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22

Upload: vuongnhu

Post on 29-Aug-2018

2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29

專題研究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

探討簽訂 ECFA之必要性

The Necessity of Signing off on ECFA from a New

Regionalism Viewpoint

楊平遠*(Yang, Ping-Y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生

摘 要

由於大陸已在 2003年 7月與 10月分別與香港及澳門簽署「更緊密經濟夥伴關

係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CEPA),並自 2004年元月一日

起實施,雙方商品貿易將逐漸達到全面免關稅的目標。到 2010 年初時,東協十加

一已開始啟動,東協十加三亦續勢待發,屆時臺灣不加入任何形式的東亞自由貿易

區,臺灣將是東亞國家中唯一被排擠在區域自由貿易區外面的國家,未來臺灣經濟

邊緣化的危機可能難以避免。

在全球化的挑戰下,傳統國家層次不足以回應全球化的挑戰,透過區域組織可

以降低全球化風險,因此,區域化可以作為國家層級,來面對全球化的一種回應方

式。從世界經貿秩序的願景來看,1980 年中期以後,一個具有重要性的區域主

義,將創造出新的政治平衡,進而保護區域經貿的安全和成員國及經濟體之共同利

益,謂之新區域主義(New Regionalism)。因此,與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乃為必然之趨勢,此外尚

可依據 WTO 會員身分和東協其他會員簽訂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由全球化區域經濟角度,推動全球與區域經貿自由化。

關鍵詞:新區域主義、ECFA、RTA、區域經濟

*作者現亦擔任臺灣海洋大學兼任講師、龍華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Page 2: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30

壹、前 言

就區域經濟研究的對象而言,「區域經濟」包括兩個範疇的研究:一是針

對單一國家內部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問題,尋求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的

策略研究;例如,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地區經濟計畫等。二是超越國家地理概

念的區域經濟整合;例如:東南亞國協東部成長區、世界三大區域經濟組織

等。1

依 Percy S. Mistry之定義,「區域科學」(regional science)或「區域研究」

(regional studies)是社會、經濟、政治及行為等現象中,含有空間概念者之

研究的科學。2區域科學中,以經濟觀點研究的部分即為「區域經濟學」。3換

言之,區域經濟學是以經濟學觀點來研究:在資源分配不均又無法完全自由移

動的世界中,各個地區之差異,及地區間關係之科學。因此,區域經濟學是一

門具備跨域政治、經濟和科技整合特性的學科。

在全球化下貿易自由化、市場單一化的結果,一方面深化國內與國際市場

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面也驅動特定區域內貿易、投資及生產關係的強化與整

合,造成市場的區域化現象,或更進一步透過政府間政策合作的導引、規劃,

追求共同目標或區域認同,形成所謂的區域主義。4

世界貿易組織(WTO) 5是以無歧視原則推動全球多邊貿易自由化

(multilateral trade liberalization),優點在於不會產生貿易轉向的負面效果,

但缺點在於會員國眾多且經濟發展差距很大,各項貿易自由化或公平化的議

1 Fredik Soderbaum and Timthy M. Shaw, Theories of Regionalism (N.Y.: Macillan, 2003), pp.30-75. 2 Percy S. Mistry, The New Regionalism: Impediment of Spur to Future Multilateralism? and Bjorn Hettne,

Andras Inotai & Osvaldo Sunkel (eds), Globalism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9),

pp.116-154。 3 區域經濟學(Regional Economics)也稱地區經濟學,是經濟學與地理學交叉而形成的應用經濟學。空

間經濟學一詞常作為區域經濟學的同義詞。當區域經濟學的課題特別涉及到城鎮時,則使用城市經濟學

一詞。區域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關係協調的科學。其與區位理論既有聯繫,

也存在區別。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N.Y.: 1999),

pp.25-55。 5 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或世貿;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寫為WTO)是負責監督成員經濟體

之間各種貿易協議得到執行的一個國際組織,前身是 1948 年開始實施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秘書處。

世貿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創立於 1995 年 1 月 1 日,截至 2008 年 7 月 23 日,世界貿易組織共有 153

個成員。其成員間的貿易額占世界貿易額的絕大多數,被稱為「經濟聯合國」。

Page 3: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31

專題研究

題,不易達成共識而常延遲施行時機,此可由歷年九大回合談判期間,逐次延

長看出端倪。此一現象亦相對反映出比較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的優勢與弱勢。

6

反觀區域經濟整合,是在區域內自由而區域外採保護主義的歧視策略,簽

定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 7推動區域貿易自由化

(regional trade liberalization)。優點在於涵蓋國家相對少,且在政經文化構面

類同下,各種自由化措施較易達成共識而提升決策效率;但其貿易轉向效果,

會引發全世界資源配置扭曲、社會福利下降,以及非會員國間之貿易報復等缺

失。

區域整合是當前及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目前世界三大區域

整合體分別為: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 NAFTA)、8

6 Robert Gilpin著,楊光宇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桂冠,1994),頁 10-65。 7 過去歐美各國曾嘗試透過 WTO 來推動全球性的自由貿易,但因各會員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全面推動更

高程度的關稅減讓並不容易,各會員因而轉向推動區域性經濟合作,簽署區域貿易協議(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相互提供比當初加入WTO承諾更優惠的條件,簡稱為WTO-Plus Agreement,

即「超WTO協定」。WTO對於會員間簽署的經濟合作協議,不論其名稱為何,一律通稱為 RTA,以有

別於全球自由貿易協議。截至目前為止,會員間一共簽署了 421 個 RTA 向 WTO 及其前身「關稅暨貿

易總協定」(GATT)報備,230 個 RTA 目前有效實施中,可見 WTO 會員間簽署 RTA 已是世界潮流。

至於 WTO 對於會員報備 RTA 之分類,不論其名稱為何,一律是依其協議實質內容來分類型(Type):

1.對於實施部分貨物(Goods)關稅減讓之 RTA協議,WTO歸類為「部分範圍」(Partial Scope, PS)。2.

