使學生在輕鬆

    的環境中增添英語字彙的能力。」 

     

    運用電腦科技於教學的趨勢   

     

    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較能為學生降低焦慮及提昇自信心。為使將

    一般傳統型教師為中心  (Teacher Centered)  的英語教學法,轉為師

    生關係較為獨立的學生中心  (Student Centered)英語教學法,電腦

    科技所提供的功能可以拿來被運用。 

     

    近年來一人一機的電腦教室(Computing Lab),廣受各學校的採用,

    在這種高科技支援教學技術的教室裡,學生個體可自主地、依個自

    己的學習步調與所需,調整各人的螢幕畫面。運用電腦科技於教學

  • 26  

    的方式解決了長久以來教師為中心,老師注意力不公與知識來源分

    配不公的爭議。此外,學生於電腦科技支援的自我的空間之中,可

    擺脫長時間面對老師所產生的壓力感,進而提昇學習動機與自主

    性。 

     

    美國中學之筆記型電腦教學企劃案範例 

     

    美國教育學者 Mark Windschitl  和  Kurt Sahl  於 2002 年在美國教育

    研究雜誌中指出︰  「筆記型電腦是一個催化劑,它幫助對教師為

    中心的教學法不滿的個體,將學習形式改成學生互助完成任務的上

    課形式  ( Collaborative Student Work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Mark Windschitl  和  Kurt Sahl 觀察了三個美國中學裡運用筆記型電

    腦來教課的成果,他們在觀察報告中指出︰「普遍地運用筆記型電

    腦於教學是不可避免的潮流。」 

     

    Mark Windschitl  和  Kurt Sahl 指出︰「因為此新潮流,我們有了以

    下的需要—我們需要能了解這種科技如果對老師生活及學習機構

    特性定位產生轉變;我們需要針對此新教學技術做出正確的建議,

    有關應該用或是不應該用科技輔助之教學範圍的建議。」 

  • 27  

     

    新科技對英語教學教師與學校的時代性挑戰 

     

    筆者認為筆記型電腦的輔助教學,有助於「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  的刺激與推動。然而,此教學方案勢必會遇到教育資

    源的挑戰,包括教師是否有使用的技巧,學校是否有提供一人一機

    足夠的經費、或者學生是否人人都擁有他們自己可攜帶到學校的個

    人專門筆記型電腦。 

     

    筆記型電腦教學為教學之利器 

     

    個人電腦為促進學習形式獨立的催化劑  (Mark  Windschitl  &  Kurt 

    Sahl,  2002),電腦中預先設定的辭典軟體及查字典的網頁,解決了

    學生單獨個體對不同單詞的困難問題,而網路的文法圖書館 

    (Cybrary),使學生依自己的疑問搜索某部分的句型。 

     

    在一人一機所營造出來的自主學習空間裡,學生必須為自身學習的

    成績,擔綱起一大部份的責任,學生再也無法推卸責任給老師、沒

    有注意到他/她各人的困難在於那裡,因為學生已經被引導獨立 

  • 28  

    使用辭典軟體與網路,來查閱困難的單字及解答文法。 

     

    本文將筆記型電腦教學與感情濾器教學法相連結,設計出︰營造輕

    鬆愉快學習情緒的英文歌曲教唱方案。筆者建議可運用筆記型電腦

    的教學法如下: 

     

    提 升 學 習 興 趣 之 英 文 歌 曲 教 學 法 — 由 上 而 下   (  Top‐Down 

    Processing )  的技巧 

     

    教 師 可 強 調 Gough  (1972)  由 上 而 下 (Top‐Down  Processing/ 

    Conceptually‐Driven Processing )  的閱讀技巧,幫學生建構歌曲的大

    略含義及故事背景。筆記型電腦支援的技術不勝枚舉,以簡報軟體

    撥放有關歌曲相關知識背景的照片與講解,或者題供數個網頁使學

    生自行閱讀,都可以使學生產生對歌曲大要的基本概念。 

     

    譬如,當老師要教授  Starry  Starry  Night  這首歌曲之前,可以到

    Google 搜尋到歌曲的 MTV 或者有關梵谷生平的二、三個網頁,以

    事先提供學生熟識歌詞意境。 

     

  • 29  

    為創造各人獨立靜態的學習環境,運用耳機可避免互相打擾。在使

    學生以筆記型電腦安靜自修之餘,英語教師可以於教室中走動並與

    學生討論重點知識,以了解學習成效。 

     

