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俊龍 1 - fcu.edu.t...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30 期 第1 - 39 頁 2015年6 月...

139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Sep-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目 錄

    中文學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 紀俊龍 1

    指向現實:唐傳奇〈王維〉表述功能研究 .............................................. 廖珮芸 41

    外語學

    重複閱讀:定期使用教科書來教學是有效的辦法嗎? ............................ 羅珮瑄 沈薇薇 77

    任務型日語教學設計及實施:以大學部非日文專攻學生為對象 .......... 林盈萱 105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第 1 - 39 頁 2015 年 6 月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紀俊龍*

    摘 要

    民初的文壇中,擁有「哀情小說鉅子」稱譽的周瘦鵑,應該是研究者注目的

    焦點。可是,回顧現有的研究成果,發現大半研究者多將心力投注在周瘦鵑的「翻

    譯小說」相關議題,及其與「鴛鴦蝴蝶派」文學之關係辯證、文學期刊編輯現象

    的考察,經常忽略了周瘦鵑原創小說之探析!當我們探尋周瘦鵑的原創小說時,

    發現土生土長於上海的他,筆下時常出現關於故鄉的觀察與對話,其中,對於市

    民文化中的「新文明物質與社會底層交織之社會現象」、「婚戀自由與家庭婚姻之

    辯證闡述」、「孝親倫理觀念之多向度體悟」、「文人/文化出版事業面向觀察」有

    相當深刻地描寫。因此,探究周瘦鵑原創小說中所展現的上海世界,當可視為評

    價周瘦鵑文學定位之重要關鍵;同時,亦可補闕上海文學發展研究之遺珠。是以,

    本文擬將以此視角為研究基礎洵為開展,期望能展現周瘦鵑原創小說之特質,並

    補益上海文學的完整發展歷程。 關鍵字:周瘦鵑、上海、民初小說、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

    * 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本文為大同大學基礎研究案「上海書寫的遺珠-論周瘦鵑筆下的上海」(B103-G01-028)之研究成果。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2

    壹、前言

    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極具份量的學者范伯群指出,素有「哀情小說鉅子」稱

    號且兼備創作、翻譯、編輯的全能文人周瘦鵑,應是曉諭文壇之風雲人物。1當

    我們回顧文獻歷史,發現時人許廑父說道:「今中國社會上愛讀小說者,殆無不

    知有位青年小說家周瘦鵑氏也」2、嚴芙孫認為:「周君瘦鵑……是當今青年小說

    家中最富時譽的一個人」3、鈍根亦捻出周瘦鵑是「遊戲雜誌《禮拜六》之台柱,

    於是君言情小說專家之名大振,少年男女,幾奉之為愛神」4、馮漱紅則云:「予

    自髫齡讀小說,遂無日不晤瘦鵑於字裡行間,讀之久,慕之深,乃於瘦鵑之行動,

    竟攝一幻象於腦海中,每一見其作品,即如見其為人」5,足見周瘦鵑馳騁於民

    初時期,蜚聲文壇的現象。然而弔詭的是,周瘦鵑雖享有盛名,但是其原創小說

    卻始終缺乏論者關注,致使其成為文學研究史上之遺珠!推究其因,很有可能是

    研究者多將焦點集中於周瘦鵑的「翻譯小說」,及其透過作品譯介所產生之創作

    影響;6而歷經「文化革命」殘害導致其作品殘缺不全的現象,亦可能是其原著

    1 范伯群,〈周瘦鵑和《禮拜六》〉,收錄於《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原版為 1989 年由北京之人民文學出版社付梓)(臺北:國文天地,1990),頁 153-154。

    2 許廑父,〈周瘦鵑〉,原載於 1923 年 1 月 1 日《小說月報》,後收錄於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頁 166。

    3 嚴芙孫,〈周瘦鵑〉,原載於《全國小說名家專輯》,上海雲軒出版部,1923 年 8 月初版,見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頁 168。

    4 鈍根,〈周瘦鵑小史〉,原載於 1924 年 1 月 5 日《社會之花》第 1 卷第 1 期《本旬刊作者諸大名家小史》,見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頁 170。

    5 馮漱紅,〈我心目中之周瘦鵑〉,原載於 1924 年 2 月 5 日《半月》第 3 卷第 10 號,見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頁 170。

    6 陳建華指出:「他(按:周瘦鵑)仍寫言情小說,卻展示新貌,追求抒情風格,有意回歸傳統」、「心理描繪中出現大量日常生活的細節,對於主人公在酒樓舞廳的愁緒描寫也具都市色彩,這

    些內容更貼近現實生活,所謂『詩意』體現為環境的氣氛烘托、心理情景的藝術化加工。」陳

    建華,〈「詩的小說」與抒情傳統的回歸-周瘦鵑在《紫羅蘭》中的小說創作〉,《蘇州教

    育學院學報》,第 28 卷第 2 期,2011 年 4 月,頁 9、11;另有陳建華,〈民國初期周瘦鵑的心理小說-兼論「禮拜六派」與「鴛鴦蝴蝶派之別」〉,《現代中文學刊》,2011 年,第 2期。關於周瘦鵑小說呈現的抒情傳統,另可參閱陳建華,〈傳統抒情的上海雜交-周瘦鵑言

    情小說與歐美現代文學文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年,第 6 期(第 51卷總 234 期)。此外,潘少瑜極關注於周瘦鵑翻譯小說之研究,亦有相當精闢豐碩之研究成果,如潘少瑜,《清末民初翻譯言情小說研究-以林紓與周瘦鵑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潘少瑜,〈想像西方:論周瘦鵑的「偽翻譯」小說〉《編譯論叢》,第四卷第二期,(2011 年 9 月),潘少瑜〈愛情如死之堅強-試論周瘦鵑早期翻譯哀情小說的美感特質與文化意涵〉《漢學研究》,第 26 卷第 2 期,(2008 年 6 月)等。而趙孝萱,《鴛鴦蝴蝶派新論》(蘭州:蘭州大學,2004)亦有探討周瘦鵑發表於《禮拜六》小說作品之說明。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3

    小說未被重視的原因之一。7 因此,究竟周瘦鵑原著小說的面貌為何?是什麼樣的質素使其作品獲致廣大

    迴響?以及其作品如何與當時時代風氣、社會文化對話?這些議題正是本文探尋

    之濫觴。研究者探討其翻譯小說的價值意義、文學刊物編輯之相關議題,固然是

    極具研究價值的範疇,然而,集創作、翻譯、編輯能力於一身的全方位特質,怎

    能讓後世忽略其創作小說世界之探究?因此,本文透過原創小說之精閱梳理,並

    以文史互證的角度結合當時社會面向之考察,嘗試使學界更進一步了解周瘦鵑的

    小說世界。 始自晚清,上海便是中國極早接觸西方現代文明(物質器物與觀念思潮)的

    端點,擺盪於傳統∕現代間的諸多社會、文化、觀念面向,一直是文人描摹書寫

    的重要對象。換言之,清末民初時期的文人筆觸,不乏書寫上海的作品,以及相

    對應而來的豐碩學術研究成果,然其中卻獨缺周瘦鵑原創小說之身影。8然而,

    土生土長於上海且對當時文化事業影響甚鉅的周瘦鵑,其筆下的上海世界亦未能

    引起學者之關注。因此,本文嘗試探析周瘦鵑原創小說書寫上海之現象,期盼能

    更完整此一研究命題之完整。書寫上海,雖已非文學研究範疇上之嶄新議題,然

    對於周瘦鵑原創小說之探析而言,卻是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誠如論者所言:「上

    海市民社會的初步形成,使晚清文人情趣也正被市民情趣所取代」、「在上海市民

    大眾文壇中,周瘦鵑可說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家。」9一如上述,論析周瘦鵑原創

    小說之零落,自然致使本文具備有利之研究論述視角。因此,本文選擇爬梳周瘦

    鵑原創小說中之上海樣貌,嘗試呈現其原創小說特質以及補缺書寫上海文學研究

    命題之完整。

    7 周瘦鵑遭文革迫害批鬥,以及個人珍藏之各類文件、資產遭受查燒抄沒的說明,王智毅,〈周瘦鵑年譜〉,請參見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頁 61;范伯群、周全,〈年譜〉,收錄於范伯群編,《周瘦鵑文集(第四卷)》(上海:文匯,2010),頁 507。

    8 關於此議題研究成果豐碩,如楊劍龍編,《上海文化與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邱明正編,《上海文學通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都市文化在中國》(香港:牛津大學,2000)、劉永麗,《被書寫的現代:20 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上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邱培成,《描述近代上海都市的一種方法》(南京:鳳凰,2011)、呂文翠,《現代性與情色烏托邦: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研究》(新北市: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論,2004)、紀俊龍,《晚清四大小說雜誌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賴奕倫,《程小青偵探小說中的上海文化圖景》(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6)等,然這些研究成果中,卻獨缺對於周瘦鵑原創小說的關注。

    9 范伯群,〈周瘦鵑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 4 期第 50 卷(總226 期),頁 37。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4

    貳、周瘦鵑原創小說的底景:上海

    上海,無庸置疑地標誌出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都市化的重要指標。10道光

    廿二年(1842 年),中、英兩國簽訂的「南京條約」,揭開上海被迫走向國際都市的重要起點。其實,在此之前,上海即是一個商賈輻輳的港口商埠。根據朱華

    的考察,鴉片戰爭前夕在上海由商人組織而成的公館、公所至少有 25 個;此時的上海街巷密佈、人口稠密,舖肆櫛比鱗次,甚至出現專門批發舶來品的洋行街,

    且擁有十數家的錢莊的繁華所在。11馮紹霆則指出:「有人估計,開埠前上海港

    每年貨物吞吐量達到 130-140 萬噸的水平,足以厠身當時世界大港之列。連結四方城鄉的商業網,巨量的貨物交易,使得這裡萬商雲集,形成了眾多行幫。」12

    可見,西方列強選擇上海為據點以發展商業進程的銳利眼光。就清代上海貿易經

    濟的發展歷史來說,「小刀會起義」與「太平天國」事件是讓上海取代廣州,成

    為國際貿易港口的重要分水嶺。13於此之前,上海僅是中國東南沿岸的港口之

    一,特別是在清廷全面開放海禁之前。清政府於順治十二年(1655 年),頒布禁海令、康熙廿四年(1685),設立海關並開放部分海區,准許海上貿易;直至雍正七年(1729 年)才完全解除海禁,這才使國內外商船往來的現象逐漸活絡。而乾隆年間,上海不僅已是貿易活動頻繁的港口,同時也帶動上海地區植棉與手

