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演化与文明变迁 洋溢在汉字里的智慧与精彩 ·...

1
社址:成都市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4楼 邮编:610014 全年定价:260 元 准予广告发布登记决定书:川广更字〔2018〕056 号 广告、发行服务热线:(028)86167211 四川工人日报印刷厂印刷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责编 李维苇 编辑 阳亚舟 美编 郝雨笙 校检 谭雯琪 4 书香 对于挂在墙上的各种地图,我们 有一种理所当然之感;我们开车时打 开手机里的地图导航软件,在语音播 报的指引下驾车已经见怪不怪。无论 是平面的地图,还是功能强大的网络 地图,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无声的 作用,以至于我们时常忽略其存在。地 图和其他所有的科技一样,历经了一 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地图的演化史,就 是文明变迁史;地图的发展之路,也是 文明的发展之路。读《欧洲地图里的世 界文明史》,为我们了解地图的历史、 地图与社会的关系,打开了一扇窗。 本书作者马里奥 · T · 努尔米宁是 来自芬兰的考古学家,多年来关注地 图与文明的发展。本书图文并茂,兼顾 学术性和可读性,由“地图上的中世纪 世界”“过渡时期的世界地图”“通向新 世界”“世界地图进入专注时代”“被包 围的世界”等五大篇章组成。全书以欧 洲人制作的众多早期世界地图为切入 点,描述了地图发展史上7世纪至17世 纪的 1000 年间,中世纪、文艺复兴、巴 洛克时期、启蒙时代以及早期殖民探 索、海外贸易等关键历史阶段的人类 文明发展进程。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 上打破了各地区文明的界线,内容涵 盖科学、工艺、商业、航海、政治、外交、 信仰等等,以演进视角、全球史视野, 再现了世界文明史的演进。 阅读本书不难发现,在古代世界 中,地图的面相和今天有着很大的差 异,地图发展成今天的样态,历经了一 个相当漫长的演化过程。无论是欧洲 还是中国,地图的发展,都与一定的价 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世界上目 前已知最早的地图,就和信仰有关,如 地图史上俗称的“T-O 地图”,非常简 单地将世界划分为三大洲:欧洲、亚洲 和非洲。这种地图产生于 7 世纪,和当 时信徒们所认知的世界直接相关。 不管怎么讲,在文艺复兴之前,或 者说在科技滞后的年代,地图不仅仅 是图纸,更是某种思想、立场、权威的 彰显。 1000多年前的世界早期地图,其 实没有精准的使用价值。例如中国古 代地图,都是具象的城池、山脉、河流, 如同绘画作品。在现代地理科学没有 构建起来时,这种地图是一种标志和 象征。地图在战争、商贸中,发挥着象 征作用。从很多古代影视剧里可以看 到:将军把具有绘画意味的地图徐徐 展开,然后引领士兵们朝前方冲锋,猎 猎战旗在硝烟中飘扬,颇有几分不算 浪漫的诗意。在欧洲,即便是文艺复兴 时期,地图绘画色彩依然存在。 17 世纪 的荷兰地图注重地图边缘装饰,用巴 洛克风格描绘出四季风景和各种人 物。如 1658 年的世界地图上,甚至有 火、风、水、土等图案,这个时代的地图 就如同装饰画,悬挂在资产阶级家庭 或者皇宫的墙上,以供欣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测 量学、航海术、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地 图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无数的科 学家、航海家、学者和制图人,不断改 进地图制作技术,使得地图逐渐走向 精准,其使用价值也越来越大。到 18 世 纪时,欧洲的地图已经呈现现代地图 的面貌,地图在各个领域显示出了“威 风”。地图的演化史,也是人类深入认 识世界、探索地理奥秘的历史。 欧洲地图的发展就如同欧洲文明 一样,走向成熟之后,其价值和影响迅 速扩散。在古代,中国地图的样态和欧 洲“平起平坐”,但是进入近代之后,地 图样态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到了上世 纪30年代,中国地图制作依然没有太 大的进步,“粗犷”得影响了战争的进 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国 进行精准地测绘测量,无数精确的地 图在战争中如同“望远镜”般发挥了重 要作用,而我国军队苦于没有精准的 地图,在交战中时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当今,地图的制作是一门专业,由专 门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专业人员绘制地 图、开发不同实用价值的地图。比如各级 行政区域地图、公路交通地图、矿产资源 地图等等,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今天的地图,在信息技术和遥 感技术的助推下,正在走向真实和立体, 地图的交互性成为一种时代趋势。我们 作为地图的使用者,在某些手机地图软 件上,可以上传有关图片,让人仿佛身临 其境,在虚拟场景中刷“存在感”。 《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一书 尽管探讨的是古代地图,从时间维度上 对我们而言已经遥远,可同样具有启示 价值。因为地图毕竟代表了文明和科学 的走向。今天的地图,使得日常的交通 智能化、出行便捷化,生活也更加简单 化。地图已经从原来的纸张形式变得网 络数字化,从原来二维的变成三维,从 先前静态地图变成动态可以模拟的地 图、甚至可以预测的新地图。身处无线 互联时代,人人都是“制图人”,依托卫 星和物联网科技支撑的大地图时代,已 经悄然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用“熟视无睹”这个成语来形容人们对 天天打交道的“汉字”的态度,应该是再恰 当不过的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汉字只 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也无须加以深究。作为媒体人的林之,却发 现汉字中隐藏着许许多多值得破解的信 息、值得挖掘的秘密。于是,他一头扎进汉 字中,对汉字展开了追根溯源的探索。通过 作者的梳理解析,那些洋溢在汉字中的智 慧,跳跃在汉字中的情趣,闪烁在汉字背后 的精彩,生动地走向读者,从而让人们更加 热爱汉字、崇敬汉字、珍惜汉字。 