實施大多數貨物關稅減讓則歸類於「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 FTA)。3.若是協議內容含

有服務業(Services)合作,則歸類為「經濟整合協議」(Economic Integration Agreement, EIA)。4.WTO

另有貨物關稅同盟(Custom Union, CU)報備的例子,但截至目前為止,WTO尚無學理上「共同市場」

(Common Market)及「經濟同盟」(Economic Union)報備的案例。絕大多數 WTO 簽署的 RTA 屬

FTA 的範疇,至於簽署名稱問題,各會員所簽之協議名稱五花八門,例如,澳洲與紐西蘭簽署「澳紐

緊密經濟關係貿易協議」(Australia New Zealand 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Agreement);印度與新

加坡簽署「印星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India And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即 CECA);另印馬(馬來西亞)、印印(印尼)、印紐

(紐西蘭)等亦均擬簽 CECA;日本及新加坡則是簽「日星新世紀經濟夥伴關係協議」(Agreement

Between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Singapore for a New-Age Economic Partnership)。由此可見,雙邊簽署

經濟合作協議的名稱不論是用緊密經貿關係(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CER)、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

(CECA)、或是經濟夥伴協議(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均無中央對地方、或是有矮化

主權的問題,只要雙方同意即可,實質內容對彼此有利較重要。這裡還有一點值得說明,由於港、澳

也是WTO會員,所以大陸與港澳簽署的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CEPA)後,也向WTO報備。可見只要是WTO會員間簽署的 RTA,一律須向WTO報備,連港、澳是

大陸的特別行政區也不例外。(資料來源:《WTO 網站》,網址:http://rtais.wto.org/UI/PublicAllRTAList.

aspx)。 8 NAFTA 係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所訂定之廣泛貿易條款,於 1994 年 1 月 1 日生效,其主要目的是

要於 5年至 15年之間消除三國之間之關稅障礙,此協議係取代美加兩國 1989年簽署之貿易協定。

Page 4: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32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9以及歐洲聯

盟(European Union, EU)。10三者中,以 EU 的整合歷時最久,整合的程度亦

最成熟,不僅已達成人員、商品、勞務、資本自由移動的「單一市場」

(Single Market)目標,更完善區域法定貨幣─歐元(EUR)的啟用。11

區域整合以及全球化發展是當前和未來人類經濟、社會、政治發展的主要

趨勢。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形成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

對立,直至 1990 年,蘇聯東歐集團解體,國際社會進入後冷戰時期的經濟較

勁,在此階段,面對全球市場的劇烈競爭,區域經濟整合業已蔚成當前經濟發

展的主流。12

貳、區域貿易的政治經濟學13

一、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Regionalism vs. Multilateralism)14

9 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 APEC)是在 1989 年由澳大利亞總理霍克

(Robert Hawke)所倡議成立之亞太區域主要經濟諮商論壇,希望藉由亞太地區各經濟體政府相關部門

官員的對話與協商,帶動該區域經濟成長與發展,成立時共有 12 個創始成員。我國係於 1991 年以

“Chinese Taipei”名稱與中國大陸及香港在該年同時加入 APEC 成為(Member Economies)。目前 APEC

總計有 21個會員體。整體經濟力量:總人口約 26億人,國內生產毛額占全球近 6成,貿易總額占全球

近 5 成。APEC 可謂為我國目前實際參與之最重要國際多邊機制之一,APEC 所形成的共識對全球經貿

政策及規範具有相當影響力。 10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是根據 1992年簽署的《歐洲聯盟條約》,也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所建立的

國際組織,現擁有 27 個會員國。歐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國際組織,在貿易、農業、金融等方面趨近於

一個統一的聯邦國家,而在內政、國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則類似一個獨立國家所組成的同盟。1993 年

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歐盟已經漸漸地從貿易實體轉變成經濟和政治聯盟。根據《歐洲聯盟條約》,

歐盟共由三大支柱組成:1.歐洲共同體,其中包括關稅同盟、單一市場、共同農業政策、共同漁業政

策、單一貨幣、申根條約等諸多部分;2.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3.刑事事件之警政與司法合作。歐盟的

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歐洲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歐元是歐盟的官方貨

幣,目前已經由 27個成員國中的 16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

目前已有 22 個歐盟成員國和 3 個非成員國實施。目前有關歐盟的主要議題是歐盟的擴大、制定歐盟憲

法、及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歐元區的事宜。 11 郝培芝著,「亞歐會議形成的結構性動力與意義:從新區域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臺北),第

43卷第 1期(93年)。 12 張宇、孟捷、盧荻主編,高級政治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頁 25-85。 13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pp.65-

135。FTA的經濟學:FTA的經貿效應:一般而言,FTA談判主要涉及市場進入(如關稅或促進 FDI)、

貿易規則(如反傾銷)與新興議題(比如部分 FTA 會觸及勞工與環保議題)等三大部分,主要包括

FTA 的關稅差別待遇效應(貿易創造、貿易轉移、投資創造、投資轉移、貿易條件改變),以及 FTA 的

投資相關規範(投資議題本身、服務貿易、IPR、自然人移動與競爭政策)與原產地原則(rules of

origin, ROO)所引發的投資效應等。

Page 5: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33

專題研究

本文所指「區域主義」泛指「新區域主義」(New Regionalism)。

所謂新區域主義,是指自 1980 年代中期以後出現在全球的區域經濟結盟

熱潮,點燃這股熱潮的重要事件是聯合國(United Nations)於 1985 年開始推

動歐洲單一市場,以及隨後美國與加拿大簽署的美加自由貿易協定。隨後,歐

洲完成由經濟擴大至政治的整合,至今共包含 27 個會員國。美國則於 1994 年

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後,至 2007 年已簽署了十幾個自由貿易協定(FTA),目

前洽談對象還有將近 20 個。東亞地區包括東南亞國協、日本、韓國及中國也

於本世紀初起開始加入行列,至今亞太地區共有兩百多個已完成或正在洽談中

的 FTA,臺灣則由於中國的反對與杯葛被排除在外,只能與中美洲的邦交國簽

署雙邊 FTA。

1986 年的烏拉圭回合談判,包含(一)關稅進入 GATT;(二)限制安全防護

的使用,例如保護主議;(三)改良 GATT 關於貿易津貼的紀律;(四)包含貿易

相關的智慧財產權與投資測量的新議題與新服務。在農業上的談判,美國與歐

盟的協商,達成一個妥協協議。而因此建立一個強力的組織,即世界貿易組織

(WTO),它作為貿易政策的守望與貿易爭論的裁決者。

1995 年 1 月 1 日開始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促進了國際貿易規則,與

更多的管理基礎的途徑。WTO 組織在許多方式上促進世界貿易的自由化。

WTO 是一個較 GATT 更強而有力的世界組織,也是解決爭議的一個合法機

制。

在 WTO 的政治權力中,依賴的是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她們享有

較大的決定結果與規則的權力。WTO 的經驗提示一個事實,那就是多邊主義

依賴著政府意志,在此上面,動態與全球化是不同的。全球化代表一種消極的

限制與機會,多邊主義需要國家的行動,與促進政策選擇的隨意性,也就是這

個理由,學者連結到全球化與日俱增的多邊主義。

為什麼發達與發展中國家適應區域主義多於多邊主義?回答這個問題有三

個現象,首先是存在於 1991 年兩極的解體;其次為全球化發展;第三為朝向

市場自由化發展。

雖然 1950年發展中的關稅統一理論,區域整合安排(Regional Integration

14

Barry B. Hughes著,歐信宏譯,國際政治新論(臺北:韋伯,1999),頁 35-80。

Page 6: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34

Arrangements, RIAs)15和區域主義更早於此。在前殖民帝國已顯示出現代區域

主義,如羅馬帝國。1850-1950 成功的殖民區域整合安排(RIAs)跨越到如

今發展中世界。1960-1990 發展中國家經歷第一代區域整合安排,基於不同

地區的保護主義,也造就自由貿易市場形成,但這種安排也很脆弱,因此經驗

記取以防第二代區域整合安排的重複失敗。

1990 年代後期,區域整合安排(RIAs)有以下的不同:1.涉入更多元的

成員;2.有向外的開放貿易、資本流通、技術、知識與高層次人力的取向;3.

