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致病细菌

103

Upload: nizana

Post on 08-Jan-2016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常见致病细菌. 革兰阳性致病菌. 常见革兰阳性致病菌. 葡萄球菌属 —— 葡萄球菌 链球菌属 —— 链球菌 支原体属 —— 支原体 脲原体属 —— 溶脲脲原体 分枝杆菌属 —— 结核分枝杆菌 放线菌属 棒杆菌属 诺卡菌属 梭菌属 李斯特菌属 肠球菌属 芽胞杆菌属. 葡萄球菌属. 一、发现与描述 二、基因与结构 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四、检测与防治. 发现与描述. 1 、发现 2 、概述. 发 现. 脓液中的细菌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常见革兰阳性致病菌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

链球菌属——链球菌

支原体属——支原体

脲原体属——溶脲脲原体

分枝杆菌属——结核分枝杆菌

放线菌属 棒杆菌属

诺卡菌属 梭菌属

李斯特菌属 肠球菌属

芽胞杆菌属

葡萄球菌属

一、发现与描述

二、基因与结构

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四、检测与防治

发现与描述

1 、发现

2 、概述

发 现

脓液中的细菌

Staphlococcus ( 51 个种)

葡萄球菌的形态

葡萄球菌属

1 、球形或椭圆形。 Φ0.5—1.5um 。

2 、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无鞭毛及芽胞。

革兰染色阳性

概 述

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不同的葡萄球菌

兼性厌氧 / 需氧

营养要求不高

色素菌落

致病菌溶血现象——溶血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 )

生物学特性

色素菌落

色素 :金黄色白色柠檬色

β溶血现象

溶血环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不同的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 + — —

溶血素 + — —

耐热核酸酶 + — —

SPA + — —

卵磷脂酶 + — —

分解甘露醇 + — —

致病力 强 弱 无

基因与结构

1 、细菌基因组

2 、细菌结构

3 、抗原类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基因组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基因组

基因长度: 2800kb

基因数量: 2600

主要致病基因:杀白细胞素(前噬菌体)

剥脱毒素(前噬菌体)

葡萄球菌溶素(质粒)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 (致病岛)

肠毒素(致病岛)

细菌结构

荚膜

磷壁酸

肽聚糖

葡萄球菌 A 蛋白

抗体 IgG

Fc 段 SPA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 A蛋白的意义

SPA :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表面蛋白,是一种可与人类多种哺乳动物的 IgG 的 Fc 段非特异性结合的一种单链

多肽。

生物学活性 :

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变态反应损伤血小板

抗原类型

葡萄球菌 A 蛋白( SPA )

荚膜多糖抗原

细胞壁多糖抗原

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1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

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

致病因素: 血浆凝固酶

葡萄球菌溶素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剥脱毒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

临床表现: 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

致病因素: 黏质、细菌生物膜

临床表现:泌尿系统感染

败血症

术后感染

医用器械植入后感染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

检测与防治

1 、微生物学检查

2 、防治

标 本

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血平板)

观察菌落色素、溶血性

涂片镜检

生化鉴定

凝固酶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

微生物学检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 + — —

溶血素 + — —

耐热核酸酶 + — —

SPA + — —

卵磷脂酶 + — —

分解甘露醇 + — —

致病力 强 弱 无

葡萄球菌属的生化鉴定

防止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其他感染选择敏感抗菌素

防 治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青霉菌

药物敏感实验

链球菌属

一、发现与描述

二、基因与结构

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四、检测与防治

发现与描述

1 、发现

2 、概述

发 现

丹毒

Streptococcus ( 90 个种)

链球菌的形态

链球菌属

1 、球形或椭圆形。 Φ0.6—1.0um 。

2 、呈链状排列。在液体培养中的链较长,无鞭

毛及芽胞,有菌毛样结构及 M 蛋白。

肺炎链球菌

1 、 G+ 双球菌,菌体呈矛头状,多成双排列,宽端相对,矛头向外。

2 、无鞭毛及芽胞,在机体及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

概 述

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不同的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高,需含血液、血清培养基

