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

6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课题资助项目No .20 01 BA 701 A 12 b ,2004 BA 721 A 02) Correspondence Prof Yan HUANG T el :0208188723334530 ; Email Huang61 @ medmail com cn 中风病急性期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探讨 黄燕 谢仁明 卢明 蔡业峰 郭建文 晓路 黄培新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 探索能反映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药合干预特色和势的临床疗效评指系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 将纳入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疗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及中药安慰剂进行干预 在入组治疗后第 7、 14 、21、28 天及随访 个月后的 个时点分别进行指评定 指有中医证候指简称 ZH )、 拉斯哥 昏迷评定Glasgow coma standard GCS )、 神经功能损评分nerve functional failure NF)、 生活能力状态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r index BI )、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index QLI和社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 FAQ)。 结果 共纳入 404 患者 试验组 199 其中阳类证 178 阴类证 21 对照组 205 其中阳类证 165 阴类证 40 治疗 个月后 试验组愈显率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86 .5% , 对照组为 73 .6% , 组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P < 0 .01) 。 指的反应度表明 GCS 评分对病人的敏感性从第 天开始升高 14 、21 天对全部病人敏感 NF 的反应度在第 14 、21 、28 天对全部病人的敏感性较高 BI 指数 评分在第 21 天对轻度 中度病人敏感 随访 个月后对轻度病人敏感 QLI 评分在第 21 天对轻度 中度病 人及随访 个月后的轻度病人敏感 FAQ 评分在第 21 随访 个月后对轻度病人敏感 ADL 评分在第 28 天对所有病人及随访 个月后的轻度病人敏感 在第 0~7 、1 4 、2 8 ZH 评分对全部病人的反应 度均较好 主成分分析显示上述 个指在发病时0~7 )、 21 天及随访 个月后都能较好地反映 中风病人的病情并评出血中风病人的疗效 其中 ZH 评分和 FAQ 评分在第 28 天的贡献度更大 结论 对于出血中风急性期病人 所选择的 个指GCS NF BI QLI FAQ ADL ZH 均有较好的反应 其中第 21 天的反应度最好 ZH 评分随病情波动 相对于其指更符合病情变化 关键词 脑中风 急性病 病人结局评 证候 中图分类号 R743 .3 ; 文献识码 A 文章号 :16721977(2007)03027606 Effect evaluation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acute stage of stroke Yan HUANG Ren ming XIE Ming LU Ye feng CAI Jian wen GUO Xiao lu MIAO Pei xin HUANG Center of Cerebropathy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20120 ,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system reflecting the superio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 hens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apy for acute stroke Method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single blind in various therapeutic centers was applied on the pa tients with the acute stage of hemorrhagic stroke due to hypertension who were allocated to the tri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ial group accepted the general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and differential treat 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stage classificatio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gener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placeb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assessed at the th day ,14th day ,21 st day and 28th day of posttreatment and after month follow up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ed the syndromes of TCM ZH), Glasgow coma standard GCS), nerve functional failure NF),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Barther index BI ), quality of life index QLI and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 FAQ). Results Four hundred and four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were included There were 178 cases with yang ·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月第 卷第 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May 2007 ; Vol .5 , No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19

