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15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1 范盛保 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副教授 壹、前言 針對台灣、中國之間的服務貿易協定(簡稱服貿),依 2013 年 6 月 25 日中國國民黨 與民主進步黨在經過朝野協商後,同意強制逐條審查並且表決通過,未經實質審查通 過前協議不得啟動生效。然由於中國國民黨在 2014 年 3 月 17 日藉議場混亂之際,由 內政委員會召委於會議室後方用 30 秒宣布會議決議:「出席人數 52人,已達法定人數, 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 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會存查,散會。」《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即交由院會存查,然此一宣布未記載於立法院 公報,並引起違背朝野協商內容以及兩岸各類協議應如何審查生效的問題。以學生為 主的反服貿團體在 2014 年 3 月 18 日晚上攻占立法院,要求立即退回服貿協議。然官 方仍力挺服貿,並把服貿與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綁一起,政府官員 表示:「假設服貿不通過,台灣就無法和其他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服貿若重談, 三年內台灣必然被邊緣化」、「沒有服貿,台灣就不可能參加多邊談判如TPP(Trans- 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2 究竟,他國在簽 FTA 或是加入區域性整合經濟體,是像台灣跟中國簽服貿或貨貿 的模式,可全然由行政部門獨斷,在簽協議之前不必跟產業溝通(根據經濟部官方網站 說法,與 46 種服務業的公會、協會代表 264 人,進行 110 次諮商或小型座談 -- 換言之, 這個服貿僅 264 人參與諮商?)簽完後送國會時還要求國會只能備查(如馬總統一再宣示 國會對於協議一字都不能改?)還是他國不盡然如此?是否真如政府官員所說沒有服貿, 台灣就不可能參加多邊談判如 TPP?台灣在與中國的服貿、貨貿談判,值得因急迫性 (是否俱急迫性還有待商榷)而不顧協議的週延性? 本文即以澳洲與他國簽定 FTA 的模式 1 本文發表於 2014/4/17 由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所舉辦之「各國 FTA」研討會。 2 政府的宣傳語言不斷,陸委會也曾拍廣告稱「不簽ECFA,台灣會變成第二個北韓」,結果簽了EC FA後,2011 年台灣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還不如北韓。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1

范盛保 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副教授

壹、前言

針對台灣、中國之間的服務貿易協定(簡稱服貿),依 2013 年 6 月 25 日中國國民黨

與民主進步黨在經過朝野協商後,同意強制逐條審查並且表決通過,未經實質審查通

過前協議不得啟動生效。然由於中國國民黨在 2014 年 3 月 17 日藉議場混亂之際,由

內政委員會召委於會議室後方用 30 秒宣布會議決議:「出席人數 52 人,已達法定人數,

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 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會存查,散會。」《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即交由院會存查,然此一宣布未記載於立法院

公報,並引起違背朝野協商內容以及兩岸各類協議應如何審查生效的問題。以學生為

主的反服貿團體在 2014 年 3 月 18 日晚上攻占立法院,要求立即退回服貿協議。然官

方仍力挺服貿,並把服貿與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綁一起,政府官員

表示:「假設服貿不通過,台灣就無法和其他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服貿若重談,

三年內台灣必然被邊緣化」、「沒有服貿,台灣就不可能參加多邊談判如 TPP(Trans-

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2。

究竟,他國在簽 FTA 或是加入區域性整合經濟體,是像台灣跟中國簽服貿或貨貿

的模式,可全然由行政部門獨斷,在簽協議之前不必跟產業溝通(根據經濟部官方網站

說法,與 46 種服務業的公會、協會代表 264 人,進行 110 次諮商或小型座談 -- 換言之,

這個服貿僅 264 人參與諮商?)簽完後送國會時還要求國會只能備查(如馬總統一再宣示

國會對於協議一字都不能改?)還是他國不盡然如此?是否真如政府官員所說沒有服貿,

台灣就不可能參加多邊談判如 TPP?台灣在與中國的服貿、貨貿談判,值得因急迫性

(是否俱急迫性還有待商榷)而不顧協議的週延性? 本文即以澳洲與他國簽定 FTA 的模式

1 本文發表於 2014/4/17 由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所舉辦之「各國 FTA」研討會。

