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習營 中文學門課程總表 · 學術研習營-中文學門課程總表. 研究領域...

82
學術研習營-中文學門課程總表 研究領域 (召集人) 講題 講員 上課及交流時 漢字與出土文獻 兩周青銅器的重要新發現、新啟示 與新課題 朱鳳瀚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秦簡牘所見的文書制度 陳偉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思維 譬喻與語意延伸:以中文為例 蘇以文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思維 林遠澤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詩文 漢語節奏與詩歌體式的形成 葛曉音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文學」是如何「現代化」的? 李奭學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文學傳 播、離散認同 文學傳播與離散認同:華語語系文 學論 史書美 Shu-mei Shih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若即若離、非漢非胡:漢字分化, 後中國狀況與泛東亞意識 廖咸浩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東亞 何謂漢字圏──歴史和動力(漢字 圏とは何か──歴史と動力) 齋藤希史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做為歴史的臺語文──東亞漢文的 邊界和想像 陳培豐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古典文本與當代 回應課程 跨文化的莊子氣論與法國莊子學的 批判解讀 (熱門前瞻議題) 賴錫三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跨文化莊子天人之學的弔詭兩行: 自然與啟蒙的辯證對話 (熱門前瞻議題) 賴錫三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跨文化的莊子氣論與當代民主政治 之主體想像 (熱門前瞻議題) 何乏筆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跨文化的莊子弔詭思維與與當代中 國政治 (熱門前瞻議題) 何乏筆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Feb-2020

3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學術研習營-中文學門課程總表

研究領域

(召集人) 講題 講員

上課及交流時

漢字與出土文獻

兩周青銅器的重要新發現、新啟示

與新課題 朱鳳瀚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秦簡牘所見的文書制度 陳偉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思維

譬喻與語意延伸:以中文為例 蘇以文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思維 林遠澤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詩文

漢語節奏與詩歌體式的形成 葛曉音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文學」是如何「現代化」的? 李奭學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文學傳

播、離散認同

文學傳播與離散認同:華語語系文

學論

史書美

(Shu-mei

Shih)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若即若離、非漢非胡:漢字分化,

後中國狀況與泛東亞意識 廖咸浩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漢字與東亞

何謂漢字圏──歴史和動力(漢字

圏とは何か──歴史と動力) 齋藤希史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做為歴史的臺語文──東亞漢文的

邊界和想像 陳培豐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古典文本與當代

回應課程

跨文化的莊子氣論與法國莊子學的

批判解讀

(熱門前瞻議題)

賴錫三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跨文化莊子天人之學的弔詭兩行:

自然與啟蒙的辯證對話

(熱門前瞻議題)

賴錫三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跨文化的莊子氣論與當代民主政治

之主體想像

(熱門前瞻議題)

何乏筆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跨文化的莊子弔詭思維與與當代中

國政治

(熱門前瞻議題)

何乏筆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台灣當代人文學

術建構史

「五行」原論(熱門前瞻議題)

楊儒賓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回到語文學:王夢鷗先生的意義(熱門前瞻議題)

廖棟樑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數位媒介與文學

創作傳播

數位文學創作與傳播(熱門前瞻議題)

李順興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出版業面臨的數位衝擊與對策(熱門前瞻議題)

陳穎青 課程:2 小時

交流:1 小時

研習營-中文-01-兩周青銅器的重要新發現、新啟示與新課題-朱鳳瀚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兩周青銅器的重要新發現、新啟示與新課題

講題簡介 一、西周世族社會之縮影──眉縣楊家村 器群。

二、“天命”與“德”支撐的貴族精神世界──別致的 公盨

銘文。

三、凝聚在墓地與青銅器上的侯國歷史──晉侯墓地與晉侯器

群。

四、從時空兩方面對西周史舊有研究成果的挑戰── 公簋引

發的思考。

五、江漢流域西周早期文明的意外發現──隨州曾侯與噩侯器

群。

六、晉東南西周青銅文化的異彩──倗伯、霸侯與楷侯器群。

七、古老齊魯文化的吉光片羽──高青西周齊國青銅器的出土

與新見重要魯國有銘青銅器。

八、撥開籠罩在早期秦文化上的迷霧──流散於海內外的禮縣

秦公器群。

九、融合多元文化的東周文明之範例──蚌埠雙墩鍾離國的青

銅文化

參考資料:

1. 李學勤,〈論 公盨及其重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

2002.06,頁 4-12。

2. 朱鳳瀚,〈 公簋與唐伯侯于晉〉,《考古》2007年 3期,頁

64-69。

3. 隨州市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隨州市葉家

山西周墓地〉,《考古》2012.07,頁 31-52。

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工作站、絳縣文化局,〈山

西絳縣橫水西周墓發掘簡報〉,《文物》2006.08,頁 4-18。

5.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存發掘簡

報〉,《考古》2011.02,頁 3-21。〈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

址筆談〉,《考古》2011.02,頁 22-32。

6. 闞緒杭,〈安徽蚌埠雙墩一號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

2010.03,頁 4-18。

預計上課時數 2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小時

朱鳳瀚

學歷 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

現職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所長

經歷 2009年 06月至今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所長

2005年 12月至今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3年 02月~2005年 12月 中國國家博物館常務副館長

2000年 07月~2003年 02月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

2000年起 兼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8年 07月~2000年 07月 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1995年 04月~1998年 07月 南開大學歷史系主任

1995年 01月 南開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

1993年 10月 博士生導師

1990年 12月 教授

曾發表之著作 一、專著

1. 《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 《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年版。

3. 《古代中國青銅器》,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4. 《中國青銅器綜論》(上、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年 12月版。2011年獲中國出版政府獎。

5. 《先秦史研究概要》(與徐勇合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年。

6.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研究叢書·甲骨文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年 7月(與沈建華合編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7月。

二、主編與主持整理

1. 主編《西周諸王年代研究》(夏商周斷代工程叢書),貴州

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內含所撰《西周諸王年代研究述

評》長文)。

2. 主編《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

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項目“西周重

要青銅器銘文綜合研究(07JJD770091)”研究成果之一),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月。

3. 主持整理出版了《張政烺批註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中

華書局,2011年 3月。

三、科研報告

1. 《文獻中夏商周積年及諸王年代的研究》,九五國家重點

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第一課題第一專題研究

報告,1996年——1999年間完成。本人為專家組成員。

2. 《西周金文年曆表》,“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專案,

1998——2000年間完成。

四、 部分論文

1. 《商周青銅器銘文中的複合氏名》,《南開學報》1983 年

3期。

2. 《琱生簋銘新探》,《中華文史論叢》1988年 1輯。

3. 《論殷虛蔔辭中的“大示”及其相關問題》,《古文字研

究》(中華書局)第 16輯,1989年 9月。

4. 《殷墟蔔辭所見商王室宗廟制度》,《歷史研究》1990 年

6期。

5. 《論卜辭與商金文中的“後”》,《古文字研究》第 19 輯,

中華書局,1992年 8月。

6. 《商周時期的天神崇拜》,《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 4期。

7. 《商人諸神之權能與其類型》,《盡心集》(張政烺先生

八十壽辰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11月。

8. 《試論中國早期文明諸社會因素的物化表現》,《文物》

2001年 2期。

9. 《論 祭》,《古文字研究》第 24輯,中華書局,2002年。

10. 《論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的關係》,《歷史研究》2003 年

期。

11. 《陝西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の 器と西周貴族の家族形

態》(日文),《中國國寶展》,東京國立博物館、朝日

新聞社編集 2004年。

12. 《論小屯東北地諸建築基址的始建年代及其與基址範圍內

出土甲骨的關係》,《古代文明》第 3 卷,文物出版社,

2004年 12月。

13. 《<召誥>、<洛誥>、何尊與成周》,《歷史研究》2006 年

第 1期。

14. 《 公簋與唐伯侯于晉》,《考古》2007年 3期。

15. 《武丁時期商王國北部、西北部的邊患與政治地理》,收

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研究叢書·甲骨文卷》,上海古籍

出版社 2007年。

16. 《西周金文中的“取 ”與相關諸問題》,《古文字與古

代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 9月。

17. 《再讀殷墟蔔辭中的“眾”》,《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二

輯,2009年 12月。

18. 《 器與魯國早期歷史》,收入《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月版。

19. 《北大漢簡<倉頡篇>概述》,《文物》2011年第 6期。

20.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蔔辭中的人物關係再探討》,《古

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2012年 4月。

21. 《北大藏秦簡〈從政之經〉述要》,《文物》2012年 6期。

22. 《西周初期王陵的探尋》,收入《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

中華書局,2012年 6月。

23. 《由殷墟出土北方式青銅器看商人與北方族群的聯繫》,

《考古學報》,2013年 1期。

榮譽獎項

信箱

研習營-中文-02-秦簡牘所見的文書制度-陳偉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秦簡牘所見的文書制度

講題簡介 一、導論

1. 秦簡牘的發現與研究

2. 研究秦文書制度的意義及其資料來源

二、文書製作和處理

1. 簡牘製作

2. 主要文書類別

3. 文書撰寫

4. 文書封存與廢棄

三、文書流轉

1. 封緘與題署

2. 以郵行

3. 以道次行

4. 文書的閱處

研讀資料:

1. 彭浩、陳偉、工藤元男主編《二年律令與奏讞書: 張家山二

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行書律部分),上海古籍出

版社 2007年,197~206頁。

2. 陳松長:《岳麓書院藏秦簡中的行書律令初論》,《中國史研

究》2009年第 3期。

3. 易桂花、劉俊男:《從出土簡牘看秦漢時期的行書制度》,《中

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 4期。

4. 李均明、劉軍:《簡牘文書學》,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

5. 汪桂海:《漢代官文書制度》,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

預計上課時數 2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小時

陳偉

學歷 武漢大學歷史學博士

現職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經歷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任

《簡帛》集刊主編

2001年至 2010年 日本早稻田大學客座教授

2007年 03月至 06月 芝加哥大學訪問教授

2011年 07月至 08月 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研究員

2012年 08月至 12月 香港城市大學訪問研究

2013年 01月至 07月 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研客座教授

曾發表之著作 一、個人著作

1. 《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2. 《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3. 《郭店竹書別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5. 《燕說集》,商務印書館,2011年。

6. 《楚簡冊概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

二、主編著作與集刊

1. 《二年律令與奏讞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 《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3. 《楚地出土戰國簡冊研究[十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年。

4. 《郭店楚墓竹書》(《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第一輯),文

物出版社,2011年。

5. 《裡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6. 《簡帛》第 1~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012年。

三、代表性論文

1. 《鄂君啓節之“鄂”地探討》,《江漢考古》1986年第 2期。

2. 《鳳翔、臨潼秦陵壕溝作用試探》,《考古》1995 年第 1 期。

3. 《春秋時期的附庸》,《武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 2期。

4. 《郭店楚簡別釋》,《江漢考古》1998年第 4期。

5. 《湖北荊門包山楚蔔筮簡所見神祇系統與享祭制度》,《考

古》1999年第 4期。

6. 《〈太一生水〉校讀幷論與〈老子〉的關係》,《古文字研究》

22輯,中華書局 2000年。

7. 《晉南陽小考》,《歷史地理》第十八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8. 《郭店簡〈六德〉校讀》,《古文字研究》第 24 輯,中華書

局 2002年。

9. 《張家山漢簡〈津關令〉中的涉馬諸令研究》,《考古學報》

2003年第 1期。

10. 《關于宋、鄭之間“隙地”的性質》,《九州》第 3輯,商務

印書館 2003年。

11. 《竹書〈容成氏〉所見的九州》,《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 3

期。

12. 《秦蒼梧、洞庭二郡芻論》,《歷史研究》2003年第 5期。

13. 《包山簡“秦客陳慎”即陳軫試說》,《古文字研究》第 25

輯,中華書局 2004年。

14. 《上博楚竹書〈苦成家父〉研究》,[韓國]《中國古中世史

研究》第 16輯,韓國“中國古中世史學會”2006 年。

15. 《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古文字研究》第 26

輯,中華書局 2006年。

16. 《上博楚簡〈昭王毀室〉等三篇の作者と作品のスタイルを

めぐって》,早稻田大學長江流域文化研究所編《長江流域

と巴蜀、楚の地域文化》(アジア地域文化學叢書3),[日

本]雄山閣 2006年。

17. 《楚人禱祠中的人鬼系統以及相關問題》,《古文字與古代

史》第 1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7年。

18. 《秦と漢初の文書伝達システム》,《古代東アジアの情報傳

逹》,[日本]汲古書院 2008年。

19. 《岳麓書院秦簡考校》,《文物》2009年第 10期。

20. 《簡牘資料所見西漢前期的“卒更”》,《中國史研究》2010

年第 3期。

21. 《關于秦與漢初“入錢缿中”律的幾個問題》,《考古》2012

年第 8期。

22. 《岳麓書院秦簡“質日”初歩研究》,《中國出土資料研究》

第 17輯,2012年 3月。

研習營-中文-3-譬喻與語意延伸:以中文為例-蘇以文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譬喻與語意延伸:以中文為例

講題簡介 人類分類時,常利用譬喻(metaphor)的認知策略。此事實

具二意涵:1)透過譬喻和換喻所產生之概念上的關聯,可用來

定義多義字之相關意義間的連結(Deane 1988);2)人類理解及

詮釋的基本原則是建立在一個統合的認知建構(conceptual construction)上(Lakoff and Johnson 1980)。因此,瞭解譬喻和

換喻運作的本質非但是瞭解語言的一個重要部份,同時也是瞭解

語言使用者概念系統重要的一環。 基於譬喻性延伸可能引發詞彙化過程的假設(Lakoff 1987),本演講擬探討譬喻及語言表達之間的互動關係。將根據

Kay(1984)所提出之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透過譬喻探

究中文裡頭的多義現象。明確地說,我將討論中文如何藉由詞類

轉換(zero-derivation)和字詞複合化(compounding)的方式擴

大詞彙,以及譬喻延伸的概念如何能和中文詞彙化的過程產生關

連。 研讀資料: 1. 語言與認知 CH1 2. What Can Metaphor Tell Us about Cultrue 延伸閱讀資料: 1.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Rosch, Eleanor. 1978.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ed. By Eleanor Rosch and Barbara. B. Lloyd. Hillst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3. Ungerer, Friedrich and Hans-Jörgen Schmid. 1996. Levels of categoriz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ed. By Friedrich Ungerer and Hans-Jörgen 60-113. New York: Longman.

預計上課時數 2 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小時

蘇以文

學歷 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 現職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經歷 ACADEMIC EMPLOYMENT

1998- Now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1- Now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Sciences

2006-2010 Adjunct Professor with TIGP-CLCLP 1994-1998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CADEMIC EMPLOYMENT 1998- Now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1- Now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Sciences 2006-2010 Adjunct Professor with TIGP-CLCLP 1994-1998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DMINISTRATIVE DUTIES 2008/4- Now Director, Academic Writing Education Center, NTU 2008/8-2009/7 Associate De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TU 2006/1-2008/12 Convenor,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Taiwan 2003-2007 Director, Common Cores of General Education,

NTU 2000-2003 Chair, NTU-GIL 1999-2000 Director, NTU Language Center

曾發表之著作 一、 期刊 1. Lu, Louis Wei-lun and Lily I-wen Su. 2012. Antonymous

Polysemy: The Case of –Shang in Mandari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Pragmatics 21. Lincom Europa Academic Publishers: Germany.

