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mafunnyblog.files.wordpress.com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參考答案

第一周_練習1

1. CAFÉDIRECT 的公平貿易特色如下:

· 與28萬名小農建立直接貿易關係,用合理價錢採購茶業、咖啡及可可豆等。

· 將公司5成利潤資助農民發展。

· 邀農民加入董事局,令他們有權參與管理。

· 為茶業訂下最低收購價,以及獎勵農民種植有機農產品。

2. 好方面:1) 星巴克的宣傳無疑提高了消費者對咖啡的認識,更願意嘗試不同

品牌及口味的咖啡,開拓CAFÉDIRECT的商機。

2) 網絡全球化下,星巴克的網上會員制,以及於社交網及手機的營銷及推廣策略,拓闊消費者的買賣體驗,成為CAFÉDIRECT利用社交媒體作推廣的參考對象。

壞方面:1) 星巴克作為國際巨企,於全球主攻商務和消閒的咖啡文化,以賺

錢至上,未提供公平咖啡,宣揚公平貿易的重要,令CAFÉDIRECT

銷售上面對教育大眾公平咖啡別具意義的挑戰。

2) 近年星巴克的業務漸趨多元,轉戰賣茶及開拓精品等副線開

源,成為只賣咖啡、並把逾半利潤資助農民組織培訓及發展工作 的CAFÉDIRECT頑強對手,對其營運構成一定壓力。

第一周_練習2

影響

工作

生活

正面

· 個人可以隨時隨地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 公司可讓員工在家工作,減省租金,節省營運成本。

· 在不便高談闊論的場合,也可跟人即時交流、溝通。

· 便於以圖文應付突發事件,節省不少時間。

反面

· 同事工作只顧上網看手機信息,不但影響工作進度及服務,更添同事的工作量。

· 工作期間只顧低頭玩手機上網,影響人際溝通、個人形象,自不然不利「前途」及「錢途」。

· 打工仔被上司隨傳隨到,工作有加無減,影響作息及私生活。

· 過分緊張網上資訊及翻看網上信息,令人精神緊張及容易抑鬱。

第一周_練習3

1.

社區驗毒措施

好處

壞處

· 警方到娛樂場所查驗有吸毒癥狀的青少年

· 推行戒毒服務,如將吸毒青少年轉介至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

· 打擊青少年在娛樂場所交易毒品

· 找出吸毒的失學青少年

· 藉抽驗強制吸毒青少年接受戒毒

· 為吸毒者提供有關資訊,並適時給予輔導、戒毒治療和康復服務

· 令青少年改到更隱蔽的地方吸毒及交易毒品

· 預防吸毒的宣傳力度不足

2. 當局應以社區驗毒牽頭幫助青少年遠離毒品,旨在找出毒品源頭,加以打擊,減少毒品流入本港。事實上,吸毒者清楚其問題,強迫手段不易令他們成功戒毒,也認為堵截毒品源頭更重要。長遠應推出持續有效的禁毒教育及宣傳,才能強化公眾對毒品的警覺性。而有見63%的人擔心計劃有可能導致警權過大。所以執法上,當局應循序漸進︰先由警方轉介戒毒服務,然後是強制感化,並接受戒毒治療;最後才到懲治,給予吸毒人士改過自新的機會。

第一周_練習4

1. 摸蜆潮對生態造成以下損害:

· 市民隨手棄置膠袋及膠樽等垃圾,海中的蟹或魚易被纏死。

· 市民把細蜆掘走,牠們沒足夠周期繁殖,恐會滅族。

· 市民亂掘海洋生物,令部分物種多樣性減少,干擾生物鏈。

· 市民大規模挖掘,破壞海草床生長,有損生物棲息環境。

· 市民未有捕捉生物的相關知識,亂掘海螺、小魚、小蟹及蜆殼,甚至無意踩死牠們。

2. 市民要平衡個人享樂與生態保育的需要。

個人享樂需要

生態保育需要

· 宴饗中作為食材

· 到海灘捉魚摸蜆享樂

· 作生態考察,滿足好奇心

· 生物棲息環境免受光源、噪音打擾及水源污染

· 免被大眾濫捕濫殺

· 保留生物多樣性

· 罷吃瀕危物種︰市民為享用珍貴食材,如魚翅飽魚等,往往未有考慮對海洋物種和食物鏈造成的影響。故在享用之前,應先顧全生物的多樣性,罷吃瀕危物種。

· 考察大自然時避免過分打擾︰生態環境受損後難以修復,市民在郊遊玩樂時,必須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不要亂拋垃圾或大聲喧嘩,尊重大自然。

· 透過法例限購限捕生物︰不少生物雖可食用,若市民的需求過大,如大量食用蘇眉、珊瑚魚等,只會令牠們滅絕,故可立法限制捕撈和貿易瀕危物種。

第一周_練習5

請填寫對以下各持份者造成的影響:

港府:雖然這會令在黃金周訪港的內地入境團及購物團大幅減少四成多,但純玩團的比例則上升了45%,投訴數字只有2宗。所以新例初見成效,有效遏止強迫購物等不良經營手法,且對開發特色及另類旅遊有新起色。

導遊:自《旅遊法》生效,港澳團團費大增至逾5,000元,嚇走6、7成旅客。旅客原本人均購物消費4,000至5,000元,若團費大增,購物的意欲必然大減。以不少公司七成業務為港澳團計,由以前每天8團急降至幾天才有1團,每團人數更由30人減至10多人,絶對影響我們的生計。因為新法例使以往固定團費以外的其他回佣減少,勢將影響業界生計。

 

內地遊甲:對於禁止零團費,不太在乎,因為新例能有效整治旅遊業,提高旅遊服務質素。

內地遊乙:新例規管內地旅客的行為須符合文明的做法令人反感,文明是一種個人修養,若以法規硬性規管,怕會造成反效果。

第一周_練習6

1. 一個人患上抑鬱症時的病癥包括心情空虛、臉容焦緒、没有胃口、容易疲倦、思想負面、不能集中精神、對生活一切提不起勁、對性生活也没興趣。而且,缺乏自信、多疑和愛獨自一人。

2. 抑鬱症從多方面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素質,點列如下:

· 心情空虛、容易疲倦、思想負面、對生活一提起不起勁、多疑,影響社交。

· 没有胃口,好容易令人缺乏營養之餘,連情緒都受影響,即損害身心健康。

· 對性生活也没興趣,影響兩性關係。

· 缺乏自信、多疑、不能集中精神,對工作的效率和素質大打折口,令個人更

自悲,對生活更不滿。

3. 全片最終想帶出的信息是世上有不少人患抑鬱症,如果你患上抑鬱症,請不要害怕,找人求助面對它,認識它,結合藥物、運動、情緒支援等等,絶對有助你平靜心境,走出抑鬱的陰霾。

第二周_練習1

1.

