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籬天主教小學 2008-2009年度 校務報告小學常識科 11% 其他 14% - 5 - - 6 - 2....

25
石籬天主教小學 2008-2009 年度 校務報告 - 1 -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an-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石籬天主教小學

    2008-2009 年度

    校務報告

    - 1 -

  • - 2 -

    目錄

    1. 我們的學校 3-5 頁

    2. 主要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6-8 頁

    3. 我們的學與教 9-12 頁

    4. 我們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13-18 頁

    5. 學生表現 19-24 頁

    6. 財務報告 25 頁

  • - 3 -

    1. 我們的學校 1.1 辦學宗旨及教育目標

    1. 【 辦學宗旨 】

    傳揚基督福音,彰顯天主的仁愛,讓孩子們懂得敬主愛人。同時在「德、

    智、體、群、美、靈」六育上獲得均衡發展,以便將來造福人類。

    2. 【教育目標】

    為達致二十一世紀教育目標「讓個人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有全

    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有充分的自

    信和合群的精神,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並為國家

    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本校的教育目標將會朝下列的方向進行:

    1. 強化校內宗教氣氛,教導學生認知天主,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精神,敬主愛

    2. 全體教職員以身教及言教,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讓學生能關心

    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3. 管教並重,訓輔相承,加強家校合作,使逹至「勤、勇、樸、誠」校訓精神,

    讓學生成為守規自律的學生。

    4. 發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

    5. 有教無類,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生需要,使他們在關懷和鼓勵下體驗學習樂趣。

    6. 鍛鍊學生強健體魄及堅強的意志,懂得與別人合作及發揮團隊精神。

    7. 在各學習領域中引入四個關鍵項目,以徹七個學習宗旨。

    3. 【校訓】

    勤勇樸誠

    勤奮用功,學藝精通

    勇於承擔,敢於創新

    樸實謙恭,禮樂貫中

    誠信友愛,福樂共載

    4.【本校教育信念】

    本着基督精神,讓小孩在一個關愛共融的環境中愉快學習,盡展潛能。

  • 1.2 學校背景簡介

    本校是一所由香港天主教教區主辦的政府資助半日制男女小學,於 1969 年 3 月創辦,

    至今已逾四十年。1999 年「學校改善工程」完成後,加建新翼四層,以配合發展多元化

    的教學及活動,並於 2009 年轉為全日制小學,為石籬邨的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1.2.1 校舍及設備

    本校設有雨天操場及 26 個有空調設備的標準課室,另有音樂室及視聽室。校舍新翼

    內有中央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電腦室、學生輔導室、學生輔導主任室。為提高教學

    質素,每個課室均設有電腦、VCD 及 DVD 機、電視機、錄音機、投影屏幕、圖書櫃、

    儲物櫃、錄影機及無線上網,作資訊科技及視聽教學之用。

    1.2.2 校董會架構 成員

    年份 辦學團體 校長 家長 教師 校友 獨立人事

    08-09 5 1 0 0 0 0 *校政執行委員會

    成員 年份

    校監/校董 校長 副校長 家長 教師 校友

    08-09 1 1 1 2 2 2

    1.2.3.班級結構現況 年級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總數

    班數 4 4 4 5 4 4 25 1.2.4 校本課程 活動教學 課程統整

    小一至小六 小一至小五 1.2.5 教職員資料

    校長 副校

    小學學

    位教師

    (課程)

    PSMCD

    小學

    學位

    教師

    PSM

    主任

    AM

    助理

    小學

    學位

    教師

    APSM

    文憑

    教師

    圖書

    館主

    學生

    輔導

    主任

    書記 助理

    書記

    工友 備註

    1 1 1 1 4 5 28 1 1 2 2 11 另 聘

    有 外

    藉 英

    語 老

    師 2 名

    - 4 -

  • 1.2.6 校長及教師學歷

    學歷 碩士學位 學士學位 教育文憑 人數 16% 65% 100%

    1.2.7 學校實際上課日數為 209 日

    1.2.8 各主要學習領域的課時

    小一至小三

    主要學習領域 百分率 主要學習領域 百分率

    中國語文教育 26% 藝術教育 9%

    英國語文教育 19% 體育 4%

    數學教育 13% 宗教 4%

    小學常識科 11% 其他 14%

    小四至小六

    中國語文教育 25% 藝術教育 9% 英國語文教育 20% 體育 4%

    數學教育 13% 宗教 4%

    小學常識科 11% 其他 14%

    - 5 -

  • - 6 -

    2. 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重點發展項目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

