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師罹癌時 - 晨星健康養生網health.morningstar.com.tw › takealook ›...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ul-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楊友華醫師◎

前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台北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資深醫師

當醫師罹癌時

Contents

當醫師罹癌時

StepStep2

StepStep1先了解

1.

為什麼會得癌症?

︙︙︙016

2.

認識癌細胞

︙︙︙023

3.

理解醫療人員的立場

︙︙︙030

4.

標準化的癌症治療流程

︙︙︙048

5.

開始治療前,你該思考的問題

︙︙︙071

選對的醫生

1.

先找大醫院

︙︙︙084

2.

名醫

良醫?

︙︙︙085

3.

詢問有類似病例的親友

︙︙︙086

4.

醫醫相護的隱憂

︙︙︙087

5.

貨比三家不吃虧?

︙︙︙088

6.

從問診態度及專業來判斷

︙︙︙089

7.

臨床經驗是考量之一

︙︙︙090

8.

醫生說的,你聽得懂嗎?

︙︙︙091

9. 照顧病患的身心靈

︙︙︙092

10. 選擇治療指引還是病人利益?

︙︙︙094

推薦序Ⅰ

︙︙︙002

推薦序Ⅱ

︙︙︙004

前言

︙︙︙008

StepStep3問對問題,做正確的決定

1. 病況說清楚、講明白

︙︙︙096

2. 找出病人家屬中的關鍵人物

︙︙︙097

3.

家屬要有做筆記的習慣

︙︙︙098

4.

話不要只聽一半

︙︙︙099

5.

學習有關的專業名詞

︙︙︙100

6.

病患該問的十個問題

︙︙︙101

7.

需要尋求第二意見或是再確認嗎?

︙︙︙108

8.

意見不同時,該怎麼辦? ︙︙︙109

築癌症防火牆

1.

每個人都有可能得到癌症

︙︙︙112

2.

如何讓癌細胞﹁變正常﹂

︙︙︙113

3.

藥物推陳出新,罹癌的人卻沒有減少

︙︙︙114

4.

降低化療量,降低死亡率

︙︙︙115

5.

只要你願意改變,癌症不是不治之症

︙︙︙116

6.

能吃喝拉撒睡,證明還很健康

︙︙︙117

7.

﹁氧﹂生之道

︙︙︙118

8.

自我充實,補充知識

︙︙︙120

9.

各式各樣的專業建議

︙︙︙121

StepStep4

1.

完成最後願望的末期大腸癌山東老兵

︙︙︙126

2.

最後一滴淚―

年輕的子宮體惡性橫紋肌瘤患者

︙︙︙128

3.

說不出話的咽癌症大小姐 ︙︙︙130

4.

只想好好睡一覺的電子工程師 ︙︙︙132

5.

痛得半死的電器行老闆

︙︙︙135

6.

痛到求死的胰臟癌

︙︙︙137

7.