    提 升 學 習 興 趣 之 英 文 歌 曲 教 學 法—由 下 而 上   (  Bottom‐Up 

    Processing )  的技巧 

     

    教 師 可 以 先 傳 授 Rumelhart  (1977)  由 下 而 上 (  Bottom‐Up 

    Processing/ Data‐Driven Processing)  的閱讀技巧,幫學生建構足夠的

    字彙能力,一邊使用辭典軟體一邊解釋較難的單詞,然後運用簡報

    軟體以詳細講解、溫習。 

     

    將簡報軟體中含有歌詞的投影片,以撥放出歌曲的同步速度呈現出

    畫面,可以使學生確知正在說唱的句子與該學習的單詞。重覆撥放

    歌曲之間的中場休息時段,提供學生自由查字典的活動,同時教師

    於教室中走動以提供協助。 

     

     

     

  • 30  

    結論︰運用科技支援學習情緒 

     

    臺灣因為電腦高科技的發達,多數的學校大都能配合社會的變動與

    第三波帶給人們生活的變革,以電腦化的英語教學教教案服務學

    生,所以,電腦輔助英語教學  (Computer  Assistance  Language 

    Learning/CALL  )  必然將成為近年來英語教學界熱烈討論的議題。 

     

    科 技 有 助 益 於 學 生 為 中 心 的 合 作 型 學 習   (  Baker,  Herman  & 

    Gearhart, 1996; Mehlonger, 1996)  ;  科技也有助益於績勵教師運用

    更複雜的教具與講解( Means, 1994)。用筆記型電腦來教唱英文歌,

    必定使學生降低焦慮感、提高學習動機與自信心,使上英文課成為

    一大樂趣與享受。「情感過濾」假說影響近年來臺灣的英語教學法

    甚巨。筆者認為,在學校或學生的經濟條件許可之下,英文老師們

    應該以筆記型電腦支援降壓的感情濾器教學法。 

     

    參考書目 

     

    Baker, E., Herman, J., & Gearhart, M. (1996). Does technology work in 

    school? Why evaluation cannot tell the full story. In C. Fisher, D. 

  • 31  

    Dwyer, and K. Yocam (Eds),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Reflections 

    on computing in classrooms (pp. 185‐202). San Francisco: Apple 

    Press. 

    Dornic (Ed.),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VI (pp.575‐603).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Gough, P.B. (1972). One second of reading. In J.F. Kavenaugh & I.G.   

    Krashen, S.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 Longman. 

    Mattingly (Eds.), Language by Ear and by Eye (pp. 331‐358).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eans, B., & Olson, K. (1994). The link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uthentic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7), 15‐18. 

    Rumelhart, D.E. (1977).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 

    Windschitl, M., & Sahl, K. (2002). Tracing teachers' use of technology     

    in a laptop computer school: the interplay of teacher beliefs, social 

    dynamics,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9(1), 165‐205. 

     

     

  • 32  

    V 會話課話題 

     

    在道格拉斯‧布朗  (Douglas H. Brown)  的《原則導向教學法》第八

    章中,社會政治與學會式的話題運用,被視為重要的英語教學法之

    一。本文為道格拉斯‧布朗原則導向教學法第八章的書評,在 

    此章中,布朗確認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和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IL) 

    三個學術用語。筆者認為本章節的重要性為確認 EFL/ESL 英語教學

    法的差異所在,並且深入探討社會政治與學院式的話題運用模式。 

     

    社會和政治議題 

     

    首先,道格拉斯‧布朗認為社會政治的議題應該是適用且合宜的課

    內話題,因為會話課之中談論的焦點,將會被引導至比較符合時效

    性的課題,並且使課堂中對談的型式能顯得更為豐富、更為多樣 

    化。道格拉斯‧布朗建議,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必須熟悉國內外時

    勢與政治的脈動,藉以帶動學生們對國家社會的關心,並且獨立思

    考難解的問題。 

     

  • 33  

    EFL  與 ESL  教學法的界定 

     

    在第 117  頁中,道格拉斯‧布朗建議,在 ESL  和 EFL 的學習環境

    裡,老師們必須採用不同的英語教學法。他指出,EFL 的學生,也

    就是英語非官方語言或是英語非國內主要語言的英語學習者,可能 

    比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需要更多的課內活動以刺激學習的動

    機。意指,EFL  的學生因為身處於非英語系的國家裡  (Non‐native 

    speaking  Countries),是以他們必須要有更多的練習機會以增強 

    會話實力。因此,EFL 教師必須鼓勵學生在課後,能成立一個「語

    言俱樂部」(Language Club),進一步規劃出固定的時間表,以進行

    規律的口語練習活動。 

     

