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 bestwise.com.t · 144 第五章...

3
๖ஷƒႭၾሔк/143 / 在全球化的時代,資訊科技無遠弗屆,空間緊縮, 人際關係不僅複雜而且密切;資源的爭取相互排斥, 價值的創造及產出卻有賴於彼此的合作。整個人類 社會形成了緊密的、既合作又衝突的、彼此互賴的 網絡關係,這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 ν؈ҢΎΫ᎘ୋɓ1-3¥ఱ˸ήᐝ༆Ց¥ʝ፠ᗫڷҖ ϓሔкઋ“ӚϞʝ፠ᗫڷఱʔঐҖϓሔкઋ¥ɰఱႭ¥ซሔ кɰӚϞഹɢᓃ§ᙅν¥ʕಂ¥ν܄؈ᝈҖැӚϞҖϓɻɽ˃ၾመ ڨʘගʝ፠ᗫڷ¥ఱʔঐϞϓႭ§܄¥ҢίϤႭ¥ʝ፠ ڷ܄ᝈπί¥࿁ᗫהϞɛேΝԶΝዚ¥ɰ࿁ӊᗫɛ ʚΝ¥ምঐவ၇ʝ፠ᗫڷ¥ምఱঐྌһϓሔк¥ɰঐ՟ һɽл“ਪᕚܠၪɪఱμЫ±ซÞޟࠅჿ‹™ƒμЫ±˸Þ ޟࠅჿ‹™ՑμЫ±ঐÞޟࠅჿ‹™§ዝԫᗇ¥வɓʈЪ௰ცซ྅ɢ ձ௴ி¥ɰΪϤ¥ϓሔкԨʔε“˸ʕಂԸႭ¥ɻɽ˃ චॴɻɛОՉε¥ϾϓሔкۍϞνჾˣԉ§வɰఱҢމࡁОਖ਼ᚠɓԸীሞʝ፠ᗫڷΪ§ ኽ˸ɪሞ¥ν؈Ы࿁Оᙄᕚ¥ซၾࡈݔत࿁ආБሔк¥ԟჿ Ыఱʝ፠ᗫڷ¥ආɓӉ˸ʝ፠ᗫމڷഹɢᓃ¥ᐄிၾत࿁ሔк ઋැ§ኽæাıা༱¥ʕୋɓɽႭ܄ᘽซၾˮƒႻˮאዲˮආБ ʞ/ሔкਿᓾ«ʝ፠ᗫ ڷ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 bestwise.com.t · 144 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談判,首先他就必須掌握戰國形勢中客觀的互賴關係,然後營造與這些對象的

溝通、說服與談判 143

 

在全球化的時代,資訊科技無遠弗屆,空間緊縮,

人際關係不僅複雜而且密切;資源的爭取相互排斥,

價值的創造及產出卻有賴於彼此的合作。整個人類

社會形成了緊密的、既合作又衝突的、彼此互賴的

網絡關係,這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

如果我們再回頭看看第一章的圖1-3,就可以清楚地瞭解到,互賴關係是形

成談判情境的首要條件;沒有互賴關係就不可能形成談判情境,也就是說,想談

判也沒有著力點。譬如,中國的戰國時期,如果客觀的形勢沒有形成士大夫與諸

侯之間的互賴關係,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說客。另外,我們在此要說明的是,互賴

關係是客觀存在的,對相關的所有人都同時提供相同的機會,也對每個相關的人

施予相同的挑戰,誰能掌握這種互賴關係,誰就能規劃更成功的談判,也能取得

更大的利益;問題思維上就是從「你『想』要甚麼?」、「你『可以』要甚

麼?」到「你『能夠』要甚麼?」。歷史的事實證明,這一個工作最需要想像力

和創造性,也因此,真正成功的談判家並不多;以中國的戰國時期來說,士大夫

階級的士人何其多,而真正成功的談判家卻有如鳳毛麟角。這也就是我們為何要

專闢一章來討論互賴關係的原因。

根據以上的論述,如果你對任何議題,想與某個特定對象進行談判,那麼首

先你就要先掌握互賴關係,進一步以互賴關係為著力點,營造與特定對象的談判

情勢。根據《史記》的記載,中國第一大說客蘇秦想要與秦王、趙王或燕王進行

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Page 2: 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 bestwise.com.t · 144 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談判,首先他就必須掌握戰國形勢中客觀的互賴關係,然後營造與這些對象的

144 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談判,首先他就必須掌握戰國形勢中客觀的互賴關係,然後營造與這些對象的

