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 view2009~2010年第一学期. 主编:曹伦华....

Download  · Web view2009~2010年第一学期. 主编:曹伦华. 副主编:张彤、周国海、季建飞. 责任主编:姚浩宇、蒋荣娟. 审校:江帆、章学峰、张忠、葛峰、姚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an-2020

3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教学反思集萃

教学反思集萃

2009~2010年第一学期

主编:曹伦华

副主编:张彤、周国海、季建飞

责任主编:姚浩宇、蒋荣娟

审校:江帆、章学峰、张忠、葛峰、姚浩宇、孙华英、蒋秋娟、褚明洁、蒋璐

目录

教育杂谈篇(审校:蒋璐)----------------------------------------- 第13页

1

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走进课堂

王雪琴

2

谈教师 “钝感力” 的培养

欧阳怀香

3

教会学生做人最重要

江帆

4

看委内瑞拉发动读书革命杂感

江帆

5

行走并思考着

明月伴我去远行

6

读《教育新理念》一书有感之一(读第一篇《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Suyao

7

也谈读书

欧阳怀香

8

为你筑起有爱的墙

施海燕

9

把主动权给学生

佚名

10

读《本领恐慌》随想

梦中的翅膀

11

做一个让学生佩服的老师

lydia

12

未曾预约的精彩

MaggieZ

13

对于班内评价方式的思考

张瑜

14

老师,你完全可以是一盏华美的灯

欧阳怀香

15

“鸡爪门”事件

李海彬

16

换座位能换出好成绩吗

白杨

17

幸福的歪脖子树

丛中笑

18

治“病”记

姚志强

19

童心深处

金爱华

20

牵手走过阴雨天

白杨

21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蔡杰

22

阳光进行时

张利民

23

帮男生“补钙”

姚志强

24

和学生 “正面交锋”

姚志强

25

“初为人母”

jihui

26

爱在平凡中

白杨

27

“激浊”还需“扬清”

姚志强

28

小舞台,大世界,我们的“苏外师生大讲坛”!

原继明

幼儿教育篇(审校:褚明洁)-------------------------------------第38页

1

《食物造型》活动反思

俞庆芳

2

《好忙的市场》艺术活动中的反思

沈伶娟

3

《好忙的厨师》反思

俞庆芳

4

半日活动反思

俞庆芳

5

从幼儿园课题看我班的专题

杨红星

6

歌唱活动《画地球》教学反思

杨红星

7

前置的准备在音乐游戏必不可少

商珺宁

8

《快乐的新年》主题活动反思

桑云

9

《快乐的新年》主题活动反思

孟玫瑰

10

《小手和小脚》主题活动反思

曹凌

11

《大大和小小》主题反思

曹凌

12

《嗨,你好》主题反思

曹凌

13

反思主题《环保小卫士》

王琦

14

《惊奇一线》主题活动反思

任效

15

区域活动,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成长

杨红星

16

1、2、3,坐坐好

石蓉

17

幼儿园小班多元文化主题活动的思考

金苏

18

在晨间户外体育锻炼中给予幼儿有效关注

商珺宁

19

“线、面、点”看英语环境的作用

杨红星

20

妈妈,我是漂亮的小姑娘

石蓉

21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

杨红星

小学语文篇(审校:孙华英)-------------------------------------第50页

1

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孙磊

2

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王园媛

3

放手互评作文,促进学生养成相互交流的习惯

白杨

4

在写话训练中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白杨

5

引导学生如何有的放矢的选材

原继明

6

文字倾吐 内化情感

蒋琴

7

“五环”层层递进成语教学

王园媛

8

让学生多说一点

赵霞

9

拾遗补阙 内修外拓

原继明

10

习作复习指导

于云杰

11

善于发掘文章的情感

陈兵

12

课内外资源的整合 说明文教学的情理交融

吴佩琴

13

妙用象声词

原继明

14

有效的句子训练 扎实的语文功底

吴庆华

15

情从这里生发

丛中笑

16

深入文本 挖掘内涵

王园媛

17

读中感悟,理解美的真谛

陈江宁

18

发动“全民”力量,提高语文作业效率

原继明

19

情在真 情在纯,情在深

季薇薇

20

空白处挖掘想象 情深时渲染意境

金爱华

21

观美景 读美文 写美感

陶秀明

22

词串入手 美文涌现

裴小静

23

郑成功——英勇善战的中国军人典范

张利民

24

语文课堂上提问的智慧

苏进春

25

《元日》、《江雪》 对比太强烈

丛中笑

26

于无声处听惊雷

季薇薇

27

《青海高原一株柳》欣赏感悟

白杨

28

震撼人心的微笑

白杨

29

思想的启迪 情感的升华

吴庆华

30

对《掌声》这课的商榷探讨

蔡楠楠

31

形散神聚 长文短上

向日萍

32

空谷无幽兰

孙华英

33

细节决定成败

蔡楠楠

34

在学习中领悟 在探讨中成长

马晓慧

35

行云流水般的课堂

裴小静

36

听张老师的《钱学森》课堂教学有感

丛中笑

37

立足生活 积累素材

王园媛

38

于老师的《说勤奋》

丛中笑

39

对“备课”的一点拙见

陈亮

40

从默契谈起

Jean

41

踏上三尺讲台后的所思所感

苏进春

42

参加校青年教师赛课有感

蔡楠楠

43

苏外的时光

苏进春

44

《科里亚的木匣》反思

钱雪兰

小学数学篇(审校:葛峰)----------------------------------------第97页

1

《认识时分》教学后记

汤艳玲

2

《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刘巍

3

再教《观察由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张玉芳

4

追根溯源,进行数学概念教学——《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张见

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周旭兵

6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邵阳

7

明晰思路 形成习惯——再谈解题习惯

马金元

8

从生活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口诀求商(1)》教后反思

邵阳

9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教师放一放  学生得到更多

邵阳

10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

王映

11

“口头评价”的艺术

缪培培

12

“租船问题”教学反思

张玉芳

13

是一种解题习惯吗

马金元

14

我这样教“鸡兔同笼”

张玉芳

15

“鸡兔同笼”问题新解

周旭兵

16

由一道习题想到的

郑海东

17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张见

18

注重对比,体会列表策略的优点

——教学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之三

蔡杰

19

让“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跳起舞”来

郑海东

20

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之备课

dw28

21

求经过时间计算的简单方法整理

汤艳玲

22

学生简便计算几种常见错误及纠正对策(一)

蔡杰

23

授予“数学思想”比给予“解题技巧”更重要

游小云

24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郑海东

25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些尝试

刘巍

26

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之作业

dw28

27

由评讲试卷得出的反思

陈文椰

28

化简比教学杂谈

马金元

2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杂谈

马金元

30

学生计算错误的另一个观点

姚志强

31

杂谈

张见

32

数学作业有错就不能打“优”吗?

李卫健

33

生活概念 ≠ 数学概念

蔡杰

34

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些困惑

顾凌艳

35

从高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法

汤艳玲

36

听周旭兵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有感

蔡杰

37

对复习课的反思

陈文椰

38

解决问题策略听课有感

hmily

39

《观察物体》评课

刘巍

40

如何教学加法表

王映

41

听《百分数的意义》有感

周旭兵

42

听《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有感

陈文椰

小学英语篇(审校:章学峰)--------------------------------------第127页

1

小语法小窍门

陆燕

2

复习的小学问

陆燕

3

语法小儿歌

高文竹

4

小学生报刊阅读指导

Michelle

5

现阶段的听与写

Caring

6

二年级英语各教材要求和重点

Julia

7

关于教具和教学资料的一些想法

Monchandler

8

合作学习和合理评价对于生成精彩课堂的作用

盛晔

9

分享:我的师傅对我的影响

Monchandler

10

如何与家长沟通 ?

Monchandler

11

如何把英文大声的读出来

Monchandler

12

家长提出的关于一年级学生英语读书过关问题之应答!

vivianxia

13

一年级英语该如何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训练

vivianxia

14

给孩子上台的机会

stella

15

孩子们如何活学英语?