5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黄燕,谢仁明,卢明,蔡业峰,郭建文,缪晓路,黄培新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课题资助项目(No .2001BA701A12b ,2004BA721A02)Correspondence : Prof . Yan HUANG ; T el :0208188723334530 ;Email : Huang61 @ medmail .com .cn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黄燕 ,谢仁明 ,卢明 ,蔡业峰 ,郭建文 ,缪晓路 ,黄培新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 :探索能反映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药综合干预特色和优势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 ,将纳入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疗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及中药安慰剂进行干预 。 在入组治疗后第 7 、14 、21 、28 天以及随访 3 个月后的 5 个时点分别进行指标评定 。 指标有中医证候指标(简称 ZH) 、格拉斯哥昏迷评定(Glasgo w coma standard , GCS)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functional failure ,NF) 、生活能力状态(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 ADL)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 ther index , BI) 、生存质量(qualit y of life index ,QLI)和社会功能活动问卷( fu 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 , FA Q) 。结果 :共纳入 404 例患者 ,试验组 199 例 ,其中阳类证 178 例 ,阴类证 21 例 ,对照组 205 例 ,其中阳类证165 例 ,阴类证 40 例 。 治疗 3 个月后 ,试验组愈显率(基本痊愈 + 显著进步)为 86 .5 % ,对照组为 73 .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指标的反应度表明 GCS 评分对病人的敏感性从第 7 天开始升高 ,至第 14 天 、21 天对全部病人敏感 。 NF 的反应度在第 14 天 、21 天 、28 天对全部病人的敏感性较高 。 BI 指数评分在第 21 天对轻度 、中度病人敏感 ,随访 3 个月后对轻度病人敏感 。 QLI 评分在第 21 天对轻度 、中度病人及随访 3 个月后的轻度病人敏感 。 FA Q 评分在第 21 天 、随访 3 个月后对轻度病人敏感 。 ADL 评分在第28 天对所有病人及随访 3 个月后的轻度病人敏感 。 在第 0 ~ 7 天 、14 天 、28 天 ,ZH 评分对全部病人的反应度均较好 。 主成分分析显示上述 7 个指标在发病时(第 0 ~ 7 天) 、第 21 天及随访 3 个月后都能较好地反映中风病人的病情并评价出血中风病人的疗效 ,其中 ZH 评分和 FA Q评分在第 28 天的贡献度更大 。结论 :对于出血中风急性期病人 ,所选择的 7 个指标(GCS 、NF 、BI 、QLI 、FA Q 、ADL 、ZH)均有较好的反应度 ,其中第 21 天的反应度最好 。 ZH 评分会随病情波动 ,相对于其余指标更符合病情变化 。关键词 :脑中风 ;急性病 ;病人结局评价 ;证候中图分类号 :R74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21977(2007)03027606

Effect evaluation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acute stage of strokeYan HUANG ,Renming XIE ,Ming LU ,Yefeng CAI ,Jianwen GUO , Xiaolu MIAO ,Peixin HUANGCenter of Cerebropathy , Guangdong P ro vincial Hospital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Guangzhou , Guangdong P ro vince520120 , China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system reflecting the superiori ty and characterist ics of comprehens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apy for acute stroke .Method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single blind in various therapeutic centers was applied on the patients with the acute stage of hemorrhagic stroke due to hypertension ,who were allocated to the trial groupand the control group . The trial group accepted the general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stage classificatio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with the gener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placeb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 The treatmenteffect was assessed at the 7 th day ,14th day ,21st day , and 28th day of posttreatment and after 3monthfollowup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ed the syndromes of TCM (ZH) ,Glasgow coma standard(GCS) ,nerve functional failure (NF)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Barther index (BI) ,quality of life index(QLI) and functional activi ties questionnaire (FAQ) .Results :Four hundred and four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were included . There were 178 cases with yang

·672·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年 5 月第 5 卷第 3 期   Journ al o f C hin ese In te grat ive Medicine , Ma y 2007 ; Vol .5 , No .3

Page 2: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黄燕,谢仁明,卢明,蔡业峰,郭建文,缪晓路,黄培新