    工業的發展,並成為從康熙中葉至道光初年,中國東南沿海數一數二的重要港口

    和通商城市。14上海港口貿易的發展狀況,可以從道光十二年(1832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職員林賽(Huyh Hamilton Lindsay,1802-1881),偕同傳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atzlaff,1803-1851)搭乘「阿美士德號」帆船自澳門出發,考察中國東南沿岸商務、防務的觀察來看,便可以察覺外國人眼中的上海,

    是一個具備無窮發展潛力的貿易城市。郭士立寫道:「商業十分活躍(案:上海)。

    10 特別是西方列強進駐中國後所規劃的「租界」地區,更是體現上海走向現代化都市的重要因素,誠如羅蘇文所言:「晚清的租界區不僅是進出口貿易樞紐港、近代輕紡工業輸入中國的重鎮,

    也是馬路縱橫貫通、里弄民居規格劃一,自來水、煤氣、供電設施齊全,生活便利的近代城市

    生活示範區」,見羅蘇文,《近代上海:都市社會與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6),導言頁 2。

    11 朱華,〈上海城市發展和規劃的歷史回顧〉,收錄於蘇志良主編,《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態》(上海:上海辭書,2004),頁 87。

    12 馮紹霆,〈19 世紀時上海人怎樣看租界〉,收錄於蘇志良主編,《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態》,頁 214。

    13 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上海:上海書店,1984),頁 136;朱弘,〈近代上海的興起 1843-1862〉,收錄於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頁 7。

    14 上述所言,請參見唐振常主編,《上海史》(上海:人民,1989),頁 88-103。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5

    如果歐洲商人准許來上海貿易,它的地位更能大為增進。外國商品在上海的消耗

    量很大。這樣大的商業活動區域,以往一直被人忽視,實在太令人奇怪了」;林

    賽在寫給東印度公司的報告中亦指出:「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是中國中

    部的大門。」15顯見,西方列強「入主」中國之前,上海即是一個充滿商機與具

    備發展潛質的重要地區。 西方列強挾持著鴉片戰爭的勝利進入中國後,上海的經貿發展更為活躍,尤

    其是「租界」區的誕生,更使上海成為經濟活動蓬勃的「十里洋場」。「南京條約」

    的簽訂,迫使中國雖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與上海的五個通商口岸,但卻

    僅允許外國人得以在五處「寄居」。翌年(1843),中英雙方簽訂「虎門條約」後,方纔准許英人在五處通商口岸「租地造房」,直至道光廿五年(1845),上海道台宮慕久與第一任英國領事巴富爾(George Balfour)訂立「地皮章程」後,英國在中國居處的「租界」才正式誕生;爾後美、法兩國,依循英國的運作模式,相

    繼在上海取得租界,並且依恃強權不斷擴充界域。16上海開埠後的一年,已有英

    美商行 11 家;租界正式成立前的 1884 年,「怡和洋行」、「仁記洋行」、「巴地洋行」與「寶順洋行」等外商,已在上海外灘劃地造屋,17準備開啟商業經營,此

    亦發促上海繁榮的貿易展望。18英美法列強在租界領域中,主導的不只是經濟商

    業活動的層面而已,「工部局」與「工董局」的設立,19更主宰了西方列強在租

    界地區,不受中國控制的行政與司法權利,使得上海租界成為擁有相對獨立的「立

    法權、司法權、行政權」的「國中之國」之特殊格局,給上海政治、經濟、文化、

    社會帶來極為複雜劇烈的影響。20當然,我們不可忽略了上海的地理優勢所帶來

    商業貿易、列強覬覦的基本條件。特別是「外灘」,這塊地方不僅「在黃浦江軍

    15 引文轉引自于醒民、唐繼無,《上海:近代化的早產兒》(台北:九大文化,1991),頁 58。另可參閱羅蘇文,《上海傳奇-文明嬗變的側影(1553-1949)》(上海:上海人民,2004),頁 36-40。

    16 上海道台宮慕久與巴福爾在 1845 年簽訂的「地皮章程」,是界定「租界」意義的首次契約,往後於咸豐四年(1854)、同治八年(1869)又分別簽訂第二、三次的「地皮章程」,在此過程中,中國幾乎沒有參與研商的空間,完全立於「被告知」的「被動」地位。上海通社編,《上

    海研究資料》,頁 128-131。另可參閱唐振常主編,《上海史》,頁 141-145。 17 唐振常主編,《上海史》,頁 135。 18 朱弘,〈近代上海的興起 1843-1862〉,《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頁 7。 19 「工部局」即是「租界」的行政機關,其職權在於制定警察和道路管理章程,規定罰款及其他懲罰事宜;而這些章規皆須經由「納稅人大會」的批准才可執行。至於「工董局」則是法國租

    界裡的,類似於「工部局」的行政機關。必須說明的是,1863 年英、美租界合併成為「公共租界」後,「工部局」的名稱與職權未有更動,此時的法國租界仍維持「一國獨立」的租界模

    式,未與英美合攏,所以才有「工董局」的出現。吳圳義,《清末上海租界社會》(台北:文

    史哲,1978),頁 10-17;另參《上海研究資料》,頁 128-130。 20 熊月之、張敏著,《上海通史.第六卷.晚清文化》(上海:上海人民,1999),頁 5。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6

    艦火力的射程之內,能得到列強艦隊的有效保護」,同時又「左挽右攬上海兩條

    最大的水道-黃浦江和吳淞江的黃金地段,佔住此地,實上就扼住了上海的咽

    喉」;21亦即,位於長江出口的上海,的確佔有發展商業與軍事的重要位置,這

    也是列強處心積慮要入主上海的根本原因。 總而言之,原本即是商港重鎮的上海,在西方列強成立「租界」並隨著政治

    軍事力量的保護傘逐漸穩固後,遂日漸朝著商務發達的國際都市邁進。22除了商

    業貿易的進展外,1905 年科舉廢除後的上海,更成為吸納有志不得伸的落拓文士,或自覺性地從傳統出走的新式知識分子的重要地區。由於這些文人群落進

    入,讓上海成為發展各種社會思潮的匯聚地,致使上海呈現出瀰漫商業氣息以外

    的多層面貌。是以,華洋交錯、新舊併陳所衍生而出的諸般上海人文風景,23提

    供文人創作小說時的豐沃土壤。24而生逢其時、生逢其地的周瘦鵑,自然於原創

    作品中,展現出別具韻致的上海風情,一如其自云:「我的故鄉雖是蘇州,而我

    卻是生於上海,長於上海的,在上海渡過了上半世紀的三十幾個春秋,真的是衣

    於斯,食於斯,歌哭於斯,跟上海是血肉相連呼吸相通而不可分割的。」25 當「租界」勢力穩固,使得作家發言的空間愈發自由,再加上商業經濟的蓬

    勃發展,導致民初時期的上海小說創作,呈現出豐富多元的面向。誠如論者所指,

    有三股力量影響著民初上海地區的文學發展:一是高舉「小說界革命」的晚清「新

    小說」精神雖已消退,然其所建立之傳統,卻啟發了「五四新文化」的文人與創

    作;二是堅持傳統文學趣味之擬古與泥古酬唱;三是通俗文學。26其中,通俗文

    學可視為民初上海小說創作的主力部隊之一,而「鴛鴦蝴蝶派」(以下簡稱「鴛

    蝴派」)正是此陣營重要標幟,亦常是研究者析論、納編周瘦鵑及其作品的範疇

    所在。

    21 于醒民、唐繼無,《上海:近代化的早產兒》,頁 63。 22 誠如葛永海所指,晚清小說中的上海是,「上海城市景觀的現代性特色與殖民地文化聯繫在一起。」見葛永海,《古代小說與城市文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04),頁 341。

    23 誠如邱培成所云:「在域外文化觀的刺激啟迪下,大眾文化不斷地接納、吸收和革新,極力以新的內蘊適應變化的環境。比如,在市政設施上,租界明顯優於華界,因而刺激了華界,促使

    華界革新。在餐飲業上,蘇菜、徽菜、粵菜等不再是一統天下,還有西菜館,當時的小說,對

    吃西餐的描寫不勝玫舉,近乎習以為常。」邱培成,《描繪近代上海都市的一種方法-《小

    說月報》(1910-1920)與清末民初上海都市文化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頁 149。 24 誠如《上海文學通史》中所言:「開埠以來率先進入現代化的上海擁有最龐大也最為典型的近代市民社會,上海之於全國經濟的領先地位,決定了處在商業化、市民化運行模式中的現代中

    國文學在這裡找到了最適合的孳生地。」邱明正主編,《上海文學通史.下冊》(上海:復旦

    大學,2005),頁 603。 25 周瘦鵑,〈我與上海〉,原載於 1963 年 9 月 28 日香港《文匯報》第 6 版「姑蘇書簡」專欄,見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頁 152。

    26 邱明正主編,《上海文學通史.下冊》,頁 607。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7

    范伯群闡述「鴛蝴派」時指出,該流派產生於洋場,並以言情、社會、黑幕、

    歷史、宮闈、偵探、滑稽、武俠等為創作題材,及注重詞藻用典與四六句駢文的

    體裁,且以消閑為主要創作目的小說,從而表明鴛蝴派是「是清末民初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十里洋場的產物,主要以迎合有閑階級和小市民的胃口和趣味為目的的

    都市文學。」27劉揚體的看法大致相近,亦歸納出鴛蝴派作者取材大多偏重於都

    市社會中的某些病態現象、長篇小說多採用章回體的結構方式、人物形象多因受

    模式化制約,使得書中人物多趨向類型化、思想主題淺顯明了、語言通俗而淺顯

    易懂等表現特徵。28因此,自徐枕亞《玉梨魂》開啟的,纏繞於愛戀婚姻與家庭

    傳統之間的才子佳人、兒女淚雨之創作風格,不僅風靡了民初時期的上海,更奠

    下鴛蝴派小說繾綣纏綿、蕩氣迴腸的特性。

    周瘦鵑極擅長於哀情小說,亦被譽為鴛蝴派「五虎將」一員,29其作品雖呈

    現出某種鴛蝴派的質地,然他的小說是否就再無可觀之處?因此,本文擬論析周

    瘦鵑的原創小說,並透過其書寫上海之文學闡釋,勾勒周瘦鵑小說更為細緻多面

    的創作世界。本文將以目前所見唯一之周瘦鵑文集中所錄的原創小說為範疇,30

    針對「新文明物質與社會底層交織之社會現象」、「婚戀自由與家庭婚姻之辯證闡

    述」、「孝親倫理觀念之多向度體悟」、「文人/文化出版事業面向觀察」四個子題

    深入探究。

    参、新文明物質與社會底層交織之社會現象

    上海是中國很早接受西方文明刺激的地方,亦是中國很早形成之現代都市。

    而現代化器具的產生與物質生活層面的變化,可說是現代性開展的具體證明,誠

    如瑪格麗特魏特罕(Margaret Wertheim)指稱:「從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以來,西方文化出現了極大的轉變,關注重心漸漸從神學的靈魂移走,愈來愈重視有形