談判情勢。否則,以當時封建社會的階級結構,憑什麼這些諸侯肯與他談判

呢?就算到了今天民主政治的時代,你想升官或求取高位,如政務官之類的職

務,也是必須設法與重要的政治人物進行談判才行,而這個談判情勢則決定於

客觀有沒有對你的能力形成需求。要想達到這個初步的目標,首先你就必須掌

握及運用,你跟你的對象之間的互賴關係;也就是,在客觀的議題形勢下,對

方有沒有對你主觀擁有的條件或資源有所需求。

其次,既然是互賴關係,而且是談判,在心理上就要有「對等」的觀念,

否則一開價就已經心虛了,還談判什麼呢?所以,孔子說:「說大人,則邈

之。」就是這個道理。台灣的談判代表在這方面尤其缺乏,碰到了美國或中國

大陸的談判代表,譬如台美之間針對美國牛肉進口的談判,以及兩岸之間毒奶

粉事件的賠償談判,談判都還沒開始,自己就先矮了半截,如何能夠爭取應有

的權益?美國既然希望台灣進口美國牛肉,就是有求於台灣,理論上談判地點

就應該在台北,怎麼會在華府呢?同樣,中國大陸輸出毒奶粉到台灣,致使台

灣消費者受到傷害,理曲明顯在中國大陸,應該是他們派人到台灣慰問受害者

並談賠償問題,怎麼會是台灣派人到大陸「要求」賠償呢?從這二件例子來

看,雙方還沒啟動談判,台灣方面就被看扁了,對方更確認台灣根本不懂得談

判,顯然還沒談就輸了。另外,做生意更是如此,尤其是開創一個企業,你除

了要先找到特定的產品(談判議題的標的物)和客戶對象之外,更重要的是,

你必須設法透過標的商品與客戶建立起彼此利益互賴的關係,讓對方有預期的

利益,營造交易情勢,生意才能做成。

再舉兩岸關係為例,過去兩岸雖然對立,但並無彼此的互賴關係存在,當

然就沒有談判的情勢,因此,也不需要去考慮兩岸談判的問題。其實,蔣經國

晚年很擔心,一旦他過逝,以當時保守勢力的背景及思維,很可能會很快與大

陸進行談判,甚至被統一;如此一來,幾十年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權將來在

歷史定位上恐怕會遭致扭曲。基於這種考量,蔣經國一方面提拔李登輝作為接

班人(當時的林洋港已被歸類為保守勢力),另一方面高舉台灣的「三不政

策」。蔣經國這樣安排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實質隔絕兩岸,避免形成兩岸的互賴

Page 3: 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 bestwise.com.t · 144 第五章 談判的基礎:互賴關係 談判,首先他就必須掌握戰國形勢中客觀的互賴關係,然後營造與這些對象的

溝通、說服與談判 145

 

關係,如此就可以不必擔心兩岸啓動談判,更不會產生統一的問題。只不過他處

心積慮,終究還是敵不過人的天性──大陸來台人民的思鄉念親以及台灣本地商

人的自利本性。這種天性就是形成兩岸互賴關係的動力,發展到今天已經無法切

斷了,談判的迫切性也很明顯了,過去李登輝試圖以「戒急用忍」來阻止,無異

是想以薄牆堵洪水,不但可能性不大,而且也很危險。這種邏輯可以從談判的理

論清楚得到理解,站在台灣的立場來看,目前互賴已呈現高度傾斜,不利於台

灣,尤其將來在「後ECFA」的年代。如果現在不透過談判,縝密規劃,以改善

利益結構的話,台灣的困境恐怕會越來越嚴峻。

所謂「掌握互賴關係」,包括分析瞭解彼此的互賴狀況,並進而運用這種互

賴的關係,啓動談判。具體來說,就是要讓相關的各方「認知到」彼此都能影響

到對方的行為和結果,而己方的行為和結果也會受到他方的影響(Ritov, 1996,

16∼25;Pruitt & Rubin, 1986);也就是要論證第一章所提到的「決策互賴性」

對稱關係。而且,我們也要在這裡特別強調和說明的是「各方的認知」,其意涵

一般會呈現二種現象:第一種情況是,客觀形勢上,彼此之間有互賴的關係存

在,但是彼此或有一方主觀上並沒有認知到,那麼談判情勢依然無法成立。這就

需要運用策略去讓對方認知(Kolb & Putnam, 1997, 231∼257),而且是按照你

有利的方式讓對方認知。這就是為什麼同樣處於戰國時代,客觀的互賴關係都一

樣,為什麼蘇秦能,而其他的士人不能的原因。第二種情況是,客觀形勢上彼此

的互賴關係並不明顯(事實上,在全球化的蝴蝶效應下,互賴關係都存在,只是

有時並不易被直接感受到);這個時候就需要彼此雙方或至少某一方能夠運用方

法,使對方或各方認知到互賴關係,這樣一來,依然可以形成明顯的互賴關係。

也就是說,互賴關係是可以營造的,那麼談判情勢也是可以營造的。

其實,在現代化的社會,法律就是最基本的互賴關係,它規範著公共利益的

產出、分配與消費(公法),以及私人利益分配的人際規範(私法),但是一般

常被人們所疏忽,所以也就不會被清楚認知。一般都是等到衝突被激化了以後,

才由律師(或懂法律的人)加入其本身利益的考量,讓他的當事人認知法律所規

範的互賴關係,所以,官司怎麼打,律師都是最大的得利者。由此,你應該瞭

解,打官司最好也要靠自己先去瞭解法律的互賴關係,再進行律師諮詢;你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