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each 2006 全國創意教學獎 - cirn.moe.edu.tw · 格教育卡片。...

10
針對「德育古鑑:閱古經典,履今品格」方案統整課程創意教學的背景,茲從以下三方面加以說明: 一、創意教學背景說明 參賽者姓名:池榮尉、陳原毅、張宜芬、劉恬芳 學校名稱:桃園縣楊梅鎮瑞埔國民小學 關鍵詞: 教學主題:閱讀中國古籍文學小說、品格教育、 創意方式:探索人物性格、多元體驗、 創意成效:形塑正向偶像形象、品格實踐 GreaTeach 2010 全國創意教學方案 方案名稱:德育古鑑:閱古經典,履今品格 主要領域:社會(品德教育) 次要領域:本國語文 其他領域:綜合活動 (一)別讓中國歷史的經典文學產生代溝 在國語課堂上,講解課文時,問學生:「看過『西遊記』、『三國演義』的舉手。」學生一雙雙烏黑溜 溜地斗大眼睛眨了眨,說:「看過---『終極三國』,算不算?」頓時,臉上又多浮現了三條線。不禁暗忖: 小時候令人百讀不厭、愛不釋卷的中國經典文學卻讓孩子和我們產生了代溝,這怎麼可以呢! (二)尋找中國經典文學中的品格典範 中國經典文學小說之所以流傳百世,家喻戶曉,除了其人物描寫 鮮明生動、故事敘述高潮迭起外,書中所隱藏古先聖哲的精義微言更 是包含著中國數千年文化的智慧。 鑑於此,國內正值如火如荼推展閱讀教育和品格教育之際,而中 小學老師又大吐教學時數不夠各學習領域、議題瓜分之苦水,我們幾 位老師經討論後,興起以中國古典文學小說為素材之念頭,企圖以經 典古籍為圓心,核心價值品格為半徑,有效整合閱讀教育和品格教育, 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意義。 (三)多元體驗活動,落實品格教育 光是沉浸在中國古典文學之美、讚嘆中國傳統美德之博大精深,實在無法滿足 我們所想要給予孩子的。學生要能「靜」,也要能「動」!我們從靜態的閱讀中國古 典文學小說後,探求每一部文學小說中的品格價值觀,進而設計安排諸多的體驗活 動,讓品格教育動起來吧!讓學生從生活實際的行動中進行體驗,讓師生共同營造 出一個有品的環境氛圍,品格教育才有意義。 Jones(1999)曾說:「品格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學習「認識良善、喜愛良善、 做出良善。」因此,我們在中國古典文學小說中尋找典範,與孩子們一起 認識良善。再者,我們試圖從教學技術上,以創新、多元的教學方法引導 孩子突破傳統的思考框架,探求古籍小說劇情或人物如果的可能性、未來 結局發展的創思性;進而從情感上的體驗來激勵學生的喜愛良善動機,做 出良善的決定思維與生活行為。 二、創意教學創新策略 (一)教學流程圖 閱讀策略 解析策略 創思策略 體驗策略 古籍經典 品格 德目 體驗活動 西遊記 有恆 關懷 養老院之行 白蛇傳 感恩 欣賞 多元文化 異國料理 封神榜 尊重 茶道奉師 三國演義 合作 團康競賽 確立書目 1.西遊記 2.白蛇傳 3.封神榜 4.三國演義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針對「德育古鑑:閱古經典,履今品格」方案統整課程創意教學的背景,茲從以下三方面加以說明:

    一、創意教學背景說明

    參賽者姓名:池榮尉、陳原毅、張宜芬、劉恬芳

    學校名稱:桃園縣楊梅鎮瑞埔國民小學

    關鍵詞:

    教學主題:閱讀中國古籍文學小說、品格教育、

    創意方式:探索人物性格、多元體驗、

    創意成效:形塑正向偶像形象、品格實踐

    GreaTeach 2010 全國創意教學方案 方案名稱:德育古鑑:閱古經典,履今品格

    主要領域:社會(品德教育) 次要領域:本國語文 其他領域:綜合活動

    (一)別讓中國歷史的經典文學產生代溝

    在國語課堂上,講解課文時,問學生:「看過『西遊記』、『三國演義』的舉手。」學生一雙雙烏黑溜

    溜地斗大眼睛眨了眨,說:「看過---『終極三國』,算不算?」頓時,臉上又多浮現了三條線。不禁暗忖:

    小時候令人百讀不厭、愛不釋卷的中國經典文學卻讓孩子和我們產生了代溝,這怎麼可以呢!

