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進與追求 漢華中學六十五周年教研文集》 目錄 -...

20
《並進與追求 漢華中學六十五周年教研文集》 目錄 1 漢華中學六十五周年 李子建教授 2 校本教研與專業發展 梁一鳴博士 3 獻辭 校監 崔綺雲博士 4 校長 關穎斌 5 推行國民教育的核心策略 校長 關穎斌 6 從盲搶鹽事件談科學素養 課程發展主任 鄧志賢 行動研究 7 透過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張嘉欣、黎曉芯、關倩瑜、黃德權 8 「立足備課、聚焦課堂」(中文科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畫) 黃嘉寧、黎曉芯、關倩瑜 9 利用跨學科專題研習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及共通能力 吳澤來、何兆倫、區煜銘、關倩雅、劉漢輝、 李定多 10 Incorporate Language Arts in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for P.1 to P.5 Mok Hoi Kei, Wu Hoi Yan, Wong Po Ting, Chan Sze Sze & Luo Wei Yi 11 景物描寫 劉曉雯、陳靜雯 12 探討電視節目對寫作教學的成效 鄺麗君、羅綺娘 13 說明文寫作 潘娟娟、李惠森 14 人物描寫 勞美玲、劉曉雯、鄺麗君 15 利用錄影教學提升學生說話技巧 樊麗霞、嚴江聰 16 利用心智圖提升中國歷史科的學習效能 施育明 17 希臘文明起源之授課探討 周廣源、鄭百宸 18 應用地理資訊系統作教學之成效 黃詠文、黃鑑明 19 合作學習於經濟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的應用 馮劍騰、黎國詔、黃佩貞 20 曲名辨認 黃潔儀 21 評賞可以更有趣嗎? 鍾詠嘉 22 「領會教學法」在手球教學的嘗試 鍾潔雯 23 通過「自擬問題」教學提升學生辨析通識科考題的能力 陳漢榮、趙淑琴 24 思考方法 趙淑琴、鄧志賢、李讌君、梁業勤、黎國詔、 黃鑑明 25 實驗報告的技巧 盧錦全、劉恩恩 26 蒸餾法實驗裝置 施宇昕、麥展新 27 機械人編程 莊景霖 28 圓周公式 黎倩嫻、甄佩濃、黃智傑 29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徐鳳鳴、蔡文勝 30 合作教學 梁兆偉 31 Poem Writing Morgan Wong & Tony Fung 32 Learning Grammar through Contextualized Situations Irean Lo, Junlita Chung & Kathy Lai 33 Peer Tutoring in Speaking Morgan Wong & Eva Chiu 34 Ca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Help Students to Write Causal Paragraphs Better? Kitman Fok & James Kwok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Mar-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並進與追求 – 漢華中學六十五周年教研文集》

    目錄

    1 漢華中學六十五周年 李子建教授

    2 校本教研與專業發展 梁一鳴博士

    3 獻辭 校監 崔綺雲博士

    4 序 校長 關穎斌

    5 推行國民教育的核心策略 校長 關穎斌

    6 從盲搶鹽事件談科學素養 課程發展主任 鄧志賢

    行動研究

    7 透過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張嘉欣、黎曉芯、關倩瑜、黃德權

    8 「立足備課、聚焦課堂」(中文科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畫) 黃嘉寧、黎曉芯、關倩瑜

    9 利用跨學科專題研習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及共通能力 吳澤來、何兆倫、區煜銘、關倩雅、劉漢輝、

    李定多

    10 Incorporate Language Arts in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for P.1 to P.5 Mok Hoi Kei, Wu Hoi Yan, Wong Po Ting,

    Chan Sze Sze & Luo Wei Yi

    11 景物描寫 劉曉雯、陳靜雯

    12 探討電視節目對寫作教學的成效 鄺麗君、羅綺娘

    13 說明文寫作 潘娟娟、李惠森

    14 人物描寫 勞美玲、劉曉雯、鄺麗君

    15 利用錄影教學提升學生說話技巧 樊麗霞、嚴江聰

    16 利用心智圖提升中國歷史科的學習效能 施育明

    17 希臘文明起源之授課探討 周廣源、鄭百宸

    18 應用地理資訊系統作教學之成效 黃詠文、黃鑑明

    19 合作學習於經濟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的應用 馮劍騰、黎國詔、黃佩貞

    20 曲名辨認 黃潔儀

    21 評賞–可以更有趣嗎? 鍾詠嘉

    22 「領會教學法」在手球教學的嘗試 鍾潔雯

    23 通過「自擬問題」教學提升學生辨析通識科考題的能力 陳漢榮、趙淑琴

    24 思考方法 趙淑琴、鄧志賢、李讌君、梁業勤、黎國詔、

    黃鑑明

    25 實驗報告的技巧 盧錦全、劉恩恩

    26 蒸餾法實驗裝置 施宇昕、麥展新

    27 機械人編程 莊景霖

    28 圓周公式 黎倩嫻、甄佩濃、黃智傑

    29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徐鳳鳴、蔡文勝

    30 合作教學 梁兆偉

    31 Poem Writing Morgan Wong & Tony Fung

    32 Learning Grammar through Contextualized Situations Irean Lo, Junlita Chung &

    Kathy Lai

    33 Peer Tutoring in Speaking Morgan Wong & Eva Chiu

    34 Ca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Help Students to Write Causal Paragraphs

    Better?

