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98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gunda

Post on 25-Jan-2016

2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你知道吗?. 阿拉伯 Arab ,地域: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伊斯兰 Islam :伊斯兰教,公元 7 世纪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 ; 穆斯林 Muslim :伊斯兰教的信徒;也称“穆民” 回回: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 ; 清真:具有伊斯兰教的风格、特色的事物. 历 史 背 景. 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直到公元 5 世纪还过着游牧部落的生活,骑着骆驼,赶着羊群,哪儿有水草,哪儿就是自己的家。 阿拉伯人勇敢、好义、慷慨、豪侠,部落内部团结牢固;然而部落之间却经常抢劫、掠夺。. 先知的诞生.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第 4 讲

阿拉伯:阿拉伯:科学文明的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传承与交融

Page 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你知道吗? 阿拉伯 Arab ,地域: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伊斯兰 Islam :伊斯兰教,公元 7 世纪初阿拉

伯人穆罕默德所创 ; 穆斯林 Muslim :伊斯兰教的信徒;也称“穆

民” 回回: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 ; 清真:具有伊斯兰教的风格、特色的事物 .

Page 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历 史 背 景历 史 背 景

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直到公元 5 世纪还过着游牧部落的生活,骑着骆驼,赶着羊群,哪儿有水草,哪儿就是自己的家。

阿拉伯人勇敢、好义、慷慨、豪侠,部落内部团结牢固;然而部落之间却经常抢劫、掠夺。

Page 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先知的诞生

穆罕默德(公元 570-632 )

Page 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公元 570 年,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的贫苦家庭,出生之前父亲已经去世, 6 岁时母亲因重病去世。成年后和一个富商的遗孀结婚。作为普通的商人,他有自己的商铺、妻子、儿女。然而这一切的公元 615 年的一个夜晚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邀请了自己部落的 40 位头面人物来自己家中做客,他要向他们宣告一件重大的事情。

在此之前,穆罕默德接连做了几个梦。梦见自己受到真主的召唤。五年前的一天夜里,穆罕默德正在山上的山洞里过夜,一个影子飘然而至,把他从梦中唤醒:

“ 穆罕默德!从现在起,你就是真主的使者,开始背诵吧!”

穆罕默德大惊失色,问道:要我背诵什么? “ 背诵—奉造物主之命救济穷人,服从安拉

……”。

Page 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古兰经》天使口授的条文成了《古兰经》最古老的章节。

Page 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 安拉!”(真主)

Page 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麦加与麦地那

穆罕默德开始秘密传教,但是他提出反对夸耀财富,反对重利盘剥时,遭到麦加富商们的强烈不满和迫害。

Page 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穆罕默德返回麦加 (AD630)

公元 622 年 7月 16日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前往麦地那。在这里穆罕默德才建立起自己的神权国家,这一年,被视为穆斯林的纪元元年。“伊斯兰教”广泛地收到阿拉伯人民的拥戴,纷纷聚集到麦地那,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630 年返回麦加, 632 年统一阿拉伯半岛。同年因病去世,留下了 9 个遗孀,四个女儿,当然最丰厚的遗产是伊斯兰教。

Page 1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穆罕默德进入麦加的第一件大事是捣毁寺庙中异教的偶像,但是保留了“天房”和“黑石”。(左图中的立方体、墙中的石块)

麦加成为穆斯林的圣地。

Page 1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 天房” (kaaba)与“圣石”

Page 1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麦加的朝圣麦加的朝圣麦加的朝圣

Page 1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辽阔的阿拉伯版图 穆斯林的扩张

637

641

670

711-712

709

Page 1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15001500 年前后的伊斯兰世界年前后的伊斯兰世界

Page 1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Page 1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 伟大的真主啊!若不是 前 面海洋的阻隔, 我将继续向 前 ,一 直 到达西方那些未知 的 国家 , 传布你圣名的统一 。挥剑直指那些不信 奉 你 , 而 信奉其他神的 国家。”

Page 1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文明冲突的焦点

200 年间突然崛起的新的文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阿拉伯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永载史册。但是,由于教义的冲突而引发的战争,却是令人刻骨铭心的!