《一字不识》一书由“春天里的一枝花” “心有灵犀”“窗上的古风”“苔深不能扫”等 四辑组成,作者或从一个个独立的汉字入 手,或从一个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入手,探寻 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转化,探究汉字的 本义及其寓意、引申义、多重义。作者用翔 实的史料、生动的例证,带领人们走进汉字 的缤纷世界,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一字 不识》让人知晓,是古人们丰富的想象,成 就了汉字形神兼备的特质。作者在《初始的 太阳》一文中,就对“元”字进行了一番解 读。作者指出,在甲骨文中,“元”呈现在人 们面前的是“一个侧面的人影,头顶上一横 或两横,遮住了一切”,也就是表明“第一、 开始”的意思。而其中的短横,又寓意着“脑 袋”。正因为此,才派生出了“元首、解元、会 元、状元”等代表“第一”的词语。在《蟋蟀鸣 秋》一文中,作者的梳理让人恍然大悟: “秋”的甲骨文,居然是一只蟋蟀,“有触须、 长足,背上还有翅”。蟋蟀是暑生寒亡的动 物,而秋天正是天气转凉的季节,蟋蟀从而 成为“秋”的指代、“秋”的化身。由此可见, 古人是何等聪慧,何等富有想象力!他们不 但创造了大量的象形字,而且审时度势,对 汉字的本义加以转化,满足人与人之间、民 族与民族之间交际交流的需求。 阅读《一字不识》,品读作者对汉字的拆 解,不难看出,是古人们大胆的创新思维,赋予 了汉字情趣盎然的意蕴。如在《举起你的右手》 一文中,作者对“父”字的追溯: “最初的父字, 没有丝毫权力的影子。甲骨文清楚地画着一只 手、一根棍子。棍子或粗或细,或拿或举,显然 是在干活。”直到 1000 多年后,在《说文解字》 里,才给这根棍子加上了权威,说,这是一个父 亲在执杖教训子女。 “父”的本义,由劳动的人 转化为了如今的意思。在《古人的梦》中,我们 明白,甲骨文中的“梦”字是“左右一张床,一个 人,一只眼睛”。人躺在床上睡觉,自然会做梦。 古人就是如此大胆创新,才造出了千古流传的 “梦”字来。古人没有创新思维,哪能创造出千 变万化的汉字来呢?从一个个汉字横空出世的 历史进程中不难发现,创新,早已植根于我们 民族的基因深处。古人用创新丰富了汉字,用 创新让汉字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在《一字不识》一书中,作者以字为媒, 呈现汉字多维度的精彩。阅读《一字不识》会 发现,解读汉字的来龙去脉,不是作者唯一 的目的,作者还想借汉字为媒介,呈现更加 丰富多彩的文字文化。如《句芒迎春》一文, 作者从“狗”字的另一半“句”着手,对“句”身 上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一一进行解析。作者指 出: “句和勾,古代是通用的。句,古代文献里 出现这个字,读音多为 gōu。百家姓里有句 姓。传说句姓的始祖曾经是朝廷的句芒官, 掌管森林原野。这是一个世袭的官职,后代 便以句芒这一官职为姓。后来又加以简化, 改为句姓。”在《“它”是一条蛇》中,作者指 出,在甲骨文中“它”的写法像蛇:一条长长 的尾巴,一副弯弯曲曲正在游动的样貌,三 角形的蛇头尤为突出。后来,“它”被借去指 代事物,久借不还,只好给“它”加个虫旁,变 成“蛇”,而“它”则完全失去了本义。这样的 解读,让人实在是大开眼界。小小的汉字中, 居然隐藏着那么丰富的精彩内涵。汉字文 化,的确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值得 认真研习、传承、弘扬、光大。 “最后的士大夫”杨宪益先生学贯 中西,是一位大学者。是他,将阿里斯 托芬的《鸟》、法国的英雄史诗《罗兰之 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凡尔纳的 《地心游记》、普劳图斯的《凶宅》、萧伯 纳的《凯撒与克丽奥帕脱拉》《卖花女》 译成中文,又与夫人戴乃迭把《史记》 《资治通鉴》《红楼梦》《楚辞》《屈原》 《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关汉卿杂剧》 《老残游记》《白毛女》《呐喊》《鲁迅选 集》《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汉魏六朝诗 文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 集》等大量古今名著译成英文。香港大 学因杨宪益“对开拓学问知识和人类 福祉有重大贡献”以及“在文学和历史 学上的杰出成就”,授予其名誉博士学 位。《译余偶拾》就是杨宪益“译”路治 学过程中书写的一部具有深刻学术内 涵和历史趣味的随笔集。 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字交流,也是 一种思想交流,甚至是人格上的碰撞。 尽管杨宪益自言,“重读这些青年时的 笔记,觉得内容上问题不少”,但《译余 偶拾》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 入“首届向全国推荐的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普及图书”名单就足以说明,杨宪益 之言是一种大学者的“自谦”与“自 知”。正如著名历史学者、南开大学历 史系博士生导师王敦书教授所言,《译 余偶拾》辑录的文章和笔记及文史考 证,“都是孤陋寡闻的我以前所不知或 知之甚少的,读后获益匪浅”。说杨宪 益“博大精深、高瞻远瞩”,一是就他的 全部学问而言,其中包括其对拜占庭 与中国关系的研究,但并不专指此;二 是指他根据对原始文献的研究和对语 言学、历史学、地理学的掌握,对照中 外各家学者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得出独立的结论,成就一家之言,启人 深思,推动了学术的讨论和研究。 译,把语言从此岸摆渡到彼岸;译, 重视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译者,延续薪 火,得彼而新。优秀的译者,不会自囿于 干预(intervention)、侵入(invasion),抑 或操纵(manipulation),而是为了滤除僵 劲拙力,最终实现超越—超越他者, 更超越自我。“杨宪益作为一代富于学 识和眼界的中国学者,直接和间接地推 动了西方中国研究的发展。”正如英国 利兹大学教授迪莉娅 · 达文所言,杨宪益 翻译的作品跨度大、数量多、质量高、影 响深。他和夫人戴乃迭一起,将时间跨 度达两千年的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 成英文出版。他们翻译的鲁迅作品选也 让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 作家再现于英语世界。杨宪益认为, “翻 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 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人类的思想感情 都是可以互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什么东西应该都可以翻译,不然的话, 人类就只可以闭关守国,老死不相往来 了”。