    (二)尋找中國經典文學中的品格典範

    中國經典文學小說之所以流傳百世,家喻戶曉,除了其人物描寫

    鮮明生動、故事敘述高潮迭起外,書中所隱藏古先聖哲的精義微言更

    是包含著中國數千年文化的智慧。

    鑑於此,國內正值如火如荼推展閱讀教育和品格教育之際,而中

    小學老師又大吐教學時數不夠各學習領域、議題瓜分之苦水,我們幾

    位老師經討論後,興起以中國古典文學小說為素材之念頭,企圖以經

    典古籍為圓心,核心價值品格為半徑,有效整合閱讀教育和品格教育,

    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意義。

    (三)多元體驗活動,落實品格教育

    光是沉浸在中國古典文學之美、讚嘆中國傳統美德之博大精深,實在無法滿足

    我們所想要給予孩子的。學生要能「靜」,也要能「動」!我們從靜態的閱讀中國古

    典文學小說後,探求每一部文學小說中的品格價值觀,進而設計安排諸多的體驗活

    動,讓品格教育動起來吧!讓學生從生活實際的行動中進行體驗,讓師生共同營造

    出一個有品的環境氛圍,品格教育才有意義。

    Jones(1999)曾說:「品格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學習「認識良善、喜愛良善、

    做出良善。」因此,我們在中國古典文學小說中尋找典範,與孩子們一起

    認識良善。再者,我們試圖從教學技術上,以創新、多元的教學方法引導

    孩子突破傳統的思考框架,探求古籍小說劇情或人物如果的可能性、未來

    結局發展的創思性;進而從情感上的體驗來激勵學生的喜愛良善動機,做

    出良善的決定思維與生活行為。

    二、創意教學創新策略

    (一)教學流程圖

    閱讀策略 解析策略 創思策略1教師導讀

    2全班共讀

    3班際交流

    1學習心智地圖

    2人物性格探究

    3形塑偶像形象

    1建立時空想像

    2虛構模擬情境

    3預測未來發展

    探討古籍經典中

    的品格德目

    體驗策略 古籍經典 品格

    德目 體驗活動

    西遊記 有恆關懷 養老院之行

    白蛇傳 感恩欣賞

    多元文化 異國料理

    封神榜 尊重 茶道奉師 三國演義 合作 團康競賽

    確立書目 1.西遊記 2.白蛇傳 3.封神榜 4.三國演義

  • (二)教學架構圖

    2

    封神榜偶像人物看板

    品格主打歌創作發表

    三國演義心智地圖

    請你聽我對你說感恩

    我的感恩集卡魔法書

    教師導讀古籍小說

    創作西遊記心智地圖

    方案名稱

    方案主概念

    主題名稱

    活 動

    德育古鑑:閱古經典,履今品格

    主概念 主概念 主概念

    典範

    創思

    體驗

    1.認識良善 1.喜愛良善 1.做出良善 2.閱讀中國經典小說的

    可看性

    2.探究中國經典小說的

    可能性

    2.發展中國經典小說中品格

    的實踐性

    古籍經典之繼往開來 徜徉四海之古籍經典 繼往開來之實踐留芳

    活動 1-1:開麥拉地圖 活動目標: 1.能說出故事劇情大意。 2.會繪製分析出故事劇情的心智地圖。 內容概述:繪製古籍小說的心智地圖。 能力指標:語 E-1-3-7 E-1-7-7、C-2-2-7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

    活動 1-2:你是什麼「咖」 活動目標: 1.能分析寫出書中主要人物的特別處及事蹟。 內容概述:分析古籍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優缺點、特別處。 能力指標語文 E-1-7-5 E-1-7-7、C-2-1-1-2 多元

    人際智慧 智慧: 語文智慧

    活動 1-3:偶像群星會 活動目標: 1.能統整閱讀的內容,設計出專屬的人物看板 2.能清楚說明人物性格特色以及欣賞的理由 內容概述:透過設計海報看板的方式,來讓學生了解人物代表品格的意義。 能力指標:社會 4-3-3 4-3-4、5-3-5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