陆燕

16

我的“导演”工作

陆燕

17

认读的逐步提高

vivianxia

18

Body课后反思

vivianxia

19

结尾课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盛晔

20

朗文英语3A Unit4 Animal Fun Facts教学后记

Candace

21

一年级英语课堂上的错误纠正

vivianxia

22

11月2日的报刊阅读课的备课思路

stella

23

教学反思

高文竹

24

听课反思

Monchandler

25

听课评点

lindalmx

26

报刊阅读的困惑

michelle

27

听复习课反思

michelle

28

延伸英文句子

Monchandler

29

报刊阅读到底“读”什么?

vivianxia

30

Miss Huang 's new coat get the students excited!

evaningning

31

四年级的“马鞍现象”

陆燕

32

Miss Huang ,你抢我的“戏份”!

evaningning

33

“抢”你的“戏份”,是为了你的“范”!

evaningning

34

Re:“抢”你的“戏份”,是为了你的“范”!因为你可以更精彩!

nnsmile

35

小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反馈

lindalmx

36

让孩子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听杨老师的课后反思之一)

Ivory

37

评 上外 潘俊卿 老师的课

evaningning

38

the bird's nest课前思考

michelle

39

从大文化聚焦小课堂

evaningning

40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议第二十七届年会有感之一

Candace

科学体育信息技术篇(审校:蒋秋娟)-------------------------第153页

1

期末复习考查反思

蒋秋娟

2

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展开思维训练

蒋秋娟

3

从出手角度和高度淡实心球教学!!

铁牛

4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学“四步曲”

铁牛

5

浅谈提高学生实心球成绩的方法

铁牛

6

体育课中的“诚信”

铁牛

7

教学反思

孙侃

8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点体会

王建玉

9

浙江科学老师带给我的震撼一:教材可以这么改,科学课应该这么上!

蒋秋娟

10

浙江科学老师带给我的震撼二:科学教育理念新,科学理论知识丰富!

蒋秋娟

11

再听顾超的课

蒋秋娟

12

教学反思之课的切入

张国标

13

多谋体技术的使用

吴林荣

14

特色的思考

张国标

15

广播操

张国标

16

体育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引领

王建玉

音乐美术篇(审校:蒋秋娟)-------------------------------------第173页

1

听课《蒲公英》有感

csisi984

2

流淌在“泥条”间的旋律

dw28

3

记小学部“水墨部落•第三季”书法展

李新杰

4

再谈谈节奏训练

ch9826

5

《黎族人民爱歌舞》教学反思

csisi984

6

《过新年》教学反思

刘涛涛

7

低年级美术技能培养之二 (教学有感)

YY

8

游戏式的发声练习

张艺

9

歌唱艺术系列

何云书

10

将乐理知识的学习融入故事中

张艺

11

多样评价保持学习兴趣

张艺

12

谈一年级钢琴起步教学

陈慧(小)

13

歌曲处理的三种方法

何云书

14

良好唱歌习惯的培养

张艺

15

展示课《幸福时刻》反思

曹媛媛

16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反思

杨凯

17

美术课堂上的男生

曹媛媛

18

艺术节书法类主题展览反思与总结

李新杰

19

亲近艺术大师

蔡蒙晓

20

弱起小节要加强训练

刘涛涛

21

低年级节奏教学一点建议

ch9826

22

教师的范唱

刘畅

23

观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大赛后所想到的

刘畅

24

教材并非唯一资源

杨凯

25

艺术课不是“统一规格”的加工厂

陈巍

26

十月教研活动学习理论文章《学会看美术教材》

曹媛媛

27

感悟“大理念、大文化、大学科”

曹媛媛

28

美术课堂探究 (畅所欲言)

YY

29

一年级音乐考试

张艺

中学语文篇(审校:江帆)-----------------------------------------第189页

1

民风民俗的写作

明月伴我去远行

2

找回失落的训练

xyz

3

关于阅读的一点思考

王克风

4

充分运用课本中的“修改作文”

孙晓燕

5

先学而学 简画促学

xyz

6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点体会

王克风

7

课堂提问要注意变换角度

王克风

8

《我心归去》教学反思

弹指一挥间

9

《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徐恩慧

10

一堂另类的作文课

yilihegu

11

《意外的惊喜》教学反思

蒋丽

12

《兰亭集序》教后感

石上清泉

13

考场作文如何进行亮点设计

明月伴我去远行

14

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关注”

季建飞

15

拓展延伸让语文走进生活

王克风

16

不妨把教师做的事“让”给学生做做

叶冬

17

巧设练习,深化学习

叶冬

18

怎样讲好试卷

叶冬

19

关注学生说话思维的发展

江帆

20

“关注”背后的关注

渔夫

21

把时间多给学生,教师适当点拨

徐恩惠

22

激情•高效•规范

王克风

23

作文课要多一些美文品读

周广会

24

指导高考作文曾这样让我犯愁

徐恩惠

25

深深悲叹为哪桩——我教《兰亭集序》

季建飞

26

小心文言文中的两面派

wsy71

中学数学篇(审校:葛峰)----------------------------------------第217页

1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体会

柳志斌

2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一梦

3

反思:小组讨论与交流

sk

4

关于学生自学

hjsfls

5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听课笔录及随想

tthxn

6

向课堂要效率、要能力

梦依儿

7

评课

沈单飞

8

关于课的引入

xhy

9

摆脱不了的“k、b情结”

gefeng82

10

《导数》教学反思

gefeng82

11

祖暅原理缘何成了阅读内容?

gefeng82

12

有感于任务型学习和兴趣性学习

梦依儿

13

初三数学复习课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sjh

14

数学解题的反思

徐勇

15

奥赛注意点

心飞扬2

16

苏科版教材之我见(一)

佚名

17

关于函数定义域学习的反思(一)

徐勇

18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中的反思

杨丹瑜

19

学会动手解题

李士怀

20

细析正四面体

李士怀

21

直线方程的向量表示

yang_danyu

22

二分法的优化

yang_danyu

中学外语篇(审校:章学峰)--------------------------------------第235页

1

浅谈尊重学生的心理状态

MichelleJ

2

报刊教学之惑

Hailin

3

跨文化教学的思考

pure

4

手把手能走多远

蒋洁玉

5

充分利用教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kxg2222

6

让早读课更有效率

丁昕

7

初中英语模块整合复习课模式的反思

宋婷婷

8

机械操练中的几个“解闷”小游戏

梅子佳

9

重拾经典:《新概念英语》

春风化雨

10

怎样准备英语口语比赛

春风化雨

11

你能用英文说出下面多少种蔬菜

春风化雨

12

小鸡乎?幼鹰也

梅子佳

13

英语课堂提问要层次清楚、针对性强

serena

14

新概念英语背诵建议

顾娟

15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杨蕾

16

老外眼里的中式英语

春风化雨

17

新概念英语 编者教学方法

loveenglish

18

课堂上,我们大笑一场

沈明

19

英语词汇记忆偶得

todd

20

浸入式教学的操作问题

初中英语组小顾

21

高中英语同伴互批写作教学的尝试

沈明

22

教学杂感(经验分享)

MaggieZ

23

英语教学杂想

张红

24

访大桥有感

mengxue

25

初二8A Unit6 Grammar评课

MichelleJ

26

南外词汇教学课观摩有感

woojohn

27

苏州24中听课有感

刘光琴

28

把课堂还给学生

蒋洁玉

29

曹杨二中德语公开课听课反思

蒋洁玉

30

观初中报刊课有感

carol

31

我是一株幸运草

MaggieZ

32

本学期我们初中英语组的听课活动很是有声有色在此和大家分享下,欢迎指教:

maofuming

33

初二学生英语辩论课的尝试

MichelleJ

34

德语期中考试总结

蒋洁玉

35

期中考试后感

MaggieZ

36

失败乃成功之母

MaggieZ

37

汇报课有感

MaggieZ

38

浅谈新概念课堂教学

杨蕾

39

德语教学反思

蒋洁玉

中学物理篇(审校:张忠)----------------------------------------第260页

1

让物理走进生活

詹献忠

2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钱亚梅

3

课件教学的弊端

缪娟

4

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

陆贤萍

5

如何上好复习课

查晓雯

6

电学中的一图多用

查晓雯

7

学生的一句话让我反思

缪娟

8

熔化和凝固

杨彦喆

9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钱亚梅

10

习题课教学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詹献忠

11

教学反思: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詹献忠

12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习题课的教学反思

詹献忠

1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杨彦喆

14

《透镜》教学反思

杨彦喆

15

“成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尝试

缪娟

16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杨彦喆

17

初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缪娟

18

万有引力学习中要区分物体间距与圆周半径

詹献忠

19

“同步卫星”运动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运动

詹献忠

20

“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

詹献忠

中学化学篇(审校:张忠)-----------------------------------------第272页

1

怎样了解学生

李杰

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这部分如何教

刘富兵

3

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没见现象

彭燕

4

化学课堂

夏晓燕

5

高三复习体会

张忠

6

选修与必修的关系新悟

张忠

7

化学考试规范要求30点

李凤根

8

挖掘直观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李杰

9

英国高考化学试题研究

曹磊

10

题目的解答和审题

李杰

1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夏晓燕

12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实验

夏晓燕

13

一次失败的实验引发的思考

崔洪满

14

从哲学中反思教育教学

张忠

15

苏教版化学课本空白栏的利用

李凤根

16

评《元素周期律》

曹磊

17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sherrycaolei

18

说一说 SO2的性质

李凤根

19

第三章小结

彭燕

20

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

崔洪满

21

如何培养学生使用和操作仪器的能力

sherrycaolei

22

{过氧化氢}的困惑

崔洪满

23

平实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张忠

中学生物篇(审校:张忠)-----------------------------------------第292页

1

听课随感

张丽玲

2

听课随感

张丽玲

3

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地方

热带鱼

4

“酶的特性”的教学反思

wangyyu

5

神奇的土豆

张丽玲

6

《生物必修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反思

wangyyu

7

课堂情境创设反思

wangyyu

8

在生物学学习中应注重联系实际

房景云

9

学生讲课

热带鱼

10

关于两个小实验的改进

张丽玲

11

校园植物小记

张丽玲

中学政治篇(审校:张金坤)--------------------------------------第300页

1

心理课,应教给学生什么

汤凯

2

反思也要“深度”

李海彬

3

为有源头活水来

张金坤

4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王浦

5

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综合探究”的关键步骤

俞红林

6

思维导图在思想品德复习过程中的应用

汤凯

中学历史篇(审校:姚浩宇)-------------------------------------第304页

1

备课笔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王保东

2

教学反思6

许凌燕

3

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有效教学

slf-1

4

了解新变化,力争新突破

slf-1

5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分析对策

tielaoda1998

6

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反思

许凌燕

7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slf-1

8

教学反思

许凌燕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许凌燕

中学地理篇(审校:姚浩宇)--------------------------------------第310页

1

小学科,大乐趣——轻松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

cherry

2

一轮复习的几点思考

Suyao

3

一堂复习公开课的几点体会

Suyao

4

小学科,大乐趣——动动手,多样地形我来造

cherry

5

新高考背景下对新课程标准再认识

孙文成

6

小学科,大乐趣——我来当回天气预报员

cherry

7

高三期中考试分析及思考

Suyao

8

小学科,大乐趣——用桔子认识地球仪

cherry

9

高三第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一章复习心得

Suyao

10

施维“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课的评议

卜锦明

11

新课程“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文昌中学听课有感

cherry

12

关于课堂提问与课堂教学设计相互关系的几点感想

Suyao

13

听《洋流》教研课后的思考

卜锦明

14

南亚地区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

Suyao

15

南亚地区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跟帖一)

卜锦明

16

南亚地区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跟帖二)

Suyao

17

关于洋流定义的讨论

Suyao

18

如何认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孙文成

19

索马里附近洋流的性质

Suyao

20

2009年全国高考II中一道试题的分析及思考

Suyao

21

一段阶段测试后的谈话

Suyao

教育杂谈篇

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走进课堂

王雪琴

课堂气氛就是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新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

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其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教师教学的趣味性,同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好胜,要善于从这些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学内容难易要适度,内容太浅,学生一听就懂,失去了进一步追求新知识的兴趣,要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又不是不可逾越的,当学生经过积极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胜利时,就会体验到随之而来的幸福和喜悦,为自己的智慧、毅力和力量信心大作,从而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教师应从学生非言语行为(表情、目光、动作、姿势)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信任的眼神,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快感、责任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热情与积极性,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激发学生最佳心理状态。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意识地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教师更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谈教师 “钝感力” 的培养

欧阳怀香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其实是一种大智。在各自行业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针对舆论指责安倍内阁欠缺领导能力,提出自己的忠告时说:“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须迟钝一点,钝感力非常重要,不要总把支持率的起伏挂在心上。”自此,“钝感力”一词风靡世界。在教育领域,作为一名教师,从教育孩子和专业成长的角度来思考,培养自身的“钝感力”同样有着现实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

钝感力首先是一种隐忍力。教师每天面对着的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领者,教师在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与收获的同时,常常需要一种敏感性去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捕捉孩子们细微的变化与偏失,以便及时予以疏导和纠正。同时,教师更需练就一份顽强的“隐忍力”,来对待孩子的逆境成长。童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源头,给每个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不必太过在意孩子的每一次成与败,得与失,不必太多说教,甚至越疽代庖,太多呵护。孩子走出阴霾,需要时间,需要过程。我们要慢下来,放开手,“难得糊涂”一回,任其自然发展,只有让孩子亲身去经历,去吃苦头,去磨砺,去体验之后他才能真正地领会和懂得。这个受挫的过程实际正是他再成长的一个契机,是他精神的一次涅槃,带来的将是提升与发展。纵观人生之路,每一次逆境本身就是一份养料,能化为强大的力量鞭策和推进孩子的成长,增强孩子自身的AQ(即逆境商数),这是单纯的教育很难取代的。

钝感力也是一种包容力。大度即钝感。就情感而言,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就是一种钝感力,它表现为宽容和谅解。对于任何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而言,严格的要求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合理的规范约束是雕刻美丽人生的一把刀。但是教师更要接受孩子的小瑕疵,切不可事无巨细、上纲上线、斤斤计较,而是要真正步入教育大爱的境界。宸宸这孩子聪颖自信,就是自理能力较弱,座位周围总是一片狼籍,老师曾经试过无数的方法也不见改善,宸宸因此一直受到指责、排斥,身上的优点无形中全被遮掩。从某天开始,老师每次走进教室只是悄悄提醒、帮助他归整,从不批评一句,反而经常表扬他的自信、热情、好学。渐渐地,宸宸变了,见到老师就会不好意思地检查自己的物品摆放,更多时候是提前主动自觉地做好。正是老师钝化的表现,给了孩子自我改过的空间。这样的案例不正应了“教育是无痕的!”这句话吗?我们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温馨的集体氛围,追求约束之下的自由、规则之下的活泼,不要让繁重的学习生活和严厉的常规要求扼制了孩子烂漫的童真和丰富的性灵,让个性的花苞在孩子们之间悄然绽放!

钝感力更是一种专注力。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要钝感于清贫的经济状态,钝感于平凡的社会地位,钝感于纷繁的人际关系,心无旁骛地做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专注于孩子成长的同时专注于自身的发展,正是每位教师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有了这样的目标,又有什么不可以超越和战胜的呢?人都为追求幸福而生活着。教师除了常人的幸福更有职业的特殊幸福。李学农教授说,教师职业的特殊幸福,就是教育情境中的眷恋与感动。其实,孩子点滴的进步,都是教师幸福的泉眼,教师自身的每一次超越都是快乐的源头。为幸福而做教师,为教育而做教师,执着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这便是一种专注的力量! 

钝感力的底蕴是文化、知识、智慧。教师的尊严来自于什么?来自于自身的学识、修养及在管理学生中展示的智慧和艺术。练就钝感力需要厚积而薄发,需要积极开朗、平和豁达的心态。虽然“钝感力”有时候表面上给人以迟钝的负面印象,但它正是我们赢得教师职业幸福的大智慧!

