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204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kermit-stevenson

Post on 02-Jan-2016

1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4 download

DESCRIPTION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主讲教师:张永红 联系:   电话: 6808638 、 13330909329 E-mail:[email protected] QQ:58354985(MSN : [email protected]) 个人网页: http://boohooing.jsboke.com. 目 录. 第一篇 概念篇 第二篇 技术篇 第三篇 应用系统篇 第四篇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第一篇 目 录. 第一篇 概念篇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信 息 管 理 系 统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MIS/IMS ))

主讲教师:张永红主讲教师:张永红联系:联系:  电话:  电话: 68086386808638 、、 1333090932913330909329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QQ:58354985(MSNQQ:58354985(MSN ::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个人网页:个人网页: http://boohooing.jsboke.comhttp://boohooing.jsboke.com

Page 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目 录目 录

第一篇 概念篇

第二篇 技术篇

第三篇 应用系统篇

第四篇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Page 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篇 目 录

第一篇 概念篇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第四章 系统的概念和性质第五章 系统的集成

Page 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1.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高登戴

维斯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上的定义一个由人、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Page 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本书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Page 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1.2 对管理信息系统定义的几点讨论 任何企业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任何

企业不可或缺的系统。 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 台港的资讯管理,国外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学科,它面向管理,包括系统的观点、数

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三大要素,是系统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一个专业,是个未来化专业、革新型的专业。

Page 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它不是单纯的技术系统,而是一个社会系统,而且是社会和技术的

综合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的集成系统。 数据共享使其成为重要的系统资源。 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管理模型来分析数据,实辅助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是发展的。 时至今日,管理信息系统是诸多相关信息系统的集合。

Page 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支 统计系统 数据更新系统 状态报告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 知识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Page 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谈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包括其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

和硬件结构。 1.3.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有四大组成部分: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

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信息管理者

信息源 信息处理器 信息用户

图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Page 1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MIS 的金字塔结构:

一个组织的 MIS分四个基本部分: 战略计划 管理控制 运行控制 业务处理

基层管理工作

管理控制

运行控制

战略 计划

业务处理

支持决策

行动和监控

高层管理工作 非 / 半结构化问题

结构化问题

图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Page 1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人事子系统

生产子系统

财务子系统

信息处理子系统

高层管理子系

统物资供应子系统

市场分析子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图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Page 1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3.3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模块可以是如下的功能层次矩阵:

市场分析

生产管理

物资供应

人事管理

财务管理

信息处理

高层管理

战略计划管理控制

运行控制

业务处理

图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Page 1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3.4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指管理信息系统硬件的组成及其联接方式以及硬件所能达到的功能。

星形网络 微机网 总线网络 环形网络

主机终端网络结构

硬件结构

图 1-5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Page 1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任何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均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工程

成功均须具备的三大要素: 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组织系统性队伍; 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1.4.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领导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至关重要的问题:

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原则 1 、系统开发周期长、耗资巨大,是一项系统工程; 2 、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3 、人、财、物的投入和调度决策; 4 、伴随系统开发对企业的重大变革。

Page 1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4.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 建立领导小组

组成系统组

进行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运行评价

图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Page 1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4.3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组成一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其含义有二: 其一,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要经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等多个阶段,其中前一阶段完成的同时就是后一阶段的开始,这些阶段组成的完整过程组成系统的生命周期;

其二,系统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一个系统运行若干年后,又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系统开发要求,于是另一个新系统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这种不断更新、循环成长的过程使 MIS 的发展持续不息,永无止境。

Page 1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系统规划确定组织目标、实现目标的方式、信息系统目标、信息系统主要结构、工程项目及其可行性研究; 系统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以及系统方案的确定; 系统设计 确定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和程序流程图、编码、输入输出设计、文件及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等; 系统实施 计算机的购置、安装、程序调试、系统的切换等; 系统运行、评价系统运行、维护以及对建成系统的评价和运行中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请求等。

Page 1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4.4 对信息系统开发的初步讨论 1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阶段至关重要; 表 1.1 国外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各环节所占的比重 阶段 调查 分析 设计 实施 工作量 % 30 40 20 10 2 、计算机设备购置不是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和工作; 3 、编程工作必须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 4 、伴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同步进行组织的变革 企业过程再造(重组、再工程) BPR (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充份运用信息系统的潜能,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实现

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变革及创新。

Page 1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5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 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5.1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性质 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的一门综合

性、边缘性、系统性的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目标职业是系统分析员。 系统分析员应善于帮助企业经营者分析企业环境、确定企

业目标、抓住关键因素,改进企业系统;善于提出计算机系统解决方案,确定计算机系统配置,开发和运行应用系统,管理信息资源。

Page 2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5.2 信息系统分析员的专业知识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 一个信息系统分析员应具备如下的能力结构:

执行 系统分析员 能力模型

科学方法 变革能力

企业知识 信息技术

计划

组织 运筹 沟通 归纳 决策

经济

管理 社会 网络 软件

硬件

图 1-7 信息系统分析员的能力结构示意图

Page 2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2.1 管理的定义和性质 管理的定义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事、指导、

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这一体系中的人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管理的性质: 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科学性和艺术性

Page 2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2.1 管理科学的发展及代表性理论 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 以享利 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 以马克斯 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与管理科学理论 以乔治 埃尔顿 梅约为代表的群体行为学派 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

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

Page 2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2.3 管理的组织 管理的组织是确保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重要问题。管理的组织与技术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故与管理信息系统关系密切。

管理的组织职能中重要的概念有:2.3.1 组织结构的类型 直线型 事业部制 职能型 矩阵型 直线参谋型 多维立体型 直线职能参谋型

优缺点、适用

Page 2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章 管理知识基础

2.3.2 组织结构的设计 管理层次的划分管理宽度 部门的划分按人数、时间、职能、地区、产品、服务对象、

设备等 职权的种类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2.3.3 组织结构的运行 集权与分权正确运用授权 高层次职权分配的两种体制 委员会制

个人负责制 个人管理与集体管理

Page 2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3.1 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3.1.1 数据和信息 数据是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计算机系统要处理的基本对象之一。数据

可以是字符、数字、文字、图形等,它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量的概念,本身不代表任何一类具体的东西。

数据的定义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等的抽象表示。

信息是信息系统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信息系统要处理的基本对象之一。信息是通过数据形式来表示的,是加载在数据之上,对数据具体含义的解释。

Page 2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数据的解释。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并对其决策具有价值。

3.1.2 信息的属性 1 、事实性 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提严格的基础数据管

理。 “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仍是垃圾”( Garbage-in , garbag

e-out)。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

Page 2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2 、等级性 管理信息有等级:战略级、策略级和执行级3 、可压缩性4、扩散性 信息扩散威力巨大,同时带来信息安全威胁5 、传输性6、分享性7、增殖性 对信息的再加工可产生新的信息,加时间序列信息。8、转换性 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三大重要资源,互不可分,又可互相转换。

Page 2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三章 信息基础知识

3.2 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的生命周期由信息的多个阶段组成: 信息的收集、信息的转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储存、信

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 信息的收集 信息表达的三种形式 文字表述、数字表达、图象表达 信息的维护 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的维护。 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唯一性、及时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Page 2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1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目标、部件、联结是系统不可缺少的因素。

输入 1

2

3

输出 1

2

3

子系统Ⅰ

Ⅱ Ⅲ

接口

接口

接口

图 4-1 系统的构成图

Page 3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2 、系统性能的评价 评价系统的四个标准: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楚、能观能控。 3 、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计划指预定的行动路线,它提出目标并确定为达到目标准备实施

的行动。 控制指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的过程。   计划和控制是系统中两个既互不相同又紧密关联的职能环节。

Page 3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计划和控制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方法或计划本身;

控制的设计取决于计划的要求; 控制与计划相联,使整个系统形成连续过程。

Page 3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4 、系统集成的概念 系统集成指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系统集成绝不只是联通,而是有效的组织。 有效的组织意味着系统中每个部件得到有效利用,反过来说,用最少的资源耗费达到系统目标。5 、系统集成的分类 系统集成有多种分类: 按集成涉及范围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和人员集成、 形象集成 按系统优化程度联通集成、共享集成、最优集成 按集成具体程度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

Page 3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四、五章 系统的概念、性质和集成

按优化程度分类的系统集成中:

联通集成指保证设备能互相联通的集成。

共享集成指整个系统的信息能为系统中所有用户所共享。

最优集成这是最高水平的集成,理想的集成,只有在新建系统时才有可能(但也很难)达到的集成。

Page 3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篇 目 录

第二篇 技术篇第二篇 技术篇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第九章 通信与网络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Page 3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6.1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诞生于 1946年,至今经历了五代