    人際智慧

    活動 2-1:如果小劇場 活動目標: 1.能夠思考劇本中的問 題,並說出自己的想法。 2.能夠在面對其他人的 不同想法時,舉證事實,有條理的進行論辯。 內容概述:從戲劇演出中,讓學生思考各種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結果。 能力指標:藝文 2-3-2 社會 4-3-3 4-3-4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 人際智慧、肢體智慧

    活動 2-2:如果的如果 活動目標:透過劇情分析探討,能整理出劇情人物符應現代的品德

    活動 3-1:品格主打歌 活動目標:能以歌曲實作表達品德概念。 內容概述:針對品格德目,創作主題曲歌詞,以了解該品格的真諦。 能力指標 語文 E-2-10-10-2

    F-2-4-3-1 F-2-10-2-1

    F-2-10-3-2、藝文 1-3-4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

    。 內容概述:透過「如果」接龍方式,激發孩子的想像創造力;進而型塑出人物品格的重要性。 能力指標:語文 c-2-1 社會 5-3-3、5-3-1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 人際智慧、肢體智慧

    活動 2-3:未來之書

    活動 3-2: 品格「卡」實在 活動目標:能說出同學在生活中值得讚美的好品格。並動手製作品格教育卡片。 內容概述:透過改編故事,找出日常生活中值得讚美的價值觀。

    活動目標:能以主角所具備的品格為藍本,繪製未來之書。 內容概述:以故事人物性格為藍本,想像主角在故事結局後能有什麼發展。 能力指標:社會 4-3-4 藝文 1-3-3、2-3-8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

    內省智慧

    能力指標社會 4-3-4 語文 c-3-4 藝文 1-3-3、2-3-8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 內省智慧

    活動 3-3: 品格派對魔法書 活動目標:能學習包容、接納他人、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 內容概述:針對不同品

    格,設計體驗活動。以

    「魔法書」方式呈現。 能力指標:社會 4-3-3綜合 1-3-1 藝 1-3-3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 空間智慧、人際智慧

  • 3

    三、創意教學活動設計

    (一)、徜徉四海之古籍經典

    學習活動 1-1:開麥拉心智地圖(國語課 1節)

    準備活動:師生共讀指定之中國古代經典小說

    引起動機:教師邀請數名學生上台,以故事接龍的

    方式,共同完成指定小說的故事大意。

    發展活動:教師引導學生繪製屬於自己的心智圖。

    綜合活動:學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心智圖。

    【省思札記】

    1.啟發孩子資料彙整的多元智能: 經過幾番思量,以及資料蒐集,發現了「心智地圖」這個辦

    法,與小組成員分享後,覺得這方法不但可以啟發孩子多元的智能,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

    也能讓學生不會因為怕寫心得感想而恐懼閱讀。

    2.令人驚訝----孩子的潛力:在孩子們創作前,我就打定只簡單說明一下心智地圖的「四-3

    原則」就好了,剩下的就是留多一點時間給孩子們吧!然而,孩子的創造力與想法,著實令

    人驚艷!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讓我感到這是一次很棒

    的教學活動。

    3.多元評量,看見孩子閱讀的深度:嘗試用心智地圖來檢核孩子的閱讀成效,沒想到,成效好

    極了!當看到孩子全神貫注的完成作品時,當看見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站在學生園地前欣賞、

    討論別人的心智地圖時,讓我感覺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學習活動 1-2:你是什麼「咖」(國語課 2節)

    準備活動:師生都已經熟悉中國古代經典文學小說的故事劇情。

    引起動機:教師說明將票選出中國古代經典文學小說中的風雲人

    物。

    發展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完成「風雲人物身家調查表」學習單,

    之後每生上台輪流針對

    故事風雲人物進行發表,調查同一人物者,可進行討

    【省思札記】

    1.誰是風雲人物:當我們聽見孩子說:「老師,你很『瞎』唷!」,當

    我們看見孩子們互相嗆聲,卻以為自己很「屌」時,令我深刻感受

    到孩子們口中的「偶像」,給他們的負面影響。既然如何,不如就

    讓我們幫孩子引導出一個正確的、正向的學習楷模吧!