Page 1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耶路撒冷:承载灵魂的圣城

100 多年前,当美国作家马克 · 土温来到今天称为以色列的地方,曾不无感慨的写道: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我以为,它应是首屈一指。那里寸草不生,色彩单调,地形不美……,这是一块没有希望的、令人沉闷伤心的土地。

Page 1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耶路撒冷—三教之都

“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了你,让我的手残,你若不是我的最大欢乐,让我的舌噤。”

— 《圣经 · 旧约》

Page 2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基督徒相信,耶路撒冷是基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地方。

Page 2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基督教的圣殿—圣墓教堂

Page 2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公元前 1006 年,大卫被推举为以色列的国王,建都耶路撒冷。但此后屡遭异族入侵,圣殿被焚毁。公元 70年,罗马王镇压犹太人起义,将重建的圣殿彻底焚毁,只留下西墙墙基的一段。后人收集残石,在墙基上垒出了一堵墙。罗马时期,每年 11 月 9日圣殿毁灭日这天,才准许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到圣殿西墙遗址祈祷。饱受苦难的犹太人面对圣殿的残垣断壁总忍不住唏嘘哀哭,“哭墙”因此得名。

“哭墙”

Page 2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萨赫莱清真寺 公元 638 年,伊斯兰军队席卷耶路撒冷地区,在圣殿山上建立了伊斯兰

清真寺,从此耶路撒冷也称为伊斯兰教的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圆顶由80千克 24K纯金覆盖)

Page 2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三 教 之 都

Page 2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如果你身置耶路撒冷,最能触动你的是此起彼伏的教堂钟声、清真寺阿訇的召唤声、哭墙前的祈祷声、基督教堂的赞美诗声。

耶和华说:“多少次我欲保护你的儿女如同母鸡把幼雏抱在翅膀下,只是你不肯!”

耶路撒冷啊,你何时才能真正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和平之城?

Page 2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传承:阿拉伯科学的开始

来自《古兰经》的启示:“难道你没有看见吗?真主从云中降下雨

水,然后借雨水而生产各种果实。山上有白的、红的、各色的条文,和漆黑的岩石。”

— 《古兰经》第 35 章“创造者”

Page 2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先知的鼓励

伊斯兰教鼓励人们向学求知: “哲理是穆民失去了的骆驼,必须寻找,

哪怕是到中国去。” “ 你们求学吧!哪怕是在中国,因为求

学对每一个穆斯林都是天命。”战败被俘的犹太教徒可以教授阿拉伯穆

斯林读书写字,以此作为赎身的代价。

Page 2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历史的机缘 公元 4 世纪左右,罗马帝国排斥异教,许多希腊学者携带大量的科学文化典籍逃到了波斯,后来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领土,这些文明成为阿拉伯人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公元 830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仿照亚历山大里亚也建立起了著名的“智慧馆”,下设天文台、图书馆、翻译处,在那里招罗了大批学者和专家,专事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古希腊的著作。

Page 2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百年翻译运动( 813-940 ) 阿拔斯王朝前期( 750-847 ),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交通畅通,国库充盈,社会稳定,为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社会保障,加之中国造纸术的的传入,极大地方便了书籍的著述、抄写与文化的传播,因而翻译事业更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百年翻译运动,对阿拉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Page 3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公元 830 年的巴格达

766 年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在巴格达建立新都,该城不久就成为文化灿烂、学术发达、盛极一时的世界著名城市。巴格达的智慧宫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波斯、希腊的古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

Page 3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969 年法蒂玛 (Fatimids-绿衣大食)王朝在埃及开罗建立新都,同时建立艾资哈尔大学,此后一千多年以来该大学成为世界伊斯兰文化的中心。

Page 3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715 年倭马亚王朝的哈里法(白衣大食)定都科尔多瓦( Cordoba ,今西班牙南部),东方阿拉伯人的智慧使这座小城获得了“世界的宝石”的美誉。