2. Wang, Chueh-chen and Lily I-wen Su. 2012. Distinguishing Synonymous Constructions: A Corpus-based Study of

Mandarin Lian…dou and Lian …ye Construc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40(1): 84-101.

3. Su, Lily I-wen and Kai-Yuan Cheng. 2011. From Subjectification to Intersubjectification: 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 of Hedging Expression.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James H.Y. Tai on His 70th Birthday, 85-100.

4. Proctor, Katarzyna and Lily I-wen Su. 2011. The 1st Person Plural in Political Discourse—American Politicians in Interviews and in a Debate. Journal of Pragmatics 43 (13): 3251-3266.

5. Hsiao, Chi-hua and Lily I-wen Su. 2010. Metaphor and Hyperbolic Expressions of Emo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Conversa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42 (5): 1380-1396.

6. Su, Lily I-wen. 2009. Book Review of Marcelo Dascal and Han-liang Chang. Traditions of Controversy. Pragmatics and Cognition 17 (2): 458-463.

7. Lu, Louis Wei-lun and Lily I-wen Su. 2009. Speech in Interaction: Mandarin Particle Le as a Marker of Intersubjectivity. Zeitschrift für Interkulturelle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14(1). http://zif.spz.tu-darmstadt.de

8. Su, Lily I-wen and Louis Wei-lun Lu. 2009. A New Look at Analogous Words: A Corpus-based Approach. Studies in Cognitive Corpus Linguistics, ed. by Dziwirek, Katarzyna and Barbara Lewandowska-Tomaszczyk.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9. Su, Lily I-wen, Li-May Sung, Shuping Huang, Fuhui Hsieh, Zhemin Lin. 2008. NTU Corpus of Formosan Languages: A State-of-the-art Report.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4 (2): 291-294.

10. Sung, Li-May, Lily I-wen Su, Fuhui Hsieh and Zhemin Lin. 2008. Developing an On-line Corpus of Formosan Languages.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6 (2): 79-118.

二、專書著作 1. Su, Lily I-wen and Yung-O Biq (eds.). 2009.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Chinese. Taipei: NTU Press.

2. Chang, Claire Hsun-Huei, Chin-Fa Lien, and Lily I-wen Su (eds.). 2008. Step by Step: Papers in Honor of Professor Robert Liang-Wei Che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Retirement. Taipei: Crane.

3. Su, Lily I-Wen, Chin-Fa Lien, and Kawai Chui (eds.) 2006. In Form and Function: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Shuanfan Huang on His Birthday. Taipei: Crane.

4. Su, Lily I-wen. 2005. Metaphor and Cognition in Chinese.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榮譽獎項 2011 NTU Winners of the Research Award (3 articles) 2010 NTU Excellent Journal Paper Award 2009 NTU Excellent Journal Paper Award 2007 NTU Scholarly Book Award—Excellent Book Award 2006 NTU Excellent Journal Paper Award 2002-2011 NSC Research Grants 2002 NTU Outstanding Teaching Award 1999; 2001 NTU Excellent Teaching Award 1998 MOE Excellent Research Award: Formosan Languages 1996-2011 NSC Excellent Research Award

研習營-中文-04-漢字與思維-林遠澤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漢字與思維

講題簡介 現代「普通語言學」的創立者洪堡,在他的名著《論人類語

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中,主張各種不同的

民族語言即代表不同的世界觀點。但在他深究語言與思維的關係

之後,他卻發現漢語的結構是他的理論所無法解釋的問題,他因

而說:「漢語是一個極為奇特的例子。那是一種幾乎不具備任何

通常意義的語法的語言[…]漢語幾乎沒有語法形式,可是…卻能

達到相當高的智力教養水準。如此看來,我們所主張的語言形式

的必要性便遇到一個有力的反證」。

洪堡此後致力於研究漢語,對於做為表意文字的漢字,他最

終做出結論說:「那些對於漢語未採用拼音文字感到驚訝的人,

只不過注意到了漢字可能帶來的不便和困惑,但他們忽略了一個

事實,在中國,文字實際上是語言的一部分,它與中國人從自己

的觀點出發看待一般語言問題的方式方法密切關聯[…]在中國

那裏發展起來的書寫方式本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件哲學作

品」。

在洪堡開創性的研究之後,漢字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到底

存在什麼樣的關係?而由漢字與思維之間的特殊關係,所形成的

世界觀點或世界理解,又與其它語言所形成的世界觀點,存在什

麼樣有意義的差異?這些問題不僅深刻牽涉到我們對於整個中

國文化發展之核心的理解,也涉及到人類對世界理解之一般思想

結構不同的問題。對於這些研究漢字的重要任務,在洪堡之後,

引發不少極有遠見的漢學家與語言哲學家(例如:Alfred Forke, Heinrich Hackmann, Hans Heinz Holz, Richard Dettering, Johannes Lohmann 等人),試圖想要深入理解漢字與思維的關係,而紛紛

提出不同的解釋觀點,其論點都有值得我們參考之處。

我在這次的演講中,因而將分成以下這三部分,以從洪堡對

漢字的基本觀點出發,闡述其後學者於漢字與思維之關係的理論

反思,以提供學界參考:

(1)洪堡論西方拼音文字之語言內在形式的語音中心主義

(2)洪堡論漢語做為孤立語的語法形式與漢字思維的關係

(3)後洪堡時期對於漢字與思維關係的嘗試性理解

研讀資料:

1. Ηumboldt,〈論漢語的結構〉(1826),收錄於《洪堡特語言

哲學文集》,頁 105至 121。

2. Ηumboldt 洪堡特,〈論語法形式的通性以及漢語的特性(致

阿貝爾‧雷慕薩先生的信)〉(1826),收錄於《洪堡特語言哲

學文集》,頁 122至 177。

3. 關子尹,〈從洪堡特語言哲學看漢語與漢字的問題〉,收錄於

《從哲學的觀點看》,頁 269-340。

預計上課時數 2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小時

林遠澤

學歷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經歷 1. 2011~ 2013年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系主

2. 2008~ 2010年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曾發表之著作 1. 林遠澤,2013年 3月,〈禮治與正名-論儒家對於政治正當

性之倫常奠基的道德文法學構想〉,《漢學研究》,第 31卷第

1期。

2. 林遠澤,2012年 9月,〈論規範遵循之可期待性的理性基礎

-試從對話倫理學的應用問題論道德、法權與政治責任的規

範效力差異與作用互補〉,《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 24卷

第 3期。

3. 林遠澤,2012年 9月,〈克己復禮為仁-論儒家實踐理性類

型學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重構〉,《清華學報》,第 42卷第 3

期,頁 401-442。

4. 林遠澤,2010年 12月,〈論道德發展理論的當代爭議與儒家

倫理學性格的釐定〉,《思想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第十輯,頁 90-115。

5. 林遠澤,2010年 12月,〈語言哲學的不同聲音-論洪堡特語

言觀的世界開顯性與理性對話性〉。《歐美研究》,第 40卷第

4期,頁 985-1062。

6. 林遠澤,2010年 11 月,〈詞語的啟示與傳統-論哈曼對於康

得先驗哲學的語文學後設批判〉。《台大文史哲學報》,第 73

期,頁 127-171。

7. 林遠澤,2010年 9月,〈論哈伯瑪斯溝通理性建築學的法權

定位〉。黃瑞祺(主編),《溝通、批判和實踐-哈伯瑪斯八十

論集》,臺北:允晨出版社,頁 83-124。

8. 林遠澤,2010年 8月,〈人何以知而不行?-論以本真與團

結責任為基礎的德行教育理念〉,《哲學分析》(上海社科院

哲學研究所),第 1卷,第 2期,頁 103-119。

9. 林遠澤,2010年 7月〈以音構義-試作赫德語言起源論的存

有論詮釋學解讀〉,《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 24期,頁

35-76。

10.林遠澤,2009年 12月,〈評《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國

際漢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第 18輯,頁 266-286。

11.林遠澤,2009年 12月,〈知言與知人:論儒家普遍主義倫理

學的行動詮釋學基礎〉。周大興(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

統:展望篇》,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 89-126。

12.林遠澤,2008年 12月,〈心理治療的詮釋學轉向與生活世界

的溝通合理化要求-論哈伯瑪斯對於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

方法論反思〉。余安邦(主編),《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

理化的可能探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

109-145。

13.林遠澤,2008年 2月,〈療癒性的交談-論交互主體性的護

病互動關係〉。《護理雜誌》,第 55卷第 1期,頁 14-19。

研習營-中文-05-漢語節奏與詩歌體式的形成-葛曉音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漢語節奏與詩歌體式的形成

講題簡介 一、林庚先生和松浦友久先生探索詩歌節奏的啟迪:

研究漢語節奏和詩歌體式的關係不應僅僅停留在形式規則

的說明,而是應該深入到闡發原理的層面。

新詩創作的節奏探索與古詩節奏的研究可以互相啟發。

林先生的重點在新詩創作實踐,松浦先生的研究重點在句

型的基本節奏,二人均以定型的典型詩例為分析對象。彼此意見

雖有差異,但在句型節奏點和節奏音組方面的探索是我研究的起

點。

我做的工作是從句型節奏擴大到篇體節奏,以先秦漢魏六

朝文獻中的全部韻語和詩歌為分析對象,從節奏結構的形成過程

去探索各類詩歌體式產生和發展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藝術表現功

能。

二、從節奏結構看詩騷體式的形成:

1. 詩經時代的漢語音節特點,四言體節奏與「句序」的關係。

2. 戰國時代漢語音節的發展,騷體三種節奏結構的歸納和分

析。

可以用以上觀點解釋的問題:

1. 詩經體式為何需要重疊反復,「興」與四言體式的關係。

2. 詩經體四言為何不適合敘事而適宜於抒情。

3. 騷體中「兮」字和虛字句腰的節奏作用,以及騷體基本句式

以單音節詞前置的原因。

4. 四言之後興起的為何是騷體而不是五言和七言。

三、漢魏韻語節奏的變化與五言詩和七言詩的產生:

1. 秦漢時期三言和雜言興起的原因。

2. 五言句節奏的生成途徑以及早期五言詩的結構特色。

3. 早期七言體節奏的生成和形式特徵。

可以用以上觀點解釋的問題:

1. 三言體為何在西漢時期盛行。

2. 漢末魏初五言詩為何具有後世不能企及的特殊魅力。

3. 解開七言詩源於騷體還是謠諺的糾結。

4. 七言與五言同時產生,為何七言詩發展滯後於五言詩。

四、結論:

1. 每種詩歌體式的形成取決於當時漢語的發展和韻語節奏的

形態,而舊詩體的衰落也主要是因為不能適應漢語節奏的發

展(以三言和四言為例)。

2. 每種詩歌韻語的基本節奏的形成都是從散文語言中提煉並

逐漸脫離散文語言的過程。

3. 新詩體的產生在節奏構成上與舊詩體的節奏之間存在必然

的邏輯關係。

研讀資料:

1. 四言體的形成及其與辭賦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

12月第六期,頁 151-161。

2. 從離騷和九歌的節奏結構看楚辭體的成因,《學術研究》2004

年第 12期,頁 124-131。

3. 早期五言詩的生成途徑及其對漢詩藝術的影響,《文學遺產》

2006年 第六期,頁 15-27。

4. 早期七言的體式特徵和生成原理――兼論漢魏七言詩發展

滯後的原因,《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三期,頁 176-188。

5. 詩歌形式研究的古為今用—林庚先生關於古詩節奏和新詩

格律的理論思考,《北京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頁133-142。

預計上課時數 2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小時

葛曉音

學歷 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

現職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經歷 2005-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2002-2005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1997-1999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教授

1993-1994 東京大學文學部外國人教師

1993 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1990 應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洛杉磯州立大學等邀請,

舉行題為《中國古典文學與歷史文化》的專場演

講,共十四場,二十個專題。

1989-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曾發表之著作 個人論文集

1. 《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8月),

465頁。

2. 《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年 11月),458

頁。

學術專著

1. 《唐詩宋詞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 1月),371

頁。2009年春第十一次印刷。

2. 《杜甫詩選評》(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0 月),

206頁。

3. 《李白之文-序表的譯注考證》(與市川桃子合作),日本汲

古書院(1999年 3月), 429頁。

4. 《唐宋八大家》,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96 年 10月),215

頁。

5. 《山水田園詩派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年 7 月),

365頁。有韓譯本,書名爲《中國的山水田園詩》韓國版,

金永國譯( 2002年 5月),680頁。

6. 《古詩藝術探微》(所撰古詩鑒賞文章 108篇輯爲一集),河

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月),327頁。

7. 《唐宋散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6 月), 164 頁 。

臺灣國文天地(1992年 9月)。

8. 《八代詩史》,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 3月),354頁。中

華書局(2007年 3月出版修訂本),289頁。

教材

1.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選注 50%),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 4月),497頁。

2. 《中國文學史參考資料簡編》(全部編選注)(上冊,先秦至

五代),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10月),626頁。

編著

1. 《中國的名勝古跡》,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年 10月)。商

務印書館(1996年 12月),190頁。

2. 《中國名勝與歷史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12月),

530頁。

注釋

1. 《中國歷代女子詩選》(序、全部選注),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年 7月),191頁。

2. 《資治通鑒新注》第 5冊(卷 124-138)注釋 (與王春茂

合作),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月),頁 4147-4617。

主編

1. 《謝靈運研究論文選》(有序),廣西師大出版社(2001年 8

月),319頁。

2. 《新編唐詩三百首》,河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 1月)。

論文

1. 詩歌形式研究的古為今用—林庚先生關於古詩節奏和新詩

格律的理論思考,《北京大學》,第4期(2010年),頁133-142。

2. 從江鮑和沈謝看宋齊五言詩的沿革,《學術研究》,第 3 期

(2010年),頁 128-135轉頁 142。

3. 江淹“雜擬”的辨體觀念和詩史意義,《晉陽學刊》,第 4

期(2010年),頁 87-95。

4. 論南朝五言詩體調的古今之變,《中國社會科學》,第 3 期

(2010年),頁 144-157。

5. 中國文學史基礎課教學中的若干問題《文史知識》,第 3 期

(2010年),頁 4-9。《文學遺產》網路版轉載(2010年)。

6. 論漢魏五言的“古意”,《北京大學學報》,第 2 期(2009

年),頁 11-21。

7. 獨往和虛舟---盛唐山水詩的玄趣和道境,《文學遺產》,第

5期(2009年),頁 4—11。

8. 鮑照“代”樂府探析,《上海大學學報》,第 2期 (2009年),

頁 21-31。

9. 西晉五古的結構特徵和表現方式,《中華文史論叢》,第 2

期(2009年),頁 1-27。

10. 中古七言體式的轉型――兼論“雜古”歸入“七古”類的

原因,《北京大學學報》,第二期(2008年),頁 75-84。

11. 先唐雜言詩的節奏特徵和發展趨勢 ――兼論六言和雜言的

關係,《文學遺產》,第三期(2008年),頁 1-17。

12. 選堂教授《佛國集》詩藝淺探,香港大學《華學》,第九期,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月),頁 1843-1848。