    2.你是什麼「咖」:文學小說中的主角們,許多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孩子們討論得相當熱烈。當然,「戲份」最多、出場時間也最長的

    主角,當然是學生們的最愛。

    3.分析與報告:學習單孩子們大致上都寫得很不錯,內容豐富有想像力,但是孩子們上台報告時,卻常因為害羞或膽怯,而無法將

    內容精彩的與大家分享,讓老師深覺甚為可惜。

  • 4

    學習活動 1-3:偶像群星會(藝文課 2 節)

    準備活動:師生對於文學小說中的故事人物均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自己喜愛的人物。

    引起動機:教師展示文學小說中的人物圖片,由學生來猜看看圖片中的人物是誰?

    發展活動:教師先將學生分為六組,在說明製作原則,透過分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製作人物

    看板,然後,每一組輪流上台展示所製作的海報看板,並且介紹該組的人物,及說明人物

    所具備的品格,最後進行投票票選出最後的大明星。

    綜合活動:教師從人物特色、標題創意、看板排版、報告台風等項目上,講評學生作品,並予以鼓勵。

    最後強調每一組明星的品格,並且再跟學生說明一次,讓學生能夠更了解品格的意義。

    【省思札記】

    1.群星的樣貌:文學作品中每一個角色的樣子,是學生透過書籍和影

    片,甚至是網路或電玩遊戲所得知的,但是我要他們去思考在自己

    的心中每一個角色的樣子,並且去討論群星們外在的美麗與內在的

    美麗,是否真的有相符合?

    2.看板的製作:由於每一組明星的看板都是接近孩子的身材比例,所

    以孩子們製作時一直遇到大小比例的問題,所以一直擔心孩子們無

    法完成,當看到最後完成的作品時,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孩

    子的潛力是無窮的。

    3.內在與外在:孩子們一直在思索品格的意義,並且宣傳自己組別的

    大明星,在介紹的時候就會舉一些反面的例子來襯托出明星的特

    質,像是外在美麗的角色內心可能是邪惡的,外在醜陋的角色也不

    一定就是壞人,讓我了解到他們的想法更加成熟了。

    4.「閱讀」---「質」與「量」的戰爭:閱讀,要讀的是什麼?在學生一本又一本閱讀書籍後,我們要學生閱讀的只是「量」嗎?其

    實我覺得學生對故事劇情與主角的深入探究也是很重要的。

    5.學習單檢討:以表格化的設計方式,讓學生填空或簡答。問題很繁瑣,學生普遍反映花了許多時間才完成。而在擴散性創造力思

    考,詢問學生風雲人物在現代適合的工作為何?學生充分表現出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卻又理由十足,令人感到十分有趣。

    6.風雲人物,學習楷模:風雲人物的選擇,充分可以看出「人性本善」,孩子們的選擇多是「英雄式」的偶像,這些偶像,其身上的

    正向人格特質,都足以成為學生的學習楷模。

    (二)、古籍經典之繼往開來

    學習活動 2-1:如果小劇場(綜合課 1 節)

    準備活動:藉由紙偶戲劇演出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興趣,並讓學生思考各種不同的選擇結果。 引起動機:教師請一組學生協助演出作品某個故事橋段,利用紙偶的方式演出。(亦可用布偶或其他創作

    方式演出)

    發展活動:當紙偶戲劇演到關鍵時刻時,必須先暫停演出,接著教師教師發下學習單,並且引導學生完

    成,當劇中人物做出哪一種處置的方式時,能夠達到哪一些品格?讓學生對品格行為進行價

    值判斷與省思。

    綜合活動:教師邀請學生分享學習單上的答案,讓每一個學生去討論不管是哪一種選擇,會去面臨到的

    問題,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當我們在閱讀其他橋段時,是否有發現一些類似的情況?那

    應該要怎麼去做?