很大程度同意:

· 人造肉產業化可提供更多肉食:畜牧業生產肉類的效率低,既浪費飼料又耗時,而人造肉產業化後,生產肉類所需時間比畜牧業生產肉類所需的更短。

· 善用畜牧業農地種植:人造肉產業化佔用的土地較畜牧業少,使更多土地能改為更具效益的耕種用途,可生產更多農作物,增加糧食供應,分配給糧食不足的國家,減輕糧食危機出現的壓力。

很小程度同意:

· 增加對肉食的需求:雖然人造肉產業能補足畜牧業肉類供應效率低的問題,但由於人類的生活水平提升,對肉類的需求隨之上升之餘,只為市場提供多一個選擇,對解決全球糧食危機並沒有很大幫助。

· 造價過於昂價:糧食問題與貧窮和資源分配不均有關。人造肉的造價需要約33萬美元,窮人根本沒能力負擔,而全球糧食危機的受害者多是貧窮國家的人。所以,昂貴的人造肉只是為富人提供多一個選擇,並不能解決糧食危機。

第二周_練習2

1.

· 直資學校的學費比津貼學校貴,基層家庭未必能夠應付其子女入讀,爭取更好教學資源及質素,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在社會向上流。

· 直資學校變相把學生分階級,令基層學生無法接受優質教育,激發他們多元

發展,以及提升學科學習以外的能力如EQ、AQ等,有助在社會向上流的機會。

· 優質教育不一定由直資學校提供,許多有質素的傳統名校都是津校。而從資料可見,有直資學校的教育競爭力排名很低,證明直資學校與優質教育之間並沒有必然關係。所以,直資學校不會扼殺基層學生接受優質教育,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影響他們在社會向上流的機會。

第二周_練習3

1. 圖一可見,網民將日本申奧海報中的櫻花改為輻射的標誌,標示核事故已成印記在日本人心中,附以'Most Japanese people don't need Tokyo 2020'直接表態,且以一句'Spend Money for the Victims'提出訴求,諷刺政府未正視問題,對受災者支援不足。

圖二的漫畫,在核電廠前有兩名瘦骨嶙峋的相撲手對壘,一個有三隻手,另一個有三條腿,其中一個的眼球掉了出來,諷刺相撲手因核災而弄至「畸形」。而場外一名主持以日本國技的相撲運動開玩笑,將核洩與奧運會相提並論。再者台下兩位穿上全副防輻射裝的觀眾,暗諷洩漏污染相當嚴重,要做足防護準備。

 

圖三的漫畫,戴上全副防輻射裝束的檢測人員站在奧運會的泳池場地旁,手上拿著發出「嗶嗶」聲的輻射探測儀器,諷刺福島核電廠洩漏污水,連池水也有高濃度且超標的輻射含量。此外,當中提到連比賽也考慮破例讓泳手穿上特製泳衣,暗諷選手參賽易感染輻射,相當危險。

2. 處理核洩事故是日本的內政,但問題複雜,尚未見日本政府有能力解決,且早前爆出另一核污水儲存罐洩出高濃度含鍶污水,各國自不能就手旁觀,該干涉日本現行堵截污水的進度,盡快處理核洩事故。 

· 日本當局處理核洩乏術,各國宜干涉︰福島核設施受損後,污水洩漏問題仍未解決,各國應集科研專才,提供技術支援,對事故進行科學評估和預測。現時加拿大、 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及美國6個國家曾組成「北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環境質量評價」工作組介入,督促日本落實提高核安全的措施。

· 核污水危害海洋生態,各國宜干涉︰福島洩漏的輻射污水不但影響日本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還波及太平洋沿國和中國海域。由於此海域海岸不是日本獨有,而是國際社會的公共財產,為了海洋環境及海洋生物的命脈,加上對漁業漁穫的影響,國際社會需干涉日本政府的內政,要求她出面、出力、出錢制止繼續向太平洋排放污水,並通過國際協商,促請福島核電站海岸至嚴重污染區域採取如禁航、禁捕和禁入等封閉措施。

第二周_練習4

 

1. 當中港婚姻的趨勢持續上升,整體中港夫妻對兩地人的印象有改善,加上更熟悉兩地的生活習慣,令兩地更為融合。

 

· 嫁港人的太太表示,內地不少人亂扔垃圾,不理交通燈便過馬路,但見到香港秩序井然及潔淨的街道後,會將這種習慣帶回內地,拉近兩地的文化差異。

· 有港商表示婚後隨妻移居內地,不習慣國內做生意的酒桌文化,事事講關係、講交情,且要與當地政府打交道,初時經常碰釘,幸得熟悉當地文化的妻子指點,慢慢適應過來,掌握兩地職場文化之別。

· 中港夫妻在婚後很快熟習當地的語言,跟當地人溝通不成問題,自覺與配偶的家人、朋友相處融洽,不覺遭當地人岐視。

· 中港婚姻對下一代而言,由於父母來自中港兩地,成長受兩地語言及文化薰陶,或令他們不太執著「香港人」或「內地人」的身份界線,亦不會對兩地人存太大偏見,對促進兩地融合將發揮極大作用。

· 中港婚姻造就不少夫妻要穿梭兩地,令兩地更加融和。

第二周_練習5

1. 年青人抉擇受個人興趣;個人能力,包括學歷、獨立能力及做人處事的能力等;家長的期望、家庭背景和朋輩意見等因素影響。

2. 根據資料二,逾七成內地生只希望短期在港逗留,另有近三成人認為香港是一個理想的長期發展地,多會選擇回內地工作。誠然,內地生是抱著追夢的熱枕、尋求鍛鍊的機會才來港留學,但因香港社會現況呈現的落差,使他們紛紛回內地發展。以下將從本港現存的排外心態、就業前境、教育質素三方面說明。

港人的排外心態,著實令港漂在教育及就業方面不快且未感樂觀有關。早前,有網民在社交網站建立「反對本港大學濫收內地生」專頁,向公眾籌款刊登廣告,指內地學生佔用本港大學資源,來港是「搶書讀、爭工做」,要求各大學停止濫收內地生、收緊外地學生留港工作規定和增加本地生資助學位等。如此,令中港矛盾升温,關係更加惡劣,令不沙港漂也對港人反感,萌生回流發展的念頭。

香港的整體經濟發展尚穩健,但隨著內地逐漸開放,香港擁有的優勢已被內地趕上,故港漂寧願回流,現以轉口貿易及金融分述之。香港過往作為轉口港帶動經濟,可惜香港的貨櫃吞吐量已在2002年至2012年的10年間顯然放緩,按年增長率平均為2%,現時已遠低於廣州的57%、上海的28%及深圳的20%。至於金融方面,中國開放外匯管制,以及近年漸放寬貿易限制,加上內地設上海自由貿易區,令香港作為「自由港」的優勢減退。這令不少港漂對香港的競爭優勢今不如昔。所以,港漂短期留港體會港人的辦事效率、技能,法治精神,以及拓闊其國際視野,然後帶著所學的回內地發展。事關,擁有國際教育背景、能說英語及普通話的內地生成了搶手貨,前途一片光明。

至於教育質素,香港的專上學府雖表現不俗,但內地學院的教育質素已大為提升,特別是在內地一線城市的大學,其教育素質有所保證。有內地院校直言招收港生人數較2012年大增近兩倍,相比下,香港專上教育的優勢逐漸收窄,對於港漂要進修及培訓,本港漸漸欠吸引力。

