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 dnwh.njmuseum.comdnwh.njmuseum.com/pdf/2016/201604/20160415.pdf ·...

6
DNWH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收稿日期 2016-01-06 作者简介 陈林烽( 1982—),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讲师、一级建造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展示陈列艺术 设计。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高级访问工程师计划资助项目”( 2014FG097 )研究成果之一。 内容提要:博物馆中的灯光艺术是每一位设计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任何一个主题展览的成功举 办离不开展品的展示与表达,以及灯光的衬托与布局。主题展览灯光设计与运用的优劣程度,是衡量 博物馆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展览艺术中,光要营造出让人舒适的感受,设计者要设计出令观 众满意、舒适的光线和阴影。在目前 LED 灯具制造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下,博物馆应谨慎推进灯 光升级工作。灯与光的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光与影的设计发展历程揭示出,它已不 仅着眼于探讨主题展览的展品本身,更在营造一种氛围,创造一件艺术作品。 关键词:光与影 主题展览 灯光设计 采光 照明 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新论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陈林烽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宜兴 214206 一、导言 在各类博物馆展览的灯与光设计中,设计者 要令照明方式与展览设计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运用不同的艺术处理形式,营造出各种环境空 间,从而使博物馆符合使用功能,而且更具美观 效果,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那么,照明方式与博 物馆展览设计的关系,便成为博物馆空间内创造 光艺术的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具有艺术哲学意义 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光线运用 提高到艺术的层面。 贝聿铭先生曾说: “光一直在我的建筑设计中 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很喜欢早期的立体派雕塑, 如果有了光,我们就能欣赏它们,建筑也是同样的 道理。光对建筑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若缺少 了光线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苍 白无力。设计中置于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光的设 计。” 1 艺术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案例,从中世纪的教 堂建筑到现代派的雕塑,光影响着作品的陈列效 果,激发着公众不同的心理反应,从欧式的众多建 筑中便可体会出光影奥秘的一二。比如集中式的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 no )、哥特式的巴黎圣母院( 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 )以及巴西里卡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Ha⁃ gia Sophia )建筑,当公众由中殿走进圣坛时,视觉 上受到的冲击极具震撼力,教堂给人的感觉是如 此壮观、神秘,令人敬畏。这是因为设计师载入了 玫瑰式花窗、彩色玻璃窗、穹窿高窗和高侧窗等元 素,把日光带入了教堂的空间,光线透过彩色玻 璃,随着日照方位而产生变化,配合教堂内部建筑 的曲面处理,为空间增加了几分神秘感和动感,形 成独特的礼敬气氛,令来访者对上帝的敬畏之心 油然而生。因此,光在烘托环境气氛、创造意境、感 染观众情绪、激起人们情感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二、探索:光与影的艺术 光与影的相互作用同样适用于主题展览的 设计。设计者可以充分将“光影”与“造型”结合起 来塑造特定的形象,体现设计者想要通过作品表 达的思想意义,并用光来抒发特殊的情感。 2006 年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以下简称“苏 博”),其成功的建筑光影效果以事实告诉公众: 不管是整体还是细节,光线在场馆的展示中都扮 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自然光透过格子状 的玻璃天顶,经过遮光木栅栏的过滤与艺术处 理,便产生了动感的光影变化(图一)。 一日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光影的形状一直在 变,不断变幻的光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美 国国家艺术博物馆(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雕 塑 10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Jul-2020

4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 dnwh.njmuseum.comdnwh.njmuseum.com/pdf/2016/201604/20160415.pdf · 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光线运用 提高到艺术的层面。

DNWH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收稿日期 2016-01-06作者简介 陈林烽(1982—),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讲师、一级建造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展示陈列艺术

设计。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高级访问工程师计划资助项目”(2014FG097)研究成果之一。

内容提要:博物馆中的灯光艺术是每一位设计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任何一个主题展览的成功举

办离不开展品的展示与表达,以及灯光的衬托与布局。主题展览灯光设计与运用的优劣程度,是衡量

博物馆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展览艺术中,光要营造出让人舒适的感受,设计者要设计出令观

众满意、舒适的光线和阴影。在目前LED灯具制造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下,博物馆应谨慎推进灯

光升级工作。灯与光的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光与影的设计发展历程揭示出,它已不

仅着眼于探讨主题展览的展品本身,更在营造一种氛围,创造一件艺术作品。

关键词:光与影 主题展览 灯光设计 采光 照明 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新论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陈林烽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宜兴 214206)