在《杨宪益翻译研究》一书中,辛红 娟、马孝幸、吴迪龙等学者全面梳理了 杨宪益的翻译理念及翻译实践,深刻描 绘了他的翻译情怀与翻译思想。 译者学者化,越来越受到译界的 重视,具体是指兼具学术研究和翻译 工作双重任务的人。杨宪益无疑就是 这样一位典型的学者型翻译家。从《史 · 大宛传》到《明史 · 拂菻传》,历代史 书多次提到犁靬、大秦、拂菻等地名或 国名。外国汉学家纷纷进行考证,提出 众多推测和看法。杨宪益在《大秦道里 考》和《大秦异名考》中认为,大秦和犁 靬在安息西北方向,不可能是西南方 的叙利亚、亚历山大城或罗马。他认为, 张骞通西域时西亚的大国尚为希腊而 非罗马,因此犁靬一名必与希腊有关。 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杨宪益不断实 事求是地修正自己的学术观点。还以 大秦和犁靬为例,杨宪益最初认为是 指希腊,后来认为是指以拜占庭为中 心的东罗马。拂菻,《魏书 · 高宗纪》《显 祖纪》记作“普岚”,《北史 · 西域传》作 “伏卢尼”。杨宪益在《汉武帝与拂菻》中 说,武帝后元二年“立皇太子弗陵为皇 太子”, “弗陵”一名甚奇,颇似外国字音 译。倘若“弗陵”“拂菻”之间真有关联 性,其间的内涵就值得探讨了。 为文之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 文明”。今天的译者,多把翻译看作两 种语言间的转化,其实远非如此,它更 多的是两种文化间的互转。是把一种 文化所特有的生活风俗、价值观和宗 教信仰等,用比较直接的方式翻译出 来,引起另一种文化的惊异,并因此影 响另一种文化,还是转化为另一种文 化便于接受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使其 成为该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个问题上, 杨宪益是有清醒认识和自知的。即便 翻译了上千万字,杨宪益也总淡淡地 说自己并不是翻译家,也没有做多少 事情。正如著名学者、文化批评家叶匡 政所言,在我们的心里,杨宪益先生是 一位高山仰止的学者,迄今无人能及。 《译余偶拾》辑选了 97 篇学术随笔,内 容涉及历史、语言、文学、民俗、宗教、 民族、政治、训诂等诸多学科,这些文 章不但充分展示了杨宪益深厚的旧学 与西学功底,且对我们当下推动“一带 一路”建设也大有启迪。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读《译余偶拾》 刘英团 《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是 绵阳作家陈霁采写的纪实文学作品,记述 了“时代楷模”其美多吉的成长、生活故事 和先进事迹,刻画出其美多吉高大鲜活的 形象,也彰显了他爱岗敬业、珍爱团结、无 私奉献的精神高度。业内专家评价,《雀儿 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是一部兼具 精神品格和文学质地的纪实文学作品。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 往返 1208 公里、平均海拔高于 3500 米的雪 线邮路,这条路上的雀儿山有“川藏第一高、 川藏第一险”之称。其美多吉驾驶重达 12 吨 的邮车,每月都不少于20次往返在雀儿山。 从 2019 年 1 月起,陈霁跟随邮车,将其美多 吉的成长、生活故事和先进事迹娓娓道来。 30年的时间,其美多吉跑了140多万公 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 35 圈,只为将每一份 承载着爱与信任的邮件送达。其美多吉对陈 霁说,他在工作途中,曾遇歹徒持刀抢劫,身 中 17 刀,肋骨被打断 4 根,头盖骨被掀掉一 块。30 年来,其美多吉没有在运邮途中吃过 一顿正餐,只在家里过了5个除夕; 30 年来, 其美多吉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过一次责任 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2019年 2 月,其美多吉入选“感动中国 2018 年度人 物”;2019 年 9 月,其美多吉入选“第七届全 国道德模范”,并荣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 号; 2019 年 9 月 27 日,其美多吉荣获“全国民 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这个题材最初是中国作协邀约陈霁进行 创作的,希望他能够完成一个短篇或者中篇 的报告文学,没想到,陈霁竟交出了这样一部 厚重的纪实文学作品。 “经过深入采访和具体 接触,我发现现实中的其美多吉远比我此前 所了解的更加真实、丰富、精彩和可敬。”陈霁 谈到,其美多吉不但是个 30 年如一日、钉子 一样扎在雪线邮路的邮车司机,是一个为了 邮件安全可以与歹徒以命相搏的勇士,而且 他还是一个把扶危济贫、见义勇为作为日常 行为的“侠客”,是让儿子崇拜的偶像,是父母 膝下的孝子,是妻子眼里的模范丈夫,是邮车 兄弟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大哥。 在陈霁的笔下,其美多吉就像他的汽车 轮子,始终在大地上行走,让读者既能感觉 到其高度,又感到亲切。其美多吉每一次驾 驶邮车在雪线上穿越,都可能有不可预料的 危险。书中描写,当其美多吉每一次要出发 的时候,他都会从反光镜中看到妻子为他送 行,正是妻子的送行、惦念给了他巨大的力 量,使他永远充满着攻坚克难、脱离危险的 希望。这一细节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还有一 次,有人在雀儿山上清理积雪时,由于气温 极寒,沾水的手和推土机粘连在一起了。其 美多吉让大家围住他,为他遮挡风雨,然后 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到那人的身上,用 自己的体温贴着他的手,使他的体温提高, 最后,让粘在一起的手和推土机分开了。其 美多吉身上高尚的情怀,让他在30多年的艰 苦工作中始终不退让,让他在遭遇盗匪砍伤 后还坚持用破坏性的治疗恢复了身体,重新 走上邮路。本书是首部以邮政典型人物为主 人公的纪实文学作品,通过其美多吉的成长 故事和先进事迹,展现了新时代邮政者、奋 斗者努力奔跑,追梦圆梦的精神面貌。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说,通过这部 纪实报告文学,让读者对其美多吉既有钦 佩、仰望,同时也读到了作者对其美多吉所 作的人性的、社会的、生活的关注,让其美 多吉的事迹更加广为人知,让更多的人学 习其美多吉的精神。 萨拉 · 桑顿是一位跨界的文化学 者,既是社会学博士,又是艺术史专业 的硕士,曾任《经济学人》当代艺术的 首席撰稿记者。《艺术世界中的七天》 是她花费五年时间,在纽约、巴黎、伦 敦、米兰等国际大都市走访了数百位 艺术界人士之后写成的。 