13. 早期七言的體式特徵和生成原理――兼論漢魏七言詩發展

滯後的原因,《中國社會科學》,第三期(2007 年),頁

176-188。

14. 杜甫的孤獨感及其藝術提煉,《陝西師大學報》,第 1期(2007

年),頁 94-98。

15. 國學研究和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以古典文學研

究爲中心,《中州學刊》,第 1期(2007 年),頁 216-218。

16. 早期五言詩的生成途徑及其對漢詩藝術的影響,《文學遺

産》,第六期(2006年),頁 15-27。

17. 漢魏兩晉四言詩的新變和體式的重構,《北京大學學報》,第

5期(2006年),頁 70-79。

18. 從詩騷辨體看風雅和風騷的示範意義,《中華文史論叢》總

83輯(2006年 9月),頁 99-125。

19. 探索詩歌分體研究的新思路—以詩騷體式研究爲例,《人文

中國學報》總第 11 期“名賢講席”,上海古籍出版(2005

年 8月),頁 181-200。

20. 從詩歌文本中探索創作原理—論松浦友久教授的中國詩型

研究,載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松浦友久追悼紀念——中

國古典文學論集》,東京:日本研文出版(2006 年 3 月),

頁 75-90。

21. 論漢魏三言體的發展及其與七言的關係,〈上海大學學報〉,

第三期(2006年),頁 57-63。

22. 盛唐詩歌通論,載〈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隋唐五代卷,遼寧

人民出版社(2005年 5月),頁 40-74。

23. 《論屈賦比興的性質及其作用的轉化--兼論雅與騷的關

係》,《北京大學學報》,第 1期(2005年),頁 36-47。

24. 《從離騷和九歌的節奏結構看楚辭體的成因》,《學術研

究》,第 12期(2004年),頁 124-131。

25. 日本吳樂「獅子」與南朝樂府(國際合作),《唐研究》,總

第 10期(2004年 12月),頁 111-138。

26. 從唐樂譜和薑譜的關係看詞的音樂背景(國際合作),《文

史》,第 2輯(2004年),頁 143-173 。

27. 試論春秋以後“詩亡”說,《中華文史論叢》2004 年 11 月

總第 78輯,頁 1-22。

28. 論詩經比興的聯想方式及其與四言體式的關係,《文學評

論》,第三期(2004年),頁 117-128。

29. 毛公「獨標興體」析論,《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2004

年 2月),頁 40-51。

30. 四言體的形成及其與辭賦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第六期

(2002年 12月),頁 151-161。

31. 唐代女舞《玉樹後庭花》及《霓裳羽衣舞》之舞容考(國際

合作),北京大學《唐宋婦女與社會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8 月),頁 223――231。

32. 關於查找馬勒《大地之歌·青春頌》出處的淺見,《馬勒大地

之歌研究》,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頁 94-98 。

33. 通新舊之學 達古今之理,《文學遺產》,第 3 期(2002年),

頁 121-130。

34. 說古典詩詞的“奇思”及其藝術表現,《北大講座》,第一輯

(2002年),頁 186 -197。

35. 文學遺產的古為今用,《光明日報·文學遺産專刊》,第 2 版

(2001年 3月 28日)。

36. 世紀之交看中華傳統文化,《北京大學學報》,第 1期(2001

年),頁 101-109。

37. 唐詩研究百年的走向和得失,《唐代文學研究年鑒》(2001

年),頁 274-289。

38. 世紀之交古代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北京大學學報》,第

5期(2000年),頁 142-148。

39. 詩性與理性的完美結合,《文學遺產》,第 1期(2000年),

頁 120-131。

40. 日本唐樂舞“羅陵王”出自北齊“蘭陵王”辨 (國際合

作),《唐研究》總第六期(2000年),頁 87-108。

41. 關於古樂譜和聲詞配合若干問題的再認識 (國際合作),《中

國社會科學》,第六期(2000年),頁 166-178。

42. 敦煌舞譜對舞結構試析――兼論譜字的解釋 (國際合作),

《敦煌吐魯番研究》,第 4卷(1999年),頁 509-527。

43. 天平琵琶譜《番假崇》調性新探 (國際合作),《中華文史

論叢》,總 58輯(1999年),頁 258-277。

44. 從古樂譜看樂調和曲辭的關係 (國際合作),《中國社會科

學》,第 1期(1999年),頁 147-167。

45. 論初盛唐絕句的發展 ――兼論絕句的起源和形成,《文學評

論》,第 1期(1999年),頁 76-90。

46. 關於“行”之釋義的補正,《文學遺產》,第 4 期(1999年),

頁 100-101。

47. 關於李白文的兩個問題(國際合作),日本《明海大學外國

語學部論集》,總第 11集(1999年),頁 180-190。

48. 關於古樂譜解讀的若干問題(國際合作),《燕京學報》,新

5期(1998年),頁 189-207。

49. 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復古思潮的濫觴,《文學遺産》,第 6

期(1998年),頁 30-44。

50. 論唐前期文明華化的主導傾向――從各族文化的交流對初

盛唐詩的影響談起,《中國社會科學》,第 3期(1997年),

頁 131-146。

51. 江左文學傳統在初盛唐的沿革,《燕京學報》,新三期(1997

年),頁 273-291。

52. 論開元詩壇,《唐研究》,第 3卷(1997年),頁 55-79。

53. 初盛唐七言歌行的發展――兼論歌行的形成及其與七古的

分野,《文學遺産》,第 5期(1997年),頁 47-61。

54. 論杜甫的新題樂府,《社會科學戰線》,第 1期(1996年),

頁 197-204。

55. 蘇軾詩文中的理趣――兼論蘇軾推重陶王韋柳的原因,《學

術月刊》,第 4期(1995年),頁 82-89。

56. 創作範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詩的普及――從《李嶠百詠》說

起,《文學遺産》,第 6期(1995年),頁 30-41。

57. 論初唐的女性專權及其對文學的影響,《中國文化研究》,秋

之卷(1995年),頁 55-61。

58. 論初盛唐文人的幹謁方式,《唐研究》,第 1卷(1995年),

頁 119-138。

59. 新樂府的緣起和界定,《中國社會科學》,第 3期(1995年),

頁 161-173。

60. 論李白樂府的復與變,《文學評論》,第 2期(1995年),頁

5-13。

61. 初盛唐清樂從屬關係質疑,《北京大學學報》,第 4期(1994

年),頁 94-97。

62. 盛唐清樂的衰落和古樂府詩的興盛,《社會科學戰線》,第 4

期(1994年),頁 209-218。

63. 論山水田園詩派的藝術特徵,北京大學《國學研究》,總第

1卷(1993年),頁 189-208。

64. 論天寶至大曆間詩歌藝術的漸變――從杜甫和岑參等詩人

創奇求變的傾向談起,《文學史》第 2 輯,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頁 97-117。

65. 從“方外十友”看道教對初唐山水詩的影響,《學術月刊》,

第 4期(1992年),頁 42-48。

66. 東晉玄學自然觀向山水審美觀的轉化――兼論支遁注逍遙

遊新義,《中國社會科學》,第 1期(1992年),頁 151-161。

67. 論謝靈運及其對後世山水詩的影響,《中華文史論叢》,總第

49輯(1992年),頁 215-231。

68. 唐前期山水詩演進的兩次複變――兼論張說、張九齡在盛唐

山水詩發展中的作用,《江海學刊》,第 6期(1991年),頁

146-154。

69. 論宮廷文人在初唐詩歌藝術發展中的作用,《遼寧大學學

報》,第 4期(1990年),頁 69-74。

70. 初唐四傑與齊梁文風,《求索》,第 3期(1990年),頁 87-93。

71. 盛唐田園詩和文人的隱居方式,《學術月刊》,第 11期(1989

年),頁 68-74。

72. 關於盧照鄰生平的若干問題,《文學遺産》,第 6 期(1989

年),頁 68-73。

73. 北宋詩文革新的曲折歷程,《中國社會科學》,第 2期(1989

年),頁 101-120。

74. 論南北朝隋唐文人對建安前後文風演變的不同評價――從

李白《古風》其一談起,《文學評論叢刊》,總第 30輯(1988

年),頁 1-19。

75. 儲光羲和他的田園詩,《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山東教

育出版社(1988年),頁 585-600。

76. 論鮑照的不平之鳴,《中文自修· 學術與爭鳴專刊》(1987

年),頁 61-63。

77. 論唐代的古文革新與儒道演變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第

1期(1987年),頁 121-136。

78. 古文成于韓柳的標誌,《學術月刊》,第 1期(1987年),頁

56-62。

79. 中晚唐古文趨向新議,《北京大學學報》,第 5期(1987年),

頁 21-27。

80. 論漢魏六朝詩教說的演變及其在詩歌發展中的作用,人民文

學出版社《古典文學論叢》,總第 4 期(1986 年),頁 303

-323。

81. 陳子昂《感遇》和李白《古風》對阮藉《詠懷》詩的繼承和

發展,澳門社會科學研究會學報《濠鏡》創刊號(1986年 9

月),頁 103-106。

82. 盛唐邊塞詩的歷史價值和藝術魅力,《唐代文學研究》,總第

六輯(1986年),頁 303-318。

83. 論齊梁文人革新晉宋詩風的功績,《北京大學學報》,第 3

期(1985年),頁 17-26。

84. 論初盛唐詩歌革新的基本特徵,《中國社會科學》,第 2 期

(1985年),頁 191-208。

85. 山水方滋 莊老未退――從玄言詩的興衰看玄風與山水詩

的關係,《學術月刊》,第 2期(1985年),頁 68-75。

86. 論漢樂府敍事詩的發展原因和表現藝術,《上海社會科學》,

第 12期(1984年),頁 64-69。

87. 詩變於盛衰之際――論大曆十才子的詩風及其形成,《唐代

文學論叢》,總第 5輯(1984年),頁 167-182。

88. 詩文之辨和以文爲詩――兼析韓愈、白居易、蘇軾的三首記

遊詩,澳門東亞大學中文學會《中國語文學刊》創刊號(1984

年),頁 73-79。

89. 左延年《秦女休行》本事新探,《蘇州大學學報》,第 4期(1984

年),頁 63-65。

90. 說王維的《輞川集》絕句,《名作欣賞》,第 3 期(1983 年),

頁 4-8。

91. 歐陽修排抑“太學體”新探,《北京大學學報》,第 5期(1983

年),頁 62-65。

92. 關於陳子昂的死因,《學術月刊》,第2期(1983年),頁61-62。

93. 論杜甫君臣觀的轉變,《中州學刊》,第 6期(1983年),頁

90-93。

94. 從詩人之詩到學者之詩――論韓詩之變的社會原因,《學術

月刊》,第 4期(1982年),頁 73-80。

95. 王維·神韻說·南宗畫――兼論唐代以後中國詩畫藝術標準

的演變,《文學評論》,第 1期(1982年),頁 122-133。

96. 從歷代詩話看唐詩研究與天分學力之爭,《文藝理論研究》,

第 4期(1982年),頁 102-108。

97. 庾信的創作藝術,《中州學刊》,第 4期(1982年),頁 80-83。

98. 謝朓生平考略,《藝譚》,第 4期(1982年),頁 40-42。

99. 王維前期事蹟新探,《晉陽學刊》,第4期(1982年),頁27-29。

100.李商隱江鄉之遊考辨,《文史》,總第 17 輯(1982 年),頁

203-215。

101.李白一朝去京國以後,《北京大學學報》,第 5期(1981年),

頁 47- 56。

102.杜牧和他的詩歌,《學術月刊》,第 6期(1981年),頁 30-36,

41。

103.陶詩的藝術成就――兼論有關詩畫表現藝術的發展,《文學

遺産》復刊號(1980年)頁 27-35。

榮譽獎項 2009 香港浸會大學傑出教學人員奬(研究)

2008 「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百項精品成

果獎」:《漢唐文學的嬗變》

2008 《上海大學學報》優秀論文一等獎:《論漢魏三言體的發

展及其與七言的關係》

2006 香港浸會大學傑出教學人員奬(研究)

2006 《北京大學學報》2003-2005 年度優秀論文獎:《論屈賦

比興的性質及其作用的轉化--兼論雅與騷的關係》

2003 《文學評論》慶祝創刊五十周年 1997-2002 年度優秀論

文獎:《初盛唐絕句的發展――兼論絕句的起源和形成》

2001 國家教學優秀獎二等獎、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

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中國文學史》系列課程

1998 《文學遺產》第三屆優秀論文獎:《初盛唐七言歌行的發

展》

1996 《文學遺產》首屆優秀論文獎:《創作範式的提倡和初盛

唐詩的普及》

1995 國家教委首屆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二等獎:《漢唐文學的嬗變》

1994 遼寧省優秀圖書一等獎:《山水田園詩派研究》

1991 北京大學學報 1980-1990年度優秀論文獎:《論齊梁文人

革新晉宋詩風的功績》

1991 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八代詩史》

1991 獲頒「作出突出貢獻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1987 北京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85 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初盛唐詩歌革

新的基本特徵》

研習營-中文-06-「文學」是如何「現代化」的?-李奭學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文學」是如何「現代化」的?

講題簡介 中國自古以來,「文學」兩字的定義相當寬廣,可以是「經

籍」的泛指,也可以是「學校教育」的專指,用得頗不一致。這

種現象,從「文學」身為「孔門四科」開始,歷二千年而不止。

但是到了明末,由於歐洲耶穌會士來華,終於開啟了「文學」對

應於拉丁文“littera”通用內涵的契機,亦指可指詩歌散文戲

劇等中國人早年所稱的「詞章之學」。這個變化,始於中國第一

代基督徒楊廷筠,但因清中葉魏源的《海國圖志》而廣為接受。

其時新教教士早已來華,對魏源或有影響,現代意義下的「文

學」,於是和舊義並用,最後則勝出而分家變成詩歌散文戲劇等

文類的合稱。其中變化,另有英、日文傳譯的因素,也有英漢詞

典的出現等等的因素,頗為複雜,本講意在釐清「文學」經此「現

代化」的來龍去脈,希望有助於現代人的瞭解。

研讀資料:

1. 《世說新語》

2. 高一志︰《童幼教育》

3. 艾儒略︰《天學初函》

4. 《六合叢談》

5. 《譯述︰明末翻譯文學論》

預計上課時數 2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小時

李奭學

學歷 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2010年 3月迄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副教授(2006年 8月迄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2004 年 9 月-2010 年 3

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2000年 8月-2004

年 9月)

美國亞洲學會(AAS)會員

曾發表之著作 學位論文

Li, Sher-shiueh (1985) . Fate and Fortune in the Plays of Christopher Marlowe. MA Thesi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Li, Sher-shiueh (1999) . Toward a Missionary Poetics in Late Ming China: The Jesuit Appropriation of ‘Greco-Roman’ Lore Through the Medieval Tradition of European Exempl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期刊論文

1. 李奭學。2010年1月。〈聖徒˙魔鬼˙懺悔︰高一志譯述《天

主聖教聖人行實》初探〉。《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32期。

(有審查制度;A&HCI)

2. 李奭學。2009年9月。〈歐洲中世紀‧耶穌會士‧宗教翻譯─

─我研究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的回顧前瞻〉。《編譯論叢》。2

卷2期。頁165-176。(特稿,有審查制度)

3. 李奭學。2009年7月。〈觀看的角度︰如何閱讀明清兩代的基

督宗教文學〉。《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31期。頁301-312。

(有審查制度;A&HCI)

4. 李奭學。2009年3月。〈三面瑪利亞︰論高一志《聖母行實》

裏的聖母奇跡故事的跨國流變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

刊》。34期。頁53-110。(有審查制度)

5. 李奭學。2008年9月。〈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文化雜誌》。

68期。頁77-92。(有審查制度)

6. 李奭學。2008年3月。〈三訪靈山︰論高行健的語言觀及其與

中國小說傳統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卷1期。頁

89-106。(有審查制度)

