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2 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

11
第一章 第一節 緣 起 全球化之不可擋趨勢,提供跨國犯罪日益猖獗的條件,使個 別國家難以有效對抗,欲有效對抗跨國犯罪必然需要國際合作。 國際社會早即發展對抗跨國犯罪的策略及機制,我國則於民國50 年以中華民國中央局名義成為國際刑警組織會員國,民國687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擴編時將國際刑警科納入編制,其職掌 為:「國際刑警組織總部、會員國及外國治安機關聯繫與合作事 項;國際刑警組織總部、會員國及外國治安機關來往函件、資料 等處理事項;協助國際刑警組織總部、會員國及外國治安機關各 種請求調查事項;偵辦跨國刑案及協助配合辦理國內重大涉外案 件事項;國際犯罪情報蒐集、傳遞及運用事項。」是以,刑事警 察局國際刑警科依其職掌為我國警察機關與國外治安機關進行國 際執法合作的唯一窗口,可以說刑事局國際科的國際執法合作經 驗就是我國警察的國際執法合作經驗,而且幾乎是完全透過國際 刑警組織管道進行。然而由於國際形勢使然,中國大陸以排我為 條件加入國際刑警組織,其實只是遲早的事情。當時刑事局長盧 金波深知我國警方如過渡依賴國際刑警組織,將使我國在國際警 察合作上受到限制,因此,除盡力維護我國的會籍外,更加強國 際科陣容,主動積極擴展國際執法合作工作。 民國737月國際科一次增加了五人,使承辦人員層級人數一 次加倍,盧局長希望國際科由原先僅負責公文承轉的內勤性質,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緣 起

    全球化之不可擋趨勢,提供跨國犯罪日益猖獗的條件,使個

    別國家難以有效對抗,欲有效對抗跨國犯罪必然需要國際合作。

    國際社會早即發展對抗跨國犯罪的策略及機制,我國則於民國50年以中華民國中央局名義成為國際刑警組織會員國,民國68年7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擴編時將國際刑警科納入編制,其職掌

    為:「國際刑警組織總部、會員國及外國治安機關聯繫與合作事

    項;國際刑警組織總部、會員國及外國治安機關來往函件、資料

    等處理事項;協助國際刑警組織總部、會員國及外國治安機關各

    種請求調查事項;偵辦跨國刑案及協助配合辦理國內重大涉外案

    件事項;國際犯罪情報蒐集、傳遞及運用事項。」是以,刑事警

    察局國際刑警科依其職掌為我國警察機關與國外治安機關進行國

    際執法合作的唯一窗口,可以說刑事局國際科的國際執法合作經

    驗就是我國警察的國際執法合作經驗,而且幾乎是完全透過國際

    刑警組織管道進行。然而由於國際形勢使然,中國大陸以排我為

    條件加入國際刑警組織,其實只是遲早的事情。當時刑事局長盧

    金波深知我國警方如過渡依賴國際刑警組織,將使我國在國際警

    察合作上受到限制,因此,除盡力維護我國的會籍外,更加強國

    際科陣容,主動積極擴展國際執法合作工作。 民國73年7月國際科一次增加了五人,使承辦人員層級人數一

    次加倍,盧局長希望國際科由原先僅負責公文承轉的內勤性質,

  • 2 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

    轉變為主動出擊能獨立作戰的單位,尤其是追緝潛逃海外要犯更

    為首要工作之一。民國73年9月中國大陸果然取代我國成為國際刑警組織會員國,面對此一挫折,盧局長親自指揮督導的國際科,

    與各國治安機關之往來合作反而更加密切。民國75年國際科逐漸展現出海外緝逃成果,連續主動跨海出擊,當年3月及5月分別自日本和泰國緝捕遣返竹聯幫第一殺手劉○榮及殺警奪槍強盜集團