    的肉體。自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以降,西方人就一直生活在物質壓倒精神的文化環境裡。換言之,近代的西方文化是非常重視物質而講究物理

    27 范伯群,〈試論鴛鴦蝴蝶派〉,收錄於《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頁 5-12,引文見頁 12。 28 劉揚體,《流變中的流派-鴛鴦蝴蝶派新論》(北京:中國文聯,1997),頁 46-59。 29 范伯群,〈包天笑及其流派歸屬〉,收錄於《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頁 131。 30 范伯群所編之《周瘦鵑文集(一~四卷)》(上海:文匯,2011)為目前所見唯一之周瘦鵑集子;第一卷為「小說卷」,第二卷為「散文卷」、第三卷為「翻譯卷」、第四卷為「雜俎卷」,

    而「小說卷」為本文探討之對象依據。另外,為求篇幅精簡,行文中引述小說段落,僅標示刊

    於「小說卷」之頁碼以供查證。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8

    主義(凡事必須證諸可觀察之事物屬性)的」;31易言之,自晚清以降,西方列

    強挾其工業發展所肇生的軍事力量入侵中國時,改變的不僅是政治思維與學術思

    想的變遷,連帶地強調展現新文明物質的社會生活型態,亦如影隨形地進駐中國。 因此,周瘦鵑原創小說出現許多如西菜館、遊戲場、銀行、醫院等非本土原

    生的現代場所;以及如自鳴時鐘、影戲、西洋鏡、新聞報紙、廣告、保險、咖啡、

    高跟鞋等文明器物;當然也包含化學原理、醫學知識與法律觀念等文化認知的呈

    現。這些物質文明之書寫,除呈現上海現代生活之市民風情外,亦隱含價值觀念

    之接受與轉變;32然伴隨而來的,則是隱藏於新文明物質生活下的赤貧與社會低

    層的生活艱辛。因此,周瘦鵑對上海新文明物質的觀察,似乎並非一味獵奇讚嘆,

    反而是隱含著深刻的社會關懷。本文彙整出現於周瘦鵑原創小說中之新文明物質

    (臚列如附錄所示),從附錄表格清楚可見,周瘦鵑小說筆觸所呈現之上海社會

    氛圍,無論食、衣、住、行、育樂、醫療等各項生活層面,無不呈顯出與傳統生

    活器具迥然不同的現象,展現出上海新舊交織的「華洋交錯」景致。 例如〈對鄰的小樓〉(1924)以居住對面鄰居之視角,分別描述先後住進法

    租界中一幢小樓的四戶人家情形,第一家住戶是一對「遊戲場中演新劇的男女演

    員」(頁 48),平時生活舉止少有端莊,屋內設施有「腳桶馬桶」與「自鳴鐘」;第二家住戶是三十多歲商務人士與女學生,家中牆面擺設了「一張是愛情畫,一

    對西洋男女在那裡接吻;一張是裸體畫,一個美女子赤條條地立在河邊」的畫鏡

    (頁 49);第三家住戶是一名穿著「錦緞做的領結,配上獨粒小鑽石領針」(頁49),年約三十的少年,並於屋內擺置「小銅床」、「紅木的桌椅」、「白漆的卦鏡」、「紅花細瓷的西式茶具」(頁 49),以等待穿戴斗篷的女子前來;第四家住戶為新婚夫妻,「一個寧波式大床,掛了花洋布帳子,銅帳鉤上垂著紅纓絡,床前的

    半桌上,放著兩瓶紅紅綠綠的瓶花。又有兩枝龍鳳燭,插在一對壽字錫燭台上,

    已點明了。」(頁 50)四戶人家之屋內陳設,顯見傳統與現代的華洋交錯景象,亦可清楚理解新文明物質如何步入中國,進而影響上海社會生活習慣之改變。

    周瘦鵑小說中出現的新文明物質描寫,除了點綴、表徵上海的生活圖像外,

    〈舊約〉(1921)、〈不實行離婚〉(1923)及〈西市輦屍記〉(1952)等,則更深一層地點出上海社會的生活轉變。〈舊約〉描述「胡小波」欠下鉅債,本想尋短

    自盡卻被一名「口中噙著一枝雪茄」的中年男子「洪陸一」阻止,待了解來龍去

    31 瑪格麗特.魏特罕(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臺北:臺灣商務,1999),頁 14。

    32 誠如楊劍龍所云:「『華洋雜居』的人口構成造成了中西文明在上海的衝撞與融合,從而對上海人的精神世界造成深刻影響,新的都市生活方式又必然會支持新的文化傾向。」楊劍龍,《都

    市上海的發展和上海文化的嬗變》(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頁 22。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9

    脈後,「洪陸一」慷慨解囊,賑救「胡小波」燃眉之急,並訂下十年分期償還計

    畫。然而,「胡小波」為何會欠下鉅款呢?原來他本是月收入近一百塊錢的銀行

    出納部副部長,但卻在貪婪的橫財妄想中,將二萬塊錢投進「交易所」,全數損

    失。爾後,幸運得到「洪陸一」協助的「胡小波」,洗心革面、勤奮有加,甚至

    努力積蓄,希望能償還恩人之情。沒想到年年依約欲償還債務的「胡小波」,卻

    連年未見恩人,甚至有兩回「在各大報紙上登了封面廣告訪尋那不留名的恩人。」

    (頁 31)直到第十年,才遇見「洪陸一」,並且攜手再創成功事業。「胡小波」從事的職業,已能窺見傳統文人在上海社會謀生的非傳統性,亦即非及第登科、

    晉身宦途;而期望想致富的方法,亦非偷拐搶騙或貪腐舞弊,而是投資「交易所

    股票」,從而得知上海現代生活之變貌。 〈不實行離婚〉敘述「張先生」與「李女士」在逾越適婚年齡後,終於結婚。

    婚後兩人時常為芝麻綠豆之事,叫囂喧嚷著要「離婚」;然而直到張先生七十九

    歲時去世,兩人卻始終維持著婚姻關係。小說雖充滿了諷刺戲謔,然字裡行間透

    顯之新文明物質氣息,卻是描繪上海印記的重要質素。由於張先生是高等學堂教

    授,因此小說敘述中,出現許多如「玻璃管」、「曲頸瓶」、「硫酸」、「碳酸」等科

    學專有名詞,以及配戴「結婚指環」象徵婚姻關係的意義,在在顯示出不同於傳

    統社會的生活樣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兩人為了是否到「一品香」西餐館子

    而相互爭吵的段落。高福進曾指出:

    清末西餐已經在上海站穩腳跟,它甚至被視為文明的象徵,上層社會

    人士及其他有錢人開始品嚐西餐,有些大戶人家也設置西餐大宴,以

    此來顯示身份地位。到了民國初年,吃西餐幾乎成為一種時尚,時人

    趨之若鶩,體現了新文化帶來的社會變革。33

    可以想見,身為高等教育學堂教授的「張先生」,自然若合符節於進出西餐館的

    身分意義,亦可顯影上海社會追新崇西的生活時尚景象。易言之,能夠進入西餐

    館消費「吃大菜」的人士,不僅表明了財力高人一等外,更是某種社會上層身分

    的表徵。〈西市輦屍記〉描述「柴夫人」新婚半個月後旋即守寡,糾纏於幸福瞬

    間即逝的憤恨與過度思念亡夫情境下,遂成瘋婦的悲哀故事。小說引人唏噓的段

    落,便是「柴夫人」回想與丈夫甜蜜成婚之浮光掠影:

    33 高福進,《「洋娛樂」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娛樂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頁 42-43。此外,亦有研究者指出:「社會生活呈現中西結合、趨時奢華的特徵。晚清上海華洋雜居,尤其在洋人西餐洋酒、跑馬兜風等生活方式的示範下,上層社會享受財富帶來的奢華

    生活成為其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忻平等,《上海城市發展與市民精神》(北京:社

    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頁 33。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10

    他那腦府中,像影戲般映出一個印象來。那天是半月以前,他們在大

    旅館中行過了結婚禮,同坐著那花團錦簇的汽車回家去,不是也像這

    麼一輛汽車麼?伊捧著一個花球,低鬟坐著,鼻子裡聞著一陣陣花

    香,沁入心坎,正和伊的心一樣甜美。(頁 60)

    兩相對照下,半個月前的快樂幸福,彷彿嘲笑著喪夫的「柴夫人」,造化弄人的

    情節,深刻抓攫著讀者靈臺。此段敘述除了「影戲」融入上海社會生活的真實軌

    跡外,「西式婚禮」的生活印記,34亦是讓人難以忽略的描寫。不同於傳統社會

    中高堂對拜、花轎迎娶的婚娶儀式,「柴夫人」的婚禮是在「大旅館」完成後,

    再「捧著花球」、搭「花團錦簇的汽車」回家,可見新文明物質逐漸改變上海社

    會的足跡。若與上述〈對鄰的小樓〉中第四家住戶之筆觸對比參照,關於婚禮描

    述所存在於華洋交錯、並置的上海社會生活現象,躍然紙上。

    〈汽車之怨〉(1922)則是周瘦鵑原創小說中,表現形式非常特殊的一篇作品。小說以「汽車」為敘事者口吻,娓娓道出上海富豪人家生活之奢華,以及枉

    顧平常百姓生命之情狀。本篇敘述者「汽車」來到上海時,已經是這家主人的第

    四部汽車,主人並非交通所需才擁有多部汽車,而是「中國人一朝得意,除了大

    興土木,造大洋房以外,總有兩種目的物,一種是小老婆,一種是汽車。」(頁

    40)既然不是生活基本需求,那麼擁有汽車的目的,自然是出入上流場所之用:「一會兒上銀行,一會兒上總會,一會兒上那家闊官的公館,等了晚上,又得上

    好幾家酒樓餐館、戲院、窯子」(頁 40)。上述引文,儼然道盡上海富貴人家的生活情態與新文明物質的現象。但是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富豪駕駛汽車馳騁

    於街道上,時常因橫衝直撞地釀成車禍,35並造成許多平民百姓身亡的悲劇;然

    而,富豪卻總是仗著財富,顛倒是非、強詞奪理地指稱「總還是說死者自己不小

    心,自己把身體送到車下來輾死的,不是開車的不小心。」(頁 41)甚至某次富

    34 由於近代的中國社會受到西風東漸的刺激與影響,因此,選擇「文明結婚」儀禮模式之時人漸多。研究者曾指出所謂的「文明結婚」為:「文明結婚是一種屏除以往婚禮舊俗,兼具中西婚