的发展: 第一代 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 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 小规模集成电路( SSI )时代 第四、五代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LSI、 VLSI )时代 微机、小型机、主干计算机 计算机 主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工作沾

Page 3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ENIAC 机房

图 6-1 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Page 3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1946-1957

起迄年份 代别 主要逻辑元件 软 件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监控程序、 简单操作系统功能较强的操作系统、 会话式语言

软件工程的研究与应用、数据库、

语言编译系统和网络软件

能处理声音图像等知识表示推理能力模拟人的智能活动

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

1958-1964

1965-1970

1970至今

新一代 计算机

电子管

晶体管

表 6.1 电子计算机的技术发展简表

Page 3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诞生 1971 4 位 Intel4004第一代 1972 8 位 Intel8008第二代 1973 8位 Intel8085 、 M6800 、 Z80第三代 1978 16位 Intel8086 、 Z8000 、 M68000第四代 1985 32位 Intel80386 、 Z80000 、 NS-16032 1993年 32位 Intel 公司 Pentium 、 Pentium MMX、 Pentium II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Page 3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6.2 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6.2.1 计算机系统原理 世界上各类电子计算机基本结构

的基础冯诺依曼( Von Neumann)

原理:存储程序和二进制

计算机的运算程序

一系列指令

计算机内数据、信息的表示

二进制

图 6-2 冯诺依曼( Von Neumann)

Page 4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6.2.2 计算机系统原理 计算机内: 数值、字符、汉字、音频和视频信息的表示二进制

6.2.3 计算机程序的运行 由一系列指令的执行来实现

Page 4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

硬件是指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

7.1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 CPU)运算器+控制器

7.2 存储系统 计算机存储系统由主存储器和二级存储器组成。 主存储器的发展: 磁鼓磁芯 LSI半导体存储器 VLSI半导体存储器 二级存储器的发展: 磁带磁鼓磁盘光盘(只读 CD、可擦写 CD)

Page 4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

7.3 输入 / 输出设备7.3.1 计算机键盘与显示终端7.3.2 点触式设备 计算机鼠标器、电子游戏机操纵杆、触摸感应屏等7.3.3 计算机笔 光笔、汉王笔、蒙恬笔等7.3.4 视频输入 / 输出 TV、录像机、摄像机的数字化影像的输入 / 输出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 LCD)屏、等离子显示屏等

Page 4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

7.3.5 打印输出 击打式打印机 :点阵打印机、高速并行打印机 非击打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绘图仪

7.3.6 声音识别 通过声音识别系统实现声音输入 / 输出

7.3.7 光和磁识别 光扫描设备:读入文本、图形、图片、条形码 磁性数据输入:磁性墨水字符识别、磁条阅读器

Page 4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1 软件的概念 8.1.1 软件的分类

系统管理软件 系统软件 系统支持程序 软件 系统开发程序

通用应用程序 通用应用程序 应用软件

Page 4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1.2 软件发展趋势 1 、软件开发由用户独立开发逐步转向软件供应商提供通用软件

包,如:字处理软件 Word 、电子表格软件 Excel 、办公自动化

软件 Office 、统计软件 SUP5 、企业管理软件 P3等;

2 、过程设计语言的程序正在被人—机对话的非过程化自然语言

(第四代语言 4GL)的程序以及采用自然语言、功能更强、多用

途(第五代语言 5GL)的专家辅助软件包所替代。

Page 4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2 系统软件8.2.1 系统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指那些管理和支持计算机资源及它的信息处理活动

的程序,它们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重要的软件接口。 系统软件分为三类: 系统管理程序 系统支持程序 系统开发程序

Page 4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2.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用户界面、资源管理、任务管理、文件管理、实用程序与支持服务。

如: MS-DOS 、 WINDOWS 、 WINDOWS-NT等

8.2.3 其他系统管理程序 ( 1)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 2)通信管理器

( 3)系统支持程序

Page 4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

8.3 程序设计语言 第一代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 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又称符号(助记符)语言 第三代语言高级语言 第四代语言接近自然语言的非过程化语言,用户和程序员使用非过程化语言说明要求,计算机自动形成实现该要求的指令序列。 面向对象的语言通过可视接口,如视窗、菜单条、按钮及图标等为用户构建接口的程序设计语言。如 C++、 VB。 程序设计工具提供计算机辅助程序设计的环境,以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和效益。一般包括对话软件包、代码发生器、可重用程序代码库及原型工具。如 CASE 软件包。

Page 4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通信与网络

9.1 通信系统9.1.1 通信的定义及基本类型 通信技术多个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快速传输、资源共享和协调

合作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概念 指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

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Page 5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9.1.2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和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的网

络。 典型代表 ARPA网。

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国际标准化网络。最著名的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即 ISO-OSI “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Page 5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9.2 通信部件及其功能9.2.1 通信通道的特征 1 、传输速率通信通道单位时间的通信能力。单位为位 /秒( b

ps)。 2 、传输模式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3 、传输方式即单工、半双工及双工。 4 、交换选择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及分组交换。 5 、访问控制方式竞争方式与“令牌通行”

Page 5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9.2.2 通信介质

双绞线 有线传输 同轴电缆 光纤 计算机网络 卫星通信 的传输媒体 无线通信(短波、超短波) 无线传输 红外通信 激光通信 微波通信

Page 5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9.2.3 通信处理机及其功能 1 、调制解调器( MODEM) 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两者相互转换的设备。 调制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解调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2 、交换机 3 、路由器

9.2.4 通信软件 指控制和支持占据通信网络的通信的软件。 在广域网上通常称为通信管理器或远程处理管理器;在局域网上称

网络操作系统。

Page 5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1 、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NT 真正适合客户机 /服务器网络的操作系统,能解决系统中异种机系统的互联。

2、网络协议 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必须遵循的一组规则。 网络协议的理想工业标准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ISO-OSI 当今世界事实上的标准  传输层控制协议 /互联网协议 TCP/IP 它能连接互不兼容的计算机和网络;既可用于广域网,又可用于局域网,即Internet/Intranet(国际互连 / 企业内连网)。

Page 5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9.3 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应用9.3.1 网络的拓扑结构 研究网络上各个点的物理布局结构即称之为网络拓扑结构。 星形结构 点到点式 环形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 树形结构

总线式 卫星和无线式

广播式

Page 5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9.3.2 局域网( LAN ) 在一个有限区域内连接信息处理设备形成的系统。 客户机 /服务器网络结构: 兴起于 90年代最热门的新型计算机网络结构,开放式、标准化的产物,结构上可塑性强……

9.3.3 广域网( WAN ) 复盖区域相当广泛的通信网络。 X.25 公用网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公共数据网 Internet/Intranet 国际互连 / 企业内连网 ISDN 综合服务数字网络

Page 5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九章 网络与通信

9.4 通信管理9.4.1 通信网络在管理中的应用 1 、 LAN 和 WAN 2 、电子通信的应用 如:电子邮件、电视会议、电子数据交换等。 3 、传送处理和快速反应 如:联机传送处理系统( OLTP )、电子数据交换( EDI )、电子

资金交付( EPT)、自动付款机( ATM)等。 4 、查询响应系统 用于面向公众的服务系统。 5 、分布与协同处理 6 、办公自动化 7、公用信息服务9.4.2 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9.4.3 开发通信网络决策

Page 5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数据是一个组织中与人力、资金、物料、设备同等重要的资源。数据资源管理对组织至关重要。

数据资源管理包括:文件组织、数据库、数据规划和数据管理。

10.1 文件组织10.1.1 数据组织的层次 数据的逻辑组织四个基本逻辑元素:数据项、记录、文件、数

据库,组成以数据库为最高层次的层次结构。 1 、数据项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基本单位。 2 、记录与某对象有关的全部数据项构成该对象的记录。

Page 5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3 、文件同类记录的集合组成文件。 4 、数据库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逻辑相关的文件集合形成数据库。

数据库

文件 1 文件 2 文件 3

文件m

记录 1 记录2

记录3

… 记录 n

数据项 1

数据项2

数据项3

数据项i

图 10-1 数据的层次结构图

Page 6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10.1.2 文件分类 相对于数据库中存放的海量数据,计算机主存的存储容 大量数据按搁置档案的方量永远是有限的 式存放在外部存储介质上 在某一指定时间内,为应 数据文件存取管理用目的用到的、在主存内的数据是很少的 文件按存储介质分类:光盘文件 磁盘文件 磁带文件 文件按执行功能分类:主文件、程序文件、系统文件等