    林○誠等要犯,獲得國人的認同肯定及媒體的喝采。尤其是當年

    12月,盧局長親率國際科幹員親征菲律賓緝捕遣返十大槍擊要犯之首的軍火販子許○德等要犯,更是我國警方海外緝逃的極致表

    現,媒體報導的程度可謂空前,將刑事警察局的聲望推向另一波

    高峰,盧金波局長的遠見令人敬佩,對國際科定位的發展影響深

    遠,可說是我國警察開展國際執法合作的先驅。 作者於民國73年7月進入刑事警察局國際刑警科服務迄今,三

    度進出國際科,前後在國際科服務約12年,從最基層的偵查員、警正偵查員、組長、秘書、科長,國際科的每一個層級的職位都

    擔任過。國際科從僅僅層轉公文之內勤單位,轉變成跨海主動出

    擊尋求國際執法合作之具外勤屬性的內勤單位;民國94年5月起陸續派駐海外警察聯絡官,運用駐外警察聯絡官網絡進行國際執法

    合作,將治安前線推到國境外;民國96年7月警政署外事警官隊移撥納入國際刑警科成立任務編組之國際刑事偵查隊,成為我國警

    方追緝外逃、偵辦跨國案件以及擔任國際執法合作工作的專責警

    力。我國警察之國際執法合作重點,則從過去以跨海追緝要犯為

    主,到目前的追緝外逃與偵辦跨國刑案並重,且因應跨境多地犯

    罪挑戰,經常派員跨境進行聯合偵查。作者有機會參與見證我國

    警察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國際執法合作工作,並且在諸多不利

    於我國參與國際合作的環境中,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都獲致豐

    碩的國際執法合作成果,並且累積豐富的國際執法合作經驗。因

    為這方面的經驗,甚至作者在第二度調離國際科擔任偵一隊二組

  • 第一章 導 論 3

    組長期間,還奉派率員遠赴美屬薩摩亞偵辦我國漁船喋血案及赴

    澳門緝捕遣返劉○友公館血案重要關係人槍擊要犯宋○榮。 至少50次以上遠赴海外的執法合作任務,在歐、亞、非、北

    美、加勒比海、南太平洋及南美等地都曾留下執法合作的痕跡。

    與日本、泰國、菲律賓、澳門警方合作緝捕遣返我國外逃要犯都

    是開啟雙邊執法合作的破冰之旅;依據金門協議執行遣返大陸經

    濟犯吳○鵬是兩岸警務合作的首例;與美國、泰國合作成功執行

    我國首次控制下交付之緝毒行動;首次在美國境內(洛杉磯聯邦

    法院)由美國檢察官在場見證偵訊我國籍走私安非他命嫌犯並製

    作筆錄;首度前往越南偵訊兩岸電信詐騙集團我國籍嫌犯;規劃

    兩岸首次至第三地執行「0310」打擊電信詐騙集團之海外查緝工作,並首次前往印尼執行專案工作;與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及