    成就

    -學校每周安排英語日和普通話日,利用普通話三分鐘及英語三分鐘時段製做機會讓

    學生多運用普通話及英語,學生能靜心欣賞同學的表演。於小息時段,部份學生能

    積極運用普通話和英語交談。

    -透過PLP-R Programme ,一至三年級學生能運用拼音進行閱讀而90%以上的學生閱讀

    程度有所提升。

    -學校於二年級開始推出普通話教中文計劃,二年級學生基本的普通話聽說能力已較

    以前提升,學生能理解老師以普通話授課的內容。來年度普通話教中文將由二年級

    推展至三年級。

    -本年度本校嘗試於一、二年級進行小班教學,本年度老師能在課堂上嘗試運用小班

    教學策略,學生投入課堂活動,更能掌握學習內容。

    -學校鼓勵學生於課前進行預習,學生於能在課前預習,有助培養學生之自學能力。

    -本年度參加「中文大學優化教學協作計劃(數學科)」,參與這計劃能幫助老師找出

    學生學習上的問題,從而作出針對性的改善,提升教師的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

    學生在後測表現比前測大有進步。另一方面,在設計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按教學內

    容編排課題,讓老師對課程作出適當的剪材。此外,中文科亦參加了「協助中國語

    文教師建立專業學習社群計劃」,老師透過課研,共同設計及策略教學流程。學生學

    習後在中心句方面,均有進步。尤其是中及低能力的學生進步十分明顯。學生已初

    步掌握不同層次的理解,從後測中顯示比前測時能多運用自己的文字去交代、去演

    繹課意。

    是次行動研究所施教的語文知識及技巧打穩了學生的基本功(中心句、段旨及主旨);

    但對於能力較高的學生,老師可準備更高層次的教材,以進行施教。

    -學校在小一至小五年級進行課程統整,配合戶外學習活動,有系統地連繫各科,除

    能加強深學生對各科學習內容的認識外,亦培養低年級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反思

    -本校學生的學習表現已有提升,學生更有信心運用英語及普通話交談。惟於寫作和

    閱讀方面仍有進步空間,故 2009-2012 年的三年計劃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仍然是

    重點發展項目之一,重點以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由於 PLR-R 計劃能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故本校計劃參加 PLP-R/W 計劃以提升學

    生寫作興趣及能力。

    -本校安排老師進行專科專教。唯老師需加強本科知識,尤其中文科老師需為著推行

    「普教中計劃」進修普通話,以達至基準要求。

    -此外,校本支援計劃亦有助老師提升教學策略,故繼續參與相關計劃,讓老師改善

    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

  • - 7 -

    重點發展項目二:加強宗教及道德培育

    成就

    -學校組織不同形式的宗教活動和宗教培育小組,如基督小先鋒和祈禱小天使等,提

    供機會給學生主持早會、參與義務工作和討論德育課題,讓學生體現基督的精神,

    以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尊重和服務他人的態度。觀察所見,學生樂意參與宗教活

    動,在英語日及普通話日運用不同語言祈禱,態度恭敬。

    -本年度推行多元化宗教活動,加強了學校的宗教氣氛及共融文化。整體上,本年度

    高、低年級的學生、公教及非公教老師都投入各宗教活動,並對聖保祿宗徒的事蹟

    加深了認識。 -本年度於公民教育課的工作紙上加上相關金句,效果理想。

    —88% 學生認為關愛月的活動能讓他們學會關心和鼓勵身邊的人。 —85% 學生認為關愛月的活動能讓他們感受身邊的人對自己的關心和鼓勵。 —90% 學生會為身邊有需要的人祈禱 —今年舉辦兩次公教老師活動 -80 %老師出席教區傳教節:與聖保祿同行。 -100%老師出席聖保祿年朝聖活動。 —93%非公教教師參與宗教活動。

    反思

    -學校對宗教的培育不遺餘力,來年度可增加家長參與宗教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家長

    也有機會接受宗教的熏陶。

    -來年度重點繼續加強學生靈性培育,使學生熱愛生命。透過聖經故事及「石籬小電台」

    報導的真人真事,鼓勵學生珍惜及熱愛生命,此外,本校將設置祈禱室,提供靈性培

    育空間。

  • - 8 -

    重點發展項目三:提升學生的成就感、正面的自我形象及對學校的歸屬感。

    成就

    -學校重視品德培育,能配合辦學宗旨和學生的需要,讓各科、組配合關注事項,制

    定工作計劃和跨組別的協作計劃,為學生安排服務和活動。

    -本年度推行「勵進計劃」,共有 80%以上的學生參加活動,活動能提升學生的正面自

    我形象。約 47%學生獲優點。而且 50%以上學生取得 15 分以上,可見老師能利用此

    計劃鼓勵學生在學業及操行方面取得進步。

    -以「繽紛學藝展潛能,自信自學石天人」為主題配合各科組計劃,發展「全方位輔

    導活動」。各科組亦能配合主題策劃有意義的活動以提升學生成就感、正面的自我

    象及對學校的歸屬感。

    -學生能利用學生自學手冊紀錄自己在於各學科曾參加的學習活動。

    -各科組為配合「一生一藝」積極爭取資源推行活動,讓學生能接觸不同藝術形式,

    例如視藝科獲「優質教育基金」贊助,推行「中國娃娃在石天」;區本課後支援與三

    個社團合辦多項藝術課程;學校興趣小組由高年班推展至全校學生參與等。學生參

    與藝術活動的機會獲得提升。

    -本年度為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及正面的自我形象,德育及公民教育獲獎同學由校長頒