Page 6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10.1.3 数据的物理储存与传送 1 、文件存储介质 磁带顺序存取设备 成本低廉;但顺序存放,顺序读取;检索和修改都很不方便。 硬磁盘、软磁盘、光盘随机存取设备,可直接存取盘片上任何位置的数据。 2 、数据的逻辑组织与物理组织 数据的逻辑组织指相关记录在逻辑上的编排,其形式有顺序的、随机的、索引的和倒排的等。 数据的物理组织即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具体取决于存储介质。 3 、数据传送 数据物理组织与逻辑组织间的传送由操作系统来实现。

Page 6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10.1.4 文件组织方式 1 、顺序文件组织 指文件中数据记录按关键字排序并顺序存放在存储介质中。也即其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是一致的,它结构简单,应用广泛,存取速度较快,适宜于批量数据的存取和处理。

顺序文件可存放在顺序存取设备上,当存取某一个记录时,必须顺序逐个扫描,检索,很不方便。

顺序文件也可存放在随机存取设备上,并可采用分块查找和折半查找方法检索。

2 、索引文件 对文件中每个记录按其关键字及存放地址建立索引,具有索引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

Page 6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索引文件由索引和数据文件组成;数据文件又称主文件。索引文件必须存储在随机存取介质上。 索引必须按关键字排序。 主文件可以按关键字排序,此时主文件 + 索引索引顺序文件;主文件也可以不排序,则主文件 + 索引索引非顺序文件。 索引文件检索的速度快;为进一步提高检索速度,还可增设多级索引,即建立索引的索引,但缺点是占用存储空间较多。

Page 6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3 、链表文件 每个数据记录都设有指向下一个记录的地址指针的数据文件称为链表文件。并有线性链表、双向链表和多重链表等。

欲删除记录A B C D

A B C D

( a)删除记录

( b)插入记录

A B C

A B C D

D

P

P

欲插入记录

图 10-2 链表文件的删除与插入操作

Page 6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H

图 10-3 双向链表

多重链表组成多重链表文件,可以满足多方面查询要求,给操作带来方便。 4 、倒排文件 倒排文件是一种特别的索引文件,即除按关键字建立索引外,还以记录中某个或几个数据项为关键字建立索引,即以每种关键字值对应一个索引项,形成倒排索引表。

Page 6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倒排文件有部分倒排和全部倒排之分,若对记录中所有数据项

都建倒排表(此时巳不需要主文件本身),这种文件就是完全倒排

文件。若只对记录中选定的供检索用的某几个数据项

建倒排表,构成部分倒排文件。

倒排文件的检索速度快,特别适合于多码检索,但文件更新复

杂,一般用于检索频繁但更新很少的文件。

Page 6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车型索引

发动机索引 产品类别索引

车型

地址

轿车 卡车 吉普

3 , 5

2 , 4 1

发动机

地址

柴油 汽油

1 、 23 、 4 、5

产品类

国产 合资 进口

址 2 、4

1 、3 5

图 10-4 部分倒排文件(上)索引

库存号 牌

车型

发动

产品类

别 BJJEEP DONGFENG SANTSNA JIFANG TOYOTA

202 104

301 206 101

吉普 卡 轿 卡 轿

柴油 柴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合资 国产 合资 国产 进口

存放地址

1 2 3 4 5

(下)主文件

Page 6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10.2 数据库技术10.2.1 传统的文件处理和数据库处理 传统的文件管理存在和使用时间不长,由于以下主要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

1 、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性 数据文件之间的无相关性而产生的许多重复 数据维护中粗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同文件中同一对象的数据的不一致性

2 、数据结构的不一致性 由于文件组织与其应用程序的特定依赖关系,各文件的数据结构的

不一致性难以改变。

Page 6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3 、缺少数据字典 由于用户和应用的不同,对数据定义的不一致性; 各自独立的文件系统无法统一控制数据的使用与维护; 根本在于缺少一个共享的数据字典,数据库是逻辑相关的记录和文件

的集合,它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文件处理系统的上述弊病。

10.2.2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是一个计算机软件,它控制组织和用户的数据库的生成、维护

和使用。

Page 7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DBMS 的四大功能: 数据库开发 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维护 应用开发 常用的 DBMS如: dBASE 、 Foxbase 、 FoxPro 、 Sysbase 、 Oracal 、 Acesse

s 、 Informax、 DBⅡ等

Page 7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10.2.3 数据库的类型 1 、企业数据库的种类 企业数据库的主要类型有: ( 1)操作数据库(又名业务数据库) 该数据库中含有支持组织业务运作的详细数据,而这些数据是在操作事务处理的过捏中产生的。如客户数据库、人员数据库、库存数据库等。

( 2)管理数据库(也称信息库) 指含有组织内部关键性的管理数据的数据库,供企业经营管理者调用以供决策用。

( 3)信息仓库(又名业务数据库) 数据仓库储存从组织操作库和管理库中抽取的当年或历年的数据,经标准化后集成为核心数据源,供运行模型使用及趋势分析等。中含有支持组织业务运作的详细数据

Page 7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 4)分布式数据库 是散布在企业各部门、各工作群组中各自拥有的数据库,主体包括共享操作和共享用户的数据库,同时数据的产生和使用都发生在用户端。

( 5)用户数据库 指由用户在各自工作站上开发的多个数据文件组成的数据库。 ( 6)外部数据库 由取自网络上的联机数据库的报据构成的数据库。 2 、文本数据库 用户利用计算机产生和存储的电子文档(如存放在 CD-ROM 上)的数据库。 3 、多媒体数据库 各种映象以电子文档形式存放所构成的数据库。

Page 7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10.2.4 数据库模型与数据库组织结构 1 、数据库模型 目前 DBMS 所提供的数据库模型主要有三种:网络型、层次型和关系型。

学号

姓名 年龄性别 学生关系框架:

课程关系框架:课程号 课程名 学时数

学习关系框架: 学号 课程

号分数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

S 8 S 9

R1 R2

R3

R4

( b)层次模型 ( c)关系模型

( a)网络模型图 10-5 数据库模型

Page 7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网络模型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网状结构。可以直接表示 m m关系。如美国著名的 DBTG等。

层次模型也称树形结构,是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有向树。它可以表示 1 1关系和 1 m关系,既直接又方便,具有层次清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如现实生活中的行政机构、家属关系都是层次关系。

关系模型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关系的二维表模型。每一行对应一条记录,每一列是一个数据项。

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是关系型数据库,其奠基人是 IBM 公司研究员E F Codd。

Page 7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2 、数据库组织结构10.2.5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库设计直接关系信息系统开发的

质量。 1 、现实世界到信息系统的信息转换 信息系统为了反映和处理现实存在的事物,必须把它们转换成表示信息的数

据。这种转换经历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到数据世界三个不同的领域,涉及多个术语和概念。

现实世界:事物其及联系 - 事物类 - 事物 - 特 征 信息世界:实体及其联系 - 实体集 - 实体 - 属 性 数据世界:数 据 库 - 文 件 - 记录 - 数据项

Page 7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2 、实体间基本联系方式 实体之间关系复杂,但可归纳为三类: 1-1关系 如 A中任一个实体至多对应 B中一个实体;反之亦然,则 A对 B是 1-1关系。如一个公司只有一个总经理,一个总经理只负责一个公司。

1-n关系 如 A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对应 B中一个以上实体;反之,B中任一个实体至多对应于 A中一个个体,则称 A对 B是 1-n关系。如一个仓库有多间库房,一间库房只能属于一个仓库。

m-n关系 如 A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对应于 B中一个以上实体,反之亦然,则 A对 B是 m-n关系。如零件与供应点的关系。

Page 7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章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3 、 E-R信息模型的设计 E-R ( 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即实体 -联系方法, E-R 图形可以表示信息世界中实体、属性、关系的模型。

E-R 图中,可以表示实体、属性、联系三种基本图素: 表示实体

表示属性

表示联系

通过 E-R 图可以表示实体间的 1-1 、 1-n 、 m-n关系。 数据库设计时,先设计出局部 E-R 图,再综合出总体 E-R 图。再从

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Page 7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三篇 目 录

第三篇 应用系统篇第三篇 应用系统篇 第十一章 应用系统分类 第十二章 层次信息系统 第十三章 职能信息系统 第十四章 组织信息系统 第十五章 决策支持系统

Page 7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一章 应用系统分类

管理信息系统分类: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EDP ) 办公室自动化( OA) 按技术深度分类 计算机协同系统( CSCW) 智能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 按信息使用深度分类 管理控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 按支持的管理层次分类 终端用户系统 主管信息(支持)系统

Page 8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一章 应用系统分类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生产(服务)信息系统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人事信息系统

制造企业应用系统 金融信息系统 按组织或行业分类 教育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按职能应用分类

