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51
1 上上上 上上上上上 10.1 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 10.2 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 10.3 上上上上 10.4 上上上上上上上上 上上上上 上上上上

Upload: noel-solis

Post on 02-Jan-2016

4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10.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0.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0.3 配位平衡 10.4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章总目录. 10.1 基本概念 10.1.1 配合物及其组成. 例: 以下三种复杂化合物 AgCl · 2NH 3 CuSO 4 · 4NH 3 KCl · MgCl 2 · 6H 2 O. 溶于水后: AgCl · 2NH 3 → [Ag(NH 3 ) 2 ] + + Cl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1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10.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0.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0.3 配位平衡10.4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章总目录章总目录

Page 2: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2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10.1 基本概念10.1.1 配合物及其组成

例:以下三种复杂化合物 AgCl·2NH3

CuSO4·4NH3

KCl·MgCl2·6H2O

Page 3: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3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溶于水后:AgCl·2NH3 → [Ag(NH3)2]+ + Cl-

CuSO4·4NH3 →[Cu(NH3)4]2++SO42-

KCl·MgCl2 ·6H2O → K+ +Mg2++3Cl- + 6H2O

配合物:含有配离子(配位单元)的化合 物称为配合物。

AgCl·2NH3 、 CuSO4·4NH3 是配合物 , KCl·MgCl2 ·6H2O 称为复盐。

Page 4: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4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NH3

NH3 Cu2+ NH3

NH3

2+

[Cu(NH3)4]2+

[ NH3 Ag+ NH3 ]+ [Ag(NH3)2]+

[Fe (CN)6 ]3-

Page 5: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55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配合物的组成

[Cu (NH3) 4 ] SO4

中心离子

配位

体 配位体数

外界

内界

中心离子

配位

体 配

位体数

外界

内界

K3 [Fe (CN)

6 ]

Page 6: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66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1. 中心离子: 配合物中占据中心位置正离子或原子。又称形成体 .

2. 配位体: 与中心离子配合的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位体 .

如 H2O 、 NH3 、 CN- 、 Cl- 、 F- 等。

3. 配位原子:在配位体中,直接与中心离子配位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H2O 中的 O , NH3 中的 N , CN- 中的C.

Page 7: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77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单基配位体: 配位体中只有一个原子与中心 离子配位。 H2O 、 NH3 、 CN- 、 Cl- 、 F- 等是单基配位体。多基配位体: 一个配位体中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配位原子与中心离子配位 ,

称为多基配位体。 如 C2O4

2-- 、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 (EDTA).

乙二胺 (en) : NH2—CH2—CH2—H2N

Page 8: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88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O O草酸根: ‖ ‖ —O—C—C—O—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HOOC—CH2 CH2—COOH

N—CH2CH2—N

HOOC—CH2 CH2—COOH

Page 9: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99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多基配位体与中心离子配位后形成的 配合物具有环状结构,例: [Cu(en)2]2+

H2C—H2N NH2—CH2

Cu

H2C—H2N NH2—CH2

两个五员环

Page 10: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010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例: [Zn(EDTA)]2- ( 五个五员环 )

CO

O CH2

CO—CH2

O N Zn CH2

O N CH2

CO CH2 CH2

O CO

动画

Page 11: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111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Page 12: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212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螯合物: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 .

螯合物中的环称为 螯环。多基配位体又称为螯合剂。中心离子与螯合剂个数之比称为螯合比。

例: [Cu(en)2]2+ 中,螯合比 = 1 ︰ 2

[Zn(EDTA)]2- 中,螯合比 = 1 ︰ 1

螯合物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其中又以五员环、六员环最稳定,环越多越稳定。

Page 13: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313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Page 14: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414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例:稳定性 [Cu(EDTA)]2- > [Cu(en)2]2+ >[Cu(NH3)4]2+

4. 配位数 : 直接与中心离子配位的配位原子的数目叫做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

例 : [Cu (NH3)4]SO4 Cu2+ 的配位数为 4

[Cu(en)2]2+ Cu2+ 的配位数为 4

K3 [Fe (CN)6 ] Fe3+ 的配位数是 6

[Zn(EDTA)]2- Zn2+ 的配位数是 6

Page 15: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515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配位数与配合物空间构型的关系例 :[Ag(NH3)2]+ 配位数为 2 , 直线型 H3N——Ag——NH3

[Cu (NH3)4 ]2+ 配位数为 4 ,有平面四方型 .