    相對的,英語教育者會發現對於 ESL  的學生的訓練,或是提供他們

    實踐英語對話的機會要比前者容易許多,  ESL  的學生可以僅僅出

    門,並且找到「母語者」(Native Speaker)  來交談,而交談的地點 

    可選定如博物館這種可交流人文資訊的場所。 

     

     

     

  • 34  

    EIL  的新潮流 

     

    道格拉斯‧布朗在本章談及「英語為國際」   (EIL/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的重要性。近一二十年來許許多多的英語教

    學工作者,正在建立並充實這個領域的知識。EIL 把英文學習的目 

    標設定於遍及全世界的溝通使用,強調實用性的英語的學習,並將

    所習得的語言,應用於國際會議、旅遊、學術交流、技術交換,與

    國際貿易等等的多重實用標的。 

     

    各地英語教學法的相異 

     

    英語教學的政策,於全世界各地皆有所不同,相異的教學方針取決

    於當地官方的政治氣候。一般而言,英語教育工作者皆是以漸進的

    方式,讓學習者能自然而然地講好流利的英語,譬如在美國及加 

    拿大便推出「減低式雙語課程」(Subtractive Bilingualism)  與「添加

    式雙語課程」(Additive Bilingualism )  來使當地的非英語為第一母者

    學好英文。「減低式雙語課程」(Subtractive  Bilingualism)  是用英語

    漸漸取代他國語,而「添加式雙語課程」(Additive Bilingualism )  是

    用仍然保 

  • 35  

    留他國語的方式來學習英文。 

     

    學院式內容教學 

     

    道格拉斯‧布朗建議,依照學習者不同專業領域的需求,「學院式」 

    (Institutional Context)  的教學方式應該被推動,此類的協會式教學

    方案包括如︰工作場合用語、各科學術專業用語,職業技術專門語

    言,應試策略、與職場專業英語化等等之課目。意指,根據英語學

    習者不同的需要,學校的管理階層應該規劃出順應的教學綱要,以

    有效地使學生獲得欲求得的英語知識。 

     

    提供一個以筆者在美求學的經驗,為學院式教學的實際案例,讓您

    做參考。在「加州州立大學多明哥斯希爾分校」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Dominguez  Hills),有一「美國語言與文化課程」 

    ( American Language and Culture Program: ALCP)  的推出,曾經於其

    ALCP  課內完成英語及美國化課程的各國留學生及新移民,即獲頒

    一只結業證書  (Certificate of Achievement)。此為期約三個月的課程 

    內容多數英語及美國文化,相當符合留學生及新到移民的急需。 

     

  • 36  

    各類中小學的英語教學方針 

     

    各國在小學與中學英語教育的方針各有所不同,其多變性可謂不勝

    枚舉。在美國的英語教學界為非英語為母語的孩童推出有「英語發

    展課程」(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在其他地區推出有 

    「半沉浸式教學」(Submersion), 「沉浸式教學」( Immersion), 「保

    護式教學」  (Sheltered),  「主流型教學」(Mainstreaming),  「過渡

    雙 語 式 」 (Transitional  Bilingual  Programs),  「 維 持 雙 語 式 」

    (Maintenance  Bilingual  Programs),  及「綜合增益式」(  Enrichment 

    Bilingual Programs)  等類型的課程。 

     

    各類成人的英語教學方針 

     

    在各類的成人教育院校,如大學及研究生等等的教育機構,英語教

    育多半以學術性或適職性的目標做為主要的考量。是以,「學術英

    語課程」(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EAP),「英語技專課程」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 ,「 英 語 綜 合 技 術 課 程 」 

    (Voc/Tech),等等類型的教育,皆宜納入機構課程的實施。 

     

  • 37  

    結論 

     

    在讀這章之後,相信您對於不同的年齡、在不同的國家所接受英語

    教育的多元性,已有一更深的理解。筆者在此提出幾個值得您深思

    的問題︰根據你的文化背景,您所接受的英語教育政策是那些類

    型?根據您的學習經驗,以上的諸多種類的教育型式,那一種對你

    比較有用?為甚麼?  您能詳細描述您自幼英語學習的過程,來檢驗

    您的論點嗎? 