第二周_練習6

1. 愛吃炸物、食物多醬汁、愛大大份的食物

2. 美國人吃快餐的原因是因為比吃健康食物便宜,而吃快餐令人很快肚餓,加上政府在食得健康的教育不足,以及快餐店幾近總有一間在附近,引人光顧。

3. 此題没有既定答案,同學可自由發揮。

第三周_練習1

1. 全球面對以下4個環保問題:

· 城市化垃圾急增︰城市製造的垃圾是鄉村的2至4倍,迅速令堆填區爆滿,資料中指中國已有三分之二城市被垃圾堆填區包圍。

· 垃圾有損海洋生態︰資料中提到全球約有1.5億噸垃圾漂流海面,有海洋生物吞入垃圾致死,嚴重破壞食物鏈。

· 危及人體健康︰垃圾釋出有害物質,在陸上會沿土壤流入水源,而在海上更會被海洋生物吞嚥,有進入人體的風險。

2. 全球污染問題不只是溫室效應和廢氣排放,科學證實垃圾增加速度的問題,已超越其他環境污損因素,正一步步危害地球。國際知名的《自然》科學期刊發表相關論文,顯示全球每天約製造350萬噸垃圾,若以這種速度繼續前進,2100年全球每天將會新增1,100萬噸垃圾,讓地球成為一個大垃圾場。

主要的垃圾製造國包括中國、韓國、巴西和墨西哥等,這些國家的部分垃圾場每天要處理超過1萬噸的垃圾,連海洋都出現巨大的垃圾漩渦,而人們還在以2倍多的數量繼續製造垃圾。

而主要的垃圾問題尤其發生在大都會,因為城市生活人口製造的垃圾,通常是鄉村人口的2到4倍,但全球各地的城市化趨勢不減反增,對垃圾減量造成重大影響。

第三周_練習2

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文: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文又譯無形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韓泡菜

日和食

申遺好處

· 強化韓國泡菜的特色,力爭大中華市場的地位。

· 有助推薦醃漬,即製作泡菜的文化。

· 促進以創新方式利用自然材料和世界各種各樣的共同體進行對話。

· 力圖塑造「辛奇」高檔的國際形象。

· 將和食的知識和文化推廣至海外,為美食文化交流。

· 和食申遺成功象徵有一定人文特色,會因而備受追棒,成為商機,與快餐抗衡。

· 和食成功申遺能凝聚國民的自豪感。

· 希望通過成功申遺,改善因福島核災受損的國際形象。

第三周_練習3

政府方面:

· 加強與內地衞生當局聯繫,密切留意最新發展,並及時對外公布消息。

· 透過廣告教育和提醒大眾關注和防範H7N9禽流感。

· 與醫療界保持溝通,在必要時提供額外的資源予業界。

 

醫療界:

· 盡早確立測試方法:使用抗原測試或PCR基因測試對檢測禽流感可能有不一樣的結果,宜盡早協商,或對病人即時進行兩種檢測。

· 提升醫療機構的監控水平:醫院或診所要對病人做足檢測和分流,避免病人互相感染,醫護人員亦要做足預防措施。

 

個人方面:

· 購買和接觸活雞時,應盡量避免接觸雞隻和雞糞;接觸雞隻及雞蛋後,應用梘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 要徹底煮熟蛋類和家禽。

· 外遊時應避免接觸禽鳥或其糞便,以及避免到家禽市場及農場。

第三周_練習4

「人生不是馬拉松」令不少人熱血沸騰,是因為不少人愛以人生比喻馬拉松,認為做人需要有能耐、拼勁克服體能、精神,及眼前的障礙之餘,我們的人生就是在跟時間、自己及競爭對手競賽,而所謂目標、成功及終點,都是跑完場。然而,此片跳出這個框框,說出人生不是馬拉松,不只著眼鍛練和發揮你的體能和意志,而是你必須依你的慾望去跑,跑一條屬於你的馬拉松,而終極就是你的夢想。只有這樣的人生,又或抱有如此人生觀,世界才會因著我們而變得多元、精采。

第三周_練習5

· 本練習没有既定答案,同學可自由發揮。

對學聯秘書長陳樹暉所說,我會反對,原因非反感學聯成員或該校學生會成員與新生討論政改及「佔中」問題,但此乃非迎生營的目的。

理大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所說,我贊同,原因是一來迎新營的本意是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認識師兄師姐。其次是大學生雖則有獨立思考,為個人的行為負責,但毋庸置疑,受羊群心理影響的年青人亦多。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所說,我反對,原因是學生團體借迎新營討論「佔中」和推動「佔中」是兩碼子的事,不能混為一談。

漫畫家指中大校長沈祖堯認為大學生有足夠成熟程度決定佔中,但這或許只是一廂情願,因為就我們所見,有大學生完全没有獨立能力,平日十分依賴父母,那何來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佔中與否。(同學同意與否可自行發揮。)

第三周_練習6

1. 以下是旺角行人專區縮減開放時間對住客、商戶和市民之影響:

商戶

住客

市民

· 街頭少了易拉架阻人流,生意增多。

· 少受噪音滋援,營商環境更舒適。

· 少了遊客走訪,生意該少了。

· 失去以易拉架做生意及宣傳的空間。

· 因街頭表演和做生意的人少了,噪音減少。

· 噪音減少,對生活的滋擾減少,身體更健康。

· 開放行車後,方便緊急情況下的救援工作,生活更有保障。

· 失去在街頭表演及欣賞表演的機會。

· 失去在街頭做小生意維生的機會。

· 少了一個消閒好去處。

· 少了一條舒適步道。

· 人多車多的時候更多,空氣更混濁。

2. 問題2:噪音問題治標:縮減開放時間,商業活動會改於行人路上進行,未能解決噪音問題。治本:縮減開放時間,行人專用區一至五根本不會有表演者高歌、攤販叫賣,大大減少噪音至居民可接受的程度。

 

問題3:治安問題治標:縮減開放時間,周六日的行人專用區必更暢往,攤販、表演者、易拉架及遊行示威招來更多人,情況必更混亂,治安問題將更多和複雜。治本:縮減開放時間,攤販少了,預料商戶及攤販之間的衝突會減少,有助打擊黑幫收「陀地」及在那裏搞事。再者,有利運輸、食環及警方等多個部門於周六日打擊罪案。

第四周_練習1

1. 「太空艙」回應青年人竹的住屋需要如下:

 

· 低廉租金:針對青年需要低廉租金,「太空艙」月租2,500元,即使是收入不高的青年亦有足夠能力支付,。

· 私人空間:針對青年需要私人空間,「太空艙」配備門鎖,空間閉密,艙內又設有插蘇及LED燈,讓青年能夠於私隱度高的空間內從事日常活動,例如使用電腦、閱讀等。

· 設備齊全:考慮青年日常需要,「太空艙」租客可以共用單位內的廚房、廁所、電視、空調及WiFi等設備,足以應付青年居家生活所需。

· 交通方便:考慮青年在市區活動及上班的需要,「太空艙」一般由市區舊樓改建而成,交通方便,可降低青年日常的交通時間及開支。

2.