syndrome and 21 cases with yinsyndrome in the trial group ( n = 199) ,and there were 165 cases with yangsyndrome and 40 cases with yinsyndrome in the control group ( n = 205) .The rates of recovery and obviousimprovement after 3month treatment in the tri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6 .5 % and 73 .6 %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 0 .01) .The response sensitivity of theeffect items indicat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GCS began to increase from the 7 th day and was high at the 14thday and the 21st day for all patients .The response sensitivity of the NF scale was high for all patients at the14 th day , the 21st day and the 28th day . The BI scale and the QLI scale were sensitive to the patients withlight and middle stage of stroke at the 21st day ,and were sensitive to the patients wi th light stage of strokeafter 3month followup . The FAQ scale was sensi tive to the light stroke at the 21st day and after 3monthfollowup .The ADL scale was sensitive to all patients at the 28th day and the pat ients with light stage ofstroke after 3month followup .The ZH scale was sensitive to all patients from 0 to 7 d , the 14 th day ,and the28 th day . The 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 indicated these 7 i tems could reflect the condition of stroke from07 d , the 21st day and after 3month followup ,and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morrhagic stroke .ZH scale and FAQ scale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 effect items at the 28th day .Conclusion : The seven i tems (GCS 、NF 、BI 、QLI 、FAQ 、ADL 、ZH) have high sensibility to all patients in theacute stage of hemorrhage stroke especially at the 21st day .The ZH score will change in accord with the condi tion of stroke ,and is appropriate to reflect the condition of stroke .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even items canform the system of effect evalu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troke ,and the ZH scale is a very important item .

Keywords :cerebral stroke ; acute disease ;patient outcome assessment ;syndromes

Huang Y ,Xie RM ,Lu M , Cai YF ,Guo JW , Miao XL ,Huang PX . J Chin Inte gr Med / Zhon g X i Yi J ie H e X ue Bao .2007 ; 5(3) :276281 . Received September 5 , 2006 ; published online May 15 , 2007 . F ree full text (PDF) is available atww w .jcimjournal .com

    中医药干预中风病(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已为多年的研究所证实 ,其临床价值的表达有赖于一个能反映中医药干预特色和优势的临床疗效评价

指标体系 。 基于此种设想 ,我们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中做了一些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兹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例选择1 .1 .1   西医诊断标准   中风病诊断参照 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 ] ;高血压诊断参照枟1999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枠[ 2 ] “高血压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标准 ;脑出血诊断标准参照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3 ] 。 以上三种疾病均以 C T 确诊 。1 .1 .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证候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4 ,5 ]以及通过咨询专家制定的中风病阴阳类证辨

证标准 。 阳类证 :面赤身热 、烦躁不安 、口苦咽干 、舌质红 、舌苔黄 、脉数 ,以上症状具备 3 项或以上者可诊断 ;阴类证 :面唇晦暗或苍白 、静卧不烦 、口苦 、舌质淡 、舌苔白 、脉迟缓或沉细 ,以上症状具备 3 项或以上者可诊断 。1 .1 .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 ,全部以 CT 确诊 ;(2)出血部位在基底节

或脑叶 ;(3)年龄在 40 ~ 80 岁 ;(4)起病时间在 7 d以内 ;(5)第 1 次发病或既往有中风病史但无后遗症 ;(6)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 .1 .4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心 、肺 、肝 、肾疾病者 ;(2)由各种血液病 、脑动脉炎 、脑底异常血管网或肿瘤卒中等导致的脑出血者 ;(3)合并中重度上消化道出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者 ;(4)深昏迷者 ;(5)有精神病或不愿意配合者 。1 .1 .5   剔除及脱落标准   (1)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 ;(2)纳入后无论何种原因何时退出 ,只要未完成临床试验全疗程的观察 ,均按脱落病例分析 。1 .1 .6   病例来源   2001 年 11 月 ~ 2003 年 10 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12 家单位的住院患者 。1 .2   试验设计   采用多中心 、单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1 .2 .1   样本估算   参考文献[6 ] 有关公式 ,Ⅰ 型错误α 取 0 .05 ,Ⅱ 型错误 β 取 0 .1 ,双侧检验 。 以神经功能评分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估算 。 按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下降 2 分计算 ,加上 15 % 失访率 ,每组需 201 例病人 ,两组共纳入 402 例 。1 .2 .2   随机分配方案   采用 SAS 统计软件产生随机种子数 、中心及分组数 ,制作随机分配卡(采用不透光信封密封保存) ,依照不同信封 ,各中心将合格

·772·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年 5 月第 5 卷第 3 期   Journ al o f C hinese In t egra tiv e M edicine , M ay 2007 ; Vo l .5 , No .3