2 政府的宣傳語言不斷,陸委會也曾拍廣告稱「不簽ECFA,台灣會變成第二個北韓」,結果簽了EC

FA後,2011 年台灣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還不如北韓。

Page 2: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論述之。

貳、澳洲與他國簽定 FTA 之法定程序

澳洲對於條約的規範,指的當然是以聯邦,而非各省,做為國際代表所簽訂的協

議。多數的條約不會簽完後自動生效,條約中會有一章節特別敘明何時生效,或如何

批准程序。縱令兩國或多國簽完某些國際文件,若這些簽訂之文件無法具國際法的約

束力,則所簽訂的文件仍不是具備條約的性質(例如一些宣言式文件)。澳洲憲法對於

條約的制定是以行政部門為首,經過一連串的目標決定,討價還價,收集代表團可操

作之參數資料,接著送到部長層級,多數至內閣討論。在國會部份,憲法第 51 條關於

國會,並未賦予國會在條約簽訂過程扮演任何正式角色,僅賦予國會制定法律的功能。

但在 1996 年 5 月 2 日政府宣布了一連串的改變,強化了國會對於條約的仔細檢查。除

少部分緊急或敏感的條約外,所有已簽訂的條約在要有任何進一步動作足以把澳洲限

制在國際法規範之前,必須先分析國家利益,並在上、下議院擱置至少 15 天(附錄 I)。

1996 年的改革增加了國會在條約制訂過程中的角色,確保條約過程是開放以及民主的。

澳洲的內閣主動宣示增加國會的參與及監督,對國家而言更能形成政策共識。

澳洲任何執政黨都是經過人民選舉而來,對於人民自然有資訊公開之義務,近期

澳洲在條約生效過程中更增加了利益關係者的角色,例如企業或非政府組織,以使條

約能更加反映人民需求 (Treaty Law Resource/Australia International Treaty Making

Information kit)。除了行政部門對於條約批准的改革外,澳洲國會也已一讀「條約生效

法案」(Treaties Ratification Bill 2012),條文中載明總督不得在上下議院批准條約前批

准任何條約。

前段論及的國家利益分析,已經是澳洲在簽定各種條約的既定模式。典型的國家

利益分析包括了整個簽訂條約的進程、簽訂條約的理由、條約的義務、條約的執行、

條約的成本代價以及所有參與的諮議團體。截至 2014 年 4 月底,澳洲與他國已生效以

下自由貿易協定,包括 ASEAN-澳、紐西蘭自由貿易區協定(Agreement Establishing

The ASEAN-Australia-New Zealand Free Trade Area)、澳洲-智利自由貿易協定(Australia-

Chile Free Trade Agreement) 、澳洲 - 美國自由貿易協定 (Australia-US Free Trade

Agreement)、馬來西亞-澳洲自由貿易協定(Malaysia - 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新加坡-澳洲自由貿易協定(Singapore - 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澳洲-泰國自由

貿易協定(Australia-Thailand Free Trade Agreement)。澳洲與紐西蘭則是另簽緊密經濟關

Page 3: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係。與澳洲正在磋商中的 FTA 的國家則有中國、印度、印尼等。澳洲與韓國的 FTA 則

是已簽署完,但尚未生效;澳洲與日本的 EPA(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經濟

夥伴協議)則是已磋商完成,尚未簽署(預計 2014 年夏天)、生效(預計 2015 年底前)。

針對馬政府在服貿協議簽署前不徵詢業界意見、不讓國會參與監督、不做產業衝

擊調查評估報告,在簽署後宣稱「服貿協議內容過程保密是國際慣例」、「協議既已簽

訂,基於國際慣例並維護台灣的誠信,不應也不得再更動兩岸服貿協議」、「服貿協議

一字都不能改」等,筆者整理澳洲與各國生效之 FTA 並依澳洲國家利益分析所列舉之

相關議題加以論述(統計至 2014/3/31止),凸顯馬政府的上述的不作為是毫無根據且經

不起檢驗的。

一、澳洲與新加坡 FTA之相關議題

新加坡(2003/2/17)

析3

本質和時效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後換文生效。

理由 對澳洲整體經濟有許多正面影響,但在個體經濟上,例如

GDP、就業率以及淨出口,不會有很大影響。此係因為新

加坡終究是個小經濟體,而且雙邊關係在很早以前就頗有進

展。與新加坡的雙邊關係可強化澳洲與此區的多邊關係。

義務 雙方必須消除關稅障礙。對於智財權保護、電信業、關稅程

序、電子商務等必須便利化以利投資與貿易。協議提供爭端

解決方式,雙方在協議生效後一年內得以就此協議所衍生之

爭議檢視修改之必要性。

執行 對澳洲而言,必須修正海關關稅法、海關法。

成本 此協議導致財政成本在 2003-2004以及 2004-2005為 3000

萬澳幣,在 2005-06 以及 2006-07為 35000萬澳幣。但此計

算並未包括因協議而引申之潛在經濟成長及稅收成長。

諮議 近 80個團體協商

新加坡與澳洲自由貿易協定(SAFTA)生效,星澳兩國發布聯合聲明表示:

「SAFTA寫下了我們經濟關係中嶄新而且重要的一章,並為進一步加強兩

方貿易與投資的關係架設了穩固的基本架構。」聲明中並說:「它將促成我

3 SINGAPORE - 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03/1.html)(2014/4/2).

Page 4: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們經濟更大幅度的整合,並為雙方商業界的合作開創機會。」

聲明指出,新加坡與澳洲也希望和亞洲、太平洋地區內外的國家建立較密切

的經濟關係,而且「我們也強烈和積極地支持雙邊貿易關係體制」。

自澳洲二十年前與紐西蘭締結加強經濟關係協議以來,SAFTA是澳大利亞

簽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

除了取消關稅外,SAFTA 還保證增加澳洲出口業的市場通路,特別在教

育、環境、通訊與專業服務方面。此外,這項協定也提供了一個較開放和可

預測的商業環境,包括競爭策略、政府採購、智慧財產權、電子商業、關稅

程序以及商業旅行等(大紀元 2003/7/28)。

生效

條款4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後換文生效。雙方得於任何時候於 6個月前書面通知

中止協議。

二、澳洲與美國 FTA之相關議題

美國(2004/5/18)

析5

本質和時效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並於換文後 60日生效。雙方政府

致力於 2005/1/1生效,換言之必須在 2004/11/2前換文。

理由 經濟獲利明顯。此協議移除直接或間接貿易障礙,使貿易與

投資更加便利,外交部在協議前已完成兩個研究說明此協議

帶來實質的經濟利益。此協議將使澳洲在貿易與投資上更具

吸引力。實質上的 FTA 向各國傳遞澳洲的經濟自由化,幫

助提升澳洲國際貿易角色。

義務 此協議將自由化、便利化雙方貿易與投資。在要生效前,雙

方要如約消除關稅障礙。此協議包含政府對於智財權保護、

電信、海關程序、電子商務、競爭政策等的承諾。此協議亦

提供爭端解決。

執行 對澳洲而言必須修正一些法律與規則來達成協議。

成本 財政部門估計在 2004-2005成本為 19,000萬澳幣;在 2005-

2006為 40,000澳幣;2006-2007為 42,000萬澳幣;2007-

2008為 45,000萬澳幣。此估算為關稅損失。此估算不包括

因美國進口增加而取代他國進口之關稅以及,不包括可能的

4 SINGAPORE-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2003/16.html)(2014/4/2). 5 AUSTRALI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04/5.html)(2014/3/28).

Page 5: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經濟成長。

諮議 與 500個相關的產業、商業團體、公司、專業協會工會等協

商。

澳洲對於這項自由貿易協定憂喜參半並有深深疑慮,這項協定必須經美澳兩

國國會批准後才能生效。澳洲反對派政治人物及部分經濟學家質疑協定所宣

稱的經濟利益,指協定排除部分產業,將傷及其他產業並可能損害澳洲與亞

洲貿易關係(大紀元 2004/5/19)。

澳洲貿易(Austrade)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考特(Tim Harcourt)表示「消費者可

以在一些進口商品上享受自貿協定所帶來的利益,這些進口商品價格會下

降,但這需要等一段時間。自貿協定的利益實現是漸進的,有些情況下,製

造商會考慮使其產品增值,而不是削價。進口商品價格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

澳元匯率」(大紀元 2005/1/2)。

生效

條款6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並換文後 60日生效。

雙方得於任何時候於六個月前書面通知中止協議。

三、澳洲與泰國 FTA之相關議題

泰國(2004/7/5)

析7

本質和時效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並於換文後 30日生效。雙方政府

致力於 2005/1/1生效。

理由 FTA 將對澳洲經濟許多產業類別產生直接利益。

義務 此協議移除直接或間接貿易障礙,使貿易與投資更加便利,

多數關稅障礙在 2010 年前消除,部分至 2015 或 2020。

執行 對澳洲而言,必須修正海關關稅法、海關法。

成本 財政部門估計在 2004-2005成本為 4500萬澳幣;在 2005-

2006、2006-2007各為 9000萬澳幣;2007-2008為 1億 1000

萬澳幣。此估算為關稅損失。此估算不包括因泰國進口增加

而取代他國進口之關稅以及,不包括潛在的經濟成長。

諮議 與各相關產業進行協商。

大事

澳大利亞和泰國簽署了一項自由貿易協定,根據協議,澳大利亞將削減關稅

83%,泰國的關稅將削減 50%。農業領域是個例外。

6 Australia-US Free Trade Agreement.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2005/1.html)(2014/3/28).

7 Australia-Thailand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04/10.html)(2014/3/29).

Page 6: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說,自由貿易協定是推動兩國經貿發展的重要的一步。