Page 3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阿拉伯文译本

Page 3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交融:阿拉伯科学的兴盛 埃及—巴比伦—希腊 中国—印度—中亚—波斯 阿拉伯人从上述地域广泛继承各种文化遗产,各种文

明的聚集、交会、融合,从而诞生出富有特色的阿拉伯科学。

根据古兰经教义,安拉是世界的唯一主宰,而世界是属于第二性的存在。这个正统观点在希腊哲学影响下,演变为“宇宙即神”的泛神论观点:宇宙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原子构成,而安拉则随时对宇宙进行重新创造。空间也由原子构成,时间由无数不可分的“此时”组成。原子由安拉所创造并不断进行再创造。如果安拉不经常进行再创造,宇宙就会像梦一样消逝。

Page 3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一、阿拉伯的数学印度—阿拉伯数码

Page 3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花拉子米与《代数学》 Abu Jafar Muhammad

ibn Musa al-Khwarizmi

(783-850) Abu:某人之父, ibn:某人之子 Khwarizmi :出生地 ,今属乌兹别克

花拉子模就学于中亚古城“默夫”(Meve),

813 年后到巴格达任职,成为“智慧宫”领头学者。

Page 3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代数学 Algebra 的字源 《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 阿拉伯原文: Al-jabr wa’-muqabala

al:冠词; jabr :恢复,还原 muqabala :对抗,平衡 例如: bx+2q=x2+bx-q bx+2q+q=x2+bx 叫做 al-jabr—algebra 3q=x2 叫做 muqabala

清初,西方数学传入中国, Algebra曾音译为“阿尔热巴达”, 1859 年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定名为“代数学”。

Page 3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未知数为什么叫做“根”? 花拉子米的代数著作用十分简单的问题说明解方程的一般原理。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在这本小小的著作里,我选的材料是数学中最容易和最有用途的,是人们在处理下列各项事务中经常需要的:在有关遗嘱和继承遗产的事物中,在分析财产、审理案件时,在买卖和人们的一切商业交易中,在丈量土地、修筑运河的场合中,在几何计算和其他各种学科中……。”

花拉子米把这些实际问题化为一次或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他把未知量称为“硬币”、“东西”或植物的“根”,现在把解方程求未知量叫做“求根”正是来源于此。

Page 3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花拉子米在《代数学》中系统地讨论了六种类型的一次或二次方程问题。这些方程由下列三种量构成:根,平方,数。根就是未知数 x ,平方就是 x2 ,数就是常数项。花拉子米的书中全用文字来叙述,如:

平方等于根 ax2 = bx 平方等于数 ax2 = c 根等于数 ax = c 平方和根等于数 ax2 + bx = c 平方和数等于根 ax2 + c = bx 根和数等于平方 bx + c = ax2

Page 4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如何解方程?例: x2+ 10 x = 39

(x+5)2- 25 =39

x = 3

Page 4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伊朗数学家、天文学家阿尔·卡西( Jemshid Al-Kashi,-1429 )在他的代表作《圆周论》中关于 π的精彩计算。

Page 4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3.14159 265 35897 932 !

AD2 = AB ( AB+AC)2

1

A

C

D

B

3222228 a

Page 4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二、阿拉伯的天文学

Page 4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伊斯兰教对天文学的特别要求 第一是伊斯兰的太阴历。通常 12 个朔望月不满

一个回归年,所以要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个外加的月来补充,使得每个年可以大致上与四季循环同步。但是穆罕默德的教义显然反对这样的置闰。所以穆斯林的“年”至今仍比回归年短11 天。其后果之一是,穆斯林的神圣月份斋月( Ramadan )可以出现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每一个月的起始之日是新月—不是天文学上的新月(即太阳、月亮和地球在同一视线上),而是月牙首次在黄昏的天空出现。这就需要靠实际观测。

Page 4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第二个宗教性的需求是迫使天文学家关心的祈祷时刻。

