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40
歐歐歐歐歐歐歐歐歐歐歐 歐歐歐歐歐歐歐歐歐 歐歐歐 :MA11F203 歐歐歐 歐歐歐歐 : 歐歐歐 歐歐

Upload: allene

Post on 07-Feb-2016

8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報告者 :MA11F203 陳怡伶 指導教授 : 張媛甯 教授. 前言 歐盟的 緣起 、 沿革發展 與 現況 歐盟之 重要會議決議 與 政策宣言 歐盟建構高等教育評鑑機制之 重要政策 或 行動方案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評鑑機制建構之類型 結語. 前言 (P3). 一、品質保證 二、認可 三、評量 四、審核 五、評鑑 六、標竿化. 一、品質保證 (P3). 根據 ISO 8402 的解釋,「品質保證」是指提供適切之信心,以使一項產品或服務滿足所設定之品質要求,所需建立之各項必要的規劃性及系統性的措施。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報告者 :MA11F203 陳怡伶指導教授 : 張媛甯 教授

Page 2: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前言歐盟的緣起、沿革發展與現況歐盟之重要會議決議與政策宣言歐盟建構高等教育評鑑機制之重要政策或行動方案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評鑑機制建構之類型結語

Page 3: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前言 (P3)一、品質保證二、認可三、評量四、審核五、評鑑六、標竿化

Page 4: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一、品質保證 (P3)

根據 ISO 8402 的解釋,「品質保證」是指提供適切之信心,以使一項產品或服務滿足所設定之品質要求,所需建立之各項必要的規劃性及系統性的措施。Lim(2001) 將品質保證定義為 :「能導向達成維持或提昇品質的所有政策與過程。 」

Page 5: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HEQC (高等教育品質委員會)將「品質保證」定義為 : 「所有能予人充分信心的、有計畫的及系統化的活動,讓人相信該活動之產品或服務能滿足人們對品質之特定要求。」(p4)OECD 於 2004 年,將「品質保證」定義為 : 「對高等教育機構及學程的品質所進行的一套測量、 監督、保證、維持與改進的方法和程序,或對高等教育機構所提供的教育課程或學程所達成的成就,依機構、 專業團體、政府及其他建立品質標準的單位所設定的標準來測量的過程。 」

Page 6: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品質保證一詞是英國的官方用語,是首見於其政府於 1991 年所公佈的<高等教育 : 一個新的架構>白皮書,品質保證涵蓋(1) 品質管制 : 由高等教育機構自行進行(2) 品質審核 : 由外部人員或單位對機構內部的管制進行檢視。

Page 7: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二、認可 (P4)Kells 於 1995 年將認可定義為 : 「係一自願的過程, 由同儕透過非官方的學術團體來完成至少兩個工作 : 一是在定期進行的基礎上, 各機構或學程互相負責來達到其原先自訂之合適目標; 另一是定期評量各機構或學程達成其原訂標準之程度。 」

Page 8: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Gordon 與 Lawton(2003) 認為認可是指一種過程,在此過程中,一個學術機構 ( 也許是大學 ) 承認另一機構所頒授的學位且保證該學位達到某一特定的標準。OECD 於 2004 年,所謂認可是指一個高等教育機構或學程獲得一被許可進行認可的單位,透過評鑑過程正式承認該機構或學程達成預期特定水準要求後的正式核可地位。

Page 9: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認可制度包括二大類 (1) 機構認可 (2) 學程認可或專門領域認可 認可的結果通常以「認可」或「不認可」方式呈現。 認可-代表機構或學程符合特定的品質水準。 不認可-提供機構或學程改進之機會,也會以「待觀察或待改善」的評等呈現。

Page 10: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三、評量 (P5)Gordon 與 Lawton(2003) 認為「評量」即指用一系列的方法來評鑑學生的表現與成就。S.Brown(1999) 指出評量的方式包括五類 :(1) 自我評量(2) 同儕評量 (3) 以團體為基礎的評量 (4) 以電腦為基礎的評量 (5) 以工作場所為基礎的評量。

