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55
鼻鼻鼻鼻鼻鼻鼻鼻 鼻鼻鼻 鼻鼻鼻 163 鼻鼻鼻鼻鼻鼻鼻 鼻鼻鼻鼻鼻鼻鼻鼻鼻鼻鼻鼻 鼻鼻鼻鼻鼻鼻鼻鼻鼻鼻鼻鼻 鼻鼻鼻鼻 鼻鼻鼻鼻鼻

Upload: sopoline-castro

Post on 30-Dec-2015

3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周光华 解放军 163 医院肿瘤科主任 广州军区放射治疗中心主任 湖南省放疗学会副主任委员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周光华

解放军 163 医院肿瘤科主任 广州军区放射治疗中心主任 湖南省放疗学会副主任委员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Page 2: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以中南方各省发病率更高。鼻咽癌易广泛侵犯邻近结构,并可通过淋巴液转移到颈部,通过血流转移到全身重要器官,如骨、肝和肺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被患者忽略或被医生误诊。放射治疗( radiotherapy )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放疗后5 年生存率为 34%~53% ,早期病变可达 60%~80% 。

Page 3: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 有地区性、种族差异及家族高发倾向,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倾向和环境致癌因素可能有关,发病个体可能有遗传易感性。

• 有性别差异。男多于女。 2.4~2.8:1

• 发病年龄自 3 岁至 86 岁,以 30-60 岁多见

一、鼻咽癌的流行病学

Page 4: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中国鼻咽癌的分布

Page 5: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二、鼻咽癌病因研究

  鼻咽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相关的因素如下:1、血缘因素

2 、EB病毒感染

3 、化学因素

Page 6: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三、解剖和淋巴引流

鼻咽腔:位于头颅正中约2╳ 3╳ 4 cm 的六壁空腔,适在颅底蝶骨体下方,软腭、口咽上方,鼻后孔后方, 1 、 2 颈椎(环枢椎)前方。故鼻咽肿瘤可通过上述结构上进颅底、颅内,下延及口咽,前进入鼻腔、副鼻窦,后侵蚀椎体,两侧可及内耳→ 外耳及咽旁间隙、颞下窝。

(一)解剖结构

Page 7: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咽旁间隙 ( 咽侧间隙、翼咽或咽翼间隙 )

• 位置:位于翼内肌、腮腺深叶与咽侧壁之间,呈倒立的锥体形。

• 境界:• 上达颅底;• 下至舌骨平面;• 前界为翼下颌韧带;• 后界为椎前筋膜的外侧

份;• 舌骨舌肌将它与下颌下

腺及其鞘分开。

Page 8: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咽旁间隙

图 1-1  咽旁间隙横断面 图 1-2  咽旁间隙矢状面

Page 9: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二)淋巴引流

1 、上颈深淋巴结

2 、颈中下组

3 、锁骨上、下及切迹上    淋巴结

4 、逆流可到耳前、颊部、   颌下、颏下淋巴结

  鼻咽部淋巴引流丰富,左右交叉,是组成韦氏环( Woedeyes )的一部分,顺流而下引流到:见图 2 。

图2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体表部位示意图

Page 10: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四、大体类型及病理类型

   2003 年国际病理分型:

1 、非角化型癌

   2 、角化型鳞状细胞癌

   3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结节型:肿瘤呈结节或肿块状,临床多见;菜花型:肿瘤呈菜花状,血管丰富易出血;溃疡型:肿瘤边缘隆起,中央坏死凹陷,临床少见;粘膜下浸润型:肿瘤向腔内突起,左右不对称,肿瘤表面有正常粘膜覆盖;

1979 年国内病理类型:

高分化鳞癌(占不到 10% )

低分化鳞癌(占 85~90% )

未分化癌(约占 5% )

其他类型的癌(占 5% 左右)

Page 11: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五、临床表现

(一)原发癌引起的临床表现

1 、涕血或鼻出血 占初发症状的 23.2% ,确诊  时 73.7% 有此症状。2 、耳鸣 占首发症状的 19.8% ,确诊时 62.6% 有  此症状。3 、听力减退 初诊时占 14.1% ,确诊时占 49.9% 。4 、鼻塞 占初发症状的 15.9% ,确诊时占 48% 。5 、头疼 初发时 26.9% 有头疼,确诊时占 48% 。

Page 12: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二)脑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在确诊时有 33.9% 的患者有脑神经损害的表现。临床上常多对脑神经相继或同时受累及,其中三叉神经、展神经、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受累较多见。因鼻咽癌扩展的范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有:   1.岩蝶综合征 ( +Ⅵ Ⅲ、Ⅴ 1 、 2 、Ⅳ、Ⅱ )

