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富山村生態旅遊...

150
國立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休閒事業管理組 碩士論文 台東縣富山村生態旅遊 遊憩資源與活動規劃研究 研 究 生:林國柱 指導教授:彭仁君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Oct-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國立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休閒事業管理組

    碩士論文

    台東縣富山村生態旅遊

    遊憩資源與活動規劃研究

    研 究 生:林國柱 撰

    指導教授:彭仁君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七 月

  • 謝 誌

    大學畢業後,從事青年服務與休閒活動工作已二十餘年。有機會重新進入校

    園,有系統有計畫的再學習,讓我在休閒事業領域上,建立新的理論基礎與印證

    以往的實務經驗,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機會。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彭仁君老師諄諄教誨與啟發,從論文題目的選定與撰寫期

    間,鉅細靡遺的指導與鼓勵,才能順利完成論文。同時也感謝口試委員高明瑞教

    授與蔡西銘教授對論文提出指正與建議,使本論文得以至臻完善,在此表達最高

    的謝意。在研究所二年期間,感謝曾經教導過的梁忠銘老師、陳美芬老師、顏建

    賢老師、鄭燿男老師、王聖銘老師、宋秉明老師、黃慧君老師等,他們在各自專

    長領域中授業與解惑,我學習到許多專業知識與研究學問的精神。

    感謝本論文研究小組的文祥、士為、怡俊、志一、武謙、翌恬、美如等同學,

    一年多的相互支持、協助與鼓勵,論文撰寫期間的酸甜苦辣永難忘懷。尤其是文

    祥組長無私的犧牲奉獻,任勞任怨的主動服務,大家一路扶持相挺,最後共同順

    利完成論文。

    最後要感謝摯愛的父母與內人,由於個人的工作關係,常年在外地服務,幸

    好有您們的支持鼓勵與包容,使我無後顧之憂,能全力以赴完成學業。

    謹將本論文獻給所有支持我、協助我、鼓勵我的家人、老師、同學、同事,

    因為有您們,我才能完成此論文,謝謝您們。

    林國柱 謹誌

    2007.7

  • i

    台東縣富山村生態旅遊遊憩資源與活動規劃研究

    摘 要

    台東縣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與獨特的南島族群文化,深具發展國際觀光與國

    民旅遊的基礎。台東縣歷任縣長都以發展觀光為主要施政目標,依據世界旅遊組

    織(WTO)報告,全球遊旅業年收入,每年一直以 5%成長,而生態旅遊則以 14%

    成長。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位在都蘭灣旁,有美麗的珊瑚及潮間帶海洋生態資源

    豐富。杉原地區擁有豐富的人文與自然資源,富山禁魚區實施二年已有豐碩的成

    果,各種海洋生物魚、蝦、貝、珊瑚…等復育成功,使得當地居民建立一定的社

    區意識及強烈的自然保育體認。

    本研究以發展生態旅遊為目標,採用質性研究之文獻回顧、實地調查法與訪

    談法,以在地的人文、歷史、自然、海洋資源為素材,將當地各種遊憩資源彙整

    與分析,依據生態旅遊的原則與遊憩資源五大特性:原始性、稀有性、觀賞性、

    體驗性、歷史性,選擇與評估適合生態旅遊的遊憩資源來規劃不同需求之系列活

    動,提供杉原社區部落及旅遊業參考。

    本研究經由選擇與評估共選擇 12 種適合生態旅遊的活動,分為兩大類:

    一、共同活動:不分季節、天候、時間、潮汐、遊客年齡均可實施有 5 種活動。

    活動內容為地方人文資源簡介與參訪、認識海邊常見植物、杉原沙灘漫步、

    月桃花葉編織、阿美族風味餐與飲食文化。

    二、選擇性體驗活動:視季節、天候、停留時間、潮汐、遊客是否會游泳與年齡

    而安排的活動有 7 種。活動內容為潮間帶與珊瑚礁生態導覽解說、傳統三角

    櫓撈捕魚苗、浮潛欣賞海洋生態、划獨木舟、阿美族傳統竹筏划船體驗活動、

    多元民俗文化體驗、魚與人共舞。

    藉由當地居民共同參與,針對不同時間、不同遊客對象,規劃各種組合活動

    行程,提供旅遊業、遊客與杉原社區部落參考,並且達到生態保育教育目標與讓

    當地居民分享因遊客帶來的利益。

    關鍵字:生態旅遊、遊憩資源、活動規劃

  • ii

  • iii

    Research on Ecotourism, Recreation Resources and Activity

    Planning of Fu-Shan Village, Taitung County

    Abstract

    Taitung County has beautiful natural resources and unique Austronesians ethnic

    culture.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domestic travel.

    Thus, developing tourism has always been the major administrative goal for each and

    every Taitung mayor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f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the

    revenues for global tourism have had a 5 % increase every year and 14 % increase for

    ecotourism. Fu-Shan Village of Beinan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is located by the

    Tulan Bay, and has beautiful coral reefs and abundant intertidal zone marine ecological

    resources. Shan-Yuan Area has abundant humane and natural resources. The

    Fu-Shan prohibited fishing zone has been operating for 2 years and has received

    amazing results: all kinds of sea lives such as fish, shrimps, shellfish, coral have been

    successfully restored. The result contributes to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strong

    rea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protection of the locals.

    This research targe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t’s qualitative research

    that includes literature review, filed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In addition, it uses

    local human, historic, natural and marine resources as materials. The research has

    incorporated and analyzed all kinds of local recre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rincipals of ecotourism and 5 features of recreation resources which are: primitiveness,

    uniqueness, degrees of worthy viewing, and experiencing and historical values, we have

    chosen and assessed recreation resources suitable for ecotourism to come up with

    activities for different needs, providing references to tribes of Shan-Yuan community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After choosing and assessing, this research has come up with 12 activities suitable

    for ecotourism and are divided into 2 categories: 1: common activities: suitable for all

  • iv

    seasons, climates, time, tidal waves and ages of tourists. There are 5 activities

    included in this category. The content of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s introduction and

    visitation of local human resources, getting to know the most-common plants on the

    beach, walking on the San-Yuan beach, braiding leaves of Alpinia zerumbet (Pers.)

    Burtt & Smith and special flavor meals and dining culture of Amis Tribe.

    2 : selective activities : 7 activities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easons,

    climates, times of the stay, tidal waves, and whether or not the tourists swim and their

    ages。The content of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s ecotourism guide to intertidal zone and

    coral reef, fish fry catching activities with traditional San-Jiao-Lu, scuba diving for

    marine-ecology, canoeing, activities of experiencing traditional Amis bamboo boats,

    activities of experiencing multi-cultures, and dancing with fish.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locals, we have planned different kinds of activity

    packages based on different time, and targeted tourists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ts and Shan-Yuan community tribes while reaching the goal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education and sharing the benefits brought by tourists with the

    locals. Key words: ecotourism, recreation resources, activity planning

  • v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3

    第四節 研究流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生態旅遊…………………………………………………6

    第二節 遊憩資源的概念………………………………………13

    第三節 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現況……………………………35

    第四節 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現有遊憩資源…………………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52

    第一節 文獻回顧法……………………………………………52

    第二節 實地調查法……………………………………………53

    第三節 深度訪談法……………………………………………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59

    第一節 富山村現有遊憩資源彙整與分析………………………59

    第二節 選擇與評估適合生態旅遊之遊憩資源…………………86

    第三節 規劃生態旅遊活動內容………………………………123

  • vi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6

    第一節 結論……………………………………………………126

    第二節 建議……………………………………………………12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131

    二、 英文部分…………………………………………………135

    三、 網路部分…………………………………………………136

  • vii

    表 次

    表 1—3—1 研究場域介紹…………………………………………4

    表 2—1—1 傳統旅遊與生態旅遊的比較…………………………11

    表 2—2—1 資源之分類體系………………………………………16

    表 2—2—2 鄉村體驗活動資源分類表……………………………29

    表 2—2—3 資源特性評估表………………………………………31

    表 2—2—4 學者對觀光資源特性探討彙編………………………34

    表 2—3—1 民國 60 年至 89 年間台東氣象站氣候資料統計表…37

    表 2—3—2 富山村卑南鄉及台東縣近六年人口統計表…………39

    表 2—3—3 富山村近十年人口統計表……………………………39

    表 2—3—4 富山村人口分佈、密度及戶數、戶量表……………40

    表 2—3—5 台東杉原部落土地權屬調查資料統計表……………40

    表 2—4—1 台東杉原部落哺乳類動物生態調查資料統計表……43

    表 2—4—2 台東杉原部落鳥類動物生態調查資料統計表………44

    表 2—4—3 台東杉原部落爬蟲類動物生態調查資料統計表……46

    表 2—4—4 台東杉原部落兩棲類動物生態調查資料統計表……47

    表 2—4—5 台東杉原部落蝶類動物生態調查資料統計表………48

    表 4—2—1 富山村適合生態旅遊之活動…………………………86

  • viii

    圖 次

    圖 1—4—1 研究流程圖……………………………………………5

    圖 2—2—1 休閒旅遊據點之資源類別圖…………………………28

  •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觀光事業蓬勃發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003)歸

    納其發展之特徵,主要強調經濟、社會和貧困地區的對等和永續發展,在發展趨

    勢部分,顯現出活動型和以自然為導向的觀光之快速成長趨勢。以自然為導向的

    觀光,在追求環境永續發展之理念下,成為觀光發展的重點模式之一,包括永續

    觀光(WT0, 1996) 和生態旅遊等觀念陸續被提出,成為世界觀光業的一個重要的部

    份。.