血平板上可出现不同溶血现象

不同的链球菌

溶血类型

Lancefield 分群

改良 Lancefield 分群

- 溶血 - 溶血 不溶血

- 溶血性链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链球菌的溶血类型

- 溶血性链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链球菌的溶血类型

链球菌的 Lancefield 分群

- 溶血性链球菌

(多糖 C )

A群溶血性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B群溶血性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C群溶血性链球菌

(马链球菌)

D群溶血性链球菌

(牛链球菌)

链球菌的改良 Lancefield 分群

- 溶血性链球菌

A 群溶血性链球菌

B 群溶血性链球菌

C 群溶血性链球菌

D 群溶血性链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链球菌属 - 溶血性链球菌

E-V 群链球菌

C 抗原分类

基因与结构

1 、细菌基因组

2 、细菌结构

3 、抗原类型

化脓性链球菌细菌基因组

化脓性链球菌细菌基因组链道酶基因长度: 1800kb

基因数量: 1750

主要致病基因:链球菌溶血素

致热外毒素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

细菌结构荚膜

蛋白质多糖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

菌毛样结构 细胞壁

多 糖:( C 抗原)蛋白质:( M 、 T 、 R 、 S 抗原)

细菌结构

荚膜

M 蛋白 ( M 蛋白 Ⅰ、 M 蛋白 Ⅱ)

细胞壁多糖 C

抗原类型

C 抗原: A—V群(群特异性抗原) 18群

M 抗原:与致病性有关, 100余种血清型

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1 、化脓性链球菌致病

2 、肺炎链球菌致病

3 、其他链球菌致病

致病因子:链球菌溶血素 外毒素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

化脓性链球菌致病

临床表现:

化脓性疾病:呼吸道化脓性炎症 皮肤、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猩红热自身免疫病: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化脓性链球菌致病

肺炎链球菌致病

致病因子:荚膜?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 IgA1 蛋白水解酶

临床表现: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 、 中耳炎、乳突炎、副鼻窦炎、 脑膜炎、败血症等

其他链球菌致病

草绿色链球菌:细菌性心内膜炎 齿龈脓肿

无乳链球菌:新生儿肺炎 脑膜炎

变异链球菌:龋齿

检测与防治

1 、微生物学检查

2 、防治

标本类型: 脓液、咽拭、血液

检测方法: 涂片镜检

分离鉴定(溶血、菊糖

分解、触酶试验等)

抗“ O”试验

微生物学检查

肺炎链球菌与其他甲型 溶血性链球菌的鉴别

肺炎链球菌 其他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胆汁溶菌试验 + —

菊糖发酵试验 + —

应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猩红热患者应隔离

感染可首选青霉素等抗生素

防止链球菌感染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防 治

支原体目

一、发现与描述

二、基因与结构

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四、检测与防治

发现与描述

1 、发现

2 、概述

发 现

Mycoplasma

支原体的形态

支原体(电镜)

生殖器支原体 溶脲脲原体

概 述

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不同的支原体

生物学特性无细胞壁

兼性厌氧 / 厌氧

营养要求高,含 10-12% 血清培养基

高 pH ( 7.8-8.0 )

可以出芽、分枝、丝状体断裂方式繁殖

“荷包蛋”状典型菌落

“荷包蛋”状菌落

支原体科

支原体属 血虫体属

支原体目

不同的支原体柔膜菌纲

血巴尔通体属 脲原体属

呼吸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

基因与结构

1 、细菌基因组

2 、细菌结构

3 、抗原类型

细菌基因组

细菌基因组

基因长度: 580-1380kb

基因数量:?

主要致病基因:?