     

    我們知道英語系統是如此強盛,所以它早已被視為一種國際語言。

    您能預估一下︰臺灣的教改將如何順應全球化的局勢,更新英語教

    育方面的政策嗎? 

     

    參考書目 

     

    Brown, H. D. (2001).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NY: Addison Wesley Longman. 

     

     

  • 38  

    VI  溝通策略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成年英語學習者擁入語言學校及語言顧問中

    心,為的是希望能為自己的英語溝通能力建立一些基礎。的確,很

    多的台灣人對現今全球化快速進步的競爭環境有著深刻的感觸,於

    是,不得不開始重視自身使用「國際語」:英語的溝通能力。 

     

    以筆者數年前曾經在某語言顧問中心擔任資訊顧問的體認,我認為

    在最近在台灣,個人英語溝通能力的價值,因為全球化現象的緣

    故,已經可以用「秤斤論兩」來比擬,我的意思是說:「諸多商界

    或學術界的台灣人,不惜花費萬金,要讓自己的英語流利並且走向

    全球化的世界舞台。」然而,這時有人不禁想問:「英文溝通能力,

    豈是短時間花錢上課就能完整成就的?」,「若是,小時後英文學習

    基礎不夠紮實,又沒有時間、精神、耐心地長時間學習,累積高級

    單字和文法結構,仍然可能有流暢地,用英文和老外溝通的一天

    嗎?」對於這個疑問,筆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怎麼樣能夠語言基礎普通又能用它當作溝通的工具呢?筆者所提

    供的秘密是:「恰當地運用對話策略(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 39  

    以下是著名英語教學學者,發爾取和卡思薄  (  Faerch  and  Kasper, 

    1983)  所認為可運用的「溝通策略」,在此提出來與成人美語會話

    的學習者一起分享。 

     

    避免策略  (Topic Avoidance) 

     

    其實一般人,在英語溝通時,表現的流暢與不流暢,與他們所面臨

    的話題,擅長與不擅長,是息息相關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於某

    一個範圍的知識相當地有興趣,而且,對此領域的背景知識相當地

    熟悉,那麼理所當然地,你一定比較能用流利的第二外語、英語來

    談論此話題;反之則不然。 

     

    發爾取和卡思薄  ( Faerch and Kasper, 1983)  建議第二語言學習者應

    該要巧妙地,避免掉自身並不擅長的聊天話題。假使是遇到並不是

    自己能持續保持熱情聊下去的話題,可以運用「保持緘默」(Keep 

    silent  )  的方式,暗示對方自己對此話題的興趣缺缺,或者是乾脆

    坦然向對方講: “I am not good in this topic.” “I can not talk about this 

    topic, because  I know nothing about…….”  承認自己對於此話題的生

    疏:,表示不願意再持續此話題。之後,可以再重頭建議一個全新

  • 40  

    的話題以建造岀雙贏、和諧、熱絡的英語為第二外語談話過程。 

     

    語言轉換策略  (Code Switching) 

     

    溝通策略界的學者建議,在英語溝通之中,不一定要從頭至尾,每

    一個字詞或者是每一個句子,全部通通必須為目標語「英語」。實

    際上,說話者的「母語」( Mother tongue)  和「非語言交際的表達

    方法」(Nonverbal Expressions)  是多位專家學者所提出來,建議第

    二語言學習者可以善加利用的語言資源。 

     

    先解釋說話者的「母語」( Mother tongue)。大家都知道,英文辭典

    之中有借用了不少的「外來語」(Borrowings),而「外來語」的借

    用,事實上是與字詞的文化起源與歷史背景密切關的。例如:

    kindergarten 這個英文字,最早是借用於德文。幼教的老師就知道,

    日耳曼學者福祿貝爾  (Fröbel, 1782‐1852)  首先創立了「幼稚園」的

    概念;此概念在十九世紀末,被美國人聖路義斯和蘇珊布樓(St. 

