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10
生生生生生生生 生 14 生

Upload: ruei-chian-tsai

Post on 28-Jul-2015

69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生物分布與組成

第 14 章

Page 2: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第二節 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Page 3: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影響動物分布規律的環境因素:氣溫、水分和植物分布

• 氣溫:– 恆溫動物:可調節自身體溫以保持恆定→適應的氣溫範圍較廣。

– 變溫動物:不能調節體溫,故活動的空間較受限制。

– 部分動物會藉由遷徙的行為來適應氣溫的季節變化,如候鳥在冬季時向熱帶遷移。

Page 4: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照片 14-2 生存在低緯度地區的 (1)鱷魚、 (2)樹蛙為變溫動物,很難在寒帶生存。

Page 5: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 水分– 各種動物對水的需求量不同→動物分布受環境中水分空間分布所影響。

– 有些動物會隨乾雨季變化而有季移的現象,如非洲莽原的斑馬和羚羊。

• 植物分布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植物是部分動物直接食物的來源,植物群落則是動物棲息場所。

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Page 6: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照片 14-3 蝸牛喜好在溼潤的環境棲息、活動。

Page 7: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地區 動物種類與特徵

森林區

低緯區

1.昆蟲、爬蟲、兩棲、靈長和齧齒類─食物取自林木2.以樹棲生活的靈長類(如長臂猿)為例,精通攀爬但

不擅於快速奔馳,聽覺能力比視覺能力佳

中高緯區

1.林木密度較稀疏→行地棲生活的兔類、有蹄類較低緯區多

2.季節變化明顯→動物活動有季節性更替,夏季動物種類與數量比冬季多,有遷移或冬眠現象,如松鼠

莽原區 1.以地棲生活的草食性有蹄類為主,大型的肉食動物亦因而得以生存──視覺較佳、善奔跑,如非洲獅

草原區 草食性穴居齧齒類+大型有蹄類動物,如土撥鼠

沙漠區 水分稀少、植被稀疏→需水量及耗水量小的動物為主,如蜥蜴、駱駝

極地苔原或高山草原 動物具厚脂肪或濃密獸毛,耐寒力強,如犛牛

Page 8: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Page 9: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
Page 10: 14-2動物的分布與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