    Kitman Fok & James Kwok

  • 35 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 in Reading Dorothy Lam & Eva Chiu

    36 Enhancing Students’ Confidence and Fluency in Group Discussion Raka Dewan & Stella Lau

    同儕教練計劃

    37 同儕教練計劃 鄭百宸

    38 沒有教練,只有同儕 周廣源

    39 獲益良多的同儕計劃 鄺麗君

    40 同儕教練計劃 羅綺娘

    41 說明文教學的嘗試 潘娟娟、李惠森

    42 給予我信心與支持的同儕計劃 陳靜雯、樊麗霞

    43 啟航明燈送暖,照亮初哥成長 黃智傑

    44 學做一個好老師 鍾詠嘉、趙淑媚

    45 A Formidable Mentor, Trusted Friend and Asylum Morgan Wong

    46 Peer Coaching Eva Chiu

    47 專業協作

    48 專業交流

    ISBN 978 998 15376 1 4

    如欲閱覽全書,請與我們聯絡。

  • 《並進與追求 – 漢華中學六十五周年教研文集》

    漢華中學六十五周年 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學術)及課程與教學學系

    李子建教授

    要建立學習型的機構,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可或缺;要配合最新的課程改革,我們更必須

    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近年,學界致力拓展教師專業發展社羣(國內稱為教師共同體)(李子建,

    2010;李子建、馬慶堂、高慕蓮,2011),務求在教育專業能力、教室教學實務能力、研究反

    省能力、及個人與教育專業成長等方面,能促進教師發展(蔡清田,1998;陳美玉,1995:26)。

    校本教研與專業發展 梁一鳴博士

    校本教育研究是推動學校專業發展的動力,也是教師賦權,專業成長必由之路。 漢華中學致力校本教研,涵蓋行動研究、專業合作、課程發展、同儕教練計劃四大領域,

    全方位地探索教學規律、提升教學校能,不斷地改進和解決教學問題,總結新的經驗。參與

    研究的同工來自中、小學各個科目,負擔不同的工作,其中有資深的老師,也有新入職的新

    血,看到他們認真投入的精神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實在感到鼓舞,也希望全港的教育同工

    齊來分享這些美好成果。

    獻辭 校董會主席兼校監

    崔綺雲博士 漢華中學創校於一九四五年,確立了「為祖國而教育」、「為學生而服務」、「為真理而教育」的辦學方向。當時經營環境十分困難,但學校對教學質量都十分重視,仍積極增加教學

    設施,為老師創設更好的教學條件,以改進教學工作。早於一九五一年,學校已進行教學法

    改革,制訂各科教學要求,著重研究“組織教學”、“堂上提問”、“總結鞏固”等步驟,

    重視備課和課堂質量。一九五三年學校首次舉辦“教學展覽會”,展示教具、教學過程、學

    生作業,交流教學心得和策略等。

  • 關穎斌校長

    學習型組織是我校主要的發展方向。學習型組織不單是教職員和同學個體追求學習,也

    是整個組織成員追求學習,學校才能夠持續發展。

    除了鼓勵教職員參加教育局、考評局及教育專業組織的培訓活動外,我們也不斷到境外

    學習交流,包括內地或外地,擴闊視野,汲取教育實踐的好經驗,以補不足,讓工作不斷發

    展及創新,強化學校的特色。

    推行國民教育的核心策略

    校長 關穎斌

    國民教育是近年一個熱點議題,因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由於歷史原因,令香港過往的

    國民教育長期處於真空狀態。回歸前後,在推動國民身份認同的工作上亦存在一定困難。本

    校希望同學在今天資訊發達的社會,除了應具有全球視野,還需要有優良中華文化素質與熱

    愛國家民族的感情,並能以求真務實的態度,自強不息的精神,探求真理,勇於承擔,大膽

    創新,奮發向前。

    本校通過全校參與式推行國民教育,分別採用正規課程、透過大型國家事件、透過其他

    學習經歷、透過領袖培訓等四個方法,使學生畢業後都受到國民教育,對國情的理解,民族

    的感情得以提升。

    從盲搶鹽事件談科學素養 課程發展主任 鄧志賢

    有媒體分析了這次「盲搶鹽事件」的 5 類成因,認為是「信謠言者,怕執輸者,博炒賣

    者、助同胞者及要下廚者」,最終歸究於「媒體渲染」 (香港經濟日報,2011)。教育工作者可能慶幸沒有「科學教育的不是」的原因。但作為科學教育工作之一員,都應該會感到失望。

    科學普及教育推行了這麼久,為何人們還是沒有「科學常識」,或複雜 / 準確多一點的說「科學素養」?是不是中國人的教育出了甚麼問題?科學工作者又可以做些甚麼?