教会学生做人最重要

江帆

通过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观察和交流,我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较为自私。经了解,这些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掌上明珠,故而身上有时表现出恃宠专横、自私狭隘等特点,这与班级努力营造的积极健康的氛围极不和谐。作为任课教师,我们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教师,让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并且升入理想的学校是我们的职责,但这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更不是我们教学的核心所在。我认为教学的核心是育人。那么应该育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教学的内容问题。怎么育人?这主要是教学的方法问题。

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乐于实践体验、敢于创新研究、能够合作共享、有纪律和集体观念等。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那培养出来的是庸才而不是对国家对人类有用的人才,岂不是劳而无功,甚至没有尽到做教师的职责?如果学生体验并且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体会到知识探究的艰难,并了解基本的思维方法;如果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应用,就会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如果学生了解了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价值,就知道了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或集体。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建设祖国、造福人类的栋梁之才,我们做教师的也会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曾拜读过肖川主编的《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一书,读后收获颇丰,感触很深。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我们的责任重大。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是“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将决定你培养出具有什么价值观的学生

看委内瑞拉发动读书革命杂感

江帆

据中国网消息,近来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总是寻找机会在各种场合向人们推荐书籍。今年这位酷爱读书的总统正在委内瑞拉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阅读革命”。钦佩这位总统的做法之余,不由得思考我们国民的读书现状。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经济不发达,国人的综合素质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振兴国家靠的是什么?是教育,是科技力量。大的不说,且说眼下,我们的学生每月读了多少书,每学期读了多少书,每年读了多少书?如果做一番调查的话,肯定会大吃一惊,我们的学生读的书太少了!真正读完我国十大经典名著的少之又少!问之则曰作业多,无时间!其实想一想这些都是借口。当然,我们做教师的除了该做的家务,该教好的课,该做的杂事,该沟通的关系,该锻炼的身体等等之外,我们有没有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我们对每年中国的畅销书(不要说世界了)又知之多少?查维斯在4月份的一次电视直播中宣布:“读!读!读!这要成为我们每天的口号。”他不仅身体力行,还在全国各城镇广场举办了一系列分发免费图书的活动,委内瑞拉的读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不是总统,也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但至少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所带的班级做起。我们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这十多个小时中抽出一个小时读书,一周7个小时,一个月28个小时。这样一个月就可以读1本书,一年就可以读12本书。10年我们可以读120本,或者更多!120本书,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读书使人受益多多。我很欣赏《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说的一段话:“一个人愈能储蓄则易致富。你愈能求知,则你愈有知识。你能多储一分知识,就足以多丰富你的一分生命。用闲暇的时间换来宝贵的知识,这种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日积月累,可以使你日后大有收获,可以使你更为充实、更丰满,可以使你更能应对人生。”我们现在或未来的家庭主妇或主夫,应该使工作及家庭事务系统化、秩序化=,以求在=日常生活中节省出一部分时间,用之于自我改进和生命扩大的必需——读书。

闲谈至此,只想对自己说,让阅读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行走并思考着

明月伴我去远行

什么是智慧?似乎很难定义。但可以确定,什么不是智慧。

知识不代表智慧,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人也可能是“两脚书橱”。

聪明也不代表智慧。“创新思维之父”德·波诺说:“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有智慧与聪明的区别:聪明属于高智商,而智慧则属于思维的技能。”在中国,也有“小聪明”与“大智慧”之区别。

“智慧”的内涵很丰富,一个人的智慧不应该仅仅包括聪明才智,还应包括道德修养、创新意识、交际能力、自我评价、情感调控等等。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智慧的魅力远胜过权力和地位的诱惑。在古希腊,最受人尊敬的,不是拥有巨大权力的国王和艺术家,而是充满智慧的哲人。即使威震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也不例外。他少年时代曾师从亚里士多德,登基后依然全力支持老师的学术研究,并多次拜见老师,他说:“我宁愿在优美的学问方面胜过他人,而不愿意在权力方面胜过他人。”

周国平在《智慧的诞生》中写道:“遥想当年泰勒斯因为在一个圆内画出直角三角形而宰牛欢庆,毕达哥拉斯因为发现勾股定理而举行百牛大祭,我们便可约略体会希腊人对于求知本身怀有多么天真的热忱了。这是人类理性带着新奇的喜悦庆祝它自己的觉醒。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希腊人的爱智精神仍有辉煌的表现。”最典型的是,当罗马军队攻入叙拉古城的时候,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潜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阿基米德。军人要带他去见罗马统帅,他请求稍候片刻,等他解出答案,军人不耐烦,把他杀了。剑劈来时,他只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希腊人爱智慧胜过爱生命,由此可见一斑。

西方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宇宙自然的理解,智慧的高低是“与自然斗争”能力的大小;而东方则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人”的理解控制,智慧的高低是“与人斗争”能力的大小。被视为东方智慧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可谓“与人斗争的杰出代表”。

智慧的魅力是一种永恒的愉悦,它的魅力与日俱增,绝不会沦落虚无,美丽的人若拥有智慧,那么美丽就会成为一种永恒的美。智慧能指导我们转败为胜,由弱而强,能引发我们过着富有创造力及自由自在的生活。

智慧,与物质无关。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富贵没有任何兴趣,他们没有自己的讲堂,没有自己固定的住所。苏格拉底常年在街头徘徊,穿着破烂的衣服,第欧根尼的办公室就是一只木桶,亚里士多德常年居住在森林里的树叉上,用树叶做的衣服御寒。他们的物质生活很贫瘠,但他们的精神生活都很富有。

智慧,与德行高洁有关。日本有句熟语:“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 智慧若是与善良结伴,那便是大智慧;智慧若是孤独前行,那就只能是小聪明。人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最忌讳的则是小聪明。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才有大美丽、大人生。

智慧,从谦卑的心灵而来。记得阿波隆庙的女巫认为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的了。那是因为,苏格拉底虽是一名智者,却承认自己在智慧方面实际上毫无价值。他至死都不放弃他的哲学事业,不放弃追求智慧。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注定与智慧绝缘。

智慧,从无欲的境界而来。作家郑石岩先生表示,无心之心才是最高的生活智慧,他根据佛教经典和心理学著作中的相互解释,发现了这个崇高的人生哲理。他也认为,佛法最精要的旨意就是要无欲无求,不要受成见及名利所蒙蔽,自由自在去待人接物,才能发挥智慧。

有人说:“智慧可以主宰命运之浮沉。”也许这句话略有夸大,但拥有智慧的人生,必然是与魅力、美丽一路同行。

读《教育新理念》一书有感之一(读第一篇《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Suyao

记得年终述职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理念上的转变而非教学细节上的小打小闹。”几天后,中午吃饭时,有老师私下对我说,对这句话有特别的感触。但我在心里却打了个问号:“我们的课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中央教科所袁振国所长编著的《教育新理念》,想借此书丰富一下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将平时所想的系统整理一下,而第一篇《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就将我的思绪激活了。

一、问题思维为什么湮灭于我们的课堂教育?

记得前几年,小学部一位数学教师曾对这个命题十分感兴趣,也希望能借该命题,系统反思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病,但最终却不了了之,甚为可惜。

问题思维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自接触这个对于他而言陌生的世界时,就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会向周边能问到的每一个大人询问。可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逐渐长大了,问题越却来越少,最可怕的是问题意识也在逐步淡漠乃至冷漠,孩提时对知识的那种渴望,越来越难在成长的他或她身上看到。我想这种结果的出现,也许和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学校身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的处世态度或许也应该承担一份罪责)。

《教育新理念》一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非常具有典型性,说的是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来上海,走访了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并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安排下,听了一堂高一物理课,这堂课是一名特级教师上的。在中国教师的眼里,这堂课非常完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活跃、师生互动热烈,甚至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但在美国人眼里,这堂课很奇怪,他认为: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会回答,这堂课为什么还要上?

是啊,这个问题也激起了我的思考,作为一名教师,走进课堂,究竟想要让学生知道些什么?难道一定要求学生都知道你所提问的问题的单一答案吗?小孩子是因为无知而上学的,回答问题不正确,或者“天马行空”,那是正常的,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这种正常现象看作是不正常的呢?这可能与我们的考试制度有关,千变万化的世界,一出现在试卷上就变得单一了,成了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性,甚至语文中的作文考题,也有偏题,也有答题技巧,这样的教育是可怕的,也是无奈的。

二、我们能对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吗?

记得这么一句话:“改变能够改变的,不改变不能够改变的,努力改变可以努力改变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渗透也许是属于第三者的,虽然也有很多限制在那里,例如高考、中考中的答案的唯一性,就要求我们老师在高三、初三教学中需要规范学生的答题模式、框架、语言乃至方向,但我们在非升学年段还是可以做一些改变的。

课堂教学行为上的改变:例如,改课堂结尾前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为“今天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否理解了?还有没有新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上的改变:例如,在教案设计中,重点在于理清知识线索,对一些知识关键点、重点、难点留足“空白区”,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交流,在生成中,达到探索知识的愉悦境界。

课后作业设计上的改变:例如,在作业中布置一个常规作业:“你对今天课堂上所讲知识,有没有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你写下来。”

学生期末评价上的改变:例如,增加一项对学生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的评价。

《教育新理念》中的这么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吧!”