泰國總理強調了自由貿易協定給泰國帶來的好處。批評人士說,公眾擔心,

泰國在跟大國和富裕國家簽署貿易協定時會受到傷害,泰國總理反駁了這種

批評。預計到 2010年,澳大利亞和泰國的雙邊貿易大約有 95%都將享受免

稅待遇(2004/7/6 大紀元)。

生效

條款8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並換文後 30日生效。

雙方得於任何時候於 12個月前書面通知中止協議。

四、澳洲與智利 FTA之相關議題

智利(2008/7/30)

析9

本質和時效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並於換文後 45日生效。

理由 礦業與能源部門有特殊利益。肉品業與酪農業相信智利是個

成長的市場,並是個進軍南美,特別是巴西的跳板。此

FTA 將澳洲置於與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紐西蘭等

與智利貿易時具平等地位。

義務 此協議移除直接或間接貿易障礙,使貿易與投資更加便利。

執行 對澳洲而言,必須修正海關關稅法、海關法。

成本 財政部門估計在 2008-2009成本為四百萬澳幣;在 2009-

2012估計為 450萬澳幣。此估算為關稅損失。此估算不包

括因泰國進口增加而取代他國進口之關稅以及,不包括潛在

的經濟成長。

諮議 至少 116個協商團體。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克林說,澳大利亞與智利已成功完成自由貿易協定

談判,有望在 7月下旬正式簽署。

克林稱,該協定獲得兩國批准後,預計將于 2009年 1月開始生效。從協定

生效之日起至 2015年,商品貿易關稅將被分階段取消。協定同時放寬了對

服務和投資領域的相關規定(新浪網 2008/5/27)。

生效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並換文後 45日生效。

8 AUSTRALIA-THAILAND FREE TRADE AGREEMENT.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2005/2.html)(2014/3/29). 9 Australia-Chile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2005/2.html)(2014/3/30).

Page 7: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條款10

雙方得於任何時候於 180天前書面通知中止協議

五、澳洲與馬來西亞 FTA之相關議題

馬來西亞(2012/5/22)

國家利益分析11

澳大利亞參議院於 11月 29日批准了五月份簽署的澳馬自由貿易協議。根據

該協議,進入馬來西亞的絕大部份澳大利亞商品進口關稅將被免除。其中澳

大利亞汽車零部件、鐵、鋼和乳製品出口商將明顯受益。

澳馬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馬來西亞將免除從澳洲進口現有商品 97.6%的關

稅。至 2017年,該比例將上升至 99%。

進口澳大利亞市場的馬來西亞商品也將被免除關稅。

在上一個財年,馬來西亞是澳大利亞第 10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近 160

億澳元。

馬來西亞一直努力讓大多數澳大利亞服務供應商進入本國範圍廣泛的行業,

包括電信、保險、教育、旅遊、科研、會計和礦業等。

澳大利亞也同意提供為期三年的援助基金,包括 21類短期和長期獎學金、

訪問學者資助金、其它獎勵和學生交換制度,以支持馬來西亞的經濟改革。

澳大利亞政府說,與馬來西亞的自由貿易協定,是政府《亞洲世紀白皮書》

的初步成果,該自由貿易協定也說明「澳洲對馬來西亞人民充滿信心,對該

國的經濟改革以及亞洲國家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性充滿信心。」(大紀元

2012/12/1)。

生效

條款12

依雙方各自國內程序完成,並於換文後 45日生效。

雙方得於任何時候於 180天前書面通知中止協議。

六、澳洲與韓國 FTA之相關議題

10

Australia – Chile Free Trade Agreement.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08/19.html)(2014/3/30). 11

關於澳洲政府之馬來西亞-澳洲自由貿易協定之國家利益分析,僅得網址,網頁內容無法連結。

Malaysia-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12/17.html)(2014/3/30). 12

Malaysia-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ATS/2013/4.html)(2014/3/30).

Page 8: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已簽署(2013/12/5)FTA但尚未生效

