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個別差異的學生 - edb.gov.hk · 是個別差異的表徵。 辦學宗旨...

10
1 照顧個別差異的學生 聽覺受損學生 視覺受損學生 身體弱能學生 情緒及行為問題 自閉症 讀寫困難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 融合教學原則 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鼓勵學生互相認識 透過多元化的教學法和多類形的課外活動、加深學 生對弱能人士的認識和了解 協作方式的課堂活動,可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與其他同學一起達到學習目標 為學生安排個別輔導或制定一個矯正行為的計劃 教師應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不過,由於學生的能 力各有差異,教師可因應個別學生的需要,訂立不 同的行為標準及要求。 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特殊教育需要只 是個別差異的表徵。 辦學宗旨 我校一向致力營造一個 愉快的學習環境,推動 學生以謙誠的學習態度 ,達於智慧。 著重如何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在 06/07年度,成立「學生支援組」, 制定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政策 和措施,開始採用「新資助模式」, 並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 育需要的學生。 為各方面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 支援計劃,為學生營造融洽關愛的校 園氣氛。 學校現況 本校支援有學習需要的學生分佈情況 成績 稍遜 及其他 學習 困難 專注力 不足及 過度 活躍 自閉症 智障 言語 障礙 總數 3 37 29 6 5 1 45 12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Sep-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照顧個別差異的學生

•聽覺受損學生

•視覺受損學生

•身體弱能學生

•情緒及行為問題

•自閉症

•讀寫困難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

融合教學原則

•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鼓勵學生互相認識

•透過多元化的教學法和多類形的課外活動、加深學生對弱能人士的認識和了解

•協作方式的課堂活動,可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與其他同學一起達到學習目標

•為學生安排個別輔導或制定一個矯正行為的計劃

•教師應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不過,由於學生的能 力各有差異,教師可因應個別學生的需要,訂立不同的行為標準及要求。

•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特殊教育需要只是個別差異的表徵。

辦學宗旨

•我校一向致力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推動學生以謙誠的學習態度,達於智慧。

背 景

•著重如何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在06/07年度,成立「學生支援組」,制定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政策和措施,開始採用「新資助模式」,並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為各方面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計劃,為學生營造融洽關愛的校園氣氛。

學校現況

本校支援有學習需要的學生分佈情況

成績

稍遜

及其他

學習

困難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 活躍

自閉症 智障 言語障礙

總數

3 37 29 6 5 1 45 126

2

理念與實踐

我們相信:

每個孩子的天賦各有不同。

我校推行「融合教育」的理念:

1. 提供「平等機會」

2. 全校參與

3. 及早識別

4. 因材施教

全校參與

透過互相支持、講座、專業培訓、分享等,營造全校參與形式及氣氛,使能為學生提供更好及更全面的支援服務。

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計劃,為全校學生營造融洽關愛的校園氣氛

1. 成立專責小組

2. 善用「新資助模式」

3. 訂立及早識別及轉介機制

4. 以照顧學習差異為學校的關注事項

5. 安排教師培訓

6. 學與教上的配合

7. 課堂以外的支援服務

8. 爭取家長的認同

9. 恆常進行服務成效的評估與跟進

「融合教育」的實踐 成立專責小組

• 制定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政策和措施,並監察它們的成效

• 成立學生支援組

• 建立全校參與支援計劃組織架構

全校參與支援計劃組織架構 專業人員及家長

副校長 編排課擔及教節安排

訓導主任 .訓導/學生秩序

校長 訂立各成員的職責

監察各小組成員的運作

學生輔導主任 .負責及早識別計劃

的培訓與推展

.提供及組織相關培

訓予學生、教師及

家長

科任教師 .負責及早識別計劃工作

.課堂上的支援

.負責班內教學及課程設計工

社工 .統籌支援小組工作

.為特殊需要學生進

行個別輔導

.撰寫支援計劃及報

.編訂及更新學生支

援紀錄

.管理本組資源庫

.支援工作對外之聯

學生支援教師 .負責抽離式學習支援小組 (快樂課)及課程設計 .負責課後支援輔導工作 .協助支援計劃的檢討工作

副校長(教務) .統籌評估調適工作 .統籌學生學業評估

課程發展主任 .統籌課程調適工作

.統籌各科教學計畫

.統籌備課及觀課

中、英、數科主任 .設計課程調適及評估

指引

.負責課程策劃及推展

教師助理 .照顧需要個別支援的學

.協助製作教材

採用「新資助模式」

• 教育局提供的「新資助模式」計劃,主要為加強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或成績稍遜的學生。