一、导言

在各类博物馆展览的灯与光设计中,设计者

要令照明方式与展览设计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运用不同的艺术处理形式,营造出各种环境空

间,从而使博物馆符合使用功能,而且更具美观

效果,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那么,照明方式与博

物馆展览设计的关系,便成为博物馆空间内创造

光艺术的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具有艺术哲学意义

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光线运用

提高到艺术的层面。

贝聿铭先生曾说:“光一直在我的建筑设计中

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很喜欢早期的立体派雕塑,

如果有了光,我们就能欣赏它们,建筑也是同样的

道理。光对建筑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若缺少

了光线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苍

白无力。设计中置于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光的设

计。”[1]艺术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案例,从中世纪的教

堂建筑到现代派的雕塑,光影响着作品的陈列效

果,激发着公众不同的心理反应,从欧式的众多建

筑中便可体会出光影奥秘的一二。比如集中式的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哥特式的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 Damede Paris)以及巴西里卡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建筑,当公众由中殿走进圣坛时,视觉

上受到的冲击极具震撼力,教堂给人的感觉是如

此壮观、神秘,令人敬畏。这是因为设计师载入了

玫瑰式花窗、彩色玻璃窗、穹窿高窗和高侧窗等元

素,把日光带入了教堂的空间,光线透过彩色玻

璃,随着日照方位而产生变化,配合教堂内部建筑

的曲面处理,为空间增加了几分神秘感和动感,形

成独特的礼敬气氛,令来访者对上帝的敬畏之心

油然而生。因此,光在烘托环境气氛、创造意境、感

染观众情绪、激起人们情感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二、探索:光与影的艺术

光与影的相互作用同样适用于主题展览的

设计。设计者可以充分将“光影”与“造型”结合起

来塑造特定的形象,体现设计者想要通过作品表

达的思想意义,并用光来抒发特殊的情感。2006年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以下简称“苏

博”),其成功的建筑光影效果以事实告诉公众:

不管是整体还是细节,光线在场馆的展示中都扮

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自然光透过格子状

的玻璃天顶,经过遮光木栅栏的过滤与艺术处

理,便产生了动感的光影变化(图一)。

一日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光影的形状一直在

变,不断变幻的光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美

国国家艺术博物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雕塑

106

Page 2: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 dnwh.njmuseum.comdnwh.njmuseum.com/pdf/2016/201604/20160415.pdf · 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光线运用 提高到艺术的层面。

DNWH

《东南文化》2016年第4期总第252期

展厅的灯光设置上亦有精妙之处,陈列的主体在

自然光与人工光源的综合照射下,出现了奇妙的

幻化,把展品细节衬托得格外精彩,令公众沉浸

其中。光与影的设计理念成为表现博物馆新气氛

相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比如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以

“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建筑外形被

塑造成如微风吹过的金色麦浪,通过生动的设计

语言,诠释了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

独特理解。其顶面设计延续了“用光影来塑造形

象”的思想(图二),屋顶最外层采用由一根根竹

条拼接成的板材,覆盖面遮阳系数经过系统的计

算和设计,达到了15%的透光率,最大限度地利用

天然采光。光线通过传统编织工艺的处理,会呈

现非常丰富的透光效果,自然光被巧妙地引入室

内,光影斑驳,动静相宜,令整个建筑空间更加通

透、灵动,既满足了照明需求,又最大限度地减少

了人工照明的能耗,艺术展示的同时兼顾节能环

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众至此,犹如置身

于无垠麦田,沐浴在郊外斑驳阳光下,看微风拂

过麦浪,整个展馆充满自然气息,令公众不由得

放松身心,带着愉悦感参观完整个展览。这种舒

适的感受与遐想,就是光与影的艺术探索带给观

众的最好的展示效果。

三、博物馆的光影与展陈形式

每一个主题展览的展陈内容不尽相同,因此

博物馆展览艺术设计在光线运用上也各有侧重,

高明的设计师在这方面都会调动一切可能的艺

术手法追求较完美的艺术表达形式。

(一)天然采光

天然采光也就是运用太阳光,太阳光是一种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源,所以这也是最节约

