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116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魏麗敏 博士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詹明芬 撰 中 華 民 國 一○二 年 六 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Sep-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魏麗敏 博士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詹明芬 撰

中 華 民 國 一○二 年 六 月

Page 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謝 辭

辛苦的碩士生涯隨著論文的完成終於進入尾聲,首先要謝謝我的指導教授魏

麗敏老師,每次討論老師都讓我對研究方向與架構有更清楚的概念,老師的活力

和熱情也總是讓我更有動力!謝謝口試委員翁福元老師與陳易芬老師對於論文

的指導與建議,老師們總能用最溫和鼓勵的態度讓我看到自己研究的缺失,並給

予最具體的建議,使我的論文更加完整。另外,也謝謝韓楷檉老師及王櫻芬老師

對於我研究方向上的指導與建議,以及就學期間生活上的關心;謝謝授權量表的

余民寧老師、楊晴如老師、王如芬學姊;謝謝協助發放問卷的老師、朋友以及協

助填寫問卷的大學生們,有你們的協助研究才能順利完成。

謝謝我的論文好夥伴安立、孟儒,當其他人翻開這本論文,會看到研究文獻

的整理、結果的呈現,但他看不到的是我們每晚的挑燈夜戰,分隔三地的我們一

起抱著統計書看日出;看不到經歷挫折的我們相互的加油打氣;也感受不到

meeting、口試時從你們鼓勵的手中傳來的溫度,你們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值得珍

惜與回憶,謝謝你們的支持和陪伴,和你們一起努力對我而言是最強大的力量,

這段路有你們真好!

謝謝一直陪伴我,供我去台中住宿的雅詒,謝謝你從大學以來的陪伴與支持;

謝謝好朋友阿蔡、鐿鐿、小可愛、小亞、汪汪、白雪、三蘭、熊熊、敬娟、祐祐、

咪嚕、fish、憨仔、綿綿、安妮、翊齡、雅惠,感謝你們這一年會不時關心我、

邀請我一同出遊玩耍聚餐,讓我在辛苦的生活中仍能有愉悅的休閒;謝謝風船葛

老師與學生們,總是關心我論文進度,也義不容辭的幫忙發問卷。

謝謝親愛的爸爸、媽媽、明蕙、明璋、堃堉一路以來的陪伴,不管我成功失

敗總是支持鼓勵我,一路的辛苦你們總是能給予最即時的支持,有你們我才能順

利完成碩士學位,謝謝你們!

明芬

Page 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I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

查法,以臺灣北、中、南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共抽取 13所學校,得

有效樣本 899份,男生 410位,女生 489位。受試者施以親子關係量表、解釋風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檢定、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

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上具有顯著

差異。

二、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釋風格上具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不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親子狀況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具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年級在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普遍性解釋風格上具有差異。

六、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間具有顯著相關。

七、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普遍性解釋風格與個人性解釋風格對憂鬱傾

向具有預測作用。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學校、父母、大學生、實務工作者與未來

研究提出建議與方向。

關鍵詞: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

Page 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I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xplanatory Style and Depression Te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xplanatory style and depression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899 students, 410 males and 489 females, from 13 colleges in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Taiwa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cale, Explanatory Style Scale, and Taiwan Depression Scale,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s,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shown

as below:

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mother’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ather’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tot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2.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personalization explanatory style,

and total explanatory style.

3. There was not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depression.

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arent-child status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rade level on personalization explanatory

style, and pervasiveness explanatory style.

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xplanatory

style, and depression.

7. Mother’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ather’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age 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III

personalization explanatory style, and pervasiveness explanatory style could

significant predict depression.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to schools, parents, college students,

counseling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studies are presented.

Key wor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xplanatory style, depression tendency

Page 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IV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親子關係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 11

第二節 解釋風格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20

第三節 憂鬱傾向之定義與理論 ……………………………………………27

第四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5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

差異情形……………..…………………………………………………57

Page 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V

第三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68

第四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預測分析………………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 … 7 3

第一節 結論……………………………………………………………………73

第二節 建議…………………………………………………………………76

參考文獻 …………………………………………………………………………81

壹、中文部分 …………………………………………………………………81

貳、英文部分 …………………………………………………………………89

附錄 ………………………………………………………………………………97

【附錄一】量表使用同意書 …………………………………………………97

【附錄二】大學親子生活經驗問卷……………………………………………101

Page 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VI

表次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親子關係之定義 ………………………………………… 12

表 2-2 國內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 15

表 2-3 國外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 16

表 2-4 國內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21

表 2-5 國外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22

表 2-6 國內外學者對憂鬱之定義 ………………………………………………27

表 3-1 研究對象摘要表...…………………………………………………………47

表 4-1 臺灣憂鬱症量表之大學生總分分配情形…………………………………55

表 4-2 臺灣憂鬱症量表各向度平均數標準差摘要………………………………56

表 4-3 大學生性別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58

表 4-4 不同親子狀況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60

表 4-5 不同年級大學生親子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61

表 4-6 不同年級大學生親子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1

表 4-7 不同年級大學生解釋風格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62

表 4-8 不同年級大學生解釋風格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3

表 4-9 不同年級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63

表 4-10 不同年級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4

表 4-11 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係數摘要…………………..… 69

表 4-12 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 71

Page 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VII

圖次

圖 2-1 解釋風格影響憂鬱症狀 ………………………………………………31

圖 2-2 不同認知變項與憂鬱之相互關聯 ……………………………………32

圖 3-1 本研究架構 ……………………………………………………………45

圖 3-2 本研究流程 ……………………………………………………………53

Page 1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針對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名詞釋義以及研

究範圍與限制進行說明。全文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

節為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憂鬱(depression)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喪的

綜合情緒,嚴重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張春興,2000),若是上述狀況長時

間發生,且頻率過高則為憂鬱症,憂鬱症為一種情感性疾患,症狀包含憂鬱

情緒、缺乏興趣與動力、失眠、無價值感、有自殺意念等,是一種長期且無

力抵抗的低落情緒經驗,此經驗會造成個體情緒的沮喪,也會影響其生活、

工作與人際關係,甚至嚴重干擾其思考、行為(楊延光、鄭淑惠,2006)。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2)亦指出憂鬱

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在全球,超過 3 億的人患有憂鬱症。憂鬱症為對

個人及社會具有重大衝擊之慢性病,會造成患者沮喪、低落、低自我價值、

生活功能降低、工作損失、嚴重者亦會因自殺行為減少壽命。美國精神病學

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出版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

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DSM-IV-TR])中,將憂鬱症的標準定為具有五種以上的憂鬱症狀,

且症狀持續兩周以上(引自孔繁鐘譯,2009),也就是說,在憂鬱症發生之

前,個體會先經歷一段時間生理、心理、行為、認知等相關的憂鬱症狀,而

個體所表現的憂鬱症狀頻率與程度則為憂鬱傾向,當憂鬱傾向到達一定程度

時,才會診斷為憂鬱症,若沒有在憂鬱傾向惡化為憂鬱症前做調適與處遇,

則容易造成生理、心理以及生命的危害。葉雅馨與林家興(2006)調查臺灣

Page 1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

臺北、臺中、高雄、花東地區 18歲以上之成年人之憂鬱狀況,則發現 7,888

位研究對象中,11.7%已達嚴重憂鬱程度。衛生署(2012)統計 2011 年國人

死因中,自殺死亡人數為 3,507 人,居國人主要死因之第十二名,而在 15-24

歲之青少年中,自殺死亡為該年齡層之死因第二名,情緒困擾與憂鬱為主要

的自殺原因。董氏基金會(2008)針對臺灣大學生(college student)調查其

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狀況,發現 22.20%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也就是

說約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憂鬱困擾。柯慧貞等人(2003)以南部 4,163 位

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之憂鬱盛行率,研究結果發現,具有輕度以

上憂鬱症狀之大學生為 53.00%,中重度憂鬱症狀者有 13.00%,而重度憂鬱

症狀之大學生則約 5.00%。從以上研究可知,國內憂鬱困擾並非只出現在成

年人,正處於青少年過渡至成人階段的大學生,同樣受到憂鬱的威脅。憂鬱

的症狀不但造成了個體生理與心理的不適,嚴重者更可能導致憂鬱症,危急

生命的安全。而大學生正是經歷人生最精華時期的階段,若是以自殺結束自

己的生命,將會是令所有人感到惋惜的一件事。因此,研究者認為預防大學

生憂鬱症的發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而在憂鬱症的預防上,應先從個

體的憂鬱傾向著手,探討影響的相關因素,做有效的預防與處遇,並在出現

憂鬱傾向時就能做出適當的調適,如此才能更有效的預防憂鬱症的發生。

在影響憂鬱之相關因素的研究中,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個

體對事件的解釋方式會影響其憂鬱情緒,並將此解釋方式稱之為解釋風格

(explanatory style),解釋風格係指個體對所經驗到的正向或負向事件,所

做習慣性的解釋傾向。Abramson、Seligman 與 Teasdale(1978)認為人們覺

察危機時,會對事件發生原因做解釋,解釋的方式則會影響其對未來結果的

預測,進而造成個體之憂鬱,其將此解釋方式稱之為解釋風格。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當人將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以穩定、內在與全面性

的解釋方式;對正向事件採外在、暫時、特定的解釋方式者,易導致悲觀解

Page 1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

釋風格,增加憂鬱的可能性。國內外研究也證實解釋風格與憂鬱有相關(黃

慧貞,1980;葉真秀,2004;Fresco, Ally,& Reilly-Harrington,2006; Peterson &

Seligman, 1984; Peterson & Villanove, 1988)。Sanjuán 與 Magallares(2009)

研究發現對負向事件的悲觀解釋風格為產生憂鬱傾向的主要因素。可知不同

的解釋風格會影響個體對事件的歸因,進而影響其憂鬱傾向。但何種解釋方

式較影響個體之憂鬱傾向,個體解釋風格與其環境因素對憂鬱傾向之影響何

者為重,此部分仍須進一步探討。

徐于婷(2008)研究指出影響憂鬱之因素除了個體的自我概念、問題解

決、認知等外,家庭中親子的關係亦為憂鬱之影響因子。親子關係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係指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與父母與子女間的心

理交互作用(蔡漢賢,2000)。O'Connor、Dunn、Jenkins、Jennifer 與 Rasbash

(2006)認為親子關係中包含衝突與溫暖支持兩向度。Zhang 與 Chen(2010)

將親子關係分為親密、衝突、依賴三個向度。王如芬(2005)認為親子關係

包含知心感、負向情感、敬佩感、依附感、缺乏自主感、被重視感六向度。

可知,親子關係中包含了正向與負向的關係內涵。林米庭(2007)研究指出

與母親之親子關係會影響青少年焦慮與憂鬱。Morgan、Brugha、Fryers 與

Stewart-Brown(2012)探討親子關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發現親子關係愈好,

憂鬱傾向愈低。多數研究亦支持親子關係與憂鬱情緒具有負相關(林米庭,

2007;蘇吉禾,2009;Branje, Hale, Frijns & Meeus, 2010)。但國內親子關

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多以兒童或國高中青少年為對象(王琤惠,2010;陳文

夏,2007;張高賓,2004;簡毓怡,2006),而大學生正處於自我認同與發

展獨立的階段,離開父母家庭外出就學,除了本身開始發展自我價值觀與覺

知世界的方式外,也開始與父母脫離成為獨立的個體,親子關係對其憂鬱傾

向之影響以及大學生與父母間關係是否與兒童青少年時期有所差異,此部分

Page 1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

仍須進一步探討。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及憂

鬱傾向之相關,檢視大學生之親子關係是否能夠預測憂鬱情緒。

在性別的相關研究方面,修慧蘭(2006)研究發現男性與母親親子關係

較與父親親子關係為佳。王如芬(2005)研究則指出女性之親子關係優於男

性。然而,張高賓(2004)與張惠琴(2009)研究發現親子關係無性別差異。

黃鈴淯(2009)的研究發現女生解釋風格較男生為悲觀。Martinez 與 Sewell

(2000)的研究則發現相反的結果,指出女生解釋風格較樂觀。但 Bunce

與 Peterson(1997)發現解釋風格沒有性別差異。黃于芬(2007)以大學生

為研究對象,發現女性在輕度、中度及重度憂鬱的百分比皆高於男性,且女

性之整體憂鬱傾向顯著高於男性。劉嘉年(2009)調查 23,466 位 20 歲以上

臺灣成年人之憂鬱現況,研究發現女性憂鬱較男性高。然而,許雅惠與辛宜

津(2006)研究發現大學生憂鬱狀況無性別差異。亦有部分研究支持憂鬱無

性別差異存在(朱育萱,2011;吳元蓉,2006;林佩諭,2012)。綜上所述

可知,在性別上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是否具有差異並沒有一致的研究

發現,因此希望藉由此研究加以探討。

在年級方面,葉純旭(2012)研究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

沒有顯著差異。楊晴如(2009)研究指出不同年級之大學生解釋風格在大一

與大四上具有差異。憂鬱與年級的相關研究方面,部份研究指出不同年級之

大學生憂鬱狀況有差異(黃韞臻、林淑惠,2009);黃于芬(2007)研究則

指出大學生憂鬱狀況沒有年級上的差異。綜上所述可知,憂鬱在大學生族群

是否有年級上差異,仍未有一致的研究發現。

親子狀況方面,父母婚姻關係完整與否會影響整體之親子關係,父母維

持婚姻關係者其親子關係較父母離異者佳(陳淑芬,2009);然而對父母個

別之親子關係有不同的研究發現,Riggio(2004)研究發現若父母離婚,則

子女和母親之親子關係會提高,但與父親之親子關係品質會降低。而解釋風

Page 1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

格與親子狀況之相關研究上,Nolen-Hoeksema、Girgus 與 Seligman(1986)

指出父母離異者易有較悲觀的解釋風格。而父母離異之子女其憂鬱程度也較

高(李仁宏,2004;蘇吉禾,2009;Peretti & DiVitorrio, 1992)。綜上所述

可知,父母離異之子女憂鬱程度較高,父母離異亦會影響整體親子關係,但

對父親與母親之個別親子關係有不同之影響,值得深入探討。

研究者在研究所就學期間曾修習諮商理論與技術研究、諮商倫理、人格

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行為科學研究法、心理測驗與衡鑑等專業課程,並於

碩三在大專院校全職實習一年,在全職諮商心理師實習一年中,曾與多位大

學生晤談與進行團體諮商。在過程中,發現同樣遭遇挫折事件,但並非每位

學生都感到沮喪,進一步探討原因,發現每個人對事件解讀的方法不同,情

緒感受也會有所不同。再者,與學生會談時發現家庭關係,尤其是與父母間

之互動關係會影響到其情緒狀態。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

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希望能透過研究結果提供學校與輔導人員實務工

作之參考。

貳、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為了能深入瞭解大學生憂鬱傾向現況,以及親子關

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供學校與輔導實務工作之參考,茲將研究

目的列述如下:

一、 了解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

二、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差異

情形。

三、 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

四、 了解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預測情形。

五、 歸納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單位、學校、輔導人

員與研究上之參考。

Page 1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壹、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研究問題如下:

一、 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是否有差

異?

三、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為何?

四、 大學生之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是否有預測力?

貳、 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研究者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整體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2: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3: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父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4: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整體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5: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6: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父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7: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整體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8: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9: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父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上有差異。

2-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上有差異。

2-2: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上有差異。

Page 1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

2-3: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在解釋風格上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有差異。

3-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有差異。

3-2: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有差異。

3-3: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有差異。

假設四: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有相關。

4-1:大學生之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有相關。

4-2:大學生之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有相關。

4-3:大學生之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有相關。

假設五: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有預測力。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了研究進行與討論,茲將本研究之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

鬱傾向等名詞加以說明與界定如下:

壹、 大學生(college student)

大學生係指 18 至 22 歲,就讀公私立大學之學生。本研究係指臺灣北、

中、南地區就讀公私立大學之學生,共 899 名。

貳、 親子關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親子關係係指子女所知覺到與父母之間的互動關係,包含彼此的情感交

流、信任、依賴等關係。本研究以王如芬(2005)所編製之親子關係量表為

大學生親子關係的測量指標。量表內涵包含依附感、敬佩感、知心感、被重

視感、缺乏自主感、負向情感六個向度。分為母親親子關係與父親親子關係,

分別測得大學生與父母之親子關係。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知覺與父親或母

親之關係越佳;反之,得分愈低,知覺與父親或母親的關係越不佳。

Page 1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

參、 解釋風格(explanatory style)

解釋風格為一種認知特質,為個體對所遭遇事件之發生原因所做的習慣

性解釋方式,其內涵包含個人性、永久性、普遍性三個向度。本研究以楊晴

如(2009)所編製之解釋風格量表為大學生解釋風格測量指標。得分越高,

代表受試者傾向悲觀的解釋風格;得分越低,代表受試者傾向樂觀的解釋風

格。

肆、 憂鬱傾向(depressiontendency)

憂鬱為一種負向情緒狀態,個體會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悲傷、失去動

力等心理狀態,並合併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慾降低等生理症狀,憂鬱傾

向係指個體經驗到憂鬱的頻率與程度。本研究以余民寧、劉育如與李仁豪

(2008)所修訂之臺灣憂鬱症量表做為大學生憂鬱傾向測量指標。量表包含

認知、情緒、身體與人際四向度。量表得分越高,表憂鬱傾向越高;得分越

低,表憂鬱傾向越低。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為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茲針

對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壹、 研究範圍

一、 研究地區

本研究因人力、經費等考量,以分層叢集取樣之方式抽取臺灣地區北部、

中部、南部之公私立大學為研究母群抽樣範圍。

Page 1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一○一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地區公私立大學一到四年級之學生

做為研究對象。選取 13 所大專院校為樣本學校,共得有效樣本 899 人,男

生 410位,女生 489 位。

三、 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個人背景變項、親子關係、解釋風格為自變項,憂鬱傾向為依

變項。個人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級與親子狀況,其中親子狀況分為單親、

雙親與其他三類。親子關係包含父親親子關係與母親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包

含個人性解釋風格、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普遍性解釋風格三個向度。憂鬱傾向

包含認知、情緒、身體、人際四個層面。

貳、 研究限制

一、 研究地區與對象

本研究限於研究者人力、經費及時間,採分層叢集取樣之方式,無法於

臺灣地區進行隨機抽樣,因此在研究結果的解釋及推論上無法推論至臺灣地

區全體大學生。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僅能以量化方式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親子