Page 11: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四、審核 (P6)Gordon 與 Lawton(2003) 指出「審核」一詞是借用商業界常用之術語而來,英國的「審核」,意指政府用來檢核教育

(尤其是大學 ) 水準的方式。英國 QAA(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局 ) 對「機構層面」的教學評量,已改用「機構審核」一詞代之。並公告高等教育機構教學審核結果的呈現方式將分為 : 「廣泛的信任」 、 「有限的信任」 、 「不信任」等三類。

Page 12: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五、評鑑 (P6)Gordon 與 Lawton(2003) 認為, 「評鑑」是指一種過程,此過程是用以判斷一學程的內容品質水準,尤其是判斷該學程學習的成效。 機構評鑑依對象分 學門評鑑

Page 13: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改進導向的依目的分 績效責任導向的 內部依實施評鑑的驅力 外部

Page 14: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六、標竿化 (P7)Gordon 與 Lawton(2003) 指出「標竿化」通常由商業調查中借用而來,旨在標示達到某種標準。用在教育上, 「標竿」意旨一個能夠容易認清的標準。

1990 年代,此詞已逐漸轉為一種測量實際成就表現是否達到標準的過程。

Page 15: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貳、歐盟的緣起、沿革發展與現況( 7-12 )※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 EU) 是一個以條約為基礎的獨特制度架構,界定並管理歐洲會員國之間的經濟與政治合作。※歐盟統合背景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歐國家不復有世界一等強國的地位。地位的下降帶給歐洲國家很大的刺激,認為必須將西歐國家團結,才能與美俄並駕齊驅,成為 50 年代歐洲統合很大的因素。※1950 法國外交部部長舒曼 (Robert Schuman) 發表了顧問莫內 (Jean Monnet)所構思的計畫,為了控制戰爭的力量,莫內提議將歐洲煤鋼生產置於一共同的管理機構之下。舒曼宣言 (Schuman Declaration) 被視為達成歐洲整合的第一步。

Page 16: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有關 1951~2004 年歐盟建構的主要歷史沿革如下表

Page 17: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Page 18: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2007 年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成為會員國,同為歐盟第五次擴大。※2007 年 6月,德國提出『改革條約』(Reform Treaty) 的建議,『歐盟憲法條約』,自此走入歷史,憲法這樣的概念將不再被運用在未來的修改條約中。

※2007 年 7月,布魯塞爾 (Brussels) 政府間會議通過修正歐洲聯盟條約與歐洲共同體條約之條約草案。 12月改革條約內容確定,並正式命名『里斯本條約』。※2008 年馬爾他、塞浦路斯於 1月 1日起正式採用歐元。※2009 年歐元發行滿10週年※2009 年在 27 個會員國完成『里斯本條約』批准程序後,自 12月 1日『里斯本條約』正式生效。條約賦予歐盟法人格地位,世界貿易組織正式使用「歐洲聯盟」(歐盟)的名稱,取代以往沿用的「歐洲共同體」名稱。

Page 19: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歐盟的現況 (p9)基本上要成為歐盟的會員國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政治上的條件:申請加盟之國家在政治上必須 具有民主的穩定機制,有相應的法律規章、保 障人權並保護少數民族。二、經濟上的條件:申請加盟之國家必須具有正常 運作的經濟市場機制,並能面對歐盟內經濟戰 爭及市場的壓力。三、履行會員國義務:加盟為會員國後,要能履行 會員國應盡的責任,包括對歐盟的政治、經濟 及貨幣聯盟,必須能全盤遵守歐盟訂定的法令 規章。

Page 20: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歐盟初始時( 1951 )僅有六個會員國,經歷了幾次擴大歷程,在2012 年 1月 22日,克羅埃西亞超過 66% 的投票者在全民公投