    Louis& Susan Blow, 1873)實驗教學、證明成功而後造成全球幼稚園

    的設立蔚為風潮;於是  “kindergarten”  這個日耳曼單字,自然而

    然、堂而皇之地成為了英文的一員。 

  • 41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在英文對話之中加入像Miso Lamein (味增拉麵)

    或者是 Chan Chu Nai Cha  (珍珠奶茶)之類,有文化特色的外來語,

    您的英文仍舊是可以被斷定是很道地、很自然的。此外,如喜怒哀

    樂、同意或不同意臉部表情與手勢動作,也能彌補語言基礎的不

    足,達成與對話者的共通理解。也就是說,手足舞蹈、感情極富生

    動變化的第二外語溝通,有助益於雙方語意的有效交流。 

     

    語際(中介)語策略  (Interlanguage Application) 

     

    不可諱言地,不管花了多少錢、心血與時間,非英語系國家出生的

    非英語為母語者  (Non‐native speaker),很難能夠將英語,發展到像

    英語為第一母語者的英文那樣的洋腔洋調  (Native like)。年長的英

    文學習者可能更加能體會此論調。 

     

    然而進年來,英語教學界有一派稱為英文國際語  (EIL,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的學者認為:  「英語標準不標準不那麼重

    要,基本上英語是用來與國際人士在個種場合溝通的工具。」既然

    學習英語的目的最主要是能用來實際地溝通,於是,有些難免出現

  • 42  

    的「母語干擾性錯誤」( interlingual error)  是可以容許而不會被對

    方認為是嚴重的事情。 

     

    發爾取和卡思薄  ( Faerch and Kasper, 1983)  在其著作:「語際語溝通

    策略」(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一書中指出:「用

    學習者現有的母語基礎來重組句子  (Paraphrase)  和創造新字(Coin 

    new words),不失為運用已知創造未知的第二外語溝通方式。 

     

    「語際語溝通策略」書中所提到的範例是用簡化字:「綠色的食物」

    ( green things)  來代替正確字:「蔬菜」  (vegetable) ;「動物」  (animal) 

    來代替「兔子」(rabbit). 

     

    重建策略  (Reconstructuring) 

     

    第二語言的英語學習者,因為發音不標準及詞彙文法能力有限的緣

    因,往往無法順心隨意地使用意圖表達的目標字。相對地,當老外

    或者是英文很好的人講了一些高階的英文生字,同樣地、很難為低

    階學習者所領會。為解除這種語詞字彙的欠缺所引發的溝通困難,

    「重建策略」可能可以幫上一個忙。舉例說,如果您在談話的當時,

  • 43  

    臨時警覺到您的談話將須要用到一個,您不並很熟悉的辭彙,此時

    「重建策略」便建議您:「及時見風轉舵,想辦法用彈性的重建意

    義語詞,來代替欲表示卻存在困難的語句。」 

     

    例如,您想說:「我肚子餓的不得了。」( My tummy is empty.)  你想

    到了肚子是 tummy,而且以從嘴巴說出來了  “My tummy is…..”,但

    是接下來卻怎麼也想不到  empty  這個字,此時發爾取和卡思薄

    ( Faerch and Kasper, 1983)  建議您最好能及時用「重建策略」,即時

    地,再用其他的詞句如  “…I must eat something”  來完整地表達出原

    來要說,卻無法說完的話。 

     

    合作策略  (Cooperateive Strategies) 

     

    這個合作策略是立足於:「確保談話者雙方,能順暢及有效的互動

    溝通。」換言之,達成雙方意思的相通是這個「合作策略」的目標。

    具體地說,當有一方對話者講出來的一個字或是一個觀念,沒有被

    另外一方對話者聽懂之時,沒聽懂的對話者必須趕快坦承自己正處

    於模糊的狀態,告訴對方: “I did not catch you.”,使欲表達的對話者

    再為他清楚地說一次;也就是說要求欲表達的對話者另外再設計出

  • 44  

    其他較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嘗試讓聽話者終究能釐清講話者的意

    思。 

     

    發爾取和卡思薄  (  Faerch  and  Kasper,  1983)  形容這種合作策略為

    「懇求援手」( Appealing for assistance),顧名思義,談話者雙方必

    須於溝通對話的態度上展現相當的誠意以營造和諧、有默契及互惠

    氣氛的英語為第二外語對談。 

     

    結論 

     

    我們知道:「學習英語的一大實用目的,是拿它來當作與國際人士

    互動溝通的工具。」而隨著全球化,快速進步新時代的來臨,台灣

    國人的英語層次必須要趕緊同步地提昇,以因應岀席日益增加之大

    量國際會議的需求。 

     

    筆者最後建議:「不論我們辭藻文法結構基礎再差,發音再怎麼不

    夠標準,也千萬不要放棄使用英語來溝通;雖然短期之內,我們的

    英語溝通能力是不可能發展到完美或是高格調的境界,但種種溝通

    策略的善加運用,至少能為我們創造出另類的彈性第二外語溝通。」 

  • 45  

     

    除了英文「語言學基礎」( Lingusitic foundation)  外,英語學習者應

    該運用其他有利的條件及優點如﹕「母語」、「手勢肢體」、「面容表

    情」、「機靈的情緒運用」與「積極的合作特性」等等,以成就英語

    流暢溝通的高度可能性。 

     

    參考書目 

     

    Faerch, C., & Kasper. G.. (1983).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gman. 