    授獎狀,亦登出學生的相片。此舉能加強學生在校生活的滿足感,亦能令學生提升

    自我形象。

    -本年度推行「石籬小電台」,小電台不但能幫助報導新聞的小記者提高自信和成就

    感,也能增強全校學生對時事的興趣及觸覺。另外,新加入的「石天睇真啲」能增

    加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反思

    -本年度舉行『我係石籬 SUPERKID』校本輔導計劃。總結全年推行此劃的成效,只

    有 P.1 及 P.6 的學生有少許進步 , P.2-P.4 的學生在計劃中沒有進步,在推行此計劃時,

    必須有家長的參與才能加強成效。來年度需加強校本輔導計劃。

    -根據衞生署報告,本校學生被甄選為超重的甄別率為 24.0%。此外,根據情意及社交

    表現評估中,07-08 年度本校學生較全港學生的負面情緒較高,雖然於 08-09 已略

    有改善,為建立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實踐健康生活模式。故 2009-2012 年

    三年計劃中以「營造健康校園促進學生身心靈健康」為重點發展項目。

  • - 9 -

    3. 我們的學與教

    3.1

    特色

    以中央課程為基礎,以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原則,再配合傳揚基督福音精神,使學

    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皆有均衡發展。本校重視學生的均衡發展,除課程能涵

    蓋各學習領域,著重發展學生兩文三語、培養學生的品德情意、思維和共通能力外;並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發展個人潛能。在時間編排方面,學校設計「綜合課」時段,提供

    空間推行「成長課」、全方位活動和聯課活動,以及設有圖書館課及早上閱讀課,安排恰當。

    3.2

    整體的發展

    為豐富學生學習經歷,落實全方位學習的理念,課程內容亦結合各項學習活動如 English

    Fun Day、中國文化日、科學探究活動、數學遊戲日、學校戶外學習日、教育營及參觀等,部

    分內容與各科連繫,將學習經驗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全面提升學與教的成效。為了配合香港

    教育政制和課程的發展,學校有策略地在行政上作出調配,如在人力資源上作出特別的安排

    增加多一名外籍英語教師、推行專科教學、普通話教中文、於小一推行小班教學及識字教學,

    為幼小作學習上的銜接。本年學校設晨讀課,積極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興趣,提升學生的閱

    讀能力。

    透過校本支援計劃(中文及數學),學生的數學及語文認知的能力有所增加。學生的學

    習態度改變了-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老師亦能透過高層次的提問技巧啟發學生的思維及運

    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學習。

    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提昇,對英文科的學習更具信心。學生亦能透過預習養成自學習

    慣。老師在教學策略上的改變亦能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惟學生仍未能於

    普通話日及英語日積極運用普通話及英語溝通,需改變策略加強語境教學。 3.2.1

    專科教學及語境教學

    在中文、英文和數學科推行專科教學教師認為此措施有助教師在學科上的專業發展及教

    學均有幫助。推行各種提升語言環境的學習活動,例如透過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配合不同

    的課堂活動,協助並鼓勵學生學習兩文三語。校方特設普通話日及英語日,以增加學生以兩

    文三語溝通的機會。

    3.2.3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學校承接上一發展周期的工作,以資訊科技學習和全方面活動作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

    策略。故此,學校銳意改善資訊科技設施。

    資訊科技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小一至小六的電腦課重點在培訓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

    能力及培養學生資訊科的素養。唯需加強內聯網的發展,讓學生能應用內聯網的功能進行自

    學。

  • - 10 -

    3.2.4

    各學習領域的本科發展

    中文科

    致力推行普通話教中文,本年度在小二推行,普遍學生都能適應課堂的語言的轉變,來

    年度老師仍需繼續加強以普通話朗讀課文,並鼓勵學生以普通話回答問題。來年度普通話教

    中文將由二年級推展至三年級。

    本年度之中文科活動以常規性之活動,如寫作比賽,閱讀比賽為主。目的是提高學生之

    閱讀及寫作能力。學生之閱讀量已較前增加,唯老師需提醒學生多閱讀高素質之作品。至於

    寫作方面,學生之寫作能力尚有待改善。科任老師需於來年度重整寫作框架。科任老師需於

    課研時後進行寫作教學之研究,以提高學生之寫作能力。 本年度參加了「協助中國語文教師建立專業學習社群計劃」。老師透過課研,共同設計

    教學流程及策略。學生學習後在中心句方面,全部學生均有進步。尤其是中,低能力的學生

    進步十分明顯。學生已初步掌握不同層次的理解,從答案中顯示比前測時能多運用自己的文

    字去交代、去演繹課意。是次行動研究所施教的語文知識及技巧打穩了學生的基本功(中心

    句、段旨及主旨);但對於能力較高的學生,老師可準備更高層次的教材,以進行施教。

    英文科

    本校於過去三年參與由教育局英語組所舉辦的家庭閱讀計劃,通過本計劃,大部份學生

    的閱讀英語能力及閱讀技巧能力有所提升。學生對閱讀英語的興趣亦增加了不少。有見及此, 來年度小一將會參與其延伸的家庭閱讀及寫作計劃, 而為延續家庭閱讀計劃的精髓,本校於

    來年亦會在小四發展校本閱讀及語音計劃。老師在參與計劃過程中,與外籍老師一起設計課

    程,試驗教材,於課堂上共同授課,一同檢討及評鑑,令教學策略得以改善。 本科安排多元化的英語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本年度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計劃,重整小一及小二的英語課程, 配合由教育局英語組