的采光方式。但是,天然采光在展陈设计中最难

控制的就是光线的强弱与范围。随着早晚光照的

瞬息变化,天然光线在不断变换着方向与位置。

若不经过相应的“干涉”与处理,就非常容易产生

直接眩光和间接眩光。比如天然采光对室内橱窗

玻璃的反射与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问题,会降低观

众进一步欣赏展陈的意愿;又由于阴雨天气变化

与一天各时段光线的变换,展厅里的光照度亦会

产生不同幅度的强弱变化,也会影响展陈效果。

综上所述,天然采光环境的变化约束着整个展馆

空间的照明效果。还以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光环

境设计为例,它的巧妙之处就是根据意大利米兰

的日照轨迹,利用天然采光,降低整个场馆的用

电负荷。当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世博会期间正处

于阳光充沛、少雨而酷热的夏天,只要采用日照

轨迹,就可以利用天然光线为场馆提供稳定的光

源,这就实现了设计团队的初衷——除影视厅

外,所有空间均采用天然的采光照明。而苏博的

光影手法也与米兰中国馆的光影处理有异曲同

工之妙,它避实就虚,巧妙地利用了天然采光的

特点,在天顶玻璃内侧与光格栅之间加装密纱和

图一// 苏博展馆中动感的光影变化

图二//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屋顶设计

107

Page 3: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 dnwh.njmuseum.comdnwh.njmuseum.com/pdf/2016/201604/20160415.pdf · 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光线运用 提高到艺术的层面。

DNWH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防紫外线薄膜,过滤过强的光照和紫外线。光线

透过天顶上的光格栅照射在白墙上,投影看起来

就像是一片竹林,产生了光与影交织的魅力(图

三)。光与影作为一对共生体,本身就是值得欣赏

的美学艺术,如正午的自然光穿过树梢向地面洒

下的斑驳陆离的圆形光斑,将立体转为平面、将

平淡转为生动、将二维转为四维,这种艺术魅力

是难以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的。美国大都会博物

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在灯光设计中竭

尽所能地利用天然光,中心展示区和主要通道的

顶部采用了大面积的天井采光(图四),不仅保证

了白天足够的照明,穹形造型吊顶之间的落差更

使得空间层次愈加丰富。在博物馆的东西两侧展

厅则大胆地保留了建筑的原有玻璃幕墙结构,遮

光幕布的应用不仅避免了强烈的直射光线,在展

厅中还对展品产生了柔光的艺术效果(图五)。

可认为“光是一种建筑材料”,如果忽视光的

运用,那么展示实际效果肯定会令设计愿景大打

折扣,把光作为一种特殊材料,建筑材料才会具

有超过其内在价值的有效价值[2]。许多现代建筑

在运用屋顶自然采光的同时,还利用高侧窗式的

采光方式来弥补室内空间光线不足的问题,让光

线经过折射板反射进入展厅。高侧窗位于建筑的

上部空间,设置这样的窗户显然能带来充足的光

照。这种设计虽然阻隔了观众与室外环境的视觉

联系,但是却让场馆空间变得更加独立,减少了

外界因素的干扰。高侧窗还有特别的优势,那就

是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这种参观体验不同于历史

类展陈给人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在参观过程中可

以给观众带来放松感。高侧窗的合理运用使自然

采光下的空间显得简洁大方甚至格外宏伟壮观,

有利于打造不同风格与类型的展览形式(图六)。

从美学角度上讲,引入自然光还加强了空间感,

光照度不足会令观众有空间逼仄之感,而敞亮的

光照会“增大”展厅,带给观众宽松的空间感受。

笔者通过对不同类别展馆的分析对比,对于

展馆自然光设计,有以下几点实用策略建议。

1、合理设计展陈场馆高侧窗的间距与尺度。

当展馆进深不大时可采用单侧窗采光,可以形成

良好的光影,避免光幕放射和眩光。如空间进深

较大,为了增加博物馆内部采光,可采用设置双

侧窗及设置高侧窗的方法。高侧窗设置一般遵循

一定的高跨比,其高度一般为展馆顶棚高度的 1/2为宜,其跨度适宜为高度的 2~3倍之间,如图七可

以反映展陈设计时场馆高侧窗的间距与尺度。

2、利用固定的反光挡板与建筑屋顶坡面的

作用来调节自然光线,主要侧重于均衡一天内上

图三// 苏博“走马廊”光影效果

图四// 大都会博物馆中的天井采光

图五// 大都会博物馆中的非洲艺术展区

108

Page 4: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 dnwh.njmuseum.comdnwh.njmuseum.com/pdf/2016/201604/20160415.pdf · 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光线运用 提高到艺术的层面。