大事紀

韓國 澳洲總理艾伯特宣佈,貿易部長羅伯(Andrew Robb)已與韓國就兩國的

自由貿易協議(FTA)進行了成功的談判。韓國是澳洲第三大出口國。

與韓國的自由貿易洽談在 2009年 3月工黨執政時就開始進行,艾伯特也

在競選中承諾,在當選的頭 12個月內與中、日、韓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

議。

據此協議,澳洲出口到韓國的主要商品關稅將被免除,並將為投資和服

務領域開拓重大的新市場。

韓國是澳洲第三大商品出口國和第四大貿易夥伴,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在

2012年價值 320億澳元。協議包括,未來 15年內,澳洲出口韓國的商品

關稅將逐步被免除,如牛肉、小麥、乳製品、糖、酒、海鮮和水果。同

時澳洲政府已承認,澳洲的某些行業——包括汽車、鋼鐵行業、紡織

品、服裝和鞋類,將面臨韓國進口商品的競爭。

澳洲貿易部長羅伯稱,這是一個「世界級」的協議,是自十年前與美國

簽定自由貿易協議以來的一個最好的協議。

澳洲反對黨領袖肖頓(Bill Shorten)稱,自由貿易協定給澳洲帶來更多的

機會,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競爭性行業,並為消費者提供較

低價格的商品和服務。這些目標促使工黨支持一個更加開放的全球貿易

系統。

澳韓自由貿易協議將經兩國法定程序通過後生效(大紀元 2013/12/5)。

如筆者所言,澳洲在每簽一個協議前,都要進行國家利益分析,基於資訊公開透

明原則,澳洲自 1996 年起將所有簽定協議前的國家利益分析公布在網站上,這已經是

澳洲在簽定各種條約的既定模式。如同筆者前段舉例,這些典型的國家利益分析包括

了整個簽訂條約的進程、簽訂條約的理由、條約的義務、條約的執行、條約的成本代

價以及所有參與的諮議團體。反觀馬政府在與他國簽協議前,總在暗地裡完成,未做

國家利益分析,也未做成本效益分析,更未與利害關係者進行協商。2013 年與中國簽

定服貿並指示黨籍國會議員不得做任何修正,而引發 2014 年 3 月 50 萬黑潮街頭抗議。

究馬政府執意對服貿不得修正之因,竟是如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於 2013 年 10 月 2 日

服貿協議第三場公聽會明白表示,「因為中國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所以兩岸的協議

在國會審查不能修改,否則中國等於承認台灣國會的存在」(民報 2014/4/2)。台灣與中

國之間的服貿引起台灣內部爭議,並引起質疑馬政府與中國簽定服貿是否有其政治目

Page 9: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的的急迫性? 本論文第二部份即以澳洲與中國之間拖了 9 年仍未簽定協議的 FTA 作為

分析,並論述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参、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13

澳洲與中國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雛型是源自於 2003 年 10 月 24 日當時澳洲與中

國簽定澳中貿易經濟架構,此架構中包含了一個承諾,亦即雙方必須針對自由貿易協

定的利益及可行性做一研究,且必須在 2005 年 10 月 31 日前完成。後來雙方提早在

2005 年 3 月即完成可行性報告,並隨即開始展開談判(彼時中方貿易部長為薄熙來,當

時規畫約需 5年時間,惟至今已 9年)(Clarke & Gao 2007: 846-847;鄭乃慈 2005)。霍

華德的聯合政府和陸克文及吉拉德的工黨政府都力爭與中國達成全面自由貿易協定

(BBC 中文網 2013/10/7)。由於長久以來澳中兩國在達成此貿易協定上存在的分歧,使

這一貿易協定是否兌現仍是個未知數。澳中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農業和投資兩個方

面。提高農產品出口一直都是期望成為亞洲「糧倉」的澳洲的主要目標之一。而中國

一方則顧慮開放農業外貿市場將對本已脆弱的中國農業構成更大的衝擊。此外,中國

在澳洲投資農業的熱情也使澳洲感到擔憂。中國對澳洲農業的投資和中國國有企業的

在澳投資尤其是個極其敏感的話題(大紀元 2013/10/8)。

至 2014 年 3 月底前,澳洲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磋商已經進行了快 9 年,談判

數十回合。在這過程中,贊成與反對的角力不斷,但筆者無意陳述澳、中自由貿易協

定磋商過程的角力競合。筆者關注的是澳洲電力工會維省分部委託消費物價指數戰略

(CPI Strategic)進行的一項研究,並在 2009 年 9 月出版了題為《中國的優勢——與

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的 40 頁報告,這個報告所提出的擔憂,

很值得目前台灣與中國簽訂任何貿易協定的人仔細審視。

在這份報告的前言明白指出,若與中國簽定 FTA,可以為澳洲製造 12,000 個工作

機會,但同時失去 170,000個工作機會(這個論點雷同於馬英九在 2014/3/29記者會中提

到「服貿利益增加 120 億台幣,但要花 980 億補償」一樣,從結果論來看,經濟上是

弊大於利,完全不具說服力,更別提中國對台灣的政治意圖)。報告前言引述澳洲總理

Kevin Rudd 的話說,「我不想成為一個沒有製造業的國家的總理….我希望我的國家有

長久的製造業」。前言並直指美國與歐盟對於中國的貿易行為有以下擔憂之處:1、中

國長以低價傾銷 2、中國控制匯率,壓低出口價格 3、中國以貿易盈餘買盡外國商品供

13

以下取材於 The China Advantage: What price a free trade agreement with China, September 2009, CPI

Strategic. (http://www.cpistrategic.com.au/?page_id=46)(2014/3/27).