Page 3: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黄燕,谢仁明,卢明,蔡业峰,郭建文,缪晓路,黄培新

受试者以进入先后顺序编号 ,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1 .2 .3   对照组治疗方案   (1)常规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障碍者给予鼻饲 ,维持营养 、水 、电解质平衡等 ;对症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 ,控制脑水肿 ,控制血压 ,防治感染等 。 (2)中医治疗 :协定 3 号方免煎剂(安慰汤剂 ,由茯苓 、谷芽 、麦芽 、甘草组成 ,江苏江阴制药厂专门生产并分装 ,下同) 。1 .2 .4   试验组综合治疗方案   (1)常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 。 (2)中医治疗按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阳类证患者给予安宫牛黄丸(意识障碍者)半丸 ,鼻饲或点舌 ,2 次/d ,连用 3 d ;安脑丸 1 粒 ,2 次/d ,口服 ,连用28 d ;通腑醒神胶囊 4 粒 ,3 次/d ,口服 ,大便超过3 次停药 ;清开灵注射液 40 ml加500 ml 5 % 葡萄糖液 ,1 次/d ,静脉滴注 ,连用 21 d ;中药协定 1 号方免煎剂(人工牛黄 、水牛角 、龙胆草 、虎杖 、水蛭 、益母草) ,1 次/d ,口服 ,连用 28 d 。 阴类证患者给予苏合香丸(意识障碍者)半丸 ,鼻饲或点舌 ,2 次/d ,连用3 d ;华佗再造丸 6 g ,2 次/d ,口服 ,连用 28 d ,通腑醒神胶囊 4 粒 ,3 次/d ,口服 ,大便超过 3 次停药 ;复方丹参注射液 20 ml 加 500 m l 5 % 葡萄糖液 ,1 次/d ,静脉滴注 ,连用 21 d ;中药协定 2 号方免煎剂(制天麻 、川芎 、制南星 、益母草 、制半夏 、石菖蒲 、水蛭 、黄芪)1 次/d ,口服 ,连用 28 d 。1 .2 .5   观察项目及方法   采用多种量表针对不同层面的研究 ,由神经科医生通过严格培训及一致性检验后进行评定 。 (1)中医证候指标(简称 ZH)[ 7 ] :分为风证 、火热证 、痰湿证 、瘀血证 、气虚证 、阴虚阳亢证等 6 个证候 ,每个证候由若干症状 、舌脉指标组成 。 证候诊断得分 ≥ 7 分为该证候诊断成立 ;7 ~14 分为轻度 ;15 ~ 22 分为中度 ;≥ 23 分为重度 。 按照各证候评分 、各证候评分总和及其评分变化进行评价 。 (2)格拉斯哥昏迷评定标准 (Glasgow comastandard ,GCS) :检查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等 3 项 ,共计 15 分 。 评分低于 8 分者预后不良 ;5 ~ 7 分预后恶劣 ;评分小于 4 分者难以存活 。 意识状态正常者为满分 15 分 。 根据评分变化进行评价 。(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8] (nerve functional failure ,NF) :对意识 、水平凝视功能 、面瘫 、言语 、上肢肌力 、手肌力 、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等 8 个方面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变化确定疗效 ,分为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恶化 、死亡 。 (4)生活能力状态(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 ADL)评定标准 :分 0 ~ 7 级共8 个等级 。 (5)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定(Barther index ,BI) :按日常生活中 10 个方面的活动能力进行