DNWH

《东南文化》2016年第4期总第252期

下午的光照量,以及为展馆增加采光的目的,最

大限度地节约用电(图八)。

3、展馆布置的高侧窗可以利用出挑的建筑

檐口遮挡阳光的直射,倾斜的高侧窗体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眩光产生的可能性(图九)。

苏博的主体建筑中,每一个场馆展厅都设计

了大面积的高侧窗,窗户采集自然光,并将光线

反射到室内的空白墙壁上。建筑设计时为了减少

场馆室内立面形成的阴影,高侧窗具有一定的倾

斜角度,倾斜程度与当地的光照角度有关,这样

也就避免了外界的高楼对采光的影响。观众游览

时会发现,苏博在高侧窗上加装了光线滤网,这

也起到了调解光量的作用。正如前面谈及到光影

在场馆空间中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艺术展示形

式,可塑造千变万化的造型,根据不同的需求,或

者灵活表现光为主,或者注重表现影为主,或者

光与影同时表现。利用天然光源,通过特殊的结

构(如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以金属编制条格栅等来

增加光影的变化),形成一定的层次感和律动感。

4、利用双层中空玻璃和低反射夹胶玻璃来

对直射光线进行进一步的反射、漫射处理,以获

得柔和的漫射光,减少场馆内的阴影和刺目眩

光。如伦敦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的中庭设

计,其共享空间被一个超大型的玻璃穹窿顶所覆

盖,这种由金属网络格栅组成的曲面蛋壳结构形

式,在天然光线的照射下,博物馆中庭的墙面与

地面形成了流动的光影效果,跟随着光的脚步,

那些冰冷的钢铁网络变得如此“多情”,使整个博

物馆的内部空间极具动感。

(二)采用人工照明光源

人工照明在场馆展厅与展柜的照明运用中,

被普遍认为是可以完全控制的理想采光方式。其

优点也显而易见,即可塑性强,能创造特定的环

境氛围,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通过色彩的配

合,人工照明便产生了一定的“情绪”。

1、色彩的艳丽与素朴。一般色度高时显得艳

丽(灯的显色性指数高时),色度低时显素朴(灯

的显色性指数较低时);在明度方面则是明时艳

丽(灯光亮度调节得较高时),暗时素朴(灯光亮

度调节得较低时)。

2、色彩的活泼与严肃。充满阳光的敞亮展厅

有着轻松活泼的环境氛围,而照明灰暗的场馆展

厅则气氛神秘而严肃。

3、色彩的疲劳感。饱和度高、显色性指数强的

红、黄等色彩,对观众刺激较大,易使人疲劳;而蓝

绿色系较易恢复疲劳。暖色较冷色疲劳感强[3]。

国内外许多博物馆的陈列展柜在背景布料

的选择上,大多采用淡蓝、灰绿、蓝绿、暗红等色

调,以减少观众的疲劳感,对视觉起调节作用。这

里就不得不谈到照明用灯的选择了。从与时俱

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照明设计应多采用

LED节能灯具,但是常常被部分设计师忽略的是,

可以通过优化灯具点位设计和灯具参数设计来

实现照明节能的目的。

苏博 2006年的灯光系统采用了德国的ERCO品牌(用于展厅的射灯与导轨)、美国的欧思朗—

喜万年(OSRAM & SYLVANIA,用于射灯光源),

各展厅内导轨射灯的亮度参数可通过安防总监

控室电脑设定与调节,吴门书画厅独立展柜采用

进口光纤照明。这些均代表了当时场馆展柜灯光

图六// 苏博现代艺术厅的高侧窗设计

图七// 高侧天窗常见间距,

它为顶棚高度的函数,H为顶棚高度

图八 // 窗户外面安装的反光挡板,

可以显著提高在晴天时获得的自然采光

109

Page 5: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 dnwh.njmuseum.comdnwh.njmuseum.com/pdf/2016/201604/20160415.pdf · 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光线运用 提高到艺术的层面。