   2.垂体蝶骨综合征 ( +Ⅱ Ⅲ、Ⅳ、Ⅵ、Ⅴ 1)

   3.眶上裂综合征 (Ⅲ、Ⅳ、Ⅵ、 Ⅴ 1)

   4.眶尖综合征 (Ⅲ、Ⅳ、Ⅵ、 Ⅴ 1+Ⅱ)

   5. 颈静脉孔综合征 (Ⅸ、Ⅹ、Ⅺ ) 6. 舌下神经孔综合征 (Ⅻ)

Page 13: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颅神经受侵的症状和体征

Ⅻ 舌肌萎缩,伸舌时偏向患侧 15.5

颅神经 受侵的症状和体征 发生频数%Ⅰ 嗅觉下降或消失 0 Ⅱ 单侧失明 2.8

Ⅲ 眼球除能向外及外下侧运动外,处于固定状态伴眼睑下垂 7.0Ⅳ 眼球向外下运动障碍 6.0

Ⅵ 复视、外展运动障碍 16.8Ⅴ 感觉过敏 → 麻木 27.4

Ⅶ 额纹消失,闭眼不全,鼻唇沟浅 2.1Ⅷ 神经性耳聋、眩晕 0.3

Ⅸ 舌后 1/3 麻木,软腭弓下陷,吞咽障碍 14.9 Ⅹ 喉及喉咽感觉消失,呛咳、声嘶,声带单瘫, 9.3 外耳道及耳屏感觉异常

Ⅺ 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萎缩,耸肩无力 1.7

Page 14: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三)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表现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多见,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占 40% ,初诊时上颈部有肿块者达 60%~80% 。上颈淋巴结肿大时可能伴有后组脑神经(第Ⅸ至Ⅻ对脑神经 )及交感神经麻痹的症状,严重者有一侧头颈疼、突发性晕厥,甚至死亡(颈动脉窦压迫过敏综合征)。晚期可有腋下、纵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后者表现为持续性高热、白细胞可升高或正常,伴腰痛,抗炎治疗无效。

Page 15: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四)远地转移的临床表现

  鼻咽癌血行转移多见,在死亡患者中有一半或半数以上伴远处转移,以骨转移多见,尤其是扁骨转移。其次是肺转移、肝转移,脑转移不到1%,偶见骨髓转移。

Page 16: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六、诊断

1 、鼻咽后鼻镜检查或(和)纤维内镜检查2 、活组织病理检查3 、血清免疫学检查4 、影像学检查

Page 17: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 检查:肿物好发于鼻咽顶、鼻咽后壁或咽隐窝,呈菜花状、结节状或溃疡状。颈部可及淋巴肿大。

• 发现肿物,应进行活检、鼻咽部CT 、 EB 病毒血清学检查。

Page 18: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七、鉴别诊断1 、腺样增殖体2 、鼻咽结核3 、纤维血管瘤4 、肉芽性病变5 、脊索癌6 、颅咽管癌7 、垂体腺瘤8 、淋巴结炎9 、恶性淋巴瘤

Page 19: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八、鼻咽癌 2008分期方案及临床分期

T 分期 T1 局限于鼻咽 T2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 侵犯颅底、翼内肌 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 N 分期 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 单侧Ⅰb、Ⅱ、Ⅲ、Ⅴ 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 cm N2 双侧Ⅰb、Ⅱ、Ⅲ、Ⅴ 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 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M 分期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

Page 20: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临床分期

Ⅰ期 T1N0M0       Ⅱ期 T1N1a~ 1bM0 , T2N0~ 1bM0       Ⅲ期 T1~ 2N2M0 , T3N0~ 2M0      aⅣ 期 T1~ 3N3M0 , T4N0~ 3M0       bⅣ 期 任何 T 、 N 和 M1 

Page 21: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分期修订要点 • 咽旁间隙侵犯包括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均归

为 T2 期;• 颅神经侵犯为 T4 期;• T 分期简化:去除颈椎前软组织、软腭、翼腭窝、眼眶等因素;

• 用咀嚼肌间隙替代颞下窝;• 咽后淋巴结转移归为 N1a 期;• N 分期基于 MRI影像和 RTOG ( 2006 年版)的

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取代原 N 分期的分区法,删除淋巴结活动度因素,将淋巴结部位、大小、侧数、包膜外侵犯作为新的分期因素。

Page 22: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九、放 射 治 疗

  鼻咽部位深,有重要血管神经相邻,病理多属分化差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使手术治疗受到限制。而鼻咽分化差鳞癌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原发灶和转移灶可同时完整地包括在照射野内,故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治疗手段。