  • 5

    【省思札記】

    1.如果小劇場:演戲一向是孩子們的最

    愛,但是有時候孩子們會用無厘頭的方

    式來達到他們認為的有趣表現,可是要

    記得適時的提醒孩子,不要離題太多,

    最後會越來越偏離主題。

    2.向左走、向右走:孩子在進行這個活動

    時,我有引導他們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也

    一定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人做了錯誤的

    決定,有時候會影響自己的一生,並且

    舉了最近新聞中的幾個例子,讓孩子們

    印象更加深刻。

    學習活動 2-2:如果的如果(社會課 1 節)

    準備活動:教師請學生依中國古籍文學小說的故事劇情,回家準備一題「如果……」的題目。

    引起動機:教師隨意就生活中或班級中,若有所思的舉例說明「如果……」。

    發展活動:教師將學生出提之「如果……」題目集中於籤筒中,隨機抽出其中一張,念出題目後,

    由學生舉手搶答,搶答者回答問題後,依此回答該為「如果」開頭,全班學生再舉手搶

    答。依此類推。

    綜合活動:教師將學習單交回給原學生,經同學一連串的「如果接龍」後,請學生在學習單上寫下

    原設計題目的最後答案,學生思索劇情人物中,關鍵重要的品格德行。

    【省思札記】

    1.老師,你怕不怕孩子們的無厘頭?:現代的孩子大多絕頂聰明,擴散性思考對他

    們來說不是個難題。反倒是老師對於孩子們的無厘頭問題或答案,能不能接招?

    所以在進行這個活動時, 應盡量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思考解讀,避免學生過於

    天馬行空。

    2.創意需要被激發:孩子的創意是無限的,當學生在下課後還意猶未竟的討論著「如

    果…那…」時,我們對那被激發的創意感到高興。

    發展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製作未來之書,請學生

    在故事結束後,以主角具備的品格為

    藍圖,寫出專屬於他的未來發展。

    綜合活動:教師邀請學生上台分享自己書寫的未

    來之書。

    學習活動 2-3:未來之書(社會課 1 節)

    準備活動:師生共讀指定的「中國古代經典小

    說」。 並瞭解所有品格的意義與具體

    行為。

    引起動機:「主角品格快問快答」,教師說出書中

    主角人物,學生快速回答他所具備的

    品格。

  • 6

    【省思札記】

    1.加面不加價:因為不看好學生製作小書的能力,所以只能以開玩笑的口吻「加面不加價」,鼓勵學生增

    加小書篇幅,沒想到學生創意源源不絕,「加面」聲不絕於耳,令人刮目相看。

    2.白蛇西遊記:被鎮壓在雷峰塔的白素真,被唐三藏解救,知感恩的白素真、不信任妖精的孫悟空、好

    色的猪八戒、沒有主見的沙僧……,交織出另一個精彩故事。學生的創意、對故事中主角所具備品格

    的透徹解析,令人拍案叫絕。

    (三)、繼往開來之實踐留芳

    學習活動 3-1:品格主打歌(藝文課 1 節)

    準備活動:學生已了解每個品格德目的意義與具體行為。

    引起動機:教師播放具有正面價值觀的流行歌曲,引導學生一

    起找出品格關鍵字。

    發展活動:各組選定熟悉的歌曲旋律,再根據故事中人物的代

    表德目,寫出言或自編佳句,將寫出之歌詞套用編排 於選定歌曲中,歌曲完成後,訂出歌名,並寫出寫歌理

    念,製作歌詞海報。

    綜合活動:各組一一上台發表寫歌理念及演唱歌曲,教師歸納各品

    格德目之省思,進行回饋、頒獎。

    2. 溫暖常在我心:活動結束後,孩子們對「讚美他人」感到樂此不疲,也因為想得到讚美而多行好事,家長們亦感受到孩子的改變,他們覺得孩子變得更注重自己的行為、更貼心懂

    事了。

    【省思札記】 1.我也是「方文山」:當告訴孩子,要創作屬於自己的品格流行歌時,孩子們十分驚喜!

    雖然在改編的過程中遭遇許多挫折,有些孩子仍能將整首流行歌曲改編,十分具有潛力!

    2.唱出正確價值觀:孩子的潛力無窮,往往超出我意料之外,我僅身為輔導者、觀察者、

    記錄者。當孩子遇到瓶頸時,鼓勵同儕對話思考;當孩子進行活動時,我更用心的為他們

    留下紀錄。盼望這樣的課程,能給孩子未來有更美好的回憶,能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學習活動 3-2:品格「卡」實在(社會課 1節)