Page 10: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應(例如礦產),以確保便宜的供應鏈 4、與中國簽 FTA 只會增加赤字、減少製造業、

增加失業率,以及 5、中國勞工的環境水準遠低於國際規範。在與中國這樣的國家簽

署自由貿易息協定,在先天上已經失衡,後天上又受中國人為因素操縱,也因此,這

份報告凸顯出與中國簽署是一個不公平競爭。例舉這些不公平競爭, 包括「中國仍不

是市場經濟」(美國商業部曾有 86 頁的報告書解釋中國非市場經濟)、「中國官方對經

濟干預過深」、「法制未健全」、「公司治理未法制化」。這中間很弔詭的是,當任何一國

與中國雙方簽定「自由貿易協定」,中方會要求對方承認中方是市場經濟,既然已承認

雙方是「自由貿易」,已承認雙方具「市場經濟」,將來又該如何指控中國官方授意的

「傾銷」?

中國的優勢為何? 此報告中列舉出維多利亞省的擔憂,該省認為與中國的任何協

議必須注意六個議題,亦即:

中國工會的自由程度以及勞工成本是否如一般市場水準

人民幣的匯率問題不利本地製造業

有效的智財權保護確保不被山寨、仿冒

確保有效機制針對傾銷做出回應

任何 FTA必須涵蓋貿易、投資之關稅與非關稅障礙

確保地方政府能遵從中央政府所簽的協定

這些的擔心其核心論述是「中國並非一個市場經濟」,中國基本上還是一個「指令

性經濟」,政治領導不斷在干涉商業行為。對於澳洲維省提出的擔憂,台灣難道仍視而

不見? 那些支持澳洲與中國 FTA 的人士也提出一些論點,與台灣的官方說法如出一轍,

他們說,「澳洲沒啥好怕的,低薪工作被中國搶去,換來的是高薪工作」、「澳洲可藉由

研發提升競爭力」,就如同台灣官方的論點,強調臺灣服務業比大陸起步更早、競爭力

更強,未來隨著服貿協議的落實,臺灣服務業的軟實力將可在大陸廣闊的市場中,擁

有更大片的揮灑空間,進而創造無限商機。如果中國是市場經濟,自然無此顧慮,但

事實是「中國並非一個市場經濟」。

這份報告在第六章說明,中國是個極權的政府,不但在經濟上藉由人口數占有優

勢,在人權成本的優勢上,中國維持低薪資來跟世界的企業競爭(例如以 3D 的工作,

dirty, dangerous, demeaning將中國的企業變成血汗工廠,或是工會運作的不自主,勞工

福利的被剝削等),這些都是與中國在自由貿易框架下,相對國無法佔優勢的因素。前

美國總統雷根財政部助理部長、華爾街日報前助理編輯 Paul Graig Roberts 指出,「許

Page 11: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多人辯稱製造業移出美國,美國可以發展創新、設計、財務、行銷等,如果高附加價

值的製造業移出美國,接著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亦然」。中國除了這些真正經貿因素的

優勢外,最令人擔心的是政治因素的介入。在中國,有太多的國營公司、國營企業以

及國營財務機構,中國藉由這些機構在全球掠奪戰略物資。例如,在中鋁與力拓於

2009 年的 195 億美元的注資計劃案中,《澳洲金融評論》的文章「中鋁肖(亞慶)發

動力拓政變獲得政治資本」(Rio coup by Chinalco’s Xiao cements place in corridors of

power)說明了中國的政治干預商業行為。文章說,中鋁公司是由中(共)國政府擁有

的。所以,中鋁公司成員進入力拓董事會後,他們所掌握的一切情報,都將為中共政

府所掌握。中鋁公司總經理和黨組書記的肖亞慶能夠與力拓達成注資協議,被視為一

項重大勝利,肖亞慶將因此進入國務院。文章以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作為它的結尾:

「肖亞慶為他的政治主子們幹了一件漂亮事」(大紀元 2009/2/17)14。

這份報告的結論是要求澳洲暫停與中國協商 FTA(實際上雙方磋商仍進行中),不

過報告的重點很值得台灣與中國在簽訂任何貿易協定時做為參考。報告結論中指出,

應要求中國撤銷對中國企業直接或間接的不公平的激勵方案,因為這些方案的成本最

終轉嫁到其貿易夥伴上;中方應停止干預人民幣匯率;中方應准許獨立的工會集體協

商;中方應停止薪資、工作環境的歧視;中方應確保智慧財產權;中方應有效的付諸

立法,包括勞工、環境、健康、安全等,此立法必須擴及省及地方。

2013 年 3 月,澳大利亞吉拉德政府調整與亞洲各國進行經濟合作談判的優先順序。

澳大利亞將不再尋求儘早結束陷入僵局的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而是將加快與

日本和韓國的合作15。事實證明,澳洲在做此宣示後與日、韓在一年後即簽署或完成

FTA 談判。澳中談了九年,但一直出現爭議而陷僵局,與日、韓卻能順遂談成,可見

在 FTA的談判上,時間不是問題,沒有共識才是關鍵所在。

14事後肖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秘書長,但力拓案在澳洲政府的顧慮下未通過,力拓賠了 1%的違約金。