DNWH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系统的最高水平,尤其是人工照明中色彩还原度

指数达到100%,这项技术在国内同类型的展陈设

备中遥遥领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全反射

卤素灯的弊端(紫外线强、发热量高)日益显现,

而采用光纤照明虽然有很多优势,避免了自然光

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不利影响因素,比起全反

射卤素灯来,它更具有发热量低、显色性高、维修

方便、便于隐藏等诸多优势。光纤照明可使参观

者在参观时更专注于展品,真正做到见光不见

灯。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昂贵的采购费用并

非中小型博物馆所能够承担的。

鉴于以上问题,苏博在新一轮灯光系统的升

级改造中,吴门书画厅等主要展厅注重引入 LED灯具设备及灯光智能系统,并在之前未涉及灯光

设计的展柜内部,增设红外线震动感应设备与灯

光亮度旋转微调系统,光照度为 0~350LUX,色

温控制在2700K~3500K。泛光照明采用涡旋灯与

轨道射灯结合,具有显色性高、低热量、低辐射、

零紫外线、寿命达近万小时等优点,既减少了光

污染,节能环保,又能充分保证观众的观赏效果。

这一新技术在苏博吴门书画厅应用已近三年,笔

者在这一技术应用前后进行了动态数据采集和

实地调查,进行比较后发现,虽然柜体顶部灯具

采用了 LED灯管照明,镜面漫射格栅,达到了光

照均匀,但与之前常用的德国ERCO射灯相比,书

画的显色性与还原度大打折扣,画面从上到下的

亮度不均,饱和度也存在细微差别。这说明新一

轮的灯光升级虽然进一步保护了文物本身,降低

了常设展柜维护的人力与财力成本,却牺牲了最

能触动人们情绪的、激发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的

细节,还可能影响到珍贵文物的陈列效果,以及

展品的生动性、可视性。仅从这一点来说,苏博的

这次灯光系统升级可谓令人喜忧参半,当引以为

鉴。同时,公众在完全封闭的展厅内,没有室外自

然光的视觉调节,只有突出展品的强烈光照,似

乎有强迫观众接受博物馆的文化灌输之嫌,无形

中影响了观众的参观愉悦度。

(三)天然光与人工光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天然光与人工光相结合的方式,是当下

场馆展览灯光设计的主流形式,它兼顾了天然光

与人工光的优点,设计合理,可以产生理想的照

明效果和艺术效果。天然光与人工光源的合理结

合应用不但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能够为空

间利用提供较好的辅助作用。灯与光的设计不仅

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光与影的设计发展

规律显示,它已不仅着眼于探讨主题展览的展品

本身,更在营造一种氛围,创造一件艺术作品。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光环境设计,不仅考

虑了光源、灯具和光形态的问题,还充分对观众

视觉心理进行引导,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实现

了光与影的美学价值。由两万个程控化 LED发光

“麦穗”汇成的“麦田”,高低起伏,蔚为壮观,构成

了错落有致、充满希望的动态田野影像。观众进

入场馆会发现,从不同的视角都可以获得意想不

到的参观体验:从大厅随坡道缓缓走入“希望的

麦浪”,人走“麦”动,“麦秆”逐渐升高,光线色彩

的变化如同涌动的波浪;人流穿梭在四季的时空

中,沿着台阶到达展厅的观景平台,观察角度也

平视转为俯视,每一串“麦穗”就是一个像素点,

汇集成巨幕影像,演绎着中国大地美丽风光,具

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随着观众脚步的移动以及

空间、行走流线的变化,视角景观也在不断变化,

观众看到了“时间在流动”、“光阴在变幻”。引入

天然采光的半自然结构,不仅契合这次世博会的

主题,而且使室内外的环境达到了平衡和融合;

而从美学角度来分析灯光的造型和雕塑感,我们

会发现,装置表面光滑的高导光亚克力,任由光

线强弱变化,均会产生阶梯式地相对柔和的照度

图式,而由小块面组成的 LED色彩发光表面使得

整个装置轮廓鲜明、美轮美奂。这片“麦浪”,不仅

仅传递了自然气息,展示了中国风光,而且向观

众整体展现了一件巨大的艺术作品,将中国馆的

展示推向光与影艺术的至高点。

当设计师能灵活驾驭展厅空间感的应用原

理,博物馆展陈的设计水准也将大为提升。光线

直接影响到主体展品与主题场景的呈现问题,当

然还可以用它来削弱不希望被注意或次要的地

方,以此来达到环境与空间的统一、内容与形式

的优化。巧妙地利用天然采光与人工光源,可以

更好地控制空间“实”和“虚”的感觉,达到“虚实

图九// 倾斜的高窗可以阻挡直射光线,

同时反射来自地面的光线

110

Page 6: 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艺术 - dnwh.njmuseum.comdnwh.njmuseum.com/pdf/2016/201604/20160415.pdf · 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光线运用 提高到艺术的层面。