分级 ,总分为 100 分 ,按依赖程度分为 5 级 。 (6)生存质量 :spitze r生活质量指数(qualit y of life index ,QLI) 、社会功能活动问卷 ( functional activitiesquestionnaire , FA Q) 。1 .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改变评定标准”[ 8] 来判定 。 基本痊愈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 ~ 100 % ,病残程度为 0 级 ;显著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 % ~ 90 % ,且病残程度为 1 ~ 3 级 ;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 % ~ 45 % ;无变化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7 % 左右 ;恶化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 18 % 以上 ;死亡 。 评定疗效时研究者和疗效评价人员分开 ,以避免主观因素所致的测量偏倚 。1 .4   数据管理和统计学方法   临床资料经审校后 ,使用 EpiData 2 .1a 软件管理数据 ,双人双输入法录入数据 。 用 SPSS 11 .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 x ± s表示 ,采用 t检验和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等方法 。 其中涉及反应度测量 ,反应度是指在变化状况下测量量表的应变性 。 使用效应尺度评价量表的反应度 ,效应尺度 = (后次得分 - 前次得分)/前次得分的标准差 。

2   结   果

2 .1   一般资料   本试验共纳入 414 例 ,根据剔除标准剔除 10 例 ,故纳入数据分析的有 404 例 。 试验组199 例 ,其中阳类证 178 例 ,阴类证 21 例 ;对照组205 例 ,其中阳类证 165 例 ,阴类证 40 例 。 两组治疗前性别 、年龄 、病程 、生命体征 、NF 、BI 总分 、QLI总分 、FA Q 总分以及出血部位 、出血量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 在治疗过程中 ,到第 28 天时试验组脱落 12 例 ,死亡 17 例 ;对照组脱落 12 例 ,死亡 13 例 。 随访3 个月后试验组失访 5 例 ,死亡 3 例 ;对照组失访4 例 ,死亡 8 例 。2 .2   疗效评价   两组入组治疗 28 d 后的愈显率(基本痊愈 + 显著进步) ,试验组为 60 .3 % ,对照组为 52 .6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随访 3 个月后的愈显率 ,试验组为 86 .5 % ,对照组为 73 .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试验组的病死率为 12 .6 % ,对照组为13 .2 %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2 .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反应度分析   选取了各阶段可能对临床有意义的效应指标进行反应度评价

分析 。 结果显示 ,入组第 0 ~ 7 天 ,GCS 对全部病人的反应度均不敏感 ,ZH 接近 1 ,对全部病人的反应

·872·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年 5 月第 5 卷第 3 期   Journ al o f C hin ese In te grat ive Medicine , Ma y 2007 ; Vol .5 , No .3

Page 4: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黄燕,谢仁明,卢明,蔡业峰,郭建文,缪晓路,黄培新

度均可 ;GCS 反应度为 0 .573 ,ZH 反应度为0 .883 。入组第 0 ~ 14 天 ,GCS 对全部病人的反应度明显提高 ,ZH 评分超过 1 ,NF 的反应度也接近 1 ,对全部病人的反应度均敏感 ;GCS 反应度为0 .878 ,NF 反应度为 0 .911 ,ZH 反应度为 1 .168 。 入组第 21 ~28 天 ,效应指标反应度显示 ,NF 、ADL 以及 ZH 评分对全部病人的敏感性均较好 ,但 GCS 的敏感性下降 ;NF 反应度为 1 .459 ,ADL 反应度为 0 .999 ,GCS反应度为 0 .547 ,ZH 反应度为1 .014 。 见表 1 。

入组第 28 天 ~ 3 个月后的随访效应指标中 ,NF 、BI 、QLI 、ADL 相对轻度病人或所有病人相对敏感 ,对中度及重度病人均不敏感 。 ZH 评分对重度病人相对敏感 ,对轻 、中度及所有病人均不敏感 。 见表 2 。

上述反应度分析结果显示 :GCS 评分对病人的敏感性从入组第 7 天开始逐渐提高 ,第 21 天对全部病人敏感 ,从第 28 天后开始逐渐下降 。 NF 评分的反应度在入组第 14 天开始升高 ,第 21 ~ 28 天对全部病人敏感 ,而后明显下降 ,但随访 3 个月后敏感性仍相对较好 。 BI 指数在入组第 21 天对轻度 、中度病人敏感 ,随访 3 个月后只对轻度病人敏感 。 QLI评分在入组第 21 天对轻度 、中度病人敏感 ,随访3 个月后只对轻度病人敏感 。 F AQ 评分在入组第21 天 、随访 3 个月后对轻度病人敏感 。 ADL 评分在入组第 28 天对所有病人及随访 3 个月后的轻度

