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17
班 班 班 班 班 —— 班班班班

Upload: willow-roy

Post on 01-Jan-2016

8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 培训提纲. 一、综 述 —— 班主任的每一天. (一)模块与专题: 1 、“班主任的每一天”是班主任工作长河中的“活水” ——“ 问渠哪得清如许,只因源头活水来”。“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 2 、班主任每一天的工作,既有常规性,又有“即时性”,在基本的流程里,有可以预料的或难以预料的“细节”问题需要关注,需要处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培训提纲

Page 2: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一、综 述——班主任的每一天

(一)模块与专题:1、“班主任的每一天”是班主任工作长河中

的“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只因源头活水来”。“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

2、班主任每一天的工作,既有常规性,又有“即时性”,在基本的流程里,有可以预料的或难以预料的“细节”问题需要关注,需要处理。

Page 3: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3、本模块中八个专题是每一位班主任在每一天的常规管理中都会经历或可能经历的工作内容:打招呼与尊师爱生、处理迟到有学问、班主任如何进行课堂管理、课间十分钟的教育价值、广播操比赛的输与赢、把旷课学生吸引到学校里来、午餐(午休)过程有教育、忙要忙到点子上。

4、实际上,班主任每一天的工作中不只这八个专题,还有“教室保洁”、“放学排队”、“学生打架处理”、“临时调课”等,限于总体要求,不能面面俱到,希望大家根据现有的案例教学,去补充,思考,总结。

Page 4: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二)案例的选择与剖析1、案例主要选自广大班主任积极参与“班主

任话细节”活动提供的样本,个别案例是根据培训需要另行“搜觅”的。

2、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普遍性),有利于班主任学员联系工作实际研修、思考。拓展案例是主案例的延伸,提供更宽的视角,促进学员深入思考。

3、案例不是成功的经验,具有“开放性”,每位班主任都可以根据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做自己的“文章”。

Page 5: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4、案例的主题是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班主任工作的性质提出来的。国家一贯倡导、十七大再次强调的“德育为先”以及班主任的职责是基本依据。5、核心问题思考是从案例实际出发,

结合广大班主任工作实际提出的。突出“管理育人”,突出普遍性和实用性。

Page 6: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6、“互动园地”既有一线班主任现场讨论的视频,也有其他的相关资料,仅仅为了提供给班主任参考,学员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依据自己的经验,在工作中借鉴或扬弃。

7、专家的分析各有独到之处,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不同视角的理论思考提示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确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学习诸多的相关理论,做会整合的“杂家”,厚积薄发,有效的指导工作。

Page 7: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8、案例的综合分析是有一定经验的班主任和专家共同编写的,只是一种思路,一种看法,并不成熟,也没有定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Page 8: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二、剖析其中一个专题——打招呼

(一)“打招呼”,每天发生的司空见惯的事情,在“打招呼”的背后,相当多数的学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案例肯定会引发班主任的思考,引发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二)“打招呼”不是一种形式,不是一个程序,是培养现代文明人的经常化的自然的实际的训练,是文明礼貌道德行为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社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实习”。

Page 9: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三)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来说,从家庭开始,从班级开始,从校园开始。“打招呼”的意义,不只是一般的文明礼貌问题。因此,不只是师生之间的事情,涉及校园里所有的“人”,并由此拓展到校园以外。

(四)“打招呼”不应刻板化,发自内心的对于“人”的人格的尊重是最本质的。因此,“打招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行由心生”,关键是让人们形成一种幸福的“阳光心态”。

Page 10: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五)一线班主任和专家都提示我们:“打招呼”存在的问题,不是一个班级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班主任的问题,而是整个学校的问题。它涉及到学校的文化建设、心理氛围以及如何创建和谐校园。

班主任在解决本班问题的同时,有必要通过适当方式呼吁学校领导对“打招呼”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Page 11: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六)拓展案例、相关资料来自“班主任话细节”征稿中的案例以及网络搜索和报刊检索。从不同角度给班主任学员提供更为丰富的参考。有的资料从理论角度探讨师生关系,会促进我们对“打招呼”的理论思考。

(七)希望学员完成作业时一定要联系班级实际、学校实际,要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深入的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如果班级或学校这方面做得很好,则应该认真总结经验,与时俱进。

Page 12: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三、本模块的理性思考

(一)班主任的每一天,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细胞”,决定班主任整个“机体”的健康。单凭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不行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多年来,中外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积累已经比较丰富,对于“常规管理”有不少可以参考的文献。应该学习、借鉴。

Page 13: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三)常规管理离不开教育,管理是措施、方法、手段,管理与教育紧密结合,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念之一。

(四)一天工作的计划性决定一天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先决算、再预算”,分清轻重缓急,学会分类,学会分权,计划适度超前,“刚性”计划与“弹性”计划互补,提高“执行力”,这些是班主任的每一天“忙到点子上”的基本素养要求。

Page 14: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五)无论解决迟到问题,还是解决旷课问题,或是解决一天常规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任何既往的经验只是参考。即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要善于积累经验,进行反思,总结规律性的理性认识,作为今后解决问题、获得“开锁钥匙”的普遍性参照。

Page 15: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六)常规管理中必须贯彻“平行教育原则”,教育个人与教育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七)一天的工作需要班主任的积极的阳光心态,爱心、责任心固然非常重要,但也要避免自身的“责任泛化”“责任扩散”,造成“焦虑心理”。“多主体理论”对班主任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Page 16: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八)班主任工作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不是一种教育理论能够指导全部工作,常规管理亦是如此。需要班主任学习多门类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综合运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益。因此,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理论学科化可能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已经看到了《班主任工作心理学》、《班级社会学引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班集体建设》等学科化的著作。广大班主任将会对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理论做出贡献。

Page 17: 班 主 任 的 每 一 天

谢 谢 各 位!

预祝大家学有所获,与时俱进!

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