7. 李奭學。2007年12月。〈明末におけるイエズス會と中世ヨ

ーロッパ文學〉。『中國21』。28卷。頁57-78。(本文以中文

撰寫,由『中國21』主編本島史雄教授日譯)(有審查制度)

8. 李奭學。2007年11月。〈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我所

知道的「龍」字歐譯始末〉。《漢學研究通訊》。26卷4期。頁

1-11。(有審查制度)

9. 李奭學。2007年。〈「著書多格言」:論高一志《譬學》及其

與中西修辭學傳統的關係〉。《人文中國學報》。13期。頁

55-116。(有審查制度)

10. 李奭學。2007年3月。〈中譯第一首「英詩」----艾儒略譯《聖

夢歌》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頁87-142。(有審查制

度)

11. 李奭學。2001年9月。〈如來佛的手掌心--論明末耶穌會「證

道故事」裡的佛教色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期。頁

451-497。

12. 李奭學。2000年10月。〈故事新詮--論明末耶穌會士所譯

介的伊索式證道故事〉。《中外文學》。29卷5期。頁238-277。

13. 李奭學譯。2001年3月。〈靜觀其變—論儒家思想與人權的展

望〉(餘國藩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1卷1期。頁99-133。

(有審查制度)

14. 李奭學。1998年12月。〈老舍在倫敦〉。《當代》。20期。頁

100-106。

15. 李奭學。1998年12月。〈初識梁遇春〉。《中外文學》。18卷7

期。頁124-142。

16. 李奭學。1997年9月。〈挪轉文體乾坤的孫悟空--金隄《尤

利西斯》第十四章古體仿譯商榷〉。《當代》。121期。頁

127-141。

17. 李奭學譯。1996年12月。〈鄉音已改----自由民教育的比較

觀〉(餘國藩著)。《人文中國學報》。3期。頁1-17。(有審查

制度)

18. 李奭學。1993年7月。〈烽火行--中國抗日戰爭裡的奧登與

依修伍〉。《聯合文學》。9卷9期。頁110-119。

19. 李奭學。1991年5月。〈追尋烏托邦的屐痕--西洋上古文史

裏的烏托邦思想〉。《當代》。61期。頁32-43。

20. 李奭學。1991年3月〈從「巧奪天工」到「諧和自然」--

中國園林藝術對西方文學的影響〉。《當代》。59期。頁92-109。

21. 李奭學。1990年11月。〈文學上的「傳記」〉。《當代》。55期。

頁54-62。

22. 李奭學。1990年8月。〈欲望法輪--以《紅樓夢》與《西遊

記》為例〉。《當代》。52 期。頁32-39。

23. 李奭學。1990年6月。〈希臘寓言與明末天主教東傳初探〉。

《中外文學》。19卷1期。頁131-157。

24. 李奭學。1989年5月。〈托爾斯泰與中國左翼文人〉。《當代》。

37期。頁12-25。

25. 李奭學。1989年5月。〈蘇曼殊的拜倫之歌〉。《當代》。37 期。

頁26-35。

26. 李奭學。1989年5月。〈蕭伯納點燃中國文壇戰火〉。《當代》。

37期。頁36-55。

27. 李奭學。1989年5月。〈傲慢與偏見--毛姆的中國印象記〉。

《中外文學》。17卷12 期。頁91-107。

28. 李奭學。1989年4月。〈從《人的文學》看周作人與神秘主義〉。

《當代》。36 期。頁54-63。

29. 李奭學。1988年9月。〈莎士比亞在中國〉。《當代》。29期。

頁93-109。

30. 李奭學。1988年9月。〈台灣比較文學發展與西方理論的歷史

觀察〉。《當代》。29期。頁48-59。

31. 李奭學。1988年5月。〈在東西方的夾縫中思考--傅斯年「西

學為用」的五四文學觀〉。《當代》。25 期。頁114-129。

32. 李奭學。1988年5月。〈懷爾德的中國經驗--尋找象徵的劇

作家〉。《當代》。25期。頁42-54。

33. 李奭學。1988年5月。〈海明威筆下的戰時中國〉。《當代》。

25期。頁32-42。

34. 李奭學1987年7月。〈蕭乾論易蔔生在中國〉。《當代》。15期。

頁102-107。

35. 李奭學。1987年7月。〈長夜後的黎明--試論《奧勒斯提亞》

的一則主題故事〉。《中外文學》。16卷2期。頁50-71。

36. 李奭學。1987年5月。〈祗園傳奇--略論一則佛教母題的演

化〉。《中外文學》。15卷2期。頁71-94。

37. Li, Sher-shiueh (1984) . “History and Fiction: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ue Story of Ah Q.’” Fu Jen

Studies in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17: 69-89.

38. 李奭學。1999年9月。〈歷史‧虛構‧文本性--明末耶穌會

「世說」修辭學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5期。頁

43-106。

39. Li, Sher-shiueh (Winter, 1999). “Proteus Revisited:

A Critical Note on the Stylistics of Jin Di's Chinese

Ulysses.” James Joyce Quarterly. vol. 36, no.

2:262-269.

學術會議論文

1. 李奭學。2009年12月4日。〈翻譯的旅行,行旅的翻譯︰明末

耶穌會士與歐洲宗教文學的傳播〉。「行旅、離亂、貶謫與明

清文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 李奭學。2009年1月4日。〈聖徒˙魔鬼˙懺悔︰高一志譯述

《天主聖教聖人行實》初探〉。中國近代文學國際研討會。

上海︰復旦大學。

3. 李奭學。2002年5月25日。〈普洛透斯變形記--從《尤裡西

斯》看文體翻譯的問題〉。文化研究與英語教學研討會。臺

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4. 李奭學。2002年3月15日。〈故事新編--論明末耶穌會士所

譯介的伊索式證道故事〉。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探索

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國古典文學會與輔仁大學中文系。

5. 李奭學。2002年1月7日。〈神話解經學--試剖易瑪諾《聖

經直解》裡的神話型證道故事〉。第二屆聖經與中國文化國

際研討會。臺北市:輔仁大學及耶路撒冷布伯來大學。

6. 李奭學。2001年12月9日。〈重訪炅山--論高行健與中西文

學傳統〉。廿一世紀華文文學研討會。吉隆玻:星洲日報社。

7. 李奭學。2001年9月18日。〈基督教精神與歐洲古典傳統的合

流--利瑪竇《西琴曲意八章》初探〉。詩與聲音-二○○

一年臺北國際詩歌節詩學研討會。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

8. Li, Sher-shiueh (Oct. 14-18, 2001). “The Art of

Misreading: The Jesuit Use of Western ‘Fables’ in

Late-Ming China,” presented at the “Encounters and

Dialogues: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Beijing:

Institute of World Religion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ina, and the Ricci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U.S.A.)

9. Li, Sher-shiueh (Mar. 23-25, 2001). “History as

Rhetoric: The Jesuit Use of Chreia in Late-Ming

China,” presented at The 53rd Meeting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Chicago)(To be published

in Journey to the East, Journey to the West, SUNY Press,

2003)

10. 李奭學。2000年11月17日。〈中國晚明與西方中世紀--論

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的時空與文化背景〉。空間、地

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1. 李奭學。2000年5月27日。〈故事新詮--論明末耶穌會士所

譯介的伊索式證道故事〉。翻譯、文學研究與文化翻譯學術

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12. 李奭學。1996年7月9日。〈挪轉文體乾坤的孫悟空--金隄

《尤利西斯》第十四章古體仿譯商榷〉。中國首屆國際喬伊

斯學術研討會。北京與天津:天津外語學院。

專書論文

1. 李奭學。2010年。〈翻譯‧政治‧教爭︰龍華民譯《聖若撒

法始末》再探〉。《東西方研究》。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李奭學。2009年12月。〈太上忘情︰湯若望譯王徵筆記《崇

一堂日記隨筆》初探〉。《中國文學與思想裡的情、理、欲》。

王璦玲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 Li, Sher-shiueh (2009). “The Art of Misreading: An

Analysis of Jesuit Fable in Late-Ming China,”

Accepted to be published in Luo Xuanming, et al., eds.,

Translating China, Bridstol,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有審查制度)

4. Li, Sher-shiueh (2009). “The Archeology of a Dream:

The Shengmengge, Its Translation and Its

Transformation,” M. Antoni J. Üçerler, ed., China and

Japan in Comparison, pp. 67-80. Rome: Institutum

Historicum S. I. Rome: Institutum Historicum

Societatis Iesu.

5. 李奭學。2009年8月。〈從《賢愚經》到《西遊記》__略論佛

教「祇園」母題在中國敘事文學裏的轉化〉。《經典轉化與明

清敘述文學》。王璦玲,胡曉真編。頁243-267。臺北市︰聯

經出版公司。

6. 李奭學。2007年12月。〈言道‧友道‧天道----從三條西洋

古典軼事型證道故事看天儒異同〉。《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

會通與轉化》。李明輝,林維傑主編。頁229-314。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7. 李奭學。2007年7月。〈中國民族主義與臺灣現代性—從喬艾

斯的《都柏林人》看白先勇的《臺北人》〉。《臺灣文學的東

亞思考》。陳芳明主編。頁430-451。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

8. Li, Sher-shiueh (2005). “History as Rhetoric: An

Analysis of Jesuit Chreia in Late-Ming China,”

Accepted to be published in Eric Ziolkowski, ed.,

Literature, Religion, and East-West pp. 223-242.

Comparison: Essays in Honor of Anthony C. Yu, Newark: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有審查制度)

9. 李奭學。2004年7月。〈翻譯的政治----明末天主教聖徒傳記

《聖若撒法始末》析論〉。《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

受》。東華大學中文系編。頁411-464。臺北市︰洪葉出版社。

(有審查制度)

10. 李奭學。2003年12月。〈詩與哲學的宿怨?----試論晚明耶

穌會證道故事與柏拉圖文學思想的關係〉。《通俗文學與雅正

文學︰第四屆文學與宗教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

興大學中文系主編。頁1-44。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有

審查制度)

11. 李奭學。2003年10月。〈台灣文學的批評家及其問題〉。《中

華現代文學大系》(貳),第12冊,評論卷(二)。李瑞騰主

編。頁823-841。臺北市:九歌出版社。(修訂重刊;無審查

制度)

12. 李奭學。2003年9月。〈誤讀的藝術—論明末耶穌會士所譯介

的伊索式寓言〉。《相遇與對話----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國

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卓新平編。頁295-333。北京︰宗教文

化出版社。(有審查制度)

13. 李奭學。2002年12月。〈中國晚明與西方中世紀—論明末耶

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的時空與文化背景〉。《空間、地域與文

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李豐楙,劉苑如編。頁

885-93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有審查制

度)

14. 李奭學。2002年12月。〈普洛透斯變形記—從金隄《尤利西

斯》看文體翻譯的問題〉。《文化研究與英語文教學》。戴維

揚編。頁79-99。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無審查制度)

15. 李奭學。2001年12月。〈歐洲古典傳統與基督教精神的合流

—利瑪竇《西琴曲意八章》初探〉。《詩與聲音—二○○一年

臺北市國際詩歌節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初安民主編。頁

27-57。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無審查制度)

16. 李奭學。2001年9月。〈基督教精神與歐洲古典傳統的合統-

-利瑪竇的《西琴曲意八章》初探〉。《詩與聲音—二○○一

年臺北國際詩歌節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初安民編。頁28-57。

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17.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1998年4月。〈論女子才德觀〉。《古典

與現代的女性闡釋》。孫康宜著。頁134-164。臺北市:聯合

文學出版社。(原載1993 年4 月號《中外文學》;有審查制

度)

學術書評

1. 李奭學。2008年4月。〈我們如何當上「中國」人?----評黃

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

(1945-1947)》〉。《文訊》。270期。頁110-111。

2. 李奭學。2008年2月。〈全方位的天才藝術家----評劉俊《情

與美:白先勇傳》〉。《文訊》。268 期。頁98-99。

3. 李奭學。2007年9月。〈評曾陽晴著《唐朝漢語景教文獻》。

《中國文哲研究集刋》〉。31期。頁289-291。

4. 李奭學。2007年6月。〈江水是如何東流的?----評邱貴芬等

著《台灣小說史論》〉。《文訊》。250期。頁90-91。

5. 李奭學。2007年3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評史景

遷著《天安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中國時報‧開

卷周報》。

6. 李奭學。2006年9月。〈評黃一農著《兩頭蛇︰明末清初第一

代天主教徒》〉。《中國文哲研究集刋》。29期。頁303-307。

7. 李奭學。2004年9月。〈評王德威著《被壓抑的現代性》。《國

立編譯館館刊》〉。32卷3期。頁92-95。(有審查制度)

8. 李奭學。 2003年 12月。〈評 Nicholas Standaert, ed.,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中國文哲研究集

刊》。23期。頁384-387。(有審查制度)

9. 李奭學。2002年3月。〈評鄭安德著《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

的護教辯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期。頁641-644。

(有審查制度)

10. 李奭學。1997年10月。〈艾爾門,看招--評寇斯提羅著《喬

伊斯傳》〉。《中外文學》。26卷5期。頁112-116。(有審查制

度)

專書

1. 李奭學。2012年。《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 李奭學。2009年12月。《中國晚明與歐洲中世紀:明末耶穌

會西洋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增訂版。北京:三聯書店。

(有審查制度)

3. 李奭學。2009年9月。《台灣觀點︰書話東西文學地圖》。271

頁。臺北市︰九歌。(無審查制度)

4. 李奭學。2008年。《三看白先勇》。218頁。臺北市︰允晨。

5. 李奭學。2008年。《台灣觀點︰書話中國與世界小說》。238

頁。臺北市︰九歌。

6. 李奭學。2008年。《細說英語字源》。242頁。臺北市︰書林。

7. 李奭學。2007年。《得意忘言︰翻譯、文學與文化評論》。376

頁。北京︰三聯書店。

8. 李奭學。2005年6月。《中國晚明與歐洲中世紀:明末耶穌會

西洋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480 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及聯經出版公司聯合出版。(有審查制度)

9. 李奭學。2005年4月。《經史子集:翻譯、文學與文化評論》。

430頁。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公司。(無審查制度)

10. 李奭學。2004年5月。《書話台灣:1991-2003 文學印象》。

238頁。臺北市︰九歌出版公司。(無審查制度)

11. 李奭學。1991年。《中西文學因緣》。348頁。臺北市:聯經

出版公司。

主編、翻譯及其他著作方式之專書(論文集)

1. Li, Sher-shiueh (Forthcoming). Geek and Roman Figures

in Confucian China: A Study of the Illustrations of the

Grand Dao,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2. 李奭學編譯。2006年。《紅樓夢、西遊記與其他︰餘國藩論

學文選》。北京︰三聯書店。

3. 李奭學譯。2004年。《詞與文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有審查制度)

4. 李奭學譯。2004年。《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

與虛構》。臺北市︰麥田出版與國立編譯館。(有審查制度)

5. 李奭學譯。1998年。《新編西洋文學概論》。臺北市:書林出

版公司。(無審查制度)

6. 李奭學譯。1996年。《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

娃導讀》。臺北市:書林出版公司。

7. 李奭學譯。1994 年。《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

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8. 李奭學譯。1992年。《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臺北市:允

晨出版公司。

9. 李奭學譯。1990年。《近代西洋文學:新古典主義迄現代》。

臺北市:書林出版公司。

10. 李奭學譯。1989年。《餘國藩西遊記論集》。臺北市:聯經出

版公司。

11. 李奭學譯。1988。年。《西洋文學概論》。臺北市:書林出版

公司。(無審查制度)

榮譽獎項 2011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2007 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

2003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1998-1999 Charlotte W. Newcombe Doctoral Dissertation

Fellowship, Woodrow Wilson National

Fellowship Foundation

1998-1999 德富基金會博士論文獎學金

1997-1998 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博士論文獎學金

1997-1998 芝加哥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博士論文獎學金

研習營-中文-07-文學傳播與離散認同:華語語系文學論-史書美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文學傳播與離散認同:華語語系文學論

講題簡介 二十一世紀的學術研究的語境,不管是人文學科或是社會學

科,已然越來越跨國化。跨國研究之興起,很大一部分是學術界

對全球化的一個反應。離散研究因為牽涉至少兩國的研究(遷徙

前後的兩國),也因之得到重視。華語語系研究為近年新興的一

科學門,提出和離散研究不同的關注,是一門即在地又跨國的學

術範疇。瞭解華語語系研究的來龍去脈,有助於我們發展一套自

己的跨國研究的模式。 研讀資料: 1. 史書美,〈華語語系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Sinophone),

PMLA,2011。 2. 周蕾,《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3. 史書美、蔡建鑫、貝納德等編,《華語語系研究讀本》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預計上課時數 2 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小時

史書美(Shu-mei Shih)

學歷 Ph.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2

現職 Professor, UCLA, since 2006 經歷 Acting Chair, 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Jan-June, 2012 Co-Director, “Cultures in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Mell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Program in the Humanities at UCLA, since 2005

Visiting Chair Professor (Pai Hsien-yung Professor), College of Humanities,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ll 2011

Visiting Professor, Escola D’estiu de Doctorat, Department de Traducció Id’Interpretació, Universitat Autonoma de Barcelona, Barcelona, Spain, Summer,2010.