    外交部共同完成臺美簽署「強化雙邊預防及打擊重大犯罪協定」

    等,每一案件的執行,都為我國警察在擴展國際執法合作的道路

    上樹立一個里程碑,亦均極具歷史意義。 海外執法合作的任務中,經常遭遇到無法預期及掌控的意

    外,例如自奧地利押解外逃經濟犯阮○生返國途中,在泰國曼谷

    機場追回乘過境時奪門逃逸的阮犯、在菲律賓馬尼拉圍捕槍擊要

    犯林○順的過程中,林犯為脫逃墜樓身亡、已緝獲之殺人逃犯於

    遣返前在芭達雅警察局拘留所自殺身亡、已緝獲之槍擊殺人要犯

    楊○伍於遣返前一刻在泰國移民局自殘受傷、已緝獲留置於菲律

    賓刑事調查處之槍擊殺人要犯李○明企圖行賄期約縱放、已緝獲

    留置於菲律賓馬尼拉西區警察局的貪瀆逃犯余○峰經行賄為菲警

    私自縱放、自南美烏拉圭押解涉嫌我國漁船喋血案之大陸籍兇嫌

    返國遭烏拉圭航空拒載及遭美國拒絕過境紐約、自美屬薩摩亞押

    解我國漁船海上喋血案之大陸籍兇嫌返國被美國拒絕過境夏威

    夷,甚至國安局曾獲報我國在泰逃亡毒梟廖○福因受作者緝捕威

    脅而擬對作者不利,因而函請刑事局提醒作者注意赴泰執行任務

  • 4 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

    時人身之安全,一次次突如其來的挑戰及無法預期的變數,使作

    者獲致最難得、最豐富的國際執法合作經驗以及最深刻的體驗。

    此外,作者有機會參與美國緝毒局在香港舉辦的研習與美國聯邦

    執法人員訓練中心之訓練、前往日本東京及美國夏威夷出席國際

    執法合作會議以及參與制訂及洽簽《臺美強化雙邊預防及打擊重

    大犯罪合作協定》、《臺越合作預防及打擊犯罪協定》與《臺泰

    共同打擊跨國經濟及相關犯罪協議》等經驗,都開擴作者在國際

    執法合作領域方面的視野,也提升了此領域的專業素養。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刑事局國際科的國際執法合作歷史就是

    我國警察的國際執法合作歷史,可是當筆者第三度重返國際科

    時,發現幾乎所有國際科同仁,對於國際科前輩過去創造的很多

    空前的國際執法合作歷史均無所悉,驚覺許多對我國警察極具意

    義的國際執法合作歷史似乎已在逐漸消逝,乃興起必須要有傳承

    及記錄的念頭,而環顧曾經參與過國際執法合作之人員,作者在

    這方面的經歷最豐富與最完整,因而在民國101年3月離開國際科的最後一個職位後,基於使命感即投入資料蒐集、整理、記錄及

    撰寫的工作,希望以個人的國際執法合作經驗為主軸,傳承工作

    經驗以及為我國警察記錄下國際執法合作的重要歷史,此為作者

    撰寫本書的初心。然而著手撰寫後,隨著不同執法合作案件的回

    憶,不斷浮現各種不同的議題,隨著不斷衍生的議題逐漸擴大蒐

    集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原先的構思遂不斷修改,最後轉變成全面

    性的探討國際執法合作之機制與實踐,並以個人親身參與的國際

    執法合作的案件及體驗來印證與檢驗,再就其中可能衍生的爭議

    與問題深入探討,本書之撰寫於焉完成。

  • 第一章 導 論 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書採用文獻探討、比較研究、個案分析及參與觀察等研究

    方法,茲分述如下:

    一、文獻探討法(Literature Review)

    所謂文獻探討,是指針對某一特定主題持續蒐集與其有關的

    重要圖書文物資料,並加以整理、分析歸納,評鑑與彙整歷程。1

    本書蒐集相關之國內外學術著作、期刊論文、聯合國報告、宣

    言、決議、相關公約及條約、歐洲相關公約、條約及架構決定、

    研究報告、出國報告書、法院判例、雜誌、報紙及相關文獻,加

    以整理、歸納及分析,作為撰寫全球化與跨國犯罪、國際合作對

    抗跨國犯罪之策略、國際執法合作之機制與困境、國際執法合作

    之趨勢與實踐面向以及探討國際執法合作衍生的問題等論述之基

    礎。

    二、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

    案例研究法常常是一個研究單元(unit of study)—如:個人、機構、團體或社區等—有關層面的探討。2電信網路詐欺犯罪可說是犯罪全球化最典型的犯罪型態,本書以電信詐欺犯罪為

    案例,由兩岸及與第三地合作打擊電信詐騙集團的過程,分析其

    由臺灣西進中國大陸,再蔓延、流竄至東南亞國家及未來可能發

    展成為「全球公敵」之原因,並以兩岸與第三地執法合作掃蕩電

    信詐騙集團之成果雖然豐碩,然而詐騙集團在第三地之運作依舊

    猖獗,提出在既有合作之基礎上持續加強跨境合作提升查緝成果

    1 周文欽,研究方法概論,空大學訊,第393期,2008年3月,頁96。 2 許春金,(2007),犯罪學,臺北:三民,修訂五版,頁44。

  • 6 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

    外,應如何有效防範電信詐欺犯罪持續蔓延、擴散成為「全球公

    敵」之省思及建議。

    三、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Research)