也谈读书

欧阳怀香

书读进去,内化之后,还要转化出来。否则你只能是个书篓子,你所读的书只能作为你茶余饭后的谈资。

转化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动笔。事实上,阅读就是思考,只有将阅读、思考的内容变成文字的时候,你真正才走进自己的内心,真正把书里作者的思考变成自己的思考,系统成熟的思考,而非零散的思想的碎片,进而落实到实践中去,获得再创造的快乐。

昨晚临睡前我看的一本书名叫《幻想之眼》,作者张文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践行着他的生命教育理念,也时常参加一些活动,作作讲演。但他更会静下来阅读、反思、写作。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时时反思的话,那么,他的灵魂是粗糙而躁动的,他的一生是飘零而混乱的,我深以为然。有一句话说得更好:我们要时常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老师们,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动笔的习惯,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及时地记下来,就能更多地走进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灵魂,在丰厚的思想积淀中,体会一份来自灵魂的充满希望的沉静与安详。

为你筑起有爱的墙

施海燕

暑假里看过一本快乐的书——《窗边的小豆豆》,真的,看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受小豆豆的影响,被他的天真无邪所感染。今年我又安排到一年级,负责两个班的数学。一直以为一年级是很恐怖的,因为琐事很多,小孩子的习惯都是现在开始抓的,所以觉得会比较累。一开始就碰到了像刚开始的小豆豆一样,比较好动、有很多问题的孩子。但是渐渐的我发现了他们的可爱和天真。

一个有爱的孩子。

我们班有个小孩叫朱笑东,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开学第一周,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准备好彩笔,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水彩笔,在那急着要哭鼻子了,朱笑东连忙走过去把自己的彩笔借给了他。我表扬他大方,乐于助人,在他的影响下,其他的小孩也纷纷把自己的彩笔借给了没有彩笔的同学。

一个有爱的妈妈。

朱笑东很懂事,很有礼貌,做事认真,可以看出有良好的家教。一周后的星期五,他妈妈来接他,递给我一封信,说这是她专门写的介绍朱笑东的优缺点的信,因为怕我们在和别的家长谈话,不能很长时间的跟她一个人交流,所以特地写了三封信分别给我们三个老师。可以看出他妈妈是一个很用心的人,为他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一个个家长追问的是自己的孩子上课怎么样,学习怎么样的时候,他妈妈重点关心的却是他的习惯培养。一个充满爱而又理性的妈妈,给孩子一个足够宽松的成长过程,使他能快乐地成长。

做个有爱的老师。

每个孩子都会有淘气的时候,当他不小心犯了错,我们应该怎么办?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老师对他们的爱又何尝不是无私奉献呢?教师除了具有道德情操、专业知识、教学技巧以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热爱、尊重、理解、信任是教师最好的语言。爱学生,要求教师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人文情怀,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抚育每个孩子的成长。爱学生,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教书,要把育人当成最终目的。教师对孩子有多重要,不必多说,老师的一句鼓励也许能成就孩子的一生,一句恶语或许就会把孩子推向自暴自弃的深渊。教师是一个最需要爱心的职业,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领学生成长。

老师们一定要多对孩子们说肯定与赞赏的话,当一个学生做错事的时候不要对他说:“你不是一个好学生,做事不负责任……”这样的话,因为这会让他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老师不喜欢他。老师需要精心地设计对每一个孩子赞赏的话,并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比如你真有礼貌、你真会观察、你的句子说得真完整、你很会动脑筋……即使他不是成绩最好的,问题也回答不出,但是他会主动帮你整理作业本,帮你发学具,这些都值得赞赏。

每个孩子都有其优点,都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看似一句不经意的话,实际上需要老师精心策划并付诸实施。这样才能和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

把主动权给学生

佚名

看过很多教育叙事,其中有篇《水桶打破以后》让我深深的学了一课。

水桶打破后的故事

自从学校给每个班级安装了饮水机后,学生们喝水方便多了,也经常看能见一些身强力壮的小男生们忙忙碌碌为班级运水的情景。上学期,我们班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个运水小插曲——“徐老师,不好啦!……”上完课,我刚回到办公室,班里的女孩子们一窝蜂地涌进了进来。望着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们,我忙说:“慢慢说,别着急。”“徐老师,刘长城……他把水桶打破了,水都洒了……我们教室里都是水!”看着孩子们涨红了的脸,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整整一桶水,洒在地面上,会是什么样子?刘长城这个调皮鬼……我禁不住一阵急火攻心。

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教室门口,只见一半的地面上都是水,几个学生爬到了凳子上,几个男同学正用拖把使劲拖水,刘长城也在里面。看着他那紧张又忙碌的样子,我又好气又好笑,顺手接过旁边一个男生的拖把,埋头拖了起来,其他的同学见我动了手,也悄悄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不一会,积水拖完了,虽然地面还是湿漉漉的,但已不妨碍大家的行走了。

此时,学生们都静静坐在座位上,大概在等待我对刘长城的“批斗大会”,我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刘长城低着头坐在座位上,一声也不吭。

我清了清嗓子,问:“是谁打破了水桶?”“刘长城!”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时,他把头埋得更低了。“他怎么会把水桶打破的?”班长站起来说:“本来我们一起去抬水的,回来后,刘长城非说自己一个人就能把水桶装上去,结果一不小心,水桶就掉下来,我们想接都没接住!”

我走到刘长城身边,轻轻问他:“班长说得对吗?”他点点头。

“水桶摔破了,学校要求赔偿的,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好多学生举手都说应该刘长城赔,这时,外地学生张秋叶站起来说:“我认为应该我们全班同学来赔,他是帮我们搬水才打破的,又不是故意的,如果让他赔偿的话,对他太不公平了!只要他以后做事小心一点就行了!”听了他的话,全班鸦雀无声,我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才9岁的小女孩居然能说出这样了不起的话来。我趁热打铁:“同意张秋叶意见的举手!”先是三三两两,后是雨后春笋,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多么懂事的一群孩子!

我问刘长城:“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吗?”

“谢谢大家,我以后做事一定小心,不再毛手毛脚了,我以后还要为班级多出力,我马上再给大家搬一桶水来!”“我们一起去!”好几个男生一起站了起来……

有时候,教师处理班级问题,不如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在思考评价中,学会做人,收获真理!

一个有爱的老师

这位老师并没有听到事情后就批评学生,而是了解事情始末之后让学生来解决。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充满了师爱,在问他的时候也是轻轻的问。并不是大声的责骂。

一个勤劳的老师

这位老师看到那小孩在忙碌地处理自己做错事的后果后,是顺手接过一男生的拖把,埋头拖了起来。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碰到学生呕吐,就会觉得恶心,自己也不敢去处理满地的呕吐物。看到这里,我觉得老师更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自己都不拖地,不扫地,有什么资格教育学生爱劳动呢?

一个民主的老师

一个民主的老师是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能与学生合作,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更善于虚心向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鼓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他们要求学生不是只会依书就书,而是追求“青出于蓝而甚于蓝”的境界,让学生自己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助人。

大胆地放手,给孩子信任。把班老师的权利“放下”,相信他们能够利用好自己的权利。

读《本领恐慌》随想

梦中的翅膀

“我们的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这是毛泽东所说过的一句话。今年暑假看到了《本领恐慌》这本书觉得似曾相识,于是买下占为己有细细拜读。

这本书出自一个年仅20岁的女孩王小平之手。她15岁便退学,根据自己确定的课题,潜心研究教育学和成功学。她的退学并不是因为经济问题或是成绩不好无法继续读书,而是感到“不够”的有意超越,她用她退学后的成功有力地冲击了传统教育。

这本书与一般的教育论著相比有几方面的不同和超越。第一它的视角不同,一般的论著都是重在阐述如何“教”,而本书却重在论述如何“学”。其实“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能达到不用教而自己学,并学到所需的东西。第二它所面向的对象不同,一般的教育论著面向的大多是教育界的人士,而本书的对象从教育界人士扩大到了全民,从这可以看出王小平的教育理念之新,她认为教育并不只是教育人士的事情,而是应该全民都来关注、重视。就像我们幼儿园的教育也是如此,应该由家园共同承担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单纯地交与学校就可以了。生活中其实无处不教育,处处皆教育。