这样的时刻按照规定有五个:日落、黄昏、拂晓、正午、下午。对于不同的纬度,如何报告这些时刻,激起了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兴趣。早在公元 9 世纪,花拉子米就曾编制了对应于巴格达纬度的祈祷表,随后,第一部根据巴格达地区太阳地平高度确定白昼时刻和根据亮星地平高度确定夜间时刻的表也很快就出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解算球面三角形。

Page 4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第三个对天文学的特别要求是确定“奇布拉”( qibla ),即“朝圣方向”。根据伊斯兰教的法令,所有的清真寺朝向,必须向着麦加的宗教圣殿“克尔白”( Kaaba ,意为“天房”,在麦加大清真寺广场中央,殿内供有神圣黑石)。专业的阿拉伯天文学家们将心思花在如何运用已知的地理学和天文学数据从数学上确定“奇布拉”,促进了球面三角学的发展。

Page 4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的天文学家们

Page 4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的天文观测仪器

Page 4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希腊天文学的影响:本轮和均轮

Page 5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回复希腊:同心球

Page 5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Averroes1126-1198

伊斯兰世界最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学说注释者,他承认托勒密模型确实可以和观测到的天体运动相吻合,但是在他看来,只有同心球才能组成真实的宇宙。

Page 5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Averroes 是唯一跻身于希腊先哲行列中的“少数民族”科学家。

Page 5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Averroes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传说触摸他的双脚可以得到他的智慧,所以他的鞋永远都是闪亮的。

他认为物质是永恒存在的,真主不会创造世界,而只能使潜在形式变成现实的形式。

Page 5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Page 5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特色的星图

Page 5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月相的变化

Page 5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Al-Battani (858-929)

许多阿拉伯的天文学家尊敬托勒密,但是修订了他的参数。穆罕默德·巴塔尼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幼发拉底的阿尔拉卡( al-Raqqa)度过了绝大部分学术生涯。他的《积尺》包括对太阳相对于地球的周年视运动轨道的一个改进,经过穆斯林的西班牙,传到了基督教世界。哥白尼对此书颇多引用,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到此书作者的名字不下23次。

Page 5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Al-Biruni 的天文学手稿:日食的计算

Page 5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三、阿拉伯的医学

医学最早得到了穆斯林的重视,希腊、罗马和阿拉伯的医学著作也最早得到了翻译。如希波克拉底、盖伦等人的医学著作都被屡次翻译过,详加注释,并被孜孜不倦地学习。大约从公元九世纪开始,阿拉伯的医学家开始表现出独立的观察精神,甚至明智的批评以及向新途径发展的倾向。

Page 6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拉齐兹( Rhazes , 865-925 ) ,波斯人,他的著作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为全世界的医生所研习,并认其为无可疑义的权威而加以引述。身为一代名医,拉齐兹却死于贫困。

Page 6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Rhazes留下了医学、哲学、宗教、数学以及天文著作约200多部。在保存下来的著作中有三部是很重要的医学著作:

《全书》( Liber Continens ) 《献给阿尔曼苏的医书》

( Liber Medicinalis ad Almansorem )

《说疫》( Liber de Pestilenti

a )

Page 6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从医学史的观点看,拉齐兹最重要的著作是论述天花的一部,名为《说疫》( Liber de Pestilentia )。这部书被认为是创作性的,它根据一位医生个人的经验与观察写成,这位医生晓得如何详细地检查病人并从他的观察中做出最智慧的结论。拉齐兹辨别出两种传染病:真正的天花和麻疹。对这两种病的描述都是按照它们的病症,给出鉴别诊断的指征。论到病程的预后时,作者谆谆告诫应密切注意心脏的机能,以及脉搏、呼吸、和排泄物。

拉齐兹因为在炼金术上的研究还在化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Page 6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Rhazes 医学著作(希伯来文)

Page 6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维森纳:阿拉伯医学的黄金时代

( 980-1037 )

Page 6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 学者之王,医者之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 1980 年发行的纪念阿维森纳诞辰 1000年的纪念章。

Page 6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维森纳的一生 公元 980 年,阿维森纳(艾布·阿里·侯赛