    比較研究法是對相同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同一性質事物的不同

    種類,透過比較而找出其中的共同點或差異點,來深入認識事物

    本質的一種方法,其基本原理有二:「比相同」與「比差異」。3

    當必須在兩個或多個事件間,建構出一種關係時,便需要採取一

    種提綱挈領式的觀點,這便需要採用比較研究的方式。4打擊跨國

    犯罪必須發展司法互助與加強執法合作,此兩個不同的領域,在

    實踐中,往往相互聯繫並且相互交織,既有一些相似之處,也有

    著區別,有時候很難將它們截然區分,本書由合作主體、合作的

    目的和對象、所採取程序以及合作依據的法律文件效力等方面加

    以分析比較,探討司法互助與執法合作之異同以及兩者運作之原

    則。另比較聯合國《引渡示範條約》、《刑事事件司法互助示範

    條約》及《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與《反腐敗公約》、《臺

    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及《臺美強化雙邊預防及打擊重大犯罪協

    定》、《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臺越合作

    預防及打擊犯罪協定》、《臺泰共同打擊跨國經濟犯罪及相關犯

    罪協議》、日本《國際偵查互助法》與韓國《國際刑事司法共助

    法》等內容及立法例,提出較符合我國現實環境之立法及推動與

    各國洽簽司法互助與打擊犯罪條約或協定之建議。

    3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頁

    247。 4 Arnold Joseph Toynbee著,陳曉林譯,(1984),歷史研究,臺北:遠

    流,頁91-96。

  • 第一章 導 論 7

    四、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參 與 觀 察 就 是 實 地 觀 察 ( field observation ) 或 直 接 觀 察(direct observation),研究者(或調查者)為了對某一個團體有所謂的科學瞭解(scientific understanding),而在那個團體內建立和維持多面向和長期性關係,以利研究的過程。5本書係作者以

    長期性觀察所得及親身參與之案例驗證國際執法合作之機制與實

    踐,所有案例均為作者親身參與,實地、直接觀察,大多以案件

    發生的時間順序描述每一案件的執行過程及個人之體驗(personal journey),既是完全參與者(complete participant),又是參與者的觀察(participant-as-observer),也是觀察者的參與(observer-as-participant)。此外,所有資料均為直接觀察蒐集,其中許多案例可說都是深度的個案研究(Case Study)。