超越財貨貿易自由化而至服務、投資、技術與一般標準的自由化。4.努力於區

域的全球競爭;5.涉入成員國家安排獲得有意義單一貿易自由化。更重要的,

是經濟模式在發展中成員區域整合安排的追尋是朝向單一市場經濟模式;在過

去不同模式(如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非競爭使區域整合安排困難,而同時

混亂的政治模式也逐漸整合成為一個多元民主模式,這些都促成區域主義與多

邊主義的形成。

二、區域經濟整合與貿易全球化16

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的關係是一種相互需求,多邊規則提供區域團體必需

的支援,多邊主義必須依賴區域安排的網絡安全性,區域安排能允許貿易自由

化更逐漸進展而獲得市場進入與輸出成長。而在達成經濟一體化之前,區域經

濟整合組織則依整合程度的高低可歸納為:1.優惠貿易協定;2.自由貿易區;3.

關稅同盟;4.共同市場;5.貨幣同盟;6.經濟同盟等六個發展階段。至於各階

段的區分則是以區域內貿易障礙的消弭、共同的對外貿易障礙、區域內生產因

素自由移動、會員國間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協調、共同貨幣與中央銀行的設立等

指標,做為各區域經濟整合發展的階段特性。

貿易全球化描述的不只是跨邊界交易的增加,指的是財貨與服務的生產、

分配和行銷流通,以及國際貿易擴張到全球世界經濟的所有國家。其結果是世

界貿易的類型,既是全球化,也是高度跨國家化,在這裡面的角色都能認知到

15

區域整合安排之延伸意涵:例如隨著歐盟等區域經濟整合的形成,政府必須思考如何讓臺灣納入亞洲區

域整合,其中,世界貿易組織(WTO)與亞太經合會(APEC)是臺灣在國際上可以積極參與的平臺,

但臺灣仍須尋求與大陸建立正常化的經貿關係,並須與重要貿易夥伴如美國、日本、東協成員國洽簽自

由貿易協定,避免遭區域經濟整合邊緣化。

16 Todd Landman著,周志傑譯,王業立主編,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臺北:韋伯,2003),頁 15-40。

Page 7: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35

專題研究

其相關的利益。

然而,這種流通不被國際貿易政治學的主流所隨聲附和。不公平貿易談判

和結果,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17系統之下大量存在著;貿易障礙的減少,仍是發達國家貨物和服務

所產生之權衡因果,而且這些國家仍然支配多元系統的規則。這仍是現今區域

經濟整合所面臨之挑戰。

三、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和國際貿易對話18

區域主義興起的本質深深影響到多邊主義和國際貿易,有三個議題影響到

國際貿易:首先,區域單位的成員,可能日漸增加對 WTO 新服務的需求。其

次,如果區域貿易的規則與多邊主義貿易規則相互融合,可以加強多邊系統。

第三,對許多小國家而言,區域是個好的工具,她們可以享受世界貿易更多的

聲音與服務,以及混合的市場占用與政治權力擴張。然而,如果貿易談判的安

排沒有妥適,多邊主義發展會對區域主義造成風險。因此,全球化風潮設定貿

易上國際政治關係的新需求,然而許多國家更強烈的合作需求,並不必然會強

化多邊主義。

觀察在成長中區域與次區域貿易安排 10 年以後,有三個結果很清楚:第

一是發展中國家從多元貿易協定獲得的利益,遠少於期待。第二,區域安排的

風險成為霸權的小區域,許多獨占的國家就能夠增加他們的權力。第三,區

域、次區域(sub-regionalism)19牽扯到互動、多邊遊戲同時展開,每一個層

次都有其內在價值,多邊主義不再能夠獨占貿易關係,但給了更多實質和更多

新的角色。

在 WTO 不易推動公平貿易環境下,有學者預期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將發

展成美洲自由貿易區、歐盟東擴、東協 ASEAN+120和東協 ASEAN+321等板

17

Judith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Domestic Politics: GATT, WTO and the Liber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nne Krueger (ed.), The WTO a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33-152. 18 Joshua S. Goldstein著,歐信宏、胡祖慶譯,國際關係(臺北:雙葉,2003),頁 20-75。 19 次區域主義(sub-regionalism)之現象,是指在全球化時代中,次國家全球治理興起,使國與國、城市

與城市之間的跨疆界合作成為重要的全球現象。而次區域主義則較次國家全球治理更強調在兩個以上的

國家經濟之邊境地區,因為歷史遺緒和自然經濟力量所促成的經濟合作與整合。 20 東協十國加上大陸。 21 東協十國加上大陸、日本、南韓。

Page 8: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36

塊。此外,東協+6(加 3 外,再加紐、澳及印度三國)亦逐漸成形,未來極

可能擴大為東協+6 或者有更多國家想加入該區域組織。另外,在多軌結盟及

晚近各國間盛行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22趨勢下,未

來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的衝突將下降,而互補利益應可相對提升;但不同區域

合作組織之間的貿易衝突,勢必增添 WTO爭端案例與更複雜的談判課題。

參、由區域主義至區域經濟發展23

從冷戰結束後,許多基本的世界秩序將予以重塑,並非是獨創的,尤其複

雜的全球化動力。全球化行動明顯的受到鼓勵,並強調世界經濟的發展,以及

基本教義派彼此相互對立。美國在經歷 911 事件,所產生痛苦經驗的衝擊,將

集中注意力對全球化的議題,並且思考區域主義中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發展。

在世界秩序中,大量結合非政治的影響力,並且應用於多國合作、跨國企

業與金融往來的合作,及消費者保護主義意識的執行。建構一個非領土的全球

性國家,並且防衛各個區域的安全。同時有效落實國際法,讓國家主權遠離恐

怖主義的危害。

區域主義可以達到明確的結果,它象徵的意義是,有良好的世界秩序和不

同區域的設定。其所產生的成就有:人權的提升、減緩外交衝突、提倡環境保

護主義、跨國合作的創新與制度化。對於 911 事件的分析,美國對於超級霸權

的角色,在國際社會中可以促進區域主義。對於弱小國家有助於主權發展的空

間,及嚇阻恐怖主義的發生。

在全球化的議題下,特別要澄清的是,在世界秩序的價值及對區域主義的

衝擊,尤其是全球經濟秩序和安全協定的維護。從世界秩序的願景來看,一個

具有重要性的區域主義,將創造出新的政治平衡,進而保護貿易的安全和人類

22

自由貿易協定目前必須注意不可違背 GATT 第二十四條之規定:自由貿易區之成員國相互同意消除其

間之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但成員國仍可保有其各自對外之關稅及貿易政策,亦即自由貿易區之成

員並無共同之對外關稅及貿易政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概分五類:(一)產生貿易創造

效果(二)產生貿易轉向效果(三)增強經濟體強化貿易財金政策之透明度(四)增加外人投資的誘因(五)增強

經濟體非經濟的好處。

23 Pervy S. Mistry,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jorn Hettne, Andras Inotai, and

Osvaldo Sunkel (eds.), The New Regionalism and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Basingstoke:

Macmillan, 2000), pp.26-49.