同意

 

· 寸金尺土下,降低住屋素質的產物:當下35呎劏房月租$2,800,相當昂貴,然而仍有不少人視獨立居住為提升生活素質的重要一步,所以有房東便提供廉價「太空艙」吸引青年租客,以便他們節省成本時,又能應付生活基本需要。況且,未能置業但又要搬開住的朋友,難免需要「太空艙」暫住以儲首期。

· 商家謀暴利,扭曲生活素質的產物:不論地產發展商或業主,針對市場需要,都想賺到盡,以貴價的細單位作招徠,令有住屋需要的人迫於無奈要住太空艙。

 

不同意

 

· 市場經濟兼具生活素質的產物:時下租金上升,歸究市場機制自行調節;然;而「太空艙」仍然相宜,加上其間隔獨立,私隱度高,正好回應現時青年的住屋需要。

第四周_練習2

1. 被停牌的醫生所犯的兩項失誤如下:

 

· 未有足夠判斷:作專家證人的精神科專科醫生張鴻堅指一般情況下,每個診症需花15分鐘,明顯黃醫生的診症時間太短,故未有足夠的問診下就處方危險藥物予病人,實屬不對。

· 未有回應病人需要:病人H、K及C在服用藥物後都有嚴重的副作用,當中H更有主動提出,但醫生沒有調整份量或改變處方。

2. 事件帶出關乎公共衞生的問題如下:

 

· 醫護人手不足:精神科及精神健康服務的醫護人員人手遠不能應付病人數目的增長,而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與本地人口的比率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所建議的比率,使他們往往須在十分困難的環境下執行大量工作,難提升醫療素質。

· 輪候時間長,診症時間短:本港精神科服資源不足,病人數目多及過於依賴住院服務,以致病人輪候時間很長,令醫療效果大打折扣。

· 病人對藥物並不了解:黃醫生被醫務委員會裁定在未有足夠判斷下,處方危險藥物。而從病人的供詞中看出,他們本來並不了解服用的是哪一種藥物,至治療出現極大的副作用才轉看其他醫生。

第四周_練習3

1. 習近平以漫畫發布圖表新聞的好處是較有趣、詼諧、鮮明、親民和富生活感,一改以往中國過去談政治都是刻板、嚴肅的,特別能讓更多年青人閱讀,亦配合在網上廣傳。

2. 習近平是次發布的內容塑造習近平勤勉工作平易近人。習近平穿著簡樸的灰色拉鏈夾克和藍色褲子,神情輕鬆,揮手向人打招呼,平易近人。而一句「習主席的時間 都去哪兒了?」,大多離不開工作,這從其行程可見一斑。而在最後一幅圖中,卡通形象的習近平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道:「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成功塑造其務實、勤奮形象。

第四周_練習4

1. 我對以上年青人留下的印象是自我、不會亦不懂敬業樂業、十分重視認同感、不肯蝕抵、計較、無耐力、有理想但不實際。

2. 以上年青人要提升的軟實力包括:

· 要學懂自我調節,找出做一份工的理由及了解工作本身的需要,否則是你想做工,別人也不會請你。

· 提高EQ,不要以為世上所有問題一開聲就有可能解決,特別是公司的營運決定和人事變動。

· 提升能耐,事關工作和公司本身,每天都遇到困難和挑戰,必須認清自己的能力及興趣後,盡量配合,並找緊機會好好發揮自己。

第四周_練習5

影響:舊衣物被人嫌棄,多逃不出被送往堆填區埋葬的命運,增加堆填區的壓力之餘,製造污染。

改善建議:把回收布碎和舊衣物升級再造成袋子,達到物盡其用的環保目標。

好處:很大程度減少被人掉棄的布碎被送到堆填區,故為堆填區減壓之餘,亦減廢,達致廢料轉化可持續發展。此外,這會有助激發大眾思考一些廢棄的社會資源,也可運用創意循環再造,實踐環保之餘,其實也可以有賺無蝕。「天衣無縫車衣隊」婦女更可用來升級再造,有助她們發揮所長,賺取薪金及滿足感,改善生活素質。

第四周_練習6

1. 「Made in China」全球化的原因是中國人工平、勞動和勞工保障比較低、法制亦不健全,以致廠場在當地投資,得以降低生產成本。

2. 「Made in China」全球化加劇貧富懸殊,是因為跨國企業賺到盡,一來抬高產品價格,二來不積極提升產業結構,以致不少擔當代工廠及加工廠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難有起色,廉價勞工繼續被剝削,令貧富懸殊變本加厲,無法扭轉。

3. 在經濟全球化下,連鎖效應對一地帶來本地品牌需與國際品牌作價格、品質、

品牌效應等方面的競爭,對本土產業造成打擊,市場變得單一化,也令一地的本土特色腿色。

第五周_練習1

資料一:不同保護級別的動物例子

保護級別

例子

絕滅(EX)

袋狼

野外絕滅(EW)

單峰駱駝

極危(CR)

華南虎

瀕危(EN)

藍鯨

易危(VU)

北極熊

1. 4個引致動物瀕臨絕種的原因:

1. 環境的破壞:如污染、伐木和城市化等經濟發展項目所導致。2. 疾病和狹窄的活動範圍。3. 外來品種的出現引起競爭,汰弱留強。4. 過量開採自然資源和捕殺,自然界失去補充和平衡的機會。

2. 經濟全球化對保育鯊魚的影響如下:

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

國際公約有指引作用:

各地政府可對魚翅貿易制訂生態認證標籤,清晰列明魚翅的來源地,須符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打擊受威脅和瀕危鯊魚的貿易。

鯊魚產品買賣可列入管制︰經濟全球化,買賣有所管制是慣例,各地可對鯊魚產品開徵重稅,以減少入口,甚至立例禁止出售、擁有和銷售魚翅,加拿大多倫多便有此法案。

涉及國際市場,難以打擊:據國際報告顯示,鯊魚的頭號捕撈國是印尼、印度、西班牙等地,但主要的鯊魚副產品加工地是中國,而主要的消費國家則是歐美等地。由此可見,鯊魚產業鏈成形,已有一個龐大的國際市場,故難以阻截捕殺及保育鯊魚。

第五周_練習2

1. 承傳中秋舞火龍的重要性

對村民而言

· 提升社區凝聚力

· 村民身份的象徵

對港人而言

· 承傳本土的傳統文化

· 吸引外地遊客來港旅遊

2.