Page 8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二章 层次信息系统

层次信息系统分类 业务员信息系统、终端用户系统、主管信息系统 业务处理方式 批处理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数据或要处理的事务累积成一批后,一次输入系统进行处理。

批处理方式运行效率高,设备配置较少,成本低;缺点是不能随时处理,系统中部分内容不代表目前实际状态。

实时处理对随时输入的数据随时处理,并即时输出结果。计算机与用户处于联机交互状态。

实时处理方式方便灵活,对时间性强的处理要求响应迅速;但成本高,对数据存取的安全控制要求高,管理复杂。

Page 8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三章 职能信息系统

市场信息系统 销售预测、产品管理、定价子系统、销售渠道管理、市场 情报

与研究 财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 生产信息系统 生产计划、库存控制、成本计划与控制 人事信息系统

Page 8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四章 组织信息系统

政府机关信息系统 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税工程、金水工程… 企业信息系统 商业信息系统

Page 8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五章 决策支持系统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 ES)指含有知识型程序的系统,它利用人们的专业知识或经验去解决一个有限范围的问题。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DSS) 综合应用数据、模型和分析技术解决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管理问题的、支持而非代替人的决策过程的信息系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传统 DSS(数据库、模型库 +用户接口) + (具基本决策和信息价值的)深度信息库

Page 8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四篇 目 录

第四篇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第四篇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第十六章 信息系统规划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第二十章 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Page 8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六章 信息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对现行系统进行初步调查,获取对现行系统的感性和理性 认

识,为新系统开发进行原始资料的准备; 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成果 对现行系统的图表描述; 提出新系统开发的目标; 关于新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对现行系统的调查、描述中使用多种图表,以描述系统、记录要点和分析问题。

Page 8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知识面广、部门多,既涉及技术,又涉及管理业务、组织和

行为。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17.1 系统开发方法概述17.1.1 系统开发方法的演变 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和规模的扩大,系统开发暴露出许多当初未预料到

的问题: 将手工处理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原封不地“翻译”成软件程序后,为什么屡屡失败?

大型信息系统开发中应如何合理组织协调人、财、物力?

Page 8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对一个实体组织的调查分析应如何着手? 对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如何进行系统化的划分? 如何才能合理协调数据和利用信息资源? 如何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处理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管

理问题?

Page 8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 、早期的系统开发方法手工作坊的方法 系统开发中,个人技艺色彩浓重,软件维护费用巳占系统开发费用的 70- 80%以上 “软件危机” 开发周期长 软件质量难以保障 缺乏系统和全局观点 不能保证软件的长期稳定运行 层次不清,职责不明,效率过低 问题的积累,成本的超支,性能的缺陷,加深了系统开发的困难。

Page 9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2 、软件工程化 软件工程化是开发大型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软件生产率、可靠性、可维护性的先进技术。其基本思想有二: 其一,软件是产品,由满足一定要求的,具有可用性、可靠性的程序系统和与之相匹配的文档资料所组成;

整套文档资料: 系统开发任务书(用户需要说明书)、 系统功能说明书、 系统规格说明书、 程序框图与源程序文本、 程序调试报告、 系统安装说明书、 系统操作手册、 用户使用指南、 系统验收报告等。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Page 9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其二,软件开发可以划分阶段来进行,类似工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工序。 即可划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阶段: 需求分析 可行性研究与计划 系统分析与设计 编程与调试 系统验收与交付 正式投入运行

Page 9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软件工程化的优点: 软件产品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 有利于发挥专业特长,有利于软件质量和开发进度; 开发过程层次分明、职责明确; 从全局出发系统分析与设计,避免了子系统之间的重复与遗漏;

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便于修改和更新。

Page 9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3 、“瀑布模型”式结构化开发和“蛛网模型”式原型逼近

“瀑布模型” 即软件工程化的分阶段软件开发过程。

结构化开发工作标准化,实现开发有序、高效、高可靠性和少错误,并建立标准的文档。

“蛛网模型”即开发往往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需求、设计、实现和测试要反复循环,最后达到全局成功。

Page 9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系统需求

软件需求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

编程调试

测试试运

运行维护

设计测试

需求说明

图 17-1 瀑布模型 图 17-2 蛛网模型

Page 9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4 、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 生命周期法 其含义有二: 其一,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要经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等多个阶段,其中前一阶段完成的同时就是后一阶段的开始,这些阶段组成的完整过程组成系统的生命周期;

其二,系统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一个系统运行若干年后,又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系统开发要求,于是另一个新系统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这种不断更新、循环成长的过程使 MIS 的发展持续不息,永无止境。

生命周期法也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传统的主流开发方法。

Page 9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原型法 借助于关系数据库系统和第四代程序生成系统等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模拟出一个原型系统,然后再经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评价、修改和逐步完善,最终形成用户满意的应用系统。

5 、按开发过程系统分析要素不同形成的方法 面向处理的方法( PO方法) 指系统分析时从搞清系统要进行什么样的处理入手。 具体又分为面向功能( function)和面向过程( process): 面向功能是由企业的职能出发,如营销、生产、财务和人事等管理功

能;面向过程则跨越企业职能,由企业营运流程出发,按其过程进行处理分析。

Page 9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面向数据的方法( DO方法) 从分析组织的信息需求出发,建立其信息模型,然后建立整个组织共享的数据库。

面向对象的方法( OO方法) 首先分析组织的一些对象,把描述对象的数据和对象的操作集中,对外相对封闭。多个对象如共享某些数据和操作,则这些共享数据和操作就构成对象类。对象类可以有子对象,子对象可以调用其它类所定义的数据和操作。

Page 9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6 、程序语言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第四代语言( 4GL) 原型法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CASE)、面向对象语言(如 C++)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Page 9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2 各种开发方法共有部分的说明17.2.1 系统开发问题的识别 系统开发应搞清楚 5W: 要做什么? What 为什么要做? Why 由谁去做? Who to do it? 何地做? Where 何时做? When 系统开发的最大错误是没弄清问题就动手去做,系统开发之初,识别问题至关重要。

Page 10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问题识别包含的四个层次: 1 、了解企业目标、现行企业系统的问题; 2 、从企业目标高度,明确企业信息战略,确认信息需求; 一般的信息需求调查信息战略高度的信息需求 3 、了解需求的确实程度; 系统分析员科学启发,激起管理人员的潜在需求和新需求。从“满足顾客需求”(被动)“使顾客满意”(主动) 系统分析员的问题识别变革现实的主动性 4 、识别确定程度和稳定程度; 包括信息需求、处理方式、管理人员思想组织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Page 10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2.2 可行性研究 1 、开发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 指目标是否明确?方案是否切实可行?能否满足组织进一步发展要求?

2 、技术可行性 3 、经济可行性 4 、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指社会或人的因素(如体制问题、管理问题、安全保密问题、制度问题等)对系统的影响。

Page 10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2.3 系统开发的原则 1 、领导参加的原则 “一把手原则” 2 、优化和创新的原则 3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则 4 、实用和时效的原则 5 、规范化原则 6 、发展变化的原则17.2.4 系统开发前的准备 1 、基础准备工作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 2 、组织人员准备17.2.5 系统开发策略和开发计划(略)

Page 10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3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亦称 SSAD,是结构化、工程化开发方法与生命周期法的结合 MIS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技术最成熟的一种方法。

17.3.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

模块化,自顶向下进行分析和设计。 系统开发过程分阶段进行;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均自顶向下,结构化划分;顶层入手,逐层细化; 系统分析时宏观整体入手,先整体优化,再局部优化; 系统实施时,自底向上 逐个实施,结构化拼接成整体。

Page 10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3.2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 1 、自顶向下整体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方法 2 、用户至上 3 、深入调查研究 4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5 、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变化 系统调查和分析时对未来变化予以高度重视,确保系统对环境变

化的适应性。 6 、开发过程工程化 开发过程规范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Page 10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3.3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生命周期详细调查

详细设计

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实施

系统运行维

系统生命周期

YN

提出新系统 开发要求 初步调查 可行

性 研 究

新系统功能 数据分析

新系统 逻辑设计

软、硬件 配置设计

致命问题?