    所舉辦的家庭閱讀計劃,讓學生更有系統地學習。

    數學科

    本校本年度參加了中文大學(大學與夥伴協作中心的「優化教學協作計劃」。透過參與此計劃深化教師對 4P 模式的理解,從而建立自我完善的教學機制。老師在參與計劃的過程中,一起設計課程,試驗教材,進行觀課,一同檢討及評鑑,令教學策略得以改善。

    以二年級數學科「貨幣」這一單元為例,透過前測,老師瞭解學生對貨幣的找換表現較

    弱,老師與中大支援人士便透過共同備課,一起設計合適的課堂活動,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

    如分組活動,出聲思維法及高層次的提問技巧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此課題。

  • - 11 -

    常識科

    校方致力提升學生參與科技探究活動的機會。於P.4深化中大優化計劃的探究活動及在P.5作延續。四年級於今年度順利進行科探活動。五年級學生延續科探活動,並增加了讓學生反

    思及檢討時間,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考。透過觀察、學生自評及活動工作紙所見,學

    生從這些探究活動中,增強了他們對科學探究的精神,他們在活動中的投入,亦提升了學習

    上的表現。

    此外,老師鼓勵同學在水果日帶水果回校,代替零食,提倡健康飲食,培養學生良好的飲

    食習慣。就日常觀察所得及各班水果日紀錄表人數顯示,大部份同學都能帶水果回校參加此

    活動。建立學生對健康飲食的正確態度。

    全方位參觀讓學生學習到更多與課題有關的課外知識及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而各級學生

    也能透過資料搜集學習到基本的專題研習技巧,下年度推行以常識科為主幹的專題研習以加

    強培養學生專題研習的技能。

    音樂科

    設繽紛演藝 SHOW,各班同學踴躍參與,大部份參與學生均十分投入表演,而大部份學生都喜歡這些表演,有助提升表演學生的成就感。配合「一生一藝」,老師於三至五年級課堂

    中教授直笛。

    視覺藝術科

    本年度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中國娃娃在石天,計劃內容以發展中國藝術為目的,綜合本年度的各活動評估及問卷數據顯示,學生在中國藝術方面很感興趣。水墨畫班及工藝班能

    增加學生創作中國藝術品的機會,並能加深學生對中國藝術的認識。而老師在本年度亦進行

    了數次有關中國藝術的培訓,老師反應熱烈,故此無論學生及老師均得益不少。 在校外比賽方面,學生的成績理想,故日後希望老師多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比賽,包括非精英

    班之學生。另外,學生參加有關視覺藝術的課外活動反應熱烈,因此下學年將提供更多適合

    學生的課外活動。

    體育科

    大部份的學生都喜愛上體育課,樂於學習不同的運動技巧,並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合群

    的精神和發展與人溝通的能力。他們也樂於參加校內及校外體育活動及專項持續訓練,發揮

    個人的潛能。透過參與不同的活動,讓學生獲得相關的技能和知識,養成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為配合課程改革的方向,下學年將試行在一年級進行基礎活動課程,實踐身體操控、用

    具操控和韻律等教學活動的設計理念。

    2009 親子運動會已經順利完成,學生和家長都踴躍參與,令我們感到十分鼓舞。從問卷

    調查得知,大部分老師都十分支持這項活動,並提供了一些寶貴的意見。我們會參考老師的

    意見,繼續努力,希望明年的親子運動會會更加成功。為響應於本年十二月舉行東亞運動會,

    我們將會舉行一些宣傳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這項體育盛事,令校內體育活動氣氛更濃

    厚。

  • - 12 -

    普通話科

    普通話科致力推動語境教學,提升學生對學習普通話的興趣。豐富的學習經歷包括普通

    話日︰學生當天早會時需以普通話祈禱,在小息期間進行普通話活動時以普通話作溝通語

    言;普通話三分鐘︰於普通話日進行,各班學生代表上台表演,學生在普通話三分鐘的反應

    較熱烈。

    宗教科

    致力協助學生認識及效法基督,並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基督精神。鼓勵全校師生互相關

    愛及訓練學生自擬禱文,加入英文及普通話經文,效果理想。根據關愛月活動之問卷調查數

    據、課堂和活動表現,學校之宗教氣氛較以往濃厚。學生多對宗教不抗拒,尤其是 P.3—秘

    密天使活動(100%學生覺得這個活動能讓他們表達對別人的關心),宗教模範生樂意負責關愛點唱站之工作,數據顯示 100%學生喜歡這個活動,透過關愛月各項活動,全校學生能學會關心和鼓勵身邊的人,並能瞭解基督精神及其價值觀,關愛共融的氣氛洋溢全校。

    電腦科

    本年度進行課程調適,讓三年級學生能掌握基本中文輸入法(速成)的技巧,五年級學生

    初步掌握 PhotoImpact 的圖像處理技巧,讓學生能以 PhotoImpact 的基本功能繪畫出簡單的圖

    案。本學年學生曾參與多項校外比賽,於公民教育委員會及民政事務局主辦的《基本法》短

    片製作及海報設計比賽中獲得優異獎,學生對是次比賽非常感興趣,尤其短片製作的拍攝,

    建議來年多鼓勵學生參與校外的比賽。

    整體而言,學校在校本課程發展的過程中,引進外界的參與,以勇於嘗試的精神,將新

    的理念納入校本課程。透過共同備課和同儕觀課,不斷發展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完善課程的設