    綠色資本主義一書(2002)所主張:基本資源生產力(Radical Resource

    Productivity)、生物模擬(Biomimicry)、服務與流動經濟(Service and Flow Economy)

    和對綠色資本的投資(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四項主要策略,可供人類用心思

    考與反省並可尋找出一條生路。此外高明瑞(1994)認為,自然環境中的自然資源,

    是人類賴以維生的東西,它滿足了人類各種的需求。以國家公園為例,它所提供

    自然環境的產品,可以來滿足人類學習大自然、發現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三項的

    需求;而享受大自然的需求係要建立在學習大自然的需求、發現大自然的需求基

    礎上。基此,保育大自然是賦予環境及各種生態共同永續生存與發展的機會。

    依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UNCED) 研擬的「二十一世紀議程 Agenda 21) 」

    中,揭示海洋環境為永績發展最珍貴資產,其中又以海岸地區為生產力最高、生

    態環境最為敏感之地區,豐富的海洋資源不僅是珍貴的自然資產,也是極具潛力

    的觀光遊憩資源。海洋觀光遊憩向來是全球觀光遊憩的重要組成元素,邁入二十

    一世紀,觀光遊憩活動已被許多人視為最有可能改變及重組海洋生態系的主要社

    會文化力量之一。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台灣觀光事業,評估台灣所具備的地理條件,廣大的

    海岸生活空閒是不容忽視的優勢,端看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 1500 公里,海

    域遼闊且海岸地形極富變化,使海岸呈現多樣而複雜的景觀,豐富的自然生態以

    及蘊含著牽動人心的海岸景觀,皆是引人親近海洋、踏足海岸的好理由,尤其在

    國內實施週休二日之後,國人對遊憩休閒設施之需求逐漸殷切,使海岸空間的利

    用及規劃必須更滿足大家之期望,海岸遊憩也因而發展為重要休閒活動場所之一。

    台東位處本島東南方,有中央山脈的屏障,雖對東西部交通聯絡上有所阻隔,

    卻因而得福,至今仍擁有雄偉的中央山脈與美麗的太平洋。此青山綠水以及無污

  • 2

    染的環境資源,正如嚴長壽(2008)所認為的「最佳的在地資產」,亦是發展生態

    旅遊優勢的所在。

    台東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與獨特的南島族群文化,深具發展國際觀光事業與

    國民旅遊的基礎。台東縣歷任縣長都以發展觀光為主要施政目標,依據世界旅遊

    組織(WTO)報告,2002 年從事旅遊業的勞動人口,大約占全球勞動力的 11%,而

    台灣是占 6. 9%。全球遊旅業年收入,每年一直以 5%成長,而生態旅遊則以 14%

    成長。台灣目前已顯示興盛的旅遊發展,並且預計海洋生態旅遊將迅速增長成為

    主要的旅遊業(Hsu, etal, 2005) 。海洋除了提供食物與交通的來源,更可提供休閒與

    觀光的機會,先進的國家莫不利用其海洋資源,積極投入規劃海洋觀光休閒資源

    的開發與利用,對於沿海社區亦是如此(李明諺,2006) 。

    台東縣的卑南鄉富山村是位於濱海的 11 號省道,從 151. 8 公里到 158. 8 公里

    之間長達 7 公里的濱海公路兩側腹地所形成的村落。富山村面積 10.84 平方公里,

    可是人口只有 698 人,其中漢人約占 2/3(465 人),大部分是 1949 年後從恆春遷移

    此地的,都是以漁民為主,另外的 1/3 是(233 人)原住民。目前富山村的漁民僅

    剩 80 人,塑膠筏 15 艘,漁業已經不是此地主要的經濟產業了。

    臺東杉原海洋社區位於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都蘭灣旁,擁有台東唯一的海水

    浴場,海灣礁石上有美麗的珊瑚及海葵生態資源豐富,潮間帶有數百公尺,寬 0.5

    至 1.5 公里,可觀察到許多蝦、蟹類等生物。經由當地居民與台東大學、水試所、

    漁會等單位共同努力下,台東縣政府於 2005 年 9 月 14 日公佈實施富山禁魚區。富

    山禁漁區的位置及範圍是在台 11 線的潮來橋至該線 154 公里處的沿岸海域,由平

    均高潮線向外延伸 500 公尺以內的海域。當地社區居民以永續發展、環境資源保育

    捍衛著這方圓 500 公尺漁業資源保護區海域,持續推動保育海岸資源永續發展系列

    活動,在東部逐漸末落的漁村社區,如何以保護海洋漁業資源開創社區新的生命

    力與新的契機,是在地居民最大的期望。

    台東地區旅遊型態與內容亟需轉型以吸引遊客,而杉原地區擁有豐富的人文

    與自然資源,富山禁魚區實施二年已有豐碩的成果,各種海洋生物魚、蝦、貝、

    珊瑚…等復育成功,使得當地居民建立一定的社區意識及強烈的自然保育體認。

    因此,本論文以發展生態旅遊為目標,評估並規劃杉原地區遊憩資源,為不同需

    求之系列活動行程,提供杉原社區及台東旅遊發展之參考。

  •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李銘輝(1990)「觀光資源的研究乃是包括觀光資源的觀念、分類、分佈、資

    源調查、評估、開發。」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從就資源而論資源的階段,更進一步,

    加強對遊客本身的研究,使觀光主體與客體,也就是將「人地關係」納入一個整

    體來思考。

    杉原社區該如何以生態保育的觀點重新創造社區新契機,以在地的人文、歷

    史、農業、海洋資源為素材,帶入社區產業發展的概念及居民對未來發展的願景,

    使當地社區重新站立進而永續經營。

    本研究目的,乃在探討如何將當地各種遊憩資源整理分類,藉由當地居民共

    同參與,針對不同遊客對象,規劃各種組合活動行程,滿足遊客需求,並且達到

    生態保育教育目標與讓當地居民分享因遊客帶來的利益。

    本論文規劃之主要架構組成與研究步驟如下:

    一、確定生態旅遊的定義、原則與特性。

    二、探討杉原遊憩資源的特性與分類。

    三、依據生態旅遊的原則與特性,對杉原遊憩資源進行分析評估,選擇適合生態

    旅遊的遊憩資源。

    四、針對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遊客對象,選取杉原地區適當的遊憩資源,

    規劃各種生態旅遊組合活動行程,提供產業與遊客參考。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研究對象為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沿 11 號省道從 151. 8 公里到 158. 8 公里之

    間長達 7 公里的濱海公路兩側腹地所形成的村落。

    本研究以杉原安天宮為社區主要核心區,作為遊憩資源調查、觀察、深度訪

    談的場域,向外擴及到魚場、莿桐、大肚、郡界等地區,涵蓋整個台東縣卑南鄉

    富山村。研究場域介紹如下表 1-3-1

  • 4

    表 1-3-1:研究場域介紹

    地 名 介 紹

    富 山

    富山村原名富岡村,於民國 59 年改為「富山」,地理位置是位於卑南鄉極東唯一瀕臨

    太平洋的村子,西接富源村、南以黑髮橋為台東市為界、北以入江橋及郡界產業道路

    與東河鄉為鄰。

    杉 原 日治時期此地曾有杉原會社在此設立小型農場,故名杉原,光復後沿用至今,位於台

    11 號公路 155.5-157 公里處,杉原安天宮是當地信仰中心。

    莿 桐 當地阿美族人稱此地為 Fulafulagun。

    漁 場

    台 11 號公路從台東市北上經過黑髮橋,東海岸一帶屬珊瑚礁海岸,富有各種海洋生

    物,地形內灣,形成一座天然漁場,因而得名。當地唯一教育單位-富山國小位於此

    處。

    大 肚 大肚的地形自成一小型天然海灣,當地人以台語名之為大肚。

    郡 界 是日治時期是台東郡與新港郡的郡界。當地人習稱入船橋以南為南郡界,屬本村,以

    北為北郡界,屬東河鄉都蘭村。

    參考資料:台灣地名辭書(卷三)台東縣,台灣省文獻會。余偉銘(2007)

  •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圖

    根據上述之研究內容,本研究研擬之研究流程如圖 1-4-1 所示,做為研究進行

    之指導方針。

    圖 1-4-1 研究流程圖

    研究背景、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範圍

    文獻及理論探討

    實地調查法 深度訪談法 文獻回顧法

    遊憩資源收集與分析

    規劃生態旅遊活動內容

    結論與建議

    研究架構與步驟及建立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係在探討台東縣富山村推展生態旅遊遊憩資源規劃為目的,因此本章

    就相關理論與文獻,分為四節做進一步探討。第一節探討生態旅遊的相關理論,

    第二節探討遊憩資源的概念與理論,第三節探討富山村現況,第四節探討富山村

    現有遊憩資源。

    第一節 生態旅遊

    一、生態旅遊的概念

    「生態旅遊」一詞是 Hetzer 在 1965 年於 Links 雜誌中批評觀光活動,在發展中

    國家所造成的衝擊時所創,他建議用"Ecological Tourism"來取代傳統的觀光模

    式,而第一次提及生態旅遊。Ceballos-Lascurain(墨西哥保育專家)於 1983 年第一次

    創造使用"Ecotourism"這個名詞以遊說保護北猶加敦濕地做為美洲紅鶴繁殖地,

    在與開發者談到終止碼頭建設時,他提到保育該濕地以吸引觀光客來此賞鳥,藉

    著生態保育來活絡當地的經濟活動。自其提出生態旅遊的概念後,相繼出現各種

    形形色色的定義來闡釋生態旅遊(江惠卿,2005)。

    世界環境發 展 組 織( WCED)於1987年 提 出 永 續 觀 光 發 展 (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之概念,強調自然環境的保護,使資源得以永續保存與利用,

    以分別滿足當前人類與後代子孫所需之環境資源;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

    則倡導「生態旅遊(Ecotourism)」)透過遊客行為與地方經營策略之輔導與教育,以兼

    顧環境保育與遊憩利用,並使資源與遊憩活動得以永續發展;聯合國更將2002

    年訂為「生態旅遊年」,以推動全球性之生態旅遊之教育訓練、研究發展、 宣傳等

    措施,使得生態旅遊逐漸受到重視,並成為當前保育和永續發展的基礎概念之一。

    Ceballos-Lascurain(1988)指出生態旅遊是到相對未受干擾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區

    域旅行,有特定的研究主題,且欣賞或體驗其中的野生動、植物景象,並關心該

    區域內所發現的文化內涵;Kurt Kutay(1989)則認為生態旅遊是一種旅遊發展模式,

    在選定的自然區域中規劃出遊憩基地以及可供遊憩的生物資源並標示出它與鄰近

    社會經濟區域的連結。另一方面,相對於一般觀光旅遊的規劃,生態旅遊必須有

    事先的計畫並且謹慎的處理盈利和環境衝擊的課題;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則認為生態旅遊關係到自然野地的責任旅遊,這種旅