中投票支持加入歐盟。 2013年7月 1日,克羅埃西亞正式加入歐盟

一共經歷八次擴大。目前,歐盟有 28 個成員國。各會員國加入的時間如下表:

Page 21: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歐盟整體決策和法規之訂定,主要由歐洲議會、歐盟部長理事會及歐洲執行委員會三個主要機構決定一、歐洲議會:歐洲議會成員由成員國民眾直接選 舉產生,任期五年,主要職責為通過歐洲法 案、對歐洲其他機構或單位進行民主監督、監 督歐盟經費預算之權力。 二、歐盟部長理事會:是歐盟主要立法及決策機構。開會時則視會議議題性質由各會員國指派一位相關領域部長與會,即所謂的「高峰會」。各國部長與高峰會一旦簽署,即代表該國同意執行相關決議事項。歐盟部長會議的主要職責有六 : 1. 通過歐洲立法 2.協調各會員國間廣泛的經濟政策 3. 為歐盟與其他國際組織或國家之間的國際協定做最後結論 4. 與歐洲議會共同審核歐盟經濟預算 5. 發展歐盟的安全政策 6.協商各會員國間在法院及警政防制犯罪方面的合作事務

Page 22: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三、歐洲執行委員會:歐盟的策劃及執行機構執行,委員會是一個政治上獨立的機構,代表並維護歐盟整體利益。其有四項主要任務:( 一 ) 向歐洲議會及歐盟部長理事會提交立法議案。 ( 二 ) 管理並實施歐盟政策及預算。 ( 三 ) 與歐洲法院聯合執行法律。 ( 四 ) 在國際舞臺上代表歐盟行事,例如,就歐盟與他國之間的協定進行磋商。

Page 23: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除三個機構,歐盟尚有二個相當重要 的機構 : 歐洲法院-法律維護 歐洲審計院-有效利用資金 ※扮演專業角色的其他機構:如歐洲經 濟和社會委員會、區域委員會、歐洲投資銀行、歐洲中央銀行。

Page 24: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參、歐盟之重要會議決議與政策宣言(p12)歐盟本身並未要求其會員國採行統一的教育制度,其推動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政策也並非由歐盟主導建構一套共同的品質保證機制, 歐盟所強調的是在創造一個能保存各自國家教育及訓練體制組織與內容特色,且在多元化經驗的分享下,彼此能緊密合作的關係。

Page 25: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歐盟歷年來重要政策方案、宣言與會議決議 (p12-22) 時間 計畫方案、政策

宣言或會議決議重要內容

1987- 伊拉斯莫斯計畫 歐洲第一個有關高等教育的重要計畫,最初的目的是在鼓勵和贊助歐洲共同體各國境內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能跨國界進修。此計畫主要的四個行動 :1. 歐洲大學網路之建構與運作2. 設置學生獎學金3. 透過認可文憑及交換學習期間,採行促進交流的措施 : 歐洲共同體國家課程學分轉換制度 ( 採志願方式進行實驗中 )4. 其他補充的措施

1995- 蘇格拉底計畫 宗旨在透過鼓勵會員國間的合作,促成各國教育中加入歐洲的面向,改進教育品質並鼓勵終身學習。此計畫分為兩期 :1995 -1999 年; 2000 - 2006 年,第二期更強調透過外國語言、鼓勵流動、促進各國在歐洲面向的合作、開放民眾入學的方法,並增加在教育領域新技術的使用,鼓勵歐洲人民終身學習,以達成建立「知識歐洲」的目標。

Page 26: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時間 計畫方案、政策宣言或會議決議

重要內容1998 索爾本宣言 由法、德、義大利和英國的教育部長在巴

黎簽訂的,重要內容包括 :1. 鼓勵歐盟會員國間教師與學生之跨國流動 2. 呼籲建立二個層級的高等教育體系3. 建議歐盟會員國應創造一個「歐洲高等教育區」(此概念出現的源頭)