该书研究对象是当代艺术界存在的 六种占据支配地位的角色:艺术家、艺术 品交易商、策展人、评论家、收藏家和拍卖 师,也可以身兼其中多项。作者明确指出, 主宰者是艺术品交易商,他们支配、引导 着另外五种角色、控制着他们的步伐。 著名画家萨尔瓦多 · 达利说过,他 “只对金钱感兴趣”,很多艺术家都说过 类似的话。这是人类的本性,我们都会对 财物激励作出反应。不过,就艺术特性而 言,像达利这样成功的艺术家大多有一 种强烈的内在动机,不可能只为了金钱, 根本上还是从艺术追求出发。在当代艺 术的语境里,这类话语实际上是点明了, 当艺术品或艺术家的价值被直接转化为 收入时,所产生的影响。或者说,这是市 场机制在艺术领域运作产生的反应。 此时,艺术品不仅用于观赏,还是 投资和消费。因此,价值预估与主观期 望就很重要。六种角色的活动在本质 上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有的负责创作, 有的提高名声,有的加速流通,有的增 值财富,六个环节紧紧相扣,保证艺术 市场有序运转。作为一个“局外人”,作 者有机会进入这个自洽的世界,在她 的笔下,隐秘的细节陆续呈现。 佳士得拍卖行首席拍卖师克里斯 托弗 · 伯奇的笔记本仿佛绝密档案,不 做足功课,怎能自如掌控现场?事先就 要分析每件拍卖品的价位区间变化、每 位客户的经济能力与趣味取向,以及所 有可能发生的意外的事先预演等。 为了名声形成和持续,就要依靠 评论家,评论必须有原则。但是,正如 采访对象之一、《美国艺术》撰稿人麦 克多诺所言,在很多时候,评论的作用 是“促进”或“吹捧”一些人或一些作 品,作品不一定真的优秀,只是力求让 公众觉得它很重要。 正如艺术家村上隆的团队获得了 路易威登等商业品牌的支持,当艺术 以设计的方式进入生活,很多艺术家 以主动的姿态迎合社会的需求,去决 定作品的定位和品质。 对于商业与艺术达成的联姻,不必 大惊小怪。西方艺术历来就有赞助人传 统,达 · 芬奇或毕加索这些伟大的艺术家 也离不开“金主”或资本合力的推动,沃 霍尔、波洛克这些现代艺术家也主动寻 找、接受买主的认可,积极利用市场所获 得的财富和声望来发展他们的事业。 正是因此,艺术品交易商占据了 枢纽位置。纯收藏者对于不可预知的 价格波动风险不太敏感,他们买入并 持有艺术品主要是出于喜欢,交易商 就相当于他们的“探子”,要为主顾寻 找合乎口味的艺术品,在收藏家和艺 术家之间牵线搭桥。对于投资客来说, 艺术品交易商是最受信任的,许多“谨 慎的”收藏家喜欢从艺术品交易商手 里购买当代艺术作品,这样既便宜,风 险也小。作为文化和商人的双重身份, 交易商既要拥有高水准的欣赏品位, 也要考虑金融回报的可能性,他们要 扮演最成熟、最完善的角色。 艺术品交易商是否就能够予求予 取呢?毕竟,近几十年来,艺术品价格 飙升的速度着实让人吃惊。所有市场 都有局限,都存在失灵,不必谈及市场 就摇头,市场的最大优势是它允许并 鼓励多样化。这就增加了创新理念出 现的机会,使艺术保持活力。在当今社 会,好的艺术和坏的艺术的界限非常 模糊,公众需求的是艺术自由氛围所 带来的自我决定意识,越是开放越是 流动,就越能抵消包括交易商在内的 各种角色的人为操控。 谁主宰了当代艺术? —读《艺术世界中的七天》 ■林 颐 1650年制造的暗箱镜头、刘易斯湿版 相机,以及通过纸本、蛋清显影、锡版摄影、 明胶银盐等各种手法创作的早期照片…… 如果你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一定不能错过 近期正在成都举办的这场有趣的展览《相机人的明暗室》。 2018年,日本艺术家野村浩发行了漫 画书《CAMERAer—变成相机的人》,书 中角色表达了很多关于摄影的想法和感 受,这些情节引发读者共情,在读者群里引 起了不小轰动。作为本次展览的客座策展, 野村浩让漫画书中的“CAMERAer”带领观 众踏上了一趟独特的视角之旅,探索各种 老式相机、摄影作品和相关资料,顺着影像 的历史脉络,感受摄影的无穷魅力。 影子、相机人、洞,镜子、空地,黑暗、从影 子到影子……展览被划分为16个版块,模糊 了现实与虚幻的界线,艺术家试图通过自己的 艺术创作来揭示摄影的本质。据野村浩介绍, 该展览囊括日本横滨市民画廊蓟野所拥有的 部分横滨市相机与摄影收藏,同时加入阿斗、 陈萧伊等 6 位中国艺术家以及他自己的作品。 展览中所涉及的横滨市藏品,此前为美国商人 瑟曼 · 内洛所有。从摄影史上的重要作品到内 洛个人旅行中邂逅的相关摄影纪念品,这些藏 品均反映了他作为独立收藏家的个人视角。 另外一场充满感性色彩的艺术展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 2019 首届双年 展,近期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展览分为“断裂 与并置—关于我们的理想生活” “影响数字时代的视觉想象” “心象无际—装置与 雕塑”“突破定义—架上实验艺术” 4个主 题,展出的百余件抽象艺术作品涵盖绘画、雕 塑、设计、建筑等领域,全方位展示了全媒介 艺术的自由生长。各种艺术形式以不同的方 式呈现,为成都艺术生态带来别样思考。 学设计出身的许燎源表示,发现成都本 土艺术设计力量为本次展览的核心。近年来, “让艺术回到生活现场”逐渐成为许燎源创作 的主题,他倡导“挖掘人与物在非功能关系的 自由嬉戏中互动感染的力量,让物感而不是 功能力量在物与人的自由嬉戏中持续性地保 持、开新和出场”,将之称为“物感主义”,认为 “随着时间流动,斗转星移,我们的物感主义 是不断刷新过程,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 上,突破规则,打破禁忌,感性盛开”。 《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 作者:[芬兰]马里奥 · T · 努尔米宁 译者:尹楠 出版时间: 2019 年 11 月 地图演化与文明变迁 —读《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 ■陈华文 《译余偶拾》 作者:杨宪益 出版时间: 2019年3月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 作者:[美]萨拉 · 桑顿 译者:何云朝 出版时间: 2019年9月 《一字不识》 作者:林之 出版时间: 2019年9月 洋溢在汉字里的智慧与精彩 —读《一字不识》 贾登荣 为“雪线邮路幸福使者”而歌 —读《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 田明霞 《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 的故事》 作者:陈霁 出版时间: 2019 年 10 月 独特展览带来别样思考 本报记者 唐召怡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Aug-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地图演化与文明变迁 洋溢在汉字里的智慧与精彩 · 变万化的汉字来呢?从一个个汉字横空出世的 历史进程中不难发现,创新,早已植根于我们