    俗特點的婚禮模式,興起於民國成立前後。以文明結婚方式行婚禮的新郎新娘,一般都穿西裝,

    婚禮中,有宣示婚書誓約、交換飾物、行鞠躬禮、奏樂、接受賓客祝賀等形式。不少人在訂婚、

    結婚時還分別在報紙上刊登訂婚、結婚啟事,以示公開和文明。」顧鑒塘、顧鳴塘,《中國歷

    代婚姻與家庭》(北京:中國國際廣播,2011),頁 140。另外艾萍亦分析說道:「民國時期,舊式婚禮已頗受針砭,雖然在鄉村中仍行之如儀,在城市,特別在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中『文

    明結婚』則更受歡迎。」艾萍,〈上海都市民俗特徵初探〉《貴州社會科學》總 230 期,2009年 2 月,頁 52。

    35 中國社會自近代以降,不僅隨著西化腳步使得汽車數量逐漸增加,連帶地「車禍」事件之發生亦層出不窮。陳琍,〈上海城市生態的近代轉型-以晚清上海道路為中心〉《中國歷史地理

    論叢》,第 22 卷第 3 輯,(2007 年 7 月),頁 82。周瘦鵑另一篇小說〈最後之銅元〉(1917)亦曾描寫道:「摩托卡殺人,原是上海近來最出風頭的事。車中人正在眉飛色舞的當兒,不知

    道那四個挺大的輪兒下邊,早已血飛肉舞咧。」(頁 4)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11

    豪的兒子肇事時,當下「見了那臂斷腿碎血肉模糊的屍體,毫不在意,口中銜著

    雪茄,微微一笑,接著就從身邊掬一疊鈔票來,等候罰金。」(頁 41)面對富豪如此冷血蠻橫,平凡的小老百姓卻無計可施,默默承受這不公不義的殘酷現實,

    因此,「汽車」僅能以無奈的口吻戲謔地說:「男子、女子、老婆子、小孩子,已

    殺死了不少,好在主公有錢,殺一個人,至多花一二百塊錢完了。」(頁 40)這種完全以金錢衡量生命價值的現象,不僅呈現上海社會扭曲的價值觀,更深層次

    之意,恐怕還是對富豪依侍財帛而為所欲為之撻伐。透過新文明物質彰顯富人豪

    奢淫侈的現代生活,固然點染出上海社會的浮華風氣,可是這些無依無靠、生活

    卑微的底層人物,又如何展現在周瘦鵑的小說世界中呢? 〈最後之銅元〉(1917)、〈血〉(1921)與〈腳〉(1921)等作,淋漓盡致地

    描寫出上海社會底層生活之艱困與辛酸,恰可與充斥新文明氣息的上海社會,形

    成反差性極強的諷喻關懷。論者指出,上海社會底層的組成身分,多為「依賴自

    身體力勞動維持生活的階層,主要以產業工人和人力車夫等為代表」、「上海城市

    貧民指沒有固定收入以出賣體力維生的勞動者,主要從事市內交通運輸、建築工

    程、車站、碼頭等搬運等工作。」36而這些底層人士在周瘦鵑的小說中,展現出

    何種生活情態呢?〈最後之銅元〉描寫沒有固定工作的「我」,流離失所地遊蕩

    於上海;一次偶然機會在火車站附近,替一位老先生搬拿行李並獲其致贈「銀四

    開」之謝意。得到獎賞的「我」手足舞蹈地先前往飯館飽餐一頓後,又再度「宴

    請」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朋友;最後用僅剩餘的錢,買了份報紙且藉由其所刊登之

    「招僱下人」廣告訊息,得到某富豪家的工作機會。〈最後之銅元〉曾出現「我」

    不平的抱怨之詞:

    耳中又似乎聽得這偌大的上海城,在那裡嘲笑我,向我說道:「你是

    窮人, 可算不得個人!既沒有錢,就合該餓死。不餓死你,餓死誰來?你這般窮鬼,倘能一個個餓死,那是在好沒有的事。眼見得我這

    個繁華世界的上海城中,全個兒都是富人咧!」(頁 3)

    錢兒萬能,在世上佔著最大的勢力……朋友間有了錢,友誼才越見得

    深;夫婦間有了錢,愛情才越見得濃……錢兒到手,世界就是他的咧。

    (頁 4)

    36 忻平等,《上海城市發展與市民精神》,頁 36、84。唐海則指出:1920 年代中期,上海人力車夫約有 6 萬~8 萬,碼頭工人約有 5 萬~6 萬。從這些統計研究數據,使我們可以理解上海社會存在的貧困底層人民族群,並為周瘦鵑原創小說描繪之社會底層生活,提供參照對比之依

    據。唐海,《中國勞工問題》(上海光華書局,1926),頁 82-85 頁。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12

    研究者曾指出:「近代上海社會生態的變化,導致了社會心態的變化,在重金錢

    得失的上海社會,『以錢為勝』漸成為一種共識。」37因此,從「我」說詞中,

    讀者可以深刻體會上海社會強烈的貧富落差,更重要的是,從中可見上海因看重

    金錢而扭曲的價值觀念。不僅如此,當「我」得到賞銀飽餐過後,心中竟然翻轉

    出「有趣呀有趣!這世界究竟是個極樂世界,這上海也究竟是個好地方」(頁 9)的想法!顯見,金錢之擁有與否儼然成為上海社會貴賤高低、天堂地獄的判准依

    據,38而由社會底層中的「我」娓娓道出,更顯觀察上海社會之力道。

    〈血〉描寫一位年僅十四歲的窮苦小鐵匠「和尚」,不但出身卑微貧苦且為

    家中獨子,為謀求生活並照顧寡母,只得充任鐵匠學徒。任勞任怨亦不欽羨富家

    子弟的他,鎮日埋首工作,滿心期盼著能夠在未來十年內「升做伙計,每月有四

    五塊的工錢」,才可以在「每逢禮拜日,我便伴著母親,出去玩耍,坐馬車,看

    戲,吃大菜,使他老人家快樂快樂,也不枉他辛辛苦苦養大我起來。」(頁 16)可嘆造化弄人,「和尚」於一次建造四層樓的「升降機」過程中39,不幸墜樓死

    亡;巧合的是,當「和尚」失足墜落的同時,「那門外有汽車掠過,車中有狐裘

    貂帽的孩子,同著母親上親戚家吃喜酒去」(頁 16-17),引來文末「以後升降機造成時,大家坐著上下,須記著這下邊水泥上染著一大抹血,一大抹鮮血,是一

    個十四歲小鐵匠的血」(頁 17)唏噓感嘆。 〈腳〉則書寫兩位上海社會底層人物的酸楚故事。「徐阿生」一位天生「點

    腳」的輕微身障人士,由於家中赤貧再加上自幼失學,因此,在十六歲時成為「黃

    包車夫」40以謀稻粱。「徐阿生」不僅時常低聲下氣、乞憐搖尾地降低收費來招

    攬生意,天生缺陷的他常受到顧客挑剔嫌棄,以至於「因為不容易得到主顧,又

    往往受半路下車的損失,所以一天中所得的錢,除了付去租車費外,簡直連三頓

    苦飯也張羅不到。」(頁 25) 小說中的另一位人物「王狗兒」十一歲那年喪父,母親只得依靠玻璃店掌櫃

    陳老先生的介紹,進入玻璃店充當學徒。三年學徒生涯,「王狗兒」受盡委屈、

    37 胡俊修,〈近世上海市民的理性精神-以《申報》廣告為主的考察〉《湖北社會科學》,第

    12 期,2007 年 12 月,頁 120。 38 張登林分析近代上海市民心理時曾說道:「上海文化中充分的世俗化和實利化傾向,說到底是市民心理、市民眼光的體現,是市民出於自身需要所做的一種切合實際的文化選擇。」恰可與

    周瘦鵑原創小說相互對照之。張登林,《上海市民文化與現代通俗小說》(上海:上海文化出

    版社,2012),頁 14。 39 「升降機」即為「電梯」。劉善齡曾考證分析云:「上海有電梯始於 1902 年」、「民國初年電梯還是一種新鮮玩藝,許多人出於好奇買了票子乘電梯,覺得比逛城隍廟有趣。」劉善齡,

    《西洋風:西洋發明在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頁 93、94。 40 「黃包車」亦稱「人力車」、「東洋車」,1874 年由日本傳入上海。劉善齡、劉文茵,《畫說上海生活細節(清末卷)》(上海:學林出版社,2011),頁 136。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13

    做盡勞役雜事,卻未曾領取分文。某次,玻璃店師傅嫌路途遙遠,因此要求「王

    狗兒」送玻璃到客戶家,並交付車資喚他搭電車前去;不料未曾搭過電車的「王

    狗兒」竟在人潮洶湧的上車過程中,不慎遭人推擠以致玻璃墜地碎裂,非但如此,

    他的手與臉慘遭割傷,而右腳更是嚴重受創,此時「街上的行人與車中的乘客,

    都擠著瞧熱鬧,卻沒有人問他痛不痛的。」(頁 26)負傷狼狽回到店鋪中的「王狗兒」,不但沒有受到師父的關懷慰問,反而換來一陣嚴厲打罵,原因正是「砸

    了玻璃,血本有關,學徒任是輾斷了腳,也不關他痛癢的。」(頁 27)因此,「王狗兒」便由陳老先生帶回母親家中,同時亦「心痛」於送他返家的車資。「王狗

    兒」因家中無錢醫治,只得任由母親於傷口上澆淋井水與包裹香灰止疼,最終「十

    天以後,竟爛去半只腳。這半只腳就帶著狗兒到枉死城中去了。狗兒母親哭的死

    去活來,不上一個月,竟發了瘋,鎮日價抱著一只破凳子腳,在門前哭,說是他

    兒子的腳。」(頁 27) 曾有研究者指出:「近代上海自開埠後,苦力就成為迅速膨脹的一個市民群

    體。……靠著人力車夫之類的苦力勞作,贏來了上海的繁榮,然而,上海的社會

    也因為他們的存在而顯示出苦難的一面。」41從〈最後之銅元〉、〈血〉與〈腳〉

    所呈現之社會底層人物的悲慘境地,讀者清楚可知上海社會的貧富差距,以及重

    利冷漠的生活氛圍。這些底層人物並非因循怠惰、不事生產,然造成他們生活困

    頓的原因,經常是源自於非自身性的影響,無論是延續性的貧窮、自幼失怙的悲

    哀,抑或是天生殘缺的生理限制,都是左右他們生命的重要關鍵。諷刺的是,這

    些底層人物勤勉不懈地工作,卻無力改變艱屯的生活現況;他們背負龐大生活壓

    力,還得處處受到富人的輕蔑與壓榨。無依無靠的殘破生活,映照著富人追新崇

    西、佈滿新文明物質體驗的現代生活情調,兩相參照,周瘦鵑小說筆下的上海社

    會結構之矛盾與差距,以及現實生活之觀察體悟,表現其深刻地關懷意識。 顯而易見,觀照上海社會新文明物質之書寫,是周瘦鵑小說不同於其他鴛蝴

    派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吳福輝觀察稍晚於周瘦鵑的「新感覺派」小說時曾論及:

    三十年代在上海都市讀者群中風靡一時的新感覺派……它的出現是

    與這個城市的現代消費文化的成型密切相關的。如果沒有上海租界內

    南京路、霞飛路林立的百貨商場、飯店、酒吧、電影院、跳舞廳,沒

    41 邱培成,《描繪近代上海都市的一種方法-《小說月報》(1910-1920)與清末民初上海都市文化研究》,頁 191。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14

    有活動其間的白領階層,也就沒有新感覺派的表現對象和消費對象。42

    可見,新文明物質在「新感覺派」作家筆下,不僅延伸性更強地凸顯出上海社會

    的「摩登」氛圍,同時,透過五光十色的現代城市描寫,鋪陳生活於上海之人的

    苦悶孤絕、浮動不安與慾望橫流,誠如楊義分析「新感覺派」作家時指出:

    劉吶鷗……沐浴著東洋早期的現代派文化,沉陷在大都會的燈紅酒綠

    的漩渦,躁動中充滿瘋狂……穆時英徘徊和跳躍在劉吶鷗、施蟄存之

    間,以一雙捕捉過城鎮下流社會原始的強悍之風的手,去捕捉大都會

    光怪陸離的奇艷之風,放縱之處時見苦惱。43

    綜上可知,雖然周瘦鵑小說與「新感覺派」作品,同樣是對新文明物質多所著墨,

    但兩者之顯著差異,在於後者藉由書寫摩登進步的器物與場所,渲染烘托現代都

    市生活中的浮華躁動,呈現上海社會的繁華、個人情感之孤寂與宣洩。而周瘦鵑

    的小說,則是透過描述新文明物質的筆觸,一方面點染民初時期上海現代化的生

    活樣貌,另方面又映照出社會底層人物生活的辛酸與無奈,並由此對比中,抒懷

    自身對上海社會之體認,且留下紀錄上海風貌之時代印記。易言之,藉由新文明

    物質交織出關切社會底層之底蘊,恰可體現出周瘦鵑小說的重要特色,與不同於

    其他書寫上海作家/作品之價值所在。

    肆、愛戀自由與家庭婚姻之辯證闡述

    李長莉指出上海是「近代最早一批開口通商,並迅速發展為全國最大的近代

    商業城市,這裡的人們從物質生活到思想觀念也都最早發生了變化,可以說是考

    察近代早期社會生活與倫理變遷的一個範本。」44上海雖是開中國接受西方事務

    之先鋒,然其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否就此銷聲匿跡?或者,兩者之間有無產生

    相互碰撞的對話?男女愛戀與家庭婚姻題材,向來是周瘦鵑小說創作的重要題

    42 吳福輝,〈五光十色的上海文壇〉,收錄於張炯、鄧紹、基樊駿主編,《中華文學通史.現代文學卷(第七卷)》(北京:華藝,1997),頁 75。

    43 楊義,《楊義文存.第二卷.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1988),頁 664-665。關於「新感覺派」作品的都市風情,另可參看〈色、幻、魔:施蟄存的實驗小說〉及〈臉、身體和城市:

    劉吶鷗和穆時英的小說〉,收錄於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都市文化在中國》,

    頁 167-201、202-245。 44 李長莉,《晚清上海社會的變遷-生活與倫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2002),頁 5。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15

    材;究其原因,除了「言情小說」之風行流布於民初文壇外,45周瘦鵑藉由小說

    創作來抒懷自身遭遇之投射情感,應當亦是重要原因。46值得注意的是,民初上

    海雖是當時中國接受西方思想文化最為先進的地區,然對於傳統家庭婚姻之價值

    觀接受扭轉,似乎未若物質文明般迅速,誠如張登林所言:

    近現代上海的市民大部分都有著雙重性:一方面,他們在上海這個特

    殊的熔爐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接受了與封閉型「鄉土文化」迥異的

    市民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無論是本地籍居民還是外地籍的移民,

    身上又或多或少留有封建農村社會的烙印。47

    處於新舊文化衝擊對話的時代風氣中,當我們爬梳周瘦鵑小說時,可以發現擺盪

    於「愛戀自由」與「家庭婚姻」間的糾葛辯證。48〈千鈞一髮〉(1914)及〈九華帳裡〉(1917)即可察覺周瘦鵑對於家庭婚姻觀念的傳統表述。

    〈千鈞一髮〉女主角「黃靜一」是才貌雙全且為「女學界花冠、人人所傾倒」

    (頁 167)女子,因傾慕「汪俊才」之文學才氣而與之結褵。才子佳人本為天造地設之佳偶,怎奈「汪俊才」懷才不遇,未能平步青雲,僅能投身小學校擔任國

    文教員,勉強糊口生活;生活雖捉襟見肘,但「黃靜一」仍舊甘之若飴、不曾離

    棄。一次機緣中,她與故舊「傅家駒」再次相逢。失蹤多年的「傅家駒」已搖身

    變成富賈;而當初遠走他方至南洋群島經商的原因,正是得知心儀對象「黃靜一」

    下嫁「汪俊才」後,才決定不告而別;經過四五年努力,「傅家駒」已成為月入

    五千塊之富商。此時,已非吳下阿蒙的「傅家駒」不僅向「黃靜一」表達真誠愛

    意,並竭誠邀請她至上海極負盛名的西菜館「卡爾登」用膳;餐後,他更帶著「黃

    靜一」到「大舞台」的特別包廂,觀賞戲劇演出。相較於月收入僅廿五塊的「汪

    45 趙孝萱論述民初文壇「言情小說」風氣盛行之原因時談及:「民初因『救亡』、『革命』主題的失落,致使『哀婚姻不自由』思想,頓時成為輿論的焦點,因此言情小說大起。」,〈才子

    情淚、兒子愁多:民初小說的傷感特質與時代性特徵〉,收錄於《鴛鴦蝴蝶派新論》,頁 93。 46 范伯群指出,周瘦鵑與戀人「周吟萍」僅能「一生相守,無期結褵」的悲哀,不僅是他的「淚泉」,亦為創作「哀情小說」之源。范伯群,〈周瘦鵑論〉,頁 39。

    47 張登林,《上海市民文化與現代通俗小說》(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11),頁 21-22。而劉永麗亦指出:「晚清時代的上海,維持社會道德的鄉村中國所具有的規範已被打破,傳統

    的理治秩序已經崩壞,健全的社會法制還沒有建立起來,民眾的信仰、觀念都處於崩潰邊緣,

    從西方傳進的各式各樣的現代思潮被生吞活剝,並沒有轉化成為民眾賴以支撐的價值理念。」

    可推見傳統觀念在上海仍影響著社會的現象。劉永麗,《被書寫的現代:20 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上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頁 62。

    48 袁進主編《上海近代文學史》時曾指出:「民初小說家大多意識到中國的婚姻制度不好。」而此般觀察亦可提供爬梳周瘦鵑原創小說的視角,陳伯海、袁進主編的《上海近代文學史》(上

    海:上海人民,1993),頁 343。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16

    俊才」,此一奢華體驗似乎讓佳人擁有暫離現實窘迫的解脫之感。待「傅家駒」

    以「摩托卡」護送「黃靜一」返家後,便逕自屈膝下跪,並預備乞求佳人愛意,

    而她亦陷入曖昧難辨、心神迷濛之際,恰巧「汪俊才」下班回家,且滔滔不絕、

    焦慮埋怨學堂即將關閉,未來生活將無以為繼之憂。此時,「黃靜一」匆忙打發

    「傅家駒」離開,並賢淑溫柔地依偎在丈夫身旁,語氣堅定地安慰說:「吾夫,

    吾終是你的人,你便是沿門扥鉢作化子去,吾也願意跟著一同去的。」(頁 172) 〈千鈞一髮〉利用「汪俊才」與「傅家駒」天差地別之生活條件,凸顯「黃

    靜一」於愛戀情愫與家庭婚姻中的抉擇意義。鎮日乘大車、吃大菜、看大戲的優

    渥物質,固然一時迷惑了「黃靜一」,然備感艱辛、天昏地暗的庸擾生活,卻未

    曾減損他對丈夫的堅篤情誼。因此,小說歌頌愛情之忠貞,彰顯出周瘦鵑對於傳

    統家庭婚姻觀念之態度。 〈九華帳裡〉(1917)以第一人稱敘事口吻,於新婚首夜向妻子娓娓訴說將

    來生活之期待,以及自身經歷與雙親苦難備極的生命旅程。全篇風格盈滿溫柔愛

    意、繾綣情深,然而悱惻纏綿之餘,「我」仍不忘殷殷叮嚀妻子:「從今天起,你

    便是我家的人,你那胡鳳君三個字兒上邊,已經加上了一個周字。你既進了我姓

    周的門,自然要替我姓周的出些子力。我們一家的重擔……彼此同心同德,排除

    前途無限的困難。」(頁 313)當女性通過婚姻而與男性的家庭發生連結時,便順理成章地轉化為護持家庭、承擔家庭禍福的重要力量,易言之,女性承受男性

    仰賴,成為傳統家庭的重要支柱,49弦外之音卻隱約透顯著婚姻家庭對於男女愛

    戀發展的箝制;亦即婚姻讓愛戀情愫轉變成維持家庭穩固的能量。是以,從小說

    中不難看出「婚姻」對於「家庭」發展的重大影響。當愛戀情愫透過締結婚姻關

    係後,便自然而然地移化成為家庭構成運作及禍福成敗之關鍵;因此,「這一段

    因緣,不但是夫婦倆口兒的幸福,也是一家騰達之兆」(頁 314)說詞,儼然是周瘦鵑傳達愛戀情愫與傳統家庭婚姻關係的辯證與認同。

    然而,身處於傳統觀念與新式思想碰撞的上海,周瘦鵑是否始終抱持這樣的

    觀點?〈良心〉(1918)與〈真〉(1921)兩篇作品,似乎可窺見其觀看「愛戀自由」與「家庭婚姻」關係的轉折。〈良心〉描述「沈阿清」與「陳阿利」是一同

    來到上海謀職糊口,且成為泥水匠之垂髫故舊。兩人性格雖迥不相同,然如同兄

    弟的情誼,卻絲毫未受到上海浮華風氣所影響。雙親亡故的「陳阿利」因為沒有

    家庭負擔,故能於閒暇之餘遊戲人間;相較於故鄉病母猶存的「沈阿清」,僅能

    49 〈九華帳裡〉後半段,描述「我」的母親在父親罹病時且離世後,深刻展現「賢妻」與「節婦」形象,於清貧艱屯的生活中,含辛茹苦地照護戰亂時局下的脆弱家庭,從而感嘆讚揚母親「不