    行動研究

    科目: 中國語文科 年級: 小學一、二年級 課題: 透過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研究員: 張嘉欣老師、黎曉芯老師、關倩瑜老師、黃德權老師

    研究目標

    為提升小學生在中國語文科方面的識字能力,本校於 2009年開始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

  • 文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進行中國語文校本課程發展,更通過行動研究為本校初小中國語文教學

    設計了一套教學方案。本年度為計劃的第二個年頭,將為小一及二年級學生進行前後測的成

    績比較及研究,以了解綜合高效識字教學的成效。是次行動研究的主題為透過綜合高效識字

    教學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科目: 中國語文 小學部 課題: 「立足備課、聚焦課堂」(中文科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畫)

    研究員: 黃嘉寧老師、黎曉芯老師、關倩瑜老師

    研究背景

    文本是把生活的圖畫變成的語言文字。學生在理解感悟文本時,又可以將語言文字想像

    成生活的畫面。前者是作文,後者是閱讀。課堂教學要同時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閱讀、作文能

    力。另外,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形成獨立的閱讀能力(理解、感受、

    欣賞、評價、收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作文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集中

    體現,是檢驗目標達成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研究讀寫結合是中文科的性質和要求決定

    的。我校的老師年輕,有思想,敢實踐,他們非常希望探尋到提高學生閱讀和作文能力的方

    法和策略。鑒於此,我們決定把目光集中在備課和課堂教學上,確定了研究課題“立足備課

    聚焦課堂”,力爭有所收穫。

    科目: 跨學科 年級: 小一至小五

    課題: 利用跨學科專題研習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及共通能力

    研究員: 吳澤來老師、何兆倫老師、區煜銘老師、關倩雅老師、劉漢輝老師、李定多老師

    研究目的

    1. 以通識科「國民身份認同」的範疇為骨幹,再以跨學科的課程統整形式進行專題研習,

    讓學習更有連繫及系統,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2. 透過跨學科專題研習,讓小一至小五學生能有系統地發揮共通能力,進而發展一套以

    能力導向的專題研習。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Level: Primary 1 to Primary 5 Topic: Incorporate Language Arts in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for P.1 to P.5 Researchers: Miss Mok Hoi Kei, Miss Wu Hoi Yan, Miss Wong Po Ting, Miss

    Chan Sze Sze & Miss Luo Wei Yi Background

    In this action research, we are going to take a closer look specifically at how students’ self-esteem, motiv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presentation skills could be enhanced through English drama lessons. According to Chauhan (2004), teaching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drama and movement gives children a context for listening and meaningful language production, provides

  • opportunities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development, and involves children in reading and writing as a holistic and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process.

    科目: 中國語文 年級: 中一級 課題: 景物描寫 研究員: 劉曉雯老師、陳靜雯老師

    研究目標

    中國語文科是需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文化、文學、品德、自學及思考能力這

    九大範疇的科目,由於範圍廣泛,因此本研究將會針對學生的寫作範疇作一系列的設計,以

    提升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

    在現今瞬息萬變的社會,資訊爆炸的年代中,學生均習慣了以電腦等作為日常的溝通工

    具。反之,傳統以筆記下感想的習慣似乎亦因科技的進步而漸漸沒落了。學生要記下欲表達

    之事物或情景,往往只用電腦,以「火星文」或圖畫等方法,結果影響到自己的語文能力,

    更甚者只能用一些較口語化的文字來表達心中之感,泛泛而談,讓讀者如陷於五里霧中。人

    與人間的溝通,除了語言外,便是文字了。不懂有效地使用屬於我們的文字,便等於成為半

    個啞巴,有口難言。

    有感如此,本研究希望可以以寫作作為一個切入點,讓學生了解寫作的不同技巧,並配

    合單元所學,讓學生可改善自己寫作的不足之處之餘,教師亦可藉是次研究幫助學生,增強

    他們的寫作能力,使他們能更有效和正確的運用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文字,讓這些珍貴的保

    藏一直傳承下去。

    科目: 中國語文 年級: 中二級 課題: 探討電視節目對寫作教學的成效 研究員: 鄺麗君老師、羅綺娘老師 研究目標

    現時中學生的寫作內容貧乏,其中原因是他們學習繁重,很少機會親身經歷 事情,所以當他們遇到作文題材是他們未曾經歷的事情的話,就難以言之有物。收集生活的

    材料,可以透過閱讀文章,觀察實際情況獲得,可是需要花很多時間,而且長時間積累,因

    此學生往往不能堅持,造成寫作困擾的原因之一。然而,電視節目卻吸引學生收看,其影像

    輸入可以加深其印象,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生活見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加寫作的興趣。 教學過程是先讓學生看錄像,討論內容,配以適當的工作紙作指引,最後寫作。學生能夠理解電視節目的內容,選取有利作文的題材,進行討論,完成練習。在寫作中,學生能夠

    運用電視的內容作為寫作的題材。 該次研究的目的是想發展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針對電視節目來幫助學生輸入生活的題

    材,提高寫作水平。研究學生若這種新的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寫作,研究將會作進一