■社址:成都市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4楼 ■邮编:610014 ■全年定价:260元 ■准予广告发布登记决定书:川广更字〔2018〕056号 ■广告、发行服务热线:(028)86167211 ■四川工人日报印刷厂印刷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责编 李维苇 编辑 阳亚舟 美编 郝雨笙 校检 谭雯琪4版 书 香

对于挂在墙上的各种地图,我们有一种理所当然之感;我们开车时打开手机里的地图导航软件,在语音播报的指引下驾车已经见怪不怪。无论是平面的地图,还是功能强大的网络地图,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无声的作用,以至于我们时常忽略其存在。地图和其他所有的科技一样,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地图的演化史,就是文明变迁史;地图的发展之路,也是文明的发展之路。读《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为我们了解地图的历史、地图与社会的关系,打开了一扇窗。

本书作者马里奥·T·努尔米宁是来自芬兰的考古学家,多年来关注地图与文明的发展。本书图文并茂,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由“地图上的中世纪世界”“过渡时期的世界地图”“通向新世界”“世界地图进入专注时代”“被包围的世界”等五大篇章组成。全书以欧洲人制作的众多早期世界地图为切入点,描述了地图发展史上7世纪至17世纪的1000年间,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启蒙时代以及早期殖民探索、海外贸易等关键历史阶段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打破了各地区文明的界线,内容涵盖科学、工艺、商业、航海、政治、外交、信仰等等,以演进视角、全球史视野,再现了世界文明史的演进。

阅读本书不难发现,在古代世界中,地图的面相和今天有着很大的差异,地图发展成今天的样态,历经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演化过程。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地图的发展,都与一定的价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世界上目

前已知最早的地图,就和信仰有关,如地图史上俗称的“T-O地图”,非常简单地将世界划分为三大洲:欧洲、亚洲和非洲。这种地图产生于7世纪,和当时信徒们所认知的世界直接相关。

不管怎么讲,在文艺复兴之前,或者说在科技滞后的年代,地图不仅仅是图纸,更是某种思想、立场、权威的彰显。1000多年前的世界早期地图,其实没有精准的使用价值。例如中国古代地图,都是具象的城池、山脉、河流,如同绘画作品。在现代地理科学没有构建起来时,这种地图是一种标志和象征。地图在战争、商贸中,发挥着象征作用。从很多古代影视剧里可以看到:将军把具有绘画意味的地图徐徐展开,然后引领士兵们朝前方冲锋,猎猎战旗在硝烟中飘扬,颇有几分不算浪漫的诗意。在欧洲,即便是文艺复兴时期,地图绘画色彩依然存在。17世纪的荷兰地图注重地图边缘装饰,用巴洛克风格描绘出四季风景和各种人物。如 1658 年的世界地图上,甚至有火、风、水、土等图案,这个时代的地图就如同装饰画,悬挂在资产阶级家庭或者皇宫的墙上,以供欣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测量学、航海术、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地图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无数的科学家、航海家、学者和制图人,不断改进地图制作技术,使得地图逐渐走向精准,其使用价值也越来越大。到18世纪时,欧洲的地图已经呈现现代地图的面貌,地图在各个领域显示出了“威风”。地图的演化史,也是人类深入认识世界、探索地理奥秘的历史。

欧洲地图的发展就如同欧洲文明一样,走向成熟之后,其价值和影响迅速扩散。在古代,中国地图的样态和欧洲“平起平坐”,但是进入近代之后,地图样态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地图制作依然没有太大的进步,“粗犷”得影响了战争的进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国进行精准地测绘测量,无数精确的地图在战争中如同“望远镜”般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军队苦于没有精准的地图,在交战中时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当今,地图的制作是一门专业,由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专业人员绘制地图、开发不同实用价值的地图。比如各级行政区域地图、公路交通地图、矿产资源地图等等,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地图,在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助推下,正在走向真实和立体,地图的交互性成为一种时代趋势。我们作为地图的使用者,在某些手机地图软件上,可以上传有关图片,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虚拟场景中刷“存在感”。

《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一书尽管探讨的是古代地图,从时间维度上对我们而言已经遥远,可同样具有启示价值。因为地图毕竟代表了文明和科学的走向。今天的地图,使得日常的交通智能化、出行便捷化,生活也更加简单化。地图已经从原来的纸张形式变得网络数字化,从原来二维的变成三维,从先前静态地图变成动态可以模拟的地图、甚至可以预测的新地图。身处无线互联时代,人人都是“制图人”,依托卫星和物联网科技支撑的大地图时代,已经悄然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用“熟视无睹”这个成语来形容人们对天天打交道的“汉字”的态度,应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汉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也无须加以深究。作为媒体人的林之,却发现汉字中隐藏着许许多多值得破解的信息、值得挖掘的秘密。于是,他一头扎进汉字中,对汉字展开了追根溯源的探索。通过作者的梳理解析,那些洋溢在汉字中的智慧,跳跃在汉字中的情趣,闪烁在汉字背后的精彩,生动地走向读者,从而让人们更加热爱汉字、崇敬汉字、珍惜汉字。