• 教育局為學校提供額外的資源及專業支援,學校可透過「三層支援模式」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3

三層支援架構模式

及早識別,並透過優質課堂教學,幫助有短暫或輕微學習困難的學生,避免問題惡化。

第一層

額外支援有持續學習困難的學生 第二層

加強支援個別問題較嚴重的學生

第三層

訂立及早識別及轉介機制

1.小一及早識別機制 於每年11月開始進行識別程式

按學生最近一次測考表現及老師評估作參考,以決定填寫簡短版及標準版測量卷。

2.二至六年級接受專業評估

分辨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類別

為學生訂定合適的校本學生支援服務

以照顧學習差異 為學校的關注事項

11-12年度學校關注事項: 3. 全面照顧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發

揮他們的潛能及提升他們的自尊感。 全面推行照顧學習差異政策,以提升孩子的自尊感

致力提供機會,讓孩子參與校內的多元化活動,以發揮他們的潛能

安排所有老師接受培訓,以加強認知,例如:「認識及管理不同SEN學生的情緒行為」工作坊 、「特殊學習需要的教學技巧」工作坊等

安排學生支援老師接受培訓

由心態以至知識的準備,之後對融合教育的心理準備

參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三天學校探訪活動

安排教師培訓

安排教師培訓

1.心理準備方面: • 教師手冊已印有【殘疾歧視條例】

• 讓老師接納、明白學生的限制,有同理心

• 印備一份學校支援服務名單,讓全體老師知道不同需要的學生資料

2.知識、技術準備方面: • 每年訂立關注事項,以照顧個別 差異為最重要項目 • 有計劃地按部就班安排 教師培訓(校內及校外)

學與教上的配合

1. 設「優化教學政策」

2. 採用「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

3. 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課業

4. 家課調適

5. 測考及評估安排

6. 兼顧「保底」與「拔尖」

7. 英文小班實驗計畫

8. 同儕互助學習

4

「優化教學政策」

老師們共同訂定「優化教學政策」,以提升教學效能,其中提到下列要點:

儘量照顧個別差異:

提問層次宜多樣化;

按能力分組,利用能力較高者協助能力稍遜者;

設計適合不同能力學生的教學活動及工作紙……

採用「合作學習」 的學習模式

以「異質同組」的方式進行分組學習

以高能力學生帶動能力稍遜的學生學習

每個學生在組內均有自己的崗位,各司其職,互相合作,共同學習

設計不同層次的課業

為不同能力的學生設計程度合適的課業

家課調適

為有學習支援需要的學生安排個別功課調適,如減少部分功課或降低改正要求等,以避免學生因功課而產生挫敗感

測考及評估安排

• 設測考之調適:為有學習支援需要的學生安排個別測考,如加時、放大試卷、讀卷等

• 設進展性評估

• 默書作特別安排

• 為學生設立「學習歷程檔案」

兼顧「保底」與「拔尖」

安排能力較高的學生入讀「精英班」

安排中、英、數成績稍遜的學生加入「輔導教學」組,在功課輔導課時進行小組學習

5

兼顧「保底」與「拔尖」

設立抽離式學習支援小組(快樂課):於功課輔導課節,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進行中、英文科小組教學,每星期兩節,目的為提升同學的學習興趣,鞏固其學業基礎。

英文小班計畫

透過課程設計及班級編排,全面照顧不同學習能力及需要的學生。

具體安排

實施年級:

五及六年級

英文小班計畫

進行方法:

以同學們的英文科成績作依據,按能力把原來的五班分為六組上課。

因應不同組別學生的能力及需要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並設計不同的課堂活動及課業。