    步的發展,希望教育者和受學者均得益。

  • 科目: 中國語文 年級: 中三級 課題: 說明文寫作 研究員: 潘娟娟老師、李惠森老師 研究目標

    是次研究是在中三級的乙、丙兩班的中國語文科寫作範疇上,引入學生自評及同儕互評

    的活動,讓學生填寫自評表及同儕互評表格,藉以研究兩者能否令學生能從中學到較多有關

    寫作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批判能力及鑑賞能力、改變學生以教師為寫作對象的呆板模

    式。

    科目: 中國語文 年級: 中五級 課題: 人物描寫 研究員: 勞美玲老師、劉曉雯老師、鄺麗君老師 研究目標 本校參與教育局及語常會合辦「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計劃。本年的重點發展項目是評估教學。透過一系列的量表設計,突出每單元的學習重點;透過互評、師評等方式,提升

    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教學效能。

    科目: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年級: 中六及中七級 課題: 利用錄影教學提升學生說話技巧 研究員: 樊麗霞老師、嚴江聰老師

    研究目標

    香港高級程度考試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試卷四—說話能力測試,設有個人短講及小組討論

    兩部份。本行動研究計劃旨在提高預科學生個人短講的說話能力,糾正學生說話時常犯的錯

    誤。利用錄影教學,結合自評、互評和師評三種評估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說話技巧。在日常

    口語練習的課堂上,雖然學生均有機會參與練習及評估其他同學的表現,然而負責短講的同

    學在多次練習後,表現未見提昇,常犯的毛病在聽過評語後亦未有改善;負責觀察評分的同

    學,對同學的演說未有仔細的聆聽。課堂上,同學習慣性地等待老師的評分及解題,其中能

    接收的信息非常有限,未能有深刻的印象或改善,整個學習過程偏向被動。而說話能力的進

    步是需要不斷的練習及自我提昇。是故,以錄影的方式,讓學生透過觀看自己的說話錄影片

    段,找出自己在短講過程中做的好和不好的地方,針對同學的演示技巧包括:發音準確、吐

    字清晰、態勢語等方面,內容鋪排包括:入題、內容切題、條理等方面加以改善。同時,輔

    以其他同學的評論和老師的意見,來提升自己的說話技巧及自學能力。而其他的同學透過反

    複觀察,亦能學習別人的長處。

  • 科目: 中國歷史 年級:中三級 課題: 利用心智圖提升中國歷史科的學習效能 研究員:施育明老師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學習中國歷史固是理想當然,本港初中課程中也包括了中國歷史一科;但中國歷史悠長,上下最少五千年,史料浩翰繁多,史事亦多有牽連,初中的中史課

    程便包涵了由傳說時代到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年代橫誇的久遠,恐怕沒有其他科可及;加

    上,本科多古字古語,部分詞彙艱澀難解,內容冗長,學生很多時候都會因為中文程度弱而

    影響本科的發揮及表達,久而久之,學生便因無從掌握,漸失興趣。 為提升本科的學習效能,過去我們曾作出了一些新嘗試,期望提升學生學習本科的興趣,並改善他們的考試成績。這些嘗試包括活化課堂,多加入故事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進行

    一些非文字為主的課業(海報設計、歷史漫畫、口號創作、模型製作等),以活化中史古板、沉悶的形象;學校亦非常重視本科的發展,上學年及本學年中,我們也得到了額外的資源—

    中史教學專家(梁一鳴博士)的蒞臨指導。

    科目: 歷史 年級: 中一級 課題: 希臘文明起源之授課探討 研究員: 周廣源老師、鄭百宸老師 研究目標

    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是中一歷史科的重要課題。學生於上學期已學習了古埃及

    文明,對「文明」一詞有基本的掌握。是次行動研究的課題,是希望了解所用的教學技巧(例如故事演說、地圖及時間線展示等)能否使學生於一課節內掌握古希臘文明的起源,達至以下成效: 引起學生對希臘文明的興趣 助學生掌握希臘文明與四大文明古國不同的地方 助學生掌握希臘的地理特色 助學生了解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的特色及兩者與希臘文明的關係 科目: 地理科 年級: 中五級 課題: 應用地理資訊系統作教學之成效 研究員: 黃詠文老師、黃鑑明老師

    研究目標

    本研究的目的在以網絡資訊科技軟件作爲教學策略,來探討對中五學生地理學習動機與

    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結果可作為教師們改進教學方式及提供學生另一種新的學習模式,並

    透過行動研究不斷地修正、反思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使教學及評估更加多元化。

  • 科目: 經濟科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 年級: 中四及中五級

    課題: 合作學習於經濟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的應用

    —廠商的擴張(中四經濟科)、市場細分和鎖定目標市場(中五企財

    科)、香港的稅收(中五經濟科)

    研究員: 馮劍騰老師、黎國詔老師、黃佩貞副校長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問題的焦點

    中學教師實施經濟及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合作學習

    (一) 之課前、課中及課後的主要活動為何?

    (二) 之課後反省焦點為何?