病人敏感 。 ZH 评分在入组第 7 天对所有病人的反应敏感度开始升高 ,第 14 天和第 28 天的反应敏感度均良好 ,随访 3 个月后只对重度病人敏感 ,这说明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多变 ,提示在 28 d 内采用 ZH评分 ,对其证候变化评判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 重度病人在入组第 21 天对 GCS 、BI 、QLI敏感 ,随访3 个月后对 ZH 评分相对敏感 ,对其他指标的反应度相对不敏感 。2 .4   各时段疗效评价和病情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分析

2 .4 .1   发病入院时   各种病情评价指标提取出一个主成分 ,NF 评分 、GCS 评分 、BI 评分 、QLI 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在 0 .455 ~ 0 .712 之间 ,提示各指标虽有较好的相关性 ,但却不能相互替代 。 各指标的贡献度及其相关性见表 3 、4 。2 .4 .2   第 28 天   7 个指标的主成分法因子分析表明只有一个主成分 ,解释了 62 .35 % 的信息量 ,提示此 7 个指标评价的均是中风病人第 4 周的病情 。 各指标的贡献度及其相关性见表 5 、6 。2 .4 .3   随访 3 个月   7 个指标的主成分法因子分析表明只有一个主成分 ,解释了 78 .92 % 的信息量 ,说明随访 3 个月后 ,此 7 个指标能较好地反映中风病人的病情和评价出血中风病人的疗效 。 各指标的贡献度及相关性见表 7 。

表 1   各效应指标在各时段的反应度汇总表Table 1   Response sensitivity of all effect items at each time point

Time in t e rval GCS N F BI QL I F A Q AD L ZH0 ~ 7 d ± ±

0 ~ 14 d ± ± +

0 ~ 21 d + + ± ~ + ± ~ + ±

21 ~ 28 d ± + + + +

28 d ~ 3 m ± ± ± ± ± ±

    - : Insensit ive ; ± : Part ly sensit ive ;+ : S en sit ive ; blank : No e valua ti on .

表 2   28 d ~ 3 个月后随访效应指标反应度Table 2   Response sensitivity of effect items from 28 d posttreatment to 3month followup

Type NF BI Q LI F AQ AD L ZHT ot al 0 .731 0 .772 0 .506 0 .770 0 .730 0 .230

Li ght 0 .828 0 .920 0 .609 0 .933 0 .845 0 .212

M iddle 0 .445 0 .299 0 .073 0 .098 0 .254 0 .206

Heav y 0 .489 0 .087 0 .372 0 .083 0 .175 0 .606

·972·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年 5 月第 5 卷第 3 期   Journ al o f C hinese In t egra tiv e M edicine , M ay 2007 ; Vo l .5 , No .3

Page 5: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黄燕,谢仁明,卢明,蔡业峰,郭建文,缪晓路,黄培新

表 3   入院时第一主成分的组成Table 3   Components of principle evaluation items at admission

I t em ZH scale H F scale GCS scale B I sca le Q LI scale F AQ scaleEigen value - 0 .324 - 0 .858 0 .802 0 .860 0 .726 - 0 .218

表 4   入院时各指标的相关矩阵Table 4   Correlation matrix of all evaluation items at admission

ZH scale H F scale GCS scale B I sca le Q LI scale F AQ scaleZH scal e 1 .000 0 .190 - 0 .126 - 0 .214 - 0 .180 0 .018

H F scale 0 .190 1 .000 - 0 .712 - 0 .660 - 0 .455 0 .061

GCS scale - 0 .126 - 0 .712 1 .000 0 .557 0 .400 - 0 .104

BI scale - 0 .214 - 0 .660 0 .557 1 .000 0 .590 - 0 .172

Q LI scale - 0 .180 - 0 .455 0 .400 0 .590 1 .000 - 0 .141

F AQ sca le 0 .018 0 .061 - 0 .104 - 0 .172 - 0 .141 1 .000

表 5   入院第 28 天第一主成分的组成Table 5   Components of principle evaluation items 28 days after admission

