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倫理

20
科科科科科 ~ 科科科 科科 3-1 0931404008 科科科 科科 3-1 0931404025 科科科 科科 4-1 0921404016 科科科

Upload: red

Post on 05-Jan-2016

4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科技與倫理. ~ 水俁病 環衛 3-1 0931404008 劉京發 環衛 3-1 0931404025 蕭育泰 環衛 4-1 0921404016 邱士育. 大綱 ~. 1. 案例報告 2. 合理分析 3. 問題 4. 我們的看法 5. 參考文獻. 1. 案例報告. 水俁病 = 汞中毒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科技與倫理

科技與倫理 ~ 水俁病

環衛 3-1 0931404008 劉京發環衛 3-1 0931404025 蕭育泰環衛 4-1 0921404016 邱士育

Page 2: 科技與倫理

大綱 ~

• 1. 案例報告• 2. 合理分析• 3. 問題• 4. 我們的看法• 5. 參考文獻

Page 3: 科技與倫理

1. 案例報告

• 水俁病 = 汞中毒 • 50 年代初,在日本九州島南部熊本縣的一個

叫水俁鎮的地方,出現了一些患口齒不清、面部發呆、手腳發抖、神經失常的病人,這些病人經久治不瘉,就會全身彎曲,悲慘死去。這個鎮有 4 萬居民,幾年中先後有 1 萬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種病狀,其后附近其他地方也發現此類症狀。

Page 4: 科技與倫理

• 到了 1950 年,長久累積的污染終於呈現了 ------- 警示的徵兆也不知從那一天開始的,水 灣上怪事連連,海魚成群在海面游泳,任人網捕,也不走避;章魚烏賊在船邊浮沉,連小孩都可以輕易用手抓取;被捕上岸的魚,不翻不跳,好像生病或認命了一樣。海面上常見死魚死貝漂浮,從水川出海口往北,到湯之兒溫泉的海岸與沙灘,充滿了腐臭的魚貝屍體,中人欲嘔,各類養殖的食用海藻也幾乎悉數滅絕。

Page 5: 科技與倫理

• 怪事發展到陸上來了。日本人是愛貓的民族,靠海的漁村養貓更多,但從 1952 年起,就經常發現有些家貓動作反常,走路顛顛跌跌,好像喝醉酒一樣,還會流口水﹑痙孿,甚至沒來由的發足狂奔,或原地打轉。當地居民給貓的這種病症一個雃稱,叫「跳舞病」。 1953 年正月,更恐怖的事件發生了,一隻貓在狂舞後投海自殺,而且這種「狂死」行為似乎有傳染性,不但水 灣沿岸各地相繼發生,連海灣對面的獅子島﹑御所浦島也時有所聞。在一年內,投海自殺的貓總數達五萬多隻,八代海周圍漁村的貓幾乎絕跡。

Page 6: 科技與倫理

• 接著,狗也發生了類似的發瘋情形,只是養狗的人較少,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最後,連養在豬圈裏的豬也傳出了發瘋的報導。不過,人們雖然覺得事有蹊蹺,心懷忐忑,但畢竟瘋的﹑死的都是畜牲,要探查也不知從何下手,因此只好束手無策的任由事態發展下去。終於,報應轉到人類頭上來了,三年後,出現了 ------第一位犧牲者

Page 7: 科技與倫理

• 1956 年 4 月 21 日, 窒素公司附屬醫院院長細川博士的小兒科病房裏,送來一位來自入江村的小女孩 -- 田中靜子,據家人說,小孩一向活潑正常,最近卻漸漸發作一種怪異病象,步履不穩,說話不清,脾氣狂躁,日來更是經常語無倫次,哭鬧不休,而怕人的是她哭起來聲音像貓叫一樣,把家人給嚇壞了,以為給貓傳染了跳舞病。

Page 8: 科技與倫理

• 細川博士發覺病人有嚴重腦性痲痺現象,且病況奇特緊急,馬上讓病人入院診查。但病人病況急速惡化,三天後,上下肢肌腱反射性亢進,全身強直性痙攣。一個月後雙目失明,手足彎曲變形,頻發全身性痙攣,掙扎了幾天後終於死亡。這是水俁病的第一位犧牲者。令細川博士感到吃驚的是,不久死者二歲的妹妹也罹患相同的病症。接著在五週內,田中家的四鄰也有四個小孩出現相同的情況。細川連忙召集醫院內的小兒科及內科醫生,親赴入江村調查,結果發現不只小孩罹患,也有大人得病,總數多達三十多人。

Page 9: 科技與倫理

• 細川覺得事態嚴重,乃向官方提出正式報告:水俁地區發生一種原因不明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當時民間通稱之為「怪病」,這病不知從何而來,是一種疫癘?是一種毒瘴?是遭到天譴?是受到咀咒?是惡魔在施蠱?還是真的貓的亡靈在作祟?不知何時誰會發作?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整個水俁地區籠罩在莫名的恐怖之中,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Page 10: 科技與倫理