    (三) 遭遇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為何?

    (四) 師生之成長與回饋為何?

    科目: 音樂 年級: 中一級 課題: 曲名辨認 研究員: 黃潔儀老師

    研究目標

    本校學生雖然有聆聽音樂的興趣,當學生明白到如何了解樂曲時,那種對樂曲的欣賞和

    讚美更是我教學工作最大的回饋。但離開課室後,學生普遍只選擇聆聽個別種類樂曲,欠缺

    樂種的廣度。就算音樂課堂及音樂課程有相關的課題,及至設計延伸性的專題研習,效果仍

    不理想;一來學校課時所限,學生只能聆聽樂曲的部份段落,亦未能做到重覆多次聆聽以達

    至深入了解的效果;二來學生教科書只有部份的聆聽附在學習光碟內,學生受此限制下,根

    本無機會進一步增加聆聽的廣度。

    所以,我希望能找出一些方法,讓學生能增加聆聽的廣度。

    科目: 視覺藝術科 年級: 中四級 課題: 評賞 – 可以更有趣嗎? 研究員: 鍾詠嘉老師

    研究目標

    身為視藝科老師,當然希望多些介紹自己喜歡的藝術家讓學生認識:用投影機播放一些

    藝術作品圖片、講解一下藝術家的背後意念和時代背景……。自己講得興奮,但是學生的反

    應卻冷淡得很。教導學生依「評賞四步曲」—描述、分析、演繹、判斷完成工作紙,卻叫修

    讀視藝的學生喊苦:我只喜歡創作,為甚麼要寫這麼多字呢?

    看著他們這樣提不起興趣,心中湧出陣陣的酸味。心想:我可以將評賞變得有趣些嗎?

  • 我想,學生對評賞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各人的口味不同,由老師選擇的

    藝術家及作品未必能迎合同學的口味;第二,投影出來的複製品的質素比真實作品低很多。 有見及此,我嘗試於評賞課之前加入參觀藝術展的活動,製造機會讓學生親身感受藝術品的震撼,然後才進行評賞活動,以提升學生對評賞的興趣。 科目: 體育科 年級: 中三級 課題: 領會教學法在手球教學的嘗試 研究員: 鍾潔雯老師

    研究目標

    為了提供多一種教學法給本校學生,本研究旨在了解「領會教學法」能否讓學生有效地

    掌握手球的教學內容,以及他們對該教學法的觀感,從而改善教學策略。

    科目: 通識教育 年級: 中三級 課題: 通過「自擬問題」教學提升學生辨析通識科考題的能力 研究員: 陳漢榮老師、趙淑琴老師 研究目標

    本次行動研究探討如何透過「自擬問題」的教學提升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在傳統教

    學環境中成長的學生往往較為被動。「自擬問題」給予學生一個思考的方法和路向,讓學生逐

    漸養成主動自覺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習慣。其次,「自擬題目」的過程正是學生

    提升思考層次的過程,也是訓練高階思維的過程。再者,從現實需要來說,學生也能由此提

    升辨析考題的能力,從而在答題時有更好的表現。 本研究屬於一次小規模嘗試。研究由兩位教師分別在初中和高中教授有關知識和技巧,

    希望得到一些初步的經驗,以便進一步在各班推廣。 科目: 通識教育 年級: 中二至中六級 課題: 思考方法 研究員: 趙淑琴老師、鄧志賢老師、李讌君老師、梁業勤老師、黎國詔老師、

    黃鑑明老師 研究目標

    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是通識科其中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有鑑於此,本科老師決

    定在是次行動研究中,以「思考方法」作為主題。本科全體老師一起參與了備課會議。換言

    之,本科老師視這次行動研究為專業成長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將成為本科的財富,更是日後

    推廣有關教學的基礎。 本科老師的第一個行動研究的題目是:如何在通識科進行「思考方法」的教學?

  • 科目: 物理 年級: 中三級 課題: 實驗報告的技巧 研究員: 盧錦全老師、劉恩恩老師

    研究目標

    學生的實驗報告的寫作技巧一直都沒有接受過有系統的訓練,以往所做的大都為「填充

    題」的形式,但新高中課程中,物理科要求同學要懂得製作一份完整的物理報告,故此我們

    希望由中三開始訓練同學,藉小組討論的形式,幫助他們了解到一份報告應包含的內容及大

    致方向,讓學生懂得如何製作一份報告,以研究小組形式探究會否令同學更易及更清楚知道

    一份報告內須注意的地方,同時也希望學生對從探究過程中所領悟的報告技巧有更深印象,。

    科目: 綜合科學 年級:中一級 課題: 安裝簡單蒸餾法裝置 研究員:施宇昕老師、麥展新老師

    研究目標

    科學教育除著重培育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外,亦十分強調學生操作實驗儀器的能力。科學

    科著重探究學習,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裝備出可行的實驗裝置,才能得到理想的實驗效果。

    由此可見,有效掌握實驗儀器的裝配技巧對科學教育極為重要。

    一般上,教師可以藉「實驗錄像」、「教師示範」、「學生示範」、「教師和學生共同示範」

    等方法來展示實驗儀器的裝配過程。不同的教學方法大大影響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是項研究