细菌结构

无细胞壁

特殊细胞膜结构(内、外糖蛋白复合层)

表面膜蛋白(定植因子):肺炎支原体 : P1

溶脲脲原体: MB

抗原类型

蛋白质抗原:血清学分型依据

糖脂抗原:

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1 、肺炎支原体致病

2 、溶脲脲原体致病

3 、其他支原体致病

人类主要支原体所致疾病

支原体 吸附细胞 引起疾病

肺炎支原体 RBC 肺炎、支气管炎

溶脲脲原体 — 泌尿生殖道感染

人型支原体 — 泌尿生殖道感染

生殖器支原体 — 泌尿生殖道感染

穿透支原体 RBC 、 Tly 、 M 继发于 AIDS

检测与防治

1 、微生物学检查

2 、防治

标本类型:感染局部分泌物

检测方法:分离培养

血清学测定

PCR

微生物学检查

肺炎支原体疫苗已应用

泌尿生殖道感染预防参照 STD 感染首选四环素、红霉素

防 治

放线菌目

一、发现与描述

二、基因与结构

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四、检测与防治

发现与描述

1 、发现

2 、概述

发 现

从牛型放线菌到结核分枝杆菌

形形色色的放线菌

诺卡菌属 放线菌属分枝杆菌属

形形色色的放线菌

概 述

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

复杂的放线菌家族

生物学特性

专性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高

菌落类似真菌

部分细菌不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含分枝菌酸型细菌须抗酸染色

放线菌属 棒杆菌属

放线菌目

复杂的放线菌家族放线菌纲

分枝杆菌属 诺卡菌属

放线菌亚目 棒杆菌亚目 丙酸杆菌亚目

丙酸杆菌属

基因与结构

1 、细菌基因组

2 、细菌结构

3 、抗原类型

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株细菌基因组

结核杆菌 H37Rv 细菌基因组

基因长度: 4411kb

基因数量: 3959

主要致病基因:蜡质形成基因( 39 个)

PE 基因家族

PPF 基因家族

细菌结构

细胞壁脂质:索状因子 蜡质 D 硫酸脑苷脂 细胞壁多糖: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抗原类型

结核菌素蛋白

细胞壁多糖

蜡质— D

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1 、结核分枝杆菌致病

2 、诺卡菌属致病

3 、放线菌属致病

结核分枝杆菌致病

致病因子:索状因子 蜡质 D 硫酸脑苷脂 细胞壁脂多糖

临床表现:肺结核 肺外结核

肺结核 膝关节结核 脊椎结核

肺结核与肺外结核

诺卡菌属致病

临床表现:肺炎、肺脓肿—吸入

脑膜炎、脑脓肿—血行播散

足菌肿—创口

放线菌属致病临床表现:面颈部感染(多发性瘘管)

肺部感染(类似结核)

腹部感染

皮肤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牙周病

放线菌病(皮肤感染)

检测与防治

1 、微生物学检查

2 、防治

标本类型:痰液、尿、粪、脑脊液、 胸腹水、关节积液

检测方法:涂片镜检(抗酸染色) 结核杆菌 DNA 测定 结核菌素试验

微生物学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

阴性 阳性

1 、未感染 感染

2 、接种无效 接种有效

3 、细胞免疫受抑制 细胞免疫正常

防 治

结核: BCG 、抗痨化疗

其他放线菌:创口处理、抗生素

其他革兰阳性致病菌

一、梭菌属

二、芽胞杆菌属

厌氧芽胞梭菌属

细菌 引起疾病 特性 传播 致病物质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 芽胞 伤口污染 外毒素

肉毒梭菌 肉毒中毒 污染食物 外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 气性坏疽 伤口污染 外毒素

食物中毒 污染食物 毒素

艰难梭菌 假膜性肠炎 粪 -口 肠毒素

细胞毒素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炭疽芽胞杆菌

本章小结

1 、葡萄球菌属的结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2 、链球菌属的结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3 、支原体目的结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4 、放线菌目的结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