Visiting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Summer 2002; Summer 2009

Director, Center for Compara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Asi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UCLA, 2000-2004

曾發表之期刊 1. “Racializing Area Studies, Defetishizing China,”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forthcoming.

2. “Race and Revolution: Blackness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PMLA(January 2013), forthcoming.

3. “Is the Post in Postsocialism the Post in Posthumanism?” Social Text 30:1 (Spring 2012), 27-50.

4. “The Concept of the Sinophone,” PMLA 126:3 (May 2011) 709-718.

5. “The Afterthought of Europe, and the Sinophone as a Space of Cultural Production,” Traces 6 (in English, Korean, Mandarin, and Japanese),forthcoming.

6. “Translating Feminism: Taiwan, Spivak, A-Wu,” lectora: revista de dones I textualitat (Lectora: journal of women and textuality) 16 (2010) 35-57.

7. “Theory, Asia, and the Sinophone,” Postcolonial Studies 13:4 (2010) 465-484.

i. Translated into Mandarin and published in Taiwan as 理論,亞洲,華語語系 for a special issue on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中國現代文學》 (December 2012), forthcoming.

8. “Comparative Racialization: An Introduction,” PMLA (Publication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123:5 (October 2008), 1347-1362.

i. Revised and shortened version published as an entry in A Dictionary of Cultural and Critical Theory, edited by Michael Payne and Jessica Rae Barbera. 2nd edition. London: Wiley-Blackwell, 2010, 143-149.

9. “Hong Kong Literature as Sinophone Literature,”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現代中文文學學報》. Vols. 8.2-9.1 (2008), 12-18. (lead essay)

10. “Global Literatur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Recognition,” PMLA 119: 1 (January 2004), 16-30. (lead essay). “Reply” to the forum on my essay, PMLA 119: 3(May 2004), 555-556.

專書著作 1.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co-editor with Chien-hsin Tsai and Brian Bernard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 forthcoming in January 2013.

2. Creoliz ation of Theory , co-editor with Françoise Lionnet, and with a long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1.

3. Reviewed in Choice; Journal of Postcolonial Writing; Canadian Literature: A Quarterly of Criticism and Review.

4. Visuality and Identity :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i. Mandarin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as 《視覺與認同》 is in press at Linking Publishing Co., Taiwan.

ii. Chapter 1 translated into Japanese and published in Gendai Shiso (Modern Thought, Japan) 29:4 (March 2001), 93-115.

iii. Chapter 6 translated into Japanese and published in Transnational Texts: New Experiments in East A sia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Tokyo: Kenbun publishing,2008, 288-316.

iv. Reviewed in Chinese Perspectives (In French and

English),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hinese Cross Currents (in English and Mandarin),Surveillance and Society; The China Journal.

5. Minor Transnationalism, co-editor with Françoise Lionnet and with a long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Second printing, 2009.

i. Introduction entitled “Thinking Through the Minor, Transnationally”translated into Mandarin and published in 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 《中外文

學》 36: 2 (June 2007), 19-49. ii. Selected essays featured as a special issue for

Chung-Wai Literary Monthly《中外文學》 36: 2 (June 2007), 13-120,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entitled “Tentative Proposals for Sinophone Studies, or,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Minor Transnationalism”

iii. Reviewed in Intersections; Choice; Cultural Studies Review; google reads (on line); Topia; Journal of Colonialism and Colonial History; Women’s Studies Quarterly.

6.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1917-1937.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i. Mandarin translation of the entire book as 《現代的

誘惑》, translated by He Tian. Shanghai: Jiangsu People’s Press, 2007.

ii. Chapter 6 translated into French by Isabelle Rabut and Angel Pino, in Pékin -Shanghai : tradition et modernité dans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des années trente,edited by Isabelle Rabut and Angel Pino (Paris: Bleu de Chine, 2000), 137-192.

iii. Chapter 7 anthologized in Collected Essay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u Na’ou 《劉吶歐國

際研討會論文集》 . (Tainan: National Taiwan Literature Institute, 2005), 17-65.

7. Reviewed in Choice; Intersection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American Review of China Studies;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South Central Review: the Journal of

South Central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China Inform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The Journal of Colonialism and Colonial History;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all of the abov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hina Journal; Asian Studies Review (Australia); China Times Daily, Hsin Min Evening News; The Contemporary (in Taiwan); Perspectives Chinoises, Revue Bibliographique de Sinologie (in France); China Scholarship; Southern Metropolis Weekly; Century China Weekly (in China); The Vancouver Sun; The New Brunswick Reader (in Canada); Chinese Perspectives; Twenty-First Century (in Hong Kong).

榮譽獎項 Co-Project Investigator, Mellon Foundation grant ($3.2 million) for “Cultures in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Mell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Program in the Humanities at UCLA, 2005-2014. 50% effort.

“Transnationalism, Visuality, and Identity: A Microseminar with Shu-mei Shih,”A 5-week graduate course (Hum 597B) devoted to the discussion of my work,with 14 students enrolle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Fall 2012.

Resident Research Fellowshi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UC Irvine, Fall 2012. (three-time fellow, see below)

Certificates, “Excellence in Mentoring in the Graduate Summer Research Mentorship Program,” UCLA. 1997, 1999, 2007, 2008, 2009, 2010.

Gold Medal Award for Scholarly Achievement. Dharma Drum Mounta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Improvement Foundation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 Awarded by the Dharma Drum Mountain Humanities Endowment, College of Humanities, National Cheng-kung University, Tainan, Taiwan, March 9, 2009.

Distinguished Visiting Scholar,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Academia Sinica, Taiwan, December 2011

Senior Fellow, Global Studies Program,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UCLA,2007-200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xchange Faculty to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Italy,December 6-20, 2005. Delivered four lectures,

two at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and two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ino.

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 under the aegi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aiwan,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Dong-hwa University, andDepartment of Multicultural Studies, Hua-lien Normal College, Hua-lien, Taiwan.(delivered three linked lectures, March 15 to 17, 2004).

Andrew Mellon Sabbatical Fellowship,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2003-2004.

Grant for Professors,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2003-2004.

Distinguished Visiting Scholar and Lecturer under the aegis of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Executive Branch, Taiwan, at the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Fu-je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livered four lectures, December 17 to December 28, 2001).

Co-director (with Françoise Lionn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ransnational and Transcolonial Studies Multicampus Research Group, with a grant from the UC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75,000), 2000-2006. Matching grants from UCLA’s Asian American Studies ($15,000) and the Humanities Dean's Office ($25,000).

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15,000) for "After the End: Hong Kong Culture After 1997" conference, May 25-27, 2001. Additional gra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he Humanities Dean's Office ($1,500)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Conference Grant ($20,500) for "Remapping Taiwan: Society and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onference, October 13-15, 2000, UCLA

Multicampus Research Group in the Humanities preparation grant ($15,000),co-project director with Françoise Lionnet. Project title: "Transnational and Transcolonial Studies." Grant given by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nd Pauline Yu, Dean of Humanities, UCLA, 1999-2000

Institute of American Cultures Faculty Research Grant, UCLA,

1994-1995;1997-1998; 1999-2000; 2003-2004; 2007-2008 Resident Research Fellowshi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UC Irvine, "Feminist Crossings" Faculty Seminar organized by Marguerite Waller, Fall 1999

Dean's Marshal Award, Division of Humanities, UCLA (chosen for "exceptional scholarship" as a junior faculty from the entire di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recognized at the College Awards dinner), 1998-1999

UCL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aculty Research Grant, 1995-1996; 1997-1998;1998-1999; 2002-2003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Research Grant, 1997-1998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Research Fellowship for Assistant Professors, 1996-1997

Career Development Grant, Academic Senate, UCLA, 1996-1997

Pacific Cultural Foundation Research Grant, 1996-1997 Center for Pacific Rim Studies Faculty Grant, UCLA,

1996-1997 Resident Research Fellowshi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UC Irvine, "Colonialism and Modernity in East Asia" Faculty Seminar organized by Theodore Huters, Spring 1995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Travel Grant, 1994-1995 Academic Senate Grants, UCLA, every year, since 1993. Asian American Studies Faculty Research Grants,

1993-present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992-199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Dissertation

Fellowship,1991-1992 UCLA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Overseas Programs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Grant, 1991-1992 Fulbright-Hays Dissertation Fellowship, 1990-1991 Committe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with China

Dissertation Fellowship,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1990-1991

First Prize, "Bridging the Gap" writing contest, UCLA, 1990 P.E.O. International Peace Scholarship, 1984-1985 Outstanding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Scholarship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978-1982

研習營-中文-08-若即若離、非漢非胡:漢字分化,後中國狀況與泛東亞意識-廖

咸浩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若即若離、非漢非胡:漢字分化,後中國狀況與泛東亞意識

講題簡介 漢文與梵文、拉丁文、及阿拉伯文等可謂世界四大文化圈的

主導性文字。這些文字既提供不絕的養分,也形成對圈內文化的

限制。在西方現代性一支獨秀之後,其他三大語文圈的文字與文

化一時都成為「無法現代化」的負擔。梵文及阿拉伯語早已成為

宗教語言。漢字雖仍被使用,但在華人世界之外(甚至之內),

都有極大的反漢字呼聲與實踐。最激進者廢漢字(如早先之越南

及後來的朝鮮半島),其次是大陸(及後來的星馬華人社區)的

以簡代繁,只有日本、香港與臺灣仍維持傳統的書寫方式。從文

化及經濟的發展來看,繁體字並沒有形成負擔,某種意義上來

說,甚至可以說,繁體漢字反成了現代性進入華人世界的媒介。

同時,在全球化時代漢字也有潛力成為東亞地區溝通與交流

的新助力。無庸諱言,這個可能性與中國的崛起有關。但另一方

面,也與繁體漢字本身的重要特質有關,也就是漢字對非華人而

言的非表音性質。此性質加上儒家(及釋道)文化的影響力,使

得使漢字成為東亞的跨文化母區(matrix)。但漢字這種跨文化

的特質,卻在近代民族主義興起之後被遮蔽。但明亡於滿所發生

的東亞意識上的改變,其實早已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啟發。也就

是漢(字)文化的核心地帶何在。明亡於滿促成了朝鮮與日本中

原的認知從「地域」變成了文化,從此漢字文化的核心已無所不

在。由此可見,對漢字文化的離心與聚心力道,自明末不斷演化,

迄今仍時有新貌。而各國的現代文學也不斷在漢字文化的母區與

現行性父令(Name of Father)之間往復游移。

全球化的局面為漢字文化帶來了新的考驗與新的機會。漢字

文化的存續也將在銜接全球與反制全球之間踏出下一步。但與母

區若即若離的關係,及對父令之間非漢非胡的回應,將是關鍵。

研讀資料:

1. rticulating the Sinosphere :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 spaceand time, Joshua A. Fogel, Cambridge, Mass. :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2009

2. Sound and script in Chinese diaspora, Jing Tsu, Cambridge,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預計上課時數 2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小時

廖咸浩

學歷 美國史丹福大學文學博士(中國文學及比較文學)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 講師, 1985-88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 副教授, 1988-1995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 祕書長, 1988-90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 客座副教授, 1991

中外文學, 主編, 1991-94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 教授, 1995-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主編, 1998

Journal of Anglo-American Literature, 主編, 2000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 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 2001-2003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主編, 2001-2003

中外文學, 發行人, 2001-2003.

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 理事長, 2002-2004

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2003-2006

國立臺灣大學, 主任秘書, 2008-2011

逢甲大學, 特約講座教授, 2011-

曾發表之著作 期刊論文:

1. Hsien-hao Liao. 2010. “Becoming Modernized or Simply ‘Modern’?: Sex, Chineseness, Diasporic/ Transnational Consicousness in Lust, Caution.” Concentric 36 (Sept) 2. 181-211.

2. 廖咸浩.2009/08/01.〈異夢為何同床?:中文現代詩中現代

主義詩學與國族再造的糾結〉.《台灣文學研究集刊》6: 1-28. 3. Hsien-hao Liao. 2007. “A Chinese Sinthome: Chan, Modern

Subject, and Politico-Semioticizing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 Vol. 23, No. 1-4, 147-72.

專書論文:

1. Hsien-hao Liao. Forthcoming. 2012. “Becoming Modernized or Simply ‘Modern’: Sex, Chineseness, Diasporic/ Transnational Consicousness in Lust/Caution.” In eds. Hsiao-yen Peng &

Whitney Dilley. Telltale Images: Visions of Lust/Caution from Eileen Chang and Ang Lee (London: Routledge)

2. Hsien-hao Liao. Forthcoming. 2012. “From Poetic Revolution to Nation-(Re)building: Vicissitudes of Modernit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eds. Isabelle Rabut & Hsiao-yen Peng. China and Its Others: Cultural Mediations between Modern China and the West. (Paris: Editions le Phenix)

3. Hsien-hao Liao. 2011. “Thief as Father/ Father as Thief: Negotiating the colonial legacy in A Borrowed Life and The Puppetmaster” In eds. Henning Cloeter & Bi-yu Chang. Imaging Taiwan (Wiesbaden, Germany: Harrassowitz).

4. Hsien-hao Liao. 2011. “Almost Propaganda but Not Quite: Identity, Modernity and (Re)constructions of the Native in Two Recent Taiwanese Documentaries”. In eds. Xin Zhang, Angelina Karpovich & Felicia Chan. Genre in Asian Film and Television. (Palgrave Macmillian). 61-78.

5. 廖咸浩.2010/06/01.〈異夢為何同床?:中文現代詩中現代

主義詩學與國族再造的糾結〉收錄李有成,馮品佳編. 《管見

之外: 影像文化與文學研究/ 周英雄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 臺北: 書林.