系统评价

系统维护

系统运行

系统转换 编 写 技术文件

人员 培训 程序设计 与调试 安装与调试

系统设备

系统设计

图 17-3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生命周期

Page 10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3.4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1 、优点 自开发过程整体性好,全局性强,在整体优化前提下自顶向下

分析和设计;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开发过程清晰,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

2 、缺点和不足 起点太底,工具落后,开发周期过长; 要求开发之初就充分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和预见未来变化,

要求太高。

Page 10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4 原型化方法 80年代随着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4GL和各种开发生成环境产生的基

础上,形成的设计思想、工具、手段都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

17.4.1 原型化方法的工作流程 初步识别和归纳用户要求; 快速构造原型,与用户共同评价; 根本不行,退回重构; 不满意,修改原型,反复进行,直至满意。

Page 10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① 用户提出要求 ② 识别归纳问题 ③ 开发系统原型 ④ 分析评价 ⑤ 不可行处理 ⑥ 不满意处理 ⑦ 修改 ⑧ 试运行

运行管理

不满意

1

2

3

4

8

5

6

7

N

满意 不可行

循环 1 循环 2

图 17-4 原型化方法工作过程

N

Page 10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4.2 原型化方法的特点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循序渐进的规律; 将模拟手段引入系统分析,利于开发人员与用户的沟通; 借助于先进的开发工具,大大减少了开发时间和费用。17.4.3 软件支持环境 原型化方法必须有相应的软件支持环境: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RDBS); 与 RDBS相对应的、方便灵活的数据字典; 与 RDBS相对应的快远查询系统,支持交互定义方式的组合条

件查询; 4GL或信息系统开发生成环境; 非过程化的报告或屏幕生成器。

Page 11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7.4.4 原型化方法的适用范围 适合于较小型系统的开发; 不适宜于大量运算的、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的开发; 对原基础管理不善、信息处理过程混乱的问题,使用

有一定的困难; 不大适合有较多内部处理过程的批处理系统。

Page 11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MIS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技术最成熟的一种方法。第十八至廿章将讲述运用该方法开发MIS的过程及常用工具。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MIS的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维护。 对系统规划,除各种开发方法共有部分的说明外,需进一步强调的一个概念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指系统规划阶段和系统分析阶段都要了解用户对新系统开发的各种需求,两阶段所做的该项工作合称为信息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

Page 11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系统开发最重要的工作环节。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 、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需求分析,完成新系统逻辑

设计; 2 、绘制数据流程图; 3 、定义和描述所有的数据项。18.1 需求分析 18.1.1 需求分析方法 1 、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2 、先弄清它存在的道理再分析其改进; 3 、工程化的工作方式; 4 、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5 、主动沟通和亲和友善的工作方式。

Page 11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1.2 详细调查的内容 围绕开发单位的信息流、物流展开,主要有: 1 、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 2 、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3 、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 4 、数据与数据流程; 5 、业务流程与工作形式; 6 、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管理方法; 7、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 8 、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 9 、现存问题和改进意见。

Page 11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2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方式: 组织结构分析 组织结构图 业务过程与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分析业务与组织关系图 业务功能一览表 组织内部管理业务功能表18.2.1 组织结构图 反映组织内部之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反映组织内部和

上下级关系。18.2.2 组织 / 业务关系分析 反映组织各部分在承担业务时的关系。18.2.3 业务功能一览表 完全以业务功能为主体,完整反映组织内各部分所包含的所

有业务的树型表。

Page 11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项目覆盖范围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覆盖范围

国家防办

信息中心

防洪指挥系统范围

流域机构( 7 )

直属工程单位( 7 )和大型水库( 9 )

重点防洪省(市、区)( 24 )

国家防总调度的蓄滞洪工程( 12 )

水情分中心( 224 )工情分中心( 196 )

防洪重点城市( 31 )

抗旱信息系统范围

省(市、区)( 31 )

旱情分中心( 267 )

旱情采集点( 1265 )、旱情监测站( 1800 )

中央报汛站( 3002 )工情采集点( 795 )

图 18-1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项目复盖范围示意图

Page 11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图 18-2

Page 11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3 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的作用: 帮助了解组织内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具体步骤为绘制数据流程图,即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 基本符号为 6个:

业务处理单位 业务处理功能描述

表格 /报表制作 数据 /文件存档

收集 /统计数据 信息传递过程

Page 11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常林公司发文流程定制图

图 18-3 常林公司发文工作流程图

Page 11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4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是新系统处理的主要对象,所以必须将调查中收集的数据以及统计和处理数据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整理。18.4.1 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 对调查所得数据载体(报表、统计表文件格式等)和数据调查表等汇总、整理和分析。 其一,将数据按类划分: 本系统输入数据类 系统内存储的数据类 本系统产生的数据类

Page 12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其二,对数据按类进行分析: 汇总并检查有无遗漏; 分析,即检查数据的匹配情况; 建立数据字典。 1 、数据汇总 ( 1)将数据按业务过程分类编码,按处理过程顺序排放; ( 2)按业务过程自顶向下整理数据项; ( 3)分类整理所有原始数据和最终输出数据; ( 4)确定数据的字长和精度。

Page 12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2 、数据分析 是在数据汇总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整体数据的完备程度、一致程度和无冗余程度。其工具是 U/C矩阵。 ( 1) U/C矩阵 将二维表横轴定义为数据变量,纵轴定义为业务变量,将数据与业务之间的关系用使用( U)和建立( C)来表示,构成U/C矩阵。 ( 2)数据正确性分析 原则上每列上只有一个 C; 每一列至少有一个 U; 不能出现空行、空列。 ( 3)数据项特征分析

Page 12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分析

防汛信息的分类 类 型

内 容

来 源

实时水情

工 情 旱 情气象信息

综合信息

降雨量、水位、流量、含沙量、水库蓄水量等

全国 8600 个报汛站,其中 3002 个 为中央报汛站

防汛工程状态、险情、现场灾情等 全国设在重点防洪县的 781 个工情采集点和 15个移动采集站

蒸发、气温、地下水、墒情、受旱程度等

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

全国设在易旱县的 1265 个旱情采 集点和 1800 个旱情监测点 部外气象部门等

系统处理产生的各种信息 各应用系统

Page 12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4.2 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其目的是要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问题,如数据流程不畅,前后数据不匹配,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等。分析过程就是绘制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过程。 1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国际上至今尚无数据流程图符号和表达方法的统一标准。现介绍的为国际上比较通用的美国符号的变种,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泡泡图的表示方法。 数据流程图的四种基本符号为:外部实体、数据流、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Page 12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外部实体

数据流

数据存储

处理过程

图 18-4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Page 12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图 18-5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

Page 12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2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是建立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的,采用自顶向下、逐层扩展的分解方法进行的。

任何一个系统,不论其多么复杂,都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处理过程,按此模式首先绘制顶层数据流程图。

在顶层图基础上,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即将巳有的处理过程予以扩充,同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分解。

当扩展的数据流程图巳能基本表达系统所有的处理过程和必要的输入、输出时,扩展工作即告结束。经扩展后的各个流程图可以联结起来形成完整的系统数据流程图。

Page 12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图 18-6 处理逻辑逐层扩展时的功能分解示意图

Page 12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3 、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原则 ( 1)、正确识别系统的外部实体; ( 2)、确定系统正常情况的输入、输出; ( 3)、根据查询要求定义数据流; ( 4)、自左向右绘制; ( 5)、每一层处理过程的扩展要适中; 上层数据流程图中的一个处理过程扩展成下一层的多个处理

过程时,扩展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以 7-8 个为限。 ( 6)、数据流程图不涉及计算机专业技术。

Page 12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图 18-7 顶层数据流程图

Page 13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图 18-8 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Page 13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图 18-9 第三层数据流程图 采购模块的扩展

Page 13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图 18-10 第三层数据流程图 会计模块的扩展

Page 13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5 功能 / 数据分析 功能 /数据分析是在详细了解了开发系统实际的业务流程、管理功能、数据流程以及数据分析并作了图表描述后,作进一步的系统化分析,以整体考虑新系统的功能子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合理分布。 功能 /数据分析的方法采用 IBM 公司 70年代初 BSP (企业系统规划法)中提出的聚类分析法。18.5.1 建立 U/C矩阵 针对实际组织,通过系统化分析,自顶向下的思考,列出功能和数据项,填写使用 /产生( U/C)关系,建立 U/C矩阵。

Page 13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图 18-11 表上移动作业过程

.