Page 9: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37

專題研究

共同的利益。

區域主義的角色在促進發展上是有爭論的,但諸多觀點匯聚起來,在早期

集中於經濟整合,擴大到區域主義。1950-1990 整合理論反映一種派系,在

區域理論與貿易發展間,貿易障礙的影響(關稅與非關稅)視為一個主要議

題,必須經由區域整合安排(RIAs)來解決,由經濟整合到區域主義,或由

區域主義到經濟整合,即交互產生所謂的經濟區域主義( economic

regionalism)。24

任何貿易整合都是自由化,將帶來市場及競爭的擴大。具競爭力的產業將

因市場擴大,提高規模經濟而獲利;但不具競爭力的產業卻將因競爭度提高而

遭淘汰。與兩岸簽署 ECFA,國內將產生贏家及輸家。政府固然要為贏家追求

更大贏面,也要為輸家減少損失,更要協助失業者。政府要提高國家競爭力,

追求產業升級是第一要務;洽簽 RTA 使競爭度提高,是迫使各產業積極升級

的方法之一,但絕非全部。政府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結合學界積極輔導升

級、轉型或轉業,與洽簽 ECFA同等迫切。

兩岸 ECFA 進一步開放我市場,可能造成對國內產業的損害,可以設計

「特別防衛機制」,針對 ECFA 自由化所造成的進口突增,允許提高關稅或配

額限制,大陸與智利簽署的 FTA 即包含此條款,並且仍維持 WTO 全球性防衛

措施的權利。中港及中澳 CEPA 中,雙方的確放棄此二權利;然大陸與智利

FTA中,雙方仍保有此權利,故我國亦應爭取保留此二權利。

24

現階段國際政治體系正處於結構性的轉型:冷戰時期的兩極對抗體系(美國領導的民主陣營 v.s.前蘇聯

領導的共產陣營)瓦解,牽動區域主義之興起。於是,國際政治理論之區域主義(Regionalism)概念適

可作為解釋當代政經發展的重要理論之一。所謂的區域主義係指在後冷戰時期,俱有特定地緣關係國家

間,所發展出經濟性、政治性、與機構性合作互助關係。首先從經濟面的角度來看,東亞區域主義的興

起與過去鳥拉圭回合經貿談判僵局息息相關。東亞區域主義則指為開放性區域主義(open regionalism)

的化身。其次,從政治面的角度來看,東亞區域主義意涵區域國家間之衝突解決與合作促進觀念。最

後,從機構面的角度來看,東亞區域主義係指東亞國家可藉由區域性之多邊組織(例如亞太經濟合作會

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或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 ARF)的功能

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凝聚區域政治共識。綜而言之,後冷戰時期之區域主義可比擬為「一體三面」之

菱鏡,每一面皆能反應出該區域之政經結構的機會與限制。若涉及 ECFA議題,東協區域主義本質俱有

市場導向(market orientation)之屬性。區域內國家藉由彼此間經貿流通力量,強化本身國際經貿競爭

力,以因應經濟全球化之挑戰。晚近,由於東協地區經濟力量的抬頭,吸引區域外的大量資本流入已漸

為 1990 年代區域內各國經濟發展之資金重要來源,但這也可能發展成為東協經濟發展脆弱性

(economic vulnerability)之新議題。因此可由區域內各國間之「經濟比較利益原則(econo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活動全球化(globalization)」等三項經濟因素,交互檢

視當今東協經濟體系之影響。

Page 10: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38

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5

依經濟部官方網站所記載及筆者彙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之具體目的、內容、利益、與基本精神如下:26

一、推動目的

1. 要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目前雖然兩岸都是 WTO 的成員,但

是彼此之間的經貿往來仍有許多限制。

2. 要避免我國在區域經濟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區域經濟整合是全球

的重要趨勢,目前全世界有將近 247 個自由貿易協定,簽約成員彼此互

免關稅,如果不能和主要貿易對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我國將面臨被邊

緣化的威脅,在重要市場失去競爭力。而中國大陸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

出口地區,與中國大陸簽署協議並有助我國與他國,洽簽雙邊自由貿易

協定,可避免我被邊緣化。

3. 要促進我國經貿投資「國際化」。陸續與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簽署協議

或協定,可助臺灣融入全球經貿體系,並吸引跨國企業利用我國作為進

入東亞的經貿投資平臺。

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內容

1. 名稱訂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規範兩岸之間經濟合作活動之

基本協議,英文名字為 ECFA(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2. 何謂架構協議:「架構協議」是指簽署正式協議之前所擬訂的綱要,僅

先定架構及目標,具體內容日後再協商,因為要協商簽署正式協議曠日

持久,緩不濟急,為了考量實際需要,故先簽署綱要性的「架構協

議」,並針對攸關生存關鍵之產業,可先進行互免關稅或優惠市場開放

條件之協商,協商完成者先執行,這部分稱為「早期收穫( Early

Harvest)」,可立即回應我國面臨國際經營困境產業亟需排除關稅障礙

之需求。國際上,亦有其他國家簽署架構協議之案例,例如,東協分別

25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規範兩岸之間經濟合作活動之基本協議,正式的英文名字為 ECFA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26 參見《經濟部網站》,www.moea.gov.tw。

Page 11: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39

專題研究

與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印度等國都簽有架構協議。

3. 主要內容:協議的內容將由兩岸雙方協商決定,參考東協與中國大陸經

濟合作架構協議及我方的需求,其內容可能包括商品貿易(排除關稅和

非關稅障礙)、貿易投資自由化、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27早期收穫項目商議、服務貿易、投資保障、

防衛措施、經濟合作,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等。

4. 定位:不採港澳模式,也非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而是屬於

兩岸特殊性質的經濟合作協議,不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精神;

只規範兩岸經濟合作事項,如同兩岸已簽署的海空運等九項協議,不涉

及主權或政治問題。

5. 協商基本原則:政府推動 ECFA 一定會遵照馬英九總統指示的「以臺灣

為主、對人民有利」兩個原則,以及吳敦義院長指示的「國家需要、民

意支持、國會監督」三個條件來進行。政府除了做好協商的充分準備之

外,未來還要繼續加強對民眾的溝通,爭取民意的支持;協商時我方將

秉持對等、尊嚴、公平的原則,絕對不會自我矮化;另外,政府將依據

馬總統之承諾,不會進一步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以及不開放中國

大陸勞工來臺工作。

三、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利益

依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截至 2009 年 9 月底,以 GTAP 模型研究所得知結