It em ZH sca le H F sca le GCS scale BI scale Q L I scal e F AQ scale ADL scaleEig envalue 0 .465 0 .905 - 0 .760 - 0 .900 - 0 .848 0 .664 0 .884

表 6   入院第 28 天各指标的相关矩阵Table 6   Correlation matrix of all evaluation items 28 days after admission

ZH sca le H F sca le GCS scale BI scale Q L I scal e F AQ scale ADL scaleZH scale 1 .000 0 .360 - 0 .272 - 0 .345 - 0 .359 0 .218 0 .305

HF scal e 0 .360 1 .000 - 0 .747 - 0 .795 - 0 .701 0 .500 0 .757

GCS scal e - 0 .272 - 0 .747 1 .000 0 .581 0 .576 - 0 .317 - 0 .601

BI scale - 0 .345 - 0 .795 0 .581 1 .000 0 .743 - 0 .550 - 0 .807

Q L I scale - 0 .359 - 0 .701 0 .576 0 .743 1 .000 - 0 .513 - 0 .683

FA Q scale 0 .218 0 .500 - 0 .317 - 0 .550 - 0 .513 1 .000 0 .577

A DL sca le 0 .305 0 .757 - 0 .601 - 0 .807 - 0 .683 0 .577 1 .000

表 7   随访 3 个月时第一主成分的组成Table 7   Components of principle evaluation items after 3month followup

I t em ZH scale H F scale B I scal e Q LI scale FA Q scale AD L scaleEi genv alues 0 .561 0 .926 - 0 .944 - 0 .944 0 .935 0 .951

3   讨   论

3 .1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临床运用探讨   临床效应指标的反应度分析结果显示 :对于出血中风急性期病人 ,所选择的 7 个指标 ( GCS 、NF 、BI 、QLI 、FAQ 、ADL 、ZH)均有较好的反应度 ,尤其在第21 天对所有病人的反应度均较好 ;第 28 天和随访3 个月时 ,对轻度 、中度病人的反应度较好 ,这可能与临床试验中轻度 、中度病人占多数 (清醒者占56 .68 % 、出血量小于 30 ml 占 83 .42 % )有关 。 其中中医证候评分(ZH)会随病情波动 ,相对于其他指标更符合病情变化 。

发病时(0 ~ 7 d)NF 、GCS 、BI 、QLI 各指标虽有

较好的相关性 ,但却不能相互替代 ,均为反映患者病情的重要方面 。 ZH 评分与其他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说明证候可能是对病情另一方面的反映 ,其作用是其他指标无法取代的 。 F AQ 不适合评价急性期病人的病情 ,可能与中风病发病时无法测量其社会功能活动有关 。

第 28 天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 7 个指标的主成分因子分析表明只有一个主成分 ,解释了62 .35 % 的信息量 ,提示此 7 个指标均可反映第 4 周出血中风病人的病情 ,此时的 ZH 评分和 F AQ 评分都是病人病情的重要反映 ,说明对出血中风病人而言 ,此时(相对于发病时)ZH 评分和 FA Q 评分对全面评价病人病情和疗效的重要性提高了 。

·082·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年 5 月第 5 卷第 3 期   Journ al o f C hin ese In te grat ive Medicine , Ma y 2007 ; Vol .5 , No .3

Page 6: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探讨 黄燕,谢仁明,卢明,蔡业峰,郭建文,缪晓路,黄培新

随访 3 个月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 7 个指标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只有一个主成分 ,解释了78 .92 % 的信息量 ,说明随访 3 个月时 ,该 7 个指标能较好地反映中风病人的病情和评价出血中风病人