    遊活動不但可以保育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增進了當地人民的福祉(交通部觀

    光局之生態旅遊白皮書,2002)。

  • 7

    2002年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議亦提出生態旅遊之四大基本主張,分別是:

    1.積極投入自然與文化遺產的保護。

    2.在計畫開發與經營生態旅遊時,納入當地居民與原住民部落,並將成果回饋

    給他們。

    3.向遊客解說生態旅遊地區的自然與文化遺產。

    4.生態旅遊定位為較適合自助旅行者與其他有組織的小旅行團為主。

    Hezter 在 1965 年提出的「生態旅遊」一詞,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語彙。廣義

    地說,生態旅遊可以從供給與需求兩個面向來加以界定,即是將資源使用方式界

    定為自然性、生態性,或者要求遊客具有「環境倫理及環境認知」:其中反映了生

    態旅遊與當地生態及社會共存的架構,也同時達成了社會、經濟及環境共生的目

    標。

    生態旅遊係到自然地區從事旅遊活動,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落實地方受

    惠之旅遊方式,透過生態旅遊活動的導入,提供遊客深度參訪地方的機會,透過

    地方居民深度導覽與解說,提供遊客詳實、深入的體驗,使遊客獲得不同於一般

    大眾旅遊走馬看花的旅遊方式,並透過社區回饋機制,將遊客參觀生態旅遊活動,

    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確實回饋至地方,包括: 提供工作機會、提撥資金維護地方生態

    資源等,並且透過地方參與以及回饋機制,從社會環境福利角度來看,不但有助

    於永續發展目標之達成,更照顧當地居民之生活、保護地方資源之完整,達到公

    平互惠之原則,而更有別於一般到自然地區從事的自然旅遊活動。

    (一)生態旅遊的各面向定義如下:

    1.旅遊地具有原始的自然人文環境:為遊客到相對原始、未受干擾、污染的自然

    區域或農村環境旅行,該環境脆弱敏感,具有罕見的或瀕臨絕種的生態資源、

    及特殊的或重要的歷史文化,像是國家公園、保護區等

    (Ceballos, 1987;Fennell & Eagles, 1989;Boo, 1990;Williams, 1992;

    Wall, 1994;Honey, 1999)。

    2.旅遊者會主動學習且對於環境的接受度高:遊客多具特定目的前來主動學習

    而體認環境、培養不同自然文化與人權的尊重,且願意接受相關的管 制 規

    則 與 不 甚 舒 適 的 旅 遊 環 境 , 並 會 增 加 對 環 保 議 題 的 靈 敏 度

    (Ceballos, 1987;Butler, 1989;Fennell & Eagles, 1989;Williams, 1992;Honey,

    1999)。

    3.旅遊者會以負責任的方式、及非消費性的回饋行為貢獻旅遊地:以勞動、

  • 8

    捐款或付費等資金提供方式貢獻當地的保育管理與地方經濟,且對環境是一

    低衝擊、小規模團體的旅遊型態(Ziffer, 1989;Butler, 1989; NTES, 1991;

    Honey, 1999)。

    4.管理者會以負責任的方式,提供遊客環境教育與資源的保育研究:以整體環

    境永續經營為目標發展,並提供環境教育與解說活動,來促使參與者能維持

    自然資源得完整(Andersen, 1994;Hunter, 1994;Honey, 1999; Tyler, 1999)。

    5.當地居民會以負責任的保育心態,保存當地原有文化、資源與產業活

    動:強化地方凝聚力,並維持適當的販售行為,避免由大規模的商業發展所

    取代(Ziffer, 1989;Honey, 1999)。

    6.旅遊業者會以負責任的使命,規劃生態旅遊遊程:應規劃與安排具最小衝擊、

    且對環保與動態資源保存有所貢獻的遊程,並強化與瞭解遊客與當地居民的

    共存與相互影響關係,以對當地經濟(利潤與工作機會)有所貢獻(Sirakaya

    & Sasidharan,1990)(引自林晏洲,2005)。

    國際生態旅遊學會對生態旅遊的定義是:「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

    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

    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分組之生態旅遊白皮書(2004),亦綜合國內外學者的

    意見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

    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符合此定義的生態旅遊,必須要透過解說引領遊客瞭

    解並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提供環境教育以增強遊客的環境 意識,引發

    負責任的環境行動,並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除藉以協助當地保育工作的進行

    外,亦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福祉。

    (二)生態旅遊的精神

    生態旅遊白皮書指出生態旅遊的精神係推動生態旅遊時需整合「基於

    自然」、「環境教育與解說」、「永續發展」、「喚起環境意識」及「利益回饋」

    等五個面向,才能顯現生態旅遊的精神。

    1.基於自然

    生態旅遊是以自然環境資源為主題,將當地具有生態教育價值的生物、

    自然及人文風貌等特色,透過良好的遊程與服務,使遊客得以深入體驗。因

    此自然區域之獨特資源,為規劃及經營生態旅遊之必要條件。

    2.環境教育與解說

    生態旅遊以體驗、瞭解、欣賞與享受大自然為重點,旅遊過程須為遊客營

    造與環境互動的機會,除需對旅遊地區之自然及文化資產提供專業層級

    之介紹 外,並應在行前及途中給予正確資訊,透過解說員的引導與環境

  • 9

    教育活動的融入,提供遊客不同層次與程度的知識、識覺、鑑賞及大自然

    體驗。

    3.永續發展

    生態旅遊地區之發展及經營方法,應以實踐自然資源之永續、保護當地

    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棲地為原則,不但必須將人為衝擊降至最低,並能透過

    旅遊活動的收益,加強旅遊地區自然環境與文化資產之保育,因此永續發展

    才是生態旅 遊的最終目標。

    4.環境意識

    生態旅遊結合了對自然環境的使命感與對社會道德的責任感,並應積極將

    此種理念的認同擴及遊客。生態旅遊期望藉由解說服務與環境教育,啟發遊

    客對地方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尊重,鼓勵遊客與當地居民建立環境倫理,

    提升環境保護的意識。

    5.利益回饋

    生態旅遊的策略是將旅遊所得的收益轉化成為當地社區的保育基金,操

    作 方式包括鼓勵社區居民的參與,及透過不同機制協助社區籌措環境保

    護、研究、 及教育基金,以對當地生態與人文資源之保育提供直接的經濟

    助益,並使社區能 獲得來自生態保育及旅遊發展的實質效益。

    這五個精神面向,凸顯生態旅遊有別於一般自然旅遊,尤其是利益回饋面

    向,其係基於保護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生態資源、照顧地方居民,故能同時達到地方

    生態保育與經濟活化的實質效益。

    (三)生態旅遊的原則

    為了釐清定義,生態白皮書使用下列原則以供辨別。如有任何一項答案是否

    定的,就不算是生態旅遊:

    1.必須採用低環境影響之營宿與休閒活動方式

    2.必須限制到此區域之遊客量(不論是團體大小或參觀團體數目)

    3.必須支持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保育工作

    4.必須儘量使用當地居民之服務與載具

    5.必須提供遊客以自然體驗為旅遊重點的遊程

    6.必須聘用了解當地自然文化之解說員

    7.必須確保野生動植物不被干擾、環境不被破壞

    8.必須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文化及生活隱私

    引自(2004) 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分組之生態旅遊白皮書

  • 10

    (四)生態旅遊的特性

    王鑫(2002)提到 Butler(1992) 指出,生態旅遊的特性包含下列 8 項(IUCN)(The

    World ConservationUnion,自然資源保護國際聯盟) :

    1.促進正面的環境倫理(在參與人士中鼓吹良好的行為)。

    2.不損害資源、不造成自然環境的消耗性侵蝕作用。

    3.焦點集中在內在價值,而非外在形象。公園設施的目的是幫助遊客獲得

    內在的價值體驗,而不是自成吸引力, 更不可作為自然環境及景觀。

    4.背後的哲學是以「生物」為中心的,而不是以「人」為中心。遊客不應

    該老想改變環境、美化環境…,應當接受環境的原來面目。

    5.必須有益於野生物及環境。衡量利益的方法包括: 社會性的、經濟性的、

    科學的、管理的、或是政治的。整體上,對環境的永續性以及生態完整

    應有淨利益。

    6.是對自然環境的第一手經驗。這個意思乃是指電影和動物園不能提供生

    態旅遊的體驗。遊客中心以及解說媒體能達到體驗生態旅遊的功能,因

    為可以引導遊客獲得上述的體驗。

    7.具有「感激大地的期望(gratification) 」。可藉由教育與欣賞來測量,不宜

    以恐怖感或表現體力強弱(例如: 攻頂活動) 作為測量的項目。

    8.具有高度認知與有效體驗的成份。生態旅遊對領隊、導遊和遊客都包含

    高度的事前準備與知識需求。滿意度表現在情緒以及受到鼓舞的情形上。

    Ross and Wall(1999) 提出一個成功的生態旅遊需要達到「人--資源--旅遊 J 三方

    共生共榮的發展模式,而「管理單位,保護區政策與其它機構」都是共榮體 , 並

    整合保護永續資源才能讓地方社區營造另個經濟效益,進到轉型生態旅遊的新價

    值。

    余偉銘、王聖銘(2007) 認為凝聚社區意識帶動當地居民、相關保育團體及外

    部的關係者整合成一體,共同參與討論及管理保護區的經營決策,這才是遏阻生

    態環境因發展生態旅遊而不經意流失自然資源的重要因素。

    雖說眾多學者對於生態旅遊的說法都不一致,各有巧妙,但綜合來說,生態

    旅遊可以大概歸結出三大特點:

    1.生態旅遊是一種仰賴當地資源的旅遊。

    以自然及人文資源為基礎的資源旅遊方式,人們帶著某一特定目的(例

    如:野生動植物觀察、現存文化特質欣賞等),到干擾較輕微的地區或未

    受污染之自然地區旅遊。

    2.生態旅遊是一種強調當地資源保育的旅遊。

    生態旅遊不僅單純為一種生態性、自然性的旅遊,也是一種透過旅遊來

  • 11

    加強保育的觀光活動,甚至希望直接提供保育實質貢獻。

    3.生態旅遊是一種維護當地社區概念的旅遊。

    生態旅遊除了是一種提供自然遊憩體驗的環境責任型旅遊之外,也負有

    繁榮地方經濟、提升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同時尊重與維護當地部落傳統

    文化之完整性的重要功能。

    生態旅遊與傳統旅遊在追求目標、受益者,管理方式和影響方式等方面具有不

    同的特徵,表 2-1-1 為傳統旅遊與生態旅遊的比較。

    表 2-1-1 傳統旅遊與生態旅遊的比較

    傳統旅遊 生態旅遊

    目標

    .利潤最大化

    .價格導向

    .享受為基礎

    .文化與景觀資源的展覽

    .適宜的利潤與持續維護環境資源的價值

    .價值導向

    .以自然為基礎的享受

    .環境資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與保育

    受益者

    .開發商和遊客為淨受益者

    .當地社會和居民的受益與環境代價相抵

    .所剩無幾或入不敷出

    .開發商、遊客、當地社區和居民分享利

    管理方式

    .遊客第一,有求必應

    .渲染性的廣告

    .無計劃的空間拓展

    .分片分散的項目

    .交通方式不加限制

    .自然景觀第一,有選擇地滿足遊客要求

    .溫和適中的宣傳

    .有計劃的空間安排

    .功能導向的景觀生態調控

    .有選擇的交通方式

    正面影響

    .創造就業機會

    .刺激區域經濟增長,但注重短期利益

    .獲取外匯收入

    .促進交通、娛樂和基礎設施的改善

    .經濟效益

    .創造持續就業機會

    .促進經濟發展

    .獲取長期外匯收入

    .交通、娛樂和基礎設施的改善與環境資

    源保護相協調

    .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融合

    負面影響

    .高密度的基礎設施和土地利用問題

    .機動車擁擠、停車佔用空間和機動車產生

    的大氣污染問題

    .水開發導致水污染問題

    .亂扔垃圾引地面污染

    .旅遊活動打擾居民和生物的生活規

    .短期內,旅遊數量較少,但趨於增加

    .交通受到管制(多數情況下,不允許使

    用機動車)

    .水景觀廊道建設阻礙了水的進一步開發

    .要求遊客將垃圾分類收集,遊客行為受

    到約束

    .旅遊的活動必須以不打擾當地居民和生

    物的生活為前提

    資料來源:呂永龍(1998)

  • 12

    二、台灣生態旅遊發展概況

    生態旅遊在台灣的發展可追溯至 1980 年代,當時環保運動剛起步,民間環保

    社團紛紛成立,國家公園成立之後,開始在園區內推展解說、旅遊活動。到了 1990

    年代,隨著國際發展的腳步,「生態旅遊」的概念以各種形式,逐漸在國內推展開

    來,國家公園及民間生態保育團體開始藉著自然體驗與生態解說的方式推廣休閒

    遊憩兼顧環境保育的概念。1995 年之後,開始有少數旅遊業者推出生態旅遊的行

    程規劃,但鮮少反映生態環境的實質內涵。2000 年,交通部觀光局擬定的「廿一

    世紀台灣發展觀光計畫」中,生態旅遊被納入未來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01年3月31日產、官、學界關心生態旅遊的人士及相關社團,在行政院觀光

    發展推動小組召集人陳錦煙的號召下,成立了「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協

    助政府推動生態旅遊。2002年1月16日行政院第2,769次院會中,通過配合國際生態

    旅遊年,訂2002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同時核定觀光發展推動小組審議通過之「2002

    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台灣生態旅遊的推動工作於是展開。為有效整合政府各相

    關部門的資源及計畫,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工作分組於 2004 年

    公佈了「生態旅遊白皮書」,從生態旅遊的定義、原則與精神,倡導國內生態旅

    遊活動,並從旅遊點分級、規範與落實管理,藉以推動國內生態旅遊活動、教導國

    人正確的生態旅遊觀。

    內政部營建署承行政院國家永績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工作分組指示,完成生

    態旅遊白皮書之撰擬,並負責籌組生態旅遊輔導團,完成了太魯閣國家公園同禮

    部落、滿月圓森林遊樂區、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達邦部

    落及墾丁國家公園社頂部落生態旅遊之輔導工作,並於2005年12月26日舉辦「94

    年度保護區生態旅遊輔導團成果發表會」。

    依據生態旅遊白皮書規定,生態旅遊輔導團設置目的係為妥善推動國內之生

    態旅遊,維護生態旅遊點之環境與旅遊品質。輔導團將根據各生態旅遊點之特殊

    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資源、地景、原住民文化、古蹟、以及各區域之社會經濟

    結構,提供有關規劃與管理方面的專業建議,以協助各地發展生態旅遊。

    依據行政院核定之「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晝」為達成國土復育目標,

    完整的配套措施之一就是,推動高山地區永續旅遊計畫,以生態旅遊為發展主軸,

    兼顧生計與生態保育。因此,生態旅遊的推動是為實現國土保育的具體行動計晝

    之一,以永續發展的理念經營管理,並供遊客從事解說教育、休閒遊憩及生態保

    育之用,妥善維護以供子子孫孫永世共享。

    生態旅遊是提供文化及環境資源觀光,同時兼顧當地社區經濟發展之產業。

  • 13

    生態旅遊是目前全球風行的潮流,生態旅遊的推動正可以與國際接軌,又可以再

    現台灣地方文化的契機,提升高品質之休閒旅遊服務水準,營造環境社會與經濟

    共贏的局面。

    第二節 遊憩資源的概念

    一、 資源的概念

    凡是地球外表或內部所蘊含的生物性、非生物性物質和能源的總體,均屬於資

    源,但這些資源必須界定在一個文化的概念才有意義, 換句話說,就是要在目前

    人類所擁有的科技、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可以開發,並且可用來維持人類生存、提

    高生活福祉,促進社會發展的物 質或服務的才算,因此在人類生活環境中可以開

    採來滿足大眾需求並 提供人類使用的,就可以稱為「資源」。

    資源(resource) 一般可以定義為直接或間接滿足人類需求的任何事務。以經濟

    學的觀點視之,將其歸納為四大類: 勞力(labor) 、 資本(capital)、自然資源(nature

    resource) 及企業家精神(enterpreneurship) ,稱(human resource), 而自然資源及資

    本為實物資源(physical resource)。

    不同學者對「資源」的定義:

    Zimmermann(1951):環境本身或其部份,能夠滿足人類之需求者,方可稱

    之為「資源」,,故環境中具有需求之效用者,均可稱之「資源」,。亦即資源

    乃人類對環境評價的一種表達方式,其主要評價標準在於資源對人類之可利用

    性,而非僅其實質存在之狀態而已;這些可利用性乃依人類之需求與能力而定,

    故資源為主觀的、相對的、功能的,而非靜態的;其乃依人類的需求及活動而擴

    大或縮小。」(李銘輝、郭建興,2000)。

    Hunker(1964)認為「資源之觀念不能僅限於實質事物,資源應是存在於人 們

    的需要、技能及其對自己環境的評價間之一種功能關係,所以可由文化方面來 探

    討及定義資源此一抽象觀念。」也指出資源是「一種存在於人類慾望、能力及其

    對環境評價間的機能關係」。故資源機能的產生是人類對環境屬性所作的選擇與

    使用處理,其間的評價與利用過程即是文化。在文化的演化下,資源是動態的,

    會隨著人類的科技水準、經濟狀況和社會條件,不斷的改變,所以在不同的空間

    和不同的文化中是會有不同的利用與價值,因此人類必須透過文化來鑑定和認識

    資源。

  • 14

    O’Riordan(1971)認為資源是「一種存在於人類欲望、能力及其對環境評價

    間的機能關係。」因此資源是一個涉及文化的抽象概念,依此定義,人及其對環

    境評價的有複雜關係。所以資源是一種看法、認識、知識的結果,由缺乏所引發。

    陳昭明(1981)指出構成「資源」之條件為:(1):需求之存在(2)環境

    能滿足需求之潛在特質(3)利用之技術及意願。

    張長義(1986)認為資源之形成,乃係動態的,它會隨知識的增加和技術的

    精進,或是個人思想改變與社會變遷而產生變化,因此資源之存在,係以人類對

    其物質的認知與需要而產生。故資源是人類透過文化的評價,利用科技組織等能

    力,將環境因子由中性狀態轉成有用之材。

    F.Zimmermann(1986)強調:「資源是演變出來的,它們並非靜態不變的,

    它們反應著人類的需求、活動,並隨而展現出消長的情形」。並對資源提出了「功

    能(實用)」的解 釋,他認為唯有經過人們認知並可滿足需求,且可以有能力和技

    術來開發使用的,方可稱為資源,因此資源是一種要經過人類評價斷定才能成立

    的。

    王鑫(1986)認定「自然資源乃是基於人類的識覺和態度、需求、技術、法律、

    財政、制度管理及政治慣例等,因此,資源乃由自然、人類和文化資產等三者的

    交互作 用而演繹發展出來等。」總之,資源是涉及文化的抽象概念,所以構 成

    資源的條件,應該是人類有需求的渴望,又具滿足周遭環境的潛在 特質,並且可

    依意願和擁有的技術來挖掘獲得,當其使用時就能得到 極大滿足者。

    Rees(1989)「資源是物質體系的產物,它們是依照人類的能力和需求 被定

    義,而不是依照本質。」由此而言只要人類的能力和需求改變,資源觀念亦 即隨

    之變化,因此資源是隨時間、空間而變化的。資源是物質體系被人類賦予意 義(功

    能、象徵)而使消費獲得滿足。「因此,資源是動態的文化概念。被認知的資源

    已經改變,而 且會繼續變化,超越時間,不僅呼應知識的增進與技術的改革,而

    且和經濟、社 會及政治的發展並進,改變了資源產物和服務的需求。」既是一個

    動態的文化概 念,也就意謂隨文化發展和各地區不同的文化差異,資源概念是會

    變動。

    張石角(1995)「這裡所探討的『地景』指的是自然的地形景觀。地景是一種

    資源。近代對資源的概念是:以某種特定目的對環境之用處加以評價為前提。資源

    的構成是一種相對的觀念,它的界定依規劃機構、規劃目的、人類利用環境來滿足

    某種技術工具的狀態、以及現有社會機制限制下加以利用之能力⋯.等因素而不

    同。如今工商發達、經濟成長、生活水準提高的趨勢,使得原來農、林、漁、牧、

    礦等傳統資源觀念改變,從前不為人重視的『開放空間』如landscape、 wilderness 等自然

  • 15

    要素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地景資源的價值難以市場的價值或貨幣來

    表示或衡量,但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是『有價值的空間』之一。」當

    大自然無法如同以往無所不在時,甚至是缺乏時,而且在都市人口擁擠時,自然、

    甚至一棵樹木、一盆植物也成為心靈資源,使得這個自然植物的異質成分(自然性)

