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28
課課課課課課課課課 課課課課課課課課課課課

Upload: xanthe

Post on 06-Jan-2016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林瑜一 新北市莒光國小教師. Flipped classroom. 可汗學院 - 薩爾曼 · 可汗 - 兩億人的家教課 , 跟比爾 · 蓋茲的孩子一起學習 教師 應該適當讓出位置 、騰出空間,反身成為 ” 學者 ”, 細究學生的學習 “ 關卡 ”, 真正看待 “ 指導 ” 這件事 “ 教師因材施教 ” 、 ” 學生主動學習 ” 課堂翻轉 翻轉教室 課堂學教 翻轉 均一教育平台. 薩爾曼 · 可汗. 一位自學而成為老師的人 麻省理工學院 數學 ‘ 資訊學位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林瑜一

新北市莒光國小教師

Page 2: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可汗學院 - 薩爾曼 · 可汗 - 兩億人的家教課 , 跟比爾 · 蓋茲的孩子一起學習 教師應該適當讓出位置、騰出空間,反身成為”學者

” , 細究學生的學習“關卡” , 真正看待“指導”這件事

“ 教師因材施教”、”學生主動學習”

課堂翻轉 翻轉教室 課堂學教翻轉 均一教育平台

Flipped classroom

Page 3: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一位自學而成為老師的人 麻省理工學院數學‘資訊學位 我深信 , 所有的人的教育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 誰知道

下一個天才會在哪出現 ?( 邱吉爾‘愛因斯坦’貝多芬 ) 如果科技與資源都可以 , 我們怎麼可以不提供他們一流的教育 ?

真正的關鍵是我們能否培育出有力量、有創造力、能實現自我的下一代 , 讓他們充分發揮潛能 .

哀嘆教育現狀與動手改進有極大的距離 ! 娜蒂雅的故事

薩爾曼 · 可汗

Page 4: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我的教學理念很直接 , 深植於我個人的信念就是 :

我要用自己希望被教的方式教學 換句話說 : 我希望能傳達 ~ 學習的純粹喜悅 , 以及 了解宇宙萬物時的興奮 .

Page 5: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適度的挑戰 減少學習的壓力和焦慮 主動、互動的學習 - 你和同學共同激盪出來的想法

會深植腦中 . 發揮好奇心 , 滿足天生的學習熱情 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速度 , 學得慢並不可恥 , 學得快

未必聰明 .( 重視與正視學習風格的差異 ) 注意力不超過 10 分鐘

薩爾曼 · 可汗

Page 6: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永遠的困境 :

時間不足 能力不足 人力不足經費不足

但是 , 在現實的課堂中怎麼改善 ?

Page 7: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但是 , 就這樣束手了嗎 ?就算是進步一點點也是令人可敬的進步 !

Page 8: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大家一起來學習有關學習的事情 !

Page 9: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學習共同體學生做為學習共同體

教師做為學習共同體

世界

策略聯盟學校

同儕

世界

策略聯盟學校

同儕

Page 10: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日本 -日本學校本位專業發展模式 Lewis, Perry & Murata(2006) 指出 :「 Lesson Study是研究成員的一位老師進行教室教學時 ,其他老師觀察教師的實際教學 ,並以協同合作的方式分析所蒐集的教學與學習資料」「學生學習課題的研究」或是「一課的研究」蘊含「研究課程或檢驗教學改善策略的意圖」

課堂教學研究 (Lesson Study)

Page 11: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課堂教學研究的流程

計畫教學觀察

討論修正

再次教學觀察

反思

Page 12: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Categories of the Knowledge Base

Content knowledge; 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Curriculum Knowledg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 Knowledge of learn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s,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ends, purposes, and

values, and their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grounds.

Lee S. Shulman,1987

Page 13: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理解

轉化

教學評估

反思

教學理念化

Page 14: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教師一起透過課堂教學研究由教學的專家變成學習的專家

同心協力實現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

Page 15: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An Introduction to Lesson Study

Florida and Island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enter(2009)

Page 16: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Peer-to –peer professonal learning strategy. to work Collaboratively to strengthen a

given lesson until it has been refined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hen teach it to get powerful data about how well the lesson works.

After the lesson, reflects on the lesson first, and share data they collected.

To revise the field-tested lesson and teach it again or apply to another lesson.

An Introduction to Lesson Study

Page 17: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了解課堂教學研究是一種強化教學的重要途徑 . 了解資料所扮演的角色 , 以及如何蒐集資料 . 知道怎麼做課堂教學研究 . 知道一些方法去變化課堂教學研究 ,包括寫下來 , 並且去測試它 .