• 日本政府接獲細川博士的報告後,馬上聯合當地各公私立醫院﹑診所,組成「怪病對策委員會」,一面進行對怪病病患的確認﹑診療和醫護,一面展開對病源的追蹤和研究。但要進一步探尋病源,他們就無能為力了,只好向當地的熊本大學醫學院求助,於是 -----學術界出馬了

Page 11: 科技與倫理

• 1956 年 8 月,這些學有專精的學者,正確的朝水污染方向下手,他們將八代海以外地區捕獲的魚飼養在水俁灣海水中,然後將這些魚連續定量的餵給貓吃,每天三餐,經過五十來天,貓就得病。顯然,水俁灣海水中有嚴重的污染物質,貯存到魚體內,除了使魚發生病變之外,也足以使吃魚的貓中毒,同樣的也會使吃這種魚的人致病。於是研究小組在 10 月間發表報告:該病是水灣中的魚貝內的某種重金屬成分在人體內累積所造成的,它會破壞中樞神經細胞,使人不由自主的言語﹑哭鬧,肢體扭曲,甚至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但該病不會傳染,只是一旦發作則難以治癒。報告中並警告民眾,不得再食用水 灣中捕撈的魚貝。次年,熊本縣政府正式通告,禁售水俁灣的水產。于 1956 年 8月由日本熊本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報告証實,這是由于居民長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俁灣中含有汞的海產品所致。

Page 12: 科技與倫理

• 汞也稱水銀,是我們常用的溫度表裡顯示多少度的銀白色金屬,它是一種劇毒的重金屬,具有較強的揮發性。汞對於生物的毒性不僅取決於它的濃度,而且與汞的化學形態以及生物本身的特徵有密切關系。一般認為,汞是通過海洋生物體表 (皮膚和鰓 ) 的滲透或攝含汞的食物進入體內的。

Page 13: 科技與倫理

2. 合理分析

• A. 汞進入海洋的主要途徑是工業廢水、含汞農藥的流失以及含汞廢氣的沉降。

• B含汞的礦渣和礦漿也是其來源之一。 • C 一旦甲基汞進入人體就會迅速溶解在人的脂肪裡,並且大部分聚集在人的腦部,黏著在神經細胞上,使細胞中的核糖酸減少,引起細胞分裂死亡。

Page 14: 科技與倫理

問題 : 水俁病的來源 ?

• 水俁灣為什麼會有含汞的海產品呢 ? 這還要從水俁鎮的一家工廠談起。水俁鎮有一個合成醋酸工廠,在生產中采用氯化汞和硫酸汞兩種化學物質作催化劑。催化劑在生產過程中僅僅起促進化學反應的作用,最后全部隨廢水排入臨近的水俁灣內,並且大部分沉澱在灣底的泥里。

Page 15: 科技與倫理

• 工廠所選的催化劑氯化汞和硫酸汞本身雖然也有毒,但毒性不很強。然而它們在海底泥里能夠通過一種叫甲基鈷氨素的細菌作用變成毒性十分強烈的甲基汞。甲基汞每年能以 1%速率釋放出來,對上層海水形成二次污染,長期生活在這里的魚蝦貝類最易被甲基汞所污染,據測定水俁灣里的海產品含有汞的量已超過可食用量的 50倍,居民長期食用此種含汞的海產品,自然就成為甲基汞的受害者。

Page 16: 科技與倫理

• 科學試驗証實,人體血液中汞的安全濃度為 1微克/ 10毫升,當到達 5-10微克/ 10毫升時,就會出現明顯中毒症狀。經計算,如果一個人每天食用 200克含汞 0 . 5毫克/公斤的魚,人體所攝入的汞量恰好在此安全范圍內。然而,經測定水俁灣的海產品汞的含量高達每公斤几十毫克,已大大超標,此外,人們每天還要搭配其他食品,其中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汞,這樣全天攝入的總量就更是大大超過安全限度標准了。

Page 17: 科技與倫理

我們的看法

• A. 水俁病的遺傳性也很強,孕婦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海產品後,可能引起嬰兒患先天性水俁病,就連一些健康者 ( 可能是受害輕微,無明顯病症 ) 的後代也難逃惡運。

• B.許多先天性水俁病患兒,都存在運動和語言方面的障礙,其病狀酷似小兒麻痺症,這說明要消除水俁病的影響絕非易事。

Page 18: 科技與倫理

• C. 由此,環境科學家認為沉積物中的重金屬污染是環境中的一顆“定時炸彈”,當外界條件適應時,就可能導致過早爆炸。

• D. 例如在缺氧的條件下,一些厭氧生物可以把無機金屬甲基化。尤其近 20 年來大量污染物無節制的排放,已使一些港灣和近岸沉積物的吸附容量趨于飽和,隨時可能引爆這顆化學污染“定時炸彈”。

Page 20: 科技與倫理

• 報告完畢

謝謝聆聽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