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對於作答時的心理防衛、社會期待

作用或隨意填答之狀況無法避免與控制。因此可能造成所蒐集之資料與真實

狀況之誤差,形成研究限制。

三、 研究變項

本研究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

關,但影響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因素不限於此,尚有遺

Page 1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

傳因素、父母解釋風格、同儕關係、依附關係等相關變項。本研究因人力、

時間、經費之限制,無法將以上相關變項一一探究,未來可將其他變項納入

研究中,以更清楚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內涵與關係。

Page 2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整理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理論內涵與研究結果,

共分成四部分:第一節為親子關係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解釋

風格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憂鬱傾向之定義與理論;第四節為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親子關係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壹、 親子關係之定義

劉焜輝(1983)認為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歷程,子女會受父

母的影響,而父母也會受到子女行為反應的影響,兩者形成不斷產生交互作

用的循環;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認為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的親情關係;

蔡漢賢(2000)指出親子關係為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與父母與子女間的心

理交互作用;蔡春美、翁麗芳與洪福財(2011)認為廣義的親子關係包含子

女與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褓姆等長輩間的關係;狹義之親子關

係則指子女與父母間的關係;彭金龍(2006)認為親子關係可以廣義的定義

為與親人或親戚間的關係,包含父母、手足、親戚的關係;而以狹義的角度

而言,親子關係指的是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可知親子關係廣義上涵蓋了子

女與在家庭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其他人之關係,但在狹義的親子關係定義上,

僅限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研究者整理王如芬(2005)、林文瑛與王震武

(1995)、劉焜輝(1983)、羅國英(1995)、Alanko 等人(2011)等人對

親子關係之定義,茲將其整理如表 2-1。

Page 2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2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親子關係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Thomas 與 Chess 1977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孩子間相互影響的關係。

劉焜輝 1983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歷程,子女會

受父母的影響,而父母也會受到子女行為反應

的影響,兩者形成不斷產生交互作用的循環。

林文瑛與王震武 1995 親子關係為強調尊長與卑幼之間的角色,現代

化之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之親情關係。

羅國英 1995 親子關係為特別且複雜的親密關係。

蔡漢賢 2000 為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與父母與子女間的

心理交互作用。

吳美玲 2003 親子關係為子女與父母間彼此互動的關係,包

含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模式,

是親子間關係動態的部分。

王如芬 2005 子女所知覺到與父母親的親密關係。知覺成分

包含依附感、敬佩感、知心感、被重視感、缺

乏自主感與負向情感。

江福貞 2006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在情感、心理上彼此

交互影響的一種人際關係。

劉芳玲 2008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在感情、心理上彼此

交互影響的人際關係。

(續下頁)

Page 2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3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葉芯慧 2009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彼此交流與分享心

情感受、彼此尊重。並對子女的行為、生活、

人際給予接納與信任的關係。

巫淑惠 2010 親子關係為家庭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際關

係,受到親子間態度、行為的影響,是經由長

時間情感交流、訊息的傳達與溝通等互動模式

所建立的多樣性動態關係。

Alanko等人 2011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互動的過程,父母和子

女在此關係中是相互影響的。

Brook、Lee、Finch

與 Brown

2012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相互的情感交流。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綜合上述文獻,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對於親子關係定義之重點整理如

下:

一、 狹義之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之關係

廣義的親子關係對象包含父母、親戚、手足與褓姆等長輩的關係(彭金

龍,2006;蔡春美等人,2011);狹義的親子關係對象則僅限於父母與子女

的關係,而多數研究學者皆以父母與子女關係做為親子關係之定義(王如芬,

2005;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Alanko 等人,2011)。

二、 親子關係為雙向互動的關係

羅國英(1995)指出早期的親子關係研究以父母教養方式或態度為核心;

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指出親子關係強調尊長與卑幼之間的角色,而現代

的親子關係主要為父母與子女的親情關係。部分學者認為親子關係包含父母

Page 2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4

對子女的態度(吳美玲,2003;蔡漢賢,2000),以及子女所知覺到與父母

的親密關係(王如芬,2005),而多數學者皆認為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子女的

互動關係,受到彼此態度、行為、情感的影響,是不斷相互交流的動態關係

(江福貞,2006;巫淑惠,2010;吳美玲,2003;劉焜輝,1983;Alanko

等人,2011;Brook 等人,2012)。

三、 親子關係是包含正向與負向的情感關係

羅國英(1995)指出親子關係是複雜的親密關係。部分學者認為親子關

係中包含著尊幼的關係(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以及受到父母管教態度

的影響(吳美玲,2003;蔡漢賢,2000)。而王如芬(2005)認為親子關係

之內涵包含正向的的情感關係,如信任、依賴、敬佩等;與負向的情感關係,

例如缺乏自主、負向感受等。可知,親子關係中包含父母與子女間正向的情

感關係(王如芬,2005;葉芯慧,2009)亦包含負向的關係(林文瑛與王震

武,1995;吳美玲,2003;蔡漢賢,2000)。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親子關係為子女所知覺到與父母間的互動關係,

包含彼此的情感交流、信任、依賴等關係。

貳、 親子關係之內涵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歷程,但不同於一般的人際關係。

Kuczynski(2003)指出親子關係具有互動型態多樣、長時間的親密關係和

依賴關係的特質,但亦具有不對稱的權力狀況;Papp、Cummings 與

Goeke-Morey(2005)認為親子關係分為心理自主與嚴格控制兩向度;Zhang

與 Chen(2010)將親子關係分為親密、衝突、依賴三個向度;Hardt、Herke

與 Schier(2011)認為親子關係為知覺愛、控制、父母期待、角色轉換四個

向度。林文瑛、王震武(1995)從中國家訓傳統的角度探討中國文化之親子

關係,將親子關係分為七類:倫理關係、血緣親情關係、依存照顧關係、類

Page 2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5

師生關係、類平輩關係、發展動態關係、多元角色關係;李美枝(1998)從

本土文化的角度,探討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將親子關係分為內涵因素與

功能因素,衍生出九種關係特性:喜歡、親近、權力、順從、認同、利他、

平等、心事分享、生活依賴。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整理於表

2-2、2-3。

表 2-2

國內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學者 時間 親子關係內涵

林文瑛與王震武 1995 倫理關係、血緣親情關係、依存照顧

關係、類師生關係、類平輩關係、發

展動態關係、多元角色關係

羅國英 1997 敬佩感、依附感、被重視感、回報壓

力、工具功能、一體感、負向情感、

權力落差、知心感

李美枝 1998 將親子關係分為內涵因素與功能因

素,衍生出九種關係特性:喜歡、親

近、權力、順從、認同、利他、平等、

心事分享、生活依賴

王如芬 2005 依附感、敬佩感、知心感、被重視感、

缺乏自主感與負向情感

江福貞 2006 情感交流、依附感、互動溝通、獨立、

相互信任

陳淑芬 2009 信任、情感依附、友誼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Page 2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6

表 2-3

國外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學者 時間 親子關係內涵

Riggio 2004 情感品質、情緒支持、促進獨立

Papp等人 2005 心理自主、嚴格控制

O'Connor 等人 2006 衝突、溫暖支持

Zhang與 Chen 2010 親密、衝突、依賴

Hardt等人 2011 知覺愛、控制、父母期待、角色轉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國內外學者對於親子關係之內涵皆包含正向與負向

的情感關係,研究者將上述文獻中之親子關係內涵歸納整理如下:

一、 依附感

羅國英(1997)認為依附感為希望靠近對方,對方的存在能安撫情緒並

提供安全;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亦指出親子關係中包含了父母與子女之

間依存照顧的關係。多數學者亦認為親子關係的內涵中包含了生活、情感上

的依附與依賴(王如芬,2005;江福貞,2006;李美枝,1998;陳淑芬,2009)。

可知,親子間的依附關係為親子關係中的重要內涵。

二、 認同與重視感

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指出親子關係中具有類平輩關係,意即父母與

子女有時會存在著平輩的關係;李美枝(1998)亦指出親子關係中具有平等

認同的關係。多數學者亦認為親子關係中具備著希望對方認同、了解自己,

或想和對方相同的心意(王如芬,2005;李美枝,1998;羅國英,1997),

Page 2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7

同樣也會希望自己在對方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且自己是被重視的(王如芬,

2005;羅國英,1997)。

三、 認同與敬佩感

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認為中國親子關係中具有類師生關係與倫理關

係,父母有時為教育的角色,對子女而言是重要的學習對象,而子女需遵從

父母的指示;李美枝(1998)指出親子關係中具有順從的關係內涵,且中國

的親子關係具有權力上的差異,父母多為子女學習與順從的對象。羅國英

(1995)指出父母常扮演解決困難與決策的權力角色,因此子女對父母會產

生認同與敬佩對方,希望與對方相同的心意。

四、 缺乏自主感

李美枝(1998)認為親子關係中包含了權力與情感,父母與子女存在權

力的差異,所以在親子關係中包含了權力與順從的內涵。多數學者亦認為,

親子關係中存在的權力落差,子女可能會感受到權力的拉扯而有缺乏自主性

的感受(王如芬,2005;江福貞,2006;李美枝,1998;羅國英,1997;

Hardt et al., 2011;Papp et al., 2005)。

五、 負向情感

羅國英(1995)認為親子互動中,因自尊受損、嫉妒、缺乏自主等而對

對方有憤怒、敵意的情緒感受,或互動中因為無法滿足對方需求、擔心失去

對方等,會有無奈焦慮等感受。部分學者亦認為在親子關係的內涵中包含著

負向情感(王如芬,2005;O'Connor et al., 2006;Zhang & Chen, 2010)。

綜上所述可知,親子關係之內涵包含情感支持、溝通、親密、依賴、信任、

控制、衝突、順從等正向與負向的情感關係。國內外對於親子關係內涵皆包

含彼此情感交流、溝通、支持、親近等關係,但中國文化中的親子關係更強

調父母的權力與子女的順從關係。因此研究者認為研究國內之親子關係,應

Page 2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8

包含親子間的情感交流、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子女是否有自主權與親子間的

負向感受等內涵。

參、 影響親子關係之因素

研究者整理親子關係相關文獻,茲將影響親子關係之因素整理如下:

一、 性別因素

胡悅倫(1997)認為中國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會造成父母對子女有不同

的性別角色期待,因而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使親子關係具有性別上的差異。

除了子女性別影響外,父母的性別角色亦會影響親子關係,Shek(2000)以

香港地區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父母具有不同的教養特質,造成親子關係

上的性別差異。陳春秀(2001)以 450 位國小中高年級生為研究對象,以問

卷調查法探討影響親子關係之因素,研究指出子女的性別會影響親子關係,

並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對女性教導要溫和柔順,對男性則有較多期待和要求,

因而造成男性在親子關係上不如女性佳。Alanko 等人(2011)以 2,565 位雙

胞胎為研究對象,探討子女性別與親子關係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子女性

別與父母教養方式為相互影響的過程,進而影響親子關係。然而,亦有研究

指出親子關係沒有性別差異,張高賓(2004)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學童之親子

關係沒有顯著差異。王鍾和(1993)、陳怡冰(1991)亦發現相同之結果。

二、 父母婚姻關係

彭淑華與張英陣(1995)指出,有些單親家長在離婚後,脫離婚姻的衝

突關係,反而更能專心於教養子女,進而增進親子關係。陳若喬與鄭麗珍

(2003)以訪談法訪談十位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研究發現大

學生與父母之親子關係在父母離異後並沒有太多的差異,父母離婚後子女也

多選擇親子關係較好的一方同住,良好親子關係得以延續。Riggio(2004)

研究發現若父母離婚,則子女和母親之親子關係會提高,但與父親之親子關

Page 2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9

係品質會降低;而相較於完整家庭之子女,離異家庭之子女對與母親之親子

關係較佳也較滿意;並認為因為父母離婚,而降低了原本家庭關係中的焦慮,

進而促進母親與子女之親子關係。然而,陳淑芬(2009)在國小學生的研究

中發現,父母維持婚姻關係者,其親子關係較父母離異者佳。

三、 父母教養態度

陳春秀(2001)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影響親子關係之因素,研究指出父母

與子女關係和諧、並採開放式溝通,對親子關係具有正向影響。Chao(2001)

以 532位中國與歐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開明權威之教養方式與

親子關係具有正相關;專制獨裁之教養方式與親子關係具有負相關。張惠琴

(2009)將父母教養態度分為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威權與忽視冷漠四

類,並探討父母教養態度對親子關係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父母教養態度與

親子關係有顯著相關,並指出父母為開明權威的教養態度者,其與子女間的

親子關係最佳;父母為忽視冷漠的教養態度者,其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最

差。

四、 子女之子職角色

李玉珍、黃文三與沈碩彬(2009)認為子職角色為子女對父母所擔負角

色責任及應有的行為表現。而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互動之交互反應,因此

親子關係會受到父母對子女教養態度影響,亦會受到子女子職角色影響。其

以高雄市 970位國小高年級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子職角色與親子關係為

正相關,表示子女對父母分享、溝通、協調的程度越高,與父母之親子關係

越好。子女之子職角色亦對親子關係具有預測力。巫淑惠(2010)以 729 位

高職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子職角色對親子關係具有預測作用,亦指出子

女的子職實踐程度比子職角色知覺更能夠預測親子關係,表示子女若能和父

母保持連繫與適當溝通,並能給予父母溫暖支持,父母亦能感受到子女的體

貼和回饋,對親子關係將有正向的影響。王琤惠(2010)以實驗研究法,將

Page 2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0

國中生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之學生每週接受 45 分鐘之親子關係課

程,以增進其對父母之情感傳達、訊息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的技巧,控制組

不做任何實驗處理。並採取前後測設計評估實驗處理後親子關係的改變。研

究發現,實驗組學生在親子關係量表後測得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可知子女對

父母若能有情感的支持與有效的溝通,對於親子關係具有正向效果。

綜上所述可知,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雙向互動的過程,除了受到父母

教養態度的影響,亦會受到子女的子職角色是否實踐所影響。此外性別與父

母婚姻關係亦為親子關係之影響因素,但對親子關係是否有正向影響仍未有

一致的研究發現,值得繼續探討。

第二節 解釋風格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壹、 解釋風格之定義

解釋風格源自 Seligman(1975)的習得無助理論(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認為個體在發現行為與反應無法控制與避免嫌惡刺激出現時,會

產生無助感(helplessness);然而,人類與動物的習得無助歷程並不相同,

人類的行為反應相較於動物更為複雜。Abramson 等人(1978)將習得無助

推論至人類,將其結合歸因理論,提出習得無助修正模式(Reformulati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Model),認為人們覺察危機時,會對事件發生原因做

解釋,解釋的方式則會影響其對未來結果的預測,進而影響習得無助感,當

人將負向事件的原因,解釋為穩定、內在與全面性的歸因模式,此種解釋造

成個體的無助感。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將此種人類對事件形成原因

所做的解釋型態,稱為解釋風格。以下將國內外各研究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整理於表 2-4、2-5。

Page 3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1

表 2-4

國內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徐佩君 2000 解釋風格係指個人對生活遭遇之事件發生起因的

信念。解釋風格具有習慣性,個人會在多數情境

中不經意的流露,以致出現習慣的解釋方式,並

廣泛的影響個人生活。

高民凱與

林清文

2002 解釋風格為個人對發生在其身上的事件所做的習

慣性的解釋方式。

陳美冠 2004 解釋風格為人對遭遇之無法控制事件原因所做的

一種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楊錦雲 2004 解釋風格為人們對於所經歷之生活事件有的獨特

的解釋習慣或方式,其反映人如何習慣解釋生活

中好壞事件的個別差異。

葉真秀 2004 解釋風格為人對所經驗的事件所採用的一種習慣

性的解釋方式。

柯誼楨 2008 為個人對生活事件發生原因做的習慣性解釋方

式。

黃鈴淯 2009 解釋風格係指人對生活事件的個人獨特性的解釋

方式,此解釋方式廣泛的影響生活。

楊晴如 2009 個體對生活中所發生的正負向事件做習慣性的歸

因方式。

鄭秀逸 2010 個體對其生活事件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續下頁)

Page 3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2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謝慧屏 2010 解釋風格為個人在生活中對所經歷之正負向事件

所採用的一種認知取向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蔡治平 2011 解釋風格為人在遇到無法控制事件時,會依事件

的前因後果與個人先前的經驗來做因果判斷,為

個體對發生在自己身上之負向事件的習慣性解釋

方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表 2-5

國外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Peterson 與

Seligman

1984 解釋風格為人對所經驗到的正向或負向事件,所

做習慣性的解釋傾向。

Hjelle、Busch

與 Warren

1996 解釋風格為人對生活中所經驗的正負向事件作的

習慣性解釋,此解釋反映出個體的差異。

Bunce 與

Peterson

1997 解釋風格為個人對所遭遇之負向事件之原因,所

做之個別性的解釋方式。

Kao、Nagata

與 Peterson

1997 解釋風格為個人之認知變項,反映個人對所遭遇

之負向事件的解釋方式。

Buser 與

Hackney

2012 解釋風格為一種認知特質,為人對所遭遇事件原

因所作的習慣性解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Page 3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3

綜合上述文獻,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對於解釋風格定義之重點整理如

下:

一、 解釋風格為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認為解釋風格為人對所經驗到的事件所作

的習慣性的解釋傾向;徐佩君(2000)指出解釋風格的習慣性會使個人會在

多數情境下對遭遇事件出現一致的解釋傾向。多數學者亦認為解釋風格為一

種習慣性的解釋方式(柯誼楨,2008;高民凱、林清文,2002;陳美冠,2004;