    Faerch, C., & Kasper, G. (1983). Plans and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C. Faerch, G. Kasper (Ed.). 

    In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 pp. 20‐60). New York: 

    Longman. 

    Faerch, C., & Kasper. G. (1983). On identify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production. In C. Faerch, G., Tanner, D., 

    &Tanner.L.(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the 3rd edition. Prentice‐Hall 

    Kasper (Ed.)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 pp. 210‐238). 

  • 46  

    New York: Longman. Faerch, C., & Kasper. G. (1984). Two ways of 

    defin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Language Learning, 34, 45‐63. 

    · 

     

     

     

     

     

     

     

     

     

     

     

     

     

     

     

     

  • 47  

    VII  發音 

     

    大部分的非母語者講英文時,難免都會帶著強烈的鄉音。很多語音

    學的文獻報告曾經提出,以中文為第一語言的英語學習者,比較容

    易犯下列幾類發音上的錯誤。例如:  /p,t,k /這三個「無聲子音」,

    經常在字尾及句末,被習慣性地省略調。/b,d,g/這三個「有聲

    子音」,相同地,在字尾及句末,往往難以被清晰的聽到。另外  /m,

    n /  也常是一樣,在字尾及句末,只能被  “弱而短"  地聽到。 

     

    我們知道:臺灣人大多數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因此臺灣人和在

    大陸的中國人,應該有著相似的英語發音問題。話雖如此,從筆者

    旅行的經驗中,臺灣人們的英語發音問題,可能仍然與大陸講標準

    普通話的中國人,稍微會有一些差異。根據筆者今年春天,在聖荷

    西  (San Jose)  旅行的時候,有機會在一兩岸交流的場合,同時聽到

    及比較兩岸的「口語英語」,其間差異之處,筆者認為,絕非三言

    兩語可以說盡。 

     

    大體說來,臺灣本土的同鄉,與中國來的朋友,所講出來的英語,

    是與當地以英語為母語者的道地美國人,有著明顯的不同。大陸同

  • 48  

    胞的英文,對於我這個從未到過中國大陸、以臺語為母語的英語學

    習者而言,是很溜而且很新鮮的。我對他們漂亮的「捲舌音」,感

    到相當地欣賞。因為「捲舌音」的關係,比較起來,我覺得臺灣人

    的英文,可能比較接近「英國腔」;而大陸的中國朋友講的,似乎

    比較像是愛捲舌的「美式英文」。 

     

    大陸朋友自然的捲舌與高低的音調的確令人印象深刻。筆者不知不

    覺警醒:臺灣本土的英語學習者若是想在英語發音上勝過大陸的中

    國人,必然要誠實地專心致力於以下五個要點。 

     

    臺灣人通常犯什麼發音錯誤? 

     

    筆者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旅美前後歷時近十年,然而仍和台灣的

    莘莘學子一樣,很難逃得了以下的五個發音的困難︰  1.音節中的

    子音省略問題;  2.  子音連鎖問題;  3.  子音連結母音的連續問題; 

    4.  語法字尾清楚發聲的問題;  5.  字尾無聲子音的省略問題。 

     

    據筆者在日常生活的觀察與閱讀過的一些文獻的報告指出:以上五

    項問題對於台灣的同學來講,非常普遍。然而,只要我們能多加注

  • 49  

    意、用心地發音,仍然有一些方式能夠為我們解決這些煩難的發音

    問題。 

     

    音節中的子音省略問題: 

     

    當臺灣人發  “didn't",  “cotton",  “button",  “sudden", 

    或者  “couldn't"  的時候,常常清楚地、發出/d /和/t /不必要發

    的音。因為以上的字詞,包含有:與  /d /,/t /  相似發聲位置的

    syllabic consonant, /n/。是以,字詞中間的/d /和/t /是不必被清楚地

    發出來的。若是您有機會,接觸到英語的母語者時,可以稍為注意

    一下:他們是否因為「音節子音」  (syllabic consonant) : /n/  的關係,

    而跳過字中的子音了。 

     