1999 波隆那宣言 特別強調應在 2010 年創建一個整合之「歐洲高等教育區」,並設法在全球各地增加歐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2001 布拉格宣言 同意高等教育應該屬於公共財,而且政府必須擔負起改進高等教育的責任,學生也應被視為歐洲全體高等教育社群的成員。此宣言的三項重點 :1. 強調為建設以知識為本的的社會與經濟體,必須重視終身教育。2. 增強歐洲高等教育區的吸引力與競爭力。3. 鼓勵各國建構高教品質保證之機制,並設計可互相接受評量及評鑑機制。

Page 27: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時間 計畫方案、政策宣言或會議決議

重要內容2003 柏林會議 提出八大具體的行動途徑 :

1. 強化大學在建設歐洲為一「知識歐洲」的角色2. 增加補助實驗計畫的經費3. 授予終身學習的學分4. 加強歐洲在品質保證方面的合作5. 鼓勵提供修習聯合學位之計畫或試辦方案6.將學位層級增加博士一級,即由原先的二層級學位,改為三層級的區分7.推動「調整歐洲教育結構」的活動或計畫,此計畫特別強調跨國的學習8.踏出具體的改革腳步,此方面不僅是法規的修訂而已,還包括日常實務的改進。

Page 28: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時間 計畫方案、政策宣言或會議決議

重要內容2005 柏根會議 建立一套歐洲學位制度或歐洲文憑資

格架構是柏根會議的重要議題。在此架構內,應包含三個層級的學位制度,且須說明包含每一層級的學位所根據的學習成果及能力,以及在第一及第二層級的學分範圍。增列了五事項為「波隆那歷程」的優先政策 :1. 高等教育與研究 : 歐盟公佈「歐洲研究章程」,明確界定研究人員 ( 包括博士候選人 ) 的角色與責任。2. 社會面向3. 增加流動4. 外部面向策略 : 加強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合作,吸引其他地區的學生至歐洲學習5.執行績效清查

Page 29: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時間 計畫方案、政策宣言或會議決議

重要內容2007 倫敦會議 進行績效清查,檢視各國在

下列事項上的進展情形:一、品質保證機構所研擬的有關同儕檢視方面模式 之引進實施情形。二、在其所建構的全國文憑資格架構方面的執行情形。三、聯合學位(含博士學位在內)的頒授及認可情形。四、更具彈性的高等教育學習管道機會的創造情形,包括在高等教育之前學習經驗的認可程序。

Page 30: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肆、歐盟建構高等教育評鑑機制之重要政策或行動方案歐盟為確保高等教育品質所做的嘗試或所推動的具體工作,較重要者大致上有:一、規劃在 2010 年時建構一個整合的「歐洲高等教育區」,並要求各參與國將高教品質保證列為優先推動之政策。二、成立「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協會」,負責審核各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三、公布歐洲高等教育區內品質保證的「標準」與「準則」 四、積極在歐洲高等教育區推動「歐洲學分轉換與累積制度」。 (ECTS)

Page 31: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五、建構一套較易理解且可做跨國比較之高等教育體系。◦索爾本宣言,歐盟呼籲各國建構至少兩個層級的高等教育體系-大學部、研究所◦波隆納宣言,將大學分成大學部(修業至少三年)及研究所進修二個層級。第二層級再分為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柏林會議,將二層級學位改為三層級,增加了博士一級。

Page 32: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六、進行實驗或試辦計畫,探討跨國學科品質評鑑的可行性。歐洲高等教育品質評鑑試辦計畫鼓勵各校設立「聯合學位」制度,並針對特定領域試辦跨國的歐洲評鑑方案歐洲大學協會 (EUA)推動的「品質文化計畫」品質聚合研究計畫中歐及東歐的外部品質保證機制籌畫制定方案