    旨在比較「教師示範」和「教師和學生共同示範」對兩種方法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科目: 電腦科 年級:中一級 課題: 機械人編程 研究員: 莊景霖老師

    研究目標

    今年下學期,中一級電腦科加入機械人編程,目的是令學生能夠在機械人編程過程中了

    解當中的邏輯思維,訓練他們逐步加強對運算過程的思考,同時學習怎樣自行解決問題,並

    引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科目: 數學 年級: 中二級 課題: 圓周公式 研究員: 黎倩嫻老師、甄佩濃老師、黃智傑老師 研究目標

    讓學生通過活動探究圓周與直徑之間的關係,從而建立圓周公式,並能正確使用公式解

    決問題。

  • 科目: 數學科 年級: 中三級 課題: 課堂學習研究個案分享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研究員: 徐鳳鳴老師、蔡文勝老師 引言 課堂教與學一直是學校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如何提升教學質量,一直是老師們所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說,當老師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時,首先參考教科書的安排,然後按學生能力,

    有條不紊地教授。然而學生學習成果的優劣,偶爾也會出乎意料,未能達到理想效果。普遍

    來說,人們認為這也許是學生天賦能力不同,又或是學習動機不同而出現的結果吧。然而這

    是不是就是學生學習成敗的唯一解釋呢? 其實當中有沒有一些老師能掌握的東西呢 ?

    當去年中三級數學科下學期考試完畢後,我跟同工一起研究學生答卷時,發現整級學生

    於這次考試中,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時 (以下簡〝解不等式〞) ,無論能力高、中或低的學生表

    現也不理想,以該級數學成績最好的一班為例,在 40 人中,這部分全對有 8 人,佔學生人數的 20%,全錯的有 11 人,佔 27.5%,答中 a 部或 b 部的佔 21 人,佔 52.5%。當中發現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全部答錯。最常見的錯誤是學生並未能分辨不等式與方程的分別,學生大多

    當作方程去求解,不等式的符號的方向沒有因為需要而改變。 科目: 數學 年級: 中五級 課題: 合作教學 研究員: 梁兆偉老師

    研究目標

    本年度中五級學生將會於明年參加第一屆新高中文憑考試,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合格率,

    三位任教中五級數學科同事商議後決定針對全級成績稍遜的中五丙班,以合作教學的形式進

    行教學,期望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合格率。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Level: Secondary 1 Topic: Poem Writing Researchers: Miss Morgan Wong and Mr Tony Fung Problem Clarification The main objective in this action research is to demystify poetry among students and to inspire students with enthusiasm to use poem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art works, as an outlet for self-expression and for feelings. Our assumption is that everyone can be a poet. Not all, but quite a lot of students are under the illusion that writing poems is beyond their abilities. They display little interest in poems in part because of the use of a foreign / second language; in part because of the poetic forms and terminologies. In countless other ways, poetry deserves to be demystified, so its power is evident to adults and young people alike. (Hewitt, p.ix)

  •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Level: Secondary 2 Topic: Learning grammar through contextualized situations Researchers: Miss Irean Lo, Miss Junlita Chung and Miss Kathy Lai Problem Clarification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approaches to teaching grammar have been employed in recent decades; however, there has always been a gap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grammar items among Hong Kong students. In the past, “grammar translation” and “audiolingual methods” were emphasized (Willis, p.4). As a result, recognition of grammar structure and form can usually be achieved, for example students perform well in fill-in-the-blank drilling grammar exercises, yet they might not be able to apply learnt grammar items in daily life situations like using the learnt items in their writing practices and their real life conversations. Now,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has switched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ometimes even task-based learning. In regard to the importance of grammar to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for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t is worthwhile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ways for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item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of teaching grammar.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Level: Secondary 3 Topic: Peer tutoring in speaking Researchers: Miss Morgan Wong & Miss Eva Chiu Introduction

    S.3 students have to sit the TSA; however, some students are not very motivated and serious in their daily practice. To alter the situation, improving academic potential among the learners, particularly those less competent ones is crucial. Also, feedback and guidance from teachers is needed when students are doing their speaking tasks. Nonetheless, it is always difficult for a teacher to oversee all the groups in a speaking lesson. In view of this, we consider that inviting S.6 students as peer tutors could help in two ways – offering timely feedback (as tutors) and support (as “big brothers and sisters”).