“本领恐慌”这个名字让人看了感觉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它对有本领恐慌感的人来说,可以帮他找到克服本领恐慌的最佳途径;对于没有本领恐慌感的人来说可以帮助他产生应有的本领恐慌,进而寻求解决之道。这里它不仅仅是强调综合素质,而是强调本领结构,强调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生存所需的能力。我们都需要以自己特有的生存之道、凭借自己的能力与本领立足于社会,但某些人却走入了误区,将本领虚化为手段,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但他们真正的本领,真正的要服务于人、让人从中受益的东西在哪?不择手段的“手段本领”虽能解一时之需,但最终还是会一败涂地,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硬本领”,虽然有暂时的安逸,绝不会长久。

曹校提出,我们要不断 “坚守、探索、创新、超越”,这是鞭策。人只有在不满足、有危机感的环境下才能进步。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但愿所有的人都能时时产生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己以顺应这个社会,并在顺应中不断产生新的恐慌危机……

做一个让学生佩服的老师

lydia

作为一名教师,最渴望的就是能把学生教好,成为学生心服口服的好老师。然而要成为学生佩服的老师、学生倾诉的对象、学生有困难时的第一求助人,却着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更是需要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亲”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佩服。我们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愿意听自己的话,但如何才能赢得学生真正的佩服,让他们“信其道”呢?所谓“先信其人,后信其道”, 只有老师首先有足够的爱心,深厚的内功和高明的方法,并付出了他的真诚与理解,学生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信服,从而亲近你、信任你。而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足够的人格魅力。

我所教的学生大都处于“猫狗也嫌”的年龄,有些习惯差的学生的确让人很头疼,最开始见到他们,我会不自觉地脸也拉下了,嗓门也提高了八度,很是黔驴技穷。但是渐渐地发现其实我的笑容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也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一味的批评、发火甚至动怒只会让他们破罐子破摔。当他们调皮时,我想他们或许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给老师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我想得到老师的注意和赞美”;当我偶尔表扬某位喜欢拖拉作业的同学作业交得快的时候,我发现他也会红一下脸,下一次的作业或多或少总会有所进步;当我表扬某位字迹潦草的同学偶尔字写得认真的时候,他也会憨憨的笑;当我看到某位上课经常开小差的同学能安心上课,不再走神的时候,立马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他似乎也能读懂我的眼神,就会做得更认真了。的确,得到老师的注意与赞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是无上的成就感,这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做出更大的成绩。钻石要精心雕琢才能放光芒,玉要一刀一刀细细磨刻才能成器,更何况他们还都只是十岁左右的孩子。

用“脑”、用“心”、用“情”是许多老师走过大半辈子的教育之路后,总结出的经验之精华。我们要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我们要用“心”去理解学生,只有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 我们要用“情”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

我的教育生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现在我还没能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未练好教育的深厚内功,或许我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高明,或许我的人格魅力也不一定能吸引所有的学生,但我相信我会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向“令学生佩服的老师”这一方向努力。

未曾预约的精彩

MaggieZ

   很幸运,我能从事教育这个爱的职业,这是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我很喜欢,它带给我太多的感动与意想不到......

    教学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常常会感到困惑,有时甚至感觉无助。但是我始终坚守着那份最初的热情,因为学生是可爱的。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一直沉浸在感动之中,仅是因为学生的一个道歉,一个诚恳的眼神,一颗晶莹的泪珠……

早课的铃声打响了,开始上课。首先我抽了几个同学起来背课文,第一个点名的是江新宇,他站起来,开始流利地背诵,可是背了一半,便卡住了,我示意他坐下,继续点其他的同学起来。第二个同学断断续续地背完了全文……后来又抽测了几个,发现尽管我反复强调课文要认真背诵,可是真正做到的却没有几个。我心中憋着一团无名的火,但却没有发作,简洁地总结了今天抽测的结果,要求全班同学于本周内重新背诵,接着便照常上课。

   当下课铃声响起,我准备步出教室,江新宇把我叫住了。我转过头,他轻声地说:“老师,我背熟了,可是周末没有复习,忘记了,对不起。”我微笑着说:“没有关系,下次在老师面前再背一遍就可以了。”此时,我看见眼泪在他的眼眶中打着转。我的心一酸,准备说些什么安慰一下他, 可是什么都没有说出口。因为他那些真诚的话语,发自内心的眼泪,触到了我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我会心地笑了,因为我的学生学会为老师着想了。

   这只是众多小事中的一件,但我却一直回味着,虽然教育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惑和不安,但也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欢乐和感动,就像生命中一份未曾预约的精彩。而我也将继续享受这份精彩。

   最后附上我无意间看到的一则对话“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来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开了。铁棒问:‘这是为什么啊?’”钥匙回答说:‘因为我懂锁的心’”

对于班内评价方式的思考

张瑜

一味采用分数和等级制评价的班级管理方式,较难激起孩子们学习和开展班级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班的评价方式尤其注重如下几点:

一、评价表的详细化

在各科学习和平时表现中,我采用了简单易行的“记录卡”进行评价。每周更换一次,既切实可行,又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过程、作业质量、平时的举止言行等各方面。我们班级的评价表格分为六大栏:Behavior(行为举止方面)、English(英语学习方面)、Chinese(中文学习方面)、C—math(中文数学方面)、In all(分数总计)、Star(兑换成星星的数目)。一阶段实施下来,这个表格不仅能基本概括学生在校生活的方面,还能让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在校表现时,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

二、评价表的阶段化

如果记录卡只是针对孩子每周的行为和学习记录,时间长了容易让孩子们产生疲惫心态,从而出现应付评价、良好的行为表现持续不长等现象。因此,我还通过阶段性的总结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每隔一个月,我会依据每周的记录卡,计算出获得星星的数目,评价出每月表现的前三名和进步的前三名;学期中和学期末,我也给每位孩子的家长回复一份“喜报”,向家长汇报孩子这一段时间的表现情况。

三、评价表的活动化

英特班活动丰富多彩的特点,决定了班级评价的多样性。每每开展学科活动,课外兴趣,我也会充分利用班级的墙壁、作业show、班级博客、校园外网等阵地进行展示。

总之,力求从方方面面立体反映学生情况,以期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老师,你完全可以是一盏华美的灯

欧阳怀香

人们经常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来比喻无私奉献的老师。每每看到或听到这些,作为老师的我就会觉得有点苍凉:“老师,你真的有必要如此悲壮吗?”其实很多做学问的人也有类似的现象,似乎稍稍做点学问,生活就变得单调和窘迫。如果每宗学问或事业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最终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如果精神总是和体魄矛盾,深邃总是和青春无缘,学识总是和游戏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追寻的自身健全?

昨晚翻阅余秋雨先生的文集,先生的一段自序让我久久沉默于灯下。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行走了这么久,我感受更多的是和孩子们头顶上一样纯净高远的天空,那些蜡烛般燃烧的悲壮竟从未抵达过我的内心。同样是照亮别人,我们为什么非要做蜡烛呢?这个时代不需要那么多的蜡烛,如今的教育已经远不止传道授业了,很多时候学生的自我生成已经成为自然和必然。一个老师,如果仅仅起到照亮的功能,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如今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他们对老师有着诸多有声或无声的评价。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从多层面丰富的知识,到自身的气质修养,再到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些点点滴滴无不滋养着学生,熏陶着学生。这样的老师怎么会是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他分明是一盏华美的灯呀!试想想,一盏华美的灯,在它焕发出迷人光彩的同时,更照亮了别人,这何尝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喜欢远行的三毛曾经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远方有多远,但我知道,作为老师,我仍然要为那些竹节般成长的孩子们照亮人生的路,照亮心灵的路。只是,我不会做一支流着泪燃尽自己的蜡烛,我会努力去做一盏华美的灯!