    但是個十七年苦守清貧的節婦,也是個孝感天心的孝女。」(頁 318),顯見周瘦鵑對於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之角色與其發揮之功能的看法。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17

    縮衣節食、寓居於一對賣花謀生的寡母孤女家中,以減開支。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致使「沈阿清」願意遷就租賃,那便是他對孤女「小靈」之愛慕。「沈阿清」直

    到母親仙逝,才開始積蓄並向佳人求愛;個性木訥踏實的「沈阿清」立刻獲得寡

    母與「小靈」青睞首肯。「沈阿清」為與知己分享喜訊,於訂親前一禮拜介紹「小

    靈」予「陳阿利」認識,未料此舉卻引發悲劇性的變化。「陳阿利」與「小靈」

    兩人竟出乎意料地一見鍾情,並竊玉偷香地發展愛戀情愫,直至「小靈」淚眼婆

    娑地悔婚;深愛著她的「沈阿清」選擇成人之美,黯然退出。不料婚後的「陳阿

    利」不改浪子本性,更甚變本加厲,非但夜夜笙歌、喝酒看戲、大嫖大賭,積欠

    大筆債務,甚至對「小靈」拳腳相向。這一切看在「沈阿清」眼中,除了哀傷憤

    懣外,似也無計可施。一次工作中,「陳阿利」向「沈阿清」談及為了償還鉅額

    欠款,打算將「小靈」賣到妓院以償宿債。這一念頭引來「沈阿清」難擋的怨怒。

    於是兩人口角爭執時,「陳阿利」不慎失足墜樓身亡;爾後,「沈阿清」懷著殺人

    罪愆,自責自懺的暗黑生活,直至向「梅神父」禱告懺悔。 〈良心〉可清楚窺伺周瘦鵑對上海社會中「戀愛自由」與「家庭婚姻」觀念

    改變之軌跡。「沈阿清」與「小靈」原本情投意合、山盟海誓,然卻在遇見「陳

    阿利」後移情別戀,可見傳統男女愛戀與婚姻家庭間,關係連結的模式與價值觀

    之質變。早已允諾親事的「小靈」寧可背信毀約,選擇與「陳阿利」共結家庭,

    於此情節中,愛戀情愫於婚姻家庭中的獨立性,遠遠高於〈九華帳裡〉的描述;

    而於婚姻家庭關係中,愛戀情愫轉化成婚姻家庭重要力量(同甘共苦、相互扶植)

    的穩定功能,亦明顯弱化。這似乎透露出周瘦鵑對上海社會中,愛戀自由與婚姻

    家庭觀念轉變之觀察。 〈真〉(1921)也是叩問傳統愛戀與婚姻家庭的作品。小說描述了貌美且「玲

    瓏剔透的芳心卻裝滿了中西學問」(頁 207)的才女「鄒如蘭」,無視眾多青年的追求,卻情有獨鍾於詩壇才俊「湯小鶴」。礙於防備森嚴的傳統禮教,導致兩人

    即使在路上偶遇,也只能默默如陌生人般;儘管蜚短流長,但兩人藉由尺牘往返,

    亦能穩固愛戀情愫。不料兩年後,「鄒如蘭」忽然出閣,其原因當然是她「早就

    由她父母許配人家,可憐一個天上安琪兒似的女子,竟也落了買賣式婚姻的俗

    套。」(頁 209)「鄒如蘭」結婚一年後,「湯小鶴」雖亦娶妻,然心中愛戀仍屬「鄒如蘭」;而「鄒如蘭」亦當如此。造化弄人,一場車禍不僅毀損了「鄒如蘭」

    閉月羞花般的美貌,亦使她跛了一隻腳。如同不再擁有美貌的現實般,「鄒如蘭」

    在丈夫逼迫下寫了休書並遭棄離。得知此訊的「湯小鶴」,除憤恨薄倖郎之寡情

    外,更積極運用關係照顧昔日戀人,且建造別墅供其安居、安排下人照料生活;

    同時也每日攜花探視,彷彿重返過去甜蜜的愛戀。翌年,「鄒如蘭」仍悒怏消殞;

    再隔年之忌日,「湯小鶴」伏死於「鄒如蘭」墳前。淒涼絕美的〈真〉,盡情呈現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18

    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然而,幽幽深情的背後,卻是周瘦鵑對愛戀與婚姻家庭關

    係的細膩觀察。 我們發現,〈真〉所呈現的兩段婚姻,皆不見款款真情的愛戀情愫,同時,

    這兩段婚姻,亦不見「家運昌隆」之嚮往與期待;取而代之的,是姣好美貌與家

    人期許的婚姻遊戲。50耐人尋味的是,真正撼動人心的愛戀情愫,竟全然產生於

    婚姻家庭之外的幽暗天地;而婚姻家庭亦不再是男女戀人的幸福歸宿!或許我們

    可以說,透過〈良心〉與〈真〉,表現此時的周瘦鵑對「愛戀自由」與「家庭婚

    姻」的關係考察,似已不若〈千鈞一髮〉及〈九華帳裡〉般,歌頌婚姻忠貞與愛

    戀情愫轉化成「家運昌隆」的神聖模式;相對而言,愛戀情愫與家庭婚姻之聯結

    關係,彷彿已經分道揚鑣,而各有其脫鉤後的不同意義。 〈之子于歸〉(1921)與〈十年守寡〉(1921),則徹底翻轉了愛戀自由與婚

    姻家庭間,正向的、積極的、幸福的關係辯證。〈之子于歸〉描述冰雪聰穎、花

    嬌玉豔的「湯咏絮」於未滿十歲之時,便遭父親指腹為婚預備下嫁門當戶對的「應

    鐵荃」。隨著時光推移,逐漸成長的「湯咏絮」孜矻向學,滿腹經綸、縱橫才氣,

    就連沉魚落雁般的姣姣美貌,也日益美好。反觀紈褲子弟「應鐵荃」,非但虛擲

    光陰,甚至在成年之後,恣意揮霍、狂嫖濫賭、虧空鉅款,引來父親狠打囚禁。

    反向性發展極大的兩人,卻無力扭轉、改變當年的父母之命。當「湯咏絮」從學

    堂畢業準備意氣風發地迎向未來時,鼓起勇氣向父親請求撤銷婚姻之事,而父親

    則堅決反對。出閣當日,「湯咏絮」仍不斷在心裡痛訴:「父親的名譽和體面要緊,

    我一輩子的幸福不要緊麼?」(頁 196)可惜她仍無力回天,於是結婚後第二天,才真正清醒並沉痛地想著:「到此才明白父母生了自己一個身子,原來是造一件

    大玩具,專供人家弄著玩的,自問哪裡是什麼不同尋常的女子,不過是一件玩具

    罷了。從此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永遠是做人玩具的時代。」(頁 197)傳統婚姻家庭觀念之固著,使才氣縱橫的女性萌發無力之低語。不出意料,婚後

    的「應鐵荃」劣根不改,亦不在意與妻子的愛戀培養,仍舊花天酒地、揮霍墮落。

    最終,「應鐵荃」犯了詐欺取財罪案,惡名流布,但還是仰賴父親得重獲自由;

    湯父親雖然後悔莫及,卻也只能搖頭歎息;才貌俱全的「湯咏絮」亦心如槁灰,

    陷落於無窮無盡的愁困生活。 原本前景璀璨的才女,竟淪落為行屍走肉之無魂軀體,最重要的關鍵,無非

    是傳統婚姻家庭觀念所致。婚前,「湯咏絮」三番兩次向父親懇求中止這段可以

    預知的婚姻悲劇,然父親卻以名譽門風為由,斷然拒絕;婚後,她屢向父親表明

    50 湯小鶴之所以會進入婚姻,乃是由於「小鶴實在無聊極了,便依著家人之請,居然娶了一個妻,也裝著很高興的模樣,在人生舞台上扮演這種沒意味的把戲。」(頁 209-210)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19

    婚姻之無奈,可父親仍以生活無虞為由,枉顧女兒感受。至此可見,〈之子于歸〉

    中的婚姻家庭,不僅只是衣食無缺生活之交換,毫無愛戀的婚姻家庭,更進一步

    成為女性生命的枷鎖與鐐銬,一如小說中所言「然而她(案:湯咏絮)旁的不缺,

    偏偏缺了這個,這東西是什麼?便是夫婦間的真愛情」、「夫婦間既沒了愛情,甚

    麼事也就沒有商量。」(頁 198)由此可知,囿限於傳統觀念下的父母之命,且缺乏愛戀情愫基礎所構成之婚姻家庭,非但不是幸福歸宿的象徵,同時更是迫害

    女性的洪水猛獸。 〈十年守寡〉(1921)則更進一步控訴傳統觀念下,婚姻家庭之荼毒催逼,

    同時也顯示出「愛戀自由」與「家庭婚姻」對立的辯證關係。小說描述被寄以厚

    望,期許能提振中國工業前程的青年才俊「王君榮」,不幸斷送性命於一次的採

    礦工作中;十七歲出閣,廿歲便守寡的其妻「桑女士」,原本幸福安逸的婚姻生

    活,陡然變天。守寡後的王夫人,固然柔腸寸斷、芳心搗碎「一個軀殼,似乎已

    有半個伴著她丈夫同埋地下」(頁 20),可是,傳統婚姻家庭對於女性的束縛桎梏,更是王夫人無法尋覓自身快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幾千年的老例是男子死了一個妻,不妨再娶十個八個妻的;女子

    死了丈夫,絕對不許再嫁……這社會中一股無形的潛勢力,直是打成

    了一張鋼羅鐵網,把女子們牢牢縛著……沒人敢出口勸她(案:再

    嫁),她也不敢跳出鐵網去。只落得親戚鄰人們嘖嘖稱讚道:「好一

    個節婦、好一個節婦!難得難得。」(頁 20)

    王夫人懷著悲苦悽愴的心情,如枯井乾涸般的度過十年的守寡生活,成功塑造傳

    統「節婦」的道德身影,服膺社會規範的價值期待。然而,情感愛戀的緣分與嚮

    往,似乎不是單靠壓抑與恪守道德規範便能制止;當王夫人守寡隱忍進入第十一

    年之際,一位母家親戚的男子,竟然重新點燃了王夫人的愛戀情愫,王夫人不僅

    從此「失節」,同時也產下一個小娃!自此之後,家人親戚、鄰里好友全都另眼

    相待,就連她十三歲的女兒「阿曼」也與她漸行漸遠、生疏備極。王夫人最終也

    淪落到社會眾口中的「一個失節婦,一個失節婦」狼藉聲名!