    計和實施。要進一步優化課程,必須提升共同備課和同儕觀課的素質,引進入課堂研究,深

    化促進學習的評估理念,並將自主學習及資優教育的元素融入教學。

  • - 13 -

    4. 我們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4.1 學生品德成長

    本校重視學生的靈性及品德培養,設德育及公民教育課推動學生的德育及公民教育,配

    合成長課及全校各科發展,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本校設「勵進計劃」,鼓勵學生在學業及操方面追求卓越。學校重視學生的生活經歷,

    讓學生透過服務,實踐愛德精神。學校組織不同的服務團隊讓學生參與,從而加強學生的遵

    守紀律及服務精神,藉此發掘學生的潛質及領導才能。

    本校在各方面給予學生支援,尤其重視學生校園生活的適應,故特別為小一舉辦適應課

    程,並在學校政策上作出調整,讓學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愉快學習。此外,學校更為小六

    學生提供升中輔導,讓高小學生能及早為升中作好準備。

    4.2 學生輔導

    學生輔導主任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輔導服務,服務範圍包括:學生輔導、家長支

    援及加強教師輔導技巧。本校更獲教區(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到校服務。透過講座、

    小組課程及成長課、協助學生提升正面的自我形象。校方透過舉辦家長講座及工作坊,提昇

    親子溝通、管教及學習技巧。本年度舉行『我係石籬 SUPERKID』校本輔導活動,總結全年

    推行此劃的成效, 只 P.1 及 P.6 學生有少許進步,P.2-P.4 學生在計劃中沒有進步 , 在推行此計

    劃時,必須有策略地推行相關活動並進行檢討以加強成效。 而來年度須加強校本輔導計劃。

    本年度全方位輔導服務:

    計畫名稱 對象

    1. 成長課 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生

    2.「小老師輔導計劃」 P.2 溫習(1)中英文重點詞

    語(2)乘數表 P.3 溫習(1)中英文重點詞語

    校內出現學習困難之小二至小三同學

    3.青春期講座 :P&G(女生)及遊樂場協會(男生) 五年級男生及女生

    4.升中樂滿分 六年級

    5.趣味文字輕鬆學 (中) 小二至小三學生

    6.趣味文字輕鬆學 (英) 小二至小三學生

    7.「小六升中歷奇」活動 主題:升中適應輔導 六年級學生

    8.「小一家長」活動 一年級家長

    9.「培養積極樂觀孩子」家長工作坊 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生

    10.「言語溝通」家長工作坊 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生

    11. 情緒社交小組 甄選同學

    12.「處理問題的技巧」學生講座 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

    13.「華仔的煩惱」學生講座 四年級至六年級學生

    14.「如何因應子女的性格施教」 小一至小六家長

    15.街坊小子木偶劇場 六年級學生

    16.「大哥哥大姐姐」說話計劃 二年級至三年級學生

  • - 14 -

    17.「加強學童抗逆力」教師工作坊 全體教師

    18.「加強管教」家長工作坊

    「有效與子女溝通之藝術」

    全校家長

    19.讀寫學生小組:「多感官學習小組」

    改善同學之字詞及部首運用

    高年級及低年級同學

    20.小四「成長的天空活動」 小四學生

    21.小五強化活動 小五學生

    22.小六強化活動 小六學生

    23.「加強言語治療」計劃 全校

    4.3 學生支援計劃

    目的是幫助內地新來港學童及南亞裔學童學習、個人發展及社會適應並為低收入家庭學

    童提供課後學習支援服務,提升其自學能力及自信心。

    本年度已完成項目:

    計畫名稱 對象

    1. 英語遊樂園 新來港學童、南亞裔學童、插班生

    2. 新來港學童功課輔導及適應課程班 新來港學童、南亞裔學童

    3. 參觀聖堂-朝聖 新來港學童、南亞裔學童、插班生、兒童道

    理班學生

    4. 海洋公園歷奇(英文活動) 新來港學童、南亞裔學童、插班生、低收入

    家庭學童

    5. 商場歷奇(英文活動) 新來港學童、南亞裔學童、插班生、低收入

    家庭學童

    6. 乘風航 新來港學童、低收入家庭學童、部分其他學

    7. 迪士尼科學行動 新來港學童、低收入家庭學童、部分其他學

    8. 新來港學童習泳班 新來港學童、低收入家庭學童、部分其他學

    9. 學習小領袖培訓班(校本課後學習支援) 高年級低收入家庭學童

    10. 兒童習泳班(校本課後學習支援) 低收入家庭學童

    11. 課後功課輔導班 (區本課後學習支援) 低收入家庭學童

    12. 多元智能興趣班(區本課後學習支援) 低收入家庭學童

    13. 多元樂學伴成長計劃(區本課後學習支援)低收入家庭學童

  • - 15 -

    4.4 融合教育的推行

    學校設有清晰的機制,能及早鑑別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並能適時作出支援。另外,本校成立「學