每學期完結後,根據英文科測考表現重新分組。

善用「電子教學」

「電子學習」乃大勢所趨

興趣轉移:上網 / 電腦遊戲 電子學習

善用「電子教學」利多於弊:

有助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及動機

更有效照顧個別差異

有助學生自學,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本校「電子學習」的發展

軟件

硬件

2005

引入不同的電子學習平台

ICUBE 小學電子教育平台

中文八達通 英文八寶箱

BOOKWORKS 書唔兇 香港教育城

2007

購買 「校園綜合平台」

eClass

2009

更換及提升電子學習室2的師生電

腦 購買43部網絡型電腦、網絡接收點及手推文件

2011

參與卓越伙伴學校計劃

把「互動課堂」推展至全校

全校加設無線網絡

2006 2008

更換及提升電子學習室1的師生電腦

2010

於一年級課室添置「互動電子白板」

參與「電子書包先導學校」計劃於P4英文科開始「互動課堂」

成功獲教育局撥款50萬購買英文故事書及研發Storyland網上學習平台,提升學生英語閲讀能力。 教師方面

入職時已有基本資訊科技能力(BIT, UIT, AIT)

工作坊 (校內及校外)

分享會 (校內及校外)

交流會 (教育團體到訪本校)

協作教學

培訓

6

學生方面

小一至小六有電腦課

小二至小四學習中、英文輸入法

(九方、倉頡及速成)

小一至小六有網上功課

在電腦課中設有涉及資訊素養的課題

培訓 電子學習室 (兩個)

網絡接收點及 電腦手推車

流動電子學習室

7

電子學習:學生一人一機 電子學習:投入課堂

電子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電子學習:教學互動

利用電子白板

進行學習活動

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2.更投入課堂活動

3.提高課堂參與及學習機會 4.多元化學習

5.加強師生互動及溝通 6.可進行網上學習及功課

學生的話

電子學習的優點

8

電子學習的優點

1.有效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2.學生更投入課堂活動

3.教學更多元化 4.加強師生互動及溝通

5.擴闊學習空間,延展學習:可進行網上學習及功課

教師的話

課堂以外的支援服務

1. 學習加油站

2. 言語治療服務

3. 多元智能訓練活動

4. 大、小肌能訓練

5. 歷奇、義工訓練

6. 個別學習計劃

星期一至五下午3:30-5:15進行學習加油站,協助同學解決功课上的困難。

學習加油站

言語治療師為有語言障礙的學生,提供個別或小組形式的訓練,協助同學改善咬字發音及說話表達能力,提升其學習和溝通能力。

言語治療服務

大、小肌能訓練

•透過遊戲及活動,提升同學的小肌及大肌肌能,例如:平衡力、動作協調、執筆技巧、視覺空間感等。

讀寫訓練

9

內容包括創意藝術、社交技巧小組、肢體協調訓練等,訓練同學的創意思考、手眼及身體協調、專注力、溝通能力,培養合作精神,提升自信,發展其個人潛能。

多元智能訓練活動

透過小組訓練和校外義工服務,培養同學的溝通技巧和服務精神,建立自信,鼓勵同學建立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

歷奇、義工訓練

小老師計劃

高年級同學擔任小老師,協助有需要的小一同學面對功課及學業上的困難,同時,營造校園關愛文化。

為有需要同學進行個別學習計劃,擬定適切的教學目標和改善計劃,透過「個別學習會議」,與家長、老師及社工定期檢討。

個別學習計劃

商討對學生之課業及考試調適方式。

為有需要之學生進行個別評估。

為家長舉行相關講座。

為教師提供培訓,以提高教師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有更深入之認識。

檢視本校學生支援組之政策,提供專業意見。

協助完成個別學習計劃之編寫。

與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合作 爭取家長的認同

於家長教師會會議上,從法例及關爱方面交代有關安排,以達共識

學校會透過不同途徑,如通告、家長日、進展性評估報告等,讓家長瞭解,適時知悉子女的學習進度及表現

10

服務成效的評估與跟進

定期檢討及個案會議

言語治療/讀寫困難家長分享會

邀請老師參與小組

個別學生檢討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