葉真秀,2004;楊晴如,2009;Bunce & Peterson,1997; Kao et al., 1997)。

二、 解釋風格具有個體的獨特性

蔡治平(2011)認為個人的解釋風格會依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個人的經

驗而做不同的因果判斷;Hjelle 等人(1996)指出個人的解釋風格反映出個

體的差異。亦有學者認為人對所經驗的生活事件會形成獨特的解釋方式,而

成為個人獨特的解釋風格(黃鈴淯,2009;楊錦雲,2004)。

三、 解釋風格為一種認知特質

Kao 等人(1997)指出解釋風格為個人的認知變項;謝慧屏(2010)指

出解釋風格為個人對生活所經歷的事件所採用的一種認知取向習慣性的解

釋方式;Buser 與 Hackney(2012)亦指出解釋風格是一種認知特質,為個

人對所遭遇事件所作的解釋。

綜合上述文獻,研究者認為解釋風格為一種認知特質,為個體對所遭遇事件

之發生原因所做的習慣性解釋方式。

貳、 解釋風格之取向

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認為解釋風格包含了三個主要的向度:

個別性(personalization)、永久性(permanence)、普遍性(pervasiveness)。

個體在面對生活中所經歷之事件時,在個別性、永久性、普遍性這三個向度

Page 3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4

之差異即會構成不同之解釋風格。後續解釋風格之研究皆以此三向度為解釋

風格之主要內涵(高民凱、林清文,2008;楊晴如,2009;謝慧屏,2010;

Hjelle et al.,1996),茲分述如下:

一、 個別性

個別性又可分為內在(internal)與外在(external)兩個向度。內在解

釋風格是指個體對事件發生的原因,認為是自己造成的或與自己有關;外在

解釋風格則是個體認為事件發生的原因與自己無關,是別人造成的或是環境

因素影響。例如,學生考試不及格,內在解釋風格則會將考試不及格原因歸

咎於自己沒有讀書;但外在解釋風格則會將原因歸因於老師出題太難,以致

於考不及格。當對負向事件以內在原因做解釋時,容易會影響其自我效能,

而產生較低的自信心;而以外在原因做解釋,則對自我效能的影響較小。

二、 永久性

永久性解釋風格為個體認為事件發生是否為永久不變,又可分為穩定

(stable)與不穩定(unstable)。穩定為個體認為事件會持續、穩定的發生;

而不穩定則認為事件是暫時的狀態,不久便會消失。同樣以學生考試不及格

為例,當以穩定之解釋風格來做歸因者,會認為考試不及格的事件會永遠發

生,或預期這學期的考試皆會不及格;但以不穩定解釋風格者,會認為只有

這次考試不及格,未來的考試不一定會有一樣的結果。永久性解釋風格會影

響個體的憂鬱情緒與無望感,若將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解釋為穩定發生,不

會改變的,個體則易有憂鬱情緒出現;反之,若將事件發生原因解釋為不穩

定,是暫時的狀況,則較不會有憂鬱情況。

三、 普遍性

普遍性解釋風格可再分為普遍(global)與特定(specific)兩向度。此

解釋風格影響個體對於事件是否影響至其他層面的看法。具普遍性解釋風格

者,會認為事件發生是普遍的,在其他情境中亦會發生,且事件會影響到生

Page 3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5

活許多層面;而具特定性解釋風格者,認為事件的發生為特定情況,僅發生

在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上,不會影響到生活其他層面。例如學生考試不及格,

以普遍性的解釋風格者,會認為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社團、人際等)亦

會表現不佳;但特定解釋風格者,會認為考試不及格的事件僅和此科目或本

次考試有關,不涉及其他的能力。

綜上所述可知,個人對所遭遇之正負向事件在三個向度中不同的解釋方

式,形成樂觀解釋風格與悲觀解釋風格。悲觀解釋風格在正向事件上,會傾

向以暫時、特定、外在的解釋方式;在負向事件上會以穩定、普遍、內在的

解釋方式。而樂觀解釋風格在正向事件上傾向穩定、普遍、內在的解釋方式;

負向事件傾向暫時、特定、外在解釋方式。

參、 影響解釋風格之因素

研究者整理解釋風格相關文獻,茲將影響解釋風格之因素整理如下:

一、 遺傳因素

Schulman、Keith 與 Seligman(1993)指出同卵雙胞胎比起異卵雙胞胎

在解釋風格上有較高的一致性,推測由遺傳因素造成此效果。Lau、Rijsdijk

與 Eley(2006)研究也發現基因因素會影響個體解釋風格。

二、 文化與教育

Lee 與 Seligman(1997)以美國白人、亞裔美人與中國人之大學生共 613

位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文化下解釋風格之差異,研究結果發現美國白人與

亞裔美人對正向事件所做之解釋方式較偏內在歸因;而中國人則偏外在歸因,

其認為美國文化較偏向個人主義,而中國文化則強調謙遜,此種文化上的差

異,是造成中國人與美國白人、亞裔美人在正向事件上所做之解釋方式不同

的因素。Dweck(1975)發現部分學生在經驗失敗後,會將失敗原因歸因於

自己能力不足,但其認為這些對失敗的解釋方式受到家長、老師教育的影響,

Page 3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6

因此,其將會把失敗經驗歸因於自己的兒童分成兩組,兩組皆接受 25 堂的

課程,課程中要求兒童回答問題,其中一組為歸因再教育組,此組兒童在回

答錯誤時,實驗者明確告知兒童錯誤反映其努力不足而非能力不足,研究結

果發現,歸因再教育組的兒童在未來的表現皆較另一組佳,且當他們又經歷

失敗時,會將結果歸因於缺乏努力。

三、 父母解釋風格

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兒童和父母對負向事件的解釋風格有

相關,其認為兒童對於事件的認識與判斷須依賴學習,而父母常是兒童觀察

與模仿的對象,因此子女對事件的解釋方式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Seligman

請兒童與其父母填寫解釋風格問卷,發現母親的解釋風格與小孩的相似。認

為兒童會聽取並學習主要照顧者對所遭遇事件的解釋,因此他們也會採取同

樣的解釋風格(引自洪蘭譯,2005)。徐佩君(2000)研究發現父母的解釋

風格與管教方式與小孩之解釋風格有關。

四、 早期負向經驗

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兒時的創傷經驗亦會影響其解釋風格。

Nolen-Hoeksema 等人(1986)以縱貫研究法,調查 168 位兒童在一年中的

憂鬱與解釋風格狀況,並探討憂鬱與解釋風格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負向

的解釋風格可以預測未來憂鬱之發生,而當前的憂鬱亦可預測之後悲觀的解

釋風格。Nolen-Hoeksema 等人(1986)認為早期經歷不可控制的事件,如

父母死亡或離異,會產生極大的無助感與憂鬱,並將此無助感類化至生活的

其他層面,影響其對其他事件的解釋風格,因此形成悲觀的解釋風格。吳佩

蒨(2003)以 729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早年家庭經驗與解釋風格

具有相關,受試者對早年家庭經驗知覺越正向者,解釋風格越樂觀。

Page 3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7

第三節 憂鬱傾向之定義與理論

壹、 憂鬱傾向之定義

憂鬱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喪的綜合情緒,嚴重

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如失眠、無動力、絕望、自責、自殺等負向影響(張

春興,2000);美國精神病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

出版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DSM-IV-TR])中,將憂鬱定義為一種

徵候群,為多種症狀的複合體,包含憂鬱情緒、失去活力與興趣、體重改變、

失眠或嗜睡、精神活動激躁或遲滯、疲累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罪惡感、

專注力降低、猶豫不決、反覆想到死亡等(引自孔繁鐘譯,2009)。研究者

整理余民寧、陳柏霖與許嘉家(2010)、林佩諭(2012)、郭育志(2004)、

張春興(2000)、Cantwell 與 Baker(1991)等國內外研究者對憂鬱之定義,

茲整理於表 2-6。

表 2-6

國內外學者對憂鬱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Beck 1967 憂鬱為一種思考障礙,個體會對自己的生活、

世界及未來抱持負向期待。

Powell 1983 憂鬱為一種複雜感受,包括低自尊、無助感與

內心時常感到有不好的事將發生。

Cantwell 與 Baker 1991 憂鬱一種情緒困擾,包含心情不好、沮喪、悲

傷等症狀。

(續下頁)

Page 3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8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張春興 2000 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

喪的綜合情緒,嚴重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如

失眠、無動力、絕望、自責、自殺等負向影響。

董氏基金會心理

健康促進諮詢委

員會

2001 憂鬱是指由各式各樣情境所引發的心情沉

悶、低落、興趣減少。

Jantz 與

Mcmurray

2003 憂鬱為長期的憂傷、焦慮、羞愧、罪惡、沒有

希望、憤怒和沮喪的情緒。

郭育志 2004 憂鬱為一種因無法紓解長期的挫折、壓力、憤

怒、悲傷等負面情緒,所引發的情緒反應。會

使人有情緒低落、喪失信心、失眠、食慾不振

等狀況。

楊延光與鄭淑惠 2006 憂鬱為一種長期、無力抵抗沮喪或低落情緒,

干擾個體的家庭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

余民寧等人 2010 憂鬱為一情緒現象,或是生理與心理上的一種

偏差或是心理疾病。

林佩諭 2012 憂鬱為個體處於負向、低落、不愉快情緒中的

心理狀態,個體會感到明顯心情沮喪,並伴隨

著生理上的徵狀,包括無力、退縮、自我貶抑

及失去興趣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Page 3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29

綜上所述可知,研究者認為憂鬱為一種負向情緒狀態,並持續一段時間

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悲傷、失去動力等心理狀態,並合併失眠、注意力不

集中、食慾降低等生理症狀,而憂鬱傾向則為個體經驗到憂鬱的頻率與程

度。

貳、 憂鬱之相關理論

憂鬱之成因涉及生理、心理、社會等多因素,不同領域與學派學者提出

各種理論以解釋憂鬱之形成,從生物學、精神分析、社會因素與認知等不同

理論皆有不同觀點,研究者茲將其整理如下:

一、 生物學理論

憂鬱的生物學理論是認為憂鬱為腦中神經傳導物(neurotransmitters)失

調所引起,會造成血清素(serotonin)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降

低(Kring, Davison, Neale & Johnson, 2007)。另一個憂鬱的生物學理論認為

腦中的丘腦下部—腦下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 axis])為影響憂鬱的原因,HPA 軸主要為人體對外界刺激反應的

部分,當人體感受到壓力或威脅時,訊號會傳達給身體,HPA 軸會分泌化

學物質,使人體停止對食物、睡眠等的需求,以增加警覺性來因應壓力狀況,

而身體長期或重複的進入這樣的狀態,就會造成食慾、睡眠需求、性慾的下

降,警覺性與退縮性增加,即為憂鬱之症狀(廣梅芳譯,2001)。

二、 精神分析論

Freud 認為憂鬱是始於兒童時早期口腔期之需求被忽略或過度滿足,因

此會造成發展停滯固著於口腔期,變得過度依賴他人以維持自尊。當經驗到

所愛的人離開,當事人會以內攝(introjection)的防衛機轉,將外在悲傷、

難過的情緒內化到自身中,以避免他人拋棄的失落與憤怒,形成對自我的憤

怒,因此造成各種憂鬱症狀(引自修慧蘭等人譯,2009)。

Page 3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0

三、 社會因素論

憂鬱被認為與生活中的負面生活事件有關。Paykel 探討憂鬱症患者與正

常者在生活事件上的差異,發現與配偶爭吵次數增加、離婚、改變或從事不

同性質的新工作、家人死亡、家人生重病、家人離家、自己生重病與工作環

境明顯改變等八個事件上,憂鬱症患者的經驗次數顯著高於一般人,認為憂

鬱症與患者經驗較多的失落、分離事件有關(引自柯慧貞,2002)。Kendler、

Hettema、Butera、Gardner 與 Prescott(2003)根據 7,322 位成人雙胞胎的研

究,發現與失落相關的死亡或分離事件,以及伴隨恥辱的事件(例如:離婚、

背叛)會引發憂鬱症。Robinson、Garber 與 Hilsman(1995)整理有關壓力

與憂鬱的研究,發現負向事件所造成的生活壓力是憂鬱的預測因子,但壓力

與憂鬱的相關程度只有中等,推論壓力雖然可以推論憂鬱的發生,但仍有其

他的調節變項。

四、 素質壓力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

Zubin 與 Spring(1977)提出素質壓力模式來解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認為疾病的發生為結合生理、心理、環境因素,而不能僅以單一面向來解釋。

Mann、Christine、Waternaux、Gretchen 與 Kevin(1999)運用此概念整合生

理與心理因素,來解釋憂鬱與自殺行為的發生,認為當個體有造成憂鬱的特

質時,若再遭遇壓力事件,則很有可能引發憂鬱;但若個體引起憂鬱的特質

不高,即便遭遇較高的壓力,也不一定會引起憂鬱。

五、 認知理論

(一) 習得無助理論

Seligman(1975)以狗為實驗對象,提出習得無助理論,指出當個體發

現行為與反應無法控制或避免嫌惡刺激出現時,會對行為反映與結果做出非

關聯性的預期(expectancy of future noncontingency),認為自己的行為與結

果無關,此種預期會使個體產生無助感,無助感為一種心理狀態,經常發生

Page 4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1

於事件無法控制時,習得無助則是長時間在無法控制的環境中,產生的一種

無助的認知想法與無助的情緒感受,而無助的認知則是在先前的經驗中學習

而來,因此稱之為習得無助。習得無助的發生,會使個體在動機、認知、情

緒三部分受到影響。在動機方面,個體會失去主動學習的動機,即使有主動

學習行為,持續度也很短暫;認知方面,個體會對未來不抱持希望,認為自

身的行為反應無法影響結果;情緒方面,個體會有低自尊與憂鬱的傾向。

Abramson 等人(1978)將習得無助推論至人類,認為人類在無法控制

嫌惡刺激或挫折事件時,同樣會習得無助,但人類習得無助的過程更為複雜。

因此提出習得無助的修正模式,認為人們覺察危機時,會對事件發生的原因

做解釋,解釋的方式則會影響其對未來結果的預測,進而影響習得無助感。

當人對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解釋為穩定發生、與自我內在有關、事件影響

是普遍的時候,此種解釋風格即造成無助感,進而形成憂鬱症狀,如圖 2-1。

圖 2-1 解釋風格影響憂鬱症狀

資料來源:”Causal explanation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theory and

evidence,”by C. Peterson & M. E. P. Seligman, 1984, Psychological Review,

91(3),350.

Page 4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2

由圖 2-1 可知個體的解釋風格與憂鬱症狀之關係,當個體遇到無法控制

的負向事件時,若預期沒有任何的行為或是方法可以控制其發生,且認為此

無法控制的情況是無論時間、情境皆會發生時,會影響個體對未來的預期,

進而產生憂鬱相關的生理、情緒、行為、認知等症狀。若對事件發生原因解

釋為內在因素,則會直接造成個體的自我效能降低。

(二) 憂鬱認知模式(The Cognitive Model of Depression)

憂鬱認知模式由 Beck 所提出,認為人的行為反應與情緒會受到其對事

件觀點的影響,而非事件本身(引自梁雅舒、張育嘉、羅振豐、趙文煜譯,

2003)。Beck 認為人在接受刺激事件到引起憂鬱情緒和行為之間,受到認

知變項的影響,認知變項包含:負向基模(schema)、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和負向認知三角(negative cognitive triad),這三項負向的認知變項,

使個體產生憂鬱的情緒與行為(引自 Beck, Rush, Shaw, & Emery, 1979)。

Kring、Davison、Neale 與 Johnson(2007)將此三項認知變項與憂鬱之關係

以圖表示,見圖 2-2。

圖 2-2 不同認知變項與憂鬱之相互關聯

資料來源:“Abnormal Psychology,” by A. M. Kring, G. C. Davison, J. M. Neale,

S. L. Johnson, 2007, Abnormal Psychology, 247.

負向基模 認知偏差

負向認知三角

憂鬱

Page 4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3

(1)負向基模

Beck 等人(1979)指出負向基模會影響人如何解讀外界訊息,以及影

響其如何反應。憂鬱者具有負向的基模,傾向將外界訊息解讀成失落或威脅,

亦會選擇性的注意或記憶負面訊息,形成負向認知引發憂鬱情緒(劉毅興、

柯慧貞、林彥鴻,2007)。

(2)認知偏差

Beck 認為固有的負向基模會影響人對事件的想法,形成自動化思考

(automatic thoughts),自動化思考會受到特殊刺激影響而勾起個人獨特的

想法,這種想法會導致負向的情緒反應(引自修慧蘭等人譯,2009)。若個

體在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事件時皆有自己是無能、糟糕的認知基模,當再次

遇到挫折事件時,就容易以此種負向的認知去解釋事件的發生,而造成沮喪、

挫折、憂鬱的情緒感受。但此種推論過程是用不適當與不正確的資訊來做推

論,Beck 稱此為認知偏差或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並提出七種

常見的認知偏差:1.無根據而做的負向推論;2.以偏概全,常注意事情失敗

的部分而全盤否定所有事情;3.將經驗中一兩次挫折的事件過度的類化至其

他事件;4.誇大事件的嚴重程度與重要性;5.將所有事件做個人化的解釋,

認為自己必須對所有事情負責;6.對事件採二分法或錯誤的標籤;7.常有不

合理的信念要求自己或極端化的思考(引自柯慧貞,2002)。認知偏差會使

人以過去錯誤的認知來解釋當下所遇到的事件,此種認知方式多為不合理與

錯誤的推論,並造成憂鬱的情緒與行為反應。

(3)負向認知三角

Beck 認為引起憂鬱有三種主要的認知因素:1 對自我的負向觀點

(negative view of self),即會使用貶抑的詞來形容自己;2 對世界抱持負向

態度(negative view of the world),會以負向的態度解釋生活經驗與情境,

認為世界是充滿挫折的、痛苦的;3對於未來抱持負向與悲觀的看法(negative

Page 4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4

view of the future),認為未來的狀況更糟,亦缺乏能力去做改變。這三種對

自我、經驗與未來抱持負向看法的認知因素會造成憂鬱的症狀(引自 Beck et

al., 1979)。

參、 憂鬱之症狀

Radloff(1977)認為憂鬱特徵可分為六種:憂鬱情緒、罪惡感和無價值

感、無助和絕望感、心理動作遲緩、食慾減退、睡眠障礙;Powell 將憂鬱症

狀分成情緒、認知、生理和行為四個向度,情緒方面會有明顯的沮喪、悲傷、

情緒低落等感受;認知上會有無望、悲觀、出現死亡意念等;生理方面食慾

明顯降低或喪失、失眠、體重減輕、體力減退等;行為方面會有話少、行動

速度慢且少、有時出現激躁行為、自殺行為等(引自林家興、陳玉芳、葉雅

馨、徐佳玲、孫正大,2008);Derdikman-Eiron 等人(2012)認為情緒、

認知、幸福感、自尊、學業表現、行為問題、人際關係可以反映出個體之憂

鬱狀況,在情緒方面,憂鬱者會感到害怕、焦慮與不安,或是感到沮喪和悲

傷;認知上會對於未來感到無希望,且會擔心很多事情;其幸福感、自尊、

學業表現亦會降低,且可能會出現行為問題或人際關係疏遠;林家興等人

(2008)則認為大學生在憂鬱症狀的表現上,有較多的症狀會顯現在人際層

面,故認為大學生之憂鬱症狀除了包含原本的生理、認知、行為、情緒症狀

外,應再加入人際的症狀;王嘉琪(2009)將憂鬱分成情緒、認知或思想、

生理、行為四個方面,並指出國內大學生的憂鬱情緒主要顯示於認知與情緒

上的偏差;余民寧等人(2008)將憂鬱分成認知、情緒、身體、人際四個向

度,在認知向度上,憂鬱者對於自我、世界以及未來皆抱持負向觀點,且會

有負面想法與自我批評;在情緒向度上,憂鬱者會經驗到緊張、感到壓力與

罪惡感、亦感到憂鬱、難過、憤怒等多項負向感受;身體向度上,會有睡眠

困擾、能力降低、食慾不振、無法專注等現象;在人際向度上,憂鬱者會過

於敏感於互動中的負向感受,或是害怕批評與拒絕,因此選擇減少互動,進

Page 4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5

而造成不良之人際關係。研究者蒐集多位學者之文獻資料(王嘉琪,2009;