“鸡爪门”事件

李海彬

某天上午,秋高气爽,天空中的太阳有些安详。我在教室里把学生安顿好,正准备备课,突然有人推门走了进来,抬头一看,是管理我们国际部的生活老师,我的心当时就悬了起来,怦怦直跳。说实在的,我估计在办公室里绝对不会就我一个班主任有这种感觉,私下里聊过,我们这些班主任们,看见自己的学生,怕,怕的是出事;看见校领导也怕,怕的是谈话;看见生活老师也怕,怕的是扣分;看见……,哎,条件反射吧。

“李老师,你好,我想给你谈谈昨晚你们班宿舍的事情。”

果然是找我的,我的心更加低沉,显得有点不自然,我勉强地笑了笑,说:“有事吗?你说吧。”“昨晚你班有两位学生在宿舍里吃鸡爪,被我抓住了,这是给你的扣分单,你看看怎么处理。”

我一听到是这个原因,有点气急败坏,要不是现在已经上课,很想立即把他们两个喊出来,严肃处理。其实并不是班级的分被扣促使我生这么大的气,而是因为吃外卖是学校的一条“高压线”,我们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式学校,学校从学生的安全着想,在进一步改善学生伙食的同时,杜绝外卖。虽然我班的学生入学到现在还不足一个月,但是我在班里对这条纪律重申过多遍,她们这是明知故犯。

从办公室里出来,我脑子有点乱,漫无目的地走进卫生间,洗把脸,感觉清醒许多。在十二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有将近十年担任班主任,刚开始扮演这个角色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有些问题考虑得不是很周全。时间长了,我已逐渐养成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先去趟洗手间,以便利用这短暂的缓冲期调整自己的心态,稳定情绪。我想到毕竟孩子们刚入学,适应学校规定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就这些孩子的个性,现在发脾气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到了晚上,我的情绪早已稳定,把两位学生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问道:“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来吗?”张同学不吭声,吴同学说不知道。

我从抽屉里拿出那张扣分单,递给了她们,张同学低下了头,吴同学仍旧沉默,但是眼神里显然流露出不屑。“不准吃外卖的规定我已经讲过多次,你们依然违反,我认为不是很好,你们对这件事是怎么认识的?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吧。吴同学你先说吧。”吴同学还是不说话,表情从不屑转为有些恼怒。

这时张同学突然开了口:“老师,我当时也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想想比较后悔,我以后不做了。”虽然声音很低,但我听得很清楚。

“吴同学,你有什么看法呀?”“我什么看法都没有,不就是吃在宿舍里吃东西吗?反正是这样了,你就看着处理吧,有什么好说的呀?!”吴同学突然大叫起来,然后竟开始抽泣。

我被她的反应吓了一跳,随即又感到有些委屈,我是班主任,班级里出现这样的事情难道不应该处理吗?要是我在处理的过程中说话伤她的自尊了,或者是处理的结果不公平,她生气也许有理由,可是我才刚刚问了几句话呀。且我的态度的确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架势。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出乎我的意料,吴同学竟然越哭越厉害,最后都有些喘不过气来,甚至站立不稳,我和张同学急忙把她扶到了卫生室。

家长来后,我先把家长请进办公室,然后前前后后给他说了一遍(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我故意当着家长的面问张同学:“刚才我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大声地呵斥你们了吗?”

“没有”

“我骂你们了吗?”

“没有”

“我动手打你们了吗?”

“也没有”

本来看到还在抽泣的吴同学,面部有点严肃的家长,此时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就带她回了家。

第二天早读前,吴同学返回了学校,整整一天,她都低着头,像在有意地躲着我,我也没有主动找她。晚上晚课结束,按照常规我组织学生在宿舍楼前整好队,女生一个个给我打完招呼相继走向宿舍,吴同学是最后一个。当她走到我的身边时依旧低着头,顺着队伍往前走。正在我目送队伍进入宿舍楼大门时,吴同学突然返回跑到我身边,抬起头看着我,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有点尴尬。她嘬嚅着正想说些什么,我先开口了:“哈,没事的,我都忘记了,你也不要放在心上,回去吧!”她一愣,忽然转过神来,如释重负地“哦”了一声,飞快地跑进了宿舍。

此时的我,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其实我知道她为什么一天都低着头,我也知道她刚才突然返回想对我说些什么。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要仅仅局限于口头或书面,哪怕是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也应该是交流的方式,这才叫默契,只有师生之间有了这种心照不宣的情感,才能相互理解,海纳百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教导学生要尽快适应自己,却忽略了教师在对待这么多的学生时,更要做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后来,那两位同学再也没有违反过这项规定。现在再回想起那天发生的事,我为当时选择了那样的处理方式而感到庆幸。如果我接到扣分单没有冷静一下,而是在气头上立刻处理,如果那天晚上我把她们叫到办公室就劈头盖脸地骂一顿,如果吴同学激动后我也接着激动,如果家长来后我没有做好解释工作,如果第二天她返校后我再揪住不放,如果……我可以肯定,教育效果绝对不如现在。

换座位能换出好成绩吗

白杨

  在小学六年级这最关键的一年,浦一旻的学习成绩却退步了,这让老师担心,更让家长揪心。听了老师反映的情况,浦爸爸提出给孩子换个座位,坐到老师的讲台边去。

  也许,坐到老师的讲台边,孩子的成绩的确能上来一点儿,这曾经有过先例。但是:孩子的根本问题解决了吗?为什么坐到第一排成绩就上来,坐到第二排就不行了?按理,第二排离老师的距离依然很近,毫不夸张地说老师还没抬腿就到他身边去了,这和坐在讲台边有什么区别呢?细细追究一下,我想原因不外乎坐在讲台边的孩子,因为他不在正常座椅的行列里,格外显眼,这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老师都能看得见,不能开小差。于是,上课时,这孩子就听得特别认真,上课的效率就特别高,做作业速度就快,成绩就好。

  可见,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要上课注意力集中。当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很有可能是听讲不够认真。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孩子的思想上找原因,不能单单用换座位来解决。

试想,一个离开老师目光监管就放任自己思绪神游的孩子,他的路能走多长。如果一个孩子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不思改过,不去强迫自己养成正确的听课习惯,那长此以往,他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吗?当老师发现了学生的问题而不去教育,反而迁就学生,让他带着问题走到毕业,升入中学,甚至贻误终生,那老师还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吗?《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决不能让孩子们带着已经发现但却不解决的问题离开我。

  换座位简单,换“心”难!当你就是最好的时候,无论坐到哪里都是最好的座位。

  

幸福的歪脖子树

丛中笑

    “老师,小琦又在发脾气了,他把桌子都推倒了!”    “老师,我们好心帮他捡书,小琦却不停地向我们翻白眼呢!”    又是小琦!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可却对他又无可奈何。    小琦是个很特殊的学生,患有严重的多动症和偏执症。他有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肢体,经常不由自主地扭着脖子,随着脖子的伸缩被牵制着不停地翻着白眼,小朋友们见他这样,总是害怕极了,躲得远远的,因此小琦没有朋友。处于孤独中的他常常莫名其妙大发脾气,但每次他只折磨自己,从不对别人说个“不“字。有时,他也很想表现自己,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他,可从他嘴里冒出来的总是鬼啊怪啊神啊,这样一来,小朋友们更是离他远远的,背地里还会叫他歪脖子,他越发显得自卑起来。    作为班主任的我,见多次苦口婆心的说教无效,开始反思自己,该怎样更好地来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健康成长呢?    对,他不是患有严重的歪脖子病吗?小朋友背后不都叫他歪脖子吗?就从“歪脖子”这三个字上做文章。 那天饭后,我特意带着孩子们去学校小树林和果园散步。    秋天的校园,景色迷人,硕果累累。在一棵向日葵前,我有意识提问道:“向日葵丰收了,在它身上,谁最累啊?”一番观察议论后,孩子们纷纷畅言:“是它的身秆最累!”“看,果实太沉了,它弯着脖子,用力托着向日葵的果盘!”“真是太神奇了!细细的脖子怎么能托得住沉沉的花盘呢?”我见时机已到,便说:“是啊,为了果实的成熟,向日葵秆弯着脖子,一天天,不辞辛苦,多么了不起啊!我觉得此时的它虽然弯着脖子,但却是最美丽的!和老师观点一致的请鼓掌!”啪啪啪……掌声飞扬!偷偷地看一眼小琦,他有意识地挺直了脖子。    我还和孩子们一起观察了被果实压弯了枝干的苹果树、橘子树、桂花树。惊喜的是,孩子们懂得了,歪着脖子,弯下枝干,那不是一种丑陋,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美丽。当孩子们消除了对“歪脖子”一词的恐惧感,更深入地接触了这个词语的另一层含义,可下一步怎么让孩子们走近歪着脖子的小琦呢?    我又把一个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小琦歪着脖子,就像你们瞌睡时打个哈欠,感冒了流出鼻涕一样,是身体的一种反应。面对小琦,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这下,有了刚才的铺垫,孩子们一个个包围着小琦,有的询问他病情,有的说以后和他交朋友,还有的在求他原谅以前的无礼。小琦腼腆得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不停地微笑点头,好久没看到他如此灿烂的笑容了!    果然,从那以后,小琦不再发脾气,还总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扭转脖子。孩子们呢,和他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距离感了。    在去年的市蒲公英作文大赛中,小琦的作文意外获得了一等奖。他作文的主角是一棵树,树干弯曲,形状奇特,然而歪脖子树在小草、露水、小鸟的鼓励下,没有痛苦,幸福成长,最终,被建筑工人选中,发挥了其最大的价值,成了一高楼拐角处的扶梯。    这篇文章感动了作为评委的我。短短时间内,我看到他走出阴影,捡拾起自信。相信他会像那棵幸福的歪脖子树一样,真正地做好自己,走好人生。  