    凸顯,因此可以使人暫時進入這個自然植物與人的體驗場中以感覺場作為強勢引

    導,而擁有的所謂一花一世界的想像世界。所以缺乏是資源的先決條件,缺乏產生

    向補足「缺乏」的方向前進(就是目標),在生活空間(體驗場)中的追求平衡,

    即是一個目標。

    田清華(1997)認為資源(Resources)之定義為「能滿足需求之效用者」,此效

    用來自環境中具有滿足需求之效用者均可稱為「資源」。因此資源是人類主觀之價值

    判斷及能力、知識、文化等眾多因素相互影響而得到一抽象名詞,是一種相對的概

    念。

    資源很少在未經修飾下直接用於消費,資源經常用作生產元素或生產能夠滿

    足人類需要的最終財貨與勞務方法。資源的經濟觀點是「人類中心說」,只考慮對

    人類的價值,任何資源的經濟價值都是以人類需求來定義。另外資源都有稀少性

    其質或量都是有限的(Hussen,陳凱俐譯,2 0 0 1 )。資源一般可依自然與人為、

    有形與無形等向度,劃分如表 2–2–1 所示的體系(李銘輝、郭建興,2 0 0 0 ) 。

  • 16

    表 2–2–1 資源之分類體系

    資料來源:李銘輝、郭建興(2000),(觀光遊憩資源規劃)。

    有形自然資源 有形人為資源

    (一)較固定性者

    1.水域、河流、湖泊、溪流、海灣。

    2.陸域 陸域上之自然景物,此等

    自然景物因地質、地形、海拔、

    坡度及高度、方位、土壤等因素

    而異。

    3.空域 日出、夕照、星空。

    一)較固定性者

    1.建築物及各種交通設施及公共

    設施,包括道路、鐵路、步徑、

    橋樑、高壓線、電線、電話線、

    街道家具等。

    2.人為景觀構造物:牌樓、招牌、

    壁畫、展示強、座鐘等。

    (二)較不固定性質者

    1.天然植物被覆 種類、數量、型

    態、色澤等。

    2.野生物、植物植群、種類、數量、

    型態、色澤、習性等。

    3.季節氣候及自然運動變化

    風、雲、雨、霧、地熱等。

    (二)較不具固定性者

    1.作物 農業、園藝、林業、畜牧

    業(牧草、牛、羊等)。

    2. 可 動 式 人 為 景 觀 構 可 移 招

    牌、路樹、盆栽。

    無形自然景觀 無形人為資源

    1.氣象、氣溫、溫度。

    2.光、香、聲、味。

    1.文化:民情、風俗、習性等。

    2.宗教信仰。

    3.法規制度。

  • 17

    二、遊憩的概念

    「 遊憩」議題之發展,始於工業革命之後,約於二十世紀初期。國內外學者

    在相關理論研究中,對「遊憩」之界定,多有差異。大抵因「遊憩」涵蓋的因素

    個體及組成關係(包托由個人或團體所構成之遊憩參與者、遊憩活動、遊憩環境資

    源、及對遊憩環境之經營管理等) , 具有相當複雜性,以及各研究者角度、著眼點

    的不同所致(曹正,1989 )。

    社會、心理、遊憩經營管理之學者專家,或遊憩資源和土地使用規劃之實務界,

    將「遊憩」定義為「個人或團體於休閒時間內,所自由從事的各類型活動或行為,

    並從中獲得快樂、身心愉悅等需求之滿足。」

    1.遊憩定義

    遊憩(recreation)活動是人類於閒暇時,依其興趣及需要尋求滿足感的自然表

    現,個人或團體參與活動的動機,是基於能獲得享受和滿足的體驗。遊憩的型式

    種類極多,有組織式或即興式的遊憩(national recreation & park association)。凡是

    能提供遊憩活動,使遊客達到遊憩目的的地或物,就是遊憩資源,而此類資源在

    景觀上、科學上、自然生態上及文化上都具有價值。

    遊憩(Recreation):原意有「使恢復精神,再創造」,指的是利用休閒時間

    所從事的行為模式。它牽涉的不只是行為者個體,還包括有能支持行為者產生愉

    悅經驗的資源與空間。當遊憩活動是遠離其日常生活居住地而成為旅行的形式,

    就空間、時間的擴大而言,就跨越到觀光的層次(徐世怡,1988)。

    遊憩(recreation):根據陳水源譯:觀光遊憩計畫論中之解釋:遊憩意指於自由

    時間內之活動,且能獲得個人滿足與愉快之體驗(陳水源,1980)。 此為廣義之遊

    憩,其內容包括人們利用自由時間進行的各類活動型式,或於休閒狀態下所做的

    各類活動型式。此類活動特別強調個人的滿足與愉快。此滿足與愉快的體驗即為

    遊憩體驗(左顯能,2000)。

    根據韋氏國際大辭典(Webst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對遊憩的定義為「工作

    勞動之後體力和精神之恢復(re-creation),是一種消遣之行為。」

    Driver與Tocher(1970)認為:遊憩是一種人體驗,此種體驗是在非強迫性時

    閒內,基於個人內在需要而自願追求的。

    美國戶外遊憩局(U . S . Breau of Outdoor Recreation,1974) 認為:遊憩是利用

    休閒時間從事追求愉悅與滿足的行為,它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曹正(1979) 認為:遊憩意指於自由時間內所從事讓身心復原、精神愉快之行為,

    且能獲得個人滿足與愉快的體驗。

    Knudsom (1980 ) 認為:遊憩是個人或團體在自由時間所從事之動態與靜態的

    活動。

  • 18

    Godbey(1981) 提出:遊憩是個人或團體於休閒時間所從事的任何活動,他是

    令人愉樂的、自由的,並具有立即吸引力的。

    林晏洲(1984)認為:遊憩乃是一種目標導向之行為,其目的在滿足個人實

    質、心理與社會需求。並且認為遊憩是在無義務時間或所謂休閒內,由個人自由

    選擇去從事一種活動或一種體驗。

    陳昭明(1986)認為:遊憩可以說是人除了從事維持生命、謀求生活等活動

    之外之一切活動,其動機包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較高層次的心理需求之滿足,

    而其行為則為從事遊憩活動,其結果為獲得生理與心理上之需求以滿足遊憩體驗。

    李銘輝(1989)認為:遊憩是為達身心休閒、教育、娛樂與運動等目的,離

    開其日常生活圈的範圍,進行一定期之旅行活動。

    朱安玲 (1989)認 為:遊憩是在個人的休閒時間裡,進行一定之旅遊活動 ,其

    動機是在從事此活動的過程中或之後,可獲得個人的舒適或愉樂。

    洪嘉言(1998) 認為:遊憩是在工作之餘,依自由意志去從事之一種活動或體驗,

    並能在遊憩之活動與體驗中,獲得內心滿足及精神恢復的目的。

    綜合以上可知「遊憩」是指所有能夠調劑身心、消除疲勞的活動。

    2.觀光(tourism)

    觀光(tourism)一字是由 tour- ism 組成,tour 字源是由拉丁語 tornws 而來,意指

    由原點出發再回到起點的巡迴移動。依照韋氏字典的解釋是「為保健修養、教育及

    商務貿易等目的所從事遠離居住地的有計劃旅行」。因其結合有商務旅行及家庭

    聚合成份,故在空間軌跡上超越遊憩層次,又其含有貿易及個人保健動機,所以

    有某些部份亦超越在休閒範圍外(徐世怡,1988)。

    觀光(tourism):Gunn(1994)在"Tourism Planning:Basics, Concepts, Cases"書 中之定

    義:觀光係每日往返兩地以外之旅行,但有學者認為觀光應以距離(distances)界定

    如距離居住地 50 哩或 100 哩以上之旅行。有人認為需旅行過夜。傳統上則專指

    渡假或娛樂之旅行。但 Gunn 推崇 Mathieson and Wall( 1982)之定義 如下:「觀光係

    人暫時性離開工作及居住地,移動到外面的觀光地區停駐,停留期間使用觀光地區

    的設施,從事活動而滿足他們的需求」(左顯能,2000)。

    觀光,其字出自易經「:::觀國之光」今稱參觀一地的風土文物為觀光,根據中文百

    科大 辭典的定義認為「參觀他國的政教習俗及文物制度。」

    依據韋 氏國際大辭典(Webst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定義是指「舉凡為商

    業、娛樂或教育等目的的旅行,旅程期間在有計畫的拜訪數個目的地後,又回到原

    來的出發地。」若依觀光的英文字義 tourism,是由 tour和 ism 合成的。

    據牛津英文辭典中記載,tour 是由拉丁語 tornus 而來,含有「回到原出發點

  • 19

    的巡迴旅行」之意,中文譯為「轆轤」即一種畫圓圈用的轉盤。

    交通部觀光局對觀光定義(1977)認為,觀光可視為一種現象,也就是人民在其

    本國境內(國內觀光),或跨越國界(國際觀光)的活動現象,這種活動顯示出諸如個

    人以及團體間的交互 行為和關係,人際瞭解、感受、知識、動機、困擾、滿足,

    以及對歡愉的觀念等因素。

    陳水源(1982)曾指出「觀光係運用自己的自由時間,從事各種知識鑑賞、休閒

    活動、參與鼓舞精神等體驗事宜,用以求 得生活上的變化,充實人類基本需求的行

    為(含遊憩意義 ),而離開日常生活圈,接近不同自然及文化環境,所產生的相關行

    為而言。」綜合以上可知觀光是指為達到身心修養、教育、娛樂及運動等目的,

    而暫時離開其日常生活圈所做的一種活動。所以觀光實為一種遊憩,故常稱為觀

    光遊憩。

    觀光和遊憩兩詞並無太大差別,都是休閒(Leisure)活動,而所謂休閒活動就是

    指自我消遣和自我娛樂的活動,戴彩霞(1987)認為「觀光」、「遊憩」、「休閒」,

    三者都是人們為舒展身心、親近自然、增廣見聞、滿足好奇心、宣洩過剩精力、鬆弛生

    活壓力、保養生息的活動,當然要在時間及經濟能力許可下,經過一段期間活動後,

    確實能得到精神生活上的滿足,以及獲得 愉悅的經驗。

    由上可知,觀光和遊憩兩者的差別大概僅在區域範圍的大小而已,一般而

    言,觀光區域範圍是較遊憩為大的。觀光旅遊者所到達的地點,通常都是風景名勝、

    古蹟遺址、公園、遊樂場等,當然旅遊時不可忽視的問題,尚須包含交通設施及住宿

    的餐飲和旅館。有些地區以自然景觀取勝,如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中國的黃山勝景、