NH3

NH3H3N

H3N

Cu2+

Page 16: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616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Zn(NH3)4]2+ 配位数为 4 ,正四面体 .

[FeF6]3- 配位数为 6 ,正八面体 .

Page 17: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717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5. 配离子的电荷: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与配位体电荷的代数和 .

例: [Cu (NH3)4 ]2+ [Fe (CN)6 ]3-

[Fe (CN)6 ]4-

10.1.2 配合物的命名 1. 配阴离子: 配位体—合中心离子 ( 氧化数 )— 酸外界 例: K3 [Fe (CN)6] 六氰合铁 (Ⅲ) 酸钾

Page 18: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818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2. 配阳离子: 外界—配位体—合中心离子 ( 氧化数 )

例: [Cu (NH3)4 ]SO4 硫酸四氨合铜 (Ⅱ)

配位体两种以上 :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 先简单,后复杂。例: K[Co(NH3)2Cl4]

四氯二氨合钴 (Ⅲ) 酸钾 [Co(NH3)4(H2O)Cl]Cl2

氯化一氯一水四氨合钴 (Ⅲ)

Page 19: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1919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3 、无外界配合物 [Pt(NH3)2Cl2] 二氯二氨合铂 (Ⅱ)

[Co(NH3)3(NO2)3] 三硝基三氨合钴 (Ⅲ)

[Fe(CO)5] 五羰基合铁

Page 20: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020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10.2.1 价键理论的要点 1. 形成体 (M) :有空轨道 配位体 (L) :有孤对电子 二者形成配位键 ML

2. 形成体 ( 中心离子 ) 采用杂化轨道成键

3. 空间构型与杂化方式有关

10.2 10.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Page 21: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121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Zn2+

NH3

[Zn(NH3)4]2+

Page 22: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222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10.2.2 配离子的形成 1. 外轨型配离子的形成 中心离子全部用外层空轨道 (ns,np,nd)

杂化成键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外轨配合物 .

[Ag(NH3)2]+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4d 5s 5p

Ag+

Page 23: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323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sp 杂化

[Ag(NH3)2]+

5p4d 5s

NH3 NH3

[AgCl2]- , [CuCl2]

- 与上述同类[NiCl4]2- 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 .

3d 4s 4p[NiCl4]2-

sp3 杂化 Cl- Cl- Cl- Cl-

Page 24: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424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2. 内轨型配离子的形成 中心离子 次外层 (n-1) d 轨道参与杂化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内轨配合物。

[FeF6]3- 为正八面体结构

Fe3+

3d 4s 4p 4d···

[FeF6]3-

sp3d2 杂化 F- F- F- F- F- F-

Page 25: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525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Ni(CN)4]2-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

Ni2+

3d 4s 4p

[Ni(CN)4]2-

CN- CN- CN-CN-dsp2 杂化

Page 26: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626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Fe(CN)6]3- 为正八面体结构

Fe3+

3d 4s 4p

[Fe(CN)6]3-

d2sp3 杂化 CN- CN- CN-CN-CN-CN-

Page 27: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727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3. 形成外轨型或内轨型的影响因素

(1) 中心离子的价电层结构 中心离子内层 d 轨道已全满,只能形

成外轨型配离子。如 Zn2+ ( 3d10) 、 Ag+(3d1

0). 中心离子 d3 型 , 如 Cr3+ ,有空 (n-1)d

轨道, (n-1)d2 ns np3 易形成内轨型。 中心离子内层 d 轨道为 d4~d9 ,内外轨型配离子都可形成,决定于配位体的类型。

Page 28: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828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2) 配位体CN – CO NO2

– 等,易形成内轨型。F– 、 H2O 、 OH- 易形成外轨型 。 NH3 、 Cl- 两种类型都可能形成,与

中心离子有关。10.2.3 内外轨型配离子的某些差异 1. 离解程度 内轨型配离子比外轨型配离子更稳定,离解程度小。

Page 29: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929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2. 磁性 物质的磁性的大小可用磁矩 μ 来表示 ,

它与所含成单电子数 n 的近似关系如下:

B)n(n 2B 称为 Bohr( 玻尔 ) 磁子,是磁矩单位 .