    從〈十年守寡〉敘述的情節可得知,「愛戀自由」不再是與「家庭婚姻」締

    結成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質素,相反地,兩者的關係竟轉變成為相互拮抗、對立的

    尖銳現象。王夫人掙扎游移於愛戀與家庭婚姻間,最重要的關鍵,即在於傳統貞

    節、家庭觀念始終箝制壓抑著個人愛戀自由之發展所致。研究者指出,即便自晚

    清開始接受西方思想衝擊,並致力於追求近現代化的中國社會,婚姻家庭制度並

    未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20

    縱觀史實,晚清 70 年(1840-1912),從政府方面來說,仍實行《大清律》中關於婚姻家庭制度的各項規定,封建的婚姻家庭禮法一如往

    常……辛亥革命後……中國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1912-1928)。這一時期,在婚姻家庭中傳統倫理和制度仍為主流。51 晚清至民國時代的 100 餘年間,封建主義婚姻家庭制度沒有根本的變化。「三綱五常」作為社會關係的基本準則仍然統治著整個中國社會。52

    顯見,〈之子于歸〉與〈十年守寡〉中的女性人物,面臨著傳統家庭婚姻觀念的

    制約,迫使她們不僅無法隨順自主於愛戀情愫之自然發展與追求,更進一步來

    說,傳統家庭婚姻關係竟成為她們後半生命中,絕不容挑戰的唯一圭臬。

    從兩心相知與相輔相成,至各自脫鉤與發展,再到相互對峙與頡抗,透過小

    說創作,周瘦鵑深刻傳達了他對「愛戀自由」與「家庭婚姻」之間的辯證思考。

    周瘦鵑不再純粹信奉愛戀情愫成為穩定家庭的傳統婚姻觀,甚至逐漸肯定、歌頌

    男女愛戀之獨立存在性,從而轉向撻伐傳統家庭婚姻之於愛戀情愫之橫亙及阻

    礙。多方思索與觀察之創作體現,或許未能完全脫離傳統意識宰制下的愛戀與家

    庭婚姻關係,53然而這樣的探尋考察,似乎也正能體現民初上海社會,對於「愛

    戀自由」與「家庭婚姻」的生活現象與價值取捨,對於書寫上海之文學價值言之,

    周瘦鵑原創小說仍有值得關注與探析之處。

    伍、孝親倫理觀念之多向度體悟

    邱培成研究民初小說所體現的社會精神時說道:「由於小說具有的特殊作

    用,特別是在思想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方面的作用,所以,此時圍繞著現代化所

    發生的歷史性變動,包括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精神層面的變動,構成了小說所

    要表現的主要歷史內容。」54小說作品的厚實感,往往奠基於社會脈動之變遷,

    51 顧鑒塘、顧鳴塘,《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頁 122-123。 52 同上註,頁 125。 53 周瘦鵑的〈留聲機片〉(1921)也出現傳統家庭觀念硬生拆散一對深情璧人之描述。侯如綺曾於討論該作時說:「小說通篇都在寫情劫生(案:男主角)在一個不具現實性的島裡,如何憂

    愁悲傷,如何沉溺在情仇中無法自拔,難以看出作者有批判思考的意思。」可見周瘦鵑仍受傳

    統婚姻家庭的思想影響,似乎未能全然擺脫新舊文化觀念之束縛;然話雖如此,我們亦不能忽

    視周瘦鵑體察社會之思考及努力。侯如綺,〈尋找位置-鴛鴦蝴蝶派作家論〉《彰化師大國

    文學誌》第二十七期,2013 年 12 月,頁 125。 54 邱培成,《描繪近代上海都市的一種方法-《小說月報》(1910-1920)與清末民初上海都市文化研究》,頁 183。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21

    而其移動變化的軌跡,亦時常成為文學家觀察、感受與紀錄的重要對象。位居近

    代中國社會吸納西方文明/文化最前線的上海,對於傳統「孝親倫理」觀念接受

    之稟承與轉化,自然具備華洋衝擊下的非單一呈現面貌,而是轉向感受其變化與

    差異。誠如張登林觀察上海通俗小說時亦談及:

    城市的迅速膨脹,使人們感到時間節奏的倏忽。人群的移民性,切斷

    了人們之間的宗法性地緣和血緣的聯繫,租界與華界的交錯,使人們

    感覺到巨大的文化反差。55

    因此,周瘦鵑小說如何書寫「孝親倫理」文化觀念,自然是他對上海社會之生活

    體會及省察。以〈行再相見〉(1914)為例,讀者便能從字裡行間發掘周瘦鵑對「孝親倫理」之感悟。小說描述英國人「瑪希爾茀利門」被調遣至上海領事屬擔

    任秘書時,邂逅幼時失怙、由伯父撫養的「華桂芳」並墜入情網。正當兩人愛意

    濃郁之際,卻遭逢「瑪希爾茀利門」即將被召回英國的命運;致使兩人愛戀陷入

    第一次的低潮的原因是,桂芳受制於伯父無法自由選擇之故:

    你不知道吾們中國的風俗,和你們英國截然不同,做女子的一輩子不

    能自由。加著吾父母相繼死後,幸而伯父撫育吾,不致失所。他好似

    一棵大樹,吾好似一只小鳥;這小鳥好幾年棲息大樹之中,如今羽毛

    豐滿了,難道就丟了大樹,插翼飛去麼?(頁 81)

    從桂芳言談中,輕易發現進退維谷於愛戀自由與傳統孝親觀念中的徬徨依違。養

    育恩情之隆盛,導致桂芳不能丟下伯父而與戀人遠走他方,並追尋幸福甜蜜的自

    由。然而,愛戀磨難不僅於此,當伯父發現「瑪希爾茀利門」即為當年殺害「桂

    芳」父親的仇人時,兩人情愛的艱困矛盾霎時達到頂點。當「桂芳」尚未向伯父

    報告此事之時,伯父便要她設計以咖啡毒殺戀人並義正辭嚴地說:「桂芳,你須

    知道,你阿父只有你一人,並沒有三男四女。你不替他報仇,誰替他報仇?」、「女

    孩子,你須知道你是中國人!不論怎樣,須服從你長輩的命令」(頁 83),在百般無奈與不捨情境中,「桂芳」只得親手刃殺戀人。〈行再相見〉呈現的正是孝親

    倫理(舊宗法)與自由婚戀(新觀念)衝突碰撞的對話,56顯見周瘦鵑藉由小說

    創作所表達之上海社會觀察。

    55 張登林,《上海市民文化與現代通俗小說》,頁 18。 56 誠如趙孝萱所言:「倘若多數研究者都認為,『五四』小說人物的死亡和感傷,是作者用來針砭現實的『反傳統』企圖,那麼民初小說又未嘗不是?」趙孝萱,〈才子情淚、兒子愁多:民

    初小說的傷感特質與時代性特徵〉,收錄於《鴛鴦蝴蝶派新論》,頁 85。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22

    相類於〈行再相見〉訴求於傳統孝親倫理之恪守,〈父子〉(1921)與〈改過〉(1921)兩篇小說,則清楚察覺周瘦鵑肯定傳統孝親倫理的思想軌跡。〈父子〉描述移居上海已三十年的「陳萱卿」在「春季運動會」上,悼念為了拯救自己而

    不幸身亡的兒子「克孝」,並向旁人傾訴兒子盡守孝道之往事。「陳萱卿」管教兒

    子甚為嚴厲,僅在禮拜日時,才帶他到公園散步,原因是不想讓孩子沾染上海青

    年之不良習氣:「不給他同著那些不長進的學生們叉麻雀、打撲克、逛遊戲場,

    壞他的人格。」(頁 321)根植在「陳萱卿」內心深處的,正是他感受到上海孝親倫理漸次消殞之感概,因此,「當這個高唱非孝的時代,老子早已退處無權,

    照理該向兒子盡盡孝道才是,哪裡還說得一個打字?然而我那孩子卻服服帖帖

    的,甚麼都甘心忍受,並沒一句怨我的話。」(頁 322)話雖如此,難道「克孝」真的心甘情願地接受父親嚴格的管教,毫無怨懟之情?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當「陳

    萱卿」遭逢車禍之災而陷落生命垂危之際,醫生建議輸血治療方能獲救;當聽聞

    「克孝」願意以自身血液搭救時,「陳萱卿」儘管百般阻止,然「克孝」依舊衷

    於自己的決心並懇切殷殷地勸說:「孩兒的身體本是阿爺所生,如今還與阿爺,

    也算是抱了撫育之恩」、「阿爺,為什麼如此固執?這不過盡我做兒子的天職,天

    經地義,不容推辭的。」(頁 324)雖然「克孝」最終仍悲劇性地喪命,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周瘦鵑生動鏤刻出「嚴父孝子」的典型人物,深切說明了其對於

    傳統孝親倫理之讚揚歌頌。 〈改過〉也深刻描述著相同的創作意念。「陳菊如」是百業銀行行長,為人

    嚴謹刻實,且專業知識與經驗俱足,贏得商界美譽。他原本打算栽培自己的兒子

    「陳松孫」,故將他帶進銀行工作。未料「陳松孫」卻遭損友引誘而誤入賭場,

    欠下鉅款,因而監守自盜地從銀行偷竊五千塊,欲償還賭債。東窗事發後父親勃

    然大怒,並於償還銀行五千塊後,辭去銀行行長職務;爾後,齎賚兩百塊錢給「陳

    松孫」並將他逐出家門。「陳松孫」與母親雖極力請求原諒,然「陳菊如」絲毫

    不改心意地說:「寧可使你去提倡非孝主義,趕回來一手槍打死我,我的家教是

    不能變動的。」(頁 326)眼見父親心意堅決、絕不寬待,「陳松孫」亦決定洗心革面以乞求父親原諒,故來到上海一家大書局擔任圖書主任工作,並以「改過」

    為筆名,創作擅長的滑稽繪像。五年後,「改過」已享有盛名,而勤奮補過的「陳

    松孫」已積攢二千塊錢。此時,中國戰事再起,於是「陳松孫」決定投筆從戎,

    且於戰場上屢建戰功並獲拔擢為「大佐」。最後,「陳松孫」帶著一身榮耀衣錦還

    鄉,同時也獲致父親之寬恕諒解!孝親倫禮文化對中國社會影響極深,誠如論者

    所言:

    對孝的意義,古今有很多詮釋,但它包含的兩點本質意義是不可否認

    的。第一,是人與人之間自然血緣情感關係的反映……這種有著濃厚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23