《一字不识》一书由“春天里的一枝花”“心有灵犀”“窗上的古风”“苔深不能扫”等四辑组成,作者或从一个个独立的汉字入手,或从一个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入手,探寻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转化,探究汉字的本义及其寓意、引申义、多重义。作者用翔实的史料、生动的例证,带领人们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一字不识》让人知晓,是古人们丰富的想象,成就了汉字形神兼备的特质。作者在《初始的太阳》一文中,就对“元”字进行了一番解读。作者指出,在甲骨文中,“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侧面的人影,头顶上一横或两横,遮住了一切”,也就是表明“第一、开始”的意思。而其中的短横,又寓意着“脑袋”。正因为此,才派生出了“元首、解元、会元、状元”等代表“第一”的词语。在《蟋蟀鸣秋》一文中,作者的梳理让人恍然大悟:

“秋”的甲骨文,居然是一只蟋蟀,“有触须、长足,背上还有翅”。蟋蟀是暑生寒亡的动物,而秋天正是天气转凉的季节,蟋蟀从而成为“秋”的指代、“秋”的化身。由此可见,古人是何等聪慧,何等富有想象力!他们不但创造了大量的象形字,而且审时度势,对汉字的本义加以转化,满足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际交流的需求。

阅读《一字不识》,品读作者对汉字的拆

解,不难看出,是古人们大胆的创新思维,赋予了汉字情趣盎然的意蕴。如在《举起你的右手》一文中,作者对“父”字的追溯:“最初的父字,没有丝毫权力的影子。甲骨文清楚地画着一只手、一根棍子。棍子或粗或细,或拿或举,显然是在干活。”直到1000多年后,在《说文解字》里,才给这根棍子加上了权威,说,这是一个父亲在执杖教训子女。“父”的本义,由劳动的人转化为了如今的意思。在《古人的梦》中,我们明白,甲骨文中的“梦”字是“左右一张床,一个人,一只眼睛”。人躺在床上睡觉,自然会做梦。古人就是如此大胆创新,才造出了千古流传的

“梦”字来。古人没有创新思维,哪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汉字来呢?从一个个汉字横空出世的历史进程中不难发现,创新,早已植根于我们民族的基因深处。古人用创新丰富了汉字,用创新让汉字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在《一字不识》一书中,作者以字为媒,呈现汉字多维度的精彩。阅读《一字不识》会发现,解读汉字的来龙去脉,不是作者唯一的目的,作者还想借汉字为媒介,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字文化。如《句芒迎春》一文,作者从“狗”字的另一半“句”着手,对“句”身上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一一进行解析。作者指出:“句和勾,古代是通用的。句,古代文献里出现这个字,读音多为gōu。百家姓里有句姓。传说句姓的始祖曾经是朝廷的句芒官,掌管森林原野。这是一个世袭的官职,后代便以句芒这一官职为姓。后来又加以简化,改为句姓。”在《“它”是一条蛇》中,作者指出,在甲骨文中“它”的写法像蛇:一条长长的尾巴,一副弯弯曲曲正在游动的样貌,三角形的蛇头尤为突出。后来,“它”被借去指代事物,久借不还,只好给“它”加个虫旁,变成“蛇”,而“它”则完全失去了本义。这样的解读,让人实在是大开眼界。小小的汉字中,居然隐藏着那么丰富的精彩内涵。汉字文化,的确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值得认真研习、传承、弘扬、光大。

“最后的士大夫”杨宪益先生学贯中西,是一位大学者。是他,将阿里斯托芬的《鸟》、法国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凡尔纳的

《地心游记》、普劳图斯的《凶宅》、萧伯纳的《凯撒与克丽奥帕脱拉》《卖花女》译成中文,又与夫人戴乃迭把《史记》

《资治通鉴》《红楼梦》《楚辞》《屈原》《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关汉卿杂剧》《老残游记》《白毛女》《呐喊》《鲁迅选集》《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汉魏六朝诗文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集》等大量古今名著译成英文。香港大学因杨宪益“对开拓学问知识和人类福祉有重大贡献”以及“在文学和历史学上的杰出成就”,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译余偶拾》就是杨宪益“译”路治学过程中书写的一部具有深刻学术内涵和历史趣味的随笔集。

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字交流,也是一种思想交流,甚至是人格上的碰撞。尽管杨宪益自言,“重读这些青年时的笔记,觉得内容上问题不少”,但《译余偶拾》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首届向全国推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名单就足以说明,杨宪益之言是一种大学者的“自谦”与“自知”。正如著名历史学者、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王敦书教授所言,《译余偶拾》辑录的文章和笔记及文史考证,“都是孤陋寡闻的我以前所不知或知之甚少的,读后获益匪浅”。说杨宪益“博大精深、高瞻远瞩”,一是就他的全部学问而言,其中包括其对拜占庭与中国关系的研究,但并不专指此;二是指他根据对原始文献的研究和对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的掌握,对照中

外各家学者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独立的结论,成就一家之言,启人深思,推动了学术的讨论和研究。

译,把语言从此岸摆渡到彼岸;译,重视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译者,延续薪火,得彼而新。优秀的译者,不会自囿于干预(intervention)、侵入(invasion),抑或操纵(manipulation),而是为了滤除僵劲拙力,最终实现超越——超越他者,更超越自我。“杨宪益作为一代富于学识和眼界的中国学者,直接和间接地推动了西方中国研究的发展。”正如英国利兹大学教授迪莉娅·达文所言,杨宪益翻译的作品跨度大、数量多、质量高、影响深。他和夫人戴乃迭一起,将时间跨度达两千年的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出版。他们翻译的鲁迅作品选也让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再现于英语世界。杨宪益认为,“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可以互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什么东西应该都可以翻译,不然的话,人类就只可以闭关守国,老死不相往来了”。在《杨宪益翻译研究》一书中,辛红娟、马孝幸、吴迪龙等学者全面梳理了杨宪益的翻译理念及翻译实践,深刻描绘了他的翻译情怀与翻译思想。