Page 23: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一)放射治疗禁忌证

  1 、一般情况太差  2 、有难以控制的并发症  3 、多发性远处转移所致的全血细胞    下降、恶病质  4 、同一部位多程放疗后癌未控制、    复发或再转移,预期所放疗的部     位组织已有明显的放疗后遗症等

Page 24: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有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 2 种目的。

(二)放疗目的

   1 、根治性放疗:目的在争取放疗后病人存活 5年以上。凡初诊患者全身情况好,无明显脑神经麻痹或(和)颅底骨质破坏,颈转移灶未达到锁骨上区,肿块直径 6cm 以下,无远处转移,可争取根治性放疗。   2 、姑息性放疗  ( 1 )高姑息放疗:首程放疗的Ⅲ期晚期患者及Ⅳ期早期患者;放疗后复发或虽未首程放疗,但一般情况差或有影响放疗的严重并发症。  ( 2 )低姑息放疗:首程放疗的Ⅳ期晚期患者;2疗程放疗后的复发或转移。

Page 25: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三)放射治疗原则

   1 、首程放疗应以外照射为主,必要时辅以腔内近距离放疗。   2 、体外放疗范围应完全包括肿瘤侵犯的范围,对尚未受侵犯的颅底和尚未转移的颈部也应给予预防照射。   3 、利用多野、缩野、改变入射角度技术,保护正常组织在可耐受的剂量以内。   4 、因病情而异、因人而异、因放疗中肿瘤消退情况而异,制订或变更治疗计划。 5 、尽量不在一个肿块内分野,不要使相邻野有遗漏或重迭。

Page 26: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 四 ) 放射线的选择

   1 、原发灶照射:选用穿透力强、深度剂量高、表面剂量低、骨吸收较少的高能 X线或 60钴 γ 线,腔内或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多采用 192铱放射源。

   2 、颈部淋巴引流区的照射:常选用60钴 γ 线、高能电子线或常规 X线,单独或混合使用。

Page 27: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五 ) 体外放疗设野原则与方法

   1 、设野原则:( 1 )被照射肿瘤内剂量要求准确;( 2 )肿瘤区内剂量要求分布均匀;( 3 )尽量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4 )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或少受照射,特别是脑干、脊髓、眼球晶体。

   2 、布野方法:耳前颞侧野加双颈切线野或面颈联合大野加下颈、锁骨上下切线野为基本主野,耳后野、眶上野、眶下野、眶前野、面前野、颅底小野等为辅助野,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主野,放疗中采取缩野技术并加用适当的辅助野照射。

Page 28: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六)布野有关的体表标志

– 颅底线: (眼耳线、基准线 ) 外毗与外耳孔的连线,为中颅窝底,往后的延长线为后颅窝底,过眉弓下 缘与基准线平行的线为前颅窝。

– 鼻咽腔:颅底线为顶壁,鼻翼水平与耳垂下 1cm连线为底壁,上齿槽后缘垂直线为前壁,外耳孔后缘垂直线为后壁。

– 枕骨斜坡:垂体与外耳孔后上缘的连线,或以外耳孔后上缘为角顶,与基准线成 45度夹角的斜线。

Page 29: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体表标记与基本照射野

颅底线体表标记 鼻咽腔体表标记 耳前野

面颈联合大野 耳后野

Page 30: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α1 角 α2 角

一侧耳前野+耳后野照射 钴 60剂量比 1:1 双眶下野 眶前野

眶上野 下颈锁骨上区常规切线野 全颈后切线野

切迹上3~ 4cm

下颈锁骨上区特殊切线野

Page 31: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切迹3~ 4cm

面 前 野

常规全颈前切线野 特殊全颈前切线野 颈侧垂直野 颈侧缩小野

Page 32: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七 ) 放疗时间、剂量及分割次数

  鼻咽癌放疗总剂量依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放疗目的及放疗中肿瘤消退情况而异,一般根治性放疗在 70Gy/7周左右,颈预防剂量在 50Gy/5周左右;姑息性放疗剂量在 30~50Gy 。采用每周照射 5次,每次 2Gy 的分割放疗,从临床大宗病例分析,这样的分次剂量、总剂量、总疗程足以控制肿瘤,且正常组织能得到恢复。对早期反应组织反应不重,对晚期反应组织也在耐受剂量以内。

Page 33: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八)腔内近距离放疗

  鼻咽癌大部分属低分化鳞癌,易于侵犯邻近结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应以体外照射为主。但经足量照射后仍有部分原发灶残存,有 20%~30%局部复发,对于这些患者采用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放疗,局部加量,对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有肯定作用。具体适应证为:

   1 、局限于鼻咽腔的 T1 病变。   2 、鼻咽原发灶经足量外照射仍有肿瘤残存,可用腔内照射补量。   3 、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可用外照射加腔内照射或单用腔内照射。

Page 34: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鼻咽癌的腔内放疗剂量

– 体外 60~70Gy后鼻咽仍有残留者可腔内治疗一次,以粘膜下 0.5cm为参考点,剂量 20Gy;

– 体外放疗 70Gy3 个月后,鼻咽残存病变进行性增大,可给 3~4次腔内治疗,每次间隔7~10天,总量 45~50Gy;

– 二程放疗者体外照射 45~65Gy后,辅以腔内治疗 1~3次,每次 15~30Gy;

– 原发灶极小的病灶,可仅给腔内治疗 5次,总量 50Gy;

Page 35: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九)鼻咽癌 IMRT 的优势

• 鼻咽癌以放疗为主• 生存期长,对生活质量要求高• 靶区形状极不规则• 危及器官多,与靶区的解剖关系复杂• 不同靶区所需的根治剂量不同• 原发灶与淋巴引流区应纳入同一照射野• 体位固定简单可靠,器官无相对运动

Page 36: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1 、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的确定

靶 区

GTV 临床检查、 CT 和 MRI 所发现的肿瘤病灶

CTV1临近肿瘤的软组织或淋巴结(鼻咽、咽后间隙、咽侧间隙、颅底、蝶窦下部、翼腭窝、鼻腔和上颌窦后 1/3 及上颈淋巴结)

CTV2 淋巴结预防照射区(亚临床灶或微小转移灶)

Page 37: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2 、鼻咽癌 IMRT 剂量处方

• GTV : 2.2Gy/F ( 2.1~2.3 ) 30F 5F/w 总剂量: 63~69Gy/7w

• CTV1 : 2.0Gy/F ( 2.0~2.1 ) 30F 5F/w 总剂量: 60~63Gy/7w

• CTV2 : 1.8Gy/F ( 1.8~2.0 ) 30F 5F/w

总剂量: 54~60Gy/7w

Page 38: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3 、鼻咽癌 IMRT 剂量规定

• 处方剂量 :

是指包绕至少 95% 的 PTV 的最低剂量

• PTV 接受 >110% 的处方剂量的体积应 <20%• PTV 接受 <93% 的处方剂量的体积应 <3%• PTV 外的任何地方不能出现 >110% 的处方剂量

Page 39: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4 、腮腺剂量学要求

• 至少一侧腮腺平均剂量 <26Gy

• 或至少一侧腮腺 50 %腺体受量 <30Gy

• 至少 20mm3 的双侧腮腺体积接受 <20Gy的剂量

Page 40: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蝶窦底壁

CTV

前界:后组筛窦后界:斜坡后缘外界:翼腭窝外缘,卵

圆孔外缘

Page 41: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鼻咽层面

CTV

前界:鼻中隔后 1/3

后界:枕骨 1/2

外界:翼突外侧板外缘,颈内静脉外缘

Page 42: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C1 C2 椎间盘层面

CTV

前界:悬雍垂前缘后界:椎体前缘外界:茎突内缘,翼内肌

内缘

Page 43: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十)根治性放疗后鼻咽残存癌的预后

• 提高局部剂量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 鼻咽局部复发率由 58% 下降到 35% ;– 5 年生存率由 21% 提高到 54% ;

• 肉眼残存病变的消退情况:– 52% 可在 3 个月内消退;– 68%可在 6 个月内消退;

Page 44: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疗后鼻咽残存灶病理

– 有癌残存或 / 和间质放疗反应不明显,应给加量照射;

• 随机研究结果表明加量放疗后 2 年局部复发率由36%降至 6%;

– 无癌且间质反应明显则可予视察,因 2 年复发本仅为 4% ;

– 放疗前为高分化鳞癌,放疗后肉眼残存 75%局部复发,残存灶活检阳性 100% 复发;

Page 45: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疗后鼻咽残存灶的治疗

• 残存灶较大:– 体外照射加腔内照射,可试用大加量低分割

放疗,每次 4Gy ,每周 2次,总量 16~20Gy ;

• 残存灶较小:– 腔内放疗,以粘膜下 0.5cm 为参考点, 8~1

0Gy/次,间隔 7~10天,补充 1~3次不等;

Page 46: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十一)根治性放疗颈淋巴结残存的处理

• 颈淋巴结照射 60~70Gy 残存率为 36% ;– 颈淋巴结越大残存率越高:– 小于 3cm 的残存率为 25%;– 大于 8cm 的残存率为 88% ;