Page 13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5.2 对 U/C矩阵进行正确性检验 根据“数据守恒”原则对所建 U/C矩阵进行正确性检验: 1 、完备性检验指对具体数据项必有一个 C和至少一个U;功能则必须有 U或 C。 2 、一致性检验指对具体数据项必有且仅有一个 C。如有多个 C则产生了不一致现象。 3 、无冗余性检验即检查表中有无空行空列。如有则不是漏填就是功能项 / 数据项划分是冗余的。18.5.3 U/C矩阵求解 U/C矩阵求解是指系统结构划分的优化过程。即按子系统划分应独立性好、内聚度高的原则进行聚类操作。

Page 13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U/C矩阵求解的具体做法: 通过表上作业,调换表中的行变量或列变量,使表中的“ C”元素尽量靠近矩阵对角线,再以“ C”元素为标准,划分子系统。18.5.4 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 布 U/C矩阵的主要功能有四: 通过正确性检验,发现分析、调查中的疏漏和差错; 通过正确性检验,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矩阵求解获得子系统划分; 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联系(“ U”)确定共享数据。

Page 13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图 18-12 子系统划分

Page 13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图 18-13 数据联系

Page 13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 、系统逻辑功能的划分 U/C矩阵中子系统的划分要求: 沿对角线进行,即不重叠又不能漏划任何一个数据 /功能。 所有的“ C”都必须包含在子系统内。 子系统划分方案不是唯一的。 2 、数据资源分布 子系统划分后,形成了两类数据使用关系: 划在子系统方块内的,属于子系统内使用(非共享)数据 留在子系统之外的“ U”元素构成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

Page 14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6 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新系统逻辑方案是指新系统拟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它是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共同确认的新系统模式和开发目标。 新系统逻辑方案主要包括: 经优化的业务流程; 经分析、整理的数据及数据流程; 新系统的子系统划分; 各具体业务处理过程及应建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方法。18.6.1 新系统信息处理方案 包括:新系统业务流程、数据及数据流程图、子系统划分及数据资源分布。

Page 14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6.2 新系统可能涉及的管理模型 根据系统性质不同,涉及管理科学方面的模型可以多种多样,如: 综合计划模型:包括综合发展计划模型和资源限制模型 生产计划管理模型:分生产计划大纲和生产作业计划 库存管理模型:包含库存物资分类法和库存管理模型 财会管理模型 成本管理模型:分成本核算模型、成本预测模型和成本 分析模型 经营管理决策模型 统计分析模型 预测模型

Page 14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18.6.3 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的阶段成果就是系统分析报告,它反映系统分析的重要结果新系统逻辑方案,是其后系统设计、系统实施阶段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新系统开发关键性的技术文件。其主要内容有: 1 、开发对象概述 包括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工作过程和性质、业务功能、外部联系、组织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和物质联系、新系统开发背景等。 2 、新系统目标和开发设想 3 、现行系统运行状况 详述现行系统的处理方式、数据总量、制约因素、信息处理的薄弱环节等

Page 14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八章 系统分析

4 、新系统逻辑方案

新系统逻辑方案是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应包括: 新系统业务流程及信息处理方式; 新系统数据分析和数据流程图; 新系统各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或模型; 与新系统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设想。

5 、新系统开发的投资安排

6 、新系统开发进度计划的初步安排

Page 14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人员的知识与经验 系统设计工作包括两个方面:总体结构的设计、具体物理模型的设计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系统总体结构框架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 /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的设计等。 系统设计的成果 一系列系统设计文件组成的系统设计报告19.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子系统的划分、网络和设备的配置、设备选型、新系统计算机处理流程图。

Page 14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1.1 子系统划分 子系统划分一般是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 1 、子系统划分的原则 子系统或模块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系统设计的质量,影响系统开发时间、开发成本以及系统实施、维护的方便程度。 ( 1)子系统应具有相对独立性 子系统或模块的独立性越强,对其它子系统或模块的影响就越小,在修改、维护时产生连锁反应的风险程度就越小。衡量子系统独立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子系统或模块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称内聚度;二是子系统或模块间联系(数据调用和控制联系)的密切程度,称耦合度;内聚度越高,耦合度越低,独立性就越好。

Page 14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 2)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尽量小 高聚合、低耦合的子系统或模块其独立性最好。 ( 3)子系统划分应使数据冗余较小 相关的功能数据应尽量集中,以减少和避免子系统间大量数据的调用、大量中间结果的保存和传递。 ( 4)子系统的设置应考虑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 ( 5)子系统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 ( 6)子系统的划分应考虑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 2 、系统划分方法的分类 按功能聚合划分是目前最常用的系统划分方法。具体可有六种方法,按其划分出来的子系统的聚合度高低排列分别为: 功能划分 顺序划分 数据拟合 过程划分 时间划分 环境划分

Page 14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3 、常用的系统划分方法 系统的实际开发中,常用的系统划分方法是: 以功能 /数据分析结果为主,兼顾组织实际情况,运用具体的功能聚合划分方法。19.1.2 网络设计 子网络设计问题的实质:如何在内部用局域网连接各子系统,系统又如何与外部系统相连接。即根据组织实际业务的需要配置和选择合适的网络产品。 网络设计三步曲: 根据用户要求选择网络结构; 根据实际布局考虑联网布线和配件; 根据实际业务要求划定网络节点级别、管理方式、访问权 限、选择相应软件。

Page 14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1.3 设备和网络的配置 在明确系统划分的前提下,考虑各子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配置,以及这些分布设备任务、功能、数据资源等的集中统一管理。19.1.4 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 指根据系统分析方案大体勾画出设计者关于每个子系统内部计算机处理流程的草图,为后继设计详细模块调用关系、模块处理功能以及数据和业务在新系统的计算机内部处理过程的基础。

Page 14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 1)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

旱情采集系统工情采集系统水情采集系统

水情分中心 224

中央报汛站 3002

工情分中心

33

工旱情分中心

163

旱情分中心104

工情采集点413

工旱情采集点

382

旱情采集点883

移动工情采集

点15

旱情监测站

1800

图 19-1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信息采集系统框图

Page 15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 2)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网微波(含一点

多址)系统( 81 站)

移动集群通信系统( 41

个基站)

蓄滞洪区预警反馈系统( 12 )

骨干网 卫星数据平台水情采集站 移动工情采集站

224 个水情分中心 665 个 15 个

100 座大中型水库

图 19-2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通信系统结构框图

Page 15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水利部卫星通信骨干网络示意图

水利部主站(已建)

口 单

电视会议控制平台

M/D

防汛会商电视会议

系统

网 管

数据单元

话音系统

调制解调器组

ROUTERLAN

TES

Router

CHINAPACrLANHOST

ISBN512kbps

2x128kbps

MD pool

数据网管

话音网管

射频单元

M/D

数据单元M/D

话音单元

图像单元

ROUTER

CHINAPAC

10ch

射频单元

射频单元

中频接口单元

话音单元

1/4ch

射频单元 PES5000

( 2.4m/3.7m ) 大型水库站

( 1.8m/2.4m ) 水情信息分中心站

( 4.5m )

流域机构站(已建)

图 19-3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卫星通信网络示意图

Page 15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HNS 小站

HNS 小站

水情测站

利用通信卫星采集传输方案

水利部主站

网管系统

水利部休斯( HNS )卫星主站

(已有)

北京水利部主站

水利数据采集系统

质量控制

汇总

分发

休斯小站

路由器

由地面系统来自其他测站的信息

水情分中心CHINAPAC

图 19-4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卫星信息传输图

Page 15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调制器发射机

12V7AH

蓄电池

视频分路器

TES设备

编码器 调制器

录音机 电话传真机 ODU4W

微波接收机

水利 部卫星主站相关设备

流域站相关设备

水利部卫星主站

有关流域卫星站

移动卫星地面站汽油发电机 220V ACUPS

移动车载卫星地面站(工情移动采集站)设计

图 19-5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情移动采集示意图

Page 15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 3)计算机网络系统部门网

重点水库( 100 )

用户 用户用户 用户

中央网络中心(北京)

骨干网

流域网络中心 备用网络中心 省(区、市)网络中心部门网 部门网

地区网( 38 )

园区网

工程管理单位( 4 )

水情分中 心

( 224 )

工情分中 心

( 197 )

旱情分中 心

( 267 )

部门网 部门网

图 19-6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框图

Page 15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 4)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决策支持系统

中央系统

流域系统( 7 )

省(市、区)系统( 31 )

水情分中心系统( 213 )

工旱情分中心系统

( 163 )

工情分中心系统

( 33 )

旱情分中心系统

( 104 )地(市)系统

含四个分中心系统

含七个分中心系统

图 19-7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图

Page 15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2 代码设计19.2.1 编码的目的 编码客观实体数字或字符(代码) 系统开发中代码设计的目的有三: 1 、唯一化 2 、规范化 3 、系统化 系统所用代码应尽量标准化19.2.2 分类问题 编码问题关键在于分类,准确的分类是工作标准化、系列化、合理化的基础和保证。