    講英文時,我們應特別地正視這個「音節中的子音省略問題」︰  應

    該念/’dɪ  ,nt /  而不是/’dɪ,d ə n t /。 

     

     

     

     

  • 50  

    子音連鎖問題 

     

    回想看看,當我們要講  “last time",  “next day",  “good day" 

    或者  “bad day"  的時候,是不是會不由自主地,將兩個單詞分

    別地、清楚地念出來。事實上,  念這類包含「以  “stop consonant" 

    (如:/t/, /d/)作結尾,接著另一個以“stop consonant"作開頭」的字

    詞時,必須在兩個子音連續的地方,停住一下下。也就是說:我們

    講話時必須意識到:句子之中、是否有包含兩個以「如/p/,/b /,

    /t /,/k /,和/k/  這類的 stop consonant  」所連接而成的字詞。如

    果又有的話,我們就應該要在子音連接子音的地方,稍作停留,然

    後,再將接下來的音釋放出來。 

     

    子音連結母音的連續問題 

     

    我們常犯的另一個  “連結"  的錯誤,就是難以將:一個字尾的子

    音連接另一個以母音作起頭的字詞,連續地唸出來。例如︰  我們

    講  “Take it"  的時候,沒有把  /k/  和/ɪ/  黏住,卻分別地將 

    “Take"  和  “it"  唸出。我們應該要留心: 

     

  • 51  

    對於那些以子音在字末的字、連接以母音在字首的字所形成的詞

    句,必定要連續且自然地唸出來;無論我們覺得這種連音多麼地另

    人感到不習慣,還是記得要:流利順暢地、將第一個字字尾的子音

    與第二個字起首的母音,連起來唸。 

     

    語法字尾清楚發聲的問題 

     

    我們知道很多英文的過去式動詞的字尾,必須要加上  “ed",例

    如:  “finished";複數名詞字尾要加上  “es",例如: 

    “roses"。然而,在英語的對話當中,我們卻顯少有人、能規規矩

    矩地,將變化字尾的  /Id/  和/Iz/  唸得清楚又正確。 

     

    實際上,我們必定要把這種︰因為英文文法而變化的字詞尾音發的

    既漂亮、又自然。因為,我們若是能專心地將“ed"  及  “es"  這

    種英文文法特有的額外音節清楚漂亮地發音,我們「口語英文」

    (language production)  被理解的程度也會提高許多。 

     

    那麼要如何才能夠漂亮地發「字尾音」呢?有一些專家學者指出:

    「只要將單字尾音前一音稍為強調甚至拉長,然後再清楚地發出尾

  • 52  

    音的/It /, /Id/,或/Iz/的音即可」。 

     

    字尾無聲子音的省略問題 

     

    因為國語及臺灣話都沒有以「無聲子音」作為字尾的單字,是以,

    我們很容易習慣性地、把英文單字字尾的「無聲子音」省去不發。

    譬如  /p/,/t /,/k /  就常常被我們無意之間省略不發。像是︰  糖

    果/ lo'lɪ  ,pap /的字尾  /p/  可能就被刪減掉,而發成  / lo`lɪ  ,pa 

    /。分鐘  minute /  'm  ɪ  ,nɪt /  結尾的  /t/,被省略掉,而發成  /

    `mɪ  ,nɪ  / 。票 ticket / tɪ  ,kɪt /  字末的  /t/,被忽略,而發音成  /'

    tɪ,kɪ/。我們應該注意到:字詞最後的一個音標是否為「無聲子音」,

    並且明顯地且清晰地將他們發出來。 

     

    結論 

     

    以上這五大類型的發音法,是針對與筆者相同文化背景、以國語及

    臺灣話為母語的英語學習者所指出的。臺灣近年來,因為資訊的發

    達與知識來源的激增,臺灣人民也正期待他們的英文水準,能與媒

    體開放的快速腳步平行,漸漸地提高水準。基於與日俱增、英語溝

  • 53  

    通的須要,筆者建議:我們在欣賞北京人能夠漂亮地發出  /r /的音

    與誇張有力的音調之餘,應該要好好地實踐所習得的發音知識,並

    且努力地克服臺灣方言口音所造成英語發音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