3. 氧化还原稳定性 内轨型 [Co(CN)6]4- 易被氧化成 [Co(CN)6]3- .

因 Co2+ 受 CN- 影响, 3d 轨道上电子被激发到 5s 轨道,此电子易失去。

Page 30: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030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10.3.1 配位平衡常数 实验证明 : [Cu (NH3)4 ]2+ Cu2++4NH3

平衡时: V 配位 = V 离解

])NH(Cu[c

)NH(c)Cu(cKd

2

43

342

10.3 配位平衡

Page 31: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131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Kd 称为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 Kd 越大 ,

配离子越易离解。反应: Cu2+ + 4NH3 [Cu (NH3)4 ]2+

Kf 称为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Kf 越大,配离子越稳定。

)NH(c)Cu(c

])NH(Cu[cK f

342

243

平衡时

Page 32: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232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df K

1K

例:分别计算 0.1mol/L [Ag(NH3)2]+ 中和 0.1mol/L[Ag(CN)2]- 中 Ag+ 的浓度,并说明 [Ag(NH3)2]+ 和 [Ag(CN)2]- 的稳定性。

10.3.2 配位平衡的计算

Page 33: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333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初始: 0 0 0.1 mol·L-1

平衡: x 2x 0.1- x

解: Ag+ + 2NH3 [Ag (NH3)2 ]+

72 1011

2

10

.

)x(x

x.K f 0.1-x ≈ 0.1

1337 10311

10114

10

Lmol..

.x

Page 34: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434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初始: 0 0 0.1 mol·L-1

平衡: y 2y 0.1- y

Ag+ + 2CN- [Ag (CN)2 ]-

0.1-y ≈ 0.1

18321 10682

10314

10

Lmol..

.y

Page 35: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535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10.3.3 配位平衡的移动 1. 配位体浓度的影响例:若在 0.1mol/L 的 [Ag (NH3)2 ]+ 中通入氨,使氨的浓度为 1mol/L ,此时溶液中的 Ag+ 浓度是多少?

初始: 1 0.1 mol·L-1

平衡: x 1+2x 0.1- x

解: Ag+ + 2NH3 [Ag (NH3)2 ]+

Page 36: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636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72 1011

21

10

.)x(x

x.K f

0.1-x ≈0.1 , 1+2x≈1

x = 9.9×10-9 (mol·L-1)

2. 酸度的影响Fe3+ + 6F- [FeF6]3-

+ + 3OH- 6H+

Fe(OH)3 6HF

Page 37: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737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FeF6]3- + 6H+ Fe3+ + 6HF

66

6

636

63 1

afj KK)F(c

)F(c

)H(c)FeF(c

)HF(c)Fe(cK

Kf 和 Ka 越小,则 Kj 越大,在酸性条件下,配离子越易离解。 Kf 和 Ka 越大,则 Kj 越小,在酸性条件下,配离子不易离解。

Page 38: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838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Ag (NH3)2 ]+ + 2H+ Ag+ + 2NH4+

[Cu (NH3)4 ]2+ + 4H+ Cu2+ + 4NH4+

3. 配位平衡与沉淀平衡 AgCl(s)+ 2NH3 [Ag (NH3)2 ]+ + Cl-

)AgCl(spfj KK)Ag(c

)Ag(c

)NH(c

)Cl(c])NH(Ag[cK

32

23

Kf 和 Ksp 越大,则 Kj 越大,沉淀越易溶解 .

Kf 和 Ksp 越小,则 Kj 越小,沉淀越不易溶解 .

Page 39: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3939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例:若使 0.1mol AgCl 溶解于 1 升氨水中, 氨水的浓度至少为多少?解: AgCl(s)+ 2NH3 [Ag (NH3)2 ]+ + Cl-

平衡: x 0.1 0.1

37102 1098110111081

1010

...x

..K j

33 22

10981

010

Lmol.

.

.x

氨水的初浓度 = 2.2 + 0.2 =2.4 mol·L-3

Page 40: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040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例:若使 0.1mol AgI 溶解于 1 升氨水中,氨 水的浓度至少为 多少?解: AgI(s)+ 2NH3 [Ag (NH3)2 ]+ + I-

平: x 0.1 0.1 10717

2 1049101110581010

...

x

..K j

1310 1033

1049

010

Lmol.