Page 15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 、分类原则 保证有足够的容量,足以包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 足以满足今后变化和扩充。 按属性系统化。 遵循一定规律,按处理对象各种具体属性系统地进行。 具有一定的柔性,不至于在出现变更时破坏分类的结构。 注意本分类系统与外系统、已有系统的协调。 2 、分类方法 最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线分类方法和面分类方法。 线分类方法先确定母项的大集合,再分成若干子项的小 集合……,最后落实到具体对象;呈现一层套一层的线性关 系。

Page 15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线分类方法的特点:• 结构清晰,易记易识,可按规律查找;• 与传统方法相似,对手工系统的适应性好;• 结构不灵活,柔性较差。 面分类方法直接从面角度来考虑分类。 面分类方法的特点:• 柔性好,增、删、修改容易;• 可实现任意组配的信息检索,有良好的机器处理适应性;• 识别不直观,不便于记忆。

Page 15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2.3 编码 目前常用的编码形式: 1 、顺序码以某种形式顺序编码。 优点:简单,易追加 缺点:可识别性差 2 、数字码即以纯数字符号形式编码。如身份证上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代码: 320402 优点:易校对、易处理 缺点:不便记忆 3 、字符码即以纯字符形式编码。如铁路客车车次代码: T(特快)、 K(空调)等 优点:辅助记忆 缺点:校对不易,不易反映分类结构 4 、混合码即以数字和字符混合形式编码。如国际标准、国标代码 ISO9001 、 GB19002等 优点:易于识别和表现其系列性 缺点:不易校对

Page 16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3 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数据结构组织和数据库或文件设计,就是根据数据的不同用途、使用要求、统计渠道、安全保密性等,来决定数据的整体组织形式、表或文件的形式,以及决定数据的结构、类别、载体、组织方式、保密级别等一系列的问题。19.3.1 数据结构的规范化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包括定义描述数据项,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其表达形式就是数据结构。 任一系统投入运行后,由于应用的需要,要经常进行插入、删除、修改和添加新数据等维护工作。数据结构的规范化可以避免数据冗余、降低更新异常、使用方便、灵活,达到降低数据维护成本,提高数据的可修改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的目的。

Page 16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数据结构规范化理论是由 IBM 的 E.F.Codd于 1970年首先提出的。在数据结构规范化表达中,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称为一个关系。 1 、规范化的含义 规范化是一个过程,是将一组给定关系转换为另一组满足更高要求的关系的过程。规范化必须是一个可逆过程,转换后的关系应该能够恢复到原先的关系,以确保规范化时没有丢失任何信息。 即: 1NF 2NF 3NF …

Page 16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2 、规范化的目的 规范化的目的是使关系的结构简化,数据项之间更加有规律。具体可归结为: 把关系中每个数据项都转换成不可再分的基本项; 消除数据中的冗余,从而简化关系的检索操作; 实现数据结构内部函数依赖关系的彻底分离,消除数据在进行插入、删除和修改时互相牵制和造成异常的情况; 提高关系模式的灵活性,便于在查询时使用非过程化的高级查询语言。

Page 16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3 、函数依赖与传递依赖 数据结构规范化必须考虑数据结构中数据项之间的函数依赖与传递依赖: 函数依赖是指在一个数据结构中,数据项 B的取值取决于数据项 A的取值,称数据项 B函数依赖于数据项 A。表示为 AB。 如物资库存数据结构由库存编号( SN)、物资名称( N)、库存数量( Q)、单价( P)等数据项组成。其中, N、 Q、 P 均函数依赖于 SN 。实际上,库存编号 SN 是该物资记录(关系)的主关键字。

Page 16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传递依赖也是数据结构中常见的内部关系。假设 A、 B、 C是

同一数据结构中的数据项,如果 C函数依赖于 B,而 B又函数依赖

于 A,则 C也函数依赖于 A,称 C传递依赖于 A。

如库存物资数据结构中有数据项:库存编号( SN)、物资

名称( N)、库存数量( Q)、单价( P)和库存占用资金( F)。

由于库存占用资金 F 函数依赖于库存数量 Q 和单价 P,而库存数量

Q 和单价 P又函数依赖于主关键字库存编号 SN ,因此 F传递依赖

于主关键字 SN 。

Page 16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4 、数据结构的规范化形式 Codd提出了数据结构规范化的五种形式,即第一、二到五的五种范式,这五种范式是“向上兼容的”,即高范式的数据结构自动满足比它低的范式的要求。在常用系统中,一般只须规范化到第三范式即可。 第一范式( 1NF) 如一个关系中的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项,则称该关系为第一范式。如设备档案表:表 19.1 ××单位设备档案表

设备号 设备 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

使 用 部 门

维 修 记 录 调入日期 部门名

称 维修日期

维修部件

0001 普通 车床

C616 沈 阳 机床厂

92/04 99/10

金工车间 机修车间

99/07 99/12

电 机 床头箱

0002 微机

IBM Pⅳ IBM 98/02

00/06计算中心财 务 科 00/10 硬

Page 16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非规范化数据结构 两个“ 1NF”数据结构 “设备档案” “设备基本情况” “设备变动记录”

* 设备号 两个数据项 * 设备号 * 设备号 设备名称 不是最小单位、 设备名称 * 变动日期

型号规格 存在冗余数据 型号规格 使用部门 生产厂 (日期) 生产厂 使用部门 调入日期 部门名称 维修记录 维修日期 维修部件

Page 16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第二范式( 2NF) 如一个满足第一范式的数据结构中所有非关键字数据项都完全函数依赖于关键字,则该数据结构属于第二范式。如现有“备件 -生产厂 - 库存”数据结构中,有三个非关键字只部分函数依赖于关键字,是一个满足 1NF,又非 2NF的数据结构:

* 备件编号 备件名称 型号规格 * 生产厂 生产厂地址 价格 库存量

Page 16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这样的数据结构会引起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为此,需对1NF进一步规范化,将原数据结构分解成三个的数据结构: 备件库存 备件 生产厂 * 备件编号 * 备件编号 * 生产厂 * 生产厂 备件名称 生产厂地址 价格 型号规格 库存量 以上三个数据结构各自的非关键字数据项都完全函数依赖于关键字,所以都属于 2NF的数据结构。

Page 16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第三范式( 3NF) 如一个属于第二范式的数据结构中所有的非关键字数据项之间不存在函数依赖关系,也就是没有传递依赖于关键字,则该数据结构就是第三范式。 2NF有时仍存在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问题,如“备件及其机器”数据结构: * 备件编号 备件名称 备件数量 机器代号 机器台数

Page 17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如购置了新机器并给其规定了代号,但若未进备件,就无法插入新机器数据;或者一种机器还在,但备件若调拨出去了,将备件数据删除的同时,机器数据也随之丢失;而且同一机器的备件可能有很多种,若机器台数变化了,那么必须修改所有与该机器有关的备件数据。 办法是将其分解成两个 3NF数据结构: “备件-机器” “机器” * 备件编号 * 机器代号 备件名称 机器台数 备件数量 机器代号

Page 17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5 、数据结构规范化的步骤

非规范化的数据结构 消除尚可分的数据项 1NF 消除非关键字数据项对部分关键字的函数依赖 2NF 消除非关键字数据项对关键字的传递依赖 3NF

Page 17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4 输入输出设计 一个好的输入系统设计可以为用户和系统带来良好的工

作环境,一个好的输出设计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简捷、明了、有

效、实用的管理和控制信息。19.4.1 输入设计 输入设计包括输入方式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1、输入方式设计 主要是根据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要求来确定数据输入的具体形式。 常用输入方式:键盘输入、数模/模数输入、网络数据

传送、磁 /光盘读入等。 设计原则:尽量利用已有的设备和资源,避免大批量数

据重复多次的键盘输入(工作量大、速度慢、出错率高)。

Page 17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 1)键盘输入 主要适用于常规、少量的数据和控制信

息的输入以及原始数据的录入。 ( 2)数模 /模数转换方式 直接通过光电设备对实际数

据进行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输入方式。常见的有: 条形码输入 扫描仪输入 传感器输入 ( 3)网络传送数据 既可作为信息输出方式,又可作为

信息输入方式,且安全、可靠、快捷。 ( 4)磁盘传送数据 数据发送和接收双方事先约定好待传数据文件的标准格式,以软 /光盘传送。 2 、输入格式 尽量使统计报表和数据库关系表一致,以减少输入格式设计的难度。

Page 17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3 、校对方式 输入时校对方式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和消除操作员输入时的错误。常用校对方式有: 人工校对 不常使用,只适于少量数据的输入。 二次键入校对 指对同一批数据两次键入后比较的校对方 法。方便、快捷,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符号。 其原理是二次键入在同一个地方出错的概率极小。 数据平衡校对 常用于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等完全数字型 报表输入的一种校对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原始报表每行每 列中增加一数字小计字段,在新系统输入设计时再另设一 累加值,先让计算机将输入数据累加,再将累加数与原始 报表中的小计自动比较,达到校对目的。