15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克萊格·埃默森在談到與中國的 FTA 談判時稱:「我們無法接受中國最為重視的要

求」,表示進入第 9 年的中澳 FTA 談判正在陷入僵局。作為談判遇阻的最大原因,埃默森提到中國政府

旗下企業在澳大利亞投資時需要審查的問題。負責對澳投資審查的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針對

中國政府旗下企業,即使投資額很少也要進行審查。埃默森指出「不可能將(免審標準)提高至 10 億

澳元」。中國方面強烈要求將 10 億澳元以下的投資排除在審查對象之外,而澳大利亞則對擔心中國企業

取得農地等的國內輿論存在顧慮,因此雙方的分歧仍然很大,局面很難打開。

Page 12: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肆、結語

對於政府一再宣稱沒有服貿,就沒有 TPP。雖然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司徒文已經

強調服貿與 TPP 毫無關聯,筆者對此仍加以論述。TPP 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國

發起,從 2002 年開始醞釀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其發起國為汶萊、智利、紐西蘭與新加

坡,已加入談判者包括馬來西亞、越南、澳洲、加拿大、墨西哥、秘魯和美日兩國。

上述國家 GDP 占全球近六成,貿易額占全球逾四分之一。TPP 既是由 APEC 衍伸而來,

加上近年美國宣示重返亞洲政策,使得「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常被看成是「圍堵中國」,

並與中國催生的「東協加六(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印度)」抗衡,變成

一場中、美兩國拉攏亞太經貿實體的角力戰。既然 TPP 為 APEC 所衍伸,並已是美國

拉攏亞太國家的管道之一,政府卻將「與中國更緊密的服貿」跟「美國主導的 TPP」

這兩種明顯極性不同的議題做前因後果連結,這種說法實在無法令人苟同。

馬政府在服貿的立場上一直強調韓國 FTA 簽的很快很多,台灣進度嚴重落後,其

實是台灣內部尚未取得共識下,政府卻急欲簽定服貿,其動機不免啟人疑竇。2014 年

4 月,澳洲國家黨表示將支持澳洲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惟需保證農業用地及企

業收購之限制措施,此舉在保障澳洲農業發展,確保澳洲國內農業經濟發展不受外資

控制(經濟部/澳大利亞代表處經濟組)。澳洲在國家利益上掌握得很好,有些產業。例

如資源產業如礦產或農業,不希望受外資控制,澳洲就不會為了簽定協議而倉促簽定。

如果說,連中國與澳洲簽定 FTA都有政治目的在,都要藉由 FTA談判獲取澳洲的戰略

物資,而要國人相信馬政府所簽的服貿,不受中國影響,中國沒有介入,中國沒有政

治目的,這種說法很難令人信服。特別是當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分析的報告,

直指兩岸會簽服貿涉及中國政治目的,如果簽訂之後,恐怕會步上香港後塵,貧富差

距、加大房價股市波動。報告中指出,對中國而言,在世界各國投資,不僅是「經濟」

利益考量,還包括「政治」利益。如果連政府委託的機構都明確指出中國簽服貿有其

政治目的,卻只有馬政府仍充耳不聞,或許,也只有公民的力量可以覺醒與反制了。

Page 13: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參考資料

Australia-US Free Trade Agreement.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2005/1.html)(2014/3/28).

Australia-Thailand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04/10.html)(2014/4/1).

AUSTRALIA-THAILAND FREE TRADE AGREEMENT.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2005/2.html)(2014/3/29).

AUSTRALI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04/5.html)(2014/4/2).

Australia-Chile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2005/2.html)(2014/3/30).

Australia – Chile Free Trade Agreement.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08/19.html)(2014/3/30).

Clarke, Andrew; Gao, Xiang. 2007. “Bilateral Free Trade Agreem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ustralia-United States FTA and the Forthcoming Australia-China FTA.”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Law Journal. Vol. 30, Issue 3, p.p.842-854.

Malaysia-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12/17.html)(2014/3/30).

Malaysia-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ATS/2013/4.html)(2014/3/30).

SINGAPORE - 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ATNIA/2003/1.html)(2014/4/2).

SINGAPORE-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http://www.austlii.edu.au/au/other/dfat/treaties/2003/16.html)(2014/4/2).

The China Advantage: What price a free trade agreement with China, September 2009, CPI

Strategic. (http://www.cpistrategic.com.au/?page_id=46)(2014/3/27).