译者学者化,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具体是指兼具学术研究和翻译工作双重任务的人。杨宪益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学者型翻译家。从《史记·大宛传》到《明史·拂菻传》,历代史书多次提到犁靬、大秦、拂菻等地名或国名。外国汉学家纷纷进行考证,提出众多推测和看法。杨宪益在《大秦道里考》和《大秦异名考》中认为,大秦和犁

靬在安息西北方向,不可能是西南方的叙利亚、亚历山大城或罗马。他认为,张骞通西域时西亚的大国尚为希腊而非罗马,因此犁靬一名必与希腊有关。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杨宪益不断实事求是地修正自己的学术观点。还以大秦和犁靬为例,杨宪益最初认为是指希腊,后来认为是指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罗马。拂菻,《魏书·高宗纪》《显祖纪》记作“普岚”,《北史·西域传》作

“伏卢尼”。杨宪益在《汉武帝与拂菻》中说,武帝后元二年“立皇太子弗陵为皇太子”,“弗陵”一名甚奇,颇似外国字音译。倘若“弗陵”“拂菻”之间真有关联性,其间的内涵就值得探讨了。

为文之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今天的译者,多把翻译看作两种语言间的转化,其实远非如此,它更多的是两种文化间的互转。是把一种文化所特有的生活风俗、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用比较直接的方式翻译出来,引起另一种文化的惊异,并因此影响另一种文化,还是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便于接受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使其成为该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个问题上,杨宪益是有清醒认识和自知的。即便翻译了上千万字,杨宪益也总淡淡地说自己并不是翻译家,也没有做多少事情。正如著名学者、文化批评家叶匡政所言,在我们的心里,杨宪益先生是一位高山仰止的学者,迄今无人能及。

《译余偶拾》辑选了97篇学术随笔,内容涉及历史、语言、文学、民俗、宗教、民族、政治、训诂等诸多学科,这些文章不但充分展示了杨宪益深厚的旧学与西学功底,且对我们当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也大有启迪。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读《译余偶拾》 ■刘英团

《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是绵阳作家陈霁采写的纪实文学作品,记述了“时代楷模”其美多吉的成长、生活故事和先进事迹,刻画出其美多吉高大鲜活的形象,也彰显了他爱岗敬业、珍爱团结、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业内专家评价,《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是一部兼具精神品格和文学质地的纪实文学作品。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高于3500米的雪线邮路,这条路上的雀儿山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其美多吉驾驶重达12吨的邮车,每月都不少于20次往返在雀儿山。从2019年1月起,陈霁跟随邮车,将其美多吉的成长、生活故事和先进事迹娓娓道来。

30年的时间,其美多吉跑了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5圈,只为将每一份承载着爱与信任的邮件送达。其美多吉对陈霁说,他在工作途中,曾遇歹徒持刀抢劫,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30年来,其美多吉没有在运邮途中吃过一顿正餐,只在家里过了5个除夕;30年来,其美多吉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2019年2月,其美多吉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2019年9月,其美多吉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并荣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19年9月27日,其美多吉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这个题材最初是中国作协邀约陈霁进行创作的,希望他能够完成一个短篇或者中篇的报告文学,没想到,陈霁竟交出了这样一部厚重的纪实文学作品。“经过深入采访和具体接触,我发现现实中的其美多吉远比我此前所了解的更加真实、丰富、精彩和可敬。”陈霁

谈到,其美多吉不但是个30年如一日、钉子一样扎在雪线邮路的邮车司机,是一个为了邮件安全可以与歹徒以命相搏的勇士,而且他还是一个把扶危济贫、见义勇为作为日常行为的“侠客”,是让儿子崇拜的偶像,是父母膝下的孝子,是妻子眼里的模范丈夫,是邮车兄弟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大哥。

在陈霁的笔下,其美多吉就像他的汽车轮子,始终在大地上行走,让读者既能感觉到其高度,又感到亲切。其美多吉每一次驾驶邮车在雪线上穿越,都可能有不可预料的危险。书中描写,当其美多吉每一次要出发的时候,他都会从反光镜中看到妻子为他送行,正是妻子的送行、惦念给了他巨大的力量,使他永远充满着攻坚克难、脱离危险的希望。这一细节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还有一次,有人在雀儿山上清理积雪时,由于气温极寒,沾水的手和推土机粘连在一起了。其美多吉让大家围住他,为他遮挡风雨,然后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到那人的身上,用自己的体温贴着他的手,使他的体温提高,最后,让粘在一起的手和推土机分开了。其美多吉身上高尚的情怀,让他在30多年的艰苦工作中始终不退让,让他在遭遇盗匪砍伤后还坚持用破坏性的治疗恢复了身体,重新走上邮路。本书是首部以邮政典型人物为主人公的纪实文学作品,通过其美多吉的成长故事和先进事迹,展现了新时代邮政者、奋斗者努力奔跑,追梦圆梦的精神面貌。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说,通过这部纪实报告文学,让读者对其美多吉既有钦佩、仰望,同时也读到了作者对其美多吉所作的人性的、社会的、生活的关注,让其美多吉的事迹更加广为人知,让更多的人学习其美多吉的精神。

萨拉·桑顿是一位跨界的文化学者,既是社会学博士,又是艺术史专业的硕士,曾任《经济学人》当代艺术的首席撰稿记者。《艺术世界中的七天》是她花费五年时间,在纽约、巴黎、伦敦、米兰等国际大都市走访了数百位艺术界人士之后写成的。

该书研究对象是当代艺术界存在的六种占据支配地位的角色: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策展人、评论家、收藏家和拍卖师,也可以身兼其中多项。作者明确指出,主宰者是艺术品交易商,他们支配、引导着另外五种角色、控制着他们的步伐。