余民寧、黃馨瑩、劉育如,2011;林家興等人,2008;柯慧貞、周鉦翔,2009;

Derdikman-Eiron 等人,2012;Radloff,1977),將憂鬱之症狀歸納為生理、

情緒、認知、行為與人際等五個向度,茲分述如下:

一、 生理方面

憂鬱在生理上的症狀表現包含食慾突然的降低或增加、體重突然減少或

增加、睡眠品質低落、失眠或嗜睡、體力降低、容易疲憊、無法集中注意力、

性慾降低、活動力減少、頭痛、胃痛及胸悶等情形。

二、 情緒方面

憂鬱情緒包含情緒低落、沮喪、悲傷、難過、罪惡感、無價值感、煩躁、

不安、易怒、無精打采、焦慮及焦躁等。

三、 認知方面

憂鬱症狀在認知方面會有低自尊、自我批評的想法、悲觀、負面的想法、

無望感、罪惡感、無助、認知偏誤、死亡意念及自殺念頭等。

四、 行為方面

行為方面會有話少或話過多、行動速度慢且少、有時出現激躁行為、自

殺行為、缺乏主動動機、無法積極行動、難以做決定、哭泣、做事半途而廢

無法持續、無法專注與集中注意力等。

五、 人際方面

憂鬱者在人際方面會有退縮、認為沒有人關心自己、認為沒有人了解自

己、不想和別人交談、覺得孤單空虛、不想和他人連繫及不想出門等現象。

由上可知,憂鬱的症狀並非為單一面向,包含了生理、情緒、認知、行

為、人際的改變與不適應,為多面向的症狀反應。因此,探討憂鬱應以多面

向的角度來了解個體之憂鬱狀況。

Page 4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6

第四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

之相關研究

本節就不同背景變項與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進行

整理,以下分述之:

壹、 不同背景變項與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相關

研究

不同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級與父母婚姻狀況。背景變項與親子關係、

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以下分述之:

一、 性別方面

(一) 親子關係與性別之相關研究

林佩玲(2007)探討大專原住民學生之親子關係,研究發現女性所知覺

之親子關係較男性佳。葉純旭(2012)研究臺灣地區大學生親子關係,研究

結果發現,大學生親子關係具有性別差異,女大學生較男大學生親子關係為

佳。王如芬(2005)研究 1,021 位大學生之親子關係,研究發現與母親親子

關係與父親親子關係皆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在與父母之親子關係皆顯著優於

男性。在青少年的研究中,Branje 等人(2010)研究發現女性和母親之親子

關係較男性佳。修慧蘭(2006)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之受試者其親子關係具有

顯著差異,男性在親子關係中知覺到的父母干涉程度高於女性。而整體而言

男性與母親之親子關係較父親親密。梁太陽(2008)、陳淑芬(2009)的研

究亦發現相同的研究結果,皆指出不同性別受試者在親子關係上具有顯著差

異,女性的親子關係較男性親子關係佳。然而,張高賓(2004)研究發現親

子關係無性別上的差異。張惠琴(2009)研究也發現,不同性別之受試者在

親子關係上並無顯著差異。

Page 4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7

(二) 解釋風格與性別之相關研究

Bunce 與 Peterson(1997)的研究發現,解釋風格並沒有性別差異存在。

楊錦雲(2004)研究也發現在正負向事件上的解釋風格不同性別並未有顯著

差異。謝慧屏(2010)的研究也顯示同樣的結果,男女性在解釋風格上沒有

顯著差異。然而,黃鈴淯(2009)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之青少年在對正向事

件的解釋風格中,穩定性與普遍性兩向度具有性別差異,女性在正向事件解

釋風格上,較男性更為傾向於穩定與普遍的解釋風格;而在對負向事件的解

釋風格上,穩定性、普遍性與個別性三個向度皆具有性別差異,女性在對負

向事件的解釋上,相較於男性更傾向於悲觀的解釋風格。蔡治平(2011)的

研究結果也顯示男女性在整體解釋風格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在解釋風格的

向度上具有差異,在對負向事件的永久性解釋方式上,女性顯著高於男性,

表示女性面對負向事件時較偏向使用永久性解釋風格。以上研究皆指出女性

較男性具有悲觀的解釋風格,但 Martinez 與 Sewell(2000)的研究發現不同

的結果,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女性解釋風格較男性之解釋風格為樂

觀。

由上可知,多數研究支持不同性別在整體的解釋風格中不具有顯著差異,

但是在解釋風格各向度間,以及對正負向事件所作之解釋風格中,存在性別

差異,但對於男性與女性所傾向使用之解釋風格並沒有一致的研究發現。

(三) 憂鬱傾向與性別之相關研究

Kendler 等人(2003)研究發現失落與恥辱事件會引發憂鬱症,但在性

別上沒有顯著差異存在。許雅惠與辛宜津(2006)以 5,876 位大專學生為研

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狀況上並無顯著差異。王

嘉琪(2009)以 666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憂鬱狀況,研究結果

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吳元蓉(2006)研究

臺灣中部 1,344 位大學生之憂鬱現狀,研究發現大學男女性在憂鬱傾向上沒

Page 4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8

有性別差異。林佩諭(2012)以 997 位大學生為樣本,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

之憂鬱狀況並無男女差異存在。簡吟如(2009)與朱育萱(2011)同樣以臺

灣地區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相同,男女生在憂鬱傾向上

並沒有顯著差異。

但 Song 等人(2008)研究發現香港大學生之憂鬱分數在性別上有顯著

差異,女性之憂鬱分數較男性高;然而在北京之大學生其憂鬱分數在性別上

沒有顯著差異。葉雅馨與林家興(2006)調查 10,882 位 18 歲以上成年人,

研究發現 11.74%的人憂鬱達到嚴重程度,而男性憂鬱比例為 9.66%,女性憂

鬱比例為 12.74%,女性憂鬱比例明顯高於男性;林耀盛、李仁宏與吳英璋

(2006)的研究同樣也發現女性憂鬱狀況較男性高。黃于芬(2007)則以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女性在輕度、中度及重度憂鬱的百分比皆高於男性,

且女性之整體憂鬱傾向顯著高於男性。劉嘉年(2009)調查 23,466 位 20歲

以上臺灣成年人之憂鬱現況,研究亦發現女性憂鬱較男性高。黃惠貞與姜逸

群(2005)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亦發現大學女性的憂鬱傾向明顯

大於男性。

由上可知,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憂鬱傾向是否具有性別差異,各研究結

果仍未顯示一致結果,但發現憂鬱具有性別差異的研究結果皆指出,女性憂

鬱傾向比男性高。

二、 年級方面

(一) 親子關係與年級之相關研究

葉純旭(2012)研究也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沒有顯著

差異。陳淑芬(2009)研究發現不同年級的受試者在親子關係上沒有顯著差

異。然而,陳淑美(1981)以 2,112 人為研究對象,探討青少年所知覺之親

子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感到父母之拒絕、懲罰、命令等態度隨著年級

增長而有下降的傾向。Branje 等人(2010)以 1,313 位青少年為研究對象,

Page 4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39

分成兩組,結果發現年長組親子關係較差。由上述研究可知,親子關係是否

在年級上具有顯著差異,國內外研究仍未顯示一致結果。

(二) 解釋風格與年級之相關研究

楊晴如(2009)在以大學生為樣本的研究中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

普遍性解釋風格上具有顯著差異,四年級學生得分顯著低於一年級學生,但

在其他解釋風格分量表上並無顯著差異存在。然而,徐佩君(2000)以國小

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年級之學生其解釋風格沒有顯著

差異。謝慧屏(2010)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其

解釋風格並無顯著差異。葉真秀(2004)的研究也發現相同結果,其以高中

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不同年級之學生其解釋風格並無顯著差異。由上述

研究可知,國中小學生之解釋風格在年級上多數研究皆顯示並無顯著差異;

而在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研究中,研究發現普遍性的解釋風格有年級上的差異。

解釋風格是否會隨著個體的年齡成長而有所差異,值得深入探討。

(三) 大學生憂鬱傾向與年級之相關研究

吳元蓉(2006)以 1,344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憂鬱現況,

研究發現雖然大學二年級學生之憂鬱分數高於大三、大四,大一憂鬱分數最

低,但分數在統計比較後並未達到顯著差異,表示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其憂鬱

狀況並無差異。黃于芬(2007)研究亦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其憂鬱傾向並

沒有顯著差異。林佩諭(2012)同樣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不

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情緒上沒有顯著差異。但黃韞臻與林淑惠(2009)的

研究發現不同結果,其以臺灣中部地區 1,639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

果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其憂鬱具有顯著差異,大三與大四學生之憂鬱狀況

較大一、大二學生低。

Page 4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0

三、 親子狀況方面

(一) 親子關係與親子狀況之相關研究

陳淑芬(2009)研究指出,父母維持婚姻關係的學生,其親子關係較父

母離異者為佳。葉純旭(2012)研究發現不同父母婚姻狀態之大學生在整體

親子關係上並無顯著差異;但在親子關係中的情感交流與互動溝通分向度上,

父母為婚姻關係且同居者,其分數顯著高於其他父母婚姻狀態者。

然而,亦有研究指出父母離婚,會提高與母親之親子關係。Riggio(2004)

研究發現若父母離婚,則子女和母親之親子關係會提高,但與父親之親子關

係品質會降低。而相較於完整家庭之子女,離異家庭之子女對與母親之親子

關係較佳也較滿意。Riggio(2004)認為因為父母離婚,而降低了原本家庭

關係中的焦慮,進而促進母親與子女之親子關係。Riggio與 Valenzuela(2011)

的研究也發現同樣結果,研究以 431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父母離婚與較差

之父親親子關係、較佳之母親親子關係有相關存在。

由上可知,父母婚姻關係完整與否會影響整體之親子關係,父母維持婚

姻關係者其親子關係較父母離異者佳。但在母親與父親個別之親子關係中,

父母的離異不見得會對親子關係有負向影響。

(二) 解釋風格與親子狀況之相關研究

黃鈴淯(2009)將受試者分成雙親家庭與非雙親家庭,研究結果發現兩

組受試者在解釋風格上並無顯著差異。蔡治平(2011)的研究也發現同樣結

果,其將受試者父母之婚姻狀態分成雙親、單親、繼親、隔代教養四類型,

研究結果發現四種類型之父母婚姻狀態的國中生,在解釋風格上並無顯著差

異。

(三) 憂鬱傾向與親子狀況之相關研究

Peretti 與 DiVitorrio(1992)研究指出單親家庭之子女相較於雙親子女,

其社交能力較差,且憂鬱傾向較高。Barber(1994)的研究亦發現相同狀況,

Page 5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1

其比較雙親家庭與單親家庭子女之適應狀況,研究發現單親家庭之子女其憂

鬱傾向比雙親家庭高。國內研究也發現同樣結果,李仁宏(2004)研究發現

單親家庭的青少年其憂鬱傾向較高。林耀盛等人(2006)研究發現,單親家

庭之受試青少年,其憂鬱傾向皆較高。蘇吉禾(2009)研究發現,父母離婚

或分居的青少年,其憂鬱傾向較父母仍維持同居婚姻關係者高。楊年瑛與張

高賓(2012)研究發現不完整家庭結構之學生,其憂鬱分數顯著高過於完整

家庭。

貳、 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一、 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柯慧貞(2002)指出親子關係與憂鬱有關,憂鬱者所知覺之親子關係有

較多的控制,較少的關愛。張高賓(2004)研究發現親子關係中較少關愛督

導、高權威限制、敵意、忽略,則子女之負向情緒也越高。Sentse 與 Laird

(2010)以 182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親子關係控制分數較低,支持分數

較高者,其憂鬱情緒分數較低。de Man、Labrèche-Gauthier 與 Leduc(1993)

以 558位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探討親子關係與自殺意念之關係,研究發現青

少年之自殺意念和其親子關係之控制與支持不足有關。蘇吉禾(2009)探討

親子關係與憂鬱之關係,研究發現青少年感受到父母越多權威、管教、虐待、

敵意以及越少包容、溫暖和慈愛時,其憂鬱分數越高。Branje 等人(2010)

研究發現親子關係越差,則憂鬱程度越高。Green、Zebrak、Fothergill、

Robertson與Ensminger(2012)研究也指出家庭衝突為憂鬱之危險因子之一。

Morgan 等人(2012)以不同年齡層之成年人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不論哪

個年齡層,在青少年期與父母的親子關係皆與成年後的心理健康狀態有關,

關係越差心理健康越差,憂鬱分數越高。

上述研究皆發現衝突、高權威、少關愛之親子關係會影響子女之憂鬱情

緒,然而,亦有研究發現母親與父親個別之親子關係對於子女會有不同的影

Page 5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2

響。林耀盛等人(2006)研究指出,單親、家庭衝突高和家庭獨立性低等因

素可能造成整體家庭的功能下降,若母親對子女的關係是高度關懷,整體家

庭情感是高涉入時,反而會造成子女的壓力,因而增加憂鬱的發生。林米庭

(2007)的研究同樣也支持不良之親子關係會影響憂鬱,並指出母親之親子

關係對憂鬱的影響比與父親之親子關係來的大。

二、 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Seligman 等人(1984)研究發現解釋風格與憂鬱間具有顯著相關,受試

者對於負向事件以個別、穩定、全面性的解釋方式時,憂鬱較以外在、不穩

定、特定性解釋方式者高,因此推論解釋風格為影響憂鬱之重要因子。

Silverman 與 Peterson(1993)以精神分裂症患者、憂鬱症患者與一般大學生

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憂鬱症患者的解釋風格皆比另外兩組為悲觀。

且六週後再評估,解釋風格樂觀者在面臨負向事件後其適應皆比解釋風格為

悲觀者佳。Fresco、Heimberg、Abramowitz 與 Bertram(2006)以實驗研究

法探討大學生解釋風格與憂鬱之關係,研究發現曾有憂鬱病史之受試者在遇

到悲傷事件與刺激時,其解釋風格較無憂鬱病史之受試者缺乏彈性與負向。

Sanjuán 與Magallares(2009)以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指出對負向

事件的無控制感與負向的解釋風格為產生憂鬱症狀的主要因素。Kleiman 與

Riskind(2012)研究發現負向的解釋風格為憂鬱的預測因子。

上述研究皆指出負向、悲觀解釋風格與憂鬱具有相關,然而 Satterfield、

Folkman 與 Acree(2002)以 30 位伴侶因愛滋病死亡之受試者為研究樣本,

研究發現解釋風格與其憂鬱症狀並無顯著相關;所經歷之喪親事件則與憂鬱

症狀有高相關。另有研究發現不同向度之解釋風格與憂鬱具有相關,Peterson

與 Vaidya(2001)研究指出,穩定性與全面性的解釋風格與憂鬱症狀具有顯

著相關,解釋風格越傾向穩定與全面則憂鬱症狀越高;但內在解釋風格與憂

鬱症狀並未達顯著相關。

Page 5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3

三、 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之相關研究

Hjelle 等人(1996)研究 207 位大學生,探討解釋風格與父母互動行為

之相關,研究結果發現,樂觀的解釋風格和父母親溫暖接受的互動行為有正

相關。黃鈴淯(2009)探討不同父母教養方式與解釋風格之關係,研究結果

發現,母親教養方式為開明權威者,子女對正向事件的解釋傾向樂觀的解釋

風格,對負向事件的解釋方式傾向內在與普遍解釋風格;而父親教養方式為

開明權威者,相較於專制權威與忽視冷漠組,較偏向樂觀解釋風格。楊錦雲

(2004)研究指出,在正向事件的解釋風格中,父母親保護程度低、母親關

懷程度高之子女,較呈現穩定與個人化的解釋方式,即較樂觀之解釋風格;

而在負向事件之解釋風格中,或父母親關懷程度越高,親子關係中溫暖、接

納等正向情感的程度越高之子女,其對負向事件的解釋方式越傾暫時與個人

的解釋風格。且研究亦發現母親關懷對於子女之解釋風格有重要影響,其指

出母親相較於父親與子女接觸的時間較多,且多扮演情感支持的角色,因此

子女所知覺到與母親的關係對其解釋風格會有較大的影響。

綜合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及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研究者結論如下:

(一)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有差異,女性之親子關係優於男性。但

在解釋風格與憂鬱上,是否具有性別差異仍未有一致的研究發現。

(二)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上是否有差異,並

未有一致的研究發現。

(三) 父母維持婚姻關係者親子關係較佳,但父母離異者與母親之親子關係較

佳。父母離異者憂鬱程度也較高。但不同親子狀況者在解釋風格上並無

顯著差異。

(四) 親子關係會影響憂鬱,親子關係為衝突、高權威、敵意等負向關係之家

庭,其子女感受到較少情緒關懷、支持與包容,其憂鬱傾向也較高。而

母親與父親個別之親子關係對於子女亦會有不同的影響。母親因在家庭

Page 5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4

角色中有較多的時間陪伴子女,所以母親之親子關係對憂鬱的影響比與

父親之親子關係來的大。

(五) 解釋風格為影響憂鬱之因素之一,受試者對於負向事件以個別、穩定、

全面性的解釋方式時,其解釋風格較悲觀,較會具有憂鬱情緒。反之,

對於負向事件以外在、不穩定、特定性解釋方式者,其解釋風格較為樂

觀,憂鬱亦較低。其中穩定性與全面性的解釋風格與憂鬱症狀具有顯著

相關,解釋風格越傾向穩定與全面則憂鬱症狀越高。

(六) 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間有相關,親子關係較溫暖、接納、開明權威者,

其解釋風格較傾向樂觀解釋風格。而子女所知覺到與母親的關係對其解

釋風格會有較大的影響,值得繼續深入探討。

Page 5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資料,以進行討論。茲就本研究的研

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程序與資料處理等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變項包含背景變項、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其中背

景變項包含性別、年級與親子狀況;親子關係包含母親親子關係與父親親子關係;

解釋風格包含個人性、永久性與普遍性解釋風格;憂鬱傾向為依變項,研究架構

如下:

圖 3-1本研究架構

背景變項

性別

年級

親子狀況

解釋風格

個人性

永久性

普遍性

憂鬱傾向

認知向度

情緒向度

身體向度

人際向度

親子關係

父親親子關係

依附感

敬佩感

知心感

被重視感

缺乏自主感

負向情感

母親親子關係

Page 5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6

在本研究架構中,以憂鬱傾向為依變項,與憂鬱有關的有個人背景變項、

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為自變項;研究先描述這些變項之現況外,並作以下分

析探討,茲說明如下:

一、自變項

(一)個人背景變項

1.性別:分為男性、女性兩類。

2.年級:大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

3.親子狀況:分為單親、雙親、其他三類。

(二)親子關係

本研究之親子關係分為母親親子關係與父親親子關係兩個分量表,各分

量表包含依附感、敬佩感、知心感、被重視感、缺乏自主感、負向情感等六

個向度,量表總分越高表示其親子關係越佳。

(三)解釋風格

本研究之解釋風格包含個人性、永久性、普遍性三個向度。若將發生事

件發生原因傾向作外在、暫時、特定之歸因方式則分數越低;量表總分得分

越高代表其解釋風格越傾向悲觀,得分越低代表其解釋風格傾向樂觀。

二、依變項

本研究的依變項為憂鬱傾向,包括認知、情緒、身體、人際四個層面。

量表分數越高表示憂鬱傾向越高,得分越低表示憂鬱傾向越低。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灣北中南地區公私立大專院校為對象,進行分層叢集取樣。

共選取 13所大專院校為樣本學校,共得有效樣本 899人。本研究所選學校

分別為:淡江大學(代號 A)、臺灣大學(代號 B)、臺灣科技大學(代號

C)、中原大學(代號 D)、中國科技大學(代號 E)、臺中教育大學(代

Page 5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7

號 F)、暨南大學(代號 G)、中洲科技大學(代號 H)、長榮大學(代號

I)、樹德科技大學(代號 J)、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代號 K)、崑山科技大

學(代號 L)、大仁科技大學(代號 M)。總共發放 1090 份問卷,回收 997

份問卷,回收率為 91.46%,剔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共 899 份。本研究

受試者樣本數整理於表 3-1

表 3-1

研究對象摘要表

地區 學校代號 男 女 合計 總計 比例(%)

北區

A 34 34 68

357 39.7

B 12 15 27

C 46 16 62

D 52 50 102

E 57 41 98

中區

F 20 57 77

227 25.3 G 20 12 32

H 57 61 118

南區

I 17 72 89

315 35.0

J 7 13 20

K 22 25 47

L 11 9 20

M 55 84 139

總計 410 489 89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來蒐集研究資料,包含四部份,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

第二部份是親子關係量表,第三部份是解釋風格量表,第四部份是臺灣憂鬱

症量表。為避免受試者受到量表標題之影響,除基本資料外,其他三部份量

表,分別以大學生親子經驗問卷、大學生生活情境問卷、大學生生活經驗問

卷為名,如附錄二。茲將量表分述如下。

Page 5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8

壹、 基本資料表

主要蒐集受試者之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學校、年級與親子狀況。親子

狀況包含雙親、單親與其他三類。

貳、 親子關係量表

一、 量表編製依據

本研究使用王如芬(2005)依據羅國英(1997)所編之親子關係量表加

以修訂而成的親子關係量表。量表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分為母親親子關係

量表,評量子女與母親之親子關係;第二部分為父親親子關係量表,評量子

女與父親之親子關係。兩部分題目相同,各 22題。量表包含六種知覺成分:

知心感、負向情感、敬佩感、依附感、缺乏自主感、被重視感。母親親子關

係量表Cronbach’s α為.91,各親子關係知覺成分之Cronbach’s α介於.76至.86;

父親親子關係量表 Cronbach’s α 為.92,各親子關係知覺成分之 Cronbach’s α

介於.65 至.93之間。效度方面,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母親親子關係量表與父

親親子關係量表之累積解釋量分別為 72.10%與 78.71%,各題之因素負荷量

介於.53 至.94之間。可知此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

二、 量表作答及計分方式

量表以李克特氏四點量尺計分,「非常符合」為 4分、「大致符合」為

3分、「不符合」為 2分、「很不符合」為 1分。其中母親親子關係量表第

4、5、6、7、16、17、18、19 題與父親關係量表第 4、5、6、7、16、17、

18、19 題為反向計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知覺與父親或母親之關係越

親密;反之,得分愈低,知覺與父親或母親的關係越不親密。

Page 5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49

參、 解釋風格量表

一、 量表依據

本研究使用楊晴如(2009)根據 Peterson 等人(1982)所編製之解釋風

格問卷與黃慧貞(1980)所編之大學生歸因組型量表中的負向事件題目,加

以修訂而成。修訂完成之量表共有 12 個生活假設情境,皆為負向生活假設

情境。12個假設情境又可區分為成就取向(achievement orientation)與關係

取向(affiliation orientation)。成就取向題目為與成就相關之假設情境。關

係取向題目為與人際關係相關之假設情境。每情境下有個人性(內在-外在)、

永久性(穩定-暫時)、普遍性(一般-特定)三種解釋風格向度。全量表

共 36 題,其中個人性解釋風格 12 題,永久性解釋風格 12 題,普遍性解釋

風格 12 題。總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87,個人性、永久性、普遍性解釋風

格之分量表信度各為.76、.86、.85。以因素分析檢視因素結構,經因素萃取

後所得因素符合理論之三因素,各題因素負荷量皆大於.30,總量表解釋變

異量為 35.41%。

二、 量表作答及計分方式

量表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計分。若將發生事件發生原因傾向作外在、暫

時、特定之解釋方式則分數越低;傾向作內在、穩定、一般的解釋方式則分

數越高。最後將三個向度之分數相加,可得總量表之得分,得分越高,代表

受試者對事件傾向作內在、穩定、一般的解釋方式,傾向悲觀的解釋風格;

得分越低,代表受試者對事件傾向作外在、暫時、特定的解釋方式,傾向樂

觀的解釋風格。

Page 5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0

肆、 臺灣憂鬱症量表

一、 量表依據

本研究採用余民寧等人(2008)所編製之臺灣憂鬱症量表(Taiwan

Depression Scale, TDS)。量表結合相關文獻評閱與實際觀察精神科醫生問

診之資訊所編製而成,並以臺灣地區之受試者為樣本進行量表之信效度考驗。

全量表共 22 題,評量受試者過去一個月內的憂鬱情緒。量表共有四向度,

分別為:認知向度、情緒向度、身體向度、人際向度。全量表 Cronbach α

值為.93,認知向度、情緒向度、身體向度、人際向度之分量表 Cronbach α

值各為.83、.84、.82、.82,具有良好內部一致性信度。余民寧等人(2008)

以結構方程式模型驗證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研究指出本量表具有良好效度。

並與 CES-D 憂鬱量表具有.92 之效標關連效度。余民寧等人(2011)以四個

向度分數作為預測因子進行區別效度考驗,結果顯示正確分類率達93.46%,

ROC曲線下面積為.99,表示此量表為有效篩選工具。

二、 量表作答及計分方式

量表採李克特式四點量表計分。受試者回想過去一個月內,體驗到的憂

鬱感受頻率,頻率之判斷標準為「從不如此(每週從未有)」、「偶爾如此

(每週有 1-2 天)」、「經常如此(每週有 3-4 天)」、「總是如此(每週

有 5天以上)」。分別給予 0 分(從不如此)到 3 分(總是如此)。量表總

分為 66 分,分數越高表示憂鬱傾向越高,得分越低表示憂鬱傾向越低。

Page 6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1

第四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實施過程分為確定研究主題、閱讀及蒐集文獻、擬定研究架構、

選擇研究工具、論文計畫口試、正式施測、統計分析、撰寫與修正論文、進

行論文口試等階段,各階段之重點工作如圖 3-23,並說明如下:

壹、 確定研究主題

根據文獻閱讀與蒐集之結果,發現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皆具

有相關。亦有文獻指出成年期之親子關係不同於兒童期,而大學生正值青春

期進入成年期的過渡階段,其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變化值得

探究,故以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為研究自變項,憂鬱傾向為研究依變項。

貳、 閱讀與蒐集相關文獻

確定研究題目後,針對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進行

研究文獻的蒐集與閱讀。

參、 擬定研究架構

針對研究文獻蒐集之結果,確立本研究的研究架構,並撰寫研究計畫。

肆、 選擇研究工具

依據文獻資料,尋找適合之量表作為測量研究變項之工具。並連絡原作

者取得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伍、 論文計畫口試

提出論文計畫,進行論文計畫口試審查,請口試委員提出建議,並依口

試委員建議修改。

陸、 正式施測

選定樣本與進行正式施測,以叢集取樣之方式,針對大學生進行施測。

Page 6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2

柒、 統計分析

回收問卷並剔除無效問卷後,以統計套裝軟體 PASW Statistics 18 進行

資料統計分析。

捌、 撰寫與修正論文

問卷資料統計分析後,針對統計結果加以整理,並說明資料分析結果之

意義。並從研究結果與實務觀點提出研究建議。

玖、 提出研究報告完成論文

根據研究結果及發現提出研究報告,請口試委員提出建議,並再進行修

改以完成研究。

Page 6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3

圖 3-2 本研究流程

確定研究主題

閱讀與蒐集相關文獻

擬定研究架構

選擇研究工具

正式施測

統計分析

撰寫與修正論文

提出研究報告完成論文

論文計畫口試

Page 6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本研究以調查法蒐集資料,資料回收整理後,以統計套裝軟體 PASW

Statistics 18 中文版進行資料分析,茲將用以考驗研究假設的統計方法說明如

下:

壹、 描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

本研究各量表之施測結果,以描述統計中之次數統計、百分比、平均數、

標準差分析,瞭解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

貳、 獨立樣本 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檢定考驗不同性別、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

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藉以驗證研究假設 1-1、1-2、1-3、1-7、

1-8、1-9、2-1、2-3、3-1、3-3。

參、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本研究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

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藉以驗證研究假設 1-4、1-5、1-6、2-2、3-2。

肆、 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本研究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

之相關情形,藉以驗證研究假設四。

伍、 多元逐步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以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

的預測力。以憂鬱傾向為依變項,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為自變項,分析各變

項對憂鬱傾向之預測力,藉以驗證研究假設五。

Page 6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旨在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間的研究結果,共

分成四部分:第一節為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第二節為不同背景變項之大

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第三節為大學生之親子關

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第四節為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

對憂鬱傾向之預測。

第一節 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

本研究之大學生憂鬱傾向為受試者填寫臺灣憂鬱症量表之得分情形。量

表將憂鬱傾向分為認知、情緒、身體、人際四向度,全量表共 22題,採李

克特式四點量表計分。受試者回想過去一個月內體驗到的憂鬱感受頻率,分

別給予 0 到 3分。量表總分為 66分,得分越高,表示憂鬱傾向越高,得分

越低表示憂鬱傾向越低。余民寧等人(2008)指出全量表分數介於 0~20 為

正常;21~36 為輕度憂鬱;37~52為中度憂鬱;53~66為嚴重憂鬱。本研

究大學生憂鬱傾向總分分配情形如表 4-1。

表 4-1

臺灣憂鬱症量表之大學生總分分配情形

臺灣憂鬱症量表總分 n 百分比

0~20 480 53.4

21~36 348 38.7

37~52 59 6.6

53~66 12 1.3

總計 899 100

由表 4-1 所示,本研究中臺灣憂鬱症量表總分介於 0~20 分無憂鬱症狀

之大學生總計 480名,分數介於 21~36之間有輕度憂鬱症狀之大學生有 348

Page 6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6

名,分數介於 37~52 中度憂鬱症狀者為 59 名,分數高於 53 分有嚴重憂鬱

症狀之大學生為 12 名。整體而言,具有憂鬱症狀之大學生佔整體人數之

46.6%。

大學生在臺灣憂鬱症量表中的整體得分與不同向度之得分情形如表 4-2。

由表 4-2 可知,大學生總量表平均得分為 20.24。在憂鬱的四個向度中以情

緒向度為最高(M=6.39),次之為身體向度(M=6.06),其次為認知向度

(M=4.56),最後為人際向度(M=3.25)。

表 4-2

臺灣憂鬱症量表各向度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向度 題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認知 6 4.56 3.46

情緒 6 6.39 3.60

身體 6 6.06 3.65

人際 4 3.25 2.59

總量表 22 20.24 11.42

N=899

綜上所述,46.6%之大學生憂鬱症量表得分超過 20分,意即將近半數

之大學生有憂鬱症狀。此研究結果高於董氏基金會(2008)調查所指出 22.2

%之大學生有憂鬱情緒,而與柯慧貞等人(2003)研究發現 53%的大學生

有輕度以上的憂鬱症狀的比例接近。研究者認為可能受到測量憂鬱傾向之研

究工具不同所影響,以及本研究施測時間剛好介於期中考期間,因此學生有

較高的憂鬱症狀。而在憂鬱症狀各向度的表現上,研究發現大學生憂鬱症狀

較多表現於情緒與身體向度。此研究結果不同於林佩諭(2012)研究發現大

學生症狀主要為認知向度。研究者認為施測時為期中考期間,學生可能在情

緒上與生理狀況上易受到考試焦慮的影響,因此分數較高。

Page 6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本節主要了解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

的差異情形。依據大學生在親子關係量表、解釋風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

之填答結果,採用獨立樣本 t 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驗證假設一、二、

三,所得結果分述如下。

壹、 研究結果分析

一、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

之差異情形,使用獨立樣本 t 檢定進行統計考驗。由表 4-3可知,不同性別

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皆具有顯著差異。

不同性別大學生母親親子關係達顯著差異(t = -4.45, p< .01),

女生之母親親子關係平均分數高於男生;不同性別之大學生父親親子關係達

顯著差異(t = -2.16, p< .05),女生之父親親子關係平均分數高於男生;不

同性別之大學生整體親子關係達顯著差異(t = -3.61, p < .01),女生平均分

數高於男生。因此,本研究假設 1-1、1-2、1-3獲得支持。

二、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個人性、普遍性、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

釋風格之差異情形,以獨立樣本 t檢定進行統計考驗。由表 4-3可知,不同

性別大學生在個人性解釋風格上具有達顯著差異(t = 2.10, p< .05),

男生之個人性解釋風格平均分數高於女生;不同性別之大學生整體解釋風格

達顯著差異(t =2.15, p< .05),男生之整體解釋風格平均分數高於女生;不

Page 6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8

同性別大學生之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普遍性解釋風格則無顯著差異。因此本研

究假設 2-1獲得部分支持。

三、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性別之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以獨立樣本 t 檢定進行

統計考驗。由表 4-3 可知,女生憂鬱傾向之平均分數較高於男生,但不同性

別大學生憂鬱傾向分數並未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假設 3-1未獲得支持。

表 4-3

大學生性別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男 女

t 差異比較 M SD M SD

母親

親子關係 64.84 9.73 67.84 10.25 -4.45** 女>男

父親

親子關係 62.79 9.87 64.31 11.07 -2.16* 女>男

整體

親子關係 127.73 17.27 132.07 18.26 -3.61** 女>男

個人性

解釋風格 43.53 7.51 42.51 6.90 2.10* 男>女

永久性

解釋風格 32.58 8.74 31.72 7.80 1.55

普遍性

解釋風格 36.89 8.44 36.47 7.81 0.78

整體

解釋風格 113.00 16.75 110.71 15.25 2.15* 男>女

憂鬱傾向 20.22 12.15 20.30 10.81 -0.96

*p< .05 **p< .01

Page 6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59

四、 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

子關係之差異情形,使用獨立樣本 t 檢定進行統計考驗。由表 4-4可知不同

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上不具顯著差異;但父親親子關係達顯著

差異(t = 2.81, p< .01),雙親者平均分數較高於單親者;整體親子關係亦達

到顯著差異(t =2.60, p< .01),雙親者平均分數較高於單親者。因此,本研

究假設 1-7、1-9 獲得支持,研究假設 1-8 未獲得支持。

五、 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個人性、普遍性、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整

體解釋風格之差異情形,以獨立樣本 t檢定進行統計考驗。由表 4-4可知,

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個人性、普遍性、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釋風格