因·伊本·西拿)出生在布哈拉城(今乌孜别克共和国)附近的小村庄。

16岁成为名医,吸引了川流不息的病人。 18岁,掌握了他那个时代的神学、阿拉伯文学、几何学、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和哲学的全部知识。

1001 年来到花拉子米(位于土库曼共和国境内)的首府古尔甘吉。后来被迫到里海东南部的古尔甘(土库曼斯坦)。在这里阿维森纳花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起始与回复》,并开始写的杰作《医典》。

Page 6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在拉伊城(今德黑兰城西南)治好了马吉德 ·多拉王的病。后来被任命为首相。开始写作关于哲学的百科学术性的巨著《灵魂治疗大全》。因部落战争,被投入监狱。在狱中的四个月中,写完了三本书《活着的人们,死亡之子》、《指导大全》、《心脏病治疗》

获救出狱后逃亡伊斯法罕,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 14 年, 1037 年 8月因病去世,享年 57 岁。

阿维森纳既是阿拉伯世界著名的医生,也是一位亚里斯多德主义的哲学家。他认为物质与真主都是永恒存在的。在真主的理性中,共相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作为个别事物的本质,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内;在人的头脑中,共相作为概念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后。

Page 6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Page 6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伊斯法罕—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Page 7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Hamadan城内的阿维森纳陵墓

(伊朗境内, 1954 年建)

Page 7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他在每时每刻、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工作,他不分昼夜,甚至深陷囹圄,或在旅途中,甚至在马背上都在撰写或口授他的著作。据统计,阿维森纳撰写的著作中,阿拉伯文的有 456 部,波斯文的有 23 部。

Page 7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维森纳的《医典》

约 1130 年被译成拉丁文, 15 世纪发行 16次, 16世纪发行 20多次,至 17 世纪,仍是欧洲大学医学院的主要教科书。

Page 7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1593 年在罗马出版的《医典》阿拉伯文版的封面。

Page 7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医典》共五卷。 第一卷论述一般原理。它给医学下了定义,并论述了医学的范围。

第二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如何通过实验和影响来确定药剂的调和。第二部分按字母顺序列出了 760中药物。

第三卷论述了病原学、症象、诊断法、预后以及疾病的系统疗法。

第四卷论述一般疾病。第一部分涉及发烧及其疗法;第二部分涉及疖和肿胀,麻风、小儿科、创伤及其一般疗法,伤害、溃疡以及腺肿胀;第三部分涉及毒药;第四部分涉及“美容术”。

第五卷是《处方学》。介绍了特殊的药方及解毒药、药丸、子宫托、栓剂、散剂、糖浆、煎药、糖膏、补药等的制作法,治疗不同疾病的处方;量度。

Page 7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在一幅中世纪的雕版画中,阿维森纳坐在宝座上,头戴桂冠。在他的两侧分别有希波克拉底和盖伦。如果说盖伦和希波克拉底是医学之父,那末这位不知名的艺术家似乎在说,阿维森纳则是他们的大师和英雄人物。

Page 7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维森纳使用的外科工具

Page 7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维森纳诊所中络绎不绝的病人,其中不乏王

公贵族。

Page 7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医典》中的解剖图

Page 7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三、医学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绘制的阿维森纳的画像。

上左: 1佚名(欧洲), 2玻璃彩画, 3牛津

下右: 1 伊朗,2 德国, 3塔吉克

Page 8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1520 年至 1522 年拉丁文版《医典》的插图,阿维森纳被描绘为一位帝王—医圣!

Page 8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对阿维森纳的才华作这样象征性的表现是完全有道理的,因为在中世纪, Avcennna和 medicine 实际上是同义词。他的巨著《医典》总汇了医学知识之大成,介绍了希腊、印度、伊朗和阿拉伯各国最卓越医生的成就。书中有些诸如脉象的叙述,也使人联想起中国的医学。作者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思想逻辑的严密,立论的言简意赅,对医学疑难的新探索,同时还提出新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思想的清新和独创性—所有这些,均使医典成为一部无与伦比的著作。

Page 8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医学中的东方影响(右图:切脉;左图:拔火罐)

Page 8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星星的秘密啊!天穹,无边的天穹,以造物主的名义,

请告诉我,你是按照自己的规则在转动,还是凭借着别人的力量永远运行不止? 在凡夫俗子的眼里,你是茫茫无际的仙界。人们迷惑不解,究竟是谁安排你的运行?难道说,在你之外还有另一个更大的玉宇仙境? 