果,兩岸簽署 ECFA 對臺灣經濟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簽署後對臺灣 GDP、

進出口、貿易條件、社會福利均呈現正成長,整體經濟成長率將增加 1.65%-

1.72%、總就業人數將增加 5.7-26.3 萬人,對總體經濟有明顯正面效益,全民

皆可分享此經濟成長的果實。簽署後對臺灣的利益包括:

� 取得領先競爭對手(日、韓、甚至東協各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

27

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中文翻成「備忘錄」,雙方對於彼此該做什麼事有相互的認

知,是一種表達意向的基礎文件,金管會過去和 39 個國家簽訂 MOU,既然是金管會簽的,在備忘錄

之前,再加上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這次要和對岸簽,再加上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因為只是意

向表示,所以 MOU 通常只有原則性的宣示,包括:資訊交流、資訊保密、金融檢查、持續聯繫等合作

事項。MOU 是根據「巴塞爾協定」的精神制定,對於兩國之間未來的跨界經營,先講好主管機關要怎

麼做。

Page 12: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40

� 吸引外人來臺投資,有利臺灣經濟結構轉型

� 成為外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先合作夥伴及橋樑

� 有助於中國大陸臺商增加對臺採購量

� 加速臺灣發展成為產業營運中心

� 有利國內中小企業提升出口產值

� 整體產業競爭力提升

四、在 WTO 架構和「臺灣優先」原則下簽訂 ECFA

(一) WTO架構:ECFA就是 RTA的一種形式

要說明什麼是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就必須先由 WTO 談起。

WTO 現有會員 153 個,再加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 30 個觀察員,幾乎全球主要

國家均全部加入 WTO,在這個號稱經濟聯合國的組織中,會員間相互提供當

初入會時所承諾的關稅減讓條件,然而這樣的關稅減讓條件有限,依舊存在某

種程度的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

過去歐美各國曾嘗試透過 WTO 來推動全球性的自由貿易,但因各會員經

濟發展程度不同,全面推動更高程度的關稅減讓並不容易,各會員因而轉向推

動區域性經濟合作,簽署區域貿易協議(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相

互提供比當初加入 WTO承諾更優惠的條件,簡稱為 WTO-Plus Agreement,即

「超 WTO協定」。

WTO 對於會員間簽署的經濟合作協議,不論其名稱為何,一律通稱為

RTA,以有別於全球自由貿易協議。截至目前為止,會員間一共簽署了 421 個

RTA 向 WTO 及其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報備,230 個 RTA 目前

有效實施中,可見 WTO會員間簽署 RTA已是世界潮流。

通常 WTO會員簽署 RTA 不會一步到位,會先搭起雙方同意的經濟合作架

構,接下來才一步一步充實其內涵。例如,大陸在 2002 年 12 月 9 日與東南亞

國協(ASEAN)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但到 2005 年 7 月 20 日雙方

才簽訂「貨物貿易協定」,也就是「框架協定」簽署三年才正式開始貨物貿易

減稅;2006 年底雙方簽訂「服務貿易架構協議」,隔年 7 月 1 日才實施第一階

段服務貿易自由化。至於雙方的全面經濟合作則要到 2010年才實施。

換句話說,雙邊「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雙方經濟合作的法律基

礎及基本架構,主要內容就是雙方合作的序言、宗旨、目標、精神及綱要,至

Page 13: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41

專題研究

於具體細節問題,則由雙方未來進一步簽署貨物或服務業貿易協議來達成。但

是架構協議可先對急迫性工業產品提供優惠關稅,稱為「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而「早期收穫」降稅項目,所需時程與降稅幅度,都需經協議雙方

談判後才能決定。

至於 WTO對於會員報備 RTA之分類,不論其名稱為何,一律是依其協議

實質內容來分類型(Type):

1. 對於實施部分貨物(Goods)關稅減讓之 RTA 協議,WTO 歸類為「部

分範圍」(Partial Scope, PS)。

2. 實施大多數貨物關稅減讓則歸類於「自由貿易協議」(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3. 若是協議內容含有服務業(Services)合作,則歸類為「經濟整合協議」

(Economic Integration Agreement, EIA)

4. WTO 另有貨物關稅同盟(Custom Union, CU)報備的例子,但截至目

前為止,WTO 尚無學理上「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及「經濟同

盟」(Economic Union)報備的案例。

詳情參見表 1。

表 1 WTO 對會員簽 RTA 的分類標準及案例表

型態(Type) 分類標準 案 例

部分範圍(PS) 部分貨物關稅

減讓

東 協 -中 國 大 陸 ( 貨 物 ), ASEAN-China

(Goods)-2004.11.24.

智利-印度,Chile-India - 2009.01.13.

自由貿易協議

(FTA)

大多數貨物關

稅減讓

澳洲-紐西蘭(貨物),Australia-New Zealand

(Goods)- 1983.04.14.

智利-中國大陸,Chile-China - 2007.06.20.

經濟整合協議

(EIA) 服務業合作

澳 洲 - 紐 西 蘭 ( 服 務 業 ), Australia-New

Zealand (Services) - 1995.11.22.

東協 -中國大陸(服務業), ASEAN-China

(Services) - 2008.06.26.

自由貿易協議與 同時含 FTA & 中 國 大 陸 - 香 港 , China-Hong Kong-2003-

Page 14: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42

型態(Type) 分類標準 案 例

經濟整合協議

(FTA & EIA)

EIA定義 12.27.

智利-日本,Chile-Japan - 2007.08.24.

關稅同盟(CU) 對外關稅政策

一致

歐盟前身-歐洲執行委員會條約(1957 年 4 月

24 日貨物,即關稅同盟),EC Treaty(1957.

04.24. Goods)

南方共同市場, Southern Common Market

(MERCOSUR (Goods0)-1991.02.17.

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outhern Africa Customs

Union-2007.06.25.

關稅同盟及經濟

整合協議 (CU &

EIA)

同時含 CU &

EIA定義

歐洲執行委員會條約(1957 年 4 月 24 日貨

物、1995 年 11 月 10 日服務業),EC Treaty

(1957.04.24. (Goods)、1995.11.10.(Services))

歐洲執行委員會擴大(2006 年 9 月 27 日貨

物、2007 年 6 月 26 日服務業),European

Commission, EC (27) Enlargement (2006.09.27.