的疗效 。3 .2   阴阳类证中医证候评价在中风病急性期疗效评价体系中的价值   中医临床干预的特点是辨证论治 ,针对不同证候 ,分别给予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这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也是中医干预取得疗效的关键 。 中医证候评价对于中风病急性期疗效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 本文以中医证候指标体系为核心 ,并在不同时点采用多种西医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 ,证明了中医证候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全面性 。

中风病常见证候有风证 、火热证 、痰湿证 、瘀血证 、气虚证 、阴虚阳亢证等 6 个证候 ,每个证候由若干症状 、舌脉指标组成 。 众多的指标涵盖了中风病急性期神志 、语言 、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等各个维度的信息 。 其综合性的特点使其能在各时点在一定程度上对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活动功能均有较好的反映 ,因此证候评价对于中风病急性期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不可或缺 。 而证候过多 ,指标体系过于繁杂 ,又不利于临床医生的把握 ,故我们采用阴阳类证辨证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疗效评价 。 我们可以看到 ,本指标体系清晰明了 ,易于为临床医生所把握 ,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 在不同时点和西医量表进行的相关性分析也体现了其

综合能力和重要性 。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较快 ,症状 、体征变化快 。 在

超急性期往往以风证 、火热证多见 ,阳类证居多 ,急性期则以火热证与痰湿证多见 ,阴阳类证并见 。 火热证和痰湿证消退以后多见阴虚阳亢证 ,后期则多见血瘀证和气虚证 ,阴类证居多 。 在不同的发病阶段侧重采用不同的证候进行评价正适应中风病的发

病特点 。 因此认为中医证候评价对中风急性期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有意义的 。 在本次研究中 ,由于前期设计的数据结构所限 ,对其动态时空特征挖掘不够 ,仅以中风病的始发表现来判定其证候 ,在以后的变化中也仅评定其疗效 ,不再进行证候归属(阴阳类证)的重新判定 。 在今后的研究中 ,如何动态地进行证候与疗效相关的评定 ,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可能信息学的切入会帮助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

REFERENCES

1   The Collabo ration Group of Encephalopathy Emergency

o f Sta te Administ ration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draft fo r diagnosis and effect evaluation criteria o fst roke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1996 ;19(1) : 5556 . Chinese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6 ; 19(1) :

5556 .2 The Drafting Committee of Chinese Guidelines f or

Hyper tension P revention and T reatment .A draf t of Chinese guidelines for hyper ten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Gao Xue Ya Za Zhi . 2000 ; 8 (1) : 94102 . Chinese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试行本) .高血压杂志 . 2000 ; 8(1) :94102 .3   Chinese Societ y o f Neuroscience and Chinese Society o f

Neurosurgery . The diagnostic outlines fo r different t ypeso 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 Zhonghua Shen Jing Ke ZaZhi .1996 ; 29(6) :379380 .Chinese .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996 ; 29(6) :379380 .

4   Deng T T .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5 th ed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Publishers .1984 :90 . Chinese .

  邓铁涛 .中医诊断学 .第 5 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4 : 90 .

5   Fang YZ .Practice o f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 tific and T echnical Publishers .1985 :405424 . Chinese .

  方药中 .实用中医内科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405424 .

6   Yang SQ . Medical statistics . 3rd ed . Beijing : Peop le'sMedical Publishing H ouse . 1995 :11 . Chinese .

  杨树勤 .卫生统计学 .第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11 .

7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Group o f Encephalopathy Emergency o f State Administration o f T 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 A draf t fo r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 tion anddiagnosis criteria of stroke . Beijing Zhong Yi Yao DaXue Xue Bao .1994 ; 17(3) :6466 . Chinese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

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 ;17(3) :6466 .8   The Four th National Conference in Cerebro vascula r Dis

ease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scia tion . Sco ring c riteria o fclinical neural function default in patients with st roke(1995) . Zhonghua Shen Jing Ke Za Zhi . 1996 ; 29(6) :381383 . Chinese .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6) :381383 .

·182·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年 5 月第 5 卷第 3 期   Journ al o f C hinese In t egra tiv e M edicine , M ay 2007 ; Vo l .5 ,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