皆未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假設 2-3 未獲得支持。

六、 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以獨立樣本 t檢定

進行統計考驗。由表 4-4可知,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憂鬱傾向上未達顯著

差異,因此,本研究假設 3-3 未獲得支持。

Page 6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0

表 4-4

不同親子狀況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雙親 單親

t 差異比較 M SD M SD

母親

親子關係 66.71 10.00 65.40 11.47 1.12

父親

親子關係 64.12 10.21 60.11 12.69 2.81** 雙>單

整體

親子關係 130.85 17.72 125.51 19.25 2.60** 雙>單

個人性

解釋風格 43.08 7.26 42.68 7.17 0.48

永久性

解釋風格 32.15 8.22 32.08 8.62 0.08

普遍性

解釋風格 36.73 8.15 35.52 7.58 1.31

整體

解釋風格 111.96 16.16 110.27 14.51 0.92

憂鬱傾向 20.18 11.36 20.07 11.42 0.08

**p< .01

七、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

係之差異情形,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由表 4-5、4-6可知,不

同年級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上皆未達顯著

差異。因此,本研究假設 1-4、1-5、1-6 未獲得支持。

Page 7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1

表 4-5

不同年級大學生親子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分量表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M SD M SD M SD M SD

母親親

子關係 66.72 10.75 67.02 9.19 65.70 9.76 66.74 10.96

父親親

子關係 64.28 10.98 63.52 9.86 62.90 10.40 64.15 11.14

整體親

子關係 130.99 19.06 130.54 16.68 128.60 17.37 130.88 19.05

N=899

表 4-6

不同年級大學生親子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分量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母親

親子關係

組間 244.50 3 81.50 .79

組內 89997.12 876 102.74

總和 90241.62 879

父親

親子關係

組間 258.32 3 86.11 .77

組內 97886.30 876 111.74

總和 98144.63 879

整體

親子關係

組間 886.32 3 288.77 .90

組內 282571.33 876 322.57

總和 283437.65 879

Page 7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2

八、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個人性、永久性、普遍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

釋風格之差異情形,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由表 4-7、4-8可知,

個人性解釋風格在不同年級上具有顯著差異(F=2.63 ,p< .05),經事後比較

發現,大學二年級學生之個人性解釋風格分數顯著高於大學三年級之學生。

在永久性解釋風格上,不同年級不具有顯著差異。在普遍性解釋風格上,不

同年級具有顯著差異(F=3.70 ,p< .05),事後比較結果發現,二年級學生之

普遍性解釋風格分數顯著高於三年級學生。而整體解釋風格不具有年級上的

差異。因此,本研究假設 2-2 獲得部分支持。

表 4-7

不同年級大學生解釋風格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分量表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M SD M SD M SD M SD

個人性解

釋風格 43.79 6.62 43.79 6.60 42.27 7.49 42.62 7.64

永久性解

釋風格 30.98 8.44 32.28 8.29 32.40 7.79 32.15 8.55

普遍性解

釋風格 37.16 7.53 37.98 7.87 35.89 7.88 35.99 8.67

整體解釋

風格 111.93 14.06 114.05 14.65 110.55 15.24 110.76 18.24

N=899

Page 7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3

表 4-8

不同年級大學生解釋風格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分量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差異情形

個人性解

釋風格

組間 407.46 3 135.82 2.63* 二年級>

三年級 組內 46287.85 895 51.72

總和 46695.31 898

永久性解

釋風格

組間 186.70 3 62.23 .91

組內 60957.19 895 68.11

總和 61143.89 898

普遍性解

釋風格

組間 725.88 3 241.96 3.70* 二年級>

三年級 組內 58479.58 895 65.34

總和 59205.47 898

整體解釋

風格

組間 1918.57 3 639.53 2.52

組內 227195.50 895 253.85

總和 229114.07 898

*p< .05

九、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同年級之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

行統計考驗。由表 4-9、4-10 可知,大學二年級學生之憂鬱傾向平均為最高,

但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未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假設 3-2未

獲得支持。

表 4-9

不同年級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分量表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M SD M SD M SD M SD

憂鬱傾向 19.44 12.24 21.16 10.62 20.49 12.08 19.64 11.09

N=899

Page 7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4

表 4-10

不同年級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分量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憂鬱傾向 組間 401.319 3 133.773 1.025

組內 116773.872 895 130.474

總和 117175.191 898

N=899

貳、 綜合討論

以下分別就不同性別、年級、親子狀況之大學生與親子關係、解釋風格

與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進行討論,分述如下:

一、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之差異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女生在與母親之親子關係、與父親之親子關係,以及整

體親子關係皆較男生好。比較同樣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之研究,本研究結果

與王如芬(2005)、連廷嘉、劉文華與陳志賢(2008)、葉純旭(2012)的

研究結果一致;修慧蘭(2006)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女生親子關係較

男生佳;然而,張高賓(2004)以國小生為研究對象,發現親子關係並沒有

性別差異。研究者認為,在兒童時期男女生與父母的互動關係與表達皆較為

親密與一致,進入青春但期後,男生在傳統文化中易受到較多的期待與要求,

而女生較被允許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男女生在情感表達的方式不同,使

兩性在親子關係中得到關注的程度以及所知覺到的親密關係會有所不同。

二、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男生之解釋風格在整體解釋風格與個人性解釋風

格上分數較高,表示大學男生在兩者解釋風格上較女生為悲觀。楊晴如

(2009)、Martinez 與 Sewell(2000)的研究亦發現相似的結果。研究者認

為可能社會文化對男性有較多的期待與要求,因此在教育或是互動上男性易

Page 7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5

受到批評,久而久之造成男性對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持悲觀的想法,且華人

文化中在遇到挫折與失誤時,常鼓勵要反省自我,而男性又比女性要承擔更

多的責任,因此在個人性解釋風格上較女性為悲觀;然而不同的發展階段,

在解釋風格的研究上呈現不同的結果,黃鈴淯(2009)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

之研究發現國中女生之解釋風格較男生悲觀。王蕾雁(2009)同樣以國中生

為研究對象卻發現國中女生解釋風格較男生樂觀。研究者推論解釋風格的性

別差異可能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趨於穩定,但何種因素造成早期解釋風格的

變化、何時開始趨於穩定以及使其穩定之影響因素仍須進一步探討。

三、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雖女生憂鬱傾向之平均分數高於男生,但大學男生與

女生在憂鬱傾向上並未達顯著差異,顯示大學生憂鬱傾向並無性別上的差異;

此與朱育萱(2011)、林佩諭(2012)、許雅惠與辛宜津(2006)、蘇曉憶

(2005)等的研究結果相同。研究者認為早期社會女生較不被鼓勵就學或工

作,人際資源系統多來自於家庭,對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與壓力若家庭無法

提供資源則多選擇容忍,因此有較高的憂鬱傾向,但現今提倡兩性平等,女

性所能得到的資源與男性相同,大學男女生在可能面臨的壓力源與其所擁有

的因應資源大同小異,因此在憂鬱傾向上無明顯的性別差異。

四、 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整體親子關係與父親親子關

係上具有顯著差異。親子狀況為雙親者,其在整體的親子關係上較單親者為

佳,此與連廷嘉等人(2008)、陳淑芬(2009)的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亦

發現雙親者與父親之親子關係亦較單親者為佳。但在與母親的親子關係上,

親子狀況為單親或雙親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研究者認為雙親者家庭關係較

單親者穩定,因此在親子關係上會比較良好,吳嘉瑜(2004)指出在親子關

係中,父子關係、父女關係皆較母子關係、母女關係有距離,與本研究發現

Page 7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6

親子狀況的不同在與父親的親子關係上會有差異的現象類似,推論母親在親

子關係中扮演緩衝的角色,子女在和母親互動時較容易表達自我情感,因此

與母親的親子關係也較佳,而雙親之子女在與父親互動若有衝突時,母親常

扮演協調或情緒宣洩的角色,間接也緩衝了父親與子女關係的緊張,但單親

之子女與父親之互動可能缺乏母親來平衡與緩衝兩人關係中的緊張,因此單

親者與父親之親子關係較雙親者差。

五、 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親子狀況為單親或雙親,在整體解釋風格、個人性解

釋風格、普遍性解釋風格、永久性解釋風格上皆無顯著的差異。此與吳佩蒨

(2003)、Nolen-Hoeksema 等人(1986)的研究結果不同,其研究結果發

現早年的家庭經驗會帶來無助感,形成較悲觀之解釋風格,但研究者認為,

大學生正面臨生活上的轉變,從家庭保護中轉為獨立生活,生活的經驗較國

高中更為豐富,在壓力的因應上面也開始學習多元化的因應方式,因此父母

離異與否的壓力可能影響層面較小,且大學生的身心成熟使其能更接納父母

的決定,並適時找到自己的因應方式,因此較不會以悲觀方式看待生活經

驗。

六、 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是單親或雙親,大學生的憂鬱傾向並無顯著的差

異,此與李仁宏(2004)、連廷嘉等人(2008)研究結果不同,研究者認為

大學生正處於自我認同與親密關係建立的發展階段,此時期開始脫離家庭與

外界建立關係,個體的身心發展也趨於成熟,父母婚姻狀況的衝擊可能會隨

著家庭外的支持系統建立,以及個體壓力因應能力的成長而舒緩,因此在憂

鬱傾向上無差異。

Page 7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7

七、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不論在整體親子關係或母親、父親

的親子關係上皆無差異。此研究結果與葉純旭(2012)的研究一致。但修慧

蘭(2006)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低年級學生親子關係優於高年級。Branje

等人(2010)以 12 到 16歲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也發現,年幼的受試者親子

關係較佳。研究者認為,親子關係在兒童青少年期可能會隨著年齡成長而有

所改變,但到大學階段個體身心發展相較於兒童青少年期緩慢且穩定,且多

數大學生離家就學,親子關係受到個體成長以及環境刺激的因素降低,使親

子關係在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中無顯著的差異。但親子關係是從何時開始趨向

穩定,仍待進一步探討。

八、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普遍性解釋風格上,不同的年級

具有顯著的差異。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個人性解釋風格之分數較大學三年級

的學生高,顯示大學二年級學生個人性解釋風格較三年級學生悲觀。普遍性

解釋風格亦呈現相同的結果,大學二年級學生之普遍性解釋風格較三年級學

生悲觀。但在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釋風格上,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並無差

異,此研究結果與楊晴如(2009)、楊雅婷(2008)的研究結果相似。研究

者認為,不同年級之大學生所面臨的課業與生活壓力會有所不同,大學二年

級普遍為課業壓力最重的階段,且不如大一新生受到學校與學長姐的關注高,

面對生活上的壓力與挫折較多,也開始發展自己的因應方式,因此對負向事

件易以解釋為與自己有關且會長期發生,研究者推論三年級因經歷過前面兩

年的學習,加上個體的自我成長與經驗的豐富,以及較能適時地選擇諮商中

心等資源,因此在解釋風格上較二年級為樂觀,但其中影響原因仍須進一步

探討。

Page 7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8

九、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並沒有顯著差異,此

結果與林佩諭(2012)、黃于芬(2007)的研究發現一致。研究者認為不同

年級的大學生正處於同樣的發展階段,所面臨的發展任務皆相似,且仍為學

生身分,生活經驗較出社會的成年人單純,彼此所經驗到的大學生活亦大同

小異,所知覺到的壓力源相似度高,故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並沒

有顯著的差異。

第三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

相關情形

本節主要了解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間之相關情形,依

據親子關係量表、解釋風格量表與臺灣憂鬱症量表之填答結果,以皮爾森積

差相關來探討變項間是否具有相關。以驗證假設四,所得結果分述如下。

壹、 研究結果分析

一、 大學生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之相關

由表 4-11 可知,母親親子關係與個人性解釋風格相關係數為.11(p<.01);

父親親子關係與個人性解釋風格相關係數為.09(p<.01);整體親子關係與個

人性解釋風格相關係數為.11(p<.01),三者皆與個人性解釋風格呈現低度

正相關,而三者與永久性解釋風格則為低度負相關(r = -.12~-.14 , p<.01),

母親親子關係與永久性解釋風格相關係數為-.12(p<.01);父親親子關係與永

久性解釋風格相關係數為-.13(p<.01);整體親子關係與永久性解釋風格相關

係數為-.14(p<.01)。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整體親子關係與普遍

Page 7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69

性解釋風格、整體解釋風格則無顯著相關。因此,本研究假設 4-1獲得部分

支持。

二、 大學生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

由表 4-11 可知,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整體親子關係與憂鬱

傾向呈現低度負相關(r = -.18~-.22 , p<.01),母親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相

關係數為-.19(p<.01);父親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相關係數為-.18(p<.01);

整體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相關係數為-.22(p<.01)。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存

在相關,因此,本研究假設 4-2 獲得支持。

三、 大學生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

由表 4-11 可知,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相關係數為.09(p<.01);

普遍性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相關係數為.14(p<.01);整體解釋風格與憂鬱傾

向相關係數為.13(p<.01);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則無顯著相關。因此,

本研究假設 4-3 獲得部分支持。

表 4-11

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係數摘要

親子關係

母親親子關係 父親親子關係 整體親子關係 憂鬱

傾向

個人性解釋風格 .11** .09** .11** .09**

永久性解釋風格 -.12** -.13** -.14** .04

普遍性解釋風格 -.02 .04 .02 .14**

整體解釋風格 -.02 -.01 -.02 .13**

憂鬱傾向 -.19** -.18** -.22**

**p< .01

Page 7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0

貳、 綜合討論

研究結果發現,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皆與憂鬱

傾向具顯著負相關,表示大學生與父母親子關係越好,其憂鬱傾向越低。此

與連廷嘉等人(2008)、Branje 等人(2010)的研究結果一致。而在個別的

親子關係上,大學生與母親親子關係越佳,憂鬱傾向越低;與父親親子關係

越佳,憂鬱傾向亦越低,此與林米庭(2007)、蘇吉禾(2009)研究結果一

致。

在解釋風格上,整體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具有顯著相關,解釋風格越悲

觀,憂鬱傾向越高,此與葉貞秀(2004)、Sanjuán 與 Magallares(2009)的

研究結果一致。在不同內涵之解釋風格上,研究發現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普遍

性解釋風格和憂鬱傾向具有正相關,但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不具有顯

著相關,表示大學生在個人性與普遍性解釋風格呈現較悲觀之解釋風格,其

與憂鬱傾向越高。

第四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

預測分析

本節主要了解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的預測情形。依據

大學生親子關係量表、解釋風格量表與臺灣憂鬱症量表之填答結果,以多元

逐步迴歸分析考驗,以驗證假設五。

根據第三節相關分析之結果,憂鬱傾向顯著之相關變項為母親親子關係、

父親親子關係、個人性解釋風格、普遍性解釋風格,將上述相關變項投入做

預測分析,以考驗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預測情形。

Page 8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1

壹、 研究結果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具有預測力之變

項依序為母親親子關係、普遍性解釋風格、父親親子關係、個人性解釋風格,

其 F 值均達.001 顯著水準,如表 4-12 所示。

表 4-12

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

投入變項順序 R Δ F 值 β 估計值 標準化 β

母親親子關係 .190 .036 .036 32.753*** -.146 -.131

普遍性解釋風格 .242 .058 .022 27.195*** .185 .133

父親親子關係 .266 .071 .012 22.213*** -.141 -.131

個人性解釋風格 .281 .079 .008 18.722*** .149 .094

***p<.001

由表 4-12 可知,四個變項共可解釋憂鬱傾向 7.9%( =.079)的變異量。

其中母親親子關係可解釋 3.6%之變異量;其次為普遍性解釋風格,可解釋

2.2%之變異量;父親親子關係可解釋 1.2%之變異量;個人性解釋風格可解

釋.8%之變異量。此外,在標準化迴歸係數 β 值上,母親親子關係 β 值為-.131

(p<.001),表和憂鬱傾向為負相關;普遍性解釋風格為 β值為.133(p<.001),

和憂鬱為正相關;父親親子關係為-.131(p<.001),與憂鬱為負相關;個人

性解釋風格為.094(p<.01),與憂鬱為正相關。可知,大學生有較低的母親

親子關係與父親親子關係,以及有較高的普遍性解釋風格與個人性解釋風格,

能預測較高的憂鬱傾向,研究假設五獲得支持。

Page 8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2

貳、 綜合討論

研究結果發現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普遍性解釋風格、個人性

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具有 7.9%解釋力,其中母親親子關係最具預測力。大

學生有越低的父母親子關係、越高的個人性解釋風格、越高的普遍性解釋風

格越能預測憂鬱傾向。在解釋風格上,研究發現對憂鬱傾向有預測力為個人

性解釋風格與普遍性解釋風格。在親子關係上,研究結果發現母親親子關係

與父親親子關係皆能預測憂鬱傾向,研究亦發現,母親親子關係預測力較父

親親子關係為佳,此與柯慧貞(2002)、蘇吉禾(2009)、Branje 等人(2010)、

Hardt、Herke 與 Schier(2011)的研究結果相似。研究者認為中國文化中子

女的主要照顧者仍以母親為主,和母親的相處上會較父親親密,所受到的影

響也較父親大,因此與母親的關係在憂鬱傾向上具有較大的預測力。

Page 8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根據前述研究發現歸納整理,將研究結論列出,並依據研究結論與

研究中所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以作為教育、家長、學校輔導人員與未來

研究者做為參考。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為結論,第二節為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上

之差異情形,以及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根據研究

結果,將本研究結論分述如下:

壹、 約五成之大學生有輕度以上之憂鬱傾向

本研究之大學生有憂鬱傾向(輕度、中度、嚴重)者有 419名,占整體

人數的 46.6%,意即將近半數之大學生有憂鬱症狀。研究發現大學生憂鬱症

狀較多表現於情緒與身體向度,其次為認知與人際向度。

貳、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

向上具有差異

針對不同性別、親子狀況、年級之大學生其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

傾向的差異情形,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 性別方面

(一) 性別在母親、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上具有差異

不同性別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上具有顯著

差異,女生在三者的親子關係皆較男生好。

Page 8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4

(二) 性別在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釋風格上具有差異

男生之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釋風格得分顯著高於女生,表男生在

個人性與整體的解釋風格較女生為悲觀。

(三) 性別在憂鬱傾向上不具有顯著差異

女生之憂鬱傾向平均分數高於男生,但並未達到顯著差異,大學生憂

鬱傾向得分並無性別差異。

二、 親子狀況方面

(一) 雙親者親子關係較單親者佳,但在母親親子關係無顯著差異

雙親者在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上與單親者具顯著差異,雙親

者親子關係得分較高,但母親親子關係上兩者並無顯著差異。

(二) 不同親子狀況在解釋風格上不具有顯著差異

大學生解釋風格並不會因為親子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 不同親子狀況在憂鬱傾向上不具有顯著差異