很大程度同意

政府願意投入更多資源:

成功申請文化遺產,對政府而言,有「貼金」的作用,可視為一項政績。政府會更樂意投入更多資源予計劃申請和申請成功的文化項目。如此,傳統文化有更充足的資源傳承下去。

文化傳承更有推廣力:

成功申請文化遺產,是將一地傳統文化向全世界推廣,招徠遊客帶來收入,而跨國的文化討論都會令更多人明白和了解該傳統文化的意義,對推廣以至保留有正面作用。

很小程度同意

傳統意義易被商業化扭曲:

一旦成功申請文化遺產,或令傳統文化活動聲名大噪,引來不同團體加入拓展商機,如長洲太平清醮每年吸引大量遊客,是每年島上居民淘金的機會,居民的感情不一定因此增加,或變成商業活動。可是,太平清醮的原意愈來愈淡化,焦點往往落當在當日的飄色巡遊,人們爭相拍攝,與一般巡遊活動沒有分別。

文化認同更重要:

保留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普羅大眾的參與,故此要市民認同該傳統文化,並明白背後意義才是重點;申報制度並不會直接提升市民的認同感。例如在香港,大部分市民沒有親身參與過大坑舞火龍,對此了解不深,如要以公帑資助其營運,可能會令人反感。

第五周_練習3

1. 現時內地言論自由的發展趨勢:

傳統媒體仍然受嚴密監控:傳統媒體如報刊仍受中央文宣部以不同形式監控,對政府的批評不多,連一向以敢言見稱的南方集團旗下的《南方周末》2014年的新年獻言被批評,缺乏力度。

 

網上媒體言論空間被收窄:內地互聯網一向受監控,但言論空間比傳統媒體為大,只是早前推出打擊網絡謠言的法例,加上政府致力打壓網上的言論領袖,不少人視之為官方整頓互聯網收窄言論自由的第一步。

 

集會示威仍然被視為「擾亂秩序」:北京法律學者許志永多次策劃在公共場所聚集及拉橫額,和平示威,因而被控「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名成立,反映官方對人民的集會、示威自由仍未放寬。

第五周_練習4

1. 圖一和圖二的自拍行為受興論不一樣評價的原因如下:

拍攝場合不同:圖一是前南非總統曼德拉追悼會,圖二是2014年奧斯卡頒獎禮。前者的氣氛莊嚴,不是自拍的場合,自拍有欠對死者的尊重,而後者氣氛較輕鬆,自拍亦無傷大雅。

拍攝者身份不同:圖一的自拍者是各國元首,以代表國家的身份出席追悼會,理應懂得自重,卻在一旁自拍。圖二的自拍者是一眾藝人,自拍一環是當天頒獎禮的一部分。

2.

同意:

青少年的自拍照,尤其是親密照片涉及私隱,於互聯網上公開後,很難保證不會外洩,或會損害青少年的名譽。而近日發生的年輕廚師以鮑魚刷炒飯照片即屬一例。且照片的美醜見仁見智,若照片被轉載到其他網站被人評頭品足,或對青少年構成壓力,影響其自我形象。

不同意:

青少年分享自拍照,主要為了與朋友保持聯繫,分享生活細節,有助了解彼此,並不存在過度分享的問題。青少年通過和朋輩互動獲得認同感,有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提升人際溝通的技巧,有利社交。

第五周_練習5

1. 有助打撃兒童色情罪行的建議:

 

成立跨國可疑份子資料庫:各國可設專責部門,將收集得來的情報及曾犯兒童色情罪行的黑名單作交流,並加強合作和打擊罪行的力度。

 

提供經濟援助予貧困家庭:不少受害兒童都是來自貧困的國家和家庭,兒童色情業的回報對他們構成極大誘因來賺取生計,所以國際社會應加強對第三世界兒童的經濟援助,免他們淪為家庭的謀財工具。

 

教育兒童自我保護:不少犯案者利用兒童的無知犯案,故各國政府要及早加強他們的教育;學校可與志願機構合作,讓兒童懂得保護自己。

2. 互聯網罪行禁而不絕的原因如下:

罪行跨國界:互聯網具有隱蔽性、無國界等特徵,為跨國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相對於傳統犯罪,這類犯罪涉及範圍更廣、牽涉的人更多、手段更加隱蔽、偵破難度更大。

 

經濟誘因龐大:相關的罪行為不法份子帶來可觀的收入,如在2004年,菲律賓警方偵破的網站,對客戶每分鐘收1.59美元,龐大的利潤令不法份子繼續鋌而走險。

 

發展中國家人民貧窮之果:不少發展中國家的人參與網絡罪行,原因之一是他們難以謀生,只好冒險以違法方式賺取收入。

第五周_練習6

1.四個吸煙帶來的禍害:

加速皮膚老化

影響嬰兒健康與成長

引致多種致命癌症,如口腔癌與咽喉癌

影響生育能力

2.四個現時女性吸煙者不想戒煙的主要原因:

情緒困擾及壓力

普遍未意識吸煙對女性健康帶來的影響

對戒煙存有謬誤,如戒煙便會肥等等

煙癮嚴重

3. 近10年香港吸煙人口的趨勢及香港吸煙人口有所改變的原因如下:

與2002 年相比,香港整體及男士的吸煙人數均下降,但女性每日吸煙人士數目保持平穩,略為下降。香港整體吸煙人士佔整體人口百分比由2002年的14.4% 下降至2012年的10.7%,男性吸煙人士佔整體男士人口百分比由2002年的26.1% 下降至2012年的19.1%,女性吸煙人士佔整體女士人口百分比由2002年的3.6% 下降至2012年的3.1%。

香港吸煙人口下降的原因眾多,例如近年港人的健康意識提高、政府加強宣傳和推廣戒煙服務、在這10年內政府推出了室內外禁煙政策和多次提高煙稅等措施,都令不少人決定戒煙。

第六周_練習1

1. 海洋面對的威脅如下:

圖一中,海洋被大遍垃圾包圍,海洋垃圾嚴重影響海洋及海岸環境,直接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

圖二中,一班藝人宣傳不食魚翅,事實上每年全球魚翅貿易用上逾7,300萬條鯊魚,令牠們的數量急劇下降,使海洋生態失衡。

2. 都市化發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如下:

 

垃圾量增加

都市化生活產生大量廢物,不少廢物未經妥善處理就被棄置,部分更留入大海,危害海洋生物。

對海產的需求增加

都市化生活提升了市民的生活素質,轉而對生活有更高要求,在飲食上要吃得更好,海產是不少人所愛,誘使漁民濫捕,破壞海洋生態。

污染問題惡化

都市化生活講求效率,配合生活需要的電子產品推陳出新,對環境構成極大的壓力。這包括工廠排出的污水,難以分解的電子廢料,當中的重金屬毒素先污染泥土再經地下水流入大海。

能量需求增加

都市化生活需要更多能源,排出更多溫室氣體,令海水溫度上升與酸化,造成珊瑚白化、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繁衍將受影響。

3. 在個人層面,有助保護海洋的建議:

支持政府和非政府機構的保護海洋工作:如紀錄非法捕撈、以及廣傳海洋所受威脅的消息。

了解市場販賣的魚來自何方、以什麼方式捕獲:不要購買已被過度捕撈的魚類、包括藍鰭吞拿魚、大目吞拿魚和黃鰭吞拿魚。 

減少浪費能源:節省用電,已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間接緩減海水溫度上升與酸化對生態帶來的影響。

第六周_練習2

1. 近年港鐵屢生事故,服務質素每況愈下為人詬病,而耗資669億元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突然要延遲至最快於2017年才通車,令社會各界譁然。港鐵公司推卸責任,聲稱是「黑雨」和「地硬」影響工程進度,卻被傳媒揭發是港鐵沒做好防洪措施、前期堪測所致。