(Goods)、2007.06.26. (Services))

共同市場

(Common Market)

生產要素自由

流通 無

經濟同盟

(Economic Union)

所有經濟政策

一致 無

資料來源:《WTO 網站》,網址:http://rtais.wto.org/UI/PublicAllRTAList.aspx。

絕大多數 WTO 簽署的 RTA 屬 FTA 的範疇,至於簽署名稱問題,各會員

所簽之協議名稱五花八門。例如,澳洲與紐西蘭簽署「澳紐緊密經濟關係貿易

協議」(Australia New Zealand 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Agreement);印

度與新加坡簽署「印星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India And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即 CECA);另印馬(馬來西亞)、印印(印尼)、印紐(紐西蘭)

等亦均擬簽 CECA;日本及新加坡則是簽「日星新世紀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Agreement Between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for a New-Age

Page 15: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43

專題研究

Economic Partnership)。

由此可見,雙邊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名稱不論是用緊密經貿關係(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CER)、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或是經濟夥伴協

議(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均無中央對地方、或是有矮化主

權的問題,只要雙方同意即可,實質內容對彼此有利較重要。

此處還有一點值得說明,由於港、澳也是 WTO 會員,所以大陸與港澳簽

署的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CEPA)

後,也向 WTO 報備。可見只要是 WTO 會員間簽署的 RTA,一律須向 WTO

報備,連港、澳是大陸的特別行政區也不例外。

(二) 「臺灣優先」原則

「臺灣優先」則是兩會協商的基本原則。其核心意涵為:第一,任何協商

與措施都是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第二是「先經濟後政治,先易後

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說,目前我國政府定調為:「三不三要」,即「不矮

化主權、不再開放大陸農產品,不開放陸勞來臺」;「要解決關稅問題、要跟東

協國家談 FTA、要在 WTO精神架構下」,與大陸進行三層次的 ECFA磋商。

第一層次:追求經貿正常化協商基礎

所謂經貿正常化,就是兩岸依照 WTO 的規範來推動經貿正常化的工作。

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與內需市場,給臺灣帶來良好機會,因此馬英九競選政見

兩大主軸,為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及簽署兩岸經貿合作協議。

第二層次:經貿合作協議 打開出口瓶頸

再高一個層次,就是馬英九所提倡的「經貿合作協議」,WTO 談判目前遲

遲不前,因此世界各國的雙邊或多邊自由化措施,到處都在產生,WTO 目前

已經登記將近三百個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

江丙坤指出,東協加三逐漸成形,日本將給東協國家 90%零關稅,10 年

內提升到 93%,東協給日本 90%免關稅;同時,東協跟中國大陸、韓國也進

入同樣安排時,不僅衝擊臺灣出口,也影響來臺投資意願。

第三層次:兩岸民間產業合作

政府希望在 ECFA架構下推動的產業合作新格局,有兩個戰略考量:

(一) 協助臺商把「以大陸為工廠」調整為「以大陸為市場」的經濟發展模式:

為應對全球金融海嘯,大陸推出振興經濟方案,政策走向轉為擴大內需,

Page 16: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44

如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以舊換新、農機用品等多項補助措施。臺商可利

用此契機,調整過度依賴以中國大陸作為製造工廠的發展策略,改成將大

陸視為市場,與大陸進行品牌與通路的合作。因此,政府將化被動為主

動,協助臺商把「以大陸為工廠」的模式調整為「以大陸為市場」。

(二) 全球連結: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往來,以利資金、技術、人才、市場與全球

接軌。故先以搭橋專案,28規劃由促進民間投資、擴大國際招商、搭建兩

岸產業交流平臺等方向三管齊下,透過舉辦兩岸產業合作及交流研討會,

強化國內、國際及兩岸投資能量,進一步提升臺灣在全球經貿與產業供應

鏈的戰略地位。根本上的邏輯就是把餅做大,透過價值鏈分工回饋至兩岸

各自具有比較利益的產業,帶動總體經濟發展,並創造新興就業機會。同

時,搭橋專案也將結合陸資來臺政策,希望促成臺商與歐、美、日等跨國

企業來臺投資,創造兩岸產業與國際企業三贏,進而提昇臺灣產業的國際

競爭力。

伍、MOU 簽署與 ECFA 對話

期盼已久的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11 月 16 日傍晚終於換文,

冲由金管會主委陳 與彼岸的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主席代表雙方完成簽署程

序。雙方分別以「臺灣」和「大陸」來象徵對等,實是在 WTO 模式及兩會模

28

鑑於兩岸兩會已自去(97)年 6月起恢復制度性協商,互動氣氛趨於緩和,政府並陸續務實推動兩岸經

貿關係正常往來;另一方面,去(97)年 9月以來,中國大陸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之影響,陸續推出各

種擴大內需方案,也為臺商由過去以大陸為工廠調整為經營大陸內銷市場帶來新契機。政府爰藉此機

會,推動搭橋專案,由政府搭建兩岸產業合作平臺,讓民間業者在此平臺上進行各個產業互補互利合

作,透過產業共同研發、共同生產、產銷合作、共同投資,以及兩岸跨國企業營運管理、產業集資、金

融服務、倉儲轉運等合作方向,盼能引導資金回流臺灣,善用鄰近大陸市場之優勢,布局大陸與全球市

場。搭橋專案自 97年 12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為止,共辦理中草藥、太陽光電、車載資通訊、通訊、

LED 照明、資訊服務、風力發電、流通服務、車輛、精密機械等 10 場次兩岸產業交流會議,促成近

500 家兩岸企業進行商談、超過 100 餘家企業進行合作及簽訂 43 件合作意向書。各場次會議之具體交

流成果,以產業鏈整合、拓展大陸市場、開創合作研發、新增銷售通路為主,特別是在太陽光電、通訊

產業、車輛產業等場次,都獲致相當豐碩的成果。回顧過去兩岸產業透過搭橋專案,已具有一定的交流

基礎。未來希望在此一基礎上,將兩岸產業交流與合作納入 ECFA經濟合作議題,透過制度性的安排,

進一步確認未來合作的產業與方向,使交流更有秩序。由於兩岸簽署 ECFA後,兩岸經貿及產業合作之

經營環境,將更透明化且具可預測性,透過這類經貿環境的優質化,勢可有利兩岸產業發揮所長,讓資

源配置更有效率,為我國產業在中國大陸及全球市場的經營開創新格局。(參見:經濟部技術處重大產

業政策 2009/12/04)。

Page 17: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45

專題研究

式之外,開啟第三條簽署協議的路徑,這也是兼顧國際慣例、形式對等,及雙

方互惠條件下可貴的成果,新模式也讓未來合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大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楊毅表示,這項簽署開啟兩岸金融實質

合作新篇章,預示兩岸金融合作將進入實質階段。楊毅指出,今年 4 月 26

日,海協會、海基會在南京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建立了兩岸金融

合作的框架。隨後經過兩岸金融監督管理機構的充分協商溝通,雙方對簽署金

融監理合作備忘錄涉及的業務性、技術性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同意在信息交

換、機構設立、危機處理、人員培訓和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以確保對互設機

構實施有效監管,維護兩岸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29

儘管臺灣已與英、美等 30 餘國簽署 MOU,但兩岸 MOU 的形式及效益超

越一般 MOU,具有多元重大意義,其不僅打開兩岸金融業的往來通道、兼為

市場開放定調,並為兩岸互動開啟第三條路,更為其後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ECFA)協商創造新機,讓兩岸經貿關係進入實質正常化時代,但真正的

挑戰也將接踵而至。

MOU 簽署後,對臺灣是另一項嚴苛的考驗;一方面,我們是否能擺脫意

識形態的糾纏、民粹式的政策討論,讓兩岸經貿往來真正正常化;另一方面,

政府在推動兩岸金融業進一步正常化與自由化之際,能否將涉及金融經濟安全

的配套措施,予以明確的規制化,例如陸資來臺審查機制、敏感產業的投資門

檻、金融監理機制等。因此,在簽署 MOU 後,我們更應關切:第一:如何確

保臺灣的金融安定?第二:如何監理臺資銀行在中國的分行?第三:中資銀行

進入臺灣市場後,如何保護本國銀行、本國人民與本國企業的利益?