Page 8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你莫非就是灵魂离别后飞升的归宿?或者是,灵魂同我们的躯体一起消亡?

你高高擎举的红日发出万道金光,如同那鲲鹏的巨翅放射出金羽的光辉。 而那的银河难道是苍天碧海翻起的浪涛?抑或是倚天长剑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Page 8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那弯弯的月亮莫非就挂在群星项链之上把黑沉沉的夜空照个通明透亮?抑或它是一个巨大的玉镯戴在某一仙人的手上? 

那闪烁的群星是什么?是镶在你衣服上的宝石?要不就是巨浪翻起的水花在夜空显露着变幻的图形,好比一幅巨帆,当黎明来到立刻卷起,妥为收藏。

Page 8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四、阿拉伯的化学

化学起源于炼金术。炼金术的源头似乎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随着希腊著作被不断翻译成阿拉伯语,阿拉伯的炼金术也随之形成了。在主要的阿拉伯炼金术著作中,吉伯( Geber,即贾比尔·伊本·哈亚, Jabir ibn Hayyan,约 720-813 )的全集和拉齐兹 (Rhazes)的著作最为重要。

Page 8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吉伯( Geber,即贾比尔 · 伊本 ·哈亚, Jabir ibn Hayyan, 约 720-813 ) 。据说, 大约有 3 000 多篇炼金术的文章出自吉伯之手,他对金属的属性和化学的操作方法都有详细的描述。

Page 8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吉伯在做化学实验

Page 89: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拉齐兹在论炼金术的书《秘密中秘密》( Secret of Secrets )中详尽的描述了某些物质的化学特性。他把矿物体分成六类:

1.   物体:各种金属。 2.  精素:硫磺、砷、水银和硵砂。 3.  石类:白铁矿、镁氧,等等。 4.  矾类。 5. 硼砂类:硼砂、荷性钠(钠碱)、草木灰。 6. 盐类:食盐、荷性钾(钾碱)、“蛋盐”

(可能是硝石)。

Page 90: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的炼金术士在进行实验

Page 91: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烧杯、坩埚、长颈瓶、净化瓶和接受器 在实践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化学过程,包括溶解、煅烧、溶化、蒸馏、发酵和升华。现代化学中的许多词汇留存者炼金术( alchemy)的痕迹,如化学 (chemistry) 一词本身、酒精( alcohol )、碱( alkali )和蒸馏器( alembic )等。

Page 92: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四、阿拉伯的工程技术 阿尔 ·哈曾( Abu ‘Ali al Hasan , 965-1

038 )。他出生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巴士拉( Bosra ),后来被提升为大臣的职位。哈曾曾经放言:他可以设计一种机器,用于治理尼罗河的洪水。这引起了埃及哈里法的重视,并任命哈曾专门负责治水工程。不幸的是,这位哈里法竟然要求哈曾造出这架机器,造不出来就要被杀头。因此,哈曾只得装疯。

Page 93: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贾扎里( Al-Jazari )设计的水泵

Page 94: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贾扎里设计的象钟

Page 95: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贾扎里设计的大型滑轮联动装置

Page 96: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的火箭

Page 97: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波斯:女神萨巴:天文学

埃及 巴比伦 中国 印度

希腊

Page 98: 第 4 讲 阿拉伯: 科学文明的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科学的历史意义 《古兰经》启示激发出的精神和伊斯兰继

承的各种文明的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伊斯兰科学。伊斯兰世界通过其精神力量将所继承的科学转化为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即不同于过去的科学,又是过去科学的继续。伊斯兰文明的国际性源出于伊斯兰教启示的世界性,并反应在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分布上。这一特性使伊斯兰能够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具有真正国际性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