資料一的漫畫中,有港鐵標誌者象徵港鐵高層,雖然他面對左方黑手者(象徵監管機構)的指責,表面道歉,但態度囂張。而且監管機構雖然對港鐵徵收百萬元罰款,但實際卻是從市民口袋中拿錢,意味罰款最終由小市民埋單。這反映對港鐵的懲罰機制無效,未能提高港鐵的服務質素,亦沒有實則的阻嚇性。

資料二的漫畫中,左方是港鐵主席,右方是運房局局長張炳良,他們將寫有「高鐵」兩字的炸彈傳來傳去,意味二人不願意承擔高鐵延誤的責任。這反映港鐵的監管機制混亂,高層的權責不清。

第六周_練習3

1. 支持或不支持新成立的中醫院以自負盈虧營運的理據點列如下:

支持

 

財政更見獨立:中醫院自負盈虧的做法,能使院方有更大自由度營運,可以自行開拓市場,運作更見彈性。

 

發展更有彈性:如果中醫院由公帑營運,就必須面對更多監管,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可能令院方以「少做少錯」的心態運作,令中醫發展停滯不前。

 

不支持

 

避免成為賺錢工具:要中醫院自負盈虧,很容易使相關服務變成賺錢工具,運作以賺錢導向,或濫收、多收病人,又或減少為基層市民發務,發展亦未必與社會需要同步。

 

影響長遠培訓:由非牟利機構自負盈虧營運,其財政未必穩健。機構或只希望在較短時間「歸本」,忽視長遠發展,使中醫院未能成為培訓本地中醫畢業生的基地,有違設立中醫院的原意。

 

恐發展資源不足:中醫在本地雖有久遠的歷史,但中醫專業化發展尚在初期,需要政府更多支持和承擔,自負盈虧是變相削弱中醫發展的資源。

第六周_練習4

1. 網絡欺凌一般指發生在資訊科技通訊平台上的欺凌事件,涉及故意使受害人不快的行為。

網絡欺凌的最大特色,是除文字外,以不同形式如針對收件人的視聽資料來傳送明確或暗示的訊息。欺凌者與受害人不一定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他們可能只以討論區上的用戶名稱作識別。隱藏身份是令網上欺凌越趨普及的原因之一。

發生於受害人身上的不快事情,包括一些負面的心理反應,如抑鬱、憤怒、厭煩或羞辱。一些自殺個案也相信是源於這種欺凌。除了負面的心理反應,也可能會產生其他方面不良的後果。例如:受害人可能於社交圈子內名譽受損,因而妨礙其他社交活動。

2. 本題目没有既定答案,同學可自由發揮。

同學可表達個人意見,展現其同理心,代入梁同學的角色,思考若此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甚麼感覺,甚至可以提出與此事相關的個人經歷以作回應。

第六周_練習5

1. 內地人棄嬰的原因如下:

· 時下不少年輕人的性觀念開放,以致未婚產子,沒負上照顧孩子的責任便選擇棄嬰。

· 在內地的計劃生育下,重男輕女的觀念使不少市民將女嬰遺棄,以免因超生而遭罰款。

· 貧窮困擾著不少父母,他們難以支付照顧殘障嬰兒的醫療費,因而選擇棄嬰。

2.

漫畫家的看法:安全島為心形,島上一小屋子接著棄嬰,可見畫家視棄嬰島為安全島,能保障棄嬰免受「外部不良環境侵害」,對棄嬰島的看法正面。

認同其看法的原因:

棄嬰島只是基於人道考慮,提供最基本的庇護服務,令本來或遭亂扔路旁或偏辟地方的孩子,得到安全的歸宿。

不認同其看法的原因:

當局設棄嬰島提供醫療及照顧服務,保障嬰孩存活。這令市民考慮棄嬰在棄嬰島,不用擔心嬰兒會死和乏人照顧,良心免受責備,變相鼓勵棄嬰行為,或令棄嬰行為增加。

第六周_練習6

· 本網上練習没有既定答案,同學可自由發揮。

同學要細讀兩則社評的分析角度,在回應立場是否一致前宜先歸納文章的內容大要。同學亦應該自行研讀相關議題的其他文章,以充實個人知識,再進一步分析社評的立場是否可取。

第七周_練習1

1. 怪獸家長,是指那些以自我為中心,不講理的監護人,此等家長不單只對學校提出不合理要求,如資料三中,幼稚園家長對校方作出的投訴。怪獸家長亦會過度關注子女的成長,深怕他們遇上挫折。但過分的溺愛和錯的管教,只會令子女沒有獨立處事的能力,對其成長造成負面效果。

2. 學校可用以下方法教導孩子獨立處事:

讓學生親力親為:學校可規定學生午膳後清洗碗碟,打掃班房等,從而培訓學生的紀律、責任感及獨立處事的能力。

 

 舉辦歷奇活動:學校可舉辦更多歷奇活動如野外求生、夏令營等,讓孩子透過活動學習不同生活技能、與人溝通合作,有助他們獨立處事。

 

減少功課,多加探究課:學校可減少家課,讓孩子有充裕時間處理課業;同時,可加入更多探究課題,讓他們與同學合作,搜集及分析資料,培養獨立思考及處事能力。

第七周_練習2

不同持分者的看法:

 

立場

考慮因素

粒線體捐贈技術先驅者英國新堡大學教授騰布爾(Doug Turnbull)

支持

醫療遺傳疾病效果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法學教授羅伯特.喬治

反對

自然人倫關係

英國準母親Ari

支持

孩子健康

基因技術監督組織Human Genetics Alert

反對/有所保留

健康風險、

自然人倫關係

1.

支持或反對「三親試管嬰兒基因技術」合法化的理據如下:

支持

反對

造福基因缺憾家庭:

「三親試管嬰兒基因技術」讓孩子不會遺傳父母變異的粒線體基因,免受先天疾病如唐氏綜合症、地中海貧血之苦,造福想生育的這一類父母之餘,對孩子的個人成長與發展亦帶來莫大好處。

 

有助治療遺傳疾病:

若「三親試管嬰兒基因技術」合法化,能有效阻止嚴重的遺傳病遺傳給下一代之餘,且有助醫學界爭取時間研發新藥醫治遺傳病。

或催生人工生殖市場:

一旦「三親試管嬰兒基因技術」合法,將為進一步打造「超級孩子」奠定基礎。日後可為嬰兒添加某些疾病的免疫基因,甚至可能連智力也可提升。不少人擔心先例一開,生育嬰兒這一自然現象將會變成一門生意,世界或將出現「訂製嬰兒」那種倫理崩解的人工生殖市場。

 

相關技術風險未明:

現時科技對於基因互相組合的瞭解還未深入,「三親嬰兒」多了一些額外的粒線體基因,這些孩子將來在體能、生理功能、生命現象可能會異於常人。

第七周_練習3

1. 概念填充

環境保育

環境保育是對人類居住的環境加以經營和管理,對現今人類產生最大且持續的利益,同時保持其潛力以滿足後代的需要與期望。保育是積極的行為,包括對自然環境的保存、維護、永續性利用、復原及改良。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指發展時顧及環境、經濟及社會三個範疇,盡量減少對環境造成損害及加強對環境保護的發展。