從表面內容看,MOU 沒有提到市場開放事宜,但依臺灣對 WTO 的承

諾,臺灣金融服務市場已對所有成員開放,僅對大陸設禁令。如今,大陸願與

我方簽署 MOU,實是我方已以某種形式承諾開放陸資來臺,否則即無簽署必

要。金管會陳沖主委說,這代表我方願予大陸 WTO 待遇,這讓兩岸經貿關係

正常化再進一步;由此延伸,在即將登場的 ECFA 正式協商中,我方要求給予

金融服務業「超 WTO 待遇」的早期收穫,也將更為順理成章,讓臺灣金融服

務業西進,不只拿到 MOU這張入場券,還有機會獲得具競爭利基的貴賓席。

29

參見《大陸國台辦網站》,www.gwytb.gov.cn。

Page 18: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46

陸委會副主委高長 11 月初到逢甲大學主持「兩岸政策論壇 ECFA 中部地

區會議」時表示,簽署 ECFA「有急迫性,沒時間表」,但須民意支持達六成

才能簽署,目前只有五成五,希望年底能通過門檻條件。30

金管會主委陳沖 11 月初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的「早期收

穫」項目,包括了金融服務業。銀行方面,我方爭取開放七項清單,以中國加

入 WTO 世界貿易組織的限制鬆綁為主,例如承辦人民幣業務、銀行登陸設分

行等,少數不是 WTO的項目也列入談判清單。31

胡錦濤於 11 月 14 日在新加坡 APEC 峰會領袖會晤時向連戰承諾:「今年

內啟動協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進程。 32經濟部長施顏祥 11 月初表

示,ECFA 的正式協商,會在下個月(12 月底) 第四次江陳會談上正式提

出,自江陳第五次會談中開始進行對話,並期盼在明年底就能簽署完成。33

陸、結論與建議

一、臺灣應正視 2010 東協自由貿易區之啟動

東協十加三的人口可以達到 19 億,大約是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未來若

再把印度的 10 億人口納入,則東協自由貿易區人口可達到全球人口的一半。

在國民生產毛額(GDP)方面,東協十加三的 GDP 總值達到 7 兆美元。在對

外貿易方面,東協十加三對外貿易總額高達 3 兆美元。上述的數據顯示,東協

十加三,其經濟規模足以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性自由貿易區相抗衡。

接著,我們再看東協十加一與十加三與臺灣的經貿關係。在出口方面,

2003 年到 2007 間臺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占臺灣總出口的比例迅速由 35%上

升到近 45%。至於對東協出口,由 2003 年的 10%升到 2007 年近 15%,兩者

合計臺灣對東協十加一的出口占臺灣總出口的 60%。此外,從出口成長率來

看,參考陸委會及大陸商務部網站顯示,2002 至 2004 年間,臺灣對大陸與香

港的出口平均成長率為三成以上,2006 至 2008 年出口成長率雖有下降,但平

30 參見《陸委會網站》,www.mac.gov.tw。 31 參見《金管會網站》,www.fscey.gov.tw。 32 參見《人民日報網站》,www.peopledaily.com.cn (2009.11.15.) 。 33 參見《經濟部網站》,www.moea.gov.tw。

Page 19: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47

專題研究

均亦在一成二左右,是臺灣出口成長最快的地方;此外,參考「兩岸經濟統計

月報( 199 期)」顯示,臺灣對日韓兩國的出口成長率近三年來( 2006-

2008),亦均在 10%-15%之間。換言之,臺灣出口的產品超過一半以上是銷往

東協十加三地區。既然臺灣與東協十加一和東協十加三有如此密切的經貿關

係,然後現在假設完全被排除在自由貿易區外,臺灣可能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可由下列五大方向加以說明:

(一) 當十加一與十加三成立後,這些國家之間的產品可以免關稅的自由移動,

而臺灣因為被排除在外,則必須支付 10%到 15%的關稅(以大陸為例,

其為加入 WTO 曾承諾到 2006 年完成調降關稅之後,農產品的平均進口

關稅將降到 15%;而工業產品的平均進口關稅則降到 9.5%。)。而在現在

的微利時代,許多產品的利潤不到 5%,因此 10%到 15%的關稅絕對會對

臺灣出口產品產生重大的影響,臺灣產品的競爭力也會因為要支付關稅而

大大降低。

(二) 若只是大陸與東協形成十加一自由貿易區,臺灣或許還可以不必太緊張,

因為大陸與東協的主要出口產品與臺灣的出口產品並不相同,因此他們彼

此之間的貿易並不會取代多少臺灣的產品。但是如果把日韓包括在內的十

加三,則對臺灣的威脅就大得多,因為日韓的出口產品與臺灣就比較類

似,尤其是韓國的產品與臺灣非常類似。因此,當韓國產品可以自由進出

十加三地區,而臺灣產品卻必須繳納關稅才得以進入時,對臺灣產品的競

爭力將有很大打擊。

(三) 臺灣是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大部分的企業都是以國際貿易為生存之道。

現在當十加一或十加三之間可以免關稅的自由貿易,臺灣產品卻要支付關

稅,那麼我們可以大膽預測未來會有更多廠商前往大陸或東協國家投資設

廠生產,以規避關稅,臺灣經濟會因為國內投資減少而受到更大的打擊。

(四) 我們特別要強調的是時間的緊迫性。其實十加一自由貿易區的構想在

2001 年被提出來以後,大陸與東協就在積極的推動。2004 年 1 月大陸與

東協曾推出一個「早期收穫計畫」,其中大陸同意泰國的部分農產品免稅

進入大陸。而在 2004 年 11 月 29 日大陸與東協簽署的協議中,約定自

2005 年起就要開始針對部分商品開始進行免稅協議的談判,而預計到

2010 年啟動十加一的自由貿易區時達到全面免關稅的目標。換言之,自

Page 20: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48

2005 年開始,大陸與東協的商品就會逐漸開始享受免稅的優惠。因此,

臺灣出口的商品將會立即面對這二個地區商品的競爭,而 2010 年以後,

將會全面受到挑戰,時間迫在眉睫!