    生支援小組」,當中成員包括﹕校長、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學生支援組統籌主任、輔導主任、課程

    主任等共同落實釐定及推行各種支援措施和安排,並跟進學生的進度與所提供支援的成效。

    本年度,學校獲教育局撥款以支援校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校方運用該撥款額外聘請二位支

    援老師進行協作教學。

    本年度已完成計劃:

    計劃名稱及策略 對象

    (一)協作教學:

    1. 科目:數學 2. 班別:2B、3B、4B、4C、6A、6B,共六班

    3. 形式:主輔;(主)常額老師,(輔)支援老師,間中抽離

    4. 教案:全學年最少三個單元由主輔兩位老師共同備課及編寫簡單

    教案。學期結束時交有關主任。

    P.2-P.5 SEN

    及成績稍遜的學生

    (二)加強輔導

    1. 科目:中、英文

    2. 班別:P.1-P.6

    3. 形式及內容:

    3.1 P.1 中文:每日讀默寫課文重點詞語

    3.2 P.2 中文:語文基礎

    3.3 P.4 至 P.6 中、英文:跨級按程度分組,中、英各兩組,P.4 及

    P.5 為初級組;P.5 及 P.6 為高級組,由老師因應學生程度與科

    任商議教授內容,以鞏固語文基礎為主。

    1.4 每學年最少進行評估 8 次(上、下學期各 4 次),

    評估卷於學期結束時交有關主任。

    3.5 每組不超過 10 人,一名學生不可同時參與兩組。

    3.6 上學期結束後,可因應學生之成績安排出組及入組。(SEN 學

    生必須全年參與)

    3.7 老師設計之教材套及簡單教案(每學年最少 8 個,上、下學期各

    4 個)連同所有工作紙,於學期結束時交有關主任。

    SEN 學生及成績稍遜學生

    P.1 中文

    P.2 :中文

    P.4 及 P.5:中、英各一組

    P.5 及 P.6:中、英各一組

    (三)主科小班教學

    1. 科目:中、英、數

    2. 班別:5A

    3. 形式:逢主科均分拆成兩小班上課,約 12 至 20 人一班

    5 年級 SEN 學生及成績稍

    遜的學生

    (四)學生個別學習計劃 約 3 名 IEP 學生

  • - 16 -

    (五)課業及評估調適

    1. 減少抄寫功課

    2. 刪減補充練習中非考核範圍

    3. 分程度工作紙、課業及作文多加提示

    4. 特設默書紙

    5. 減少默書範圍

    6. 考試調適(抽離、加時、讀卷放大)

    P.1-P6 SEN 學生

    (六)小老師計劃

    1. 內容:

    P.2: 1-10 乘數表

    中、英課文重點詞語

    P.3: 中、英課文重點詞語

    2. 形式:輔導主任培訓小老師(P.5-P.6),並於小息期間指導低年級

    同學(P.2-3)

    P.2-P.3 SEN 學生及成績

    稍遜學生

    (七) 開心劇社:

    訓練學生創作劇本、閱讀劇本、並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

    合作精神

    P.4-P.6 學生

    部份 SEN 學生

    (八)校園共讀小領袖

    1. 內容:伴讀故事

    2. 形式:由 P.6 SEN 學生於小息期間與 P.1 同學共讀圖書。

    P.1 學生及 P.6 SEN 學生

    (九)趣味文字輕鬆學

    透過有趣活動訓練學生讀寫中文字及英文字。(中、英各一班)

    P.2-P.4 有讀寫困難的學生

    (十)語文寶庫

    上學期於課前時間,透過練習令學生熟習中文字、詞、句的

    關係。下學期為課後時間,以擴充句子及寫作文章為主。

    P2 中文水平較高的學生

    (十一)文字碰碰車

    於小息期間,透過簡單遊戲鞏固學生對中文常用字的認識。

    P.1 中文水平較高的學

    生;P.2 成績稍遜的學生

    (十二)我是小作家

    透過遊戲訓練學生運用時、地、人、事作句。

    P.1 有學習困難的學生

    (十三)數之樂

    重溫上學期的數學,認識答題技巧及加強對文字題的認識。

    P.1 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及

    數學成績稍遜之學生

    (十四)朋輩學英語(Peer-teaching Activites)

    1. 科目:英文

    2. 班別:P.1 及 P.2

    3. 形式及內容:

    3.1 於課後時段,由 P3 及 P4 英語大使與 P1 及 P.2 SEN 學生,一同

    透過互動學習活動一起學習英語。

    P.1-2 SEN 學生

  • - 17 -

    (十五)英語拼音班(Remedial Class)

    1. 科目:英文

    2. 班別:P1 及 P2

    3. 形式及內容:

    每天早上,利用早讀課 20 分鐘,以活動形式加強學生學習英語拼

    音及高頻詞語(High Frequency Words)的知識

    P.2 上學期

    P.1 下學期

    (十六)我做得到

    利用多感官學習法訓練學生對部首及詞語的認識

    分兩組:上學期 P.4-P.6、下學期 P.2-P.3

    P.4-P.6 有讀寫困難的學生

    (十七)家長培訓

    目標:情緒及溝通方面

    SEN 學生家長及部份成績

    稍遜的學生家長

    (十八)老師培訓

    目標:學習動機及合作學習

    全體老師

    課外活動

    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比賽和服務,幫助學生建立成就感和正面的自我形象。

    課外活動的種類多樣化,能涵蓋興趣、藝術、體育、學術和社會服務等範疇。除長週興趣小

    組外,學校於課餘提供興趣班和在課時內為各級組識全方位學習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本年度開始為初小學生安排興趣小組活動。學校組織幼童軍、小女童軍、交通安全隊和紅十

    字會少年團四個制服團體,讓學生從團體生活中成長,培養良好紀律、樂於服務的精神和健

    康的自我形象,參加制服團體的人數與年俱増。學校並適當運用資源,有系統地訓練學生參

    加不同類型的比賽,藉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反應十分踴躍。

    本年度已完成計劃:

    計劃名稱 對象

    1.朗誦比賽 1-6 年級學生

    2.各項參觀活動(全年約 30 次) 1-6 年級學生

    3.制服團體活動 4-6 年級學生

    4.音樂節比賽 1-6 年級學生

    5.奧林匹克數學比賽 5、6 年級學生

    6.武術班及獅藝班 高年級學生

    7 戶外學習日 1-6 年級學生

    8.美術小精英 2-3 年級學生

    9.水墨畫班 4-6 年級學生

    10.舞蹈組 4-6 年級學生

    11.戲劇組 5-6 年級學生

    12 各類樂器班 4-6 年級學生

  • - 18 -

    興趣小組:

    計劃名稱 對象

    1.體育組別:(乒乓球、足球、籃球校隊、籃球、花式跳繩) P.4-P.6 學生

    2.手工藝組別:(摺紙、布藝小手工、鈎針編織、剪紙、紙雕、毛冷畫) P.4-P.6 學生

    3.制服團體: (紅十字會少年團) P.4-P.6 學生

    4.音樂組別:(結他、笛韻悠揚、美樂笛、環保音樂、情迷敲擊樂、陶笛) P.4-P.6 學生

    5.朗誦類別:(粵語、普通話、英文) P.4-P.6 學生

    6.I.T.組別:(電腦熨畫) P.4-P.6 學生

    7.遊藝性組別:(棋藝、橋牌、圍棋) P.4-P.6 學生

    8.演藝組別:(戲劇、開心劇社) P.4-P.6 學生

    9. 其他︰ (實用小急救) P.4-6 學生

  • 5. 學生表現

    中學學位分配結果

    13

    8

    21 1 1

    16

    13

    27

    30

    16

    3

    13

    0

    5

    10

    15

    20

    25

    30

    35

    獲分配第一志願:49% 獲分配首三個志願:86%

    學藝比賽

    香港學校朗誦節比賽

    中文科

    姓名 班別 獎項 粵語集誦 P.1-2 亞軍 陳韻欣 6A 亞軍 葉嘉俊 6C 亞軍

    英文科

    姓名 班別 獎項 梁婷婷 4A 冠軍 許家寶 4A 亞軍 魏雯清 4C 季軍 張詠斯 5D 季軍

    - 19 -

  • - 20 -

    宗教科

    姓名 班別 獎項 葉嘉俊 6C 亞軍 譚浚健 2C 季軍

    香港學校音樂節比賽

    項目 參賽學生/組別 獎項

    中文聖詩組 五、六年級聖詠團 亞軍

    鋼琴獨奏(一級) 李沅宜(2A) 亞軍

    香港學校戲劇節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梁苑婉 6D 最佳女演員

    嚴鈞樺 6D 最佳男演員

    電腦科

    「基本法」短片製作及海報設計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鍾可瑜 6A

    張曉欣 6A

    任靄華 6A

    任靄琳 3A

    張艾婷 6A

    優異獎

    中文科

    「頌親恩」急口令創作比賽

    參賽學生 班別 獎項

    劉沛彤 5D 季軍

    陳穎珊 6C

    莊浩荣 6C

    鄧煥明 6C

    黃雪敏 6C

    吳肇瑩 5D

    魏漢文 5D

    優異

    保良局唐乃勤中學小學生作文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黃大能 6C 優異獎

  • - 21 -

    第十五屆葵青區精英書法比賽 小學硬筆組:

    姓名 班别 獎項

    葉嘉俊 6C 亞軍

    黃雪敏 6C 優異獎

    小學毛筆組:

    姓名 班別 獎項

    鄭家欣 6C 冠軍

    葉嘉俊 6C 優異獎

    德育公民教育科

    無煙大比拼填字遊戲

    參賽學生/組別 班別 獎項

    陳寶怡 4D 優異獎

    葵青區滅罪訊息宣傳郵票設計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雷雅彩 6C 優異獎 視覺藝術科 青少年運動健康推廣同樂日兒童填色比賽

    姓名 班級 獎項 顧芝婷 3D 冠軍 梁苑晴 3C 亞軍 胡天虹 2B 季軍

    2008 國際環境衞生美術設計創作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廖杰智 2A

    蔡洛言 2A

    謝輝 2A

    楊嘉盈 4A

    董恩磊 6C

    陳麗君 6A

    3 等獎

  • 體育科

    學體會葵涌區小學校際乒乓球比賽

    葵涌區小學校際田徑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梅俊傑 6C 謝啓輝 6C 李文達 5D 梁家榮 5C 張文俊 4B