環境污染

目前社會絕大部分的環境污染來自人為商業活動,如工廠廢氣的排放、消費品的浪費與丟棄、開墾土地所造成的噪音與破壞等。面對環境破壞,人們除反思當中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外,還需要對污染物的管理作適當規管,尤其對於一些跨國性、跨地區的污染問題,更須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污染蔓延。

2. 不同界別的功能和重要性:

功能

重要性

政府

· 制定法例規範市民的生活

· 宣傳及倡議環保政策

· 平衡各界的利益和意見

· 落實法規有助推動社會「強制」地保護環境

· 促進社會就環保議題達成共識

商界

· 參與及贊助環保活動

· 執行環保政策

· 為環保活動提供官方以外的資金和支援

· 推動社會關注環境

·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志願組織

· 宣傳及倡議環保政策

· 監察企業的運作是否環保

· 推動社會關注環境

· 對政府施加壓力,收窄環保準則,進一步保護環境

第七周_練習4

1. 習近平出訪歐洲的目的如下:

 

顯示國家實力: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的訪問十分高調,會見了各國的總統、國王和皇后,所到之處發表演講時均都提到中國國力大增,當中最明顯是習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發表演講說的「醒獅論。而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利用在海牙參加核安全峰會的機會舉行了會晤,亦是呈現中國乃世界一等強國的做法。

 

提醒外國勿介入中國事務:習近平強調在有關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堅決捍衛正當合法權益。

擴展貿易關係:習近平在比利時訪問時表示歐盟和中國應積極尋求簽訂雙邊貿易協定,而在中法經貿論壇上,兩國企業簽署了總值180億歐元的經貿合同,中方一舉購入70架法國航空客機。

 

打擊對手國際形象:習近平訪問德國期間,主動提及日軍侵華為中國人民帶來的苦難,想通過德國正視歷史的態度,反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的不知悔改,借是次出訪去打擊日本的國際形象。

2. 亞洲各國的潛在衝突如下:

 

釣魚島主權問題:中日均稱擁有釣魚島及附近海域的主權,兩國的海軍曾多次在有爭議的海域宣示主權,引來另一方不滿。

 

日本右翼問題:日本的右翼人士不時發表不符二戰事實的言論,招來中國和南韓的國民不滿,多次舉行示威抗議。而內地的反日示威及多次衝擊日資公司的情況,令日資公司的財產和員工安全受威脅,反過來變成日本民眾不滿中國的原因。

 

北韓軍事威脅:北韓不時進行實彈測試,以及有報道指北韓即將發展核武,對南韓帶來極大威脅。就此,南韓與美國早前聯合軍演,引來北韓不滿,加上北韓新領導人金正日年資輕,有需要建立軍威,兩韓隨時再有開戰爭的可能。

 

南海問題:中國視絕大部分南中國海為其領土,但越南、菲律賓、文萊和台灣等也聲稱他們對此擁有主權。2013年,中國當局派船艦控制了與菲律賓有主權爭端的礁島後,菲向國際法庭申請仲裁,請求國際法庭宣告中方對南海的主權主張及對8處礁島的控制為非法行為。

3. 中美之間的最大矛盾,是奧巴馬政府2010年提出的「重返亞太」戰略,中國一直懷疑美國借此遏制中國崛起。儘管華盛頓反覆強調此舉並不意在中國,但中國並不認同。中國在國力增強的今天,外交方面更為進取積極,同時引來不少鄰近的國家有所顧慮,因此支持美國「重返亞太」,令中美在亞太地區的搏奕變得更複雜。中國在內部亦處處防範美國勢力,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價值」大有保留,官方亦多次明言,傳媒機構不應該認同「西方價值」。

不過,兩國又不是完全處於對立的狀態。外交部和國家主席都多次重申,中美可以和平共處,實現雙贏的關係。中美在不少領域亦有意加強合作,例如中國向美國提出前方案,邀請美國合作融資建造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基建,當中最矚目的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因加水壩3期」工程。

第七周_練習5

1. 示威者分別不認同政府的東北發展計劃,要求撤回;亦不認同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認為當中有違「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則。另外,他們對現時的制度不滿:立法會全體議員和行政長官都不是由普選產生,政府在許多政策上都是一意孤行,漠視民意。他們希望本港的政制早日改革,令政府更重視民意。

2. 減少社會衝突的方法如下:

改變施政方針

多年來,政府繼續以經濟成效力推發展計劃,不時被人批評方案有欠公平,如東北發展計劃被指偏袒地產商和原居民,政府在政策上應更主動做到公平,平衡各方的利益。

改善諮詢制度

回歸後公民社會急速發展,各式各樣的民間團體誕生,但他們極少獲委任入政府的「諮詢委員會」。現時的諮詢架構成員以工商專業界人士為主,無法反映民情,以致政府的施政未能吸納民意,引來市民不滿,且催生出不同的社會運動,政府宜改善諮詢制度,認真聽取民意。

第七周_練習6

1. 近年港人捍衛身份認同遇到的挑戰:

與內地關係的改變:內地經濟近年急速發展,不少港商都視內地為重要市場,以致港府的經濟政策都是北望神洲,與90年代前香港不需依賴內地的情況有大改變,這令港人一直以來的優越感備受衝擊。

 

本土文化產業的失落:在CEPA推動合拍片,而內地票房增長潛力巨大的現況下,近年本地電影數目減少,以香港社會為藍本的劇本寥寥無幾,刻劃港人身份的文化作品亦大減,令港人對香港的特色和身份漸感模糊,少有意識捍衛和爭持。

 

原有生活模式被遊客改變:在2003年內地開放自由行及一簽多行後,內地遊客的數目不斷上升,不少小店因此要「讓位」予專攻遊客的店舖,如珠寶店、化妝品店和藥房等,對港人原有的生活帶來重大改變,依賴內地遊客來穩定經濟的說法令不少港人認為香港已失去以往的形象。

第八周_練習1

1. 曾蔭權政府計劃將北大嶼山作為運輸基礎建設和旅遊發展,其餘部分則加以保護,作自然保育及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康樂和旅遊用途。

而梁振英政府銳意大力發展大嶼山的原有土地作商業用途,將保育放在較次要位置。政府更研究在大嶼山與港島西環之間的交椅洲海域,興建逾千公頃的人工島,建設「東大嶼都會」

2. 不同持份者的立場和考慮因素如下:

立場

考慮因素

守護大嶼山聯盟

反對

生態保育

市民A

反對

生態保育、

生活質素

市民B

支持

經濟發展、

生活質素

3. 發展大嶼山成核心商業區的影響:

正面

負面

經濟層面

· 藉著港珠澳大橋於2016年落成開通大橋後,再加上大嶼山本身交通基建的改善,可使港珠澳物流運輸速度更快、更暢通。

· 除物流業外,另一四大支柱產業旅遊業亦因而受惠。大橋落成後,若能在大嶼山增加景點及酒店,有助旅遊業發展,創造就業,為香港帶來可觀收入。

· 大嶼山郊野公園及綠化地帶廣闊,風景秀麗,可吸引大量遊客。

· 大嶼山的發展以商業主導,又以酒店、購物商場為主,沒有為本土經濟帶來新方向,大財團和地產商預料是發展的大贏家,相反普羅大眾能分享到的經濟成果有限。

 