    第三節 本書架構

    21世紀被稱為「全球化世紀」,本書於導論(第一章)後首先探討全球化與跨國犯罪的意義、現象以及兩者間之縱橫交錯關

    係(第二章),說明由於跨國犯罪的益形猖獗,世界各國皆知單

    憑內國刑事法規已不能解決問題,必須致力於推動各種打擊跨國

    犯罪之國際合作事宜;其次,由宏觀的角度敘述國際合作對抗跨

    國犯罪之策略(第三章);再次,由雙邊、區域及全球三個層面

    探討國際執法合作對抗跨國犯罪之機制及在對抗過程中面臨的問

    題與遭遇的困難(第四章);接續,由實際對抗跨國犯罪的機制

    中探討國際執法合作運作的趨勢,再就歸納出具體的執法合作措

    施及其內涵逐一加以探討論述(第五章);再接續,以實際的案

    5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

    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頁198。

  • 8 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

    例驗證國際執法合作的運作的機制及遭遇的問題,以及見證國際

    執法合作的成功實踐(第六章);最後,就作者親身參與觀察及

    研究之後發現的一些國際執法合作衍生的問題提出探討(第七

    章)。茲分述如下: 第一章導論。分三節敘述本書撰寫緣起、採用之研究方法及

    本書架構。 第二章全球化與跨國犯罪,分五節論述全球化、跨國犯罪、

    全球化與跨國犯罪、跨國犯罪的全球化與全球化下的國際執法合

    作思維等概念。第一節全球化,敘述全球化的意義、現象與趨

    勢。第二節跨國犯罪,敘述跨國犯罪之定義、特徵,尤其是組織

    性犯罪往往跨越國界躲避國家管制、引渡,利用暴力或調停手

    段,甚至影響行政、司法、立法、媒體以遂行其犯罪目的,導致

    種種社會、政治和經濟弊端。第三節全球化與跨國犯罪,敘述全

    球化的現象不僅外顯於科技、網路、通訊、交通、跨國企業等較

    為「正面」的發展,人類社會在享受全球化所帶來的成果的同

    時,必須思考如何縮小或消除伴隨著全球化現象所引發的種種負

    面效應。第四節跨國犯罪的全球化,敘述有組織犯罪、恐怖主

    義、洗錢、毒品、武器走私、販運人口、電腦犯罪等等都呈現出

    跨國化、全球化的新特點,聯合國認為跨國犯罪、販毒、洗錢和

    恐怖主義等是在這個邊界漏洞愈來愈多的世界上新的跨國威脅。

    第五節全球化下的國際執法合作思維,敘述犯罪集團的跨國活

    動,實際上是利用國界對執法機構形成的限制,使自己從中獲得

    相對優勢。因此對抗跨國犯罪,必須體認單憑一國已不能解決問

    題,必須具備有全球社會視野、包含式(擱置)主權觀念、採取

    跨國國家模式之國際合作、使用網絡性的合作機制以及強調溝通

    及協調等國際執法合作思維。 第三章國際合作對抗跨國犯罪之策略,分四節論述制訂刑事

    司法互助原則的公約、發展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制訂關於打擊跨

  • 第一章 導 論 9

    國犯罪的公約及國際組織研擬打擊跨國犯罪之執法合作建議等,

    是國際社會對抗跨國犯罪所採用的對策。第一節制訂刑事司法互

    助原則的公約,敘述公約的類別包括全球性的公約、地區性的公

    約以及聯合國制定之刑事司法互助示範條約。第二節發展國際刑

    事司法互助,敘述各國的刑事司法互助活動建立在條約基礎上、

    刑事司法互助的範圍日益擴大以及加強刑事司法協助的國內立法

    為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發展之趨勢。第三節制訂關於打擊跨國犯罪

    的公約,敘述聯合國制定《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

    約》、《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以及《反腐敗公約》等三個

    公約的原因及過程。第四節國際組織研擬打擊跨國犯罪之執法合

    作建議,分別敘述七大工業國組織(G7)及俄羅斯等八國以及打擊清洗黑錢財務行動特別組織(FATF)提出有關國際執法合作之建議。

    第四章國際執法合作之機制與困境,共分四節論述,先分別

    由雙邊、區域和全球三個面向探討國際合作對抗跨國犯罪之機

    制,再由國際、國家及實際的執法合作三個層面探討對抗跨國犯

    罪所遭遇到的問題與困境。第一節敘述雙邊之執法合作機制,以

    聯合國之刑事司法互助示範條約與各打擊犯罪公約以及兩岸、臺

    越、臺泰之協定、協議內容,歸納出有關引渡、司法互助、執法

    合作等雙邊執法合作之機制。第二節區域性之執法合作機制,敘