DNWH

《东南文化》2016年第4期总第252期

Lighting Design in MuseumsCHEN Lin-feng

(Wuxi Institute of Art and Technology, Yixing, Jiangsu, 214206)Abstract: Lighting is a common challenge facing gallery designers. While the presentation and repre⁃

sentation of exhibit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success of an exhibition, the supporting role of lighting shouldnever been overlooked. The success in lighting design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the success ofa museum. Lighting is expected to create a visual ambience, shaped by light and shadows and the way theyare mixed, to provide a stimulating and comforting visitor experience. Due to the unstable quality of LEDproducts at market, it is wise to be cautious of upgrading to new lighting technologies. Lighting design is notonly a technology, but also an art. The development of museum lighting designing reveals that the focus liesnot only in the exhibition subjects and exhibits but more in creating a satisfying ambience. Lighting itself isa work of art.

Key words: light and shadows; themed exhibitions; lighting design; lighting; external lighting; illumi⁃nation; museums

(责任编辑:黄 洋;校对:王 霞)

相生”的境界。

四、结语

博物馆空间中光与影的灵活运用,创造了不

同的展示艺术风格和气氛,为观众创造丰富的心

理空间和视觉空间。观众欣赏展览时,能产生一

种协调、统一的美的感受。统一不等于“同一”,统

一有“静的统一”、“动的统一”两种。在展览艺术

中,光要营造出让令人舒适的感受,设计者必须

把光的统一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光的统一,取

法于整个展示空间中光的运用和协调,如光的冷

暖、明度、色相和饱和度,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的

结合。照明设备的协调,直接影响展览的整体效

果,正如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光环境设计团队成员

杜异所说:“无论是功能照明、场景照明,还是展

陈照明与多媒体,虽然其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

表现主体,但在参观者的视域范围内都不是孤立

存在的,它们的光影是相互叠加和相互影响的。

整合这些光成为一个光环境整体,达成一种平衡

关系,创造更舒适的视觉环境。”[4]

设计人员对照明设计必须采取慎之又慎的

态度,依据展陈主题的要求来使用光,对照明设

计要把握住展览主题,以展品固有色为母体,以

烘托展品、突出特色为原则来确定整体感觉,精

心营造博物馆空间的光环境。其次,在国内灯具

厂商普遍采购国外芯片,LED灯具制造技术水平

参差不齐的状况下,应谨慎推进博物馆、美术馆

等综合性展示场馆的灯光升级工作。只有当国内

的 LED灯具技术整体稳定在较高水准时,例如灯

光色彩还原度指数令人满意(尤其是 4000K以上

的冷光源)和变压器模块等元器件稳定性参数上

有质的提高,才能带来场馆展陈照明效果质的飞

跃。另外,灯光的设计者事先应对展厅的光线运

用进行通盘谋划。光不仅仅是装饰,场馆展览的

灯光设计,重点在于不能让空间失去应有的活

力。任何参观者都希望获得舒适、愉悦的参观体

验,而困难的是如何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光线和阴

影。笔者在写作过程中,通过调研与案例分析,对

中外的博物馆光的运用现状进行了思考,产生了

如下认识:就展览的灯光设计发展而言,已经走

过了“黑暗场馆”的模式阶段,进入了“探索光影

效果的场馆”新时期,而在这一点上,如苏博、大

都会博物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无疑走在了设计

的前列,为光与影的艺术设计理念探索作出了较

大的贡献。总而言之,展陈设计中,如何利用好

“光“,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是否能将视觉丰富化、

感受活泼化、心情轻松化的设计理念贯彻到底。

[1]﹝德﹞盖罗·冯·波姆著、林兵译:《贝聿铭谈贝聿铭》,上

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2]陈同乐、倪明、许建春著:《光的艺术——光在陈列中的

应用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藤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57页。

[4]周志:《设计无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5米兰世

博会中国馆设计团队访谈录》,《装饰》2015年第6期。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