環境層面

· 大型發展必然對環境造成一定破壞。山川地貌的轉變往往不能逆轉,生物多樣性亦會大為下降。

· 在大興土木的過程中,大嶼山居民將要承受更多因建築工程帶來的空氣污染。他日工程完畢,人流車流增多,路邊空氣污染將會持續惡化。

· 進一步推動綠色旅遊,令大自然環境承受更大壓力,對環境構成持續的破壞和污染。

政治層面

· 大嶼山發展規模龐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可持續一段長時間,這對就業環境和社會穩定帶來正面影響,有助提升市民對政府的認受性。

· 正如其他基礎建設一樣 (如地鐵、機場等),大型發展計劃除帶來經濟效益外,也有助改善市民整體的生活素質,或有助提升港人的歸屬感。

· 若政府在發展中未能平衡各方利益,或會進退失據,不但不能帶來認受性,反而成為各方責難的對象,嚴重者更會令社會兩極化,情形或會如早年嘗試推行國民教育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一樣。

其他

· 香港現時房屋土地極度缺乏,47萬的長遠建屋目標遙遙無期。大嶼山可提供土地興建大量房屋。

· 大嶼山一直提供大量休憩地方予市民享受大自然、舒展身心及運動之用。發展後的大嶼山,或會如二十多年前的將軍澳一樣逐漸變天,寧靜的鄉郊環境不復再,市民消閒避靜少了一個好去處,其他的郊野公園也只會愈見擠擁。

第八周_練習2

1.

根據2014年4月8日巴西Datafolha公布的調查結果,愈接近世界盃,支持舉辦世界盃的巴西民眾愈來愈少。由2008年這一比例為79%跌至2014年4月的48%。

而在近年,巴西民眾多次上街遊行,呼籲政府關注那些比場館建設更重要的事務,例如公共交通、教育和醫療。

這些都與資料二的漫畫呼應,圖中瘦弱的小孩在哭,肌餓的他卻沒有食物,餐盤上只有足球一個,反映巴西民眾的基本需要得不到照顧,無法分享世界盃的喜悅和其帶來的經濟成果。

2.

認同是「利多於弊」

不認同是「利多於弊」

振興經濟:世界盃能吸引大量遊客,帶動酒店、航運、餐飲、零售、廣告等行業的發展。而主辦國需興建和維修多項基礎設施,如球場、酒店等,帶來更多就業機會。而這些基礎設施在日後也能繼續使用,令國人受惠。

提高國家的知名度:世界盃令巴西成為國際輿論的焦點,而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記者、政要等都會成為宣傳媒介,增加各地人們對巴西的認識。

平民難以分享成果:為了承擔龐大費用,巴西政府減少對國人的基本設施和公共服務開支;城市發展亦令樓價、租金上升,基層生活百上加斤。

引起民眾不滿:巴西民眾在世界盃進行期間連番遊行示威抗議;最大城市聖保羅有地鐵工人示威,警方在街頭施放催淚彈,造成交通嚴重癱瘓,社會矛盾嚴重。

承諾未有兌現:巴西政府曾於2009年宣佈興建一條連接里約熱內盧及聖保羅的高速鐵路,但該項目現時已延至2020年,其低管治能力盡現人前。

第八周_練習3

1. 與青少年生活習慣有關的健康問題:

飲食不均:本地學童不少都有偏食或飲食不均的習慣。他們愛吃零食,大魚大肉,對蔬果沒有興趣;部分人更因偏食而導致營養不均,最終可能影響發展,甚至患上嚴重疾病。

 

精神壓力大:香港學生自小學就要應付很多考試,又要兼顧不同的課外活動,如學樂器、學語文,加上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承受很大壓力。在香港每四人就有一人患情緒病,當中包括不少學生。在2001年至2007年間,到精神科求醫的14歲或以下的兒童數目上升超過五成。

 

運動量不足:不少學童喜歡看電視、玩電腦及遊戲機,缺乏運動,熱量消耗不足,導致肥胖。在香港,每5名小學生中,就有1名學童超重。

 

第八周_練習4

1. 經濟全球化令不同產品的生產程序由不同國家、地區分工。中國藉其廉價人力、土地及生產成本,吸引不少公司在內地設廠,令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賺得巨額的外匯和稅收,得以進一步推動基建,令經濟持續。多年來,中國在外資吸納了資金和技術,生產實力大增。

中國的經濟實力增加,加上在外資眼中是龐大的市場,令其國際影響力增加,尤其在中國超越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成為世界第二後,成功奠定其經濟強國的形象。不過,這亦令其他地區擔心中國強大的生產力會打擊中小企的生存空間,不利本土經濟的長遠增長,擔心中國產業壟斷市場,對中資企業以至中國亦有所顧忌。

第八周_練習5

1. 在傳統以男性為主的父權社會下,男性表現出勇敢、獨立、理性、果斷、堅毅的行為時,會因符合社會的期望和價值觀而獲讚賞;女性則被期望表現出溫柔、整潔、文靜、被動、同情、依賴的一面。久而久之便形成男性須具備陽剛的一面、女性須表現出陰柔的性別角色印象,影響人們在職業、社交、家庭等方面。

2. 就社會、父母接納同志的建議:

· 透過新聞資訊節目協助相關父母了解,《鏗鏘集》曾製作父母如何接受孩子是同志的特輯,請來過來人真情剖白,令人動容,無疑令相同遭遇的父母有所共鳴,深感安慰和支持。

· 不少有同志孩子的家長對同性戀缺乏認識,加上受社會負面標籤影響,所以難以接受孩子是同志。社福構構可就此提供相關資訊,社會亦應多討論,予以正視同性戀非病態,避免向同志及有同志孩子的家庭帶來壓力。

· 增設相關支援服務,如小童群益會的「同志家長支援服務」,至今接獲106名同志父母求助,疏導他們的情緒,與他們一起面對及了解孩子的想法。

第八周_練習6

1. 提名權成為討論焦點的原因:

基本法沒有詳細列明普選特首的提名方式:基本法提到「由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但何謂「廣泛代表性」和何謂「民主程序」,社會未有一致看法。

 

提名委員會須具代表性:人大提到提名委員會可參考以往的選舉委員會,但四大界別的組成和比例都備受質疑,例如兩大界別:工商及金融明顯側重於商界利益,加上以公司票和工會操作,過去的特首提名,建制派約有1,000票,民主派只有200票,與擁有近350萬選民的立法會選舉結果相比(泛民得票約五成半)出現巨大的落差,如此的提名委員會欠缺代表性。

 

提名程序關乎選舉是否「普及和平等」:不同的提名程序會帶來不同效果。如果在提名程序中設初選,極有可能篩走廣受市民支持的候選人,提名委員對選舉的影響力大於一般選民,不符合「普及和平等」的精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