    台灣的 東部海岸;但也有地區則以人文景觀吸引觀光客,如台南市的名勝古 蹟、中

    國北京的紫禁城、義大利的羅馬競技場等。

    觀光活動與遊憩活動在本質及資源的運用上,很難作明確的劃分,兩者唯一

    的可能差異,僅在於觀光資源的獨特性比較高,因此兩者可通稱為觀光遊憩活動。

    總之,觀光遊憩活動是指一個人離開日常生活的環境,到他鄉觀察、體驗當地的

    特殊景觀 或是舒暢身心,所作的一天(含)以上的行為。在這段遊歷的時期間,個

    人可依其個人的偏好、需求等,自由選擇某些特定的項目,從事短 時間或短距離

    的遊憩活動。

    觀光遊憩理論的發展,導源於古時腓尼基人由一地旅行至另一地去經商而開

    啟了觀光的歷史,但真正大量觀光遊客的產生則是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才開始

    的。因為人們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工作,由於機械化生產的結果,工作對許多人來

    說,漸漸變得單調而乏味,甚至還 會有厭煩的感覺,結果逐漸「彈性疲乏」而使

    得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才會有觀光行為的出現,目的就是在藉此調劑身心,滋潤蘊

    積能量, 以便再度出發。

  • 20

    三、遊憩資源之定義

    各種有關遊憩資源之定義摘述如下:

    陳昭明(1976) 認為資源本身是中立的,乃因人為之利用而被稱為農業資源、

    林業資源、畜牧資源等資源被遊憩利用稱為遊憩資源,與其它利用方式一樣,均

    在滿足人類之需求。

    Schwarz(1976)認為遊憩資源為凡土地及水域等目然環境條件之組合可提供

    遊憩機會,且人類有可能及有需要利用此等場所,以滿足遊憩需要者

    曹正(1979 ) 認為凡能提供遊憩活動,使遊客逢到遊憩目的者,即為遊憩資源,

    一般具有景觀上、科學上、自然生態上及文化等價值之資源,稱之為遊憩資源。

    曹正(1980)認為具有景觀、科學、生態或文化價值,並能從供遊憩使用之資

    源系統,再整合為遊憩資源系統。因此遊憩資源必須具有下列條件: 具景觀、科學、

    生態或文化價值。能供遊憩使用。遊憩使用性影響其資源之上述四項價值。

    行政院經建會(1983)認為觀光遊憩資源為可供觀光遊憩活動,滿足遊憩需求

    之自然資源或雖非自然資源,但因該項資源有限,且具有不可再生性質者。

    台大土木研究所(1984 ) 在「宜蘭縣觀光發展整體計畫規劃報告」說明遊憩資源

    為「舉凡土地與水域等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歷史景觀於現在或未來可提供人類從

    事遊憩活動,滿足其遊憩需求者,即為遊憩資源。」

    綜合上述定義中遊憩資源之特質,對「遊憩資源」定義為「舉凡土地及水域

    等自然環境、及人文歷史景觀之組合,可提供遊憩機會與遊憩利用之可能條件,

    以滿足人類遊憩需求者稱為遊憩資源。」

    林素貞(1988)將遊憩資源之特性歸納為三項:

    1.可提供遊憩使用,滿足遊憩需求者。

    2.具景觀、科學、生態、文化等價值者。

    3.包括水域、土地等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環境。

    李銘輝、郭建興(2000) 指出所謂遊憩資源,乃是環境中能滿足觀光遊憩需求者,

    皆可稱之。

    大多數專家及研究報告都同意上述定義中,遊憩活動之進行與個人滿足感之追

    求有關,且參與者是處於自願及自由狀能,擁有充分或滿意的選擇機會。同時,

    遊憩更具有讓身心復原、精神愉快等立即回饋之價值。遊憩活動可以個人單獨、

    或與他人共同參興方式進行,可能是有計畫性或偶發性、動態或靜態性活動,可

    以傳統形式或自行創新之活動內容,可能需要特殊訓練或技術條件,可以在室內、

    戶外或特定的場所範圍從事進行。因此遊憩活動的種類、方式、與進行,並無絕

    對固定形式、範圍之限制(曹正,1989 )。

    英國遊憩經營顧問 George Torkildsen (1983) 針對遊憩進行之時機與其他學者

  • 21

    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遊憩不一定限於休閒時間內,有些人也將工作當成遊憩,

    完全依個人當時需求與看法而定,所以遊憩之時機對非永性或絕對性的。但基於

    遊憩是「自由且自主狀態下從事」之本質,工作乃個人求生存之行為,為必然且

    具有責任與義務之性質,因此工作時間多半被排除在外。遊憩之時機「休閒時間」,

    較明確的界定為:個人於睡眠、生存、飲食、工作及責任外,可供自己隨意支配

    利用之時問。

    四、遊憩景觀資源分類的意義

    分類(classification) 是指根據事物的近似性或關係而將其分門別類(Sokal,

    1974)。遊憩資源一般係指滿足遊憩活動需求之自然、人文景觀而言。遊憩景觀資

    源的種類繁多,為有效利用、管理及保育遊憩景觀資源,依景觀的特性,使用適

    當的準則加以分門別類的過程與結果; 即將同一性質之景觀資源歸於一類,以便經

    營管理時能維護其特性,並充分滿足遊憩者使用的需求。

    另遊憩資源分類尚有其特殊意義:

    1.分析土地適於遊憩使用之潛力時的重要步驟。

    2 .遊憩規劃管理的基本工作。

    五、遊憩景觀資源分類的目的

    許多學者皆對遊憩景觀資源分類之目的提出其論述如下:

    Frayer& Risser (1978)於 Uses of Land Classification 中分類的目的如下:

    1.發展政策陳述及提供經營所需資訊。

    2.為政策、研究、規劃及管理提供一個統一架構以利於執行並獲得不同機能利

    益。

    3. 提供標準化分類,達成不同經營單位間的統合。

    許文龍(1979 ) 認為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提供遊樂經營上相關之基本資訊,並作

    為日後遊樂經營的基礎。

    陳昭明(1981 ) 認為將同性質的資源併於一類,以便經營時維護其特性,充分

    滿足需求。

    蔡聰琪(1984) 指出遊憩分類最主要的目的即為提供遊憩經營之依據。

    唐學斌等(1988 ) 於「加速台北市觀光資源開發之研究」中提出遊憩資源分類的

    目的在於:

    1.提供資源特性,分佈及交互作用之資訊。

    2.將同質之資源併於一類,以便經營管理時能維護其特性,並充分滿足遊憩需

  • 22

    求。

    3.資源分類後有助於不同經營單位間的統合。

    李銘輝(1992 ) 於「觀光地理」中指出分類的結果可達到下列各目的:

    1.使結構複雜的遊憩資源,能以明顯的類別來加以標示區別。

    2 .可作為遊憩區分類的基礎。

    3. 可作為資源管理者提供開發、投資、規畫及經營管理的有效資訊。

    洪嘉言(1998)於「福隆地區遊憩景觀資源評估與經營管理之研究」認為遊憩資

    源分類的目的有:

    1.將複雜的地理景觀,用標準化分類來標示區別。不僅利於經營管理時的維

    護,也能充分滿足遊憩的需求。

    2.提供遊憩經營所需之基本資訊,並達成相關經營單位間的統合。

    六、遊憩資源分類方法

    遊憩資源分類方法因目的、對象不同,而會有不同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時,

    先將各種遊憩資源分類方法加以歸納。才易掌握遊憩資源分類方法的趨勢及各方

    法的優缺點。遊憩資源分類方法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針對遊憩資源本身特性,

    以遊憩資源本體為分類對象; 另一種則是依據遊憩資源(設施) 區為分類對象,來建

    立遊憩資源區之分類系統。以下就國內外有關遊憩景觀資源之分類方法,依年代

    的先後次序進行說明。

    Peters (1969) 認為遊憩景觀資源可以用「吸引力」來加以說明,因此他利用吸

    引力將遊憩景觀資源劃分為五大類:

    1.文化:包括遺址及具有考古價值之地區、有歷史性建築物及紀念物、具有歷

    史意義之處所、博物館、現代的文化、政治和教育設施、宗教建築。

    2.傳統:包括民族節慶、藝術和工藝、音樂、民俗、原始生活及習俗。

    3.景色:包括特殊景觀及自然美景地區、國家公園、野生物、植物及動物、海

    灘渡假區、山地渡假區。

    4.娛樂:包括參與性及觀賞性運動項日、遊樂及娛樂園區、勳物園及海洋公園、

    電影院及戲劇院、夜生活、烹飪。

    5.其他具有吸引力之項目:包括氣候、療養地區或礦泉區、為他處所無之獨特

    項目。

    陳昭明(1970) 於「自然保護林業」一文中,將景致分成以下兩種:

    1.天然景致:(l ) 原始景致(2 ) 近自然景致。

    2.文明景致:(l ) 接近自然之文明景致(2 ) 遠離自然之文明景致 (3 ) 迥異自

    然之文明景致(4 ) 完全人造之文明景致。

  • 23

    日本洛克計畫研究室(1973 ) 將遊憩景觀資源依其資源之獨特性分成以下兩類:

    1.自然資源:

    (1)山岳 (2 )高原 (3 )原野 (4 )濕原 (5)湖沼 (6)峽谷 (7)瀑布 (8)河川

    (9)海岸 (10)海岬 (11)島嶼 (12)岩石洞窟 (13)動植物景觀。

    2 . 人文資源:

    (1)史蹟 (2)社寺 (3)城蹟、城郭 (4)庭園、公園 (5)歷史景觀 (6)野生景

    觀 (7)慶典 (8)碑像 (9)橋 (10)著名建築物 (11)博物館 (12)美術館

    (13)水族館。

    Coppock ,et al,等(1974)在 Recreational Geography 中依海拔高度所提供之遊憩活

    動來區分各種遊憩資源。

    1.可供陸地遊憩活動之資源條件:

    (l )所有鄉間在碎石道路 4 0 0 公尺以內的地方劃為露營、篷車旅行、野餐- --

    等遊憩資源。

    (2)在 3 0 0 公尺以上之高地闢直道或步道,供散步、騎馬之遊憩資源。

    (3)在有狩獵價值的地方劃成狩獵遊憩資源。

    (4)斷崖在 3 0 公尺以上的地方劃成攀岩遊憩資源。

    (5)在高差 2 8 0 公尺以上,且持續三個月以上雪期的地方劃為滑雪遊憩資源。

    2 .以水體為主之遊憩活動資源:

    (1)內陸水域釣魚及其他內陸水域之水上活動。

    (2)近岸水上活動,包括河岸及水岸。

    (3)以海洋為主之活動。

    3 .供觀賞地形景觀之資源:

    (1)低地

    (2)平緩的鄉野

    (3)高原台地

    (4)險峻的丘陵

    (5)高山

    4 .依土地利用型態作為分類依據:

    (1)都市地區

    (2)農業用地

    (3)林地

    (4)荒野地

    (5)雜作地

    (6)水域

  • 24

    5 . 以生態上之重要程度為分類依據:

    評價:情況(每 2 KM X 2 KM 為範圍)

    (1)0:都市地區而農地、闊業林地、沼澤、砂丘及水域所佔面積未超過 l0%者。

    (2) 1 : 至少有 10 %之面積為改良之農業用地。

    (3) 2 : 至少有 10 %之面積為荒野地、或為針葉林地。

    (4) 3 : 至少有 10 %之面積為闊葉林地、沼澤、砂丘或水域。

    (5) 4 : 至少有 10 x 之面積為兼具闊葉林地、沼澤、砂丘及水域兩者之地區。

    曹正(1980 ) 在台灣地區風景特定區規劃手冊研究報告中,將遊憩資源分類為

    具有景觀、科學、生態和文化價值等幾類。其遊憩資源分類如下:

    1.具景觀價值之遊憩資源:

    (1)地形、地質景觀 (2)海濱景觀 (3)海底景觀 (4)水流景觀 (5)植物景觀

    (6)動物景觀 (7)人文景觀 (8)視覺景觀。

    2 .具科學價值之遊憩資源:

    (1)生物科學 (2)森林 (3)地球科學 (4)考古科學。

    3.具生態價值之遊憩資源:

    (1)高山植物 (2)森林 (3)疏林 (4)海洋 (5)其他特殊生態系。

    4.具文化價值之遊憩資源:

    (1)具有考古上的價值 (2)具有歷史上的價值 (3)具有山胞或土著的價值。

    陳昭明(1981)於「台灣森林遊樂需求、資源、經營之調查與分析」一書中,曾指出遊

    憩資源可分成特殊旨趣景緻、自然景緻和人文景緻等三類:

    1.特殊旨趣景緻:

    (1)仍保持始狀態的地區。

    (2)稀有或瀕臨絕種之動、植物。

    (3)特殊之氣象景觀。

    (4)特殊之地形、地質景觀。

    (5)特殊之動、植物景觀等。

    2.自然景緻:

    (1)地質景觀:如溫泉、斷崖、火山口⋯等。

    (2)地形 景觀:如山地孤峰、連峰、特殊地形、冰河遺跡地、風口、瀑布、 河流、

    河口、湖泊等。

    (3)植物景觀:如高山植群、天然林(針葉林、混合林、闊葉林、竹林海岸林)、人工

    林等。

    (4)動物景觀:如各種 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等。

    (5)天氣景觀:如風、雨、日照、雲、 霧等。

  • 25

    3.人文景緻:

    (1)具有歷史價值之人文景緻:如古道、人類遺址、紀念物、寺廟、墓園等。

    (2)具有特殊價值之人文景緻:如橋樑、隧 道、水庫、閣樓、亭台、堤防、燈塔等。

    (3)鄰近地區之土地利用:如農田、果園、農舍、牧場、花圃、農場、養殖池、教

    堂、學校、停車場等。

    台大地理系(1982 ) 進行「北海岸風景特定區生態資源調查」時,將遊憩景觀

    資源分類成:

    1.礦物、陸上野生物。

    2.水體與水中生物。

    3.植被(森林與植物)。

    4.地形(海灘、瀑布、急湍、溫泉、高山、湖泊等)。

    5.地質與土壤。

    6.氣候。

    7.史蹟。

    8.民俗以及特殊少數民族。

    9.露營地、避暑地及其他可供居住之度假地。

    10.工業設施或特殊機構。

    內政部地政司(1983 ) 在研擬北部區域計畫時,將台灣北部地區具有景觀、科

    學研究、生態或文化價值而需加以保護或能提供遊憩使用之資源,依其特性及其

    所具價值分類如下:

    1.地質\地形資源:(1)洞穴 (2)奇石 (3)峽谷 (4)谷地 (5)台地 (6)奇峰 (7)海灘

    (8)海蝕洞 (9)海崖 (10)海蝕平台 (11)海灣 (12)海岬 (13)海島 (14)海上礁石

    (15)海蝕地形。

    2.水資源:(l)海潮 (2)湖泊 (3)瀑布 (4)溪谷 (5)曲流 (6)河口 (7)溫泉

    (8)冷泉。

    3.植物資源:(1)人工林 (2)行道樹 (3)草原 (4)稀有植物 (5)其他觀賞植物。

    4.動物資源:(l)鳥類 (2)野獸。

    5.人文資源:(l)古蹟 (2)聚落建築 (3)田園 (4)公園、樂園。

    經建會住都處(1983 ) 依遊憩景觀資源之實體組成特性分為十類,類別如下:

    1.海岸:包括海灘、海灣、海峽、海岸地形、景觀、海濱植物群落、近岸海底

    景物等。

    2.湖泊:包括天然湖、人工湖。

    3.溪流:包括河川、水澗、瀑布、溫泉。

  • 26

    4.森林:包括自然林、人工林。

    5.山岳:包括山峰、山嶺。

    6.草原:天然及人為種植之草原。

    7.野生動物:指鳥、獸、昆蟲及其繁殖所在地,或遷移現象。

    8.人為開闢之野外遊憩區:如野生動物園、遊樂園等。

    9.寺廟及建築:包括名寺、古刹、古建築、古街道、據特殊代表意義支建築。

    10.史前人類遺址或重要考古地區。

    經建會住都處(1983 ) 於「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之研究」中,將遊憩資源依

    其地理環境特徵及獨特性分成自然與人文兩大類:

    1 .自然資源:

    (1)海岸 (2)湖泊、水庫 (3)溪流、河谷 (4)森林 (5)草原 (6)特殊景觀

    (7)山岳 (8)其他(野生動植物、河口沙洲)。

    2 .人文資源:

    (1) 人類考古遺跡 (2)人為戶外遊憩區 (3)古蹟、建築 (4)田園風光。

    台大都計室(1984 )於宜蘭縣觀光發展整體計畫規畫報告」裡將遊憩資源分為:

    1 .自然資源::

    (1) 海洋遊憩資源:海濱資源、海底資源。

    (2) 陸上遊憩資源:地形地質景觀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瞬間景觀資源。

    2 .人文資源:

    (1) 工程及建築景觀資源。

    (2) 田園景觀資源。

    (3) 遊樂設施資源。

    (4) 歷史\文化資源。

    王鑫(1988 ) 於「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遊憩解說叢書-- 1 地景」中將遊憩景觀資

    源分為兩大類:

    1.自然資源:

    (1)地形、地質景觀:包括洞穴、斷崖峭壁、奇岩怪石、山岳、峽谷、河谷、谷

    地、台地、盆地、緩丘坡地、砂丘、沙灘、礫灘、島嶼、海蝕洞、海蝕平台、

    海岸階地、海灣、海岬、海岸礁石、海蝕小地形、湖穴、珊瑚礁等。

    (2)水景:曲流、河口、河流、瀑布、山澗、海潮、海浪等。

    (3)植物生態景觀:海濱植物、草原、荊棘林、森林、特殊植物、人工植群熱帶

    與林。

  • 27

    (4)動物生態景觀:哺乳類、鳥類、魚類、海洋生物、昆蟲、爬蟲類。

    (5)特殊自然現象:風、雲霧、朝露、日出、晚霞、天景、彩虹等。

    2.人文資源:

    (1)歷史文化景觀:史蹟、遺址、建築物、紀念碑、寺廟、教堂,特殊節慶與文

    化等。

    (2)人造設施景觀:花園庭院、廣場、停車場、墓園、涼亭、碉堡、瞭望臺、吊

    橋、橋樑、燈塔、漁港、船澳、防波堤等。

    (3)田園聚落景觀:梯田、果園、菜埔、漁村、田園、聚落等。

    (4)獨特產業:土產、特產、特殊市集、手工藝品、魚塭、養殖池、牧場、礦場

    等。

    觀光局(1989 ) 在「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中,以遊憩資源的地理環境特徵

    及遊憩資源之獨特性為分類基準,將遊憩資源分為:

    1.自然資源:

    (1)地質地形景觀 (2)水體景觀 (3)動植物景觀 (4)瞬間景觀。

    2.人文資源:

    (1)古蹟 (2)寺廟 (3)教堂 (4)民俗文化 (5)主題公園 (6)產業特色 (7)田

    園聚落 (8)其他(高爾夫球場、紀念碑、陳列館、苗園、動植物園) 。

    董仁維(1990 ) 在「台灣地區戶外遊憩資源利用課題與對策」一文中,將遊憩

    資源依其資源本身特性,分成兩類:

    1.自然資源:

    (1)湖泊、水庫 (2)溪谷、河流 (3)溫泉、冷泉 (4)森林 (5)草原 (6)海岸及

    海域 (7)山岳 (8)特殊自然景觀(地形、地質、景觀、日出、雲海景觀) (9)動、

    植物景觀。

    2.人文資源:

    (1)古蹟、遺址、歷史景觀及建築 (2)宗教寺廟 (3)名俗文化 (4)動植物園、

    水族館 (5)田園景觀與景緻 (6)人為戶外遊憩設施 (7)產業特色 (8)特殊運

    動項目 (9)文物展示(博物館、陳列館) 。

    陳水源(1998)在「觀光地區評價方法」中依照人為設施及自然生態的成分強

    度,將資源休閒旅遊據點之資源類別區分成人為資源或自然資源,如圖 2-2-1

    所示。

  • 28

    圖 2-2-1 休閒旅遊據點之資源類別圖

    資料來源:陳水源(1998)、賴文俊(2005)

    高中教科書三民版地理 (一)(2002)內將觀光遊憩資源分為景觀資源和觀光設

    施兩大類:

    1.景觀資源─景觀有自然與人文之分:

    (1)自然景觀:湖泊與埤潭、峽谷和瀑布、山脈和森林、海岸、火山和溫泉、國

    家公園、特殊的地理景觀、氣候、天然或珍稀生物。 (2)文景觀:歷史古蹟、民俗

    活動、相關文教設施、傳統地方產業、廟宇和教堂。

    2.觀光設施─主要是指舒適合理的餐廳和旅館等服務設施、安全便 捷的交通設

    備、良好進步的衛生醫療設施、好客有禮的國民、清潔的 環 境 及 簡 便 的 出 入

    境手續。

    高中教科書龍騰版地理(一 )(2002)內將觀光遊憩資源分 為 自 然 資 源 、 人 文 資 源

    和兼具自然及人文資源者三大類:

    1.自然資源─(1)氣候:玉山雲海、恆春半島的落山風。(2)地形:花東海岸的海

    階、立霧溪的峽谷。(3)水文:蘭陽平原的湧泉帶、彰化平原的八堡圳。(4)土

    壤:各地的水土保持教室、高雄田寮的月世界。(5)生物:曾文溪口的黑面琵

    鷺、西海岸地區的紅樹林。

    2.人文資源─(1)民俗宗教:澎湖的天后宮、大甲媽祖的繞境巡行。(2)產業:台中

    港的觀光漁市、宜蘭礁溪的溫泉蔬菜。(3)聚落:澎湖的磱砧石住宅、彰化的鹿港

    山岳、海岸、島嶼、瀑布、湖沼、草地、沙地、荒廢地、溪谷、鐘乳洞、溫泉、日出

    森林公園、自然公園、公路花園、教育性農園、花卉公園、觀光農園、觀光農場、市民農園、露營區、青少年招待所、水壩腹地、泛舟場、海水浴場、燈塔等

    山林、耕地、牧場、森林、梅林、杜鵑花林

    都市綠地、運動公園、棒球場、競技場、動物園、植物園、遊樂園

    民俗文化村、產業文化館、博物館、渡假農莊、民宿、體育館、美術館、休閒渡假中心、休閒俱樂部、高爾夫球場、游泳池、健身中心、傳統產業、工廠、交通設施

    文化古蹟、寺廟佛塔、傳統文物、人文景觀、鄉土料理、民間技藝、行事風格、風俗習慣

    自然資源

    人為資源

  • 29

    小鎮。(4)交通:阿里山的森林鐵路、高雄旗津的渡輪及三輪車。(5)人文娛樂:

    指綜合性的遊樂區,如彰化花壇的台灣民俗村、南投魚池的九族文化村、台

    北市立美術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3.兼具自然及人文資源者─最佳代表是指六處國家公園。

    段兆麟(2003)將鄉村體驗活動資源分為自然資源、景觀資源、產業資源、人

    的資源、文化資源等五類。整理如表 2-2-2。

    表 2-2-2 鄉村體驗活動資源分類表

    資 源 分 類 分 類 細 項 內 容 說 明

    1.氣象資源 日出、落日、雲彩、彩虹、星相、季風等。

    2.水文資源 利用鄉村的溪流、河床、山澗、瀑布、溫泉,吸引遊客遊憩留

    宿。濱海地區的水文資源有海景、潮汐、浪花、溪流等。

    3.植物生態資源

    利用鄉村的觀花、觀果、觀葉植物,及牧野的牧草,設計體驗

    活動。濱海地區,如馬齒莧、馬鞍藤、濱刺麥、台灣濱藜等濱

    海草本及蔓性植物;水莞花、烏柑子、黃荊、蘿芙木、毛苦參

    等濱海灌木植物;山欖、九芎、刺桐、棋盤腳、台灣海桐、海

    茄苳、水筆仔、蒲葵等濱海喬木。

    自然資源

    4.動物生態資源

    利用鄉村的稀有動物,如蝶類、鳥類、魚類等,設計活動,招

    徠遊客,提供自然教室的知性之旅。牧場的禽畜資源,如鷄、

    鴨、鵝、狗、牛、羊、豬、馬、駝鳥、駱駝等,設計體驗活動,

    提供自然生物習性的教育活動。濱海地區包括魚類、蝦類、貝

    類、蟹類、鳥類(留鳥與候鳥)、昆蟲,及潮間帶生物等。

    1.地形地質景觀

    農村有平原、步道、嶺頂、懸崖、峽谷、河灘、曲流、峭壁、

    環流丘等。濱海地區有:沼澤、魚塭、水塘、海岸線、潮間帶、

    沙洲、海岸洞穴、奇石、珊瑚礁岩等。

    2.牧野風光

    如農村「鵝兒戲綠波」的故鄉味,大陸「風吹草低見牛羊」的

    曠達氣勢,美國大西部牧場的豪情,澳紐大地青草綠的自然風

    光。

    3.禽畜舍特色 如飛牛牧場美國大西部穀倉式的遊客服務中心。又如蒙古包、

    氈房等村寨特色。

    景觀資源

    4.農村風光 農宅傳統建築、廟寺建築、魚塘景觀、漁村風情、防風林相、

    鹽田景觀等。

    1.農產品 各種農園、林產、畜牧、水產養殖等產品均可作為設計體驗活

    動的資源。

    2.牧草體驗活動 草原賞景、認識牧草、牧草收割、牧草加工餐飲、牧草編織等。

    3.禽畜生產活動 如剪羊毛、擠牛乳、擠羊乳、羊毛服裝製作 DIY 等。

    4.畜牧產品 如皮蛋製作、乳產品加工、鵝蛋彩繪、野山豬、烤乳豬、豬肉

    加工、滷豬腳等。

    5.牲畜市集 了解家畜家禽的交易活動。

    6.畜牧體驗活動 如騎馬、放羊、餵飼、牧羊犬趕羊、坐牛車等。

    產業資源

    7.漁業經營

    漁業經營的各階段,皆適合搭配遊憩服務,提供體驗的機會。

    如在養殖階段,可發展觀光漁場;運銷階段,有假日魚市的活

    動;加工處理階段,有漁製品觀摩與採買的活動。

  • 30

    1.地方名人 農漁村地方上有名的歷史人物或當代人物。 人的資源

    2.匠師 特殊技藝的農漁民。

    1.傳統建築資源

    農村平地有古代建築遺址、古道老街、古宅、古城、古井、古

    橋、廢壚、舊碼頭、牛墟、舊牧場等。山村有展現原住民特色

    的傳統石板屋建築。

    2.傳統雕刻藝術及手

    工藝品

    具有地區特色的藝術品,如石雕、木竹雕、皮雕編織、服飾、

    古農機具及家居用具等。

    3.民俗活動 如祭祀廟會、王船祭、迎王祭典、宋江陣、製作天燈、童玩技

    藝等。

    文化資源

    4.各種文化設施與活

    動 例如有特色的農漁牧博物館、歷史遺跡等。

    資料來源:段兆麟(2003)、賴文俊(2005)

    綜合上列各學者對觀光遊憩資源之分類方法,可發現其趨勢可歸為:

    1.觀光遊憩資源最基本的兩種類別是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

    2.觀光遊憩資源的分類項目漸趨一致,共同之項目為地形地質景觀資源、動植

    物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而細項分類則依不同研究地區之資源特性來

    擬定。

    3.為便於規畫觀光遊憩資源的經營與管理,其分類的基準是將觀光遊憩資源

    依其相似特性作分群,而非依其描述性或成因性來加以分別。

    4.遊憩景觀資源分類採用階層化的情形較少,多半是採用歸納、條列方式。

    一般而言,遊客最喜歡的觀光遊憩資源大概可分成五大項:

    1.顯著的自然奇景:如高緯度地區的峽灣、冰蝕湖等冰河地形及永晝現象、

    的瀑布、獨特的石灰岩地形、火山地形、珊瑚礁地形及大 規模的森林、

    野生動物園等

    2.完整且稀有的古蹟、文化據點:如古代宮殿建築;宗教聖地;名勝古蹟;

    大型博物館、美術館等。

    3.水上活動水域區:如海岸、潟湖;水上樂園;海水浴場;若兼具避寒的

    地區如歐洲地中海沿岸或美國邁阿密地區更會吸引遊客。

    4.冬夏季活動的山地區:如歐洲阿爾卑斯山雄奇的山景、中國黃山的奇岩

    怪石,若能再配合便利的交通,夏天避暑、冬天滑雪,將更 能帶來豐厚

    的觀光收入。

    5.人工營造景點:經營者需要極其用心,才能吸引眾多遊客遠道前來,如美國著

    名的迪士尼樂園、電影製片廠、巴西嘉年華會、大型水族館、海洋世界等。

    七、遊憩資源的特色

    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91)為瞭解觀光遊憩資源的發展潛力,以作為觀

  • 31

    光遊憩系統規劃及相關配合設施之依據,對各觀光遊憩據點之資源特性及開發條件分

    別予以評估,其方法可作為參考

    1.遊憩資源的特性:依遊憩資源的原始性、稀有性、觀賞性、變化性及歷史性等為

    評估指標,各指標劃分有四個等級,分別予以權 數,再將各指標的權值加總,

    即得各遊憩資源的等級,由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