    This action research focus on understanding how S.3 students learn in attempt to enable them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ed. The three central qu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What are the difficulties S.3 students encountered in their speaking tasks? 2. How can peer tutors help enhance S.3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speaking? 3. What have the peer tutors and tutees changed after this programme?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Level: Secondary 4 Topic: Ca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help students to write causal paragraphs better? Researchers: Miss Kitman Fok & Mr James Kwok

  • Problem Clarification

    Starting from Form Four,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enhance their reading skills by reading news articles. After reading, they have to give some comments regarding the issues. We found that students, elite or less able, were weak in writing causes of an issue. Many of them end up copying word for word from the original text. In this action research, we aimed to help our students to write causal paragraphs by us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Level: Secondary 5 Topic: 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 in Reading Researchers: Miss Dorothy LAM & Miss Eva CHIU Problem Clarification It is commonly found in a local English classroom that the teacher is busy doing all the tasks – from planning, lecturing, giving instructions, providing guidance, assessment to consolidation. Obviously, it is not desirable as students should be the centre of learning and, indeed, most of them are able to be more responsible to their own learning provided that they are equipped with some learning strategies. When having reading lesson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some teachers argue that the lack of vocabulary among students is the major reason why they cannot comprehend the texts. In this connection, abundant explanation and dictionary-checking assignments are given. This, on the one hand, could be a waste of time as it normally takes three or four lessons for students to grasp the gist of the text. On the other hand, it would surely kill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In view of this, we intend to adopt a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to enhance students’ confidence and skills in reading and presenting the gist of a short tex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themes in one of the elective modul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Social Issues. Subject: English Language Level: Secondary 6 Topic: Enhancing students’ confidence and fluency in group discussion Researchers: Miss Raka Dewan & Miss Stella Lau Problem clarification

    Students lack confidence and get nervous or tongue-tied when they are doing the group discussion. However, the higher score they get in group discussion, the better academic result will be the UE. Helping our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and fluency is expected to be beneficial.

  • 同儕教練計劃

    同儕教練計劃 鄭百宸老師

    今年是我執教鞭的第一年,同時亦是我於漢華中學任教的第一年。非常感謝 漢華中學結予機會,讓一位初出茅廬的小伙子成長。回想過去半年,獲益良多,學校對教學

    的要求、對學生行為秩序的規範、與同事間的合作等各方面皆令我有不少成長。現藉此機會

    抒發個人對同儕教練計劃的有感。

    沒有教練,只有同儕 周廣源老師

    百宸: 抱歉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裏似乎未有盡「教練」的本份,在你的教學工作上沒有提出過什麼有用的建議。主要原因在於自己不相信教學上有教練的角色。

    獲益良多的同儕計劃

    鄺麗君老師

    2010-2011 年是我第一年的教學生涯,也許我一輩子也會記住!回顧大學時期,曾到過四所學校實習,感覺教學是輕鬆的,自信成為真正的老師後,應該應付得來。可是,當了接近

    一年的老師後,我對老師更加尊敬了!當一名成功的老師是很了不起的。

    同儕教練計劃 羅綺娘老師

    同儕教練計劃是讓新入職老師能在啟導老師的協助下,盡快適應和熟悉新工作環境的運

    作和盡快掌握課堂的教與學的方法和技巧。 我有幸被邀請擔任同儕教練,本來就有要盡一分力的心態。

  • 說明文教學的嘗試

    潘娟娟老師、李惠森老師

    語文科以學生能力主導,故為學生輸入語料時,需要導入生活知識,聯繫生活。設計以

    説明作爲閲讀教學時,著重的是要讓學生理解説明文的結構層次。本教學設計以能力為本,

    旨在讓學生學會並能運用序列、因由以及闡釋的説明手法。本設計的對象是中三學生,他們

    雖有初步接觸説明文體,但對説明手法往往並不深入,以致學生對於理解説明文時一知半解。

    故此設計借「説明篇章結構」提升學生説明文的理解能力、組織能力、綜合能力及表達能力。

    根據周漢光(1990)指出説明文可分兩大類:一類是説明事物的形狀、構造、性質、功能、特徵、關係與功能。一類是説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發展作用。本設計選取的範文屬於前者,

    著眼訓練學生物體本身的結構,即包括方圓、大小、總分和主從等關係的配置以及事物内部

    的邏輯關係,包括因果、表裏、點面、主次和利害等。説明文的結構是多方面的,因文而異,

    但離不開分析、綜合、列舉和歸納等邏輯規律與方法。

    給予我信心與支持的同儕計劃

    陳靜雯老師、樊麗霞老師

    首先要謝謝漢華中學成立了這個同儕計劃,此計劃是特意幫助新任教師適應新的教學環

    境,在啟導老師的支持及幫助下,使我對適應教學環境、課堂教學上均獲益不少。

    從大學走出社會,從教學實習到真正成為老師,都給予我人生一個又一個新的挑戰、一

    種新的感受。在這人生的路途上,我一步、一步的走著,走到這裡,同儕計劃讓我有一個陪

    著我走的啟導老師─樊老師。

    啟航明燈送暖,照亮初哥成長 黃智傑老師

    梁 Sir: 將近一年了,回想起這個學年,遇到了許多棘手的難題,我們都一起經歷和解決,您對我不離不棄,真是多謝您、辛苦您﹗

    學做一個好老師

    鍾詠嘉老師、趙淑媚老師

    「我要做個好老師」是我自中學時期的夢想。謝謝漢華中學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從這裡

    開始踏出我當教師的第一步。

  • A formidable peer coach, trusted friend and asylum Miss Morgan Wong

    It all started off with a mere passion to teach six years ago when I chose education as major in

    university. Two years ago, I graduated and became a teacher.