    準備活動:學生充分瞭解指定之「中國古代經典小說」主角所具備的品格。

    引起動機: 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現實生活中有哪些同學也具備了指定

    之「中國古代經典小說」主角人物所具的品格。

    發展活動: 教師發下小卡,請小朋友分別在八張小卡的左上角寫下自己

    認為具備某種值得讚賞品格的同學,及其所具備的品格、應讚揚的品格

    行為。

    綜合活動:開放時間給全班同學交換卡片,並交代交換卡片時應注意的事

    項。

    【省思札記】 1. 用「卡」打開你的心房:在班上總是備受忽略的孩子,靦腆的接下同學獻上的品格卡,在

    他偶然溫和的眼神中,我發現,這個活動使許多孩子卸下心房,平日總是劍拔弩張的孩子

    們,在聲聲讚美中,個個笑得合不攏嘴、開心不已。

  • 7

    學習活動 3-3:品格魔法書(社會課 1 節)

    活動說明:每一本「中國古代經典小說」皆有

    其極具代表性的品格表現,教師可根

    據每一本書不同的代表品格,設計不

    同的品格體驗活動,再以「品格魔法

    書」來呈現體驗後的心得與收穫。

    準備活動:學生充分瞭解指定之「中國古代經

    典小說」主角具備的品格。

    引起動機:進行品格體驗活動。

    發展活動:製作專屬的「品格魔法書」

    綜合活動:成果展示及心得分享,教師給予回

    饋。

    【省思札記】關於品格的體驗活動 1. 「關懷」-仁愛之家養老院之行:孩子們對於「行善」是迫切的。我想我們的教育應該成功的,當老

    師宣布我們即將有一趟「仁愛之家養老院之行」時,學生表達參與的意願十分踴躍!今天看見這些

    孩子在養老院的表現,讓身為教師的我也深刻檢討體驗到:「關懷」是需要練習的!

    2. 「感恩」-給爸媽的感恩禮券:在孩子心中,父母是強壯的「鋼鐵人」,不需要關懷。當孩子一一實行禮券上的項目-搥背、做家事…等,他們才真正體會父母的辛勞,才學會感恩,也終於瞭解「我們

    的實際關懷,使父母感到欣慰」。

    3. 「欣賞」-異國美食嚐一嚐:「哎唷!『摩摩渣渣』聽起來就是難吃的食品」這是當學生聽見我們要體驗異國美食的反應。「哇塞!想不到泰國的食物也蠻好吃的。」這是體驗異國美食後的想法。「你

    們終於懂得欣賞和自己不同的人、事、物了」,這是教師的看法。

    4. 「尊重」-奉茶:與人相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這個觀念一直是我想教孩子的,要如何跟別人說話?才會讓人有被重視的感覺,透過奉茶給師長的活動,讓孩子去學習如何用適當的言語表達自

    己的想法?從一開始的言行舉止,到結束後的反省,孩子們都能有所收穫,這才是讓我感到十分欣

    慰的事情。

    5. 「合作」-拔河:練習拔河比賽期間,孩子們的心情起伏不定。有些孩子較容易提早放棄,有些人則會堅持到底。我問孩子,想贏得勝利,吵架就能拿第一嗎?除了責備對方,是不是還有更好的解決