6. 廖咸浩.2010.〈斜眼觀天另有天: 文學現代性在台灣〉收

錄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

的考察》(臺北:群學出版社). 7. 廖咸浩.2009/11<中空之人與化外之人:陳映真作品中的

全球性移動、反向移動、與普世胸懷>《「陳映真創作五十

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封德屏(編).文訊出版社. 83-104.

8. 廖咸浩.2007.〈東方前衛/前衛東方:閱讀「跨國性」的

多重視角〉收錄《「差異、認同與混雜:全球化、移民、後

/殖民情境中的表演藝術》板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研

所.22-26. 9. 廖咸浩.2007.〈「漢」夜いまだ懼るるべからず、なんぞ炬

を持ちて遊ばざらんや?:原住民の新文化論述〉收錄下村

作次郎(編)《原住民文化.文學言說集 II》東京:草風館.

261-91.

專書:

1. 廖咸浩,2008,《迷蝶》(散文集), 臺北:印刻出版社

2. 廖咸浩,2008,《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 臺北:爾雅出版

社 3. 廖咸浩.2003.《美麗新世紀:前現代、現代、後現代》臺

北:印刻出版社. 4. Hsien-hao Liao, 1996. Who Is Afraid of Meaninglessness?: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Subjectivity from Avant-garde to Postmodernism. Taipei: Bookman.

5. 廖咸浩.1994.《愛與解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6. Hsien-hao Liao. 1985. Poetry of Self-Denial. Taipei:

Bookman. 榮譽獎項 • Giles Whiting Fellowship: 1985-86

• 哈佛燕京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博士後問學

人,1990-91

• 國科會研究成果獎: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 國 科 會 研 究 計 畫 : 1994-95, 1995-96, 1997-1999,

1999-2002, 2002-05, 2008-11, 2011-12.

• 國科會海外研究: 1996-97

• 普林斯頓大學, 傅爾布萊特(Fulbright-Hays Research

Grant)訪問學人, 1996-97

• 芝加哥大學 Regional Worlds Program, 訪問學人: 1999

• 西雪梨大學 , 文化研究中心 (Center for Cultural

Research), 訪問學人, 2007

• 墨爾本大學, 瓦特.滿古(Walter Mangold) 訪問學人, 2011

• 逢甲大學, 特約講座教授, 2011-

• 國立臺灣大學, 績優教授, 2012

研習營-中文-

09-何謂漢字圏──歴史和動力(漢字圏とは何か──歴史と動力)-齋藤希史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何謂漢字圏──歴史和動力(漢字圏とは何か──歴史と動力)

講題簡介 國人所創之表意文字。其後,與拉丁文流傳於歐洲大陸的情

況相仿,漢字漢文亦於東亞各區域廣泛流傳,讓這個地域長期維

持著連體嬰似的「同文」情境。

19紀以日本為首,東亞地區興起了一連串語文的近代化運

動。這些運動為了實踐「言文一致」,揚棄傳統漢文改以口語體

做為書寫手段;另一方面並將啟蒙知識的對象從特定階級下放到

一般民眾,而一方面則大量創出足以資肩負近代化教育、表達抽

象概念、涵括複雜思想的新語彙,並使之普及運用。由於東亞各

地域的文體類似基礎是在於「文」,而不在於「言」。因此「言文

一致」的實踐,理應造成「同文」情境的崩解。然而,歷史並沒

有簡單的按理發展,19世紀後,東亞各地域的「文」依然維持

相當程度的「類似」關係。而這個連體嬰似的關係得以延續的關

鍵,就在於日本的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中,日本以中國的漢字漢文為主要養分,再創出大

量和近代化有關的和製漢語。其後,這些新語彙又回過頭來被中

國、臺灣、朝鮮等地吸收,成為其近代化的載體以及這些地域「自

己的」漢字語群。在輪流扮演文明輸入者與輸出者的歷史演化過

程中,19世紀後中日雙方也相互以對方為動能,建構出一套看

似平行,但卻又「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語文系統。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在臺灣進行了半世紀的殖民統治。治臺

的 20世紀前期,正值東亞各地漢文出現重整銳變的時期。在殖

民統治的契機下,除了臺灣本身的漢文之外,日本也帶來了大量

的和製漢字與漢文;對岸「祖國」的中國白話文也薈萃於臺灣。

在多種漢字漢文同時交會之際,臺灣便成了漢字漢文的大熔爐。

在沒有經過標準化、規範化等語文近代化的程序下,臺灣發展出

一種獨特的變體漢文──「殖民地漢文」。其後這種文體迅速普

及,成為日治時期臺灣各媒體漢文欄中的主角以及近代文學的載

體;繼而成為近代臺語文的雛型。

「殖民地漢文」的形成方式,類似於歐美統治下出現於中南

美殖民地的混成(creole)現象。然而,與中南美殖民地那種僅

有聲音而無文字的混成現象不同,臺灣所發生的是文字文體的混

成現象。針對這種經由「近親繁殖」所交融而出的文體,身為統

治者的日本,不但未將其貶抑為「奴隸語言」,甚至時而參與之、

時而利用之,最後則在政治考量下,加以重整或「禁止」。

日本和東亞地區的漢文發展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但是在近代

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我們往往只記得這個東亞帝國曾對周邊進行

侵略;卻忽視其在東亞漢文近代化的過程中,日本其實是主要養

分的提供者,也經常是各種漢文之命運的主宰者。

本講題之目的,便在於釐清日本統治下臺灣漢文的流變軌

跡。立論在「言文一致」的歷史分歧點上,本講題試圖去探討

19世紀前後漢文的實際樣態、變遷過程,以及其所代表的歷史、

社會、政治意涵;並進一步分析這些意涵和東亞之間的關連性,

以及做為一個研究領域其所開展之可能性。講題由齋藤教授擔任

近代日本和中國的區塊,陳培豐則負責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漢文

發展的部分。

研讀資料:

1. 陳培豐。2008年 12月,〈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

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

灣史研究》,第 15卷第 4期,頁 31-86。

2. 陳培豐。2007年 4月,〈識字.閱讀.創作和認同——1930

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

報——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第 3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

員會。

3. 黃美娥。2007,〈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

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

報》,pp111-133。

預計上課時數 2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小時

齋藤希史

學歷 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中國語學中國文學)

現職 現任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經歷 1. 日本漢文、中國文學、清末至明治期言語・文學・出版研究

者。

2. 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奈良女子大學,曾任國文學

研究資料館助理教授。

曾發表之著作 期刊論文:

1. 〈《虞美人草》──修辞の彼方〉,《叙説》(奈良女子大学日

本アジア言語学会)第 38期,2011 年 3月,頁 96-109。

2. 〈文体と思考の自由──福澤諭吉の射程〉,《福澤諭吉年

鑑》(社団法人福澤諭吉協会)第 37期,2010 年 12月,頁

75-92。

3. 〈〈本の棚〉品田悦一著《斎藤茂吉──あかあかと一本の

道とほりたり》〉,《東京大学教養学部報》第 533期,2010

年 11月 4日。

4. 〈「悠然」の時空──陶淵明にいたるまで〉,《未名》(神戸

大学中文研究会) 第 28期,2010 年 3月,頁 1-22。

5. 〈<同文>のポリティクス〉,《文学》(岩波書店)第 10 卷 6

號,2009年 11・12月號,頁 38-48。

6. 〈Burns訳『天路歴程』の伝播と変容〉,《超域文化科学紀

要》第 14号,2009 年 11月,頁 123-140。

7. 〈中国の禅(Chan)から日本の禅(Zen)へ–伝達における異

文化間作用〉(Thomas. P. Kasulis 著, 原題 Making

Chinese Chan( 禅 )into Japanese Zen( 禅 ): some

intercultural effects on transmission 翻訳),《中国》

24巻,2009年 7月,頁 4-16。

8. 〈詩を読むこと、書くこと——浅見洋二『中国の詩学認識

——中世から近世への転換』〉,《創文》(創文社)第 513

号,2008年 10月,頁 23-26。

9. 〈思惟する主体——湯川秀樹と漢文脈〉,《大航海》第 67

号,2008年 7,頁 66-72。

10. 〈漢字圏としての東アジア〉,《大航海》第 66 号,2008年

4,頁 77-85。

11. 〈言と文のあいだ──訓読文というしくみ〉,《文学》(岩

波書店)第 8巻第 6号,2007 年 11月,頁 91-98。

12. 〈支那学の位置〉,《日本思想史学》 第 39 号,2007 年 9

月 30日,頁 3-10。

13. 〈訓読の自由〉,《東方》(東方書店)第 319 号,頁 2-6。

專書:

1. 『漢文スタイル』羽鳥書店、2010年

2. 『朱子語類訳注 巻十・十一』(共著)汲古書院、2009年

3. 『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明治編 5 海外見聞集』(共著)岩

波書店、2009年

4. 『漢文脈と近代日本』日本放送出版協会、2007年

5. 『嘉靖本 古詩紀』第一~三巻(共編)汲古書院、2005-6

6. 『漢文脈の近代 清末=明治の文学圏』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2005年

7. 『日本を意識する』(編著)講談社選書メチエ、2005年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読誦のことば──雅言としての訓読〉,中村春作・市來

津由彦・田尻祐一郎・前田勉編著,《続「訓読」論》,勉誠

出版,2010.11.15, pp.15-46。

2. 〈近代訓読体と東アジア〉,沈国威・内田慶市編著,《近代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文体の変遷》,白帝社,2010.3.31,

pp.109-119。

3. 〈漢文脈の中の『米欧回覧実記』〉,《『世界の中の日本の役

割を考える : 岩倉使節団を出発点として》,慶應義塾大学

出版会, 2009.4。

4. 〈『申報』の文学圏──『瀛寰瑣紀』創刊前後〉,《吉田富

夫先生退休記念中国学論集》,汲古書院,2008,pp.223-235。

5. 〈頼山陽の漢詩文——近世後期の転換点〉,《古典日本語の

世界——漢字がつくる日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7.4.6,

pp.189-217。

榮譽獎項 1. 『漢文スタイル』(羽鳥書店、2010)2011年 3 月獲山梨県

立文学館 やまなし文学賞 研究・評論部門。

2. 『漢文脈の近代──清末=明治の文学圏』(名古屋大学出

版会、2005)2005年獲サントリー財団 サントリー学芸賞

芸術・文学部門。

3. 「謝霊運の山居──〈居〉文学)(二)」獲 2001年橋本循

記念財団 盧北賞 論文部門。

研習營-中文-10-做為歴史的臺語文──東亞漢文的邊界和想像-陳培豐

講題領域 中文

講題 做為歴史的臺語文──東亞漢文的邊界和想像

講題簡介 國人所創之表意文字。其後,與拉丁文流傳於歐洲大陸的情

況相仿,漢字漢文亦於東亞各區域廣泛流傳,讓這個地域長期維

持著連體嬰似的「同文」情境。

19紀以日本為首,東亞地區興起了一連串語文的近代化運

動。這些運動為了實踐「言文一致」,揚棄傳統漢文改以口語體

做為書寫手段;另一方面並將啟蒙知識的對象從特定階級下放到

一般民眾,而一方面則大量創出足以資肩負近代化教育、表達抽

象概念、涵括複雜思想的新語彙,並使之普及運用。由於東亞各

地域的文體類似基礎是在於「文」,而不在於「言」。因此「言文

一致」的實踐,理應造成「同文」情境的崩解。然而,歷史並沒

有簡單的按理發展,19世紀後,東亞各地域的「文」依然維持

相當程度的「類似」關係。而這個連體嬰似的關係得以延續的關

鍵,就在於日本的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中,日本以中國的漢字漢文為主要養分,再創出大

量和近代化有關的和製漢語。其後,這些新語彙又回過頭來被中

國、臺灣、朝鮮等地吸收,成為其近代化的載體以及這些地域「自

己的」漢字語群。在輪流扮演文明輸入者與輸出者的歷史演化過

程中,19世紀後中日雙方也相互以對方為動能,建構出一套看

似平行,但卻又「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語文系統。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在臺灣進行了半世紀的殖民統治。治臺

的 20世紀前期,正值東亞各地漢文出現重整銳變的時期。在殖

民統治的契機下,除了臺灣本身的漢文之外,日本也帶來了大量

的和製漢字與漢文;對岸「祖國」的中國白話文也薈萃於臺灣。

在多種漢字漢文同時交會之際,臺灣便成了漢字漢文的大熔爐。

在沒有經過標準化、規範化等語文近代化的程序下,臺灣發展出

一種獨特的變體漢文──「殖民地漢文」。其後這種文體迅速普

及,成為日治時期臺灣各媒體漢文欄中的主角以及近代文學的載

體;繼而成為近代臺語文的雛型。

「殖民地漢文」的形成方式,類似於歐美統治下出現於中南

美殖民地的混成(creole)現象。然而,與中南美殖民地那種僅

有聲音而無文字的混成現象不同,臺灣所發生的是文字文體的混

成現象。針對這種經由「近親繁殖」所交融而出的文體,身為統

治者的日本,不但未將其貶抑為「奴隸語言」,甚至時而參與之、

時而利用之,最後則在政治考量下,加以重整或「禁止」。

日本和東亞地區的漢文發展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但是在近代

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我們往往只記得這個東亞帝國曾對周邊進行

侵略;卻忽視其在東亞漢文近代化的過程中,日本其實是主要養

分的提供者,也經常是各種漢文之命運的主宰者。

本講題之目的,便在於釐清日本統治下臺灣漢文的流變軌

跡。立論在「言文一致」的歷史分歧點上,本講題試圖去探討

19世紀前後漢文的實際樣態、變遷過程,以及其所代表的歷史、

社會、政治意涵;並進一步分析這些意涵和東亞之間的關連性,

以及做為一個研究領域其所開展之可能性。講題由齋藤教授擔任

近代日本和中國的區塊,陳培豐則負責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漢文

發展的部分。

研讀資料:

1. 陳培豐。2008 年 12 月,〈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

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

灣史研究》,第 15卷第 4期,頁 31-86。

2. 陳培豐。2007年 4月,〈識字.閱讀.創作和認同——1930

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

報——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第 3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

員會。

3. 黃美娥。2007,〈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

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

報》,pp111-133。

預計上課時數 2小時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小時

陳培豐

學歷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經歷 曾任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以及臺

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所、中興大學兼任副教授。

曾發表之著作 學位論文:

陳培豐。1999,《「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臺灣の

國語教育政策再考》,314 頁,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

士學位論文。

陳培豐。1993,《國體の形成原理と臺灣の國語教育──明

治期の臺灣統治を中心に──》,139 頁,東京大學博士班

入試論文。

陳培豐。1992,《日本に与えた社會進化有機体論の影響と

植民地臺灣の國語教育──明治期の臺灣統治を中心

に──》,118頁,早稻田大學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1. 陳培豐。2012 年 10 月,「同文」リテラシーがもたらした