9歲的抗癌小勇士

︙︙︙139

我與癌症的故事分享

{ }

8

當醫師罹癌時

前言

醫者仁心

始於視病猶親

我為什麼會做腫瘤科醫師?這得說到三十多年前,母親死於乳癌,我自己就是末期癌症病

人家屬。香港那時就已經有﹁安寧病房﹂的照顧模式,而台灣則還沒有人知道﹁安寧病房﹂。

我本身是香港人,母親因癌症過世後,我爭取到台灣來念醫科,畢業之後進入馬偕醫院的腫瘤

科。我選擇馬偕醫院是因為它有安寧病房,當年是馬偕醫院安寧病房設立的第一年。

我跟邱仲峰醫師一起從醫,他是我學長,如今是北醫大腫瘤醫院副院長。我那時對安寧

照顧很有興趣,醫院也希望我做。因為安寧病房附屬於放射腫瘤科,我勢必得做放射腫瘤科醫

師。

我算是很另類的腫瘤科醫師,不太會跟著傳統方法做。臨床上有很多人都用美國人的方法

治療台灣人,但我和邱仲峰醫師這批人,卻不完全把美國的那一套拿來套用在台灣人身上,因

為體質是不一樣的。

在臨床上經常觀察到,醫師給病人的傷害更超過治療,台灣的病人接受治療時都比歐美國

家的病人痛苦,說穿了,就是比別人短命!因為醫師們把美國的治療方式,原封不動地放到台

腫瘤醫師不能說的秘密

9

灣人身上,而造成水土不服。這種現象到

現在仍然存在,由於崇洋的心態,讓我們

忘了去思考這些方法適不適合我們的病

人。

很多醫師都是站在自我保護的立場

來治療病人,按表操課,就算沒治好,

也不會被罰,即所謂﹁防禦性醫療﹂

︵Defensive M

edicine

;帶有反諷之意,

指醫師為避免責難而進行合法卻未必有效

的醫療行為︶。而病人的治療成效好與不

好,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這種想法是不

對的,很不道德。

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如何把病人的癌

症治好,同時兼顧病人的生活品質,這才

是理想的治療方式。但醫師們普遍缺乏這

經歷母親罹癌,楊友華醫師對於癌症患者更能將心比心。

{ }

10

當醫師罹癌時

種思維模式。二十多年來,我不斷在反思這個問題。

‧另類醫師 

治病患擺第一

我不反對中藥或其他非主流的療法,但是,我希望病人讓我知道他使用過哪些療程,這樣

我才能評估他的進展,並進行有效的治療。我不是乖乖牌的醫師,醫院不提供的,我不見得就

會放棄。

現在健保所建立的系統,嚴重影響醫師的醫療行為,我們對病人的照顧方式、治療多受到

限制。有時候多做了,被健保抓到,即使這個﹁多做的治療﹂改善病人狀況,醫師仍會因此挨

罰。這種現象造成很多醫師妥協,﹁反正健保這樣規定,我照著做,出了事就不用賠償。﹂最

後病人情況更糟了,健保卻不負責這部分。

之前,我醫治一位罹患胃癌的女性病患,她約莫五十歲,是一個音樂老師。我們一見面,

她就說,自己是一個﹁二十四小時都坐在馬桶上的音樂老師﹂。

音樂老師是給人感覺優雅、注重形象的工作,但是,老天爺像是在跟她開玩笑,因為罹患

胃癌,她有嚴重腹瀉的問題,幾乎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必須坐在馬桶上。讓這位音樂老師除了

在生理上飽受病魔折騰;心理上,對於不能維持以往優雅氣質的糗態,更讓她覺得沒有尊嚴,

11

生不如死。在強大的身體病痛與心理壓力下,她還曾經自殺過,幸好都被救回。

這位音樂老師之前已接受過治療,當我見到她時,是她的胃癌再度復發的時候。她總是在

拉肚子,我推估是因為癌細胞不斷讓胃產生過多分泌物所導致。她拉肚子的情形嚴重到她沒辦

法離開馬桶,甚至連睡覺都要趴睡在馬桶上,所有的生活幾乎都要在馬桶上進行,這樣的痛苦

是健康的人所無法想像的。

她剛到我們的醫院時,我嘗試很多方法,雖然病情改善有限,但已經可以不必二十四小時

坐在馬桶上,只是跑廁所跑得很勤。

那時,有一種新藥﹁Sandostatin

﹂剛好是針對她的病情,可以減緩她腸胃過度分泌的問

題。她每天注射二到三支,不到一個禮拜,腹瀉獲得很大的改善。

她剛到醫院時,幾乎所有醫療同仁都看過她的臉色、吃過她的苦頭,但是,在我幫她解決

腹瀉的問題後,她的表現變了,時常開心地彈奏病房裡的電子琴、帶其他病人一起唱歌,病房

裡常傳出他們快樂的歌聲。腹瀉症狀的改善,讓音樂老師如獲新生,重拾笑容,每次見到我,

她都不斷地向我表達感激之意。

音樂老師後來順利出院了,但是我的麻煩卻來了。

我對音樂老師開出的藥劑,被當時的勞保局顯示為異常,所以要被開罰。還好,因為有病

{ }

12

當醫師罹癌時

人的病情獲得改善、大幅提升生活品質的鐵證,申訴順利通過,沒有被罰到。

當時勞保有許多硬性規定,讓醫師的醫療行為相對保守,這對病人的權益無疑是很大的損

害。這種情形,直到今天的健保制度,還是清晰可見。

但是,治療的目的應該是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改善,並在治療過程不增加他的痛苦,這才是

正確進步的目標。

減少病痛 追求患者福祉

現在整個醫療環境對醫師不利,對病人更不利,這種情況不僅在香港,在歐美也都出現

了。

一天會診了三位得肺癌的老人家,三位同時都在喘,但是負責醫師一點辦法都沒有,其實

不是﹁沒辦法﹂,只是他們不知道﹁還有方法﹂。找對醫師很重要,如果診療病人的醫師束手

無策,轉介也很重要。但是很多同行不願意轉介,藉口很多,例如:病人很依賴他、不放心病

人︙︙。嘴巴說不放心,事實上卻是讓病人不斷在受苦。如果病人在你手中不能得到幫助,為

什麼不考慮讓別的醫師幫個忙?