Page 33: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歐洲高等教育品質評鑑試辦計畫 (P26)實施期間 1994.11~1995.6 , 17 國的 46 個高等教育機構

目標 1.喚起歐洲民眾對高等教育需要評鑑的注意力,對已有評鑑機制的國家透過經驗分享,提供其改善與充實其既有評鑑程序的機會。2.試圖在歐盟各會員國中激發其評鑑文化,並想測試發展可供各國參酌的共同方法。

評鑑對象 大學以及大學以外的高等教育機構二大類評鑑方式 側重於教與學的評鑑,並顧及一些會影響教育過程的研究活

動的評鑑,學科的選取以兩大學科領域為主 : 工程科學與通訊 / 資訊科學、藝術 / 設計領域。

實驗報告 1.已使歐洲許多國家體認高等教育應進行評鑑之必要性,並開始建構其國內本身評鑑的機制。2. 應將評鑑範圍擴大,從教與學擴至涵蓋研究成果在內,並繼續執行跨國的評鑑工作以及評鑑結果成效改善與否的追蹤審核。3. 建議各國提供自評小組的訓練課程及進行「同儕檢視」外部評審委員在實地訪評前的訓練或講習課程。

Page 34: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鼓勵各校設立「聯合學位」制度,並針對特定領域試辦跨國的歐洲評鑑方案(P27)

內部的品質保證

由歐洲大學協會 (EUA) 進行,在一年內共同針對「研究管理」、「教與學」、「執行波隆納改革」等議題進行研究。目的 :協助學校引進內部品質保證之機制,改進其品質水準,且為外部評鑑做準備。結果 : 歐洲有必要透過大學強大的領導及自主,發展一套品質文化。

外部的品質保證(透過「跨國的歐洲評鑑方案」來進行)

TEEP第一期

2002.6~2003.10由 ENQA (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協會)對 11 個國家的三個特定領域 ( 歷史、物理、獸醫科學 ) 訂有一套共同評鑑規準的 14個系所進行外部的評鑑。研究結論 :只要參與的大學在特定的學科領域同意採用一些共同的規準做為評鑑的起點,是有可能進行跨國的學科評鑑與比較的,因此,各國應對各種學科領域採用相似的術語來建構可供跨國評鑑的共同指標或規準。

TEEP第二期

2005.3 開始評鑑對象 :已在歐洲實施的三個「歐洲聯合碩士學位學程」評鑑目標 :發展一套對聯合碩士學位實施外部評鑑的方法。將探討的學科改為 : 水利管理、文化與傳播研究、法律與經濟。評鑑指標 : 以 ENQA所訂定的品質保證的「標準」與「指導原則」為基礎,並採用「都柏林學士及碩士學位指標描述」及「歐洲大學協會」發展出的「黃金規則」中的規準為評鑑指標。※「歐洲聯合碩士學位學程」需先自我評鑑再外部評鑑委員訪評

Page 35: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歐洲大學協會 (EUA) 推動的「品質文化計畫」 (QCP) (P29)第一輪 第二輪 第三輪

時間 2002~2003 2004 開始 2005 開始參與者 29 個國家的 50 個機構

參與24 個國家的 45 個機構

參與 23 個國家的 44 個機構參與

網路主題 研究管理教與學執行波隆那學生支持服務共同合作的安排溝通的流動與決定

研究管理與學術人員生涯管理教與學執行波隆那之改革學生支援服務大學與其他高等教育機構之夥伴關係學程評鑑

研究策略和工業夥伴關係教與學執行波隆那之改革執行學習結果領導大學中之女性 :研究、教學與領導及聯合學位

第一輪 QCP 計畫結束時,各機構對「品質」或「品質文化」仍未達成共識,但大多數都同意「品質文化」是一個相當精緻的概念,而且也強調自我內部評鑑的工作是提昇或改進品質文化的重要途徑。