    述雖然各地區的警務合作都有很大的發展,但以歐洲地區發展的

    警務合作模式最值一提,因此介紹歐洲刑警組織、申根區域合

    作、聯合調查團以及歐洲逮捕令等歐洲警務合作之機制。第三節

    全 球 性 之 執 法 合 作 機 制 , 分 別 敘 述 刑 事 警 察 官 署 間 之 合 作 網

    絡—國際刑警組織、外交網絡、警察聯絡官網絡以及交換金融

    情報之合作網絡—艾格蒙聯盟等四種全球性之執法合作機制。

    第四節國際合作對抗跨國犯罪之困境,從國際、國家以及實際的執

    法合作三個層面,探討國際合作對抗跨國犯罪面臨的問題與遭遇的

  • 10 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

    困境。 第五章國際執法合作之趨勢與實踐面向,以聯合國於制定

    《引渡示範條約》及《刑事事件司法互助示範條約》等有關司法

    互助之示範條約以作為各國在執行立法時之指南後,再分別制定

    《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與《反腐敗公約》等有關打擊犯罪

    之公約,顯示傳統的司法互助的內容及運作模式已無法符合國際

    合作打擊犯罪之需求,必須在執法機關層面,採取有效措施以加

    強執法合作,分三節論述國際執法合作之趨勢、跨國犯罪及國際

    執法合作的型態以及國際執法合作之實踐面向。第一節國際執法

    合作之趨勢,敘述運用直接聯繫管道、加速合作緝捕遣返刑事

    犯、強化執法合作措施以及建構執法合作網絡等為國際執法合作

    之趨勢。第二節跨國犯罪及國際執法合作的型態,係由實際偵辦

    跨國犯罪的案件中,歸納出七種跨國犯罪及其相對應之國際執法

    合作型態。第三節國際執法合作之實踐面向,乃綜合聯合國《禁

    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

    公約》、《反腐敗公約》和《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

    協議》、《臺越合作預防及打擊犯罪協定》、《臺泰共同打擊跨

    國經濟及相關犯罪協議》以及上述跨國犯罪的型態與國際執法合

    作運作的經驗,歸納出「情資交換、案件協查、合作偵查、跨國

    聯合偵查、合作緝捕遣返刑事犯、協助遣返刑事嫌疑犯及培訓和

    技術援助」等為國際合作打擊跨國犯罪具體的執法合作措施。 第六章國際執法合作之案例,先探討我國致力打擊電信網路

    詐欺犯罪的過程,再舉實際的案例見證國際執法合作成功的實

    踐。第一節打擊電信網路詐欺犯罪,敘述電信詐欺犯罪從臺灣的

    「全民公敵」西進中國大陸成為大陸的「全民公敵」,兩岸合作

    打擊電信詐欺犯罪後詐騙集團蔓延及流竄至東南亞國家,兩岸再

    至第三地與東南亞國家合作打擊詐騙集團之經過及成果,並分析

    電信詐欺犯罪可能發展的趨勢,包括犯罪被害人由兩岸人民擴展

  • 第一章 導 論 11

    至東南亞地區華人、電信詐欺犯罪在第三地在地化、電信詐騙集

    團在東南亞國家持續猖獗、電信詐騙集團已擴散至東南亞以外地

    區但東南亞仍為詐騙集團大本營、電信詐欺犯罪可能成為21世紀的「全球公敵」等趨勢,最後提出打擊電信詐欺犯罪的成果與成

    效之省思,亦即跨境合作的成果雖然良好,但似乎未能達到有效

    壓制電信詐欺犯罪的效果,因此在電信詐欺犯罪全球化的大趨勢

    下,除在既有的基礎上持續加強跨境合作提升查緝成果外,應深

    思探究如何有效防範電信詐欺犯罪持續蔓延、擴散成為「全球公

    敵」。第二節從案例看國際執法合作之成功實踐,以八個我國執

    行的案例來檢視實踐國際執法合作的實際運作,包括與日本、泰

    國、菲律賓、澳門等國家地區合作緝捕遣返我國逃外要犯共五個

    案例、前往模里西斯押解我國漁船喋血案兇嫌返國偵辦及前往美

    屬薩摩亞偵破我國漁船喋血案並押解兇嫌返國偵辦等二個案例、

    前往越南偵辦電信詐騙集團的一個案例。 最後一章(第七章)探討國際執法合作衍生的問題,由於作

    者「國際執法合作實踐者」的背景,本書的撰寫自然著重在執法

    合作方面,且能隨手舉出各種執法合作的案例加以驗證說明,然

    而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國際執法合作確實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問

    題,包括國際執法合作與個人資料保護如何平衡的問題、司法互

    助與執法合作的問題、管轄權衝突的問題、境外取證的問題、執

    法機關聯繫合作窗口的問題、引渡合作的問題以及主權尊嚴與跨

    國界正義伸張的問題等,因此特分七節逐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