    殿軍

    姓名 班別 項目 獎項 關志杰 5B 男甲推鉛球 冠軍 譚嘉明 5C 男乙 200 公尺 冠軍 劉潔儀 5D 女乙 60 公尺 亞軍 馬之雯 4A 女丙擲木球 亞軍 張文俊 4B 男丙擲木球 亞軍

    荔景天主教中學友校接力邀請賽

    姓名 班別 項目 獎項 張曉欣 劉思靜 馮亭峰 李錦輝

    6A 6B 6B 6C

    小學組 4×100 接力賽 季軍

    葵涌學體會校際籃球比賽 項目 班別 獎項 小學男子組 P4-6 殿軍 葵涌學體會校際游泳比賽 姓名 班別 項目 獎項

    男子乙組 50 米自由泳 季軍 江梓恒 5D 男子乙組 100 米自由泳

    季軍

    - 22 -

  • - 23 -

    天主教區陸運會 姓名 班

    別 項目 獎項

    李錦輝 6C 男子公開組 100 公尺 冠軍 關志杰 5B 男子高級組擲壘球 冠軍 譚嘉明 5C 男子初級組 100 公尺 季軍 楊婉婷 5D 女子初級組擲木球 殿軍 屈臣氏集團最佳運動員

    姓名 班別

    項目

    關志杰 5B 小學組

    圖書科

    香港公共圖書館「每月之星」 姓名 班別 獎項

    任靄華 6A 雷雅彩 6C 黃大邦 6C 黃大能 6C

    優異

    數學科

    數學創意解難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謝啟輝 6C 黃大邦 6C 黃大能 6C 龔明瑾 6C

    金奬

    顧超文中學-荃葵區小學數學競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謝啟輝 6C 優良 黃大邦 6C 優良

  • - 24 -

    葵青區小學數學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黃大能 6C 黃大邦 6C 楊文健 6D

    一等獎

    李錦輝 6C 張紹康 6C 莊浩荣 6C 龔明瑾 6C 易家權 6D 周智強 6D 梁文偉 5D 江梓恒 5D 魏漢文 5D

    二等獎

    港澳盃數學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謝啟輝 6C 謝金寶 4A

    金獎

    黃大邦 6C 銀獎 龔明瑾 6C 周秀麗 4A

    銅獎

    黃大能 6C 李杏梨 4A 何駿華 3B 梁文偉 5D 江梓恒 5D 魏漢文 5D 余世杰 4A 陳金鴻 3C

    優異獎

    小學數學精英選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黃大邦 6C 總成績一等獎黃大能 6C 總成績二等獎謝啟輝 6C 總成績二等獎

    第十六屆香港小學數學奧林匹克比賽

    姓名 班別 獎項 黃大邦 6C 銀獎

  • - 25 -

    6. 財政報告

    帳戶名稱 08/09 年度全年收入 08/09 年度實際支出 一般範疇

    學校課程發展津貼 $ 106,931.27 $ 82,499.12 普通話 $1,287.00 $529.00德育及公民教育 $ 47,955.79 $4,502.60 培訓津貼 $ 17,040.80 $ 9,980.00 學校及班級津貼 $ 284,618.15 $ 343,517.42 修訂行政津貼 $1,866,740.92 $ 1,379,248.35 升降機保養津貼 $ 87,524.50 $30,207.50 增補津貼 $ 7,955.50 $1,501.50 補充津貼 $ 154,317.23 $ 147,595.75 資訊科技綜合津貼 $ 270,497.22 $144,436.75

    特殊範疇

    校本新來港學童支援計劃 $ 156,279.10 $ 96,813.60 校本輔導計劃經費津貼 $ 16,600.59 $ 7,190.30 成長的天空(小學)計劃 $ 87,984.00 $ 81,558.00 學校發展津貼 $ 1,082,332.61 $ 659,360.16 英文廣範閱讀計劃 $ 7,039.89 $ 6,690.00 中文廣範閱讀計劃 $ 8,088.83 $ 6,690.00 為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而設的雜項津貼 $ 2,894.30 $ 2,894.30

    其他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經常津貼 $ 24,572.85 $ 397.50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活動津貼 $ 4,800.00 $ 4,024.80 綜合家具及設備津貼 $ 198,796.07 $ 120,752.50 専科専教津貼 $ 32,723.00 $ 32,723.00 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 $ 39,840.00 $ 25,963.00 學習支援津貼 $ 837,690.78 $ 620,729.20 校本課後學習支援計劃 $ 139,278.00 $ 47,930.00 加強言語治療 $ 102,729.75 $ 72,036.00 奥林匹克主義及運動津貼 $ 1,990.00 $ 1,990.00 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 184,080.00 $ 66,875.00 提升網上校管系統一筆過津貼 $ 53,600.00 $ 49,890.00 預防人類豬型流感一筆過津貼 $3,000.00 $2,709.00備註 : 專科專教津貼及為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而設的雜項津貼餘款已退回給 EDB 由 2009/10 年度開始, 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納入特殊範疇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