著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说过,他“只对金钱感兴趣”,很多艺术家都说过类似的话。这是人类的本性,我们都会对财物激励作出反应。不过,就艺术特性而言,像达利这样成功的艺术家大多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动机,不可能只为了金钱,根本上还是从艺术追求出发。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这类话语实际上是点明了,当艺术品或艺术家的价值被直接转化为收入时,所产生的影响。或者说,这是市场机制在艺术领域运作产生的反应。

此时,艺术品不仅用于观赏,还是投资和消费。因此,价值预估与主观期望就很重要。六种角色的活动在本质上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有的负责创作,

有的提高名声,有的加速流通,有的增值财富,六个环节紧紧相扣,保证艺术市场有序运转。作为一个“局外人”,作者有机会进入这个自洽的世界,在她的笔下,隐秘的细节陆续呈现。

佳士得拍卖行首席拍卖师克里斯托弗·伯奇的笔记本仿佛绝密档案,不做足功课,怎能自如掌控现场?事先就要分析每件拍卖品的价位区间变化、每位客户的经济能力与趣味取向,以及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的事先预演等。

为了名声形成和持续,就要依靠评论家,评论必须有原则。但是,正如采访对象之一、《美国艺术》撰稿人麦克多诺所言,在很多时候,评论的作用是“促进”或“吹捧”一些人或一些作品,作品不一定真的优秀,只是力求让公众觉得它很重要。

正如艺术家村上隆的团队获得了路易威登等商业品牌的支持,当艺术以设计的方式进入生活,很多艺术家以主动的姿态迎合社会的需求,去决定作品的定位和品质。

对于商业与艺术达成的联姻,不必大惊小怪。西方艺术历来就有赞助人传统,达·芬奇或毕加索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也离不开“金主”或资本合力的推动,沃霍尔、波洛克这些现代艺术家也主动寻

找、接受买主的认可,积极利用市场所获得的财富和声望来发展他们的事业。

正是因此,艺术品交易商占据了枢纽位置。纯收藏者对于不可预知的价格波动风险不太敏感,他们买入并持有艺术品主要是出于喜欢,交易商就相当于他们的“探子”,要为主顾寻找合乎口味的艺术品,在收藏家和艺术家之间牵线搭桥。对于投资客来说,艺术品交易商是最受信任的,许多“谨慎的”收藏家喜欢从艺术品交易商手里购买当代艺术作品,这样既便宜,风险也小。作为文化和商人的双重身份,交易商既要拥有高水准的欣赏品位,也要考虑金融回报的可能性,他们要扮演最成熟、最完善的角色。

艺术品交易商是否就能够予求予取呢?毕竟,近几十年来,艺术品价格飙升的速度着实让人吃惊。所有市场都有局限,都存在失灵,不必谈及市场就摇头,市场的最大优势是它允许并鼓励多样化。这就增加了创新理念出现的机会,使艺术保持活力。在当今社会,好的艺术和坏的艺术的界限非常模糊,公众需求的是艺术自由氛围所带来的自我决定意识,越是开放越是流动,就越能抵消包括交易商在内的各种角色的人为操控。

谁主宰了当代艺术?——读《艺术世界中的七天》 ■林 颐

1650 年制造的暗箱镜头、刘易斯湿版相机,以及通过纸本、蛋清显影、锡版摄影、明胶银盐等各种手法创作的早期照片……如果你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一定不能错过近期正在成都举办的这场有趣的展览——

《相机人的明暗室》。2018 年,日本艺术家野村浩发行了漫

画书《CAMERAer——变成相机的人》,书中角色表达了很多关于摄影的想法和感受,这些情节引发读者共情,在读者群里引起了不小轰动。作为本次展览的客座策展,野村浩让漫画书中的“CAMERAer”带领观众踏上了一趟独特的视角之旅,探索各种老式相机、摄影作品和相关资料,顺着影像的历史脉络,感受摄影的无穷魅力。

影子、相机人、洞,镜子、空地,黑暗、从影子到影子……展览被划分为16个版块,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线,艺术家试图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来揭示摄影的本质。据野村浩介绍,该展览囊括日本横滨市民画廊蓟野所拥有的部分横滨市相机与摄影收藏,同时加入阿斗、陈萧伊等6位中国艺术家以及他自己的作品。展览中所涉及的横滨市藏品,此前为美国商人

瑟曼·内洛所有。从摄影史上的重要作品到内洛个人旅行中邂逅的相关摄影纪念品,这些藏品均反映了他作为独立收藏家的个人视角。

另外一场充满感性色彩的艺术展——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2019首届双年展,近期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展览分为“断裂与并置——关于我们的理想生活”“影响——数字时代的视觉想象”“心象无际——装置与雕塑”“突破定义——架上实验艺术”4个主题,展出的百余件抽象艺术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领域,全方位展示了全媒介艺术的自由生长。各种艺术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为成都艺术生态带来别样思考。

学设计出身的许燎源表示,发现成都本土艺术设计力量为本次展览的核心。近年来,

“让艺术回到生活现场”逐渐成为许燎源创作的主题,他倡导“挖掘人与物在非功能关系的自由嬉戏中互动感染的力量,让物感而不是功能力量在物与人的自由嬉戏中持续性地保持、开新和出场”,将之称为“物感主义”,认为

“随着时间流动,斗转星移,我们的物感主义是不断刷新过程,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突破规则,打破禁忌,感性盛开”。

《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作者:[芬兰]马里奥·T·努尔米宁译者:尹楠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地图演化与文明变迁——读《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 ■陈华文

《译余偶拾》作者:杨宪益出版时间:2019年3月

《艺术世界中的七天》作者:[美]萨拉·桑顿译者:何云朝出版时间:2019年9月

《一字不识》作者:林之出版时间:2019年9月

洋溢在汉字里的智慧与精彩——读《一字不识》 ■贾登荣

为“雪线邮路幸福使者”而歌——读《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 ■田明霞

《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作者:陈霁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独特展览带来别样思考

■本报记者 唐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