我主張醫師不一定要收取被轉介的費用。我在北部某醫院工作時,就跟院長講得很清楚,

13

這些病人可以轉給我,或是叫我去看,我不收診察費,共同照顧︵C

ombine C

are

︶的錢、照顧

的勞動費也都不用算給我,我拿醫院的固定薪水就好了。但我們這種作法,並不是所有醫師都

願意做。

醫師有面子問題,醫師﹁不服輸﹂是最大的問題,但痛苦卻要病人來承受。不是說病人求

醫就一定可以獲得治癒,但是大部分都可以得到舒緩,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有﹁安寧照顧﹂的

出現。

最大願望 

醫好癌症病人

每一次看到癌症病人,我都想把他的癌症醫好,這是我最強的動機。當然,讀者可能會覺

得,不是每個醫師都這樣想嗎?很殘酷地,並不是每個癌症醫師都想把病人醫好,原因很多,

例如:第

一,病人無法醫治。這個理由解釋起來很簡單,若把病人的身體比喻成豪宅,醫師如負

責救火的消防員,病人生病求診時,假如體內豪宅已經被火燒得差不多了,那醫師救火能成功

嗎?遇到這種狀況,我還是會救救看,看有沒有可能逆轉勝。

另外,有些醫師的弱點,就是在看到病人時,心裡先想的是﹁這個病人可以增加我多少的

{ }

14

當醫師罹癌時

醫療收入﹂。抱著這樣的想法,醫師就會把貴的藥、新的藥都開出來,或是開自費藥造成病人

的經濟負擔,還跟病人誇大藥物治療的效果。在大陸,這種狀況更是嚴重。

我曾經在某地區當過半年的腫瘤科主任,目睹當地醫師們看到每一個腫瘤病人,都沒有想

過怎麼把病人醫好,只想到可以從病人身上賺多少錢。因此,我覺得醫師的心態很重要,當他

的動機是正確的、正常的,再錯,也不會錯到到哪裡去;當他心存不良時,再對的方法,還是

錯。

以上,先讓讀者了解我的經歷背景,以及我面對病人時的想法與心態。

Step

1先了解1. 為什麼會得癌症?2. 認識癌細胞3. 理解醫療人員的立場4. 標準化的癌症治療流程5. 開始治療之前,你該思考的問題

{ }

16

當醫師罹癌時

一、為什麼會得癌症?

其實到現在,醫學上還無法找出準確的罹癌原因。醫師們普遍認為得癌症是一種多發原因

的情況,也就是許多的原因造成癌症的出現。

環境因素占九成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80%或80%以上的癌症起因,和後天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有很

大的關係。

遺傳有沒有關係?有的,但是遺傳引發的情況可能低於5%,而這5%遺傳所得到癌症的

情況,多在十歲前就會發生。因此,如果成年人得到癌症,大部分和遺傳的關係不大。這也表

示癌症不是天注定的。

過去認為,癌症是遺傳的,而母體的狀況也有可能造成影響。或許是懷孕時接觸了過多電

磁波或放射線;或是母親在懷孕時,在不對的環境,吸入過多譬如甲醛之類的東西,影響胎

兒,使他出生後沒多久就得到癌症。在我看來,這些不能說是遺傳,還是和環境有關。

一個人會得到癌症,環境因素超過90%。所以癌症不是天注定的,而是我們日常生活習慣

錯了,或在不好的環境裡悶太久所造成的結果。當然,中間牽涉到很多基因突變或改變的關

17

Step 1

▲ ▲ ▲

先了解

提高罹癌風險的三大因素

飲食不當

病毒感染

放射線

癌化發展過程

癌轉移

化學物質

被觸動細胞

病毒

游離放射線

癌腫瘤正常細胞

臨床癌症

變質細胞倍增

正常細胞

基因改變

癌症生成會發生以下情況︰

‧基因尾端分化失調 ‧細胞產生抗藥性‧控制細胞生長失調 ‧細胞生理死亡失控

基因改變

基因改變

基因改變

以上各步被下列原因觸動︰‧原生癌基因被活化‧抑制癌基因沒有活化‧身體穩定基因被壓抑

{ }

18

當醫師罹癌時

係,但是,是什麼讓基因突變或改變?依然是環境的危險因子導致癌症。

歸類造成癌症的三大因素:

第一,飲食不當。吃了過多發霉的東西如黃麴毒素、反式脂肪、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脂