治“病”记

姚志强

在前三周,班级中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有一些女生每天要去医务室三四次,时间一般选择在作业时间、晚课回宿舍时间。有时整个中午找不到人,或者晚课回宿舍时发现人不见了。有一次,于老师上晚课,有个女生请假:“老师,我头晕,站都站不稳了。”于老师很关心,用手摸摸学生的头,没发烧,再问还有没有别的症状,学生回答:“我说不出来了,我站不稳。”于老师只好说:“那你到医务室检查一下吧。”结果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在老师面前摇摇晃晃、即将晕倒的学生在转身走出教室后,立刻开始奔跑跳跃起来,于老师跟在后面追着喊她也没能把她喊住。晚课结束后,于老师一边整队,一边等待那个学生从医务室回来,好一起回宿舍,突然体育委员过来报告:“老师,班级人数不对,一共少三个人。”于老师立刻重新核对,发现真的又少了两名女生,询问同学,说是全部去医务室了。细心的于老师将学生送回宿舍后,特意到医务室去了一次,向校医详细询问了三名女生的病情,校医一脸无奈地说:“我观察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她们就是天天来啊。”

    仔细分析这些女生去医务室的规律,发现有以下特点:1、通常是作业时间,有时整个中午不见人影,直到临近上课才回来,询问起来,答案均是去医务室。2、通常不告知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尤其是当不是班主任的晚课时,去医务室的现象尤其严重。3、去医务室查询她们看病的记录,发现都没有任何问题。很显然,这些女生不是真的生病了,那么,她们为什么要频繁地去医务室呢?理由有四:一、生病的学生是享有特权的,可以在作业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自由地去医务室,可以上课时趴在桌子上,可以晚交作业。可以在别人做作业的时间,自己在教室里冲药。这些本来是为真正生病的学生保留的特权,看来这些学生也想享受一下。二、生病的学生会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老师经常会走过去问问情况,看看病情有没有加重,在其他同学的心目中,这算是一种亲近吧。三、去医务室的时间是自由的。平时,我们要求上课、作业时间不得在教室里自由走动,除非是去医务室。于是,去医务室的路上就成了某些学生展现自由的时刻,可跑可跳,可喊可叫,时间可长可短,“病症”可重可轻。四、药是“甜”的,还蛮好吃。我们学校是禁止学生带零食的,虽然保证了学生肯定不会饿,也保证了学生的营养,但却使一些学生失去了享受“特权”的机会。有些女生平时喜欢吃零食,甚至是通过分吃零食进行人际交往。本学期我严查带零食的现象,这些学生失去了人际交往的优势,于是,从医务室拿上几包抗病毒冲剂,自己吃也可,当零食分给别人吃也可,甚至发生了个别女生把药当礼物进行赠送的现象。

   分析了原因之后,在开学第四周,我在班级内采取了一些措施:一、任何人去医务室必须先对我说一声。每个学生来找我时,我会详细地询问症状,对于什么手疼、脚疼的学生,我通常让他们多休息;对于肚子疼的学生,我要先问清是肚子的哪个部分,学生一般指着腹部左侧下方,此处是肠,对于没有病史的学生来说,一般是吃饭后奔跑产生的现象,于是让他们先休息一会,也可以喝喝水,如果过一会还疼的话,再来找我。对于头晕的学生,也是先问清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二、严禁把药分给别人吃,另外在班级中宣传“是药三分毒”的思想。三、对住宿的学生多关注。经常找学生个别交流,以住宿生优先,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关心他们的。四、规定生病的学生,可以迟交作业,但不可免作业。这样,如果浪费了作业时间,后面需要花时间补作业。五、在班级中宣传:健康的人是最聪明的,是最会学习和生活的。经常生病的人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很难做得很好的。六、暗示如果哪位学生每天需要频繁去医务室,那么应该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就这样,在软硬兼施的措施下,第四周几乎无人要求去医务室看病,班级里的“病”竟然一下子被“治”好了。希望以后也不会出现反弹。

童心深处

金爱华

一、认识你

我们班有一位小男孩叫小恩泽,白净的皮肤,宽宽的额头,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却又透着几分羞涩,他是个懂事而又腼腆的孩子。课上他总是坐得端端正正,仔细倾听,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有十二分的把握了才会举起小手;翻开他的作业本,每一页上都清清楚楚,书写美观,一丝不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学习上他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体育和活动课上的他却令大家出乎意料,跑步一路气喘吁吁却还是被女同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初学跳绳时怎么也不能将手脚协调起来,看着同学们轻盈如飞,而自己却憨态可掬,他很不好意思。每当课间大家都在休息,他却独自一人躲在不远处的树荫下刻苦练习。小小年纪为何如此谨小慎微?我开始细致观察。

二、记忆深处的救护车声

三月的一天下午,我带着小朋友们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小恩泽紧张地跑过来:“金老师,你听,是救护车的声音。”我摸了摸他的头说:“是的。”他一脸疑惑:“今天有什么事呀?我听到好多次救护车的声音了。”我说:“是吗?你听得可真仔细呀!新闻中说是在模拟紧急抢救。”没过多久,小恩泽又跑过来:“金老师,你再听听,怎么还有呀?”我说:“没事的,也许预演的时间比较长吧!”“金老师,那么,是不是有人真的受伤呢?”小恩泽极不放心地问。我安慰他:“不会的,只不过是预演!”

晚餐时小恩泽一边吃一边默默地流眼泪,我关切地问:“恩泽,你怎么啦?哪儿不舒服吗?”他摇摇头说:“我想妈妈。”小朋友们安慰他,说还有两天就可以回家啦,都这么大了还整天想妈妈可不行哦!

吃完晚饭我把他轻轻拉到身边细细地询问,他才告诉我心中的秘密:他很小的时候邻居一家开车发生了车祸,一死几伤……这种惨状在小恩泽幼小的心灵深处地烙下了一个深深的阴影,之后只要一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小恩泽就紧张、害怕得不得了。“我爸爸、妈妈上班都要开很长时间的车,我担心他们……”话没说完,他又呜呜抽咽起来。噢!原来是这样,多么懂事的小大人呀!

我赶紧打电话给小恩泽的爸爸、妈妈,让孩子听听他们的声音,知道他们一切都好,孩子才好放心!还和他们说好以后每天晚上都必须准时打电话向孩子报平安,这样好让孩子安安心心地睡个踏实觉。小恩泽接完电话,我故意问他:“怎么样?”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爸爸妈妈都很好,让我放心!”我轻轻地拍拍他的小脑袋,心里却是酸酸的。

三、他发现了又一个秘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小恩泽每当下课出来玩的时候手里都一直紧紧地抓着一盒水彩笔和一个新文具盒,我很好奇,开始悄悄观察他,连续有一周时间天天如此,于是我就找他来问问:“恩泽,你为什么课间手里总是一直抓着这两件物品呀?”他怯怯地说:“因为我想妈妈。”“傻孩子,都这么大了,整天想妈妈怎么行呢?你在学校表现好妈妈才放心呀!上学期你一点儿也不哭闹,现在怎么反而恋家了呢?”孩子的眼睛里立刻滚出了两行泪珠,哽咽着说:“金老师,这次回家我才知道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要到周末我回家才会住到一起,但是他们说他们还是会爱我的。我不想这样……我想要像以前一样天天在一起……呜呜……”孩子再也控制不住了。

后来打电话给他妈妈,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在一年多以前就离婚了,为了不影响孩子,就一直隐瞒着,每到周末接孩子回家一家人还是“和和美美”地在一起。谁知小恩泽这孩子虽然年龄不大,心却特别敏感,最近渐渐感觉到了什么,爸爸觉得这样瞒下去也不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