    方式呢?在輸掉第一場比賽後,全班一起開了場檢討大會。接著的第一場比賽,孩子們合作取得首

    勝!我告訴孩子,這就是全班團結合作的結果。

    西遊記 有恆、關懷

    感恩、欣賞

    尊重

    合作

    師生步行登山走訪鄰近的「仁愛之家」養老院,路途稍遠,考驗孩子的

    恆心與毅力;另一重點則是實踐孩子對老人的關懷,陪爺爺奶奶聊聊天、

    幫爺爺奶奶按摩按摩,以及推爺爺奶奶散散步。

    孩子對父母的回報不用等「長大以後」,透過「給爸媽的感恩禮券」,讓

    孩子體驗了解感恩要時時刻刻、要把握當下。另舉辦「異國美食品嘗會」,

    孩子們親手下廚製作「壽司」、「摩摩渣渣」,欣賞異國美食之美。

    白蛇傳

    雖然現代教師角色「亦師亦友」,然而人與人之間本是相互尊重。看完「封

    神榜」後,舉辦了一場「下午茶時刻」,一方面指導茶道慢磨細嚐的禮儀,

    一方面也進行「尊師奉茶」,讓孩子以虔誠之心,一杯杯的茶獻給老師。封神榜

    三國演義 團結力量大!團康競賽是最能彰顯「合作」的不二途徑了。舉辦一場學

    年班際杯拔河賽,不論在運動技術層面,或是運動精神層面,勝不驕,

    敗不餒,勝利不是一己之力,失敗更不是隊友或敵手之過;結果是我們

    合作而得到的

  • 8

    創作表達力

    技能

    思考力

    知識力

    資訊力 問題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

    情意表現力

    1. 能辨識古籍小說中各主角的性格特徵與

    良善之品格。 2. 透過中國古籍文學小說鑑賞不同時空價 值,並加以分析比較。

    1. 能貫徹挑戰閱讀一本質與量兼具的中

    國古籍文學小說。

    2. 展現自信心,與他人合作完成人物看板

    繪製、戲劇表演品格主打歌創作等活動。

    3. 精進自己表達、繪畫、戲劇等才能,勇

    於參與發言、討論。 3. 能理解古籍小說中人物品格特徵對故事

    劇情之影響力。

    1. 能操作單槍投影機

    繪製大幅人物圖。

    2 .解讀古籍小說後,

    繪製心智地圖。

    探索與評估主角人物之

    品格特徵對其故事結局

    之重要性。

    1. 對於古籍小說故事

    劇情能進行歸納、分

    析出良善之品格。

    2. 對故事劇情充滿聯

    想與逆向思考,思考

    品格之影響力。

    1.創作內容豐富之中國古籍

    小說心智地圖。

    2.透過戲劇表演創作,展現

    多元智能。

    3.創作品格主打歌、品格魔

    法書,表現出新穎、細緻

    之作品。

    四、創意教學成效評估

    1.能對他人表露出關懷之良

    善品格行為。

    2.表現出尊重、欣賞多元文

    化之合宜行為。

    3.表現出尊師重道之有禮行

    為。

    加點創意

    看見孩子的不一樣

  • 五、創意教學省思回饋

    9

    ◎「徜徉四海之古籍經典」 首部曲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全班共讀」不僅是一件快樂的分享,也讓孩子和爸媽之間又多了 「全班共讀」不僅是一件快樂的分享,也讓孩子和爸媽之間又多了 一個共同的話題: 一個共同的話題: 1. 閱古踐今:咱們小時候時常品嚐的「零嘴」─三國演義、西遊記……等中國經

    典小說, 在現在孩子的生活中,似乎已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漫畫、線上

    遊戲……等「垃圾食品」。因此,我們決定帶領孩子

    2.閱讀好好玩,品格並不難:為此,研究小組召開會議、選擇書目,先做初步的規

    劃。當然,要抓住學生的胃,才能抓住他們的心!我們力求

    最常見的閱讀教學活動,是在閱讀學習後,

    寫下長篇心得,但這往往也是學生造成害怕閱讀的主因。比起書寫這麼多字的心

    得,我們引導學生繪製心智圖、扮演偵探柯南做人物品格分析、以競選海報、小

    書製作、 歌詞創作……等活動,帶領孩子領略其中精神,最後透過實作方式,

    實踐品格,而非傳統的心得書寫,避免淪為紙上談兵!

     

    -《禮記 學記》 品嚐傳統風味,以創新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精華,將書中的品格精神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教學活動設計需與生

    活結合,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部分下手,

    ◎「古籍經典之繼往開來」 二部曲 死讀書,讀死書,不如不讀書。透過師生共同的腦力激盪,發現-- 死讀書,讀死書,不如不讀書。透過師生共同的腦力激盪,發現--

    孩子的潛能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孩子的潛能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為政 1.自願、自發、自創、自省:一開始秀出心智圖,學生瞪大眼睛, 這是漫畫嗎?還是藏寶圖?也有孩子表示:我最不擅長畫畫

    了!引導孩子繪製心智圖的過程中,可以看見孩子們心態的轉

    變。原本排斥畫畫的孩子,開始進入書中之旅;原本一下課 就衝到球場的男孩們,也開始向朋友借書,與同伴討論起裡面的人物、情節,

    原本預計要孩子繳交心智圖的時間,也因為孩子們苦苦哀求:「老師,拜託您

    再給我多一點時間,我想把他畫得更好!」甚至原先已繳交作品的孩子,看

    到其他人的作品如此精細,也拜託我讓他們帶回去補充。孩子們的創意無限,

    許多令人驚喜的思維,在作品中一一呈現,甚至自行在裡頭書寫感想欄,比

    起先前我"規定"他們寫的週記還要多許多,能讓孩子「自願、自發、自創、

    自省」,才是能讓他們帶著走的能力!