(五) 以目前國際上許多國家之間兩兩簽署的 FTA 多達三百多個來看,似乎與

個別國家簽署 FTA 並不困難,根據我經濟部國貿局的統計資料顯示,目

前我國已與中美洲之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宏都拉斯、薩爾瓦多

五國簽署 FTA,另已與多明尼加在談判中。但是臺灣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簽

署 FTA 似乎並不順利。以臺灣和新加坡的例子來看,雙方本來很有希望

簽約,但因國家名稱問題談不攏而作罷。現在臺灣仍努力的與日本及美國

談判,希望簽署 FTA,但在臺灣未與大陸簽訂 ECFA 之前,臺灣要與美日

兩國簽署 FTA似乎有實質上的困難。

二、兩岸簽訂 ECFA 之優勢、衝擊及配套措施

對於政府積極爭取簽訂 ECFA,正反意見兩極。陸委會 10 月下旬公布的

一項民調顯示,約有五成半受訪者認為簽訂 ECFA,能促進臺灣與大陸貿易正

常化與自由化,加速邁向國際化與全球化。但是,也約有兩成受訪者認為沒有

必要簽。第四次「江陳會談」已於 12 月 25 日順利落幕,陸委會 12 月 28 日民

調顯示,民眾對兩岸制度化協商維持高度支持,有 68%的民眾認為制度化協商

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65%的民眾贊成兩岸要繼續協商;63%的民眾也

同意兩岸建立主管部門間的溝通管道,對處理兩岸交流衍生的問題有幫助。34

詳細分析於下:

(一) 簽訂 ECFA的五大優勢

1. 有利出口業與金融業。

2. 提升臺灣商品長期競爭力,特別針對弱勢產業及中小企業。

3. 保障臺商權益,特別針對內資企業。

4. 促進國內投資。降低關稅鼓勵外商投資、刺激臺商回流設廠、設立產業

營運中心。

5. 「自製率」及「原產地」的規定:促成本國廠商,甚至外商投資,改變

投資項目、投資金額,及設廠整體布局。

34 參見《陸委會網站》,www.mac.gov.tw。

Page 21: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由新區域主義觀點探討簽訂 ECFA 之必要性

49

專題研究

(二) 簽訂 ECFA的五大衝擊

1. 國內失業危機到來。

2. 臺灣商品仍然面臨在大陸市場市占率逐年下降之事實。

3. 對少數產業有利,對傳統產業無益。

4. 簽署後恐怕不能代表臺灣企業能完全受惠於大陸所提供的優惠條件。

5. 臺灣產品在中國恐不敵其「山寨文化」的國內商品。

(三) 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配套措施

1. 彈性思維:同時積極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 FTA

政府在洽簽 ECFA 同時,亦同步積極推動與美、日、星、東協等主要貿

易夥伴洽簽 FTA,採雙管齊下,同時並進方式進行,避免我在區域經濟

整合體系中被邊緣化,同時改善我國總體經營環境,有利臺商進行全球

布局,反而可避免加深對中國大陸之依賴。

2. 具體方案:政府推動「因應貿易自由化之產業輔導計畫」

運用目前產業相關輔導措施,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以及提升產業技術

水準,包括:

(1) 產品開發補助計畫:如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辦法、協助傳統產業

技術開發計畫辦法。

(2) 服務業研發輔導:如協助服務業研究發展輔導計畫。

(3) 技術及創新營運模式研發補助:如微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業界開

發產業技術計畫、創新科技應用與服務計畫等。

(4) 貸款及資金協助輔導:如促進產業研究發展貸款計畫、促進中小企

業智慧財產資金融通等。

(5) 風險管理及行政支援協助措施:簽署貿易協定時優先爭取延長降稅

時程、協助運用貿易救濟、提供資金融資協助等。

三、全球化下之新區域經濟和 ECFA

全球化是世界經濟不可抵擋的潮流,現在,地區與地區之間在經濟貿易上

緊密互相依存,朝向全球經濟一體化前進,有人乾脆將地球稱為「地球村」。

在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簽訂雙邊的經濟貿易協定,是最基本的條件。目前政

府所推動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是簽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的基

本架構與法律基礎,主要載明雙方合作的宗旨及目標,為綱要性的記載。至於

Page 22: ECFA - 法務部調查局 · ECFA The Necessity of ... 4 Ronen Palan and Jason Abbott with Phil Deans, 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 [4 n M g .67M g ^q - 11

第 8 卷第 1 期 中華民國 99 年 1 月

50

具體的部分,還須未來簽署貿易協議來達成。在全球區域主義盛行的此時,如

果未能簽署 ECFA,臺灣則面臨邊緣化之威脅,將帶來嚴重的衝擊。

西元 2010 年起,東亞自由貿易區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十加三的

國家,將陸續全面推動零關稅的免稅目標。2005 年起開始,也已經針對部分

貨品開始協商免稅。而今年即為 2010 年,東亞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即將全面

實施。臺灣是以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如果未能加入東亞自由貿易區,Made In

Taiwan 的產品將比其他國家製造的產品貴上許多,臺灣競爭力將受到嚴重衝

擊,屆時所引起的企業出走,失業率爆增,恐怕難以想像。

在這關鍵的時刻,島內頗有意見認為如果簽訂 ECFA,將弱化臺灣的主

權,因而堅決反對,然而卻提不出一套替代方案。馬總統一直對外強調,協商

的過程是對我有利的先行,雙方有爭議的先擱置,一切在「以臺灣為主,對人

民有利」的原則下進行。簽定的作法是保持靈活性,有共識的部分先行簽訂,

沒共識的部分一步步談,並非一步到位。這個協議事實上早已該簽,這個議題

是非處理不可,否則一定會後悔。這也是企業所引頸盼望一定要做的事。

我對大陸貿易依賴遠大於大陸對我依賴,加上大陸對我有主權主張,對於

ECFA 將進一步擴大此不對稱的互賴,我方不能不戒慎恐懼。然大陸是臺灣的

最大出口市場,的確是我國洽簽 RTA 的最佳對象。面對兩難,只有落實全球

布局才能因應。因此政府與大陸談判 ECFA,一定要秉持「雙方樂見彼此依據

WTO會員身分與其他會員簽訂 RTA,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原則。

根據經濟部截至 2009 年 9 月底的研究,兩岸簽署 ECFA 後,將可使臺灣

的 GDP(國內生產毛額)增加 1.374%,中經院則認為簽訂後,將使臺灣 GDP

成長 3.5%,另外有學者表示,若無法簽成,經濟成長將掉 1%,兩者來回將差

距 4%。以石化業來說,東協各國的石化產品賣給大陸是零關稅,未來若未簽

訂,臺灣生產的石化產品銷往大陸的,將被課徵 5%至 19%的貨物關稅,臺灣

產品根本無法跟東協各國競爭,這也難怪臺灣的企業相當緊張。兩岸簽訂

ECFA 是臺灣出口至大陸,避免邊緣化,突破區域及國際封鎖的必要手段,也

是兩岸區域經貿合作,及邁向經貿自由化與全球化之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