近代文学——日本統治下、台湾の植民地漢文が歩んだ自助

再生の道,《ことばと社会》,第 14号,頁 84-113。

2. 陳培豐。2012 年 3 月,台湾の文学と歌謡──重層的植民

統治下における文学解釈共同体の構築,《中国 21》,第 36

期,頁 179-208。

3. 陳培豐。2011年 12月,鄉土文學、歷史、歌謠與族群:重

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臺灣史研究》,

第 18卷第四期,頁 109-164。

4. 陳培豐。2009年 10月,植民地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

王》.《水滸傳》,《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 9期,P249-290。

5. 陳培豐。2008 年 12 月,〈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

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

《臺灣史研究》,第 15卷第 4期,頁 31-86。

6. 陳培豐。2008年 6月,〈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

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

究》,第十五卷第二期,頁 79-133。

7. 陳培豐。2008年 3月,〈同じ演歌を歌いながら——東アジ

アにおける重層的な植民地統治と三つの演歌——〉, 東ア

ジア研究, 49期,53-56。

8. 陳培豐。2007年 4月,〈識字.閱讀.創作和認同——1930

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

—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第 3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9. 陳培豐。2006 年 4 月,〈多重植民のポストコロニアル状

況──グローバル化時代における臺灣の歴史學・社會學

・ポストコロニアリズム〉,《コロキラム現代社会學新地

平》創刊号,東京社會學インスティチャート,東京。

10. 陳培豐。2004年 6月,〈近代臺灣における二つの国語同化

政策〉,《ことばと社会 別冊 2》,(東京外国語大学, 21

世紀 COEプログラム「史資料ハブ地域文化研究拠点」),東

京:三元社,頁 41-64。

11. 陳培豐。2003年 6月,〈重新解析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同化』

國語教育政策──以日本近代思想史為座軸〉,《臺灣史研

究》7 卷 2 號,頁 1-48。另刊於《文化研究會報》25 期,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mal/25/jourmal

_park166.htm。

12. 陳培豐。 2001年 6月,〈『異心同体』の漢民族ナショナリ

ズム──植民地解放後、臺灣における國語転換の場

合──〉,《ことばと社會》,東京:三元社,頁 9-33。

13. 陳培豐。2001年 3月,〈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

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思考──〉,《新史

學》12卷 1期,台北,頁 115-157。

14. 陳培豐。1995 年,〈植民地臺灣の國語教育と異民族統

治──國体イデオロギーを中心に〉,《富士ゼロックス小林

節太郎記念基金會,1995 年度研究助成論文》,東京,頁

1-29。

15. 陳培豐。1995年 9月,〈近代日本の國体イデオロギーと臺

灣統治──上田万年の國語観を中心に──〉,《中國研究月

報》517号,東京,頁 16-37。

學術會議論文(僅列尚未正式出版的學術會議論文):

1. 陳培豐,2012,〈「同文」リテラシーがもたらした近代文学:

日本統治下、台湾の植民地漢文が歩んだ自助再生の道〉,

發表於比較殖民主義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人文社

會科學館北棟 3樓第一會議室: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2-09-07 ~ 2012-09-08。

2. 陳培豐,2012,〈郷土文学の声と大衆——日本統治時代の

郷土文学、流行歌及び左翼インテリ〉,發表於近代台湾の

経済社会変遷─日本とのかかわりをめぐって國際學術研

討會,日本.愛知大學名古屋校區:中研院主題計畫「戰後

臺灣歷史的多元鑲嵌與主體創造」、日本愛知大學東亞同文

書院記念中心,2012-08-04 ~ 2012-08-05。

3. 陳培豐,2012,〈連戰連敗的文藝大眾爭奪戰──日治時期

的鄉土文學、流行歌謠與左翼知識分子〉,發表於第一屆台

灣研究世界大會,中央研究院國際會議廳:中央研究院,

2012-04-26 ~ 2012-04-28。

4. 陳培豐,2011,由特異、類似、在地出發——〈帝國〉在台

灣—方法論的可能性,發表於方法論與社會實踐——台灣與

國際思潮的跨界互動工作坊,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2011-12-16 ~ 2011-12-17。

5. 陳培豐,2011,〈由「同文」的邊界移動來看臺灣文學的特

性──日治時期的新文學・鄉土文學・皇民文學・興亞文

學〉,發表於東亞文學的實像與虛像—台灣皇民文學與朝鮮

親日文學的對話(或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1-11-25 ~ 2011-11-26。

6. 陳培豐,2011,〈在聲音和文字之間──1930年代的鄉土文

學和歌謡〉,發表於「戰後臺灣歷史的多元鑲嵌與主體創造」

工作坊,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 8樓 802 室:中央研究

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11-05 ~ 2011-11-06。

7. 陳培豐。2009,〈異國同文的殖民統治--近代東亞漢字圏

的「克理奥爾」現象〉,發表於從生活領域看東亞的殖民經

驗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驚聲國際會議廳(驚聲紀念大

樓 3樓):淡江大學日文系,2009-12-26 ~ 2009-12-27。

8. 陳培豐。2009,〈做為抗日歴史化身的臺灣「傳統民 謠」:

兩次的鄉土文學運動和文學 詮釋共同體的建構〉,發表於

「戰後臺灣社會與經濟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人文

社會科學館北棟 3 樓第一會議室: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所,2009-12-23 ~ 2009-12-24。

9. 陳培豐。2009,〈作られた台湾の『伝統』民謡─音声テキ

ストから見た二度の郷土文学運動〉,共 12頁,發表於日本

台湾学会第十一回学術大会,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日本台湾

学会,2009-06-06。

10. 陳培豐。2009,〈東アジアの「同文」構造及び植民地統治

下台湾の「同化」教育──「類似」と「差異」の観点から

見た国語、文盲、漢文、階級〉,發表於植民地主義と教育,

日本同志社大學:日本同志社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2009-01-16。

11. 陳培豐。2008,〈由演歌來看臺灣社會的族群問題:重層殖

民歷史中歌謠文化的「類似」與「差異」〉,發表於東亞的七

十八轉時代:唱片錄音與聯結式現代性國際研討會,國立台

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音樂研究所、國立人間

文化研究機構,2008-12-12 ~ 2008-12-13。

12. 陳培豐。2008,〈從漢詩文的盛衰來看臺灣與日本帝國的關

係——歷史的回收、重演與岐異〉,發表於「異時空下的同

文詩寫─臺灣古典詩與東亞各國的交錯」國際研討會,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台灣文學系,2008-11-29

~ 2008-11-30。

13. 陳培豐。2008,〈鄉土文學運動と台湾近代文学の模索──

翻訳、文体、台湾話文をめぐる考察〉,發表於近代東アジ

アにおける制度化の諸相:統治・衛生・言語,日本大學:

日本大學文理学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8-10-17 ~

2008-10-18。

14. 陳培豐。2008,〈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中的想像──從「類

似」中尋找「差異」的意義與方法〉,發表於「比較殖民主

義與文化」國際學術工作坊,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中

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8-09-05。

15. 陳培豐。2008,〈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

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發表於帝

國主義與文學——殖民地、淪陷區、『滿洲國』」國際學術研

討會,愛知大學:愛知大學,2008-08-01 ~ 2008-08-02。

16. 陳培豐。2007,〈同じ演歌を歌いながら──東アジアにお

ける重層的な植民地統治と三つの演歌──〉,東アジアの

植民地期「近代化」と戰後研討會,大阪經濟法科際大學ア

ジア研究所、東アジア文化史研究會,2007年 9月 16日。

17. 陳培豐。2007,〈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

—東亞重層殖民下台灣的族群文化、翻譯和演歌〉,跨領域

對談:全球化下的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成

功大學台灣文學系,2007年 10 月 26日~28 日。

18. 陳培豐。2007,〈重構臺灣族群文化的演歌-東亞重層殖民

下歌謠文化的『類似』與差異』〉,「台灣和日本關係的回顧

與展望:過去‧現在‧未來」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社

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7年 10月 29、30日。

19. 陳培豐。2006 年 6 月 15 日,〈台湾・多重植民とポストコ

ロニアル状況-グローバル化時代における台湾の歴史学

と社会学 multi-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Situation

in Taiwan:Taiwanese Histor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コロキラム現代社会學

新 地 平 ( Colloquium: New Horizon of Sociological

Theory)》創刊号,東京社會學インスティチャート,東京:

新泉社,36-62頁。

20. 陳培豐。2005,〈文學望鄉:旅外學者的台灣文學研究之路〉,

「台灣文學國際鼎談」。台中: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舉辦,

2005年 11 月 21日。

21. 陳培豐。2005,〈日治時期的漢詩文、國民性與皇民文學─

─在流通與切斷過程中走向純正歸一〉,發表於「跨領域的

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行政

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台灣文學館、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舉辦,2005年 10 月 16日。

22. 陳培豐。2005,〈從芳賀矢一的訪臺來看臺灣的國語教育─

─一個非基督教殖民地統治的教化構想〉,發表於「桃園神

社-殖民歷史文化館」回溯、反省與再現共識研討會。行政

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舉辦,2005年 9 月 9

日。

23. 陳培豐。2005,〈從教育勅語到臺灣版教育勅語──近代日

本的儒學、天皇制與殖民統治〉,發表於「臺灣與遺民儒學:

1644 與 1895」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東亞文明

研究中心.台灣儒學研究室舉辦,2005年 9 月 8日。

24. 陳培豐。2005,〈在台灣的兩個國語「同化」政策──近代

化‧民族化‧台灣化──〉,發表於 2005 年國際學術研討

會:「『日本語』在台灣.韓國.沖繩做了什麼?」。教育部、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私立東海大學日本語文學系舉辦,

2005年 7 月 2日。

25. 陳培豐。2004,〈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王》、《水滸傳》〉,

發表於「楊逵文學國際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行政院

文建會、國家台灣文學館、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舉辦,2004

年 6月 20日。

26. 陳培豐。2004,〈走向一視同仁的日本民族之『道』──「同

化」脈絡中皇民文學的界線──〉,發表於「臺灣文學史書

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舉辦,2002

年 11 月 22 日。另刊《文化研究會報》 24 期,

http://140.112.191.178/csa/journal/24/park_24.htm。

27. 陳培豐。2002,〈1920年代臺灣知識分子思潮的轉折──從

語言觀的變化來看抗日運動策略的轉換〉,發表於「1920年

代的中國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中央

研究院近史所協辦,2002年 10月。

28. 陳培豐。2001,〈殖民近代化過程中臺灣人的主体性和影響〉,

發表於「殖民主義與現代性的再檢討」國際研討會。台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舉辦,2001年 12 月 23日。

29. 陳培豐。1999,〈陳火泉の『道』に映された『同化』と統

治原理の実像──二つの同化を視点に──〉,發表於「第

二回日臺シンポジム 近代日本と臺灣」。東京,1999年 12

月。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陳培豐,2010年 7月,〈同文の植民地支配が生んだ文体の

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王德威、

廖炳惠等編,《帝國主義と文學》,頁 239-288,日本‧東京:

研文。

2. 陳培豐,2010年 2月,〈演歌の在地化——重層的な植民地

文化からの自助再生之道〉,西川潤、蕭新煌編,《東アジア

新時代の日本と台湾》,頁 239-300,日本:明石書店。

3. 陳培豐。2008年 2月,〈以日本的「國語」教育來看臺灣的

殖民和後殖民〉,《日本語在台灣‧韓國‧沖繩做了什麼?》,

臺北:致良出版社。

4. 陳培豐。2007年 7月,〈翻譯、文體與近代文學的自主性──

由敘事、對話的文體分裂現象來觀察鄉土文學〉,《臺灣文學

的東亞思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 190-237。

5. 陳培豐。2007年 3月,〈反植民地主義と近代化〉,《台湾、

韓国、沖縄で日本語は何をしたのか》,東京:三元社,頁

20-39。

6. 陳培豐。2004 年 11 月,〈近代臺灣における二つの国語同

化政策〉,收於《脱帝国と多言語化社会のゆくえ─アジア

・アフリカの言語問題を考える─》,頁 41-頁 64,東京:

三元社。

7. 陳培豐。2002 年 10 月,〈1920 年代臺灣知識分子思潮的轉

折──從語言觀的變化來看抗日運動策略的轉換〉,收於《一

九二0年代的中國》,頁 245─277,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

究中心。

專書:

1. 陳培豐,2012年 8月,《日本統治と植民地漢文——台湾に

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共 336 頁,日本‧東京:三元

社。

2. 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本帝國的臺灣國

語政策.近代化.認同》,約 550頁,台北:麥田。

3. 陳培豐。2001 年 2 月,《「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

下臺灣の國語教育政策の再考》,384頁,東京:三元社。

研習營-中文-11-跨文化的莊子氣論與法國莊子學的批判解讀-賴錫三

講題領域 古典文本與當代回應

講題 跨文化的莊子氣論與法國莊子學的批判解讀

講題簡介

近來「法國莊子學」對《莊子》充斥權力批判的「看見」,和筆

者對「道家型知識分子論」之「重估」,可謂不謀而合。畢來德

(Jean François Billeter)和本人同樣不滿於隱士型的道家詮

釋,一樣強烈主張道家對權力的批判屬於核心價值而非附庸。然

本人雖欣賞法國莊子學者,如畢來德、樂唯(Levi)、葛浩南

(Graziani)從「權力批判」來解莊。但對於畢來德堅持身體終

極性、主體必要性之餘,卻絕對排拒氣論(氣化宇宙論)的激進

(也是保守)觀點,有所保留和批判。本人曾邀請畢來德來台進

行一場埔里民宿對話,並針對畢來德的反駁給予更完整的回應;

尤其對於氣論與政治、批判性、形上學等課題,本人再度撰文發

表以深化相關討論。而筆者和畢來德的深度對話,也促進了何乏

筆在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出版「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

的莊子研究專輯」。相信這將是未來學界評論台灣《莊子》學、

評估《莊子》跨文化潛力的重要文獻。筆者認為道家型的權力批

判,需要將氣化流行、存有變化、語言差異、主體解構、美學治

療、文化更新等等面向加以整合,而且「氣」這一觀念是不必迴

避的。因此本課程嘗試將《莊子》的氣論與批判哲學統合起來,

作為對畢來德的法國莊子學的一種跨文化之批評回應。

預計上課時數 2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課程參考文獻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

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10月。

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馬克斯.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 合著,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臺

北:商周出版社,2009。

羅哲海 (Heiner Roetz) 著,陳咏明、瞿德瑜譯,《軸心時期的

儒家倫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林遠澤,〈評 Heiner Roetz: Die chinesische Ethik der

Achsenzeit〉,《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桃園:2007,頁

289-298。

何乏筆,〈如何批判文化工業?阿多諾的藝術作品論與美學修養

的可能〉,《中山人文學報》,19,高雄:2004,頁 17-35。

何乏筆,〈絕望與激昂之間:阿多諾哲學的當代啟示〉,《當代》,

198,臺北:2004,頁 25-45。

何乏筆,〈身體與山水──探索「自然」的當代性〉,《藝術觀點》,

45,臺南:2011,頁 57-63。

何乏筆,〈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

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

研究專輯(下),22.4,臺北:2012,頁 41-73。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出版中,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的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賴錫三,〈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

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畢

來德莊子研究專輯》第 22 卷第 3期,頁 59-102,2012 年 9 月。

賴錫三,〈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

交流的方法反思〉,《文與哲》第 23期,頁 389-428,2013年

12 月。

賴錫三,《莊子》的自然美學與氣氛倫理與原初倫理──與本雅

明、伯梅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 26期,頁 85-146,2015

年 6月。

賴錫三,〈《莊子》的美學工夫、哲學修養與倫理政治的轉化─

─與孟柯(Christoph Menke)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 28

期,2016年 6月。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

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46卷 3期,2016 年 9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年 2 月。

賴錫三

學歷 清華中文博士

現職 中山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經歷 中正中文系教授、所長暨系主任、科技部中文學門及哲學學門複