    Peer Coaching Miss Eva Chiu

    Instead of initiating a mentorship programme, we opted for a peer coaching programme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practitioners could learn by doing and develop the ability for continued learning and problem-solving throughout their career. Through interactions, a mechanism for meaning-making in the profession is provided for both teachers. In this connection, it is crucial for the novice teachers to obtain guidance to help them meet the expectations (Marton, 1988).

  • 專業協作資料

    年份 學科 合作機構名稱 計劃名稱 計劃目標/項目簡介

    中學部

    07-11

    物理科及

    地理科

    香港理工大學

    及香港天文台

    校園氣象站 學校天台增設校園氣象站並把所度得

    的數據即時傳送至理工大學及天文台

    設置的校園氣象網。

    08-10

    通識科 香港教育學院 為新高中通識教育

    作準備:提升初中學

    生探究能力的校本

    發展劃

    在初中通識科進行探究學習的研究及

    實踐

    08-11 中文科 教育局及語常會 以「普通話教授中國

    語文」計劃

    讀寫教學

    09-11

    通識科 梁一鳴博士 通識科教學及課程

    統整

    課程統整及教學指導

    09-11

    中史科 梁一鳴博士 中史科教學及課程

    統整

    課程統整及教學指導

    小學部

    10-11 中文科 香港大學 綜合高效識字法計

    於小一及小二推行高效識字法,以提升

    學生的識字量及閱讀能力。

    10-11

    中文科及常

    識科

    教育局資優教育組

    2010/2011 資優教育

    教師網絡計劃(中文

    及常識科)

    以教師網絡的形式,透過共同備課、觀

    課及評課等專業發展活動,提升教師對

    資優教育的教學策略的掌握。

    10-11

    - 香港教育學院

    香港教育學院亞太

    區合作計劃:學習行

    透過教師工作坊,讓教師掌握學生學習

    行為的認知,從而改善教學。

    透過家長工作坊,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

    習行為,從而協助子女學習。

    10-11

    德育與

    公民教育科

    香港教育學院

    生命教育計劃

    以「人與他人」的課題進行共同備課、

    觀課及評課等專業發展活動,以提升教

    師對生命教育的教學策略的掌握。

  • 專業交流資料 (9/2009-5/2011)

    日期 機構 活動 地點

    27-1/10-2009 香港教育界國慶訪京團暨專業交流 北京

    6-7/11/2009 香港創新教育學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

    2009 創新教育國際研討會 本校

    17-18/12/2009 教育局 普教中佛山教師交流團 佛山

    19-23/12/2009 教育局 根脈相連-香港教師內地交流計劃 廣州

    14-16/1/2010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珠三角立法、司法及執法研習班」 廣州、深圳

    18/1/2010 「香港政制改革的發展方向」專題講座 本校

    25/3/2010 「黑暗中對話」體驗活動 九龍

    26-27/3/2010 教育局 廣州「普教中」學習團 廣州

    19-20/3/2010 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 第二屆龍崗校長高峰會 深圳

    24-28/3/2010 伙伴教育基金會 上海世博及江南民族民間藝術考察團 上海

    6-9/4/2010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上海世博預備團 上海

    7-11/4/2010 香港教育研交流中心 班主任貴州考察團 貴州

    10/4/2010 黑暗中對話 九龍

    26/4/2010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紀念汶川地震兩周年系列活動

    17-21/7/2010 本校教職員會 上海世博團 上海

    28/9-1/10/2010 教育局 香港教育界國慶訪京團暨專業交流 北京

    23/10/2010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從釣魚台事件看中日關係及中美關係」講座 本校

    4/11/2010 廣州巿綠翠中學 粵港姊妹學校交流活動 廣州

    4-6/11/2010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珠三角國情研習班 廣州

    4-5/12/2010 愛國學校校長研討營 珠海

    26-31/12/2010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華夏園丁安徽團 安徽

    22-25/12/2010 香港大學 台灣中國語文交流活動 台灣

    香港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學會及香港

    教師中心 中文科同文異教示範課研討會 本校

    22-24/4/2011 全國外語特色學校教育研究會 第 16 屆年會 青島

    13/5/5011 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梁振英先生

    中小學教職員專業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與香

    港的關係」講座 本校

    到訪漢華中學(中、小學部)

    日期 機構名稱 活動

    8/3/2010 澳門教業中學(中學部) 與中學部座談交流

    19/3/2010 深圳市寶安中學附屬小學 與小學部座談交流

    15/10/2010 廣州巿番禺區橋城中學 締結簽約儀式

  • 20/10/2010 廣州巿綠翠中學 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長鄒正軍書記

    16-17/11/2010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

    深圳市龍崗區教育局中學副校長及中層主任到

    香港訪問交流

    11/12/2010 鹽田外國語學校 出席本校開放日

    18/1/2011 遼寧鞍山巿 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到校訪問

    7/4/2011 北師大外國語學院 院長陶教授訪問學校

    研究動機與目的