知道佛州課堂教學研究取徑 , 及如何與其他行動配合 . 知道與課堂教學研究有關的其他專業學習活動 . 計畫如何在他們環境中去實施課堂教學研究 . 計畫如何以網路的方式與其他人相互聯絡以延續工作坊,並且開始在他們的專業學習社群進行課堂教學研究 .

Participant Outcomes:

Page 18: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有了課堂教學研究的架構方法後 ,再回到學習這件事來談 !

Page 19: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課堂學教翻轉」期待的是甚麼 ?強調的又是甚麼 ?

Page 20: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把學習放在最前面 ,去考慮教學的事

Page 21: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下一個問題是~

你了解「學習」嗎?如何以較「符合」腦的學習特性

去思考學習或教學?

Page 22: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與腦相容的教學

指的是: Brain-compatible(or Brain-based) teaching techniques。意指一種有系統的教學方法,其教學策略乃應用最自然,也是最符合大腦學習的學習方式,例如:建構豐富的學習環境、減少威脅和壓力、獲取學生的注意力、尋求學習意義、精緻記憶、理解情緒等方式,以利於學生的學習發生。

 

Page 23: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十二個與腦相容的學習原則

( 林瑜一 ,2013)

Page 24: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項次

面向 12個與腦相容 學習原則概念

重點說明

物理 /

生理 學習是生理的

(一)所有的學習都是生理的。 (二)訊息的輸入有其侷限性,這些機制包括工作記憶、突觸的形成、複雜的編碼和海馬迴。

(三)大腦/神經系統都是可鍛鍊的、具有可塑性的。大腦每天都在改變,並且可以持續發展,而我們影響了這些改變。

經驗 /

覺知

覺知能力與經驗間相互影響

(一)大腦/心靈是社會化的。 (二)覺知能力影響我們的經驗:經驗會影響我們如何看、聽、感受、聞、和嚐。當一個人的經驗改變,覺知也會改變。當一個人改變覺知世界的方式,他們也會改變他們的經驗。

意義 /

組型

大腦天生會藉由組型尋求意義

(一)大腦天生是一個意義的建立者和尋求者,大腦會尋求和建立理解。

(二)大腦可以藉由組型的方式產生意義,因此先備知識會影響大腦如何組織新的資訊。

(三)資訊進入時,大腦通常會先繪製草圖,如果這件事是重要的大腦才會升級其意義和正確性。

Page 25: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四 情緒

情緒是學習成功的關鍵

(一)情緒是組型的關鍵,也是學習成功的關鍵。 (二)情緒和身體的狀況會影響注意力、記憶、學習、意義和行為。使這些情況會變得更固著,且更不易改變。

部份 /

全體

大腦是同時處理部份和整體的概念

─大腦 心靈的歷程部分和整體是同時發生的。

六 注意力

注意力是波動的,有外顯與內隱注意力之別

(一)學習包括聚焦的注意力和外圍的感知。 (二)大腦的注意力是波動的,而非時時能保持注意力。

(三)一個人持續聚焦注意力一段時間是很難的。情緒、意義的建立、葡萄糖都會影響注意力。

認知 /

非認知

學習伴隨著非認知的歷程

(一)學習伴隨著認知和非認知的歷程。 (二)非認知性的經驗,如環境的影響和反覆性的行為,會產生自動化行為。

Page 26: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八 記憶

至少有兩種不同取徑的記憶形式,可透過不同的技巧增進記憶

(一)至少有兩種取徑的記憶形式。 (二)經常的在各種情境與脈絡下加強練習可以增進記憶。

(三)大腦並不適合機械式的背誦,如果事實被嵌入在自然的情境的記憶中,學習和瞭解就會被增進。

九 低壓力

/

高挑戰

低壓力高挑戰可促進學習

複雜的學習會因挑戰而增強,威脅、高度憂慮和無助感會削弱學習

十 獨特性 每一個人的大腦都具有其獨特性

每個人的大腦都是很獨特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被組織,而且不是樣樣都好。

十一

動機 /

獎賞

重視內在動機的促發

人類自然而然的會渴望正向的感覺,因此容易倚賴獎賞和嗜好。 給予學生的獎賞要重視內在動機的促發

十二

多元 /

全身

大腦期待 多元的輸入,學習整合了全身的感官覺知

多元知覺的輸入是大腦所期待的,大腦可以同時執行各種活動(像是嚐和聞) 學習是整合了全身、包含整個身體的

Page 27: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學習共同體

課堂教學研究

【與腦相容的學習與教學】

學教翻轉的教

新北市教師三級社群

精神 工具 方法 目標

Page 28: 課堂教學研究與社群

敬請指導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