• 残存淋巴结的消退情况:– 2~3cm 淋巴结残存灶约有 42%可在 2~3 个月内消退;

Page 47: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疗颈淋巴结残存的处理– 2~3cm 的残存淋巴结在 2~3 个月不消退,可局

部切除手术;– 淋巴结多个,有粘连或大于 3cm ,需颈清扫术;– 切除后病理无癌或虽有残存癌,但有明显退变坏死、胞膜完整、切除干净,可予观察;

– 术后仍有残存癌,或周围有粘连,分离因难的,或颈清扫淋巴结阳性率高,术后应放疗,小野补充 30~40Gy ;

– 清扫后发现有多数淋巴结转移术后应全颈照射30~40Gy ;

Page 48: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十二)鼻咽及颈部均有残存癌的处理

• 姑息缓解症状为目的,不必强求肿瘤完

全消退;

• 鼻咽不必给予高剂量追加照射;

• 颈淋巴结也不必手术;

Page 49: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十三)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情况

• 放疗后鼻咽、颈部复发率为 40~60% ;

• 2—3 年内复发的占 70~85% ;

• 复发时间间隔越短生存率越低:– 6 个月内复发再放疗 5 年生存率为 0 ;

– 3 年后复发再放疗 5 年生存率在 30%左右;

Page 50: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鼻咽癌根治放疗后复发的处理

• 鼻咽局部复发或 / 和颅底复发只给鼻咽或/ 和颅底局部照射;

• 有颈淋巴结复发或转移才照射颈部;

• 要用小野、多野、多方位技术;

• 放疗剂量应给足量;

Page 51: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鼻咽癌再程放疗后情况

• 肿瘤消退率为 70~90% ;• 5 年生存率:

– 单纯鼻咽为 16~25%;– 单纯颈部为 25~34% ;

• 再程放疗后复发行三程放疗的 5 年生存率为 4~11% ;

Page 52: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十、化学治疗  鼻咽癌的化疗目前仍有不同意见,从理论上讲,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癌,易远处转移,应用化疗可预防和治疗远处转移,应该是提高鼻咽癌疗效的重要手段。但从临床实践看,鼻咽癌的化疗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药物显效缓慢且缓解期短,并可加重全身和局部反应,致使中途被迫停止放疗而延长了放疗时间,总的 5 年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目前应用化疗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化疗作为放射增敏   2 、预防远处转移   3 、对已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化疗起治疗作用。

Page 53: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1 、选用抗癌谱较广的、直接作用于 DNA者。   2 、烷化剂应用大剂量间歇给药方法。   3 、先使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以全面消灭各期癌细胞,促使 G0 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然后再使用周期特异性药物,以阻止 DNA 的修复,作进一步杀灭。   4 、对于上行型、上下行型或放疗后局部复发者,可采用动脉插管化疗,对于下行型者应采用全身联合化疗,也可做半身化疗。

设计化疗方案的原则

Page 54: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十一、手术治疗  由于鼻咽部位的特殊结构,使鼻咽癌不适合行单纯手术治疗,主要是配合放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用手术治疗:   1 、局限于鼻咽腔内的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或恶性混和瘤(最好是局限于顶壁或顶后壁),可考虑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可给术前或术后放疗或术前加术后放疗。   2 、根治性放疗后鼻咽病变已消退,而颈淋巴结仍有残存者。在观察 1~ 2 个月后仍未消退者,可行手术治疗。   3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无颅底受侵及远处转移但不宜再行放疗,可酌情考虑手术治疗,但疗效不肯定,且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差。   4 、鼻咽及颈部病灶已被控制,出现单侧性肺转移或单发性肋骨转移不伴有其他远处转移者,可手术切除。

Page 55: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十二、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鼻咽癌的药物很多,如泰欣生(尼妥珠单抗) 、

P53 等,但临床疗效有待观察,现临床试验提示泰欣生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对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泰欣生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完全缓解率比单纯放疗的患者提高 30% 以上,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 在古巴进行的针对无法切除的中晚期头颈癌Ⅱ期临床试验表明,泰欣生联合放疗,肿瘤完全缓解率( CR )为 68.75% ,中位存活期( MST )为 44.3 个月,而单纯放疗的中位存活期仅为 29.3 个月,泰欣生大大提高了头颈癌放疗疗效,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在印度进行的针对头颈部鳞癌临床试验表明,泰欣生联合放化疗(顺铂)对照单纯放化疗,肿瘤完全缓解率( CR )为90% ,较对照组提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