肪︙︙,這些東西都可能促成癌症。

第二,其他生物性的原因,例如病毒感染。我們不講細菌感染,而特別強調是病毒感

染。因為目前所知微生物的世界,只有病毒在人體細胞出現時,最有可能影響我們細胞裡的遺

傳因子DNA,提高突變機會,使情況惡化。

以肝癌病人為例,80%以上和B型肝炎及C型肝炎的病毒感染有關。另外,為什麼會有子

宮頸疫苗的出現?因為子宮頸癌和人類乳突病毒之間有脈絡可循。其他如鼻咽癌也被認為和

EB病毒有關。

第三,放射線的影響,常聽到的有紫外線,也就是UV。白皮膚的人最容易受到紫外線

的傷害,所以他們容易罹患皮膚癌。黑人比較少得皮膚癌,因為他們已經演化出抵擋紫外線、

避免皮膚受傷害的保護力。不只UV,有時候暴露在異常的放射線中,像是照過多的X光導致

罹患甲狀腺癌也是有可能的。

19

Step 1

▲ ▲ ▲

先了解

癌症產生之潛在多發性因子

缺氧

正常細胞 癌細胞

氧化基

微量元素缺乏

乳酸

過度酸化

濃痰瘀塞

外來干擾

環境毒素

過度蛋白質

資料來源:Biological Medicine, The Future of Natural Healing, Thomas Rau, M.D.

慢性發炎促進癌症產生

癌症形成多因且複雜

沒有任何一個癌症是由單一原因所造成,

中間過程十分複雜。

另外,不只有多因性,某種情況,他們還

得同時存在才能誘發癌症。

有一部分腫瘤專家的看法,也是我的看

法,現在逐漸被民眾重視—

癌症的發生和發

炎有關,特別是慢性的發炎。

其實有些食物可以抗發炎,這些都有預防

癌症的意義存在。在我看來,一個長時間慢性

發炎的組織加上重複不斷的病毒感染影響,這

兩種情況同時發生的時候,細胞就容易癌化。

其中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子宮頸癌。子宮

頸癌的形成,從細胞的變化、異樣,到變成癌

細胞,這中間其實都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過去已經知道子宮頸癌和人類乳突病毒有關,

{ }

20

當醫師罹癌時

但單靠人類乳突病毒就會造成癌症嗎?我認為,發炎的過程也是原因之一。

造成慢性發炎的因子

可是什麼東西造成慢性發炎呢?

第一,可能是這個病毒本身造成慢性發炎。第二,有東西過度刺激人體而產生慢性發炎,

再加上身體的免疫系統反應異常,克服不了慢性發炎的過程,它就會一直惡化下去。

所以,如果腫瘤專家的看法是比較接近癌化事實的話,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防癌措

施,就是—

抗發炎。細胞癌化其實就是慢性發炎,如果能成功發揮有效的抗發炎效果,把癌

化過程中斷,就不會變成癌症。

這個理論有許多研究根據。過去二十年,抗發炎藥物如何防癌的研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

是阿斯匹靈。阿斯匹靈為什麼能防癌?因為它可以把細胞癌症化的過程逆轉過來,或是中斷。

一旦中斷,癌化過程又得重新從發炎開始。

其實,這是很新的防癌觀念。如果每半年給發炎反應一次終止的干預,或許人們就不會得

癌症。雖然不是所有癌症都通用,不過,超過90%的癌症可以經過這些手段來有效預防。前面

提到用阿斯匹靈來防癌的研究,是應用在大直腸癌。如果抗發炎的理論正確,就可以防止大部

分癌症的發生。

社會常見的十大癌症,都是後天促成的。

之前,我有一個病人,他是一位四十來歲,天天喝熱湯的麵攤老闆。他也是我的鄰居,因

21

Step 1

▲ ▲ ▲

先了解

為罹患食道癌而後來住進我服務醫院

的病房。他曾經在其他醫院做過治

療,後來又原位復發,被判定為癌症

末期。這

位老闆不抽菸、不喝酒、不吃

檳榔,沒有任何生活上的壞習慣,但

是,為什麼會得食道癌呢?我仔細詢

問他的日常生活,終於找出他罹癌的

可能原因。因為他每天必須不斷地嚐

試熱湯的味道,重複燙傷,導致慢性

發炎,加上其他共存因子,最後成為

食道癌。不菸不酒、不吃檳榔的麵攤

老闆,單單因為天天喝滾燙的熱湯,

出乎意料地得到食道癌。而他的食道

癌復發,和他重回工作崗位後,還是

繼續試熱湯,有很大的相關。

所以,大家日常愛喝滾燙的熱咖

啡、熱湯麵,都可能是健康的一大危

癌細胞轉移過程

增長及血管生成原發癌腫瘤

肺轉移形成

附著器官

脫落及侵犯 癌細胞血栓及游離

附著為血管

與血小板、淋巴球等

血液成分相互作用

再生血管外滲

肺臟 心臟

設立腫瘤微循環環境

增生╱血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