Page 17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4.2 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是系统和用户间的接口、也是控制信息和选择信息输入输出的主要途径,其设计应尽量友好、简便、实用、易于操作。 界面设计包括菜单方式、会话方式、操作提示方式,以及操作权限管理方式等。 1 、菜单方式 是信息系统功能选择操作的最常用方式。根据目前软件提供的工具又可是:下拉式、弹出式、按钮式等。 菜单设计时,同一层菜单选择中功能应尽可能多,进入最终操作层次应尽可能少(以二级左右为宜)。一般功能选择操作最好让用户一次就进入系统,只有少数重要执行操作才设计成需用户再次确认。

Page 17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2 、会话管理方式 用于用户界面中人机会话的场合。常见的有: 用户操作错误时,系统向用户发出提示和警告信息; 系统执行用户操作指令遇到两种以上可能时,系统提请用 户进一步说明; 系统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向用户发出控制型的信息等。 另有:具有决策支持功能的系统中,具有一定因果逻辑关系的一步步推理的双向会话方式。 3 、提示方式与权限管理 提示方式主要用于操作提示和要点的显示的界面设计,还有当用户按动“求助”时,系统调出相应功能说明的功能。 数据操作权限管理则分两种:网络用户通过入网口令和建网时定义的节点级别相结合来实现,单机用户只需上机口令即可。

Page 17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OA 系统登陆区

图 19-8 常林网站主界面

Page 17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图 19-9 供应 商 OA 系统主界面

Page 17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图 19-10 常林 OA系统界面

Page 18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常林常林 PDM/CAPPPDM/CAPP 系统应用系统应用生成工序 简图

图 19-11

Page 18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常林常林 PDM/CAPPPDM/CAPP 系统应用系统应用产品 配置

图 19-12

Page 18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4.3 输出方式 信息系统常用的最终输出方式为:报表和图形输出 报表输出提供详尽的数据信息,适于基层和专业管理者;图形输出提供图形、比例数据和综合发展趋势的信息,适

于高层领导或宏观、综合管理部门。 报表输出由系统中的报表模块来实现;图形输出应尽量利用软件工具的图形功能。

Page 18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常林公司销售管理系统月销售资金收入 查询

图 19-13

Page 18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常林公司产品 档案系统查询界面

图 19-14

Page 18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常林公司仓库管理系统高架仓库货位利用情况查询界面

图 19-15

Page 18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常林公司高架仓库

图 19-16

Page 18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5 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是系统设计中最后的一步,也是最详细地涉及到具体业务处理过程的一步。它是系统实施阶段编程的基础。 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就是详细设计,其内容包括设计一个个模块和它们之间的联接方式、每个模块内部的功能和处理过程。19.5.1 层次模块结构图 输入层次模块结构图是从结构化设计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的设计工具。其基本做法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子系统再分模块,大模块内再分小模块。 模块是指具备有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和内部数据四种属性的一组程序。

Page 18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层次模块结构图主要关心模块的外部属性,即上、下级模块、同级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而不关心模块内部。即只关心它是什么,能做什么,而不关心它如何去做(如何去做由模块展开图 IPO图解决)。 1 、模块结构的图形表示 5 种图例、 4种基本关系:

模块名

控制信息、标志

数 据

调用 循环调用

判断 调用

图 19-17 结构图基本图例

Page 18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2 、结构设计 ( 1)结构设计原则 所划分的模块独立性要强,即高内聚,低耦合; 模块间联结只能有上下级间的调用关系,不能有同级间横向联系;

A

B

A

B C D

A

B

A

B

b a

A调用 BA判断调用 B 、 C 、 D

A循环调用 B

A带数据 a调用 B并取回数据 b 图 19-18 模块间关系

Page 19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整个系统呈树状结构,不允许出现网状结构或交叉调

用关系; 对所有模块(包括其后的 IPO图)都必须严格分类编码

并建立归档文件。 ( 2)模块联结方式: 可用方式三种: 功能和数据流程联结(最理想方式) 特征联结 控制联结 不可用方式: 公共联结 内容联结

Page 19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5.2 IPO图 IPO图是配合层次化模块结构图说明模块内部功能的工具。特别适用于那些内部处理过程较为复杂、用自然语言描述十分困难的模块。具体又可分决策树、判断表、结构化语言和算法描述语言等四种方法。 1 、决策树 决策树又叫判断树,是用二叉树图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工具。如某公司销售折扣政策: 最近 3 个月无欠帐 折扣率 15% 交易额 5万以上 20年以上客户 折扣率 10% 最近 3 个月有欠帐 20年以下客户 折扣率 5% 交易额 5万以下(含 5万) 折扣率 0

某公司销售折扣政策

Page 19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2 、判断表 当一个处理逻辑的判断条件很多,所有条件组合下的相应处理也很多时,判断表可以把各种条件组合关系全部表达出来。

判断表的一般构成:

条件说明 条件的组合

行动说明 条件组合下的行动

Page 19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判 断 表

1 2 3 4 5 6 7 8条件组合

条件和行动

交易额 5万以上 近 3 个月无欠帐 20年以上客户

Y

Y

Y

Y

Y

N

Y

N

Y

Y

N

N

N

Y

Y

N

Y

N

N

N

Y

N

N

N

折扣率 15%折扣率 10%折扣率 5%折扣率 0

× ×

×

×× × × ×

Page 19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合 并 后 的 判 断 表 一

( 1/2 )

二 ( 3 )

三 ( 4 )

四 ( 5/6/7/8 )

条件组合

条件和行动 交易额 5万以上 近 3 个月无欠帐 20年以上客户

折扣率 15%折扣率 10%折扣率 5%折扣率 0

Y

Y -

N

--

Y

N

Y

Y

N

N

× ×

× ×

Page 195: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3 、结构语言 结构语言是模仿程序设计中判断结构的一种规范化语言。 IF 交易额 5万元以上 IF 近 3 个月无欠帐 THEN 折扣率 15% ELSE (近 3 个月有欠帐) IF 20年以上客户 THEN 折扣率 10% ELSE ( 20年以下客户) SO 折扣率 5% ELSE (交易额5万元及以下) SO 折扣率 0

Page 196: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4 、算法描述语言方法

算法描述语言是一种具体描述算法的工具,它只

面向开发人员而非计算机所用。语法不十分严格,

主要由符号与表达式、赋值语句、控制转移语句、

循环语句和其它语句构成。

Page 197: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5 、 IPO图几种方法的使用 几种方法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应区分不同场合选择使用,其大致情况是: 决策树适于表达不太复杂的判断逻辑,即条件 2-3 个,条 件组合不超过 15个,相应行动 10 个左右的处理; 对条件较多,组合关系复杂,相应行动很多的判断逻辑, 使用判断表为宜; 一个处理逻辑中既有顺序执行动,又有判断或循环逻辑, 最好使用结构语言; 决策树和判断表也是系统调查时的常用工具。

Page 198: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十九章 系统设计

19.6 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设计阶段的阶段成果是系统设计报告,它将是下一步系统实施的依据。 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1 、系统总体结构图(包括总体结构图、子系统结构图、计算机流程图等); 2 、系统设备配置图; 3 、系统分类编码方案; 4 、数据库结构图; 5 、 I/O设计方案; 6 、层次模块结构图及 IPO图等; 7、系统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Page 199: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十章 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20.1 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是新系统开发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指将系统

设计阶段的成果在计算机上实现。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 建立数据库系统; 整理基础数据,培训操作人员; 投入切换和试运行。

Page 200: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十章 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20.1.1 程序设计与调试 1 、程序调试的方法 黑箱测试 数据测试 穷举测试 操作测试 模型测试 2 、程序调试的主要步骤 模块调试 分调 联调20.1.2 人员及 岗位培训

Page 201: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十章 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20.1.3 试运行和系统转换 系统切换的三种方式: 直接切换

并行切换

分段切换

旧系统 新系统

旧系统

旧系统

新系统

新系统

图 20-1 系统切换的三种方式

Page 202: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十章 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20.2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包括: 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 基础数据的管理 运行管理制度 系统运行结果的分析系统维护的概念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程序的维护 即改写或改进部分程序 数据文件的维护 不但包括维护文件中的数据,必要时还包 括维护文件中的数据结构

Page 203: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第二十章 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代码的维护 指对代码作必要的变更,包括代码的新设、 添加、订正、删除等 设备的维护

20.3 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20.3.1 信息系统质量的概念20.3.2 系统运行评价指标

Page 204: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MIS/IMS )

管理信息系统

END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