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不具有顯著差異。

三、 年級方面

(一)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無差異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之

得分並無顯著差異。

(二)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上具有差異

二年級之大學生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普遍性解釋風格分數顯著高於三

年級之大學生,但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釋風格上不同年級不具有

顯著差異。

(三) 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不具有顯著差異

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得分並沒有因年級不同而有所差異。

Page 8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5

參、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有相關

針對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將本研究結論整理

如下:

一、 大學生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部份具有相關

大學生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整體親子關係與個人性解釋風

格呈現正相關,與永久性解釋風格呈現負相關,但與普遍性解釋風格

以及整體解釋風格不具有顯著相關。

二、 大學生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為負相關

大學生之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皆與憂鬱傾向

呈現負相關,表示大學生親子關係越佳,憂鬱傾向越低。

三、 大學生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為正相關

大學生個人性解釋風格、普遍性解釋風格、整體解釋風格與憂鬱呈現

正相關,表示大學生解釋風格越悲觀,憂鬱傾向越高。

肆、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具有預測性

大學生母親親子關係、普遍性解釋風格、父親親子關係、個人性解釋風

格四個變項共可解釋憂鬱傾向 7.9%的變異量,其中以母親親子關係具有最

大之預測力。大學生有較低的母親親子關係與父親親子關係,以及有較高的

普遍性解釋風格與個人性解釋風格,能預測較高的憂鬱傾向。

Page 8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6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之討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單位與學校、父母、

大學生、相關輔導人員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 教育單位與學校方面

一、 定期進行憂鬱篩檢工作

研究發現近五成的大學生具有憂鬱傾向,可知憂鬱傾向在大學生中已是

常見的問題,建議教育單位與學校定期進行憂鬱之篩檢工作,並將個人之親

子關係與解釋風格納入評估項目,在學生尚未表現出憂鬱症狀前,即能篩檢

出具有高風險之學生,進行後續的追蹤與評估,並在需要時及時介入給予適

當的協助,以預防憂鬱之發生。

二、 開設親子關係相關課程,增進子女與父母之關係品質

研究發現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具有顯著相關,建議教育與學校單位可以

定期開設親子相關之課程或舉辦活動,例如親職教育課程、家長座談日等,

讓學生與家長能夠對彼此的互動方式有所覺察與調整,家長亦能透過學校之

活動,參與學生生活,了解與貼近子女,子女亦能從中感受到父母之關心,

增進彼此之關係。

三、 增加認知訓練等相關課程,幫助學生調整負向思考方式

研究發現解釋風格較為悲觀者憂鬱傾向越高,但解釋風格可能隨著個體

之經驗和態度影響而有所改變。因此,建議教育與學校單位增加學生認知相

關的課程訓練,幫助學生能覺察自我之負向思考模式,並加以調整改善,達

到預防憂鬱之效果。

Page 8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7

貳、 父母方面

一、 與孩子維持良好互動關係並關注孩子身心狀況

研究發現父母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皆有顯著相關,親子關係越佳,憂鬱

傾向越低。研究者建議父母可適時關心孩子的狀況,並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

例如參與其學校活動、舉辦家庭旅遊等。在互動上面,能保持有效與良好的

溝通方式,當孩子遇到問題需要協助時,能給予關心與支持,建立良好的親

子關係。

二、 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品質

研究發現單親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品質較雙親者差,雖然大學生開始脫

離家庭嘗試獨立生活,但家庭仍是其主要的依附對象,父母的關係品質亦會

影響其身心狀況,建議父母應保持良好的家庭關係,即使決定結束婚姻關係,

也應與子女說明決定的過程與考慮,讓孩子能理解父母的決定,並對生活上

將有的轉變事先準備與計畫。離婚的父母亦應與子女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定期探視關心彼此狀況,讓關係得以延續。

參、 大學生方面

一、 與父母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研究發現大學生親子關係越佳,憂鬱傾向越低。大學生正面臨離家讀書

的生活轉變,多數在外住宿,與家人相處時間相對減少,建議大學生在大學

階段應保持與父母間良好的關係,定期電話關心,或邀請家長參與自己的活

動,或與父母分享在校之近況等,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維繫,以降低憂鬱的

發生。

Page 8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8

二、 接受個別或團體諮商,增進自我之思考彈性

研究發現解釋風格較悲觀者,其憂鬱傾向越高,建議大學生平時可接受

個別或團體諮商,以覺察自我對負向事件之思考方式,並適時調整對挫折事

件之歸因與思考方式,以增加對事件之思考廣度與彈性,增進自我心理健康

狀態。

三、 面臨情緒困擾時,積極尋求資源

研究發現近五成之大學生具有憂鬱傾向,建議大學生平常應多了解自我

情緒感受,覺察自我負向情緒,當面臨生活上的困難或是情緒上的困擾時,

能夠積極的與朋友、家人、學校求助,並尋求相關資源,例如老師、諮商中

心、心理師等協助。

肆、 相關輔導人員方面

一、 從家庭與個人多方角度了解大學生之憂鬱狀況與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皆與憂鬱傾向有顯著相關,建議相

關輔導人員在與有憂鬱傾向之個案工作時,可從家庭與個人多方面的角度來

了解影響憂鬱傾向之原因,以更全面的角度評估與協助個案。

二、 增加認知取向之介入

研究結果發現,解釋風格越悲觀,憂鬱傾向越高,建議相關輔導人員在

與個案工作時,可增加認知取向的介入,以修正個案負向認知模式並增進個

案認知思考的彈性。亦可開設認知取向之課程、團體、工作坊,幫助學生覺

察自我負向認知並作適時的調整。

三、 增加系統合作之介入

研究結果發現,憂鬱傾向的預測因子包含了親子關係與個體之解釋風格,

建議相關輔導人員可增加系統合作的方式作個案介入,例如提供親職教育以

Page 8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79

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關係,同時提供個別或團體諮商,以增進個體之心理健

康。

伍、 未來研究方面

一、 增加研究樣本之代表性

本研究因時間、人力、經費的限制,僅抽取臺灣北中南地區大學生為樣

本,在年級與不同親子狀況上之樣本未能平均,在推論上有其限制,且研究

樣本未包含東部地區之大學生樣本,建議未來研究可將樣本做更完整的蒐集,

令研究結果能更具推論性。

二、 增加不同研究變項,以更了解憂鬱之相關影響因子

本研究僅以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為變項探討與憂鬱傾向之關係,但憂鬱

的影響因素眾多,仍有個體自我價值、自尊、父母管教方式、壓力因應方式

等其他的變項影響,建議未來研究可納入多方變項,以了解憂鬱之形成原因

與影響因素,以及各變項間彼此影響的內涵,以期能對憂鬱之形成歷程、危

險因子、保護因子能有更多的了解。

三、 增加縱貫性的研究,以了解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之發展變化

本研究發現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在不同的研究對象中呈現不同的性別

差異情形,但因樣本與研究工具的不同,無法推論此差異是否為個體成長所

影響,建議未來研究可納入縱貫性的研究,以了解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在個

體發展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變化。

四、 增加質性研究,以了解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對憂鬱之影響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調查大學生之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

係,但因人力、時間、經費等限制,無法加入質化的探討,因此對於親子關

係與解釋風格中的內涵彼此間的影響,以及與憂鬱傾向的影響,僅能以量表

有之內涵作推論,但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應仍有其他內涵會影響憂鬱,僅以

Page 8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0

量表之內涵做推論亦忽略其他的影響因素,建議未來可輔以質性研究方法,

以增進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之了解。

五、 做憂鬱量表之關聯效度檢測,以了解不同量表之施測差異

本研究發現近五成之大學生具有輕度以上之憂鬱傾向,此研究發現與其

他研究結果不同,研究者認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以及施測時間點的不同,

可能為造成研究差異之原因,但目前憂鬱之檢測量表眾多,各量表之間的關

聯效度以及不同量表施測之差異比較之研究較少,建議為來研究可以增加憂

鬱量表之關聯效度研究,以及不同量表之內涵差異,以了解不同量表在施測

上的差異,讓未來研究者在使用研究工具與推論研究結果時能更明確。

Page 9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1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王如芬(2005)。大學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其愛情關係中衝

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

王琤惠(2010)。學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與父母關係之影

響-以親子關係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

值系統。(系統編號 099NTNU5261002)

王嘉琪(2009)。大學生憂鬱情緒、自尊、污名化、自我揭露與求助態度之

關係(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8NTNU5328019)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博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81NCCU0332008)

王蕾雁(2009)。中學階段資優生與普通生樂觀傾向、自我效能與解釋型態

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

號 098NTNU5284014)

孔繁鐘(譯)(2009)。DSM-IV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原作者: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臺北:合記。(原著出版年:2000)

朱育萱(2011)。負向生活事件與大學生憂鬱或主觀幸福感之關係:以壓力

因應方式為調節變項(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

統。(系統編號 099NCKU5666014)

江福貞(2006)。大學生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其婚姻態度之研究(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4NCYU5658011)

Page 9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2

李仁宏(2004)。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傾性關係之追蹤研

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2KMC05152004)

李玉珍、黃文三、沈碩彬(2009)。國小高年級學生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

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161-188。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

學研究,9,3-52。

吳元蓉(2006)。大學生憂鬱、人際親密與自尊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4NCUE5464016)

吳佩蒨(2003)大學生早年家庭經驗、解釋風格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吳美玲(2003)。大專學生自我知覺的親子關係與人格特質對自殺意念的影

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1CYCU5071012)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成年期親子關係特色。諮商與輔導,

217,20-24。

余民寧、陳柏霖、許嘉家(2010)。教師憂鬱傾向的影響因素之研究。輔導

與諮商學報,32(2),73-97。

余民寧、黃馨瑩、劉育如(2011)。「台灣憂鬱症量表」心理計量特質分析

報告。測驗學刊,58(3),479-500。

余民寧、劉育如、李仁豪(2008)。臺灣憂鬱症量表的實用決斷分數編製報

告。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4),231-257。

巫淑惠(2010)。高雄市高職學生子職角色知覺、子職實踐與親子關係之研

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9NKNU5332012)

Page 9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3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

理學研究,3,2-92。

林米庭(2007)。親子關係、人際壓力因應與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探討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5SCU05071002)

林佩玲(2007)。原住民大專學生知覺親子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3FJU00164022)

林佩諭(2012)。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林家興、陳玉芳、葉雅馨、徐佳玲、孫正大(2008)。「董氏憂鬱量表(大

專版)」編製研究。測驗學刊,55(3),509-533。

林耀盛、李仁宏、吳英璋(2006)。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

傾向關係探討。臨床心理學刊,3(1),35-45。

胡悅倫(1997)。親子關係中的性別差異。學生輔導通訊,48,70-81。

柯慧貞(2002)。憂鬱症的心理因素。學生輔導,80,38-51。

柯慧貞、廖聆岑、林美芳、蘇鈴茱、傅木龍、何進財(2003)。南區大專校

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與其憂鬱、自殺之關係。載於林至善(主

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509-513頁)。臺北:東吳大學。

柯慧貞、周鉦翔(2009)。柯氏憂鬱量表應用於篩選國人更年期婦女憂鬱症

之適用性。中華心理學刊,51(4),471-481。

柯誼楨(2008)。自殺企圖者的解釋風格與復原力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6NCUE5464031)

洪蘭(譯)(2005)。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原作者:Seligman, M. E. P.)。

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Page 9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4

徐于婷(2008)。憂鬱症患者復原力保護因子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

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6PCCU0328025)

徐佩君(2000)。父母管教方式、解釋風格、負向家庭生活經驗與兒童解釋

風格之相關分析(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系統編號 088NCUE0464007)

高民凱、林清文(2002)。中學生解釋風格量表之編製及其效度研究。彰化

師大輔導學報,23,131-162。

高民凱、林清文(2008)。中學生的解釋風格、生活壓力和憂鬱之關係:從

憂鬱的認知特異質-壓力模式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30(1),41-59。

連廷嘉、劉文華、陳志賢(2008)。大學生親子關係、非理性行為與憂鬱之

研究。大仁學報,32,115-133。

修慧蘭(2006)。共親職、親子關係與國中青少年適應之關係。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3-H-004-016-SSS),

未出版。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2009)。諮商

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G. Corey)。臺北:雙葉。(原著

出版年:2001)

陳文夏(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對憂鬱傾

向、學業成就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

統。(系統編號 095MDU05776007)

陳怡冰(1991)。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技巧之相關-單、雙親家庭之比較研

究。學生輔導通訊,23,45-53。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89NCYU0658001)

Page 9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5

陳美冠(2004)。犯罪青少年依附關係、解釋風格與自尊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3NCUE5464013)

陳若喬、鄭麗珍(2003)。破繭而出-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生

活歷程的優勢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7(1),35-97。

陳淑芬(2009)。親子關係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影響(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7PU005216017)

陳淑美(1981)。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的發展。教育

心理學報,14,173-187。

梁太陽(2008)。國小兒童自我知覺之親子關係、衝動性格及偏差行為之相

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

號 096CCU05102018)

梁雅舒、張育嘉、羅振豐、趙文煜(譯)(2003)。認知治療-基礎與進階

(原作者:J. S. Beck)。鍾思嘉校閱。臺北:揚智。(原作出版年:

1995)

郭育志(2004)。與憂鬱共舞。臺北:智庫。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高賓(2004)。家庭心理環境、親子關係與兒童情緒經驗之關係探究。中

華輔導學報,16,119-148。

張惠琴(2009)。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親子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7TMTC5767004)

許雅惠、辛宜津(2006)。科技大學學生憂鬱情緒之調查研究。正修通識教

育學報,3,223-246。

黃于芬(2007)。大學生人際壓力、自我壓力、獨處偏好、獨處經驗與憂鬱

傾向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系統編號 096NHCT5329001)

Page 9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6

黃惠貞、姜逸群(2005)。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

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3,121-143。

黃鈴淯(2009)。高雄市國中生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類型與其解釋風格之

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

編號 098NKNU5464011)

黃慧貞(1980)。生活壓力歸因型及社會支援輿大學生的憂鬱症(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黃韞臻、林淑惠(2009)。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中部五

所大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1),41-56。

彭金龍(2006)。親情與親子關係。臺北:天馬。

彭淑華、張英陣(1995)。單親家庭的正面功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4-2411-H034-003),未出版。

董氏基金會(2008)。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新聞群

組】。取自: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9&Page=1

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會(2001)。憂鬱症百問。臺北:董氏基

金會。

楊年瑛、張高賓(2012)。國中生自我效能、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之相關研

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2,83-109。

楊延光、鄭淑惠(2006)。全方位憂鬱症防治手冊。臺北:張老師文化。

楊晴如(2009)。大學生生活壓力、解釋風格與情緒幸福感之關係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04

楊雅婷(2008)。金門縣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解釋風格對學校生活適應影響

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

號 096MCU05331052)

Page 9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7

楊錦雲(2004)。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態度. 同儕關係與解釋風格關係之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3NCUE5464015)

葉芯慧(2009)。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中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

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

統編號 098NTNU5328039)

葉純旭(2012)。大學生親子關係、愛情風格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碩士

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100NKNU5464012)

葉真秀(2004)。高中生完美主義傾向、解釋風格與憂鬱程度之關係--以台

中縣市六所高中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

統。(系統編號 092NTCTC328002)

葉雅馨、林家興(2006)。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中華

心理衛生學刊,19(2),125 -148。

衛生署(2012)。中華民國 100年死因統計【原始數據】。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27

43&class_no=440&level_no=4

蔡治平(2011)。解釋風格、學習型態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

二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

統編號 099MCU05331001)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1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臺北:心理。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劉芳玲(2008)。成年子女對母親支持的期望差距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6NCYU5658034)

Page 9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8

劉焜輝(1983)。親子關係的心理探討及親職教育的有效途徑。親職教育研

究。臺北:華欣。

劉嘉年(2009)。社會經濟狀況、一般健康狀態、健康行為與社區成年民眾

憂鬱情緒的關係。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8(4),300-311。

劉毅興、柯慧貞、林彥鴻(2007)。憂鬱症、焦慮症以及焦慮和憂鬱共病婦

女對負面情緒的因應。臺灣精神醫學,21(2),117-126。

鄭秀逸(2009)。原漢民族青少年解釋風格之比較研究-以花東地區之阿美

族與漢族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

統編號 098NDHU5331068)

廣梅芳(譯)(2001)。憂鬱心靈地圖。(原作者:P. L. Owen)臺北:張

老師。(原著出版年:2000)

簡吟如(2009)。臺灣大學生的憂鬱、焦慮與人際問題解決的理與情(碩士

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7SCU05071003)

簡毓怡(2006)。青少年網路遊戲玩家的憂鬱情緒、親子關係適應與網路遊

戲成癮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4273

謝慧屏(2010)。青少年解釋風格、同儕關係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羅國英(1995)。從親密關係觀點看青少年親子關係及其測量。測驗與輔導,

133,2732-2737。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6-2413-H031-004-G11),未出

版。

Page 9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89

蘇吉禾(2009)。青少年憂鬱與親子關係、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7NCUE5464017)

蘇曉憶(2005)。青少年親子關係、完美主義、自尊與其憂鬱傾向之相關研

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3NKNU0464016)

貳、 英文部分

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P., & Teasdale, J. 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1), 49-74. doi: 10.1037/0021-843X.87.1.49

Alanko, K., Santtila, P., Salo, B., Jern, P., Johansson, A., & Sandnabba, N. K.

(2011). Testing causal model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gender atypical behavior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2), 214-233. doi:

10.1348/2044-835X.002004

Barber, B. L. (1994). Support and advice from married and divorced fathers:

Linkages to adolescent adjustment. Family Relation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Applied Family Studies, 43(4), 433-438. doi:

10.2307/585375

Beck, A.T., Rush, A. J., Shaw, B. F., & Emery, G. (1979).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York: Guilford.