.

.x

AgI 不能溶解于氨水。

Page 41: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141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例:若使 0.1mol AgI 溶解于 1 升 KCN 溶液 中, KCN 的浓度至少为 多少?解: AgI(s)+ 2CN- [Ag (CN)2 ]- + I-

平衡: y 0.1 0.1

521172 101110311058

1010

...

y

..K j

145 1003

1011

010

Lmol..

.y

KCN 的初浓度 = 3.0×10-4 +0.2≈0.21mol·L- 1

Page 42: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242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例:将 0.2mol·L-1 [Ag(NH3)2]+ 与等体积的 0.2mol·L-1 KBr 溶液混合,有无 AgBr

沉淀生成?解:   Ag+ + 2NH3   [Ag (NH3)2 ]+

平衡: x 2x 0.1-x

72 1011

2

10

.

)x(x

x.K f

0.1-x≈ 0.1

x =1.14×10-3 mol·L-1

Page 43: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343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c(Ag+)c(Br-) = 1.14×10-4 > Ksp(AgBr)

有 AgBr 沉淀生成

c(Br-) = 0.1mol·L-1

4. 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 2Fe3+ + 12SCN- 2[Fe(SCN)6]3-

血红 + Sn2+

2Fe2+ +Sn4+

2[Fe(SCN)6]3-+Sn2+ 2Fe2++Sn4++12SCN -

Page 44: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444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2Fe3+ + 2I- 2Fe2+ + I2

I2 + I- I3-

( 红棕色 )

+12F-

2[FeF6]3- ( 无色 )

2Fe2+ + I2 + 12F- 2[FeF6]3- + 2I-

5. 配合物之间的转化 Fe(SCN)3+6F- [FeF6]3- + 3SCN-

血红 无色Kf : 4.4×105 1.0×1016

Page 45: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545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FeF6]3- + 3C2O42- [Fe(C2O4)3]3- + 6F-

黄色 Kf = 1.58 ×1020

)Fe(c

)Fe(c

)OC(c)FeF(c

)F(c])OC(Fe[cK j

3

3

242

336

63342

)FeF(K

])OC(Fe[KK

f

fj

36

3342

Kj 越大,反应越易向右进行,因此,反应总是向着生成 Kf 大的配离子方向进行.

Page 46: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646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10.4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自学)

Page 47: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747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自测题:

1. 下列配合物系统命名错误的是 ( )

A. K2[HgI4] 四碘合汞 ( )Ⅱ 酸钾 B. [Al(OH)4]

- 四羟基合铝 ( )Ⅲ 离子 C. [Ni (CO)4 四羰基合镍 ( ) Ⅱ D. [Pt (NH3)2 Cl2] 二氯二氨合铂 ( )Ⅱ

C

Page 48: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848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2. Ni(en)2]2+离子中镍的配位数和氧化数 ( )

分别是 A. 2 , +2 B. 2, +3

C. 6 , +2 D. 4 , +2

D

3. 下列物质,能在强酸中稳定存在的是 ( )

A. [Ag(S2O3 )2]3- B. [Ni(NH3)6]

2+

C. [Fe(C2O4 )3]3- D. [HgCl4]

2-

D

Page 49: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4949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AgCl,sp])NH(Ag[,fK/K

23

4. AgI + 2NH3 [Ag(NH3)2]+ + I-的竟争

平衡常数 Kj = ( )

A.

B.

C.

D.

])NH(Ag[,fAgI,sp KK

23

])NH(Ag[,dAgI,sp KK

23

AgI,sp])NH(Ag[,fK/K

23

AgI,sp])NH(Ag[,dK/K

23

A

Page 50: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5050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配合物的形成体大多数是中性原子或 带正电荷的离子。 B. [Ag(NH3)2]

+ 的一级稳定常数 Kf,1与二 级离解常数 Kd,2的乘积等于 1。 C. 四氨合铜 ( )Ⅱ 离子比二乙二胺合铜 ( ) Ⅱ 离子稳定。 D. 配位数就是配位原子的个数。

C

Page 51: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5151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一页下一页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

作业: 1 、 2 、 5 、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