Treaty Law Resource/Australia International Treaty Making Information kit.

(http://www.austlii.edu.au/cgi-

bin/sinodisp/au/other/dfat/reports/infokit.html?query=^treaty#disp22)

Page 14: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BBC中文網》,2013。〈英媒:澳大利亞盼明年內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10月7日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3/10/131007_press_aus_china_free_t

rade.shtml)(2014/4/2)。

《民報》,2014。〈服貿不能改賴幸媛:因中否台是國家〉4 月 2 日

(http://www.peoplenews.tw/news/1c3bb0d5-b5b8-48d6-8238-0f93142b0243)(2014/4/2)。

《大紀元》,2013。〈澳洲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仍困難重重〉10月8日(http://www

.epochtimes.com/b5/13/10/8/n3982021.htm)(2014/4/2)。

《大紀元》,2009。〈曾錚:中鋁收購澳礦業巨頭為何阻力重重〉2月17日(http://www

.epochtimes.com/b5/9/2/17/n2433137.htm(2014/3/30)。

《大紀元》,2003。〈新加坡與澳洲自由貿易協定開始生效〉7月28日(http://www.epoc

htimes.com/b5/3/7/28/n349800.htm)(2014/4/1)。

《大紀元》,2005。〈美國與澳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10月2日(http://www.epochtimes.

com/b5/4/5/19/n543284.htm)(2014/4/2)。

《大紀元》,2005。〈澳美自貿協議正式生效消費者不會立即受益〉1月2日(http://tw.e

pochtimes.com/b5/5/1/2/n767528.htm)(2014/4/2)。

《大紀元》,2004。〈澳大利亞和泰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7月6日(http://www.epochti

mes.com/b5/4/7/5/n587874.htm)(2014/4/2)。

《大紀元》,2012。〈澳洲參議院通過與馬來西亞自由貿易協定〉12月1日(http://www

.epochtimes.com/b5/12/12/1/n3742599.htm)(2014/4/2)。

《大紀元》,2013。〈澳洲與韓國成功完成自由貿易協議談判〉12月5日(http://www.ep

ochtimes.com/b5/13/12/5/n4027109.htm)(2014/4/2)。

《日經中文網》,2013。〈澳中FTA談判9年未果優先與日韓合作〉4月19日(http://zh.c

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conomic-policy/5346-20130419.html)(2014/4/6)。

《新浪網》,2008。〈澳大利亞與智利完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5月28日(http://finance

news.sina.com/sinacn/000-000-107-112/402/2008-05-28/1602823653.html)(2014/4/2)

經濟部/澳大利亞代表處經濟組,2014。〈澳洲國家黨支持洽簽澳中自由貿易協定,惟需限制收購澳洲農業土地及企業〉4月3日。(http://www.taiwantrade.com.tw/CH/bizsearc

hdetail/7446569/C)(2014/4/6)。

鄭乃慈,2005。〈澳洲、中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約需五年時間〉3月24日。(http://www

.wtocenter.org.tw/SmartKMS/do/www/readDoc?document_id=60652)(2014/4/6)。

Page 15: 澳洲 FTA 進程 兼論 Ì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 Í開會,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 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

附錄 I

外交部長與檢察總長

2 MAY 1996

外交部長與檢察總長的聯合聲明

政府宣布改革條約制定過程

(摘要)外交部長亞歷山大•唐納(Alexander Downer)與檢察總長達理爾•威廉斯(Daryl

Williams)今天宣布政府在條約制訂過程中的改革…….威廉斯說此改革會強化條約制訂

過程中的內部參與。唐納說這些改變將提供更適當更有效率的程序使國會能仔細檢查

政府所欲簽定之條約。更重要的是,這些改變將克服過去被視為民主瑕疵的條約制訂

過程……外交部長和檢察總長註記了以下的改革:

條約在政府採取約束行動前必須在上、下議會至少擱置 15天。

條約在上、下議會擱置時必須附上國家利益分析,解釋為何澳洲應該成為條約

之一方。國家利益分析必須包括此條約的經濟、環境、社會以及文化衝擊,條

約之義務、直接的財政損失,條約該如何執行,簽訂條約前之諮商作為,以及

條約是否有提供退出條款。

政府必須提議國會聯席委員會來審議國家利益分析。

政府必須支持成立條約政務會(Treaty Council),並隸屬於澳洲政府。

必須建立條約的資料庫以利個人或群體獲得相關資訊。

外交與貿易部已經建立新的條約秘書處負責前述之改革與執行。外交部長唐納說國會

聯席委員會的過程將提供國會與社區參與條約制定過程。

在宣布這些改革時,外交部長和檢察總長認為澳洲國民在條約制訂過程中將被給予空

前的參與。這些參與以及仔細檢視所訂定之國際法是人民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