Page 36: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品質聚合研究計畫 (P30)定義 針對 2002 年歐洲高等教育區各國品質保證實施情形調查的追蹤研究。時間 2003.9~2004.10

目的 透過六個品質保證機構案例的研究,尋覓進行跨國評鑑時建構可資參考的指標。挪威的品質保證局、立陶宛的高等教育品質評量中心、法國的國家評鑑委員會、匈牙利的認可委員會、瑞典的國家高等教育局、英國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局

評鑑方式

五位外部專家參與和參與研究的機構各自撰寫一份必須包含四主題的自我分析文件 :1. 機構自主 2. 學生 3. 學程 4. 教學師資。自我分析的文件應回答下述問題 :1. 在品質保證方面有哪些內部與外部的影響?2. 在描述這些品質保證動態過程時,是否有不同意見的爭論?3.假如有不同的意見或爭議,爭議的主題與內容為何?誰扮演主要的角色?4. 全國的爭論是朝什麼方向發展?5. 其他相關的意見。

研究發現

1. 並無所謂對各機構自我分析文件內容完全不含主觀印象的讀者存在2.自我分析文件的撰寫與表達方式會影響讀者對該團體所建構品質保證機制的 綜合觀感3. 各國的社會環境背景對其所建構的品質保證機制非常重要,而且它對各國制 度的相互了解也是很根本的議題。4. 各機構的自我分析文件反映了各國因社會環境背景與高等教育制度的複雜性 所做的選擇

結論 「品質」可說是參與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成員間彼此互動的結果;「聚合」也可視為一種互動的結果。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的有效運作,需成員對其信任,跨國間的信任須彼此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其中,跨國聯合學位之開授及各國大學師資之交流就是建立品質聚合的可參考策略。

Page 37: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中歐及東歐的外部品質保證機制籌畫制定方案 (P33)定義 由「中歐及東歐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網路」( CEEN )針對中歐及

東歐國家參照 ENQA( 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協會 ) 公佈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標準與指導原則」採取的因應措施進行分析。

目的 1. 促使該網路會員國間高等教育達某種可相互比較的程度2.確保各國高等教育的可比較性是具有達成某種良好品質表現的水準

研究發現

大都數機構都以 ENQA所定的「品質保證標準與指導原則」為參考依據,來建構其本身的品質保證制度,所有的 CEEN 會員團體都建構有定期的學程外部品質保證過程,有些還進行機構層面的品質保證評量。CEEN 的會員應力圖為中歐與東歐各國高等教育認可或評鑑制度建立未來可彼此相互認可的方法與參考指標。

Page 38: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評鑑機制建構之類型歐洲各國採用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方法,包括評鑑、認可、審核和標竿化等四類,而關注的對象亦可分為機構、學程、學科、主題等面向。 大致而言,學程和機構的評鑑是歐洲各國最普遍及最基本的評鑑模式,學程評鑑較常見於北歐、荷蘭或英語系的國家;根據研究發現,歐洲各類高等教育評鑑機構的性質可參見下表。

Page 39: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結語在面對全球化的衝擊下,歐盟在推動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工作方面,其最重要的特色及可供我國參考之處,大致有以下五點:一、歐盟要求各國建立「三層級」的學位體系,促使歐 洲各國分歧的學制先做調整與因應改革,並透過學 分轉換與累積方案的推動,加強各國教育的可轉換 性,藉以鼓勵學生的跨國流動。二、除建立「三層級」的學位體系外,為確保高等教育 品質,歐盟亦要求各國建構其本身的全國資格架構。三、歐盟研訂一套歐洲高等教育區品質保證的標準與準 則,提供各簽署國參照遵行,但各國仍保留相當程 度的彈性。四、歐盟近年來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工作重點已改為以 「學生」及「學習成果」為本。五、歐盟鼓勵各國推動或執行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工作 時,加強學生與國際的參與。

Page 40: 歐洲高等教育區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制之探討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