Branje, S. J. T., Hale, W. W., Frijns, T., & Meeus, W. H. J. (2010).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Page 9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0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8(6), 751-763. doi: 10.1007/s10802-010-9401-6

Brook, J. S., Lee, J. Y., Finch, S. J., & Brown, E. N. (2012). The association of

externalizing behavior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

intergener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1(3),

418-427. doi: 10.1007/s10826-011-9493-9

Bunce, S. C., & Peterson, C. (1997).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explanatory sty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3(4),

639-646. doi: 10.1016/S0191-8869(97)00072-X

Buser, T. J., & Hackney, H. (2012). Explanatory style as a mediator between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34(2), 154-169.

Cantwell, D. P., & Baker, L. (1991). Manifestations of depressive affect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2), 121-133. doi:

10.1007/BF01537604

Chao, R. K. (2001). Extending research on the consequences of parenting style

for Chinese Americans and European Americans. Child Development,

72(6), 1832-1843. doi: 10.1111/1467-8624.00381

de Man, A. F., Labrèche-Gauthier, L., & Leduc, C. P. (1993).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French-Canadian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Theory on Human

Development, 154(1), 17-23. doi: 10.1080/00221325.1993.9914717

Derdikman-Eiron, R., Indredavik, M. S., Bakken, I. J., Bratberg, G. H., Hjemdal,

O., & Colton, M. (2012). Gender differences in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of adolescents with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ongitudinal

Page 10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1

findings from the Nord-Trøndelag Health Study.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7(11), 1855-1863. doi:

10.1007/s00127-012-0492-y

Dweck, C. S. (1975).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and attributions in the alleviati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674-685.

Fresco, D. M., Alloy, L. B., & Reilly-Harrington, N. (2006). Association of

attributional style for negative and positive events and the occurrence of

life ev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5(10), 1140-1159. doi: 10.1521/jscp.2006.25.10.1140

Fresco, D. M., Heimberg, R. G., Abramowitz, A., & Bertram, T. L. (2006). The

effect of a negative mood priming challenge on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explanatory style, and explanatory flexibility.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5(2), 167-183. doi: 10.1348/014466505X35137

Green, K. M., Zebrak, K. A., Fothergill, K. E., Robertson, J. A., & Ensminger, M.

E. (2012).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risk factors for comorbid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in adulthood. Addictive Behaviors, 37(11),

1240-1247. doi: 10.1016/j.addbeh.2012.06.008

Hardt, J., Herke, M., & Schier, K. (2011). Suicidal ideat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 cross-validation

study using a Graphical Markov Model.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42(2), 119-133. doi: 10.1007/s10578-010-0203-4

Hjelle, L. A., Busch, E. A., & Warren, J. E. (1996). Explanatory style,

dispositional optimism, and reported parental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Page 10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2

Genetic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Theory on Human Development,

157(4), 489-499. doi: 10.1080/00221325.1996.9914881

Kao, E. M., Nagata, D. K., & Peterson, C. (1997). Explanatory style, family

expressiveness, and self-esteem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4),

435-444. doi: 10.1080/00224549709595459

Kendler, K. S., Hettema, J. M., Butera, F., Gardner, C. O., & Prescott, C.

A.(2003). Life event dimensions of loss, humiliation, entrapment, and

danger in the prediction of onsets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0, 789-796.

Kleiman, E. M., & Riskind, J. H. (2012).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comorbidity:

Looming cognitive style and depressive cognitive style as synergistic

predi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43(4), 1109-1114. doi:

10.1016/j.jbtep.2012.05.008

Kring, A. M., Davison, G. C., Neale, J. M., & Johnson, S. L.(2007). Abnormal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 Son.

Kuczynski, L. (2003). Handbook of Dynamic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 London:

Sage.

Lau, J. Y. F., Rijsdijk, F., & Eley, T. C. (2006). I think, therefore I am: A twin

study of attributional style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7(7), 696-703. doi: 10.1111/j.1469-7610.2005.01532.x

Lee, Y. T., & Seligman, M. E. P. (1997). Are Americans more optimistic than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1), 32-40. doi:

10.1177/0146167297231004

Page 10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3

Mann, J. J., Christine M.D., Waternaux, Ph.D., Gretchen, H. L.,&Kevin. (1999)

Toward a clinical model of suicidal behavior in psychiatric

patient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6, 181-189.

Martinez, R., & Sewell, K. W. (2000). Explanatory style in college student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disability statu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4(1),

72-78.

Morgan, Z., Brugha, T., Fryers, T., & Stewart-Brown, S. (2012). The effect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on later life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two national

birth cohorts.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7(11),

1707-1715. doi: 10.1007/s00127-012-0481-1

Nolen-Hoeksema, S., Girgus, J. S., & Seligman, M. E. (1986).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depression, achievement,

and explanatory sty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2), 435-442. doi: 10.1037/0022-3514.51.2.435

O'Connor, T. G., Dunn, J., Jenkins, Jennifer, M., & Rasbash, J. (2006). Predictors

of between-family and within-family variation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7(5),

498-510. doi: 10.1111/j.1469-7610.2005.01527.x

Papp, L. M., Cummings, E. M., & Goeke-Morey, M. C. (2005). Parent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ies, and child

adjustment: direct, mediating, and reciprocal pathways.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5(3), 259-283. doi: 10.1207/s15327922par0503_2

Peretti, P. O., & DiVitorrio, A. (1992). Effect of loss of father through divorce on

personality of the preschool child.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4), 269-273.

Page 10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4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1984). Causal explanation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 theory and evid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91(3),

347-374. doi: 10.1037/0033-295X.91.3.347

Peterson, C., & Vaidya, R. S. (2001). Explanatory style, expectation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1(7),

1217-1223. doi: 10.1016/S0191-8869(00)00221-X

Peterson, C., & Villanova, P. (1988). An expanded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7(1), 87-89. doi:

10.1037/0021-843X.97.1.87

Peterson, C., Semmel, A., von Baeyer, C., Abramson, L. Y., Metalsky, G. I., &

Seligman, M. E. P. (1982) . The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6(3), 287-299.

Radloff, L. S. (1977). The C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3), 385-401. doi: 10.1177/014662167700100306

Riggio, H. R. (2004). Parental marital conflict and divorc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ocial support, and relationship anxiety in young adulthoo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1(1), 99-114. doi:

10.1111/j.1475-6811.2004.00073.x

Riggio, H. R., & Valenzuela, A. M. (2011). Parental marital conflict and divorc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Latino‐American

young adult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8(3), 392-409. doi:

10.1111/j.1475-6811.2010.01305.x

Robinson, N. S., Garber, J., & Hilsman, R. (1995). Cognitions and stress: 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n depressive versus externalizing symptoms

Page 10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5

during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ransi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4(3), 453-463. doi: 10.1037/0021-843X.104.3.453

Sanjuán, P., & Magallares, A. (2009).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negative

explanatory style and attributions of uncontrollability as predictor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6(7),

714-718. doi: 10.1016/j.paid.2009.01.030

Satterfield, J. M., Folkman, S., & Acree, M. (2002). Explanatory style predicts

depressive symptoms following AIDS-related bereavement.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6(3), 393-403. doi: 10.1023/A:1016033128911

Schulman, P., Keith, D., & Seligman, M. E. (1993). Is optimisn heritable? A

study of twin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1(6), 569-574. doi:

10.1016/0005-7967(93)90108-7

Seligman, M. E. P. (1975). Helplessness: On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death.

New York: W H Freeman.

Seligman, M. E. P., Kaslow, N. J., Alloy, L. B., Peterson, C., Tanenbaum, R. L.,

& Abramson, L. Y. (1984).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3(2), 235-238. doi:

10.1037/0021-843X.93.2.235

Sentse, M., & Laird, R. D. (2010).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dyadic

friendship experiences as predictors of behavior problem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9(6),

873-884. doi: 10.1080/15374416.2010.517160

Shek, D. T. L. (2000). Differences between fathers and mothers in the treatment

of,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teenage children: Perceptions of Chinese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5(137), 135-146.

Page 10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6

Silverman, R. J., & Peterson, C. (1993). Explanatory style of schizophrenic and

depressed outpatient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7(5), 457-470.

doi: 10.1007/BF01173057

Song, Y., Huang, Y., Liu, D., Kwan, J. S. H., Zhang, F., Sham, P. C., & Tang, S.

W. (2008). Depression in college: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in Beijing and Hong Kong college freshmen.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49(5), 496-502. doi: 10.1016/j.comppsych.2008.02.00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2, January). Depression is a common illness and

people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need support and treat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notes/2012/mental_health_day_20

121009/en/

Zhang, X., & Chen, H. (2010). Reciprocal influences between parents'

perceptions of mother-child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 A short-term

longitudinal study in Chinese preschooler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Theory on Human Development, 171(1), 22-34.

doi: 10.1080/00221320903300387

Zubin, J., & Spring, B. (1977). Vulnerability: A new view of schizophrenia.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6(2), 103-126. doi:

10.1037/0021-843X.86.2.103

Page 10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7

附錄

附錄一量表使用同意書

Page 107: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8

Page 108: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99

Page 109: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0

Page 110: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1

大學生親子生活經驗問卷

【第一部分】基本資料

性別: □ 男 □ 女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

年級: □ 一年級 □ 二年級 □ 三年級 □ 四年級

親子狀況: □ 雙親

□ 單親(□與父親同住 □與母親同住)

□ 其他 (請填寫)

<請翻頁作答>

親愛的同學,您好:

謝謝您願意協助填寫此份問卷。本問卷主要想了解您的生活狀況,所有的問題請就您

自身的經驗與感受作答,沒有標準答案,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與揣測。此外,本份問卷採

不記名填寫,對於您提供的任何資料,除研究人員外,絕不會透漏給其他人,研究結果中

也不會提到您的資料,請放心作答。

非常謝謝您的合作與參與,祝 平安 順心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魏麗敏 博士

研 究 生:詹明芬 敬上

2013年 03月 13日

作答說明:以下問題,主要想蒐集您性別、學校、年級與親子狀況之資料,請依照實際

情形,在底線上填寫個人資料或於□中打。親子狀況勾選單親者,請於後方括號內勾選

與父親同住或與母親同住;勾選其他者,請於底線上註明您的親子狀況。

附錄二 大學生親子生活經驗問卷

Page 111: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2

【第二部分】大學生親子經驗問卷

請回想您和您母親的關係,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1. 母親能敏銳地覺察我的想法和感受。……………………………… 1 2 3 4

2. 母親知道我的弱點和長處,總能給我適時的安慰和鼓舞。……… 1 2 3 4

3. 我經常覺得我們的心意能相通。…………………………………… 1 2 3 4

4. 我和母親在一起時,很容易生氣。………………………………… 1 2 3 4

5. 我和母親在一起時,會覺得緊張、不安。…………………………… 1 2 3 4

6. 我和母親在一起時,會覺得不耐煩。……………………………… 1 2 3 4

7. 母親經常讓我有無可奈何的感覺。………………………………… 1 2 3 4

8. 母親有許多優點。…………………………………………………… 1 2 3 4

9. 有這樣的母親,我覺得很光榮。…………………………………… 1 2 3 4

10. 我很佩服母親。……………………………………………………… 1 2 3 4

11. 有很多事情,我都希望聽聽母親的意見。………………………… 1 2 3 4

12. 和母親分開一段時間後,會想念她而且很希望趕快再見到她。… 1 2 3 4

13. 碰到挫折或是生病、痛苦的時候,我會希望母親在身邊。………… 1 2 3 4

14. 我樂於接受母親的照顧。…………………………………………… 1 2 3 4

15. 我希望母親經常在身邊。…………………………………………… 1 2 3 4

16. 只要有母親在,我就似乎沒有權利做什麼決定。………………… 1 2 3 4

17. 我常有被母親限制而不能放手一搏的感覺。……………………… 1 2 3 4

18. 我經常覺得母親管我管得太多。…………………………………… 1 2 3 4

19. 我的很多決定都是出於母親的想法,而不是我自己的意願。…… 1 2 3 4

20. 我的存在對母親而言非常重要。…………………………………… 1 2 3 4

21. 母親很在意我對她的看法。………………………………………… 1 2 3 4

22. 母親把我的權益看得很重要,會努力為我設想、為我爭取。…… 1 2 3 4

<請翻頁作答>

作答說明:以下問題,主要想了解您對母親與父親的感受。若您有超過一個以上的母親

或父親,如養母或繼母、養父或繼父,請根據影響您最深的那位母親、父親,做為填答

的依據。若您的母親或父親都不在了,也請您看完各題的敘述,圈選出一個最適合敘述

的選項。每一題都需作答。

Page 112: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3

請回想您和您父親的關係,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1. 父親能敏銳地覺察我的想法和感受。……………………………… 1 2 3 4

2. 父親知道我的弱點和長處,總能給我適時的安慰和鼓舞。……… 1 2 3 4

3. 我經常覺得我們的心意能相通。…………………………………… 1 2 3 4

4. 我和父親在一起時,很容易生氣。………………………………… 1 2 3 4

5. 我和父親在一起時,會覺得緊張、不安。…………………………… 1 2 3 4

6. 我和父親在一起時,會覺得不耐煩。……………………………… 1 2 3 4

7. 父親經常讓我有無可奈何的感覺。………………………………… 1 2 3 4

8. 父親有許多優點。…………………………………………………… 1 2 3 4

9. 有這樣的父親,我覺得很光榮。…………………………………… 1 2 3 4

10. 我很佩服父親。……………………………………………………… 1 2 3 4

11. 有很多事情,我都希望聽聽父親的意見。………………………… 1 2 3 4

12. 和父親分開一段時間後,會想念他而且很希望趕快再見到他。… 1 2 3 4

13. 碰到挫折或是生病、痛苦的時候,我會希望父親在身邊。………… 1 2 3 4

14. 我樂於接受父親的照顧。…………………………………………… 1 2 3 4

15. 我希望父親經常在身邊。…………………………………………… 1 2 3 4

16. 只要有父親在,我就似乎沒有權利做什麼決定。………………… 1 2 3 4

17. 我常有被父親限制而不能放手一搏的感覺。……………………… 1 2 3 4

18. 我經常覺得父親管我管得太多。…………………………………… 1 2 3 4

19. 我的很多決定都是出於父親的想法,而不是我自己的意願。…… 1 2 3 4

20. 我的存在對父親而言非常重要。…………………………………… 1 2 3 4

21. 父親很在意我對他的看法。………………………………………… 1 2 3 4

22. 父親把我的權益看得很重要,會努力為我設想、為我爭取。…… 1 2 3 4

<請翻頁作答>

Page 11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4

【第三部分】大學生生活情境問卷

1. 如果我學一些事情,學得比別人慢,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

接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所學的這件事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2. 如果我的重要考試成績不如人,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接

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這個科目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3. 如果在工作上沒有傑出的表現,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接

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工作表現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4. 如果我有一段時間找工作不順利,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

接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找工作這件事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請翻頁作答>

作答說明:以下有 12個生活假設情境(每個情境下有 A、B、C三小題)。就您如果遇到

(或已遇到)時,當下的個人想法填答,而非依照一般人的經驗回答!每題都有五個程

度量點,勾選越靠近左側,代表越接近左側的描述;勾選越靠近右側,代表越接近右側

的描述,請勾選一個最能代表您判斷的量點。

Page 114: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5

5. 如果我做一些事情達不到別人的期望,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

想),接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達不到的這件事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6. 如果我考試考差了,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接著依據您的

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考試成績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7. 如果我在班上或社團中不受重視,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

接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在團體中的地位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8. 如果我被別人批評,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接著依據您的

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被批評的這件事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9. 如果我沒有交到理想的男女朋友,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

接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與異性的交往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請翻頁作答>

Page 115: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6

10. 如果我人緣不好,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接著依據您的原

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人緣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11. 如果我與老師、同學或朋友起衝突,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想),

接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起衝突的這件事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12. 如果我有事情請求別人協助而被拒絕,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請在心中默

想),接著依據您的原因作答:

A 這原因完全是外在因素 □ □ □ □ □ 這原因完全是個人因素

承上默想的原因:

B 這原因完全隨時間而改變 □ □ □ □ □ 這原因完全不隨時間而改變

承上默想的原因:

C 這原因只影響被拒絕的這件事 □ □ □ □ □ 這原因會影響生活中所有事

<請翻頁作答>

Page 116: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47/1/101NTCTC328007-001.pdf ·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107

【第四部分】大學生生活經驗問卷

1. 有自殺的念頭。……………………………………………………… □ □ □ □

2. 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 □ □ □ □

3. 凡事往壞的方向想。………………………………………………… □ □ □ □

4. 有罪惡感。…………………………………………………………… □ □ □ □

5. 感覺自己很沒用。…………………………………………………… □ □ □ □

6. 無力感。……………………………………………………………… □ □ □ □

7. 有壓力。……………………………………………………………… □ □ □ □

8. 發脾氣、生氣。……………………………………………………… □ □ □ □

9. 擔心、煩惱。………………………………………………………… □ □ □ □

10. 害怕、恐懼。………………………………………………………… □ □ □ □

11. 想哭。………………………………………………………………… □ □ □ □

12. 心情低落。…………………………………………………………… □ □ □ □

13. 胃口不好(或暴飲暴食)。…………………………………………… □ □ □ □

14. 睡眠狀況不佳。……………………………………………………… □ □ □ □

15. 身體疲憊。…………………………………………………………… □ □ □ □

16. 無法專心做事。……………………………………………………… □ □ □ □

17. 身體不舒服。………………………………………………………… □ □ □ □

18. 記憶力不好。………………………………………………………… □ □ □ □

19. 不想與他人往來。…………………………………………………… □ □ □ □

20. 少說話(或不太愛說話)。…………………………………………… □ □ □ □

21. 不想出門。…………………………………………………………… □ □ □ □

22. 生活圈小。…………………………………………………………… □ □ □ □

問卷到此結束,感謝您的協助,煩請再檢查是否有遺漏未填之題目!

作答說明:請您針對下列各問題所述,根據 近一個月來的生活經驗 填答:

每週 從未 出現所描述情況,請勾選「從不如此」

每週約 1–2 天 出現所描述情況,請勾選「偶爾如此」

每週約 3–4 天 出現所描述情況,請勾選「經常如此」

每週約有 5 天 以上出現所描述情況,請勾選「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