審委員、科技部吳大猷紀念獎、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著作

發表期刊論文:近六十篇。目前出版專書:《莊子靈光的當代詮

釋》、《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當代新道家:

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

文化更新》(四本已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補助出版)。

榮譽獎項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6)

信箱

研習營-中文-12-跨文化莊子天人之學的弔詭兩行:自然與啟蒙的辯證對話-賴錫

講題領域 古典文本與當代回應

講題 跨文化莊子天人之學的弔詭兩行:自然與啟蒙的辯證對話

講題簡介

黑格爾歷史哲學批評東方並未脫離「心靈與自然合一」的巫術階

段,故無「主體性自由」可言。在他看來,東方心靈從人類文明

史的理性啟蒙過程來看,只能被歸屬於邁向西方理性啟蒙、主體

自由的圓熟過程之初階童蒙狀態。在這種進步史觀的理性辯證思

維下,東方的天人合一極容易被意識型態化為巫術神話的挾纏停

滯。如此一來,「天人合一」被簡化為「以天統人」的去主體化

或無主體性,而天人合一與巫術神話的高度掛勾,也經常被西方

學者視為典型的東亞思維模式,而東方的倫理模型便也經常陷溺

在整體主義的集體無意識之中。德國漢學家羅哲海雖以軸心時代

的儒家倫理學來反抗黑格爾所謂東方無主體自由的獨斷判斷,但

是他卻淺化又簡化了道家倫理特徵,進一步呼應了黑格爾對東方

天人合一的意識型態化理解。筆者認為最關鍵處就在於,羅哲海

對於主體的理解明顯偏向康德主義,完全以理性主體來「統合」

並「同一」主體的內在多元性與複雜豐富性,造成他無法辯證地

理解道家的混雜豐富性:那種「在自然與人文之間」、「在神話與

啟蒙之間」、「在天人分合之間」循環往復之「主體混雜化」的運

動過程。本課程主要在於重新評估《莊子》的天人思維,尤其回

應荀子對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這一類批評,實未能完整把握

《莊子》天人「兩行」的辯證思維。為了講明莊周平衡「天/人」

雙重身分的當代意義,筆者嘗試與法蘭克福學派創始者阿多諾

《啟蒙的辯證》進行跨文化對話。就阿多諾而言,人文的啟蒙未

必直線進步,反而啟蒙與神話應該重新辯證,人應該再度與自然

重新和解。本文認為阿多諾對啟蒙辯證的文化批判治療,以及否

定辯證的文化生成邏輯,極富啟發性。因此嘗試和《莊子》的天

人思維,進行跨文化對話。筆者重新定位《莊子》的天人思維在

於:神話與啟蒙之間的來回運動,莊周乃具有自然之子(天)與

啟蒙之子(人)的雙重身分,並嘗試讓「天人不相勝」地「兩行」

運動,這同時也是人文化成生生不息的關鍵。

預計上課時數 2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課程參考文獻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

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10月。

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馬克斯.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 合著,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臺

北:商周出版社,2009。

羅哲海 (Heiner Roetz) 著,陳咏明、瞿德瑜譯,《軸心時期的

儒家倫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林遠澤,〈評 Heiner Roetz: Die chinesische Ethik der

Achsenzeit〉,《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桃園:2007,頁

289-298。

何乏筆,〈如何批判文化工業?阿多諾的藝術作品論與美學修養

的可能〉,《中山人文學報》,19,高雄:2004,頁 17-35。

何乏筆,〈絕望與激昂之間:阿多諾哲學的當代啟示〉,《當代》,

198,臺北:2004,頁 25-45。

何乏筆,〈身體與山水──探索「自然」的當代性〉,《藝術觀點》,

45,臺南:2011,頁 57-63。

何乏筆,〈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

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

研究專輯(下),22.4,臺北:2012,頁 41-73。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出版中,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的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賴錫三,〈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

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畢

來德莊子研究專輯》第 22 卷第 3期,頁 59-102,2012 年 9 月。

賴錫三,〈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

交流的方法反思〉,《文與哲》第 23期,頁 389-428,2013年

12 月。

賴錫三,《莊子》的自然美學與氣氛倫理與原初倫理──與本雅

明、伯梅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 26期,頁 85-146,2015

年 6月。

賴錫三,〈《莊子》的美學工夫、哲學修養與倫理政治的轉化─

─與孟柯(Christoph Menke)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 28

期,2016年 6月。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

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46卷 3期,2016 年 9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年 2 月。

賴錫三

學歷 清華中文博士

現職 中山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經歷 中正中文系教授、所長暨系主任、科技部中文學門及哲學學門複

審委員、科技部吳大猷紀念獎、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著作

發表期刊論文:近六十篇。目前出版專書:《莊子靈光的當代詮

釋》、《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當代新道家:

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

文化更新》(四本已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補助出版)。

榮譽獎項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6)

信箱

研習營-中文-13- 跨文化的莊子氣論與當代民主政治之主體想像-何乏筆

講題領域 古典文本與當代回應

講題 跨文化的莊子氣論與當代民主政治之主體想像

講題簡介

畢來德原先在巴黎法蘭西學院所發表的演講及《莊子四講》,對

法語莊子研究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莊子四講》譯成中文而回

到漢語脈絡,便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畢來德的批判具有濃厚的政

治涵義,在他看來,《莊子》之被融入到中國帝國秩序,並且被

解讀為逃避世界的順應思想,此一大趨勢可歸結於郭象以降的注

釋傳統。重新解放《莊子》的批判潛力,使之走出郭象注的話語

機制,此乃畢來德莊子研究的野心和旨趣。這樣的角度在臺灣會

引起許多研究者的興趣絕非偶然。在當今的臺灣,中國古典文獻

的研究處於艱難的文化情境。一方面,去中國化的傾向加深了對

中國哲學的漠視和冷感;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對古典文教的新熱

情也很可疑,因為復興古典的思潮與某種具有民族中心、國家主

義色彩的文化民族主義交雜在一起。在此兩難的研究情境下,重

新調整古典中國哲學研究的大方向,便顯得特別急迫。尤其無法

逃避的難題在於:關於古典中國哲學的研究,能否成就一種跨文

化的批判性轉向,以重新獲得回應或診斷時代的能力和魄力。

2009 年「若莊子說法語:畢來德莊子研究工作坊」以降的研究

方向,便特別著重《莊子》的批判精神,尤其從莊子式的主體範

式(身體主體、氣化主體、遊之主體)開始檢驗當代新儒家所謂

「心性主體」。畢來德的介入有助於突顯臺灣莊子研究的特殊處

境和問題意識,迫使學者面對臺灣當今的文化歷史處境(包括政

治處境)為什麼能產生另類的莊子研究的問題。為什麼是莊子

呢?因為「遊之主體」在古代已經很當代,在當代也很當代。

預計上課時數 2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課程參考文獻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

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10月。

何乏筆,〈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

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

研究專輯(下),22.4,臺北:2012,頁 41-73。

何乏筆,2016年,〈曲通三統?關於現代政治的規範性弔詭〉,

《文與哲》,第 28期(2016年 6月),頁 233-268。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出版中,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的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賴錫三,〈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

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畢

來德莊子研究專輯》第 22 卷第 3期,頁 59-102,2012 年 9 月。

賴錫三,〈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

交流的方法反思〉,《文與哲》第 23期,頁 389-428,2013年

12 月。

賴錫三,《莊子》的自然美學與氣氛倫理與原初倫理──與本雅

明、伯梅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 26期,頁 85-146,2015

年 6月。

賴錫三,〈《莊子》的美學工夫、哲學修養與倫理政治的轉化─

─與孟柯(Christoph Menke)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 28

期,2016年 6月。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

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46卷 3期,2016 年 9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年 2 月。

何乏筆

學歷

德國法蘭克福哥德大學(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Main)漢學碩士;德國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TU

Darmstadt)哲學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社會

研究所兼任成員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助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博士後研究、國

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兼任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哲

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等

著作

發表期刊論文:六十篇(漢語、德語、英語、法語)。德語專書

兩本:Das Dispositiv der Kreativität (2002), Chinesische

Gegenwartsphilosophie (2016)。主編:《若莊子說法語》;《跨

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即將出版)。

榮譽獎項 德國洪堡基金會「資深研究人員研究獎金」、中央研究院年輕學

者研究著作獎、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獎學金。

信箱

研習營-中文-14-跨文化的莊子弔詭思維與與當代中國政治-何乏筆

講題領域 古典文本與當代回應

講題 跨文化的莊子弔詭思維與與當代中國政治

講題簡介

本課題在「通三統」政治話語的跨文化省思。切入點是德國法蘭

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哲學家霍耐特「社會自由」的概念,以及現代

政治三大原則(自由、平等、博愛)的關係,圍繞著「三革命原

則的弔詭格局」來進行相關批判分析。尤其過渡到「溝通與齊物」

的主題,來連結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溝通理論與當代莊子研

究關於「齊物」的思考。透過莊子的「弔詭共生」、差異兩行,

進一步質疑霍耐特的理論侷限在於無法正視三大原則及相關的

三大政治意識形態(自由主義、社會主義、保守主義)所構成的

規範性弔詭。本課題將深化關於「溝通」與「齊物」的討論,尤

其試圖透過「工夫辯證」的概念來逆轉「通三統」話語為了現有

意識形態而服務的趨勢,別開生面地構思「新外王」的另類可能。

莊子弔詭思維所隱含的「工夫辯證」,是對三大原則和意識形態

因交流不通而產生各種病狀的治療方法。工夫辯證的第一任務在

於以「齊物」的態度看待三大革命原則和三大意識形態(三統」),

從相輔相成的角度理解三者的關係,以開闢均衡實現的願景。此

修養綱領的出發點乃是三元格局無法化解的弔詭性質,以及對此

處境的深刻自覺。因此,筆者此處所謂工夫辯證涉及了弔詭思維

和弔詭行為的習練和培養。在《莊子》的許多篇章中,這類的修

養工夫早已獲得精闢的哲學和文學表達。清末民初的革命學者如

章太炎,曾試著調和革命行動與工夫實踐,但是在革命鬥爭處處

爆發的陷阱下,對《莊子》的再現實化所能發揮的影響力顯得非

常有限。然而,在一九八九年意識形態的時代大體上終結之後,

「齊物」的風骨和批判精神,以及與弔詭共生的智慧,或許更能

呼應時代情勢。

預計上課時數 2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課程參考文獻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

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10月。

何乏筆,〈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

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

研究專輯(下),22.4,臺北:2012,頁 41-73。

何乏筆,2016年,〈曲通三統?關於現代政治的規範性弔詭〉,

《文與哲》,第 28期(2016年 6月),頁 233-268。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出版中,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的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賴錫三,〈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

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畢

來德莊子研究專輯》第 22 卷第 3期,頁 59-102,2012 年 9 月。

賴錫三,〈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

交流的方法反思〉,《文與哲》第 23期,頁 389-428,2013年

12 月。

賴錫三,《莊子》的自然美學與氣氛倫理與原初倫理──與本雅

明、伯梅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 26期,頁 85-146,2015

年 6月。

賴錫三,〈《莊子》的美學工夫、哲學修養與倫理政治的轉化─

─與孟柯(Christoph Menke)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第 28

期,2016年 6月。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

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46卷 3期,2016 年 9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年 2 月。

何乏筆

學歷

德國法蘭克福哥德大學(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Main)漢學碩士;德國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TU

Darmstadt)哲學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社會

研究所兼任成員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助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博士後研究、國

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兼任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哲

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等

著作

發表期刊論文:六十篇(漢語、德語、英語、法語)。德語專書

兩本:Das Dispositiv der Kreativität (2002), Chinesische

Gegenwartsphilosophie (2016)。主編:《若莊子說法語》;《跨

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即將出版)。

榮譽獎項 德國洪堡基金會「資深研究人員研究獎金」、中央研究院年輕學

者研究著作獎、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獎學金。

信箱

研習營-中文-15-「五行」原論-楊儒賓

講題領域 台灣當代人文學術建構史

講題 「五行」原論

講題簡介

「五行」是中國思想的核心概念,本講擬從耶律亞德的聖顯與巴

舍拉的「物之想像」入手,探討一種宗教現象學意義的「原初」

的概念。原初的五行顯示五行之為「物」原本即有既聖且物的模

型性質,此性質既是「外界」的物象,也是「內在」的心象,其

性格有如「原型」的地位。前賢的道德語句常混用自然意象,即

是對跨越心物分隔的原初世界之肯定。

預計上課時數 2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楊儒賓

學歷 國立臺灣中國文學博士

現職 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教授

經歷

韓國外國語大學講師(1985.9~1986.6)

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87.8~1993.7)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93.8 迄今)

著作 著有《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

年)、《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2016 年)

榮譽獎項 2011 年 11月成立臺灣中文學會,並擔任理事長

信箱

研習營-中文-16-回到語文學:王夢鷗先生的意義-廖棟樑

講題領域 台灣當代人文學術建構史

講題 回到語文學:王夢鷗先生的意義

講題簡介

薩伊德(Edword W. Said)曾以一篇題為〈回到語文學〉的文章,

叮嚀人文學者的實踐,最關鍵是語文學。王夢鷗亦曾以「語文」

為文學的核心,把語言看作人的「精神的存在方式」,而文學中

的語言則是一種隱含多重意義的「審美對象」。其「語言美學」

理論的建構,引起徐復觀之爭鳴,藉由對其《文心雕龍》研究而

展開商討。這場關於「文學語言」的思辨,並以《文心雕龍》研

究為實踐場域,值得我們切問近思以之燭照自身的問題。

預計上課時數 2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廖棟樑

學歷 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

現職 現為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經歷 政治大學特聘教授

著作

著有《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倫理‧歷史‧藝術:

古代楚辭學的建構》、《古代楚辭學史論》、《六朝詩評中的形象批

評》等書。

榮譽獎項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信箱

研習營-中文-17-數位文學創作與傳播-李順興

講題領域 數位媒介與文學創作傳播

講題 數位文學創作與傳播

講題簡介

(100~200字)

1.介紹數位文學的源起和發展:以美國和台灣為例

2.瞭解數位文學創作軟體和語言:包括 Frontpage, Paint Shop, HTML

3.數位文學創作實習:以電腦教室為實習場所

4.數位文學作品上載軟體介紹和作品上網:使用 FileZilla 作為檔案

上傳工具.

5.數位文學是文學?還是藝術?:未來的文學

預計上課時數 2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李順興

學歷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

現職 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

經歷 中興大學藝術中心主任、通識中心主任

著作 美麗新文字:數位文學形式研究

榮譽獎項

2002-3。美國富爾布萊特訪問學者(Fulbright Scholar)

1998。台灣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

1995。國科會研究成果獎勵(甲種)

1991-1994。華盛頓大學學雜費獎學金

1991。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首獎

1988。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

信箱

研習營-中文-18-出版業面臨的數位衝擊與對策-陳穎青

講題領域 數位媒介與文學創作傳播

講題 出版業面臨的數位衝擊與對策

講題簡介

(100~200字)

出版產業產值逐年下降,讀者都去哪裡了?

數位衝擊真正的破壞力

重新定義出版業

重新理解創作與傳播

打造適合跨媒體流動的文本

預計上課時數 2

預計學人討論

時數 1

陳穎青

學歷 輔仁大學歷史系

現職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兼任講師、出版顧問

經歷 貓頭鷹出版社社長

著作 老貓學出版、老貓學數位

榮譽獎項 主編叢書多次榮獲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媒體年度好書獎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