    血緣的老與子的關係,是一種無任何功利目的的,含有自然屬性的父

    母愛子女,子女孝父母的親情關係。第二,是最早進入家庭的倫理規

    範之一。孝,是最原始的人道或人倫觀念。孝所蘊含的人倫觀念,是

    中國傳統道德的基礎,而其他的道德規範都是由此引申、演繹、發展

    而來。57

    讀者可輕易覺察,「陳松孫」雖誤入歧途而遭父親斥逐窘境,然他並未就此心生

    怨恨、大逆不道;相反地,他選擇遠離家庭,不斷鞭策砥礪自我,始終抱持著乞

    求父親原諒的情懷,努力改過向新。可想而知,周瘦鵑塑造「陳松孫」這個小說

    人物時,以一時迷失的「不孝子」立場出發,透過不斷自持懺悔的改過心境,歷

    經且突破層層困難,期望最終能獲得父親原諒、重返家庭體系;突出其理想人格

    之書寫,不僅是實踐孝親倫理的極佳典範,亦是周瘦鵑心中對傳統孝親文化的肯

    定及嚮往。

    值得注意的是,周瘦鵑筆下孝親倫理觀念的變異觀察,似乎也提供讀者掌握

    上海社會動態的另類線索。透過〈噫之尾聲〉(1919)、〈名旦王蕊英〉(1922)與〈愛妻的金絲雀與六十歲老母〉(1924)等作,可窺知周瘦鵑感嘆孝親倫理觀念之變遷更迭。〈噫之尾聲〉陳述「我」對「慈母孝子」倫理的感念,以及運用道

    德訓誡的口吻,描述兩位上海不孝子弟之逆倫事蹟,呈顯其面對孝親倫理質變之

    慨歎。小說從「我」因患病而告假談起,緊接著帶到將杯水車薪全數交付母親以

    支供養,進而點出上海社會孝道失據的社會現象:

    看官們啊,說起一個孝字,吾又勾起一肚皮的牢騷。你瞧上海這麼大

    的地方,好許多青年子弟竟全把孝子兩個字弄錯了,說孝子是老子孝

    順兒子,並不是兒子孝順老子娘。(頁 289)

    相較於〈父子〉、〈改過〉等作品所呈現恪盡孝道的現象來說,兩者間極大的反差,

    提供讀者饒富想像的閱讀空間。〈噫之尾聲〉的言辭,一語道盡孝親倫理逐漸淪

    喪於上海社會中的現象,且無論是富貴利達或者貧窮底層,上海社會始終存在著

    「非孝」的深刻軌跡。

    小說中「我」的一個親戚是位富裕的遺孀,膝下單子自幼即嬌生慣養,成人

    後自然浪蕩淫奢;娶親後非但本性不改,甚至在外豪賭、積欠鉅債,最後只能落

    得依賴母親出錢解決,然而「他對母親,絲毫沒有感激之心,便是母親的一言半

    語,也不肯依從。」(頁 289)即便這位公子哥兒成了父親,依舊拋下母妻子,

    57 李四芬、李上文,〈孝觀念的源流與演變〉《江西社會科學》,(2008 年 3 月),頁 239。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24

    仍鎮日在窯子喝酒賭錢,害得母親夜夜到窯子尋找規勸;不孝子若無法逃脫,便

    於返家後「深更半夜的大罵,說死也願意死在外邊。」(頁 290)這名不孝子給母親帶來莫大的哀傷,亦引發「我」之傷歎:「唉,這種不孝之子,不知道碎了

    天下多少慈母的心兒咧。」(頁 290)然而有趣的是,這名遺孀以前便是位不孝女,疏落於照料母親,甚至將母親活活氣死!因此,果報輪迴意味深長的情節描

    述,似已捻出周瘦鵑對孝親倫理觀念的深層思考意識。 非孝行為並非專屬於富貴人家,〈噫之尾聲〉中有另一段關於「阿華」母子

    的故事。「阿華」的母親早已鬢白佝僂,本應安享天年的她卻徘徊街坊,衣衫襤

    褸地兜售鮮花。原來「阿華」是個黃包車夫,雖非遊手好閒,但卻沉溺於鴉片吞

    吐的雲霞世界,對於母親置若罔聞,任其自生自滅、晚景悽涼。臨終前,「阿華」

    的母親「很想她兒子,盼望著見最後的一面,叵耐她兒子到底不來,她死了之後,

    兩個眼睛還張的大大的,望著那扇破門,屍身擱了三晝夜,才給善堂收拾去了。」

    (頁 291)老婦晚年無人供養侍奉、去世時無人送終,在中國傳統社會價值體系中,是如此不堪與令人唏噓感嘆!其中彰顯的,不正是周瘦鵑對孝親倫理失據之

    憤恨情懷?「善事父母」本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良善且具核心性的價值體現,58

    而刻劃「阿華」棄母親不顧,任其拮据飄零並孤單逝世的表現,剴切地說明孝親

    精神日益質變、淪喪之上海社會變貌。 〈名旦王蕊英〉描寫「王蕊英」「孝而不順」的故事。「王蕊英」本是中華學

    校國文教員「王清儒」的三女兒,自幼便聰明伶俐且對新奇事物充滿好奇心,然

    她卻不是乖順聽從的女兒,甚至模仿新派女學生,將一頭秀髮剪去,惹來父親無

    奈以對。爾後,「王清儒」離開人世,頓失支柱倚靠的一家母女,陷入愁雲慘霧、

    未知茫茫生活的困境。此時「王蕊英」便抱持著:「男子會掙錢,女子難道不會

    掙錢麼?等到阿爹五七過後,我也去挣幾個錢給你們看看。我們一家未必就會餓

    死呢!」(頁 242)於是,她便投身新劇場,憑藉著自身努力,終在伶園大放異彩。後來「王蕊英」獲致「翁湘」欣賞青睞,特地辦了一張小報,並以報刊藝術

    評論模式吹捧,使她終成名角。「王蕊英」銘感五內,卻始終不識「翁湘」,後託

    友人引介終與「翁湘」結識,且相談甚歡、情投意合。最後「翁湘」甚至向她求

    婚,讓「王蕊英」陷入天人交戰的掙扎;她並非無意於「翁湘」,但礙於自己女

    伶身分恐有耽誤官家子弟名譽之虞,且返家與母姐商量,沒想到卻得到母姐一致

    贊同,因此,孤立無援的「王蕊英」決定斬斷情絲、離開上海家鄉,以保全「翁

    58 誠如肖群忠所言:「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僅是一種『善事父母』的日常倫理意識、規範和實踐,實際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個中國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響之大,涵蓋之廣,既

    深且遠。孝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及道德觀、社會觀、人生觀、宇宙觀唯一體的核心和首要觀念。」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2012.07),頁 150。

  • 周瘦鵑筆下的上海書寫 25

    湘」之名聲。未料半個月後,「王蕊英」從報紙上的尋人啟事中得知母病難癒訊

    息,因此連忙趕回家中探視;返家後才知一切是騙局,母親只是佯病誆他回鄉,

    母親亦不再強迫她出嫁。爾後,得知「翁湘」相思病倒的消息前往探望時,發現

    兩個拆白黨員正意圖色誘矇騙「翁湘」,故決計出嫁以保全「翁湘」,而兩人終於

    修成正果、鳳凰于飛。 若以傳統孝親倫理的文化觀念言之,「王蕊英」絕對稱不上是「孝女」。無論

    是接觸新奇事物或執意剪髮,皆為不服從父親意念的叛逆行徑,再加上不從母親

    意見,逕自逃離與「翁湘」的婚姻安排,無不顯示出「王蕊英」不受傳統孝親倫

    理束縛制約的絕對自主性,然而,她雖在形式上不遵從父母安排,但其往後的所

    作所為,卻都是出於真誠的「孝」心所致。不顧母親與親友議論投身伶園,為的

    是謀求家庭生活所需;雖是負氣離家,卻又在知曉母親身體微恙時,急忙趕回探

    望,這不都是「孝」的表現?換言之,周瘦鵑塑造「王蕊英」人物形象的同時,

    早已投注對孝親倫理觀念之思索:究竟該諾諾地恪守孝親「形式」,抑或是歌頌

    孝親的「真誠」?是否該隨著時代進步的巨輪,重新思考並調整孝親倫理觀念?

    或許小說圓滿結局的尾聲,已能看出周瘦鵑思想之意脈。 〈愛妻的金絲雀與六十歲老母〉則是極盡挖苦嘲諷之能事,感嘆上海孝親倫

    理蕩然無存的哀嘆。小說描述「H」留學美國十年,不但順利取得哲學博士頭銜,同時亦與風姿綽約、風情萬千的舞女「W」結婚。「H」原本打算居留美國,不再返鄉,然在意外接到父親仙逝噩耗,心懷「那二十多萬的遺產,倒是非同小可」

    (頁 343)的意念,便與愛妻攜手返國。搭乘輪船返鄉前夕,幾位朋友「連開了幾夜的宴會跳舞會」送別;而「H」也是「快樂的神情,誰也料不到他是個死了老子的人,說甚麼泣血稽顙,簡直是手舞足蹈啊。」(頁 344)不僅如此,當他返家後看見父親靈柩,非但沒有哀戚追悼,反對母親說:「這死人的棺木如何好

    好停留在活人住的屋子裡,這未免太野蠻了。旁的不打緊,沒的嚇壞了我這位少

    奶奶。」(頁 344)於是逕自打發下人將父親靈柩移去,待「五七設奠之後,草草葬了他父親,他沒有事了。」(頁 344)對「H」來說,父親離世彷彿與他無關。那麼,他又是如何對待頓失依靠的母親呢?

    這對不孝夫妻下葬父親後,便在未取得母親的同意下,逕將三代傳承下來的

    舊宅夷平,重新建造五層樓的洋房;不僅如此,夫婦倆經常舉辦宴會及舞會,夜

    夜笙歌、恣意奢華,然「惟有那位見棄於兒媳的白頭老母,和幾個老媽子躲在廚

    房中,沒人理會。」(頁 345)母親受到「H」的重視照顧,尚遠遠不及愛妻寵溺的那隻從美國帶來的金絲雀。孝道淪喪至此已令人嘖嘖稱奇,沒想到更大的人倫

    衝突,竟來自於這隻金絲雀。某日清晨,這隻金絲雀遭老母親豢養的貓給咬死了!

    面對情緒崩潰的愛妻,「H」竟然鄭重其事地殮葬,並且「好似做了個罪孽深重

  •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30 期 26

    的不孝子,在一旁親視含殮,還辦了兩個花圈,表示哀意」(頁 346)爾後,竟與妻子質問母親,並限期一天內要母親交出這隻貓。老母親儘管費盡心力,卻也

    始終尋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