    2.觀察模仿學習法:教學活動進行中,可以常在孩子身上看到品格特質,正在塑

    造中。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會學習論,認為孩子能透過觀

    察學習法,去模仿他人以獲得成長。例如: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校園遊會

    籌備、班際拔河比賽中,孩子們模仿劉張關的桃園三結義─「合作」完成學

    習。

    3.區辨學習與創意思考:除了模仿學習以外,孩子們甚至有了更有深度的見解,

    他們學會了思考與辨別!當品格項目「合作」用在團體學習時,同儕間互助

    合作,就是好品格;但用在做壞事時,例如:考試作弊、協同同學干擾班級

    秩序,便非真正的「合作」!是的,品格可謂人性特質,用在適當處,便是

    好品格!其他的品格項目亦如是。我們不但讓孩子學會了好品格,更讓他們

    了解,如何發揮好品格,要能思考及辨別其適當性。

  • 10

    ◎「繼往開來之實踐留芳」 讀書,令人擔憂的是不求甚解;讀書,令人枯燥的是紙上談兵,

    三部曲 讀書,最讓人快活的莫過於應證、實踐,然後超越了: 學不至於樂,不可謂之學。

    ─《宋元學案》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每一字、

    每一句, 動力: 峰。」每一字、

    每一句,都是我們下一次行動的動力: 都是我們下一次行動的

    上一班級的老師往往能給予下一班級老師許多教學實務上的建議。

    2.適性教學,多元而彈性的評量:畢竟,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此需要不斷

    修正原先的教學計畫,我們根據孩子的特性,調整課程的內容,彈性的

    運用任何教學活動,檢核的方式也不限於原先設計的標準,我們會採用

    全方位的角度,從多方著眼,舉凡課程以外的活動、學生日常行為表現、

    其他科目課堂活動的發表中,都可以看出學生對於該品格項目的認知與

    應用。

    3.漣漪效應:課程實行後,我們發現不僅孩子的品格提升了,實踐於生活

    中,孩子的視野也更開闊,想法更深遠,甚至對於閱讀,沒有那麼深的

    排斥感,除了老師建議的書目外,學生甚至會將圖書館裡其他經典小說

    一起借閱。能藉此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嘗試欣賞不同的書目,進而思

    考書中義理,將其品格實踐於生活中,為我們所樂見!我們深信,只要

    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良善的種子,便能使之發芽、成長、茁壯!藉由同

    儕的影響力,透過「漣漪效應」,良善的品格便能無限擴展開來。「閱古

    經典,履今品格」的夢想,已悄悄的實現!

    1.經驗傳承:每每教學過後,學群老師們便會一同交換心

    得,不同的書目及其搭配的品格項目,在不同的班級裡

    實施教學,會有令人意外的差異,更讓我們感覺出每一

    班的班級特色及學生特質。在進行書目交接的過程中,

    ◎「德育古鑑」四部曲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聖閔媽媽:「感謝老師安排這次的仁愛之家之旅,看見他實際『付出』關懷,

    相信他更能體會出關懷的意義。」

    from 學習單

    ●悅茗老師:「謝謝你準備的茶點,讓我好驚 喜!你真的很乖巧又懂得感恩!」from 回饋卡

    ●自然科黃老師:「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做實驗 的態度改變,他們更願意去幫助弱勢的組員,

    發揮團結合作的精神!」 form 課程會議

    ●設備組文媛老師:「孩子在圖書館的語文類書 籍借閱率提升許多,培養閱讀習慣十分重要!」

    ●語萱:「今天我們最後一節在畫人物海報, 大家都分工合作,相信……。」from 班刊

    ●奕諠:「我這幾天都沒有下課,因為我在畫心智圖,雖然我不太會畫畫,但是我會努力完成的!」

    from 生活週記

    ●暐橋:「上次老師帶我們去仁愛之家後,我後來又和媽媽再去一次。因為我想再去看呂爺爺,覺得他好可憐,沒

    有家人。我一定會再來看他的。」from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